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刘青霞故居陈列展览设计理念

合集下载

开封四合院中原民居的“线装书”

开封四合院中原民居的“线装书”

中原民居的“线装书”Quadrangle Dwellingsof Kaifeng图+刘海永一个下雨的秋日,笔者带女儿和几个小朋友到辛亥革命志士刘青霞故居参观。

那天的游人稀少,孩子们在细雨中快乐地玩耍,偌大的四合院伫立在繁华闹市而不闻车马喧,青砖灰瓦间有飞鸟掠过。

刹那间,笔者忽生感叹,叹时光的变迁,叹流年的暗转,叹岁月的静好。

想起旧时在四合院长大的孩子,他们在传统建筑群中穿梭,在诗书礼仪中成长,当时社会虽无现代文明的发达,却有那个时代特有的宁静。

一座座四合院仿佛一部部经典线装的史书,在历经岁月长河的洗礼之后,有的册页残损,有的内容遗落,有的整章消失……一如这些四合院里的童年时光,再也回不去了。

左右页图:方正朴素、简洁明朗的开封四合院,融合了我国南北方 建筑的特点,厚实稳重的肌骨中,亦不乏轻盈精细的特质。

方正朴素的开封四合院开封四合院是中原民居的代表,据考证,历史 上的北京四合院就师承开封。

开封四合院在民居建筑 中堪称典范。

从北宋到明清甚至民国,在开封居住 的不少达官贵人对家居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促进了开封四合院的发展与完善。

在开封四合院中,通常把南向的房屋称作“正房”或"上房”,北向的房屋称 作"倒座",东西两侧的房屋称作"厢房”。

其中正房供长辈居住,厢房供晚辈居住,倒座则用作客房或 仆役的住室,另有耳房和小院作为厨房和杂屋等。

院子的四周建有封闭式的围墙,房屋所有门窗均朝向院 子内侧,以保持安全和宁静。

大门多开在南面围墙的东部,大门内有高大的影壁,使外人看不到院内的动 静。

大门和二门之间称为"前院”或"外院”,前院的南侧有一排倒座。

古人按照中国传统观念中的"内 外有别”,将四合院分为内院和外院,用以处理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垂花门是连通内院与外院的一道装 饰精美的门,坐落在整个院落的中轴线上。

垂花门以外算作外院,是用来接待客人的;垂花门以内为内院,一般不允许外人进入,也就是我国古代所谓的 "宾不入中门”。

开封市尉氏县焦裕禄事迹展览馆正式开馆

开封市尉氏县焦裕禄事迹展览馆正式开馆

开封市尉氏县焦裕禄事迹展览馆正式开馆
为了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推动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尉氏县筹建了焦裕禄事迹展览馆,展示焦裕禄在尉氏工作生活的光辉事迹,并作为全县党员干部的教育基地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基地.尉氏焦裕禄事迹展览馆是一个以学习、传播焦裕禄精神为使命的特色展馆,位于刘青霞故居前.展厅面积45平方米,共设3个部分,分为“焦裕禄同志生平”、“在尉氏这片热土上”、“永远的丰碑”.展出图片77幅、珍贵文物近22件,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生动反映了焦裕禄在尉氏同大家一起战天斗地、为民除害的事迹.目前,该馆已被确定为尉氏县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教育基地和党员干部教育基地.5月15日下午,尉氏县档案局全体党员干部配戴党徽,途步到焦裕禄陈列馆进行了首次参观学习.
尉氏是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尉氏焦裕禄事迹展览馆展示了焦裕禄在尉氏生活工作6年时间的点点滴滴,是留给尉氏人民的一笔宝贵财富,全县广大党员干部都以此为豪,同时以此激励自己在言行、工作、生活上,处处以焦裕禄精神为榜样,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开展作风建设,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努力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

开封和尉氏刘青霞故居纪念馆联动发展思路探究

开封和尉氏刘青霞故居纪念馆联动发展思路探究

开封和尉氏刘青霞故居纪念馆联动发展思路探究作者:窦彩彩来源:《西部论丛》2020年第01期摘要:刘青霞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辛亥革命女志士,她毕生致力于造福乡梓、兴教办学、支持革命,无愧于“巾帼英雄”、“天下文公”的光荣称号。

开封和尉氏刘青霞故居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均以刘青霞生平事迹展为基本陈设。

在大力提倡爱国主义教育及未成年人教育的今天,如何更好展示革命人物事迹,营造内容丰富、环境舒适的参观学习路线,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两馆的陈列展览、建筑形制为着手点,阐述了两馆之间联动发展的现实意义及发展思路。

关键词:辛亥女杰;建筑形制;社会效应;联动发展一、刘青霞其人刘青霞(1877-1923),河南安阳人,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

刘青霞出生于河南安阳蒋村一个官宦之家,原名马青霞,其父马丕瑶是清政府一个廉洁清正的官员,从知县做起,直至广西、广东巡抚,是一个典型的具有儒家思想的知识分子,人称“马青天”。

马丕瑶的清正廉洁之风、忧国忧民的思想对马青霞有巨大的影响。

马青霞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光绪二十年(1894年)受父母之命嫁与开封尉氏县大地主刘耀德为妻,遂尊夫姓,改称为刘青霞。

尉氏刘家最盛时土地有20余万亩,挂“双千顷”牌匾,店铺有“七十二茂,八十二盛”,是大地主兼营工商业的中州第一富户,人称“刘半县”。

丈夫刘耀德病逝后,刘青霞继承并打理财富,从体恤家族亲人到关心民族荣辱,从兴办私立学堂到致力全民教育,从清王朝一品命妇到革命的坚强后盾,所谓“平生慷慨不吝金,百万白银为中华”,她用生命写就了“巾帼英雄”“天下为公”的丰碑。

二、开封、尉氏刘青霞故居历史沿革及建筑特色开封刘青霞故居是刘青霞在开封的住所,开封人称“刘家宅院”,位于北土街东侧的刘家胡同,因刘家有宅在此,故此街取名为刘家胡同。

