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指导:聚证的转归预后及预防
中内方证总结
中医内科方证35个常见病症的概念、沿革、病因病理、辨证要点、分型论治、预后转归、预防调摄。
一、感冒1. 风寒证: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荆防败毒散(重)、荆防达表汤(轻)2. 风热证:辛凉解表,宣肺清热-银翘散(热毒重)、葱豉桔梗汤(发汗解肌,清热肃肺力强于桑菊饮)3. 暑湿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4. 表寒里热证(寒包火):解表清里,宣肺疏风-双解汤体虚感冒1. 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汗出畏风易感冒-玉屏风散】2. 血虚感冒:养血解表-葱白七味饮3. 阳虚感冒:助阳解表-麻黄附子细辛汤4. 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暑令感冒可选方:新加香薷饮—阴暑、香薷饮-阳暑、鸡苏散等】二、咳嗽外感咳嗽1. 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2. 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3. 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凉燥伤肺:温肺润燥-杏苏散内伤咳嗽4. 痰湿蕴肺: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5. 痰热郁肺: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6. 肝火犯肺:清肝泻肺,化痰止咳-加减泻白散和黛蛤散、黛蛤散合黄芩泻白散7. 肺阴亏耗: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或百合固金汤)三、肺胀1. 外寒内饮:温肺散寒,降逆涤痰-小青龙汤2. 痰热郁肺:宣肺泄热,降逆平喘-越婢加半夏汤3. 痰瘀阻肺:涤痰祛瘀,泻肺平喘-葶苈大枣泻肺汤合桂枝茯苓丸4. 痰蒙神窍:涤痰,开窍,熄风-涤痰汤、安宫牛黄丸、至宝丹5. 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补虚汤合参蛤散6. 阳虚水泛:温阳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四、哮病发作期1. 寒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阴寒内盛-有汗出肢冷、气短不足以息-温阳补虚,降气化痰-苏子降气汤】2. 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缓解期1. 肺虚证:补肺固卫-玉屏风散2. 睥虚证:健脾化痰-六君子汤3. 肾虚证:补肾摄钠-金匮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实喘1. 风寒闭肺:散寒宣肺-麻黄汤【表寒里热:宣肺泄热-麻杏石甘汤】2. 痰热郁肺:清泄痰热-桑白皮汤3. 痰浊阻肺:化痰降逆-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4. 水凌心肺:温阳利水,泻壅平喘-真武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5. 肝气乘肺:开郁降气-五磨饮子虚喘1. 肺气虚:补肺益气-补肺汤合玉屏风散2. 肾气虚:补肾纳气肾阳虚-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肾阴虚-七味都气丸合生脉散上实下虚:化痰降逆,温肾纳气-苏子降气汤3.喘脱:扶阳固脱,镇摄肾气-参附汤合黑锡丹六、肺痈1. 初期:清肺散邪-银翘散2. 成痈期:清肺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3. 溃脓期:排脓解毒-加味桔梗汤4. 恢复期:益气养阴清热-沙参清肺汤合竹叶石膏汤七、痰饮痰饮1. 饮停于胃:和中蠲饮-小半夏加茯苓汤2. 饮邪化热:清热逐饮-甘遂半夏汤3. 饮留胃肠:攻逐水饮-己椒苈黄汤悬饮1. 饮犯胸胁:和解少阳,宣利枢机-柴枳半夏汤2. 饮停胸胁:攻逐水饮-十枣汤、葶苈大枣泻肺汤3. 气滞络痹:理气和络-香附旋覆花汤4. 阴虚内热:滋阴清热-泻白散或合沙参麦冬汤支饮—温肺化饮-小青龙汤【兼体虚表证-苓甘五味姜辛汤;邪实正虚-木防己汤;脾肾阳虚-苓桂术甘汤】溢饮—解表化饮-小青龙汤八、血证鼻衄1. 邪热犯肺:清泄肺热,凉血止血-桑菊饮2. 胃热炽盛:清胃泻火,凉血止血-玉女煎3. 肝火上炎:清肝泻火,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4. 气血亏虚:补气摄血-归脾汤齿衄1. 胃火炽盛:清胃泻火,凉血止血-加味清胃散合泻心汤2. 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六味地黄丸合茜根散咳血1. 燥热伤肺:清热润肺,宁络止血-桑杏汤2. 肝火犯肺:清肝泻肺,凉血止血-泻白散合黛蛤散3. 阴虚肺热:滋阴润肺,宁络止血-百合固金汤吐血1. 胃热壅盛:清胃泻火,化瘀止血-泻心汤合十灰散2. 肝火犯胃:泻肝清胃,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3. 气虚血溢:健脾养心,益气摄血-归脾汤便血1. 肠道湿热:清化湿热,凉血止血-地榆散或槐角丸2. 气虚不摄:益气摄血-归脾汤3. 脾胃虚寒:健脾温中,养血止血-黄土汤尿血1. 下焦热盛:清热泻火,凉血止血-小蓟饮子2. 肾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知柏地黄丸3. 脾不统血:补脾摄血-归脾汤4. 肾气不固:补益肾气,固摄止血-无比山药丸紫斑1. 血热妄行: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十灰散2. 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宁络止血-茜根散3. 气不摄血:补气摄血-归脾汤九、心悸1. 心虚胆怯: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2. 心脾两虚: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3. 阴虚火旺:滋阴清火,养心安神-黄连阿胶汤【肾阴亏虚、虚火妄动-加知柏地黄丸;阴虚而火热不明显-改天王补心丹;热象较重-改朱砂安神丸;夹有痰热-加黄连温胆汤】4. 心阳不振: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5. 水饮凌心:振奋心阳,化气利水-苓桂术甘汤6. 心血瘀阻: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7. 痰火扰心:清热化痰,宁心安神-黄连温胆汤十、胸痹1. 寒凝心脉:祛寒活血,宣痹通阳-当归四逆汤【阴寒极盛胸痹重证-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持续疼痛,喘不能卧,脉沉紧,舌苔白-芳香温通止疼痛-乌头赤石脂丸合苏合香丸】2. 