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1.2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精编同步测试题 (人教版选修5)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第一章 第二节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和分布 同步测试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第一章第二节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和分布同步测试一、单选题(共15题;共34分)1.菲律宾是一个深受热带风暴影响的国家,一般登陆纬度在北纬10°以上地区,但是2019年第21号热带风暴“天鹰”的中心于12月16日23时40分(菲律宾时间)前后在菲律宾南部棉兰老岛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9级,16日17时其中心位于北纬7.9度、东经126.1度,目前造成死亡人数已经超过1171人。
回答:下列关于“天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诱发了地震和海啸B. 造成狂风暴雨C. 是今年登陆风力最大的热带风暴D. “天鹰”为顺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漩涡气流2.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
图示中三类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是()A. 页岩石灰岩花岗岩B. 花岗岩页岩石灰岩C. 石灰岩页岩花岗岩D. 石灰岩花岗岩页岩3.图1所示为我国东南部某地出现的灾害现场,其灾害类型是()A. 泥石流B. 地面沉降C. 陨石坠落D. 滑坡4.滑坡和泥石流的能量来源于()A. 太阳重力能B. 地球的内能C. 重力能D. 潮汐能5.地震震级大小取决于( )A. 震源深浅B. 释放能量多少C. 破坏程度大小D. 震中距远近6.新华网北京2019年7月17日电:记者17日从国家海洋预报台获悉,今年第6号超强台风“马鞍”的中心17日12时位于冲绳岛东南方向大区90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面上,台风中心经过区域将掀起10米以上怒涛。
18日,台风向北偏西移动,福建已持续四天暴雨。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属于这次风暴潮特点的是( )①来势猛,速度快②强度大③破坏力强④增水过程相对缓慢A. ①②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②③④7.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决定,从2019年起,全国高考时间由每年7月的7、8、9日,提前到每年6月的7、8、9日。
这一调整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的气温总体偏高,自然灾害频发,对考生复习应考及考试阅卷的组织工作带来很大影响,社会各界要求将高考时间提前的呼声日趋强烈。
高中地理 1.2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5
1.该地理现象是( )A.地震B.台风C.赤潮D.梅雨2.下列省(市、区)中,受该地理现象影响最大的是( )A.豫B.琼C.藏D.京3.下列地区中,该灾害出现频率最小的地区是( )A.东南亚B.中美洲C.孟加拉湾D.几内亚湾解析:第1题,该地理现象形成于热带和副热带洋面,向西北方向的陆地移动,应为台风。
第2题,选项中受台风影响最大的地区是离台风源地较近的海南省。
第3题,几内亚湾位于赤道附近,地转偏向力小,无台风形成。
答案:1.B 2.B 3.D下图为某地某次地震烈度(地震发生时地面所受的破坏程度)分布图。
结合下表,完成第4~6题。
4.图中①②③④四处距震中最远的是( )A.①B.②C.③D.④5.图中③处可能为( )A.一个村庄B.一座城市C.一洼池塘D.一座小山6.此次地震最可能引发的其他自然灾害是( )A.泥石流B.瘟疫C.海啸D.火山喷发解析:第4题,震中位于图中烈度最大的区域附近,因而①处距震中最远。
第5题,③处比周边地区所受的破坏程度都大,因而推测其可能为一座城市。
第6题,此次地震发生在沿海地区,可能诱发海啸;图中区域城市比较密集,可判断该地为平原地形,不会发生泥石流。
答案:4.A 5.B 6.C7.2013年5月12日消息,由于连降暴雨,贵州省天柱县高酿镇突发山体滑坡,造成5人遇难,3人受伤。
贵州泥石流产生的直接原因可能是( )①连日的暴雨②植被的破坏③没有预警系统④火山的喷发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泥石流产生的直接原因是暴雨和地表植被的破坏。
答案:A8.地质灾害的关联性是指( )①一次大地震后可能还会有余震的发生②地震有可能诱发滑坡和泥石流③修建水库可能诱发地震④火山喷发可能诱发地震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解析:地质灾害的关联性是指一个地域内的地质灾害可能有若干种,它们在成因上有关联性,如地震可能诱发滑坡、泥石流,火山喷发可能诱发地震。
答案:B读全球自然灾害及其损失示意图,完成第9~10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五1.2《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练习题1
