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导学案
21桃花源记导学案及答案
6、描写桃花源生活环境的句子是(用原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三、文言文翻译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1、抓住关键字词。2、不译的字词。3、用现代汉语的句式代替古代汉语的句式。文言文中单音词占大多数,现代文中双音词占
陶渊明:
东晋诗人。世称: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他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他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形式上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
延至其家: 处处志之:寻向所志:
4、一词多义
舍:便舍船寻:寻向所志
屋舍俨然寻病终
志:处处志之其:复前行,欲穷其林
寻向所志’得其船
为:捕鱼为业
不足为外人道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5.古今词义。
鲜美:古义:今义:交通:古义:今义:
妻子:古义:今义:绝境:古义:今义:
无论:古义:今义;如此:古义:今义:
六、检测
3、翻译重点句子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⑦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⑧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三、诵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了哪几件事?
一、词语解释
1.缘溪行:沿着2.落英缤纷:落花3.甚异之:诧异4.豁然开朗:开阔的样子
第21课三黑和土地 导学案.doc
六年级语文(上)师用导学案课题:21. 三黑和土地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训练学生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
2.掌握作者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3.了解三黑对土地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重点、难点: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受三黑对土地的感情2.通过理解词语来体会作者描绘的景物。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预习检测初读课文,认字解词(一)预习环节(课前完成)1、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2、组长组织完成字词的识记。
(二)检测环节(课上完成)1、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是我们出生、成长的地方,它无私地奉献自己的一切,给我们提供衣食所需。
三黑深爱着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当他真正拥有这片土地的时候是如何做的呢?今天,让我们感受翻身做主人的农民对土地的情思。
板书课题。
2、检测字词的识记理解情况。
(1)多音字注音并组词săn(散光) zuān(刁钻)散钻sàn(散步) zuàn(钻石)(2)比一比,组词耙(耙地)荞(荞麦)蝈(蝈蝈)淌(流淌)闺(闺蜜)葩(奇葩)侨(华侨)帼(巾帼英雄)趟(赶趟)圭(珍圭)二、合作探究1、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写了件什么事?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来。
(2)诗歌中运用的修辞手法2、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农民对土地有着什么样的感情?(2)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3)诗歌塑造了三黑怎样的形象?(4)读了这篇课文,你对脚下的土地有了什么新的感受?3、重难点导学:突破问题(问题1)采用读——画——思的方式说一说农民对土地有着什么样的感情?标出相关句子,说说你的看法。
(问题2)采用读——画——议方式三黑是怎样看待土地的?(1—8小节、13—15小节对土地寄予了厚望,对未来美好生活展开了想象)(问题3)采取读——画——议方式诗歌塑造了三黑怎样的形象?(土地失而复得的喜悦,对土地的热爱和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问题4)采取议——写方式,读了这篇课文,你对脚下的土地有了什么新的感受?(热爱、保护、珍惜等)三、展示提升1、展示。
21 圆明园的毁灭 导学案
21 圆明园的毁灭第一课时课型:自学+展示学习小组学习小主人【学习目标】1、初读课文,学习字词,梳理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的位置布局。
2、晒晒我们搜集的资料,初识圆明园。
【新知探究】(一)初读圆明园。
1、字词关。
自学生字词。
要求:读准生字词,练习难写字词,说说你喜欢的词语大意并能用词语说话。
(组内互查,互纠。
展示。
)我会读准音(读音清晰,正确)我会辨字形(书写正确,规范,有速度)我会解词语、用词语(解词方法灵活,用词恰当)2、朗读关。
朗读要求:读通读顺;读懂大意,批注段意;思考行文特点。
课文第一段向我们概括阐明了,与文章结尾提到的“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形成了关系,作者的痛惜、愤怒之情跃然纸上。