气滞心胸:疏调气机,和血舒脉-柴胡疏肝散3. 痰浊闭阻:通阳泄浊,豁痰开结-瓜萎薤白半夏汤加味4. 瘀血痹阻:活血化瘀,通脉止痛-血府逐瘀汤【心血瘀阻轻证-通络止痛-丹参饮】5. 心气不足:补养心气,鼓动心脉-保元汤合甘麦大枣汤6. 心阴亏损:滋阴清热,活血养心-天王补心丹7. 心阳不振:补养心气,温振心阳-参附汤合桂枝甘草汤十一、不寐1. 心火炽盛:清心泻火,安神宁心-朱砂安神丸2. 肝郁化火:疏肝泻火,镇心安神-龙胆泻肝汤3. 痰热内扰:清热化痰,和中安神-温胆汤4. 阴虚火旺:滋阴降火,清心安神-六味地黄丸合黄连阿胶汤5. 心脾两虚:补益心脾,养心安神-归脾汤【血虚阳浮,虚烦不寐-酸枣仁汤;病后血虚肝热-琥珀多寐丸】6. 心胆气虚: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十二、郁证1. 肝气郁结:疏肝解郁,理气畅中-柴胡疏肝散2. 气郁化火:疏肝解郁,清肝泻火-丹栀逍遥散3. 血行郁滞:活血化瘀,理气解郁-血府逐瘀汤4. 痰气郁结:行气开郁,化痰散结-半夏厚朴汤5. 心神惑乱(忧郁伤神):甘润缓急,养心安神-甘麦大枣汤6. 心脾两虚:健脾养心,补益气血-归脾汤7. 心阴亏虚:滋阴养血,补心安神-天王补心丹8. 肝阴亏虚:滋养阴精,补益肝肾-滋水清肝饮十三、癫狂癫病1. 肝郁气滞:疏肝解郁,行气导滞-柴胡疏肝散加减2. 痰气郁结:理气解郁,化痰醒神-顺气导痰汤(逍遥散合顺气导痰汤)3. 心脾两虚:调节气机,健脾养心-养心汤送服越鞠丸4. 气阴两虚:益气养阴-四君子汤送服大补阴丸狂病1. 痰火扰神:清泄肝火,涤痰醒神-程氏生铁落饮2. 火盛伤阴:滋阴降火,安神定志-二阴煎合琥珀养心丹3. 痰结血瘀:豁痰化瘀-癫狂梦醒汤4. 瘀血阻窍:舒瘀通窍-定狂逐瘀汤5. 心肾失调:育阴潜阳,交通心肾-黄连阿胶汤合琥珀养心丹化裁十四、痫证发作期1. 阳痫:急以开窍醒神,继以泄热涤痰熄风急以针刺人中、十宣、合谷等穴以醒神开窍2. 阴痫:急以开窍醒神,继以温化痰涎急以针刺人中、十宣穴开窍醒神继以参附汤注射液静脉滴注休止期1. 痰火扰神:清泻肝火,化痰宁神-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当归龙荟丸)【痰火壅实有大便秘结-竹沥达痰汤】2. 风痰闭阻:涤痰熄风镇痫-定痫丸3. 心脾两虚:补益心脾为主-六君子汤合归脾汤(六君子汤合温胆汤)4. 肝肾阴虚:滋养肝肾为主-左归丸合天王补心丹(大补元煎)十五、胃痛1. 寒邪客胃:温胃散寒,理气止痛-香苏散合良附丸2. 饮食停滞:消食导滞,和胃止痛-保和丸3. 肝气犯胃: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柴胡疏肝散4. 肝胃郁热:疏肝理气,泄热和胃-丹栀逍遥散5. 瘀血停滞:活血化瘀,和胃止痛-失笑散合丹参饮【瘀血停滞兼阴血不足-调营敛肝汤】6. 湿热中阻:清化湿热,理气和胃-清中汤7. 胃阴亏虚:滋阴益胃,和中止痛-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8. 脾胃虚寒:温中健脾,和胃止痛-黄芪建中汤【胃脘痞硬而硬,干噫食臭,腹中雷鸣下利,舌苔黄白相兼,脉弦数-寒热错杂-辛开苦降,和胃消痞-甘草泻心汤】十六、呕吐实证1. 外邪犯胃:解表疏邪,和胃降逆-藿香正气散2. 饮食停滞:消食化滞,和胃降逆-保和丸【若积滞多兼腹满便秘-小承气汤;胃中积热上冲,食已吐,口臭而渴,苔黄脉数-竹茹汤】3. 痰饮内停:温化痰饮,和胃降逆-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4. 肝气犯胃:疏肝理气,和胃止呕-四逆散合半夏厚朴汤(或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虚证1. 脾胃虚弱:益气健脾,和胃降逆-香砂六君子汤2. 胃阴不足:滋养胃阴,降逆止呕-麦门冬汤十七、泻泄暴泻1. 寒湿泄泻:芳香化湿,解表散寒-藿香正气散【若无表证,湿邪较重-胃苓汤】2. 湿热泄泻:清热利湿-葛根黄芩黄连汤3. 伤食泄泻:消食导滞-保和丸久泻1. 脾虚泄泻:健脾益气-参苓白术散2. 肾虚泄泻:温补脾肾,固涩止泻-四神丸3. 肝郁泄泻:抑肝扶脾-痛泻要方十八、痢疾1. 湿热痢:清肠化湿,解毒,调气行血-芍药汤【痢疾初起,兼见表证恶寒发热,头痛身重-解表举陷,逆流挽舟-荆防败毒散】2. 疫毒痢:清热,解毒,凉血-白头翁汤合芍药汤3. 寒湿痢:温中燥湿,调和气血-不换金正气散4. 虚寒痢:温补脾肾,收涩固脱-附子理中汤或桃花汤合真人养脏汤5. 休息痢:温中清肠,佐以调气化滞-连理汤6. 噤口痢:属实者:泻热和胃,苦辛通降-开噤散或加玉枢丹属虚者:健脾和胃-六君子汤加石菖蒲、姜汁【久痢顽固不愈,寒热错杂-下痢时发时止,日久难愈,倦怠怯冷,临厕腹痛里急,舌淡苔腻,脉虚数-正虚邪恋,寒热错杂-温中清肠,调气化滞-乌梅汤】十九、腹痛1. 寒邪内阻:温里散寒,理气止痛-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2. 湿热壅滞:通腑泄热-大承气汤3. 中虚脏寒:温中补虚,缓急止痛-小建中汤4. 饮食停滞:消食导滞-枳实导滞丸5. 气机郁滞: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柴胡疏肝散6. 瘀血阻滞:活血化瘀-少腹逐瘀汤【少腹拘急冷痛,苔白,脉沉紧,喜温喜按,得温则减-下焦受寒,厥阴之气失于疏泄-暖肝煎腹中雷鸣彻痛,胸胁逆满,呕吐,苔白,脉沉紧-寒邪内阻,寒气上逆-附子粳米汤腹中痛不可忍,喜按喜温,手足逆冷,脉微欲绝-肾阳不足,寒邪内侵-通脉四逆汤】二十、胁痛1. 肝气郁结:疏肝理气-柴胡疏肝散2. 瘀血阻络: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血府逐瘀汤3. 湿热蕴结:清热化湿,理气通络-龙胆泻肝汤4. 肝阴不足:滋阴柔肝,养血通络-一贯煎【瘀血停着的胁痛,首选旋覆花汤;瘀血较重-复元活血汤】二十一、黄疸阳黄1. 湿热兼表:清热化湿,佐以解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甘露消毒丹2. 热重于湿:清热利湿,佐以通腑-茵陈蒿汤3. 湿重于热:除湿化浊,泄热除黄-茵陈四苓汤加味或甘露消毒丹4. 胆腑郁热:泄热化湿,利胆退黄-大柴胡汤5. 疫毒发黄:清热解毒,凉血开窍-千金犀角散;紫雪丹、至宝丹、安宫牛黄丸【砂石阻滞之阳黄:茵陈蒿汤合大柴胡汤】阴黄1. 寒湿证:温中化湿,健脾和胃-茵陈术附汤2. 脾虚证:补养气血,健脾退黄-小建中汤【阴黄日久成癥块:逍遥散合鳖甲煎丸】二十二、积聚聚证1. 肝气郁滞:疏肝解郁,行气消聚-木香顺气散2. 食浊阻滞:理气化浊,导滞通腑-六磨汤积证1. 气滞血阻:理气活血,通络消积-荆蓬煎丸(金铃子散合失笑散)【可选金铃子散、大七气汤、五积散】2. 气结血瘀:祛瘀软坚,补益脾胃-膈下逐瘀汤、六君子汤3. 正虚瘀结:补益气血,化瘀消积-八珍汤、化积丸二十三、鼓胀1. 气滞湿阻:疏肝理气,除湿散满-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2. 寒湿困脾:温阳散寒,化湿醒脾-实脾饮3. 湿热蕴结:清热利湿,攻下逐水-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舟车丸4. 肝脾血瘀:活血化瘀,行气利水-调营饮5. 脾肾阳虚:温补脾肾,行气利水-附子理中丸合五苓散、济生肾气丸6. 肝肾阴虚:滋养肝肾,凉血化瘀-六味地黄丸或一贯煎合膈下逐瘀汤7. 鼓胀出血:清胃泻火,化瘀止血-泻心汤合十灰散8. 