平衡的评定与训练PPT课件

合集下载

平衡与协调功能评定 ppt课件

平衡与协调功能评定 ppt课件
运动控制三评定包括主观评定和客观评定。 主观评定应用简便,适宜在社区使用。其 评定内容主要有:
1、坐位保持和平衡 2、站立位保持 3、单腿站立检查 4、强化Romberg检查 5、跨步反应 6、在活动状态下移动身体,在不同条件下行
走能否保持平衡。
平衡与协调功能评定
平衡与协调功能评定
非平衡性协调功能评定 1、指鼻、交替指鼻对指试验 2、对指试验 3、轮替试验 4、旋转试验 5、握拳试验 6、拍膝、拍地试验 7、跟-膝-胫试验 8、足趾接触检查者手指试验
平衡与协调功能评定
• 试验评分: • 5分——正常 • 4分——轻度障碍:能完成指定活动,但速
度和熟练度较正常稍差。 • 3分——中度障碍:能完成指定活动,但协
平衡与协调功能评定
• 确定是否存在平衡 功能障碍; • 平衡障碍原因、程度, • 为确定康复治疗计划、评价康
复效果提供依据, • 预测可能发生跌倒的危险性。
平衡与协调功能评定
平衡的种类 • 人体平衡可以分为静态、动态和反应性平
衡三类。 平衡的机制 • 为了保持平衡,人体重心必须垂直地落在
支撑面的范围内。 • 保持人体平衡需要感觉输入、中枢整合和
平衡与协调 功能评定
平衡与协调功能评定
协调(coordination)是完成平 稳、准确有控制的运动的能 力
平衡(balance)是由于各种原 因使身体重心偏离稳定位置 时,四肢、躯干有意识或反 射性地活动以恢复身体直立 稳定的能力
平衡与协调功能评定
• 神经、肌肉和骨关节系统的损伤 • 认知功能异常 • 躯体感觉功能异常 • 视觉异常 • 前庭系统功能异常
• 简易平衡评定法
平衡与协调功能评定
• 是判断有无协调功能障碍,

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要点ppt课件

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要点ppt课件
Berg平衡量表评定指南
测评者按照以下说明示范每个工程和〔或〕 给予受试者以指导。如果某个工程测试双侧 或测试1次不成功需要再次测试,那么记分时 记录此工程的最低得分。
大多数工程中,受试者在要求的位置上需保 持一定时间。不能到达所要求的时间或距离, 或需要监护,或需要外界支持或测评者的帮 助,那么按照评定标准给予相应的分数。受 试者要意识到完成每项任务时必须保持平衡。
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
22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测评工具:秒表或带有秒针的手表1块、直尺或带 有5、12、25cm刻度的测量尺1把。测试所需的椅 子要高度适中。在进展第12项任务时要用到一个 台阶或一只高度与台阶相当的小凳子。
平衡和协调运动功能评定
24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动态姿势图根本原理
平衡调节主要依赖躯体感觉、视觉和前庭 觉三种感觉,采取如下方法可评估平衡控制中 感觉的作用。
1.改变受试者的支持状态、视觉状态,干扰受试 者的躯体感觉、视觉,使机体仅依靠前庭觉来 调节平衡。
平衡反响的表现方式
第一种方式:支撑点发生变化,身体向外力方向弯 曲、伸展;
第二种方式:支撑点发生变化,躯干向倾斜上方弯 曲,肢体外展;
第三种方式:从前向后推,出现足趾屈曲、屈髋、 躯干屈曲、上肢前平抬、头与肩前倾;
第四种方式:从后向前推,出现足趾屈曲、足跟抬 起、伸髋、躯干后伸、上肢后摆、肩后伸、头后仰
静态姿势稳定性评定