第二至第四自然段详尽地介绍了、和,再现了圆明园当年的宏伟壮观。
最后一个自然段用精炼、准确的语言介绍了。
(二)话说圆明园。
1、默读第二自然段,填空:这段向我们介绍了圆明园的布局:圆明园是一座的皇家园林。
它由、、组成。
此外,还有许多小圆,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朗读第二段,边读边想象圆明园布局。
2、资料搜集:初探圆明园。
按一定的顺序,整理自己搜集的资料。
【当堂检测】1、找近义词。
毁灭——估量——灰烬——宏伟——掠走——2、我能读好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
原为清代的皇家御苑。
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到清乾隆九年(1744)基本建成。
此后的嘉庆、道光、咸丰三代屡有修缮扩建,历时150多年。
全园占地5 200余亩,方圆20多华里。
全园建筑总面积超过故宫。
人们习惯上所称的圆明园,实际上是圆明、长春、绮春(后改名“万春”)三园的总称,占地甚广。
圆明园系一座水景园,水面占全园面积一半以上。
在山环水绕之中,分布着145处景观,有些景观的命名,直接以水为主题。
如,“平湖秋月”“苏堤春晓”“三潭印月”“曲院风荷”,都来自于杭州的西湖十景。
21《创造宣言》(导学案)(学生版)
21 《创造宣言》(导学案)1.学习运用具体事例及理论论据批驳错误观点的方法。
2.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大量排比句的运用及其作用。
3.领悟创造精神对个体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做一个有创造力的人。
1课时1.熟读课文。
①我把课文读了遍,我知道文章的主要观点是②读完文章后,我的初步感悟是:。
2.查阅资料①我查阅了资料得知:陶行知,是家。
他终身致力于中国教育的改造,探索中国人民教育的新路。
他在实践中创立了“”“教学做合一”“即学校”为中心的教育理论,被誉为“人民教育家”。
主要作品有《中国教育改造》《中国大众教育问题》等。
3.课件展示生字,读一读写一写,测一测。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A.汗.水/可汗.中.伤/一语中.的降.妖除魔/从天而降.B.鲁钝./打盹.偷懒./天籁自我崇.拜/鬼鬼祟.祟C.尽.量/尽.管参.差/参.天大树烦闷.不已/闷.闷不乐D.塑.像/追溯.懦.夫/风流儒.雅用心栽.培/别出心裁.4.课件展示词语,读一读,记一记,测一测。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的脸上表现出惭愧的神情,他再找不到遁词..了。
B.该公司称,退出中国无人机市场的传言是断章取义....。
C.在市运动会的开幕式中,我校表演的戏曲广播体操粉墨登场....,受到全场观众的热烈欢迎。
D.这个曾经傲视群雄的互联网巨头,如今却日薄西山....,就此陨落。
5.读一读,想一想,理一理。
1.文章开头有什么特点,请说一说。
2.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层次。
【评改订正】自己检查、评改、订正。
(或同桌互相检查、评改)探究任务一:学方法阅读课文回答:文章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请在文中批注。
(15分钟)点拨:1.教育者不是造神,不是造石像,不是造爱人。
他们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
真善美的活人是我们的神,是我们的石像,是我们的爱人。
2.活人的塑像和大理石的塑像有一点不同,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以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画龙点睛。
21《与朱元思书》导学案及答案
21 《与朱元思书》导学案学习目标1、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初步感知文章大意。
2、学习本文对景物作生动逼真描绘的特点。
3、体会文中作者“追求自由”的情怀,把握课文主旨。
4、深入文章意境,体会文章的结构美、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获得美的享受。
学习重难点体会课文主旨和文章的结构美、意境美、志趣美、语言美。
学习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课前预习1、《与朱元思书》的作者__________,是__________代文学家。
他的散文以写景见长,有人仿效他的文体,称“___ ______”2、给下列划线生字词注音。
缥碧()急湍甚箭()泠泠作响()嘤嘤成韵()互相轩邈()()鸢飞戾天者()()横柯上蔽()3、解释下列划线字词。
风烟俱净()( ),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4、翻译下面句子。