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STech《地球科学概论》Ch01~Ch09复习题及要点解析

合集下载

地球科学概论概论述题大题及答案分解

地球科学概论概论述题大题及答案分解

1. 论述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及划分结果。

(8分)答: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主要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及其特征。

地震波是由地震激发出来的弹性波,它分为体波和面波。

其中,面波是沿地表面传播的,对地球内部圈层划分意义不大。

体波根据波的传播方向和介质的质点振动方向又进一步分为纵波(P波)和横波(S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过程中,P波较S 波快,S波在液体中不能传播。

从地表向下大陆平均约33km处P波从7.00km/s突然增加到8.10km/s,横波也有突然的增加,这是一个全球性的波速不连续面,即莫霍面。

把莫霍面之上的固体地球部分称为地壳,莫霍面之下的部分称为地幔。

在大约2890km深处,P波从13.6km/s突然降到7.98km/s,S波向下消失了,这个面称为古登堡面,把古登堡面之上、莫霍面之下的部分称为地幔,古登堡面之下的部分称为地核。

根据地震波还可以把地球内部进一步划分为更多的次级圈层,如软流圈等。

2. 论述地层接触关系及其构造运动意义。

(7分)答:地层接触关系是指新老地层(或岩石)在空间上的相互叠置状态。

它可以分为整合接触和不整合接触两大类,其中不整合接触可进一步分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和角度不整合接触。

地层之间不同的接触关系反映了不同的构造运动特点。

⑴整合接触是指新老两套地层的产状完全一致,时代连续的接触关系。

它表明在地壳稳定下降或升降运动不显著的情况下,沉积作用是连续进行。

⑵平行不整合接触(又称假整合接触),其特点是新老两套地层的产状基本平行,但时代不连续,其间有反映长期沉积间断和风化剥蚀的剥蚀面存在。

它反映的是地壳下降接受沉积,接着地壳上升遭受风化剥蚀,然后地壳再下降接受沉积。

平行不整合反映地壳一次显著的升降运动。

⑶角度不整合是指新老两套地层产状不一致,以一定角度相交,两套地层时代不连续,其间有代表长期风化剥蚀与沉积间断的剥蚀面存在。

它反映了地壳下降接受沉积,接着地壳发生水平挤压运动,使岩层产生褶皱、断裂等变形,岩层伴随着水平方向缩短的同时,在垂直方向上升,在陆上环境下,变形的地层遭受长期风化剥蚀,形成凹凸不平的剥蚀面,然后地壳重新下降,接受沉积。

《地球概论》复习题(带答案)

《地球概论》复习题(带答案)

《地球概论》复习题(带答案)第一部分:绪论部分一、空题:(每空1分)1、天文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它的研究对象是天体,即研究天体的位置和运动、研究天体的化学组成、物理状态和过程,研究天体的结构和演化规律,研究如何利用关于天体的知识来造福人类。

2、天体是指宇宙间各种星体的总称,包括:太阳、月亮、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群)、陨星、小行星、恒星、星团、星系、星际物质等,所以天文学的研究对象也就是人类认识的宇宙。

3、20世纪60年代后天文学中的四大发现是类星体、脉冲星、微波背景辐射和星际有机分子。

4、地球运动三要素轨道偏心率、黄赤交角、岁差周期性改变是导致地球冰期的主要原因。

5、目前已有较多的古生物学家和地质学家认为恐龙灭绝与天文因素有关。

6、天文学是一门最古老的科学,在其悠久的历史发展中,随研究方法的改进及发展,先后创立了天体测量学、天体力学和天体物理学。

7、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为现代天文学奠定了新的理论基础。

早在20世纪30年代曾被人预言的中子星,于1967年被英国天文学家休伊什用射电望远镜发现,当时人们叫它脉冲星。

在恒星演化上,大质量恒星在其晚期可演化为高密度,强引力场的黑洞。

现代观测证实这种强引力场是存在的,有人认为1965年发现的X 射电源--天鹅座X-1就是黑洞。

8、天体系统的规模有大有小,到目前为止,人类所认识的最低一级的天体系统是由一颗行星与一颗或多颗卫星所组成的系统,如由地球与月球所组成的地月系。

太阳系是由太阳及其九大行星和卫星及小天体等组成的。

比太阳系更高一级的天体系统称为星系,它是由大量恒星所组成,我们的太阳所在的星系称为银河系,许多类似于银河系的星系统称为河外星系。

比星系再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是星系群、星系团。

星系群或团再高一级是超星系团,它是由一定数量的星系群和星系团所组成的天体系统。

9、目前天文学家把人们观测所及的宇宙部分称为"总星系"或科学宇宙,也就是宇宙学家常说的"我们的宇宙"。

地球科学概论 习题 与部分答案

地球科学概论 习题 与部分答案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题及部分答案一、名词解释天体、星际物质、总星系、天球、潜水面、莫霍面、古登堡面、软流圈、地壳、地幔、地核、地温梯度、克拉克值、丰度值、矿物、岩石、结构、构造、表层地质作用、部地质作用、风化作用、剥蚀作用、变质作用、侵入作用、喷出作用、成岩作用、正断层、逆断层、褶皱、震源、震中、震中距、平行不整、角度不整合、天文地质、陨击作用12. 风的沉积作用产物主要有和。

13.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8元素依次为、、、、、、和,他们占据了98~99%的地壳重量。