平衡训练 PPT课件

平衡训练 PPT课件
衡能力的一种测试方法,其种类包括Balance Performance Monitor ( BPM ) ,Balance Master,Smart Balance,Equitest等
概述 平衡训练方法的分类
• 按训练时的体位分类:仰卧位、前臂支撑下的俯卧位、肘 膝跪位、双膝跪位、半跪位、坐位和站立位训练
特殊的平衡训练 前庭功能的训练
• 患者应双足分开与肩同宽站立,直视前方目标,逐渐使支 撑面变窄,即双足间距离缩短至1/2足长,在进行这一训 练时前臂首先伸展,然后放置体侧,再交叉于胸前,在进 行下一个难度训练之前,每一体位至少保持15s,训练时 间总共为5~15min
• 患者站立于软垫上,可从站立于硬地板开始,逐渐过渡到 在薄地毯、薄枕头或沙发垫上站立
平衡训练方法 站立位
• 进行站立位的平衡训练,都是为步行做好准备, 并最终达到步行的目的
– 静态平衡训练 – 他动态平衡训练 – 自动态平衡训练
特殊的平衡训练 前庭功能的训练
• 患者双足尽可能靠拢,必要时双手或 单手扶墙保持平衡,然后左右转头
• 患者步行,必要时他人给予帮助 • 患者练习在行走中转头
平衡训练方法 前臂支撑下的俯卧位
• 适合截瘫患者,是上肢和肩部的强化训练及持拐步行 前的准备训练
• 患者取俯卧位,前臂支撑上肢体重,保持静态平衡; 然后治疗师向各个方向推动患者的肩部,进行他动态 平衡训练;最后进行自动态平衡训练,患者自己向各 个方向活动
平衡训练方法 肘膝跪位
• 此种训练体位同样主要适合截瘫患者,也适用于运动失调 症和帕金森综合征等具有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
• 患者在行走中转圈练习,从转大圈开始,逐渐变得越来越 小,两个方向均应练习
平衡训练 注意事项

(康复训练课件)平衡与协调能力评定

(康复训练课件)平衡与协调能力评定

结果分析:
✓ 7项检查均按3个等级记分,最高平衡评分为14分
✓ 少于14分说明平衡功能有障碍,评分越少,功能障 碍程度越严重
✓ 治疗前、后的评分结果可作为训练前后平衡能力变 化的比较
Berg平衡量表(BBS)
⒈由坐到站 ⒉独立站立 ⒊独立坐 ⒋由站到坐 ⒌床-椅转移 ⒍闭眼站立 ⒎双足并拢站立
•平衡测试仪
静态平衡功能:
方法:重心移动,摆动测定。
评定内容:
• 站立位:双足站(60秒);单腿站(10秒);足尖对足跟站(60秒)
• 坐位
静态平衡测试
ERBE:Balance
Basic Balance Master®
SMS: Balance Performance Monitor (BPM)
动态平衡测试系统
测试内容:
感觉整合测试(sensory organization test, SOT) 运动控制测试(motor control test, MCT) 应变能力测试(adaptation test, ADT) 有限稳定性测试(limits of stability, LOS)
协调的概念 协调运动的分类
协调评定
协调(coordination)
产生平滑、准确、有控制的运动的 能力,例如用适当的肌力、速度和 节奏,准确的方向和距离
中枢神经系统中参与协调控制的部 位包括小脑、基底节和脊髓后索
平衡的概念 影响平衡的因素
平衡能力的分类 平衡障碍原因 评价方法与训练方法
评价