第二节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第二课时)1.干旱和洪涝容易发生的地区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区B.亚热带季风气候区C.大洋洲的内陆地区D.非洲解析季风气候区由于季风的不稳定,干旱和洪涝都容易发生。
答案 B读“长江流域水灾直接损失年际变化图”,回答2~3题。
2.长江流域成为水文灾害多发区的人为原因是()。
①滥伐森林,水土流失②围湖造田③位于季风气候区④东部临海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我国的东部沿海一带除了洪涝灾害外,还可能受到较大影响的气象灾害有()。
①台风②风暴潮③寒潮④地震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第2题,注意强调的是人为原因。
第3题,地震属地质灾害,据此可以排除错误答案。
答案 2.A 3.A4.下列各项不属于生物灾害的是()。
A.稻瘟病B.蝗虫C.森林火灾D.赤潮解析生物灾害包括病害、虫害、鼠害、赤潮等。
答案 C5.位于环太平洋沿岸自然灾害带和北纬20°~50°之间的环球自然灾害带重叠区的国家或地区有()。
A.美国佛罗里达半岛B.日本九州、四国岛C.印度半岛D.伊比里亚半岛解析世界上两个主要自然灾害带的重叠区,位于亚洲的东部和北美洲的西海岸。
答案 B二、综合题6.读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气象部门规定,日降水量大于50 mm称为暴雨,100~200mm称为大暴雨,大于200mm称为特大暴雨。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分布图。
(1)说出图示地区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原因。
(2)分析我国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平原成为洪水重灾区的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洪水灾害的分布及成因。
第(1)题,由图知最大日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我国的降水主要受夏季风影响,东南沿海还受到台风影响,因而最大日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第(2)题,可从洪水的形成与分布和社会经济分布等方面分析,其中洪水形成取决于降水集中程度、植被覆盖情况等影响汇水速度的因素,还取决于地势、河道、湖泊等影响排水、蓄洪的因素,社会经济分布影响灾情大小。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第一章第二节《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习题
高中地理选修5 同步练习及解析1.下图中能正确反映西北太平洋台风的是()答案:D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某种气象灾害平均每年出现的次数等值线图。
读图,完成2~3题。
2.这种气象灾害有可能同时具备的“身份”是()①台风②寒潮③沙尘暴④干旱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3.甲地受该种气象灾害的影响很小,主要原因是()①地形为盆地②受盛行风影响小③距离海洋较远④纬度较低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解析:根据经纬度分析,该气象灾害在我国西北地区出现次数最高,而西北地区受寒潮、沙尘暴影响较大,由于该地区降水稀少但季节变化不大,虽干旱但不易形成旱灾。
甲地为四川盆地,四周高山阻挡,冷气团不易进入,受寒潮影响较小,冬季气温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
答案:2.B 3.A读地震、滑坡两种地质灾害示意图,回答4~5题。
4.关于两种地质灾害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种地质灾害的形成都是地球内能释放的结果B.两种地质灾害的形成都是外力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C.两种地质灾害的发生都与气象灾害存在着关联性D.两种地质灾害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5.关于两种地质灾害的分布、危害和治理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区分布均不受地形因素影响B.都是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C.地震灾害可以通过监测和预报避免灾害的发生D.恢复植被、保持水土可以减小滑坡的发生频率和强度解析:岩石圈内部在各种内力作用下,能量聚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各种形式释放,地应力的释放形成了地震。
在重力和外力的作用下,形成滑坡。
地震也可能诱发滑坡灾害,二者之间具有关联性;恢复植被,保持水土可以减小滑坡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答案:4.D 5.D6.下列关于图中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A.主要发生在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地区B.集中在中高纬度地区C.发生在地形陡峻地区D.河流两岸,中下游地区较多解析:选D。
