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上)高二年段历史学科期中考试卷文科及参考答案
2017-2018市统考高二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卷答案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阶段性测评历史试卷(考试时间:上午10:50-12:20)说明:本试卷闭卷笔答,做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下方答题栏内。
1.子路说:“假如卫君请您去治理国政,您要先做什么?”孔子说:“一定要我做的话.就是正名!”由此可知,孔子在此追求的是2.“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下立君,以为民也。
故古者列地建国,非以贵诸侯而已;列官职,爵禄,非以尊大夫而已。
”在这里,荀子强调A.尊君 B.礼法 C.重民 D.仁义3.有学者认为,政治与伦理合二为一是先秦儒学的特质。
下列思想中能体现这一特质的是A.“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于治,合于善也”B.“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C.“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4.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中说:“墨子以为天下的大害,莫如大国之侵略小国,大家族之欺凌小家族,强者智者之压迫弱者愚者,以及一切伦常间的失欢失德,总而言之,即人与人的冲突。
”为了消除“天下之大害”,墨子提倡5.央视播出的成语大会中出现了成语“越俎代庖、舍生取义、守株待兔”。
这三个成语都与我国古代思想流派有关,分别是A.道家、儒家、法家 B.墨家、法家、儒家C.兵家、墨家、道家 D.儒家、道家、墨家6.有学者评论先秦时期某学派说:“他们主张邦联制的松散国家联盟,即由一系列‘邻国’组成一个国家联盟,人民之间不相往来,但统治者之间仍有相当程度的交往。
”这一学派是7.“天地之物有不常之变者,谓之异;小者谓之灾。
灾常先至而异乃随之。
灾者,天之谴也;异者,天之威也。
谴之而不知,乃畏以威。
”汉代出现这种观念主要是由于A.官僚体制的确立 B.君主专制的强化8.他以从众、从俗的原则修改孔子推崇的礼仪,不仅在思想领域,而且在行为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
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附答案)(3)
山东省宁阳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题(文科)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1.春秋战国时期能够形成“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A.社会经济政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B.国家处于分裂状态C.“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D.诸子百家逐渐形成2.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相似之处是()A.都处于封建社会初步形成的铁器时代B.矛头都指向奴隶制残余C.都在政治制度、思想文化方面提出了新内容D.都在思想领域中重视人的作用3.“百家争鸣……是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
”材料中“争”的实质是() A.确立自己的学术霸主地位B.争夺国家的最高统治权力C.寻求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途径D.促进社会的顺利转型4.据《汉书》记载,汉宣帝本始四年夏四月壬寅,郡国四十九地震。
(宣帝下罪己诏)诏曰:“盖灾异者,天地之戒也。
朕承洪业,奉宗庙,托于士民之上,未能和群生。
乃者地震北海、琅邪,坏祖宗庙,朕甚惧焉。
”材料反映的天人感应思想有利于()A.限制君权过度膨胀B.教导百姓积德行善C.巩固中央集权统治D.打击地方割据势力5.春秋战国时期的统治者毅然决然地抛弃了夫子之道,毫无保留地选择了法家之道。
这主要是因为法家之道在当时()A.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 B.强调君主应以法治国C.迎合了大一统历史趋势 D.为君主提供治国之道6.汉代儒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与先秦儒学有很大的不同。
其“发展”主要体现为()A.由“民本”发展为“君本”B.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C.由承认现存统治秩序发展为批判暴政D.以维护当政者的统治为出发点7.朱熹在《朱子家训》中提出:“有德者,年虽下于我,我必尊之;不肖者,年虽高于我,我必远之。
”“诗书不可不读,礼仪不可不知。
”朱熹意在()A.适应皇权的需要B.倡导重德修身C.宣传“存天理,灭人欲”D.维护纲常名教8.黄仁宇认为,李贽攻击虚伪的伦理道德,也拒绝以传统的历史观作为自己的历史观,但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他仍然是儒家的信徒……李贽构成一位特色鲜明的中国学者,而不是一位类似条件下的欧洲式人物。
2017-2018市统考高二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卷
“个体的自由”主要是指
A.信仰上帝的自由
B.信仰不同宗教的自由
C.不信宗教的自由
D.在法律范围内的自由
21.陈乐民在《欧洲文明十五讲》中写道:“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宗教改革的影响是社会性的。” 最能为此佐证的是 A.宗教改革改造了西方人的信仰 B.宗教改革参与的社会阶层广泛 C.宗教改革引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D.宗教改革解除了西方人的思想侄桔
“他”是
A.孟子
B.董仲舒
C.朱熹
D.黄宗羲
9.李贽坦言“人皆有私”;主张男女平等,认为妇女可以出来讲学,应该允许婚姻自主;认为人人都是圣人,没 必要以孔子的是非标准去行事。上述言论说明李贽
A.倡导经世致用 C.认同个人主义
B.主张民主法治 D.反传统反教条
10.顾炎武谈到:“君子之为学也,非利己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拨乱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
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救之。……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这表明顾炎武
