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标识与追溯作业程序
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1.目的规定产品在接收和生产全过程中,对产品进行标识,以便识别产品的型号及其加工状态、检验和试验状态,对顾客有追溯性要求的产品,通过对产品标识和追踪记录,保证达到对该产品的识别及追溯性。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原材料入厂到成品交付顾客的全过程。
3.职责4.1生产部——负责整个生产过程中产品的标识及可追溯性。
3.2品保部——负责产品的检验和试验状态的标识及对标识的监督检查。
3.3采购部——负责原材料入厂、储存及产品交付过程中的标识和保护。
4.程序4.1标识4.1.1检验员对进厂的原材料进行验收,检查产品标识的完整性和正确性,同时记录在进货检验记录表中。
4.12公司标识的形式:a)图章b)符号C)悬挂物d)标贴4.2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4.1.1根据需要,生产部规定产品标识的方法,并对其有效性进行监控;当需要时,组织对其进行追溯。
4.1.2区域标识分为:待检区合格区、不合格区,生产车间、仓库负责所属区域内产品的标识,将不同状态的产品分区摆放,并对所有的标识进行维护。
4.2.3仓库物料标识:a)当采购产品包装物上有明显标识,不需作另外标识。
b)当采购产品无标识或标识不清时,仓库管理员应对该采购产品进行标识。
标识可用标牌或卡片表示,标识产品内容应包括产品名称、型号、规格、数量、供方名称、物料批次号等信息。
c)注塑件零件须在零件表面刻印日期章与穴号以便追溯。
4.2.4生产过程产品标识生产过程中的产品标识,可以直接体现在《产品随工单》上反映出来的产品名称和数量。
4.2.5成品标识:最终产品以印有产品名称、型号、规格和批号标牌为标识,顾客有要求时,按照顾客的要求进行标识,如“无铅"、"RoHS"标识等。
4.2.6检验状态标识a)检验状态标识采用明显指示的标牌,表示合格、待检、不合格、报废等状Ob)品保部检验员在检验后应根据检验结果放置相应的检验状态标识,对报废的产品要隔离存放,对不合格的产品应放置在标有“不合格品”字样的区域、车辆与容器中。
(完整版)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受控状态:发放号:编号版次A/0 拟制审核批准日期日期日期1.0 目的在生产、存储、交付等产品实现过程中,以适当方式对生产的产品、所需原材料进行标识,以防止混用或误用,并表明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状态。
当产品出现重大质量问题、或由于法律、法规的要求而进行产品追溯时,能够追溯到产品的所有信息,便于采取后续的纠正/预防措施。
2.0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本公司产品实现的全过程中(不包括设计开发阶段)产品标识及其状态标识、可追溯性标识及记录的控制。
3.0职责3.1质量保证部3.1.1负责组织制定标识控制要求,并对其实施有效性进行监控。
3.1.2负责对检验记录中的可追溯信息进行确认,并记录检验结果。
3.1.3 负责监督标识和可追溯性要求的实施。
3.2采购管理部3.2.1负责对仓库内物品的标识。
3.2.2负责根据各产品的可追溯范围,在采购合同中要求供方提供必要的追溯信息。
3.2.3负责物资出入库、产品交付环节的追溯记录,并将产品交付的追溯信息传递给市场销售部。
3.3生产计划部3.3.1负责生产过程中各产品的状态标识。
3.3.2负责根据产品追溯要求,在成品、半成品上粘贴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标识。
3.3.3负责对质量判定后的物资进行状态标识。
3.3.4负责对生产过程中的可追溯性物资进行标识和记录。
3.4市场部3.4.1市场部负责根据销售合同的要求,收集保存初始分销商、用户以及购买的产品的可追溯性信息。
3.4.2市场部负责产品交付后的服务维修备件的可追溯性信息的记录。
4.0工作程序4.1标识的设定4.1.1标识分类在产品实现的全过程中,对采购进货产品、中间过程产品和最终产品进行标识的形式有三种:a.产品标识:区别产品,防止混用错用,如:采购件或整机成品上的标签或铭牌;b.状态标识:表示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状态的标识,如:合格、不合格、待检状态;c.可追溯性标识:为实现产品可追溯性目的的标识。
4.1.2产品标识4.1.2.1产品标识的范围:a.进货产品;b.在制品;c.最终产品;d.可销售或维修备件。
IATF16949-2016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1.目的为防止生产过程中原辅材料到半成品、成品及不合格品的混用或误用,确保产品符合客户要求,并可追溯产品及过程的品质状况,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适用于原/辅材料接收、制造过程到出货等所有阶段中不同的标识和可追溯方法。
适用于原/辅材料、外协件、半成品、成品、产品监视和测量及产品可追溯均适用。
3.职责与权限3.1 品质保证部:3.1.1负责原材料批次的检验状态追溯及供应商来料检验报告归档。
3.1.2 出货时出货信息的记录,建立电子表单。
3.1.3 负责生产执行状况的巡查,并要求制造各部对不符合进行改善。
