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水量水质综合模拟与评价
黄河水质监测报告
黄河流域重点水功能区水资源质量公报2011年第2期总第26期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Yellow River Basin 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 Bureau发布单位: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编制单位:黄河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资料提供单位:青海省水环境监测中心甘肃省水环境监测中心宁夏回族自治区水环境监测中心内蒙古自治区水环境监测中心陕西省水环境监测中心山西省水环境监测中心河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山东省水环境监测中心黄河上游水环境监测中心黄河宁蒙水环境监测中心黄河中游水环境监测中心黄河三门峡库区水环境监测中心黄河山东水环境监测中心黄河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目录前言一、水功能区水质状况综述二、各类水功能区达标情况三、各省区水功能区达标情况四、重要水事附表1 黄河流域重点水功能区水资源质量状况一览表附表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基本项目标准限值附表3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值附图黄河流域重点水功能区水质评价断面图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落实水利部《水功能区管理办法》,加强流域内水功能区监督管理,使流域内有关单位、部门及社会公众了解和掌握黄河流域重点水功能区水资源质量状况,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决定自2005年开始正式发布《黄河流域重点水功能区水资源质量公报》(以下简称《公报》)。
发布频次为三个月一期,按季度发布。
《公报》根据水利部水资源司和水文局制定的《水功能区水资源质量评价暂行规定》(试行)(资源保〔2004〕7号)和流域水功能区监督管理需要,在黄委监测站网和流域八省(区)现有监测站网基础上,选择了170个重点水功能区(监测断面181个),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中国水功能区划(试行)》水质目标进行水质评价和达标分析。
评价基本项目为水温、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COD)、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铜、锌、氟化物、砷、汞、镉、铬(六价)、铅、氰化物、挥发酚、石油类等(BOD518项。
黄河流域水环境的综合分析
-
四、黄河凌汛问题
黄河流域东西跨越23个经度,南北相隔10个纬度, 地形和地貌相差悬殊,径流量变幅也较大。冬春季受 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冷空气的影响,偏北风较多,气 候干燥寒冷,雨雪稀少。流域内冬季气温的分布是: 西部低于东部,北部低于南部,高山低于平原。元月 平均气温都在0℃以下。年极端最低气温:上游-25~52.3℃,中游-20~-40℃,下游-15~-23℃。因此, 黄河干流和支流冬季都有程度不同的冰情现象出现。 这些冰情除对冬季的水运交通、供水、发电及水工建 筑物等有直接影响外,尤其在河流中出现冰塞、冰坝 这种特殊冰情以后,还会-导致凌洪泛滥成灾。
黄地区的严重缺水不仅是现在更是将来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一双双 渴求的眼睛都在紧紧地盯着黄河。黄河病矣,黄河危矣!
司马迁《史记》记载,尧舜时代洪水泛滥,民不聊生,大禹率万民治水, 终使众河朝宗于大海,万方朝宗于天子,华夏呈现出一派怡然富足、井然 有序的宏伟景象。华夏民族的治世是由治河启始的,华夏一统是与众河朝 宗一同形成的。自古至今,黄河兴衰与中华民族的兴衰密切相关。秦代的
黄河流域水环境的综合分析
-
黄河流域全图
-
孕育中华文明,被称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黄河水量并不丰沛,
如今,她以占全国2%的水资源量,浇灌着占全国灌溉面积15%的土
地,养活着1.1亿人口,而享受黄河水资源的人口达1.72亿之多,其开发
利用率已高达84%,远远超出国际公认的40%的警戒线。纵然如此,沿
-
黄河流域其他问题 二、黄河流域水土流失 三、黄河断流 黄河的频繁断流始于1972年,主要发生在
下游的河南、山东河段。黄河第一次断流出现 在1972年。此后26年间,黄河有21年 断流。1999年国务院授权黄委会对黄河水 统一管理以来,黄河一直没有断流。
黄河流域水资源评价
黄河流域水资源评价环境与规划学院08级地理科学辛亮亮080260029【摘要】本文通过对黄河流域水资源的特点分析及影响黄河水资源质量的因素的解释,从理论和实际实践中阐述黄河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进而为更好的利用黄河水资源发展沿河区域经济及农业生产提供充分根据。
关键词黄河流域水资源特点评价标准改善方法综合利用一、引言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是中国的第二长河流,被中国人民赞誉为"母亲河"。
她不仅孕育了华夏民族五千年的灿烂的文化,而且在世界上与其他四大河流(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尼罗河、印度河)并成为世界文明之河。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的约古宗列盆地,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省(自治区),注入渤海。
流程共5464千米,落差4480米。
黄河流域地处我国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在200~600mm之间。
黄河流域面积75.2万平方公里(包括鄂尔多斯高原闭流区,)干流全长5464公里, 绝大部分地处我国西北千旱、半干旱地区, 气候干燥, 降水量少而蒸发能力大, 水资源不丰富。
全流域总水资源量为735亿立米, 全流域1956~1979年年平均降水深毫米,其中约有20%男形成河川径流, 约有80%叮乡为蒸散发所直接消耗。
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黄河的战略地位更是不言而喻。
尤其是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对黄河的水资源带来一系列问题,如水质恶化,供需矛盾突出等因此,分析黄河流域的水资源状况,研究水资源变化趋势对制定治理好流域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都显得至关重要。
二、黄河流域水资源特点(一)资源量贫乏, 供需矛盾突出黄河虽是我国第二大河, 但。
1956~1979年平均河川径流量只有659亿立米, 仅居全国七大江河的第四位, 小于长江、珠江、松花江, 大于淮河、海河和辽河。
