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二)教案14 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精品教案】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优秀教案--4.7《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精品教案修正版

【精品教案】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优秀教案--4.7《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精品教案修正版

必修一4.7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教材上设计了两个大问题,1.共点力的平衡条件,2.超重和失重,每个问题都给出了相关定义和一个配套例题,要能灵活应用第一个问题,还需要设计相关练习,第二个问题理解起来有难度,需要设计贴近生活易于理解的实验,帮助学生理解。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状态的概念,能推导出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会用共点力平衡条件解决有关力的平衡问题。

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理解产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和实质。

进一步熟练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处理多共点力平衡问题时一题多解的能力。

引导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发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及实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学以致用”的思想,有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实践的意识,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问题。

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及应用。

发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超重、失重现象的实质及本质。

四、学情分析学生预习知识后,能够理解基本定义,和第一个问题的相关例题,对于第二个问题的实质还是会存在问题。

五、教学方法引导法和实验法六、课前准备充分备课,设计过程、练习、实验和实验仪器。

七、课时安排一个课时完成八、教学过程(一)、回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有关知识,都是哪两种类型:(二)、引入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

首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个概念:平衡状态。

什么叫做平衡状态。

生:如果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师: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它的受力特点是什么? 生:因为牛顿定律是力与运动状态相联系的桥梁,所以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 F a 合 知当合外力为0时,物体的加速度为0,物体将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师:当一个物体受几个力作用时,如何求解合力?生: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将力进行分解合成。

高中物理 4.7《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 4.7《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必修一4.7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教材上设计了两个大问题,1.共点力的平衡条件,2.超重和失重,每个问题都给出了相关定义和一个配套例题,要能灵活应用第一个问题,还需要设计相关练习,第二个问题理解起来有难度,需要设计贴近生活易于理解的实验,帮助学生理解。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状态的概念,能推导出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会用共点力平衡条件解决有关力的平衡问题。

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理解产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和实质。

进一步熟练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处理多共点力平衡问题时一题多解的能力。

引导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发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及实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学以致用”的思想,有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实践的意识,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问题。

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及应用。

发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超重、失重现象的实质及本质。

四、学情分析学生预习知识后,能够理解基本定义,和第一个问题的相关例题,对于第二个问题的实质还是会存在问题。

五、教学方法引导法和实验法六、课前准备充分备课,设计过程、练习、实验和实验仪器。

七、课时安排一个课时完成八、教学过程(一)、回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有关知识,都是哪两种类型:(二)、引入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

首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个概念:平衡状态。

什么叫做平衡状态。

生:如果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师: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它的受力特点是什么? 生:因为牛顿定律是力与运动状态相联系的桥梁,所以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 F a 合 知当合外力为0时,物体的加速度为0,物体将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师:当一个物体受几个力作用时,如何求解合力?生: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将力进行分解合成。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教学设计【高中物理必修1(人教版)】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教学设计【高中物理必修1(人教版)】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在以往的教科书中,物体的平衡、超重和失重问题是作为知识内容呈现的,本教科书是以例题的形式出现的,类似的问题在其他方面也有体现,如平抛运动问题。

但是,平衡问题应该是物理学研究的典型问题之一,超重和失重问题也有一定的代表性。

因此,本节内容安排是知识性与分析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并重。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共点力的平衡条件,会用来解决有关平衡问题2.知道超重和失重的概念,知道超重和失重产生的条件3.能从动力学的角度理解自由落体运动过程与方法1.通过运用牛顿定律解决平衡问题和超重、失重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思维意识。

