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章 血液循环

合集下载

新课标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章血液循环

新课标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四章血液循环
血管的功能
动脉负责将氧气和营养物质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静脉负责将血液和代谢 废物回流到心脏,毛细血管则起到连接动脉和静脉、交换物质的作用。
心脏与血管的关联
血液循环系统
心脏和血管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血液循环系统,通过这个 系统,血液可以不断地流动,为身体提供所需的氧气和营养 物质,并带走代谢废物。
心脏的结构
心脏是一个强健的肌肉器官,由四个 心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 心室)和四个瓣膜(二尖瓣、三尖瓣 、主动脉瓣、肺动脉瓣)组成。
心脏的功能
心脏的主要功能是泵血,将血液从心 房泵到心室,再由心室泵到全身各部 位,为身体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并 带走代谢废物。
血管的结构与功能
血管的结构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类型,它们构成了庞大的血管网络,遍布 全身。
病。
心力衰竭
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导 致身体各部位缺氧和代
谢障碍。
心肌炎
心肌组织的炎症性疾病 ,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

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01
02
03
04
控制血压和血脂
保持健康的血压和血脂水平是 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
戒烟限酒
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有助于维 护心血管健康。
合理饮食
保持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 食习惯,增加蔬菜、水果和全
谷物的摄入。
适量运动
定期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 快走、慢跑、游泳等,有助于
提高心血管健康。
健康的生活方式与心血管健康
保持心理健康
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心血管健康 至关重要,应避免长期的精神
压力和焦虑。
规律作息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充足的 睡眠有助于维护心血管健康。

动物生理学

动物生理学

《动物生理学》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2542250课程中文名称:动物生理学课程英文名称:Animal physiology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总学时:理论学时:36 实验学时:18学分:2+0.5适用专业:水产养殖先修课程:动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开课院系:生命科学学院二、课程性质和任务动物生理学是水产养殖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系统、全面地掌握动物各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及其产生机制,理解动物机体结构与机能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科学思维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动物生理学的基本原理,掌握水产经济动物各器官、系统的正常生理机能和活动规律,理解水产动物机体与环境之间以及机体内各器官系统、组织细胞及分子水平之间相互影响关系。

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动物生理学研究方法,掌握各种生理仪器使用技能,初步具备运用生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术解决渔业生产上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水产养殖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四、理论教学环节和基本要求第一章绪论(2学时)主要内容1.概述:动物生理学研究的内容、对象及方法;动物生理学研究与水产养殖的关系;动物生理学研究的动态及其进展。

2.生理机能的调节及其控制: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反馈控制系统;内环境和稳态的概念。

基本要求L.了解生理学研究的内容、对象、方法及其研究的不同水平。

2.理解动物生理学与水产养殖的关系。

3.掌握机体生理机能的调节方式、反馈控制及稳态的概念。

重点、难点1.生理功能的调节2.生理功能调节的控制及稳态的概念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6学时)主要内容L.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跨膜物质转运的方式和特点。

2.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兴奋性和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细胞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机制(神经细胞、骨骼肌细胞);兴奋的引起和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机制;兴奋的传递。

3.骨骼肌细胞生理特性及收缩功能:肌细胞收缩机制。

生理第四章血液循环

生理第四章血液循环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第一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 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 心动周期 定义: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 称为一个心动周期。 正常安静:心率60—100次/分 心律75次/分时,心动周期为0.8秒
心脏泵血过程 心室收缩期 → 射血过程 等容收缩期 射血期 心室舒张期 → 充盈过程 等容舒张期 充盈期 心房收缩期
01
02
If的离子电导
浦肯野细胞的动作电位及离子基础
90mV
3期末达最大复极电位后,4期电位不稳定,存在自动去极化
IK的离子电导 If递增 IK递减
①浦肯野细胞:属快反应自律细胞,
AP波形及0、1、2、3期离子基础
与心室肌细胞相似。
当自动去极至阈电位(-70mV)时
爆发新的AP。
一个起搏电流。
心室肌细胞(A)和窦房结细胞(B)跨膜电位比较
脉压 =收缩压-舒张压 30~40mmHg (4.0~5.3kPa)
PART ONE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出量: 搏出量↑动脉血压升高 → 收缩压升高明显 收缩压高低主要反映搏出量的多少。 心率: 心率快,动脉血压升高 舒张期短→舒张压升高明显
阻力: 外周阻力↑ 舒张压↑为主 舒张压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 脉和大动脉的弹性: A硬化,顺应性小→使收缩压过高, 舒张压过低,脉压加大 血量和血管容量的比例: 循环血量少,动脉血压↓
(2) 复极化过程: 1期:由+30→0mV左右,K+外流 2期(平台期):稳定于0mV, Ca2+内流和K+ 外流,处于平衡。
3期:0mV→-90mV,
Ca2+通道关闭,K+外流。
4期(静息期):电位稳定于-90mV 。
Na+-K+交换; Ca2+-Na+交换:

血液循环1-心脏生理

血液循环1-心脏生理

一、心脏的位置和形态
心脏被心包包裹,斜位于胸腔纵隔内,约2/3在中线左侧,1/3在中线右侧(图3—14)。
心脏近似前后略扁的圆锥体,尖向左前下方,底向右后上方。近心底处有一环形的沟,称冠状沟(sulcus coronarius),是心脏外面心房和心室的分界,沟内有心壁的血管和脂肪组织填充。心脏外形可分为心底、心尖、胸肋面和隔面(图3—15,图3—16)。
兴奋性的特点
02
动作电位时程加大,不应期相应延长,绝对不应期一直延长至舒张期开始以后,此期间任何刺激都不能引起心肌发生兴奋
03
期间收缩与代偿间歇
04
在心肌正常节律的有效不应期结束后,人为的刺激或窦房结以外的其它部位兴奋,使心室可产生一次正常节律以外的收缩,称为期外收缩或期前收缩。
05
在一次期外收缩之后。往往出现一次较长的心室舒张期,称为代偿间歇。
(二)自动节律性
窦房结细胞的动作电位及其机制
正常起搏点和潜在起搏点
定义:心肌能自动地、按一定节律发生兴奋的能力。人心脏内特殊传到系统(房室结地结区除外)的细胞均具有自律性。
窦房结动作电位的幅值小,由0期、3期和4期组成。0期的电位值为70mV,钙离子内流引起;3期复极化为钾离子外流;4期电位不稳定,当复极化达到-60mV~-65mV时,就会自动的出现缓慢的去极化。当达到阈电位时(-40mV),激活钙离子通道,钙离子内流,导致0期去极化。
(三)、心电图
ECG: 将引导电极置于身体一定部位,记录整个心动周期中心电变化的波形图。
1、正常心电图的 波形及生理意义 名 称 时间(S) 幅度(mV) 意 义
P波 0.06~0.11 0.05~0.25 两心房兴奋
1
Q波 室中隔兴奋

生理学习题集(最新答案版)

生理学习题集(最新答案版)

