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欣赏_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
第七章 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
《卜算子》
旅雁向南飞,风雨群初失。饥渴辛勤两翅垂,
独下寒汀立。鸥鹭苦难亲,缴忧相逼。云海茫茫无
处归,谁听哀鸣急。
《相见欢》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 流。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 扬州。
曾是诗酒风流的朱敦儒,于今为中原的丧乱而
悲哀。这表明词人闲旷自适的人生态度在民族受到 压迫蹂躏时已开始转变,并激发出救亡图存的社会
责任感和使命感。
晚年的朱敦儒对功名事业已灰心失望,因不附
秦桧议和而被罢官之后,深感理想幻灭,词风又发
生了一个很大的转变,似乎回到了年轻时代任性逍
遥的风格:“寻云弄水,是事休问。”(《桂枝香
》)从此,他变成了“闭着门儿,不管人间事”的
“瘦仙人”(《苏幕遮》)。其中《好事近·渔父
词》十首和《朝中措》(先生筇杖是生涯)最能体 现他晚年的人生态度的隐逸词。
《好事近•渔父词》 摇首出红尘,醒醉更无时节。活计绿蓑青笠, 惯披霜冲雪。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千里水天一色
,看孤鸿明灭。
但是那看似超然的襟怀,却没有了原来的那份洒脱不羁
,而是充满了隐隐感伤。 朱词的风格也随着他人生历程的变化而变化。早年以婉 丽明快为主;中年以悲壮慷慨为特色;晚年以清疏晓畅见长 ,语言通俗,明白如话。
李清照词的语言精于修辞、造句工巧,往往妥帖生动地
化用口语,令人叹服。《声声慢》就是最典型代表作: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
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
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
南宋李清照南渡前后词风演变
如《声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永遇乐》 《武陵春 》等
声声慢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 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 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 不动,许多愁。
永 遇 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 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 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 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点绛唇》
3、语言上:浅显自然,却又韵味无穷。
以寻常语度入音律,不雕琢、不堆砌;善于调动比喻、 拟人、夸张、用典、叠字等修辞手段,达到“极炼而不练, 出色而本色”(刘熙载《艺概》)的艺术效果。
陈与义《临江仙》(忆昔午桥桥上饮) 李纲《苏武令》(塞上风高) 张元干《贺新郎· 送胡邦衡待制》 (梦绕神州陆)、 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 其他如叶梦得、胡铨、赵鼎
贺新郎· 送胡邦衡待制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 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 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更南浦, 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 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 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 举大白,听金缕。
[清]王士祯在《花草蒙 拾》:“婉约以易安为宗,豪 放惟幼安称首。”
三、“易安体”的特
点。
1、情感表达方面 (1)情感真实动人 李清照词以一个真实女性独 特的视角观察和描绘周围世界, 传达自己的心曲,显得特别真 挚、细腻、动人。
(2)情感表现形象具体而富有 美感。 善于捕捉细小而生动的形象, 来表达自己难以言传的感受和情 感上的微妙变化。
大学古代文学复习资料 第七章 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
第七章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继元祐词人而登上词坛的,是以李清照、朱敦儒、张元干和叶梦得、李纲、陈与义等为代表的南渡词人。
这批词人主要生活在12世纪上半叶徽宗、钦宗和高宗三朝社会由和平转向战乱的时代。
由于时代的剧变,他们的生活和创作环境明显分为两个阶段。
他们的前半生,是在徽宗朝畸形的和平环境中度过,生活比较安定舒适,大多数词人是在绮罗丛中吟风弄月,创作上虽已初露锋芒,但被当时还健在的前辈词人周邦彦、贺铸等的光芒所遮掩,尚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靖康之难后,金人的铁蹄改变了他们后半生的生活和创作倾向。
民族的屈辱、山河的残破和民众的苦难,促使他们自觉接受苏轼的词风,为救亡图存而呐喊呼号,并日益贴近社会现实生活,去表现战乱时代民族、社会的苦难忧患和个体理想失落的压抑苦闷。
南渡词进一步扩展了词体抒情言志的功能,加强了词的时代感和现实感。
第一节李清照南渡词坛虽然未出现堪与苏轼、周邦彦并驾齐驱的大词人,但巾帼词人李清照的横空出世,却使南渡词坛放出奇异的光彩。
首先,李清照在理论上确立了词体的独特地位,提出了词“别是一家”之说。
其次,在创作上,李清照生动地展现了她的生命历程和情感历程。
李清照(1084~1155?),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
闺房绣户是她的生活世界,而美满的婚姻爱情便成为她主要的人生理想。
随着赵明诚的出仕,夫妻别离,生活出现了暂时的缺憾。
如果把她前期词作中所表现的情感世界分为两半,可以说一半是对丈夫的钟情,另一半则是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以及对禽鸟花草的眷顾。
《醉花阴》此词作于宣和二年(1120),当时赵明诚出守莱州,而清照仍居青州。
它抒写了词人独守闺房的寂寞凄清之感和对丈夫的刻骨思念之情。
上片写秋凉情景。
首二句就白昼来写:“薄雾浓云愁永昼。
