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对梅跃辉书法创作的认识

合集下载

影响书法作品价值的几个因素.

影响书法作品价值的几个因素.

最终因为书法功底不够,其作品
难以留世。相反,有很多书法家 不张扬,不炒作,潜心研究,在 书法理论和实践方面成果丰硕, 其作品传世的几率很高。
一般来看,作品传世几率越大,其收藏价值
越大。反之,其收藏价值相对就小。作品传世几
率的大小主要由书家的书写功底和理论建树来决
定,同时也受书家的影响力、留世载体和专业馆 藏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这节课就讲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清 代 蒋 祥 墀 行 书
法作品,不论从用笔、用墨、结字
和章法哪个方面看,都能对人产生 积极的文化影响,能够启示和引导
人进行自我塑造和完善。下面,我
们通过两个例子来看一下。
刘 会 芹 行 书
屏幕上这件作品(刘会芹书)所书内容为“境由心造,事在人为”。这八 个字的大意是人的身心感受和精神状态主要取决于自己的内心——同样的生活 情境,你如果怀着积极的心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就能从中看到精彩和美好, 反之,你的感觉可能是无趣和厌倦。这样的作品悬挂在家里或者办公室,可以 改变人的心境,鼓舞人的精神,使人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等,其对人的积极影 响是多方面的。影响书法Biblioteka 品价值的几个因素主讲人 黄高才
一幅书法作品有没有
收藏价值,价值有多大 ,
一方面取决于作品本身的优 劣,另一方面取决于书者人 品的优劣。 与此同时,作 品产生的背景、与重大事件 的结点,以及能不能传世等 情况,都会影响作品的收藏 价值。
清 祁 隽 藻 草 书 轴
一是作品质量。书法作品的
刘 墉 行 书 作 品
根本价值在于能够对人产生积极 的文化影响,或是给人以思想的 启示,或是给人以精神激励,或 是影响人的情绪、优化人的心性,
或是给人以道德感召等。一幅字

钟情翰墨 笔耕不辍

钟情翰墨 笔耕不辍

钟情翰墨笔耕不辍通过采访得知,纪戊寅,字伯齐,易号卜梵翁,佛门居士,人称易山梵人。

1938年出生于河北省安平县的一个书香门第、易测世家。

现居住在石家庄市的纪老先生,不仅是中文高职,周易高级预测师,还是河北省和石家庄市书法家协会老会员,石家庄市书法家协会理事,石家庄市书法家协会老年委员会主任。

纪老师学生时代聪敏勤学,在校时各科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受家庭熏陶,自幼酷爱书法,浏览研习古今名家书论与碑帖,在继承弘扬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勤奋不懈地追求和完善着自己刚柔相济、飘逸灵秀、雄劲豪达、典丽文气、和谐优美、雅俗共赏的新文人书法风格。

为了练好书法,纪老师平均每天练字都在十个多钟头,有时晚上睡不着,就躺在床上在肚皮上用手指划拉,揣摩汉字的结构。

外出坐车时,也时常在大腿上、手心上练划,他对书法的热爱,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

因为他知道,书法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的核心,是世界文化差异与文化认同的载体。

在华夏盛世各方面开始复兴,尤其是争取包括书法在内的文艺早日大复兴的今天,我们应该尽量通晓,吸收国内外文化的精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创造更新优的中华民族风格气质的书法艺术。

他常说,我以年逾古稀,就是要抓紧有生之年,一天要顶五天、十天写练,使字越写越好,使自己的书风越来越完善,为祖国书法艺术的传承、弘扬、复兴尽绵薄之力。

对于近日兴起的“新文人书法”,记者请教纪老师其理念是什么时,纪老说,我实践的“新文人书法”,可以说,就是现代书法的“古文运动”,是传统书法主流和精华的继续与发展。