生理学习题集(最新答案版)《生理学》习题集(供2021级中专部专用)第一章绪论二、单项选择题。

1、保持人体某种功能的稳态主要依赖(e)。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d.正反馈e.负反馈2、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正反馈调节的是(c)。

a.预热散射b.血糖浓度调节c.排便散射d.体温调节e.正常体温频率保持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就是(a)。

a.反射b.反应c.适应d.正反馈e.负反馈4、内环境稳态就是指(b)。

a.细胞内液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b.细胞外液的各种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c.细胞内液的化学成分相对平衡d.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相对平衡e.细胞内液的物理性质相对平衡5、皮肤黏膜的游离神经末梢属于(a)。

a.感受器b.传入神经c.中枢d.传出神经e.效应器6、躯体运动神经属(d)。

a.感受器b.传入神经c.中枢d.传出神经e.效应器7、机体从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合成自身成分的过程,称为(c)。

a.吸收b.新陈代谢c.物质合成代谢d.异化作用e.消化8、机体不断分解自身物质,释放能量,以供给机体需要的过程,称为(d)。

a.吸收b.新陈代谢c.物质合成代谢d.异化作用e.消化9、机体的内环境是指(e)。

a、组织液b、血浆c、淋巴液d、细胞内液e、细胞外液10、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特征就是(c)。

a、兴奋性b、生殖c、新陈代谢d、兴奋e、抑制11、下列反射中属于条件反射的是(d)。

a、膝冲散射b、预热散射c、排便散射d、望梅止渴e、吮吸散射12、阈值越大,说明组织兴奋性(d)。

a、兴奋性越高b、激动程度越高c、激动程度越高d、兴奋性越高e、没兴奋性四、填空题。

1、反射弧就是散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共同组成。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3、反应的基本形式存有激动和遏制。

4、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有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

五、问答题1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一、名词解释1、阈电位:是指能够引起细胞膜上na+通道突然大量开放,na+迅速内流的临界膜电位值。

最新运动生理学课后思考题-王瑞元、苏全生

最新运动生理学课后思考题-王瑞元、苏全生

最新运动生理学课后思考题-王瑞元、苏全生思考题运动生理学第一章绪论1、运动生理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2、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3、目前运动生理学研究的主要热点有哪些?4、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是什么?5、人体生理机能是如何调节的?6、人体生理机能调节的控制是如何实现的?第二章骨骼肌肌能1、试述骨骼肌肌纤维的收缩原理。

2、试述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产生原理。

3、试述在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是如何传导的。

4、试述神经-肌肉接头处动作电位是如何进行传递的。

5、骨骼肌有几种收缩形式?它们各自有什么生理学特点?6、为什么在最大用力收缩时离心收缩产生的张力比向心收缩大?7、试述绝对力量、相对力量、绝对爆发力和相对爆发力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及其意义。

8、骨骼肌肌纤维类型是如何划分的?不同类型肌纤维的形态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特征是什么?9、从事不同项目运动员的肌纤维类型的组成有什么特点?10、运动时不同类型肌纤维是如何被动员的?11、运动训练对肌纤维类型组成有什么影响?12、试述肌电图在体育科研中有何意义。

第三章血液1、试述血液的组成与功能。

2、何为内环境?试述血液对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作用意义。

3、试述血液在维持酸碱平衡中的作用。

4、何谓红细胞流变性?影响因素有哪些?试述运动对红细胞流变性的影响。

5、试述长期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

6、如何应用红血蛋白指标指导科学训练?第四章循环机能1、比较心肌和骨骼肌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的异同。

2、分析从身体立体到卧位后心输出量和动脉血压的变化及其调节过程。

3、试述心动周期过程中,左心室内压力、容积改变和瓣膜开闭情况。

4、试述动力性运动和静力性运动时心输出量和动脉血压的变化情况。

5、如何评价运动心脏的结构、功能改变?6、反应心血管机能状态的指标有哪些?第五章呼吸机能1、呼吸是由那三个环节组成?各个环节的主要作用是什么?2、呼吸形式有几种?运动过程中如何随技术动作的变化而改变呼吸形式?3、胸内压是如何形成的?有何生理意义?4、为什么在一定范围内深漫的呼吸(尤其注重深呼吸)比浅快的呼吸效果要好?5、试述肺通气的技能指标测定意义和评定方法。

自测题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第四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和冠脉循环测试题含答案