3.1.4 负责所有结批批次的流程单档案的归档,并及时转给企管管理。
3.1.5 负责检查报检物料批次与实际供应商来货批次是否相符。
3.2 供应链管理部:3.2.1入库原辅材料、外协件、半成品、成品及产品的标识,监视和测量状态的控制,并在有可追溯性要求时,协助相关部门。
3.2.2负责原材料存储所属区域内产品的标识,及不同产品状态的区域划分及标识的维护。
3.2.3定期对仓库超期、优先使用、不合格物料的处理,负责组织呆滞物料的处理。
3.2.4仓库按照先进先出原则,报检时负责按照供应商批次进行报检,领料时按批次进行发料。
3.3 制造各部:3.3.1负责生产过程原辅材料、外协件、半成品、成品及产品的标识。
3.3.2负责所属区域内产品监视和测量状态的标识,负责不同产品状态的区域划分及标识的维护。
3.3.3电芯产线负责生产过程批次的区分,各工序辅批号的编制、标识和区分,流程单的填写和归档,以便于查阅,并建立电子档追溯记录,及其它有可追溯性要求的标识管理。
3.3.4 Pack产线负责各工序成品、半成品打码标识,流程单的填写。
3.4计划管理部:负责计划批次的确定、下达及管理。
3.5 相关部门:配合实施本程序。
4.术语和定义4.1 标识:以指定的方式提供用以区别产品状态的标记。
4.2可追溯性:为溯源,根据产品标识,对产品的历史、应用情况和所处场所的判断。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引言在现代生产制造中,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它们可以确保产品在整个供应链中的溯源,保护消费者权益,提高生产和服务的质量,以及满足监管要求。
本文将介绍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的概念、作用以及实施方法。
什么是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产品标识产品标识是指给产品附加的唯一标识符,以便识别和跟踪产品。
它可以是一串数字、条形码、二维码、RFID标签等形式。
产品标识可以包含关于产品的信息,如生产日期、批次号、序列号等。
通过产品标识,可以追踪产品的生产、流通和使用情况。
可追溯性控制程序可追溯性控制程序是指为了实现产品追溯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措施和程序。
它包括了产品标识的规定和管理,以及相关信息的记录和管理。
可追溯性控制程序可以确保产品在每个环节都有记录,可以随时追溯到具体的生产过程、供应商、原材料等。
同时,可追溯性控制程序也可以帮助追踪和解决产品质量问题。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的重要性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的实施对于企业和消费者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企业而言,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可以帮助其做到以下几点:1.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通过追溯产品的生产过程,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生产中的问题,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和客户的要求。
2.提高供应链的可控性: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供应链,及时了解原材料的来源和流向,减少供应链的风险。
3.增强企业的品牌价值:通过产品标识,企业可以在市场上展示自己的品牌和形象,提升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可和信任度。
对于消费者而言,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可以带来以下好处:1.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产品标识可以帮助消费者识别和区分不同的产品,防止假冒伪劣产品的出现。
2.提供产品安全信息:通过产品标识,消费者可以获取产品的相关信息,如生产日期、原材料信息等,帮助其做出明智的购买决策。
3.追溯产品质量问题:如果消费者购买到有质量问题的产品,通过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可以更容易确定问题的原因,并及时进行处理。
GP QP-PD-001 2.0 产品标识与追溯作业程序
6.4.4.異常之追溯
6.4.4.1.當進料/制程/出貨相關過程有異常需追溯時,則查詢相應之表單,以利問題
之查找與解決.
6.5.記錄保存:
追溯所使用的相關記錄,依《記錄管制程序》文件執行.
7.相關文件
7.1《客戶抱怨處理程序》
7.2《記錄管制程序》
8.使用表單
8.1《收貨單》
凡本廠之原材料、在製品、成品在制作過程中或倉庫中之標識及追溯均屬之.
3.權責:
3.1物料之標示:倉庫負責原材料在倉庫中之標識和記錄並符合先進先出之原則.
3.2半成品、成品之標示:藥水生產部.
4.定義:
無
5.作業流程
無
6.作業說明
6.1.物料標示:
6.1.1.各供應商依據產品類別,標示識別產品的品名、規格之標簽,環保物料需張貼
6.4.1.2.各物料品質檢驗與原物料生產批號,則以品管《進料驗收單》進行追溯.