衡 障
观察法:如三级分法


量表评定法:如Fugl-Meyer 平

衡量表、Berg平衡量表

康复评定(平衡与协调)PPT课件

康复评定(平衡与协调)PPT课件

上肢协调功能评定
肩部活动度
评估肩关节在各个方向上的运动范围,包括前屈、后伸、外展、 内收等,以判断上肢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肘关节屈伸
观察肘关节在屈伸运动中的动作是否流畅、协调,以及关节活动范 围是否正常。
手部协调性
通过观察手部精细动作,如抓握、捏取、对指等,评估手部肌肉的 协调性和灵活性。
下肢协调功能评定
05
CHAPTER
平衡与协调评定的未来发展
新技术与新方法的研发
虚拟现实技术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真实环境,评估患者的平衡与协调能力,提 供更具沉浸感的康复训练。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对大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高评定的准确性 和效率。
生物电信号分析
利用生物电信号分析技术,如肌电、脑电等,对患者的平衡与协调功 能进行深入评估。
疗效评估
通过定期进行平衡与协调评定,可以评估康复治疗的疗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提高康复效果。
预测与预防跌倒
预测
通过平衡与协调评定,医生可以预测患者发生跌倒的风险,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 措施。
预防
对于高风险跌倒的患者,通过平衡与协调评定可以制定针对性的训练计划,提高 患者的平衡和协调能力,降低跌倒的发生率。
平衡与协调的生理机制
01
02
03
前庭系统
负责人体平衡感受和空间 定位,通过感受头部位置 变化和线性加速度来维持 平衡。
视觉系统
通过观察周围环境来协助 平衡调节,提供身体姿势 和运动的信息。
本体感受系统
负责感知肌肉和关节的位 置、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 传递信息给大脑以调节身 体姿势和运动。
02
CHAPTER
平衡能力

《平衡训练》课件

《平衡训练》课件

平衡训练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健身训练
平衡训练可以提高肌肉的稳定性 和协调性,增加训练的效果和安 全性。
运动康复
平衡训练对于运动康复非常重要, 可以帮助恢复肌肉的控制能力和 平衡力。
老年健康
老年人常常会出现平衡问题,平 衡训练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稳定性, 预防跌倒。
平衡训练的益处
• 改善身体的平衡能力和协调性 • 提高肌肉的稳定性和控制能力 • 预防跌倒和受伤的风险 • 增加运动的乐趣和挑战性
结语和总结
平衡训练是提高身体稳定性和协调性的有效方法。无论是健身训练还是康复 治疗,平衡训练都为我们带来了许多益处。开始平衡训练,享受更健康和平 衡的生活。
《平衡训练》PPT课件
在这份PPT课件中,我们将探讨平衡训练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基本原则和方法。 了解平衡训练的益处以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平衡训练的定义和概念
平衡训练是一种通过改善身体平衡能力来提高整体协调性和稳定性的训练方法。它涉及到锻炼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 以及提升神经系统对身体位置的感知。
平衡训练的重要性
2
均衡练习
结合不同方向、不同部位的平衡练习,全面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3
姿势训练
通过练习各种平衡姿势,加强身体上半身和下半身的协调性。
常见的平衡训练练习
平衡板训练
利用平衡板进行练习,全面锻炼身 体的协调性和稳定性。
瑜伽树式
通过练习瑜伽树式,提高腿部肌肉 的稳定性和垂直平衡能力。
走钢丝
模拟走钢丝的训练,锻炼腿部肌肉 和全身协调性,挑战身体的稳定性,减少摔倒和跌倒的风险。
2 增强协调性
通过平衡训练,可以培养身体各部位的协调性,提高动作的准确性。
3 提升运动表现

平衡功能评定技术(康复评定技术课件)

平衡功能评定技术(康复评定技术课件)

平衡功能评定概述
(三)平衡功能评定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脑外伤、脑血管意外、帕金森、多发 性硬化等)、前庭功能损害、肌肉骨骼系统疾病或损伤(下肢骨折 及骨关节疾患、骨质疏松症、截肢、关节置换、颈椎与腰椎损伤、 肌肉疾患、外周神经损伤等)。 禁忌症:严重的心肺疾患、下肢骨折未愈合。
平衡功能评定方法
(一)平衡功能评定方法
3.动态支撑面的平衡功能 当支撑面发生移动时能否保持平衡。例如,在行使的汽车或火车
中行走。 4.姿势反射
当身体处在不同体位时,由于受到外力(如推力或拉力)而发生 移动,建立新平衡的反应时间和运动时间。
平衡功能评定概述
(四)平衡功能评定注意事项
(1)评定时注意安全防护,患者不能安全独立完成所要求动作时, 要注意给予保护以免摔倒,必要时给予帮助。 (2)对于不能站立的患者,可进行坐位平衡功能的评定。 (3)评定顺序应由易到难,可先进行静态的、坐位的平衡能力检查 评定,再进行动态的、站立位的检查。 (4)注意观察患者在不同状态下保持平衡的情况,评定人员不要用 语言提示患者应采取的平衡措施。
平衡功能评定概述
(二)平衡功能分类
➢ 静态平衡:是指身体人体在无外力作用下维持某种固定姿势的能 力。一种姿势或稳定状态。 ➢ 动态平衡:是指运动过程中调整和控制身体姿势稳定性的能力。 ➢ 反应性平衡:当身体受到外力干扰而使平衡受到威胁时,人体作
出保护性调整反应以维持或建立新的平衡。保护术
目录/contents
01 平衡功能评定概述 02 平衡功能评定方法
平衡功能评定概述
(一)定义—平衡
平衡是人体在特定可以感觉到的环 境中(无论是静态或动态)控制其身体 重心在身体支撑面上以保持身体直立姿 势不至于跌倒的一种能力。

