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天寺木塔》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梵天寺木塔练习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梵天寺木塔练习

七年级语文上册梵天寺木塔练习㈠阅读《梵天寺木塔》,完成1-4题。

(共12分)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人皆伏其精练。

1、解释下列句中画“________”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2分)(1)钱氏据两浙时()(2)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3)但逐层布板讫()(4)人皆伏其精练()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用文中的原话分别回答“匠师以为塔动的原因”和“喻皓指点的定塔方法”。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哪个词写出了喻皓的心理活动,流露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梵天寺木塔》,完成5-11题。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卖油翁》《梵天寺木塔》阅读练习及答案

《卖油翁》《梵天寺木塔》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以下两篇短文,完成问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卖油翁》欧阳修)[乙]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

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人皆伏其精练。

(《梵天寺木塔》沈括)注释:(1)钱氏:指五代时吴越国君钱氏。

钱镠于公元895年建国,至其孙钱弘归降宋朝。

吴越国境包括今江苏、浙江、福建部分地区。

两浙:即两浙路,治所在今杭州,包括今上海、浙江全部及江苏东南部地区。

(2)据:统治,割据。

(3)级:层。

(4)患:嫌,担心。

(5)布:铺排。

(6)贻(yí):赠给。

(7)讫(qì):完毕。

(8)弥束: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约束。

弥:紧密。

(9)六幕:指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位。

2019-《梵天寺木塔》《开宝寺塔》比较阅读及答案-优秀word范文 (2页)

2019-《梵天寺木塔》《开宝寺塔》比较阅读及答案-优秀word范文 (2页)

2019-《梵天寺木塔》《开宝寺塔》比较阅读及答案-优秀word范文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梵天寺木塔》《开宝寺塔》比较阅读及答案阅读文言文,完成11-13题。

(13分)(甲)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b>D,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人皆服其精练。

(乙)开宝寺塔,在京师诸塔中最高,而制度甚精,都料匠预浩所造也。

塔初成,望之不正而势倾西北。

人怪而问之,浩曰:“京师地平无山,而多西北风,吹之不百年,当正也。

”其用心之精盖如此。

国朝以来,木工一人而已,至今木工皆以预都料为法。

有《木经》三卷,行与世。

世传浩惟一女,年十岁,每卧,则交手于胸为结构状,如此越年,撰成《木经》三卷,今行于世是也。

(选自欧阳修《归田录》)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2分)(1)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________(2)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________(3)而制度甚精________(4)世传浩惟一女________11.翻译下列句子。

(4分)(1)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2)塔初成,望之不正而势倾西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12.品读甲、乙两段文字中划线语句,通过喻皓的语言探究其“为人”,你会有什么发现呢?请分别将你的探究所得写在下面。

《梵天寺木塔》《喻皓造塔》阅读答案对比翻译

《梵天寺木塔》《喻皓造塔》阅读答案对比翻译

《梵天寺木塔》《喻皓造塔》阅读答案对比翻译梵天寺木塔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人皆伏其精练。

喻皓造塔开宝寺塔,在京师诸塔中最高,而制度①甚精,都料匠喻皓所造也。

塔初成,望之不正而势倾西北。

人怪而问之,皓曰:“京师地平无山,而多西北风,吹之上百年,当正也。

”其用心之精盖如此!注释:①制度,规划,设计。

【1】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2分)(1)而动如初(2)都料匠喻皓所造也【2】解释划线的词(4分)(1)逐层布板讫(2)匠师如其言(3)人履其板(4)塔初成【3】翻译(4分)(1)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2)其用心之精盖如此!【4】下列文言句子中加点的“于”字,意思与例句中划线的“于”字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句: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

A.其剑自舟中坠于水B.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C.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D.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5】读了以上两则短文,你觉得喻皓是个怎样的人呢?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4分)参考答案【1】(1)而/动如初(2)都料匠喻皓/所造也【2】终了,完毕;遵照;走,踩踏;刚刚【3】(1)这很容易啊,只要逐层铺好木板,并用钉子钉牢,就不动了。