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只占2.6%全国的, 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及亩均占有量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指标体系建立及现状分析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指标体系建立及现状分析郑州大学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指标体系建立及现状分析指导教师:管新建职称:副教授学生姓名:刘小龙学号: 0520217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院(系):水利与环境学院完成时间: 6月3日6 月 3 日文档仅供参考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指标体系建立及现状分析摘要:本文建立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指标体系,对综合、工业、农业、生活用水指标指进行分类阐述。
同时以省区为单位,选取为现状年,对黄河流域的用水水平现状进行了计算分析,根据计算结果对比分析各省区的差异。
结果表明:黄河流域用水水平和用水效率较以往有较大提高,但依然还比较低;流域内用水水平和用水效率不平衡,流域上游的用水效率低于下游的用水效率;农业用水比例偏高,既与其特殊的气候条件和种植结构有关,也与该区较为普遍的粗放灌溉方式有关。
关键词:黄河流域用水水平现状效率指标体系Abstract: This paper calculations and analysises Present situation of water level and the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various industries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taking a province as the unit and as the present year. Comparativing and analysising the different water level between different provinces through drawing. Analysising the water use efficiency of various industries through the technique of dependency.Keywords: the Yellow River Basin Water level status Industry water use efficiency1 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黄河流域地下水水质评价及污染分析
黄河流域地下水水质评价及污染分析摘要:黄河流域是我国能源重化工基地,大量的煤矿等矿产资源及加工配套企业所排放的废水、废渣、废料,对地下水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污染,使得黄河流域地下水资源不仅水量减少,而且水质也在下降。
本文对黄河流域对地下水的水化学特性、水质现状进行了统计,并对地下水污染状况和成因进行了分析,对地下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保护以及水资源合理的开发利用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黄河流域;地下水;水质评价地下水作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干旱、半干旱的黄河流域。
近20年来,黄河流域地下水消耗量从60多亿m3增加到目前的100多亿m3,以往工农业用水往往占据主要部分,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居民对饮用优质地下水的需求在不断增长,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因此开展地下水水质评价工作,对地下水的物理化学成分、水质现状、污染成因等进行综合分析,对于地下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保护、污染预防和治理以及水资源合理的开发利用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评价对象黄河流域地下水水质评价对象主要为平原区浅层地下水。
2黄河流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分析2.1评价方法评价采用单指标评价法,按《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确定水质类别。
评价按照GB/T14848-2017的Ⅲ类标准作为衡量指标,水质达到Ⅳ类或Ⅴ类的为地下水劣质区。
2.2pH值黄河流域平原区开采层地下水pH值在5.5~9.0之间,其中绝大部分地区在7.0~8.5之间。
pH值在6.5~8.5之间的面积为19.62万km2,占总面积的99.8%,从总体上看,pH值基本都在标准范围之内。
2.3矿化度黄河兰州断面以上区域是黄河径流的主要来源区,该区地势高,气温低,蒸发能力弱,又多石质山,河水矿化度大多属300~500mg/L的中等矿化度水。
秦岭以北渭河以南各支流河流矿化度一般介于100~200mg/L,属低矿化度水。
黄河流域(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61--224-2011
黄河流域(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61--224-2011ICS 13. 060. 30Z60DB61陕西省地方标准DB 61/ 224-2011代替 DB61/224-2006 黄河流域(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2011 - 04 - 20发布 2011 - 05 - 01实施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落实国务院原则批复的《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促进区域水污染治理技术进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护陕西省黄河流域水环境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代替DB61/224-2006《渭河水系(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本标准与DB61/224-2006相比,扩充了指标体系,对生化需氧量(BODs)、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
-N)、挥发(Ar-OH)和石油类部分排放级别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适当从严,并增加十一项控制项目;扩大了使用范围,从渭河水系(陕西段)扩展到陕西省内黄河流域。
本标准由陕西省环境保护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振文、吕亚鹏、沈炳岗、黄西川、徐楠、宋丽娜、张霞、孙长顺。
本标准由陕西省环境保护厅负责解释。
本标准代替了DB61/224-2006。
DB61/224-2006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61/224-1996。
DB61/ 224-2011黄河流域(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黄河流域(陕西段)的排水单位排入地表水和集中式污水处理厂的16种水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监测要求及部分行业最高允许排水量。
本标准适用于陕西省辖区内以各种排放形式向黄河流域水体排放污水的单位的排放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黄河流域四水四定研究报告
