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多补少使两部分同样多的应用题说课稿
《移多补少》教案
《移多补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移多补少的概念,能够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移多补少的概念及意义。
2. 移多补少的操作步骤。
3. 移多补少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移多补少的概念、操作步骤及应用。
2. 教学难点:移多补少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移多补少的方法。
2.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移多补少的应用。
五、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移多补少的案例素材。
3. 练习题。
4. 学生分组,准备进行小组讨论和操作。
教案内容依次类推,提供后续章节的详细教学设计。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公平性问题,引入移多补少的概念。
2. 新课讲解:讲解移多补少的定义和操作步骤。
3. 案例分析:分析几个移多补少的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其应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移多补少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移多补少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七、课堂练习1. 设计一些有关移多补少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2.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移多补少的概念和操作步骤。
3. 分析练习题,让学生判断哪些问题可以运用移多补少解决。
八、拓展与应用1. 让学生思考移多补少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经济学、社会学等。
2. 引导学生尝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3. 鼓励学生将移多补少的理念应用于日常生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九、课后作业1. 设计一些有关移多补少的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十、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
2.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3. 探索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设计 移多补少
《移多补少》教学设计蓬莱市第二实验小学陈靖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智慧广场85-86页《移多补少》。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借助直观图解决移多补少问题。
2.经历观察、操作、经验的数学过程,形成利用几何直观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体验成功的乐趣,产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借助直观图解决“移多补少”问题。
教学难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利用几何直观图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引出问题。
教师出示情境图芳芳和晶晶做花,(点击出现:“问题: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让学生观察,图上都有谁,他们在干嘛。
学生说出芳芳和晶晶在做纸花。
芳芳做了14朵,晶晶做了10朵。
教师问:根据图上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可能会提:(1)芳芳比晶晶多剪了多少朵?(2)晶晶比芳芳少剪了多少朵?(3)芳芳和晶晶一共剪了多少朵?其中前两个问题都用减法算式14-10计算,可以直接让学生进行口算。
第三个问题要用加法算式14+10计算。
可以问学生有没有知道答案的,如果知道,给予表扬肯定。
如果没有学生回答,则告诉学生,这个算式的得数超过20了,究竟是多少,以后再做研究,但对学生提的问题和列的算式要给予肯定的评价。
上述三个问题处理完后,教师可以说:“根据图上的信息,同学们还能想到什么问题呢?”(直到学生没有问题)师:“根据情境图,老师想到了一个和大家不一样的问题,想知道老师想到的是一个什么数学问题吗?”(点击出现:“芳芳给晶晶几朵花,两人的花就一样多?”)如果学生猜得出,则学生边说老师边板书,然后说该生的想法与老师不谋而合。
如果学生猜不出,则需老师放慢节凑,清楚明确的把问题提出来:“芳芳给晶晶几朵花,两人的花就一样多了?”说完后,老师把这个问题板书下来。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体验利用同一情境可以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变换角度提问题的能力,同时为接下来的新授做好铺垫。
小学三年级数学移多补少使两部分同样多的应用题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移多补少使两部分同样多的应用题教案第一篇:小学三年级数学移多补少使两部分同样多的应用题教案移多补少使两部分同样多的应用题教材分析:移多补少应用题是在学生学习了以相差关系为基本数量关系应用题的基础上编排的,学生对于相差关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解题思路已较好地掌握。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理解移1差2的道理;理解掌握移多补少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解题方法(主要是相差数2;此外还有平均数-小数、大数-平均数);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能正确解答此类应用题。
设计理念:1、应用题教学中组织主题式课堂活动,有利于提高应用题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发现数学问题,获得大量的直接经验,从而主动地建构知识、形成数学模型,获得强烈的情感体验。
也有利于教师活用好教材,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2、为了突出让学生理解移1差2的道理;理解掌握移多补少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这一重点,开始让学生通过设想8个图书架分两行摆设的不同方法,既渗透极限思想,又解决了问题。
再通过动手操作,最终探究出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然后在理解掌握解题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解答鼓励不同的思维方法。
