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专长)-中医内科学(2019) 精品讲义】zynkx_jy_jy1601
【中医(专长)-中医内科学(2019) 精品讲义】zynkx_jy_jy2801
自汗、盗汗、内伤发热自汗、盗汗(一)自汗自汗是指不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白昼时时汗出,动辄益甚者,称为自汗。
(二)盗汗寐中汗出,醒来自止者,称为盗汗,亦称为寝汗。
要点一概述自汗:早在《内经》即对汗的生理及病理有了一定的认识,明确指出汗液为人体津液的一种,并与血液有密切关系,所谓血汗同源。
故血液耗伤的人,不可再发其汗。
并明确指出生理性的出汗与气温高低及衣着厚薄有密切关系。
如《灵枢·五癃津液别》说:“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于膀胱,则为尿与气。
”在出汗异常的病证方面,谈到了多汗、寝汗、绝汗等。
自汗、盗汗作为症状,既可单独出现,也常伴见于其他疾病过程中。
本节着重讨论单独出现的自汗盗汗。
至于由其他疾病引起者,在治疗原发疾病的基础上,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盗汗: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首先记载了盗汗的名称,并认为由虚劳所致者较多。
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自汗论治》对自汗、盗汗作了鉴别:“无论昏醒,浸浸自出者,名曰自汗;或睡着汗出,即名盗汗,或云寝汗。
若其饮食劳役,负重涉远,登顿疾走,因动汗出,非自汗也。
”并指出其他疾病中表现的自汗,应着重针对病源治疗,谓:“历节、肠痈、脚气、产褥等病,皆有自汗,治之当推其所因为病源,无使混滥”。
朱丹溪对自汗、盗汗的病理属性作了概括,认为自汗属气虚、血虚、湿、阳虚、痰;盗汗属血虚、阴虚。
1明·张景岳《景岳全书·汗证》对汗证作了系统的整理,认为一般情况下自汗属阳虚,盗汗属阴虚。
但“自汗盗汗亦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
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汗》谓:“阳虚自汗,治宜补气以卫外;阴虚盗汗,治当补阴以营内。
”王清任在《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所治之症目》中补充了针对血瘀所致自汗、盗汗的治疗方药。
现代医学中的甲状腺功能亢进、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风湿热、结核病等所致的自汗、盗汗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中医(专长)-中医内科学(2019) 精品讲义】zynkx_jy_jy2601
血证凡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疾患,统称为血证。
在古代医籍中,亦称为血病或失血。
要点一概述早在《内经》即对血的生理及病理有较深入的认识。
有关篇章对血溢、血泄、衄血、咳血、呕血、溺血、溲血、便血等病证作了记载,并对引起出血的原因及部分血证的预后有所论述。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将数种血证与有关病证列为一个篇章,并最早记载了泻心汤、柏叶汤、黄土汤等治疗吐血、便血的方剂。
《医学正传·血证》率先将各种出血病证归纳在一起,并以“血证”之名概之。
血证的范围相当广泛,凡以出血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均属本证的范围。
《血证论》是论述血证的专书,所提出的止血、消瘀、宁血、补血的治血四法,是通治血证之大纲。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吐血》提出了著名的治吐血三要法,强调了行血、补肝、降气在治疗吐血中的重要作用。
现代医学中多种急慢性疾病所引起的出血,包括多系统疾病有出血症状者,以及造血系统病变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均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1要点二病因病机(一)血证的病因1.感受外邪2.情志过极3.饮食不节4.劳欲体虚5.久病之后(二)血证的基本病机及转化上述各种原因之所以导致血证,其共同的病理变化可归结为火热熏灼、迫血妄行及气虚不摄、血溢脉外两类。
在火热之中,又有实火及虚火之分。
要点三诊断和类证鉴别(一)各类血证的诊断要点鼻衄:凡血自鼻道外溢而非外伤、倒经所致者,均可诊断为鼻衄。
