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安全与外交政策的可能前景
2020中国外交政策论文1500字
2020中国外交政策论文1500字作为重大国家战略,“一带一路”包含了中国近期以及远期的战略谋划。
近但由于“一带一路”经济带的地缘政治关系和民族宗教矛盾错综复杂,各国之间的发展目标和利益诉求差异巨大,国内风险、跨境威胁和大国博弈等问题,尽管“一带一路”蕴含着巨大的战略潜力,但仍有可能受到严重干扰。
中国应正确看待“一带一路”,不要过于乐观期待,而应充分思考未来可能遇到的困难,要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国力的限度与边界,注意量力而行和循序渐进,不要急功近利。
另一方面,加强各领域的合作,积极构筑多层次、多渠道的海外利益保护网络,并借助各种双多边机制为沿线节点国家政治危机和重大地区问题提供中国力所能及的帮助与解决建议。
关键词:中国周边安全稳定动荡1、中国南海海洋权益之争在我国周边安全诸多的挑战中,最近一段时变现得最为突出的无疑是我国与南亚五国(越南、文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南海主权之争和中日钓鱼岛之争等。
菲律宾驱逐我国在黄岩岛作业的渔民、越南挑衅我国台湾驻太平岛士兵、日本无理扣押我国在钓鱼岛附近作业的渔民等。
事实,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南海之争,不仅存在岛屿之争,还有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之争。
中国和日本除了钓鱼岛的主权归属之争外,还有专属经济区和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中国和朝韩在东海域划界问题上也有分歧,这些问题都是关于资源和地缘优势争端,而这些海洋权益一旦丧失,将危害中国国土安全。
我国与南亚五国、日本、韩国、朝鲜等国的海权之争,实质是这些国家我国海洋资源的窥视、无理占有欲掠夺。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随着能源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严重,人们渐渐地把更多的目光转到海上资源。
因为南海蕴藏这大量丰富的石油、鱼类等资源,所以我国周边各国都想来捞一手。
2、美国“重返”亚太目前,美国全球战略重心正在由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其军事部署的重点也在随之调整,大量先进的海空力量逐步部署到东亚地区。
同时,为了控制中亚地区的能源资源,美国也加快了谋势中亚的步伐,既和俄罗斯争夺势力范围,也对中国形成钳制。
当前国际形势和我国发展的内外环境
机,已由单一国家主权债务危机正演变为 整个欧元区的债务危机,进而发展为制约 并影响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复苏的一场"债务 风暴"。目前,欧元区各国正希望通过多方 面合作和共同努力来摆脱困境,但步履蹒 跚。欧债危机到底会走向何方,已成为举 世关注的焦点问题。
(一)欧债危机
菲律宾12日派遣一艘海岸警卫队搜救船,配合菲最大军舰在中菲冲突区的活动。 但菲律宾海军中将亚历山大-帕马说,该菲律宾军舰为补充燃料和补给已撤离该海 域,目前停靠在拉乌尼翁港。 菲律宾称不相信中菲船只对峙会擦枪走火。
13日菲律宾无视中 方警告再向黄岩岛 派海岸警卫队船只, 中国最先进的渔政 310船抵达黄岩岛 将常态化巡航护渔。
(一)欧债危机
2 、 欧 债 危 机 的 根 源 国家经济结构失衡是"危机的元凶"
欧元区制度固有缺陷是"潜伏的恶因"
老龄化、高消费、高福利是"长期的难题"
(一)欧债危机
3、未来走向
第一,向危机国家提供救助, 延缓危机的爆发 第二,希腊等危机国家退出, 成立核心欧元区
第三,欧元区协同作出强有力的承 诺,通过发行"欧元共同债券"共同 担负起相关债务,并着手建立有共 同货币、统一财政机制的联邦制。
世界经济L型发 展已成定局,二 次探底可能性已 然存在。欧洲债 务危机已经令全 球市场陷入混乱。
(一)世界经济发展前景不乐观
西方经济困境将对包括中国 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带来挑战
西方经济增长乏力将制约中 国出口增长,贸易摩擦也可 能随之加剧。 全球经济放缓将拖累中国经 济,中国在过去30年享有的 外部经济环境已发生巨变。
27日电: 外交部:望菲方遵守南海宣言不要 一再做小动作 我国暗示外交官在菲律宾 遭遇不便 国防部:军方将配合海监维护国家 海洋权益
中国改革开放至苏联解体的国际形势及外交政策(2020年整理).pdf
改革开放到苏联解体的国际形势及中国外交政策一、国际形势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国际形势,人们印象最深的莫过于美苏争霸。
不过,如果再作进一步观察,人们就会发现,就在美苏两国激烈争夺,战争危险严重存在的现象背后,一种新的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趋势,也在这一时期孕育和发展起来,这就是和平与发展的趋势。
第一,在70年代后期,尽管美苏两国争霸造成的战争危险异常严重,但摆在世界各国面前的主要任务却是恢复或发展经济。
甚至连超级大国自己也不能不把克服经济困难摆在首位。
第二,尽管当时世界上一些地区战火不断,尽管超级大国手里拥有并还在增加着足以毁灭世界的战争武器,但真正大规模的世界战争并无马上到来的迹象,因为主要来自经济方面的诸多因素,限制了超级大国使用其战争力量。
第三,发展经济需要以和平的环境为前提,和平的维护又需要有经济的实力作保证。
所以,当时多数国家都把恢复和发展经济同反对霸权、维护和平一起,并列为自己的首要任务。
第四,和平与发展的总趋势以及超级大国和发达国家的经济困境,还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把握住这一机遇,制定正确的内外政策,就可以争取并利用和平的环境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就可以利用发达国家为克服萧条而调整经济结构,寻求新市场的时机,使本国的经济建设在新的起点上得到迅速发展。
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际形势发生了一些微妙变化,如美苏争霸转入僵持,对外开放密切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各国经济相互依存明显加深。
特别是中、美、苏战略三角关系发生有利于中国变化,为中国外交带来更大的回旋余地。
第一,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的势头得以维系。
中美关系因为里根政府对台出售军火出现一些波动,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简称《八·一七公报》)的签署标志着,中美关系的基本框架得以确立。
第二,美国对苏联推行全球性进攻战略。
苏联入侵阿富汗,引起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强烈反应。
里根政府上台之后,提出"重振国威、扩军备战",志在从苏联手中夺回世界霸主的地位。
军事理论论文——当前国际形势变化与中国国际形势
当前国际形势变化与中国国际形势导语: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呈现新特点,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给我国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当前国际形势的新变化表现为三个“新”:一是世界经济形势的新变化二是世界政治形势的新态势三是世界思想文化形势的新特点1.世界经济形势的新变化----后危机时代的全球经济面临挑战。
希腊债务危机,迪拜债务危机,高盛“欺诈门”发达经济体的巨额赤字、新兴经济体的通胀隐忧,以及被视为第二次“雷曼事件”的迪拜债务危机,希腊债务危机、高盛欺“诈风门”等,警示着刺激政策后遗症已逐渐显现,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还很不稳固,结构性问题仍然存在,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不排除出现新的动荡和反复的可能。