”这“薄雾浓云”不仅布满整个天宇,更罩满词人心头。
“瑞脑消金兽”,写出了时间的漫长无聊,同时又烘托出环境的凄寂。
次三句从夜间着笔,先点明节令:“佳节又重阳”。
第七章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
2、后期词写国破家亡后的伤离乱别,风格沉痛哀 婉。
声声慢·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 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 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 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 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 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 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一剪梅〃红藕香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永遇乐Biblioteka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 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 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瑕,记得偏重 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云鬟雪鬓,怕见夜间出去。不 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二、创作经历 1、前期词描写少女、少妇生活,风格 委婉细腻、清新明朗。
点绛唇〃蹴罢秋千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 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 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 把青梅嗅。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 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三、李清照词的特点:
1、情感真挚,善于选取日常生活中的 细节,展现情感世界; 2、语言精妙清亮,风韵天然;善于运 用生活化的语言表现复杂微妙的心理。 四、理论上,主张“词别是一家”,注 重词的音乐性、抒情性
7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
《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 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 合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 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 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 听人笑语。 通过今昔对比,把词人流落他乡孤独寂寞的心 情以及深沉的故国之思、亡国之恨融合在一起
2、“词别是一家”,必须符合高雅、浑成、协 乐、典重、铺叙、故实的要求。
批评柳永词:“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 批评张先、宋祁:“ 虽时时有妙语,而破碎何足名 家。” 批评苏轼:“ 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者 ” 批评晏殊:“苦无铺叙” 批评贺铸:“苦少典重” 批评秦观:“ 专主情致,而少故实,譬如贫家美女, 非不纤丽,而乏富贵态。”
下片:层层铺叙主人公之愁 、层层转深
独自守着窗儿: 饮酒——觉迎面风急 看雁——认旧时相识 看花——叹自身零落 听雨——抒不了之愁
通过抒写词人在深秋黄昏的真切感受,倾诉了 她国破家亡的无限愁苦,抒发了她百无聊赖、无所 寄托的浓重悲哀,也曲折地反映出忧时伤乱的爱国 情绪,具有一定的社会现实意义。 艺术特点: 1、在层层铺叙中展示深层心理。 2、以高超的叠字手法表现心理。 3、连续运用口语化的发诘句强化意义的肯定。
朱淑真,号幽栖居士,钱塘(今杭州) 人。 生平不详,说法有三: 一、钱塘人,世居桃 村,工诗,嫁为市井民妻,不得志而卒。二、海 宁人,朱熹侄女。三、北宋人,稍前于李清照。 (《宋词大辞典》)
第二节 朱敦儒、张元干等词人
豪放词:
苏轼——张元干、张孝祥——陈亮、辛弃疾
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
三、“别是一家”的词论
李清照《词论》一文提出词“别 是一家”之说,指词是与诗不同的一种 独立的抒情文体,明确提出了诗词分野 问题。她反对以诗为词、以文为词,主 张词要合乐能唱,要典雅有情致。
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 海棠花在否?倒卧卷帘看。 ——韩偓《懒起》
此词一般认为是伤春之作。清黄 蓼园《蓼园词选》:“一问极有情, 答以‘依旧’,答得极淡,跌出 ‘知 否’二句来;而‘绿肥红瘦’ 无限凄 凉,却又妙在含蓄。短幅之中藏无数 曲折,自是圣于词者。” ‘绿肥红瘦’ 造语清新生动,风韵天然。
声声慢(寻寻觅觅) 一、以抒情见长,情景交融。 词以抒情开篇,以抒情结尾,中间以 大量笔墨描绘深秋景象,这些景物又 都染上了词人的感情色彩。写景的目 的是为了抒写秋情。所抒之情并不隐 约委婉,而是激动悲怆,笔力纵姿。
二、词层层铺叙,线索分明。 词纯用赋体,感情随形象的描绘逐渐 加深,最后终于形成总爆发。从结构 上看,用了总分总的结构。 起笔以十四个叠字总括全词,极言内 心悲伤,恍然若失。 中间分六层铺叙。 最后两句总结上述六件可伤心之事, 以“愁”字结束全篇,与开头呼应。
“乍暖”两句,是气候寒暖不定,烘托 心情不能平静; “三杯”两句,是秋风凄厉,酒难御寒; “雁过”三句,是雁过伤心,因归雁触 动了思乡、思夫和亡国之情; “满地”三句,是身心憔悴,无心摘花; “守着”两句是日长难耐; “梧桐”两句是雨打梧桐,心烦意乱。 返回
三、叠字用的多,用的好。
七 南渡前后词风演变
七南渡前后词风演变第一节李清照一、李清照(1084—1155?)的生平——以建炎南渡分为前后两期:父李格非,进士出身,以文章受知于苏轼。
母王氏,相家女,亦能文。
前期:徽宗建中辛巳(1101),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婚后居汴京,收集金石书画。
大观元年(1107),离京屏居青州乡里,居乡十余年,继续收集、整理文物。