黄河流域四水四定研究报告1. 引言黄河作为我国重要的河流之一,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流经我国九个省区,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黄河流域面临着水资源供需矛盾、水质污染、水生态恢复等问题。
因此,开展黄河流域四水四定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 黄河流域四水四定概述2.1 四水概述黄河流域四水即江河水系、湖泊水系、地下水和海水。
江河水系包括黄河及其支流、运河等;湖泊水系包括鄱阳湖、东平湖等;地下水包括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海水指黄海及渤海。
2.2 四定概述黄河流域四定即水量定、水质定、水价定和水权定。
水量定是指确定黄河流域水资源总量和各级水量保证率;水质定是指制定黄河流域水环境质量标准和监测体系;水价定是指制定黄河流域水资源的价格体系;水权定是指明确水资源的使用权和管理权。
四水四定研究是为了解决黄河流域在水资源利用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3. 黄河流域四水四定研究方法3.1 数据收集与分析通过调查和采集相关数据,包括水资源、水质、水价和水权等方面的数据。
运用统计学和数据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加工和处理,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
3.2 模型构建与仿真建立相关的数学模型,包括水资源模型、水质模型、水价模型和水权模型。
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黄河流域水资源系统的运行和变化规律。
3.3 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结合相关数据和模型,对黄河流域的水资源进行可视化、空间分析和决策支持等方面的研究。
4. 黄河流域四水四定研究成果4.1 水量定成果通过研究,确定了黄河流域的水资源总量和各级水量保证率,为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分配提供了科学依据。
4.2 水质定成果制定了适用于黄河流域的水环境质量标准和监测体系,为保护和改善水环境质量提供了指导。
4.3 水价定成果建立了黄河流域的水资源价格体系,促进了水资源的经济合理利用和节约。
4.4 水权定成果明确了黄河流域水资源的使用权和管理权,建立了一整套合理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机制。
2023年黄河水灌溉水质检测报告
2023年黄河水灌溉水质检测报告近年来,黄河作为我国重要的灌溉水源之一,其水质问题备受关注。
为了解2023年黄河水的水质状况,我们对其进行了全面的水质检测。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2023年黄河水灌溉水质检测的结果和分析。
一、水质检测方法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采用了多种水质检测方法。
首先,我们对黄河水样进行了采集,并使用了现场检测仪器对其进行了常规指标检测,包括pH值、溶解氧、浊度、氨氮和总磷等指标的测试。
其次,我们还将水样送至实验室进行更加精确的分析,包括重金属、农药残留、细菌和微生物等方面的检测。
二、常规指标检测结果经过检测,2023年黄河水的pH值为7.2,处于中性偏碱性的范围内,符合灌溉水的要求。
溶解氧含量为8.5 mg/L,表明黄河水中溶解氧充足,有利于水生生物的生存。
浊度为15 NTU,说明水中悬浮物较少,对农田灌溉不会造成堵塞。
然而,黄河水的氨氮含量为 2.5 mg/L,超过了灌溉水标准,可能对农作物生长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总磷含量为0.3 mg/L,属于轻度污染水平,需要进一步加强治理。
三、重金属检测结果对黄河水样进行的重金属检测结果显示,2023年黄河水中汞、铅、镉和铬等重金属元素含量均在国家标准允许范围内,未超过安全限值,不会对农作物和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然而,镉元素的含量略高于国家标准,需要引起重视,并加强相关治理措施,以保障农田灌溉的安全性。
四、农药残留检测结果对黄河水样进行的农药残留检测结果显示,2023年黄河水中农药残留物含量较低,大部分农药的检出率不超过10%,无明显的农药污染问题。
但仍有少量农药残留,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农药使用的监管和管理,以减少农药对农田灌溉水质的潜在风险。
五、微生物检测结果黄河水样的微生物检测结果显示,水中细菌和寄生虫卵的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未超过安全限值,不会对农作物和人体健康造成明显的威胁。
然而,水中的藻类含量较高,可能会导致水质变绿,需要进行适当的管理和控制。
黄河流域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XX省黄河流域(XX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编制说明目录1 新《标准》制定的背景32 制定新《标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52.1黄河流域(XX段)在XX经济和环境保护地位突出52.2 黄河流域(XX段)水污染严重42.3 流域水环境容量处于危机状态,纳污总量已超过水环境承载力112.3 以重化工业为主,传统工业比重大的区域特点造成的结构型、复合型、压缩型污染问题突出142.4 流域饮用水源面临污染威胁,饮用水安全存在潜在威胁142.5原有标准不能满足节能减排和环境管理的需要153.制定新《标准》的意义和作用173.1为实现节能减排和流域治理目标提供保证183.2 促进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有利于污染集中控制183.3 推进产业结构性污染的治理193.4 确保饮用水水质安全和人体健康203.5 强化流域治理的法制观念203.6 为XX经济发展保留一定的环境容量214. 新《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和指标的说明224.1 新《标准》对污水排放去向作了哪些规定为什么排放标准不与功能区挂钩224.2新《标准》规定了哪些指标为什么只规定了19种指标234.3新《标准》与国家标准相比严在什么地方为什么244.4新《标准》中对污水处理厂排水进行了哪些规定27对排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有哪些规定为什么要适当提高排入污水的浓度标准274.6新《标准》中对其它污水的排放进行了哪些规定294.7 新《标准》对部分行业最高允许排水量作了哪些规定排水量是如何确定的304.8 新《标准》执行时间段的划分是如何考虑的315 新《标准》的可行性和效益分析325.1 执行新《标准》是否可行可行性的程度有多大325.2 新《标准》的执行将对环境带来哪些影响或效益325.3受新《标准》影响的现有企业出路何在351 . 任务来源和《标准》制定的背景“十五”期间,XX省的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水环境污染恶化趋势初步得到遏制,局部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黄河流域(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DB 61 224-2011
