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
伯牙绝弦的成语典故
伯牙绝弦的成语典故
伯牙绝弦,也叫作伯牙鼓琴。
最早记载于《列子》,讲述的是俞伯牙和钟子期这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的故事。
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
后钟子期因病亡故,俞伯牙悲痛万分,他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他的知音了,于是,他坚决地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挑断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以便绝了自己对钟子期的思念。
《伯牙绝弦》写出了俞伯牙和钟子期之间情谊深厚、重情重义的情感和知音难觅,因此形成了“伯牙绝弦”这一成语,用以比喻知音难觅或表示对知音深切的怀念。
《伯牙绝弦》原文及译文翻译
《伯牙绝弦》原文及译文翻译《伯牙绝弦》是中国古代的一篇传奇故事,描写了一位音乐家为了纪念已故的乐伴而弹奏琴曲,掀起了内心深处的感动和哀思。
这篇文章是汉族民间文献中脍炙人口的作品之一,不仅能感受到中国传统音乐的韵味,还蕴含着深厚的人文情感和哲学思考。
本文将对《伯牙绝弦》原文及译文翻译进行详细解析,带领读者领略这篇经典之作的精髓。
一、原文《伯牙绝弦》原文如下:伯牙鼓琴,钟子期曰:“善哉。
得无人于此乎?”伯牙曰:“是何人也?”子期曰:“时越乐正也。
”伯牙曰:“是夫子与?”子期曰:“然。
”伯牙神而喜,起而谒之。
既见,乃拜赐之,曰:“先生乐吾妻子死无成音,今吾伐木而为呼,得成此音。
子何以至于斯?”时越曰:“昔者有人於吴,善鼓琴,而好听卫飞廉,飞廉卒,归葬於其门,彻其琴,而弦犹挂。
夜半之时,忽闻其门中有声,若黍离离,如有慨者,奋楫而前以窥之,见一人形若飞廉,垂白髪,若有所思。
已,上而复下,然后去之。
既而闻其门中有音酌之声,发其门而入,阆苑之内,皆有弦死者。
果于其门中得一琴师,长如之久方领其义焉。
故蒋子横死,子期得业焉。
今先生感于飞廉之绝调,长夜独坐,并弃约旧,乃能如此。
至于汝之问,乃夫子不暇之论;据知系罕有之音者。
”二、译文《伯牙绝弦》的译文如下:伯牙在弹琴,钟子期说:“不错,难道在这里没有别人吗?”伯牙问道:“那是谁?”子期说:“是时越的乐正。
”伯牙兴奋地说:“他是老师吧?”子期回答:“是的。
”伯牙灵光一闪,起身来拜访时越。
相见时,伯牙对时越拜礼,并送给他礼物,说:“老师,我为我的妻子弹琴已经很久没有像刚刚这样感到有所成就了。
今天我刚才砍柴时,无意中弹奏出了这段旋律。
老师,你为什么要成就于此?”时越这样回答:“从前在吴国有个人非常善于弹琴,最喜欢听许市卫飞廉的音乐,可惜卫飞廉去世了,葬在他的门前,当时门前有一把琴,依旧挂着它的琴弦。
半夜里,忽然听到门里发出哀婉动人的音乐,听起来非常像卫飞廉的音乐,还有细碎的,忧虑的声音。
《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 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 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 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 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 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鲍 宗 伯 高 武
牙 山 绝 实 流 验 弦 小 水
学
• 作业: • ★课外阅读《警世通言》中的《俞伯牙
伯 牙 绝 弦
伯 牙 绝 弦
知我者,子期也!