饭后,烹茶赌书。
宣和三年(1121),赵明诚起知莱州,靖康元年(1126)改任淄州。
夫妻经历短暂离别。
后期:建炎元年(1127)三月,赵明诚奔母丧于金陵,八月知江宁府事。
李清照随即“载书十五车”南下,自此步入漂泊江南的生活。
同年十二月,金人陷青州,故宅十余屋文物尽毁。
建炎三年八月,赵明诚在金陵病逝。
李清照大病之余,携文物追随高宗南逃,辗转越州、台州、温州、衢州等地。
绍兴元年(1131),再至越州,卜居乡民钟氏家中,不料所携文物夜间被盗。
绍兴二年,改嫁张汝舟,不和,讼而离之。
并告发张汝州“妄增举数入官”,张除名、编管柳州,李清照也下狱,牢中九日。
绍兴四年(1134),卜居金华,生活、心境慢慢平静下来。
几年后转寓临安,度过寂寞余生。
二、李清照的词:《如梦令》的断句问题内容:1.前期闺房中的爱情、婚姻生活:《凤凰台上忆吹箫》、《一剪梅》2.南渡后的漂泊生活:永遇乐落日镕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撚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廉儿底下,听人笑语。
《声声慢》艺术特色:1.善于选取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细节、行动来展现内心情感。
2.语言简练自然,适当运用口语,具有生活气息。
三、李清照的词论:词“别是一家”说。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33盖诗文分平侧,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
……乃知别是一家,知之者少。
第四讲 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概要
第四讲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一、李清照(一)李清照的生平:李清照(1084—1155?),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明水人。
(二)、李清照的创作。
李清照的作品流失颇多。
如今能看到的有词约六十首,(其中尚有13首有争议),诗十九首,文五篇。
1、李词的题材内容:(1)、写景抒怀词。
如〖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
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连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苹花汀草。
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表现李清照人生理想的,如〖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篷舟吹取三山去。
”(2)、闺怨词。
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王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又如〖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
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3)、抒写家国之恨和兴亡之感词。
如〖永遇乐〗:“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第七章 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
第七章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概述词坛主体:南渡词人。
共同特征:靖康之变前,生活较为优裕安定,词风妩媚轻艳;靖康之变后,国家灭亡的惨痛现实、颠沛流离的生活体验,促使他们的词作日益贴近社会生活,时代感和现实感空前加强。
内容:后期大多数多写亡国之痛、乡关之思以及恢复中原、抗敌御侮之情。
形式上:逐渐打破大晟词人的束缚向苏轼的豪放风格靠拢,词风一变而为慷慨悲凉。
成就最高的词人是李清照,其他重要作家还有朱敦儒、张元干、张孝祥等。
第一节李清照1、生平、作品p104 p159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
工诗、善文,精通金石学,尤以词著称于世。
家世:父李格非、母王氏“易安承父母两系之遗传,灵襟秀气,超越恒流。
”——缪钺《诗词散论》童年在汴京渡过。
婚姻:1101年(18岁)赵明诚;1107年赵挺之去世,青州十年1117-1127山东莱州太守、淄州太守;1127年靖康之乱渡江44岁1129年赵明诚中暑得病死于建康。
1132年再婚张汝舟100天李清照孑然一身,流落江南,漂泊于杭州、绍兴、台州、金华一带,大约1155年前后离世。
词52首,收入《漱玉词》(后人辑本)。
后人评论:“若本朝妇人,当推文采第一。
”“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瞻,逼近前辈,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
”(王灼《碧鸡漫志》)“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
”(王又华《古今词论》)“仆谓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首,皆吾济南人,难乎为继也。
”(王士祯)二、理论贡献《词论》:论述了词的发展史和词的特点,提出“别是一家”的观点。
“至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茸之诗尔。
又往往不协音律,何耶?……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汉,若作一小歌词,则人必绝倒,不可读也。
乃知词别是一家,知之者少。
后晏叔原、贺方回、秦少游、黄鲁直出,始能知之。
又晏苦无铺叙。
贺苦少重典。
秦即专主情致,而少故实。
第七章 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创造力最强、艺术成就最高的女性作家。她以女性的身份,真挚大胆地表现对爱情的热烈追求,丰富生动地抒写自我的情感世界,不仅比“男子作闺音”更为真切自然,而且改变了男子一统文坛的传统格局,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正如清人李调元所说:“易安在宋诸媛中,自卓然一家,不在秦七、黄九之下。”“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雨村词话》卷三)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这仿佛是他的人生宣言,充分表现出他笑傲王侯、狂放不羁的个性。靖康之难的战火把朱敦儒抛入了飘泊的难民潮中。建炎元年(1127)年底,洛阳被金兵占领前后,朱敦儒仓皇逃往东南避难,于建炎四年(1130)辗转至岭南一带。其词清晰地记录了他南奔的行程和感受,词风由飘逸潇洒变得凄苦忧愤。其间表现得最为突出的是飘泊流离的伤悲,从一个侧面表现出战乱时代民族的悲剧和社会的苦难。如《卜算子》:
第三节 张元干等词人
朱敦儒的青少年时代,是在西京洛阳畸形繁华的环境中度过,自称是“生长西都逢化日,行歌不记流年。花间相过酒家眠。乘风游二室,弄雪过三川”(《临江仙》)。他那疏狂放浪的行为和寻欢作乐的心理中,也包含着蔑视功名权贵、追求自由独立的人格精神。故当朝廷征召他进京为官时,他毅然拒绝,申称 “麋鹿之性,自乐闲旷,爵禄非所愿也”(《宋史》本传,并写下著名的《鹧鸪天·西都作》以表心迹:
这些轻盈精妙的相思曲,铭刻着女词人的情感历程。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爱情既有婚姻来维系,更有深厚的感情基础。虽然分离,却互相惦念,一种离愁,由两人分担,“离怀别苦”也减轻了许多,更何况时时尚有传情锦书的慰藉。苦涩的离愁中含有夫妻双方心心相印和彼此眷恋的幸福感,是李清照爱情词的一大特点。
李清照南渡前后词的内容与风格
李清照南渡前后词的内容与风格李清照:中国宋代词人。
自号易安居士。
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
在南渡前后词风变化很大:1、南渡前,李清照的词多描写少女、少妇的闺中生活及情趣,词风活泼明快、清新自然;2、南渡后,生活的苦难使她的词风由婉约趋于含蓄深沉又贴激情豪迈,作品变成多写家国之痛、身世之幽,情调低沉。
李清照前期的词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了自然风光和别思离愁。
如[如梦令]二首,活泼清新,语意隽秀。
[凤凰台上忆吹箫]、[一剪梅]、[醉花阴]等词,描绘了孤寂的生活,抒发了对丈夫的相思之情,曲折宛转,清俊疏朗,表现出作者热爱大自然,憧憬美好的爱情生活,冲破了以往花间闺怨词的樊篱,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南宋时,李清照的作品与前期相比变化较大,表现出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主义精神,表达了自己坚持民族气节的决心。
如《咏史》、《上枢密韩公诗》、《夏日绝句》等,诗文的思想性都提高了,具有很强的现实性。
南渡后的词也与前期风格迥异,变清丽明快为凄凉沉痛,抒发了伤时念旧、怀乡悼亡的情感。
如[菩萨蛮]、[蝶恋花]以及慢词[永遇乐]等,寄托了强烈的故国之思。
她在词中充分地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
如[武陵春]、[声声慢]、[清平乐]等,将亡国之痛与个人孤苦凄惨的生活晚景融为一体,悲伤愁绪渲染极致,可以说这是时代的苦难与个人不幸命运的艺术概括。
李清照词的艺术成就很高,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其词具有浓厚的抒情性,能运用巧妙的构思,选取一些生活片断写入词中,具体细致地展现作者的内心世界,如〔武陵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她又善于用白描手法摹写具体事物,“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含蓄委婉,朴实自然。
清照词风以婉约为主,但也偶有豪放之作,如[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被称为“浑成大雅,无一毫钗粉气”。
清照词的语言优美精巧,独具特色,如她笔下的花树是“绿肥红瘦”,天气是“浓烟暗雨”、“风柔日薄”。
宋元文学第七章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
四、李清照的文学地位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创造力最强、艺术成 就最高的女性作家。 李调元《雨村词话》:“自卓然一家, 不在秦七、黄九之下。”“不徒俯视巾帼, 直欲压命、媒妁之言嫁给了一个市井商人 为妻。婚后,她与丈夫没有共同语言,精神 生活十分贫乏,苦闷不堪。诗集《断肠集》、 词集《断肠词》。 其诗词多抒写个人爱情生活,早期笔调明快, 文词清婉,情致缠绵,后期则忧愁郁闷,颇 多幽怨之音,流于感伤,后世人称之曰“红 艳诗人”。
第二节
朱敦儒
年轻时即有“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 称为“洛中八俊”。 一、青年的放浪形骸 二、中年的漂泊忧愤 三、晚年的逍遥自在
第三节
张元干等词人
福建长乐人,号芦川居士,词集《芦川词》 《贺新郎》代表作。
第四节 李纲、岳飞等词人
一、李纲的咏史诗 二、南宋四名臣:李纲、赵鼎、李光、胡铨 三、岳飞的英雄之词 《满江红》
2、“易安体”的特点 情感表达上: 语言表达上: 补:诗《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 羽,不肯过江东。”
“易安体”: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因其
词善于通过白描手法,用浅俗之语,发 清新之思,且造语新警,饶有韵味,意 境素雅高远,颇有特色,故后人多有效 法者,称之为“易安体”。
三、李清照的词作 词集《漱玉集》70余首词。 1、生动地展现了她的生命历程和情感历程。 靖康之难前, A:对丈夫的钟情.如《一剪梅》、《醉 花阴》、《凤凰台上忆吹箫》等。 B:对自然景物的热爱, 以及对禽鸟花草的眷顾。如两首《如梦令》等。 靖康之难后,沉重哀伤,在自我身世的哀怨中,融入了 故国之思和伤时之感 .如《声声慢》、《永遇乐》、《菩萨 蛮》、《武陵春》等。
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李清照
第一节 李清照 【作品讲读】《声声慢·寻寻觅觅》
起首连用七组叠字,颇受前人推崇。
罗大经《鹤林玉露》:“起头连叠七字,以一妇人 创意出奇如此。。”
张端义《贵耳集》:“易安《秋词·声声慢》,此 公孙大娘舞剑手。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 十四叠字者。后叠云‘到黄昏、点点滴滴’又使叠 字,俱无斧凿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一节 李清照 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评析这七组叠字曰: “……继而清清,清清,内也,非复外亦。又继之凄 凄,冷清渐蹙而凝于心。又继之以惨惨,凝于心而不 堪任。故终之于戚戚也,则肠痛心碎,伏枕而泣矣。 似此步步写来,自信而疑,由浅入深,何等层次,几 多细腻,不然,将求叠字之巧,必贻堆砌之讥,一涉 堆砌,则叠字不足巧矣。故觅觅不可改在寻寻之上, 冷冷不可移植清清之下,而戚戚又必居最末也”