A.反对君主专制
B.主张工商皆本
C.倡导经世致用
D.批判程朱理学
11.先秦典籍中,医字写作“毉”。中医形成之后,针砭药石成为治病的主要方法,“毉”字也逐渐被“醫”,字
取代。“醫”下的“酉”字,是药罐子的象形。据此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分别是
A.道家、儒家、法家
B.墨家、法家、儒家
C.兵家、墨家、道家
D.儒家、道家、墨家
6.有学者评论先秦时期某学派说:“他们主张邦联制的松散国家联盟,即由一系列‘邻国’组成一个国家联盟,
人民之间不相往来,但统治者之间仍有相当程度的交往。”这一学派是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2017-2018第一学期期中高二历史选修含答案
高二历史选修部分21、(1)治国、平天下。
(2分)佛教和道教的理论。
(2分)(2)原因:佛教的冲击;科举考试选拔的人才不能担当大任;理学家的倡导。
(任意2点2分)培养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用人才。
(2分)(3)理学,空谈(清议)误国。
(2分)看法:不全面。
他们不仅有清议,也有实际行动。
(言之有理可给分)(2分)22、(1)文化交流传播;巩固国家统一。
(2分)由繁到简。
(1分)(2)不认同。
(1分)文字的统一有利于各地文化交流和国家统一;在漫长的农耕文明时代,中华文明一直处于领先地位。
(学生答具体内容,同样赋分)(2分)(3)背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建立民主政治要求,尊孔复古逆流。
(3分)目的:反对封建专制,进行思想启蒙。
(2分)抛弃民族虚无主义(抛弃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答珍爱传统文化等也可)。
(2分)23、(1)“伟大见解”:认可西方文明;师夷长技以制夷。
(2分)(2)核心思想:中体西用。
发展:从理论到实践;从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民用、教育、文化等。
(3分)(3)特点:把孔学推到国教位置。
(1分)特点:西方的政治学说与中国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思想。
(1分)变化:从学习器物到学习政治制度。
(1分) (4)因素:宗法制度。
主张:以个人本位主义易家族本位主义。
(2分)表现:人格独立;思想自由;政治平等;培养创造力。
(4分)(5)实行合适本国国情的政治体制;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科学思想的引领。
(1分,任答一点得1分)24、(1)主张:耕者有其田。
(1分)目的:追求公平;实现彻底的革命。
(2分) (2)重点:改善人民的生活。
(1分)关键:发展生产力(1分)(3)问题:富裕以后分配问题。
(1分)主张: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1分)目的:实现共同富裕。
(1分)(4)基本观点:追求公平;发展生产力。
(2分)。
长春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文(1)
吉林省长春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
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
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做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从孔子到孟子到荀子,始终贯穿的一条思想主线是:A.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C.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D.通过学习和实施法治,可以使小人变为君子,普通人成为圣人2。
战国时期重士之风兴起,士的地位大大提高。
许多诸侯国因能“得天下之士”而在争霸战争中出尽风头,秦国因善于得士和用士而最终完成统一。
这一现象A.使贵族政治更加巩固B.是“百家争鸣”的产物C.开始打破“学在官府”D.为社会发展增添了活力3.董仲舒改造儒学,赋予了许多新的内涵。
在其著作《春秋繁露》中写到“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王者承天意以从事,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以上材料反映了以下那个主张A.大一统 B.三纲五常 C.君权神授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4.西汉时,一大夫随汉武帝外出打猎,汉武帝得到一头小鹿,交给大夫带回,路遇母鹿,两鹿互相哀鸣,大夫便放了小鹿。
董仲舒断曰:“中感母恩,虽废君命,徙之可也",对大夫减轻了处罚。
董仲舒断案体现的思想是A.君权神授B.德主刑辅C.天人感应D.三纲五常5.程颐认为:“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
17—18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附答案)(3)
兰州市第四中学2017—2018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科目:高二历史(文科)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孔子:“君子义以为质”,孟子:“舍生而取义”,董仲舒:“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由此可知,“义”的提出,目的在于确立A. 行为规范B. 施政之术C. 人伦秩序D. 价值准绳2. 战国时期君主为了获得智谋,对士人免去君臣之礼而行宾主之礼。
有些君主拜名士为师,屈执弟子之礼。
此现象说明A.士阶层受到统治者的重视B.贵族垄断教育被打破C.百家争鸣的局面开始形成D.教育奉行“以吏为师”3.“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在上述建议下,出现了A.百家争鸣B.焚书坑儒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三教合归儒4. 史学界认为,宋明理学家“推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并非以正心诚意、修身养性为独善其身,而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匹夫之责”。
这反映出理学具有的突出特点是A.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B.融合了佛道的合理成分C.适应了商品经济的需求D.注重道德教化的重要性5.宋代的服饰风格趋于修长、纤细,朴素无华;在行态上不像唐代的华贵、夸张和开放;色彩质朴洁净,含有理性之美。