2.通过体验电梯内的超、失重现象和观察分析体重计上的下蹲过程中的现象,体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搜集航天器中的超、失重现象,了解我国航天科技的成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提高对科学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2.超重和失重现象的理解教学难点:超重和失重的理解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微课、视频、素材、习题、天平、砂漏、带小孔的矿泉水瓶、三角板、投影仪、台秤等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1.演示实验:如图所示,找两个完全相同的砂漏,分别放在托盘天平的两个托盘上.调节天平,使两托盘保持平衡,当把左边的一只砂漏倒置后立即放到天平上,在细砂流下的过程你能观察到什么现象.思考一下,看能否找出其中的原因.2.复习旧知:①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②牛顿运动定律的内容二、新课讲解1.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桌上的书、屋顶的灯,虽然都受到力的作用,但都保持静止.火车车厢受到重力、支持力、牵引力、阻力作用,但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如果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状态,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问题1: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有什么特点?物体若受多个共点力保持平衡,应满足什么条件?讨论:(1)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其状态不发生变化,加速度为0(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加速度为0,因而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0。

高中物理4.7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4.7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3)发生超重现象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方向无关,只要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物体加速向上运动或减速向下运动都会发生超重现象。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
教学过程设计
教材处理
师生活动
【例一】一个人在地面用尽全力可以举起80kg的重物;当他站在一个在竖直方向做匀变速运动的升降机上时,他最多能举起120kg的重物。问:该升降机 可能作什么运动?
【例四】如图所示,一根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一质量为m0的平盘,盘中有一物体,质量为m。当盘静止时,弹簧的长度比其自然长度伸长L,今向下拉盘使弹簧再伸长△L后停止,然后松手放开。设弹簧总处在弹性限度以内,则刚松开手时盘对物体的支持力等于( )
A.(1+ )mg B.(1+ )(m+m0)g
C. mg D. (m+m0)g
二、注意
1.超重和失重的实质:物体超重和失重并不是物体的实际重力变大或变小,物体所受重力G=mg始终存在,且大小方向不随运动状态变化。只是因为由于物体在竖直方向有加速度,从而使物体的视重变大变小。
2.物体由于处于地球上不同地理位置而使重力G值略有不同的现象不属于超重和失重现象。
3.判断超重和失重现象的关键,是分析物体的加速度。要灵活运用整体法和隔离法,根据牛顿运动定律解决超重、失重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
教材处理
师生活动
【例三】一台升降机的地板上放着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它跟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可以认为物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一根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水平放置,左端跟物体相连,右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开始时弹簧的伸长为△x,弹簧对物体有水平向右的拉力,求:升降机怎样运动时,物体才能被弹簧拉动?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