洪涝集中分布在以雨水补给为主的中低纬度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高中地理1.2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第3课时 精编课后检测题(人教版选修5)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图中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A.主要发生在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地区B.集中在中高纬度地区C.发生在地形陡峻地区D.河流两岸,中下游地区较多【解析】洪涝集中分布在以雨水补给为主的中低纬度地区,主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从地形因素看,江河的两岸,尤其是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严重。
【答案】 D读下图,据此完成2~3题。
2.B处多水灾的原因是()A.位于印度河三角洲上,排水不畅B.位于河流入海口处,地势低洼C.潮水堆高,漫过甲区域D.区域内河流多为地上河,容易决堤3.图中A处最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A.洪涝灾害B.泥石流C.干旱D.地震【解析】第2题,图中B位于孟加拉国,属于恒河三角洲地区。
造成洪水泛滥的原因主要有:地势低洼;季风气候,降水集中;河流下游,多条支流汇集;海潮顶托,河水水位上涨。
第3题,A处属于印度河平原,位于塔尔沙漠之中,常年降水稀少,而蒸发旺盛,最易发生的自然灾害就是干旱。
【答案】 2.B 3. C读下图,回答4~5题。
4.图示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是()①地势低洼,曲流多②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③无天然入海河道,泄流不畅④众多支流汇集,洪峰叠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该地采取的防洪工程措施是()A.深挖河道B.修筑大堤C.植树造林D.退耕还湖【解析】第4题,图示地区是我国湖北省长江的荆江河段,从图中看,荆江河段“九曲回肠”,水流缓慢,且多洼地,易积水。
第5题,深挖河道会破坏河流的输沙平衡,侵蚀大堤,不可取;植树造林、退耕还湖虽然可取,但属于生态措施。
【答案】 4.A 5.B6.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森林虫害是()A.蝗虫B.松毛虫C.泡桐大袋蛾D.松材线虫【解析】松材线虫具有染病容易、致死速度快、蔓延迅速等特点,成为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森林虫害。
【答案】 D7.“旱极而蝗”的记载主要说明灾害的特点是()A.不同灾害持续时间不同B.自然灾害的链发现象C.自然灾害的群发和群聚现象D.自然灾害的地域性【解析】发生旱灾后发生蝗灾,形成了灾害链。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第一章 第二节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和分布 同步测试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5第一章第二节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和分布同步测试一、单项选择题〔共15题;共34分〕1.菲律宾是一个深受热带风暴影响的国家,一般登陆纬度在北纬10°以上地区,但是2021年第21号热带风暴“天鹰〞的中心于12月16日23时40分(菲律宾时间)前后在菲律宾南部棉兰老岛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9级,16日17时其中心位于北纬7.9度、东经126.1度,目前造成死亡人数已经超过1171人。
答复:以下关于“天鹰〞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诱发了地震和海啸B. 造成狂风暴雨C. 是今年登陆风力最大的热带风暴D. “天鹰〞为顺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漩涡气流2.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
图示中三类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是〔〕A. 页岩石灰岩花岗岩B. 花岗岩页岩石灰岩C. 石灰岩页岩花岗岩D. 石灰岩花岗岩页岩3.图1所示为我国东南部某地出现的灾害现场,其灾害类型是〔〕A. 泥石流B. 地面沉降C. 陨石坠落D. 滑坡4.滑坡和泥石流的能量来源于〔〕A. 太阳重力能B. 地球的内能C. 重力能D. 潮汐能5.地震震级大小取决于( )A. 震源深浅B. 释放能量多少C. 破坏程度大小D. 震中距远近6.新华网北京2021年7月17日电:记者17日从国家海洋预报台得悉,今年第6号超强台风“马鞍〞的中心17日12时位于冲绳岛东南方向大区90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面上,台风中心经过区域将掀起10米以上怒涛。
18日,台风向北偏西挪动,福建已持续四天暴雨。
根据材料答复:以下属于这次风暴潮特点的是( )①来势猛,速度快②强度大③破坏力强④增水过程相对缓慢A. ①②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②③④7.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决定,从2021年起,全国高考时间由每年7月的7、8、9日,提早到每年6月的7、8、9日。
