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五年级上册:13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创意教学设计,优质课配套word教案-部编人教版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13《少年中国说(节选)》优质课教案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13《少年中国说(节选)》优质课教案一、教学背景分析《少年中国说》是高尔基写的一篇散文,讲述了高尔基从小就对祖国的美好景象、人民的伟大精神心怀感激和向往的故事,饱含爱国情怀。
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可以引导学生铭记先烈功绩,珍爱和发扬祖国文化。
二、教学目标1.认识和理解高尔基的《少年中国说》中的内容和主旨;2.唤起学生的爱国情感,激发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和敬畏之心;3.启发学生珍视祖国优秀文化传统,传承中华文化。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唤起学生的爱国情感,引导他们认识祖国的伟大。
难点•感悟文章中蕴含的爱国情怀;•启发学生传承中华文化,珍惜祖国的民族精神。
四、教学过程与方法1. 导入(10分钟)教师播放高尔基的《少年中国说》视频,引出主题,激发学生对祖国的情感。
2. 学习与交流(30分钟)•学生诵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分组讨论文章中的人物形象和背景,引导学生感悟人民的伟大。
3. 拓展与应用(30分钟)•学生以小组形式设计《少年中国说》的框图,总结文章主旨;•学生展示成果,讨论交流,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4. 总结与评价(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教学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在课堂上展示个人见解。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少年中国说》为教学内容,旨在通过让学生了解高尔基的爱国故事,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和文化自信。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踊跃讨论,思维活跃,但也有个别学生掌握程度不够,教师需要更多关注。
六、课后作业1.背诵《少年中国说》节选,体会高尔基对祖国的深情;2.家长配合,让学生向家人讲述一下爱国故事。
七、板书设计•主题:《少年中国说》•目的:唤起爱国情感•内容:激发文化自信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设计,希望能够达到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文化的尊重。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3.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
13.少年中国说【教学内容】教科书P52~53内容。
【教学目标】1.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体会本文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
3.体会作者殷切期盼祖国繁荣富强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体会本文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介绍作者1.同学们,你们正值青春年少,今天你们是初升的太阳,明天你们就是祖国的栋梁。
早在一百多年前,有一个人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这个人就是清末的梁启超。
(课件出示梁启超的头像)2.作者简介: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
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
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二、初读课文,注意字音1.播放本课的朗读视频。
要求学生注意读音。
2.学生自由朗读,注意字音。
3.学生汇报朗读。
三、分组合作,疏通文意1.学生分组合作疏通文意,要求会哪句说哪句,不懂的提出来全班解决。
2.学生分组汇报。
四、走进历史,悟情诵读1.播放历史视频《火烧圆明园》《甲午风云》片段。
2.看完之后你有什么感受?3.梁启超面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自己上书变法又失败了,流亡国外,有家难回呀!所以他把希望寄托于谁身上了?(引读:故今日之责任……雄于地球。
)4.这一小部分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5.面对我大好河山遭践踏,我生灵遭涂炭,他痛心呐!他希望我们的少年中国在中国少年的努力下是什么样的呢?(引读:红日初升……来日方长。
)6.读了这一部分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从修辞上说。
7.结构整齐,运用了对偶的方法。
比喻把红日比作了少年中国的灿烂前程。
河出伏流象征少年中国发展的不可限量。
鹰隼试翼的冲天气势比喻少年中国的英姿勃发,用剑比拟为创建少年中国立功的少年……8.作者心中的少年中国是一个智慧、富有、强大、独立、自由、进步、生于欧洲、雄于地球的中国,是一个突然崛起,生活幸福美好,前程似锦的东方巨人。
部编版语文5年级上第13课《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5年级上第13课《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并表达中华文化对少年成长的重要意义。
2.能够理解文章中少年所表达的对祖国的热爱和责任。
3.能够通过朗读、默写等形式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句子。
4.能够在课文中汲取正能量,激发对祖国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主旨。
2.掌握文章重点词语和句子。
3.发表自己对祖国的看法。
三、教学难点1.理解文章中的抽象概念和情感表达。
2.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祖国的感情和责任。
四、教学准备1.课文原文及音频。
2.课件及教学素材。
3.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4.学生课前预习完成。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老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内容,并通过提示让学生联想到本节课的主题。
第二步:朗读课文(10分钟)学生分组朗读课文,鼓励学生情感地朗读,并对不理解的词语进行解释。
第三步:交流讨论(15分钟)1.老师指导学生从文章中找出表达对祖国热爱的句子,并引导学生从自身经历谈谈对祖国的看法。
2.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分享对祖国的情感。
第四步:重点讲解(15分钟)老师重点讲解课文中的重要概念和感情表达,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第五步:课文学习(15分钟)学生默写课文重点句子,并在小组内互相帮助。
第六步:拓展延伸(10分钟)老师提供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延伸阅读材料,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探索兴趣。
第七步:课堂小结(5分钟)老师对本节课的重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应该对祖国有深厚的感情和责任。
六、作业布置1.默写课文重点句子。
2.写一篇关于自己对祖国的情感的文章。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明确了中华文化对少年成长的重要性,也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责任感。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中华文化知识,提升其文化自信心。
部编版五上语文13少年中国说教案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少年中国说》的背景和作者。