自测题 第四章 血液循环 第四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和冠脉循环测试题含答案

自测题第四章血液循环第四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和冠脉循环测试题含答案第四章血液循环第四节心血管活动的调节自测题基本信息:*1.下列各项中,主要分布于骨骼肌血管的神经纤维是() [单选题] *A 交感缩血管神经纤维B 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正确答案)C 副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D 脊髓背根舒血管神经纤维E 迷走神经2. 动物实验,分离颈部血管和神经,电刺激心迷走神经兴奋后,可引起() [单选题] *A 心率减慢、心内传导加快、心肌收缩力减弱B 心率加快、心内传导加快、心肌收缩力减弱C 心率减慢、心内传导减慢、心肌收缩力增强D 心率加快、心内传导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E 心率减慢、心内传导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正确答案)3. 在动物血压调节实验中,如何来证明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是周期性的压力变化() [单选题] *A 持续牵拉颈总动脉B 周期性牵拉颈总动脉(正确答案)C 夹闭颈总动脉D 刺激迷走神经E 刺激交感神经4. 在下列各物质中,主要通过神经分泌起作用的是() [单选题] *A 血管升压素(正确答案)B 内皮素C 心房钠尿肽D 血管紧张素ⅡE 醛固酮5.下列哪种物质为缩血管体液因子() [单选题] *A 腺苷B 缓激肽C 乳酸D 内皮素(正确答案)E 前列腺素6.下列各器官血管中,交感缩血管纤维分布密度最高的是() [单选题] *A 冠状动脉B 脑血管C 肾血管D 骨骼肌血管E 皮肤血管(正确答案)7.β肾上腺素能受体分布最多的是() [单选题] *A 胃肠道血管B 脑血管C 肾血管D 骨骼肌血管(正确答案)E 皮肤血管8. 下列物质中不能引起血管平滑肌舒张的是() [单选题] *A 局部代谢产物B 缓激肽C 前列腺素I2D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E 内皮素(正确答案)9.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的效应是() [单选题] *A 两者的升压效应相同B 两者引起心率变化相同C 小剂量的肾上腺素使骨骼肌微动脉舒张(正确答案)D 去甲肾上腺素使胃肠微动脉舒张E 在完整机体中,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后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10. 心肺感受器主要感受的刺激是() [单选题] *A 机械牵张(正确答案)B 血压波动C 心率改变D 氧分压E 二氧化碳分压11. 下列关于心迷走神经的描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A 切断实验动物的心迷走神经,引起心率减慢B 电刺激实验动物的心迷走神经,引起心率加快C 具有紧张性活动(正确答案)D 心迷走神经由传出神经纤维组成,不含传入神经纤维E 在心室肌引起的变力效应比心房肌大12.下列各项中,肾素分泌增加引起的生理反应是() [单选题] *A 醛固酮分泌减少B 血管升压素释放减少C 交感神经末梢释放NA减少D 肾脏钠离子排出减少(正确答案)E 静脉回心血量减少13. 在心肺感受器引起的心血管反射中,心房内血容量增加引起() [单选题] *A 迷走神经传入冲动减少B 心率、心输出量和外周阻力增加C 血管升压素和醛固酮水平升高D 血压降低,循环血量和细胞外液量减少(正确答案)E 交感神经紧张性升高,迷走神经紧张性降低14. 老年人由于下列哪种原因,在清晨起床或体位发生改变时,动作最好缓慢进行() [单选题] *A 压力感受性反射亢进B 化学感受性反射下降C 压力感受性反射下降(正确答案)D 容量感受性反射下降E 脑缺血反应15. 压力感受器传入纤维的接替站是() [单选题] *A 孤束核(正确答案)B 延髓头端腹外侧区C 延髓尾端腹外侧区D 室旁核E 迷走神经背核和疑核16.心迷走神经对心脏支配最弱的组织是() [单选题] *A 窦房结B 房室交界C 心房肌D 房室束E 心室肌(正确答案)17.下列各类血管中,交感缩血管纤维分布密度最高的是() [单选题] * A主动脉B微动脉(正确答案)C毛细血管D 微静脉E 大静脉18.交感缩血管神经的紧张性起源于() [单选题] *A 脊髓中间外侧柱B 延髓疑核C 延髓孤束核D 延髓尾端腹外侧部E 延髓头端腹外侧部(正确答案)下列血管活性多肽中具有强烈收缩血管作用的是() [单选题] *A 钠尿肽B 肾上腺髓质素C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D 阿片肽E 尾加压素(正确答案)20.如何利用动物模型,验证血管紧张素Ⅱ在高血压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单选题] *A肾动脉狭窄实验(正确答案)B 高盐诱导实验C 高果糖诱导实验D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E DoCA诱导实验21.心交感神经节前纤维起源于() [单选题] *A脊髓中间外侧柱(正确答案)B脊髓前角C延髓疑核D星状神经节E颈交感神经节22.下列各种物质中,不能直接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缩的是() [单选题] *A 肾素(正确答案)B 血管紧张素ⅡC 血管紧张素ⅢD 内皮素E 血管升压素23.给家兔静脉注射小剂量肾上腺素后,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加强,但平均动脉压变化不大,这共是因为肾上腺素() [单选题] *A 通过强烈兴奋降压反射B 通过β受体扩张全身血管C 通过β受体扩张骨骼肌血管(正确答案)D 无缩血管效应E 全身血管收缩24.刺激颈动脉体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对心血管活动的直接效应包括() [单选题] *A 心率加快B 冠脉收缩C 骨骼肌血管舒张D 内脏血管收缩(正确答案)E 心输出量增加25.小剂量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可引起() [单选题] *A 血压降低B 皮肤、肠道血管舒张C 骨骼肌、肝脏血管收缩D 心率加快(正确答案)E 心肌收缩力减弱26.心房钠尿肽可() [单选题] *A 使血管收缩B 使每搏输出量减少(正确答案)C 使肾排水排盐减少D 刺激醛固酮释放E 刺激血管升压素释放27.肾上腺素不具备下列哪种作用() [单选题] *A 使心肌收缩力加强B 使心率加快C 使内脏皮肤血管收缩D 使骨骼肌血管舒张E 使组织液生成减少(正确答案)28.下列物质中升压作用最强的是() [单选题] *A AngⅠB AngⅡ(正确答案)C Ang1-7D 肾素E AngⅢ29.下列哪种情况会使交感神经活动减弱() [单选题] *A 动脉血压降低B 情绪激动C 失血D 慢跑E 从直立位变为平卧位(正确答案)30. 下列哪种物质主要在局部血循环中起作用() [单选题] *A 心房钠尿肽B 内皮素C 醛固酮D 组胺(正确答案)E 血管升压素心交感神经兴奋引起正性变力作用的机制是() [单选题] * A 释放乙酰胆碱,与心肌的M受体结合B 释放肾上腺素,与心肌的β受体结合C 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与心肌的α受体结合D 增加心肌细胞膜对K 的通透性,使K+外流增多E 激活蛋白激酶A,使胞质中Ca2+浓度升高(正确答案)32.在持久高血压患者,压力感受性反射() [单选题] *A 敏感性降低B 敏感性升高C 敏感性不变D 不起作用E 发生重调定(正确答案)33. 副交感舒血管纤维兴奋引起的反应是() [单选题] *A 心率减慢B 循环系统阻力降低C 回心血量减少D 血压降低E 所支配的器官局部血流增加(正确答案)34.参与机体防御反应时心血管活动调节的中枢主要位于() [单选题] *A 脊髓B 延髓C 丘脑D 下丘脑(正确答案)E 左心功能不全35. 下列关于NO对心血管活动调节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A 降低延髓交感缩血管紧张性B 介导冠脉舒血管效应C 抑制外周交感末梢释放NAD 介导ACh的舒血管效应E 阻断NE的缩血管效应(正确答案)36. 下列哪一项不是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 [单选题] *A 引起血管平滑肌收缩B 产生渴觉C 使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增多D 刺激醛固酮分泌E 抑制血管升压素释放(正确答案)37.下列有紧张性活动的神经纤维是() [单选题] *A 心迷走神经(正确答案)B 交感舒血管神经纤维C 脊髓背根舒血管纤维D 血管活性肠肽神经元E 副交感舒血管纤维38.如何证明刺激迷走神经抑制心脏的活动,是由迷走神经分泌的化学物质介导的() [单选题] *A 剪断颈部迷走神经,刺激离心端B 剪断颈部迷走神经,刺激向心端C 静脉注射AchD 剪断颈部迷走神经,刺激离心端,收集心脏灌流液,灌注另外一心脏,观察其变化E 剪断颈部迷走神经,刺激向心端,收集心脏灌流液,灌注另外一心脏,观察其变化(正确答案)39.动物实验中分离颈部血管神经,直接电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后,可引起() [单选题] *A 心率减慢、心内传导加快、心肌收缩力减弱B 心率加快、心内传导加快、心肌收缩力减弱C 心率减慢、心内传导减慢、心肌收缩力增强D 心率加快、心内传导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正确答案)E 心率减慢、心内传导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40. 动物实验验证心血管基本中枢的部位,下面哪个部位的切断会导致血压下降() [单选题] *A 中脑下端B 延髓上缘C 大脑皮层D 小脑中段E 延髓下缘(正确答案)41. 心迷走神经兴奋后,可使() [单选题] *A 心房肌收缩能力增强B 心肌细胞内cAMP增加C 窦房结细胞IK-ACh通道激活(正确答案)D 自律细胞4期If电流增加E 房室交界细胞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42.关于儿茶酚胺对心肌的正性变力作用机制,正确的描述是() [单选题] *A 由心肌细胞膜上的β2受体介导B 以三磷酸肌醇和DG为第二信使C 细胞膜上钙离子通道蛋白去磷酸化D 胞质内钙离子来自细胞外和肌质网(正确答案)E 肌丝滑行时起作用的横桥数目增多43.下列关于血管升压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A 由神经垂体神经元合成并释放B 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时释放增多C 循环血量减少时释放减少D 生理条件下无缩血管作用(正确答案)E 生理条件下能使尿液稀释44.下列哪一项能引起外周阻力降低() [单选题] *A 迷走神经兴奋性升高B 交感缩血管纤维兴奋性降低(正确答案)C 副交感舒血管纤维兴奋性升高D 脊髓背根舒血管纤维兴奋性升高E 血管活性肠肽神经元兴奋性降低45.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动增强时,将出现() [单选题] *A 醛固酮释放减少B 静脉回心血量减少C 交感缩血管中枢紧张性活动减弱D 肾小管对Na+重吸收增加(正确答案)E 外周阻力下降46. 探讨心血管反射,在动物实验中,夹闭一侧颈总动脉引起血压升高的原因是() [单选题] *A 夹闭侧窦神经传入活动增加B 信号整合后,导致交感中枢活动性增强(正确答案)C 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D 心迷走神经的紧张性升高E 心交感神经和交感缩血管神经的紧张性降低47.关于心交感神经对心脏的支配和作用,错误的是() [单选题] *A 正性的变力、变时和变传导作用B 通过心肌细胞膜的M受体,使胞质中Ca2+浓度升高(正确答案)C 具有紧张性活动D 心交感神经与心迷走神经之间存在交互抑制E 阻断心交感神经活动引起心率减慢48.下列各种刺激引起的反射活动中,能使血压升高的是() [单选题] *A 刺激窦神经传人纤维B 牵拉右心房C 扩张膀胱D 低频低强度刺激骨骼肌传入神经E 高频高强度刺激皮肤传入神经(正确答案)49.主要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激素是() [单选题] *A 肾素B 肾上腺素C 去甲肾上腺素D 血管紧张素ⅡE 醛固酮(正确答案)50.动物血压调节试验中,大剂量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出现的不同效应主要是() [单选题] *A 心肌收缩力改变不同B 心率变化不同(正确答案)C 血压变化不同D 心输出量变化不同E 作用持续时间不同51. 下列哪种物质与局部血循环调节无直接关系() [单选题] *A 一氧化氮B 前列腺素C 乳酸D 腺苷E 肾素(正确答案)52.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动增强时,将不会出现() [单选题] *A 醛固酮释放增多B 肾脏排钠增多(正确答案)C 体循环平均充盈压升高D ADH释放增多E 循环血量增多53.由血管内皮细胞合成的具有强烈缩血管效应的物质是() [单选题] *A 内皮素(正确答案)B 一氧化氮C 前列腺素D 5-羟色胺E P物质54.小肠黏膜下胆碱能纤维释放的乙酰胆碱引起血管平滑肌舒张,其效应是通过下列哪种物质实现的() [单选题] *A 前列腺素B 腺苷C 内皮素D 一氧化氮(正确答案)E P物质55.循环血液中肾上腺素主要由下述哪一部位释放() [单选题] *A 肾上腺皮质束状带细胞B 肾脏球旁细胞C 肾上腺皮质网状带细胞D 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E 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正确答案)关于心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支配和作用,正确的是() [单选题] *A 节前纤维释放乙酰胆碱,节后纤维释放去甲肾上腺素B 具有紧张性,紧张性升高时增加自律细胞的自律性C 对心房肌和心室肌均有较高的支配密度D 安静时心迷走神经活动占优势(正确答案)E 迷走神经兴奋可增加传导性和心肌收缩能力57. 动物实验中,利用插管灌流的方法,使实验动物颈动脉窦内灌注压升高,不可能出现的反应是() [单选题] *A 窦神经上动作电位幅度增大(正确答案)B 心率减慢,心输出量降低C 外周血管阻力降低D 心迷走神经活动加强E 心交感神经活动减弱57.动物实验中,刺激迷走神经主要通过改变下列哪项活动状态而对体循环产生影响() [单选题] *A 血管反应性B 心率(正确答案)C 外周血管阻力D 血容量E 血管顺应性58.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作用底物是() [单选题] *A 肾素B 血管紧张素原C 血管紧张素Ⅰ(正确答案)D 血管紧张素ⅡE 血管紧张素Ⅲ59. 某女65岁,有长期高血压病史,某日清晨急诊入院。