齿衄:血自齿龈或齿缝外溢,且排除外伤所致者,即可诊断为齿衄。
咳血:血由肺、气道而来,经咳嗽而出,或觉喉痒胸闷,一咯即出,血色鲜红,或夹泡沫,或痰血相兼,痰中带血。
多有慢性咳嗽、痰喘、肺痨等病史。
吐血:发病急骤,吐血前多有恶心、胃脘不适,头晕等症。
血随呕吐而出,常伴有食物残渣等胃内容物,血色为咖啡色或紫暗色,也可为鲜红色,大便色黑如漆,或呈暗红色。
有胃痛、胁痛、黄疸、癥瘕等病史。
【中医(专长)-中医内科学(2019) 精品讲义】zynkx_jy_jy2301
水肿水肿水肿是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表现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类病证。
要点一概述本病在《内经》中称为“水”,并根据不同症状分为“风水”、“石水”、“涌水”。
《灵枢·水胀》对其症状作了详细的描述,如“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胫肿,腹乃大,其水已成矣。
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如裹水之状,此其候也。
”至于其病因病机,《素问·水热穴论》指出:“勇而劳甚,则肾汗出,肾汗出逢于风,内不得入于脏腑,外不得越于皮肤,客于玄府,行于皮里,传为跗肿”。
“故其本在肾,其末在肺。
”《素问·至真要大论》又指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可见在《内经》时代,对水肿病的发病已认识到与肺、脾、肾有关。
对于水肿的治疗,《素问·汤液醪醴论》提出“平治于权衡,去菀陈莝……开鬼门,洁净府”的治疗原则,这一原则,一直沿用至今。
汉代张仲景对水肿的分类较《内经》更为详细,在《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以表里上下为纲,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五种类型。
该书又根据五脏发病的机制及证候将水肿分为心水、肝水、肺水、脾水、肾水。
在治疗上又提出了发汗、利尿两大原则:“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
”唐代孙思邈对于水肿的认识续有阐发,在《备急千金要方·水肿》中首次提出了水肿必须忌盐,并指出水肿有五不治。
唐代以后,对水肿的分类、论治继有发展。
宋代严用和将水肿分为阴水、阳水两大类。
《济生方·水肿门》说:“阴水为病,脉来沉迟,色多青白,不烦不渴,小便涩少而清,大腹多泄……阳水为病,脉来沉数,色多黄赤,或烦或渴,小便赤涩,大便多闭。
”这一分类法,区分了虚实两类不同性质的水肿,为其后水肿病的临床辨证奠定了基础。
对于水肿的治疗,严用和又倡导温脾暖肾之法,在前人汗、利、攻的基础上开创了补法。
此后,《仁斋直指方·虚肿方论》创用活血利水法治疗瘀血水肿。
【中医(专长)-中医内科学(2019) 精品试卷】zynkx_lx1701
旗开得胜第十七单元痢疾一、A11、痢疾与泄泻的鉴别点,下列何项无鉴别意义A、泻下稀薄或赤白黏冻B、便下完谷不化C、里急后重之有无D、泻下次数之多少E、泻下有无脓血2、下列哪项不是痢疾与泄泻的鉴别要点A、有无里急后重B、有无因情志不舒诱发引C、有无排便次数增多D、有无脓血便E、有无腹痛肠鸣3、下列哪一项不是痢疾的必有症状A、里急后重1旗开得胜B、下痢赤白黏冻C、完谷不化D、腹痛E、大便次数增多4、关于痢疾基本病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血络受伤B、腐败化为脓血C、邪滞于肠D、气血壅滞E、肠道传化失司5、寒湿痢的表现是A、痢下赤白脓血,不甚臭秽B、痢下鲜紫脓血C、痢下纯为白冻D、痢下赤多白少E、痢下脓血黏稠2旗开得胜6、下列除哪项外,均属湿热痢的主症A、腹痛,里急后重B、下痢赤白相兼C、肛门灼热D、小便短赤E、苔白腻,脉濡缓7、痢下白多赤少,一般多重用A、温药B、寒药C、气药D、血药E、补药8、疫毒痢的治法是A、清热和中化湿B、清热除湿调气C、清热解毒,凉血除积3旗开得胜D、清热化湿和中E、温中燥湿调气9、下列关于痢疾治疗原则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寒热交错者清温并用B、初痢实则通之,久痢虚则补之C、忌过早补涩D、热痢清之,寒痢温之E、分利小便10、治疗寒湿痢首选的方剂是A、驻车丸B、真人养脏汤C、芍药汤D、不换金正气散E、白头翁汤11、根据刘河间治疗痢疾的理论,里急后重症状显著者可加用A、补气药4旗开得胜B、升提中气药C、养血药D、活血药E、理气药二、A21、患者症见痢下赤白黏冻,白多赤少,或纯为白冻,伴有腹痛,里急后重,饮食乏味,胃脘饱闷,头身困重,舌质淡,苔白腻,脉濡缓。