故居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距今已有140年的历史。

这是一处具有典型清代风格、富贵华丽而又不失古朴典雅的民居四合院,由位于刘家胡同路北的并排两座三进四合院和位于路南的一进院落组成。

开封四合院窗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启示--以刘青霞故居为例

开封四合院窗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启示--以刘青霞故居为例

就,并且 同时寻找新的表现形式,用这种方法来再现 当代传统四合 院窗文化装饰的奇特的艺术魅 力。
关 键 词 :开 封 ; 四合 院 ; 窗 ;现 代 设 计
四合 院是 中 国古 建筑 的基本 单 元 。说 起 四合 院 ,人
官式建筑制定形 式规 范的这么一个施T准则必然会影 响到民 居建筑 中。建筑结构是抬梁式木构架的刘青霞故居 ,构架规
在 中 国传 统 四合 院 中 常见 到 的 窗形 制 多 种多 样 ,可 墙 。槛 窗呈长条 矩形形 状 ,通 常分为上 下两个 部分 ,上 面
以大致分 为槛窗 、支摘 窗 、什锦 窗 ,此外 还有直 棂窗 、漏 的叫支摘 ,下 面的为玻 璃屉子 ,主要 由外框 、格心 、风 槛 和帘架组 成 ,而无裙板 ,窗外 一般有纱 窗 。槛 窗和 隔扇 门 的样式 十分接 近 ,只不 过槛窗 之下是槛 墙 ,而隔扇 门有 雕 花的裙板 。槛 窗是一种 规格非 常高 的形 式 。老百姓家不 用
们所 能想到 的便是北 京 四合 院 。其 实 ,开封也 有 四合 院 ,
而且 是早在北 宋时期 就 已相 当广泛存 在 了 ,因此可 以说开
范化程度高 ,柱 网பைடு நூலகம்构完整。刘青霞故居所有的房屋都 有前 廊 ,这是一个北方四合 院很大 的特点 。现成的实体文物 为研 究清末民初河南 民居的特点和发展提供 了许多珍贵 的资料。
门 下 半 部 分 为 裙 板 ,有 木 雕 花 心 , 门左 右 两 侧 为 槛 窗 、槛
中国传统曩 的一大特点 ,说的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承重结构主要
就变得异常的 自由,那在墙体上开洞的窗户也变得异常自由, 设
计形 式 匕 有非常多 的空 间可以施展 。
是梁柱体系的木材框架。屋顶的重量都由梁柱来承担 ,所以墙体 样 的色彩 ,组成 了层 次丰富的装饰 图案 。

试论刘家宅院的建筑特色与文化内涵

试论刘家宅院的建筑特色与文化内涵

试论刘家宅院的建筑特色与文化内涵作者:窦彩彩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16年第10期【摘要】刘家宅院是“辛亥女杰”刘青霞(1877-1923)女士的旧居,坐落在八朝古都开封,建于大清光绪六(1880)年,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刘家宅院以上房中轴线为主,左右对称,层次分明,布局严谨。

宅院内部檐、廊、柱、隔、门、窗等多为木制,坚实牢固,门敞窗明,加上清一色的青砖,碧玉素裹,雅而不俗,是一座颇有特色的建筑群,具有极高的文物研究价值。

【关键词】刘家宅院;四合院;建筑形制;文化内涵【中图分类号】TU241.5 【文献标识码】A刘家宅院位于开封市顺河回族区刘家胡同1号,是“辛亥女杰”刘青霞(1877-1923)女士的旧居。

刘青霞祖籍河南安阳,原名马青霞,后嫁与当时河南首富——开封尉氏县刘耀德为妻,遵夫姓,改称为刘青霞。

刘青霞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慈善家、民主革命家,和秋瑾齐名,享有“南秋瑾,北青霞”的美誉。

200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以刘家宅院为基础,成立了刘青霞故居纪念馆为管理机构,加强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并于2011年底正式免费对游客开放。

刘家宅院(图1)主体建筑由胡同北侧东、西两座并排的三进四合院组成,坐北向南,共六个小院,房70余间。

为工作之便,文物部门将西院编为1号院,东院编为2号院,1、2号院建筑形制基本一致。

位于胡同南侧的南配院编为3号院。

3号院是刘家宅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正在修缮,尚未开放。

本文将以刘家宅院的建筑特色与文化内涵为主线,解析中原民居的风貌。

一、刘家宅院的建筑特色河南民居作为中国传统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我国民居建筑共同的传统特征,又有其独特的地方特色。

刘家宅院作为中原地区不可多得且保存较为完整的清末民初民居建筑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开封的地方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

下面以2号院为例来说明其建筑形制。

(一)讲究“坎宅巽门”的方位格局刘家宅院2号院南北长75.6米,东西宽26.8米,由相互分离的各幢房屋组成南北长、东西窄的矩形院落,院落开敞,房房相离,并由转角处的游廊和房屋前的檐廊将其串联起来,显得疏朗而不松散,极具神韵。

浅谈刘青霞故居纪念馆陈列展览的教育功能

浅谈刘青霞故居纪念馆陈列展览的教育功能

浅谈刘青霞故居纪念馆陈列展览的教育功能作者:王艺淳来源:《卷宗》2016年第10期摘要:名人故居类纪念馆教育是藉助陈列展览、实物展品以及宣传活动,对公众进行形象、直观、生动的感性教育。

在崇尚虚拟文化的网络时代,纪念馆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本文所谈到的刘青霞故居纪念馆展览,是展示刘青霞的爱国主义精神实质和业绩成就的主题陈列展览,结合多种艺术手段和信息组合手法,向观众传播特定的与人物主题相关的人物信息,从而达到影响其认知与观念的传播目的,从而凸显出人物纪念馆的教育功能。

关键词:刘青霞故居;陈列展览;爱国主义;教育人物类纪念馆是教育模式的重要载体之一,是形象立体的教科书、老少咸宜的社会课堂、雅俗共赏的文化娱乐场所。

名人故居类纪念馆教育是藉助陈列展览、实物展品以及宣传活动,对公众进行形象、直观、生动的感性教育。

在崇尚虚拟文化的网络时代,纪念馆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在古城开封解放路北土街段,坐落着一座清代民居四合院——刘青霞故居。