人体生理学

人体生理学

生理学—绪论 生理学 绪论
生理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本理论课程。 生理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本理论课程。
生理学—绪论 生理学 绪论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metabolism) ) 兴奋性( 兴奋性(excitability) ) 适应性( 适应性(adaptability) ) 生殖(reproduction) 生殖( ) (一)新陈代谢 一 新陈代谢 同化作用 物质代谢) 机体 环境 (物质代谢) 两个过程 异化作用 能量代谢) (能量代谢) (二)兴奋性 二 兴奋性 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反应的能力。 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反应的能力。 1.刺激与反应 刺激与反应 刺激( ):可被机体感受并引起产生反应的 ①刺激(stimulus):可被机体感受并引起产生反应的 ): 体内、外环境条件的变化。 体内、外环境条件的变化。 按刺激的性质分类:机械性、化学性、生物性、 按刺激的性质分类:机械性、化学性、生物性、社 会心理性刺激等
生理学—绪论 生理学 绪论
动物实验方法: 动物实验方法: 离体验 (acute experiment) )
在体实验(in 在体实验 vivo) 慢性实验( 慢性实验(chronic experiment) )
注意实验方法的结合; 注意实验方法的结合; 动物实验结果用于人体时,要持慎重态度; 动物实验结果用于人体时,要持慎重态度; 以人体为实验对象时,应遵循自愿、知情和非创伤原则。 以人体为实验对象时,应遵循自愿、知情和非创伤原则。
生理学—绪论 生理学 绪论
刺激强度的表示方法: 刺激强度的表示方法: 阈刺激:刚好引起组织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 阈刺激:刚好引起组织产生反应的最小刺激。 阈强度或阈值( ):阈刺激的强度 阈强度或阈值(threshold):阈刺激的强度 ): 阈上刺激: 阈上刺激: 阈下刺激: 阈下刺激: 刺激能否引起反应的三要素: 刺激能否引起反应的三要素: 刺激强度 作用时间 强度-时间变化率 强度 时间变化率