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
南渡词人他们为救亡图存而呐喊呼号,并日益 贴近社会现实生活,去表现战乱时代民族、社会的 苦难忧患和个体理想失落的压抑苦闷。
南渡词进一步扩展了词体抒情言志的功能,加 强了词的时代感和现实感。
第一节 李清照
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
一、“别是一家”的词论
李清照有《词论》一文,提出词“别是一家”
之说,词是与诗不同的一种独立的抒情文体,明确
提出了诗词分野问题。
第一节 李清照 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
一、“别是一家”的词论
李清照反对以诗为词、以文为词,要求词
“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
以便协律可歌。
主张词要典雅、协音律、铺叙、有情致,反对
“词语尘下”。
第一节 李清照 二、李清照的词作
第一节 李清照
三、李清照词作艺术特色 1.善选取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行动、细节
第七章 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
第三节 张元干等词人
一、时代感和现实感的加强 南渡以后,词人必须直面苦难的社会现实, 去表现民族的悲剧和社会苦难,柔丽婉转的 词体也变成了具有战斗性的精神武器。《石 州慢·己酋秋吴兴舟中作》、《贺新郎· 送胡 邦衡待制》
二、流落异乡的忧伤不适。
第二节 朱敦儒
一、青年的放浪形骸
其词继承和发展了苏轼抒情自我化的传统, 具有鲜明的自传性的特点。《鹧鸪天· 西都作》
二.中年的漂泊忧愤 表现漂泊流离的伤悲,反映战乱时代民族的悲 剧和社会的苦难。《卜算子》、《相见欢》。
三、晚年的逍遥自在 《桂枝香》、《朝中措》 词风:早年婉丽明快、中年悲壮慷慨、晚 年清疏晓畅,语言通俗、明白如话。 进一步发挥词体抒情言志的功能,不仅用 词抒发自我的人生感受,而且以词表现社 会现实,诗词功能初步合一,给后来的辛 派词人更直接的启迪和影响。
三、李清照的《词论》: 有意识地尊体,强调 歌词之雅和音乐之正。
乐府声诗并著,最盛于唐 。自后郑、卫之声日 炽,流糜之变日烦。„独江南李氏君臣尚文雅, 故有“小楼吹彻玉笙寒”、“吹皱一池春水” 之词。语虽甚奇,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也 。
至本朝,礼乐文武大备。又涵养百余年, 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 章集》,大得声称于世;虽协音律,而词 语尘下 。 又有张子野、宋子京兄弟,沈 唐、元绛、晁次膺辈继出,虽时时有妙语, 而破碎何足名家!至晏元献、欧阳永叔、 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 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 往不协音律,何耶?盖诗文分平仄,而歌 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 浊轻重。
陈与义《临江仙》
第四节 李纲、岳飞等词人
南宋四名臣:李纲、赵鼎、李光、胡铨。 李纲《喜迁莺· 真宗幸澶渊》 岳飞《满江红》
试论李清照南渡前后词的创作风格
试论李清照南渡前后词的创作风格李清照是唐宋时期文坛上最杰出的女词人之一,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
她在南渡前后的词作品中展现了不同的创作风格,特别是在表现思想感情和艺术风格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本文将探讨李清照南渡前后的词作品风格的变化。
一、南渡前后的生活背景南渡前后是李清照生命中非常重要的时期,从南渡前期开始到南渡后期结束,约长达五年时间。
南渡前期,李清照还没有离开北方,生活在一片动荡不安的战争环境之中,这对她的感情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也对她的艺术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南渡后期,李清照来到了南方,此时,她已经成为一名熟练的词作家,生活环境也得到了改善,这种背景也对她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新的影响。
二、思想感情的表现李清照南渡前后的思想感情表现有很大差异。
南渡前期,李清照写的词大多表现出对战乱和政治动荡的悲愤,如《如梦令》中那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反映了她对北方战乱的厌倦和绝望。
还有《如梦令》的“别时容易见时难”,表达了她对亲人离去的思念和无助感。
这些词作充满了较为激烈的情感,表现出李清照南渡前期的悲愤。
南渡后期,李清照的思想感情表现则更多地体现了她对生命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词作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如《如梦令》中“白露未晞梧叶稀”,《点绛唇》中“莺啼燕语绮楼前”,《声声慢》中“深院静,只闻钟鼓声,夜阑卧听风吹雨”的描绘,赋予作品以极致美感。
此外,李清照对自我生命的思考也体现在她的词作中,如《如梦令》中“凄凄别后两应同”,《如梦令》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表达了对生命的瞬息感和珍视生命的态度。
南渡后期的李清照词作更多地抒发了内心的孤独和哀思,但却不失秀雅和平和之感。
三、艺术风格的变化南渡前后的艺术风格也有较大的变化。
南渡前期,李清照的词作语言简练、雄浑,节奏明快而悲壮,如《如梦令》中“常记溪亭日暮,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豪放气势,充满了豪迈和悲壮。
而南渡后期,李清照的词作则更多地追求细致入微、柔和清雅的效果,如《如梦令》中“对影成三人,伤离别,身虽在,心长在”,《点绛唇》中“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都表达了她更加精细的艺术表现力。
中国古代文学欣赏_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
相见欢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 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朝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措
先生筇杖是生涯,挑月更担花,把住都 无憎爱,放行总是烟霞。 飘然携去, 旗亭问酒,萧寺寻茶。恰似黄郦无定,不 知飞到谁家。
张元干