2.理解并分析《少年中国说》的主要内容和思想。
3.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通过学习《少年中国说》,理解青年的责任和使命。
2.通过分析《少年中国说》,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教学难点:1.理解并分析《少年中国说》的主要内容和思想。
2.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
2.《少年中国说》的教学资料。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少年中国说》的视频或音频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对片段中的内容进行讨论。
Step 3:分析课文内容1.引导学生阅读《少年中国说》,并提出一些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文中的意思和思想。
2.分小组讨论,由每组选一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分析结果。
3.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语言特点、写作风格和修辞手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Step 4:思辨讨论1.根据课文内容,提出一个和青少年有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辨讨论,鼓励学生表达个人观点。
2.鼓励学生运用刚刚学到的分析方法和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Step 5:写作训练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思考,撰写一篇作文,表达自己对青少年责任和使命的看法。
2.教师提供写作指导和范文,引导学生进行文体分析和写作规范。
Step 6:展示与分享1.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作品分享给同学,进行互评和讨论。
2.教师也可以选取一些学生作品进行展示,并给予评价和指导。
Step 7: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对目标进行总结并澄清。
鼓励学生反思并提出问题,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和方法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Step 8:作业布置布置下节课的作业,希望学生继续阅读和分析《少年中国说》的其他章节,并写下自己的读后感。
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促使他们主动探求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年级语文上册《少年中国说》 优质课 教学设计
五年级语文上册《少年中国说》优质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少年中国说》,使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精神风貌,培养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课堂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材《少年中国说》、相关课件或者图片。
2. 学生准备教材、笔和纸。
教学流程:引入:1. 通过展示一张关于中国的图片,激发学生对中国的兴趣,引导学生谈谈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
2.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进一步引发对中国历史文化和精神风貌的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少年中国说》的兴趣。
导学:1. 学习《少年中国说》之前,让学生自由联想和猜测标题的意思。
然后组织学生小组合作,互相讨论自己的猜测,并选出最具有说服力的猜测结果。
2. 学习《少年中国说》第一篇《我的家》,教师导读全文,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内涵。
3. 学生自主阅读《我的家》,通过问题解答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小组讨论,交流每个人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
拓展:1. 学习《少年中国说》第二篇《我要上学》,教师导读全文,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内涵。
2. 学生小组研读《我要上学》,通过文本找出和解释词语的意思,让学生感受文学的力量和美好。
3.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扮演其中一个人物,表演一段对话或者情景,展示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这节课所学到的内容,回顾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收获。
2. 提醒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加深对中国历史文化和精神风貌的理解和认识。
3. 鼓励学生多读相关的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中国文学作品,读后写一篇读后感,展示下节课。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13.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通用6篇)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13.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13.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13.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13.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少年中国说》,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
2.掌握重点词句的含义,掌握课文主要内容。
3.了解本文比喻、象征的手法,把握少年中国所具有的特点。
教学方法:1.小组合作探究2.朗读法教学过程:一、情境铺垫导语引入1.师:同学们,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一位非常著名的人物,曾写下了一篇文章,激励了当时无数的中国有志青年,这篇文章是《少年中国说》,有没有同学知道这位著名作者是谁?2.作者链接: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我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代表人之一,著名学者,诗人,宣传家。
作为政治家的梁启超,师从康有为,受改良思想影响。
曾经参与“公车上书”,又与谭嗣同等创办南学会,宣传资产阶级改良思想,组织保国会,戊戌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
一生著作甚丰,大部分收入《饮冰室合集》。
3.背景资料:本文写于1900年,是作者在维新变法失败后在日本时写的。
文章从日本人和西欧人称我国为“老大帝国”说起,以人喻国,怒斥当权的清王朝封建贵族官僚是保守守旧、顽固苟且的“老朽”,号召“中国少年”肩负起救国的责任,为创造一个繁荣富强的“少年中国”而努力奋斗。
二、初步感知,解决生字词。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鹰隼(sǔn)发硎(xíng)澌(sī)2.给文章划分层次。
明确:全文划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部分(第一段)点明少年的责任。
第二部分(第二段)说明中国少年的勃勃生机。
第13课《少年中国说(节选)》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第13课《少年中国说(节选)》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四单元第13课13 少年中国说(节选)学习目标:1.通过选择字音,准确认读“泻、鳞"等6个生字,通过已学的识字方法自主识记字形,抄写“履、疆”等7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 结合注释与相关资料,体会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之间的联系。