2.世界政治形势的新态势一是国际力量的对比出现了新的变化,新兴大国整体崛起势头强劲国际金融危机使新兴大国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新的消长变化。
美国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再加上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的拖累,软硬实力都明显受挫。
欧盟、日本也困难重重。
欧盟委员会在2009年11月初发布的秋季经济预测报告中认为,欧元区经济2009年全年仍将出现4.1%的负增长。
新兴大国虽然也受到一定冲击,但总体上仍能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在本轮世界力量调整过程中,新兴大国崛起成为最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
新兴大国凭借后发优势,多年来保持远高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速,日益成为世界经济新的驱动力和增长点。
世界主要贸易顺差国和外汇储备大国大部分都是新兴国家。
随着新兴大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和发展模式的调整,新兴大国不仅会成为国际贸易增长的主力军,并且还将成为全球重要的消费市场。
从中长期看,全球投资、贸易格局和经济增长方式都将发生重大变化,逐步向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双向平衡的格局转变。
关于中国外交政策的论文(2)
关于中国外交政策的论文(2)外交政策的论文篇三:《试谈中国未来的外交走向》摘要:不断发展壮大的中国适应新的角色将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世界各国适应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中国也将是一个长期的纠葛进程。
但成长中的中国外交会在磨砺中更加精粹,会在应对风险挑战中更加成熟自信。
关键词:外交;中国随着全球化发展和中国融入世界程度的加深,中国面对的国际安全压力和和国内发展压力都呈现了急剧上升的态势,对中国外交长期坚持的一系列战略原则和思维形成了严峻挑战,使的中国政府推动外交转型,在更宽视野和更高平台上把握中国和平发展的方向,中共对中国外交进行了重新规划,中国外交在心态、姿态、理念及行为上,正从“被动面对内外挑战”的压力型外交向“主动进行布局谋势”的动力型外交转变。
以后的中国外交将呈现为不同于改革开放前的革命外交,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外交的新版外交,正式步入负责任大国外交的新时代。
一、当前国内外新环境从国内看,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伟大成就,我们已经站在了可以发挥综合优势的发展新起点上。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不断跨上新台阶。
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出口国、第二大贸易进口国和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国、最大新兴市场,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20%,人民的生活也在持续改善。
这些,都为我国继续前进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国内市场和区域开发空间广阔,经济结构转型加快,科技教育整体水平提高,劳动力素质改善,资金供给充裕,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生产要素综合优势将长期存在。
有了这样一个好的基础,我们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继续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
我们党提出了“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即在我们党咸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从国际看,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更加复杂。
一方面,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
如何看待当前国际形势下中国的外交政策
如何看待当前国际形势下中国的外交政策?如今国际经济萎靡,经融危机还在持续,是第六年了,虽然在复苏,但十分缓慢,不均衡性和脆弱性进一步发展,进入深度转型期,国际机构对前景持谨慎态度。
所以无论是政党还是个人,都应学会用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
学会分析把握当前国际形势的发展的特点、趋势及走向,了解我国在当前国际形势下现行的外交政策。
我们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更应该熟悉当前国际形势,了解我国在当前国际形势下现行的外交政策,才能在毕业后更好地为祖国和人民做贡献。
一、当今国际形势国际经济在复苏,但有一个特点就是低速复苏,有些持续萎靡,导致现在的国际走势分三种。
①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速反向而行。
②世界经济将继续面临发达国家的政策风险。
③新一轮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展开。
当今世界正处于深刻变化和向多极格局过渡的时期。
各国加快发展综合国力,力争在未来的国际秩序中占据有利位置。
我们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激烈的竞争。
机遇中包含挑战,挑战中也可能有机遇。
当前,我们所处的国际环境正发生着极其深刻而复杂的变化。
一方面,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另一方面,对外联系愈益密切,各种信息愈益畅通,我们遇到了不少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
因此,使得我们要正确认清楚当今国际形势。
二、大国之间复杂的关系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是造成国际形势不稳定的最主要根源。
有很多表现突出大国之间的关系复杂,如:美国“东张西望”,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监听门”事件对欧美互信造成严重冲击;俄罗斯积极推进欧亚联盟战略构想等等。
但我们也必须看到,当今的世界毕竟不是美国一家可以独霸天下的,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力量还在继续增长,多极化趋势仍在曲折中进一步发展,国际形势总体上继续趋于缓和,我们对于国际局势的一些基本判断仍然是站得住脚的。
这就是说,当前国际形势发展仍为我国坚持不懈地开展和平外交,在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内一心一意地进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机遇。
2020大国外交策略与世界形势
2020大国外交策略与世界形势概述本文旨在分析2020年的大国外交策略与世界形势。
通过独立决策和避免法律复杂性的简单策略,我们将探讨一些关键问题。
1. 中国外交策略中国在2020年将继续秉持和平发展的外交理念,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中国将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加深与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关系,并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中国将继续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国际伙伴的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