晋国 上大夫 衣着华贵 羽扇纶guān巾
楚国 山村打柴樵夫 青布包头 一身布衫
伯 牙 绝 弦
伯 牙 绝 弦
伯牙听闻子期已死,五内崩裂,泪如涌泉, 大叫一声,傍山崖跌倒,昏绝于地 ……伯牙 “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坐于地下,双手捶胸,恸(tòng)哭不 已……
摔琴谢知音》,搜集有关知音的诗文。 • ▲欣赏《高山流水》并填词。
高 山 流 水
伯牙善
,钟子期善
鲍 宗 伯 高 。伯牙鼓琴, 武
志在高山,钟子期曰:“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 伯牙所念,钟子期
牙 山 , !” 绝 实 流 , !” 弦 验 小 水 。子期死,课堂练习:填空】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
心里想的。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必
伯 牙 绝 弦
知音
伯牙是著名的宫廷乐师,名满天下,尤其 是弹得一手好琴。琴声虽好,却没有一个人能 真正听懂他的琴声。伯牙与钟子期相识在一个 风雨之夜,伯牙停船避雨,伯牙弹起琴来,抒 发心中的孤独与寂寞,却不料遇上了打柴回家 的钟子期,完全听懂了伯牙的琴声!从此结下 了生死之交……
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 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 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 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 复鼓。
伯牙绝弦的意思详解、造句、读音、解释、近反义词、出处
伯牙绝弦的意思详解、造句、读音、解释、近反义词、出处成语名称:伯牙绝弦
成语读音:bó yá jué xián
成语解释:伯牙绝弦,是讲述知音难求的一个故事,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
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
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
后钟子期因病亡故,伯牙悲痛万分,认为这世上再也不会有知音了,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
所以就把自己最心爱的琴摔碎,终生不再弹琴。
伯牙绝弦的故事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
英文翻译:Boya vast string
成语形式:ABCD式的成语
伯牙绝弦成语接龙:
弦外之音原指音乐的余音。
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
弦外有音比喻话语中另有间接透露、没有明说的意思。
弦外之响比喻言外之意。
弦外之意弦:乐器上发音的丝线。
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
弦无虚发指射箭百发百中。
弦外遗音弦:乐器上用以发音的丝线、铜丝或钢丝。
言外之意。
比喻话语中另有间接透露、没有明说的意思
伯牙绝弦的意思是伯牙绝弦,是讲述知音难求的一个故事,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
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
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
后钟子期因病亡故,伯牙悲痛万分,认为这世上再也不会有知音了,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
所以就把自己最心爱的琴摔碎,终生不再弹琴。
《伯牙绝弦》原文及译文翻译
《伯牙绝弦》原文及译文翻译伯牙绝弦的原文及意思翻译伯牙绝弦,是讲述知音难求的一个故事,俞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
俞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
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
后钟子期因病亡故,俞伯牙悲痛万分,认为知音已死,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
所以就“破琴绝弦”,终生不再弹琴了。
原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语文书版本: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注释:绝:断绝善:擅长,善于。
鼓:弹。
志在高山:心里想到高山。
哉:语气词,表示感叹也表示"啊"的意思。
峨峨:山高峻的样子兮:语气词,相当于“啊”。
若:像……一样。
洋洋:广大。
念:心里所想的。
必:一定,必定。
之:他。
谓:认为。
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乃:就。
复:再,又。
弦:在这里读作“闲”的音。
译文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倾听。
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好啊!这琴声就像巍峨的泰山!”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澎湃的江河,钟子期赞叹道:“好啊,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无论伯牙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说出他心中所想的。
钟子期去世后,伯牙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比钟子期更了解自己的知音了。
于是,他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断绝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