3. 能背诵课文。
在诵读中,激发爱国之情。
学习重点:目标2:结合注释与相关资料,体会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之间的联系。
目标3: 能背诵课文。
在诵读中,激发爱国之情。
学习难点:结合注释和作者当时生活的背景资料,理解课文的意思,体会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之间的联系,并能在诵读中,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目标依据:《少年中国说》是梁启超先生于1990年发表在《清议报》上的一篇文章。
课文节选了其中的一部分,以整齐的句式描绘了少年中国的关辉前程,激励中国少年发愤图强,勇挑建设少年中国的历史重任,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繁荣富强的热切期盼。
引导学生结合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课文的意思,并通过查找资料,了解百年来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杰出人物故事,了解中国人的强国梦想。
1.学习内容本单元让学生集中学习不同年代,人物,事件各异的爱国情怀的文章,表现了中国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单元语文要素是“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围绕这一要素,本单元安排了1篇古诗,2篇精读课文,1篇略读课文,主要让学生通过相关的资料,了解课文的意思,从而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对于五年级的学生,借助资料了解写作背景,深入理解课文蕴含的情感是本节课的难点和重点任务。
13课《少年中国说(节选)》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引导学生结合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课文的意思,并通过查找资料,了解百年来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杰出人物故事,了解中国人的强国梦想。
为本单元后面几篇爱国情怀的文章做了很好的铺垫。
2.学生情况学生已经具有了借助注释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
在理解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的时候,学生可能遇到的难点在于:不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所以不能很好地体会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想表达的感情。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3.少年中国说(节选)》【优质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3.少年中国说(节选)》【优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少年中国说》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本课是一篇演讲词,梁启超在这篇演讲词中热情歌颂了少年的朝气蓬勃,热烈倡导了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的精神。
本文语言激昂,富有感染力,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具有重要作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对历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本文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深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一些重点词语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深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作者的情感。
2.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
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资料等。
3.课件或黑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黑板,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资料,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在朗读过程中,教师适时停顿,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或者进行课文的表演,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3 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3 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一. 教材分析《少年中国说》是梁启超先生的经典之作,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将其作为课文,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了解中国近代历史背景,感受作者的爱国情怀,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爱国情操。
课文内容富有激情,语言优美,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适合五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对于文本的理解和感悟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但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能对一些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较深的词语和句子存在理解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他们通过查阅资料、互动交流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爱国情怀。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了解课文的历史背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激发学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难点:感受作者的爱国情怀,理解课文中的深刻内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作者的爱国情怀。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比较教学法:通过比较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教学准备1.课前准备:教师提前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课文的历史背景,备好课件和教学素材。
2.学生准备:学生预习课文,查阅生字词,准备课堂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播放音频、展示图片等,引导学生关注中国近代历史,引发学生对《少年中国说》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随后,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关注作者的爱国情怀。
统编版五年级上语文13《少年中国说(节选)》优质课堂教学教案
统编版五年级上语文13《少年中国说(节选)》优质课堂教学教案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简介《少年中国说(节选)》是五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中的一篇文章。