2. 美国外交策略美国将继续坚持“美国优先”政策,强调经济保护主义和国家安全。
在2020年,美国可能进一步加强对贸易伙伴的经济制裁,并寻求与盟友加强防务合作以应对地区安全挑战。
此外,美国可能会加大对国际组织的批评力度,并采取单边行动。
3. 俄罗斯外交策略俄罗斯将继续通过坚定的外交手段维护国家利益。
在2020年,俄罗斯可能加强与中国的战略伙伴关系,并加深与中亚国家的合作。
俄罗斯还可能继续在中东地区发挥重要作用,以巩固自己在该地区的影响力。
4. 欧盟外交策略欧盟将致力于维护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体系。
在2020年,欧盟可能会加强与亚洲国家的合作,特别是与中国和印度。
欧盟还可能加大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支持,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积极的角色。
5. 全球形势展望2020年,全球形势仍然面临许多挑战。
贸易纠纷、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气候变化等问题将继续影响世界稳定与发展。
同时,全球合作和多边主义也将面临压力。
国际社会需要通过对话与合作,共同应对挑战,维护和平与繁荣。
结论在2020年,大国外交策略和世界形势的发展将对全球产生深远影响。
各国应独立决策,并采取简单策略以应对挑战。
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和多边主义将是实现稳定和繁荣的关键所在。
(Word count: 226 words)。
中国外交面临的新挑战新机遇
进入21世纪,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改变,但世界和平与人类发展面临新的严峻挑战。美国已进入新一轮全球战略扩张期,称霸与反霸、单极与多极的矛盾斗争异常尖锐,世界局势动荡加剧,地区冲突有增无减,热点问题日趋激化;新的世界军事变革进一步深化,世界军事和安全斗争更加凸显,各国军事战略的优劣和军事斗争的成败,取决于如何应对这场极其深刻的世界新军事变革。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但周边形势趋于复杂,各种挑战趋于严峻。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当代高新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军事领域里的革命性变革出现了加速发展的趋势,战争形态从工业时代的机械化战争向信息时代的信息化战争迅速转变。尤其是具有信息战争特点的高技术局部战争,更是促使世界主要国家加速调整军事战略,把军队信息化建设作为建军重点,大力发展军事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武器装备,积极组建数字化、信息化部队,并辅之以法律、组织、技术和教育训练等一系列举措,以迅速提升军队的整体信息能力。可以说,21世纪各国军事战略的优劣和军事斗争的成败,取决于如何应对这场极其深刻的世界新军事变革。
(一)新军事变革的实质是军事信息化革命,信息优势是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的核心优势
信息化之所以成为新军事变革的实质,主要是由信息技术运用于军事领域所展现出的独特而又强大的效能所决定的。一方面,信息技术是新军事变革支柱性技术。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导致了以精确制导武器为代表的信息化弹药,同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化、隐形化作战平台的问世。武器装备和军事系统的高度信息化,极大地提高了整个军事系统的战斗效能。另一方面,信息优势是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的核心优势。当代历次局部战争的实践和世界各国军队建设的实际都充分说明,掌握信息技术,获得信息优势,有效支配信息,是当今世界军事斗争的制高点,是最终赢得战争的重要保证。美军之所以赢得90年代以来的几场局部战争,说到底,靠的就是以超强国力为后盾的超强信息优势。第三方面,信息战将成为信息时代主要作战样式。在信息成为重要战争资源,成为军事力量构成的关键要素的条件下,信息对抗技术为信息战奠定了物质基础,信息系统网络化促进了信息战场的形成,夺取制信息权成为信息化战争的制胜关键。因此,信息与信息系统成为未来战争中打击与防护的首选目标,围绕信息与信息系统的攻防而展开的信息战,也必将成为未来战争的基本形态。在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占据了绝对的信息优势,致使伊军陷入各自为战的混乱状态、未能组织起有效的反击。
浅谈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我国外交战略的丰富和发展
浅谈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我国外交战略的丰富和发展姓名:常明辉学院:经济学院自从学习了形势与政策后,对中国面对的国际环境有了更多的了解,不禁感叹中国的发展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很幸运地生在了中国。
当前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面对国际形势和战略目标的变化,我国有着更加丰富的外交方略,外交方式多元化,彻底打破了建国以来弱国无外交的局面,中国在外交方面得到了发展,但当前国际形势下仍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
与此同时,中国日益成为影响国际形势的重要因素,与世界经济的关系更加紧密,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社会主义大国,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地位不断上升,但是仍然存在不少的外交问题,对此我们应该更加高度重视。
于是,我将从国际大形势和中国外交态度、战略内容及外交战略上升的高度方面进行分析。
一、国际形势的分析:当今世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以来全球各国对外直接投资(FDI)总规模大幅下滑,中国对外投资遭受压力。
七国集团峰会公报议华,涉港、涉疆、台湾、涉海等问题对中方蓄意污蔑,干涉中国内政,对我国实行“西化”、“分化”?和遏制政策,并不断干涉中国的周边事务,我国的安全构成了最大的威胁。
还有众多邻国中某些国家仍与我国存在领土领海争端,尤其是维护海洋权益的斗争具有较大的复杂性和敏感性。
像新冠肺炎病毒等非传统安全带来的不确定因素的挑战对我国乃至全球的外交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当前的疫情下,应将安全与外交连在一起,无论是病毒还是中国国防安全,我们都面临的巨大的挑战。
从2020年开始,中国华为企业受到了美国政府的遏制和打压,从中可以反映出中美关系的恶化,中国的快速发展损害了美国霸权主义的利益,大国关系间存在着挑战。
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上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加剧了世界经济中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中国积极负责,主动应对,承担着人类责任的挑战。
中国开展一带一路,但仍有一些国家和地区存在着冷热冲突,对我国的对外投资以及外交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中国近现代的外交事业的发展
中国近现代的外交事业的发展1. 中国近现代外交事业的历史背景中国近现代外交事业的发展源远流长,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入侵和侵略,外交事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这一时期的中国外交以不平等条约为代表,国家主权受到了严重的侵害,外交政策极为 passsive。
中国人民对外交事业的发展有着深深的热爱,所以国家在发展外交事业的也在不断地吸取经验和教训,形成了独特的外交思想。