一部书法史,就是一部探索与复古的交错发展演进史。

当代“新文人书法”绝不是“复古”,它是“背经趋俗”流弊的力纠、对本体的溯源,蕴含着对先人有益成果诸因素的激活与创新、发展,带来的是书法艺术的兴盛繁荣。

当代的新文人书法家应该具有新的高尚的社会伦理品德修养,新的丰富的知识结构,新的文艺价值观、审美观、创作关、品评关。

简言之,当代新文人书法家,应该是能通晓古今中外相关文化知识的人,其书法作品,应该是意蕴醇厚、精绝、典雅、富有文气、静气、书卷气和火热的时代生活气息。

审美·技法·创作

审美·技法·创作
创 作 , 括 技 法 的 学 习使 用 , 离 不 开 欣 赏与 包 都
反复品味它的迷人之处。 这种在Fra bibliotek帖中的畅游 很 像作 家余 华 阅读 名之 为 “ 他 温暖 的旅 程 ” , 我 深 有 同感 。 样 的 临 习是 间断 不 完 整 的 , 这 显 得 松 散而 不规 范 。 因 为喜 爱 , 帖 和 字 在我 但 字 心 中 是活 的 , 习就 有 了实 际 的 意 义 , 是机 临 不
宁囝窗剪 ・ 诗书画印
CH I E E A l 1 G ‘ CA LLG RAPI N S P N1 N I
审美 ・ 技法 ・ 创作
◇ 张 国辉
我 的翰 墨之 缘 始于 兴 趣和 爱 好。 当碑 帖 中 字 的 形 态 和神 气 吸 引了 我 , 心追 手 摹 , 开始 就 了书法 的实 践 。 十多 年来沉 浸笔 墨, 对美的 感受 和追 求 始 终 是 动 力之 源 。 此 , 到我 的书 法 因 谈
钤 释 张 印 文 国
: :榉
汲取。 审美 是在学 习中成长 开拓 的。 听说 过有一
些 人专门到音 乐学院 进 修, 只是 为了学 会欣赏 , 这 是明 智与 自知之 举 。 过去 我 对典 雅俊 美 的 法 帖 作 品 关注 很 少。后来 开 始 逐 渐 沉 迷 历代 法 帖, 临习起 王羲 之 和 米 芾 及明 清 人 墨迹 , 上 走 碑 帖结 合 道 路 。 从审 美 出发 , 书法 的 创 作 和 我 学习, 不觉 暗合了 “ 采为上 , 神 形质次之 ” 训。 古
颂 》中的 线 条稍 微 变 化而 出 。 件 作 品 中有 许 这 多笔 散开 的 线条 , 然锋散 仍是 中锋用 笔。 虽
这 些线 条 不 同 于传 统 , 认 为 , 我 一方 面 展 厅 中 的大 字作 品 不 同 于古人小 手 札 , 笔尖 不能 象 写 手 札 那 样 写 出滋 润 精妙 的 变 化 。 另一 方 面 , 锋

静心、静土——漆跃辉作品赏读

静心、静土——漆跃辉作品赏读

静心与静土——解读漆跃辉工笔画作品中国画在当代的发展,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良好际遇,在承前启后的“转型”与“嬗变”中,呈现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中国画是一种人文境界,是生活积累的诗意再现。

古今文士,有如椽大笔直写,吐胸中块垒一任云卷云舒者,如东坡居士;有放怀不羁,倜傥尽至者,如李白仙人;有“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之句,亦有“落霞与孤鹜齐飞”之绝唱。

画家漆跃辉的中国画作品,就是这种诗意生活的积累再现。

他多年潜心于中国人物画创作,其工笔画作品得于造化而归于心灵,宁静厚重而古朴隽永,在空灵意象中寻找绘画元素和艺术语境,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

其早期作品没有鲜艳的色彩,没有热闹的场面。

默默无语的大山,静静躺卧的山石,交错枯老的树根,如入远古洪荒之中,给人的印象是厚重、宁静、势大、有虚空一切之感。

洪荒寂寥是这一时期画家笔下的一个重要主题。

作品一般人物很少,常常只有一个人或一只鸟,山石与人物因势生形,形气互补,动静反差,更显荒凉寂寞。

但是,只要你在他的画前静静地多看一会,你会发觉,其作品,清雅高古、简洁质朴,禅意浓郁而有脱俗之气。

融入在物象和心象的表现之中,有仙人对弈之势,琴萧合奏之妙,使人陶醉忘我,消魂入境。

画面里山有言,石有意,树有声,闭上眼睛,品读其画,如品老酒,如闻天籁。

那一系列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山石,看似静物,但似乎能听到石头的对话,以及石头与水的交流。