本文选自于仲景书院丛书《少年中国》中的一篇,以描述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无数少年为人民利益,为民族进步而奋斗奉献的种种楷模。
文章生动简练,描写细腻,既有现代意义,也具有古代儒家传统中少年为国家、人民大义奋斗的正向传统。
2.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少年中国说(节选)》,让学生了解少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少年在现代社会中的责任和担当;•培养学生对人民利益、国家发展的关注和责任感;•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文章中蕴含的思想和情感,培养学生对少年中国说中主人公的认同和感悟;•难点:引导学生将文章中的故事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思考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美德。
二、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环节1.利用图片、音乐等资源,营造与文章情境相关的氛围,引起学生的兴趣;2.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少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2. 学习过程第一部分:整体理解1.老师带领学生快速通读全文,了解故事大意;2.学生小组讨论,归纳文章主要内容,并回答问题:文章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发生?主要讲述的是什么故事?第二部分:深入分析1.老师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文章,分析文章中每一个角色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2.学生展示自己的理解,分享对文章中各个部分的感悟和思考;3.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文章中少年逐渐成长的过程和转变。
3. 拓展应用1.通过个人或小组形式,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少年在当代中国社会中应该怎样奋斗,为国家、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2.小组展示讨论结果,鼓励学生彼此交流、互相启发;3.老师进行总结,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未来的成长方向,如何做一个有担当的少年。
三、课堂作业1.撰写读书笔记,记录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2.完成一篇小作文:《我眼中的少年中国》。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3 少年中国说》教案(2课时)
13.少年中国说第一课时【课前预习】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声朗读课文3遍以上,不会读的字查字典,意思不理解的查阅资料或者查字典,尝试理解课文。
2.给“写字表”每个生字组两个词语,写在课本对应生字上下,不会的可以查字典。
3. 搜集梁启超的相关资料,了解他的生活背景。
【教学目标】1.会认“泻、鳞、惶”等6个生字,会写“潜、渊、胎”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连贯、有气势,能熟读成诵。
3.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疏通文意,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4.初步体会文中蕴含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连贯、有气势,能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疏通文意,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学用具】教师用具:多媒体课件,《少年英雄会》歌曲学生用具:无【教学过程】一、播放歌曲,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少年英雄》师:听完这首歌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学生讨论交流)(2)在100多年前,20世纪的钟声敲响之际,中国就有人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这个人就是梁启超。
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少年中国说(节选)》。
(板书课题)。
(3)师:我们先把课题读明白,谁能说说你的理解。
预设:少年就是年轻,少年中国就是指年轻的中国。
师:这么理解也不错,如果把认识再推进一步,你们会发现梁启超这样说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
(课件出示时代背景)20世纪末的中国,贫穷、落后、愚昧,同时饱受西方列强的侵略,大清帝国处在崩溃的边缘,国家命运岌岌可危,京师危矣!中国危矣!民族危矣!!面对内忧外患的中国,梁启超等人想通过政治改良的方法来挽救国家,但不久就失败了。
历史上把这次变法维新叫作“百日维新”。
百日维新失败以后,梁启超逃到了日本。
在日本他听到日本人谈到中国的时候,都说中国是“老大帝国”。
师:(板书“老大”)过去读到过一句诗“少小离家老大回”。
“老大”的意思就是年纪大了。
跟“老大帝国”意思相反的是“少年中国”。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3少年中国说》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少年中国说》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主要情节。
2.能够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词和短语,理解其含义。
3.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4.培养学生的爱国观念和责任意识,增强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1.理解和掌握《少年中国说》课文内容。
2.学习生词和短语的意义和用法。
3.提升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难点1.理解和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运用生词和短语进行阅读和表达。
3.在学习过程中体会爱国主义精神。
四、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2.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相关视频资料。
3.准备相关课前导入活动。
4.准备课件、板书内容等教学辅助工具。
五、教学过程1. 教学内容:《少年中国说》课文理解1.师生共同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和主要情节。
2.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梳理课文结构。
3.学习生词和短语,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4.分角色演绎课文内容,体会其中的情感和价值观。
2. 教学内容:阅读理解和语言运用1.完成课文后的相关习题,检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进行课文相关的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利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语法分析和练习,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3. 教学内容:爱国主义教育1.通过《少年中国说》中展现的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学生思考爱国、报国的意义。
2.分析课文中涉及的爱国主题,引导学生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承担。
3.播放相关视频资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爱国主义思想和精神。