2.中国近现代外交事业的演变中国近现代外交事业的演变可以分为几个重要的阶段。
首先是新文化运动对外交事业的影响,它标志着中国外交事业的新起点。
其次是抗日战争前期的外交工作,中国在国际上开展了广泛的外交斗争,取得了一系列的外交胜利。
最后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工作,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了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进程。
3.中国近现代外交事业的成就和经验中国近现代外交事业取得了许多重大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外交经验。
不仅在维护国家利益、推动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还在外交理论和实践方面形成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和原则。
这些成就和经验对中国近现代外交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4. 中国近现代外交事业的挑战和前景尽管中国近现代外交事业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但面临着许多的挑战。
国际形势的变化与地区局势的复杂化对中国的外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事务,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近现代的外交事业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总结回顾:中国近现代外交事业在历史的长河中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将秉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断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观点理解:中国近现代外交事业的发展对于维护国家利益和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我个人认为,中国近现代外交事业的每一步发展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总结,为中国外交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2020年形势与政策2000字论文
2020年形势与政策2000字论文2020年形势与政策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迎来了一个新的年份——2020年。
这一年对于中国乃至全球来说,注定是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年份。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就2020年的形势与政策进行探讨,以期对未来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全球形势2020年的全球形势注定不平静。
首先,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压力仍然存在,各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经济下滑。
此外,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频发,加大了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此外,全球治理体系面临内外挑战,国际关系日益复杂。
二、中国形势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2020年也会面临自身的问题与挑战。
首先,中国经济正面临增速下滑、结构调整等问题。
其次,社会治理、环境保护、医疗卫生等方面也需要进一步改进与完善。
此外,中国还需要应对外部环境的影响,努力维护国家的发展利益。
三、政策展望1.经济政策在经济方面,中国将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力争保持经济平稳增长。
同时,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此外,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外资等将成为重点。
2.社会政策在社会方面,中国将继续加强社会治理,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加大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投入,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同时,加强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3.外交政策在外交方面,中国将继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维护自身权益。
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与交流,促进互利共赢。
同时,积极应对外部挑战,维护国家的安全与稳定。
四、展望未来面对形势与政策的复杂性与挑战,中国将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
同时,积极应对全球形势的变化,把握机遇,化解风险,推动中国的长远发展。
总之,2020年的形势与政策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但也蕴含着巨大的机遇与希望。
中国将以昂扬的斗志,稳定的步伐,实现国家的发展目标,并为全球的和平与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政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政策近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政策在国际舞台上取得了巨大成功。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外交政策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政策的特点和取得的成就。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政策的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政策的核心是以和平发展为基础。
中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外交政策的目标是实现国家繁荣、人民幸福和世界和平的统一。
中国倡导多边主义和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主张在世界事务中坚持公正、公平和互利。
此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政策注重发展中国家的利益,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地区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政策的成就1. 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坚决维护南海、东海等海域的权益。
中国通过外交渠道与相关国家进行对话和协商,通过国际法和规则解决争议。
中国的努力有助于维护国际法和规则的权威性,维护地区稳定和和平。
2. 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倡议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推动互联互通和经济合作,中国希望实现共同繁荣。
