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形成性考核册复习资料t中国当代文学作业

合集下载

《中国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中国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中国当代⽂学》复习资料成考复习资料《中国当代⽂学》复习资料1⼀、名词解释1.双百⽅针2.⼭药蛋派3.伤痕⽂学⼆、简答题1.简述“第四种剧本”的创作情况。

2.简述北岛诗歌的创作内容。

3.简述建国初合作化⼩说的创作特征。

三、分析题请结合倪吾诚的⾝世经历,对这⼀⼈物形象进⾏分析。

四、论述题结合作品,论述改⾰⽂学的创作情况。

1答案⼀、名词解释1.双百⽅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针。

1956年5⽉2⽇,⽑泽东在最⾼国务会议上提出的旨在指导和促进我国科学⽂化和⽂艺繁荣的⽅针。

⽑泽东指出,在⽂艺⽅⾯,“不同风格和形式可以⾃由发展”,艺术中的是⾮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的⾃由讨论和艺术实践去解决。

双百⽅针促进了⽂艺界思想的活跃和创作的解放,对纠正⽂艺批评中的简单化庸俗化做法、⽂艺理论研究的教条主义和左倾实⽤主义倾向、⽂艺创作中的公式化、概念化弊端和⽂艺领导组织⼯作中的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缺陷,起到了很好的纠偏作⽤。

2.“⼭药蛋派”:是在赵树理创作风格的影响下,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个重要⽂学流派。

主要成员包括西戎、李束为、马烽、胡正、孙谦。

其特点是多取材于⼭西农村⽣活,注重⽂学的社会效应,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法和民族化、⼤众化的写作风格,具有浓郁的地⽅⾊彩与乡⼟⽓息以及幽默的轻喜剧风格。

3.伤痕⽂学:20世纪七⼗年代末⼋⼗年代初出现的⼀种⽂学思潮,主要思想倾向是揭露和批判“⽂化⼤⾰命”这场灾难性内乱所造成的影响,展现“⽂⾰”给⼈民带来的⾁体和精神上的创伤。

代表作有刘⼼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们》等。

其意义在于对⽂⾰的整体否定,但作为刚刚摆脱⽂⾰僵死的创作模式的⽂学先声,伤痕⽂学也有⼗分明显的局限,如作品内涵不深,表现技法也⽐较幼稚。

⼆、简答题1.简述“第四种剧本”的创作情况。

答案要点:双百⽅针颁布后,在⽂学“⼲预⽣活”的倾向中,出现了突破既有的“⼯、农、兵”三种剧本模式、忠实于⽣活的独有形态的话剧创作。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1-4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1-4答案

作业1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在描写轻松欢快的农村新生活的情调的小说中,赵树理的作品是(C)A.《村歌》B.《禾场上》C.《登记》D.《耕耘机》2.《创业史》中“中间人物”的代表是(B)。

A.“糊涂涂”B.梁三老汉C.“亭面糊”D.陈先晋3.“十七年时期”描写农村合作化运动的主要作品有周立波的(D)等。

A.《三里湾》B.《铁木前传》C.《艳阳天》D.《山乡巨变》4.《三里湾》中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的代表是(C )。

A.刘雨生B.梁生宝C.王金生D.李月辉5.“奇袭奶头山”、“智取威虎山”等情节出自作品(A)。

A.《林海雪原》B.《红旗谱》C.《皖南事变》D.《三家巷》6.以农民朱老忠、严志和两家三代人与地主冯兰池、冯贵堂父子斗争故事为线索的小说是(D)。

A.《林海雪原》B.《三家巷》C.《皖南事变》D.《红旗谱》7.90年代以后,重写革命历史的作品主要有邓一光的(A)等。

A.《我是太阳》B.《激情燃烧的岁月》C.《历史的天空》D.《亮剑》8老舍以其对旧时代底层市民的人文关怀、创新的戏剧结构和精湛的舞台语言取得巨大成功的作品是(C)等。

A.《考验》B.《关汉卿》C.《茶馆》D.《龙须沟》9.第一批八个“革命样板戏”中的交响音乐是(C )。

A.《白毛女》B.《红色娘子军》C.《沙家浜》D.《智取威虎山》10. 《暗恋桃花源》的作者是(B)。

A.孟京辉B.赖声川C.高行健D.何冀平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以当时农村合作化运动为题材的长篇小说,除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铁木前传》外,还有周立波、柳青、浩然的(ABD )等。

A.《山乡巨变》B.《创业史》C.<妇女代表》D.《艳阳天》2.白洋淀派的主要作家有(ABCD)A.从维熙B.刘绍棠C.房树民D.韩映山3.孙犁以描绘青年妇女的优美形象而著称,其中,主要有(ABD)等。

A.小满儿B.双眉C.范灵芝D.妞儿4.“十七年文学”中那些讲述革命历史的“红色经典”主要有(BCD)等。

《中国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中国当代文学》复习资料

《中国当代文学》复习资料1一、名词解释1.双百方针2.山药蛋派3.伤痕文学二、简答题1.简述“第四种剧本”的创作情况。

2.简述北岛诗歌的创作内容。

3.简述建国初合作化小说的创作特征。

三、分析题请结合倪吾诚的身世经历,对这一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四、论述题结合作品,论述改革文学的创作情况。

1答案一、名词解释1.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的旨在指导和促进我国科学文化和文艺繁荣的方针。

