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圈

合集下载

高二地理大气圈知识点

高二地理大气圈知识点

高二地理大气圈知识点地球的大气圈是指包围在地球表面上的气体层,由大气层、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中间气层和热层构成。

它对地球的生命和环境保护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对地球的大气圈的组成和功能进行介绍。

1. 大气层大气层是大气圈中最底层的一层,也是我们生活的“空气层”。

它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比例分别为78%和21%。

同时还含有其他气体如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大气层中的气体分布并不均匀,随着高度的增加,气压和温度逐渐降低。

2. 对流层对流层是大气圈中的第一层,从地球表面到海拔约16千米的高度,是大气圈中温度递减的地带。

在对流层中,空气受到地表热辐射的影响,产生了对流运动,形成了云、风等天气现象。

3. 平流层平流层位于对流层的上方,高度约16-50千米。

在平流层中,空气的运动主要是水平方向的平流运动,各种气象现象较少。

平流层的温度随高度逐渐上升,这是因为平流层中的臭氧层吸收了紫外线辐射所致。

4. 臭氧层臭氧层是大气圈中的一部分,位于平流层上方的地区。

由于臭氧分子能够吸收大部分来自太阳的紫外线,在臭氧层中,紫外线会转变为热能,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的危害。

5. 中间气层中间气层位于臭氧层上方,高度约50-80千米。

在这一层中,气体非常稀薄,几乎没有大气现象。

由于高能粒子激发产生的化学反应,在中间层的上部形成了发光的极光。

6. 热层热层是离地球表面最远的大气圈层,位于中间气层上方。

热层中的温度非常高,可以达到几千摄氏度。

这是因为这一层中的稀薄气体受到太阳强烈的热辐射。

大气圈的功能主要包括:1. 保护地球生命大气圈能够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阻止它们直接照射到地球表面,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的伤害。

同时,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能够吸收地球表面的热辐射,起到调节地球温度的作用,维持了地球上适宜的气候条件。

2. 维持水循环大气圈中存在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通过蒸发、凝结和降水等过程,参与地球的水循环。

水循环是地球上水资源的重要来源,也是维持陆地植被生长和维持水生生物生态系统的重要条件。

地球科学概论6大气圈

地球科学概论6大气圈
13
二、大气的结构 1.大气的垂直分层
a.对流层 热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热层 (暖层)
e.散逸层 (外层)
高空对流层
极光:太阳带
电粒子
(太阳风)进
入地球
磁场,撞击地
球大气
形成
14
二、大气的结构 1.大气的垂直分层 (1)对流层 位于大气的最低层,密度大,集中了约75%的大
气质量和90%以上的水汽质量。 其下界与地面相接,上界高度随地理纬度和季节
物表面的蒸发或蒸腾作用。 低纬地区大于高纬地区,沿海地区大于内陆地区,
夏季大于冬季。 ✓ 大气中唯一能发生相态变化的成分; ✓ 能反射太阳辐射; ✓ 能吸收地面长波辐射。
5
一、大气的组成 3.气溶胶粒子(低层大气的重要组成部分) 悬浮于空气中的液体和固体粒子,包括水滴、冰
晶、悬浮着的固定灰尘微粒、烟粒、微生物、植物的 孢子花粉以及各种凝结核和带电粒子等。 ✓ 水汽的凝结核,对云、雨、雾的形成起重要作用; ✓ 降低大气的透明度,削弱了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 ✓ 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起保温作用。
18
二、大气的结构 1.大气的垂直分层
(2)平流层 在平流层的中上部,由于受阳光紫外线辐射,使 O2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O3而形成了臭氧层,臭氧层吸 收了阳光中对生物杀伤力极强的短波紫外线和宇宙射 线,从而保护了地球上的生物免受其害。 目前由于人类活动,使一些有机污染物进入平流 层,使臭氧层受到破坏,给地球上的生物造成危害, 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离层。 23
二、大气的结构 2.对流层中的水平非均一现象—气团和锋 (1)气团 大气的物理性质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都呈现非
均一现象。水平方向上物理属性(如温度、湿度、稳 定度等)比较均匀的巨大空气块称作气团。

大气圈的特点

大气圈的特点

大气圈的特点
大气圈:在地球引力作用下聚集在地球外部的气体包层,在环境科学中大气层称为大气圈,也称大气环境。

大气圈的特点:大气圈中的空气由多种气体组成。

在大气圈中的生物主要是能够飞翔的昆虫和鸟类,还有细菌等微小生物。

大气圈是由氧气和氮气为主要成分组成的。

氧气是维持生命的第一要素,科学实验证明,一个健康的人只供应他足够的饮水在不摄取其他食物的情况下,可以维持1周的生命;人如果断水,生命只能维持1~2天。

而一个健康的人如果不吸收氧气,也就是说不呼吸,就只能维持几分钟的生命了,由此可见氧气对生命的重要性。

大气中还有一种主要成分是氮气,氮气不仅是生物体各种蛋白质中氮的来源,它还负责对大气中的氧气进行稀释,使得氧气更适合我们生命的需要。

对于地球大气圈的成因主要有三种观点:
①地球脱气形成说:大气圈是地球内部的物质通过熔融、去气过程(如火山喷发)被地球俘获而保留下来;
②地球炙热星云凝聚形成说:吸积形成后的地球俘获了残留的太阳星云原始气体;
③地球外来气体说,如彗星撞击带入的挥发分。