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得到了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为亚洲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3. 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合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和合作。
中国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
中国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推动贸易自由化等全球事务,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作出了贡献。
4. 加强地区合作和友好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政策致力于加强地区合作和友好关系。
中国积极推动上海合作组织、东盟等区域机制的发展,促进地区稳定和繁荣。
同时,中国还与周边国家签订了一系列互利共赢的贸易和经济合作协议,推动地区一体化进程。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政策的前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政策在未来将继续发挥积极的作用。
大国外交:2020年全球政策和形势分析
大国外交:2020年全球政策和形势分析摘要:本文旨在分析2020年全球政策和形势,并重点关注大国外交。
通过研究各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际形势,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全球政治格局的发展。
本文将简要介绍全球主要大国的外交政策和其对全球政策和形势的影响。
1. 引言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多边主义的发展,大国外交在全球政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020年,国际政治面临许多挑战,如贸易争端、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全球卫生危机等。
本文将探讨这些挑战对全球政策和形势的影响,并分析各国的外交政策。
2. 美国外交政策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和军事强国,其外交政策对全球政策和形势具有重要影响。
2020年,美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维护其国家利益,如加强贸易保护主义、加强对盟友的要求和推动地区安全合作等。
然而,美国的一些政策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争议和反对。
3. 中国外交政策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外交政策也备受关注。
2020年,中国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并提倡多边主义。
然而,中国在一些地区存在争议,并面临与一些国家的地缘政治竞争。
4. 俄罗斯外交政策俄罗斯作为一个地缘政治重要的大国,其外交政策对全球政策和形势具有重要影响。
2020年,俄罗斯继续在中东、欧洲和亚洲等地区发挥重要作用,并加强与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合作。
然而,俄罗斯与一些国家存在冲突和紧张关系。
5. 欧盟外交政策欧盟作为一个经济和政治联盟,其外交政策对全球政策和形势也有影响。
2020年,欧盟致力于推动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并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移民等全球挑战上发挥积极作用。
然而,欧盟在内部一体化和外部应对问题上仍面临挑战。
6. 结论综上所述,2020年的全球政策和形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大国外交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各国外交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将对全球政治格局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了解和分析各国的外交政策是预测和应对全球挑战的关键。
在未来,我们需要密切关注大国间的外交互动和合作,以促进全球稳定和发展。
动荡变革 多事之秋——2020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
动荡变革 多事之秋——2020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苏 格【内容提要】2020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持续深入发展,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使世界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局势加速演变,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
疫情全球大流行,使各国人民健康遭受严重威胁,经济全球化遭遇前所未有的冲击。
国际形势错综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
世界经济低迷不振,大国关系加速调整,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全球治理持续失衡。
特别是中美博弈加剧,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挑战和机遇并存。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迎难而上、稳健前行,既为国家和民族担当,也为处于多事之秋的世界注入了正能量。
【关键词】国际形势;国际格局;中国外交;新冠肺炎疫情;百年未有之大变局【DOI】10.19422/ki.ddsj.2021.01.0012020年,国际形势“三重叠加”,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向纵深持续发展,中国进入实现百年目标的冲刺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
世界经济、政治、社会、科技、人文等多个层面历经前所未有的冲击与震荡,愈显“环球同此凉热”。
疫情突如其来 冲击前所未有2020年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迅速席卷全球。
1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将新冠肺炎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
3月11日,WHO正式宣布,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已经构成一次全球性“大流行”。
新冠肺炎疫情迅速扩散并波及全球210多个国家和地区,影响人数高达近70亿,成为二战结束以来人类社会所经历的最严重的全球突发公共卫生危机。
美欧等发达国家均成为疫情重灾区,经济极度萎缩,生产停顿导致失业率大幅上升。
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债务便已蹿升至258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经济总量的331%。
根据WHO最新实时统计数据,截至12月底,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8159万例,累计死亡177万例。