六、教学反思《少年中国说》是一篇富有爱国主义情怀的课文,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认识祖国的伟大,培养学生的爱国心和责任感。
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课文内容和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人文情怀,使学生在阅读中得到知识和情感的双重滋养。
以上是针对《少年中国说》的教案,希望能够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其中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综合运用能力。
第13课 少年中国说(节选)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13课少年中国说(节选)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小学语文五上第13课《少年中国说》【教学目标】1.认识“泻、鳞"等6个生字,会写“泻、潜”等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连贯而有气势。
3.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体会中华少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体会中华少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体会中华少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过程】一、聚焦“说",回顾单元学习历程师:本单元的《古诗三首》中,我们倾听了陆游对儿子述说着统一之盼;林升向权贵述说着忧国之思;龚自珍则用一个“劝”字对统治者述说着兴国之策。
不同的“说",却表达着共同的爱国情、强国梦。
今天,让我们走近梁启超,听听这位近代思想家在向谁说什么。
2.齐读课题:“少年中国说”。
这里的“说"有是什么意思呢?师:读出气势。
出示资料,理解“说”:“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看法,如《马说》,就是谈谈千里马的问题。
师:少年中国说的意思是?生:是讨论少年中国,像少年一样的中国。
思考:“说”是执教者从单元整体中寻觅的一条线,这条线串联起了整个单元的学习,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而且这个“说"又直接与课题中的“说”联系起来,融单元整体架构、课题理解和单篇学习为一体,这个“说"字多妙啊!二、突显“说”,领会内容及表达1.“少年中国说",梁启超想对谁说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走进课文。
(1)指名读第1小节。
注意读好停顿。
师:在这段里有一个“故”字,在这里解释为“所以"。
同学们,因为《少年中国说》的原文有3000个字,我们今天是节选了他的结尾部分。
前面呢,梁启超已经说了自己的观点,还有理由。
在这里,他要说结论了,因此啊,用一个故来引起读者的注意。
读到这里,后面要给它加一个停顿,读古文要注意读好停顿。
13《少年中国说(节选)》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1
13《少年中国说(节选)》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节选)》教学设计学习目标:掌握本课的生字词,会写课后生字,会组词,会用生字组成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中国少年与未来中国、世界的关系,激发爱国热情和不断进取的精神。
重难点:理解课文中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中国少年与未来中国、世界的关系,激发爱国热情和不断进取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一篇充满激情和热情的课文――《少年中国说(节选)》。
这篇文章是清朝末年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梁启超先生所写,他以饱满的热情和深刻的思考,描绘了中国少年的风采和中国的未来。
在这篇文章中,梁启超先生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将中国少年与国家的未来紧密联系在一起。
他以红日初升、河出伏流、潜龙腾渊、乳虎啸谷等生动的形象,描绘了中国少年的智慧、力量和气势,让人们感受到中国青少年的活力和朝气。
同时,梁启超先生也用奇花初胎、鹰隼试翼等形象的比喻,表达了中国青少年渴望展现才华、追求进步的心态。
他以干将发硎、有作其芒等词语,赞扬了中国青少年的才华和潜力,让人们感受到中国青少年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最后,梁启超先生用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等词语,表达了对当时中国青少年的赞美和期望。
他希望中国的青少年能够担负起历史赋予的责任,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贡献。
现在,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充满激情和热情的课文,感受梁启超先生对中国少年的期望和热情。
二、生字词学习1. 泻:xiè,意为很快地流。
2. 潜:qián,意为隐藏在水面下活动。
3. 试:shì,意为按照预定的想法非正式地做。
4. 胎:tāi,意为人或某些动物体内的幼体。
5. 皇:huáng,意为君主,亦指神话传说中的神。
13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13少年中国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文言文中“少年中国说”的含义,掌握关键字的读音与意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感悟到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应承担的责任与使命,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学生能够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2. 词汇理解:掌握“少年”、“中国”等核心词汇的意思。
3. 文意理解:理解作者对少年中国的期望和自身的责任。
4. 文化内涵:了解“少年中国说”背后的文化和历史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课文朗读、关键字的理解、文意的把握。
2. 难点: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情感,将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课文PPT、黑板。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播放与“中国少年”相关的歌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引发学生对“少年中国说”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语气、停顿等。
学生查找不理解的词语,与小组同学讨论。
3. 课堂讲解(15分钟)讲解关键词汇和文言文特殊句式。
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4. 分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情感。
每组选取一个代表进行汇报。
5. 角色扮演(10分钟)学生分角色扮演,演绎课文中的对话。
教师点评,强调语言表达和情感传达的准确性。
6. 课堂小结(5分钟)强调作为新时代少年的责任和使命。
板书设计少年中国说中国少年责任与使命作业设计1. 抄写课文:加强学生对文言文语感的培养。
2. 预习下节课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 思考题:结合自己的生活,思考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应该如何承担责任。
课后反思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是否需要调整。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3《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
朗读 正音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三:
默读课文,理清表达顺序
(1)细读这篇课文,总结每个自然段的含义?