证属A、虚寒痢B、寒湿痢C、休息痢D、噤口痢E、疫毒痢2、某患者,下痢2天,现下痢赤白黏冻,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宜选用A、葛根芩连汤B、白头翁汤C、连理汤5。
【中医(专长)-中医内科学(2019) 精品讲义】zynkx_jy_jy0201
咳嗽细目二咳嗽咳嗽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作声,咯吐痰液而言,为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
分别言之,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一般多为痰声并见,难以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
要点一概述咳嗽病名最早见于《内经》,该书对咳嗽的成因、症状、证候分类、病理转归及治疗等问题作了较系统的论述。
如《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五气所病……肺为咳”。
指出咳嗽的病位在肺。
对咳嗽病因的认识,《素问·咳论》篇指出咳嗽系由“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五脏六腑之咳“皆聚于胃,关于肺”,说明外邪犯肺可以致咳,其他脏腑受邪,功能失调而影响于肺者亦可致咳,咳嗽不只限于肺,也不离乎肺。
该篇依据咳嗽的不同表现,将其分为肺、肝、心、脾、肾、胃、大肠、小肠、胆、膀胱、三焦诸咳,从而确立了以脏腑分类的方法,为后世医家对咳嗽病证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咳嗽候》有十咳之称,除五脏咳外,尚有风咳、寒咳、胆咳、厥阴咳等,虽然体现了辨证思想,但名目繁多,临床难以掌握。
明·张介宾执简驭繁,将咳嗽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景岳全书·咳嗽》篇指出:“咳嗽一证,窃见诸家立论太繁,皆不得其要,多致后人临证莫知所从,所以治难得效。
以余观之,则咳嗽之要,止唯二证。
何为二证?一曰外感,一曰内伤而尽之矣。
……但于二者之中当辨阴阳,当分虚实耳。
”至此,咳嗽的辨证分类渐趋成熟,切合临床实用。
咳嗽的治法方药历代均有论述,如汉代张仲景治虚火咳逆的麦门冬汤,至今仍为临床应用。
后世在张仲景的基础上,对咳嗽的治法方药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
如《景岳全书·咳嗽》指出:“外感之邪多有余,若实中有虚,则宜兼补以散之。
内伤之病多不足,若虚中夹实,亦当兼清以润之”,提出外感咳嗽宜“辛温”发散为主,内伤咳嗽宜“甘平养阴”为主的治疗原则,丰富了辨证论治的内容。
清·喻昌《医门法律》1论述了燥的病机及其伤肺为病而致咳嗽的证治,创立温润、凉润治咳之法;针对新久咳嗽治疗中常见的问题,提出“凡邪盛咳频,断不可用劫涩药。
【中医(专长)-中医内科学(2019) 精品讲义】zynkx_jy_jy0501
肺痈肺痈是肺叶生疮,形成脓疡的一种病证,属内痈之一。
临床以咳嗽、胸痛、发热、咯吐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相兼为主要特征。
要点一概述肺痈病名首见于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该篇有“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的记载,认为其发病原因是“风中于卫,呼气不入,热过于营,吸而不出;风伤皮毛,热伤血脉……热之所过,血为之凝滞,蓄结痈脓”。
未成脓时,治以泻肺去壅,用葶苈大枣泻肺汤,已成脓者,治以排脓解毒,用桔梗汤,并提出“始萌可救,脓成则死”的预后判断和强调早期治疗的重要性。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创用苇茎汤以清热排脓、活血消痈,成为后世治疗本病之要方;清·张璐《张氏医通·肺痈》强调“肺痈危证乘初起时,极力攻之,庶可救疗”;清·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力主“清热涤痰”为原则;清·喻昌《医门法律》倡议“以清肺热,救肺气”为要义。
明·陈实功《外科正宗》根据病机演变及证候表现,提出初起在表者宜散风清肺,已有里热者宜降火抑阴,成脓者宜平肺排脓,脓溃正虚者宜补肺健脾等治疗原则,对后世分期论治影响较大。
现代大多按肺痈的病机演变分期论治,着重加强清热解毒消痈之力,提高了临床疗效。
根据肺痈的临床表现,与现代医学所称肺脓肿基本相同。
它如化脓性肺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囊肿、肺结核空洞等伴化脓感染、肺坏疽及而表现肺痈证候者,亦可参考本节辨证施治。