14. 火山喷出物包括、和。

15. 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和。

16. 风的搬运方式有、和三种。

三、判断题1.太阳系行星可分为类地和类木两类,前者半径小、密度大,自转速度相对较慢;后者半径大、密度小,自转速度快。

()2. 相对于年代地层单位宙、代、纪、世的地层单位是宇、界、系、统。

()3. 出现在晚志留世后期的最早陆生植物是真蕨植物。

()4. 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属逆断层。

()5. 冲积物的磨圆度比冰碛物高。

()7. 酸性岩浆的流动性大于基性岩浆。

()8. 花岗岩中常含橄榄石等次要矿物。

()9. 产状为315°∠60°的断层为北东向断层。

()10. 背斜总是形成山地,向斜总是形成谷地。

()11. 地震震级和烈度的含义相同,都可以表示地震的强烈程度。

()12. 远处发生了一次剧烈的地震,地震台首先接收到的是P波,其次是S波,这说明 P波传播速度比S波快。

()13. 陆壳下的莫霍面深度随地面高程的增加而增加。

()14. 海沟、岛弧都是聚敛运动的结果。

()15. 大陆漂移说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漂移机制问题,但大陆漂移说却是海底扩说和板块构造理论诞生序曲。

()16. 河流阶地是由河流的下蚀作用造成的。

()17. 冲积物的分选性比冰碛物好。

()18. 心滩是河流双向环流作用下形成的();19. 冰碛物的磨圆度比冲积物高。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题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题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题思考题答案第一部分填空与判断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2、地球的内部圈层主要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3、地质学的研究方法为将今论古的历史比较法。

二、判断题(正确∨,错误×)1、地质学与地球科学研究的内容实际上没有本质区别(×)。

2、地球的演变是以渐进的方式持续进行的(×)。

第二章地球一、填空题1、莫霍面以上为地壳;古登堡面以上至莫霍面之间为地幔;古登堡面以下为地核。

2、陆壳具有双层结构,其分界面称为康拉德面。

3、陆壳具有双层结构,上部为硅铝质,下部为硅镁质。

二、判断题(正确∨,错误×)1、某地区重力异常,说明该地区重力值偏高(×)。

2、纵波传播速度快,能够在液体中传播,横波传播速度慢,不能在液体中传播(∨)。

3、地下的温度、压力,与地壳的密度成正比(×)。

4、古登堡面以上,重力值随深度增加而增加;古登堡面以下,重力值随深度增加而减小(∨)。

5、地球的北极为地磁场的N极;地球的南极为地磁场的S极(×)。

6、地球重力随纬度增加而增加(∨)。

三、选择题1、岩石密度越(B),地震波的传播速度越慢;能在液体中传播的是(D )。

A、大B、小C、横波D、纵波2、地震波能够在地球内部传播说明地球有(A);地壳中的岩石可发生强烈的弯曲说明地球具有(B)。

A、弹性B、塑性第三章地壳一、填空题1、地球表面积是起伏不平的,可分为陆地和海洋两大部分。

2、大陆表面按高程和起伏特征可分为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和洼地六种地形地貌单元。

3、世界上的两大山系为阿尔卑斯—喜玛拉雅山系和环太平洋山系。

4、海底地形分为大陆边缘、大洋盆地和大洋中脊三大单元。

5、大陆边缘由⑴大陆架;⑵大陆坡;⑶大陆基;⑷岛弧;⑸海沟五部分构成。

6、固体矿物按内部结构可划分为晶质和非晶质两类两类。

7、晶体按其生长方式分为一向延长型、二向延长型、三向延长型三种。

地球科学概论考研复习习题

地球科学概论考研复习习题

参考用书:《地球科学概论》汪新文主编,地质出版社,1999 院123站台绪论6554 8814重点掌握与理解“历史比较法”(现实主义原理)的思想和地球科学的研究意义。

课了解地球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的特点及研究方法。

1号471弄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研重点掌握大地水准面、黄道面、白道面的概念。

123站台理解各种地形、地貌的特征及海底地貌单元的构成。

辅导了解地球是宇宙的一个组成部分,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结构;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规律;开普勒三定律;地球的基本参数和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

200092123站台第二章地球的外部圈层kaoyangj了解地球外部圈层的含义(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的物质组成及组分的分类,大气运动的动力、大气环流及其成因;水的类型(按存在形式、所处的环境)。

6554 8814理解大气圈的分层结构-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散逸层;掌握海水运动的形式及定义;地下水的基本类型;冰川的形成与冰川的类型。

同济重点掌握科里奥利力、河流、洪流、片流、潮汐、引潮力、透水层、隔水层、包气带水、潜水、潜水面、承压水等概念。

021-密云路第三章地球的内部圈层659 76674了解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物质状态特点及组成;地球内部密度、压力、重力、温度、磁场的特征;矿物的肉眼鉴定依据;按化学成分划分的矿物类型;重力异常与重力均衡;三大岩类(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的概念;地磁场的组成(基本磁场、变化磁场、磁异常)。

123站台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及划分依据;地壳类型(大洋地壳、大陆地壳)及其分层结构。

院掌握莫霍面、古登堡面、软流圈、岩石圈、地热增温率(地温梯度)、磁偏角、磁倾角、磁场强度、矿物、岩石、解理、硬度、岩石结构、岩石构造等概念。

课021-第四章地质年代与地质作用了解地质作用的类型,即可分为表层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和内部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表层地质作用可分为风化、剥蚀、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内部地质作用可分为岩浆作用、变质作用、构造运动;同位素地质年龄的测定原理。