目前地球脱气形成说得到多方面的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组成证据支持。

大气圈定义

大气圈定义

大气圈定义大气圈定义:在地球及其卫星和宇宙空间中围绕地球旋转的空气薄层。

大气圈是地球及其卫星和宇宙空间中最重要的物理场所,人们往往忽略了它对地球的影响,事实上大气圈也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首先,大气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环境,它的平均温度受到太阳辐射强度的影响,是维持人体基本热量需求的源泉;第二,人类赖以呼吸的空气中含有多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气体,如氧、氮、稀有气体、水蒸汽等;第三,人体能够直接吸收大气中的氧气,当然也可以通过食物获得必要的氧气;第四,大气还提供了保持和调节地球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条件。

大气圈形成的过程是比较复杂的。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大气圈。

大气圈是随着地球表面温度的降低而形成的。

21世纪以来全球变暖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十分关注的问题之一,因为这个问题将关系到人类生存的命运,不仅如此,这个问题对气候学研究、环境保护、科学探索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3。

2。

4。

不管怎样,当前的全球变暖趋势仍未得到根本扭转,自1800年至1990年近百年间,地球平均气温上升了0。

9 ℃,其中有3个暖期和1个冷期。

在1700-1850年问发生了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干旱,从1880年起,世界气温才开始逐渐回升。

1990年以后,世界气温开始迅速升高,而且正以每10年左右增加1 ℃的速度继续攀升。

到本世纪末,世界气温将上升1-3 ℃。

全球平均温度上升会导致冰川融化,洪水泛滥,使河流湖泊的水位上升,导致各地区的水循环、水文状况发生改变,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危害。

全球平均气温上升还会引起很多自然灾害,使人类面临更加严重的考验。

比如说,随着全球变暖,全球各地海平面将普遍上升,导致沿海低地被淹没,土地减少,甚至可能引发海啸,并导致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城市遭受毁灭性打击。

地概A-5大气圈

地概A-5大气圈

氮,75.51% 氧,23.15% 氩,1.28% 其他,0.06%
4、成分的分类及其特点
21
(1)、恒定组分:氮、氧、氩
(2)、可变组分:二氧化碳、臭氧、 水蒸汽
(3)、不等组分:粉尘、硫氧化物、 氮氧化物
注意:我们现在讲的都是现阶段的大气组成,而 且是低层大气的组分(70km以下)。高层 大气以氮、氧、氢等的原子、离子为主。 地质历史时期的大气组分与现今也是不一 样的。
28
29
Protective Atmosphere
30
31
32
Antarctic Ozone Hole
Figure FS 3.1.1
33
ClO and O3
Figure FS 3.1.2
34
(3)中间层
高度:从平流层顶到80-90km。 气温:从下向上是降温的,到中间
层的顶温度降到-800C。 大气运动:对流运动。 存在电离层(D),反射无线电波
6
7
8
2、白云
如果形成散射的粒子的形状是 球形的,而且并不比阳光的波长小, 所有的波长都是平均地被散射的, 这种散射称迈耶散射。因此,云是 白色的。
9
10
3、风
有风就说明有物质的存在, 因为风是由于大气不同部位的压 力差别造成的。如果在真空中就 不会有风了。
11
4、流星
流星就是陨石穿过大气层时,由 于其速度太快,与大气摩擦产生热 使陨石燃烧起来。
18
达.芬奇:已有了空气和真空的概念。
伽里略:证明空气与其他物质一样有 质量。
拉瓦锡(1743-1794):指出空气是 氮和氧的混合物。
19
1、大气圈的总质量: 51018kg(5万万亿吨)

高二地理大气圈知识点归纳

高二地理大气圈知识点归纳

高二地理大气圈知识点归纳大气圈是指包围地球的气体层,是地球上最外层的大气层。

它由多个气体组成,包括氧气、氮气、水蒸气等。

大气圈在地球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和维持气候系统的平衡。

本文将对高二地理中与大气圈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归纳。

一、大气层的结构大气圈可以分为几个层次:对流层、平流层、跳转层和外层控制圈。

1.对流层对流层位于地球表面上空约20公里的范围内,其中包括大部分的气候现象。

这个层次的特点是温度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降低,气压逐渐减小。

2.平流层平流层位于对流层的上方,高度约20-50公里。

在这个层次中,温度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上升,气压逐渐减小。

3.跳转层跳转层位于平流层与外层控制圈之间的过渡层。

在这个层次中,温度停止上升,甚至有时会开始下降。

4.外层控制圈外层控制圈是最外层的大气层,距离地球表面最远。

在这个层次中,温度开始随着海拔的增加而上升。

二、大气圈的组成大气圈主要由氧气、氮气和其他微量气体组成,其中包括水蒸气、二氧化碳和氩气等。

这些气体在大气圈中起着重要的物理和化学作用。

1.氧气氧气是大气圈中占比最多的气体,约占总量的21%。

它是维持地球上生命的重要气体,用于呼吸过程和燃烧过程。

2.氮气氮气是大气圈中的第二大成分,占比约为78%。

它在气候和生态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

3.水蒸气水蒸气是大气圈中的另一种重要气体。

它是水从地表蒸发到大气中的形式,参与云的形成和降水过程。

4.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大气圈中微量气体之一,但对于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

5.其他微量气体大气圈中还包含氩气、氦气、甲烷等微量气体,它们虽然比例较小,但在大气化学和环境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三、大气圈的功能大气圈在地球上起着多种重要功能,以下是几个主要的功能点:1.保护作用大气圈能过滤掉部分太阳辐射,减少地球表面的紫外线辐射,并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有害辐射的侵害。

2.温室效应大气圈中的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水蒸气等,能够阻碍地球表面辐射的逃逸,从而使得地球表面保持一定的温暖。