毛泽东指出,在文艺方面,“不同风格和形式可以自由发展”,艺术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的自由讨论和艺术实践去解决。

双百方针促进了文艺界思想的活跃和创作的解放,对纠正文艺批评中的简单化庸俗化做法、文艺理论研究的教条主义和左倾实用主义倾向、文艺创作中的公式化、概念化弊端和文艺领导组织工作中的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缺陷,起到了很好的纠偏作用。

2.“山药蛋派”:是在赵树理创作风格的影响下,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一个重要文学流派。

主要成员包括西戎、李束为、马烽、胡正、孙谦。

其特点是多取材于山西农村生活,注重文学的社会效应,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和民族化、大众化的写作风格,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与乡土气息以及幽默的轻喜剧风格。

3.伤痕文学:20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出现的一种文学思潮,主要思想倾向是揭露和批判“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性内乱所造成的影响,展现“文革”给人民带来的肉体和精神上的创伤。

代表作有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

其意义在于对文革的整体否定,但作为刚刚摆脱文革僵死的创作模式的文学先声,伤痕文学也有十分明显的局限,如作品内涵不深,表现技法也比较幼稚。

二、简答题1.简述“第四种剧本”的创作情况。

答案要点:双百方针颁布后,在文学“干预生活”的倾向中,出现了突破既有的“工、农、兵”三种剧本模式、忠实于生活的独有形态的话剧创作。

代表作有杨履方的《布谷鸟又叫了》、海默的《洞箫横吹》等。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作业4.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作业4.

作业4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山药蛋派”又称“山西派”和“火花派”。

2.《创业史》的最大成就,不是塑造了梁生宝这个崭新的青年农民英雄形象,而是最突出地表现在落后人物梁三老汉形象的塑造上。

3.“十七年文学”中那些讲述革命历史的“红色经典”主要有梁斌的《红旗谱》、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曲波的《林海雪原》等。

4.第一批八个“革命样板戏”是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海港》,现代芭蕾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交响音乐《沙家浜》。

5.新时期初期的话剧作品主要有金振家、王景愚的《枫叶红了的时候》、苏叔阳的《丹心谱》、宗福先的《于无声处》、沙叶新的《假如我是真的》和《陈毅市长》、崔德志的《报春花》、赵梓雄的《未来在召唤》、赵国庆的《救救她》、宗福先、贺国甫的《血,总是热的》、邢益勋的《权与法》、白桦的《曙光》等。

6.1978年12月由芒克、北岛等在北京创办的《今天》,是新诗潮运动的一面旗帜。

7.王安忆的“三恋”是《荒山之恋》、《小城之恋》和《锦绣谷之恋》。

8.在新时期初期的“意识流”小说创作中,王蒙的“老六篇”即《蝴蝶》、《布礼》、《春之声》、《夜的眼》、《海的梦》和《风筝飘带》最为典型。

9.汪曾祺在《受戒》和《大淖记事》等就以反戏剧化、非情节化和淡化人物典型性格的叙事技巧,丰富了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方法。

10.“反思文学”的主要作品有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古华的《芙蓉镇》等。

11.魏巍抗美援朝期间三次赴朝,创作了《谁是最可爱的人》等具有“通讯化”特点的散文。

12.杨绛的作品主要有散文《干校六记》、散文集《我们仨》和长篇小说《洗澡》等。

13.王小波的杂文随笔集《思维的乐趣》、《我的精神家园》后合编为《沉默的大多数》。

14.长篇言情小说《海上花列传》是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开山之作。

15.60年代后,金庸小说进入台湾时,因当局的限制,只好以“司马翎”的名义出版。

电大《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及参考答案

电大《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及参考答案

100 分必过作业 1 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10 分)1.在描写轻松欢快的农村新生活的情调的小说中赵树理的作品是(C)A.《村歌》B.《禾场上》C.《登记》D.《耕耘机》2.《创业史》中“中间人物”的代表是( B )。

A.“糊涂涂” B.梁三老汉 C.“亭面糊”D.陈先晋3.“十七年时期”描写农村合作化运动的主要作品有周立波的( D)等。

A.《三里湾》B.《铁木前传》C.《艳阳天》D.《山乡巨变》4.《三里湾》中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的代表是( C )。

A.刘雨生 B.梁生宝 C.王金生D.李月辉5.“奇袭奶头山”、“智取威虎山”等情节出自作品(A)。

A.《林海雪原》 B.《红旗谱》 C.《皖南事变》D.《三家巷》6.以农民朱老忠、严志和两家三代人与地主冯兰池、冯贵堂父子斗争故事为线索的小说是(D)。

A.《林海雪原》 B.《三家巷》C.《皖南事变》 D.《红旗谱》7.90年代以后,重写革命历史的作品主要有邓一光的( A )等。

A.《我是太阳》B.《激情燃烧的岁月》C.《历史的天空》D.《亮剑》8老舍以其对旧时代底层市民的人文关怀、创新的戏剧结构和精湛的舞台语言取得巨大成功的作品是(C)等。

A.《考验》 B.《关汉卿》 C.《茶馆》D.《龙须沟》9.第一批八个“革命样板戏”中的交响音乐是( C )。

A.《白毛女》 B.《红色娘子军》C.《沙家浜》D.《智取威虎山》10.《暗恋桃花源》的作者是(B)。

A.孟京辉 B.赖声川 C.高行健 D.何冀平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分)1.以当时农村合作化运动为题材的长篇小说,除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铁木前传》外,还有周立波、柳青、浩然的ABD 等。