ICS 13. 060. 30Z60DB61陕西省地方标准DB 61/ 224-2011代替 DB61/224-2006 黄河流域(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2011 - 04 - 20发布 2011 - 05 - 01实施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落实国务院原则批复的《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促进区域水污染治理技术进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护陕西省黄河流域水环境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代替DB61/224-2006《渭河水系(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本标准与DB61/224-2006相比,扩充了指标体系,对生化需氧量(BODs)、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
-N)、挥发(Ar-OH)和石油类部分排放级别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适当从严,并增加十一项控制项目;扩大了使用范围,从渭河水系(陕西段)扩展到陕西省内黄河流域。
本标准由陕西省环境保护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陕西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振文、吕亚鹏、沈炳岗、黄西川、徐楠、宋丽娜、张霞、孙长顺。
本标准由陕西省环境保护厅负责解释。
本标准代替了DB61/224-2006。
DB61/224-2006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61/224-1996。
DB61/ 224-2011 黄河流域(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黄河流域(陕西段)的排水单位排入地表水和集中式污水处理厂的16种水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监测要求及部分行业最高允许排水量。
本标准适用于陕西省辖区内以各种排放形式向黄河流域水体排放污水的单位的排放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7466-1987 水质总铬的测定GB 7467-1987 水质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GB/T 7470-1987 水质铅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GB/T 7471-1987 水质镉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GB/T 7475-1987 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 7485-1987 水质总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GB/T 11893-1989 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 11894-1989 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GB/T 11914-1989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GB/T 16488-1996 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红外光度法GB/T 16489-1996 水质硫化物的测定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GB 18918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HJ/T 60-2000 水质硫化物的测定碘量法HJ/T 195-2005 水质氨氮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HJ/T 199-2005 水质总氮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HJ/T 200-2005 水质硫化物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HJ/T 341-2007 水质汞的测定冷原子荧光法HJ/T 399-2007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HJ 484-2009 水质氰化物的测定容量法和分光光度法HJ 488-2009 水质氟化物的测定氟试剂分光光度法HJ 493 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HJ 494 水质采样技术指导HJ 495 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HJ 509-2009 水质挥发酚的测定溴化容量法HJ 503-2009 水质挥发酚的测定4一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HJ 505-2009 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BODs)的测定稀释与接种法HJ 535-2009 水质氨氮的测定钠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 536-2009 水质氨氮的测定水杨酸分光光度法HJ 537-2009 水质氨氮的测定蒸馏一中和滴定法HJ 597-2011 水质总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黄河水质调查研究报告
黄河水质调查研究报告
报告概述:
本报告对黄河水质进行了调查和研究,通过采集水样并进行实验分析,评估了黄河水体的整体水质状况,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建议。
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黄河水域及水质状况概述、污染源分析、水质评价和改善建议。
一、黄河水域及水质状况概述:
1. 黄河流域概况:介绍黄河的地理位置、流域范围、水文特征等基本情况。
2.黄河水质现状:对黄河主要河段的水质指标进行监测和评估,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
二、污染源分析:
1. 工业污染源:分析黄河沿岸工业活动对水质的影响,包括工业废水排放、固体废弃物等。
2. 农业污染源:研究农业活动对黄河水质的影响,包括农药使用、化肥施用等。
3. 生活污染源:调查居民生活污水处理情况,对生活污水排放对水质的影响进行评估。
三、水质评价:
根据实验分析结果,对黄河水质进行评价,综合考虑各项指标的水质等级划分,对黄河水体的水质状况进行评估。
四、改善建议:
基于调查和评价结果,提出改善黄河水质的建议和措施,包括
加强污染源治理、完善废水处理设施、提高农业生产的环保措施等。
报告结论:
根据综合分析和评价,黄河水质普遍存在污染问题,主要污染源来自工业、农业和生活等方面。
为了保护黄河水质和生态环境,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加强污染源治理和水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