重视沿袭传统,朴素和理性成为宋朝服饰的主要特征。
这说明了宋代A.服饰呈现多元化B.宗法礼制逐渐崩溃C.程朱理学的影响很大D.等级政治走向消亡6.朱熹“还相信人的善良及其可完善性;他把人比作一面落满灰尘的镜子,一旦抹去灰尘将和过去一样明亮。
因此,邪恶是疏忽和教育有缺陷的结果,是可以纠正的”。
基于此,他主张A.格物致知B.正心诚意C.学以致用D.知行合一7.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
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
”“全新的创造”是指A.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B.融合阴阳家、道家以及法家的思想,形成了新儒学C.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哲理化、思辨化D.强化了儒家的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8. 中国古代有两个思想文化非常活跃的时期,它们是A.春秋战国时期和秦汉时期B.秦汉时期和隋唐时期C.隋唐时期和明末清初时期D.春秋战国时期和明末清初时期9. 法国学者莱昂·罗斑指出:“智者派的运动,是代表着想用类似的方法满足同样需要的各种独立的努力的总和。
山东省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山东省新泰二中、泰安三中、宁阳二中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2017.1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l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史家评论战国时期的学说称,“战国时代,诸子百家风行一时。
各家中有顺势而活动的,想要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也有逆势而动的,知其不可而为,想依据理想来改造社会。
”其中“逆势而动”的学派最有可能是A.墨家 B.道家C.法家D.儒家2.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天命攸(所)归”的神学依据。
该学者应该是A.韩非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3.北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C.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4.梁启超曾说:“中国专制政治之发达,其大原力有二端:一由于教义之浸淫,二由于雄主之布划。
”以下属于梁启超所说的“教义之浸淫”的是A.统治者利用宗教大力维护自己的统治B.宗教的欺骗性使人民群众丧失了斗争精神C.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D.中国君主专制根深蒂固5.某个课外兴趣小组组织了一次明末清初思想的大辩论。
下列观点中,最有可能得到李贽赞同的是A.“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B.儒家经典是“万世之至论”C.“仲尼之道,广大悠久,与天地并存” D.“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6.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
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A.仁政和道德教育 B.王道和民主政治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 D.实行人治和法治7.宋明理学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B.规范秩序,实现社会和谐C.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8.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
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60分。
)1.老子的名言有”治大国如烹小鲜",意思是,治国如同烹小鱼,不能急,不能用大火,不能总翻个,要用慢火适当烹饪。
这反映了老子A.以德治民的思想 B.向往小国寡民的生活C.休养生息的思想 D.反对社会变革和战争2..《礼记》中写道: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先秦思想家中最符合这一思想的是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3.孟子指出天子可以讨伐诸侯,同等级的诸侯之间是不能够相互讨伐的。
据此可知,孟子主张A.仁政B.徳治C.守礼D.非攻4.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收录了先秦时期儒、道、墨、法、阴阳、名、农等各家学说,提出了关于天文、地理、政治、经济、治国等方面的论说,司马迁说它“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
这反映了当时A.百家争鸣的结束B.思想兼容的走向C.思想统一的实现D.各种学派的诘难5.从汉初崇尚黄老之学,到汉武帝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这一变化反映了A.春秋以来思想自由局面的结束B.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与利益的冲突C.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创新D.恢复国力到加强集权的政治转变6.董仲舒说:“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故曰: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他的这一思想主张A.糅合了法家的法治思想B.强调维护等级秩序的重要C.宣扬天理为万物的本原D.意在约束君主的统治行为7。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A.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B。
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C.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哲理化、思辩化D。
甘肃省兰州市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文