A.《山乡巨变》B.《创业史》 C.lt妇女代表》 D.《艳阳天》2.白洋淀派的主要作家有(ABCD)A.从维熙 B.刘绍棠 C.房树民 D.韩映山3. 孙犁以描绘青年妇女的优美形象而著称,其中,主要有( ABD )等。

《中国当代文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

《中国当代文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doc

《中国当代文学》作业(1)一、题目:读《“锻炼锻炼”》有感在准备过程中,请根据《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修订本)中的作品原文,参考主教材《中国当代文学》以及上学期在“中国现代文学”课程中学习的有关内容,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锻炼锻炼”》是一篇歌颂性的还是批判性的作品?作家的主观意图是什么?作品的客观效果如何?!(2)这篇作品在赵树理的创作中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地位?是否能够体现赵树理小说的一般特点?3)这篇作品与李準的《李双双小传》相比,主要有什么异同?答案:(1)《“锻炼锻炼”》很难有批判和歌颂来界定,它是一篇表现50年代民间立场的作品。

如果一定要回答这个问题,那么应该是一篇批判性的作品,《“锻炼锻炼”》实际上将歌颂也写成了揭露和批判。

《锻炼锻炼》曲折地反映出作家的民间立场,表现了大跃进农村生活,揭露了农村生活的贫困和农村干部作风的粗暴,表现了当时农村中日益激化的“干群矛盾”。

作家创作的本意是站在青年干部杨小四的立场上,维护农村中的新生事物,让自私落后的人出点丑,意在“批评中农和干部中的和事佬的思想问题”。

但实际上却揭露了农村生活的贫困和农村干部作风的粗暴,客观上却表现了当时农村中日益激化的“干群矛盾”。

《锻炼锻炼”》体现赵树理小说的一般特点,又是赵树理最具“问题小说”特征的作品。

首先,赵赵树理作为普通农民的代言人,总是能够相当尖锐地揭示出基层农村的斗争状况和普通农民的心理愿望。

他的小说大多围绕着农村旧势力和新政权中的坏分子来展开矛盾冲突,表现农村日常生活中的小人小事和普通人的思想感情。

其次,赵树理已经指明了白己创作的服务对象是文化程度相当低的农村读者,他所自觉追求的是让老百姓喜欢看有政治内容的新故事。

他的小说叙事是用日常口语,很少刻意追求方言土语以壮声色,擅长运用朴素干净的口语来叙述故事,他也不刻意突出人物的性格语言,常常把叙述语言与人物语言混成一片,表现出内在的和谐朴素第三、赵树理小说表现出一种极具个性的细节的现实主义特点。

2022年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作业

2022年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作业

作业4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山药蛋派”又称“山西派”和“火花派”。

2.《创业史》最大成就,不是塑造了梁生宝这个崭新青年农民英雄形象,而是最突出地体当前落后人物梁三老汉形象塑造上。

3.“十七年文学”中那些讲述革命历史“红色典型”重要有梁斌《红旗谱》、罗广斌、杨益言《红岩》、曲波《林海雪原》等。

4.第一批八个“革命样板戏”是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海港》,当代芭蕾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交响音乐《沙家浜》。

5.新时期初期话剧作品重要有金振家、王景愚《枫叶红了时候》、苏叔阳《丹心谱》、宗福先《于无声处》、沙叶新《如果我是真》和《陈毅市长》、崔德志《报春花》、赵梓雄《将来在召唤》、赵国庆《救救她》、宗福先、贺国甫《血,总是热》、邢益勋《权与法》、白桦《曙光》等。

6.1978年12月由芒克、北岛等在北京开办《今天》,是新诗潮运动一面旗帜。

7.王安忆“三恋”是《荒山之恋》、《小城之恋》和《锦绣谷之恋》。

8.在新时期初期“意识流”故事创作中,王蒙“老六篇”即《蝴蝶》、《布礼》、《春之声》、《夜眼》、《海梦》和《风筝飘带》最为典型。

9.汪曾祺在《受戒》和《大淖记事》等就以反戏剧化、非情节化和淡化人物典型性格叙事技巧,丰富了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办法。

10.“反思文学”重要作品有鲁彦周《天云山传奇》、高晓声《李顺大造屋》、周克芹《许茂和她女儿们》、古华《芙蓉镇》等。

11.魏巍抗美援朝期间三次赴朝,创作了《谁是最可爱人》等具备“通讯化”特点散文。

12.杨绛作品重要有散文《干校六记》、散文集《我们仨》和长篇故事《洗澡》等。

13.王小波杂文随笔集《思维乐趣》、《我精神家园》后合编为《沉默大多数》。

14.长篇言情故事《海上花列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当代通俗文学开山之作。

15.60年代后,金庸故事进入台湾时,因当局限制,只得以“司马翎”名义出版。

16.梁羽生曾化名“佟硕之”写了一篇《金庸梁羽生合论》文章。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复习资料

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复习资料

电大2010秋中文专科【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1)】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注:本答案仅供参考,如有错误敬请指正【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1)】作业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要求:书写规范,不得有错别字。