平衡与协调功能评定PPT课件

平衡与协调功能评定PPT课件
踝调节机制:是指人体站在一个比较坚固和较大的支撑面上, 受到一个较小的外界干扰(如较小的推力)时,身体质心以踝 关节为轴进行前后转动或摆动(类似钟摆运动),以调整质心, 保持身体的稳定性。
髋调节机制:正常人站立在较小的支撑面上(小于双足面积), 受到一个较大的外界干扰时,稳定性明显降低,身体前后摆动 幅度增大。为了减少身体摆动,使身体质心重新回到双足范围 内,人体通过髋关节的屈伸活动来调整身体质心和保持平衡。
2021
中枢整合
三种感觉信息在包括脊髓、前庭核、内侧 纵束、脑干网状结构、小脑及大脑皮层等多级 平衡觉神经中枢中进行整合加工,并形成运动 的方案。当体位或姿势变化时,为了判断人体 质心的准确位置和支撑面情况,中枢神经系统 将三种感觉信息进行整合,迅速判断何种感觉 所提供的信息是有用的,何种感觉所提供的信 息是相互冲突的,从中选择出提供准确定位信 息的感觉输入,放弃错误的感觉输入。
2021
特殊平衡反应
上肢和(或) 下肢的伸展。其作用在于支持身体,防止摔倒。
跨步及跳跃反应 当外力使身体偏离支撑点或在意 外情况下,为了避免摔倒或受到损伤,身体顺着外 力的方向快速跨出一步,以改变支撑点,建立新平 衡的过程。其作用是通过重新获取新的平衡,来保 护自己避免受到伤害。
2021
运动控制
中枢神经系统在对多种感觉信息进行分析整 合后下达运动指令,运动系统以不同的协同 运动模式控制姿势变化,将身体质心调整到 原来的范围内或重新建立新的平衡。当平衡 发生变化时,人体通过三种调节机制或姿势 性协同运动模式来应变,包括踝调节机制、 髋调节机制及跨步调节机制。
2021
运动控制
觉)和本体感觉。在维持身体平衡和姿势的过程中,与 支撑面相接触的皮肤触、压觉感受器向大脑皮质传递有 关体重的分布情况和身体质心的位置;分布于肌肉、关 节及肌腱等处的本体感受器(螺旋状感觉神经末梢)收 集随支撑面变化的信息,经深感觉传导通路向上传递。 正常人站立在固定的支撑面上时,足底皮肤的触、压觉 和踝关节的本体感觉输入起主导作用,当足底皮肤和下 肢本体感觉输入完全消失时,人体失去感受支撑面情况 的能力,姿势的稳定性立刻受到严重影响,此时,闭目