同时,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形成多方合作,共同推动黄河水质治理和保护工作的开展。
2000—2020_年黄河源区水源涵养能力模拟与分析
第 6 期水 利 水 运 工 程 学 报No. 6 2023 年 12 月HYDRO-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ec. 2023 DOI:10.12170/20230509002叶立娟,刘翠善,王国庆,等. 2000—2020年黄河源区水源涵养能力模拟与分析[J].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23(6):46-56. (YE Lijuan, LIU Cuishan, WANG Guoqing, et al. 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water conservation capacity in the source region of the Yellow River from 2000 to 2020[J]. Hydro-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23(6): 46-56. (in Chinese))2000—2020年黄河源区水源涵养能力模拟与分析叶立娟1,刘翠善2,王国庆2,赵天晴1,贾雨凡3,阮俞理2(1. 河海大学水灾害防御全国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 210098; 2.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灾害防御全国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 210029; 3.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 江苏南京 210098)摘要: 黄河源区是黄河流域的重要产水区和水源涵养区,其水源涵养能力对河流上中下游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影响重大。
基于InVEST模型计算了2000—2020年黄河源区的产水量和水源涵养量,结果表明,多年平均产水总量和水源涵养总量分别为198.8×108和35.3×108 m3。
产水量和水源涵养量空间分布基本一致,呈现自东向西、自南向北递减的特点。
在研究时段内,二者均呈显著上升趋势,整体上升速率分别为3.8和0.7 mm/a,自东南向西北依次表现为极显著上升、显著上升、轻微上升及没有明显变化。
各土地利用类型的水源涵养总量由高到低分别为草地、耕地、湿地、林地、未利用地及城镇用地。
黄河流域水资源存在的问题
黄河流域水资源存在的问题黄河流域是我国拥有的最古老、最文化底蕴丰厚的流域,也是我国重要的水资源库。
然而,近些年来,黄河流域水资源却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黄河流域水资源存在的问题。
一、水量骤降黄河是我国重要的内陆河流,全长约5464千米。
黄河沿线是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区域,但是近些年来,黄河的水量却出现了骤降的情况,这是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
黄河上游的地区,由于人类大量活动,导致了森林的砍伐,草原的退化,山地的石砾和砂砾的流失,加上人们越来越多的开发和利用,造成了黄河的水量骤降,特别是在夏季旱季时水量更是少得可怜。
二、水质污染黄河流域的经济活动越来越频繁,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在不断升级,这也使水质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
黄河流域无害化生产的建设和污水治理的加强是当前治理的重点之一,但是在现实中依然面临着企业不愿意治理污水、污水处理不彻底、投资不力等问题,导致黄河水质污染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三、水资源分配不均黄河流域的地域分布广泛,资源十分丰富,但是由于资源分配不均,导致了一些地区的水资源严重匮乏。
近些年来,黄河流域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和不合理利用,这也导致了水资源分配的不均,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水资源相对较少,用水单位造成的排放和污染也相对严重,最终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四、水资源缺乏保护水资源的保护是确保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然而,目前的保护工作还存在很大缺陷。
近些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全球化的影响下,使得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威胁。
另外,由于水质污染和土地利用的不合理等问题,也导致了黄河流域内很多重要的生态系统的破坏,这也直接导致了当地生态环境的恶化,甚至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总之,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发展面临的问题非常的严重。
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我们要珍惜和保护好它,使它永远流淌留下繁荣昌盛和美好的生活。
黄河净水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自古以来就承载着我国人民的生命之源和文明之根。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黄河流域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水质污染成为制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
为了改善黄河水质,保障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我们开展了黄河净水实验,旨在探索黄河水净化的有效方法和技术。
二、实验目的1. 了解黄河水污染现状及污染源;2. 探索黄河水净化的有效方法和技术;3. 评估净化效果,为黄河流域水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三、实验方法1. 水样采集:在黄河流域选取不同河段,采集水样,分析其水质指标,如COD、BOD、SS、NH3-N、TP等;2. 污染源调查:通过现场勘查、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黄河流域主要污染源,如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水等;3. 净化实验:针对不同污染源,设计相应的净化方案,包括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对黄河水进行净化实验;4. 净化效果评估:通过对比实验前后水质指标的变化,评估净化效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水污染现状:实验结果显示,黄河水污染严重,COD、BOD、SS、NH3-N、TP等指标普遍超标。
其中,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水是黄河水污染的主要来源。