6.4.2.制程追溯
6.4.2.1.藥水生產部在制造過程中會依據生產所需,將生產日期/品名/數量/生產批號
/成品品名生產批號/作業人員登錄於《藥水生產記錄表》中,以利后續可追
溯.
6.4.3.成品出貨之追溯
所有成品在出貨前,倉庫將依據業務部所提交之《送貨單》進行交付,同時會提
6.3.4.倉庫產品標示
生產之成品將放置于事先規划之“成品標識”區域.
6.3.5.客戶退貨的標示
倉庫接客戶退貨時將退貨品放入“不合格品放置區”,並遵循《客訴處理作業程
序》處理.
6.4.產品追溯:
6.4.1.進料追溯
6.4.1.1.針對各供應商所提交之物料,品名數量收貨日期部份,倉庫將以《收貨單》進行追溯.
产品的标识和可追溯性程序
2.范畴:产品各时期的生产和检验标识与追溯作业。
3.权责:
3.1 生产车间负责生产过程中成品、半成品及生产过程中物料的标识。
3.2 仓库负责仓库物料的标识。
3.3 质检部负责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检验状态的标识。
4.定义:无
5.作业内容:
5.1 产品及其检验状态的识别
5.1.1 进料之产品识别:
5.1.1.1物料到厂后,按照供应商在产品上的包装标识来识别物料的名称、规格、数量,如供应商无标识,或标识不清晰,须由仓库人员在物料上加标签注明。标签上应填写供应商名称、物料名称、规格、数量、入库日期等内容。同时仓管员应在物料上挂/贴“待检”标牌,并通知检验人员对物料进行检验。
5.2.2.3 从产品的生产日期,能够查到相应的工艺流程卡和生产日报表及具体工位的作业人员。
5.2.2.4 从具体作业员的领料单能够追溯到原材料的品检单据。
5.2.3 产品的追溯程序,当客户要求时才执行。
6.参考文件:
6.1 产品防护操纵程序
6.2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操纵程序
6.3 生产过程操纵程序
7.表单:
5.1.4 所有不合格品作好标识后,按[不合格品操纵程序]进行处置。
5.2 产品追溯:
5.2.1 追溯流程:
出货记录——>出厂检验报告——>生产日期——>质量记录表——>来料——>供应商.
5.2.2.1 从出货记录上须能查到产品的出厂日期。
5.2.2.2 从产品出厂检验表中须能查到产品的生产日期及检验日期。
5.1.3.2经检验合格的成品, 如需待顾客验收, 应在成品堆放处标有“待顾客抽检”标志;经顾客验收合格后,再贴上“合格”标志。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流程图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流程图标识和可追溯性工作流程采购/其他仓库生产车间质检相关标识作业内容部门外来料(外协半成品/外加工成品)由原材料仓按采购下单来料摆放批次、品种分开放置于待检区,以示标示。
原材料区域划分仓对于油墨、硅油、涂改液等物料还需在外包装上写上来料日期。
来料检验质量部应对外来料(外协半成品)进行检验,并对IQC检验标识检验不合格的物料作“不合格”标识,并进行相不合格证/让关处理(退货、返工、挑选使用)。
让步接收的物领料生产步接收料作“让步接收”标识,并写明让步接收的缺陷原因,以便追溯。
技术部负责指定物料来料检验的标识。
加工完成后的半成品由各生产车间在产品容器上放物料流转卡置相应的《物料流转卡》,在上面标明产品名称、半成品标识规格、数量、作业员、及生产时间等。
质量部应对检验合格的物料在《物料流转卡》上签半成品检验物料流转卡/名表示检验合格,对不合格的物料作“不合格”标状态标识不合格证/让识,放置不合格证。
让步接收的物料作“让步接收”步接收领料生产标识,并写明让步接收的缺陷原因,以便追溯。
对客户订做的产品,生产车间应按业务部门明示的要求作业,不可擅自作其它标示。
如本司产品有追溯性的需要,须在包装上标示箱号,必须征得业务成品标识部门同意,方可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标示。
如国内/ 订做客户没有明示要求,且采用本司常规包装,则在外箱贴上订做客户名称的标签,其余按本司常规要求运作。
最终产品由各生产车间在产品或包装上注明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批号、数量、重量等。
入库摆放成品检验状合格证/不质量部应对检验合格的成品作“合格”标识,对不态识合格证合格的物料作“不合格”标识。
样品/样品确新产品留样品由质检员负责将产品及首件确认表一新样品准备认表同送生产部确认样品/样品确生产部给予确认并在确认表上签名,标签上注明名新样品确认新样品留样认表称、属性、规格型号、确认人,日期等。
当发生下列任何一种情况时,执行可追溯性要求:公司相关部紧急放行;让步接收; 可追溯性可追溯性可追溯性可追溯性门执行可追客户要求;出现重大质量问题(包括客户投诉); 实行实行实行实行溯性公司内部要求。
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1. 目的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进行适当的标识,以确保需要时对产品质量的形成过程实现追溯,并控制不合格品流入下一过程或工序。