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3)、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4)、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5)、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6)、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7)、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8)、夹岸高山,皆生寒树,(9)、负势竞上,互相轩邈;(10)、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11)、泉水激石,泠泠作响;(12)、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13)、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1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15)、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16)、横柯上蔽,在昼犹昏;(17)、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课堂研讨熟读课文,了解文章结构全文分三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写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
21《乡下人家》导学案
悦纳多姿生命
孕育品质人生
东环路小学导学案
任务二
交流令自己感到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生活的句子, 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交流作者是怎样写出乡村风景的独特、迷人的。
任务三
【当堂检测】
一、根据语境填写关联词。 1、( 不吃惊。 )附近的石头上有妇女在捣衣,它们( )从
2、 乡下人家, ( ) 什么时候, ( 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学习流程
【自主预习】 1、自读课文最少三遍,尽量做到第一遍读准字音,第二、三遍正确 流利。 2、我能正确认读课后生字条和生字格中的生字并会组词。 3、我认为以下几个生字容易写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文中划出以下词语并正确读写 棚架 捣衣 催眠曲 风趣 向晚 装饰 归巢 顺序 和谐 天高地阔 照例 辛苦 瞧见 率领 觅食 大丽菊
教与学
学法指导
鸡冠花
理解词语的 方法: 1、联系上下 文 2、查工具书
房前屋后
月明人静
5、理解词语的意思 时令: 照例: 风趣: 装饰: 6、我会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倘若:
家长检查并签字:_____________
悦纳多姿生命
孕育品质人生
东环路小学导学案
【合作探究】
1、小组内交流识记生字词。 2、小组内交流不理解的词语。 3、对子互相正确、流利地对读课文。 4、小组内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展示交流】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任务四 【当堂检测】 练习册(59 页)第一,二大题 识记生字词,交流易错字。 理解词语意思。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我的收获】
悦纳多姿生命
孕育品质人生
东环路小学导学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1课比例尺的应用导学案3篇2024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1课比例尺的应用导学案3篇2024〖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1课比例尺的应用导学案第【1】篇〗【教学内容】比例尺(3)(教材第56~58页第3~10题)。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巩固对比例尺的认识。
2.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重点难点】把比例尺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投影仪。
【复习导入】1.什么是比例尺?比例尺1∶1000表示什么?2.说说实际距离、图上距离和比例尺之间的关系。
【新课讲授】1.教授例3。
(1)教师用投影出示教材55页的例3。
(2)组织学生讨论:画出三家和学校的平面图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使学生明确: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求出长和宽的图上距离。
(3)学生分组求出各图上距离,教师订正。
(4)组织学生画出平面图,并在全班交流。
2.巩固应用:完成教材第55页“做一做”。
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同桌间相互检查。
【练习讲授】1.出示习题:小明家要搬新家了,他特别高兴。
可是,他很担心新家离学校太远。
小明的爸爸按比例为他画了一幅图,并且告诉他旧家与学校之间的距离是900m。
小明量得新家到学校的图上距离是7cm,旧家到学校的距离是3cm。
同学们,你们能帮助小明算算新家与学校之间的距离吗?(1)学生根据手中的图纸,分小组研究用什么知识来解答,然后合作计算出结果。
(2)学生汇报所在小组是怎样想的及利用了什么知识。
教师要求学生每说出一步算式要说出理由,并说一说为什么要这样求。
方法一:运用比例尺。
900m=90000cm3∶90000=1∶300007×30000=210000(cm)=2100(m)方法二:运用倍比关系。
7÷3=900×=2100(m)2.教师:通过同学们的计算,我们知道了小明的新家距学校比旧家远了不少,但小明还是非常高兴的,因为小明的新家比旧家宽敞。
21智取生辰纲导学案
21《智取生辰纲》【学习目标】1、巩固小说的有关知识:概念及三要素。