[1]疫情带来全面的综合性挑战,波及人类健康、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和国际关系等方方面面。
当前国际形势和我国发展的内外环境共59页
这些成效都有助于未来各方在南海 问提上保持相对克制。
第二部分
本节纲要
(一)欧债危机 (二)西亚北非局势
(三)亚太地区形势
(一)欧债危机
1、欧债危机的最新进展 2、欧债危机的根源
3、欧债危机的未来走向
目录
一 国际总体形势 二 国际热点问题 三 我国周边形势和我国外交政策
第一部分
本节纲要
(一)世界经济发展前景不乐观
(二)中东地区乱局有进一步恶化的可能性
(三)“选举因素”将进一步影响美国对外政策
(四)中国周边形势将有望保持整体稳定
(一)世界经济发展前景不乐观
世界经济L型发 展已成定局,二 次探底可能性已 然存在。欧洲债 务危机已经令全 球市场陷入混乱。
(一)欧债危机
• 2009年末,发端于希腊的欧洲主权债务危
机,已由单一国家主权债务危机正演变为 整个欧元区的债务危机,进而发展为制约 并影响欧洲乃至全球经济复苏的一场"债务 风暴"。目前,欧元区各国正希望通过多方 面合作和共同努力来摆脱困境,但步履蹒 跚。欧债危机到底会走向何方,已成为举 世关注的焦点问题。
(一)欧债危机
2
、
国家经济结构失衡是"危机的元凶"
欧
债
危
机
的 根
欧元区制度固有缺陷是"潜伏的恶因"
源
老龄化、高消费、高福利是"长期的难题"
(一)欧债危机
3、未来走向
第一,向危机国家提供救助, 延缓危机的爆发
第二,希腊等危机国家退出, 成立核心欧元区
中国外交的政治知识点总结
中国外交的政治知识点总结一、中国外交的历史沿革中国外交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中国诸侯国通过不断的战争和外交斡旋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体系。
然而,直到近代中国的外交一直处于被动状态,被列强侵略和割地赔款的命运。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外交经历了几个不同的阶段。
1950年代初期,中国主要关注内部建设,外交政策着重于团结第三世界国家。
1960年代,中国与苏联关系恶化,外交政策以对抗苏联为主。
1970年代末期至1980年代初期,中国开始走向世界,进行改革开放,外交政策以“和平与发展”为主要目标。
1990年代,中国的外交政策更加注重经济发展和地区稳定。
到了21世纪,中国的外交政策开始着力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扩大国际影响力。
二、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有五个:独立自主、和平外交、互利共赢、和平共处、非干涉内政。
1. 独立自主独立自主是中国外交的根本原则,意味着中国将自己的外交政策和国际关系独立于任何外部势力的干涉。
中国始终坚持自己的国家利益和原则不受外部势力影响的立场,主张摒弃狭隘的意识形态和集团政治,倡导各国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实行平等互利的合作。
2. 和平外交和平外交是中国外交的首要原则,意味着中国坚持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支持通过对话、协商、谈判等和平手段解决国际问题。
中国主张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反对一切形式的战争和冲突,支持联合国扮演更大的作用。
3. 互利共赢互利共赢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意味着中国主张国际社会各国应该发展平等互利的合作关系,促进共同发展。
中国倡导在多边领域和双边关系中树立全球观念,寻求共同利益,构建开放融合的经济体系,推动全球经济发展和贸易自由化。
4. 和平共处和平共处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意味着中国主张各国应该坚持和平相处、互相尊重,遵守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避免干涉他国内政和以军事手段解决争端,维护国际地区和平与稳定。
5. 非干涉内政非干涉内政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意味着中国主张尊重各国的主权和独立,不干涉他国内政,中国从不干涉其他国家内政,也拒绝外部势力对中国内政干涉。
2020中国外交政策论文1500字
2020中国外交政策论文1500字作为重大国家战略,“一带一路”包含了中国近期以及远期的战略谋划。
近但由于“一带一路”经济带的地缘政治关系和民族宗教矛盾错综复杂,各国之间的发展目标和利益诉求差异巨大,国内风险、跨境威胁和大国博弈等问题,尽管“一带一路”蕴含着巨大的战略潜力,但仍有可能受到严重干扰。
中国应正确看待“一带一路”,不要过于乐观期待,而应充分思考未来可能遇到的困难,要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国力的限度与边界,注意量力而行和循序渐进,不要急功近利。
另一方面,加强各领域的合作,积极构筑多层次、多渠道的海外利益保护网络,并借助各种双多边机制为沿线节点国家政治危机和重大地区问题提供中国力所能及的帮助与解决建议。
关键词:中国周边安全稳定动荡1、中国南海海洋权益之争在我国周边安全诸多的挑战中,最近一段时变现得最为突出的无疑是我国与南亚五国(越南、文莱、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南海主权之争和中日钓鱼岛之争等。
菲律宾驱逐我国在黄岩岛作业的渔民、越南挑衅我国台湾驻太平岛士兵、日本无理扣押我国在钓鱼岛附近作业的渔民等。
事实,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南海之争,不仅存在岛屿之争,还有海域划界和资源开发之争。
中国和日本除了钓鱼岛的主权归属之争外,还有专属经济区和东海大陆架划界问题,中国和朝韩在东海域划界问题上也有分歧,这些问题都是关于资源和地缘优势争端,而这些海洋权益一旦丧失,将危害中国国土安全。
我国与南亚五国、日本、韩国、朝鲜等国的海权之争,实质是这些国家我国海洋资源的窥视、无理占有欲掠夺。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随着能源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严重,人们渐渐地把更多的目光转到海上资源。
因为南海蕴藏这大量丰富的石油、鱼类等资源,所以我国周边各国都想来捞一手。
2、美国“重返”亚太目前,美国全球战略重心正在由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其军事部署的重点也在随之调整,大量先进的海空力量逐步部署到东亚地区。
同时,为了控制中亚地区的能源资源,美国也加快了谋势中亚的步伐,既和俄罗斯争夺势力范围,也对中国形成钳制。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解析
2020/4/15
18
3.世界政治多极化曲折发展
多极化并不一帆风顺
2020/4/15
19
一、当前国际形势
(三)安全形势总体稳定
1.总体稳定
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2020/4/15
20
一、当前国际形势
(三)安全形势总体稳定
2.局部动荡
铸铅行动(08年12月26日——09年1月18日) 斯里兰卡内战
2020/4/15
21
一、当前国际形势
(三)安全形势总体稳定
3.非传统安全威胁上升
2020/4/15
美国911恐怖事件
莫斯科地铁连环爆炸事件
22
一、当前国际形势
(四)国际合作方兴未艾
1.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作用逐渐加强 ☆维护世界和地区稳定 ☆推进核军控和裁军 ☆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协调解决国际争端
2020/4/15
9
(一)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
1.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金融全球化
2000-2007年全球金融衍生产品增长迅
猛
单位:%
700
1.2
600
单位: 500
万亿美元
400
300
200 94.008
100
111.115
297.666
370.178
414.845
516.407
