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青春岁月——高峰林场知青工作片段纪实

合集下载

青春无悔 奋斗最美——塞罕坝林场人艰苦奋斗的故事

青春无悔 奋斗最美——塞罕坝林场人艰苦奋斗的故事

青春无悔奋斗最美——塞罕坝林场人艰苦奋斗的故事作者:王志亮来源:《中国共青团》 2020年第2期文|王志亮团河北省委副书记可能有很多人并不清楚我们国家的森林覆盖率究竟是多少;我可以告诉大家答案:截至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为22.96%,而1962 年这一数据仅为11.8%。

现在,我想与大家分享的故事,正是从1962 年塞罕坝林场创建开始。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境内,“塞罕”是蒙语,意为“美丽”,“坝”是汉语,意为“高岭”。

历史上,塞罕坝曾是一个美丽的高岭。

由于过度砍伐,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新中国成立初期,美丽高岭变成了恐怖荒漠,如果在塞罕坝能见到一棵小树,都成为了奇迹。

塞罕坝距离北京只有180 公里,海拔1400 米,而北京海拔仅40 米左右。

作家李春雷在《塞罕坝祭》中写道:这个离北京最近的沙源堵不住,那就是站在屋顶上向院子里扬沙。

1962 年,原林业部号令向沙地进军,加大人工造林,建设塞罕坝林场。

当时,刚刚40 岁的王尚海是承德地区农业局长,塞罕坝建林场,组织上动员他去任职。

他没有向组织提任何要求,毅然上坝,成了塞罕坝机械林场第一任党委书记。

为了让林场职工树立扎根林场的决心,他率先示范,把妻子、孩子和老父亲都带到了塞罕坝。

毁林容易,造林哪有那么容易。

由于环境恶劣,上任第一年,造林成活率不足5%,第二年成活率仍然不足8%。

但王尚海没有放弃,组织技术人员反复研究,终于发现了造林要先育苗的科学方法。

1964 年,王尚海带领职工在一个叫做马蹄坑的地方,开展了一场至今都令人激动不已的造林大会战。

历经30 多个昼夜奋战,千亩机械林根植地下,造林成活率高达95%。

历尽艰难,终于找到了因地制宜造林的科学路径。

王尚海在任13 年,完成造林54 万亩。

1989 年,他去世后,家人遵照他的遗愿,把他的骨灰撒在了当年造林大会战的人工林中,如今,一片茂密的“尚海林”镌刻着他的钢铁意志。

到塞罕坝旅游的人们走到尚海林,听说了他的故事,都要在王尚海纪念碑前鞠躬献花,表达崇敬之情。

追逐,知青的岁月

追逐,知青的岁月

难忘金秋,飘香九月,在这使人陶醉又难忘的时节,我们75届“上山下乡”的知青们,追逐青春的足迹,重返40年前曾经生活、战斗过的地方――位于鄂西南叫做土门公社翟家大队的地方。

当回到知青点瞬间,心中兀地想起那句歌词:“山哟还是那座山呐,梁也还是那道梁……”经过四十年光阴的洗刷,竟然没有太大的变化。

那山川、树木、梯田、知青点房屋还依然如故,唯独变化的是我们亲手种下的橘子树,金黄色的果实已挂满了枝头。

忆惜,毛主席在1955年批示:“农村是一个广阔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由此掀起了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热潮。

1975年9月的一天,我也随着市政府欢送大会,代表工程局首批知青,在工区父老乡亲的欢送下,在震天的锣鼓声中,加入了声势浩大的队伍。

我们知青点共三十名男女学生,都是刚迈出中学校门,就背起简单的行囊,踏上了“接受再教育”的道路,掀开了“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蹉跎生活。

我们被安排到一座贫瘠荒凉的山头上,从事着脸朝黄土背朝天日复一日的挖山筑梯田的劳作,两年光阴,难忘岁月。

在这片土地上的勤劳和汗水,凝固成一段沉重而又难忘的青春记忆。

当年我们风华正茂,带着热情、单纯,心中还充溢着青春的激情与美好的向往,响应党的号召,到农村,到偏僻山区去。

插队到户之初,我们向善良、纯朴、勤劳的村民,学插秧、割麦、犁田、挑尖担,与他们一起干农活、吃农饭、住农家、唱农曲、聊农趣,抗酷暑、抢双季,修水利、战严寒,并肩作战,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凡日子。

没过多久,我们经历了几个月由学生到知青再到和村民打成一片的艰苦的角色转变,小白脸晒成黑包公,细白手炼出硬茧花,稚嫩的肩挑起了百斤担,再也不是手无肌力,五谷不分的学生。

知青点房屋建好后,我们三十名知青又从各生产队收编到林场,从此大伙过起了集体生活,开始扛锄拿锹舞大锤,挖山筑田种橘树。

父母亲单位为了协助加强知青管理,从企业中抽调一名优秀干部到知青点带队,与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