此时,画家的“静心”是通过他的画笔去触摸、探索的另一个世界——超然物外的心灵世界,亦是画家心中的那一方静土。

“纯真的艺术是虚构的童话,它源于童年的经验与梦想”。

时间是最伟大的艺术家,它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沧桑,有许多说不清道不尽的故事让人回味。

在漆跃辉的绘画作品中,有着许多怀旧的情节。

他说他喜欢听从远方传来的古老箫声,深沉而沧桑、虚幻而缥缈。

他总是潜意识地表现对过去美好东西的朦胧回忆,他痴迷于中国古代壁画及石窟雕塑艺术,看到石头或墙脚的一块斑痕,常会激动不已。

下笔便到乌丝栏

下笔便到乌丝栏

下笔便到乌丝栏作者:徐晓民来源:《妇女》2024年第01期朱利教授身上散发着一股淡雅知性的气质。

腹有诗书气自华,她的文化底蕴不仅体现在一言一行中,更在她的笔下展露无遗。

她用笔、结字、神韵,博采百家之长,远学钟繇、王羲之、王献之,近摹启功、欧阳中石、杨再春,受教聂成文、幺喜龙、姚哲成、胡崇炜,累学笃研,深得古今笔意,又生发出自己的新意。

于是,她的书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质朴平和,气韵飞动,神澄意定,令人回味无穷。

朱利是东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辽宁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沈阳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名师,辽宁省美育工作指导委员会委员。

转益多师是吾师。

朱利对此体会尤深,她的书法之路就是这样过来的。

书法是一门有法度的艺术,朱利从读帖、临帖到创作,勤学苦练,孜孜不倦,取古人之貌更取其神,得众家之长更出新意,正所谓“笔意翩翩不失书家法度”。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与朱利的学养是密不可分的。

她从小写字、画画、刻石膏,培养了对书法艺术的浓厚兴趣。

在北京师范大学读大学时,香山写生、参加书法展览、流连琉璃厂观字画看古董、学习古诗词及书法理论、装裱字画,从而打下了坚实的艺术根基。

为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艺术境界,她始终保持着一种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正像她自己所说:“我始终坚持学习,学习是一辈子的事。

向古人学,向前辈学,向同辈大家学。

我经常参加一些学习班,学理论学实践,越学越发现自己的不足,就越想去学。

”她平均每天拿出4至6个小时去练习,定量、定帖、定时。

在书法学习的道路上,朱利兼顾楷、行、草、隶、篆诸体,潜心临摹历代经典碑帖,并化为己用。

“钟朴王妍”,钟繇的用笔醇厚朴拙,如云鹄游天,群鸿戏海,行肩茂密;王羲之的楷书从笔法、结字到章法已经成熟,草书呈飞动之态,行书表现出强烈的节奏感,横如列阵之排云,戈如百钧之弩发,点如危峰之坠石,牵如万岁之枯藤,将流畅的速度与蕴藉平和融为一体。

书法现代性创变对章法的要求

书法现代性创变对章法的要求

|帝 罾 巧
梅跃辉揩书陆游跋一则纸本
统的卜:厚底蕴和千百年来#成的文化惰性, 致侦中国书法近年来的现代性创变仍不彻 底 ,何 章 法 对 于 凸 显 形 式 张 力 、个性张扬和
构 阁 经 营 的 作 用 ,顺 应 了 时 代 发 展 的 潮 流 , 打 助 r 当代书法的现代性创变。
硬 笔 、电 脑 普 及 应 用 以 后 ,毛 笔 逐 渐 退 出 实川的历史舞台,意味着书法与丨丨常书写的分 离和丨丨法实用功能的消亡,y 之相伴的是以 神统形的古代诗文被浅显直d 的白话文所取 代。d 话文似f -并不适合书法的形式表达,人 们 还 是 无 奈 地 选 择 抄 写 古 代 讳 词 。白话文取 代 古 汉 语 ,对 于 书 法 来 讲 ,并 不 仅 仅 是 一 种 语 言 方 式 的 转 变 ,更意味着古代书法赖以生存 的 传 统 文 化 语 境 的 丧 失 ,“蕴含 于 笔 墨 文 化 和 文 言 思 维 之 中 的 一 种 独 特 的 人 文 情 怀 ,一 沖 源 远 流 长 、习 焉 不 察 的 生 命 理 性 精 神 ,将因 寄寓条件的丧失而悄然远去” (卢 辅 圣 《二十 肿纪丨5法史鸟瞰》) 。但对于丨5法的本体自律 來讲,不 能 不 说 是 一 件 好 事 ,进一步抽离了书 法|卩艺术负荷的表意载体,侦卩;法从广泛的
有 他 (或 她 )与 其他人的关系、与自然、历史、抑或是神圣的 造 物 主 之 间 的 关 系 所 构 成 。” (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精
神 》) 所 谓 的 个 人 主 义 就 是 绝 对 自 由 的 个 人 的 存 在 ,神话和 偶 像 遭 到 怀 疑 和 破 坏 ,以人性代替神性,表现出强烈的个性 意 识 。依 此 来 矜 ,中国书法的现代性创变自明中叶已初见端 倪 ,在 资 本 主 义 萌 芽 和 个 性 解 放 思 潮 的 大 背 景 中 ,明代中后 期的竖轴书法表现出强烈的个性意识和视觉形式。