这是刘青霞在开封的住所,也是开封较为典型的人物纪念馆。

名人故居或人物类纪念馆讲究氛围感受,注重考据还原。

其陈列展览、复原陈列展览是对人物生平经历的真实再现。

本文所谈到的刘青霞故居纪念馆展览,是展示刘青霞的爱国主义精神实质和业绩成就的主题陈列展览。

展览以明确的人物主题贯穿于内容始终,以人物相关的展品实物作为展示基础;结合多种艺术手段和信息组合手法,向观众传播特定的与人物主题相关的信息,从而达到影响其认知与观念的传播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凸显出人物纪念馆的教育功能。

1 开封刘青霞故居的历史沿革开封刘青霞故居是刘青霞在开封的住所。

刘青霞故居位于开封市刘家胡同,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距今已经130余年。

故居为北方四合院式居住建筑,被开封人称为“刘家宅院”,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刘青霞故居纪念馆于2011年11月正式对外开放,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景区”。

名人故居旅游开发的“三故”理念构建探析

名人故居旅游开发的“三故”理念构建探析

名人故居旅游开发的“三故”理念构建探析作者:刘海艳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5年第4期刘海艳名人故居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也是一种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但现已对外开放的名人故居大多因受种种条件局限,开发力度不深,仅限于生平事迹展;开发意识落后,限于名人建筑物陈列复原层面;开发宣传乏力,限于传统促销手段。

开发好名人故居旅游资源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关键点是要树立系统思维的名人故居旅游开发理念,即结合名人故里、名人故居、名人故事于一体,实现一体化开发。

名人故居直观地显示了这座城市的文脉,承载着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也凝聚了人们的情感关注和想象空间,名人故居是城市文脉的重要载体;名人故居可以促进城市文化形象的完善,促进公益文化及对外文化交流的发展,促进文化旅游业深层次发展,促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促进现代文化名城的建设,是城市的魅力“名片”,并且具有提高城市精神品质的作用。

但是作为人们爱国主义精神教育第二课堂的名人故居因开发开发意识落后,限于名人建筑物陈列复原层面而正在失去它存在的作用和意义。

开发好名人故居旅游资源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关键点是要树立系统思维的名人故居旅游开发理念,本文就着重探讨名人故居旅游开发“三故”系统思维理念的构建这一问题。

一、名人故居旅游开发现状及问题(一)重名人居住建筑轻名人居住环境。

名人居住建筑是名人出生及生活成长的主要场所,不可否认是故居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形式,也是旅游者首先看中的物质内容。

但名人居住环境是名人健康成长的外部条件,环境所营造的氛围对名人的“成名”具有直接的影响。

(二)重静态参观,轻动态参与。

名人故居内展出的内容单调,基本是名人生前用过的生活用具和文献资料,缺乏新意,缺乏趣味性、知识性。

游人只能静态参观,而不能做动态参与性体验活动。

这样就不符合旅游需求变动趋势,其结果是故居游客重游率低,文化与经济价值都没有较好实现。

(三)名人产品表现形式单一。

刘青霞故居导游词

刘青霞故居导游词

刘青霞故居导游词摘要:一、刘青霞故居简介二、故居建筑特点三、故居历史背景四、故居内的展览与陈列五、游览刘青霞故居的实用建议正文:尊敬的游客们,大家好!现在,我将带领大家走进刘青霞故居,一同领略这座充满历史韵味的建筑风采。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刘青霞故居的基本情况。

刘青霞故居位于我国河南省开封市,是一座具有浓厚历史底蕴的民居建筑。

故居的主人刘青霞女士,是清末民初的一位杰出女性,她致力于教育事业,为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

接下来,让我们来欣赏刘青霞故居的建筑风格。

这座故居建筑为典型的明清时期民居建筑,砖木结构,布局合理,典雅古朴。

故居的墙体为青砖砌筑,屋顶为青瓦覆盖,呈现出一种朴素而宁静的美感。

故居内的门窗、梁柱等木构件雕刻精美,展示了高超的木雕技艺。

说到刘青霞故居,我们不能不提及它的历史背景。

刘青霞女士生于清末,经历了鸦片战争、辛亥革命等历史事件。

她看清了国家兴衰、民众疾苦,因此毅然投身教育事业,为培养人才、振兴国家做出了贡献。

刘青霞故居便是她当年生活、工作的地方,见证了那段峥嵘岁月。

如今,刘青霞故居已成为一座展示她生平事迹的纪念馆。

故居内陈列着大量珍贵的照片、文献、实物等,生动地展现了刘青霞女士的一生。

游览故居,您可以详细了解她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教育事业等方面的内容,感受她为国家、民族做出的贡献。

最后,为大家提供一些游览刘青霞故居的实用建议。

参观故居时,请注意保护文物,不要触摸、损坏展品。

同时,尊重故居内的环境和氛围,保持安静,不妨碍其他游客参观。

此外,故居周边有许多特色小吃和纪念品,您可以品尝美食、选购纪念品,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

希望通过我的介绍,您能对刘青霞故居有更深入的了解。

浅析如何做好小型纪念馆陈列展览工作

浅析如何做好小型纪念馆陈列展览工作

百家论坛浅析如何做好小型纪念馆陈列展览工作黄彩莎湖南省双峰县蔡和森纪念馆摘要:陈列展览是小型纪念馆体现社会功能的主要形式,同时也体现了纪念馆的水平高低,是提升小型纪念馆的形象的主要手段,主要责任是通过纪念馆这个平台,让更多的人走进纪念馆学习、认识、感知,并从中受到启迪,接受思想上的教育,进而充分发挥纪念馆“育人”的社会功能。