04第四章-常用急救技术-习题

04第四章-常用急救技术-习题

第四章常用急救技术习题01-单选题1.一位伤者触高压电倒下,心跳呼吸停止,立即采取的措施为()A.立即使伤者脱离高压电区 B.立即心肺复苏 C.立即拨打120电话D.去叫人一同抢救E.立即进行护理体检2.救护人员判断伤者有无意识,应()A.轻拍伤病员的两侧肩部,大声呼唤B.摇晃伤病员身体,大声呼唤C.看伤病员瞳孔D.测伤病员脉搏E.测血压3.救护人员判断婴儿有无意识,应()A.轻拍婴儿的两侧肩部,大声呼唤B.摇晃婴儿身体,大声呼唤C.看婴儿瞳孔D.测婴儿脉搏E.拍击婴儿足底4.救护人员判断伤者意识丧失后,应立即()A.进行心肺复苏B.呼救C.将伤病员安置平卧位D.给予人工呼吸E.立即进行护理体检5.心肺复苏伤者体位()A.俯卧在硬质平面上B.侧卧在硬质平面上C.休克卧位D.仰卧在硬质平面上E.平卧位6.头颈部创伤的伤者用以下哪种方法打开气道()A.仰头举颏法B.托颌法C. 仰头抬颈法D.压额抬颌法E.抬颈法7.打开气道时,儿童头部后仰的程度为下颌角与耳垂连线与地面成()A.90°角B.60°角C.30°角D.45°角E.0°角8.现场心肺复苏操作首要步骤()A.心前区叩击B.心脏按压C.口对口人工呼吸D.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E.安置体位9.在基础生命支持评估呼吸情况时,评估时间不应超过()A.5秒钟B.10秒钟C.15秒钟D.20秒钟E.25秒钟10.人工呼吸时属于有效地通气的是()A.通气小于1秒钟B.通气大于5秒钟C.通气有阻力D.胸廓有起伏E.胸廓无起伏11.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哪项不对()A.先保持呼吸道通畅B.左手控闭鼻孔C. 右手托下颌D. 吹气时间占2/3,呼出时间占1/3E. 潮气量1000ML以上12. 有关婴儿人工呼吸,那条正确()A.每分钟吹气8~10次B.口对口人工呼吸C.口对口鼻人工呼吸D.吹气时间小于1秒E.潮气量500ml以上13.判断成人有无心跳,一般检查()A.肱动脉B.股动脉C. 颈动脉D.桡动脉E.锁骨下动脉14.诊断心跳骤停的简捷依据是()A.血压测不到B.神志突然消失C.呼吸突然停止D.大动脉搏动消失E.动脉搏动消失15.在意外事故现场,对伤者判断是否心跳停止,最迅速有效的方法是()A.听心音B.观察心尖搏动C.摸动脉搏动D.测血压E.观察反应16.在基础生命支持评估循环情况时,评估时间不应超过()A.5秒钟B.10秒钟C.15秒钟D.20秒钟E.25秒钟17.判断婴儿有无心跳,一般检查()A.肱动脉B.股动脉C.颈动脉D.桡动脉E.听心音18. 成人胸外按压时,胸廓下压的幅度为()A.1~2cmB.2~3cmC.3~4cmD.4~5cmE.5~6cm19.成人胸外心脏按压术哪项是错误的()A.下压比向上放松的时间长1倍 B.按压深度4~5cm C.按压频率100次/分D.放松压力时,手掌根部不能离开胸壁定位点E. 按压部位在胸骨下1/220. 进行成人胸外心脏按压时,掌根应放在()A.心尖部B.心前区C.两乳头连线中点处D.胸骨柄处E.左乳头处21.有关胸外心脏按压,错误的是()A.平卧,背部垫硬木板 B.按压部位在心尖区C.按压频率100次/分D.按压深度使胸骨下陷4~5cm E.按压时间与放松时间相同22.胸外心脏按压频率()A.60次/分B.80次/分C.100次/分D.120次/分E.大于120次/分23.儿童胸外按压时,胸廓下陷的深度为()A.1~2cm B.约胸廓前后径1/3~1/2 C.约胸廓前后径1/2~2/3 D.4~5cm E. 3~4cm24.进行婴儿胸外心脏按压时,手指应放在()A.心尖部B.心前区C.胸部正中,贴紧乳头连线下方水平D.胸骨柄处E.胸骨上段25. 心肺复苏时,按压与吹气的比例()A.5:1 B.15:2 C.30:2 D.15:1 E.10:126.结扎止血带时应做明显标记,并定时放松,放松间隔时间为()A.10~30minB.30~60minC.60~90minD.90~120minE.120~150min27.使用止血带的时间应尽量缩短,连续使用最长不超过()A.1hB.2hC.3hD.4hE.5h28.结扎止血带时应尽量靠近伤口,选择部位时上臂在何处()A.上1/2处B.下1/2处C.上1/3处D.下1/3处E.以上都不对29.结扎止血带时应尽量靠近伤口,选择部位时大腿宜在何处()A.上2/3处B.下2/3处C.上1/3处D.下1/3处E.以上都不对30.绷带包扎顺序原则上应为()A.从上向下,从左向右,从远心端向近心端B.从下向上,从右向左,从远心端向近心端C.从下向上,从左向右,从远心端向近心端D.从下向上,从左向右,从近心端向远心端E.从上向下,从右向左,从近心端向远心端31.固定的目的()A.止痛B.复位C.防止污染D.防止骨折断端移位E.止血32.担架搬运时()A.伤员头部向前,足部向后B.伤员头部向后,足部向前C.伤员俯卧,足部向前D.伤员仰卧,足部向前E.以上都可以33.关于伤员的转送,下列哪项错误()A.对昏迷病人,应将头偏向一侧 B.生命体征尚不稳定的病人应暂缓汽车长途转送C.途中严密观察病情 D.遇有导管脱出应立即插入E.途中不能中断抢救34.疑有颈椎或脊椎骨折病人在搬运时,下列哪项错误()A.尽可能用颈托固定颈部B.搬运时应固定头部,避免摇摆 C.可用海绵垫抬动D.保持脊椎的轴线稳定 E.将病人固定在硬板担架上搬运35.关于病人的转运,下列错误的是()A.病情不稳定者,应暂缓汽车长途转送B.担架在行进途中,伤员应头部在后,下肢在前C.脊椎受伤者,应保持脊椎轴线稳定 D.腹胀者去除胃肠减压术后再空运E.途中要加强生命支持性措施36.使用止血带紧急止血错误的是()A.扎在近心端、尽量靠近伤口处 B.以远端动脉搏动消失、出血停止为度C.需垫以衬垫且须垫平D.做明显标记E.持续止血避免放松37.搬运昏迷伤员时应取的体位是()A.仰卧位,下肢屈曲 B.侧卧位,下肢屈曲 C.侧卧位,头偏向一侧D.仰卧中凹位 E.半坐卧位38.有关包扎的叙述,错误的是()A.包扎动作要轻柔,不要触及伤口B.包扎松紧要适宜C.包扎时要保持伤员体位舒适D.包扎方向由近心端向远心端,注意露出肢体末端E.包扎时应在肢体的外侧面打结,不要打在伤口上39.有关骨折临时固定的叙述,错误的是()A.处理顺序是止血、包扎,再固定B.先临时固定再抗休克C.夹板长度必须超过骨折的上下两个关节D.夹板与皮肤间要加衬垫E.随时观察末梢循环情况40.对于创伤伤员伤口处理的原则,正确的是()A.伤口内异物不要随意去除B.脑组织脱出时,应及时回纳C.有骨折要进行临时固定D.及时用止血带止血E.创面中有外露的骨折断端,严禁回纳入伤口41.动脉出血的特点除外()A.血色鲜红B.血流急C.呈喷射状D.呈片状渗出E.多发生在断裂血管的近心端42.固定的作用不包括()A.方便转运B.压迫止血C.减轻疼痛D.减少并发症E.防止再损伤43.王某,外伤后出血不止,检查时仅能触到颈内动脉搏动,判断其收缩压大致为()A.150mmHgB.120mmHgC.130mmHgD.60mmHgE.0mmHg44.腹部冲击法自救不适用于()A. 不完全气道梗阻者B. 意识昏迷者C. 具有一定救护知识者D.打电话困难者E.不能说话者45.气道异物梗阻的特殊表现为()A.呼吸困难B.面色紫绀C.剧烈呛咳D.“V”形手势E.昏迷倒地46.气道异物梗阻腹部冲击法用力的部位在患者的腹部正中线脐上方()A.一横指处 B.两横指处 C.三横指处D.四横指处E.五横指处47.气道异物梗阻腹部冲击法用力的方向为()A.向内向上B.向内向下C.向外向上D.向外向下E.与腹壁垂直48.气道异物梗阻胸部冲击法适用于()A.老年人B.怀孕早期C.儿童D.婴儿E. 肥胖者49.气道异物梗阻胸部冲击法用力的部位在患者的()A.肋骨缘B.剑突部C.胸骨上部D.胸骨中部E.胸骨下部50.完全气道异物梗阻昏迷的患者行海氏手法救治后异物仍未排出,检查心跳呼吸已停止,应()A.立即CPRB.继续海氏手法施救C.用食指盲目清除口腔异物D. 送医院急救E.放弃抢救51.完全气道异物梗阻昏迷的患者行海氏手法救治时患者正确的体位是()A.站立位B.仰卧位C.侧卧位D.平卧位头偏一侧E.半卧位52.儿童不完全气道异物梗阻时采用的救治方法为()A.背部叩击法B.立位腹部冲击法C.卧位腹部冲击法D.立位胸部冲击法E.卧位胸部冲击法53.容易发生气道异物梗阻梗阻的人群除外()A.脑血管意外后患者B.老年人C.婴儿D.儿童E.孕妇54.气道异物梗阻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A.气道梗阻的识别B.呼救C. 急救方法选择正确D.操作手法正确E.救护者态度冷静55.婴儿发生气道梗阻时采用的急救方法正确的是()A.背部叩击、胸部冲击法B.立位腹部冲击法C.卧位腹部冲击法D.立位胸部冲击法E.卧位胸部冲击法56.婴儿气道梗阻急救时婴儿的头部始终()A.高于躯干B.与躯干相平C.低于躯干D.偏向一侧E.朝下倒立57.预防气道异物梗塞的发生措施除外()A.将食物切成小条B.缓慢进食C.咀嚼完全D.儿童口含食物时奔跑E.吃饭时不大声说笑58.气道异物梗塞急救的注意事项不对的是()A.尽快识别气道异物梗塞的表现B.腹部冲击要注意胃反流导致误吸C.实施胸部冲击时把手放在胸骨剑突上D.实施腹部冲击时定位要准确E.连续冲击5次后观察口腔,及时清除口腔异物59.关于环甲膜穿刺术说法不正确的是()A.病人去枕平卧,头后仰B.气管给药时,针头刺入环甲膜后立即注射药物C.注射用药物以等渗盐水配置D.若穿刺部位出血,可用消毒干棉球压迫止血E.术后病人咳出带血分泌物现象一般在1~2d内会消失。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绪论1.@生理学:是研究生物机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和机体各组成部分功能的一门科学。