2、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3、学习用矛盾冲突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4、引导学生走进古典文学名著,提高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
【学习重点】1,通过分析人物言行,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
2,鉴赏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学习难点】晁盖等人智取生辰纲的过程。
【自主预习案】1,读准下面加点的字的读音。
趱行()嗔()虞候()朴刀()恁地()聒噪()【zǎn chěn yúpōnèn guō】2,根据你掌握的文学知识填空。
《智取生辰纲》出自《水浒》第十六回,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
我国四大古典小说是:《水浒》《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
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的词。
(1)这干系须是俺的!干系:责任。
(2)那十一个厢禁军雨汗通流,都叹气吹嘘。
吹嘘:口出气;嘘气。
(3)卖一桶与你不争。
不争:不要紧。
(4)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
计较:计策,策略。
【课内探究案】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播放电视剧《水浒》主题曲《好汉歌》:大河向东流哇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哇说走咱就走你有我有全都有路见不平一声吼哇该出手时就出手哇风风火火闯九州哇......并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一)把握情节1,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自己的发现(生僻字词)或疑问记录在书上。
2,概述故事情节,要求说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画出小说描写“天气”的语句,评点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并体会其作用。
(二)体会“智取”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其“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明确:(1)智用天时:杨志押送生辰纲正赶上酷热的季节,“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过了十四五日后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实十分大热。
众军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实那热不可当。
”在短短几行文字中便出现两次热,天气的特征已得到极其鲜明的表现,所以军汉们一见到迎面的土冈子,便都去松树下睡倒了。
21课与朱元思书(导学案)
21《与朱元思书》【学习目标】1、诵读课文,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感悟作者沉醉于山水的生活情趣;3、学习本文景物描写的方法,感受大自然的美;4、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1、诵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习本文景物描写的方法,感受大自然的美;3、体会感悟作者沉醉于山水的生活情趣。
【课前预习】1、朗读课文2—3遍后,勾画出生字、词,并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再将词语在下面横线上抄写两遍。
缥(piǎo)湍(tuān)轩(xuān)邈(miǎo)泠(líng)戾天()经纶()鸢(yuān)窥(kuī)柯(kē)2、简介作者。
本文作者,字、朝文学家。
本文选自后人所编辑的《》。
3、解释词义。
(1)风烟俱.尽()(2)从.流飘荡()(3)一百许.里()(4)水皆缥.碧()(5)直视无碍.()(6)急湍..甚箭()(7)皆.生寒树..()..()(8)负.势竞上.()(9)互相轩邈(10)争高直指.()(11)千转.不穷()(12)鸢飞戾.天()(13)望峰息.心()(14)经纶..事务()(15)窥谷忘反.()(16)横柯.上蔽()(17)在昼.犹昏()(18)疏条交映..()4、参照注释,弄懂下列句子意思。
(1)从流激荡,任意东西。
(2)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4)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6)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补充不懂的字:补充不懂的句子:4、预习思考: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
第一段总写___ _之美,概括为“__ _,_ ”八个字;第二段承“异水”二字,抓住“_ __”和“__ _”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第三段承“奇山”二字,多层次多角度展示_之美。
预习等级:组长签字:【学习过程】1、导入新课。
(题目:“与”:给予。
“书”:信。
题目的意思是写给朱元思的一封信。
21课导学案
21《与朱元思书》导学学习目标:1、背诵短文并识记重要文言实词。
2、品味本文生动传神的语言特点。
3、理解从视觉和听觉写景的表达效果。
一、课前自学1、走近作者《与朱元思书》是作者写给友人的一封信,同时也是一篇清丽的写景小品文。