2017-2018-1学期高二文科班历史期中试卷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道题2分,共50分)1. 孟子的言论,对今天仍然有着很大影响。
其中,我们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中获取的精神营养是A. 仁爱友善,以德服人B. 人性本善,舍生取义C. 先义后利,关注民生D. 注重气节,健全人格2. 下列主张与“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同属于一个思想流派的是A.“不期修古,不法常可”B.“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C.“心外无物,心外无理”D.“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3.“他们(儒家)有这样一种认识,即每个人命中注定是嵌于某一特定条件下的独一无二的人。
但是,每一个人同时具有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内在可能。
”出自于美国华裔学者杜维明的《超越启蒙心态》。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儒学的核心是“仁”和“礼”B. 儒学强调个人与集体的协调C. 儒学注重个人的身份地位D. 儒学对秩序维护和个人发展同等重视4.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得依赖于天命和民心两方面,董仲舒主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黄宗羲则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以上是中国古代史上的思想家们关于“君主与百姓关系”的众多论述。
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 他们都对君主拥有权力的正当性提出质疑B. 董仲舒的主张将君主权力进行神化C. 黄宗羲的主张体现了民本思想D. 孟子认为君权来自于神和百姓的授予5.朱熹强调“世界本只是一个太极,而万物各有秉受,又自各全具一太极尔。
如月在天,只一而已,及散在江湖,则随处可见,不可谓月已分也。
”这样,朱熹便将个别与一般绝对对立起来,朱熹想以此论证A. 理无所不在,看得见摸得着B.“尊卑贵贱”等级社会的合理性C. 佛教和儒家思想并不是绝对对立的D. 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6.黄宗羲说:“夫儒者均以钱谷非所当知,徒以文字华藻,给口耳之求,不顾郡邑之大利大害。
2017--2018高中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1——5 CDDCD6——10 DCCAB11——15 BBAAA16——20 DADAB21——25 BDCBD26.(16分)(1)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以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是一种自然经济。
6(2)苏州地区纺织业较发达,机户和工匠之间存在着雇佣关系4;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2(3)“重农抑商”政策维护了自然经济的稳定2,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
27.(18分)(1)“新大陆”:美洲。
2影响:人类从分散孤立走向一个整体;加强世界各地的联系;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促进西欧资本主义和世界贸易的发展;殖民扩张;奴隶贸易;美洲传统社会遭受灭顶之灾。
(答出其中三四点即可,言之有理也可)8(2)“新时代”:蒸汽时代(工业文明时代)。
2工具:火车(蒸汽机车、火车机车)、轮船(汽船、汽轮)。
2(3)科学家:西门子、爱迪生、法拉第等。
(答出其中两人即可)2成就:发电机(西门子);电灯、电话、电报、电影放映机、留声机等(爱迪生);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法拉第)。
(其他符合史实的人物和发明皆可)228.(16分)(1)外国资本主义创办的近代工业2和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工业。
2(2)条件: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封建统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群众性的爱国反帝运动。
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华的经济侵略;8(言之有有理亦可)(3)因素:欧洲各国对中国工业的入侵,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启示:工业的发展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是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发展的障碍。
(言之有有理亦可)2。
某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1)(答案与解析)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1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高二历史·答案与解析1.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材料中春秋战国时期各派的治国济世主张层出不穷,代表不同阶层、阶级的利益,这与该时期社会大变革、社会分化加剧有关,B 项正确;A 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C 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济世主张不一定就是实用的学说,D 项排除。
2.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题干中提及的先秦诸士子中的“君子”、“兼士”,公正无私的“铁腕”者等,都体现出注重个人修养,B 项正确;A 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C 、D 两项都是其中的一方面,不全面,均排除。
4.C 【解析】本题考查汉代儒学。
先秦时儒学作为民间学说注重对学问的探讨,因而主要体现为宣达自己的见解;汉代儒学官学地位确立,使治学风气转向了研究儒家经典和解释经典的治学方式,C 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研究和解释儒家经典的内容,A 项与材料无关,错误;董仲舒创造了新儒学体系,B 项错误;汉代太学以儒家经典作教材是儒家思想官学地位确立的表现之一,而不是原因,故排除D 项。