⒉适用范围适用于产品形成过程中所用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标识及检验状态标识控制控制。
⒊职责3·1各部门负责所属区域内材料和产品的标识,负责不同检验状态产品的分区摆放,及所有标识的维护,对产品标识进行归口控制。
3·2生产部品检负责确定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监督本程序执行。
⒋程序4·1标识4·1·1标识应字迹清晰、牢固、可靠、设置合理。
4·1·2标识应便于追溯和记忆。
4·1·3任何人不得擅自移开标识,当标识丢失或字迹不清时,由原设置标识的部门追溯记录,根据记录重新设置正确的标识。
4·1·4 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转移后,应保留标识。
4·1·5本公司产品检验和试验状态分为“合格”、“不合格”、“待检”等。
4·2仓库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标识4·2·1所购原材料的原始标签及合格证应予以保留和保护,所有标识必须含有产品名称、型号、规格、数量、制造厂名和厂址、出厂日期等内容。
4·2·2未经检验或正在检验的原材料应有检验状态“待检”标识;经检验合格的原材料放上“合格”标识;经检验不合格的原材料放上“不合格”标识。
4·2·3产品合格证是库存成品的标识。
4·3生产过程的标识4·3·1在生产车间领用的原材料、应是合格的材料,应该确认领用材料的原有标识是否完整、正确。
4.3.2 工序完成的半成品要挂上本工序的转序卡,并按工序卡片的内容要求逐项填写。
未经检验和试验的半成品,由生产者放上“待检”标识,经品检员检验和试验合格后,放上“合格”标识,不合格的放上“不合格”标识4·3·3 工序加工过程出现的不合格,由品检员作好不合格标识,并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程序( ISO13485程序 )
程序文件编号:NK/QSP-753-01版号:A/0发布日期:2018年02月01日实施:2018年02月01日拟制:审核:批准:受控编号:受控印章:1.目的防止不同类别、不同检验状态的产品混用和误用,当有规定时,实现产品的可追溯性。
2.适用范围适用于物料、半成品和成品的产品标识及检验状态标识。
3.职责3.1.生产部组织实施生产过程中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工作。
3.2. 质量部负责确定生产过程各阶段产品可追溯性的唯一性标识以及标识的位置和方法。
3.3. 质量部负责所有产品标识的监督检查工作及检验状态或印章使用。
3.4. 仓库管理员负责对入库原辅材料、外购外协件和不同品种、规格、批次、货源单位进行明确标识和记录,防止混用。
4.5.仓库、车间负责所属区域产品的标识,负责不同检验状态产品的分区摆放,及所有标识的维护。
4.工作程序4.1.进货物料4.1.1.物料进厂,仓管员负责将其放置于待检区,对于本身未做产品标识或标识不清的物料,需贴物料标识卡,注明物料名称、数量、进货日期等内容。
4.1.2.经质量部检验合格的物料,由检验员签字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4.1.3.检验不合格的物料保持原有产品标识,放置于不合格品区。
4.1.4.对于紧急放行的物料用“紧急放行”标签或印章对其进行标识,便于追溯(本公司不执行紧急放行)。
4.2.生产过程中的标识4.2.1.对于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物料,如未能保持其原有产品标识,车间可在盛装的容器上直接标明其名称、型号(规格),进行标识。
4.2.2.对于待检品,需放置于待检盒,对于合格品,需放置于合格品区,对于不合格品(包括物料),需放置于不合格品区。
4.3.成品标识4.3.1.加工完成或各种原因退回的成品,如包装上已有注明,可不再做产品标识,放置于待检区(检验后,可保持其原有产品标识)。
4.3.2.检验合格的成品,由检验员签字后方可办理入仓手续。
4.3.3.检验不合格的成品,直接将其放置于不合格品区。
06标识与追溯控制程序
5.4质量状态标识
5.4.1产品状态种类及相应标示:
。
A.“特采标签”表示产品有轻微缺陷经批准为特采的物料,品质部用“特采标签” 标识。
B.表示来料经IQC检验合格的物料,品质部用绿色“合格标签”标识。
文件类别
标识与追溯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
版本版次
页次
作业程序书
2/2
C.表示成品经QA检验合格的,品质部用“PASS”印章标识。
3.3仓 库:配合追溯系统的工作,执行物料进出仓的标识和记录。4Βιβλιοθήκη 定义无。5.作业内容
5.2成品的标识与记录。
生产完成后,生产部填写《成品标签》,品质部进行检查,经检验合格盖PASS 章,