2.*内环境:细胞外液是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称为内环境3.*稳态:维持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相对恒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4.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对各种功能活动进行的调节5.@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产生的适应性反应,称为反射6.反射弧: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7.@体液调节:指由机体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某些特殊化学物质,经体液运输到全身组织细胞,发挥其生理活动调节的方式。

8.旁分泌调节:体内某些组织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可由组织液扩散作用于临近的细胞,调节这些细胞的功能活动。

9.*自身调节:指机体许多组织、细胞在不依赖于外来的神经、体液因素作用下,自身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发生的适应性反应,称为自身调节。

10.反馈:控制部分发出信号指示受控部分发生活动,受控部分则发出反馈信号返回到控制部分,使控制部分能根据反馈信号改变自己的活动,从而对受控部分的活动进行调节11.@*负反馈:如果反馈调节使受控部分的活动向和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发生改变,这种方式的调节称为负反馈。

12.@*正反馈:如果反馈调节使受控部分继续加强向原先方向的活动则为正反馈。

13.*前馈:前馈是指受控部分接受控制部分的指令进行活动之前,控制系统又及时通过另一快捷途径向受控部分发出前馈信号,使其活动更加准确,并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1、单纯扩散:物质从质膜的高浓度一侧通过脂质分子间隙向低浓度一侧进行的跨膜扩散。

2、易化扩散:在膜蛋白的帮助下,非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或带电离子顺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进行的跨膜转运,称为易化扩散3、原发性主动转运:细胞直接利用代谢产生的能量将物质逆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转运的过程。

4、继发性主动转运:有些物质主动转运所需的驱动力并不直接来自ATP的分解,而是利用原发性主动转运所形成的某些离子的浓度梯度,在这些离子顺浓度梯度扩散的同时使其它物质逆浓度梯度和(或)电位梯度跨膜转运,这种间接利用ATP能量的主动过程称为继发性主动转运。

第04章-药物化学(药学导论)

第04章-药物化学(药学导论)
膜进入血液。固体和液体药物可制成气溶胶。 4. 皮肤吸收
脂溶性药物易通过表皮角质层和脂蛋白,为被动扩散, 无选择性;亲水性药物易通过毛囊和汗腺(面积太小)。
二、药物分布
给药后药物随血流可逆转运于身体各组织,称为分布。 1. 血液循环和药物分布 血液循环起着运载、储存、代谢和缓冲等作用,是关键性的中
Verloop多维立体参数。
第三节 药物的转运代谢与药效关系
药物的体内过程一般分为吸收、分布、代谢和排 泄。吸收、分布和排泄统称为转运。 药效产生依赖于 吸收和分布;代谢和排泄则控制了药物的作用过程和 持效时间。药物的转运代谢与药物的化学结构和理化 性质密切相关
一、药物吸收
药物吸收除受许多生理因素影响外,其化学结构、 酸碱性、解离度、脂水分配系数、晶型及颗粒大小等均 有显著影响。
系数;2)解离度。
1. 溶解度、脂水分配系数对药效的影响
药物
↙↘
一定的水溶性 一定的脂溶性
(亲水性) (亲脂性)


扩散转运
通过脂质生物膜


血液或体液→ 进入细胞内→(至作用部位)
2. 解离度对药物的影响
有机药物多为弱酸或弱碱,在体液中部分解离, 以离子型和分子型混存于体液中且存在动态平衡。
药物以脂溶性的分子通过生物膜,在膜内解离 成离子,以离子型起作用。 ① 穿过生物膜需要脂溶性的分子型。 ② 与受体结合、相互作用需要离子型。 ③ 吸收、分布和保持有效浓度,需混合型。
二、药物理化性质对药效的影响
理化性质对结构非特异性药物的活性影响起主导 地位,对结构特异性药物也因影响其到达作用部位的 能力而影响其活性。理化性质主要影响药物的转运和 代谢。是决定药物作用部位浓度药效主要因素之一。 理化性质:溶解度、分配系数、解离度、分子极性、 表面化学等。其中主要的有:1)溶解度、脂/水分配