2019_2020学年高中物理4.7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2019_2020学年高中物理4.7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7.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知识纲要导引核心素养目标(1)知道平衡状态,理解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2)能解决简单的平衡问题.(3)知道超重、失重现象.(4)能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有关超重和失重问题.知识点一共点力的平衡条件1.平衡状态:如果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么这个物体就处于平衡状态.2.平衡条件: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合力为零,即F合=0.思考1如果物体的速度为零,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吗?提示:不一定.物体的速度在某一瞬间为零,而不能保持静止,这时物体所处的状态不是平衡状态.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特征(1)平衡状态的运动学特征:a=0.(2)平衡状态的动力学特征:F合=0.知识点二超重和失重1.视重:所谓“视重”是指人由弹簧秤等量具上所看到的读数.2.超重:当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的重力(即视重大于重力)的现象称为超重现象.3.失重:当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的重力(即视重小于重力)的现象,称为失重现象.4.完全失重:当物体向下的加速度a=g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等于零的状态,即视重等于零时,称为完全失重状态.思考2在运行的电梯上,站在体重计上的同学突然看到自己的体重变大,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此时电梯的运动情况如何?是因为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变大,是发生了超重现象.超重时加速度方向是向上的,所以运行中的电梯可能是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如小球静止不动,物块匀速运动.小球和物块都处于平衡状态.0.=F2+F N-mg=0..三个平衡问题的推论如图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为球心.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在水平设滑块所受支持力为F N,OP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确的是( )将滑块受的力水平、竖直分解,如图乙所示,mg=F N sinθ,静态平衡问题的解题步骤的物体在恒力F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 D.μ(mg-F sinθ)先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然后把力F进行正交分解,θ.由力的平衡,可得F1=F f,F2+G=F N,又滑动摩擦力F f=μF N,则F f=F cosθ=μ(F sinθ+mg),故选B、C两项.答案:BC如图所示,一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设墙面对球的压力大小为以木板与墙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请同学们用两种方法求解′,F N2=F N2′,故B图2所示,受重力G、墙对球的支持力F N1′和板对球的支持力θ,F N′=F,所以F N′=G tanθ,F训练2 (多选)如图,用OA、OB两根轻绳将花盆悬于两竖直墙之间,开始时OB绳水平.现保持O点位置不变,改变OB绳长使绳右端由B点缓慢上移至B′点,此时OB′与OA之间的夹角θ<90°.设此过程OA、OB绳的拉力分别为F OA、F O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 OA一直减小B.F OA一直增大C.F OB一直减小D.F OB先减小后增大解析:以结点O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得在B点缓慢上移的过程中,F OA一直减小,F OB先减小后增大,所以A、D正确,B、C错误.答案:AD物体超重与运动状态的关系.物体失重与运动状态的关系.对超重、失重的深层理解超重和失重现象与物体的速度方向和大小无关,只取决于物体加速度的方向.a看“加速度”: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处于超重状态;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处于失重状态;向下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训练3在升降电梯内的地板上放一体重计,电梯静止时,晓敏同学站在体重计上,体重计示数为30 kg ,电梯运动过程中,某一段时间内,晓敏同学发现体重计示数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晓敏同学所受的重力变大了B .电梯可能在竖直向下运动C .晓敏对体重计的压力大于体重计对晓敏的支持力D .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为13g ,方向竖直向下解析:可通过以下表格对各选项逐一分析. 选项 过程分析 结论 A 体重计示数大于体重说明晓敏对体重计的压力大于重力,并不是体重变大 ×B 以人为研究对象,F N -mg =ma 求得a =F N -mg m =40g -30g 30=13g ,方向向上,但电梯可能是向下做减速运动√C 晓敏对体重计的压力与体重计对晓敏的支持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大小相等×D 由B 项分析可知,电梯的加速度大小为13g ,方向竖直向上× 答案:B1.(多选)下列事例中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A .“神舟十一”号飞船匀速落到地面的过程 B .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启动或刹车的过程 C .汽车停在斜坡上D .竖直上抛的物体在到达最高点的那一瞬间解析: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从运动状态来说,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从受力情况来说,合力为零,“神舟”号飞船匀速落到地面的过程中,飞船处于平衡状态,A 正确;汽车在水平路面启动或刹车过程中,汽车的速度在增大或减小,其加速度不为零,其合力不为零,所以汽车不是处于平衡状态,B 错误;汽车停在斜坡上,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合力为零,保持静止状态不变,汽车处于平衡状态,C 正确;竖直上抛的物体在到达最高点时,只是速度为零而加速度为g ,物体不是处于平衡状态,D 错误.答案:AC2.关于超重和失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超重就是物体受的重力增大了 B .失重就是物体受的重力减小了C .完全失重就是物体一点重力都不受了D .不论超重或失重甚至完全失重,物体所受重力是不变的 解析:所谓超重(或失重),指的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悬挂物的拉力)大于(或小于)悬挂于天花板上.用水平向左的力段拉力的大小,在O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点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所示,当用水平向左的力缓慢拉动直方向的夹角变大,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知F逐渐变大,F T图象如图所示(竖直向上为正)11解析:根据v ­ t 图象可知电梯的运动情况:加速下降→匀速下降→减速下降→加速上升→匀速上升→减速上升,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mg =ma 可判断支持力F 的变化情况:失重→等于重力→超重→超重→等于重力→失重,故选项B 正确.答案:B。

教学:【精品教案】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教案--4.7《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精品教案

教学:【精品教案】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教案--4.7《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精品教案

必修一4.7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教材上设计了两个大问题,1.共点力的平衡条件,2.超重和失重,每个问题都给出了相关定义和一个配套例题,要能灵活应用第一个问题,还需要设计相关练习,第二个问题理解起来有难度,需要设计贴近生活易于理解的实验,帮助学生理解。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状态的概念,能推导出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会用共点力平衡条件解决有关力的平衡问题。