鼓胀神昏:清心开窍-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或用醒脑静注射液静滴阳水1. 风水泛滥:疏风清热,宣肺行水-越婢加术汤【若汗出恶风,卫阳已虚-防己黄芪汤】2. 湿毒浸淫:宣肺解毒,利湿消肿-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3. 水湿浸渍:健脾化湿,通阳利水-五皮饮合胃苓汤4. 湿热壅盛:分利湿热-疏凿饮子【水肿湿热内蕴,脾失健运-黄连温胆汤加车前子】阴水1. 脾阳虚衰:温运脾阳,以利水湿-实脾饮2. 肾阳衰微:温肾助阳,化气行水-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二十五、淋证1. 热淋:清热利湿通淋-八正散2. 石淋:清热利湿,通淋排石-石苇散3. 气淋:实证-利气疏导-沉香散虚证-补中益气-补中益气汤4. 血淋:实证:清热通淋,凉血止血-小蓟饮子虚证:滋阴清热,补虚止血-知柏地黄丸5. 膏淋:实证:清热利湿,分清泄浊-程氏萆薢分清饮虚证:补虚固涩-膏淋汤6. 劳淋:健脾益肾-无比山药丸二十六、癃闭1. 膀胱湿热:清热利湿,通利小便-八正散2. 肺热壅盛:清肺热,利水道-清肺饮3. 肝郁气滞:疏利气机,通利小便-沉香散【若理气不足,合六磨汤】4. 尿路阻塞:行瘀散结,通利水道-代抵挡丸5. 脾气不升:升清降浊,化气利尿-补中益气汤合春泽汤6. 肾阳衰惫:温补肾阳,化气利尿-济生肾气丸、香茸丸、千金温脾汤合吴茱萸汤二十七、腰痛1. 寒湿腰痛:散寒除湿,温通经络-渗湿汤、肾着汤2. 湿热腰痛:清热利湿,舒筋活络-加味二妙散3. 瘀血腰痛: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身痛逐瘀汤4. 肾虚腰痛:偏阳虚:温补肾阳-右归丸偏阴虚:滋补肾阴-左归丸二十八、消渴上消1. 肺热伤津: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消渴方、白虎加参汤、二冬汤(肺热津亏,气阴两伤之消渴)中消1. 胃热炽盛:清胃泻火,养阴增液-玉女煎、白虎加人参汤、七味白术散【有大便闭结合增液承气汤】下消1. 肾阴亏虚:滋阴补肾,润燥止渴-六味地黄丸2. 阴阳两虚:温阳滋阴,补肾固摄-金匮肾气丸【并发雀盲:杞菊地黄丸、明目地黄丸、羊肝汤;疮毒痈疽-清热解毒,消散痈肿-五味消毒饮】外感头痛1. 风寒证:疏风散寒-川芎茶调散2. 风热证:疏风清热-芎芷石膏汤3. 风湿证:祛风胜湿-羌活胜湿汤内伤头痛1. 肝阳证:平肝潜阳-天麻钩藤饮2. 肾虚证:补肾养阴-大补元煎3. 气血虚证:气血双补-八珍汤4. 痰浊证:健脾化痰,降逆止痛-半夏白术天麻汤5. 瘀血证:通窍活络化瘀-通窍活血汤三十、眩晕1. 风阳上扰:平肝潜阳,滋养肝肾-天麻钩藤饮2. 肝火上炎:清肝泻火,清利湿热-龙胆泻肝汤3. 痰浊上蒙:燥湿祛痰,健脾和胃-半夏白术天麻汤【痰浊化热,痰火上犯-清化痰热-黄连温胆汤;素体虚寒,痰从寒化上犯清窍-温化寒痰-苓桂术甘汤合泽泻汤】4. 气血亏虚:补养气血,健运脾胃-归脾汤5. 肝肾阴虚:滋养肝肾,养阴填精-左归丸6. 瘀血阻窍:祛瘀生新,通窍活络-通窍活血汤三十一、中风1. 风痰瘀血,痹阻脉络:活血化瘀,痹阻脉络-化痰通络汤2. 肝阳暴亢,风火上炎:平肝泻火通络-天麻钩藤饮3. 痰热腑实,风痰上扰:化痰通腑-星蒌承气汤4. 气虚血瘀:益气活血,扶正祛邪-补阳还五汤5. 阴虚风动:滋养肝肾,潜阳熄风-镇肝熄风汤闭证1. 阳闭-痰热内闭清窍:清热化痰,醒神开窍-羚羊角汤配合灌服或鼻饲安宫牛黄丸2. 阴闭-痰湿蒙塞心神:温阳化痰,醒神开窍-涤痰汤配合灌服或鼻饲苏合香丸脱证8. 元气败脱,神明散乱:益气回阳固脱-参附汤三十二、痿证1. 肺热津伤(筋失濡养):清热润肺,濡养筋脉-清燥救肺汤2. 湿热浸淫(气血不运):清热燥湿,通利筋脉-加味二妙散3. 脾胃亏虚(精微不运):健脾益气-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汤、六君子汤4. 肝肾亏损(髓枯筋痿):补益肝肾,滋阴清热-虎潜丸三十三、痹症1. 行痹:宣痹通络为主,佐以疏风之品(祛风通络、散寒化湿化瘀)-宣痹达经汤、防风汤2. 痛痹:温经散寒为主,佐以和营之品-乌头汤、温经通痹汤3. 着痹:渗湿通经活络为主,佐以健脾之品-薏苡仁汤加减、蠲痹汤4. 热痹:清热解毒通络,佐以疏风之品-白虎加桂枝汤、宣痹汤、犀角散5. 尪痹:补肾祛寒为主,佐以活血通络之品-补肾祛寒治痹汤,宣痹化瘀涤痰汤6. 气虚血亏证:益气养血活络为主,佐以舒筋之品-气血并补荣筋汤【痹症风寒湿偏盛不明显,选用蠲痹汤为基础方;风寒湿阻滞经络,郁而化热-祛风通络,散寒除湿清热-桂枝芍药知母汤】【久痹气血不足,肝肾亏虚-补益气血,滋养肝肾,散寒除湿,祛风通络-独活寄生汤】【各种痹症迁延日久不愈,痰瘀痹阻-化痰祛瘀,搜风通络-桃红饮】三十四、内伤发热1. 气郁发热:疏肝理气,解郁泻热-丹桅逍遥散【肝郁发热日久,热邪伤阴,肝肾阴虚-滋水清肝饮】2. 血瘀发热: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3. 湿郁发热:利湿清热-三仁汤4. 气虚发热:益气健脾,甘温除热-补中益气汤5. 血虚发热:益气养血-归脾汤6. 阴虚发热:滋阴清热-清骨散7. 阳虚发热:温补阳气,引火归元-金匮肾气丸三十五、虚劳气虚1. 肺气虚:补益肺气-补肺汤2. 心气虚:益气养心-七福饮3. 脾气虚:健脾益气-加味四君子汤4. 肾气虚:益气补肾-大补元煎血虚1. 心血虚:养血宁心-养心汤2. 脾血虚:补脾养血-归脾汤3. 肝血虚:补血养肝-四物汤阴虚1. 肺阴虚:养阴润肺-沙参麦门冬汤2. 心阴虚:滋阴养心-天王补心丹3. 脾胃阴虚:养阴和胃-益胃汤4. 肝阴虚:滋养肝阴-补肝汤5. 肾阴虚:滋补肾阴-左归丸阳虚1. 心阳虚:益气温阳-保元汤2. 脾阳虚:温中健脾-附子理中汤3. 肾阳虚:温补肾阳-右归丸【虚劳感邪后,更易伤元气-扶正与驱邪兼顾-薯蓣丸】【虚劳日久,气血运行不畅而有血瘀,症见肌肤甲错,面目黯黑-祛瘀生新-大黄蛰虫丸】14个常见病症得辨证论治规律:肺痿、肺痨、自汗盗汗、厥证、噎膈、呃逆、霍乱、便秘、虫证、痉证、瘿病、疟疾、遗精、耳聋耳鸣。
中医内科学课件第四章3.积聚
气滞血瘀证是由于气机不畅、血脉瘀阻所致,患者常常出现疼痛固定、刺痛、肿块等症状。疼痛部位多在胸胁、 脘腹等处,且疼痛性质多为刺痛或胀痛。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面色晦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等症状。治疗气滞 血瘀证应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原则,通过中药调理和针灸治疗来缓解症状。
痰湿凝聚证
总结词
痰湿凝聚证也是积聚的一种证候,主要表现为形体肥胖、肢体困重、舌苔厚腻等 症状。
THANKS
感谢观看
注意事项
01
02
03
避免盲目用药
治疗积聚的药物多具有一 定的攻伐作用,应在医生 指导下使用,避免盲目用 药造成不良反应。
注意饮食禁忌
治疗期间应注意饮食禁忌, 避免食用与治疗药物相克 的食物,以免影响治疗效 果。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 规律作息、避免熬夜等, 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促 进康复。
VS
详细描述