(2)他建塔时的考虑问题,就是这样的精密周到!(喻皓精巧的用心大概像这样!)【4】B【1】技艺高超,心思细密,考虑周到,是个杰出的建筑家。

(结合具体内容略)参考译文钱氏王朝统治两浙时,在杭州梵天寺修建一座木塔,才建了两三层,钱帅登上木塔,嫌它晃动。

工匠师傅说:“木塔上没有铺瓦片,上面轻,所以才这样。

七年级语文上册《梵天寺木塔》同步练习 苏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梵天寺木塔》同步练习 苏教版

《梵天寺木塔》综合归纳(一)阅读《梵天寺木塔》,完成18—21题。

(共12分)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月去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人皆伏.其精练。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2分)(1)钱氏据.两浙时()(2)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3)但逐层布板讫.()(4)人皆伏.其精练()19.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2分)20.请你用文中的原话分别回答“匠师以为塔动的原因”和“喻皓指点的定塔方法”。

(4分)21.文中的哪个词写出了喻皓的心理活动,流露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

(4分)18.①统治②派③终了,完毕④通“服”佩服(2分,对2-3个得1分)19.因为钉牢了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相束,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就像只箱子,人踩在那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撑,(塔)当然不会晃动。

(2分,有两个实词错不给分)20.(4分)未布瓦,上轻;(2分)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

(2分)(多与少均不给分)21. (4分,)文中“笑”写出了喻皓的心理活动。

(2分)同时流露出他的内心世界是:对解决塔动这件事胸有成竹,另一方面也有对匠师无能的嘲笑。

(2分(二)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人皆伏其精练。

1.概括这一段文字三层大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给加粗的字注音①钱氏据两浙时()②方两三级()③但逐层布板讫()④人履其板()3.解释句中加粗的词①患其塔动()②故如此()③未布瓦()④贻以金钗()⑤匠师如其言()⑥盖钉板上下弥束()4.解释句中的文言虚词①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②乃以瓦布之()③贻以金钗()④但逐层布板讫()⑤问塔动之因()5.分别指出加粗词所指代的内容①钱帅登之()②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③匠师如其言()④此易耳()6.翻译句子①六幕相联如胠箧。

《梵天寺木塔》阅读专项练习

《梵天寺木塔》阅读专项练习

《梵天寺木塔》阅读专项练习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二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人皆伏其精练。

1.《梵天寺木塔》选自 ,作者 , 代科学家、政治家。

2.解释带点的词。

(1)患其塔动 ( ) (2)未布瓦( ) (3)贻以金钗( )(4)盖钉板上下弥束( ) (5)人皆伏其精练( )(6)方两三级( ) (7)乃以瓦布之 ( ) (8)问塔动之因( ) (9)匠师如其言( )(10)但逐层布板讫( ) (11)六幕相持( ) (12)钱氏据两浙时( ) (13)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 )(14)但逐层布板讫( ) (15)而动如初( ) (16)故如此 ( ) (17)上下弥束( )(18)于杭州梵天寺( ) (19)乃以瓦布之( ) (20)贻以金钗( )(21)问塔动之因 ( )3.给加点的字注音(1)钱氏据两浙时( ) (2)方两三级( ) (3)但逐层布板讫( ) (4)人履其板( )4.分别指出加点词所指代的内容(1)钱帅登之 ( ) (2)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 )(3)匠师如其言( ) (4)此易耳 ( )5.下列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B.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C.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D.人/皆伏其精练6.《梵天寺木塔》记叙了北宋著名建筑家用“ ”、“ ”来解决“塔动”问题的经过。

7.请你用文中的原话分别回答“匠师以为塔动的原因”和“喻皓指点的定塔方法”。

答: 。

8.请你对文中匠师的表现,作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

答: 。

9.“皓笑曰”中的“笑”表现了喻皓当时怎样的心态?答: 。

10.文中的哪个词写出了喻皓的心理活动,流露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

《沈括.梵天寺木塔》阅读练习

《沈括.梵天寺木塔》阅读练习

《沈括.梵天寺木塔》阅读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人皆伏其精练。

⒑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1)钱氏据两浙时()(2)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3)但逐层布板讫()(4)人皆伏其精练()⒒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2分)⒓请用文中原话分别回答“匠师以为塔动的原因”和“喻皓指点的定塔方法”。