本文针对如何做好小型纪念馆陈列展览工作方面发表了几点自己的看法,以供广大学者参考。

关键词:小型纪念馆;陈列;展览小型纪念馆对外展示的主要形式就是陈列展览,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纪念馆事业也得到了发展与进步,对纪念馆陈列展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地方的小型纪念馆不仅有一定的规模,还非常具有地方特色,进而更好的吸引了大批观众愿意走进纪念馆参观与学习。

一、加强陈列展览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直观性对陈列展览的内容进行确定是每一个纪念馆首先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对内容的决定直接影响到整个展览的成效,而在对内容准确性的把握方面,通常革命题材还会其他题材在要求上更加严格与慎重。

例如:笔者所在的纪念馆在妇女节就举办了一个关于妇女运动先驱——蔡畅的展览活动,由于主题的特殊性,也因此决定了陈列的内容一定不能随意草率,必须在展览之前进行严密而通盘的考虑与决策。

小型纪念馆是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示出人类以及人类环境物质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构,简单来说就是各种文化进行交互作用的复合体,从纪念馆自身的角度来分分析,陈列展览包括了科研、展示、文化、教育、藏品等等在内的纪念馆整体水平的体现,更是纪念馆实现与广大观众进行对话交流主要方式。

尤其是当前纪念馆的社会教育职能越来越得到重视,其社会作用的影响也是越来越大。

由此可见,加强陈列展览内热的准确性的同时,更要注重内热的真实感、直观性与观众身临其境的氛围,最大限度保障展示的效果能够震撼人心,能让大家学习更多的知识,了解更多的人物信息,将纪念馆陈列展览这门艺术推向更新、更强、更高的台阶。

浅谈刘青霞故居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

浅谈刘青霞故居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

浅谈刘青霞故居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作者:窦彩彩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年第08期摘要:不可移动文物作为珍贵的历史遗存,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反映着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的发展及审美追求,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与此同时,文物遗址遗迹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加强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意义深远。

文章以3号院抢险保护为例,浅谈刘青霞故居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

关键词:文物保护;开发;利用;价值开封市刘青霞故居位于顺河回族区北土街刘家胡同,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为刘青霞当时在河南省城内的居所,系典型的四合式民居,主体坐北朝南,分东、西两宅,布局及建筑形式完全一致,各由前、中、后三进院落组成,占地近4700平方米,1、2号院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保存完整。

在1、2号院的正对面有一座独立的四合院,坐南朝北,建筑面积238平方米,为当时刘家接待客人的客房,是刘青霞故居的附属部分,与建筑主体的东、西两宅共同为一个整体,不可分割,文物部门将其编为3号院。

3号院原来一直有人居住,对建筑改造较为严重。

近年来,里面很少有居民使用和居住,建筑近于废弃。

为保证建筑的原真性和完整性,经勘察,3号院建筑本体渗漏严重,局部出现塌陷甚至坍塌的状况,严重危及建筑安全,对其进行保护和修缮迫在眉睫,否则古建筑便有灭失的可能。

经过工程立项上报和层层审批,2015年国家下拨文物保护专项经费支持3号院抢险保护工程。

为使该工程顺利开展,刘青霞故居纪念馆聘请专业团队进行前期准备工作,工程开展前确定了工程任务及具体要求,论证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对该工程点进行实地勘查,勘察内容包括工程点的地理位置、自然灾害状况、大气环境质量状况、气候状况、残损情况等。

根据前期勘察报告,结合3号院现状,需要抢险加固廊房、西厢房、东厢房、正房等。

廊房屋顶渗漏严重,东稍间被后人在扩建东厢房时毁坏;西厢房主体木构架保存较好,屋顶渗漏及木构件受潮糟朽现象严重,屋面局部下陷,局部坍塌;东厢房南半部保存较好,北半部被后人维修时改动扩建,屋顶渗漏及木构件受潮糟朽现象严重,屋面局部下沉;正房主体木构架保存较好;西稍间西缝梁架被后人在维修时全部拆掉而以墙体承重,屋顶有渗漏现象。

刘青霞故居装饰艺术分析

刘青霞故居装饰艺术分析

刘青霞故居装饰艺术分析
段佳卉;渠滔;海鹏
【期刊名称】《门窗》
【年(卷),期】2016(000)005
【摘要】刘青霞故居地处河南开封,是清末民初豫东地区四合院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其独特的人文魅力,保存较为完整,于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青霞故居的装饰艺术,体现了中原地区尤其是八朝古都开封深厚的历史文化.本文首先对两处刘青霞故居的屋顶造型、墙面装饰、门窗雕饰和室内隔断等进行分析,然后结合以上的研究,挖掘其装饰艺术的美学价值、人文价值、地域特色.
【总页数】1页(P215)
【作者】段佳卉;渠滔;海鹏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河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河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基于生态文化视角的民居建筑装饰艺术——以河南刘青霞故居为例 [J], 王颂
2.开封市刘青霞故居周边"空闲地"的有机利用 [J], 郭力文;张献萍
3.浅谈刘青霞故居文物保护与开发利用\r——以3号院抢险保护为例 [J], 窦彩彩
4.浅谈刘青霞故居陈列展览设计理念 [J], 王艺淳
5.中原地区官宅与商宅的异同——以洛阳董家大院和开封刘青霞故居为例 [J], 白金妮;黄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国家文物局关于刘青霞故居三号院抢险保护工程立项的批复-文物保函[2014]424号

国家文物局关于刘青霞故居三号院抢险保护工程立项的批复-文物保函[2014]424号

国家文物局关于刘青霞故居三号院抢险保护工程立项的批复正文:---------------------------------------------------------------------------------------------------------------------------------------------------- 国家文物局关于刘青霞故居三号院抢险保护工程立项的批复(文物保函〔2014〕424号)河南省文物局:你局《关于开封刘青霞故居三号院抢险保护工程立项的请示》(豫文物〔2013〕157号)收悉。