通过变式练习来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移多补少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检验学生的活学活用能力。
教学目标:1.理解、掌握移多补少使两部分物体个数同样多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解答。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渗透极限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掌握移多补少使两部分物体个数同样多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解答。
教学难点:理解移多补少使两部分物体个数同样多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投影仪、投影片,每生10个圆片。
教学过程:一、引入规律:1、教师请每个学生各自数自己信封里的三角形,发现同桌两人的颗数不一样。
于是教师趁机问:怎样才能一样多呢?这时学生出现了三种解决方法:多的拿走。
少的加几颗。
多的给少的。
2、教师接着问:如果总数不变,应该选哪种方法?就请大家一起来移一移。
《移多补少》教案
《移多补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移多补少的概念,能够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移多补少的定义及原理。
2. 移多补少的实际应用案例。
3. 移多补少的方法和步骤。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移多补少的原理和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移多补少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教学案例及问题。
3. 教学道具或教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2. 讲解移多补少的定义及原理,让学生理解移多补少的概念。
3.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移多补少的实际应用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解决问题。
5. 课堂练习: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进行解决。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移多补少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跟进: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了解学生对移多补少的掌握情况,针对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以及对移多补少概念的理解程度。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课堂练习的情况,评估学生对移多补少方法的掌握程度。
3. 作业质量:评估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检查学生对移多补少知识的应用能力。
4.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移多补少在现实生活中的其他应用场景,如经济分配、资源调配等。
2. 介绍其他解决资源分配问题的方法,如市场调节、政府干预等,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解决问题途径。
3. 组织学生进行移多补少的实际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中抽象出移多补少的规律,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移多补少》(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移多补少》(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我今天要为大家讲解的是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一个知识点——《移多补少》。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是第六章第二节《移多补少》。
这一节主要讲述的是如何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使等式两边保持平衡。
具体内容包括移项的基本规则,如何找到需要移项的数字和符号,以及移多补少的具体操作步骤。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移多补少的操作方法,理解其背后的数学原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移多补少的原理,并能够独立完成相关的运算。
教学重点则是让学生熟练掌握移多补少的操作步骤。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移多补少的原理,我准备了一些具体的例题和相关的教具。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来引入移多补少的概念。
例如,我会出示一个等式:3 + 4 = 7,然后提问学生们,如何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使等式两边保持平衡。
然后,我会带领学生们一起进行实际的操作练习。
我会给出一些具体的例题,让学生们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找到等式两边平衡的解。
在学生们操作的过程中,我会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他们能够理解并掌握移多补少的原理。
我会组织学生们进行随堂练习。
我会给出一些相关的题目,让学生们独立进行移多补少的操作,并找到正确的答案。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移多补少的操作步骤和相关的例题。
我会将操作步骤用简洁的语言表述出来,并配合具体的例题进行说明。
七、作业设计作业设计主要包括一些相关的题目,让学生们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找到等式两边平衡的解。
具体的题目和答案如下:1. 2 + 5 = ?答案:3 + 4 = 72. 8 3 = ?答案:10 4 = 63. 7 + 2 = ?答案:9 + 1 = 10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今天的教学进行反思,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移多补少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如果有必要,我会在下一节课中进行复习和巩固。
数学思维训练课 移多补少 教案及材料