不合格贴《不合格标签》,成品检验作业依《产品检验管制作业程序》执行。
5.3追溯作业
5.3.1需追溯时,首先由跟单提供不良品发生的订单号/批号,再确认是否由本厂生产。
文件类别
标识与追溯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
版本版次
页次
作业程序书
1/2
1.目的
确保本厂的物料及产品在各阶段的加工状态和质量状态能有效地识别,必要时可进行追溯。
2.范围
适用于物料及产品的标识与有可追溯性要求时。
3.职责
3.1品质部:产品品质状态标识与追溯系统的实施与督导。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程序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程序1、目的对产品实现(从原材料进厂到产成品包装入库)的全过程采用适宜的方法进行标识,标明产品监视测量状态,防止混用,实现可追溯性。
2、范围适用于产品实现(从原材料进厂到产成品包装入库)的全过程。
3、职责3.1 物资供应部材料库管理员负责库存物资(原材料、分零件、辅助材料等)及区域的标识。
3.2 质量监督部产品库管理员负责库存各环节产品及区域的标识。
3.2 生产技术部/加工技术部各车间负责在制品、原材料和成品的标识,车间内定置区域标识。
3.3 质量监督部负责产品标识的归口管理和标识格式制定,满足产品质量可追溯性要求。
当需要追溯产品质量时,由质监部组织进行。
4、工作程序4.1 原料的标识、原材料回厂后由材料库库管员分类、分区、分批放置,并附上《原料检验(验证)标识卡》,、按标识卡上内容(材料名称、批次、厂家、进货重量、进货日期、库管员)填写完整,并签字确认。
标识位置:由库管员装入塑料袋内后固定在该批料的外包装或盛装的容器外表面上,无包装的原材料标识要悬挂在该批料存放的醒目位置,严禁将标识卡放在物料里面。
每批原料用完后,应对原有可回收使用的容器(如周转桶)悬挂的原标识卡清除干净,以防混料,造成无法进行产品追溯。
原料批次为生产厂家的批号。
4.2 配料室所存原料及配好的成料的标识4.2.1 配料室所存原料由配料员分类、分区、分批放置,并附各自的《原料标识卡》。
标识内容包括材料名称、批次、厂家或产地、重量。
标识位置:装入塑料袋内后固定在该批料的外包装或盛装的容器外表面上,无包装的原材料标识要悬挂在该批料存放地的醒目位置。
每批原料用完后,应对原有可回收使用的容器(如周转桶)悬挂的原标识卡清除干净,以防混料,造成无法进行产品追溯。
4.2.2所配好的成料用《钢锭(甩片)流通卡》进行标识。
由配料人员按标识卡上要求的各项内容填写完整,经复核后根据复核结果由复核人员签字确认后下转下一工序。
对于要分装的成料也用《钢锭(甩片)流通卡》进行标识,为防止混料,每个分装桶内再各附一张《成料标识卡》(填写内容:成料批号、分装号、操作人员)进行标识。
IATF16949产品标识与追溯性管理程序
文件制修订记录1.目的:为了便于识别生产物料、半成品和成品而加以适当标识,防止误用,也有利于对产品进行适当追溯,特制订本程序。
2.范围:适用于本工厂所有库存产品、采购物资、工序流转产品等。
3.职责:3.1各权责部门:负责本程序阐述之要求对产品进行标识与记录,并配合追溯系统的工作。
3.2工程部:负责产品标识与追溯系统的实施及督导。
4.定义:无5.工作程序:5.1“产品标签”标识;5.1.1外购物资标识管控:5.1.1.1外购物资入厂,仓管员按送货单核查收料,将物料放置于“待检区”,并通知品检员对其产品质量进行检验,产品确认合格则由仓管员进行标识,以及办理入库,产品不符合要求则按5.3.1要求执行;5.1.1.2仓管员须对库存所有物资按本作业规范要求进行标识;5.1.2工序流转产品标识:5.1.2.1生产部操作员负责对流转中所有产品进行标识;5.1.2.2每一道工序完工,流转至下一道工序时,操作员必须于流转产品上张贴“产品标签”,按填制要求将标签内容填制完毕,并将产品放置于“待检区”,品检员进行;5.1.2.4检验员确认产品合格则生产部方可将半产品流转至下一工序或入库、出货;5.1.2.4工序流转中,各产品如有尾数产生,其尾数则按“5.2尾数标识”要求执行。
5.2“尾数”标识;5.2.1库存物资出入库、工序流转等都将产生尾数,其标识由相关责任部门负责标识;5.2.2仓管员负责:对采购物资、以及库存物资出入库形成之尾数进行标识;5.2.3生产部负责:对制程工序流转中所形成之尾数进行标识;5.3“不良标签”标识;5.3.1外购不良:外购物资经检验员检验确认为不良时,检验员对其物料进行标识,并于不良标签填制其相关信息,并通知采购人员进行处理;5.3.2工序流转中不良:工序流转中出现之不良,操作员/检验员都有其职责对不良产品进行标识,操作员/检验员于不良标签内填制其相关信息,生产部对其不良进行纠正、分析、以及改善;5.3.3客户退货:客户退货产品标识,由仓管员核对数量/重量等信息后,对不良产品进行标识,并告知业务部与品质部进行处理;5.3.3不良品进行标识后,标识人员应将不良产品统一放置于“不良区域”,防止不良产品非预期使用,流入到下一工序。
产品标识及可追溯性程序