1.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第一卷原名《青年杂志》。

2.新文学史上的第一部个人白话诗集是胡适的《尝试集》。

3.湖畔诗社1924年由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和汪静之成立于杭州。

4.著名同体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一篇是朱自清的,另一篇是俞平伯的。

5.主编《晨报副刊》的著名诗人是徐志摩。

6.京派的主要刊物有沈从文主持的《大公报》文艺副刊和《骆驼草》等。

7.张爱玲的散文集《流言》,潜藏着英国小品的影响。

8.“现代派”得名于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杂志。

9.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革命小说是将光磁的《短裤党》。

10.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于1918年4月的《新青年》杂志。

11.对后来的郭沫若研究启发最大的是朱自清为《中国新文学大系》的诗集所作的导言。

12.文学研究会被称为“人生派”,而创造社则被称为“艺术派”。

13.“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出自鲁迅笔下的人物“阿Q”之口。

14.鲁迅自己曾经用“忧愤深广”这四个字来概括《呐喊》等作品的基调。

15.四铭事鲁迅小说《肥皂》中的主人公。

16.吕纬甫是鲁迅小说《在酒楼上》的主人公。

17.鲁迅与郭沫若赴日本留学的最初目的,都是为了学习医学。

18.“五四”时期发表郭沫若诗歌最多的报纸是《时事新报》的副刊《学灯》。

19.鲁迅的名言“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出自他的小说《伤逝》。

20.茅盾的《腐蚀》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反映"皖南事变"的长篇小说二、单项选择题1、B2、A3、D4、B4、D5、A7、C8、A9、D10、B三、多项选择题1、ABC2、BC3、《女神》具有不可重复之美,在理解当年《女神》热的原因时,以下哪些观点是正确的(ABD)?A.《女神》热是《女神》与“五四”式的阅读风气的结合B.在“公共空间”的传播运作中由诗人与读者共同完成的C.读者在批判《女神》的过程中重塑了《女神》的公众形象D.《女神》激发了“五四”读者的情感和想象力4、茅盾在创作《子夜》时,围绕着吴荪甫这个中心人物,引出了三条“火线”:(ABC)。

电大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全

电大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全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所谓“十七年”文学,是指_1949__年至“文革”前的文学。

2.赵树理的《登记》、谷峪的《新事新办》、孙犁的《村歌》、周立波的《山那边人家》、李凖的《李双双小传》都表现出一种轻松欢快的“农村新生活的情调”。

3.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铁木前传》、浩然的《艳阳天》,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对准了当时农村的合作化运动。

4.1953年,李凖发表的短篇小说《不能走那条路》,率先在农村题材创作中引入了“两条道路”斗争的观念,被称作“当代小说中第一篇触及农村两条道路斗争的作品”。

5.以赵树理、孙犁、周立波为代表的“山药蛋派”、“荷花淀派”和“茶子花派”等都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点。

6.1962年8月召开的“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座谈会”,史称“大连会议”。

7.《铁木前传》从第6章开始,一个叫小满儿的姑娘出现后,便悄悄地取代了铁匠和木匠,甚至取代他们的后代六儿和九儿,成为了故事的主角。

8.《暴风骤雨》和《山乡巨变》是周立波最为人称道的两部作品,表现了中国农村两次巨大变革。

前者表现的是东北解放区的土改运动,后者表现的是湖南山乡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9.“十七年时期”描写农村合作化运动的主要作品有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铁木前传》、周立波的《山乡巨变》,还是稍晚出现的柳青的《创业史》等。

10.记录现代革命历史的小说主要有杜鹏程的《保卫延安》、梁斌的《红旗谱》、吴强的《红日》、知侠的《铁道游击队》、杨沫的《青春之歌》等。

11.《红旗谱》以农民朱老忠、严志和两家三代人与地主冯兰池、冯贵堂父子斗争的故事为线索。

12.《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情节和主题模式,让人想起丁玲在延安写的《在医院中》。

13.王蒙笔下的青年革命者形象主要有《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的林震、《布礼》中的钟亦成、“季节系列”中的钱文等。

14.陈忠实的《白鹿原》和王安忆的《长恨歌》,一部是乡土文学的经典,一部是都市文学的名篇。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1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1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1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所谓“十七年”文学,是指_1949__年至“文革”前的文学。

2.赵树理的《登记》、谷峪的《新事新办》、孙犁的《村歌》、周立波的《山那边人家》、李凖的《李双双小传》都表现出一种轻松欢快的“农村新生活的情调”。

3.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铁木前传》、浩然的《艳阳天》,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对准了当时农村的合作化运动。

4.1953年,李凖发表的短篇小说《不能走那条路》,率先在农村题材创作中引入了“两条道路”斗争的观念,被称作“当代小说中第一篇触及农村两条道路斗争的作品”。

5.以赵树理、孙犁、周立波为代表的“山药蛋派”、“荷花淀派”和“茶子花派”等都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点。

6.1962年8月召开的“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座谈会”,史称“大连会议”。

7.《铁木前传》从第6章开始,一个叫小满儿的姑娘出现后,便悄悄地取代了铁匠和木匠,甚至取代他们的后代六儿和九儿,成为了故事的主角。

8.《暴风骤雨》和《山乡巨变》是周立波最为人称道的两部作品,表现了中国农村两次巨大变革。

前者表现的是东北解放区的土改运动,后者表现的是湖南山乡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9.“十七年时期”描写农村合作化运动的主要作品有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铁木前传》、周立波的《山乡巨变》,还是稍晚出现的柳青的《创业史》等。