数学思维训练课移多补少教案及材料数学思维训练课移多补少教案及材料《移多补少的学问》教学计划效力:海门市万年中心小学沈科宏教学内容执教日期课型2021-11-3阅读指导课移多补少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资源1.通过阅读,掌握移多补少使两部分物体个数同样多的解题方法,初步明白“差2移1”的道理和移多补少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口答。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操作、抽象能力,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重点:掌握移多补少使两部分物体个数同样多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解答。
难点:理解移多补少使两部分物体个数同样多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课件,校本自编材料,《小学生数学报》第1110期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预设5分钟)1.谈话2.用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二.趣味阅读,感受方法(预设15分)1.学生阅读材料一【板块一】师:小朋友,喜欢阅读吗?今天,沈老师和大家上一节数学阅读课,相信大家表现一定很出色。
师:星期天早上,张妈妈从市场买回一些苹果,放在了桌上。
上班回来后,发现苹果已经被两个女儿分光了,妹妹拿到4个,姐姐拿到10个。
妈妈说,姐姐你拿的比妹妹多,这样对妹妹不公平。
知道姐姐应该给妹妹几个苹果,两个人的苹果就一样多了吗?两个人都说我知道怎么给,那么你们想知道吗?师:拿出我们的阅读材料一,根据阅读小贴士的提示,去看看她们是怎么做的。
【板块二】1.课件出示阅读材料一。
阅读小贴士:(1)你觉得他们三个人的想法正确吗?(2)在小组里说说你比较喜欢哪一种方法,并说说她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2.感知移多补少的方法。
3.阅读材料二思考:(1)划一划:什么是相差数,什么是移动数。
(2)想一想:他们两者的关系。
(3)填一填:试着完成下面的填空相差数÷()=移动数移动数×()=相差数(4)全班交流4.学生口答(1)多2移(),多4移(),多6移(),多8移()多10移()??..(2)移1多(),移2多(),移3多(),移4多()移5多()三.巩固内化,应用练习(预设15分钟)1.生阅读材料三a.阅读小贴士:(1)想一想:喜羊羊拿出3张邮票给懒羊羊,这里的3是移动数还是相差数?原来喜羊羊和懒羊羊相差多少张邮票?2.指名说说喜欢那种方法。
《移多补少》(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教案:《移多补少》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教学目标:1. 理解“移多补少”的概念,能够用语言描述“移多补少”的过程。
2. 能够通过实际操作,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移多补少”的概念。
2. 学会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理解“移多补少”的实质,即通过移动元素,使得两个集合的元素数量相等。
2. 能够灵活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教学图片、教具等。
2. 学生准备:学习用品、数学书、练习本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两个集合的图片,一个集合有5个苹果,另一个集合有3个苹果,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两个集合的苹果数量一样吗?哪个集合的苹果多,哪个集合的苹果少?”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我们可以通过移动苹果,使得两个集合的苹果数量一样,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移多补少’。
”二、新课1. 教师出示一个新的例子,一个集合有6个糖果,另一个集合有4个糖果,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移多补少”使得两个集合的糖果数量一样。
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3. 教师总结:“通过移动糖果,我们可以把一个集合的糖果移动到另一个集合,使得两个集合的糖果数量一样。
这就是‘移多补少’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几道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巡视课堂,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指导。
四、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移多补少’的概念和方法,希望大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延伸:1. 教师出示一道拓展题,让学生课后思考并完成。
2. 学生完成后,下节课进行分享和讨论。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直观的图片和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移多补少”的概念和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移多补少使两部分同样多的应用题教学设计及评析
《移多补少使两部分同样多的应用题》教学设计及评
析
慈溪市长河镇中心小学励旭旦
教学内容:《移多补少使两部分同样多的应用题》
教材分析::移多补少使两部分同样多的应用题是第六册教材第五单元的最后一节新课,它编排在几培求和、几倍求差、和等分、差等分应用题之后,是一个独立的例题。
这类应用题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是以混合运算、两步计算应用题为教学基础。
因此教学重点是使学生理解移多补少使两部分同样多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解答。
关键是找到移动个数与什么有关,有怎样的关系。
学好这一节内容,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三步计算应用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设计思路:上课一开始,我选取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题材——拔河比赛引入新课,让学生凭借生活经验积极地参与尝试探究活动。
让他们根据已有的经验,提出猜想,激发学习的兴趣,同时引发学生深入探究。
新课展开中,让学生通过独立操作、合作交流来探究新知的,让他们在问题情境中明确研究的目标,设计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探究移动个数与什么有关。
第二步探究移动个数与相差个数有怎样的关系。
这两次探究活动,都是先让学生独立操作,让每一位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潜能。
接着在个体独立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过程以及自己所发现的问题,从而相互讨论、分析,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