要点二病因病机(一)肺痈的病因1.感受风热12.痰热素盛(二)肺痈的基本病机及转化本病病位在肺。
总属邪热郁肺,蒸液成痰,邪阻肺络,血滞为瘀,而致痰热与瘀血互结,蕴酿成痈,血败肉腐化脓,肺损络伤,脓疡溃破外泄。
其病理主要表现为邪盛的实热证候,脓疡溃后方见阴伤气耗之象。
成痈化脓的病理基础,主要在于血瘀。
血瘀则热聚,血败肉腐酿脓。
溃脓期是病情顺与逆的转折点:①顺证:溃后声音清朗,脓血稀而渐少,腥臭味转淡,饮食知味,胸胁稍痛,身体不热,坐卧如常,脉象缓滑。
【中医(专长)-中医内科学(2019) 精品讲义】zynkx_jy_jy2201
中风中风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斜,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证。
病轻者可无昏仆而仅见半身不遂及口眼斜等症状。
中风病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死亡率高,致残率高。
居1994年我国城市人口死因的首位,为发达国家人口前三位死因之一。
根据80年代对上海市1个区整群抽样36万人的调查,每10万人中风病的年发病率为230人,年死亡率164人,患病率634人。
在本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方面,中医药具有较为显著的疗效和优势。
要点一概述由于本病发生突然,起病急骤,临床见症不一,变化多端而速疾,有晕仆、抽搐,与自然界“风性善行而数变”的特征相似,故古代医家取类比象而名之为“中风”;又因其发病突然,亦称之为“卒中”。
至于《伤寒论》所说之“中风”,乃外感病中的太阳表虚之证,与本节所述不可混淆。
《内经》中无中风的病名,依据症状表现和发病阶段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
如在卒中昏迷期间称为仆击、大厥、薄厥;半身不遂者则有偏枯、偏风、身偏不用、风痱等病名。
在病因方面,认识到感受外邪,烦劳暴怒可以诱发本病,而体质、饮食与本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在《内经》理论指导下,历代医家对中风的病因病机和治法作了进一步的探讨和发挥。
大体可划分为两个阶段。
在唐宋以前,以“外风”学说为主,多从“内虚邪中”立论。
如《灵枢》所说“真气去,邪气独留”;东汉·张仲景认为“络脉空虚”、风邪入中是本病发生的主因,并以邪中深浅、病情轻重而分为中经中络、中脏中腑。
在治疗上,主要以疏风散邪,扶助正气为法,《千金方》小续命汤和《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大秦艽汤,均为代表方。
1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期,突出以“内风”立论,是中风病因学说的一大转折。
如张元素认为病因是热,刘河间则主“心火暴盛”,李东垣认为属“正气自虚”,朱丹溪主张“湿痰生热”。
元代王履提出“真中”、“类中”病名。
《医经溯洄集·中风辨》指出:“因于风者,真中风也;因于火、因于气、因于湿者,类中风,而非中风也。
【中医(专长)-中医内科学(2019) 精品试卷】zynkx_lx0201
旗开得胜第二单元咳嗽一、A11、外感咳嗽与内伤咳嗽的鉴别,下列哪项无意义A、病程的长短B、起病的缓急C、咳嗽的多少D、疾病的新久E、是否伴恶寒2、外感咳嗽以下列何邪为先导而夹他邪A、风邪B、寒邪C、热邪D、燥邪E、湿邪3、痰湿蕴肺型咳嗽的主症特点为A、咳声气促、痰多质黏1旗开得胜B、咳声重浊、痰黄量少C、咳嗽频剧、痰少而黏D、咳声重浊、痰多胸闷E、咳嗽气促、痰黄稠厚4、外感咳嗽治疗原则是A、祛邪利肺B、疏风散寒C、调和营卫D、解表发汗E、祛风化痰5、下列除哪项外,均为肺阴亏耗型咳嗽的主症A、干咳,咳声短促B、痰少黏白C、口干咽燥D、食少脘痞E、脉象细数26、咽痒咳嗽声重,气急,咳痰稀薄色白,伴恶寒,鼻塞,流清涕,肢体酸楚,舌苔薄白,脉紧,属咳嗽之何证A、风寒咳嗽B、风热咳嗽C、燥热咳嗽D、凉燥咳嗽E、肝火犯肺二、A21、患者干咳少痰质黏,常感痰滞咽喉而咯之难出,胸胁胀痛,症状可随情绪波动而增减,咽干口苦,舌红,苔薄黄,脉弦数,其辨证是A、肺阴亏虚B、风燥伤肺C、风热犯肺D、肝火犯肺E、痰热郁肺2、患者咳嗽频剧,咯痰不爽,痰黏稠而黄,咳声嘶哑,喉燥咽痛,身热恶风,头痛肢楚,鼻流黄涕,口渴,小便黄,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宜3A、疏风清肺,润肺止咳B、疏风散寒,宣肺止咳C、疏风清热,宣肺止咳D、滋阴润肺,化痰止咳E、清热肃肺,豁痰止咳3、患者干咳,连声作呛,咽喉干痛,唇鼻干燥,痰少而黏,口干,伴身热微寒,舌质红干而少津,苔薄黄,脉浮数。