道源诗早梅书法欣赏

道源诗早梅书法欣赏

道源诗早梅书法欣赏
道源诗《早梅》是一首优美的书法作品,以下是对它的欣赏:
1. 笔法精妙:道源诗的书法风格独特,笔法精妙绝伦。

他的用笔轻盈灵动,线条流畅自然,给人以美的享受。

在《早梅》中,他运用了丰富的笔法,如勾、点、撇、捺等,使得整个作品层次分明,变化多端。

2. 气韵生动:道源诗的书法作品气韵生动,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早梅》通过精心的构图和笔墨的运用,表现出梅花傲骨铮铮、不畏严寒的品质,以及早春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

整幅作品气韵生动,充满生命力和活力。

3. 意境深远:道源诗的书法作品意境深远,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和启迪。

《早梅》不仅表现了梅花的美丽和坚强,还通过笔墨的运用和构图的安排,营造出一种深远、幽静的意境,让人感受到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之道。

4. 艺术价值高:道源诗的《早梅》不仅是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更是一件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艺术品。

它的艺术价值不仅在于笔墨的运用和构图的安排,更在于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思想精神。

总之,道源诗的《早梅》是一幅充满生命力和艺术感染力的优秀书法作品,它的笔法、气韵、意境和思想精神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书法:墨色中的生活美学

书法:墨色中的生活美学

书法:墨色中的生活美学
嘿,朋友!你知道吗?书法这玩意儿,就像一扇神秘的门,打开它,就能走进一个充满魅力的世界。

我记得有一次,我去参加了一个书法展览。

那场面,可真是热闹非凡!展览厅里人来人往,大家都在那些龙飞凤舞的书法作品前驻足观赏。

我在一幅楷书作品前停了下来,旁边站着一位老者,他戴着一副老花镜,看得那叫一个仔细。

我忍不住好奇地问:“大爷,您觉得这幅字咋样?”大爷抬起头,眯着眼看了看我,笑着说:“小姑娘,你瞧瞧这字,一笔一划,规规矩矩,就像做人一样,要有板有眼,踏踏实实。

”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这时候,又走过来一位年轻的妈妈,拉着一个小朋友。

小朋友奶声奶气地问:“妈妈,这些字为什么这么好看呀?”妈妈温柔地回答:“宝贝,这是书法家们用心写出来的,他们倾注了很多的精力和感情呢。


我继续在展厅里转悠,看到一位书法家正在现场挥毫泼墨。

他的神情专注极了,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不存在。

只见他笔走龙蛇,不一会儿,一幅作品就完成了。

周围的人纷纷鼓掌叫好。

那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书法不仅仅是墨色在纸上的流淌,更是一种生活的美学。

它能让人心静下来,去感受那份宁静和美好。

现在回想起来,那次的书法展览就像一颗种子,在我心里生根发芽。

让我明白了,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里,书法就像一方净土,能带给我们无尽的慰藉和享受。