经研究,我局批复如下:一、同意刘青霞故居三号院抢险保护工程立项。

二、在编制工程方案时,应注意以下方面:(一)该工程性质属抢险性保护维修。

(二)该工程范围为刘青霞故居三号院内部建筑。

(三)加强文物现场勘察,深入调查分析病害存在状况及产生根源,并针对建筑拟维修部位的原始做法和工艺开展调查记录,为制定科学、完善的抢险保护方案提供充足依据。

(四)遵循“最小干预”和“不改变文物原状”等原则,严格控制工程范围和深度,确保文物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对于受损建筑构件,如未对房屋结构安全构成重大隐患,应尽可能采取现状加固措施。

(五)充分考虑文物建筑今后的展示和利用需求,兼顾必要的基础设施改善。

三、请你局根据上述意见和《文物保护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要求(试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工程申报审批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组织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单位编制工程技术方案,委托我局认定的第三方咨询评估机构进行方案技术评审,并依据第三方咨询评估机构的评估结论进行审批。

四、如需申请国家重点文物保护专项补助资金,请在工程技术方案批复后,按照预算编制的相关规范要求,编制工程预算按程序报批。

此复。

国家文物局2014年5月13日——结束——。

豫东地区传统乡土建筑的生态特征解析——以河南刘青霞故居为例

豫东地区传统乡土建筑的生态特征解析——以河南刘青霞故居为例

摘要:乡土建筑中蕴藏了大量符合生态的技术和理念,文章通过对豫东刘青霞故居乡土建筑的平面布局、空间形态、材料与结构、节能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其符合生态节能特征的因素主要有:故居檐廊和开敞的庭院创造了内外渗透、自然通风的生态环境;故居采用地方材料,具有造价低、污染小的生态节能性;故居的三段式立面,保证了结构受力的合理;故居厅堂和正房的屋面多做顶棚,墙体厚实,减少了热损耗,节能效果好.最后探讨了其对现代生态建筑设计的借鉴和启迪意义.关键词:刘青霞故居;乡土建筑;生态观;可持续性0引言乡土建筑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某一特定国度,结合本地地理位置、气候条件、风土人情、文化特征的一种建筑风格,是人类在漫长的发展岁月中,不断积累建筑结构上的技巧和技术,创造出来的符合地方条件,与自然协调的建筑形式⋯,蕴藏了许多合理的生态学理念.在现代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的背景下,人们开始将目光投到传统乡土建筑中,研究其中蕴藏的生态建筑理念,有助于使我们重新认识技术、重新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豫东地区是华夏文明发源地之一,包括开封、周口、商丘地区,属于豫东平原,由黄河、淮河冲积而成,地势平坦.春季多风沙、降雨少;夏季降雨量较大、气温高;秋季天气晴朗、日照充足;冬季寒冷干燥少雨,晴朗天气较多.属于典型的暖温带大陆}生气候,乡土建筑的建筑形制及空间构成与此独特的气候条件相适应.本文以豫东地区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刘青霞故居为例,从其平面布局、建造技术及空间结构等几方面探索其在建造过程中的生态节能特征,并探讨其对现代生态建筑设计的借鉴和启迪意义.刘青霞故居在开封有两处:一处位于开封市刘家胡同的刘家宅院;另一处位于尉氏县城中心的师古堂,2006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青霞故居的生态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故居空间布局的生态性体现古人营造环境向来注重尊重自然,把室内环境看作人化的自然,将室外环境看作自然的人化,充分体现了对自然生态的尊敬和让步,与自对话,融自然于生活之中.刘青霞故居在空间布局上蕴藏着许多生态环境观念,体现了对人与自然和谐的追求.1.1檐廊空间开封刘家宅院位于刘家胡同,坐北向南,并排两座三进四合院,两院左右对称,共6个小院构成的一个整体,共有房70余问,建筑布局严谨,构思独特,平面总体布局是以上房为中心,布局严谨、中轴对称的檐廊围绕的封闭式四合院建筑(如图1所示).在整个宅院的每一进院落中都有檐廊,檐廊空间面积与总用地面积之比接近10%.檐廊作为整个宅院的附属空间,打破了整个建筑群固定而硬性的边缘交接面,增加了室内空间的层次,形成了刘家宅院内外互相渗透、互相补充的整体环境.这种过渡性空间不仅可以丰富空间立面形象,同时可以遮风避雨,适应开封多雨气候,还可以利用前檐较长的出檐,使门窗相互对应,组织通风,调节室温,也是刘家宅院适应自然环境的体现.1.2天井尺度刘致平先生曾做过这样的论述“天井与房屋的面积比例,就普通四合房来说(乡间同此)约略1:3,对于通风采光勉强适用,但是云南一颗印天井与屋面积比例是l:5.5,北京约为1:2,辽宁约为1:1.5,天井愈北愈大的现象,也许和冬天纳阳有关系”.而开封刘家宅院的天井与屋面积比为1:1.5.原因是豫东地区地势平坦,土地使用比较富裕,院子就较为宽敞些,同时这种开敞的庭院不仅保证了院内夏季通风流畅、疏热纳凉,而且满足了院内冬季各房间能获得充足的光线和充分的日照.是建筑生态节能设计与地形、气候紧密结合的具体体现.2故居建筑材料和结构技术的生态性体现师古堂原为三进院,是刘青霞生前居住的地方,现存仅一进全用水磨砖砌且带有廊厦的天井主院,三面围合共有房36间.师古堂是清末时期北方传统民居四合院建筑与衙署建筑结合的典型范本,也是尉氏县刘青霞故居中保存最为完好的小建筑群.檐下采用透雕,采用花砖装饰,下层木柱出檐一圈,安装有大亮窗,室内采用雕花木隔扇,十分别致.开封刘家大院采用木制的门窗、柱、隔扇、屋檐,上多饰木雕、砖雕等饰件.门楣花牙坚固结实、门窗明亮,加上建筑采用清一色青瓦,木构架,这些传统乡土材料构筑的房屋蕴含着节能、低碳的建筑理念.一是采用地方材料,因地制宜,降低造价且节约能源.二是土、木等天然材料可以做到零污染回归大自然,避免污染环境,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理念.开封刘家大院建于清代末期,这个时期正是抬梁式、穿斗式传统结构体系向墙体承重体系转化过程,但是刘家大院没有受到当时结构技术变化的影响,全部房屋依然采用了抬梁式木构架,并且都是标准的大木小式做法,甚至厢房也没有减少梁柱.刘家大院建筑群墙体内皮压住承重柱轴线,使柱面露出1/2,保证了木柱的自由呼吸,防止木材受潮腐烂,有利于木柱的延年益寿,体现了生态性的一面.3故居“三段式”立面的建筑构造生态体现刘青霞故居立面自上而下划分为水平三段式,结构受力合理:第一段为台基,台基露明部分用砖砌台明,用砖平垫下部土衬,台基转角处设角柱石,台基砌筑较高,起到很好的承重作用和较好的防水防潮保护墙体的作用,为防止木柱下端受潮腐坏,影响房屋寿命,在其下端均置鼓形石柱础;第二段墙体是立面的主要部分,此处门窗洞口开窗面积较小,适应了豫东地区冬季气候偏冷的特点;第三段为双坡瓦屋面,刘家宅院单体建筑屋面是按檩、椽作为承重层,上加保温、防水等构造层.所有房屋均是青板瓦屋面防水处理,减轻了自重并节省了材料.4故居建筑的节能技术体现开封刘家大院是传统封闭型四合院,四周分别是各座房屋的后墙及围墙,皆为硬山封护山墙,对外开较少的小窗,形成开放的室外空间与封闭的室内空间的对比.刘家大院建筑形制均采用了采光面积较大的门窗,且门窗多朝向内院,加上两侧厢房向正房各内收半间,正房露两间,故形成南北长、东西窄的矩形室内4庭院.南北细长型四合院在夏季可以迎接凉爽的自然风,冬季也能更好获得充足的日照,避免西北寒风袭击,形成冬暖夏凉的庭院空间,为使用者提供了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具体节能技术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梁架:开封在气候分区上属于北方寒冷地区,因此对房屋冬季保温要求高,刘家大院做法是增大梁柱,屋面多采用厚重苫背,故荷载较大要求较大的梁柱断面来承受.刘家大院厢房柱径约24 em,而厅堂和正房的柱径则为30 em,五梁架构造的高宽断面约为40 cm×30 cm,用来承受较重的屋面荷载.由于厅堂和正房的屋面多做顶棚加以保暖,这样势必减少屋面的热损耗,对于寒冷地区来说节能效果良好.墙体:刘青霞故居墙体均用青砖垒砌.每幢房屋的前檐为木装修,文星期刊论文发表密下做槛墙.墙体最厚达56 cm,利于房间的保温隔热.尉氏师古堂采用青砖墙作为主要围护结构,前后檐部采用七层青砖封护檐,上有花砖、椽头飞子及假连檐,用砖尺寸多为32 cm x 6 cm×7.5 cm,墙体厚实,冬季减少热量损失,夏季减少热量渗入,冬暖夏凉,取得非常好的房屋保温隔热效果。