平衡 PPT课件

平衡 PPT课件

(3)
一、概述——
7、维持人体平衡的机制
地毯向前或向后拉,站在地毯上人会
地毯向前,身体向后倾倒,将通过腹肌、股四头肌
和胫前肌收缩,使身体向前以免失衡。
运 动
地毯向后,身体向前倾倒,将通过腓肠肌、腘绳肌
控 和骶棘肌的收缩,使身体向后以免失衡,此时头躯
制 干成为整体,人以踝为轴向后摆动。
固定组合的肌群由远端至近端依次兴奋
前庭系统:感知瞬时直线加速运动及与直线重力 加速有关的头部位置改变的信息。
一、概述——
7、维持人体平衡的机制
(1)感觉输入:
第四特殊感觉信息:中枢神经系统不停地利用 这个传入信息计算体重和重力,可能的受体: 高尔基键体(Golgi Tendon Organs),一种特殊本体感受 的形式,感受或者计算从静态站立到步态或运 动终止时机体重心的位置。
(3)
一、概述——
7、维持人体平衡的机制
髋策略:受试者站在窄的横梁上,其支持面变小且不与全
足底接触,因而平衡不佳。此时若后移横梁,为免失衡,受
运 试者将伸直下肢,屈髋、前倾躯干以免失衡,这种依靠髋活 动 动的对策称为髋对策。 控 固定组合的肌群由近端至远端依次兴奋 制 对抗身体向前摆动,腹肌和股四头肌依次收缩
一、概述——
8、平衡反应
保护性伸展反应 当身体受到外力作用而偏离 支撑点时所发生的一种平衡反应,表现为上 肢和(或)下肢的伸展。其作用在于支持身 体,防止摔倒。
一、概述——
2、维持平衡的因素
1、稳定力:保持 身体位置安定的 能力。在身体最 小的摆动下身体 能保持姿势。
2、在随意运动 中能调整姿势
3、能安全有效 的对外来干扰做 出反应,保持动 态稳定性。

最新平衡功能的评定与治疗PPT课件

最新平衡功能的评定与治疗PPT课件
2 诱发下肢关节协同动作检查
正常人在身体重心受到前、后方向的干扰时会采用踝关节协 同动作、髋关节协同动作以及跨步协同动作来干扰并维持 平衡。检查时看是否有以下情况:①存在或消失;②存在 但受限;③存在但不能在特定的状况下出现;④异常;⑤ 消失。
3 结果分析
半定量评定
Fugl-Meyer平衡反应测试:常用于运动神经 元性功能障碍的偏瘫患者
出现时间:俯卧位,出生后6个月;仰卧位和坐位,出生 后7~8个月;膝手位,出生后9~12个月。
2姿势固定
出现时间坐位,出生后7~8个月;膝手位,出生后9~ 12个月;跪位,出生后15个月;站立位出生后12~ 21个月。
3迈步反应
出现时间:出生后15~18个月
运动系统检查
1 关节活动度与肌力检查
判定是否对姿势控制有影响。肌力检查应当在功能状态下下 检查,如股四头肌在半蹲姿势或其他有关功能活动时检查。
协同运动模式
协同运动:多个肌群在一起工作所产生的合 作性动作称为协同运动
姿势协同动作通过下肢和躯干肌肉以固定的 组合
、固定的时间顺序和强度进行收缩的运动模 式达到保护站立平衡的目的。
姿势协同动作通过三种对策来对付外力或自 持面的变化以维持平衡,包括踝关节动作、 模式髋关节动作和跨步动作模式。
评定方法
定量评定
定量评定是采用专用评定设备对有关平衡功 能的各种参数进行量化。
其目的在于准确了解和分析平衡障碍的程度 以及进行康复治疗前后对比,观察疗效。
如:力学平板、人体活动分析系统、平衡姿 势图
平衡功能训练
训练原则 训练顺序 训练方法 适应证和禁忌证
平衡训练的基本原则
从静态平衡到动态平衡; 支撑面由大变小; 身体重心由底到高; 从自我保持平衡至破坏平衡时维持平衡; 在注意下保持平衡和在不注意下保持平衡的训