她没有领导的架子,对人很亲切,与大家一起开荒种地,插秧、锄草、收庄稼,样样活抢着干。

50年知青上山下乡唯美的句子

50年知青上山下乡唯美的句子

50年知青上山下乡唯美的句子
1. 那 50 年的知青上山下乡,就像是一场青春的盛大冒险,还记得我们一起在田野里奔跑的日子吗?例子:哎呀,你想想,那时候我们多疯啊,在那广阔的田野上,像自由的小鸟一样奔跑,那不是冒险是什么呀!
2. 50 年知青上山下乡的岁月,宛如一首悠扬的田园诗,怎能不让人怀念呢?例子:你听听,在乡下的那些日子,不就像一首慢慢吟唱的田园诗嘛,多让人怀念呐!
3. 那段 50 年的知青上山下乡时光,恰似一幅绚丽的画卷,你不觉得吗?例子:咱一起经历的那些,可不就是一幅美美的画卷嘛,多好看呀!
4. 50 年知青上山下乡,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我们的青春,不是吗?例子:你说那时候的经历,不就像那些亮闪闪的星星照亮了我们的青春嘛!
5. 那 50 年知青上山下乡的故事,简直就是记忆里最璀璨的宝石,对吧?例子:你回想一下呀,那些故事不就是我们记忆里最闪的宝石嘛!
6. 50 年知青上山下乡的历程,好像是一条温暖的河流,流淌在我们心间呀!例子:你就说,那下乡的日子,像不像一条暖暖的河流在心里流过呀!
7. 50 年知青上山下乡,这是多么刻骨铭心的一段经历啊,就像烙印一样!例子:哎呀,那可真是刻骨铭心呀,就跟烙在心里的印儿似的!
8. 那段 50 年知青上山下乡的过往,犹如一首动听的乐章,萦绕在耳边啊!例子:你听听,那时候的事儿,不就像好听的乐章在耳边响嘛!
9. 50 年知青上山下乡,是我们青春里最绚丽的色彩,可不是嘛!例子:你想想,那下乡的经历不就是我们青春里最鲜亮的颜色嘛!
10. 那 50 年知青上山下乡的回忆,真的是无比珍贵啊,就像金子一样!例子:咱那些回忆,可贵啦,就跟金子似的!
我的观点结论:50 年知青上山下乡是一段独特而难忘的经历,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回忆和情感,它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怀念。

知青回忆录

知青回忆录

知青回忆录作者:灵动空间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我经历了许多人现在都无法经历的事情。

它们影响的将是我这一生!清苦的童年,奋斗的中年,平庸的晚年。

这一生的轨道就是这样从时空的某一点跃出地平线又从某一点跳进地平线。

曾经的我也是“胸怀大志”,在家庭“书香门第”的思想熏陶下走上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道路。

这样总是在略带微笑的环境中慢慢地走了下去。

在这个过程中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这条路的方向的对与错以及它将来会延伸到哪个地方,在那个不需要动脑子的年代就这样浑浑噩噩地走下去了!“为了好好学习”“听话”成了“好孩子”的标志。

于是每一个“好孩子”都在履行者父亲母亲的希望,“前赴后继”,似乎有着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的决心。

在千军万马的奔腾中,尘土飞扬,那场面不亚于非洲的角马群受到狮群的惊吓之后,万马奔腾,飞沙走石,甚至可以“马踏飞燕”,异常壮观!或许奔跑才是逃避敌害的最好的方法。

但是不管怎样人类总算在进化的大潮中夺得了一席之地,(暂不考虑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段)看来人类已经适应了这样的生活。

于是父母们开始教会他们的孩子生存法则:跑。

甚至在三十六计中也这样说: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所以我们才有幸看到社会的惯性一直延续到现在,匆匆忙忙的人们到处在为生活疲于奔波,这让我想到大自然中的一种现象:蚁群捕食的情况,黑压压的一片,永不停息的爬行。

甚至我想到了中国人民受儒家思想的深厚影响:生无所息!我无法预知将来的社会会是怎样,但是我知道这种惯性还将滑行很长一段时间。

或许“非洲之行”是大自然赐予我理解生存的教科书,毕竟著名的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这样说:适者生存。

在非洲的草原上每时每刻都上演着生命的进化奇迹。

同时又让我想起杰克·伦敦的一本书《热爱生命》是没错的!古人云:三十而立。

到了而立之年,我们都开始了自己人生的打拼,开始为了生计而疲于奔命。

看着身边的朋友有人当了园丁,有人做了经理,有人从事经商,有人依然打工,从事着五彩缤纷的工作。

我的难忘知青岁月(第一篇)

我的难忘知青岁月(第一篇)

我的难忘知青岁月(第一篇)文/ 无然图/ 网络那段岁月有太多难忘的故事!序2018年,是我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半个世纪;1978年,是我们在农村安家落户10年后,返城;1968年,我们响应毛主席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安家落户,去了农村;回顾往昔,我们无限感慨!在农村,我们从当年的单纯,幼稚,一步步走向成熟,切身感受和体会到了农民的勤劳,善良和朴实,对他们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农村艰苦生活的经历和磨砺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是我们一生成长的宝贵财富!01我们是1968年11月18日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可为的号召,到当年浑江市错草顶子公社错草顶子大队三小队安家落户的。

那一天,是1968年的第一场雪。

雪花飘飘,漫天飞舞。

我们乘坐加上高栏的,绿色敞篷解放牌卡车,坐在行李上,一户一车,还有两辆车是到公社所在地曲柳树大队的。

冒着大雪,早7.30分,从大栗子铁中出发,沿鸭绿江边公路上溯,途经临江,盘山过四道沟,六道沟,临江铜矿等公社和镇。

过了临江铜矿爬上山顶就到了目的地。

卡车行驶了六个多小时,中饭是在车上吃了一个糖饼,走时学校给带的。

下车时已是下午了,雪儿已停了,看着脚下半尺多深的雪,望着不远处坡上的人家和附近的树林,我们的心空空的,难道命运就要将我们抛在这里吗?给我们户新打的炕还没烧干,我们十人分住两家,暂时借住离户两里外的二队。