通过这节课的研究,希望能激发学生自己探求知识的欲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并在分组讨论、集体交流中,会说,会听,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教学设计及评析:。
移多补少说课稿
《移多补少》说课稿一、教材分析移多补少问题是一年级上册青岛版教材中智慧广场的一个内容,在这里我把它当做一节思维训练课。
这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熟悉的生活实例,渗透集合的数学思想方法来理解移多补少的含义,是在初步感知“同样多”、“多”、“少”基本数量关系和掌握一一对应方法比较物体多少的基础上学习的。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孩子年龄小,需要有操作支持,孩子们喜欢动手操作,但是组织性差,要学会引导。
三、说教学目标(一)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借助直观图解决宜多补少问题。
(二)经历观察、操作、验证的数学过程,形成利用几何直观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长学生的聪明才智,发展学生的智力。
(三)通过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体验成功的乐趣,产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说教学重点(一)教学重点:借助直观图解决移多补少问题。
(二)教学难点: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利用几何直观图解决问题的策略。
五、教学构想本节课设计时,我立足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想、操作实验、推理交流等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不同的方法中选择最优方案,初步体会集合思想。
对教材,我大胆的进行再创重组,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构建方法的过程中,亲身经历体验和探索。
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我将本节课的设计分为四个环节,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出问题,从学生熟悉的卡通形象入手,引出本节课的问题。
第二个环节是本课的中心环节,为此我在这个环节设计了三个层面的活动,摆一摆、画一画、算一算,根据知识的呈现特点,先是猜想,然后是活动验证,最后是数学模型的建立,第三个环节,实践应用发散思维,通过生活实例,了解重叠问题的生活意义和应用。
从教学流程看,整节课设计简单,但内容指向性强,整个过程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慢慢接近思考数学。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今天天气特别好,熊大和熊二来到果园,准备摘一些果子回家,我们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熊大熊二的旅途中又隐藏着什么数学知识呢?我们今天就跟随熊大、熊二一起来学习移多补少。
一年级上册五移多补少说课稿
一上移多补少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移多补少》下面我给大家汇报一下我的设想:我的说课主要从说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学习评价这几个方面来谈一谈一、说教材首先是说教材 1、教学内容:本课的内容是青岛版六年制小学数学一年上册61页移多补少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信息窗呈现的是两个小朋友做纸花的现实情境,通过引导学生解决“芳芳给晶晶几朵花,两人的花就一样多”的问题,学习借助直观图解决移多补少问题。
本“智慧广场”体现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是在学生初步感知“同样多”、“多”、“少”基本数量关系与掌握一一对应方法比较物体多少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3、说教学目标根据上面的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借助直观图解决“移多补少”问题。
2、经历观察、操作、验证的数学过程,形成利用几何图形解决问题的策略。
3、结合教学内容渗透极限的数学思想,并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4、说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教学目标我将教学重点定为:借助直观图解决“移多补少”问题。
教学难点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利用几何图形直观图解决问题的策略。
5、教学准备在教学信息和感知材料的呈现上,我选用多媒体演示的方法,这样更直观易懂,学生每人准备14个圆片,十个三角形二、说教法与学法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
所以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应该加强学生的实际感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给学生机会在实际情景中感知、操作、认识数学知识,理解数学,学习数学。
三、说教学流程:结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我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为五个环节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师:芳芳和晶晶正在进行做纸花比赛,想知道比赛结果吗?(课件出示情境图,通过剪纸游戏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
)师:仔细看图,说说你从图中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观察情境图,找出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芳芳比晶晶多做了几朵花?芳芳给晶晶几朵花,两人的花就一样多?选取学生熟悉的手工制作素材,直观呈现,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二、组织活动探索新知1.指导学生学习画图的方法。
二年级《移多补少》奥数教案
师:真聪明,对于这样移多补少的题,我们先要求出两人相差数,再将相差的数平均分后,把平均分后得到的数再给少的人,而不是直接把多出来的数都给少的人,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板书:
16-12=4(张)
4÷2=2(张)
答:阿派给卡尔2张,两人的画片就会同样多。
(一)星海历练1(5分钟)
板书:
4×2=8(人)
答:原来第二队比第一队少8人。
(二)太空遨游2(10分钟)
甲、乙两筐西瓜各28个,从甲筐取几个放入乙筐,乙筐就比甲筐多10个,甲筐现有多少个西瓜?