词句解析(1)对句子的理解。
伯牙绝弦课文原文及翻译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伯牙绝弦课文原文及翻译
伯牙绝弦,又称《伯牙绝弦图》,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一个故事。
该故事
源自于中国的古代传说,也被后人传颂于竹林七贤之一的伯牙。
原文:
伯牙依山而弦自絕焉,故于斯弦义葬于山。
传於世曰:“葬弦之山者,非
弦之故也,以伯牙之道弦焉;葬父母之言者,非父母之故也,以世俗之道言之也。
故王子者,其言亦可以弦,其课亦可以赖,其德亦可以知,则道同而归焉。
弦之胜也,直而至也,猛而有饰也;而善弦者不能得也。
人之世也,亦不可得
而弦也乎?岂其言邪?人见其貌而处之,未闻其名邪?世之騃者,猗不知王子
之善弦也?人之所存者,所以为有名也。
齐物者,唯物也,王子之所弦;弁象者,德也,王子之所守也。
”
翻译:
伯牙依山而断弦,因此在此山葬弦。
世人传说:“葬弦之山,并非因为弦
的原因,而是为了表达伯牙的道义。
葬父母之言,并非因为父母的原因,而是
为了迎合世俗的言谈方式。
因此,王子的言谈可用来弦,其教课可被依赖,其
品德也可被认知,从而使道义相通而归于一致。
弦的优势在于贯通,直接而至,剑拔弩张而又有修饰。
然而,对弦艺熟练的人不能得到这一境地。
人世间,岂
能获取到弦呢?难道只看到其外貌与其相处,却未听闻其姓名吗?世间的愚昧者,真的不知道王子的妙弦之技吗?人存活的意义,就是其有名有姓。
齐物者,就是物自身本身,也是王子所弦的;弁象者,是品德,也是王子所保持的。
”
第1页/共1页。
伯牙绝弦原文及翻译
伯牙绝弦原文及翻译
伯牙绝弦原文及翻译
伯牙绝弦原文及翻译由查字典语文小编整理并分享,欢迎老师同学们阅读。
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查字典语文网,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文章!
原文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译文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倾听。
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好啊!这琴声就像巍峨的泰山!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澎湃的江河,钟子期赞叹道:好啊,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 无论伯牙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说出他心中所想的。
钟子期去世后,伯牙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比钟子期更了解自己的知音了。
于是,他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断绝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
本文来源于查字典语文网,查字典语文网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
>>>更多内容请点击:伯牙绝弦课文、知识拓展。
文言文《伯牙绝弦》原文及翻译
文言文《伯牙绝弦》原文及翻译文言文《伯牙绝弦》原文及翻译《伯牙绝弦》是一篇值得细细琢磨的文言文,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文言文《伯牙绝弦》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译文及注释译文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倾听琴声。
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太好了!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宽广的江河,钟子期赞叹道:“好啊,宛如一望无际的江河在我面前流动!” 无论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会清楚地道出他的心声。
钟子期去世后,伯牙就此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他的知音了。
于是,他坚决地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挑断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以便绝了自己对钟子期的`思念。
注释善:擅长,善于。
鼓:弹奏。
听:倾听。
绝:断绝。
志在高山 :心中想到高山。
曰:说。
善哉 :赞美之词,有夸奖的意思。
即"好啊" 、“妙啊”或“太棒了”。
善,好;哉,语气词,表示感叹。
峨峨 :高兮 :语气词,相当于“啊”。
若:像……一样。
洋洋:广大。
念:心里所想的。
必:一定,必定。
之:他。
谓:认为,以为。
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乃:就。
复:再,又。
弦:在这里读作xián的音。
志在流水:心里想到河流。
阴:山北或水南为阴。
反之,山南水北为阳。
伯牙绝弦原文的意思解释翻译是什么
伯牙绝弦原文的意思解释翻译是什么伯牙绝弦原文的意思解释翻译是什么伯牙绝弦[拼音]:bóyájuéxián[释义]:牙:伯牙。
钟子期死后,伯牙从此不弹琴。