大气圈 水圈 冰冻圈 岩石圈

大气圈 水圈 冰冻圈 岩石圈

大气圈水圈冰冻圈岩石圈
大气圈,是地球上最外层的气体层,它包裹着整个地球,保护
着我们免受宇宙空间中的辐射和小行星的撞击。

大气圈中的气体层
不仅给地球带来了氧气和二氧化碳等生命必需的气体,也形成了天
空中美丽的云彩和绚丽的日落。

水圈,是地球上的水体循环系统,包括了海洋、河流、湖泊和
地下水等。

水圈的存在为地球生命的存在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水资源,也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圈中的水蒸气不断地蒸发、
凝结和降水,形成了地球上壮观的自然景观。

冰冻圈,是地球表面上的极地和高山地区的冰雪覆盖区域。


些地区的气温极低,几乎整年都覆盖着厚厚的冰雪。

冰冻圈中的冰
川和冰雪是地球上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也是许多极地动植物的栖
息地。

岩石圈,是地球上最外层的岩石层,由地壳和部分上地幔组成。

岩石圈是地球上陆地和海洋的基础,同时也是地球上的板块构造和
地质活动的重要载体。

岩石圈中的岩石和矿物资源为人类提供了丰
富的资源,也是地球演化和地质变迁的见证者。

大气圈、水圈、冰冻圈和岩石圈,它们共同构成了地球上复杂而美丽的自然环境。

我们应该珍惜地球上的每一个圈层,保护好我们的家园。

大气圈定义

大气圈定义

大气圈定义地球大气的外层,即从地面至1000千米高空的大气。

它包括从地面至1000千米高空的整个空气柱,其组成物质主要是氮、氧、氩、二氧化碳等气体和微量的固体杂质。

由于地球大气存在着上下厚薄不匀,冷热不均和垂直方向上的明显差异等复杂的地理、气象和物理特征,使它成为研究大气的基本对象。

如果说星体表面因太阳辐射而呈现出的高温就是“红外线”,那么大气便可看作是地球红外线的“盖头”。

太阳辐射强烈的地区,地面呈现强烈的温室效应,地面气温升高,云雨增多,湿度增大,同时吸收水分;太阳辐射弱的地区,大气失去能量补偿,温度降低,温室效应减弱,降水量也减少。

此外,还受云、雾、霜、冰晶、霰粒和雪花等的影响。

一般地说,云愈厚,温度愈低,但相反方向的云层则形成较高的温室效应。

科学家把大气圈定义为“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的一个闭合气层”。

它通常是指地面至30千米这个高度以内的大气。

根据空气的热含量,可将大气分为三层:对流层、平流层和中间层。

1对流层位于大气层底部,顶部和下部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逐渐降低,中部介于两者之间。

其主要特点是: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降低,并且分布不均匀,白天最高,夜晚最低,夏季最高,冬季最低。

因此,形成了一个逆温层。

一般把20千米以下称为对流层, 20千米~50千米称为平流层, 50千米以上称为中间层。

2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随高度的增加温度略有升高,最高温度比对流层约高5 ℃。

3中间层介于对流层与平流层之间。

随高度增加,温度略有上升。

在对流层顶附近,大气对流运动非常旺盛,上升运动发展,空气对流性很强,导致大气混乱,多形成雨、雪、雹等。

4空气中氧分子的平均含量为21%,氧分子多集中在离地面10千米以下的低层大气。

这些氧分子处于带电状态,并以自由移动的气泡形式存在。

氧分子的存在对于空气中其他组分来说是一种“障碍”,它们极易与氧分子结合,从而削弱了其他组分的正常运动。

当这些组分中的某些分子获得足够能量后,它们就会冲破障碍与氧分子结合。

大气圈介绍

大气圈介绍
近代对高空大气的探索
理论计算表明,如果温度在整个高度上处处相同,那么,高 度每增加公里,空气压强就将减小为原来的1/10。换句话 说,在19公里的高空,空气所能支持的汞柱高度将从760 毫米降低为76毫米;在38公里的高空,将降低为7.6毫米; 而在57公里的高空,将降低为0.76毫米,等等。在170公 里的高空,空气压强就会仅仅相当于0.000000076毫米汞 柱。
大气圈介绍
内容
第一节 地球大气的组成和结构 第二节 大气圈的能量与物质运动
第三节 人类活动对大气圈的影响及其环境效应 第四节 区域大气环境与空气资源保护
第一节 地球大气的组成和结构 一、如何确定大气圈的
存在 大气圈:是指因地球的
引力而聚集在地表周围 的气体圈层。 大气圈存在的主要证据 或现象: 1、蓝色的天空
3、风
有风就说明有物质的存在, 因为风是由于大气不同部位 的压力差别造成的。如果在 真空中就不会有风了
4、流星
流星就是陨石穿过大气 层时,由于其速度太快, 与大气摩擦产生热使陨 石燃烧起来。
二、大气的物质组成
(一)古人的认识
列子:天是气的集聚体,天不会塌下,即杞人忧天。 宋应星:盈天地皆气也,两气相轧而成声者,风是也。物 之充气者,如其激水然,气与水,同一易动之物。 达.芬奇:已有了空气和真空的概念。 伽里略:证明空气与其他物质一样有质量。 拉瓦锡(1743-1794):指出空气是氮和氧的混合物
由于空气受压时会收缩,所以在海平面上空气一定最稠密, 而沿着指向大气层顶部的方向,随着高层空气重量的减小, 空气变得愈来愈稀薄,法国数学家巴斯卡(Blaise Pascal) 第一个证实了这个情况,1648年,他让他的姻兄弟帕瑞 (Florin Perier)带着一个气压计登上一座高约1.5公里的 山,并请他在登高时随时注意气压计中汞柱高度下降的情 况

高一地理大气圈所有知识点

高一地理大气圈所有知识点

高一地理大气圈所有知识点地球的大气圈是指地球表面围绕地球的气体层,包括对流层、平流层、间歇层、热层和外热层等。

它承载着生命存在的基础,起到调节和保护的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高一地理中与大气圈相关的知识点。