肝气郁结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 致,患者常常情绪低落、忧虑重重,导致 肝气郁结,影响气血运行。其主要症状包 括胁肋胀痛、胸闷不舒、善太息等,有时 还会出现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治疗肝 气郁结证应以疏肝理气为原则,通过中药 调理和心理疏导来缓解症状。
气滞血瘀证
总结词
气滞血瘀证是积聚的另一种证候,主要表现为疼痛固定、刺痛、肿块等症状。
药物治疗
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积聚的具体证型,选用适当的中药进行治疗, 以缓解症状、控制病情。
针灸治疗
针灸可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对于缓解积聚引起的疼痛、胀满等症 状有较好的效果。
推拿按摩
通过推拿按摩的方法,可以促进气血流通,缓解积聚引起的各种不适 症状。
饮食调理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合理的饮食调理对于积聚的康复也非常重要。应 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食疗方剂,以辅助治疗。
中医内科指导:聚证的辨证要点
1.辨积与聚积与聚虽合称为一个病证,但两者是有明显区较别的。
积证具有积块明显,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程较长,多属血分,病情较重,治疗较难等特点;聚证则无积块,腹中气时聚时散,发有休止,痛无定处,病程较短,多属气分,一般病情较轻,相对地治疗亦较易。
至于古代文献以积为脏病,聚为腑病,则不可拘泥,实际上不少积证的积块就发生在胃、肠。
2.辨部位积块的部位不同,标志着所病的脏腑不同,临床症状、治疗方药也不尽相同,故有必要加以鉴别。
从大量的临床观察来看,在内科范围的脘腹部积块主要见于胃和肝的病变。
右胁腹内积块,伴见胁肋刺痛、黄疸、纳差、腹胀等症状者,病在肝;胃脘部积块伴见反胃、呕吐、呕血、便血等症状者,病在胃;右腹积块伴腹泻或便秘、消瘦乏力,以及左腹积块伴大便次数增多、便下脓血者,病在肠。
3.辨虚实积证大体可分为初、中、末三期,一般初期正气未至大虚,邪气虽实而不甚,表现为积块较小、质地较软,虽有胀痛不适,而一般情况尚可。
中期正气渐衰而邪气渐甚,表现为积块增大、质地较硬、疼痛持续,并有饮食日少,倦怠乏力,形体消瘦等症。
末期正气大虚而邪气实甚,表现为积块较大、质地坚硬,疼痛剧烈,并有饮食大减,神疲乏力,面色萎黄或黧黑,明显消瘦等症。
中医内科学-积聚
历史沿革
• 积聚首先在《内经》中提出。《灵枢· 五变》:“人之善病胸中 积聚者,……如此,则肠胃恶,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伤。” • 《难经· 五十五难》明确了积与聚在病理及临床表现上的区别, 指出:“积者五脏所生,聚者六腑所成。” • 《金匾要略·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篇中进一步说明:“积 者,脏病也,终不移;聚者,腑病也,发作有时。” • 《诸病源候论· 积聚病诸候》对积聚的病因病机有较详的论述, 并认为积聚一般有一个渐积成病的过程,“诸脏受邪,初未能 为积聚,留滞不去,乃成积聚”。 • 《景岳全书· 积聚》篇认为积聚治疗“总其要不过四法,曰攻曰 消曰激曰补,四者而已”,并创制了化铁丹、理阴煎等新方。 • 《医宗必读· 积聚》篇则提出了积聚分初、中、末三个阶段的治 疗原则,受到后世医家的重视。在古代文献中,还有症瘕、癖 块、痞块之名,亦属积聚。
与西医联系
•
在西医学中,凡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脾 肿大、腹腔肿瘤以及增生型肺结核等,多属 “积”之范畴;胃肠功能紊乱、不完全性肠 梗阻等原因所致的包块,则与“聚”关系密 切。当这些疾病出现类似积聚的证候时,可 参阅本节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病因
• • • • 1.情志失调 2.饮食所伤 3.感受寒邪 4.它病转归
辨证论治-分证论治(聚证)
• 1.肝气郁滞 • 证候:腹中气聚或结块柔软,攻窜胀痛, 时聚时散,脘胁之间时或不适,苔薄, 脉弦。
辨证论治-分证论治(聚证)
• 治法:疏肝解郁,行气消聚。 • 方药:木香顺气散加减。 • 方解:本方具有行气温中,散寒化湿,疏肝解郁的功效。 方中以木香、砂仁、苍术、厚朴、橘皮、甘草(即香砂平 胃散)行气温中,散寒化湿;配伍台乌药、桂皮、生姜、 积壳以增强温中理气的作用;香附、青皮疏肝理气解郁。 • 如兼瘀象者,加延胡索、莪术等; • 若寒甚可加高良姜温中散寒; • 若肝郁化火则去乌药、桂皮加丹皮、栀子以清肝泻火。
中医内科指导:震颤的转归预后及预防
本病多为原发性的,亦可继发于湿热病、中风、中毒、颅脑外伤等疾病。
临床多呈缓慢进展加重,有时病情可暂时停止进展,也有在数年内迅速发展至完全残废者,一般不能自动缓解,治疗较难,预后欠佳。
体质强盛,正气尚充,病程较短的病人,运用中医治疗,部分病人可痊愈,部分病例在一定程度上病情可得到控制。
少数气血亏虚,肾阴亏损,虚风内动病人,经益气养血、育阴熄风治疗,也有一定好转。
但若失治或调摄治疗不当,以致气血大亏,脏器虚损,则逐年加重,可转为痴呆,每多并发它证而不治。
【预防与调摄】
增强人体正气,避免和消除导致颤震的各种致病因素,如尽量保持安定情绪,切忌忧思郁怒等不良的精神刺激;环境应保持安静舒适,避免受风、受热、受潮,生活要有规律,劳逸适度,节制房事;饮食清淡,进食尽可能定时定量;勿暴饮暴食及嗜食肥甘厚味,戒除烟酒,忌过咸伤肾之品;防止中毒及颅脑损伤等,对预防颤震的发生都有作用。
调摄护理方面,尚应加强功能锻炼,做适量被动运动,按摩肢体,行走等活动要注意安全,做好帮助喂哺等生活护理工作。
中医内科学知识点总结
中医内科学一、名解1、真头痛:为头痛的一种特殊重症, 其特点为起病急骤, 多表现为突发的剧烈头痛, 持续不解, 阵发加重, 手足逆冷至肘膝, 甚至呕吐如喷, 肢厥、抽搐。
2、眩晕: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 晕是指头晕甚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
二者常同时并见, 故统称为“眩晕”。
3、关格:是以脾肾虚衰,气化不利,浊邪壅塞三焦,而致小便不通与呕吐并见为临床特征的危重病证。
4、郁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致,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有异物梗塞等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
5、血证:凡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泄于前后二阴,或渗出于肌肤,所形成的一类出血性疾患,统称为血证。
6、自汗:不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白昼时时汗出,动辄益甚者,称为自汗;7、盗汗:寐中汗出,醒来自止者,称为盗汗,亦称为寝汗。
8、外感表实无汗为刚痉,表虚有汗为柔痉。
9、痿证是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不能随意运动,或伴有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