地球科学概论试题及答案共8套

地球科学概论试题及答案共8套

12、3、 4、 5、 A人和真象,真马等出现于哪一个纪 A J B 、K C印支运动发生于 ________ 纪。

A 、石炭纪B 、二叠纪 C矽卡岩型矿床是下列哪一种变质作用形成的A 接触交代型变质作用B 、区域变质作用 加里东运动发生于 。

A 中生代 B、晚古生代 C 下列哪一种褶皱构造一定发生了地层倒转_、倾伏褶皱 B 、直立褶皱 C 、倾斜褶皱 D 、翻卷褶皱三叠纪、白垩纪OC 、埋藏变质作用 、早古生代D D 、动力变质作用、新生代地球科学概论试题及答案(共8套)第一套《地质学基础》试题姓名 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解释(4' X 8共计32分)1. 新构造运动2. 风化壳3. 莫霍面4. 标准化石5. 岩石圈6. 矿物7. 向斜8. 转换断层、填空(1 ' X 20共计20分)。

1、 古登堡面是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的分界面。

2、 火山喷发类型有 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两类。

3、 火成岩可以分为超基性、基性、中性、酸性、脉岩等类别,请按此顺序分别列举一类岩石名称 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4、 中生代从早到晚有 ___________ ,它们的代号分别为 ____________ 。

5、 变质作用包括 ________ 、 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三类。

6、 火山碎屑岩按照碎屑粒径大小可以划分为 _____________ 、 ________ 和 _________ 三类。

7、 岩石变形发展的三个阶段是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地球科学概论详细习题与答案

地球科学概论详细习题与答案

地球科学概论详细习题与答案地球科学是一门广泛的学科,它涵盖了地球的自然环境、历史、结构和演化等多个方面。

在学习地球科学的过程中,习题与答案的练习是很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地球科学概论的习题与答案,以便初学者更好地掌握地球科学的知识。

第一章: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两个自转周期是多少?它们分别代表什么?答:地球的两个自转周期分别是星周日和恒星日。

星周日是指地球绕太阳一周所需的时间,约为365.24天,恒星日是指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约为23小时56分钟。

2.地球的赤道半径和极半径分别为多少?答:地球的赤道半径约为6378.14千米,极半径约为6356.75千米。

3.为什么地球的赤道半径和极半径不同?答:地球自转产生了离心力和阿贝尔效应,使得地球赤道周围的物体离地球中心更远,因此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略大。

第二章:地球的磁场1.地球的磁场是由什么形成的?答:地球的磁场是由地核中液态外核的対流运动所形成的大电流所产生的。

2.地球的磁场有什么作用?答:地球的磁场对宇宙射线的影响很大,它可以抵御太阳风及粒子辐射,并将它们引导到地球两极区域形成极光。

此外,地球磁场还对导航、地质方向勘探和航空等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3.地球磁极的位置和方向有变化吗?答:是的,地球磁极的位置和方向是会随时间而变化的,这种变化称为地磁极漂移。

在过去几千年中,地磁极已经移动了很多,有时甚至会翻转其方向。

第三章:地球的大气1.地球大气的主要组成是什么?答:地球的大气由78%的氮气、21%的氧气和1%的稀有气体(如氩、氦、氖等)以及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组成。

2.地球大气的结构如何?答:根据大气的温度变化和成分的变化,地球大气被分为五个层次。

从地表起分别是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中间层和热层。

3.地球大气中的温室效应是什么?答:地球大气中的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的水蒸气、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吸收地球表面上向外散发的红外辐射,使其在大气中产生所谓的“温室效应”,增加地球表面和大气的温度。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题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题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题一、名词解释地层层序律坡积物生态平衡生态系统河流阶地矿物解理岩石蛇绿岩相对地质年代同位素年龄承压水包气带水区域变质作用变质作用中心式火山岩浆作用岩浆侵入作用将今论古与以古示今磨圆度分选度岩石结构岩石构造地温梯度地热增温率黄道面白道面克拉克值搬运作用构造应力磁异常古登堡面重力异常重力均衡地质灾害自然环境地质环境自然资源矿产资源矿产与矿床内生成矿作用天气“厄尔尼诺”差异风化作用“将今论古”二、填空1、古生代从老到新依次划分为、、、、、等6个纪。

2.中生代从老到新依次划分为、、等3个纪。

3.风化作用的类型主要有、、。

4.野外岩石命名的依据主要有。

5.按照运动特点和埋藏条件,地下水可分为:、、三种类型。

6.海水的主要运动形式有:、、、。

7.地磁场的三要素包括:、、。

8.地磁场由、、等3部分组成。

9.描述河谷地貌形态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10.松散沉积物经过、、等成岩作用方式,变为坚硬的沉积岩。

11.沉积物成岩作用的主要方式有。

12.机械搬运作用的方式包括。

13.由陆地向海洋,海底地貌单元包括(至少填出5个):。

14.冰川的主要侵蚀和沉积地貌有、、、、。

15.海底地貌单元包括(至少填出5个):。

16.地下水沿潜水面形成的喀斯特景观地貌有(写出4个)、、、。

17.海浪的主要侵蚀地貌有(至少列出3个)、、、、。

18.大西洋的大陆边缘,从海岸线向深海方向的地貌单元分别是、和。

19.河流的向源侵蚀作用常可使、和产生三种结果。

20.生物按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可分为、、三大类。

21.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有(至少列出4个):、、、、、等。

22.生态系统的组成为、、、。

23.大地水准面是指由所构成并延伸的曲面。

24.根据在不同高度上温度的变化等特点,大气圈自下而上依次划分为、、、和等5个圈层。

25.大气圈存在的主要依据有。

26.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主要有。

27.风化作用主要包括三种方式。

28.根据岩浆中SiO2的含量,可将其划分为、、、等4种基本类型。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带答案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带答案