这时一群小孩围过来看,我说你们家有没有土豆?回家拿土豆我给你糖饼,咱们换,还给你毛主席像章。

一会儿,一个7.8岁的小孩咧咧趄趄,连拖带拽拎来了半土蓝子土豆。

来时在车上吃了一个糖饼,剩下的两个全给了他,还把下乡时学校发的毛主席两个大像章也给了他。

小孩乐的高兴坏了,拖起土蓝就往家跑…我们把土豆在锅里洗了后,锅里舀些水,土豆全放锅里。

看外屋地上有很大一块松明板,还有斧子,劈开后,放到锅灶里用火柴一点呼呼着。

难以忘怀的青春岁月(一)——回忆我的知青生涯

难以忘怀的青春岁月(一)——回忆我的知青生涯

写在前面1972年3月2日,本来是一个极其普通的日子,但是对我来说却是终身难忘、刻骨铭心的一天。

就在这一天,年仅16岁的我响应国家的号召,打起简单的背包,在一阵喧天的锣鼓声中登上一辆敞篷大卡车,被送到30多公里外的一个小山村,成了德阳县鄢家公社五大队五生产队180多名农民中的一员。

尽管那时的我不过是一个身高刚过1.5米,体重79.5斤,满脸稚气的小屁孩。

从下乡那天开始,直到1977年1月17日离开农村进入东方电机厂,历时四年零十个半月,这段经历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后来我曾经多次做过这样的梦:一打开房门,柜里没有米,缸里没有水,灶前没有柴,我着急地想,今天吃什么呢?记得我进城以后很久,已经参加工作,结婚生子,住上现代化的楼房,我还做过这样的梦,说明这段经历已在我心中留下了终生难以平复的烙印。

离开农村以后,我就一直想把当知青这段历史用文字记录下来。

看了很多人写的知青生涯回忆录以后,我曾经想过,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在农村时既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惊心动魄的经历,甚至没有爱情的风花雪月,这些经历充其量就是一个普通人经历的平凡琐事,还有没有必要写下来呢?随着时间的消逝,知青的岁月距离我们越来越远,已经逐渐地被漠视,被淡忘。

这些经历如果不被记录下来,必将渐渐地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殆尽。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鉴往知来,温故知新。

正是出于这个考虑,我才鼓起勇气,下定了写作回忆录的决心。

今年夏天,德阳气候炎热,我们夫妇联袂前往什邡石门洞山区避暑。

山村里空气清新,气候凉爽,生活悠闲,为写作创造了非常良好的条件。

于是我每天上午游山,午间小睡后便打开手提电脑写作,并以此作为远离麻将桌的充分理由。

经过一个半月的努力,居然完成了逾两万字的初稿。

回德阳后,我又在此基础上继续补充完善,形成了这样一篇稿子。

虽然水平有限,但几经增删,反复推敲,相信也不至于贻笑大方,可以敝帚自珍也!一、下乡第一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中毕业以后下乡插队当知青似乎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因为那是党中央、毛主席的号召,是“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是“与工农群众相结合”。

怀念老知青

怀念老知青

怀念老知青作者:王珏来源:《北极光》2014年第04期十几年前的一个夏天,曾在图强林业局(原阿木尔区老潮河林场)工作过的嘉兴老知青朱康伟夫妇重返大兴安岭,同行的还有他们那个可爱的小女儿。

小姑娘骄傲地告诉我她叫小桦,并特别强调是美丽的白桦树的“桦”。

我会心地笑了,因为我深知康伟夫妇的用意,这个名字里充满了对大兴安岭的爱恋,寄托着他们对苍茫林海终生难忘的回忆。

那些老知青的孩子可能无数次地听他们父辈讲过开发建设大兴安岭的故事,然而那段岁月早已成为模糊的历史背影,如今展现在小桦面前的只是连绵的青山、清亮亮的河水与恬静秀美的小山城。

他们已无从体会父母当年所遭遇的杳无人迹的大东北的苦寒与荒凉,永远都不可能知道那些嘉兴知青在这里流过多少热汗与泪水,历经了怎样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

1970年的冬天似乎特别冷,十一月的大兴安岭已是白雪皑皑,知青专列停靠在林海雪原深处的终点站——樟岭,而这里距他们的驻地阿木尔区几个林场还有二百多公里的路程。

那些刚刚告别了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大孩子们欢呼雀跃,忘情地打量着面前这个全新的白银天下、琉璃世界,根本没有意识到高寒禁区的残酷可怕。

其实,他们要去的几个林场还仅仅是一张图纸,边界位于北纬53゜33´43″,位置比漠河的北极村还要向北几公里,隔着黑龙江就是俄罗斯远东的西伯利亚,懵然无知的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就要踏上中国最北部的那片土地了。

虽然我是个东北人,却也实在难以揣摩在冰天雪地的暮色中乘坐敞篷卡车的感受。

零下四十多度的酷寒毫不客气地给了知青们一个下马威,火热的激情只在瞬间便被冻僵,歌声也被不留情面地打断了。

薄峻岭在回忆那次乘车的经历时写到:“忽然,听得背后有人嘤嘤地哭,身子靠在我背上一抽一抽地。

我转过头去,见是个女生。

我问她怎么啦,她不吱声。

我烦了,便大声教训她:上山下乡干革命,你应该坚强!谁知道她反而大哭道:我的脚!我的脚……脚怎么啦?脚没有了,脚没有了!我吓一大跳,费好大力气转过身去,见她伛着上身双手正捧着自己的脚。

回忆知青生活的文章那年那月那日 知青岁月回忆文章(优秀5篇)

回忆知青生活的文章那年那月那日 知青岁月回忆文章(优秀5篇)