10.记录现代革命历史的小说主要有杜鹏程的《保卫延安》、梁斌的《红旗谱》、吴强的《红日》、知侠的《铁道游击队》、杨沫的《青春之歌》等。

11.《红旗谱》以农民朱老忠、严志和两家三代人与地主冯兰池、冯贵堂父子斗争的故事为线索。

12.《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情节和主题模式,让人想起丁玲在延安写的《在医院中》。

13.王蒙笔下的青年革命者形象主要有《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的林震、《布礼》中的钟亦成、“季节系列”中的钱文等。

14.陈忠实的《白鹿原》和王安忆的《长恨歌》,一部是乡土文学的经典,一部是都市文学的名篇。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作业1-4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作业1-4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作业1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所谓“十七年”文学,是指_1949__年至“文革”前的文学。

2.赵树理的《登记》、谷峪的《新事新办》、孙犁的《村歌》、周立波的《山那边人家》、李凖的《李双双小传》都表现出一种轻松欢快的“农村新生活的情调”。

3.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铁木前传》、浩然的《艳阳天》,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对准了当时农村的合作化运动。

4.1953年,李凖发表的短篇小说《不能走那条路》,率先在农村题材创作中引入了“两条道路”斗争的观念,被称作“当代小说中第一篇触及农村两条道路斗争的作品”。

5.以赵树理、孙犁、周立波为代表的“山药蛋派”、“荷花淀派”和“茶子花派”等都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点。

6.1962年8月召开的“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座谈会”,史称“大连会议”。

7.《铁木前传》从第6章开始,一个叫小满儿的姑娘出现后,便悄悄地取代了铁匠和木匠,甚至取代他们的后代六儿和九儿,成为了故事的主角。

8.《暴风骤雨》和《山乡巨变》是周立波最为人称道的两部作品,表现了中国农村两次巨大变革。

前者表现的是东北解放区的土改运动,后者表现的是湖南山乡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9.“十七年时期”描写农村合作化运动的主要作品有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铁木前传》、周立波的《山乡巨变》,还是稍晚出现的柳青的《创业史》等。

10.记录现代革命历史的小说主要有杜鹏程的《保卫延安》、梁斌的《红旗谱》、吴强的《红日》、知侠的《铁道游击队》、杨沫的《青春之歌》等。

11.《红旗谱》以农民朱老忠、严志和两家三代人与地主冯兰池、冯贵堂父子斗争的故事为线索。

12.《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情节和主题模式,让人想起丁玲在延安写的《在医院中》。

13.王蒙笔下的青年革命者形象主要有《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的林震、《布礼》中的钟亦成、“季节系列”中的钱文等。

14.陈忠实的《白鹿原》和王安忆的《长恨歌》,一部是乡土文学的经典,一部是都市文学的名篇。

《中国当代文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t《中国当代文学》作业

《中国当代文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t《中国当代文学》作业

《中国当代文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中国当代文学》作业一、题目:读《“锻炼锻炼”》有感在准备过程中,请根据《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修订本)中的作品原文,参考主教材《中国当代文学》以及上学期在“中国现代文学”课程中学习的有关内容,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锻炼锻炼”》是一篇歌颂性的还是批判性的作品?作家的主观意图是什么?作品的客观效果如何?!(2)这篇作品在赵树理的创作中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地位?是否能够体现赵树理小说的一般特点?3)这篇作品与李準的《李双双小传》相比,主要有什么异同?答案:(1)《“锻炼锻炼”》很难有批判和歌颂来界定,它是一篇表现50年代民间立场的作品。

如果一定要回答这个问题,那么应该是一篇批判性的作品,《“锻炼锻炼”》实际上将歌颂也写成了揭露和批判。

《锻炼锻炼》曲折地反映出作家的民间立场,表现了大跃进农村生活,揭露了农村生活的贫困和农村干部作风的粗暴,表现了当时农村中日益激化的“干群矛盾”。

作家创作的本意是站在青年干部杨小四的立场上,维护农村中的新生事物,让自私落后的人出点丑,意在“批评中农和干部中的和事佬的思想问题”。

但实际上却揭露了农村生活的贫困和农村干部作风的粗暴,客观上却表现了当时农村中日益激化的“干群矛盾”。

《锻炼锻炼”》体现赵树理小说的一般特点,又是赵树理最具“问题小说”特征的作品。

首先,赵赵树理作为普通农民的代言人,总是能够相当尖锐地揭示出基层农村的斗争状况和普通农民的心理愿望。

他的小说大多围绕着农村旧势力和新政权中的坏分子来展开矛盾冲突,表现农村日常生活中的小人小事和普通人的思想感情。

其次,赵树理已经指明了白己创作的服务对象是文化程度相当低的农村读者,他所自觉追求的是让老百姓喜欢看有政治内容的新故事。

他的小说叙事是用日常口语,很少刻意追求方言土语以壮声色,擅长运用朴素干净的口语来叙述故事,他也不刻意突出人物的性格语言,常常把叙述语言与人物语言混成一片,表现出内在的和谐朴素第三、赵树理小说表现出一种极具个性的细节的现实主义特点。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22

《中国当代文学专题》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22

当代文学专题平时作业1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所谓“十七年”文学,是指_1949__年至“文革”前的文学。