1.历史比较法:这是地质学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方法。

虽然人类不可能目睹地质事件发生的全过程,但是,可以通过各种地质事件遗留下来的现象和结果、利用现今地质作用的规律,来反推古代地质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及特点,这就是历史比较法。

地温梯度:深度每增加100m增加的温度。

不同地区地温梯度不同,如亚洲的平均值为2.5度;欧洲为3~3.5度。

解理:矿物受力后沿一定结晶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称为解理。

所裂开的面称解理面。

地层层序律:一般情况下,下伏岩层老,上覆岩层新,只要把一个地区所有的岩层按由下到上的顺序衔接起来,就能划分出不同时期形成的岩层或地层。

这种利用地层确定相对年代的方法叫地层学方法,又称地层层序律或层叠置律生物演化律:根据岩层中保存的生物化石建立地层层序和确定地质时代的方法称为古生物学方法,又称生物演化律。

2.标准化石:指那些演化速度快、地理分布广、数量丰富、特征明显、易于识别的化石。

利用标准化石不仅可以鉴定地层的时代,也可以用于地层的年代对比。

机械分异现象:颗粒粗大的先沉积,细小颗粒后沉积;密度大物质成分先沉积,密度小的物质成分后沉积。

3.岩浆作用:从岩浆的形成、演化、直至冷却,岩浆本身发生的变化以及对周围岩石影响的全部地质作用过程称为岩浆活动或岩浆作用。

隔档式褶皱、隔槽式褶皱、地堑、地垒背斜形态完整、窄而紧闭,而其间隔的向斜比较平缓开阔的褶皱,称为隔档式褶皱向斜紧闭且形态完整,而其间隔的背斜则平缓开阔、或呈箱状的褶皱,称隔槽式褶皱。

可画图便于理解。

4.大陆的地形特征大陆边缘大陆边缘:指大陆与深海盆地之间被海水淹没的地方。

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大陆基、岛弧与海沟。

大陆的地形特征:可分为 5 种地形:山地、丘陵、平原、高原、盆地。

(洼地也可以算一个)5.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据大气在垂向上的温度、组成、电荷及运动等特征分为 5 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电离层和散逸层。

6.地球内部出现了2个明显的一级波速不连续界面。

地球科学概论概论述题大题及答案分解

地球科学概论概论述题大题及答案分解

1. 论述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及划分结果。

(8分)答: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主要依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及其特征。

地震波是由地震激发出来的弹性波,它分为体波和面波。

其中,面波是沿地表面传播的,对地球内部圈层划分意义不大。

体波根据波的传播方向和介质的质点振动方向又进一步分为纵波(P波)和横波(S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过程中,P波较S 波快,S波在液体中不能传播。

从地表向下大陆平均约33km处P波从7.00km/s突然增加到8.10km/s,横波也有突然的增加,这是一个全球性的波速不连续面,即莫霍面。

把莫霍面之上的固体地球部分称为地壳,莫霍面之下的部分称为地幔。

在大约2890km深处,P波从13.6km/s突然降到7.98km/s,S波向下消失了,这个面称为古登堡面,把古登堡面之上、莫霍面之下的部分称为地幔,古登堡面之下的部分称为地核。

根据地震波还可以把地球内部进一步划分为更多的次级圈层,如软流圈等。

2. 论述地层接触关系及其构造运动意义。

(7分)答:地层接触关系是指新老地层(或岩石)在空间上的相互叠置状态。

它可以分为整合接触和不整合接触两大类,其中不整合接触可进一步分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和角度不整合接触。

地层之间不同的接触关系反映了不同的构造运动特点。

⑴整合接触是指新老两套地层的产状完全一致,时代连续的接触关系。

它表明在地壳稳定下降或升降运动不显著的情况下,沉积作用是连续进行。

⑵平行不整合接触(又称假整合接触),其特点是新老两套地层的产状基本平行,但时代不连续,其间有反映长期沉积间断和风化剥蚀的剥蚀面存在。

它反映的是地壳下降接受沉积,接着地壳上升遭受风化剥蚀,然后地壳再下降接受沉积。

平行不整合反映地壳一次显著的升降运动。

⑶角度不整合是指新老两套地层产状不一致,以一定角度相交,两套地层时代不连续,其间有代表长期风化剥蚀与沉积间断的剥蚀面存在。

它反映了地壳下降接受沉积,接着地壳发生水平挤压运动,使岩层产生褶皱、断裂等变形,岩层伴随着水平方向缩短的同时,在垂直方向上升,在陆上环境下,变形的地层遭受长期风化剥蚀,形成凹凸不平的剥蚀面,然后地壳重新下降,接受沉积。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资料及答案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资料及答案

第一讲 地球的物理性质和圈层结构一、名词解释(1)重力异常:将实测的重力值减去该点的重力正常值,其差值即为重力异常。

(2)地磁异常:实测地磁要素的数据与正常值(地球基本磁场)的差别。

(3)地磁场倒转:地磁极出现 “反转”,即南、北极互相颠倒的现象。

● 地磁场正向期:与现代地磁场方向一致的时期。

● 地磁场反向期:与现代地磁场方向相反的时期。

(4)莫霍面:莫霍面(Moho discontinuity)(莫霍洛维奇1909年发现):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

深度:大陆地表之下平均33km ,大洋地下5-8km ;纵波P 波速突然增加, 地内温度突然升高。

(5)古登堡面:(Gutenberg 1914年提出):地幔与地核的分界。

深度: 2900km 深度处,纵波P 波速急剧降低,横波S 波到此中止 (固态转为液态)。

(6)地壳;:地壳是岩石圈上部的次级圈层。

▲大陆型地壳:指大陆及大陆架部分的地壳, 具有上部硅铝层(花岗质层)和下部硅镁层(玄武质)层的双层结构, 以康德拉面为分界;▲大洋型地壳:往往缺失硅铝层, 仅发育硅镁层, 不具双层结构。