回忆知青生活的文章那年那月那日知青岁月回忆文章(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计划报告、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策划方案、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lan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peeches, policy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回忆知青生活的文章那年那月那日知青岁月回忆文章(优秀5篇)关于回忆知青生活的文章那年那月那日(推荐篇一一阵微风拂过,平静的心荡漾起那段难忘而又美好的回忆,那回忆至今留在心头久久不散!依然记得在那石头路上凹凸不平的路,在我当时只有六岁时,真是有种可怕的感觉,尖锐的石头边缘就好似一把把锋利的刀刃,一不小心就会被它“误伤”。

知青农场的如烟往事

知青农场的如烟往事

知青农场的如烟往事老车三十年前上山下乡,在川南凉山地区一个知青农场整整生活了八年。

如今虽韶华已逝,双鬓斑白,但那个年代的许多往事仍萦绕心头,挥之不去,闲来无事,撷取一些片断梳理成文,以祭奠那段如烟逝去的岁月。

民以食为天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农场的知青大多十七、八岁,狂热的理想,燥动的青春,促使着这些年轻人憧憬着在广阔天地里怎样大有作为。

但现实总是冷酷无情的,生活很快就教会了我们适者生存的法则,懂得了民以食为天这一古训的深刻含义。

农场位于海拔1500米的山腰处,山顶是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下与星落的民族村寨毗邻,四周山恋起伏,群峰突兀,与最近的毛坪镇相距40华里,且山路陡峭,消息闭塞,生活物资全靠农场的马帮驼运。

知青们生活于此,每月定量供应粮30余斤,油4两,肉半斤,因为不会种菜,常年就只能吃咸萝卜丁或豆办下饭。

从森林中流出的水碱性重,加上没有油水和劳动强度大,更使人感到痨肠寡肚,因此想方设法弄饱肚子成了很多人的第一要务。

某日夜,朔风呼号,大雪纷飞,十多名知青围聚火塘,天南海北地冲壳子,打精神牙祭。

正说到入巷时,忽听到外来传来“嘭!嘭!”两声巨响,我还没反应过来,一向胆大的王泰大喊一声“着了!”提了菜刀和四、五个知青冲出门去。

我们几个不明所以地迟疑了一下,也跟着冲出去。

只见不远处伙房边白晃晃的雪地里翻腾着两条黑狗,嘴角鲜血淋漓,惨嚎哀叫,雪地一片狼籍。

我一下明白过来,肯定是王泰安的土炸弹炸的,前几天就听他说过彝胞的狗晚上到伙房偷吃青油,要想办法弄来吃。

炸伤的狗在雪地上不停翻滚,大家一时束手无策。

王泰却表现出惊人的胆气,扑上去骑在狗身上,用脚踩住狗头,手持锋快的菜刀,几下就活生生地把前后四条狗腿割了下来,对另一条狗也是如法炮制,手脚之麻利,动作之剽悍准确,恐屠夫也要汗颜。

王泰满手是血,招呼大家把狗身子拖去挖坑埋掉,免得彝胞找来扯皮。

然后提了八支狗腿回屋,于是添柴加火,架锅煮肉,找人打酒。

至夜半汤浓肉烂,众人迫不急待,手撕口嚼,喝五幺六,着实快乐一阵。

回忆知青的那些日子 二

回忆知青的那些日子 二

回忆知青的那些日子二回忆知青的那些日子(二)作者:过眼云烟编辑:东江阿峰知青们在农村在领略了“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乐趣之后,逐渐感受到了自己要为之付出的代价是多么沉重!我们知青休息回到城里时,在城市人面前表现得多疑而敏感,自卑感很重,承受着劳作之苦以外的另一种重压——文化贫乏。

在下乡两年半的日子里,我当过小学代课老师。

在中学的时候,我曾经是茂名市少年田径队员,强项是田赛项目,跳高是我的专项。

同时又喜爱足球、篮球,除了没有很好机会读书以外,在体育方面样样喜欢,样样拿手,在一个农村小学代任体育老师,对我来说真是小菜一碟。

我还当过文艺宣传队员。

我同知青场的几位知青一起参加大队文艺宣传队。

我们知青场的几名女知青,她们在茂名市第一中学读书时就是出名的校文艺宣传队队员,来到农村后,成为大队文艺宣传队骨干。

记得当时创作的一个歌舞节目很美,水平很高,在大队彩排时醉倒了不少年轻人。

歌词大意是:要让河水上山坡,要让荒沟变成河;要让山村亮起灯,要让岭头果满箩。

嘿哟嘿哟嘿嘿哟,嘿哟嘿哟嘿嘿哟……我们文艺宣传队在公社文艺汇演中夺得了大奖。

大队支部书记任福隆来看望我们时,喜得笑眯了双眼,不断地重复着这句赞扬的话:“你们真行!你们真行!”在农村这个广阔天地里,我们是知识青年,农民们都说我们有文化,有知识,见过世面,啥都来问我们。

农民们太贫穷了,一直在盼着早日实现共产主义。

可是,“何时才能实现共产主义?”这个问题,我们自己都说不清。

对我们来说,还是句问号。

农民们说,你们来了,共产主义肯定很快就会来的。

但是,我们在农村是“接受再教育的”。

我学到了很多与共产主义风马牛不相及的一些农业知识,这倒增强了我的意志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农民们也很无奈。

特别是经过“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方面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和很多做人的道理。

像我们七五届的这批知青,到农村后和农民一样的待遇,插队落户一个月后,全部知青都集中到了知青点。

难忘知青岁月生产建设兵团的回忆(上篇)

难忘知青岁月生产建设兵团的回忆(上篇)

难忘知青岁月·生产建设兵团的回忆(上篇)告读者:我的美篇《难忘知青岁月·黄河农场的记忆》发到朋友圈后,得到了知青战友们的广泛关注,是啊,这是我们共同的青春岁月里沉淀在心底的共同记忆,是我们黄河儿女、兵团战士无法忘怀的记忆,记忆的闸门一旦打开,思绪定会像潮涌一样奔腾而来。