比喻知音的难遇。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注释绝:断绝鼓:弹兮:语气词,相当于啊曰:说志在高山:心里想到高山哉:语气词,表示感叹峨峨:高洋洋:广大谓:认为之:他必:知道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乃:就善:擅长念:所思的,所想的翻译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泰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你弹得太好了!简直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如痴如醉,击节称快道:“妙极了,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从我心中流过!”不管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他的心意.钟子期去世后,伯牙悲痛欲绝,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钟子期更了解他的知音了,于是,他把自己最心爱的琴摔碎,终生不再弹琴.伯牙介绍伯牙:名瑞,伯牙是他的字,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最擅长弹琴。
历代文献关于伯牙的记载颇多,最早见于荀况的《劝学》篇:“昔者瓠(hù)巴鼓瑟,而沉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
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其音乐演奏的生动美妙。
伯牙从小非常聪明,天赋极高,又很喜欢音乐,他的老师是当时很有名气的琴师成连。
伯牙学琴的故事学习了三年,伯牙琴艺大长,成了当地有名气的琴师。
但是伯牙常常感到苦恼,因为在艺术上还达不到更高的境界。
伯牙的老师成连知道了他的心思后,便对他说,我已经把自己的全部技艺都教给了你,而且你学习得很好。
至于音乐的感受力、悟性方面,我自己也没学好。
我的老师方子春是一代宗师,他琴艺高超,对音乐有独特的感受力。
伯牙绝弦原文赏析及教案
伯牙绝弦原文赏析及教案伯牙绝弦原文赏析及教案《伯牙绝弦》是一篇文言文,讲的是俞伯牙和钟子期的千古绝唱。
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伯牙绝弦原文赏析及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伯牙绝弦原文赏析及教案【原文】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译文】俞伯牙在弹琴,钟子期在欣赏。
(俞伯牙)正在用琴声描述泰山,钟子期说:“好啊,你弹得琴声,让我看到了巍峨的泰山。
”过了一会儿,(俞伯牙)又用琴声描述流水,钟子期又说:“妙啊,你弹得琴声,让我看到了浩荡的江河。
”(后来,)钟子期不幸去世了,俞伯牙摔碎了古琴,扯断了琴弦,一辈子再没有弹琴,(他)认为再没有值得为他而弹琴的人了。
【课文】伯牙善鼓[2]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3],钟子期曰:“善哉(zāi)[4],峨峨[5]兮(xī)[6]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7]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注释】[1]绝:断绝。
[2]鼓:弹。
[3]志在高山:心里想到高山。
[4]哉:语气词,表示感叹。
[5]峨峨:高。
[6]兮:语气词,相当于“啊”。
[7]洋洋:广大。
【译文】俞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伯牙刚刚弹琴,琴义在于赞美泰山,子期说:琴弹得好似巍峨的泰山;琴义在叙说流水,子期说:洋洋(水很大)的琴声好似流水,伯牙所要表达的内容,子期必定会知道。
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再鼓琴。
【说明】音乐才子俞伯牙喜欢弹一曲《高山流水》,却没有人能够听懂,他在高山上抚琴,曲高而和寡。
终于有一天,有一个砍柴的樵夫经过,听懂了他的《高山流水》,这个人就是钟子期。
俞伯牙的知音是钟子期,他们约好两年后见面,可是两年后钟子期却没有露面。
俞伯牙多方打听才知道,原来钟子期已经病死了,不可能再赴他的约定,俞伯牙悲痛欲绝,他知道子期是唯一能够听懂他音乐的人,如今子期已死,再不会有人听懂他的音乐了,于是他在子期的坟头摔了他心爱的琴,也表示他对知音的敬重和珍惜。
伯牙绝弦原文的意思解释翻译是什么
伯牙绝弦原文的意思解释翻译是什么伯牙绝弦原文的意思解释翻译是什么伯牙绝弦[拼音]:bóyájuéxián[释义]:牙:伯牙。
钟子期死后,伯牙从此不弹琴。
比喻知音的难遇。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注释绝:断绝鼓:弹兮:语气词,相当于啊曰:说志在高山:心里想到高山哉:语气词,表示感叹峨峨:高洋洋:广大谓:认为之:他必:知道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乃:就善:擅长念:所思的,所想的翻译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泰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你弹得太好了!简直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如痴如醉,击节称快道:“妙极了,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的江河从我心中流过!”不管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地道出他的心意.钟子期去世后,伯牙悲痛欲绝,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钟子期更了解他的知音了,于是,他把自己最心爱的琴摔碎,终生不再弹琴.伯牙介绍伯牙:名瑞,伯牙是他的字,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 最擅长弹琴。
历代文献关于伯牙的记载颇多,最早见于荀况的《劝学》篇:“昔者瓠(hù)巴鼓瑟,而沉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
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其音乐演奏的生动美妙。
伯牙从小非常聪明,天赋极高,又很喜欢音乐,他的老师是当时很有名气的琴师成连。
伯牙学琴的故事学习了三年,伯牙琴艺大长,成了当地有名气的琴师。
但是伯牙常常感到苦恼,因为在艺术上还达不到更高的境界。
伯牙的老师成连知道了他的心思后,便对他说,我已经把自己的全部技艺都教给了你,而且你学习得很好。