(7)岩石圈:软流圈之上的固体地球部分。

(8)软流圈:又称低速带, 是指地下60-250km 之间,地震波速度减低的地带(塑性流动)特性: 1、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厚度厚薄不一。

2、平均密度3.5g/cm 3,物质成分与石陨石相当。

3、具有可塑性和流动性。

二、简答题(1)地球的内部(固体地球)层圈的划分及其划分依据?地幔 地幔圈(中间圈)———2900km 古登堡面 地核:外核———5000km 莱曼面 内核 地球内部圈层划分依据:地球物理依据 :据地震波波速在地内的变化将地球内部划分成若干圈层. 不连续面(discontinuity ):地震波的速度在某些深度发生明显的改变,这个深度可以作为上下物质的分界面,称为不连续面。

地质学依据:通过研究深源岩石及其形成时的温压条件来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信息。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全)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全)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张晖第一章1,地质学: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自然科学,其物质组成,构造运动,发展历史及演化规律;当前研究的重点地壳和与它有密切关系的部分。

2,地球科学:研究地球结构组成,演化和运动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第二章1,大气圈的结构;大气圈分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散逸层2,地球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地核;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地壳的特征:厚度:平均33km,陆壳最厚达80km (青藏),洋壳平均7km地幔的特征:厚度: 2850km,体积是地球的83%,质量是地球的67.6%地核的特征:外核的密度由地幔的底部的 5.6-5.7 g/cm3,急剧跳跃到9.7 g/cm3然后逐渐增加到11.5 g/cm3,推测地球外核由氧化铁组成,在巨大的压力下它不仅是熔体,而且相变为密度更大的金属相。

内核物质的密度最大,大约是12.5-13g/cm3,主要由铁和镍组成,也可能有其它元素存在。

3,地壳均衡的含义;按阿基米德原理,在重力作用下,物体下界面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顶部则会产生高低不平的现象。

这种地壳内部各地密度不同而引起的自动调整(补偿)现象称地壳均衡。

4地震波不连续面;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速度一般随深度增加,但又不是匀速增加,在某些深度处发生突然变化。

地震波在此突然加速或减速(纵波减速时,横波甚至会消失)。

这种波速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作不连续面。

不连续面的存在,标志着地内物质在此层上下面有明显区别,因此成为地内圈层构造的界面1、莫霍洛维奇不连续面(简称莫霍面或莫氏面)。

深度平均17km,陆地33km,海洋平均厚度6千米。

地震波加速,表明其下物质密度、硬度增加。

古登堡不连续面,深度约2900km。

地震波减速,横波消失,表明其下物质很可能是液态。

2、二者构成了地壳与地幔、地幔与地核的界面3重力异常:往往在现场实测的重力值多数与正常重力值不符,且有一定的偏差,这种现象称为重力异常。

地球科学概论考试重点

地球科学概论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 :1地球表层 :是指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的相互交错、渗透局部。

2太阳系: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

8 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卫星及其他小天体组成。

3 小行星带:是太阳系内介于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密集区域。

4 太阳黑子:是在太阳的光球层上发生的一种太阳活动,太阳外表一种炽热气体的巨大漩涡,其温度低于周围温度。

5 科里奥利力:地转偏向力,是由于地球自转而使地球外表运动物体受到与其运动方向相垂直的惯性力。

6 地球的偏心率:地球绕太阳公转时的轨道的两焦点间的距离和长轴长度的比值。

7 地层层序律:在一个地区,如果没有发生构造变动,年代较老的地层在下,年代较新的地层叠覆在上。

8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一个样本内,其放射性原子的衰变至原来数量的一半所需的时间。

9 化石:保存在岩层中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遗体和生命活动的痕迹。

10 地磁场倒转:地球磁场的方向发生180°的改变,也就是地磁两极的极性发生的倒转现象。

11莫霍面: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

12古登堡面:地幔和地核之间的分界面;13地壳:莫霍面以上的固体刚性的主要由岩石组成的地球外壳局部;14岩石圈:地壳和地幔顶部,软流圈之上的地球内部的刚性局部;15软流圈:又称低速带,是指地下 60-250km 之间,地震波速度减低的地带(塑性流动 )16地温梯度:沿等温面的法线朝向地球中心方向上单位距离内温度所增加的数值, 又称地热增温率。

17地壳元素的丰度:元素在地壳的平均含量;18主量元素〔常量元素或造岩元素〕:是岩石中含量大于1%的元素19微量元素:地壳 (岩石 )中含量低于 0.1%的元素20矿物: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具有相对固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21条痕:矿物粉末的颜色22碎屑结构:是指在一定动力条件下共生在一起的碎屑颗粒所具有的内在形貌特征的总和,其中包括粒度、分选度、圆度、支撑类型和孔隙等几个方面。

《地球科学概论》考试知识点重点.doc

《地球科学概论》考试知识点重点.doc

地球空间1,地球空间:靠近行星地球的、受太阳辐射变化直接影响的空间区域。

内边界大约距离地球表面60公里,外边界是太阳风与地磁场相互作用形成的。

2,地球空间构成:中高层大气、电离层、等离子体层、磁层3,研究临近空间(20~100公里)的大气的重要性:亚轨道飞行器的飞行范围(仍受到地球引力牵引,但在一定时间能体验到失重)载人航天器气动加热严重的区域中程导弹飞行空间亚轨道旅游对地观测军事侦察4,臭氧层: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相对较高的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吸收短波紫外线。