一、大气圈的组成大气圈主要由氮气(约78%)、氧气(约21%)、氩气和其他稀有气体组成。

另外,还含有水蒸气、二氧化碳和氧气等其他气体。

二、大气圈的结构1. 对流层:从地球表面延伸到10-15公里的高度,是人类活动和天气现象发生的主要层次。

温度随海拔下降。

2. 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上方,达到50公里左右的高度。

温度保持稳定,平流层中的风是从地球的赤道向两极吹向地表的。

3. 间歇层:介于平流层与热层之间,高度约80-85公里。

这一层中温度开始上升。

4. 热层:包括电离层和臭氧层。

其中电离层在85-500公里高度,主要发生电离和辐射现象。

臭氧层位于同样高度范围内,起到吸收紫外线的作用。

5. 外热层:继续向上延伸,温度逐渐升高。

在这一层中,存在磁层和无线电通讯的层次。

三、大气圈的功能1. 保护功能:大气圈能阻挡宇宙射线和绝大部分太阳紫外线,降低紫外线及其它有害物质对地表的伤害,起到保护生物的作用。

2. 气候调节:大气圈能通过各种物理和化学过程调节气候,使地表温度适宜人类和生物的生存。

3. 供氧功能:大气圈中的氧气是人类和绝大部分动植物呼吸的基础。

4. 降水过程:大气圈中含有水蒸气,通过水循环,将水蒸气转化为降水,维持地球表面的水资源。

5. 土壤形成:大气圈中含有二氧化碳和氧气等气体,与地表的岩石反应,促使土壤形成,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四、大气圈与环境问题1. 温室效应:大气圈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能够吸收地球表面的热辐射,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引发全球变暖,对人类生活和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

2. 酸雨:大气圈中含有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与大气中的水蒸气、氧气等反应生成酸性物质,降下的酸雨对土壤和水体造成污染,给生态系统带来损害。

大气圈名词解释

大气圈名词解释

大气圈名词解释大气圈又叫大气层,地球就被这一层很厚的大气层包围着。

大气层的成分主要有氮气,占78.1%;氧气占20.9%;氢气占0.93%;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氦气、氖气、氪气、氙气和水蒸气。

大气层的空气密度随高度而减小,越高空气越稀薄。

大气层的厚度大约在1000千米以上,但没有明显的界限。

整个大气层随高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再上面就是星际空间了。

对流层在大气层的最低层,紧靠地球表面,其厚度大约为10至20千米。

对流层的大气受地球影响较大,云、雾、雨等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内,水蒸气也几乎都在这一层内存在。

这一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大约每升高1000米,温度下降5~6℃。

动、植物的生存,人类的绝大部分活动,也在这一层内。

因为这一层的空气对流很明显,故称对流层。

对流层以上是平流层,大约距地球表面20至50千米。

平流层的空气比较稳定,大气是平稳流动的,故称为平流层。

在平流层内水蒸气和尘埃很少,并且在30千米以下是同温层,其温度在-55℃左右。

平流层以上是中间层,大约距地球表面50至85千米,这里的空气已经很稀薄,突出的特征是气温防高度增加而迅速降低,空气的垂直对流强烈。

中间层以上是暖层,大约距地球表面100至800千米。

暖层最突出的特征是当太阳光照射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被该层中的氧原子大量吸收,因此温度升高,故称暖层。

散逸层在暖层之上,为带电粒子所组成。

除此之外,还有两个特殊的层,即臭氧层和电离层。

臭氧层距地面20至30千米,实际介于对流层和平流层之间。

这一层主要是由于氧分子受太阳光的紫外线的光化作用造成的,使氧分子变成了臭氧。

电离层很厚,大约距地球表面80千米以上。

电离层是高空中的气体,被太阳光的紫外线照射,电离成带电荷的正离子和负离子及部分自由电子形成的。

电离层对电磁波影响很大,我们可以利用电磁短波能被电离层反射回地面的特点,来实现电磁波的远距离通讯。

高二地理大气圈知识点汇总

高二地理大气圈知识点汇总

高二地理大气圈知识点汇总大气圈是指地球围绕自身旋转的过程中所包围着地球的气体层,它是地球上有机体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

大气圈主要由大气层、高层大气以及大气与地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层组成。

下面将对高二地理大气圈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汇总。

一、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大气圈主要由以下几个层组成:1. 对流层:也称为低层大气,高度约为0-10公里。

对流层有着浓厚的大气气团,气象变化频繁,天气现象常发生在对流层。

2. 平流层:高度约为10-50公里。

平流层内的气流基本是水平方向上的流动,此层无云、无气象活动,并且空气对流状况很少,大气温度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增加。

3. 套圈层:高度较低的套圈层主要由臭氧组成,位于平流层上部。

该层主要起着屏蔽紫外线辐射和保护地球生命的作用。

4. 中间层:高度为50-85公里,大部分臭氧几乎集中在此层。

中间层向上渐渐变稀薄,向下逐渐变密。

二、大气圈的功能和作用大气圈在地球上的生命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1. 保护功能:大气圈可通过吸收和反射太阳辐射,起到保护地球的作用。

它能够减弱太阳能热辐射的强度,维持适宜的气温和气候。

2. 传递功能:大气圈通过空气对流和海洋水循环等方式传递水分和能量,维持地球上的水循环。

3. 调节功能:大气圈通过吸收和辐射热量、传导、对流、辐散和积聚等方式,调节和平衡地球的能量分布,维持地球上的温度平衡。

4. 过滤功能:大气圈通过滤去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和其他有害物质,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有害辐射的伤害。