张元干(1091-1170?) 字仲宗,号芦川居士、 真隐山人,长乐(今属福建)人。官至将作监丞。 高宗绍兴时,不愿与奸臣秦桧同朝,致仕南归。 后因作词赠送主战派胡铨,触犯秦桧,被削去官 职。其词早年即以清新婉丽著称于世。靖康事变 后,词作多以抗金救国为主题,慷慨激昂,风格 豪迈。继承和发展了苏轼的豪放风格,对后来张 孝祥、陆游、辛弃疾等人的创作很有影响。有 《芦川归来集》,《芦川词》。
第一节 李清照
《词论》主张: 协音律,重典雅,讲铺叙,主情致,尚 故实 易安体:充满纯净而高雅的女性意识, 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有逸思, 富于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音调优 美。
如梦令
长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 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 一滩鸥鹭。
念奴娇 春情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 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 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栏干慵倚。被 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 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临江仙
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 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 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馀年如一梦,此身虽 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 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摊破浣溪沙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 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 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 藉,木犀花。
李清照南渡前后的词风变化
李清照南渡前后的词风变化(总3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目录李清照南渡前后词风的异同............................错误!未指定书签。
[摘要]..........................................错误!未指定书签。
关键词..........................................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李清照前期的词..................................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李清照南渡后的词风..............................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李清照南渡前后词的共同特点......................错误!未指定书签。
总结语..............................................错误!未指定书签。
参考文献............................................错误!未指定书签。
李清照南渡前后词风的异同[摘要]:“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宋代文人发展并完善了词这一文学式样,使他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提到宋代的词,人们就会想到一位杰出地女性,她的出现,给森然的中国历史带来了几多水气,几多温馨,她就是被认为是婉约派词人的正宗,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南宋女词人——李清照。
李清照的词,是她感情生活的生动反映,她的资质聪明,博学多能,生活洒脱。
前期的作品绰约轻倩,自然妩媚,最能表达出年轻女性的活泼天真,真实的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
南渡后,李清照用词诉说迭遭丧乱,受尽磨难以后的凄惨心境,倾吐哀愁凄苦的内心感受,带有深沉的感伤情绪。
关键词;李清照词南渡文学作品反映着时代的特征。
第七章 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
《相见欢》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 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 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全词由登楼入 题,从写景到 抒情,表现了 词人强烈的亡 国之痛和深厚 的爱国精神, 感人至深。
第三节 张 元 干等词人 南渡之后,用词去反映民族的苦难,表现自 己希望恢复北方失地的政治理想,展示自己 拳拳爱国之心,将传统的柔丽宛转的词风转 变为具有战斗性、批判性的慷慨与激昂,在 这种词风转变中,张元干是为典型人物。
李清照存诗不多,多是感伤时事,抒写爱国 情怀。风格苍劲古朴,沉郁悲凉,颇有大丈 夫气。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掊土。 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
李清照的词学观: 《词论》中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注重 词的音乐性、抒情性。词是与诗不同的一种 独立的抒情文体,要协律,须典雅,有风致, 词对音乐性和节奏感有更独特的要求,不仅 分平仄,还要“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 律,又分清浊轻重”,以便协律可歌。 反对将词变成“句读不葺之诗”,主张词作 保持自身独立的文体特性。意义是从本体论 出发确立了词体独立的文学地位。
《如梦令》 尝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欲 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 滩鸥鹭。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 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 肥红瘦。