产品标识及可追溯性程序1 目的通过对产品进行标识,防止发生误用及混淆,必要时还可准确追溯.2 适用范围适用于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退货等所有物料的标识.3 职责3.1生产部负责进行生产现场制品标识,3.2 仓库负责入仓原材及成品、半成品、退货进行标识。
4 工作程序4.1产品的标识①材料:供应商所交材料至少应标示下述其中之一:品名、料号、规格代号或采购单号,以标识材料。
②半成品:依生产指令单、生产报表、物料编号、订单号等标识产品。
③成品:在包装标签或外箱至少标示产品代号、客户代号及数量。
④材料追溯质量:材料标识品名、代号、规格、进料日期、供应厂商等项目于来料检验(试验)报告、发料单、进出货物料卡,以追溯质量。
⑤制程追溯质量:半成品标示品名、代号、规格、订单号、数量、日期、检验结论、异常处理、检验者等生产报表、质量检验记录表等表单上,以追溯质量。
⑥成品追溯质量:以入库单、最终检验记录等表单上的品名、代号、规格、订单号、数量、日期、检验结论、异常处理、检验人等追溯质量。
若产品出厂前需做出厂抽检,则以[过程和产品监控测量程序]办理并记录,检验结果作为产品质量追溯的依据。
⑦客户退货或诉怨追溯:当客户对本公司质量有抱怨时,请客户提供问题产品的订单号码,可能时并请其提供产品出厂日期(生产日期)及问题点,或业务部人员将不良品携回交质检组分析。
分析时依据订单号码,出厂日期(制造日期)追溯其制造流程,以利问题进一步分析。
⑧客户有特别要求时,则依客户指示办理。
⑨有关特采品,依《不合格品管理程序》的规定作为生产状况的标识。
⑩有关追溯的进料、生产至出货的检验记录需按《质量记录控制程序》规定保存以利质量追溯。
4.2检验状态的标识与控制4.2.1进料检验:将材料置于待检区,经检验人员检验判定合格或不合格后,填写材料检验报告单,并由质检组人员以合格标示牌或放不合格品区予以区分。
由仓管员依检验后状况,办理入库或采取隔离措施。
不合格产品经特采者,则以合格标签盖特采章以识别。
食品公司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版次:1 目的1.1 防止不同产品在生产加工、交付、服务等过程混淆,以一定的标识加以区分。
1.2 有效区分产品在各阶段中的状态,避免不同状态的产品相混淆,发生误用。
1.3 对关键产品实现可追溯性。
2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产品的标识和可追溯性。
3 职责3.1 生产部:负责设备、仓库产品、生产过程等流程中产品的标识和可追溯性。
3.2各部门:协助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工作。
3.3质检部:负责计量器具、检测设备的标识。
4名词定义4.1产品标识:产品的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加工日期、批号等特性的标识。
4.2状态标识:产品的检验或验证状态特性的标识,如:待检、合格、不合格等。
5 工作程序5.1 产品标识5.1.1 产品标识的方法5.1.2 产品批号的标识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版次:5.1.2.1 原料的批号规定如:JL 4 060723表示20XX年X月XX日采收表示第4号地块表示湄潭县基地5.1.2.2 成品批号规定如:JL 4 XX表示第4号地块原料生产表示湄潭县基地5.1.3 标识的有效性5.1.3.1 必要时对产品进行标识,以防混淆误用。
5.1.3.2 标识可用标签、标牌、划区域、记录等形式,由责任部门指定专人管。
5.1.3.3 各部门应对产品标识进行有效保护,并做好标识的转移工作。
5.1.3.4 各部门若发现无标识或标识不清的产品要及时进行合理的处理。
5.2 标识分类5.2.1 状态标识5.2.1.1 待检品:产品未经检验和试验。
5.2.1.2 合格品:产品满足规定的要求。
5.2.1.3 不合格品:产品不满足规定的要求。
5.2.2 身份标识:品名、数量、型号、场地、批号等标识。
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版次:5.3 标识方法5.3.1 待检品以放置区域或黄色标牌表示。
5.3.2 合格品以放置区域或绿色标牌表示。
放置在仓库中的不合格品必须作标识,不作标识者视为合格品。
5.3.3不合格品、报废或拒收品以放置区域或红色标牌表示。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1.目的:
对产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标识,以防止产品混淆。
对有可追溯性要求的产品实行控制和追溯。
2.适用范围:
适用于产品的标识和可追溯性活动。
3职责
3.1 仓库负责对购进物品进行标识,负责仓库中产品标识的维护。
3.2 品质管理部负责产品生产全过程标识有效性的监督。
当发生需要追溯的情况时,组织并协调追溯工作的进行和控制。
3.3生产经营部各车间负责在制品、半成品、成品的标识,负责保护标识在流转过程中的有效性。