(完整版)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完整版)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第01章疾病概论一、名词解释1.健康: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疼,而且在心理、精神、以及社会交往上处于完美状态。

2.疾病: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病因作用后,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3.脑死亡是指大脑半球、间脑、脑干各部分在内的全脑功能永久性丧失。

四、问答题1.疾病过程的一般规律有哪些?患病时自稳调节的紊乱;疾病过程中的因果转化;疾病过程中的损害和抗损害反应;局部与整体的相互影响2.疾病转归期有几种走向?完全恢复健康、不完全恢复健康和死亡三种情况第02章细胞和组织的损伤与修复一、名词解释1.萎缩:发育正常的器官或组织的实质细胞体积减小、数目减少,导致该器官或组织的体积缩小。

2.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或组织转化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或组织的过程。

3.肥大: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称为肥大。

4.增生:组织和器官内实质细胞数量的增加。

5.坏死:活体内局部细胞、组织、器官的死亡称为坏死。

6.变性:由于物质代谢障碍,致使某些物质在细胞内或间质中异常集聚或出现异常物质,称为变性。

四、问答题1.坏死的结局有哪些?溶解吸收、分离排除、机化/包裹、钙化2.简述肉芽组织的概念、肉眼与镜下特点及其功能肉芽组织指旺盛增生的幼稚的结缔组织。

肉眼:鲜红色,颗粒状,触之易出血,柔软,湿润镜下:由大量新生的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及炎细胞构成;3.简述一、二期愈合的区别。

一期愈合见于无菌性的手术创口:伤口小、边缘整齐、对合严密、面部和颈部手术都应为此类愈合。

二期愈合见于创伤缺损大、伤口边缘不整齐或伴有感染的伤口。

愈合时间长,愈合后留下的瘢痕多。

第04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一、名词解释1.充血:因为动脉血流入过多引起器官或局部组织血管内血液含量增多的状态,称为动脉性充血。

2.淤血:因为静脉血回流受阻引起器官或局部组织的血管内血液含量增多的状态,称为静脉性充血。

简称为淤血。

3.血栓形成:在活体的心、血管内,血液成分发生凝固或有形成分发生析出、粘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

病理学-血液循环障碍

病理学-血液循环障碍

血液流出心脏或血管之外,称为出血。血液流出体外,称为外出血;血液流入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称为内出血。
渗出性出血 主要见于严重淤血、缺氧、中毒和急性高热性传染病
一、原因和类型
破裂性出血 外伤 血管受到侵蚀 血管自身的病变
第二节 出 血
二、病理变化(如图) 1、内出血 2、外出血 积血 呕血 淤点 咯血 淤斑 血尿 血肿 血便 三、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 1、结局 (1)、出血量少,完全吸收 (2)、出血量较大时,出现含铁血黄素沉积 (3)、较大量的局限性出血形成血肿
4、其他栓塞
血栓性栓塞 循环血液中出现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液运行并阻塞血管腔的过程,称为栓塞(embolism),阻塞血管的异常物质,称为栓子(embolus)。 栓子运行的途径 栓塞的类型及其对机体的影响(如图)
组织或器官的血液供应减少或停止,称为缺血。由于动脉血液断绝,局部缺血而引起的坏死,称为梗死。 血管的闭塞 动脉受压、动脉阻塞、动脉痉挛 不能建立有效的侧枝循环
三、水肿的病理变化
1、心性水肿
(1)、水、钠滞留
(2)、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
(3)、其他
2、肾性水肿 肾功能不全引起的水肿称为肾性水肿,以机体组织疏松部位表现明显
肝性水肿 指肝功能不全引起的全身性水肿,常表现为腹水生成增多。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肝静脉回流受阻
肺水肿 在肺泡腔及肺泡间隔内蓄积多量体液时称为肺水肿。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水、钠滞留 肺泡壁毛细血管内皮和肺泡上皮损伤 肺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
第三节 血栓形成
血栓形成的过程(如图)
血栓的类型(如图) 白色血栓 红色血栓 混合血栓 微血栓
二、血栓形成的过程和类型
三、血栓的结局
2、阻塞血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心肌能自动地、按一定节律发生 兴奋的能力 自律细胞的特点: 4期自动除极是自律性的基础 • 随时间而递增 • 除极速度较0期的慢 • 不同自律细胞的4期除极速度不同
1. 浦肯野细胞(快反应自律细胞)
与心室肌AP相似, 有0、1、2、3、4期 ①时程较短 ②4期有自动除极
•传导的特点:两快一慢 •房-室延搁的意义:心房、心室各自
活动,使心室在房缩完成后(心
室充分充盈)才开始收缩以确保
射血,从而完成它们各自的功能。
2.影响传导性的因素 (1)结构因素:与细胞的直径有关; 缝隙连接的数量和功能 (2)生理因素: • AP 0期除极速度和幅度 •
• 邻近部位膜的兴奋性:
(一)每搏输出量 1、每搏输出量和射血分数
•每搏输出量: 一侧心室一次收缩射出的血量。70mL
•射血分数: 搏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 约60% (55 %~65%)
2、每分输出量与心指数
• 心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 Cardiac Output = Heart Rate×Stroke Volume CO=HR×SV =75 × 70 =5250(ml) • 心指数:在空腹和安静状态下,每平方米体表 面积的每分输出量。又称静息心指数, 约3.0~3.5L/min.m2
影响前负荷的因素: 1、静脉回心血量 (1)心室充盈的持续时间 (2)静脉回流速度 (3)心包内压 (4)心室顺应性 2、射血后心室内剩余血量
(二)后负荷 对心室,后负荷相当于大动脉血压 后负荷使心室肌缩短的程度和缩短速度 减小,从而使搏出量减少。(但还可以 异长自身调节) (三)心肌收缩能力 心脏不依赖于负荷而能改变其力学活动 (收缩强度和收缩速度)的特性,称为 心肌收缩能力即(等长调节)
与RP、阈电位水平及钠通道的状态有关
三、体表心电图
(一)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及生理意义
R
T波
P波
Q S
PR间期:心房到心室 P波:心房去极化波 QRS波:心室去极化波 ST段: 表示心室已全部去极化 QT间期:表示心室肌去极化与 T波:心室复极化波 复极化总时间
(二)心肌AP和心电图的关系
血液循环(掌握)
• 心动周期概念;心动周期中心腔压力、容积、 瓣膜和血流方向变化 • 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 第一、二心音的特点及产生原因 • 心室肌细胞兴奋性周期变化及其生理意义 • 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的概念,代偿间歇的产生 原理 • 正常起搏点和异位节律 • 兴奋在心脏传导的途径和特点 • 心室肌、窦房结细胞电位特点及其离子基础。
(二)心脏作功量
1、每搏功: 心室一次收缩所作的功。
左心室搏功=搏出量×(平均主动脉压平均左心房压) 每分功:心室每分钟作的功 -是搏功与心 率的 乘积。 2、心脏作功的意义 • 左右心室搏出量大致相等,但肺动脉压低, 故右心室作功量只有左心室的1/6。 • 用心脏做功量来评价心脏射血功能比单纯 用心输出量更全面和更有意义。
(一)心动周期 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 周期,称为一个心动周期。
心动周期为 0.8s
房缩期 0.1s