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理解产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和实质。

进一步熟练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处理多共点力平衡问题时一题多解的能力。

引导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发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及实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学以致用”的思想,有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实践的意识,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问题。

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及应用。

发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超重、失重现象的实质及本质。

四、学情分析学生预习知识后,能够理解基本定义,和第一个问题的相关例题,对于第二个问题的实质还是会存在问题。

五、教学方法引导法和实验法六、课前准备充分备课,设计过程、练习、实验和实验仪器。

七、课时安排一个课时完成八、教学过程(一)、回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有关知识,都是哪两种类型:(二)、引入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

首先请同学们回忆一个概念:平衡状态。

什么叫做平衡状态。

生:如果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师: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它的受力特点是什么? 生:因为牛顿定律是力与运动状态相联系的桥梁,所以根据牛顿第二定律m F a 合 知当合外力为0时,物体的加速度为0,物体将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师:当一个物体受几个力作用时,如何求解合力?生: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将力进行分解合成。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4.7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4.7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2.拓展建议:
-学生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自主设计实验,如探究不同斜面角度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或者研究连接体在不同条件下的运动规律。
-组织学生参加物理竞赛或科学展览,展示他们对牛顿运动定律理解和应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术交流和展示能力。
-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思考牛顿运动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撰写观察报告或小论文。
当堂检测:
1.学生完成随堂练习题,巩固对牛顿运动定律在复杂问题中的应用。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一个复杂物理问题,锻炼团队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3.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并解释实验现象,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
4.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在拓展学习中发现的有趣物理现象和心得体会。
-斜面问题、连接体问题和抛体问题的解决方法
-力的分解与合成技巧
②关键词:
-牛顿运动定律
-复杂问题
-斜面、连接体、抛体
-力的分解与合成
③重点句子:
- "牛顿运动定律是解决物体运动问题的基本原理。"
- "在解决斜面、连接体和抛体问题时,要综合考虑多个力和运动状态。"
- "掌握力的分解与合成技巧对于解决实际问题至关重要。"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强调重点和难点。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图书资源:推荐学生阅读《物理的进化》、《牛顿传》等与牛顿运动定律相关的科普读物和人物传记,了解牛顿运动定律的发现过程及其在科学史上的地位。
教学反思
这节课结束后,我感到非常满意。学生们对于牛顿运动定律在复杂问题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特别是在解决斜面问题、连接体问题和抛体问题时,他们能够综合考虑多个力和运动状态,这让我感到非常欣慰。

高中物理 4.7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教案A 新人

高中物理 4.7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教案A 新人

4.7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教案 A备课资料失重和宇宙开发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进入轨道后,其中的人和物将处于失重状态。

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航天器进入轨道后,可以认为是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做圆周运动的物体,速度的方向是时刻改变的,因而具有加速度,它的大小等于卫星所在高度处重力加速度的大小,这跟在以重力加速度下降的升降机中发生的情况类似,航天器中的人和物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你能够想象出完全失重的条件下会发生什么现象吗?你设想地球上一旦重力消失,会发生什么现象,在宇宙飞船中就会发生什么现象。

物体将飘在空中,液滴绝对呈球形,气泡在液体中将不上浮。

宇航员站着睡觉和躺着睡觉一样舒服,走路务必小心,稍有不慎,将会“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食物要做成块状或牙膏似的糊状,以免食物的碎渣“漂浮”在空中进入宇航员的眼睛、鼻孔……你还可以继续发挥你的想象力,举出更多的现象来。