平衡功能评定【共47张PPT】

平衡功能评定【共47张PPT】
与稳定极限成正比 (2)轻度残损:能完成活动,但较正常速度及技巧稍有差异;
进行活动时有无身体无关的运动; (3)中度残损:能完成活动,但动作慢、笨拙、不稳非常明显;
平衡的条件:经过人体重心所作的垂线必 须落在支撑基底面之上才有可能保持平衡
平衡状态的优劣可用重心与支撑基底中心的连 线与经过支撑基底面中心所作的垂线所成的夹 角的大小来评定,此夹角越小,平衡越好,反 之越差
关节置换、运动性损伤、周围神经损伤等
平衡功能评定禁忌证
严重的心肺疾病 下肢骨折未愈合 下肢不能负重站立
平衡功能评定内容
定量评定 定性评定
定量评定
人体动态计算机模型根据已知的身高和体重, 由垂直力运动的测定计算出人体重心的摆动角 度,从而准确地反映平衡功能状况
通过连续测定和记录身体作用于力台表面的垂 直力位置来确定身体摆动的轨迹,使身体自发 摆动状况得以进行定量分析
手足徐动:四肢,躯干,面部以外的部位缓慢的,不随意的扭曲运动; 手足徐动:四肢,躯干,面部以外的部位缓慢的,不随意的扭曲运动;
21-40分:有一定平衡功能,需在辅助下步行 每一项活动技能的水平,包括需要多大的帮助或是否需要辅助器;
大肌群参与身体姿势保持、平衡等粗大运动(坐、站、走等)
41-56分:平衡功能较好,独立步行
(3)一足在另一足前面站立(即一足的拇趾触另一足的足跟)
检查工具包括秒表、尺子、椅子、小矮凳和台 让病人将两食指在中线相触。
(15)画一个圆圈:让病人用上肢或下肢在空中画一个想象的圆圈。
小脑功能不全造成的协调障碍
(15)画一个圆圈:让病人用上肢或下肢在空中画一个想象的圆圈。
阶 其步态常表现为两脚分开较宽、不规则、不稳定。
意识障碍或精神障碍所致的协调功能异常 静态平衡:指身体静止不动时维持身体于某种姿势的能力,如坐、站、单腿站立、站在平衡木上等

平衡的评定与训练 ppt课件

平衡的评定与训练 ppt课件

平衡训练注意事项
• (1)平衡功能训练适用于有平衡功能障碍者 • (2)当患者具有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严重感
染,或严重的痉挛等,则不宜训练 • (3)训练时,治疗师要在患者旁边注意监护,以免发
生跌倒 • (4)训练前、训练中治疗结束后,要注意平衡功能评
定,以了解问题所在,制定或修改训练方案 • (5)平衡功能训练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要同时进行相
• (2)二级平衡训练:可让患者稍远离墙面,治疗师位于患者正面,双 手放于患者骨盆两侧,左右轻推,帮助患者将重心分别转移至两侧足, 过程应慢,外力要小,可先做小范围的重心转移,逐渐增大推力,加大 身体摆动幅度。但应注意向一侧推时治疗师另一只手在反方向随时准备 给予保护,以免跌倒。
• (3)三级平衡训练:患者身体重心转移至一侧后,可稍上抬一侧腋杖, 逐渐增高,随稳定性加强后,训练难度可进一步加大,如双侧肩部靠墙, 上抬两侧腋杖,或利用双拐支撑,挺直躯干,用力全身上提,然后屈曲 肘部,使身体下降。随后可慢慢增加与墙面之间的距离,实现撑拐独立
• 训练球上的训练:可使患者在训练球上做双下肢及一侧下肢的负 重训练,开始时患侧肢体不要过多负重,逐渐将重心向前移动, 对从坐位到站起具有重要意义。也可增加难度做训练球上的单腿 负重训练、双腿交叉坐位训练。
• 抛接球训练:患者端坐位,治疗师位于身前,和患者做抛接球练 习,可逐渐增加抛球距离或向患者左右侧抛球增加难度
• (2)软而小的支撑面上训练:随着平衡功能的改善,可以由硬的 支撑面改为小软的支撑面,例如站在气垫上或软的床垫上等等, 也可以缩小支撑面,并足站立,或单足站立。然后治疗师向各个 方向推动患者,使其失衡后再恢复平衡。
• (3)活动的支撑面上训练:可以提供活动的支撑面给患者站立, 如平衡板,进一步增加训练的难度。然后治疗师向各个方向推动 患者。