师:甲、乙两筐西瓜原来各有多少个?
生:28个。
师:它们数量相等吗?
生:相等。
师:那从甲筐取几个放入乙筐,乙筐会比甲筐多10个?
生:取10个。
甲有20支彩笔,乙有10支彩笔,甲给乙几支后,甲比乙还多4支?
分析:
甲有20支彩笔,乙有10支彩笔,甲原来比乙多20-10=10(支),现在甲只要比乙多4支,所以只需要拿出10-4=6(支)出来进行平均分,所以甲给乙6÷2=3(支)后,甲比乙还多4支。
板书:
20-10=10(支)
10-4=6(支)
6÷2=3(支)
师:同学们,米德给阿尔法4张后两人的邮票数会相同,说明米德比阿尔法多了几张呢?
生:多了8张。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米德只有2个4才能给阿尔法1个4,两人的邮票数会同样多。
师:对,前面我们也学习了多的数要把它平均分后再分给少的人,那样两人的数量才会相等,这里只是反过来运用。
师:那我们知道米德比阿尔法多8张,那阿尔法原来有多少张邮票呢?
(每两位同桌之间发红包,其中一个红包里有大拇指3颗,另一个红包里有大拇指5颗。)
移多补少使两部分物体个数同样多的应用题
移多补少使两部分物体个数同样多的应用题
[作者:杭州市长寿桥小学凤起校区胡早娣转贴自:杭州市长寿桥小学凤起校区胡早娣点击数:
1410 更新时间:2006-1-3 文章录入:方丽敏]
移多补少使两部分物体个数同样多的应用题
杭州市长寿桥小学凤起校区胡早娣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掌握移多补少使两部分物体个数同样多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解答。
2.通过摆圆片、猜一猜等活动探究移动个数和相差个数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移动个数×2=相差个数”、“相差个数÷2=移动个数”。
三、教学准备
1.学具:每个学生准备20个圆片。
2.教具:20个圆片、140个气球(未吹好的)。
《移多补少》(教案)- 一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教案:《移多补少》课程: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版本:青岛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移多补少”的概念,并能用语言表达。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移多补少”的概念及运用。
2. 相关的练习题。
教学步骤: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些物品,如铅笔、橡皮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数量。
2. 引导学生发现,有些物品的数量多,有些物品的数量少。
二、新课导入1. 教师出示两个容器,一个容器里有5个球,另一个容器里有3个球。
2. 提问:如何使两个容器里的球的数量一样多?3. 引导学生思考,并说出“移多补少”的方法。
4. 教师示范“移多补少”的过程,并让学生跟读。
三、课堂练习1. 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巩固练习1. 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解决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移多补少”的概念。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评价:1. 课后对学生的练习进行检查,了解学生对“移多补少”概念的掌握情况。
2. 观察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是否能灵活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
教学延伸:1. 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移多补少”的实例,并进行分享。
2. 在下一节课中,让学生展示他们找到的实例,并一起讨论。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同时,要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在课后,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是一份关于《移多补少》的教案,希望能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步骤中的“新课导入”环节详细补充和说明:在新课导入环节中,教师出示两个容器,一个容器里有5个球,另一个容器里有3个球,然后提问如何使两个容器里的球的数量一样多。
移多补少(讲义)
热身2
甲和乙一样时,移1多2, 那么移 ? 多8呢!
例2
答:移2多4,从第二行移2个到第一行。
验算!
练习2
答:移4多8,从第一行移4个到第二行。
验算!
热身3
甲和乙不一样多,甲有6个苹果,乙有2个苹果; 甲给乙多少个后,一样多?
6-2=4(个) 4-2=2(个)
总结:甲与乙一样多时,差值等分。
移多补少(讲义)
琦锐少儿:窦老师
热身1
甲和乙的篮球都有4个(一样多); 甲给乙1个,甲、乙相差几个? 甲给乙2个呢? 甲给乙3个呢?