总之啊,书法里的生活美学,得咱自己去细细品味,才能真正领略其中的妙处!。

《郝斌武书画展有感》

《郝斌武书画展有感》

《郝斌武书画展有感》首先,跃入眼帘“祖国万福、人民安康”和特大的寿字为祖国60华诞送上吉祥,中间四大支柱皆为梅、兰、竹、菊四君子包绕;展厅四周,全部用苍劲挺拔、潇洒自如、错落有致、寓意深刻的笔墨贯彻,朴素中带着华雨、凝固中不乏流动、雅静而不呆板,大方而不俗气。

郝斌武老师的书法艺术最为独到之处,就是把红色经典歌曲用不同的书法形式进行了再现。

我们知道,戏、歌的平面宣传是书本、戏、歌的立体宣传是先进的影音手段。

两者相融,相得益彰。

书画展的每组作品都是让我颇受感触。

每幅书画的旁边,都有老师精心设计的戏词,并根据不同的人物个性,用不同的字体烘托了人物的内心世界,真乃一席书画飨宴。

每一幅画都表现出老师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与独特感受,令人陶醉在亦真亦幻的艺术氛围中,他将激励我用奋斗和勉励去书写自己精彩的人生。

在榜书大字的条幅中,《孙子兵法》13篇的核心《奇正相生》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兵法中所蕴含不变的真理。

《周易》中的“厚德载物”。

《》中的“上善若水”,在老师的笔下也让人品味哲理的内涵。

这些榜书大字的平面构图,老师也都做了精心的设计。

在跳跃的底色映衬下,每一张字画中都融入了恰到好处的设计理念,清新淡雅、又意蕴丰满,“享受”一词我在这里得到了最为完美的诠释。

郝斌武老师的画作大多数是国画,令人目不暇接。

作品有刻画人物形象的白娘子、杜丽娘;有展示人物神韵的鲁智深、林冲;有仕女含羞、读书、抚琴、暮春等等,每-幅都是那样传神逼真,每一件作品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画上的那些人物,像林冲身着粗布衣衫、头顶缨帽,枪头挑着酒葫芦,在风花雪夜中,老师用飞云弹雪的技法在画面上显示出大雪飘洒的凄惨,充分展示了林冲在窘迫中的无奈。

人物的形神中透露着一种坚毅与愤怒。

林冲的刚毅与豪侠,在老师的笔下尽显无遗。

老师像许多艺术家一样,既吸收西洋画有益养分,又保持中国画传统精华,走中西融合之路,他技能全面,人物、花鸟等皆有造诣。

据了解,此次书画展的字画只是他近半年的命题作晶,记得初拜师那天,我曾在一本画册中领略过老师的舞美和部分书画作品,那些字画都给人一种清新、飘逸、灵妙、动人的感觉。

欧阳金谷学书诗一首

欧阳金谷学书诗一首

欧阳金谷学书诗一首
《学书有感》
笔耕不辍书千古,墨染华章谱新篇。

欧阳金谷勤学练,铁画银钩笔力坚。

临池泼墨情何休,笔走龙蛇意自悠。

废纸三千犹未已,博取众长志方酬。

这首诗表达了欧阳金谷先生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执着追求。

他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练习,笔耕不辍,临池泼墨,博取众长,努力提高自己的书法技艺。

他的笔力坚定,铁画银钩,笔走龙蛇,展现了他在书法艺术上的深厚造诣。

希望这首诗能够满足你的需求。

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或需要,请随时告诉我。

幽幽墨香,书法之魅力

幽幽墨香,书法之魅力

幽幽墨香,书法之魅力作者:暂无来源:《快乐作文·7-9年级》 2020年第12期江西省大余县大余中学九年级(1)班蓝图不朽的新年,翻过了一篇又一篇;不尽的年轮,增添了一圈又一圈;不老的神话,谈论了一遍又一遍。