平衡功能评定_7ppt课件

平衡功能评定_7ppt课件
Rotational movement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平衡的生理学机制
前庭系统 躯体感觉系统 视觉系统 骨骼肌协同运动模式 姿势控制中的预备性活动 中枢神经系统的整合作用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重心的位置
身体重心的概念不能和静物相比较。因为身体 是在不停的活动着,所以不可能把重心计算出 来。
Braun和Fischer为了正确的测量身体的重心, 他们把尸体冷冻起来进行测量。
Vision视觉
提供头部相对于环境及自动环境的信息(头 部相对于环境的定位信息)
对低频率的刺激最敏感 视觉系统在视环境静止不动的情况下准确感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平衡角
等于某方位平面上稳定 角的总和。它可以说明 物体在某方位上总的稳 定程度,通常称为稳度, 即物体失去平衡的难易 程度。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身体的重心在S3上部。 双下肢的重心在膝上方。 躯干、头和上肢的中心在T11前方。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重心的不确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侧方走,倒退走,环行走等。
量表法
Fugl-Meyer平衡反应测试
• 瑞典医生Fugl-Meyer等人在Brunnstrom评定基础下发展而来,常用于测试上运动神经元损伤 的偏瘫受试者。
• 共有7个项目,每项0-2分,最高14分,最低0分。 • 少于14分说明平衡功能有障碍 • 分数越低表示平衡障碍越重
平衡反应
• 平衡反应:是指平衡状态改变时,人体恢复原有平衡 或建立新平衡的过程,包括反应时间和运动时间。
• 反应时间是指从平衡状态的改变到出现可见运动的时 间;
• 运动时间:是指从出现可见运动到动作完成、建立新 平衡的时间。
• 平衡反应检查的内容 • (1)卧位倾斜反应:俯卧位、仰卧位 • (2)膝手位反应 • (3)坐位平衡反应 • (4)跪位平衡 • (5)迈步反应
平衡。
他动态平衡
三级平衡,指人体在外 力的作用下(包括加速 度和减速度)当身体质 心发生改变时,迅速调 整质心和姿势,保持身 体平衡的过程。例如在 行驶的汽车中行走。
平衡的评定方法

C
B
观察法
• 1.在静止状态下能否保持平衡。
• Romberg征---又称闭目直立检查法。患者双足并拢直立,观察在睁闭眼 时身体摇摆的情况。
评定的内容
• 静止状态 在不同体位时均能保持平衡,睁、闭眼时能 维持姿势稳定,在一定时间内能对外界变化做出必要 的姿势调整反应。
• 运动状态 能精确地完成运动,并能完成不同速度的运 动(包括加速度和减速度),运动后能回到初始位置, 或保持新的体位平衡。如在不同体位下伸手取物。
• 动态支撑面 当支撑面发生移动时能保持平衡。 • 姿势反射 当身体处在不同体位时,由于受到外力(推
适应症与禁忌症
• (一)适应症 •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脑外伤、脑血管意外、帕金森病、
多发性硬化、小脑疾患、脑肿瘤、脑瘫、脊髓损伤等。 • 耳鼻喉科疾患: 各种眩晕症。 • 骨关节疾患与损伤: 骨折及骨关节疾患、截肢、关节
置换、影响姿势与姿势控制的颈部与背部损伤以及各 种运动损伤、肌肉疾患及周围神经损伤受试者等。 • 对平衡功能有特殊要求的人群:如运动员、飞行员及 宇航员和平衡功能自然下降的老年人也需要进行平衡 功能的评定。 • (二)禁忌症 • 严重的心肺疾患 • 下肢骨折未愈合
力或拉力)作用而发生移动,人体建立新平衡的反应 时间和运动时间。
静态平衡
又称一级平衡,指 人体在无外力作用 下,在睁眼和闭眼 时维持某姿势稳定 的过程,例如坐位 和站位时平衡。
自动态平衡
又称二级平衡,指 在无外力作用下从一 种姿势调整到另外一 种姿势的过程,在整 个过程中保持平衡状 态,例如行走过程的
运动控制
中枢整合
感觉输入
LOREM IPSUM DOLOR
• 人体平衡的维持需要三个环节的参与
• 感觉输入:人体站立时身体所处位置与地球引力及周 围环境的关系通过视觉、躯体感觉、前庭觉的传入而 被感知
• 中枢整合:感觉信息在多级平衡觉神经中枢中进行整 合加工,并形成运动的方案
• 运动控制 :中枢神经系统在对多种感觉信息进行分析 整合后下达运动指令,运动系统以不同的协同运动模 式控制姿势变化,将身体重心调整到原来的范围内或 重新建立新的平衡
稳定极限:正常人站立时身体倾斜的最大角度。前 后最大12.5°左右最大1 6°
LOREM IPSUM DOLOR
影响因素 重心的高低 支撑面的大小 支撑面的稳定性 一般而言,重心越低,支撑面越大,支撑面越稳定,
平衡就越稳定
LOREM IPSUM DOLOR
平衡的分类
静态平衡(static balance)是指身体不动时,维持身体于某种姿 势的能力,如做、站立、单腿站立、倒立、站在平衡木上维持不动。
Berg平衡量表(BBS)
• 由Katherine Berg于1989年首先报道,包括站起、坐下、独立站立、闭眼站立、上臂前伸、 转身一周、双足交替踏台阶、单腿站立等14个项目,测试一般可在20分钟内完成。
王莉
内容
什么是平衡