(2)想一想,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去读这三个自然段?
(3)想一想,作者用哪些事物来赞美中国少年?
三、整体感知。
1.细读这篇课文,总结每个自然段的含义。
③“天戴其苍”“地履其黄”,一“纵”一“横”,显得气势不凡,一个顶天立地的东方巨人巍然屹立在地球之上。
朗读要求:这是一段韵文,充满节奏感和韵律感。在朗读的过程中,我们要读出这种感觉。在朗读的过程中还要思考:这些是静态描写还是动态描写?作者这样比有什么用意?
生读课文,并总结、汇报(出示课件17)
师:我们在总结过程中发现,这些事物都是动态描写,都充满着生命力。作者用这些充满生命力的事物来比少年中国,就是告诉我们,少年中国就是最具有生命力,最有发展前途的。
2.学习本课的写法。结合查找的资料,体会文章讴歌少年中国的激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
时间
两课时
信息
技术
PPT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环节
问题设计
活动内容
设计意图
活动一: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激趣导入。
课前预习,交流梁启超的名言。
同学们,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我们承担着国家复兴的责任。清代末年,有一位非常有远见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梁启超,他就明白这个道理。因此,他写了一篇脍炙人口之作-----少年中国说。这篇文章用事实和道理告诉我们,告诉全世界,我们中国的少年充满了希望,少年的中国更加充满了希望。
第三自然段要读出作者对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赞美之情。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13 少年中国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体会文章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
过程与方法1.安排学生课前预习,掌握生字新词,了解文章大意。
2.指导学生从课文内容入手,体会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文,培养自己的爱国热情,为建设祖国而努力学习、奋斗。
教学重点1.掌握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体会文章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
“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
”有个人在100多年前,20世纪钟声敲响之际,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他就是梁启超。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少年中国说》。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1.教师范读生字。
重点指导生字中的前鼻音“潜”。
2.学生在文中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新词。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
学习“泻”等字时,可以用同音字对比的方法;学习“渊”等字时,可以结合图片;学习“胎、履”等字时,可以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3)多音字。
爪⎩⎨⎧ zh ǎo :前爪 张牙舞爪zhu ǎ:爪尖 鸡爪奇⎩⎨⎧ q í:神奇 出奇制胜j ī:奇数 奇偶(5)重点词语释义。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第1自然段:描绘出作者心中的中国。
第2自然段:抒发作者对少年中国的热烈赞颂和无限向往。
第3自然段:展望中国的美好前途,号召少年们担当起振兴祖国富强的责任。
2.作者怎样描述心目中的中国的?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13《少年中国说》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3《少年中国说》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统编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少年中国说》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借助注释和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之间的关系3.能结合资料,体会文章中讴歌少年中国的激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借助注释和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之间的关系难点:能结合资料,体会文章中讴歌少年中国的激情。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引出课题(一)齐读课文,复习内容1.齐读课文,回忆内容4.指名回答,概括大意(二)结合注释,回顾文意上节课我们还结合注释,理解了文章的意思,请三位同学来带领我们回忆课文的意思。
二、明晰“今日责任”(一)知责任1.抓关键词,了解责任建设少年中国的责任在中国少年,那么中国少年的责任是什么呢?谁能从文中找出关键词来说说你的发现?5.借助句意,读好停顿(1)个别读,发现长句子(2)借助句意,读准停顿(3)自主练习,读好停顿6.合作读文,引发质疑师引读:国家的智慧在,学生答:少年国家的强大在,学生答:少年国家的富强在……学生答:少年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小小的少年,单薄的肩膀,为什么要承受如此重大而又艰巨的责任?(二)理解“责任在少年”(1)借助资料,理解“责任在少年"想要知道梁启超先生为什么将这沉甸甸的责任赋予在少年身上,我们还要结合资料来帮助我们寻找答案。
补充资料:资料一:1840年英国用炮火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从1840到1900年的六十多年中,帝国主义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多达数十个。