三、大气圈中的重要气体大气圈中含有多种气体,其中氮气和氧气是最主要的两种气体。

具体情况如下:1. 氮气:占大气圈中的78%,是大气圈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对空气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2. 氧气:占大气圈中的21%,是人类和其他动植物生存所必需的气体。

除此之外,大气圈中还含有二氧化碳、臭氧、水蒸气等气体,它们在地球的气候变化、污染物生成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大气圈与地球的相互作用大气圈与地球的相互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 空气对流:大气圈内的空气运动形成了空气对流,通过空气对流的方式,将地面的热量和气体输送到高空,再通过平流层逐渐分散到大气圈各个部分。

大气圈ppt

大气圈ppt

大气臭氧 的分布随纬度 和季节的不同 而不同:对纬 度而言,臭氧 总量的极小值 在赤道附近, 极大值在南北 纬60o附近;就 季节而言,春 季出现极大值, 秋季出现极小 值。
二氧化碳的季节变化和纬度分布
底层大气中CO2的含量,略因时间和空 间的不同而不同。大致说来,夏季较少,冬 季较多; 城市较多,农村较少。在人口稠 密的大工业城市或工业区,其含量明显增高 ,可占空气体积的0.05%~0.07%;在人口 稀少的地区及海洋上,其含量大为减少。就 纬度分布而言,平均来说,赤道地区最大, 极地最小。
臭氧的浓度随高度的分布, 具有不连续或突变现象。大 气中O3主要大存气在臭于氧10浓~度50随k高m度的变化(引自《大气科学辞典) 的大气层中,绝大部分集中 在平流层,对流层只占了 10%左右。近地面层臭氧含 量少,从10 km高度开始增加, 到35~40km高度浓度达到最 大值,称为“臭氧层”,再 往上逐渐减少,到50Km以上 就极少了。这是由于不同高 度上O3的形成条件不同造成 的。
臭氧的含量下降。 • (2)空气以垂直运动为主。但由于空气稀
薄,所出现的天气现象已不如对流层复杂。
暖层
高度:中间层至800km处。 特征: • (1) 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因为所有波
长小于 0.175um的太阳紫外辐射都被暖层气 体所吸收,顶层温度可达1000度。 • (2) 暖层的大气密度很小,且处于高度电 离状态,因此该层又称为电离层。 • (3) 能反射无线电波。
水汽
• 大气中水汽含量的时空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 大气的低层,以夏季和低纬地区(热带沙漠地区除 外)为最多。
• 大气中水汽含量虽然不多,但它在天气和气候的形 成和演变中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作为一种特殊 物质,在大气温度变化的范围内,通过水相变和水 循环、以及伴随的潜热转换,把大气圈、生物圈和 地球表面紧密地联系起来。此外,水汽也能强烈地 吸收地面辐射,同时它又向周围空气和地面放射长 波辐射,在水相变化中又能吸收或放出热量,这些 都对地面和空气的温度有一定的影响。

大气圈

大气圈

一、大气圈:是指因地球的引力而聚集在地表周围的气体圈层。

1.大气圈是地球最外部的圈层,也是地球所有各圈层中最活泼的圈层之一2.大气圈是在地球长期演化过程中逐渐产生的,它的发育和演变又受到地球其他圈层发育和演变的影响。

3.大气圈是生命赖以存在的基础之一二、大气成分大气主要成分:约78%的氮气、21%的氧气,因为大气中存在的空气对流运动、湍流运动和分子扩散运动,所以这个比例在0~80(100)公里的大气层几乎不变。

*常量成分-大于1%微量成分-0.01~1%:CO2, H2O, CH4, He, Ne, Kr痕量成分-小于0.01% H2, O3, N2O, N02, C0, NO, NH3, SO2三、大气垂直分层大气99%的质量集中在30公里以下按照大气各组成成分的混合状况:分为均匀层和非均匀层。

按大气电离状况:分为电离层和非电离层。

按大气的光化学反应:分出臭氧层。

按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分布,从下往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外层。

对流层:0-11(9)公里,温度随高度减小原因:阳光加热地面,而地面又加热它上面的空气。

包含了地球上我们熟悉的所有天气现象平流层(温度分布抑制对流):11-50公里,气温随高度不变,(再增大称逆温)原因:臭氧吸收紫外太阳能加热了平流层,吸收的太阳辐射在50公里处加热很少的分子,即可达较高的温度。

加热贡献的大部分太阳能在平流层上层就被吸收。

另外,由于密度低,能量从上层到下层平流层的速度非常慢。

平流层水汽含量极少,本层气流运动相当平稳,并以水平运动为主,现代民用航空飞机可在平流层内飞行。

中层:50-85公里,气温随高度下降原因:几乎没有臭氧吸收太阳辐射暖层:从中间层顶到800km,从下向上迅速升温外(散)逸层大气的下界是地面,上界则说法不一。

四、辐射与辐射收支平衡天文辐射: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1、天文辐射的特点:空间上:热量分布不均匀,赤道多,极地少;→气温随纬度而异→气候带;时间上:冬小夏大→四季气候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作用:吸收、散射和反射;*太阳辐射(短波):到达地面的太阳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之和。

大气圈定义

大气圈定义

大气圈定义大气圈是由对流层以上的整个气层。

它包围着地球,其厚度大约在2000~2500千米之间。

大气圈中含有很多种气体。

其中,约78%是氮气, 21%是氧气,还有少量的氩、氖、氦、氢、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尘埃等。

由于各种气体都有一定的体积,加起来它们所占的体积约为整个大气体积的97%。

大气分为三层,越往高空,气温就越来越低。

越往高空,空气就越稀薄。

因此,大气也分为低层、中层和高层。

大气圈主要由3部分组成:①对流层(10~50米); ②平流层(50~100米);③中间层(100~1000米)其中,平流层又分成6层,从下至上分别是对流层顶、热成层、平流层底、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