(2分)⒔文中哪个词写出喻皓的心理活动,流露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

(3分)⒕本文的最大特点是详略得当,记叙喻皓的语言和塔身稳固的原因较详,匠师按喻皓指点实施略写,你能说说这样处理详略的好处吗?(4分)答案:10. ①统治②派③终了,完毕④通“服”佩服(4分)11.因为钉牢了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相束,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就像只箱子,人踩在那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撑,(塔)当然不会晃动。

(2分,有两个实词错不给分)12.未布瓦,上轻;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

(2分)13. 文中“笑”写出了喻皓的心理活动。

(1分)同时流露出他的内心世界:对解决塔动这件事胸有成竹,另一方面也有对匠师无能的嘲笑。

(2分14. 记叙喻皓的语言和塔身稳固的原因较详,这样便于体现喻皓技艺的高超,交代清楚木塔稳定的科学原理。

匠师按喻皓指点实施不是本文的重点,因此一笔带过,略写。

这样安排详略,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4分)译文:钱氏统治两浙时,在杭州梵天寺修建一座木塔,才建了两三层时,钱俶登上木塔,嫌它晃动。

工匠说:“还没有盖瓦,上面轻,所以才会这样。

”于是在上面盖了瓦,但是木塔还是像当初一样晃动。

实在没办法了,工匠就暗地里让妻子去见喻皓的妻子,给她送了金钗,求她向喻皓打听木塔晃动的原因。

《卖油翁》《梵天寺木塔》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卖油翁》《梵天寺木塔》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以下两篇短文,完成问题。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卖油翁》欧阳修)[乙]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

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人皆伏其精练。

(《梵天寺木塔》沈括)注释:(1)钱氏:指五代时吴越国君钱氏。

钱镠于公元895年建国,至其孙钱弘归降宋朝。

吴越国境包括今江苏、浙江、福建部分地区。

两浙:即两浙路,治所在今杭州,包括今上海、浙江全部及江苏东南部地区。

(2)据:统治,割据。

(3)级:层。

(4)患:嫌,担心。

(5)布:铺排。

(6)贻(yí):赠给。

(7)讫(qì):完毕。

(8)弥束: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约束。

弥:紧密。

(9)六幕:指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位面。

(10)胠箧:打开的箱子。

胠箧,音qūqiè。

胠:从旁边打开,打开。

(11)履:走,踩踏。

(12)伏:通假字,通“服”,佩服。

8.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2分)(1)匠师如其言()(2)人皆伏其精练()(3)尝射于家圃()(4)惟手熟尔()9. 翻译下列句子(4分)(1)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

(2)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10. 甲文所说的道理,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

《梵天寺木塔》阅读答案

《梵天寺木塔》阅读答案

《梵天寺木塔》阅读答案《梵天寺木塔》,完成下列各题。

(11分)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人皆伏其精练。

【小题1】选出下面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

(2分)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B.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六幕相持,自不能动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郑人履》C.人皆服其精练D.贻以金钗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刻舟求剑》岁以大穰【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②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小题3】文中的哪个词写出了喻皓的心理活动,流露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

(2分)【小题4】匠师和喻皓对塔动原因的分析有什么不同?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3分)答案【小题1】.C【小题1】①于是就把瓦片铺排在塔上,但是木塔还像当初一样晃动。

②这很容易啊,只要逐层铺好木板,用钉子钉牢,就不会晃动了。

(译错一处扣1分,错两处不得分)【小题1】文中“笑”写出了喻皓的心理活动。

(1分)同时流露出他的内心世界是:对解决塔动这件事胸有成竹,另一方面也有对匠师无能的嘲笑。

(1分)【小题1】匠师认为塔动的原因是塔顶没有盖上瓦。

(1分)喻皓认为塔动的原因是塔内结构不稳定,塔身与楼板没有形成一个整体。

(1分)启示:看问题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高低决定着他对事物判断的正确与否。

(1分)(其它分析只要恰当也可)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梵天寺木塔》《开宝寺塔》比较阅读及答案

《梵天寺木塔》《开宝寺塔》比较阅读及答案

《梵天寺木塔》《开宝寺塔》比较阅读及答案阅读文言文,完成11-13题。

(13分)(甲)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b>D,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人皆服其精练。