写的是浙江境内富春江上自至一段雄奇秀丽的景致。
吴均,(朝代)文学家,本文选自——————。
全文的主旨是:2、给下列加点的词注音。
缥.碧()轩.邈()泠泠.()嘤嘤.()鸢.飞戾天()横柯.()3、解释下列加点词。
(1)风烟俱.净()(2)从.流飘荡()(3)一百许.里()(4)水皆缥碧..甚箭()..()(5)直视无碍.()(6)急湍(7)猛浪若奔()(8)负.势竞上()(9)互相轩邈..()()(10)争高直指.()(11)千转.不穷()()好.鸟相鸣()(12)鸢飞戾.天()()(13)望峰息.心()(14)经纶..世务()(15)窥谷忘反.()()(16)横柯.上蔽()(17)在昼.犹昏()(18)疏条交映.()(19)泠泠作响(20)一百许里4、按原文填空。
1、第一段总写山水之美,概括为“、”八个字;第二段写“”二字,抓住和特点;第三段又分写“”,描绘奇山时,紧扣、、的特征多层次展开描绘。
2文中运用夸张修辞正面写水清澈的句子是:,从侧面写水清澈的句子是,运用比喻、夸张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是:,3、从视觉角度写景的句子是,;,;,;从听觉角度写景的句子是,;,;,。
4、借景抒情表达对功名利禄的鄙弃,爱慕美好大自然,避世退隐的句子是:,;,。
二、课堂讨论1、作者描绘异水时,抓住了水的什么特点,描绘奇山时,紧扣山的什么特征?2、本文按什么顺序写景的?3、找出从视觉和听觉方面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组,并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4、文中直接描给急湍、猛浪的形象,使人恍若亲见的句了是什么?它使我们想起了李白的<<朝发白帝城>>中描写江水的哪些句子?5讨论分析《与朱元思书》、《三峡》和《早发白帝城》的异同?6、翻译全文《与朱元思书》赏析丁长河这篇文章是作者写给友人的信,可是却突破了一般书信的格式,非通常事务的叙述,亦无客套的絮语,而是奇山异水的描绘。
21圆明园的毁灭 导学案
江口县太平乡完小五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主备人:杨淑芬 复备人: 审核: 授课时间:课题21.圆明园的毁灭 课时 2课时 课型 预习+展示班级组名姓名学习目标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自己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自然段。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知识链接 1856年10月,英国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0年10月6 日,法军攻占圆明园,管园大臣文丰投福海自杀,次日,英军到。
在圆明园无数珍宝面前,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目光迅速变得贪婪无比。
于是,对园内珍宝开始了明火执仗的疫狂抢劫,据《泰晤士报》随军记者 报道:他们“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
为了金子而把银子丢了。
无价的瓷器和珐琅瓶因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他们的营帐里堆满了抢劫来的珍宝,这些珍宝有的被现场拍卖,有的则被作为礼品献给英国国王和法国皇帝。
现在,英法博物馆里收藏的中国文物有许多就掠自圆明园,如英国“大英博物馆”里的晋代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的唐人摹本、法国 “国家图书馆”藏的沈源、唐岱的《圆明园四十景图》等等。
为掩盖劫掠 罪行,10月18日,3500多名英国士兵在圆明园内到处纵火,大火一直烧到19日,熊熊火光染红了北京城的上空。
这是世界文化史上空前 的浩劫。
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在风中摇摇欲坠的圆明园又一次遭到浩劫,强盗们四处搜寻残存的珍宝,最后又是一把大火。
圆明园,这座世界园林艺术的绝作,终于轰然倒塌,沦为一片废墟,只剩些残坦断壁兀立遗址,野蒿荒草随风摇晃,似乎是在向前来“凭吊”的后人们诉说着侵 略者的罪行。
课 堂 学 习 过 程(第一课时)学习环节 学习内容教师提示静 心自 学初读课文,学会字词。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我能正确认读并理解下列词语(给加框的字注音,多音字的写出另一个读音组词):损失 皇家园林 玲珑剔透 杭州 蓬莱瑶台 宏伟 宋朝 侵略者统统掠走 销毁罪证 瑰宝 灰烬 不可估量 众星拱月 金碧辉煌 田园风光 诗情画意 饱览 流连 奇珍异宝 举世闻名读准字音 做好记录注意运笔静心自学3、按照写字的要求,一笔一划写写14个生字,把难写的字多写一遍: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21 画家和牧童》导学案
西堡小学语文学科导学案年级:姓名:等级:2015年月日课题:21、《画家和牧童》【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语言,体会不同的语气。
2.理解课文的内容,从人物对话中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获得生活的启示和教育。
【学习重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人物的语言所表达出的不同语气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画家的谦虚接受批评和牧童勇于挑战权威、实事求是的优秀品质。
【方法指导】1、边读边思考。
2、练习上下文理解词语。
【自学过程】一、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划出本课的生字新词并加上拼音写下来。