至于音乐的感受力、悟性方面,我自己也没学好。
我的老师方子春是一代宗师,他琴艺高超,对音乐有独特的感受力。
【文言文】伯牙绝弦课文原文
【文言文】伯牙绝弦课文原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
方鼓琴而志在泰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俞伯牙(前387年—前299年),伯氏,名牙,后讹传为余氏,名瑞,字伯牙,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
虽为楚人,却任职晋国上大夫,且精通琴艺。
伯牙抚琴遇知音就是他在探亲回国途中发生的故事。
钟子期:钟子期(前413年—前354年),钟氏,名徽,字子期,春秋战国时代楚国汉阳(今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集贤村)人。
相传钟子期是一个戴斗笠、披蓑衣、背扁担、拿板斧的樵夫。
历史上记载伯牙探亲回国时,在汉江边鼓琴,钟子期正巧遇见,感叹说:“巍巍乎若高山,洋洋乎若江河。
”因兴趣相投,两人就成了至交。
钟子期死后,伯牙认为世上已无知音,终生不再鼓琴。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伯牙绝弦文言文及翻译
昔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二人情投意合,遂为知音。
后伯牙游于泰山之阴,遇暴雨,遂止于岩下。
心悲,援琴而鼓之。
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
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伯牙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
吾于何逃声哉?”言已,钟子期遂卒。
伯牙痛失知音,痛哭流涕,曰:“世再无知音,吾何以鼓琴?”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世人闻之,皆为伯牙之痴情所感动,故传颂其事,以为千古佳话。
翻译:
从前,俞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倾听。
俞伯牙弹琴时,心里想着巍峨的高山,钟子期说:“好啊,高耸的样子就像泰山!”俞伯牙的心又转向了奔腾的流水,钟子期又说:“好啊,浩渺的样子就像江河!”俞伯牙心中所想,钟子期必定能够领会。
他们二人情感相投,于是成为了知音。
后来,俞伯牙游历到泰山的北面,遇到暴雨,于是停留在岩石下。
他心情悲伤,拿起琴来弹奏。
最初弹奏的是连绵细雨的曲调,后来又创作了崩塌山岳的音乐。
每当他演奏,钟子期总能穷尽其中的意境。
俞伯牙感叹道:“好啊,好啊!你听我心中的意境,想象就如同我的内心一样。
我还能如何逃避这琴声呢?”说完,钟子期便去世了。
俞伯牙痛失知音,悲痛欲绝,说:“世界上再也没有知音了,我还能为何而弹琴?”于是,他摔碎了自己的琴,断绝了琴弦,终身不再弹琴。
世人听到这件事,都被俞伯牙的痴情所感动,因此传颂他的事迹,成为千古佳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伯牙绝弦,“绝”,断绝。“弦”, 琴弦。本文讲的是“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的故事,俞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 的至交典范。俞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 于欣赏。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后 来钟子期因病亡故,俞伯牙悲痛万分,认 为知音已死,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 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所以,他把心爱 的琴摔碎,终生不再弹琴了,以此表示对 好友的悼念。
反复朗读,思考问题
1、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钟子期 是伯牙的知音?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 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 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2、伯牙是一个技艺高超的音乐家, 生活中应该不缺少别人的赞美,但 他因为钟子期的死而“绝弦”了, 你怎样看待他的举动?结合课文内 容说说你的理解。
朗读课文,注意停顿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 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 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 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 /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理解课文
读通课文,结合课文下 的注释、插图并联系上下文 说说每句话的意思。
主题:
• 本文通过描写春秋时期( )和( ) 之间的动人故事,反映了朋友间相互 ( )、相互( )的纯真友情, 再现了( )的无穷魅力。
主题:
本文通过描写春秋时期(俞伯牙)和 (钟子期)之间的动人故事,反映了朋友 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 情,再现了(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此后,由于这个传说,人 们把“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 觅或乐曲高妙,便也有《高山 流水》的古筝曲。也由于这个 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 人叫做“知音”。
善哉!善哉!