其证候是A、风热犯肺B、风燥伤肺C、痰热郁肺D、肝火犯肺E、肺阴亏耗三、B1、A.风热犯肺B.风寒袭肺C.风燥伤肺D.痰热郁肺E.肺阴亏耗4旗开得胜<1> 、三拗汤合止嗽散治疗咳嗽之何种证型A B C D E<2> 、桑菊饮治疗咳嗽之何种证型A B C D E<3> 、桑杏汤治疗咳嗽之何种证型A B C D E<4> 、沙参麦冬汤治疗咳嗽之何种证型A B C D E2、A.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B.清金化痰汤C.桑杏汤D.黛蛤散合加减泻白散E.三拗汤合止嗽散<1> 、治疗肝火犯肺型咳嗽的代表方剂是A B C D E<2> 、治疗痰湿蕴肺型咳嗽的代表方剂是A B C D E答案部分5。
【中医(专长)-中医内科学(2019) 精品讲义】zynkx_jy_jy3001
痹证细目一痹证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酸楚、疼痛、麻木、重着、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病证。
轻者病在四肢关节肌肉,重者可内舍于脏。
痹病的含义有广义、狭义之分。
痹者闭也,广义的痹病,泛指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邪气乘虚而入,脏腑经络气血为之痹阻而引起的疾病统称为痹病,包括《内经》所含肺痹、心痹等脏腑痹及肉痹、筋痹等肢体经络痹。
狭义的痹病,即指其中的肢体经络痹,本节主要讨论肢体经络痹病。
肢体经络痹病,为常见病,发病率甚高,有些甚为难治,求治于中医者多,疗效亦佳。
要点一概述论痹首见于《内经》,《素问·痹论》对本病的病因、发病、证候分类及演变均有记载。
如:“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以冬遇此者为骨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的“历节”,即指痹证一类的疾病,并创桂枝芍药知母汤和乌头汤两张治疗方剂。
《备急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等书收载了较多治痹方剂,至今仍常用的独活寄生汤即首载于《备急千金要方·诸风》。
金元时期,《儒门事亲》对相似的风、痹、痿、厥、脚气等病证进行了鉴别。
《丹溪心法》提出了“风湿与痰饮流注经络而痛”的观点,丰富了痹病的病机理论。
明清时期,痹病的理论有较大发展和日臻完善。
《医门法律》对痹病日久,主张治疗应“先养血气”。
《症因脉治·痹症论》不仅对风、寒、湿痹,而且对热痹之病因、症状、治疗均予以论述,完善了痹证的诊治内容。
《医宗必读》对痹证的治疗原则作了很好的概括,阐述“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治则,1主张分清主次,采用祛风、除湿、散寒治疗,行痹应参以补血,痛痹参以补火,着痹应参以补脾补气。
现代医学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性关节炎等疾病以中医痹证为临床特征者,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中医(专长)-中医内科学(2019) 精品讲义】zynkx_jy_jy2101
眩晕眩晕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头晕甚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
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
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症状。
眩晕为临床常见病证,多见于中老年人,亦可发于青年人。
本病可反复发作,妨碍正常工作及生活,严重者可发展为中风、厥证或脱证而危及生命。
临床上用中医中药防治眩晕,对控制眩晕的发生、发展具有较好疗效。
要点一概述眩晕最早见于《内经》,称之为“眩冒”。
《内经》认为眩晕属肝所主,与髓海不足、血虚、邪中等多种因素有关。
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灵枢·海论》曰:“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
《灵枢·卫气》说:“上虚则眩”。
《灵枢·大惑论》中说:“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且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木郁之发……甚则耳鸣眩转”。