2. 净化效果:(1)物理法:采用絮凝沉淀、过滤等方法,对黄河水进行物理净化。
实验结果表明,物理法对COD、BOD、SS等指标的去除效果明显,但NH3-N、TP等指标的去除效果较差。
(2)化学法:采用混凝沉淀、氧化还原等方法,对黄河水进行化学净化。
实验结果表明,化学法对NH3-N、TP等指标的去除效果较好,但COD、BOD、SS等指标的去除效果一般。
(3)生物法:采用好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等方法,对黄河水进行生物净化。
实验结果表明,生物法对COD、BOD、SS等指标的去除效果较好,但NH3-N、TP等指标的去除效果较差。
3. 综合净化效果:将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进行组合,对黄河水进行综合净化。
黄河流域地表水供水水质调查分析
1 主要取水工程现状
根据 2 0 0 0年资料统计 , 黄河 流域 9省 ( ) 区 调查 的较 大取
总供水量的 6 7 ; 业供水量为 24 25 0万 m , .% 农 0 0 占流域 总供 水量 的 8 . %。各省( 供水结构见图 1 83 区) 。
水工程共有 5 7个 ( 表 1 。其中 , 9 见 ) 蓄水工程 16个 , 6 引水工程
浆造纸企业 , 占河南省 化学纸 浆造纸 企业 的 7 . % , 中近八 15 其
成造纸企业 采用 落后 的 石灰 法 和亚 氨法 生产 工 艺 , 品质 量 产
差、 档次低 、 污染 物 排 放 量 大 , 本 无 法 承 受 污 染 治 理所 需 根
费用。
() 4 环保投入严重 不足 , 污染治 理进展 缓慢 。许 多地方 环
水水质情况见表 2 。 表 2 黄河流域各省 ( 供水 水质情况统计 区)
据 调查 , 大部分小造纸 厂的利润 仅为 10~ 0 t而 所产生 3 20 ,
污水的治理费用就需 30—50元/ , 0 0 t根本无力进行治污 。
() 3 工业 结构不合理 。如豫 北地 区仍保 留有 9 3家 化学纸
水水质 为 标 准 , 过 Ⅳ 类 为 超 标 ; 业 供 水 以 V类 地 表 水 超 农
收 稿 日期 :0 6.
20 0 0年黄 河流域 总供水量 中生活供水量为 1737万 m , 3 6
作者简介 : 周艳 丽(9 O ) 女 , 17 ~ , 河南商丘人 , 高级工程 师, 硕
2 2个 , 8 提水工程 19个。 4 表 1 黄河流域各省 【 取 水工程统计 区) 个
嚣
四川 青海 甘肃 宁夏 内蒙古 陕西 山西 河南 山东 省( ) 区 口 生活 - 工 业 农 业
流域水环境模型评估验证技术指南
流域水环境模型评估验证技术指南流域水环境模型评估验证是确保模型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步骤。
下面是一个详细的流域水环境模型评估验证技术指南:1. 数据收集和处理:- 收集和整理流域内的水文气象数据,包括降雨、蒸发、温度、湿度等。
- 收集和整理流域内的水质数据,包括溶解氧、氨氮、总磷等。
- 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处理缺失值和异常值。
2. 模型选择和设置:- 根据流域特征和研究目的选择适当的水环境模型,例如SWAT、HEC-HMS等。
- 设置模型的参数和初始条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估计或校准。
3. 模型输入数据准备:- 根据模型要求,将收集到的水文气象数据和水质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和处理,如时间序列对齐、空间插值等。
- 将处理后的数据导入模型,确保数据输入的正确性和一致性。
4. 模型运行和结果分析:- 运行模型,得到模拟的水文和水质结果。
- 对模拟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与实测数据的比较、时空分布的对比等。
- 利用统计指标(如相关系数、均方根误差等)评估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敏感性分析和不确定性估计:- 进行模型的敏感性分析,确定模型对输入参数的敏感程度。
- 通过不确定性估计方法(如蒙特卡洛模拟、贝叶斯推断等)评估模型结果的不确定性范围。
6. 参数校准和模型优化:- 根据评估结果,对模型的参数进行校准和优化,提高模型的适应性和预测能力。
- 可采用试验设计、优化算法等方法进行参数校准和模型优化。
7. 验证和应用:- 利用独立数据集对校准后的模型进行验证,评估模型的适用性和泛化能力。
-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评估和验证结果,可以利用模型进行流域水环境管理、决策支持等工作。
以上是一个流域水环境模型评估验证技术指南的概述,具体的步骤和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黄河流域(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DB-61--224-2011
ICS 13. 060. 30Z60DB61 陕西省地方标准DB 61/ 224-2011代替 DB61/224-2006 黄河流域(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2011 - 04 - 20发布 2011 - 05 - 01实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容为强制性。
为贯彻《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落实国务院原则批复的《关中一经济区发展规划》,促进区域水污染治理技术进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护省黄河流域水环境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代替DB61/224-2006《渭河水系(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本标准与DB61/224-2006相比,扩充了指标体系,对生化需氧量(BODs)、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
-N)、挥发(Ar-OH)和石油类部分排放级别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适当从严,并增加十一项控制项目;扩大了使用围,从渭河水系(段)扩展到省黄河流域。
本标准由省环境保护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省环境科学研究。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振文、吕亚鹏、炳岗、黄西川、徐楠、宋丽娜、霞、长顺。
本标准由省环境保护厅负责解释。
本标准代替了DB61/224-2006。
DB61/224-2006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61/224-1996。
DB61/ 224-2011 黄河流域(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1 围本标准规定了黄河流域(段)的排水单位排入地表水和集中式污水处理厂的16种水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监测要求及部分行业最高允许排水量。
本标准适用于省辖区以各种排放形式向黄河流域水体排放污水的单位的排放管理。