4作业程序
4.1 进货标识控制
4.1.1物料进厂,经IQC检验合格后,检验员应给物料贴上“检验合格单”。
4.1.2 品质管理部按照《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对原材料、外协件、外购件进行检验或试验,并依照《检验和试验状态控制程序》对货品的检验状态进行标识。
4.1.3 入库的物料,仓库应记入台帐,并按要求分门别类的摆放在指定位置。
仓库应对不同进厂日期的购入货品作好区分。
4.1.4管理上必须保持卡、帐、物一致。
4.1.5 发放时必须核对物资与领用要求的一致性,发放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
4.2 生产过程中流转物品的标识
各车间根据需要在流转物品的周转容器上进行跟踪标识。
一车间用“流转卡”对注塑工序进行标识。
二车间用相应的《零部件装配(作业)流转卡》或产品标识卡进行标识。
三车间用《底壳生产流转卡》标识底壳生产工序,用《总装工序流转卡》标识总装工序。
各车间操作员在使用空的周转箱之前,须先清理掉或覆盖掉旧的标识
4.3 入库半成品、成品的标识。
IATF16949标识及可追溯程序(含流程表格)
标识及可追溯性管理程序
(IATF16949-2016/ISO9001-2015)
1.0目的
规定对产品生产过程进行标识的方法,识别产品的检验和试验状态,必要时,实现可追溯性。
2.0范围
适用本公司产品实现过程中所有的产品。
3.0定义
检验和试验状态是指产品处于合格、不合格、待处理状态。
4.0职责
质检部负责产品实现各阶段检验,并标识检验和试验状态。
质检部负责制定产品标识方法。
生产部负责产品实现过程中的产品标识。
5.0程序内容
6.0相关文件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检验和试验程序》《产品标识细则》《作业指导书》
《产品状态标识卡》
产品状态标识卡.xl
s
《产品异常报告书》
产品质量异常原因
及改进报告.xl s
《送检通知单》
送检通知单.d oc
《入库单》
入库单 (3).xl s。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程序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程序1 目的为防止生产过程中从原材料到半成品、成品及不合格品的混用或误用,确保产品符合顾客要求,并可追溯产品及过程的质量问题,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本公司所有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不合格品的标识与追溯均适用。
3 定义3.1产品标识:指用适当的方法在生产、服务运作全过程中对采购产品/材料、半成品、成品或包装物上做出适当的标记或标签。
3.2可追溯性:指根据或利用记载标识的记录,追溯一个项目或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应用情况、用途或所处场所的能力。
3.3检验与试验状态:指材料或产品有无进行检验/试验,以及经检验/试验之后合格与否的状态。
4 职责4.1产品追溯性及追溯性标识由技术中心设计人员负责将标准(国标、铁标、国外标准)、法律法规和客户对产品标识的要求转化为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标识要求;4.2需要模具上体现标识和追溯性的技术中心负责将规定的标识转化在相应的模具上,并定期更新模具标识;负责采购定额输出,明确标识工艺路线;特殊工艺标识要求在设计评审阶段就进行论证;负责在包装方案中明确产品发出时包装箱上的标识要求;负责公司内工艺布局区域划分标识的制定。
4.3质保部负责产品状态标识中检验状态标识的制定和监督实施情况;负责检验状态标识印刷申请的提出。
4.4物资管理部、库房负责对购入的仓储产品进行标识;物资管理部负责按照产品定额进行标识的采购;4.5生产车间负责按设计、工艺和质量管理的要求对车间存放的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成品的标识,负责产品状态标识中生产状态标识在生产过程中产品的识别性标识方式、方法和标识的维护,负责保护标识在流转过程中的有效性;负责生产状态标识的打印或印刷申请的提出;车间主任负责建立所管辖人员工位号的建立与时时更新。
6、工作内容7、附加说明7.1 仓库、车间以待检品、合格品、不合格品等标识牌进行区域标示,使之一目了然,并按《库房管理程序》实施管理,置于合格品区的成品、物料才允许出库。
产品标识及可追溯性管理程序
产品标识及可追溯性管理程序1. 简介在现代的供应链中,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程序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有效的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企业可以更好地控制产品的生命周期,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并满足各种监管要求。