孟浩然《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韩偓《懒起》 昨夜三更雨,今朝一阵寒。海棠花在否, 侧卧卷帘看。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 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 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 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 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 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 愁字了得。
第七章 南渡前后词风渡的演变
返回
Hale Waihona Puke 朱敦儒的词风有鲜明的自传性特点。早年婉丽 明快;中年慷慨悲壮;晚年清疏晓畅,语言通俗。
返回
南渡后,词人创作面向社会现实,加强了词的 时代感和现实感,词体变成了具有战斗性和批判 性的精神武器。这一过程中,张元干最典型。 南渡前,张元干在创作上模拟“花间”,内容 不出酒畔花前,词风绮艳轻狭;南渡后,词风慷 慨悲凉,取材于山河残破的现实。
章节概貌 李清照
朱敦儒 张元干等词人 李纲、岳飞等词人
李清照像
元祐词人后,以李清照、朱敦儒 等为代表的南渡词人登上词坛。他们 的生活和创作环境分为两个阶段。南 渡词扩展了词抒情言志的功能,加强 了词的时代感和现实感。
返回
李清照提出词“别是一 家”之说。
李清照前期的词作主要 写少女和少妇的生活;后期 的词作主要写国破、夫死、 家亡的深痛。
返回
在民族生死存亡 之秋,李纲、岳飞等 词人也用词来表现他 们的斗争精神,代表 着时代的最强音。岳 飞的《满江红》是最 典型的代表作。
返回
试论李清照南渡前后词的创作风格
试论李清照南渡前后词的创作风格李清照(1084年-约1155年),南宋时期杰出的女词人。
她以其独特的才情和深沉的情感在词坛上独树一帜,被誉为中国古代词坛的巨星。
在她的创作中,有着南渡前后明显的风格变化,表现出她人生经历的转折和心境的变化。
南渡前的李清照的词作延续了北宋词人的优良传统,并加以创新与超越。
她的词作追求简洁明了,以笔力雄健著称。
她将自然景物与人情并置,抒发自己的情感,以及对忧愁和离别的感叹。
例如《如梦令》中写道:“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这句词语简练,表达了词人在夕阳下愁思缠绵的情感。
李清照的词作中充满了生动的意象和情感的抒发,她善于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物,使人物与环境融为一体。
《醉花阴》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里的描写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也显示出词人内心的伤感与孤独。
南渡后的李清照的词作风格却有了明显的转变。
南渡后,李清照的创作更多地表现出她对社会现实和政治局势的关注。
她的词作中不再只局限于描绘个人的离愁别绪,而是表达了对时局的痛心和对家园的思念。
《如梦令》中写道:“人未幾,惟故知音,隐者不尽爲儿孙。
”这句词言简意赅地表达了词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南渡后的李清照的词作更加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
她开始关注人伦关系,并通过描写家庭生活表达出对家庭温馨与幸福的向往。
《如梦令》中写道:“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这句词中融入了诗篇般的意境,意味深长,给人以启示。
李清照南渡前后的词作风格有明显的差异。
南渡前的李清照作品写景深远,情感深邃,表现出她对个人情感的强烈抒发。
南渡后的李清照作品更注重社会现实,表达了她对时局和家园的关心。
无论是南渡前还是南渡后,李清照的词作都具有独特的魅力,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减字木兰花 春怨
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 卧。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 摸人。 此情谁见,泪 洗残妆无一半。愁病相仍, 剔尽寒灯梦不成。
朱敦儒
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号岩壑,河 南(今河南洛阳)人。高宗绍兴二年 (1132),始应召入朝,赐进士出身,为秘 书省正字,擢兵部郎中,迁两浙东路提点刑 狱。秦桧为相时,任鸿胪少卿;桧死,遭罢 免。早年生活放荡,词风尚婉丽。中年,逢 北方沦陷于金,国破家亡,多感怀、忧愤之 作,格调悲凉。晚年隐居山林,词多描写自 然景色与自己闲适的生活。其词语言清畅, 句法灵活自由。但多数词作带有浓厚的虚无 思想,内容消极。今有词集《樵歌》。
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
第一节 李清照
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号易 安居士,齐州章丘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 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 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 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 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 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 “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 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后人有《漱玉词》 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王仲闻)。
声声慢
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 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 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第一节 李清照