为了更全面的追忆生产建设兵团的岁月,特邀请了兵团战友程鸣鸾、靳之涟我们三人共同完成了美篇《难忘知青岁月·生产建设兵团的回忆》。

我们逝去的青春岁月啊,时光荏苒,我们将永生把你怀念!走过了孤岛大地四季的风雨,经历了黄河农场一年的磨练,在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鼓舞下,我们用信念和意志支撑着自己的天空。

我们长个了、长胖了、长壮了,我们不再柔弱、不再恐慌、不再徘徊,我们身体的耐受力增加了,我们思想的承受力增强了,我们似乎嗅到了春天的的芬芳,我们居然有了坚韧的敢于赴汤蹈火的气概,我们竟然有了顽强的越是困难越向前的勇气。

1970年3月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由济南军区组建'山东生产建设兵团'。

济南军区从下辖各部队抽调现役军人组成连以上领导班子,率领部分复原军人接管了山东省公安厅劳改局下属的监狱和部分国营农场。

黄河农场改组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一团(原七分场划为二团),我们三分场改为三营,我所在的班改名三营一连七班,至此我们又有了第二个共同的名字叫'兵团战士'。

5月的一天,我们三分场全体职工,欢天喜地、载歌载舞的聚集在场部小广场,在知青王红岩嘹亮高亢的领唱'一声春雷震四海,特大的喜讯传下来',大家群情激昂的合唱'热血沸腾,心花怒放,热烈欢迎亲人解放军进场来'的歌声中,解放军正式进场,我们迎来了知青生涯的新时代。

左起王秀珍、于莉勇、陈立杰、全玉凤、王香莲前排左起王力,朱英、陈璐、赵立冬后排左起崔恩秀、丁君、张承梅、刘福葵我们是兵团战士牛玉华解放军李岐珊连长、李敬光指导员带着行李来到了一连,他们和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李连长对我们像父亲又像兄长,和蔼中带着威严,不像军管会那样总是居高临下、虎视眈眈的。

回忆我的知青生活

回忆我的知青生活

50各界我的回忆1976年,我高中毕业后被安置在渭南大荔农场,但听说西安郊区鱼化寨公社是当时西安唯一对外开放的公社,并有一支文艺宣传队,那里集中了西安市各中学的文艺尖子。

学生时期,我是文艺爱好者,也是学校文艺宣传队和腰鼓队的骨干,因此向组织提出转到鱼化寨公社的申请。

过了一段时间,我接到了转点通知书。

拿着通知书,我的心情既兴奋又复杂。

兴奋的是下乡转点的事情终于办成了,复杂的是从小生活在城市里的我以后要长期生活在农村,两种情绪交织在一起,让我坐立不安,于是叫上二哥,一人骑一辆自行车去找母亲。

当时母亲正在长安县内苑公社巡回医疗,离我家有近三十公里,我俩一口气骑到公社,给她报告了这个消息,商量了行程。

呼 燕回忆我的知青生活当我去公社报到时才知道公社的宣传队刚刚解散,队员全部分配到生产大队参加农业劳动。

我也直接被派至鱼化大队的知青安置点。

那时知青点已经有十几位知青,他们大多比我早来几年,年龄也比我大几岁。

记忆中有一位姓吴的女知青不但长得漂亮,黑板报也画得好,文化课还很优秀,后来考上了南京大学。

还有王西京的妹妹王美丽,后来和拉大提琴的赵小安结为夫妻,听说他们一同去了加拿大。

我平时接触最多的是我的小学同学田玲,她也是公社宣传队的,能弹会唱,后来我们又成为同学,她通过在职学习,成为一名医生,在市二院工作到退休。

随着岁月的流逝,公社宣传队的伙伴先后退休。

发小刘希秋和知青战友谭艺安都在陕歌工作,闲下来后,他们又把大家组织起来,成立了西512019年第10期ALL CIRCLES我的回忆安战友合唱团。

我还被邀请参加过他们的活动,由于工作太忙,不能经常参加,只有先退出,许诺以后从一线退休再参加合唱团这个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

知青生活有苦有乐,苦的当然就是农活较累。

我刚开始干活就是给地里拉肥。

我和一个大婶一起拉满满一架子车的粪,大婶在前面拉车还跑得飞快,我在后面跟着推还觉得吃力,尤其是把粪倒到地里时,要一下子把架子车掀起来,动作不猛粪就倒不下来,几个小时跑下来第二天全身酸痛。

我上山下乡岁月的几个小故事

我上山下乡岁月的几个小故事

我上⼭下乡岁⽉的⼏个⼩故事我上⼭下乡岁⽉的⼏个⼩故事1975年的春天,芳龄⼗七的我和同样年少的三⼗七位“知识青年”背起极其简单的⾏囊奔赴“潮安万峰⼭林场”,开启三年半的修理地球岁⽉。

万峰⼭林场位于潮州凤凰⼭麓北部,海拔最⾼⼤约⼀千⼋,我们林场海拔应该不到⼀千吧。

我们乘坐解放牌⼤货车颠簸三个多⼩时到达凤凰三级⽔电站,之后沿着五⼗厘⽶左右宽度的⽺肠⼩道徒步爬⼭四个多⼩时终于在傍晚时分到达我们林场。

因为林场是刚刚批建的,当地农民提前过来帮我们搭建茅草屋。

“房⼦”是这样建造的:⾸先⽤⼀些刚砍下来的⼩⽊棍,直径⼤约5—10厘⽶,⼤致削去分叉和下⾯削尖插进泥⼟⾥⾯,然后成排钉在坡度⽐较低的⼭坡上,⽤⿇绳将这些⽊棍扎实,再⽤铁钉固定,围成长⽅形。