5.D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思想的融合。
材料中佛道两教都推崇“孝”,说明这两种思想都吸收了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孝”的思想,因而体现了此时期思想文化的融合倾向,D 项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儒学对佛道两教思想的吸收,不能说明三教合一,A 项错误;材料现象虽体现了佛教中国本土化,但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B 项错误;材料说的是儒学对佛道两教的影响,并没有体现佛教对儒学的冲击,C 项错误。
学%科网6.A 【解析】本题考查宋明理学。
由材料“天下之理一也”、“虽物有万殊,事有万变,统之以一”可见,。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历史期中试卷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历史期中试卷制卷:崔怀雨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28小题共56分)1.当下,中国人为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贴上“正能量”标签。
“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
据此推断,下面孔子的哪个主张有可能贴不上“正能量”的标签()A.提倡“为政以德” B.仁者爱人C.“克己复礼”D.有教无类2.董仲舒说:“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
……故曰: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他的这一思想主张()A.糅合了法家的法治思想B.强调维护等级秩序的重要C.宣扬天理为万物的本原D.意在约束君主的政治行为3.王莽建立新朝取代西汉,仅遭到朝野人士的零星反对;东汉末年既有割据一方的豪强,更有权势滔天的权臣,却大都不敢称帝。
东汉末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 权臣豪强对中央集权的畏惧 B. 儒学忠君思想进一步理论化C. 当时社会对君权的藐视D. 儒家“经世致用”思想的恢复4.“人心本自乐,自将私欲缚。
私欲一萌时,良知还自觉。
一觉便消除,人心依旧乐。
”这首古诗反映了()A.孟子的仁政思想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思想C.朱熹的理学思想D.王阳明的心学思想5.葛兆光教授说:“一种思想要成为普遍真理,它必须成为政治意识形态,而要成为意识形态,则要借助于权力。
”儒家思想成为“普遍真理”的过程中,“借助于权力”的史实有()A.秦始皇焚书坑儒B.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朱熹认为道的价值内涵即“三纲五常”D.王阳明提出心学6.明朝中后期,受心学的影响,一批知识分子跳出了宋儒的框架,他们作品中的人物由达官贵人、才子佳人、孝子贤孙转变为普普通通的市民、商贩、农民。
他们傲视封建礼教,鄙视功名利禄,敢于直言。
这反映出心学( )A. 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B. 冲破了宋代理学的思想禁锢C. 有利于民主观念的形成D. 激发个体自由主义思想发展7.彼特拉克说:“我恨自己,因为我仍然赞赏尘世之物。
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
2018-2019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班级、姓名、座号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填入答案卷中3.考试结束,考生只将答案卷交回,试卷自己保留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以下是某位学者对春秋战国时期道、儒、墨、法四家的评价。
下列学派与评价对应正确的是()①关注社会,留下的是公平与正义:平等、互利、博爱②关注人生,留下的是人生态度:真实、自由、宽容③关注国家,留下的是治国理念:公开、公平、公正④关注文化,留下的是文化价值:仁爱、正义、自强A.①道家②儒家③墨家④法家B.①儒家②道家③法家④墨家C.①墨家②道家③法家④儒家D.①法家②墨家③儒家④道家2.董仲舒“一生最大的努力,是将先秦的各种不同学派糅合成一个相当庞大的学术系统,所有的先秦学术在他手上成为一个综合体。
”材料中的“不同学派”包括()①儒家②法家③道家④兵家⑤阴阳五行家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⑤3.近年来,“穿越”成为文学、影视艺术创作的热门题材。
如果让王阳明穿越时空与朱熹对话,他们可能达成共识的一项应该是() 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蒙蔽C.知和行都产生于心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天理”4.为纪念某历史人物,《光明日报》曾撰文评论:“在全面批判君主专制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社会改革理想……特别是他破天荒第一次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重要政治命题。
”他是() 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5.与智者学派相比,苏格拉底对“人”的研究进一步深化,这主要体现在()A.人是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B.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来自感觉,没有感觉就没有认识C.“美德即知识”,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D.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标准判断是非6.“宗教神秘主义的面纱和覆盖真相的无知之幕被理性之手掀开一角,传统的权威受到撼动,人类第一次从对自然恐惧的阴影下走出来,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
2017_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