关于名人故居文物陈列布展活动的建议

关于名人故居文物陈列布展活动的建议

关于名人故居文物陈列布展活动的建议发表时间:2018-08-27T10:06:05.940Z 来源:《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8月作者:陈建强[导读] 保护单位通过对名人故居的深入开发,可以在提升文化教育水平的同时,增强人们的爱国精神与民族自豪感。

王羲之故居山东临沂 276000摘要:名人故居属于博物馆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对名人故居进行合理的开发、保护,不仅能够提升区域人文资源、旅游资源的潜在价值,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历史文物、建筑物的保护力度。

在此基础上文物管理单位应针对现阶段故居开发不合理、缺乏制度支持、管理标准不统一以及还原程度不强等方面的问题,依照三个原则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故居保护、开发体系。

保护单位通过对名人故居的深入开发,可以在提升文化教育水平的同时,增强人们的爱国精神与民族自豪感。

关键词:开发价值;管理落后;保护原则名人故居作为物质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历史、文学、建筑等领域具备极大的研究价值,还是一种文化精神、历史情感的载体。

保护单位通过对名人故居的深入开发,可以在提升文化教育水平的同时,增强人们的爱国精神与民族自豪感。

一、名人故居蕴含的不同价值名人故居属于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构成环节,不仅记录着人类历史发展的痕迹,还传承着精神与文化等方面的信息,作为人类研究社会物化史的重要物质资料,其实际的评判价值需要多方面的佐证。

本文就国际文化遗产的相关公约,对名人故居的情感、文化、建筑、使用等方面的价值进行简单的分析。

1、文化传承方面的价值名人故居作为特定空间以及文化背景下的物质与精神结合产物,具备着极高的文化价值。

名人故居通常是具备一定声望与影响力的历史人物曾经居住过的场所,其空间承载着一定的文化价值与精神价值,是传承社会历史的物质载体。

与此同时,名人故居不能仅仅只视作物质文化传承的工具,还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非物质文化精神。

作为城市的人文发展基础资源,名人故居的深度开发不仅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还可以提升城市的社会文化教育水平。

刘青霞故居导游词

刘青霞故居导游词

刘青霞故居导游词刘青霞故居位于中国北京市西城区,是一座典型的明清四合院建筑。

这里曾经是清朝光绪年间名臣刘青霞的住所,如今已成为了一座展示中国传统建筑和文化的历史博物馆。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刘青霞故居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参观亮点。

一、刘青霞简介刘青霞(1867 年-1919 年),字秋波,号瓠叟,清朝光绪年间名臣。

他历任刑部主事、总理衙门章京、江西按察使、江苏布政使等职务,参与了许多重要政治活动,如戊戌变法、清末预备立宪等,为我国近代政治改革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刘青霞故居建筑特点刘青霞故居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占地约3000 平方米。