10、颤证是指头部或肢体摇动颤抖,不能自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二、填空、选择1、积聚:病因:情志失调、饮食所伤、感受寒邪、病后所致;病机:气机阻滞,瘀血内结,聚证以气滞为主;积证以血瘀为主;病位:肝脾。
食滞痰阻证—临床表现:腹胀或痛、腹部时有条索状物聚起,按之胀痛更甚,便秘,纳呆,舌苔腻,脉弦滑等。
2、鼓胀:病变脏器:主要在于肝脾, 久则及肾。
3、内伤头痛病因:情志不遂、饮食劳倦、跌扑损伤、体虚久病、禀赋不足、房劳过度;风寒头痛特点:头痛连及项背,常有拘急收紧感或伴恶风畏寒,遇风尤剧,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
内伤头痛常见证型:肝阳、血虚、痰浊、肾虚、淤血头痛。
痰浊头痛:临床表现:头痛昏蒙, 胸脘满闷, 纳呆呕恶, 舌苔白腻, 脉滑或弦滑。
治法: 健脾燥湿, 化痰降逆。
代表方: 半夏白术天麻汤。
药物:半夏、陈皮; 白术、茯苓; 天麻、白蒺黎、蔓荆子。
中医内科学教学大纲
《中医内科学》教学大纲(供五年制中医专业骨伤方向使用)前言中医内科学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运用辨证论治的原则,系统地阐述和处理内科病证的一门学科。
是高等中医药院校的主干课程之一。
中医内科学是临床课之首,是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与临床各学科课程的桥梁,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历来为人们所重视。
基础理论知识只有经过内科学的进一步讲授和临床实习,才能达到深入理解和掌握,临床各学科则必须以内科学作基础,才能更好地熟悉本学科的特点和技能,这就是内科学重要性之所在。
本教学大纲的内容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
总论部分列有三个内容,第一为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第二为中医内科学基础,包括病因学、病机学、分类学、治疗学的知识;第三为中医内科临证方法和病历书写,各论列50个病证,分设概述、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诊断、辨证论治、转归预后、预防与调摄,后附文献摘要、现代文献索引等。
学时分配:课堂教学144学时。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按照本大纲的教学要求,突出重点,合理分配学时,可适当配合多媒体课件及声像材料,为学生的临床实习做好准备。
总论[目的要求]1.掌握中医内科临证方法中医内科病历书写的格式及内容。
2.掌握中医内科病历书写的格式及内容。
3.熟悉中医内科学病因学、病机学、分类学及治疗学的特点。
4.了解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明确中医内科学的的任务及中医内科学的特点。
5.了解中医内科学的发展简史。
[教学内容]1.讲述中医内科学的定义、任务、特点。
2.简介中医内科学的发展简史。
3.讲解与分析病因学的特点。
4.讲解与分析病机学的特点。
(1)脏腑病机、病证的概念及特点。
(2)气血病机、病证的概念及特点。
(3)风火湿痰病机、病证的概念及特点。
(4)六经病机、病证的概念及特点。
(5)卫气营血病机、病证概念的及特点。
(6)三焦病机、病证的概念及特点。
5.分析与讲解分类学与治疗学的特点。
6.分析与讲解中医内科临证方法特点。
7.重点讲解中医内科病历书写格式及内容。
中医内科学_沈英森_积聚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聚者气聚时聚时散,仅限于腹部。
积者腹内积块,固定不移。三者 主症不同。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l.辨积与聚的不同 积证具有积块明显,固定不移, 痛有定处,病程较长,多属血分, 病情较重,治疗较难等特点。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痛,时聚时散,或有如条状物聚 起在腹部。 一般病程较短,全身症状亦不如 积证明显。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病因病机】
一、病因
l.情志抑郁,气滞血瘀
2.酒食内伤,滋生痰浊
3.邪毒侵袭,留着不去 4.它痛转归,日久成积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l.情志抑郁,气滞血瘀
积证表现为腹内结块,固定不移,
并且结块大多由小渐大,由软渐 硬,初觉胀痛,继则疼痛逐渐加 剧。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一般病程较长,病情较重。
腹内病变的同时,常出现饮食减
少,倦怠乏力,病情较重者甚至 面色萎黄,形体日渐消瘦。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聚证则表现为腹中气聚,攻窜胀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中期积块渐大,质渐坚硬,而正
气渐伤,邪盛正虚,治宜攻补兼 施。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末期积块坚硬,形瘦神疲,正气
伤残,治宜扶正培本为主,酌加 理气、化瘀、消积之品,切忌攻 伐太过。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3. 治疗中,处理好攻法与补法的关系。
暨南大学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
(2)胃肠X线钡餐摄片及气钡双重
造影、纤维结肠镜检查等,往往 有异常发现。
考研中医综合大纲详解:中医内科学
考研中医综合大纲详解:中医内科学一、中医内科学考查目标中医内科学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本学科中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二、中医内科学考点解析(一)总论结合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进行复习。
(二)各论1.下列常见内科病证的概念、沿革、病因病理、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分证论治、转归预后、预防调摄及研究进展。
感冒、咳嗽、肺痈、肺胀、哮证、喘证、痰饮、血证,心悸、胸痹心痛、不寐、郁证、癫狂、痫证、痴呆、胃痛、痞满、呕吐、泄泻、痢疾、便秘、腹痛、胁痛、黄疸、积聚、鼓胀、头痛、眩晕、中风,水肿、淋证、癃闭、腰痛、消渴、痹证、痿证、内伤发热、虚劳、厥证、关格、瘿病。
2.下列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肺痿、肺痨、自汗盗汗、噎膈、呃逆、痉证、疟疾、遗精、耳鸣耳聋、颤证。