本文将介绍产品标识及可追溯性管理程序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实施步骤。
2. 产品标识的定义和作用产品标识是指在产品上或产品的包装上使用的各种标记、标签或编码,用于区分和识别不同的产品。
产品标识通常包括产品的名称、型号、规格、批次号、生产日期等信息。
产品标识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产品识别:通过产品标识,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不同的产品,避免混淆和错误。
•产品追溯:产品标识可以提供产品的详细信息和历史记录,便于追溯产品的来源、加工过程和流向。
•产品验证:通过产品标识,可以验证产品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可靠性,防止假冒伪劣产品的流入。
3. 可追溯性管理的定义和意义可追溯性管理是指通过有效的记录和追踪系统,将产品或原材料的信息与其生产、加工和供应环节相连接,实现对产品的全过程控制和追踪。
可追溯性管理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生产效率:通过可追溯性管理,可以更好地控制生产过程和生产资源,提高生产效率和运营效益。
•管理风险:可追溯性管理能够及时发现并追踪产品的问题,帮助企业及时采取措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降低风险。
•满足监管要求:许多行业都有严格的监管要求,要求企业对产品的来源和流向进行详细记录和报告,可追溯性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满足这些要求。
•提高品牌价值:通过可追溯性管理,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得到有效保障,有助于提升品牌的信誉和价值。
4. 产品标识及可追溯性管理程序的实施步骤4.1 确定标识要素和标识方式在开始产品标识及可追溯性管理程序之前,首先需要确定产品的标识要素和标识方式。
标识要素包括产品的名称、型号、规格、批次号、生产日期等信息。
标识方式可以采用条形码、二维码、RFID等技术,也可以使用印刷、贴纸等传统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
明确生产各个过程中的标识要求,以防止物料及产品的混用或误用,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各种产品、物料。
3•实施程序
3.1.标示作业要求。
3.1.1.采购负责要求供货商对送货的每个大小包装物料均需有物料品名、料号、数量的 标志。
3.1.2.对物料框上残留的旧有物料标志依“谁使用谁清除”原则,由各使用单位负责作 清除。
志即工单入库条,由成品检验员根据检验结果加盖QC合格章或红色不合格贴标。生产单位
应保证生产现场有待检区,并有明确的区域划分及标志。
3.2.标示要求。
3.2.1.进料检验、半成品入库检验所用检验标见《进料检验作业规范》 。
3.2.2.在仓库存放和发放的物料应有品管人员检验后的标志、品名、型号或规格、必要 的制造商及制造日期,保持原包装状态的用包装上的标志。
场应保证有良品区、不良品区及特殊物料分区(外协消毒冲洗头等),并有明确的区域划分及
标志。良品与不良品不可混放。特殊情况下(如库位紧张时)需暂借用与本物料质量不相适的
区域时,相关人员必须做好沟通,并有大而显眼的警告标志, 确容的标示。
到供应商的原材料质量状况。
4.表单及附件
无
3.2.3.仓库备料时使用标志卡,用单面粘贴纸制作。
3.2.4.不良品作区分时所用的红色不合格标。
3.2.5.所有标志卡在填写时必须保证其完整性并维持其有效性。
3.2.6.检验用合格标用绿色,不合格标用红色。
3.3.产品的追溯
根据产品型号、生产日期、标志条、生产批号,可以追溯到材料的进料时间,从而追查
3.1.3.进料检验后,由检验员标示每批物料的检验状态(贴不合格标、合格标或待处理标),
一批物料只能有一种有效检验状态标识, 并根据检验结果存入相应分区。 检验现场仓库应保
证有待检区、良品区、不良品区,并有明显的区域划分和标志牌。
3.1.4.在进料仓储过程中,由仓管员将品管员检验后的物料存入相应类别分区。仓库现
3.1.5.在制程过程中分检出来的不良品须用专用收集容器存放,并用显眼的红色标志物 或标签进行标示。
3.1.6.制程品管对不良品进行确认时,须对每篮每袋包装物贴红色不合格标,除此不合格标外,不能有其它贴标。
3.1.7.生产现场由制造单位划分出不良品区,并有醒目标志。
3.1.8.在成品检验过程中,由生产单位对送检的成品进行数量、机型、订单及工单的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