这一调整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份的气温总体偏高,自然灾害频发,对考生复习应考及考试阅卷的组织工作带来很大影响,社会各界要求将高考时间提早的呼声日趋强烈。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同步测试(人教版选修5)
第 9 周年月日组长:康彩红主备人:且伟华备课教师:康彩红且伟华崔文静柳俊秀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五课题:1.2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同步测试课型:习题课一、选择题(30分)1.洪水和涝渍容易同时发生的地区是 ( )A.江河上游地区B.河流下游低洼地区C.蒸发微弱的高纬度地区D.降水丰富的山地解析河流的下游低洼地区,汛期易发生洪水泛滥现象,同时由于洼地积水排水不畅容易发生涝渍。
答案B2.形成风暴潮的动力因素是 ( )A.地球自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B.月球产生的天体引潮力C.地震产生的地震波能量D.大气运动产生的风能解析风暴潮顾名思义是由风暴引起的水面异常升高的现象,是由温带气旋和台风引起的。
答案D3.下列说法与台风风暴潮相符的是 ( )①发生于夏秋季节(7~11月) ②多发生于春秋季节③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④增水过程相对平缓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台风风暴潮多发生于夏秋季节(7~11月),特点是来势猛、1.2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同步测试一、选择题(30分)1.洪水和涝渍容易同时发生的地区是 ( )A.江河上游地区B.河流下游低洼地区解析河流的下游低洼地区,汛期易发生洪水泛滥现象,同时由于洼地积水排水不畅容易发生涝渍。
答案B2.形成风暴潮的动力因素是 ( )A.地球自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B.月球产生的天体引潮力C.地震产生的地震波能量D.大气运动产生的风能解析风暴潮顾名思义是由风暴引起的水面异常升高的现象,是由温带气旋和台风引起的。
答案D3.下列说法与台风风暴潮相符的是 ( )①发生于夏秋季节(7~11月) ②多发生于春秋季节③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④增水过程相对平缓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台风风暴潮多发生于夏秋季节(7~11月),特点是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温带气旋风暴潮多发生于春秋季节,具有增水过程相对平缓的特点。
答案B4.温带气旋风暴潮常出现于 ( )①中纬度沿海地区②欧洲北海沿岸③美国东海岸④我国的北方海区沿岸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温带气旋风暴潮常出现在中纬度沿海地区,以欧洲北海沿岸、美国东海岸以及我国的北方海区沿岸为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同步测试
(20分钟,50分)
一、选择题(30分)
1.洪水和涝渍容易同时发生的地区是()
A.江河上游地区B.河流下游低洼地区
C.蒸发微弱的高纬度地区D.降水丰富的山地
解析河流的下游低洼地区,汛期易发生洪水泛滥现象,同时由于洼地积水排水不畅容易发生涝渍。
答案B
2.形成风暴潮的动力因素是()
A.地球自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
B.月球产生的天体引潮力
C.地震产生的地震波能量
D.大气运动产生的风能
解析风暴潮顾名思义是由风暴引起的水面异常升高的现象,是由温带气旋和台风引起的。
答案D
3.下列说法与台风风暴潮相符的是()
①发生于夏秋季节(7~11月)②多发生于春秋季节
③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④增水过程相对平缓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解析台风风暴潮多发生于夏秋季节(7~11月),特点是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温带气旋风暴潮多发生于春秋季节,具有增水过程相对平缓的特点。
答案B
4.温带气旋风暴潮常出现于()
①中纬度沿海地区②欧洲北海沿岸③美国东海岸
④我国的北方海区沿岸
A.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解析温带气旋风暴潮常出现在中纬度沿海地区,以欧洲北海沿岸、美国东海岸以及我国的北方海区沿岸为多。
答案D
5.导致病虫害的条件有()
①生态系统失去平衡②生物自身的平衡因素被破坏
③有害生物大规模繁殖
A.①②③B.②③
C.①③D.①②
解析生物圈中,一旦系统失去平衡,或生物体自身的平衡因素被破坏,有害生物大规模繁殖,就会导致病虫害的发生。
答案A
6.过度潮湿的环境容易产生的农作物病虫害是()
A.稻瘟病B.小麦白粉病
C.杨树烂皮病D.松疱锈病
解析过度潮湿易引起小麦锈病、稻瘟病,干旱易引发小麦白粉病。
杨树烂皮病、松疱锈病属于森林病害。
答案A
7.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森林虫害是()
A.蝗虫B.松毛虫
C.泡桐大袋蛾D.松材线虫
解析松材线虫具有染病容易、致死速度快、蔓延迅速等特点,成为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森林虫害。
答案D