2.赵树理的《登记》、谷峪的《新事新办》、孙犁的《村歌》、周立波的《山那边人家》、李凖的《李双双简短的传记》都表现出一种轻松欢快的“屯子新生活的情调”。

3.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铁木前传》、浩然的《艳阳天》,都不约而同地把眼光对准了当时屯子的合作化运动。

4.1953年,李凖发表的短篇小说《不能走那条路》,率先在屯子题材创编中引入了“两条道路”斗争的不雅念,被称作“当代小说中熬头篇触及屯子两条道路斗争的作品”。

5.以赵树理、孙犁、周立波为代表的“薯蓣蛋派”、“芙蕖淀派”和“茶子花派”等都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点。

6.1962年8月召开的“屯子题材短篇小说座谈会”,史称“大连会议”。

7.《铁木前传》从第6章起头,一个叫小满儿的姑娘出现后,便悄悄地取代了铁匠和木匠,甚至取代他们的儿女六儿和九儿,成为了故事的主角。

8.《暴风骤雨》和《山乡巨大变化》是周立波最为人歌颂的两部作品,表现了神州屯子两次巨大厘革。

前者表现的是东北解放区的土改运动,后者表现的是湖南山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9.“十七年期间”描写屯子合作化运动的主要作品有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铁木前传》、周立波的《山乡巨大变化》,照旧稍晚出现的柳青的《创业史》等。

10.记载现代革命汗青的小说主要有杜鹏程的《保卫延安》、梁斌的《红旗谱》、吴强的《红日》、知侠的《铁道游击队》、杨沫的《芳华之歌》等。

11.《红旗谱》以农民朱老忠、严志和两家夏商周人与地主冯兰池、冯贵堂父子斗争的故事为线索。

12.《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情节和主题模式,让人想起丁玲在延安写的《在医院中》。

13.王蒙笔下的青年革命者形象主要有《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中的林震、《布礼》中的钟亦成、“季节系列”中的钱文等。

14.陈忠实的《白鹿原》和王安忆的《长恨歌》,一部是乡土文学的经典,一部是都市文学的名篇。

2023年中国当代文学专题作业形成性考核册答案汇总

2023年中国当代文学专题作业形成性考核册答案汇总

作业1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在描写轻松欢快的农村新生活的情调的小说中,赵树理的作品是(CA.《村歌》B.《禾场上》C.《登记》D.《耕耘机》2.《创业史》中“中间人物”的代表是( B 。

A.“糊涂涂”B.梁三老汉C.“亭面糊”D.陈先晋3.“十七年时期”描写农村合作化运动的重要作品有周立波的( D等。

A.《三里湾》B.《铁木前传》C.《艳阳天》D.《山乡巨变》4.《三里湾》中走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的代表是( C 。

A.刘雨生B.梁生宝C.王金生D.李月辉5.“奇袭奶头山”、“智取威虎山”等情节出自作品(A。

A.《林海雪原》B.《红旗谱》C.《皖南事变》D.《三家巷》6.以农民朱老忠、严志和两家三代人与地主冯兰池、冯贵堂父子斗争故事为线索的小说是(D。

A.《林海雪原》B.《三家巷》C.《皖南事变》D.《红旗谱》7.90年代以后,重写革命历史的作品重要有邓一光的( A 等。

A.《我是太阳》B.《激情燃烧的岁月》C.《历史的天空》D.《亮剑》8老舍以其对旧时代底层市民的人文关怀、创新的戏剧结构和精湛的舞台语言取得巨大成功的作品是(C等。

A.《考验》B.《关汉卿》C.《茶馆》D.《龙须沟》9.第一批八个“革命样板戏”中的交响音乐是( C 。

A.《白毛女》B.《红色娘子军》C.《沙家浜》D.《智取威虎山》10. 《暗恋桃花源》的作者是(B。

B.赖声川C.高行健D.何冀平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以当时农村合作化运动为题材的长篇小说,除赵树理的《三里湾》、孙犁的《铁木前传》外,尚有周立波、柳青、浩然的(ABD 等。

A.《山乡巨变》B.《创业史》C.<妇女代表》D.《艳阳天》2. 白洋淀派的重要作家有(ABCDA.从维熙B.刘绍棠C.房树民D.韩映山3. 孙犁以描绘青年妇女的优美形象而著称,其中,重要有( ABD 等。

B.双眉C.范灵芝D.妞儿4. “十七年文学”中那些讲述革命历史的“红色经典”重要有( BCD 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当代文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t《中国当代文学》作业《中国当代文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中国当代文学》作业 一、题目:读《“锻炼锻炼”》有感 在准备过程中,请根据《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修订本)中的作品原文,参考 主教材《中国当代文学》以及上学期在“中国现代文学”课程中学习的有关内容, 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锻炼锻炼”》是一篇歌颂性的还是批判性的作品?作家的主观意图是 什么?作品的客观效果如何?! (2)这篇作品在赵树理的创作中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地位?是否能够体现赵树 理小说的一般特点? 3)这篇作品与李準的《李双双小传》相比,主要有什么异同? 答案: (1)《“锻炼锻炼”》很难有批判和歌颂来界定,它是一篇表现 50 年代民间 立场的作品。