(乙)开宝寺塔,在京师诸塔中最高,而制度甚精,都料匠预浩所造也。

塔初成,望之不正而势倾西北。

人怪而问之,浩曰:“京师地平无山,而多西北风,吹之不百年,当正也。

”其用心之精盖如此。

国朝以来,木工一人而已,至今木工皆以预都料为法。

有《木经》三卷,行与世。

世传浩惟一女,年十岁,每卧,则交手于胸为结构状,如此越年,撰成《木经》三卷,今行于世是也。

(选自欧阳修《归田录》)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2分)(1)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________(2)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________(3)而制度甚精________(4)世传浩惟一女________11.翻译下列句子。

(4分)(1)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2)塔初成,望之不正而势倾西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12.品读甲、乙两段文字中划线语句,通过喻皓的语言探究其“为人”,你会有什么发现呢?请分别将你的探究所得写在下面。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13.读了上述文章之后,有同学建议杭州文物部门为喻皓建一座纪念馆。

《梵天寺木塔》阅读答案

《梵天寺木塔》阅读答案

《梵天寺木塔》阅读答案《梵天寺木塔》阅读答案8篇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我们最熟悉的就是阅读答案了,阅读答案是由资深教育者参与拟订的。

大家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梵天寺木塔》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梵天寺木塔》阅读答案1阅读《梵天寺木塔》,完成14题。

(共12分)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月去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人皆伏其精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2分)(1)钱氏据两浙时()(2)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3)但逐层布板讫()(4)人皆伏其精练()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2分)3.请你用文中的原话分别回答匠师以为塔动的原因和喻皓指点的定塔方法。

(4分)4.文中的哪个词写出了喻皓的心理活动,流露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

(4分)【附答案】:(共12分)1.①统治②派③终了,完毕④通服佩服(2分,对2-3个得1分)2.因为钉牢了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相束,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就像只箱子,人踩在那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撑,(塔)当然不会晃动。

(2分,有两个实词错不给分)3.(4分)未布瓦,上轻;(2分)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

(2分)(多与少均不给分)4.(4分,)文中笑写出了喻皓的心理活动。

(2分)同时流露出他的内心世界是:对解决塔动这件事胸有成竹,另一方面也有对匠师无能的嘲笑。

(2分)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2分)(1)方两三级()(2)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3)但逐层布板讫()(4)人履其板()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1)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梵天寺木塔知识整理

梵天寺木塔知识整理

《梵天寺木塔》综合归纳溧阳市蒋店中学王军(一)阅读《梵天寺木塔》,完成18—21题。

(共12分)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月去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人皆伏.其精练。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2分)(1)钱氏据.两浙时()(2)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3)但逐层布板讫.()(4)人皆伏.其精练()19.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2分)20.请你用文中的原话分别回答“匠师以为塔动的原因”和“喻皓指点的定塔方法”。

(4分)21.文中的哪个词写出了喻皓的心理活动,流露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

(4分)18.①统治②派③终了,完毕④通“服”佩服(2分,对2-3个得1分)19.因为钉牢了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相束,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就像只箱子,人踩在那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撑,(塔)当然不会晃动。

(2分,有两个实词错不给分)20.(4分)未布瓦,上轻;(2分)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

(2分)(多与少均不给分)21. (4分,)文中“笑”写出了喻皓的心理活动。

(2分)同时流露出他的内心世界是:对解决塔动这件事胸有成竹,另一方面也有对匠师无能的嘲笑。

(2分(二)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人皆伏其精练。

1.概括这一段文字三层大意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给加粗的字注音①钱氏据两浙时()②方两三级()③但逐层布板讫()④人履其板()3.解释句中加粗的词①患其塔动()②故如此()③未布瓦()④贻以金钗()⑤匠师如其言()⑥盖钉板上下弥束()4.解释句中的文言虚词①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②乃以瓦布之()③贻以金钗()④但逐层布板讫()⑤问塔动之因()5.分别指出加粗词所指代的内容①钱帅登之()②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③匠师如其言()④此易耳()6.翻译句子①六幕相联如胠箧。