在失重条件下,融化了的金属的液滴,形状绝对呈球形,冷却后可以成为理想的滚珠。

而在地面上,用现代技术制成的滚珠,并不绝对呈球形,这是造成轴承磨损的重要原因之一。

玻璃纤维(一种很细的玻璃丝,直径为几十微米)是现代光纤通信的主要部件。

在地面上,不可能制造很长的玻璃纤维,因为没等到液态的玻璃丝凝固,由于它受到重力,将被拉成小段。

而在太空的轨道上,将可以制造出几百米长的玻璃纤维。

在太空的轨道上,可以制成一种新的泡沫材料——泡沫金属。

在失重条件下,在液态的金属中通以气体,气泡将不“上浮”,也不“下沉”,均匀地分布在液态金属中,凝固后就成为泡沫金属,这样可以制成轻得像软木塞似的泡沫钢,用它做机翼,又轻又结实。

同样的道理,在失重条件下,混合物可以均匀地混合,由此可以制成地面上不能得到的特种合金。

电子工业、化学工业、核工业等部门,对高纯度材料的需要不断增加,其纯度要求为“6个9”至“8个9”,即99.9999%~99.999999%。

在地面上,冶炼金属需在容器内进行,总会有一些容器的微量元素掺入到被冶炼的金属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7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1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状态的概念,能推导出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2、会用共点力平衡条件解决有关力的平衡问题。

3、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理解产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和实质。

4、进一步熟练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处理三力平衡问题时一题多解的能力。

3、引导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发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及实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渗透“学以致用”的思想,有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实践的意识,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问题。

2、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及应用。

2、发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及本质。

★教学难点
1、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2、超重、失重现象的实质。

正确分析受力并恰当地运用正交分解法。

★教学方法
1、创设情景——导入目标一一分析推理——归纳总结一一根据理论提出猜想——实验验证。

2、通过实例分析、强化训练,使学生能够更加熟练地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

★教学用具:
多媒体、体重计、装满水的塑料瓶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开门见山,阐明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

(二)进行新课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完成实验:
1、甲站在体重计上静止,乙说出体重计的示数。

提出问题:
2、甲突然下蹲时,体重计的示数是否变化?怎样变化?(乙说出示数的变
化情况:变小)
1
3、甲突然站起时,体重计的示数是否变化?怎样变化?(乙说出示数的变
化情况:变大)
学生活动:甲乙两位同学到讲台上,甲站在体重计上,乙观察体重计的示数并报给全班同学。

点评:由实验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

教师活动:1、引导学生分析,物体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其共同点是什么?(速度保持不变,就是状态不变)
2、给出平衡状态的概念。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交流、作答。

可能出现的答案:1、仅受重力和支持力,都是属于二力平衡。

2、速度保持
不变态的概念并让学生理解
点评:给出平衡状态的概念并让学生理解。

教师活动:提问学生:那么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是什么?
和学生一起对答案进行评析。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上面的实例和平衡状态的概念积极思考并回答:
因为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速度保持不变,所以加速度为零,根据牛顿第二定
律得:物体所受合力为零。

教师活动:教师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实例。

同时可列举例子: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到达最高点的瞬间是否处于平衡状态?
教师和学生一起对答案进行评析,加深对平衡状态的理解。

教师引导过渡:平衡状态随处可见,因此研究它很有实际意义。

引出下面的
例题。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思考列举实例,如桌上的书、吊着的电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等等。

点评:列举生活中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实例,加深对平衡状态的理解。

教师活动:多媒体投影课本中的例题,三角形的悬挂结构及其理想化模型。

教师帮助学生分析三角形理想化模型中:
1、轻质细绳中的受力特点是两端受力大小相等,内部张力处处相等。

2、给出轻质直杆仅两端受力时的特点是这两个力必然沿杆的方向且大小相
等。

3、节点O也是一理想化模型,不论其状态如何所受合外力一定为零。

上面的分析借助牛顿第二定律进行。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交流解答。

点评:通过例题锻炼学生的受力分析能力和运用平衡条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活动:将学生的解答进行投影并进行评判,总结出解决三力平衡问题时常用的方法;
1、合成法: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分解法(正交分解法):将其中任意一个力沿其余两个力的作用线进行分
解,其分力必然与其余两个力大小相等。