596.004 1 0.8 0.6 0.4 0.2
(二)政治多极化进程明显加快
2.世界政治多极化的依据
☆经济多极化是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基础 ☆经济全球化是多极化的强大推动力 ☆国际关系民主化是多极化顺利发展的重要保障
全球视角:2020年形势与大国外交政策
全球视角:2020年形势与大国外交政策2020年全球形势概述2020年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变革的年份。
全球面临着许多重要问题,包括贸易争端、经济不稳定、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气候变化等。
这些问题对各个国家的外交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
大国外交政策趋势美国外交政策美国作为全球超级大国,其外交政策一直备受关注。
2020年,美国的外交政策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贸易争端:美国与中国之间的贸易争端持续升级,对全球经济造成了不确定性。
美国采取了一系列关税措施,试图实现贸易平衡。
2. 地缘政治: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利益依然突出。
2020年,美国继续在中东地区发挥领导作用,参与解决地区冲突和打击恐怖主义。
3. 气候变化:尽管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但在国内仍有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在积极推动减排行动。
2020年,美国可能加强国内减排措施,并与其他国家合作应对气候变化。
中国外交政策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其外交政策也备受关注。
2020年,中国的外交政策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合作:中国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各国的经济合作。
中国将继续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力度,推动全球经济增长。
2. 地区稳定:中国致力于维护地区稳定,推动和平解决地区争端。
2020年,中国将继续参与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并积极推动中东地区和平进程。
3. 多边主义:中国倡导多边主义,维护国际体系的公正和平衡。
中国将继续参与全球治理,推动国际组织的改革和完善。
其他大国外交政策其他大国如俄罗斯、欧盟、印度等也在2020年制定了各自的外交政策。
这些国家的外交政策重点包括经济合作、地缘政治利益以及应对全球挑战等方面。
结论2020年全球形势复杂多变,各个大国的外交政策也面临巨大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国应该采取独立决策,追求简单策略,并尽力避免法律复杂性。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全球形势变化,维护各国的利益和稳定。
关于中国外交政策的论文
关于中国外交政策的论文我国自建国以来,中国与国际间的交往日益密集,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三条外交脉络。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外交政策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外交政策的论文篇一:《浅谈我国外交政策》摘要:新中国外交仍不同程度地受到"重脸面而轻实利"、"和为贵"等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
例如"搁置争议"就反映出我国在解决主权争端问题上一厢情愿的和平愿望,而他国则践行社会达尔文主义,"重实利而轻脸面"。
他国对争议地区实际控制日久即为既成事实,从而令我国的愿望彻底落空。
关键词:外交政策我国是外交战略学的发祥地,战国时即产生了纵横捭阖、远交近攻的伟大战略思想。
外交是国内政治的延续,但有别于内政。
研究外交并制定对外政策,需要知己知彼、学贯东西;必须立足于对世界大势和各国国情的深刻认识,而绝不可以一厢情愿、以己度人、或单纯地"以德报怨"。
无论是两国间的双边关系、抑或更为广阔的国际关系的格局,实质上是各国在实力基础上通过各种手段追求国家利益而相互博弈的结果。
实力是决定格局的基础,格局反过来又加强或削弱一国的实力。
在国际斗争中,一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不仅取决于其政治、经济和军事的综合力量,还在于该国运用何种外交战略。
高明的外交手段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一国实力的不足。
外交的实质是各国在世界范围内追求国家权力的极大化,即国家利益。
因此,对外关系的指导思想必然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最早产生于西方。
西方外交实践遵循的是马基雅维里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曾经是西方殖民地的广大发展我国家在独立后,因袭了这种处理国际关系的指导思想和实践。
因此,国家利益至上成为几乎所有国家制定和实施外交政策的准则。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我国外交的发展1955年,于万隆会议,我国同印度、缅甸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五项原则内容是: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中国安全与外交政策的可能前景作者:[美] 戴维·M.兰普顿著许旭虹译文章来源:《国外理论动态》2009年第1期本文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戴维·M. 兰普顿在2007提交给全美亚洲研究所(NBR)的会议论文的修订版,文章对中国未来10年的安全与外交政策走向进行了预测,提出了三种可能的前景,并对影响这三种前景形成的变量进行了分析。
文章内容如下。
在安全和外交政策领域,中国与国际体系的关系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表现出来。
本文提供了三种主要的构想: 合作、分歧以及包括此二种元素在内的混合形式。
在提出各种宽泛的构想之后的讨论中,我将指出北京与国际社会的关系将采取何种道路的首要决定性因素,这些因素将被当作下一个十年的观测指标。
一、三种前景在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领域,三种宽泛的前景构想是可能的。
构想一: 广泛的合作在这一前景构想中,进行广泛合作的中国把自己的利益与维护过去60年来的国际体系的需求看作是整体一致的。
在这种构想下,中国将继续加强其掌控能力,并大致像当前一样重视经济和思想观念的实力。
中国将会同美国、日本以及其他主要的周边国家保持良好的建设性关系。
中国在追求全球安全和其他利益中,将会以非常合作的方式行事。
构想二: 分歧在这种构想下,中国自己的国家利益和福祉在一系列问题上同主流的国际体系相分歧,北京方面会着重于掌控力的获得。
在这一种前景中,伴随着在第三方区域相当多的充满摩擦的竞争,中国同美国和日本的关系将会问题重重。
构想三: 混合形式在这种构想下,中国同当前国际体系的融洽程度是混合的,北京方面的倾向与其他主要大国(特别是美国和日本) 十分不同,因此成为同东京、华盛顿和其他主要大国持续发生摩擦的根源。
同时,这些摩擦不会严重到导致当前的体系崩溃。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将会更加重视掌控力和经济实力; 中国同美国和日本的关系将带有强烈的安全竞赛的成分,然而也包括实质性的经济合作。
这些假想的前景中的哪一种将会最接近于2020年的实际情形,取决于下述三种主要变量的排列,但台湾问题除外。
如果对于极具影响力的台湾问题处置不当,仅仅这一点就会推动中国的外交和安全政策(甚至国内政策) 朝着上述三种转向中我们最不希望看到的一种——构想二发展。
美国、中国和(非常微妙的) 日本都有责任小心处理台湾问题。