整个故居采用明清四合院建筑风格,包括大门、影壁、前厅、后厅、东西厢房、花园和附属建筑等。

建筑细节和装饰方面,故居运用了大量的砖雕、木雕、石雕等传统工艺,展示了我国古代建筑的优雅和精湛技艺。

三、刘青霞故居参观亮点1.大门与影壁:故居的大门为硬山顶式,门上悬有“刘青霞故居”匾额。

影壁采用砖雕装饰,图案精美,寓意吉祥。

2.前厅与后厅:前厅为接待宾客的地方,后厅为刘青霞家族生活起居之处,厅内陈设布置充满古韵。

3.东西厢房:厢房分别为书房和卧室,展示了刘青霞家居生活和办公环境。

4.花园与附属建筑:花园内有假山、水池、亭台等景观,附属建筑包括马厩、仓库等,体现了古代四合院的生活氛围。

5.历史陈列展览:故居内设有刘青霞生平事迹陈列室,展示了刘青霞的生平、家族、贡献等方面的资料,使游客更好地了解这位历史人物。

四、刘青霞故居的保护与传承刘青霞故居在保护修缮方面,一直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力求保持建筑原貌。

在陈列展示方面,故居通过丰富的历史陈列展览,让游客了解刘青霞的生平事迹,感受中国传统建筑的魅力。

刘青霞故居观后感600

刘青霞故居观后感600

刘青霞故居观后感600
刘青霞故居是我近期游览的一处名人故居,这座故居位于江苏省扬州市,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建筑。

进入故居的瞬间,我就被其宏伟的建筑风格吸引。

整座故居包括门厅、正屋和后院,建筑的风格以典雅、庄重为主,给人一种古朴而恢宏的感觉。

尤其是正屋的布局和装饰非常精细,可以看到主人对生活的讲究和对艺术的热爱。

在参观故居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刘青霞是一位优秀的女演员,她的表演风格独特,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的故居展示了她在演艺事业的辉煌成就以及她对艺术的追求,让我更加钦佩她的才华和毅力。

故居内部陈列着许多与刘青霞相关的物品,包括她的演艺道具、服装、奖杯等。

这些物品展现了她的职业生涯和个人风采,也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她的艺术成就和影响力。

除了展示刘青霞的艺术成就,故居还向游客展示了她的个人生活。

在后院的花园中,可以看到一些绿植和花草,整个花园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这里也是她生活的地方,可以感受到她独特的生活品味和对自然环境的热爱。

总的来说,刘青霞故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座古建筑展示了刘青霞的艺术成就和个人魅力,在细节处展现了她的品味和追求。

参观故居的过程中,我更加了解了这位伟大的演员,
也得到了一些启发和思考。

我相信,这次参观将成为我美好的记忆之一。

刘青霞纪念馆展览

刘青霞纪念馆展览

现在我们所在的四合院是在清朝光绪六年(1880年)建成的,由东西两个对称的三进院组成。

门房刘青霞,原名马青霞,是清末两广总督马丕瑶的三女,后来嫁于开封尉氏县刘耀德为妻,遵夫姓,改称刘青霞。

曾加入由孙中山领导和组织的“中国同盟会”,并致力于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和近代教育和实业的创办。

是我国近代一位杰出女性。

马氏家族是清末民初安阳当地的名门望族。

刘青霞的父亲马丕瑶是清末头品冠戴,大哥马吉森从商,是河南近代工业的创始人,最为著名的有安阳六河沟煤矿(是现在河北邯郸峰峰煤矿前身);二哥马吉樟从政,曾任总统府秘书。

在其父兄思想行为的影响下,成就了刘青霞敢于我行我素,有独立见解,不甘于逆来顺受的独特性格。

对她以后开通思想,追求变革奠定了基础。

西厢房17岁的马青霞受父母之命嫁于开封尉氏县的刘耀德,当时的刘家是河南首富,在全国开设的当铺,钱庄,商铺近千家,他们自称“南京到北京,不饮别家水,不宿别家店”。

1902年刘耀德病逝,膝下无子,25岁的刘青霞继承了千万家业。

刘青霞乐善好施,对刘氏族人,她建祠堂,办义学,设义庄;对社会,她铺路修桥,开办平民工厂。

光绪皇帝闻报她的各项义举,特诰封她为“一品夫人”。

1907年,刘青霞跟随二哥马吉樟前往日本考察实务,在日期间结识了孙中山,鲁迅,张钟端等人,特别是与孙中山的会面使她眼界大开,思想锐进,走上了社会活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道路。

刘青霞支持革命不惜重金,先后捐资两万多元创办杂志《河南》以及《中国新女界》,更在回国前将身上的两万多元全部捐给了中国同盟会。

东厢房日本之行让刘青霞的思想进一步蜕变,由私到公,由家族办学到民族公益教育,开启民智。

她先后资助过多所学堂,最显著的就是在北京兴建的河南公立旅京豫学堂。

这所学校虽然不在河南,确实方便河南学子在北京求学,是河南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刘青霞还认为,想要唤醒中国民众,女子的教育也非常重要,于是,她在开封尉氏县创办了河南省第一所私立女校——华英女校,并得到了当时媒体的一致好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刘青霞故居陈列展览设计理念
本文介绍了刘青霞故居的建筑构造及展厅结构、陈展设计布局和形式。

指出,由于刘青霞留下的生平资料较稀少,所以按照陈列内容提供给展示的实物不是很多。

为了进一步充实展览,需要充分提炼刘青霞女士革命事迹,深入挖掘刘青霞乐善好施、为民奉献的精神;分类设置展室、延长展线,以提升展览的品位和水平,充分发挥其廉政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

标签:刘青霞故居;陈列布局;展览形式;设计理念
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不断进步,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在相应提高。

如今,博物馆、纪念馆已逐步发展成为文化视听艺术综合载体,并更加频繁的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人物纪念馆,是历史类博物馆的典型代表。

人物纪念馆多依附于人物故居、旧址、遗址等地点而建设。

展览或直接在故居、旧址等建筑内,或在附近扩建出独立的展馆。

“原状陈列展览”、“复原陈列展览”和“主题陈列展览”等多种展示形式在其中并存。

刘青霞故居纪念馆向公众完整的展示出了刘青霞成长及奋斗的历程,使受众更直观的了解到她传奇的人生,同時对于当代社会教育也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刘青霞故居的建筑构造及展厅结构
开封市刘青霞故居纪念馆位于开封市刘家胡同,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距今130余年,为北方四合院式居住建筑。