距地面15~50千米高度的大气平流层,集中了地球上约90%的臭氧,这一区域被成为臭氧层。

臭氧层分布在离地20~50千米的高空,臭氧主要是紫外线产生的。

5,联合国相关组织,1985年法曼南极臭氧,1995年罗兰-莫里那理论,1995年诺化奖6,热层的加热源:吸收太阳紫外辐射和X射线(最重要)带电粒子加热(高纬地区)电离层电流加热(高纬地区)7,大气密度日变率:40公里以下:(6%50-100 公里:10-25%100公里以上:随太阳活动和地磁活动而变化;在磁暴发生几小时后,密度可增加几倍甚至达10倍。

8,高层大气密度随太阳活动变化:原因:太阳紫外辐射增强,目.被高层大气吸收;变化幅度:340km: 10倍500km: 50 倍电离层:1,什么是电离层:2,电离层结构3,电离层扰动4,电磁波在电离层中的传播5,当前电离层研究重点1,电离层:地球高层大气的一部分,因受太阳的紫外线、X射线和带电粒子辐射而电离。

是地球大气中自山电子密度足以对无线电波传播产生显著影响的区域。

高度范围:60-1000 km2,电离层的基本特性:具有足够数量的自由电子和离子,显著地影响电磁波传播。

电离度底(~1%),相当多的大气分子和原子未被电离电子和离子的运动还部分地受中性风的影响3,影响电离层状态的主要因素电离过程:增大电荷密度;主要电离源是来自太阳的短波辐射与粒了辐射复合过程:减少电荷密度;与大气密度、风等因素有关4,电离层分层结构D 层:(60~90km)主要电离源:太阳的拉曼a辐射和软X射线辐射夜间D层基木消失无线电波在这一层中的衰减严重(原因:大气较稠密,电子与中性粒子和离子的碰撞频繁)E 层:(90~ 160km)电子密度峰值出现在105-110km之间。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重点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重点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题一、名词解释岩石圈:上地幔软流圈之上由固体岩石组成的圈层。

包括上地幔上部固体岩石部分和地壳,其深度范围在0—70km,岩石圈在大洋地区薄,高原地区厚。

软流圈:位于上地幔上部,岩石圈下部塑性岩石所组成的圈层。

其深度范围在70—250km之间,一般认为低速带内岩石接近熔点,但并未完全熔化。

大陆边缘:指大陆与深海盆地之间被海水淹没的地方。

包括大陆架、大陆坡、大陆基、岛弧与海沟。

大陆架:是海与陆地接壤的近海平台,其范围从海岸的低潮线起向海延伸到海底坡度显著增大的转折段为止。

大陆架地势平坦,坡度一般小于0.3度,平均0.1度,外缘水深一般不超过200m,最深达550m,水深平均130m。

矿物:矿物是地质作用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

岩石:是矿物的自然混合物,也可以是岩屑或岩屑的混合物。

解理:矿物受力后沿一定结晶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称为解理。

所裂开的面称解理面。

断口:矿物受力后在解理面方向之外裂开,称为断口。

硬度:矿物抵抗外力、刻划、压入和研磨的能力称为硬度。

岩石结构:反映岩石中矿物本身的特点及颗粒之间的组构特点。

如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粗细、分选磨圆程度等。

岩石构造:指岩石中不同矿物、矿物集合体之间或与其它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充填方式等所反映出来的外貌特征。

沉积岩:是在地表或近地表,常温、常压条件下,由各种外动力地质作用及火山作用形成的松散堆积物经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

显著特征是有层理和层面构造。

交错层理:由一系列斜交层系界面的纹层组成,按其层系厚度可分为小型、中型、大型、特大型四种;按其层系形态可分为板状、楔状、槽状三种基本类型。

韵律层理:是由不同成分、结构颜色的沉积物有规律的交替叠置而成。

常见砂质层和泥质的韵律互层,称为砂泥互层层理。

沉积旋回:是指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层的岩性特征在纵向上连续的、有规律的变化。

相对地质年代:用来反映岩石、地层或地质事件相对新老关系的时间单位称为相对地质年代。

绝对地质年龄,即同位素年龄:主要是利用岩石中某些放射性元素的蜕变规律,以年为单位来测算岩石形成的年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ⅠFill-in-the-Blank2. C12 has 6 protons(质子). How many protons does C13 (中子)does C13 have? _7_ Nitrogen-14 (N14) has 6 protons and 8 neutrons: true or false?_false_4. The type of metamorphism that occurs over large areas, commonly at convergent platedisturbed after lithification.ⅡShort Answer Question1.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n active volcano and a dormant volcano?2.What does a porphyritic texture tell about the history of an igneous rock?3.Briefly explain why the study of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is important in the studyof historical geology.4.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late and phyllite?5.What kind of rocks (igneous, sedimentary, metamorphic) have been most importantin determining absolute age dates for the geologic time scale? Explain why.6.What are the six fundamental geologic principles which are used in relative dating?7.Explai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magnitude and the intensity of an earthquake, interms of how each is measured or observed.8.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elastic and plastic deformation?9.What does compression stress result from?10.What causes submarine hydrothermal vents?ⅢShort Answer Essay Questions1.How do a rock and a mineral differ?2.When looking at a hand sample of an igneous rock, how would you tell if it is plutonic or volcanic?3.How does elastic rebound theory explain when earthquakes occur?4.What are some uses of metamorphic rocks such as marble, slate, sulfide ore, talc, graphite, and clay?5.Briefly explain why,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isostasy, continental crust should be thicker than oceanic crust.• Earth is a dynamic and evolving planet.• Plate tectonic theory: The lithosphere is composed of rigid plates that diverge, converge, orslide sideways past one another as they move over the asthenosphere.• Volcanoes and earthquakes occur at the boundaries between the plates.• The rock cycle illustrates theinteractions betweenEarth’s internal andexternal processesandhow the threerock groups areinterrelated.• Geology is the study of the Earth–Physical geology is concernedwith the materials and processes whichcompose and operate onthe surface of,and within, Earth.–Historical geology is concernedwith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Earth'scontinents, oceans, atmosphere, and life.• The principal subsystems of the earth:Atmosphere / Biosphere / Hydrosphere / Lithosphere / Mantle / Core.• 十大环境问题: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海洋污染、固体废物污染。