把文章读通顺,给自然段标出序号。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这课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人,牧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人。
三、学说句子。
他的画一挂出来,就有许多人观赏。
_________________一___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一会儿浓墨涂抹,一会儿轻笔细描,很快就画成了。
________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多读多想,体验情感(1)学习第二自然段。
在这句话中,你有不懂的词语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学习第五、六自然段照课文回答:一个牧童挤了进来,他来干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那么戴嵩的画到底错在哪里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拓展学习我知道戴嵩著名的两幅牛画是《》、《》。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1青蛙卖泥塘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1青蛙卖泥塘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1青蛙卖泥塘导学案【第1篇】《青蛙卖泥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复习词语,指导书写“卖”字。
2、朗读课文,能分角色表演故事。
3、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教学重点: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教学难点:感受泥塘发生变化,感悟到善于听取别人意见好处。
教学准备:鸿合课件、卡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青蛙对它的居住环境不满意,想要卖掉泥塘,搬到城里去居住。
可是,这只小青蛙昨天没有认真听讲,它分不清楚买和卖,谁能教教它?(顺口溜:头上有“十”就卖,头上没“十”就买。
)2、板书课题,指导书写“卖”字,生书空。
3、请小老师带着大家复习本课重点词语。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的方式快速的唤起孩子们的记忆,为更好的研读课文做准备。
)二、初读课文。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青蛙认为这是个“烂泥塘”,想要卖掉它到城里去居住。
但是最后却又不卖了。
在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呢?那么,本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疑惑。
1、出声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青蛙是怎样卖泥塘的?(用文中的话来回答)sale2、理解“吆喝”一词。
请一生扮演青蛙大声吆喝。
3、快速浏览课文,看看青蛙的吆喝声吸引来了谁?圈画出来。
(设计意图:理清课文思路,层层递进深入剖析课文。
通过看视频的方式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吆喝”一词。
)三、研读课文1、出示第一次卖泥塘的段落。
(先吸引来了老牛)①、指名读,指导朗读(你们觉得老牛喜欢在泥塘里打滚吗?谁能用喜欢的预期读一读老牛的第一句话?朗读抓语气、表情)②、既然老牛觉得在泥塘里打滚挺舒服的,它买这个泥塘了吗?为什么没有买呢?③、老牛走后,青蛙是怎样对待老牛的建议的?(用原文回答)…想……。
于是……④、第一次卖泥塘的整个过程老师用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同学们是一目了然,非常清楚。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课时《练习二十一》导学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3课时《练习二十一》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掌握加法口诀表
2.能够用加法口诀表计算简单的加法运算
3.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加法口诀表解决问题
二、导入情境
老师在黑板上写出加法口诀表,学生们围绕着课桌团成一个小团队,依次背诵加法口诀表并用手指对应添加,以帮助记忆加法口诀表。
三、学习重点
1.掌握加法口诀表中的计算方法
2.灵活运用加法口诀表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
3.用具体例子让学生理解加法口诀表的重要性
四、学习过程
1. 认识加法口诀表
加法口诀表是一个用来帮助学生快速计算加法的工具,学生可以通过背诵加法口诀表来提高计算速度。
加法口诀表示例:
1+1=2
1+2=3
1+3=4
...
2. 练习加法口诀表
老师出示具体的加法算式,要求学生快速用加法口诀表计算,并在白纸上写下结果。
示例题目:1+2=?
解答过程:
1+2=3
3. 拓展应用
老师出示日常生活中的加法问题,并要求学生用加法口诀表解决问题,加深学生对于加法口诀表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示例问题:小明手里有2块钱,妈妈再给了他3块钱,他一共有多少钱?