总结:一样多时,移1差2
例1
答:移2差4,第第二行:6+2=8(个)
相差:8-4=4(个)
练习1
答:移3差6,第一行比第二行多6个。
例3
8-2=6(个) 6-3=3(个)
练习3
10-2=8(个) 8-4=4(个)
例4:拿几个后,一样多,求原来?
方法1:画图法 方法2:减双倍
练习4
原来第二行:5-2-2=1(个) 原来第一行比第二行:5-1=4(个)
例5:多行间的移动
答:只需要从第一堆拿3个给第三堆, 三堆西瓜就一样多了。
多行间的移动总结
第一步:求出总和 第二步:求平均数 第三步:移多补少
挑战极限
移多补少使两部分物体个数同样多的应用题说课稿
移多补少使两部分物体个数同样多的应用题说课稿
移多补少使两部分物体个数同样多的应用题
说课稿
说教材:
移多补少应用题是在学生学习了以相差关系为基本数量关系应用题的基础上编排
的,学生对于相差关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解题思路已较好地掌握。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理解“移1 差2”的道理;理解掌握“移多补少”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解题方法(主要是相差数÷2;此外还有平均数-小数、大数-平均数);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能正确解答此类应用题。
由此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小组合作探究,理解掌握移多补少使两部分物体个数同
样多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
2、使绝大部分学生能正确地进行解答“移多补少”应用题,提高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动手操作和同桌合作探究,理解“移多补少“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掌握解题方法并正确解题。
教学方法:采用自己的研究课题“小学数学探究---发现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主要。
数学秋季教案1年级-7移多补少
《数学》教课设计教材版本:全国版. 学校:.教师某某某年级一年级讲课时间年月日课时 2 课时课题第七讲——移多补少本讲内容主假如经过故事情境,让学生理解和感觉将两种不一样数目的物件进行变化,使它们的数目相同多的过程,让学生多种方法说一说,领会此中的变化,重教材剖析点理解在总数尽可能不变的状况下又该如何去变化,同时联合10 之内的加减法进行简单的计算。
移多补少的思想在小学数学中要点表此刻均匀数的内容上,在此学生获得初步的认识,能留下一个印象,为此后的学习做下铺垫。
使学生理解、掌握移多补少使两部分物体个数相同多的解题策略和方法,并能正知识技术确地进行解答。
教学数学思虑独立思虑,领会从不一样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多样性。
目经过实质着手操作,进一步培育学生的着手操作能力和研究能力,并将移多补少标问题解决的观点应用到生活中去。
培育学生擅长思虑, 勇于研究的精神, 形成优秀合作学习的态度。
感情态度要点:经过“增添”或“拿开”使物体相同多。
教课要点、难点难点:学生掌握“移多补少”的含义,以及不一样的解题方法。
教课准备动画多媒体语言课件第一课时复备内容及议论记教课过程录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小学的“秋天运动会“立刻就要开始啦!多多、欢欢和乐乐一同去商场购置一些体育用品和学习奖品,慰劳体育健儿们。
让我们也去看看她们都买了些什么吧!二、指引研究,学习新知(一)教课研究一例 1用什么方法使两行球的个数相等?1、学生疏组议论师:小朋友们认真察看一下,谁能告诉老师第一行有几个皮球?生:7个。
师:第二行呢?生:3个。
把第一行的球数一遍,数完以后在后边标明 7,把第二行的球数一遍,数完以后在后边标明 3师:你能如何想方法使下、下两行的球相同多?生 1:第一行的球拿掉 4 个,就和第二行的球相同多了。
生2:第二行的球添上4 个,就和第一行的球相同多了。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生 3:还能够把第一行的球取出两个放在第二行,这样两行的球就相同多了。
小学一年级数学移多补少教案文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移多补少教案文案教学方法虽然多种多样,但每次课的教学方法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员的接受能力来肯定。
教师的教学艺术如何,很重要的是看其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奇妙得当。
今天作者在这里整理了一些小学一年级数学移多补少教案最新文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小学一年级数学移多补少教案最新文案1一、学生情形分析本班共有学生56人,其中男生35人,女生21人,学生的听课习惯已初步养成,并班上同学思想比较要求上进,有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学习能力强,学习有方法,学习爱好浓厚;另一部分学生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作业常常拖拉乃至不做。
从去年的学习表现看,学生的运算的方法与质量有待进一步训练与提高。
故在新学期里,我们在此方面要多下苦功,面向全部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更多的四化建设的新型人才而奋斗。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一)数与代数1.第二单元“百分数的运用”。
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在具体情境中知道“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知道;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或运用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第四单元“比的认识”。
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进程,知道比的意义及其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依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二)空间与图形1.第一单元“圆”。