离地⾯⼤约50厘⽶再把⽊棍垂直固定,平卧的⽊棍另⼀端同样垂直固定,这样“墙”和“床板”就完成了。

“外墙”再⽤茅草裹上,不⽤开窗,因为到处漏风,留个可以进出的门就可以了。

“屋顶”同样⽤⽊棍和茅草盖上。

“床板”就是坑坑洼洼的⽊棍,⼤约间距5—10厘⽶,上⾯铺上我们⾃⼰带来的凉席就可以了。

我们⼥⽣⼀间房,男⽣⼀间房,就这样住了⼀段时间,不记得住了多久,不过肯定是在冬天到来之前我们就搬进了“新房”。

“新房”是这样建造的:有⼟胚砌成的墙,外⾯裹上⽜屎和稻草混合的⼀块块圆形的,⼤约直径20厘⽶,厚5—8厘⽶的东西(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屋顶好像是有⽡的。

我们终于每两个⼈有⼀张两层的“鸭仔铺”。

新房⼜住了⼀两年,后⾯总场就把⽜屎和泥巴混合的外墙变成⽯灰的了。

但那是我被调到分场,分场住的还是⽜屎和泥巴混合的墙。

在总场可能是地盘⽐较⼤,好像没有见过毒蛇跑进房间。

但到了分场就不⼀样了,房间⾥⽆论蚊帐顶上还是草席下⾯,地⾯都常常有毒蛇,最多的是⽵叶青,有时还有眼镜蛇,五步蛇等等。

当时⼏个⼥孩⼦都不知道怎么办?有的还在哭,我没有哭,反正哭也没⽤。

我找来四个⽊凳,每两个⽊凳累在⼀起,⾼度就有⼤约⼀⽶,凳⼦周围撒上厚厚的草⽊灰,然后⽤三块床板(那时分场都⽊凳和床板⾜够),其中⼀块压着蚊帐靠墙的⼀侧,蚊帐的四周再压上砖头,蚊帐的门⽤夹⼦夹紧,这样蛇就不会跑到蚊帐⾥⾯,可以安⼼睡觉。

知青回青场 寻青涩青春

知青回青场  寻青涩青春

1968年的冬季,留在了许多人的记忆里,在张连生、贺方田和刘学华的印象中,那年的雪特别大。

1969年元月,20来岁的三兄弟坐着货车,花了两天时间,从贵阳来到毕节,再换车前往当时的毕节县青场区鲍家公社迎春大队红岭小队(即现在的七星关区青场镇鱼洞村红岭组),与村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当时大雪封山,我们在白家哨堵了个把小时,”贺方田说,“越往目的地走,心里就越紧得慌。

”在欢迎仪式上,3个城里来的小伙吃过洋芋、酸菜、苞谷饭,和大家聊会天,在饮用水都困难的那片贫瘠的土地安下家来。

花样年华别样情怀知青回青场寻青涩青春2015年4月12日,3位年逾花甲的老人,分别从铜仁、贵阳、江苏徐州赶来毕节,相约一起,回到45年前他们共同插队的七星关区青场镇,看望当年的弟兄朋友,重温当知青时的点点滴滴,回忆那段青春年月的苦与乐。

三位老人年纪相仿,张连生,1948年生,66岁,贵阳人;贺方田,1949年生,65岁,贵阳人;刘学华,1950年生,64岁,贵阳人。

1973年,张连生去到铜仁,1980年分配工作到当地税务部门直到退休。

1979年,贺方田在青场待了10年,终于回到贵阳,到省商业厅汽修厂工作到1980年,1982年到省供销合作社直到退休。

1971年,刘学华离开青场,到煤炭部69处工作了13年,后到江苏徐州市运输公司直到退休。

同锅操食,同铺睡觉,虽然他们在青场待的时间长短不一,但他们对这片曾经尽情挥洒汗水、释放青春的热土有着一样的特殊感情。

一早上9点,记者和3位老知青一起,从七星关城区出发,前往青场镇,一路寻找他们45年前的足迹。

“当时毕节城区还是很多木板房,40多年没来,这里的变化太大了,到处都是高楼大厦。

”刘学华感叹。

“老贺唱样板戏很好,当时我跟他学,但是我一开腔,大家就跑开了,老贺一唱,大家又围拢来。

”谈起当年的趣事,张连生爽朗地笑。

“当年到青场时,村民们做好一大甑子苞谷饭、一大锅酸菜等我们,还有一坨两斤左右的漆蜡油,”贺方田说,“在当时,用漆树籽榨的漆蜡油可是好东西,吃起来很香的,就是过后有些粘嘴。

难以忘怀的青春岁月(二)——回忆我的知青生涯

难以忘怀的青春岁月(二)——回忆我的知青生涯

五、艰苦的生活我下乡的那个时期,国家的整体发展水平很低,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样很低,像我们这样父母都有正式工作的城里人,还能够吃饱穿暖,但是广大农村人口特别是我们下乡的丘陵区和山区,大部分农民都还生活在温饱线之下。