平衡分类及评定方法
常用的评定方法
平衡训练方法
LOREM IPSUM DOLOR
定义:平衡---是指人体所处的一种稳定状态或受外力 作用时,能自动的调整身体姿势并维持重心稳定的能 力。
支持面:支撑面---是指人体在各种体位下(卧、坐、 站立、行走)所依靠的接触面。人体站立时的支撑面 为两足及两足之间的面积
特殊平衡反应
• 保护性伸展反应 : 当身体受到外力作用而偏离支撑点时所发生的一种 平衡反应,表现为上肢和(或)下肢的伸展。其作用在于支持身体,防 止摔倒。
• 跨步及跳跃反应: 当外力使身体偏离支撑点或在意外情况下,为了避 免摔倒或受到损伤,身体顺着外力的方向快速跨出一步,以改变支撑点, 建立新平衡的过程。其作用是通过重新获取新的平衡,来保护自己避免 受到伤害。
动态平衡(dynamic balance)是指运动过程中调整和控制身体姿 势稳定性的能力。
(1)自动态平衡:指的是人体在进行各种自主运动,例如由做到站或由 站到做等各种姿势间的转换运动时,能重新获得稳定状态的能力。 (2)他动态平衡:指的是人体对外界干扰,例如推、拉等产生反应、恢 复稳定状态的能力。
• 单腿直立检查法---受检者单腿直立,观察其睁闭眼情况下维持平衡的时 间,能维持30秒为正常
• 强化Romberg检查法---受检者双足一前一后,足尖接足跟直立,观察其 睁闭眼时身体摇摆情况,能维持60秒为正常。
• 睁、闭眼坐
• 2.在运动状态下能否保持平衡。
• 例如:坐、站立时移动身体,在不同条件下行走,包括足跟着地走、足 尖着地走、直线走、走标记物。
平衡反应形成的规律
平衡反应的形成具有一定的规律。通常在出生6个月时形成俯卧位平衡反 应,7~8个月形成仰卧位和坐位平衡反应,9~12个月形成蹲起反应, 12~21个月形成站立反应。
平衡评定的目的
• 确定是否存在影响步行或其他功能性活动的平衡障碍 • 确定障碍的水平或程度 • 寻找和确定平衡障碍的发生原因 • 指导制定康复治疗计划 • 监测平衡功能障碍的治疗和康复训练的疗效 • 跌倒风险的预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