宁大附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漫画中的情景(“你虽然有才,但毕竟是次子,认命吧”)是受中国哪种制度的影响()A.察举制的影响B.科举制的影响C.分封制的影响D.宗法制的影响2、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A.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进攻B.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D.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3、2000万人口的秦朝,可以调40万劳动力去修长城,70万人去修始皇陵,70万人去修阿房宫,50万人戍五岭……这是西周天子难以办到的事。
其主要原因在于秦( )A. 人民习惯了压迫B. 王朝财力充裕C. 实现了中央集权D. 国内上下一心4、黑格尔说:对希腊罗马世界来说,有些人是自由的,对近代世界来说,人人都是自由的。
但对东方世界来说,只有一个人是白由的。
以下最能说明该观点的是( )A.郡县制 B. 皇帝制 C.分封制 D. 宗法制5、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完善中央集权 B.扩大民主权利C.防止宰相权重难治 D.加强对地方的控制6、两汉实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制度中,具有监察职能的是()A.推恩令 B.郡国并行制 C.察举制 D.刺史制度7、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1 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50米。
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宫的这一过程,从本质上体现了()A.君主专制不断强化B.政府行政效率不断提高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D. 皇宫建筑布局愈益合理8、中国历史上延续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被废除是在()A. 皇太极时B.明成祖朱棣时C.明宣宗时D. 明太祖朱元璋时9、右图场景(“超过一半的人同意放逐他,他得离开雅典”)反映哪项制度()A.债奴制 B.陪审法庭C.十将军委员会D.陶片放逐法10、下图为雅典居民比例示意图,据此可用来说明()A.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B.雅典民主政治的辉煌C.伯利克里与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D.雅典民主政治的起源11、《十二铜表法》规定:“夜间行窃,如当场被杀,应视将其杀死为合法。
2017-2018高二历史上期中试卷及答案
2017-2018高二历史上期中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题,共48分)1.有学者说,“西周时,人们的观念是‘庶人不议(政)’。
西周灭亡后,取而代之的是‘处士横议’的活跃风气”。
此变化A.说明新社会秩序已建立B.反映了官学合一的文化现象C.是社会急剧变革的体现D.是不同流派思想融合的体现2.公元前513年,晋国执政赵鞅“铸刑书于鼎”并公之于众。
孔子认为此举会导致“民在鼎矣,何以尊贵?贵贱无序,何以为国?”由此可见,孔子主张A.以民为本B.以礼治国C.民贵君轻D.礼法并施3.“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材料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哪派思想家的主张?A.儒家B.法家C.道家D.兵家4.“(周 )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徐)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
故曰:‘世异则事异’。
”这体现的是A.老子的“辩证”观念B.孟子的“仁政”学说C.墨子的“兼爱”思想D.韩非的“变革”主张5.春秋战国时期某思想家提出:“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好利多诈而危”,该思想家还主张A.无为而治B.以法治国C.君舟民水D.兼爱非攻6.历史学家萧公权认为:“由封建天下转为专制天下之过渡时期,政治思想之可能态度……,对将逝之旧制度表示留恋,而图有以维持或恢复之……”该态度的代表人物是A.老子B.孔子C.韩非子D.墨子7.司马迁说:“(曹)参为汉相国,清静极言合道,然百姓离秦之酷后,(曹)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
材料表明当时A.经济衰败,但是社会稳定B.需要积极有为的政治思想C.道家思想适应了社会需要D.儒家思想有待进一步改进8.“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这一学说A.反映了国家衰败在所难免B.成为皇权神化的理论依据C.对君权有一定的限制作用D.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9.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至秦汉以后,中国学术大致归宗于儒家,此非各家尽被排斥之谓,实是后起儒家能荟萃先秦各家之重要精义,将之尽行吸收,融会为一。
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质量评估试题(含解析)
南阳市2017年秋期高中二年级期中质量评估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4.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考古数据显示,春秋战国时期,各地工艺虽有地方性的特色,基本上差别不大;各国文字,从出土的简牍与铭辞看,也出现大同小异的现象。
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A. 文化统一为政治统一提供了条件B. 文化发展呈现出趋同的特点C. 争霸战争促进了文化发展与交流D. “百家争鸣”促进了文化的统一【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春秋战国时期文化与政治发展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
由“各地工艺虽有地方性的特色”可知文化没有实现统一,所以排除A;由“基本上差别不大”、“出现大同小异的现象”可知出现了文化统一的趋势,与当时的政治发展趋势类似,所以B符合题意。
争霸战争对文化的促进和文化统一性与多样性共生局面都没有体现,排除CD。
故选B。
考点: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2. 唐太宗在总结其治国经验时,提出“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的理念,同时又认为“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朕所以抑情损欲,克己自励耳。