心 室 心
收 房 缩
房舒期 0.7s
室缩期 0.3s 室舒期 0.5s


舒 室

心动周期中心房和心室的活动
(二)心脏的泵血过程
左心室的射血和充盈过程
(2)等容收缩相 1、心室收缩期 (3)快速射血相 (4)减慢射血相
四、心泵功能的贮备
安静时:心输出量5L/min ;运动时:25-L/min 最大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最大血量。 心力贮备: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的能力 (1)心率贮备: 75 160-180次/分 (2)每搏输出量的贮备:
舒张末(ml) 正常容量 125 最大舒张容量 140 最大收缩容量 贮备量 15 收缩末(ml) 75 110_115 35-40
(5)等容舒张相 (6)快速充盈相 2、心室舒张期 (7)减慢充盈相 (1)心房收缩期
心脏的泵血过程
心动周期 分期 等容收缩期
压力比较 房室 瓣 半月 瓣 不变 存于心室 心室容积 血流方向
房压<室压<A压 关闭 关闭
快速射血期
减慢射血期
房压<室压>A压 关闭 开放
房压<室压>A压 关闭 开放
五、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一)前负荷 在完整的心脏,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相当于 心室的前负荷,在实践中常用心室舒张末 期压力来反映前负荷
• 心室功能曲线:前负荷增加,心肌收缩力 增强。这种通过改变心肌细胞初长度而引 起心肌收缩强度改变的调节,称为(异长 调节)1895年Frank,1914年Starling即观 察研究了此现象,后称之为 • Frank-Starling定律
慢快反应自律细胞(窦房结和 房室交界区 细胞 ) 快反应非自律细胞(心房 肌、心室肌细胞)
非自律细胞
慢反应非自律细胞(结区细胞)
二、心肌的生理特性
(一)兴奋性
和其它兴奋细胞一样,心肌细胞受到 刺激时能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即具有兴 奋性。兴奋性高低可用阈值来衡量。
1、影响兴奋性的因素
•静息电位或最大复极电位的水平 •阈电位 •离子通道的性状:快反应细胞为Na+通道; 慢反应细胞为Ca2+通道
2、分配血管:中等动脉
功能:输送血液至器官组织
3、阻力血管:小动脉、微动脉
功能:控制局部血灌流量,可增减外周阻力 • Cap前阻力血管:控制局部血灌流量 • Cap前括约肌: 控制开关 • Cap后阻力血管:影响组织液生成回流
4、交换血管:毛细血管
功能:物质交换的场所
5、容量血管
功能:容纳60-70%的血量
体循环(大循环):
由左心室射入主动脉的血液,流 经全身各器官再返回右心房的过程 肺循环(小循环):
由右心室射入肺动脉的血液,绕肺 一周进行气体交换后返回左心房的过程
一、心肌收缩的特点
1、对细胞外Ca 2+的依赖性:
钙触发钙释放;
兴奋-收缩脱耦联
2、“全或无”式收缩:功能合胞体
二、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
三、心音的产生
第一心音:标志心室收缩开始,其主要组成成分是
心室射血引起的大血管扩张及产生的涡
流所发生的低频振动和房室瓣关闭引起 的振动。 第二心音:标志心室舒张开始,其产生主要与主动 脉瓣和肺动脉瓣关闭引起的振动有关。
第三心音:发生在心室舒张早期
第四心音:发生在心室舒张晚期
心房收缩时产生的声音
三、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
凡影响心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过程的各 个环节的因素都影响心肌收缩能力,其中活 化横桥数目和肌球蛋白的ATP酶活性是控制 收缩能力的主要因素。交感神经或儿茶酚胺 可增强心肌收缩力。
(四)心率 一定范围内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 心率过快:超过180次/分心输出量
心率过缓:低于50次/分心输出量

血压的概念,动脉血压的正常值,动脉血压 的 形成和影响因素

• •
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的反射 过程和生理意义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和代 谢产物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 中心静脉压的概念,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影响静脉回流量的因素
组织液的生成原理,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
第二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
第三节 血 管 生 理 一、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
1、弹性贮器血管:主A和肺A主干及大分支 2、分配血管 3、毛细血管前阻力血管:小动脉和微动脉 4、毛细血管前括约肌 5、真毛细血管 6、毛细血管后阻力血管:微静脉 7、容量血管:静脉 8、短路血管:动-静脉直接通路
一、各类血管的功能特点 1、弹性贮器血管:主动脉、大动脉 功能:弹性贮器作用
2、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有效不应期:绝对不应期加局部反应期 0~ -60 mV •相对不应期:-60~ -80mV •超常期:-80~ - 90 mV 3、兴奋性的周期变化与心肌收缩活动的关系 •不发生强直收缩 •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
(二)自动节律性
1、心脏的起搏点 心脏各部分自律性高低不同: 窦房结→房室交界→末梢浦氏纤维 (100次/分)(50次/分) (25次/分) 正常起搏点:主导心脏兴奋和跳动的正常部位。 (窦房结)→窦性心律 潜在起搏点:正常情况下不表现出本身自律性的 自律组织。 异位起搏点:异常情况下控制心脏兴奋和跳动的 潜在起搏点。(异位心律)
2、动脉血压的正常值
基本概念 收缩压: 舒张压: 脉 压: 平均A压: 正常值
理想血压
心室收缩时动脉压升到的最高值。 心室舒张时动脉压降到的最低值。 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值。 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平均值。 平均A压=舒张压+脉压/3
舒张压
8.0 ~ 10.6 (60 ~ 80)
收缩压
13.3~16.0 (100 ~ 120)
自动除极机制:
2. 窦房结细胞(慢反应自律细胞)
窦房结细胞跨膜电位分0、3、4期 与心室肌和浦肯野细胞比较具有以下特点:
① 最大复极电位及 阈电位均较低 ② 0期去极化幅度较小,时程较长, 速率较慢 ③ 无明显的1、2期 ④ 4期自动除极较快
0
机制:
4
3
快反应自律细胞(浦肯野细胞)
自律细胞
(5)循环血量与血管容量的比例:
第四章 血液循环
1、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 心脏是动力器官,血管是输送管道。 2、血液循环的生理功能 完成物质运输、实现体液调节、维 持稳态及实现机体的防御活动。
第一节 心脏的生物电活动
心肌细胞的类型:
1、普通的心肌细胞: 心房肌细胞 (工作细胞) 心室肌细胞 2、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自律细胞 (特殊传导系统细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