汉代张仲景认为,痰饮是眩晕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说:“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严用和《重订严氏济生方·眩晕门》中指出:“所谓眩晕者,眼花屋转,起则眩倒是也,由此观之,六淫外感,七情内伤,皆能导致”,第一次提出外感六淫和七情内伤致眩说,补前人之未备,但外感风、寒、暑、湿致眩晕,实为外感病的一个症状,而非主要证候。
至金元时代,对眩晕的概念、病因病机及治法方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主张眩晕的病机应从风火立论。
而《丹溪心法·头眩》中则强调“无痰则不作眩”,提出了痰火致眩学说。
1《丹溪心法·头眩》说:“头眩,痰挟气虚并火,治痰为主,挟补气药及降火药。
无痰不作眩,痰因火动,又有湿痰者,有火痰者。
”明清时期对于眩晕发病又有了新的认识。
《景岳全书·眩晕》中说:“头眩虽属上虚,然不能无涉于下。
【中医(专长)-中医内科学(2019) 精品讲义】zynkx_jy_jy0801
心悸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
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忡,可呈持续性。
要点一概述《内经》虽无心悸或惊悸、怔忡之病名,但已认识到心悸的病因有宗气外泄,心脉不通,突受惊恐,复感外邪等。
并对心悸脉象的变化有深刻认识,最早记载脉律不齐表现,《素问·平人气象论》说:“脉绝不至日死,乍疏乍数日死。
”这是认识到心悸时严重脉律失常与疾病预后关系的最早记载。
心悸之病名,首见于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和《伤寒论》,称之为“心动悸”、“心下悸”、“心中悸”及“惊悸”等,并认为其主要病因有惊扰、水饮、虚劳及汗后受邪等,记载了心悸时表现的结、代、促脉及其区别,提出了基本治则,并以炙甘草汤等为治疗心悸的常用方剂。
《丹溪心法》提出心悸的发病“责之虚与痰”,《丹溪心法·惊悸怔忡》:“惊悸者血虚,惊悸有时,从朱砂安神丸”;“怔忡者血虚,怔忡无时,血少者多,有思虑便动属虚,时作时止者,痰因火动。
”明代《医学正传·惊悸怔忡健忘证》对惊悸、怔忡的区别与联系有详尽的描述,曰:“怔忡者,心中惕惕然动摇而不得安静,无时而作者是也;惊悸者,蓦然而跳跃惊动,而有欲厥之状,有时而作者是也。
”《景岳全书·怔忡惊恐》认为怔忡由阴虚劳损所致。
《医林改错》补充了瘀血内阻亦可导致心悸,并记载用血府逐瘀汤每多获效。
根据本病的临床特点,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预激综合征以及心功能不全、心肌炎、低血糖、部分神经官能症等,如表现以心悸为主症者,均可参照本病证辨证论治,同时结合辨病处理。
要点二病因病机1(一)心悸的病因心悸的发生多因体质虚弱、饮食劳倦、七情所伤、感受外邪及药食不当等,以致气血阴阳亏损,心神失养,心主不安,或痰、饮、火、瘀阻滞心脉,扰乱心神。
1.体虚久病禀赋不足,素体虚弱,或久病失养,劳欲过度,气血阴阳亏虚,以致心失所养,发为心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痢疾、便秘痢疾痢疾是以大便次数增多,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黏冻为主症。
是夏秋季常见的肠道传染病。
要点一概述《内经》称本病为“肠澼”、“赤沃”,对其病因及临床特点作了简要的论述,指出感受外邪和饮食不节是两个致病的重要环节。
张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将痢疾与泄泻统称为“下利”,其有效方剂白头翁汤等一直为后世沿用。
唐《千金要方·脾脏下》称本病为“滞下”。
宋代严用和《济生方·痢疾论治》正式启用“痢疾”之病名。
《丹溪心法·痢病》进一步阐明痢疾具有流行性、传染性,提出通因通用的治痢原则。
本节讨论的内容以现代医学中的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为主,而临床上溃疡性结肠炎、放射性结肠炎、细菌性食物中毒等出现类似本节所述痢疾的症状者,均可参照辨证处理。
要点二病因病机(一)痢疾的病因1.外感时邪2.饮食不节(洁)(二)痢疾的基本病机及转化痢疾为病,虽有外感与饮食之不同,但两者可相互影响,往往内外交感而发病。
病位在肠,与脾胃密切相关,可涉及肾。
病理因素以湿热疫毒为主,病理性质分寒热虚实。
1要点三诊断和类证鉴别(一)痢疾的诊断要点1.以腹痛,里急后重,大便次数增多,泻下赤白脓血便为主症。
2.暴痢起病突然,病程短,可伴恶寒、发热等;久痢起病缓慢,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疫毒痢病情严重而病势凶险,以儿童为多见,起病急骤,在腹痛、腹泻尚未出现之时,即有高热神疲,四肢厥冷,面色青灰,呼吸浅表,神昏惊厥,而痢下、呕吐并不一定严重。