”唐太宗的治国经验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些学派的主张A. 儒家、法家B. 儒家、道家C. 墨家、儒家D. 法家、道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对材料阅读分析,唐太宗主张治国“以人为本”“无为、无欲”,结合“百家争鸣”所学,分别体现了“以人为本”-----儒家思想,“无为、寡欲” –体现的是道家的主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上)厦门三中高二年段历史学科期中考试卷(高二文科)(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范围:必修三专题一、二、三)命卷人:薛明石羡审卷人:黄淑敏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标准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50X1.5=75分)1.《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
”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A.兼爱尚贤B.主权在民C.以民为本D.道法自然2.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
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 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 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3.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商鞅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与这一思想类似的是 ()A.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B.天法道,道法自然C.不期修古,不法常可D.制天命而用之4.有的现代学者将孔子描述成一位“平等主义者”。
其中的原因之一是孔子主张A.爱无差等B.有教无类C.礼法并用D.外儒内法5.“王道既微,……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说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
”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发生于A.东周时期B,秦汉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6.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因关心环保议题,开拍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记录地球生态所将面临的浩劫,而获得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
面对地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你认为中国哪一思想学派最能回应此议题?()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7.“他把儒家的伦理思想概括为‘三纲五常’,……从此儒学开始成为官方哲学。
”这里的“他”是指 ()A.荀子B.董仲舒C.汉武帝D.朱熹8.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
这反映出唐代()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9.“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
”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突出影响表现在()A.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B.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D.促进文化教育普及10.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
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A.“心外无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C.“夫形于天地之间也,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11.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
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
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①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②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范畴③王阳明与朱熹观点明显不同④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叛逆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12.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13.明朝万历年问的著名思想家李贽曾大胆提出“天之立君,本以为民”的主张,这表明 () A.不满专制皇权B.主张君主立宪C.具有现代民主思想D.已摆脱封建制度的束缚14、.图l是米芾一封书信中的部分。
据《中国文明史》记载:这幅字的第四行(从右到左)是王羲之书法上著名的音乐式“连笔”风格。
该风格属于书体中的 ()A.隶书B.楷书C.草书D.行书15.“桃园、千里走单骑、华容、走麦城”,这几个词语是从某名著中提取出来的,这部名著应该是 ()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封神榜》16、安史之乱(755~763)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有位诗人在这场战乱中写了一首诗:”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写出了千古以来战争中妻离子散的悲哀。