每至年底,家中笔砚便派上用场,摊开宣纸、研磨,毫染一点。

那一点,是什么?是墨,徐研以成;是魂,千年以成。

初识笔墨,在幼时。

小时爱墨,看了祖父运笔,自认为学了几分。

于是,投笔入砚,饱蘸后,提笔,在宣纸上滴上一滴,浓墨便在白纸上晕染开来,瞬间黑白分明。

那一点分为几丫,有了明确的走向。

然后以风舞笔,徐疾琢磨,便渐见梅形。

那一树梅自然是不完整的,于是悄悄窃来一捻祖父的朱砂,左一抹,右一散,这墨汁红梅也就完成了。

左瞄瞄,右瞅瞅,这兴奋劲儿,真是令人心花怒放!略通笔法,在少时。

身形稍长成了,从师尊那里习得行笔之道,真是不闻不知啊,这其中竟有如此多的门道,逆风行笔,八平步……这一笔一墨一砚竟是如此奇妙的组合,从前怎么没有发现呢?难怪,平时在练字时,总疑惑这清水与砚,一柔一刚,何以成为这变化多端的墨,原来,是清水载住了墨粒,使二者融合在了一起。

那时的我还不知,这个组合还有更多的妙处等着我去悟。

练字乏了,便随老师去观字。

老师曾说,汉字乃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观字应心怀崇敬,不得有丝毫亵渎之心。

初时不懂,后来才明白,这就是“观”字的意义之所在。

每场观字之旅,总是充满各种奇妙,这古板硬朗的书法竟是如此灵活。

我惊叹,它似活水,清激无尘,是生机的源泉,多么清朗无垢;它又如皓月,清明透亮,是渺渺黑夜的慧眼,何其壮阔博大!皇极殿上的抱柱楹联,有恢宏吞吐的内息;八大山人的山海笔法,避尘而清新自然。

《兰亭序》观得如痴如醉,《圣教序》宛如石上涌泉……那么多的宝藏,等着后来人去挖掘,去品味。

忽地一愣,是什么指引我至此?明澈,对,是明澈!水中望月,自了月在天上;雾里观花,已明花在佛前。

明澈之言,精简内敛,乃处世之真法矣!观书法,即在观心,或许,这就是书法的魅力所在吧!(指导教师:李月萍)。

创作札记

创作札记

作者: 梅跃辉
出版物刊名: 中国书法
页码: 92-93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7X期
摘要:魏碑的创作要想有所超越,或许节点就在篆籀古意上,这幅作品以《龙门造像》为根基,变《龙门造像》的方刻犀利为《郑文公碑》的圆融钝厚,又融入《石门颂》扁阔雄肆之体势,以阔气象。

用笔讲求中锋,运笔顶纸涩行,'杀锋以取劲折',以期劲挺健拔、纯朴凝涩的质感。

顶纸涩行不是死死按笔,而是要稍提的起笔逆锋而行,要既按又提、既提又按,避免按死而缺乏表现力,提得起笔才能保证'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的中锋用笔,提得起笔,墨水才能通过笔尖。

梅跃辉书法美的基础其实是它

梅跃辉书法美的基础其实是它

梅跃辉书法美的基础其实是它梅跃辉写出汉字的音、意二美(2022070418:48)艺术学(书法)博士,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刘海粟美术馆研究员,《中国书画》杂志社特聘书法家。

获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项目,入选北京工业大学“日新人才”和中国书协全国青年书法创作骨干高研班。

《书法报》2013年度书法海选“书坛新秀”,《东方艺术·书法》杂志提名“全国青年书法二十家”。

0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书法系,获文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系,先后获得文学硕士和艺术学博士学位。

著有《宋代地券书法·卷二》、教材《中国书法》,《当代书家交流展作品集—梅跃辉》、《梅跃辉书法作品集》、《陶然方外—梅跃辉书法辑》,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中国书法》、《中华书画家》、《文化月刊》、《书法报》、《书法家》、《艺术中国》、《中华儿女·书画名家》等媒体曾作专题报道。

作品被中国书法馆、刘海粟美术馆、常熟美术馆等专业机构收藏。

获奖:全国第三届青年书法篆刻展优秀奖、中国(芮城)永乐宫第六届国际书画艺术节暨全国“魏晋风度”新锐书法作品展优秀奖、首届中国书法院奖提名奖、荣宝斋首届全国青年书法篆刻展优秀奖、第三届北京迎奥运电视书法大赛成人组二等奖等。

入展: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首届手卷书法展、第二届“翁同龢奖”全国书法大展、全国第七届楹联书法展、全国首届“沈延毅奖”书法篆刻作品展、“乾元杯”全国书法篆刻展等。