下乡插队落户,使我们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

首先说住房条件。

我们知青的住房同农民一样,都是土坯草房,即就地取材,用宅基地附近的泥土舂筑成墙,木梁木椽,覆以稻草作顶而成,房间面积约为12平米。

这种草房制作简单,一般的农民都可以胜任。

为了采光,在后墙上开一个小窗户,用胳膊粗的木棒作为窗框和窗棂,俗称为“牛肋巴窗”。

另外在屋顶上也留出一个采光窗,覆以透明塑料薄膜,这样的采光条件只能说聊胜于无。

开始是我和廖福成合住一间,后来他搬出去了,我就一个人独住。

房间的布局是:一个双扇木门开在正中间,进门右边堆放柴草,柴堆旁是农具(锄头、扁担、箩筐、撮箕等),然后是一张单人床,挂着蚊帐,进门的左边是一眼柴灶,旁边放一对水桶(兼做水缸),再后面贴墙摆放着公社专门给知青配发的一口木柜,木柜右边有一张简单的书桌,一条木凳,这就是我的住房。

对了,在门上还刻有五个字“周秀才之窝”!这是同队知青肖忠民的杰作。

大约两年以后,生产队为了改善知青的住宿条件,把我们的住房由草顶升格为瓦顶。

记得施工那天,把草顶扒掉就天黑了,准备等到第二天再盖顶。

当天晚上我就相当于睡在露天。

结果天有不测风云,半夜下了一场雨,把睡梦中的我彻底地淋成了“落汤鸡”!再说伙食条件。

除了下乡当年,公社每月要给每个知青补助一点大米(具体数量记不得了),后来的几年,我们的粮食就完全同农民一样,由生产队统一“按劳分配”,即以生产队当年的收成和本人的劳动工分数量挂钩。

分配的粮食主要由秋季收获的稻谷、红苕,以及夏季收获的小麦构成。

由于分得的粮食数量不多,吃完以后可以暂时到队里借,到下一次分粮时扣还。

因此有一年,到年终分配的时候,我分得的稻谷是-14斤。

这样的分配水平,不要说我们正在长身体的年轻人吃不饱,队里的农民家里有老有小,分配的粮食更是不够,很难吃饱肚子,只好“瓜菜代”。

融进大山的青春年华——记东阳市林业总场黄皮岭分场场长方广涛

融进大山的青春年华——记东阳市林业总场黄皮岭分场场长方广涛

撰文/胡祥林东阳市林业总场黄皮岭分场山高路远,离东阳城区有60多公里,开车要一个多小时。

黄皮岭分场与磐安县接壤,是东阳最偏僻、海拔最高的国有林场,林地面积2万多亩,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上的高山上。

林场工作条件艰苦,墙破瓦烂,林点不通电、不通水、无通讯条件,道路是简易狭窄的山间黄泥路,高低不平,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到林场受苦。

2010年,分场老场长退休,林业局领导经过综合考察,将在林业局机关上班、年轻有为、精通业务的方广涛任命为分场党支部书记、场长。

黄皮岭分场现有职工15名,加上20多名退休工人,每年仅人头经费就需要花费200多万元,方广涛肩上的担子不轻。

作为场长的方广涛,年富力强,平易近人,与职工打成一片,同甘共苦,风雨同舟。

由于离家路远,方广涛平时住在分场,很少回城区的家。

他每天早早起床,吃过早饭,布置完场里的工作,就穿着迷彩服,脚穿一双球鞋,与职工一同劳动,一起参加造林、育苗、抚育、扑火等工作。

黄皮岭分场分布范围很散,有9个林点,从九九尖林点到最远的饭蒸岩林点有40公里山路。

方广涛将自己的私车当成公车用,无论是平时到林点指导生产还是到外面出差,都是自己开车去。

建立基地提高效益针对林场资源不丰富和林木销售困难的情况,方广涛勇于改革,将林场经营的重点从用材林转向经济林,因地制宜,建立了香榧、油茶、毛竹、苗圃等一批基地,努力提高林场的经济效益。

为高标准建设香榧基地,方广涛多次到诸暨、嵊州等地参观取经,详细考察、学习香榧良种育苗、造林和管理技术,并邀融进大山的青春年华——记东阳市林业总场黄皮岭分场场长方广涛方广涛,1968年出生,1991年从浙江林学院毕业后参加林业工作,2006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2010年开始担任东阳市林业总场黄皮岭分场党支部书记、场长。

工作中的方广涛人物采风浙江林业RENWUFENGCAI22请专家前来指导,每年培育100多亩香榧。

经过几年的努力,黄皮岭分场建成香榧示范基地750亩,并陆续投产,一株株香榧树上硕果累累。

知青怀旧之旅纪实:那些年,我们把青春与汗水洒在这片热土上

知青怀旧之旅纪实:那些年,我们把青春与汗水洒在这片热土上

知青怀旧之旅纪实:那些年,我们把青春与汗水洒在这片热土上文并图/侯识河在桂阳县仁义镇省道214线旁,有一个叫香泉山庄的院落,院内树木葱郁,花木繁多,已经变为一个苗木培育基地,但院内的几排平房似乎昭示着这个院落一段不同寻常的历史。

四十多年前,这里曾经聚集了一群年轻人,他们战天斗地,把青春与汗水洒在了这片火热的土地上。

这群年轻人,就是来自郴州铁路局和湘运公司的知识青年。

2017年4月6日,这些已经不再年轻的知青重返这片土地,展开了一次难忘的怀旧之旅。

山庄的主人早早挂好了欢迎知青回家的横幅相聚,只为看看这片热土四十多年前,这里属于桂阳县仁义公社的一个简易农科站,从1973年4月开始到1977年7月,这个农科站先后接收三批共54名郴州交通系统的知青,其中男知青38人,女知青16人。