如果一定要回答这个问题,那么应该是一篇批判性的作品,《“锻炼 锻炼”》实际上将歌颂也写成了揭露和批判。

《锻炼锻炼》曲折地反映出作家的 民间立场,表现了大跃进农村生活,揭露了农村生活的贫困和农村干部作风的粗 暴,表现了当时农村中日益激化的“干群矛盾”。

作家创作的本意是站在青年干部杨小四的立场上,维护农村中的新生事物, 让自私落后的人出点丑,意在“批评中农和干部中的和事佬的思想问题”。

但实 际上却揭露了农村生活的贫困和农村干部作风的粗暴,客观上却表现了当时农村 中日益激化的“干群矛盾”。

《锻炼锻炼”》体现赵树理小说的一般特点,又是赵树理最具“问题小说” 特征的作品。

首先,赵赵树理作为普通农民的代言人,总是能够相当尖锐地揭示出基层农 村的斗争状况和普通农民的心理愿望。

他的小说大多围绕着农村旧势力和新政权 中的坏分子来展开矛盾冲突,表现农村日常生活中的小人小事和普通人的思想感 情。

其次,赵树理已经指明了白己创作的服务对象是文化程度相当低的农村读者, 他所自觉追求的是让老百姓喜欢看有政治内容的新故事。

他的小说叙事是用日常 口语,很少刻意追求方言土语以壮声色,擅长运用朴素干净的口语来叙述故事,他 也不刻意突出人物的性格语言,常常把叙述语言与人物语言混成一片,表现出内 在的和谐朴素 第三、赵树理小说表现出一种极具个性的细节的现实主义特点。

他基本上不 用现代小说刻画人物的所谓典型化原则(即把人物放在各种矛盾冲突中来展示其1/9阶级的内涵),他的小说从来不围绕一两个英雄人物转,而是长卷似的平铺展示群 体的农民故事,逼真地写出日常生活细节的过程,仿佛是听一个民间说书人在乡 场上讲村里的故事,讲得圆熟,琐碎,说到哪个人物,那个人物就成为故事的中 心。

如写农民的心理盘算,就会具体地将一笔笔细账小利都写得清清楚楚,不熟悉 农村生活的人读了也许会不耐烦,但在农民读来或听来,不仅真实可信,如临其境, 还很容易引起同感和共鸣。

这可以说是一种细节的现实主义,这篇作品与李準的《李双双小传》相比,主要有什么异同? 李準的《李双双小传》与赵树理《“锻炼锻炼”》表现的时代大体相同,但 是,在作品中却 丝毫读不到作家的沉痛心情,也看不到农民生活的痛苦场面。

李準是在 50 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新的作家,他熟悉传统民间艺术,也有较好 的语言文字能力,但没有更多的实际生活经验,创作中较多地按照时代共名和政 策文件来图解生活。

所以在他,以及与他同一代的作家的早期创作中,很难读到赵 树理小说里所弥漫的现实主义的力量。

但 作品在艺术创作的另外一个层面上展开了想象力,那就是对人性所应该拥有 的美好品质与劳 动生活中应该具有的精神面貌作了生动的描述。

《中国当代文学》作业(2) 一、填空题 1、1949 2、1949 3、俞平伯 4、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5、1957 6、登记: 7、刘绍棠 8、赵 树理 9、王愿坚 10、白茹 11、延河 12、山那边人家 13、大波 14、红旗谱 15、革命与反 革命 16、白莉苹 17、邓友梅 18、重放的鲜花 19、青春万岁 20、草木篇 21、时间开始了 22、1981 23、战歌 24、葬歌 25、刘半九 26、唐是 27、女巡按 28、茶馆 29、窦娥冤 30、小品文的新 危机 二、单项选择题 1、B 2、C 3、B2/94、A 5、C 6、A 7、B 8、A 9、A 10、D 三、多项选择题 1、B C 2、A B D 3、A B C 4、B C D O 5、A B C 6、A C D 7、A B D 8、A B D 9、A B D 10、A B C 《中国当代文学》作业 (3) 一、题目:朦胧诗与中国当代文学中的现代主义 二、在讨论中,可参考教材《中国当代文学》和《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修 订本)中的有 关内容,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叫朦胧诗?朦胧诗与 20 世纪 80 年代以 前的当代诗歌有什么不同?(2)中国当代文学中的现代主义有什么特点?朦胧诗是 不是具有现代主义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 三、要求:(1)记录讨论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和讨论的主要内容;(2)说明 每位参加 讨论者的主要观点和结论;(3)针对讨论题目、参加讨论者的观点和结论,阐 述自己的意见。

) (1)什么叫朦胧诗?朦胧诗与 20 世纪 80 年代以前的当代诗歌有什么不同? 答案要点提示: 朦胧诗有时也被称为“新诗潮”,这一名词首先出现在 1980 年一篇名为《令 人气闷的“朦胧”》的文章中,之后,这起初带有贬义色彩的“朦胧诗”一词却被 作为一个正面概念得到广泛的认同。

实际上,“朦胧诗”所指涉的不仅仅是某类 诗歌创作,也不仅仅是一个诗人集团,而是一个文学潮流,它的存在意义基本上建 立在对于“文化大革命”的质疑和批判之上,因其在艺术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 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而被成为“朦胧诗”。