2
3、三角形法:将其中任意两个力进行平移,使三个力首尾依次连接起来,
应构成一闭合三角形。

投影出示正确答案。

就结果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讨论。

学生活动:学生汇报讨论。

点评:培养学生一题多解和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教师活动:投影:课后问题练习1、2。

学生活动:完成练习。

点评:在应用中加深对平衡条件的理解,熟练掌握处理三力平衡的方法。

教师活动:检查练习结果,进行评价和讨论。

学生活动:汇报讨论
教师活动:多媒体投影例题:人站在电梯中,人的质量为m。

如果
①人随电梯以加速度a加速上升,人对地板的压力为多大?
②人以加速度a减速下降,这时人对地板的压力又是多大?
③人以加速度a加速向下运动,这时人对地板的压力多大?
④人随电梯以加速度a减速上升,人对地板的压力为多大?
⑤人随电梯向下的加速度a=g,这时人对地板的压力又是多大?
⑥人对地板的压力与人的运动方向有无关系?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解答,教师提示学生合理的选取研究对象及解题步骤要规范。

点评:引导过渡,提出问题。

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活动:教师通过多媒体投影学生的解答.并与学生一起进行评价和讨论,并投影出正确答案.(注意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转换研究对象求出待求作用力的反作用
力后,做答时一定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再转换回来。


学生活动:汇报讨论。

教师活动:给出超重和失重概念,引导学生分析出发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

学生活动:学生参与归纳和总结。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
发生超重和失重现象时,物体实际受的重力是否发生了变化?
教师评析,并与学生一起归纳总结得出超重,失重的实质。

学生活动:学生作答。

理解超重、失重的实质。

教师活动:实验验证
1、取一装满水的塑料瓶,在靠近底部的侧面打一小孔,当瓶做不同的运动
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并作解释。

2、演示并分析:
①静止时我们看到小孔处水向外喷出,为什么?
②瓶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水不再向外喷出,这又是为什么?
教师请学生回答,并和学生一起评析。

③思考:如瓶竖直向上抛出,水会喷出吗?为什么?
④现在你能解释人站在台秤上,突然下蹲和站起时出现的现象了吗?
3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析。

学生活动:甲、乙两位同学到讲台上做演示实验。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动手能力)。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思考交流并做汇报。

点评:实验验证,加深对失重的理解。

教师活动:出示课堂练习。

学生活动:完成练习。

教师活动:检查结果,进行评价和讨论。

点评:在应用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进行反馈矫正。

培养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

(三)课堂总结、点评
教师活动:教师指导学生总结本节所研究的内容。

学生活动:学生自己总结后作答,其他同学补充。

点评: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

(四)实例探究
☆超重、失重概念的应用
1、某人站在台秤的底板上,当他向下蹲的过程中
A.由于台秤的示数等于人的重力,此人向下蹲的过程中他的重力不变,所以台秤的示数也不变
B.此人向下蹲的过程中,台秤底板既受到人的重力,又受到人向下蹲的力,所以台秤的示数将增大
C.台秤的示数先增大后减小
D.台秤的示数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D
2、如图所示,A为电磁铁,C为胶木秤盘,A和C(包括支架)的总质量为M,B为铁片,
质量为m,整个装置用轻绳悬挂于O点,当电磁铁通电,铁片被吸引上升的过程中,轻绳上
拉力F的大小为
C.F=(M+m)g D.F>(M+m)g
答案:D
3、在一个封闭装置中,用弹簧秤称一物体的重量,根据读数与实
际重力之间的关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读数偏大,表明装置加速上升
B.读数偏小,表明装置减速下降
C.读数为零,表明装置运动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但无法判断是向上还是向下运动D.读数准确,表明装置匀速上升或下降
答案:C
★课余作业
1、课后完成课本94页“问题与练习”中的习题。

2、通过乘坐电梯等,了解和体验超重和失重。

4
3、通过因特网查询了解超重、失重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

点评:布置课外研究作业,发现规律,深入研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教学体会
思维方法是解决问题的灵魂,是物理教学的根本;亲自实践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离开了思维方法和实践活动,物理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学生素质的培养就成了镜中花,水中月。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