8.造成虫害和病害的共同因素是()
A.外来病原体入侵
B.适宜的气候条件
C.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的天敌减少
D.过度的有害生物大规模繁殖
解析病虫害的发生与外部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病害的发生是由于气候异变等造成的不良环境使得作物对病害抗性降低;适宜的气候条件可能会使虫害大规模地爆发或流行起来。
答案B
9.鼠害对森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在地下打洞,危害树木根系
B.啃食树果,影响树木的更新
C.啃食树皮,使树木易染病死亡
D.危害森林益鸟,造成虫害的蔓延
解析害鼠啃食植株,在地下打洞,危害植物根系,使农业减产,森林草地遭到破坏。
答案A
10.北纬20°~50°之间环球自然灾害带内山地地质灾害严重的原因是()
A.植被稀疏,地面以荒漠为主
B.多高山冰川积雪
C.地势高差大,地形复杂
D.水旱灾害频繁
解析北纬20°~50°之间的环球自然灾害带,因为地势高差大,地形复杂,成为世界上山地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地区。
答案C
11.环太平洋灾害带集中的原因是()
①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②地势高差大,地形复杂,多山地地质灾害③沿海地带多水文灾害④暴雨集中,滑坡时有发生
A.①②B.③④
C.②④D.①③
解析环太平洋灾害带正处于太平洋板块的边缘地带,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吻合,多火山、地震灾害。
环太平洋灾害带又位于海陆交接处,受海洋灾害影响大,多风暴潮、海啸等水文灾害。
答案D
12.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说明了自然灾害具有的特点是()
A.渐发性和突发性B.区域链发现象
C.群发现象D.群聚现象
解析世界自然灾害带是指自然灾害在空间上分布不均(相对集中)的情况,渐发性和突发性现象、群发现象是从自然灾害时间尺度上的特点来说的;区域链发现象是从自然灾害成因上的关联性来讲的,故只有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13.世界上最大的自然灾害带是()
①环太平洋沿岸几百千米宽的自然灾害带②环太平洋火山地
震带③北纬20°~50°之间的环球自然灾害带④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②④是火山地震带,而灾害带是多种自然灾害在空间上的带状分布现象。
答案C
读图,回答14~15题。
14.图示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是()
①地势低洼,曲流多②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③无天然入海河道,泄流不畅④众多支流汇聚,洪峰叠加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解析图示地区是我国湖北省长江的荆江河段,从图中看,荆江河段“九曲回肠”,水流缓慢,且多洼地,易积水。
答案A
15.该地采取的防洪工程措施是()
A.深挖河道B.修筑大堤
C.植树造林D.退耕还湖
解析深挖河道会破坏河流的输沙平衡,侵蚀大堤,不可取。
植树造林、退耕还湖可取,但属于生态措施。
答案B
二、综合题(20分)
16.如图示意日本东北部(约38.8°~39.1°N,141.5°~142°E)沿海区域。
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日本大地震(震级9.0级,震中38.1°N、142.6°E,震源深约20千米)引发巨大海啸,使甲地遭受了严重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
(10分)
根据图文资料,分析甲地此次海啸灾害严重的自然原因。
解析此题以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日本大地震为命题的切入点,体现了地理学科命题的时代性特色。
由题干信息可知,由“震级9.0级,震中38.1°N、142.6°E,震源深约20千米”可得震级高、震源浅、震中距小,所以海啸发生后到达甲地的时间短。
读图还会发现,
甲地海湾为口大里小的喇叭形海湾,海浪由外海涌向甲处过程中海啸波高逐渐升高、能量逐渐集中,导致冲击力越来越大,势必造成重大的灾情。
答案(本次地震震级大,震源较浅,)甲地距离震中较近,海啸到达的时间短;位于外宽内窄的海湾的“顶部”,海啸向陆地方向推进时,受海湾形状影响,越向内侧浪越高(海啸波高越高),流速越快,冲击力越大(使海啸的巨大能量集中于更小的范围内释放),对甲地的破坏格外严重。
17.如图为我国某区域图。
读图回答问题。
(10分)
(1)指出A地洪水灾害多发的月份,并分析其气候原因。
(2)指出A、B两地预防洪涝灾害应采取的不同措施。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该地是长江流域的洞庭湖水系,受夏季风活动规律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6月为梅雨季节,此时流域内降水强度大,河谷地带雨水汇集,产生洪涝灾害。
第(2)题,河流上游的水土流失会导致下游河床和湖泊淤积,加剧洪涝,因此上游防
洪侧重于水土保持、修建水库等,而下游是洪涝的主要危害区,围湖造田等也会加剧洪涝,因此,应实施退耕还湖、修建分洪滞洪区等措施。
答案(1)6月份受夏季风影响,进入梅雨季节,降水量大,多暴雨。
(2)A地:植树造林;修建水库;
B地:退耕还湖,疏浚湖泊;修建排水、分洪、堤防等水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