3.多有饮食不洁史。
急性起病者多发生在夏秋之交,久痢则四季皆可发生。
(二)类证鉴别痢疾与泄泻均多发于夏秋季节,病变部位在胃肠,病因亦有相同之处,症状都有腹痛、大便次数增多。
但痢疾大便次数虽多而量少,排赤白脓血便,腹痛伴里急后重感明显。
而泄泻大便溏薄,粪便清稀,或如水,或完谷不化,而无赤白脓血便,腹痛多伴肠鸣,少有里急后重感。
当然,泻、痢两病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相互转化或先泻后痢,或先痢而后转泻。
一般认为先泻后痢病情加重,先痢后泻为病情减轻。
要点四辨证论治(一)痢疾的辨证要点1.辨久暴,察虚实主次暴痢发病急,病程短,腹痛胀满,痛而拒按,痛时窘迫欲便,便后里急后重暂时减轻者为实;久痢发病慢,时轻时重,病程长,腹痛绵绵,痛而喜按,便后里急后重不减,坠胀甚者,常为虚中夹实。
2.识寒热偏重大便排出脓血,色鲜红,甚至紫黑,浓厚黏稠腥臭,腹痛,里急后重感明显,口渴喜冷,口臭,小便黄或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者属热;大便排出赤白清稀,白多赤少,清淡无臭,腹痛喜按,里急后重感不明显,面白肢冷形寒,舌淡苔白,脉沉细者属寒。
23.辨伤气、伤血下痢白多赤少,湿邪伤及气分;赤多白少,或以血为主者,热邪伤及血分。
(二)痢疾的治疗原则痢疾的治疗,应根据其病证的寒热虚实,而确定治疗原则。
热痢清之,寒痢温之,初痢实则通之,久痢虚则补之,寒热交错者清温并用,虚实夹杂者攻补兼施。
刘河间提出的“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便脓自愈”调气和血之法,可用于痢疾的多个证型,赤多重用血药,白多重用气药。
而在掌握扶正祛邪的辨证治疗过程中,始终应顾护胃气。
此外,对于古今医家提出的有关治疗痢疾之禁忌,如忌过早补涩,忌峻下攻伐,忌分利小便等,均可供临床用药之时,结合具体病情,参考借鉴。
(三)痢疾的分证论治1.湿热痢腹部疼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脓血,黏稠如胶冻,腥臭,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肠化湿,调气和血。
代表方:芍药汤加减。
常用药:黄芩、黄连、芍药、当归、甘草、木香、槟榔、大黄、肉桂、金银花等。
2.疫毒痢起病急骤,痢下鲜紫脓血,腹痛剧烈,后重感特著,壮热口渴,头痛烦躁,恶心呕吐,甚者神昏惊厥,舌质红绛,舌苔黄燥,脉滑数或微欲绝。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除积。
代表方:白头翁汤加减。
常用药: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芍药、甘草、木香、槟榔、金银花、地榆、牡丹皮等。
3.寒湿痢腹痛拘急,痢下赤白黏冻,白多赤少,或为纯白冻,里急后重,口淡乏味,脘胀腹满,头身困重,舌质或淡,舌苔白腻,脉濡缓。
3治法:温中燥湿,调气和血。
代表方:不换金正气散加减。
常用药:藿香、苍术、半夏、厚朴、生姜、陈皮、大枣、甘草、木香、枳实等。
4.阴虚痢痢下赤白,日久不愈,脓血黏稠,或下鲜血,脐下灼痛,虚坐努责,食少,心烦口干,至夜转剧,舌红绛少津,苔少或花剥,脉细数。
治法:养阴和营,清肠化湿。
代表方:驻车丸加减。
常用药:黄连、黄芩、阿胶、芍药、甘草、当归、干姜、生地榆等。
5.虚寒痢痢下赤白清稀,无腥臭,或为白冻,甚则滑脱不禁,肛门坠胀,便后更甚,腹部隐痛,缠绵不已,喜按喜温,形寒畏冷,四肢不温,食少神疲,腰膝酸软,舌淡苔薄白,脉沉细而弱。
治法:温补脾肾,收涩固脱。
代表方: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
常用药:人参、白术、干姜、肉桂、粳米、炙甘草、诃子、罂粟壳、肉豆蔻、赤石脂、当归、白芍、木香等。
6.休息痢下痢时发时止,迁延不愈,常因饮食不当、受凉、劳累而发,发时大便次数增多,夹有赤白黏冻,腹胀食少,倦怠嗜卧,舌质淡苔腻,脉濡软或虚数。
治法:温中清肠,调气化滞。
代表方:连理汤加减。
常用药:人参、白术、干姜、茯苓、甘草、黄连、枳实、木香、槟榔等。
速记:痢湿芍药疫毒白,寒正息连驻寒真。
4便秘便秘是指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秘结不通,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证。
要点一概述《内经》认为大小便的病变与肾的关系密切。
如《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北方色黑,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
”《伤寒杂病论》则提出便秘当从阴阳分类,如《伤寒论·辨脉法》提出:“其脉浮而数,能食,不大便者,此为实,名曰阳结也。