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刘青霞故居坐北朝南,两座院落东西并列,平面布局与单体建筑形制基本一致,各有三进院落组成,主院落后有花园,前有仆人用房,故居按南北纵轴线对称布置房屋和院落,是典型的并排两座三进四合院,屋顶逐步上升,层次分明,具有鲜明的开封传统民居特点。

文物部门把西院编为1号院,东院编为2号院,1、2号院的平面格局大体相同。

建筑格局基本完整,左右对称,是6个小院构成的一个整体,东西两宅各有大门,互不统属,共有房屋70余间,院落开敞、亲切、无压抑感,是一座典型的四合院式建筑。

刘青霞生平事迹展览及故居复原以2号院为主,故居2号院南北长75.6米,东西宽26.8米,建筑布局以上房中轴为主线,左右对称,层次分明,布局严谨,建筑空间尺度宜人,特征明显。

由相互分离的各幢房屋组成院落,对外开较少的小窗,向内院开设采光面积较大的门窗,室内外空间划分严格。

[1]
二、刘青霞故居的陈展设计布局
陈列展出内容的设计是整个展览的灵魂。

刘青霞生平事迹的陈列展览内容将刘青霞女士从一个怀有“兼济天下”儒家思想的知识分子走上革命道路的艰难历程作为核心。

在这一主线牵引下不断深化主题内涵,丰富陈展内容,在文字大纲准确、科学地基础上做好展品、实物及所展示内容的组合工作,从而达到突出刘
青霞爱国主义情怀的深刻主题。

刘青霞故居主要展览区域以2号院为主,展览分为刘青霞生平事迹展和刘青霞故居复原陈列展,生平事迹展览的文字部分为2号院一进院,故居复原陈列展为二、三进院。

展览充分融入刘青霞专题研究的成果,内容丰富翔实,主题突出,把握准确到位,全面展现了刘青霞“天下为公”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为辛亥革命做出的突出贡献。

2号院的陈列展览以故居各厢房为基础展厅,其中生平事迹展览以一进院的倒座,东、西厢房及过厅为展览区域,分为8个单元,分别是“宦门之女”、“百万妇孀”、“造福桑梓”、“游学东瀛”、“兴教办学”、“投身革命”、“天下为公”、“芳名永存”。

以时间为序连续讲述了刘青霞女士在中国急剧变革的时代,加入了孙中山组织的同盟会,传播新思想,兴办近代教育和实业;面对保守势力的阻挠,仍能矢志不移,积极参加并出巨资支持革命事业。

作为一名豪门孀妇、富冠一县的女子,她冲破传统束缚,热心公益事业,散财为国。

用生命写就“巾帼英雄”这一历史称号,与秋瑾齐名,被誉为“南秋北刘”,无愧为那个时代的一位耀眼女性。

三、刘青霞故居陈列展览的形式
当今处于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快速的生活节奏导致其对于传统的文物、纪念馆、博物馆场所关注度不高,这也是造成如今许多故居纪念馆人流量少的原因之一。

相关从业者已经普遍认识到了这一点,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应对,如广泛利用新媒体等技术手段,持有效证件可免费参观等,对客流量有了可观的改进,也为纪念馆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但优秀的陈展设计重要的是要有扩散力和影响力,如何让陈列展览活起来,更加容易走近观众,被他们所接受,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是现今许多纪念馆工作者正在思考的问题。

纪念馆展览需要在形式设计上下功夫,遵循“三贴近”原则,增强展览的丰富性、趣味性、参与互动性,使服务更加人性化。

[2]
刘青霞故居纪念馆基本陈列加强了在整体纪念氛围上营造效果。

首先在入口处抓住了参观者眼球,入口处的影壁墙上用PVC材质雕刻出了刘青霞创作的“自由好”诗句作为背景,采用了金色的黄草书法体,隽秀洒脱的字体正是象征了刘青霞勇于冲破封建枷锁、崇尚自由的情怀。

洁白的刘青霞半身石膏雕塑烘托出展览的整体氛围。

灯光及背景音乐根据主题内容的变化而有不同的设计,总体上以庄重、肃穆为主。

在细节上,每一展厅都有相应的楹联和匾额作为主体部分的过渡,墙面和窗户也被充分利用。

这些对于整体纪念氛围的营造都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生平陈列展厅从颜色、材质、展品到展览道具、设备均围绕主题设计,使故居陈列复原的风格与故居整体的氛围相配合,尤其注意体现故居的特色。

故居主要包括刘家餐厅、账房、养子刘鼎元起居室、刘青霞书房以及刘青霞正房五个展厅,内以仿古中国红家具和生活用品为主。

以正房为例,刘青霞正房是“明三暗五”的格局,共分为卧室、堂屋会客厅、私密会客室三个区域。

堂屋会客厅陈列
了八仙桌、太师椅和条案,并放置了刘青霞的全身蜡像,人物造型非常生动。

其身着旗袍,手握书卷,神色自若,诠释了刘青霞造福桑梓的宽仁形象。

起居室主要陈列了“拔步床”、梳妆台、衣物等生活用品。

四、小结
实物是陈展的重中之重,对观众来说,展厅以故居复原的形式展览,能更加贴近主人公的日常生活。

但由于刘青霞留下的生平资料较稀少,所以按照陈列内容提供给展示的实物不是很多。

为了进一步充实展览,需要不断征集实物佐证,充分提炼刘青霞女士革命事迹,深入挖掘刘青霞乐善好施、为民奉献的精神;分类设置展室、延长展线,以提升展览的品位和水平,充分发挥其廉政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

陈列展览汇聚着方方面面的知识,凝聚着方方面面人员的心血,我们期待着刘青霞故居纪念馆成为一个游客喜爱的建筑艺术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个开封市民喜爱的休憩场所,为开封早日建成国际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