2规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7466-1987 水质总铬的测定GB 7467-1987 水质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GB/T 7470-1987 水质铅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GB/T 7471-1987 水质镉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GB/T 7475-1987 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 7485-1987 水质总砷的测定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GB/T 11893-1989 水质总磷的测定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 11894-1989 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GB/T 11914-1989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GB/T 16488-1996 水质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红外光度法GB/T 16489-1996 水质硫化物的测定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GB 18918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HJ/T 60-2000 水质硫化物的测定碘量法HJ/T 195-2005 水质氨氮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HJ/T 199-2005 水质总氮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HJ/T 200-2005 水质硫化物的测定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HJ/T 341-2007 水质汞的测定冷原子荧光法HJ/T 399-2007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HJ 484-2009 水质氰化物的测定容量法和分光光度法HJ 488-2009 水质氟化物的测定氟试剂分光光度法HJ 493 水质采样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HJ 494 水质采样技术指导HJ 495 水质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HJ 509-2009 水质挥发酚的测定溴化容量法HJ 503-2009 水质挥发酚的测定4一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HJ 505-2009 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BODs)的测定稀释与接种法HJ 535-2009 水质氨氮的测定钠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 536-2009 水质氨氮的测定水酸分光光度法HJ 537-2009 水质氨氮的测定蒸馏一中和滴定法HJ 597-2011 水质总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023年黄河水灌溉水质检测报告
2023年黄河水灌溉水质检测报告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水资源作为生命之源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黄河作为我国重要的水资源供给河流之一,对农业灌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农作物的健康生长,我们对2023年黄河水灌溉水质进行了全面检测,并编制了本报告,旨在客观、准确地评估水质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二、检测范围和方法1. 检测范围:本次水质检测主要覆盖了黄河流域的主要农业灌溉区域,包括河南、山西、内蒙古等地。
2. 检测方法:我们采用了国际通用的水质检测标准,包括测定水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参数。
具体方法包括采样、实验室分析和数据处理等。
三、水质状况评估经过全面的检测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水质状况评估结果:1. 水质实时监测结果显示,黄河水中的主要物理参数(如温度、溶解氧和pH值等)处于正常范围内,暂未发现异常情况。
2. 化学参数方面,黄河水中的浑浊度、总溶解固体和总硬度等指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水质相对较好。
3. 生物学参数显示,黄河水中细菌指标和藻类浓度等水生态系统指标均处于正常范围内,水生态环境总体良好。
四、存在的问题与建议尽管黄河水质整体较好,但在检测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1. 全面加强黄河水质监测体系的建设,加强对关键污染物的监测和预警能力,确保及时发现和应对水质问题。
2. 加强对农业灌溉水的治理和管理,减少化肥农药等农业污染物的排放,确保灌溉水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3. 加强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保护河道的生态功能,促进黄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五、结论通过对2023年黄河水灌溉水质的全面检测和评估,我们认为目前黄河水质总体状况良好,并未发现明显的水质污染问题。
然而,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水资源保护和管理的重要性,持续加强黄河流域的水质监测和治理工作,为农业灌溉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水源。
注:本报告仅针对2023年黄河水质进行检测,结果仅供参考,不得用于其他用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质联合评价方法 , 并首次从“ 断面水” 片水 ” 和“ 两方 面综合评价流域水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结果 表明 : 黄河流域 的“ 片
水” 水质状况要优于“ 面水” 断 水质情况 。
关 键 词 :WE P—L ;分 布 式 水文 模 型 ;水 质模 拟 ;水 量 水 质 联 合 评 价 ;黄 河流 域
国的黑河流域得到验证 和应用 。为 了克服采 用小 网格单元带
来的计算灾难 , 以及采 用过粗 网格单元产 生 的计 算失真 问题 ,
采 用“ 子流域 内的等高程 带” 为计算单元 , 用 GS技术将黄河 应 I 流域划分成具有 空间拓扑关系 的 84 5个子流 域 , 8 将各 子流域 划分成 1~1 0个等高带 , 黄河流域共划分为 3 2 87 0个等 高带 ,
采 用 WE L Wa r n nryt s r r essi Lrer e P— ( t dE eg a f Po se ag vr ea r e n c n i
式 中: 为子流域溶 解态 污染物入河量 ;。 。 C 为溶解 态污染物 的
浓度 ; 为子流域地 表径流量 ; 为溶 解态污染 物沿地表 向子
L D= 0 1 D T .C R D () 2
型、 污染物迁移 转化子 模 型与分 布式 水文 模 型相互 嵌套 的方
式, 实现对 流域水循环 、 土壤侵 蚀和泥沙 输移 以及污染 物迁移
转化的综合模拟。
1 1 分布 式水 文模型 .