其中,以辛丑条约为例,清政府赔偿各国4.5亿两白银,相当于650亿人民币,清政府不仅流失了大量的金钱,国土还被侵占,台湾、香港、澳门等地也被帝国主义列强侵占。
当时帝国主义还制造舆论,污蔑中国是“老大帝国”,是“东亚病夫”,是“一盘散沙”,不能自立,只能由列强共管或瓜分。
民族危机空前,为了驳斥帝国主义分子的无耻言论,唤起人民的爱国热情,梁启超适时地写出这篇《少年中国说》,而我们今天学习的是少年中国说的节选,资料二:前文还有这样的内容:《少年中国说》前文“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
语文《少年中国说》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教学设计简案
常态课同课异构教学设计框架(小学语文学科)一、课题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十三课《少年中国说》二、教学背景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这篇课文节选自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
这篇文章运用象征的写法,介绍了少年同中国的关系,表达了对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的赞美之情。
文章语言简练,含义丰富,韵律优美,值得一读。
文章从日本人和西欧人称我国为“老大帝国”说起,以人喻国,怒斥当权的清王朝封建贵族官僚都是保守守旧、愚顽苟且的“老朽”,号召“中国少年”应肩负起救国的责任,为创造一个繁荣富强的“少年中国”而努力奋斗。
表达了要求祖国繁荣富强的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学生情况分析通过近五年的学习,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比较感兴趣,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课堂能跟紧教师的进程,完成布置的任务。
平时能主动地进行课外阅读,开展一些语文课外实践活动。
但也有个别学生由于低年级时的基础不扎实,对于课文的理解不够全面。
(三)教法学法为了突出要点,打破难点,达成教课目的,选择卓有成效的教课方法是特别要点的。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乞降本节课的特色,我主要采纳读、品、悟的方法,倡议自主、合作、研究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别和不一样的学习需求。
这样既充足调换了学生学习的踊跃性,又培育了学生的察看、剖析问题能力和创新意识。
本课要求学生课前做好预习,包括自己查字典预习本课生字,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查找作者简介,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把握。
课内学习包括具体学习本课要求会认字的字音,掌握会写的字,了解课文内容,准确领会课文主旨。
(四)教学具准备教材,教学PPT,教学图片、视频三、教学目标1.积累重要词语,理解重点句子,理解文章的主旨。
2.反复诵读课文,体会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
3.感受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激发学生为了祖国繁荣富强而奋发进取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炽热的爱国情怀。
五、教学流程六、板书设计少年中国说磅礴的气势蓬勃的生命力赞美之情智、富、强、独立、自由、进步、胜于欧洲、雄于地球红日、(黄)河、潜龙、乳虎、鹰隼、奇花、干将。
13 《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13 《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了解《少年中国说》的背景和作者。
2.理解文本主题和表达方式。
3.通过朗读、讲解等方式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4.通过讨论和思考,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5.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国家认同感。
教学准备教材:《少年中国课》五年级上册;媒体: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资源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通过展示中国地图和标志性建筑,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好奇心,并通过多媒体讲解,简单介绍一下祖国的基本概况、历史背景等。
二、学习篇章1.朗读篇章组织学生集体朗读文本,并对部分生词、短语和句式进行解释和讲解,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文本语言的优美和思想的深刻。
2.理解篇章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针对文本内容进行分析。
例如:(1)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哪些思想?(2)作者是怎样表达这些思想的?(3)你认为这些思想和表达方式和你的感受和经历有什么关联?3.展示视频通过短片或相关视频素材,让学生更直观感受文中的思想和表达方式,使学生对文本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三、思考讨论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1)你对作者的思想有何认同和感悟?(2)你认为文中表达的思想与当今社会具有什么现实意义?(3)学生自己是否有同样的经历和感受?如何理解自己的生活?通过思考和讨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总结总结本课学习内容和目标,使学生更加清晰和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和文化内涵;并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提高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效率。