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视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对称性,认识到同一个圆中半径、直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体会圆的本质特点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筹划圆;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动手实验、拼摆操作等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控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运算方法,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结合观赏与绘制图案的进程,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运用,能用圆规设计简单的图案,感受图案的美,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视察、操作、想象、图案设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干,能用圆的知识来说明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结合圆周率发展历史的浏览,体会人类对数学知识的不断探索进程,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形成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移多补少》教学设计
文字展示,重点用粗体或红体字
二、新知探究
让学生先来猜一猜,芳芳给晶晶几朵花,两人的花就一样多了?
学生先独立思考
多媒体出示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几种情况。
结合投影上的问题,学生由浅入深的讨论、交流,通过回答问题,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与老师形成良好的互动。
投影仪展示学生交流后的解决方法。
二、学生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感知“同样多”、“多”、“少”基本数量关系,对手工制作也比较感兴趣,本“智慧广场“以做纸花为现实素材,直观的信息呈现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由此产生亲切感,有利于学生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积极投入到解决问题的探索活动中。
三、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借助直观图解决移多补少的问题。
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
作者信息
姓名
电话
学科
数学
年级
邮件
单位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在学生初步感知“同样多”、“多”、“少”基本数量关系和掌握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多少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课安排在了“智慧广场”,教材选取了学生熟悉的手工制作为素材,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以直观的信息呈现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解决问题的探索活动中,学习借助直观图解决移多补少的问题。
引导学生借助画直观图的方法来解决。
根据教师引导尝试画出直观图。
课件出示情境图中抽离出的纸花图片。
三、对比思考
出示已经解决的两个问题及图,提出假设。
认真观察,做出比较,解决假设。
课件出示问题一、问题二及直观图。
结合图思考这两个问题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思考,用刚才的结论找到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多补少使两部分同样多的应用题》文本解读
东坑镇小何伟忠
说教材:移多补少使两部分同样多的应用题是人教版第六册教材第五单元的最后一节新课,它编排在几培求和、几倍求差、和等分、差等分应用题之后,是一个独立的例题。
这类应用题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是以混合运算、两步计算应用题为教学基础。
因此教学重点是使学生理解移多补少使两部分同样多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解答。
关键是找到移动个数与什么有关,有怎样的关系。
学好这一节内容,为学生为接下来的求平均数做个铺垫,这节课是通过移多补少使两部分同样多,求平均数是通过移多补少使多个部分同样多。
说目标及重难点:
保底目标:1、理解、掌握移多补少使两部分物体个数同样多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解答。
2.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小组合作的能力、和主自探究能力。
同时感知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提升目标:能根据“相差数÷2=移动数”的数量关系式,解决告知移动数求相差数或原数的问题。
重点:掌握移多补少使两部分物体个数同样多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解答。
难点:理解移多补少使两部分物体个数同样多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说设计思路:上课一开始,我选取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题材——春游,来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运用玩卡片这一学生熟悉的游戏,让学生凭借游戏经验,对小鸭要赢几张(也就是移动几张)就和小猪一样多了,积极地参与尝试探究活动。
从中感悟出移动张数与相差张数有怎样的关系。
从而建构出“相差数÷2=移动数”这一数学模型。
然后是运用这一数学模型进行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