《梵天寺木塔》的阅读训练

《梵天寺木塔》的阅读训练

《梵天寺木塔》的阅读训练
(甲)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胠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人皆伏其精练。

(《梵天寺木塔》沈括)(乙)解州盐池方百二十里。

久雨,四山之水悉注其中,未尝溢;大旱未尝涸。

卤色正赤,在版泉之下,俚俗谓之“蚩尤血”。

唯中间有一泉,乃是甘泉,得此水然后可以聚。

(《解州盐池》沈括)8.选出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2分)( )
A.贻以金钗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B.盖钉板上下弥束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幼时记趣》)
C.六幕相持自不能动吾忘持度(《郑人买履》)
D.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舟已行矣,而剑不行(《刻舟求剑》)9.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组(2分)( )
A.人皆伏其精练 B.诲女知之乎
C.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D.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10.“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表现了匠师怎样的心态?(2分)
11.甲文着重表现喻皓在建筑方面的高超技艺,但正面着墨不多,请简要分析文中运用的写作手法。

(3分)
12.翻译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子。

(4分)
①得此水然后可以聚。

②久雨,四山之水悉注其中,未尝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梵天寺木塔》,完成14题。

(共12分)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

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月去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

人皆伏其精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2分)
(1)钱氏据两浙时()(2)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
(3)但逐层布板讫()(4)人皆伏其精练()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2分)
3.请你用文中的原话分别回答匠师以为塔动的原因和喻皓指点的定塔方法。

(4分)
4.文中的哪个词写出了喻皓的心理活动,流露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

(4分)
【附答案】:(共12分)
1.①统治②派③终了,完毕④通服佩服(2分,对2-3个得1分)
2.因为钉牢了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相束,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就像只箱子,人踩在那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撑,(塔)当然不会晃动。

(2分,有两个实词错不给分)
3.(4分)未布瓦,上轻;(2分)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

(2分)(多与少均不给分)
4.(4分,)文中笑写出了喻皓的心理活动。

(2分)同时流露出他的内心世界是:对解决塔动这件事胸有成竹,另一方面也有对匠师无能的嘲笑。

(2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2分)
(1)方两三级()
(2)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
(3)但逐层布板讫()
(4)人履其板()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
(1)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皆伏其精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匠师和喻皓对塔动原因的分析有什么不同?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你对文中匠师的表现,作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答案】:
1.(1)才、刚刚(2)叫、派(3)只、只要(4)踩、踏(2分。

答对2-3个得1分。

意对即可)
2.(1)工匠师傅遵照他的话(去办),塔身就稳定了。

(2)人们都佩服喻皓的高明。

(共4分。

每句2分,两处译错扣1分,每句扣满2分为止)
3.匠师认为塔动的原因是塔顶没有盖上瓦,而喻皓认为塔动的原因是塔内结构不稳定,塔身与楼板没有形成一个整体。

启示:看问题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高低决定着他对事物判断的正确与否。

(4分。

原因2分,启示分析2分)
4.匠师的虚心好学是值得肯定的。

但他要面子,不敢(不愿)亲自去请教,这是他欠缺的地方。

(3分。

答到1点得1分,答到2点得3分。

意对即可)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2分)
(1)钱氏据两浙时()(2)而动如初()
(3)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4)但逐层布板讫()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2分)
①②
3、匠师和喻皓对塔动原因的分析有什么不同?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4分)
4、请你对文中匠师的表现,作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

(4分)
【附答案】:(12分)
1、(1)当政(或作官、管理)(2)当初、原来(3)派、叫(4)完(共2分。

答出2个给1分)
2、(1)匠师按照他说的话去做,塔就不动了。

(2)人们都佩服他技术熟练。

(共2分。

每句1分)
3、匠师认为塔动的原因是塔顶没有盖上瓦,喻皓认为塔动的原因是塔内结构不稳定,塔身与楼板没有形成一个整体。

(2分)
启示:看问题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高低决定着他对事物判断的正确与否。

(其它分析只要恰当也可)(2分)
(共4分。

写出两点原因各1分;写出启示给2分)
4、匠师能虚心好学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他要面子,不敢亲自去请教这是他欠缺的地方。

(共4分。

答出1点给2分。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