于是,他们相约来年再来此相聚,然而世事难料,在第二年 的这个时候子期没有来,迎接他的却是一堆黄土和冰冷的墓碑。 此刻,他多想在坟前再为钟子期鼓一段啊!于是,他内心的痛 楚全化为了琴声。
“世再无知音”
钟子期死了,伯牙再也没有了 知音,再也没有人能真正欣赏自己 的音乐,理解自己的感受,所以他 决定“绝弦”。同时他的举动也是 对知音的悼念。
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欣赏。伯 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钟子期 (听了)说:“太好了!简直就像巍峨的 泰山(屹立在我眼前)啊!”伯牙心里想 到流水,钟子期说:“妙极了!这琴声宛 如奔腾不息的江河(从我心中流过)!” 不管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确 地道出他的心意。子期死后,伯牙(悲痛 欲绝),觉得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钟子 期更能了解自己的)知音了,于是,他把 琴摔碎,终身不再弹琴了。
伯牙作为楚国著名的宫廷乐师,名满 天下,虽然听者众多,但听到的都是那些毫 无价值的、没有意义的、空虚的、肤浅的赞 美,他始终觉得无人真正听懂他的琴声。 他在心中无数次的呼唤,呼唤能真正听 懂他琴声的人呀!终于有一年中秋,伯牙来到 江边用琴声排遣心中的苦闷,他万万没想到, 此时,此地,此人,钟子期,一个山野村夫竟 识透了自己的每一个音符。
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高山,钟 子期(听了)说:“太好了!简直就像巍 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眼前)!”
3)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 洋洋兮若江河!” 广大。 “洋洋”, 伯牙心里想到流水,钟子期说: “妙极了!这琴声宛如奔腾不息 的江河(从我心中流过)!”
4)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所念”: 所想到的。 “得”: 懂得。 他,指伯牙。 “之” :
古今交友的名言名句: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2、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3、君子之交淡如水 4、士为知己者死 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6、人身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7、酒逢知己千杯少
· · · · · ·
关于俞伯牙、钟子期的诗 句:
1、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 2、高山流水琴三弄, 明月清风酒一樽 3、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艺术的魅力
艺术离我们并不遥远,艺 术就在我们身边。他可以是一 首歌、一幅画。也可以是一件 不起眼的小饰品。有艺术的地 方就有美。本组课文将带你们 走进艺术的百花园。感受艺术 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
解
题
伯牙 :名瑞,
伯牙是他的字, 春秋战国时期楚 国郢都(今湖北 荆州)人, 晋国 的上大夫,春秋 时著名的琴师, 被人尊为“琴 仙”。
1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善于,擅长。 “善”: 弹。 “鼓”:
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欣 赏。
2)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 哉,峨峨兮若泰山!” 太好了。 哉:语气助词表示 感叹。 “善哉”: 高。 “峨峨”: 语气词,相当于“啊”。 “兮”: 好像。 “若”: “志
• ( • ( • ( • (
洋洋江河
)明月 ( ) 白雪 ( )芳草 ( )清风 )杨柳 )霞光
)炊烟( )春雨 ( )流水 )云雾 (
欣赏:
《高山流水》
不管伯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准 确地道出他的心意。
5)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 终身不复鼓。
认为(觉得)。 “谓”, 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知音”, 把琴摔碎。 “破琴”, “复”, 再,重新。
钟子期死后,伯牙(悲痛欲绝)觉得世 界上再也找不到(比钟子期更能了解自己的) 知音了,于是,他把心爱琴摔碎,终身不再 弹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