其脉沉而迟,不能食,身体重,大便反硬,名曰阴结也。
”将本病分为阳结与阴结两类。
《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阐明胃热过盛,脾阴不足,以致大便干燥而坚的病机与证治,“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坚,其脾为约。
麻仁丸主之。
”金元时期,张洁古首倡实秘、虚秘之别,《医学启源·六气方治》说:“凡治脏腑之秘,不可一概论治,有虚秘,有实秘。
有胃实而秘者,能饮食,小便赤。
有胃虚而秘者,不能饮食,小便清利。
”且主张实秘责物,虚秘责气。
这种虚实分类法,经后世不断充实和发展,至今仍是临床论治便秘的纲领。
本节所论是以便秘为主要症状的辨证论治,类似于现代医学的功能性便秘,同时肠道激惹综合征、肠炎恢复期肠蠕动减弱引起的便秘,直肠及肛门疾患引起的便秘,药物性便秘,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的便秘,以及肌力减退所致的排便困难等,可参照本节内容,并结合辨病处理。
要点二病因病机(一)便秘的病因1.饮食不节2.情志失调3.年老体虚4.感受外邪5(二)便秘的基本病机及转化便秘的基本病变属大肠传导失常,同时与肺、脾、胃、肝、肾等脏腑的功能失调有关。
便秘的病性可概括为寒、热、虚、实四个方面。
燥热内结于肠胃者,属热秘;气机郁滞者,属实秘;气血阴阳亏虚者,为虚秘;阴寒积滞者,为冷秘或寒秘。
四者之中,又以虚实为纲,热秘、气秘、冷秘属实,阴阳气血不足的便秘属虚。
要点三诊断和类证鉴别(一)便秘的诊断要点1.排便间隔时间超过自己的习惯1天以上,或两次排便时间间隔3天以上。
2.大便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
3.常伴腹胀、腹痛、口臭、纳差及神疲乏力、头眩心悸等症。
4.本病常有饮食不节、情志内伤、劳倦过度等病史。
(二)类证鉴别便秘与肠结:两者皆为大便秘结不通。
但肠结多为急病,因大肠通降受阻所致,表现为腹部疼痛拒按,大便完全不通,且无矢气和肠鸣音,严重者可吐出粪便。
便秘多为慢性久病,因大肠传导失常所致,表现为腹部胀满,大便干结艰行,可有矢气和肠鸣音,或有恶心欲吐,食纳减少。
要点四辨证论治(一)便秘的辨证要点便秘的辨证当分清虚实,实者包括热秘、气秘和冷秘,虚者当辨气虚、血虚、阴虚和阳虚的不同。
(二)便秘的治疗原则便秘的治疗应以通下为主,但决不可单纯用泻下药,应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相应的治法。
实秘为邪滞肠胃、壅塞不通所致,故以祛邪为主,给予泻热、温散、通导之法,使邪去便通;虚秘为肠失润养、推动无力而致,故以扶正为先,给予益气温阳、滋阴养血之法,使正盛便通。
6(三)便秘的分证论治1.实秘(1)热秘大便干结,腹胀腹痛,口干口臭,面红心烦,或有身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
治法:泻热导滞,润肠通便。
代表方:麻子仁丸加减。
常用药:大黄、枳实、厚朴、麻子仁、杏仁、白蜜、芍药等。
(2)气秘大便干结,或不甚干结,欲便不得出,或便而不爽,肠鸣矢气,腹中胀痛,嗳气频作,纳食减少,胸胁痞满,舌苔薄腻,脉弦。
治法:顺气导滞。
代表方:六磨汤加减。
常用药:木香、乌药、沉香、大黄、槟榔、枳实等。
(3)冷秘大便艰涩,腹痛拘急,胀满拒按,胁下偏痛,手足不温,呃逆呕吐,舌苔白腻,脉弦紧。
治法: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代表方:温脾汤加减。
常用药:附子、大黄、党参、干姜、甘草、当归、苁蓉、乌药等。
2.虚秘(1)气虚秘大便并不干硬,虽有便意,但排便困难,用力努挣则汗出短气,便后乏力,面白神疲,肢倦懒言,舌淡苔白,脉弱。
治法:益气润肠。
代表方:黄芪汤加减。
常用药:黄芪、麻仁、白蜜、陈皮等。
7(2)血虚秘大便干结,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气短,健忘,口唇色淡,舌淡苔白,脉细。
治法:养血润燥。
代表方:润肠丸加减。
常用药:当归、生地、麻仁、桃仁、枳壳等。
(3)阴虚秘大便干结,如羊屎状,形体消瘦,头晕耳鸣,两颧红赤,心烦少眠,潮热盗汗,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通便。
代表方:增液汤加减。
常用药:玄参、麦冬、生地、当归、石斛、沙参等。
(4)阳虚秘大便干或不干,排出困难,小便清长,面色白,四肢不温,腹中冷痛,或腰膝酸冷,舌淡苔白,脉沉迟。
治法:温阳通便。
代表方:济川煎加减。
常用药:肉苁蓉、牛膝、附子、火麻仁、当归、升麻、泽泻、枳壳等。
速记:热麻六磨血润肠,气虚黄芪冷温脾,阴虚增液阳虚济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