二、主要的变量(一) 国内的发展第一组变量涉及中国的国内发展。
一个内部稳定、谋求国内经济与社会进步的中国将会注意把对于自己持续进步的外部威胁降到最低,同时热衷于为自身发展吸取国际体系的先进资源。
反过来,在一个受到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困扰的中国,在精英阶层以及民众中将会充满政治上的分歧,这就很难避免向国外转移视线(寻找替罪羊) ,也很难避免为了精英阶层(或者分裂了的精英中的某些派别) 而充分利用国内流行的民族主义。
一个受到国内问题困扰的中国对其外部而言将会是一个不稳定力量。
(二) 主要大国的联盟第二组变量涉及主要大国的联盟,这为中国的运作提供了地缘政治的背景。
关键的主要大国格局是中—日—美“三角关系”。
考虑到这一区域的历史以及美日在意识形态上的紧密关系,对于美国与日本来说,把它们的利益和行为定义为对中国力量的制衡,将会具有持久的吸引力。
这一看法,以及华盛顿和东京为此而作出的举动,将会导致中国国民和国际国内安全政策机构的倾向变得最为糟糕。
一个日本、中国和美国在其中以互助合作的方式确定各自利益的未来主要大国格局,将会使北京采取更加稳定和合作性的行为。
其他的重要(或者成长中的) 大国,例如印度和俄罗斯如何与中国发展关系,在形成更广阔的国际背景方面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美—日—中关系似乎是关键。
一种不重视多边主义、而重视维持具有优先权和支配权的霸权地位的美国政策(如美国2002年和2006年的“国家安全策略”) 将会增加充满冲突的构想出现的可能性。
把日本当作美国在亚洲的代理人来限制中国是一个从根本上有缺陷、达不到预期目的的观念。
主导主要大国未来关系的另一个需要仔细观察的维度是中美之间对彼此战略的猜疑程度。
一些战略上的相互猜疑将会由科技上的行动—反应模式所滋生。
2007年中国进行的非常成功的反人造卫星试验就是征兆。
美国发展了反弹道导弹能力,同时与日益精确的美国常规导弹与军备相结合(更不用说,规模庞大和非常精确的核武器实力) ,这已经从理论上造成了对中国核还击能力的威胁。
北京已经提议中国与美国进行旨在阻止空间军事化的会谈,而华盛顿至今抵制这一会谈。
在显然是为了保证自己还击能力(这通过限制美国的通信、导航和太空感知系统的能力来实现) 的努力下,北京会努力把美国引向关于中国最近的反卫星试验问题的会谈上来。
不论动机如何,中国获得这种能力几乎必然要刺激美国进一步的科技探索,从而加速科技竞赛和战略上的不信任这两者的交替发展。
(三) 经济和安全的融合与合作第三组也是最后一组的变量涉及中国在东亚范围内、以及与美国和欧洲在经济和多边安全问题方面的融合与合作程度。
作为经济进步和经济驱动的价值处于优先地位的区域,总体而言,东亚迄今为止从全球化和以其为中心的区域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中获益匪浅。
经济的相互依赖和一种包括美国和欧洲在内的“区域开放主义”,将有助于中国产生强有力的合作动机,消除其冲突意识。
当然,没有什么可以保证一定出现这一结果,但是商业利益在许多案例中一直是一种稳定性的力量,包括20世纪90年代与美国关于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的冲突,中国与欧洲、美国之间关于加入WTO的谈判,以及近来中日之间围绕历史解释问题和其他问题产生的摩擦。
经济上不断增加的相互依赖增加了如下可能性,即每个社会中拥有共同利益的成员都愿意寻求一种稳定的关系。
然而,只有当这种相互依赖的结果在大多数国家的社会中产生的获益者比失利者更多时,这种经济上不断增加的相互依赖才能成为一种稳定力量。
因而,全球化必须以使每一个社会广泛受益并使其消极结果(相关的环境问题、就业问题等) 最小化的方式被推进。
为了维护这一进程,那些关注于促进相互依赖性的人,也必须关心减小其给国内带来的任何一种消极结果。
三、需要关注的关键性决定、进展和趋势观察者在判断中国2020年的走向——是积极的构想一,还是充满冲突的构想二,或者是混合式的构想三时,以下中国国内发展的许多关键性指标是他们应该注意到的。
(1) 观察中国当前的第四代领导集体向新的第五代领导集体的过渡是否顺利,以及第五代领导集体的国外与国内政策观点的内容是什么,2007年中共十七大召开前的准备时期将是关键所在。
(2) 关注北京是否实现了向西部及中国落后的区域重新分配财政预算和发展资源,这是中国的领导层最近(在财政和实际政策成果上) 谈到的。
(3) 观察暴力性的或者是分裂性的社会事件是否在数量、规模和组织协调程度上有所增强。
(4) 监测中国领导人在何种程度上把民族主义作为建设性的爱国主义或者是作为一种旨在对抗外部世界,特别是其他主要大国的更具进攻性的工具用来统一大众的观念。
以下是可供观测的主要大国联盟的关键性指标。
(1) 观察这些主要大国(特别是美国、日本和中国) 如何处理相互间的不信任。
日本的基本趋势是在军事、安全和外交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美国的基本趋势是寻求与日本合作以对付中国在安全问题上的崛起。
北京的核心任务将是密切注视美日互动的细节——从导弹防御系统的合作到台湾海峡的突发事件。
从中国的观点来看,当前的发展不是在一个整体上积极的方向上进行的。
(2) 注意观察伴随着中美关系在战略上的相互不信任的各种发展。
美国军队在亚洲的部署将是一个指向标,中国人民解放军旨在对抗美国军事能力的发展是另一个指向标。
美国军队在关岛的部署将会是非常重要的观察对象。
(3) 目前,北京相信华盛顿希望约束台北的挑衅性行为,这是因为美国在其他地方脱不开身,应付不了台湾海峡的冲突。
然而,在北京看来,如果中东和中亚的问题解决了,美国将如何对待这个问题还不得而知。
因而要观察华盛顿在何种程度上愿意支持台湾作出的那些在大陆看来具有煽动性的行为。
(4) 观察美国向台湾的武器销售和中国在台湾海峡的军事力量的增加。
(5) 观测在何种程度上中国和美国在非洲和拉丁美洲这些地区表现得更像战略竞争者而不是发展中的合作伙伴,该领域的发展还属于初步阶段,但并不是全部都具有积极意义的。
(6) 注意双方在何种程度上开始像重商主义者那样谈论“控制战略性自然资源”,而不是共同协作以维持全球资源市场的运转。
(7) 密切注意科技行动—反应模式在武器领域有了何种程度上的发展。
空间将会是这类交替上升的竞争的一个主要领域。
(8) 观察一些主要大国(日本、美国和中国) 认为应优先解决的事件(例如北朝鲜和伊朗的核计划以及恐怖主义) 的数量和重要性。
这些主要大国认为它们在解决这类优先考虑的问题时彼此互相需要。
第三方创造的需要主要大国(中国、日本和美国) 合作的案例越多,这些大国就会越不愿意陷入到它们之间的冲突中。
以下是需要关注的区域经济以及其他事务中相互融合和相互依赖的关键性指标。
(1) 观察中国在何种程度上促进了区域组织和自由贸易区域的发展以及中国的周边力量在何种程度上既与其合作又寻求同美国的合作。
“开放的区域主义”同“封闭的区域主义”相比,将会是一个更加积极的进步。
(2) 注意中国在何种程度上参与了多边安全组织和论坛以及与周边不同的军事力量合作以维护区域稳定。
(3) 密切注意区域和全球的贸易和旅游者的流动方向。
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越高,这些社会支持冲突的可能性就越小——只要这些相互依赖的市场保证战略性资源的不断流动。
(4) 关注在全球性和区域性环境事务上的合作范围,以及北京在这些事务方面的建设性参与的程度。
(5) 密切关注国外直接投资和金融的流动,包括持有美国债券的情况。
金融的相互依赖程度越大,发生冲突的可能性越小——其他所有的事情都一样。
(6) 密切注意全球经济中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潮流和政策,特别是在三个主要大国(日本、美国和中国) 中间。
四、相对的可能性把这些主要变量指标当作一个整体来看——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它们似乎趋向于一个整体,可以引发三个重要观点。
第一,合作与竞争的混合(构想三) 需要北京、华盛顿和东京(还有其他国家) 的持续经营,如果中国继续沿着改革的道路前进,能够维持国内的稳定,保持继续的融合和相互依赖的进程,这样的构想就可能会出现。
同时,中国、日本和美国之间的战略关系将会处于某种矛盾和不信任的境况中。
尽管中国与主要大国之间的关系不会有大范围的冲突,但一方面是双方商业和经济利益间的紧张状态,另一方面是大国之间存在的安全共同体,这将会有碍于广泛的合作关系。
第二,构想一——中国同美国和其他大国的广泛合作是可能的,也应该是北京、华盛顿和东京努力争取的前景。
设想中国(以及美国和日本) 形成的决定将会创造一种广泛合作而且没有摩擦和冲突的关系,这是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