汉字是书法美的基础梅跃辉书法征稿官方视频号解读征稿信息发布大师珍贵视频分享最新投稿技巧(用墨、用纸、章法、做旧等)汉字和书法美的关系看似简单,实则涉及到书法艺术本体的根本性问题。

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却又总粘连在一起,“剪不断,理还乱”。

文字是以记录语言、传递信息为功用的,具有音和意的功能。

汉字和其它拼音文字的不同就在于:除音、意之外还具有形美的特点。

梅花篆字欣赏

梅花篆字欣赏

梅花篆字欣赏
chen_hai
国内现代唯一梅花篆字的传人。

他自幼喜爱书画,民国三十六年,师
从清末秀才刘尚青先生,受恩师嘱托,风水梅花篆字源远流长,是书法与绘画融为一体之精华。

经历四十余年对梅花篆字的潜心研习,熟练掌握梅花篆字之精髓。

其作品寄于梅花,根于书法,内含阴阳五行,透着正气、不屈,以一种最坚硬而最柔软的艺术表达,清晰的反应了人民对美好事物和美好生活的追求。

近几年,先后受邀于新加坡、澳大利亚、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多个国家与地区展出,作品广为收藏,在多个国家与地区获奖,所到之处,无不引起当地观众对中国古老书法文化的惊奇与赞叹!。

[VIP专享]笔墨生辉 才情飞扬

[VIP专享]笔墨生辉 才情飞扬

艺术简介方耀(梅方跃),字丹青,河北人,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名家协会理事。

现为中国国家画院梅墨生工作室画家,中国三峡画院画家。

《方耀国画作品》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对国画情有独钟;山水、花鸟、人物均有涉及,尤以山水见长;曾就读于中国国家画院,师从梅墨生、程大利、范扬等教授,在进行美术创作和探索的同时从事理论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展览并在《美术报》、《中工网》等省级以上报刊和网站发表作品和获得各级奖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出版《方耀山水画集》、《方耀国画集》,一位很具潜力的中青年画家。

《清秋》艺术特色方耀先生一边读书,一边作画、写生,在山水构图和物象的经营方面,能过娴熟地把握“形神一贯,文质相宜”的艺术处理原则,使所绘的山水形象富于变化而又动静有度,较好的融于清灵悠远的境象之中。

方耀先生山水画之作有石涛、黄宾虹的自然灵透之质。

极有生命活力,给给人清新、明爽的美感。

《观江图》、《碧水山川有云帆》作品用笔恣肆豪爽、笔法纷披。

能看到物象的形体、神采、气韵以及画面的空间层次,都极高的笔墨水平。

《境》、《山林清远》等作品蕴有宁静幽深之美。

花鸟画《双鸟团扇》、《仙人谗言挂满口》得自然之道,不失宋、元之意。

画是看的,方耀通过他的笔墨,意象造型,画面的筋骨、气韵、格调,营造了怀旧感,呈现了现代感。

《方耀国画作品》山水画为其首务,兼写花鸟。

尤以对山水画的深化与思考日渐成熟。

对于山水画历代精品的揣摩与临写,使其对山水画源流和脉络有其清晰的依傍。

绘画风格已初见大家气象端倪。

近年来,他深入太行又历览名山大川写生,方知古人粉本与心源的如出一辙,“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对于博大精深的山水画有着自己深深的体悟。

从他的作品中,可以领略其中的奥妙与心性的流露。

体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由表及内的升华。

《方耀国画作品》艺术感悟中国绘画是中华民族这块土地上孕育和发展起来的一门艺术,它有着独立艺术特征和审美取向,走着一条自然、文化、心性与人生相结合的道路。

贺怡兰浅析贺良朴的书法艺术

贺怡兰浅析贺良朴的书法艺术

贺怡兰浅析贺良朴的书法艺术贺良朴先生像贺良朴(1861—1937),字履之,号篑庐,又号南荃居士、别署梅雨吟榭(馆)。

湖北蒲圻(今湖北赤壁市)晓阳畈(今湖南临湘市)人,前清拔贡,诗、词、曲、文、书、画兼雄,著作繁富。

时有“南吴(吴昌硕)北贺(贺良朴)”,又有“北贺(贺良朴)南齐(齐白石)”之称。

与画坛名宿林琴南、齐白石、陈半丁、萧谦中、余绍宋等相往交好。

曾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中国画学研究会评议、国立北京美专教授、北京艺专教授、湖社画会评议。