“此乃公孙大娘舞剑器手。” ——宋 张端义《贵耳集》 “易安此词首起十四叠字,超然笔墨蹊径 之外。岂特闺帷,士林中不多见也。” ——明 吴承恩《花草新编》卷四 “起头连叠十四字,以一妇人,乃能创 意出奇如此。”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二
第一节 李清照
“宋人中填词,李易安亦称冠绝。使在衣冠, 当与秦七、黄九争雄,不独雄于闺阁也。” ——明 杨慎《词品》 “她是独创一格的,她是独立于一群词人之 中的……她是太高绝一时了,庸才的作家是 绝不能追得上的。无数的词人诗人,写着无 数的离情闺怨的诗词……这一切的诗词,在 清照之前,直如粪土似的无可评价。” ——郑振铎《中国文学史》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 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 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 如许。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 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 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 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 白,听金缕。
第一节 李清照
李清照词体的内容:
前期:闺情词。反映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 以及少妇的相思之情。 后期:悲悼词。充满悼亡之悲和怀旧之思。
醉花阴
第一节 李清照
“幽细凄清,声情双绝” ——清 许宝善《自怡轩词选》卷二 “无一字不秀雅” ——清 陈廷焯《云韶集》卷十 “作长短句,能曲尽人意。轻巧尖新,姿 态百出。闾巷荒淫之语,肆意落笔。自古 缙绅之家能文妇女,未见如此无顾藉也。” ——宋 王灼《碧鸡漫志》卷二
临江仙
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 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 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馀年如一梦,此身虽 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溪沙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 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 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 藉,木犀花。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朱淑真
朱淑真,自号幽栖居士,钱塘(今浙江 杭州)人,一说海宁(今属浙江)人。 生活的时代一般定为南宋,也有人认为 是北宋。出身仁宦之家,相传嫁商人为 妇,一生落落寡欢,抑郁而终。能画, 通音律,工诗词。其词多写幽怨感伤, 语淡情浓,形象鲜明,风格婉丽。有诗 集《断肠集》,词集《断肠词》。
相见欢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 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朝中措
先生筇杖是生涯,挑月更担花,把住都 无憎爱,放行总是烟霞。 飘然携去, 旗亭问酒,萧寺寻茶。恰似黄郦无定,不 知飞到谁家。
张元干
张元干(1091-1170?) 字仲宗,号芦川居士、 真隐山人,长乐(今属福建)人。官至将作监丞。 高宗绍兴时,不愿与奸臣秦桧同朝,致仕南归。 后因作词赠送主战派胡铨,触犯秦桧,被削去官 职。其词早年即以清新婉丽著称于世。靖康事变 后,词作多以抗金救国为主题,慷慨激昂,风格 豪迈。继承和发展了苏轼的豪放风格,对后来张 孝祥、陆游、辛弃疾等人的创作很有影响。有 《芦川归来集》,《芦川词》。
叠字体
元 乔梦符
天净沙
莺莺燕燕春春, 花花柳柳真真, 事事风风韵韵, 娇娇嫩嫩, 停停当当人人。
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 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 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 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撚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 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 听人笑语。
陈与义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 (今属河南)人。徽宗政和三年(1113)登上 舍甲科。授开德府教授,累迁太学博士。南渡 后,召为兵部员外郎、翰林学士、知制诰,官 至参知政事。以诗著名,原属江西诗派。宋室 南渡后,诗风有了明显转变,由描写个人生活 情趣转而抒发爱国思想,由清新明净趋向沉郁 悲壮。亦工词,其词意境与诗相近,有清婉奇 丽的特点,而豪放处又接近苏轼。有《简斋 集》、《无住词》。
第一节 李清照
《词论》主张: 协音律,重典雅,讲铺叙,主情致,尚 故实 易安体:充满纯净而高雅的女性意识, 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有逸思, 富于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音调优 美。
如梦令
长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 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 一滩鸥鹭。
念奴娇 春情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宠柳娇 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险韵诗成,扶头酒醒, 别是闲滋味。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栏干慵倚。被 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清露晨流,新桐 初引,多少游春意!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