• A rock is a solid aggregate of one or more minerals, as well asnon-crystalline matter such as natural glass or organic materiallike coal.由固体颗粒(矿物、玻璃或生物遗骸)天然地紧密结合所形成的固体。

•Minerals are naturally occurring, inorganic,crystallinesolids that have definite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characteristic physicalproperties. 矿物是自然产出的均匀无机质固体,具有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化学成分,而且内部的原子、离子或分子以某种固定的几何图案有规律地排列。

•Rock group: 火成岩(igneousrock) / 沉积岩(sedimentary rock) / 变质岩(metamorphic rock). Isotope 同位/ proton 质子/ neutron 中子•地壳中元素含量:氧硅铝铁钙硫磷镁。

•Bonding: Ionic bounding / Covalent Bonding / Metallic / Van der Waals Bonds• Polymorphism: 物质能以两种或两种以上晶体结构存在。

• Mineral groups: 1.Native elements minerals (Ag、Pt)2.硅酸盐矿物(silicates,Most common as measured by rock volume)、碳酸盐矿物(carbonates)、氧化物矿物(oxides)、硫化物矿物(sulfides)、硫酸盐矿物(sulfates)、卤化物矿物(halides)• Ferromagnesian silicates: Dark in color and dense(稠密). Non-: Light colored.•Carbonate minerals(碳酸盐岩): Are found mostly in the sedimentary rocks limestone and dolostone / Carbonates are derived from the shells and hard parts of marine organisms or areprecipitated from seawater as evaporites.• Sulfides minerals(硫化盐矿):Are found in all types of rocks. They commonly form along mid-oceanic ridges.• Sulfates minerals(硫酸盐矿):Sulfate minerals are common in deserts, forming from evaporation of water.• Identify bases: Shape(Single crystal / aggregate), Optical properties(color and streak / luster / transparency), Mechanical properties(hardness / cleavage / fracture), Other physical properties(specific gravity / magnetism).Transparency:矿物透过可见光的能力。