五、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根据课堂学习内容和思考讨论的结果,写一篇关于“我对祖国的理解和认识”的短文,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六、教学反思1.通过本课程的设计,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和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国家认同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最新】五年级上册:13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创意教学设计,优质课配套word教案-部编人教版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结合注释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少年中国说 美哉,壮哉
少年中国:红日初升 河出伏流 鹰隼试翼 奇花初胎
干将发硎
【教学反思】
本文是梁启超先生《少年中国说》的节选部分,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和历史意义。课文文白相杂,在教学时先给学生介绍本文的历史背景,让学生在了解历史背景的前提下,能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和思想感情。同时本文也是一篇优秀的演讲,所以在学生朗读课文时注意提醒学生读出气势。
3.思考:
①课文用哪些事物来赞美少年中国?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②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之间有什么联系?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课件展示作者简介,背景资料(八国联军侵华,戊戌变法等)。
师:我们可以看到梁启超先生写作本文的背景,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饱含屈辱的历史,面对着空前的民族危机,作者将希望寄托在了少年的身上。下面请大家齐读课文。
文章的语言特点是高度凝练、概括,气势宏大,感情饱满。文章多为四字一句,而且押韵,处运用反复、对偶、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大量地引用了典故,使文章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读起来铿锵有力,朗朗上口。
2.让学生讨论:这篇课文诉说了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先生的强国梦想。结合今日之中国,你认为他的心愿实现了吗?
3.课件展示新中国的成就(改革开放,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嫦娥四号登月等)。让学生结合今昔对比,说一说自己的感想。
【课文小结】
《少年中国说》讴歌了祖国未来的英姿及其光辉灿烂的前程,对肩负着建设少年中国重任的中国少年寄予无限希望,鼓励他们奋然而起,投入到改造中国的战斗中去。作者极力歌颂了少年的朝气蓬勃,热切希望出现“少年中国”,字里行间饱含爱国激情,有较强的感染力。
【板书设计】
中国少年:智 富 强 独立 自由 进步
1.让学生分小组朗读,比一比哪个小组读得好。
2.让学生思考第2自然段用了哪些事物来赞美少年中国。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师:这一自然段由四字韵文组成,作者用几个事物来比喻少年中国,把红日比作了少年中国的灿烂前程,河出伏流象征少年中国发展的不可限量,鹰隼试翼的冲天气势比喻少年中国的英姿勃发,含苞怒放的花朵比喻少年中国前程似锦,用剑比拟为创建少年中国立功的少年……最后作者说“前途似海,来日方长”,寄寓着对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的无限希望。
2.学生齐读课文,读完之后同桌之间相互交流一下说说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师:第1自然段作者这里主要写了少年的责任,指出了少年对中国的重要意义。
3.注意句子:少年智则国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请同学说一说这种句式的好处。
提示:增强句子气势和美感,使句子所表达的感情更充沛。
二、学习课文第2—3自然段。
3.反复诵读理解作者炽热的思想感情;体会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
【重点难点】
1.能结合注释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2.正确理解作者炽烈的感情,领会文章表现手法的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题导入
1.展示《少年中国说》朗诵录音,让学生谈谈听过之后的感受。
师:刚才大家听到的这气势磅礴、感情充沛的朗诵,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板书——少年中国说
师:本段运用了借物喻人、象征的表现手法。
3.学习第3自然段。
这是课文的结尾部分,共两个句子,句式整齐。作者进一步歌颂了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与天不老,与国无疆”将这种感情表达到了极点。
师:请大家想一想,中国少年与少年中国有什么联系呢?
只有中国少年奋发有为,少年中国才能豪迈崛起。
三、拓展延伸
1.说一说本文的语言特点。
二、学习生字
1.让学生在课文中标出生字,结合课文注音和查字典,先自己认一认。
2.课件出示生字。
3.教师范读生字,学生跟读,读准字音。
4.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生字书写,注意笔顺和书写规范。
三、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学生朗读课文,小组之间比赛读,比一比哪个小组读得有气势,读得好。
2.结合课文注释,了解课文大意,画出难懂的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