流域水循环过程是伴生 的水沙过程和水化学过程 的基础 , 而且降雨径流过程是形成非点源污染 的直接驱动力 , 因此流域 水循环 过程 的模拟是 整个水量 水质评价 的基本 前提。研究 中
中图分类 号:T 2 3 T 82 1 V 1 ;V 8 。
文献标识码 : A
水资源包含水量和水质两个方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由于二者研究 的不 同步 性, 以及相互 间存在复杂 的作用关 系 , 因此长期 以来我 国水量 水质评价实行 的是分 离评 价模式。随着 我 国水 资源统一 管理
作 为水文模拟 的计算单元 。
12 土壤侵 蚀和泥 沙输移模 型 .
泥沙能吸 附或 携 带其 他许 多 污 染物 ( 氮、 和重 金属 如 磷 等) 因此流域土壤侵蚀和泥沙输移过程的模拟是重要基础。 ,
和分质供水进程 的不断被推进 , 水量水质分 离评 价模 式存 在 的 缺 陷越来越明显 , 已经不能 满足流域 水资 源合 理开 发 、 效利 高
用和有效保护的需求 u J 。
以月为时间步长 , 以上述 84 5个子流 域为对象 , 2 8 分 9种 土地和植被类型 , 用美 国农业部农业 研究所 的通用土壤 流失 采 方程( S E 计算土壤侵蚀模数 【 J UL ) 6 :
=
目前黄河流域水 资源短缺和水质 恶化问题并存 , 已成为流
其 对 应 的 845个 子 河 段 。 8
1 水量与水质综合模拟方法
笔者构建的流域 地表水水 量水质综 合模拟 模型 由分 布式 水文模型 、 土壤侵蚀子模型和污染物迁移转 化子模型 3部分耦 合而成 , 其中, 由分布 式水文模 型完成 流域水循 环过程 的分布 式模拟 , 由于土壤侵蚀和泥沙输移 以及 污染 物迁移转化均为 流 域水循环过程的伴生过程 , 因此采用土壤侵蚀 和泥沙输移子模
() 1 点源 污染物入河量 。点源污染物入河量 由点源污染物
产生量乘 以人河系数 计算 。点 源污染物产 生量估算 采用定 额 法, 工业和生活分开计算 , 工业 由万元 产值决 定 , 活由农 村和 生 城市人 口决定 。点源污染 物入河 系数根据 各分 区的典型调 查 估算 。 () 2 面源污染 物入 河量 。面源污染 物分为溶解 态和 固态。 由降水径流产生 的溶解态污染物入河量采用下式计算 :
式中 : 为土壤侵蚀模数 ; 为土壤可蚀性 因子 ; 为降雨能 Ms 坼
量因子 ;s L 为坡度坡长因子 ; 为侵蚀控制措施 因子 ; C为植被
覆盖因子。
作 的基础 , 它将为决策者提供更加科学 的决策依 据。
13 污染物 迁移转 化模型 .
污染物 的迁移转化根 据输移 过程又可 分为点源 污染 物入 河之前 的迁移转化 、 面源 污染物在坡面地表径流 中的迁移转化 和河道中的污染物 迁移转 化等分项过 程。分别构建 了各分项 过程的水质模 型 , 时间步长为月 , 模拟对象为 8 8 5个子流域及 4
维普资讯
第2 9卷第 l 1期 20 0 7年 1 1月
人
民
黄
河
V0 I 9. o 1 l2 N 。 1 N v ,0 7 o 。20
YEL OW R VE L I R
【 水资 源 】
黄河流域水量水质综合模拟与评价
牛存 稳 , 贾仰 文 , 王 浩 , 辉 高
河段输移的 比例系数 。 收稿 日期 :07 0 - 8 20 — 22 基金项 目: 国家“7” 93 计划项 目( 1 946 20 CM0 44 。 G9 03 ̄, 6 I 30 ) 9 0
bs s ai )模 型【 , n 3 该模型先后在 日本 、 国的多个 流域 以及 中 J 韩
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 , 需要从水 量和水质
K ps B R LC
() 1
两方面通盘考虑 黄河流域水资源的合 理配置 , 实旌水 资源水环 境综合管理 , 以真正实现黄河流域“ 不但有水用 , 而且 还要 有达
标水用” 目标。流域水量水质综合模 拟与评价是综 合管理工 的
( 中国水利水 电科 学研 究院 水资源研 究所 , 北京 lo 4 ) oo 4
摘
要: 在分布式水文模型 ( P—L 的基础上 , WE ) 建立 了流域水量水质 综合模拟 模型。提出 了基于综合模拟 模型的水 量 ’ 文章编号 :00 17 ( 07 1— 0 80 10 —3 9 2 0 ) 1 0 5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