广义讲,所有非金属矿物都是透明矿物,所有金属矿物都是不透明矿物。

Luster:矿物对可见光的反射能力。

可分为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和非金属光泽。

Color:矿物吸收了白光中某种波长的色光后所表现出来的互补色。

包括自色、他色、假色。

Striation:矿物粉末的颜色。

对于某些金属矿物具有重要鉴定意义,如赤铁矿可呈赤红、铁黑或钢灰等色,但它的条痕总为樱红色。

• Cleavage:是晶体受到外力打击时能够沿着一定结晶方向分裂成为平面(解理面)的能力,受内部结构特征的制约。

解理面总是代表内部质点排列而成的平面之间联结力最弱的方向。

不同矿物产生解理的能力不同,故解理的特征是识别矿物的重要标志。

• fracuture:矿物受外力打击后不沿固定的结晶方向断开时所形成的断裂面。

断裂面方向任意,端口不规则。

• 鉴别:Density–轻重/ Feel-滑石(talc) / Taste–石盐(halite) / Magnetism-磁铁矿(magnetite) / Double refraction–方解石(calcite) / React to dilute hydrochloric acid–方解,白云石(dolomite). • A resource is a concentration of naturally occurring solid, liquid, or gaseousmaterials in or on Earth’s curst in such form and amount that economicextraction of a commodity from the concentration is currently or potentiallyfeasible.• Natural resources: Metallic resources (copper, iron ore, etc) / Nonmetallic resources (sand, gravel, salt, sulfur, etc) / Energy resources (petroleum, natural gas, coal and uranium).• resource: the total amount of a commodity, whether discovered orundiscovered.• reserve: only that part of the resource base that is known and can beeconomically recovered.Ch 03• Magma: Molten rock material below the Earth’s surface.• Lava flows: Magma reaches the surface.• Igneous rock(火成岩): intrusive rock(侵入岩) and volcanic rock(火山岩).• Destructive&Constructive:Volcanism may destroy housesand farmland and cause injuriesand fatalities. & It isresponsible for the origin of manyoceanic islands and oceanic crustas well as critical atmosphericgases.• Distribution: 60% Circum-Pacific belt / 20%Mediterranean belt / 20% Mid-oceanic ridges.• Type: Convergent(挤压) / Divergent(发散) / Intraplate(版块内).• Volcanic material喷出物包括Gas、Pyroclastic materials和melting body(凝结形成lava). •Volcanic Gas: Water vapor / carbon dioxide, nitrogen, sulfur dioxide, hydrogen sulfide / carbon monoxide, hydrogen, Chlorine. Sulfur have widespread an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climate.• Lava Flows: Aa lava is made up of angular blocks and fragments / Pahoehoe lava has a smooth surface much like taffy / Pressure ridges and spatter cones(高压脊和寄生熔岩锥) are typical of many flows. / Columnar Joints, formed in response to cooling and contraction of lava, formmost commonly in basalt and andesite lava flow. / Pillow lavas are bulbous, interconnecting masses that result fromunderwater eruption of basaltic lavas.• Pyroclastic materials are solids, including ash, lapilli, blocks, bombs and cinder.• Type:Shield Volcanoes 盾状火山、Cinder Cones 锥形火山、Composite Volcanoes (Stratovolcanoes) 复式火山、Lava Domes 熔岩丘、Supervolcano Eruptions 超级火山.• Other Landforms: Fissure Eruptions and Basalt Plateaus / Crater/Calderas.• Dangerous / Hazards: pyroclastic materials and gases, lahars(火山泥流).Ch 04• Magma composition: Si Fe Mg Ca Na K.•relative proportions of silica,iron, and magnesium: Felsic (硅>65%,900) / Intermediate(53-65) / Mafic(45-52, 1200℃) / Ultramafic(硅<45). Si, sodium, potassium, aluminum / Calcium, Fe, Mg. •Viscosity: composition, temperature, gasses(CO2), the presence of mineral crystals (crystallinity)friction from the surface over which lava flows (shearstress during movement). •Magma Originate: Magma accumulates in reservoirs in the lower crust or upper mantle in magma chambers. Molten(熔融) rock is less dense than solid rock, and so it is buoyant and begins to rise thru the lithosphere. 高温低压有水,地表地下不宜,板块边界断裂地下容易. •Assimilation(同化): sometimes by stoping, can change a magma'scomposition, but usually only to a limited extent. Contamination(混染),同过程不同侧面. Crystal setting: 结晶分异. •Bowen’s Reaction Series:Discontinuous series(理想冷却条件) / Continuous series(钠代替钙). •先融化(后析出): quartz>muscovite>potassium feldspar>biotite=Na-rich plagioclase feldspar. • Plutons: are bodies of igneous rock which have been intruded in country rockor have formed in place far beneath the surface.• Concordant pluton include sills岩床,laccoliths盖/Discordant: dikes墙,batholiths基,stocks株. –Dikes are discordant features (cut across layering in the country rock)–Sills are concordant (parallel to the rock layers)•Textures(斑状): Rapid cooling typifies volcanic rock and produces aphanitic(隐晶质) textures. / Slow cooling of plutonic magmas produces phaneritic(显晶质) textures with mineral grains that are easily visible without magnification. / Porphyritic textures are characteristic of rocks withcomplex cooling histories and contain mineral grains of different sizes. / Other igneous rock textures include vesicular, glassy, and pyroclastic. Phenocrysts(斑晶).• Depending on whether magma erupts: plutonic (deep-seated)/ volcanic (eruptive) rocks. •Based on the composition (SiO2) of Igneous Rock: Ultramafic rock (超基性岩) / Mafic (基性) / Intermediate (中性)/ Felsic (酸性).•Peridotite is ultramafic rock, have olivine, rare at surface, composition close to mantle. •Plutonic, Volcanic: Gabbro, basalt / Diorite, andesite / Granite, rhyolite. • Tuff(volcanic ash),Obsidian(volcanic glass), Pumice & Scoria(volcanic glass, Vesicular).Ch05火成Igneous rocks:67.4% . /沉积Sedimentary rocks:7.9% . /变质Metamorphic rocks:27.4% . • External外力: Weathering, Erosion, Transportation, Sedimentation, solidification.• Weathering风:the mechanical and chemical alteration of Earth materials at ornear the surface •Erosion侵:involves removing weathered materials from their place of originbywater or wind. • Mechanical Weathering: Frost action / Pressure release / Thermal expansion and contraction / Crystal growth / Activities of organisms. Result have chemically as parents.• Chemical weathering: Solution / Oxidation / Hydrolysis• Hydrolysis: During hydrolysis hydrogen ions react with and replace positive ions in potassium Feldspar. The result is clay minerals and substances in solution such as potassium and silica.•Sediment Type: Detrital sediment consists of solid particles, products of mechanical Weathering. / Chemical sediments consist of minerals precipitated from solution by inorganic processes and by the activities of organisms thru chemical weathering.•crack: When water freezes in cracks in rocks it expands and then it contracts when it thaws, thus exerting pressure and opening the cracks wider.•Mud cracks: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 Lagoons and mudflats.Ch 11•Evidence: Continental Fit, There is a close fit between the continents off the coast at a depth of about 2000 m. / Similarity of Rock Sequences, Marine, nonmarine, and glacial rock sequences of Pennsylvanian to Jurassic age are nearly identical on all the Gondwana continents / Similarity of Mountain Ranges, The trend of several major mountain ranges produces a continuous mountain range when the continents are positioned next to each other as they were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Pangea. / Glacial Evidence, Glacial tills and striations on the bedrock beneath the till provide evidence of glaciation at the same time on all the Gondwana continents, with South Africa located at the South Pole. / Fossil Evidence, Some compelling evidence comes from fossils like the Glossopteris fern. One of the strongest examples is the Mesosaurus, a fresh water reptile. •Two models involving thermal convection cells have been proposed to explain plate movement: 1. thermal cells are restricted to the asthenosphere, 2. the entire mantle is involved. Same: Problems with both models involve the source of heat for the convection cells and how heat is transferred from the outer core to the mantle.•Gravity driven plate motion: “Slab-pull”involves pulling the plate behind a subducting cold slab of lithosphere.“Ridge-push”involves gravity pushing the oceanic lithosphere away from thehigher spreading ridges and toward the subduction trench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