大气圈内气压随高度而减小,大约每100米高度减小1个大气压。

那么大气圈的结构是怎样的呢?它又由哪些圈层组成的呢?我们知道,行星都有自己的卫星,但在太阳系,并没有发现其他行星拥有卫星。

原来,行星上根本不存在固态的表面,它的表面温度高达2000摄氏度,一般的固态物质早已变成了等离子体,又重新凝聚成液态,或者熔成玻璃状固体。

在这样高温高压的情况下,很难形成卫星。

如果把大气圈比喻成一块花布,对流层就是一块棉质的花布,平流层就像是一块丝质的花布,中间层则像是一块呢绒的花布。

其实,在大气圈的几层当中,人们最感兴趣的还是平流层,因为在那里可以找到很多不同的天气现象。

平流层位于对流层的上部,距地面约10千米左右,是大气圈中最暖和的部分。

那里充满了大量的水蒸汽,它们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美丽的蔚蓝色,非常漂亮。

平流层有很强的风,就像一个巨大的电风扇,源源不断地将这些水蒸汽向高空输送,因此平流层是我们经常看见飞机起飞降落的地方。

大气圈最外面的是水圈,水圈占了地球表面的70%。

地球上的海洋、河流、湖泊和沼泽等水体,都是由水构成的。

水圈的面积非常广阔,全球总共约有10亿立方千米。

水圈的主要部分是海洋,海洋的面积占了71%,约有5亿立方千米;陆地上的河流、湖泊等水体占了29%,约有4.5亿立方千米。

地球的外部圈层及其特点

地球的外部圈层及其特点
它是一个动态的、相互联系的系统, 涵盖了从海洋底部到陆地最高点的所 有生物和环境。
组成
生物圈主要由生物部分(包括各种生 物种群)和非生物部分(如水、土壤、 空气等)组成。
VS
生物部分包括从微小的细菌和病毒到 复杂的动植物和人类等所有生物。非 生物部分包括影响生物生长、发育和 分布的各种物理和化学环境因素。
生物生存
水圈为地球上的生物提供了生存环境, 包括淡水生物和海洋生物等。
气候影响
水圈对地球的气候具有重要的调节作 用,如海洋对温度的调节作用、冰川 对气候的影响等。
资源提供
水圈为人类提供了水资源、渔业资源、 航运资源等,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具 有重要意义。
03
生物圈
定义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 环境的总和,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 石圈。
组成
大气圈主要由干洁空气、水汽 和气溶胶等组成。
干洁空气是指大气中除去水汽 和气溶胶以外的气体成分,包 括氮、氧、氩、二氧化碳等。
水汽是大气中水蒸气的总称, 是天气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气溶胶是指悬浮在大气中的固 态或液态颗粒物,包括云、雾 、霾、烟尘等。
功能
01
大气圈的主要功能包括保护作用、保温作用和气候形成作用。
非偶极子场
地球磁场的其他组成部分,包括地壳磁场、地幔磁场等。
外部磁场
地球磁场在太空中的延伸,对地球的卫星和空间环境产生影响。
功能
导航
地球磁场对动物迁徙和人类宇宙射线的危害, 保护地球上的生命。
影响气候
地球磁场的变化可能影响气候变化,例如磁暴等。
功能
01
生物圈为地球上的生命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包括
能量、营养物质循环和气候调节等。

大气圈高度

大气圈高度

大气圈高度概述大气圈是指地球上的大气层,它主要由氮气、氧气、水蒸气等组成。

大气圈高度在不同地区和季节可能会有所不同,但通常是以海平面为参考点进行测量。

大气圈的层次结构大气圈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每个层次都具有特定的特征和功能。

下面是大气圈的主要层次结构:1.透明层(Troposphere):大气圈的最低层,从地球表面至海拔8-15公里。

这个层次包含了大气的75%的质量,几乎所有的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个层次。

2.成层层(Stratosphere):透明层的上面是成层层,它从海拔15公里延伸到海拔50公里。

成层层中含有臭氧层,这个层次的特殊结构能够过滤掉大部分的紫外线。

3.球状层(Mesosphere):成层层的上面是球状层,它从海拔50公里延伸到海拔85公里。

气温在这个层次逐渐降低,达到最低点。

4.热层(Thermosphere):球状层上面是热层,它从海拔85公里延伸至外层空间。

这个层次的特点是气压非常低,温度随高度升高。

5.外层空间(Exosphere):热层上面是外层空间,它延伸至地球表面上空10000公里的高度。

外层空间中非常稀薄,基本上没有分子存在。

大气圈高度的测量方法测量大气圈高度的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1.大气探测器:科学家使用各种大气探测器,例如气象观测站、卫星以及气象球,通过收集大气数据来确定大气圈的高度和组成。

2.气压计:利用气压计可以测量大气压力的变化,从而推断大气圈的高度。

随着高度的增加,气压会逐渐下降。

3.激光雷达:激光雷达可以通过测量激光的反射时间来确定大气圈的高度。

这种方法准确度较高,并可以提供更详细的大气分布信息。

大气圈高度的影响因素大气圈高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温度变化: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圈中的温度会逐渐下降。

这是因为高空辐射能量的不足和大气分子密度的减少所导致的。

2.大气成分:大气成分的变化也会对大气圈高度产生影响。

例如,臭氧层的存在使得成层层的上层高度较高。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1. 大气圈大气圈是指围绕地球的气体层,它由氮气、氧气、水汽、二氧化碳等成分组成。