3.下列病证的比较鉴别中医内科病证的概念、病理、临床表现、治法、方药等方面互相之间存在相似而又相异之处,正确地加以比较、鉴别对于提高中医理论、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1)感冒与温病早期。
(2)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
(3)风寒感冒与风寒咳嗽。
(4)风热感冒与风热咳嗽。
(5)风热咳嗽与肺痈。
(6)肺痈与肺痨。
(7)哮证与喘证。
(8)实喘与虚喘。
(9)肺胀与咳嗽、喘证、痰饮。
(10)肺胀与心悸、水肿。
(11)肺痨与虚劳。
(12)苓桂术甘汤与甘遂半夏汤治疗饮停于胃。
(13)自汗与脱汗、战汗、黄汗。
(14)相同病理,导致不同血证。
(15)相同处方,治疗不同血证。
(16)胸痹与真心痛。
(17)胸痹与胃痛、胁痛、悬饮。
(18)惊悸与怔忡。
(19)内伤发热与外感发热。
(20)癫、狂、痫证。
(21)中风、厥证、痫证、痉证。
(22)中风之中脏腑与中经络。
(23)刚痉与柔痉。
(24)暑厥、气厥、蛔厥。
(25)头痛与眩晕。
(26)诸痛的部位、性质、特点与辨证论治。
(27)引起昏迷的常见病证。
中医内科学证治分类
下列常见内科病证的概念、沿革、病因病机、辨证要点、治疗原则、分证论治、转归预后、预防调摄和临证备要。
1.感冒:(寒荆热银暑新加,气虚参苏阴葳蕤)1.风寒束表证:辛温解表-荆防败毒散、荆防达表汤。
2.风热犯表证:辛凉解表-银翘散、葱豉桔梗汤。
3.暑湿伤表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4.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
5.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2.咳嗽:(寒三止嗽热桑菊,温燥桑杏凉杏苏;痰湿二三热清化,肝火泻黛肺阴沙)1.风寒袭肺证: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止咳散2.风热犯肺证: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3.风燥伤肺证:疏风清肺,润肺止咳-(温燥)桑杏汤、(凉燥)杏苏散。
4.痰湿蕴肺证:燥湿化痰,理气止咳-二陈平胃散+三子养亲汤。
5.痰热郁肺证:清热肃肺,豁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6.肝火犯肺证:清肺泻肝、顺气降火-加减泻白散+黛蛤散。
7.肺阴亏耗证: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
3.肺痈:(初银成千金解散,溃桔沙清桔杏煎)1.初期:清肺化痰,疏散风热-银翘散。
2.成痈期:清肺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如金解毒散。
3.溃脓期:清肺解毒,化瘀消痈-加味桔梗汤。
4.恢复期:清养补肺-沙参清肺汤、桔梗杏仁煎。
4.肺胀:(蒙涤至安浊苏三,痰热桑皮或越半;肺肾气虚平固补,阳虚真武五苓散)1.痰浊壅肺证:化痰降气,健脾益肺-苏子降气汤+三子养亲汤。
2.痰热郁肺证:清肺化痰,降逆平喘-越婢加半夏汤、桑白皮汤。
3.痰蒙神窍证:涤痰、开窍、熄风-涤痰汤+安宫牛黄丸、至宝丹。
4.肺肾气虚证: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补肺汤。
5.阳虚水泛证: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五苓散。
5.哮病:(冷热射青定越夏,寒包青石厚朴麻;风三虚固脱急脉,脾六肾金生地加)1.发作期:①冷哮证:温肺散寒、化痰平喘一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
②热哮证:清热宣肺、化痰定喘一定喘汤、越婢加半夏汤。
③寒包热哮证:解表散寒,清热化痰一小青龙加石膏汤、厚朴麻黄汤。
中医内科学-聚证(本科十三五教材)
2.食滞痰阻
临床表现:腹胀或痛,腹部时有条索状物聚起,重按则胀痛更甚,便秘,纳呆; 舌苔腻,脉弦滑。
治法:导滞通便,理气化痰。 代表方:六磨汤。
本方由沉香、木香、槟榔、乌药、枳实、大黄组成。可加山楂、莱菔子予以增强 健胃消食之功效。痰浊中阻,呕恶苔腻者,加半夏、陈皮、生姜。若伴有脘腹胀 痛、下痢泄泻,或大便秘结,小便短赤等表现,可予枳实导滞丸;若脘腹痞满胀 痛加剧,赤白痢疾,里急后重者,则可予木香槟榔丸。
图8-4聚证病因病机演变图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腹内结块,聚散无常,或痛或胀,以胀为主,痛无定处,时作时止为临床特征。 聚证多属胃肠道的炎症、痉挛、梗阻等病变,可结合X片、B超及钡剂造影等检
查明确诊断。
(二)鉴别诊断
1.气鼓
两者皆可由情志失调引起的肝郁气滞所致,病位皆在肝脾,均具有脘腹满闷、胀 痛等表现。鼓胀之气鼓以腹部膨隆,腹部按之空空然,叩之如鼓为主症,以腹部 胀满膨隆为主要特征;聚证以腹中气聚,局部可见结块,望之有形,按之柔软, 聚散无常,或胀或痛,痛无定处为主症,以腹部局部包块为主要特征。
Hale Waihona Puke 聚证的治疗,重在处理好攻补的关系,对攻伐药物应用应当权衡,不宜过用,应 当注意顾护卫气。正如《医宗必读·积聚》言:“初者,病邪初起,正气尚强, 邪气尚浅,则任受攻;中者,受病渐久,邪气较深,正气较弱,任受且攻且补; 末者,病魔经久,邪气侵凌,正气消残,则任受补。”
2.胃痞
两者均可因情志失调而致气滞痰阻,出现脘腹满闷之症。胃痞临床表现为满闷不 适,系自觉症状,而外无形征可见,更无包块可扪及;聚证以腹中气聚、攻窜胀 满、时作时止为临床特征,其发作时,腹中气聚胀满,腹内结块望之有形,但按 之无块,缓解时气聚胀满的现象消失,腹内结块消散,脘腹胀闷缓解。
中医内科指导:聚证的治疗原则
聚证重调气,积证重活血。
聚证病在气分,以疏肝理气、行气消聚为基本治则,重在调气;积证病在血分,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基本治则,重在活血。
要注意区分不同阶段,掌握攻补分寸。
积证初期,积块不大,软而不坚,正气尚可,治疗以攻邪为主,予以行气活血、软坚消积;中期积块渐大,质渐坚硬,而正气渐伤,邪盛正虚,治宜攻补兼施;末期积块坚硬,形瘦神疲,正气伤残,治宜扶正培本为主,酌加理气、化瘀、消积之晶,切忌攻伐太过。
在积证的治疗中,应注意处理好攻法与补法的关系,正如《景岳全书·积聚》所说:“治积之要,在知攻补之宜,而攻补之宜。
当于孰缓孰急中辨之。
”在治疗中应注意“治实当顾虚”,“补虚勿忘实”,可根据具体情况,或先攻后补,或先补后攻,或寓补于攻,或寓攻于补。
重点疾病转归预后
重点疾病转归/预后
1、咳嗽的转归:
内伤咳嗽; 肺痿:; 喘证; 肺胀
2、肺胀的危害:
心慌心悸、面唇紫绀、肢体浮肿、嗜睡昏迷、吐血便血、谵妄、抽搐厥脱。
3、痈证的病机转化取决于:
正气的盛衰、痰邪深浅
4、厥证病理转归
阴阳气血不相顺接,阴阳离绝,一厥不复之死证。
阴阳气血失常,或气血上逆,或中气下陷,或气机逆乱而阴阳尚未离绝。
各种证候之间的转化。
5、阳黄转化为阴黄的因素:
久嗜生冷、过服苦寒药。
6、积聚预后:
出血、黄疸、腹满肢肿(鼓胀)、内伤发热。
7、鼓胀变证:
大出血、昏迷、虚脱。
鼓胀合并证: 水肿; 黄疽; 内伤发热。
8、水肿后期可发展为:
关格、癃闭、眩晕、心悸、虚劳。
9、淋证的转化:
水肿、癃闭、关格、头痛、眩晕、虚劳。
10、血证的预后有关因素:
病因;出血量多少;兼见症状;病程转归。
11、消渴转归:
阴损及阳,阴阳俱虚;久病入络,血脉瘀滞。
消渴转化: 肺癆;白内障、雀目、耳聋(杞菊地黄丸/羊肝丸/明目地黄丸);中风;水肿;疮疖疽痈(五味消毒饮);厥证;内伤发热。
12、影响虚劳顶后的因素:
体质强弱;脾肾的盛衰;能否解除治病原因;是否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护理。
13、痹证日久病理转归:
瘀血;痰浊;累及脏腑;心痹;气血亏虚。
14、肥胖合并证:
消瘅;消渴;头痛;胸痹;中风;胆胀;湿痹。
中医内科学——积聚
舌象:舌苔腻, 脉象:脉弦滑等。
治法:理气化痰,导滞散结。 代表方:六磨汤加减。 常用药:大黄、槟榔、枳实、沉香、木香、乌药。
积证
(1)气滞血阻证
主症:腹部积块质软不坚,固定不移,胀痛不适, 舌象:舌苔薄, 脉象:脉弦等。
治法:理气消积,活血散瘀。 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加减。 常用药:柴胡、青皮、川楝子、丹参、延胡索、蒲黄、五灵脂。
三棱、莪术、阿魏、瓦楞子、五灵脂、香附、槟榔。
05 临证加减
聚证之食滞痰阻证,若因蛔虫结聚,阻于肠道所致者,可加入鹤 虱、雷丸、使君子等驱蛔药物;
若痰湿较重,兼有食滞,腑气虽通,苔腻不化者,可用平胃散加 山楂、六曲。
06 转归预后
积证的转归 积疗以行气散结为主。
分证论治
聚证
积证
聚证
(1)肝气郁结证
主症:腹中结块柔软,时聚时散,攻窜胀痛,脘胁胀闷不适, 舌象:苔薄, 脉象: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行气散结。 代表方:逍遥散、木香顺气散加减。 常用药:柴胡、当归、白芍、甘草、生姜、薄荷、香附、青皮、
枳壳、郁金、台乌药。
(2)食滞痰阻证
3.范围
凡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脾肿大、增生型肠结核、腹腔肿瘤等,多 属“积”之范畴; 胃肠功能紊乱、不完全性肠梗阻等原因所致的包块,则与“聚” 关系密切。
02 病因病机
病因
内因:情志失调,饮食所伤,病后所致(黄疸、久疟、感染虫毒、 久泻、久痢)。
外因:感受寒邪。
病位病机病性
积聚的病位主要在于肝脾。 基本病机为气机阻滞,瘀血内结。聚证以气滞为主,积证以血瘀
(2)瘀血内结证
主症:腹部积块明显,质地较硬,固定不移,隐痛或刺痛, 兼症:形体消瘦,纳谷减少,面色晦暗黧黑,面颈胸臂或有血痣
临床观察疾病的转归和预后
临床观察疾病的转归和预后在临床医学领域中,对疾病的转归和预后进行观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疾病的发展趋势,从而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通过严密的观察和记录,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准确的医疗建议,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后果的发生。
本文将从临床观察疾病的转归和预后的重要性、方法和意义等方面展开论述。
在临床实践中,对疾病的转归和预后进行观察是医生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
疾病的转归指的是疾病从开始到结束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发展变化,包括病情好转、病情稳定和病情加重等情况。
预后则是指疾病的发展趋势和结局,可以分为良好预后和不良预后两种。
了解疾病的转归和预后可以帮助医生更全面地评估病情,制定更科学的治疗计划,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那么,在临床观察疾病的转归和预后时,医生应该采取哪些方法呢?首先,医生应当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分析,包括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其次,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和治疗情况来制定合理的随访计划,对病情进行动态监测。
最后,医生应当定期与患者进行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通过对疾病的转归和预后进行观察,不仅有助于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还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医疗保健服务。
此外,及时评估疾病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医生更好地预测疾病的变化,为患者提供更准确的医疗建议。
总的来说,对疾病的转归和预后进行严密观察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有助于医生更好地了解疾病的发展趋势,还可以为患者提供更科学的治疗方案。
因此,在临床医学实践中,医生应当重视对疾病的转归和预后进行观察,并根据观察结果制定合理的治疗计划,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后果的发生。
【文章字数:498】。
中医内科学:积聚的病机及鉴别诊断
中医内科学:积聚的病机及鉴别诊断为考生提供中医内科学知识:重要考点积聚的病机及鉴别诊断。
积聚的病机发病积聚病机关键为气滞血瘀,而形体壮盛之人,正气充盛,气血流畅,不致郁滞为患,则积聚无由所生,而形体虚弱,正气不足,气血皆虚,运行迟缓,则每遇邪犯,易罹郁滞为患,导致本病的发生。
病位在腹腔内,肝、脾、胃、肠为主要病变部位。
病性初期-邪气壅实,正气未虚,病理性质属实;中期-积聚日久,病势较深,正气耗伤,可转为虚实夹杂之证;后期-气血衰少,体质赢弱,则往往转为正虚为主。
病机转化在本病的病变过程中,气滞可致血瘀;而血瘀亦可阻滞气机,使气滞更甚。
初起多为气机阻滞或气滞湿阻之实证;如果气机不利,郁而化热,热结肠腑,则可出现阳明腑实证;另外如果气聚不散,日久气血凝滞,结而成块,则由聚证转为积证。
积聚日久或失治误治,则转为邪实正虚之证。
积聚的鉴别诊断1. 积聚与痞满(1)积聚:是腹内结块、痛或胀,不仅有自觉症状,而且有结块可扪及。
(2)痞满:是指脘腹部痞塞胀满,系自觉症状,而无块状物可扪及。
以患者自觉脘腹痞塞不通、满闷不舒为主要症状,但腹部无气聚胀急之形,更不能扪及坚积包块。
2. 症积与瘕聚(1)症就是积,症积指腹内结块有形可征,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病位-病属血分,多为脏病,形成的时间较长,病情一般较重;(2)瘕聚:腹内结块聚散无常,痛无定处,病位-病在气分,多为腑病,病史较短,病情一般较轻。
例题:积聚的病机主要是?A.湿痰内聚,气血瘀滞B.虫阻脉道,血络受阻C.气滞血瘀,水停腹中D.气机阻滞,瘀血内结E.痰湿内阻,瘀血内结正确答案:D。
中医内科学积聚
加减:
•寒甚:腹痛较剧,肢冷,得温痛减 —肉桂、高良姜温中理气止痛. •热象:口苦,舌质红,去乌药、苍 术,加左金丸泄肝和胃. •年 老 体 虚 : 神 疲 、 乏 力 、 便 溏 者加党参、白术健脾益气. 症状缓解后可用逍遥散善后.