作为中国近代美术教育的先驱,先生门墙桃李,胡佩衡、李苦禅、吴镜汀、王雪涛、秦仲文、惠孝同、刘凌沧、王霞宙、王文农、浦熙修等中国美术史上多位重要画家都曾受教于他。

《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宋元明清画家年表》和日本有关画家词典等均载其小传。

一、艺术成就及书法风貌履之先生画,镂月裁云,长于山水,亦精花卉、人物,笔意疏朗,恪守中国画传统画法矩矱。

其山水早期师法“四王”,上窥元代王蒙笔意,细笔山水仿衡山、六如,大幅山水师法黄子久、王石谷,综各家之长,独辟蹊径,自成一家。

人物师仇英、陈洪绶。

花鸟以恽南田为法,雅润而不滑易,落落大方。

其弟子胡佩衡称他“早年从四王入手,中年取法唐宋人笔意,有疏朗简远的趣味,自成一家”,“工古文及古风诗,画山水人物花卉疏朗有华喦风格”。

诗友邓北堂赞其曰:“细笔山水仿衡山、六如,几入堂奥。

于画法之外,独开蹊径,每作画,择诗写景,不规摹古人,其意趣在石田、椒畦间,笔恣肆、气朴厚,纯以中锋出之,殊为难得。

颖生、琴南、诗孙、韵伯极尊之。

”现有山水长卷《千岩万壑图》《江山秋霁图》传世。

贺良朴书联,张海若颖拓先生书法多见于画作落款、诗文手稿和往来信札,也有少量扇面和拓片存世。

其书典雅清逸,自成一家,较之绘画作品呈现出更为鲜明的艺术特色。

字以行楷见长,笔画精到,字形以方为主,中宫收紧,笔画舒展,书风平正俊秀,洋溢着浓厚的书卷气,与其绘画风格相得益彰,较一般文人书法更见挥洒之妙。

妙在情感美在形式

妙在情感美在形式

妙在情感美在形式梅跃辉,河南登封人。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书法创作方向)博士在读,导师胡抗美先生,中国书协会员,国家图书馆、河北美术学院特聘书法教授,《书法文献》编委。

《书法报》2021年度书法海选『书坛新秀』,《东方艺术—书法》杂志提名『全国青年书法二十家』。

0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书法系,获文学学士学位,大学期间曾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北京师范大学坚净书法奖学金』等专业奖学金;同年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攻读美术学(中国书法篆刻创作研究)硕士研究生,导师曾翔先生,于2021年7月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并获得『中国艺术研究院优秀毕业生』和『庄汉生奖学金』。

出版有《当代书家交流展作品集—梅跃辉》,论文与作品散见于《中国书法》、《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东方艺术—书法》、《书法导报》、《书法报》等专业刊物。

《中华书画家》、《书法报》、《中华儿女—书画名家》等媒体曾作专题报道。

作品被中国书法馆、常熟美术馆等专业机构收藏,于全国第三届青年书法篆刻展获优秀奖(最高奖)、中国(芮城)永乐宫第六届国际书画艺术节暨全国『魏晋风度』新锐书法作品展获优秀奖(最高奖)、第三届北京迎奥运电视书法大赛成人组获二等奖,入展全国首届手卷书法展、第二届『翁同龢奖』全国书法大展、全国第七届楹联书法展(特邀)、全国首届『沈延毅奖』书法篆刻作品展、『乾元杯』全国书法篆刻展等。

“笔迹者,界也;流美者,人也。

”这是曹魏时期钟繇关于书法的著名论断。

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一书中对此作出了解释,他说“笔蘸墨画在纸帛上,留下了笔迹(点画),突破了空白,创始了形象……从这一画之笔迹,流出万象之美,也就是人心内之美”。

借助宗白华的解释,这句话的意思就明晰起来:“笔迹者”应是书法的点画形态,也即形式;“流美者”既表明了书法点画所蕴含的形态质感和运动节律,又阐释了书法点画运动所表现的内容:情感意蕴和审美情趣。

这一句话就概括了书法的外在形式和内在意蕴两个方面,应该是较早的关于书法情感与形式的论述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