大气圈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和电离层。

对流层是大气圈最底层,是地球上所有天气现象的发生地。

其中的水汽和云都能反射和散射太阳光,保护了地球表面免受太阳的直射和紫外线的伤害。

平流层是接在对流层之上的一层大气层,很少飞行器会进入平流层。

这是因为平流层很稳定,气流稀少。

臭氧层是对流层以上的一层,大部分臭氧分子都聚集在这一层。

臭氧层能吸收紫外线,是保护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离层则是指较高层大气的部分,其中的气体分子被太阳辐射离子化,并随高能粒子形成一个带电层。

这一层的主要作用是使无线电波和广播信号更容易在大气和地面之间传播。

2. 水圈水圈是指地球上水体所占有的范围,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冰川和海洋。

水圈是维持地球物质循环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持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

其中,地表水指的是地球表面的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

而地下水则是指地表下方的水,主要存在于岩石孔隙和裂缝中,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资源。

冰川是高山地区的重要水源,这些巨大的冰体保存了大量的淡水资源。

而海洋则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占据了地球表面的71%。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水圈受到了严重影响,水资源的枯竭、水污染等问题成为全球性问题。

因此,保护水圈的生态平衡,控制人类对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污染是当务之急。

3. 生物圈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体的居住地,包括陆地、海洋和大气层。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圈层,是维持生命活动的环境基础。

生物圈内的生物体存在于不同的生态环境中,它们与生物栖息地之间的关系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

这个系统具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基础。

生物圈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人类通过各种活动不断地改变和影响着生物圈的结构和功能。

因此,保护生物圈,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全球性共同问题,需要人类共同努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发 多发 地区 季节 江淮 春末 地区 夏初
成因 江淮地区冷暖气团势均 力敌
特点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防治措施
阴雨连绵 降水多时——排水; ——降水多 “空梅”天气——引水灌 “空梅”天气 溉 ——干旱 天气酷热少雨,组织抗旱,若有台风雨形 抗旱任务艰巨 成可能缓解旱情
伏 旱
长江 7月 中下 游地 区 东南 夏秋 沿海
大 气 与天气、气候
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1、大气的物质组成: 干洁空气 、 水汽 、 尘埃 。
2、大气的垂直分层,从外到内: 散逸 层; 热 层( 电离 层,O); 中间 层( 高空对流 层); 平流 层(臭氧层); 对流 层(地面辐射)。
3、主要温室气体:二氧化碳 、一氧化二氮 、甲烷 、氟里昂 、臭氧
热带雨林 气候
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 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 气候 亚热带季风 气候
赤道附近
南北纬 10 º 20 º 南北纬20º -30º 大陆内部、西岸 中南半岛,印度半岛 南北纬30 º 40º 大陆 西 岸 南北纬 25º 35º 大陆东 岸
终年 高温多雨
终年 高温 , 有明显干湿季 终年 高温少雨 终年高温 有明显的旱雨季 夏季 高温少雨 冬季 温和多雨 夏季 高温多雨 冬季 低温少雨
图13
6、锋面雨带的季节性移动
4、5月份,雨带停在 华南 地区, 6、7月份雨带停在 江淮 地区,
7、8月份,雨带停在 华北 地区、 东北 地区。
雨带在前,副热带高气压带在后。 南方雨季来得早、去得晚,雨期长。
强冷空气迅速 大风、雨雪、 入侵 冻害时间长, 范围广
地膜覆盖等
加强警报 做好防寒准备 营造防护林 退耕还林还草
风沙 天气
春秋两季,西北季风吹扬,风大,大气含 以春季最 干旱地区的沙 沙量大,能见 严重 尘向东南方向 度低,影响范 扩散 围广,一般与 寒潮路径相同 冬春 长期无降水或 空气干燥,土 降水异常偏少 壤缺水,使突 出的世界性问 题,影响经济 发展和社会安 定
伏旱:特指江淮地区7、8月 份干热的天气现象。
中心气流 天气 例子
4、新《热带气旋等级》国家标准(2006年) 名称 热带低压 (TD) 热带风暴 (TS) 强热带风暴 (STS) 中心风力及风速 风力6-7级,即风速10.8-17.1米/秒 风力8-9级,即风速17.2-24.4米/秒 风力10-11级,即风速24.5-32.6米/秒
等压线闭合,气压分布为高压中心、低压中心; 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比例尺)
A
2、全球七大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 带、 副极地低气压 带、 副热带高气压 带、 赤道低气 压 带、副热带高气压 带、副极地低气压 带、极地高气压 带。(从北至南)
3、全球六大风带 高纬东风 带、 中纬西风 带、 东北信风 带、 东南信风 带、 中纬西风 带、高纬东风 带。(从北至南)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 反射 、 散射(遮阳伞),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 温室 效应)( 保温被 ), 适度 的大气压使水保持液态,不致迅速逃逸( 保水膜 )
吸收:红外线:二氧化碳、水汽 紫外线:O,O3
散射:分子散射(晴朗天空为蔚蓝色),粗粒散射(多云天空为灰白色)
反射:云、尘埃(多云白天气温较低) 短波辐射:太阳辐射
600
600
0
0
600
0
0
600
600
0
600 600 0
600
0 0
甲、乙、丙三地的气候类型? 甲地气候以什么地区最为典型? 乙地气候主要分布在什么国家? 丙地气候对农业有什么影响?
1地至8地的气候类型?
1地与2地的气候比较?
5地与7地的气候异同?
秘鲁亚马逊地区最大城市
马里第一大城市
印度西岸大城市
P:热带沙漠气候 Q:地中海气候 M:亚热带季风气候 N:地中海气候
P
Q
三、季风的成因
1、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北半球
高气压区 低气压区
冬季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阿留申低压 (北太平洋)
夏季
夏威夷高压 (北太平洋)
印度低压
成因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1、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 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变成西南季风 冬季 夏季 冬季 夏季
长波辐射:地面辐射,
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保温) 多云天气日较差小,白天气温较低, 晚上气温较高,
二、大气环流 1、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 地面 冷热 不均→空气 垂直 运动→同一水平面产生 气压差 →空气 水平 运动
地面风向:从 高 压吹向 低 压,与等压线 斜交 ,在北半球向 右 偏。
等压面凹下,表示同一高度上,气压比四周低 等压面凸上,表示同一高度上,气压比四周高
等压面b 等压面a
地面
图一
图二
山谷风,白天山谷吹向山顶,晚上山顶吹向山谷; 海陆风,白天海洋吹向陆地,晚上陆地吹向海洋。
图中A、B、C、D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 。其中A、B两处比较, 风力较大的是 处。 图中①、②两个天气系统中,被称为反气旋的是 。 图中①处表示亚洲内陆地区的天气系统,则图示代表的季节是 。(夏季、冬季) 天气系统②控制时多 天气。 图中①②两处相比,气温日较差大的是 ,从大气辐射的角度解释原因: 。 D,B。 ①。冬季,阴雨。 ①。
埃及尼罗河河畔城市
中国第一大城市
吉隆坡
新加坡 雅加达 巴拿马
巴西利亚
马尼拉(菲律宾首都) 努瓦克肖特(毛里塔尼亚首都)成都
曼谷(泰国首都) 利马(秘鲁首都) 南京 釜山 东京
马赛
雅典 罗马
伦敦
惠灵顿 巴黎
沈阳
平壤 札幌 海参威 北京
乌兰巴托
莫斯科
上杨斯克
昆仑站
11.希腊雅典的油橄榄树树叶坚硬角质化,这是为了适应() A.终年干旱的气候 B.冬雨夏干的气候 C.夏雨冬干的气候 D.终年湿润的气候 B。地中海气候——亚热带硬叶林植被 (二)读“世界部分地区及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回答问题。 1.依据图中的 ,可以判断北半球处于 季。 2.此时M地盛行 风,气候特征是 。该地区气候形成的根本原因 是 。 3.此时Q地受 带控制,降水较 (多或少)。 4.P地虽地处沿海,但终年干旱,属于 气候,形成P地干旱气候的主要原因是 受 、 和 的影响
4、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夏季 北 移,冬季 南 移(幅度: 7 度至 8 度)
5、大气环流对水热分布的意义:大气环流实现了高低纬之间、海陆之间的水热交换,是 全球各地天气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6、世界降水带:赤道多雨带--多 对流 雨,副热带少雨带-- 东 岸多雨,温带多雨带 --多 锋面 雨、 气旋 雨,极地少雨带--地面湿润。 降水类型:对流雨、锋面雨、台风雨、地形雨 上升气流:阴雨天气,下沉气流:晴好天气
台风 风力12-13级,即风速32.7-41.4米/秒 (TY) 强台风 风力14-15级,即风速41.5-50.9米/秒 (STY) 超强台风 风力16级以上,即风速≥51.0米/秒 (Super TY)
7、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台风过境时的气压变化情况的是( C
气 压 气 压 气 压