二、各自的特征: 积证—腹内结块,固定不移,由
小渐大,由软渐硬,初觉胀痛,继则剧 痛,痛程长,病情重,伴有脾虚症状.
聚证—腹中气聚,攻窜胀痛,时聚时 散,或有条状物聚起在腹部一般病 程短,病情轻,伴随症不明显.
金匮要略:积者脏病也,终不移; 聚者,腑病也,发作有时,辗转痛移,为 可治. 景岳全书:积者,积垒之谓,由渐而 成也.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积与聚的不同 积证—积块明显,固定不移,痛有定
处,病程较长,多属血分,病情较重,治疗 较难.
聚证—无积块,腹中气时聚时散,发 有休止,痛无定处,病程较短,多属气分, 病情较轻,治疗较易.
2、辨积块的部位 右胁—病在肝,常伴见胁肋疼痛,
黄疸、纳呆、腹胀等 心下胃脘—病在胃伴见反胃、呕
诊断:积证 辨证分型:正虚血瘀 方药: 党参20 黄芪30 白术12 茯苓20 熟地12 当归10 白芍15 田七6 半夏12 仙鹤草30 瓦楞子15 丹参30 舌蛇草30 半枝莲30 甘草5
积聚
一、定义 积聚是由于正气亏虚,脏腑失和,
气滞、血瘀、痰浊蕴结腹内而致, 以腹内结块,或胀或痛为主要临床 特征的一类病证.
病因:正气亏虚,脏腑失和 病机:气滞血瘀痰浊蕴结腹内 病位:腹部 临床特征:腹内结块,或胀或痛
二、源流:
积聚病名首见于内经 灵枢•五变:人之善病肠中积聚 者,……皮肤薄而不择…….如此, 则肠胃恶,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 伤. 内经伏梁、息贲、肥气、奔豚 等.
中医内科学——积证、聚证
中医内科学——积证、聚证1、积证的特征不包含A、结块有形可征B、痛有定处C、结块聚散⽆常D、多为脏病2、积证患者见到下列哪项病症不属病重A、黄疸B、吐⾎C、⽔⿎D、胁痛3、患者腹部结块,固定不移,胀痛不适,苔薄脉弱,其诊断是A、积证属正虚瘀结B、积证属⽓滞⾎阻C、聚证属⾷滞痰阻D、聚证属肝⽓郁结4、病积聚之轻者,症见脘腹痞满,⾷少纳呆,⾆苔⽩腻,脉象弦缓。
治疗宜⽤A、⽊⾹顺⽓散B、四逆散C、柴胡疏肝散D、⾹苏散E、胃苓汤5、患者腹胀且痛,便秘纳呆,时有如条状物伏于腹部,重按则胀痛更甚,苔腻,其诊断是A、⽓结⾎瘀之积证B、肝⽓挟痰之聚证C、⾷滞痰阻之聚证D、肝郁⽓滞之聚证E、⽓郁⾎瘀之积证答案与解析1、【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本题的关键在于积证和聚证的鉴别。
积证结块有形可征(A对),聚证腹内结块聚散⽆常(C错,为本题正确答案);积证痛有定处(B对),聚证痛⽆定处;积证多为脏病(D 对),聚证多为腑病。
2、【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积聚⽇久,可发⽣严重变证,如湿热瘀结,胆汁泛溢,可出现黄疸(A对)。
⽓⾎瘀阻,⾎不循经导致出⾎,可见吐⾎(B对)。
⽓⾎⽔湿瘀阻,⽔湿泛滥,可出现⽔⿎(C对)。
胁痛并⾮积证⽇久导致的变证(D错,为本题正确答案)。
3、【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患者腹部结块,固定不移,辨为积证瘀⾎阻滞,⼜见胀痛不适,苔薄脉弱,多提⽰⽓滞之象,故诊为积证之⽓滞⾎阻证(B对),⽅⽤柴胡疏肝散合失笑散加减,以理⽓活⾎,消积散瘀。
积证属正虚瘀结(A错)多见积块坚硬,隐痛或剧痛,饮⾷⼤减,消瘦形脱,神倦乏⼒等虚象;聚证属⾷滞痰阻(C错)多见腹胀或痛,腹部时有条索状物聚起,便秘,纳呆之⾷阻中焦之象;聚证属肝⽓郁结(D错)多见腹中结块攻窜胀痛,时聚时散,脘胁胀闷不适,且常随情绪波动⽽起伏。
4、【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题中症状⽆明显腹部积块,故为聚证之轻证;“脘腹痞满,⾷少纳呆,⾆苔⽩腻,脉象弦缓”为寒湿之邪侵袭,寒湿中阻,⽓机不畅所致;治宜温中散寒,⾏⽓化湿,⽅选疏肝⾏⽓、温中化湿的⽊⾹顺⽓散(A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证的预后一般较好,而积证的预后一般较差。
正如《景岳全书·积聚》所说:“无形之聚其散易,有形之积其破难。
”一般的聚证,若治疗得当,解除了病因,可望治愈。
但亦有部分反复发作,或先因气聚,日久则血瘀成积者。
积证在腹部扪到积块之前,大多已经历了一段病程,所以当发展成为积证时,。
治疗比较困难。
早在唐代《外台秘要·卷十二》就谈到:“凡症坚之起,多以渐生,而有觉便牢大者,自难疗也。
”现在由于医学的进展,积证的预后已有了很大的好转,可以使患者的症状有所减轻,生存时间延长,部分患者甚至可望获得治愈。
积证后期,因肝胆疏泄失常,胆汁外溢而出现黄疸;水液内聚而成为鼓胀;火热灼伤脉络,或气虚不能摄血,血液外溢?,而致吐血、便血、衄血等,均为病情重笃,预后不良之象,当积极救治。
【预防与调摄】
积聚之病,起于情志失和者不少,故正确对待各种事物,解除忧虑、紧张,避免情志内伤,对防与治均很重要。
饮食上应少食肥甘厚味及辛辣刺激之晶,多吃新鲜蔬菜。
注意劳逸适度,避免过劳。
如有胃脘痛、胁痛、泄泻、便血等病证,应及早检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