岁月流逝,但我们的笑容永驻这些知青大多刚走出校门,响应毛主席“上山下乡”的号召从城市来到农村,在位于仁义大湖村的仁义公社农科站安家落户。

中途有部分知青因为招工、保送等原因陆续离开,1979年10月,最后一批知青离开农科站返回城市,这些知青后来大多成为了铁路系统职工。

随着时光的流逝,这批人成家立业,有的去了昆明,有的北上武汉,还有的远赴香港。

但为了这一次相隔四十年的相聚,知青从四面八方赶了回来,不为别的,只为再回到这片洒满他们汗水的地方,找一找青春的痕迹,叙一叙农友的深情。

虽然过去的日子有过饥饿,有过辛酸,但回忆总是甜蜜的,今天,在这里,他们只想说一句:青春无悔。

再度重逢,任泪水恣意流淌往事并不如烟知青当年来到这里的时候,年纪大的二十出头,小的才十五、六岁,大多数人刚刚高中或初中毕业。

在正是青春似火的年纪,来到了这片贫瘠的土地上。

当年这个农科站共有四十余亩薄田,由于水利条件不佳,土地贫瘠,地里出产很少。

知青的到来,一下子给这片土地带来了活力。

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这批过去很少跟土地打交道的城里人,迅速转变角色,变成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真正农民。

难忘青春岁月

难忘青春岁月

难忘青春岁月作者:邹井高来源:《延安文学》 2019年第5期邹井高历史,犹如一枚橄榄,让人细细品嚼,慢慢回味。

1965年2月,为了备战,中央批准了以重庆为中心的兵器工业后方基地规划。

当时的第五机械工业部在重庆成立了西南三线建设筹建处,以具体规划和实施。

本着分散隐蔽的原则,经过选点后,决定将內蒙包头二机厂,在重庆附近的綦江、江津、万盛、南川等地,再建一座现代化的国防厂。

于是红泉、庆岩、红山、渝齿、双溪、平山、庆江、青江便相继诞生了。

一群英勇无畏的军工战士离开城市,来到深山荒沟里,开始了第二次艰苦创业。

1970年8月,我由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风吹草地见牛羊的内蒙草原——包头市,登上奔赴大西南的列车。

列车挟着凛冽的寒风,碾过白雪皑皑的秦岭,直到窗外扑入一片生机盎然的嫩绿,一股暧意拥着我进入了天府之国——四川。

列车又继续行驶了十多个小时以后,喘着粗气,一声长叹,来到西南山城——重庆。

但这里还不是我的最后的目的地,又经过几小时的汽车颠簸,黄昏时分,才进入南川境内,一个拐弯,驶进了一条新修通往山沟、坑洼不平的土公路时,我终于和行李一起被卸在了路旁,这就是庆岩机械厂所在地。

一下车我举目四望,山脚下到处都是当兵的在建房。

我问来接我的同志:“工厂在哪儿,离这里有多远?”他们说:“不远,过了那两座山岩就是厂房。

”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我什么也没看见,只见一辆辆汽车从山沟里驶进驶出。

一位俊俏活泼的姑娘补充道:“山沟里的厂房已基本建好,有的车间在进行设备安装,山沟外面修的是家属住房,我们住的是农民的房子,等修好后就搬进去。

”这里只有一座大山,没有城市里的热闹场景,只是一片年代久远而从没有过的建筑工地特有的喧嚣。

我正在四处张望,一群生龙活虎的同龄人不由分说抢过我的行李,拥着我爬上一座小山,住进了一间四面透风的草屋——民房。

老同志的嘘寒问暖,青年人的活泼开朗,很快感染了我,一扫感到荒僻的惆怅,从他们的摆谈中我方知道:在这金佛山下,蜿蜒几十里正集合着一群三线建设的热血儿女,我有幸成为这个队伍中的一员。

林海山峰的岁月

林海山峰的岁月

林海山峰的岁月——献给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四十周年蒙建华一次旅游资源的考察,阿峰重游故地,倚立山头俯看茫茫林海,绿色波涛如醉如狂地恿动着他的脑海,翻动着深藏的生活底片——这里,有他难忘的初恋,这里是他人生的起点。

他叫文峰,曾与他同龄的一批人,由于所处时代,工作、生活环境、政治背景的使然,多数人单纯并且迟熟,人体里催促青春的荷尔蒙俨如失去应有的作用,甚至大多数人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仍能扛则扛,能挨则挨,不轻易越雷池一步……。

第一章成家,难念的经那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出身农村,卫生学校毕业的阿峰,组织分配到了桂南山区的一个小林场里。

别的同学千方百计留在城里,然而在校读书是狡狡者的阿峰无别的窍门,无奈的认命了,二话不说办了手续,搭上汽车报到去了。

那年代,组织分配往往一分定终身。

看到工人以及知识青年们忘我的劳动,阿峰受到了某种感染,既来之则安之吧,要干唯有干好,不然更没有出息。

他说服了场领导改变了留他在场部里工作的安排,毅然到了一个海拔较高、工人最多的番陀工区。

他说,医疗工作是为人服务的,场部仅二十几号人,远离工区,邻近墟镇有卫生院照应,而工人们都在工区,那里最需要。

第一次进工区,阿峰同几个知青挑着行李和一些医疗药品,步行三个多小时后,将到目的地时又要翻越一个超过45度高达百米的陡坡,只见阿峰冒着热汗,弊足气,一路沉默寡言的他,这时则大声恐着‚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艰难的往上爬着……。

这里是方园100多公里的最高峰,海拔1000多米,山南群山起伏,绵延几十公里,山北多险峻。

晴朗天气登顶,可遥望山水相连的北部湾。

这带山野积千万年草木腐朽之沉淀,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湿润,林木繁茂,森林资源丰富,人们不无夸口这里随便插上一根猪尾巴兴许也能长出一头肥猪来。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和组织安排,山区里驻扎有400多名知青,连同原有500多工人,还有场管农村人口,共有5000多人。

国营林场工人分布在两座大山的20多个工区,场管农村居住分散而且边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