气 压
时间
时间
梅雨过后,在单一的副 热带高压控制下
台 风
热带海洋上形成的强烈 的热带气旋
狂风暴雨
及时预报,做好台风过境 的准备,建立健全减灾工 作的政策法规体系,营造 沿海防护林,提高公众的 灾害意识
春 旱
华北 3-5月
引水灌溉 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 空气干燥, 夏季风没有到达(或受 土壤缺水, 单一冷气流影响),降 河湖水位下降 水少,又值农作物播种、 生长季节,蓄水量大
时间
时间
A
B
C
D
1、台风“莫拉克”是在下列哪种天气系统控制下形成的(①代表风向) C
名 锋面雨带位置 称 冷 锋 暖 锋 锋后 锋前
过境时天气 大风、降温、雨雪天气、 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天气 气温 降低 ,气压升高 , 天气 晴好 气温 升高,气压 下降 , 天气 晴好 。
1、A、B、C、D四地大致位于同一纬度,此时气温最低,气压最高的地点是(不考虑 地形和海陆因素)
4、对流层集中3/4 大气 质量和几乎全部 水汽 、 尘埃 (上升气流);气温下 热 上 冷 (上升100米,下降 0.6 ℃); 对流 运动显著; 天气 和 气候 变化显著。
5、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高而 上升 ;大气 平流 运动为主;天气 晴朗 。
85km
50km
10km
6、大气圈对地球生命的保护作用,防止 陨星 直接撞击( 防弹衣 );
灾害 夏涝
多发地区 华北 南方地区
多发季节 6-8月
成因
特点
防治措施 低洼地排水, 疏浚河流, 增加入海口
春季风来得迟,洪涝灾害 影响时间长, 降水强度大
倒春 寒
寒潮
东部 季风区
除青藏高 原以外的 广大地区 三北地区
3-5月
冬半年, 以春秋两 季最严重
极地大陆气团 春季出现强低 势力强盛 温和雨雪天气
夏 凉 冬 温 , 降水 均匀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四大高原
三大平原 四大盆地 北京、漠河 上海 海口 乌鲁木齐 拉萨
判断气候的方法 (1)根据气候资料 A. 判断南、北半球 北半球:最冷月---1、2月;最热月---7、8月 B. 判断温度带 热带:T低>18℃,T均>20 ℃ 温带:T高>10℃,T均<18 ℃ 亚热带:T低>0℃, 寒带:T高<10℃ C. 气温年较差、降水总量、降水量季节分配 (2)根据地图判断气候 A. 经、纬度位置 经度:东、西半球,哪个陆地 纬度:南、北半球,温度带 B. 海陆位置 大陆东岸、内部、西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