解答过程:
2+3=5
小明一共有5块钱
五、总结反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应该掌握了加法口诀表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
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学生们要多加练习,巩固加法口诀表的记忆,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度。
希望本节课对于学生们的数学学习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学生们能够在数学学习中保持耐心和勤奋,努力提高自己的数学技能。
21《与朱元思书》导学案
21课《与朱元思书》导学案胡阳中学编制人:李丽审核人:刘红时间:3.7一、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骈文“的有关知识。
2.能熟读课文,并能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义,积累文言词汇。
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背诵并默写全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感悟作者沉醉于山水的生活情趣。
3、学习本文景物描写的方法,感受大自然的美。
二、教学重点:1、能熟读课文,背诵课文;并能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义,积累文言词汇。
2、学习本文景物描写的方法,感受大自然的美。
三、教学难点:1、体会感悟作者沉醉于山水的生活情趣。
2、了解“骈文“的有关知识。
【自主学习】学法指导:1、根据学习目标,预习本节课的内容,依据导学案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将课下注释的重点词语在原文中圈点,熟记基础知识。
2、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写在后面的“疑难问题“处。
3、限时20分钟独立完成。
4、20分钟后,各小组在组长带领下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一)、体裁介绍“骈体文”(两马并列驾车为骈)南朝时,我国文坛上盛行着一种讲求辞藻、声律、对偶的骈体文,这种文体的作品,大多追求一种形式主义的倾向。
初期的骈体文,多数是偶句,亦称骈句,个别地方也有散句;有的偶句,字数整齐划一,但并非对仗。
到后来发展成“四六文”(亦称“骈四俪六”)也就是以“四、六言为主”,对字数和对仗的要求就变得严格起来。
但这些骈体文中也不乏优秀作品,《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出色的写景小品文。
(二)、简介作者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
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通史学,善诗文。
其诗清新,且多反映社会现实之作。
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不少人仿效他的文章,称为“吴均体”。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节选,全文已散佚,朱元思其人其事皆不可考。
一、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相信自己,能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飘荡.()急湍.()轩.( ) 邈.( ) 泠.泠( ) 经纶. ( ) 横柯.( ) 戾.( ) 天嘤. ( )缥.( )碧窥.( )谷鸢. ( )二、根据下列提示,把握节奏、重音、停顿,再读课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伟大又体现在哪些方面?
…
3.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何在?
提示;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一切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老师寄语:同学们,你们是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新科技的发展,需要大家共同去开拓创新。因此,从现在起,就要树立科学意识,勇于探索,勇于同大自然进行挑战让斯科特精神在你、我、他成长的道路上永存!
【名人名言】良好的心是花园,良好的思想是根茎,良好的说话是花朵,良好的事业就是果子
田家庄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导学案编号:021班级:小组: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主备人:备课组长
五、品读课文
读喜欢的句子,说说喜欢的理由。
(刚才在阅读课文过程中,一定有不少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大家拿起笔,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找出最使自己感动的词语和句子,并谈谈体会。)
『知识学习探究』
【自主学习】——建立自信,克服畏惧,尝试新知
1、字词积累:给加点字注音,解词:
拽()癫狂()凛冽()吞噬()羸弱() 告罄()
毛骨悚然() 怏怏不乐()姗姗来迟()忧心忡忡()
2、解词:
毛骨悚然:
怏怏不乐:
姗姗关于南极探险,你了解多少?
2你觉得在南极考察,需要注意些什么?
四、你觉得文中哪些细节令你难忘,说给大家听听。
提炼与归纳
批注与反思
一学习目标:
1、理清故事情节,寻觅“悲剧”细节。
2、理解悲剧“伟大”的精髓,感悟主人公的高尚情操。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感受作者文中表达的情感。
2.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二、预习导学
1、导入:是的,南极,这块被冰雪包裹的圣洁之地,曾留下了一批批勇敢的探险家的足迹,但是,也有许多探险家因为气候或条件的不足,为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现在,让我们看看那些为探索南极而献出生命的勇士们。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遭到毁灭的仅仅是斯科特一行人的肉体,生命,而他们的精神确是有价值的,是伟大的。所以文章充满了悲壮的情感
【名人名言】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
例如:
使我感动的语句是:斯科特为挪威人阿蒙森作证。
使我感动的原因是:斯科特诚实守信、有强烈的英国绅士风度,能坦然面对成功与失败
【合作探究】
课文的题目是“伟大的悲剧”,我们大家都知道,悲剧就是以悲惨的结局结尾的故事,既然是悲剧,为什么又蕴涵着“伟大”两字呢?他付出这样沉重的代价为了什么呢?请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田家庄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导学案编号:021班级:小组: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主备人:王婷备课组长:
课题
21《伟大的悲剧》
提炼与归纳
批注与反思
二:熟悉课文整体感知
课文读完之后,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
三、复述课文(可以单个复述,也可以几个人合作,抓住典型人物和典型环境。)
提示:课文主要写了斯科特一行历经艰难即将到达南极点时,却悲哀地发现他们的竞争对手已经捷足先登了,只好丧气地踏上归途,归途中,由于遭受到了突然到来的恶劣气候,饥寒交迫、体力不支,最后一个个悲壮地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