朦胧诗成长于“文革”时期,最早可追溯到一群插队在河北安新白洋淀及周 围地区的知青诗人组成的“白洋淀诗人群落”的地下创作,诗人有黄翔、食指、 芒克、多多、根子等。

“文革”结束后,一些和“白洋淀诗人群落”具有相似风3/9格和倾向的诗歌作品开始以零散的形式出现在报刊上。

1980 年春夏,《福建文学》 和《诗刊》等刊物又相继集中发表了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等人的诗作, 至此,朦胧诗彻底浮出水面,形成了一股创作潮流。

1、朦胧诗的内容特征主要表现为对“五四”人文精神的继承; 第一,从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的价值角度对动乱年代的苦难历史、人性毁灭、 理性沦丧进行反思与批判,以悲壮的姿态,直接承接了中国知识分子强烈的社会 责任感与使命意识,特别是“五四”以来的战斗精神。

; 第二,对自由人格的追求和对奴性人格的否定,对个体价值的肯定和对主体 情感的宣泄,并表现完成这一过程的强烈愿望与信念,体现了一定的自我反思精 神; 第三,重建一整套不同于十七年诗歌中的那种价值与信念,改写了以往诗歌 单纯描摹“现实”与图解政策的传统模式,把诗歌作为探求人生的重要方式。

(2)从美学风格看,朦胧诗又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征 第一,打破现实主义审美模式,由写实转向写意,由具体转到抽象,由物象转 到意象,由明晰转向模糊,不再注重于一个场景、一个过程的具体描摹和对一种政 治情绪的表现或“升华”,而是着重于表现多变、曲折和复杂的主体世界。

第二,打破过去诗歌线性因果或单向直抒的方式,以主体情感和情绪流动的 内在曲线结构作品,情感呈散点辐射状态;主题的多义性和情感的多向性代替了 过去的平面状态,在结构上实现了真正的“自由”,即外在的形式完全决定于内 在情绪的节奏、特征与状态。

( 第三,采用近似于早期象征主义的艺术方法,多用象征、暗示、通感等,用意 象的模糊性取代形象和意旨的明确性,闪烁的意念、跃性的转递切换、瞬间感伤 的捕捉等等,都是其典型特征。

2、中国当代文学中的现代主义有什么特点?朦胧诗是不是具有现代主义的特 点?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现代主义: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本身具有很复杂的背景,严 格地说,现代主义不是一个什么流派,而是由许多具有现代主义创作手法派别汇 成的一股文艺思潮(包括美术、音乐、戏剧和建筑等等)。

现代主义作为欧美首先 出现的文学思潮,早在上世纪初就传到中国。

作为一种创作手法,在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现代主义文学思潮随之进入封闭了四 十来年的中国,出现了一个借鉴、模仿、学习西方现代主义的文学思潮。

就 其规模和影响而言,远远超出文学、艺术的范畴,可以说是一次席卷整个中国社会 的文化思潮。

陈思和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中这样阐述:“文革”后的中国文学界对文学 现代意识的追求,虽然开始时局限在现代派艺术技巧的探索,但很快就显现了作 家对现实生活矛盾与个人生存意义的整体性思考,所以,它引起学术领域的不同 看法以至争论是必然的。

对西方现代主义的评价在 80 年代初期成为文学界的一 个普遍关注的现象,并引起一场有关现代派文学的争议。

从 70 年代末“伤痕文4/9学”的蓬勃掀起,到 1980 年对电影《苦恋》的批判;从 80 年代初的有关西方现代 派文学的讨论,到 1983 年对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批判,都显示出中国当代文学 发展的曲折和艰难性。

1985 年以后,现代主义思潮在中国已经不再成为禁区,而 且现代技巧和现代意识也已经普遍地被知识界所接受,不再以异端的姿态出现, 当代文学创作在表现艺术方面由此获得了质的提高。

朦胧诗是不是具有现代主义 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朦胧诗具有现代主义的倾向。

是 20 年代现代主义诗歌运动的延续。

现代主 义的特点可参阅上文朦胧诗在思想内容和美学风格的特点来理解《中国当代文学》作业 (4) 一、填空题 1、今天 2、傅雷 3、我的家在哪里 4、钱钟书 5、红旗 6、活动变人形 7、王秋赦 8、台儿沟 9、陈焕生上城 10、我是谁 11、高邮 12、爸爸爸 13、钟山 14、烦恼人生 15、张炜 二、单项选择题 1、B 2、B 3、D 4、C 5、A 三、多项选择题 1、A B D 2、A B C 3、B C D 4、A B C 5、A B D 四、简答题 (一).《林海雪原》与《红日》有什么异同? 1.两部作品都以作家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以解放战争初期人民解放军由 被动而主动为故事内容,既塑造英雄形象,也塑造具有艺术个性的反面形象。

不同的是,《红日》主要表现正面战场上的大兵团作战,而《林海雪原》则集 中描写解放军小分队的剿匪故事。

《红日》以巨构性见长,《林海雪原》以传奇性取胜。

5/9(二).在《茶馆》中,王利发为改变自己的命运,主要作了哪些努力? 1 .第一幕时,王利发才 20 多岁,继承着父亲为人处世的信条,“多说话多请 安”,勉强支撑着茶馆的生意; 2.到第二幕时,王利发则不得不进行“改良’,前面卖茶,后面改成公寓,茶 馆里也撤去了财神龛,墙上的“醉八仙”也换成了时装美人和外国香烟广告画; 3.到了第三幕,在“莫谈国事”的字条旁,王利发又不得不添上了一张“茶 钱先付”,甚至用上了女招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