这位诗人应该是 ()A.杜牧 B.孟浩然 C.杜甫 D.白居易17.景帝时,司马相如的赋没有引起天子注意。
武帝时,“相如既奏大人之颂,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之间”,“言语侍从之臣……朝夕论思,日月献纳”。
成帝时,奏御者千有余篇。
由此,对赋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契合时代的文化需求 B.为统治者“润色鸿业”C.宣扬道家的无为思想 D.为阅读者“铺陈气势”18.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
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批判 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19.关汉卿在《关大王独赴单刀会》中,描绘关羽面对大江的滚滚波涛,仗刀临流。
曲中唱道,“大江东去浪千叠……驾着这小舟一叶……可正是千丈虎狼穴……我觑这单刀会似赛村社”。
对该作品理解有误的是 ()A.显露关羽壮怀激烈的个性 B.借历史典故吊古抚今C.严厉斥问颠倒黑白的世界 D.兼采宋词的豪放风格20.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
”以下能典型地体现这一“新思想”的著作是A.《四书章句集注》B.《喻世明言》C.《明夷待访录》D.《孔子改制考》21.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
在此,顾炎武强调A.培养人才,经世致用 B.弘扬道德,规范言行C.富足百姓,移风易俗 D.教化民众,静心明志22.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
你应帮他选择( )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C.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 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23.历史上有些画家主张“以心入画、以理入画、以文入画、以诗人画、以书入画。
遗形写神,笔墨简约,以情造文,笔不妄下。
”可知其画作应属于 ()A.山水画B.人物画C.风俗画D.文人画24.“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奈俏。
老天不肯辨清浊,好和呆没条道。
善的人欺,贫的人笑,读书人都累倒。
”这是什么诗体()A.诗经B.楚辞C.宋词D.元曲25.《红楼梦》中贾府四位小姐的名字分别为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其谐音为“原应叹息”;第五回中有茶名为“千红一窟”、有酒名为“万艳同杯”,其谐音为“千红一哭”“万艳同悲”。
这反映了该书的创作风格为()A.爱国主义B.现实主义C.浪漫主义D.现代主义26.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这表明()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27.图l是某电影的宣传海报。
下列对国粹京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京剧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戏剧的成熟B.通过该电影可了解到京剧“旦角”的知识C.该电影可做为研究京剧艺术的可靠史料D.在乾隆年间,徽剧与汉剧合流,京剧出现28.“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29.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
这反映了( )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 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30.“词”在两宋的发展胜过“诗”,被看作一个时代文学的代表,原因可能有()①节奏感强,形式更为自由,便于抒发感情②对仗工稳、句式齐整,适于言志和述怀③能合乐歌唱,贴近市民生活,群众基础广④不断变革、创新,风格多样,佳作迭出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1.清代有女诗人作诗曰:“人生德与才,兼备方为善。
独至评闺材,持论恒相反。
有德才可赅(兼有),有才德反损……我意颇不然,此论殊褊浅。
”这反映了在清代女性中() A.男女平等思想被普遍接受 B.德才兼备成为主要的评价标准C.出现了对传统伦理思想的反思 D.产生了维护自身权益的诉求32.近代中国一位思想家曾说:“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
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
……夫日共举之,则因有民而后有君,君末也,民本也。
”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对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B.反对君主制C.与有的西方启蒙思想家主张类似D.带有浓厚的民主色彩33.1898年,张之洞在《劝学篇》中宣扬当时流行的政治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反映了洋务派()①把中国的纲常礼教作为决定国家社会命运的根本②用西方近代科学技术来挽救清王朝的统治③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以维护清王朝的统治④用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学说来挽救清王朝的统治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4.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认为,被奉为儒家经典的古文经实系伪造。
1891年该书刊印后风行国内,但很快遭到清政府禁毁。
这主要是因为该书旨在()A.揭露历史真相B.引介西方理论C.倡导变法维新D.颠覆孔孟学说35.清政府驻英法公使郭嵩焘在英国写信给李鸿章说:“……我们必须风俗敦厚,人民家给户足,作为基石,然后才可以谈到富强。
……船坚炮利是最末微的小事,政治制度才是立国的根本。
”由此可见,郭松焘的言论更接近于()A.鸦片战争时期的抵抗派B.改良运动中的维新派C.洋务运动中的洋务派D.民主革命时代的革命派36.下列四项为中国近代不同时期的考题,其中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学堂使用的考题应是()A.“蒸汽有力可用,由何而生?”B.“论吾国银行失信用之可惧。
”C.“试比较英、美、法、瑞士、中国行政机关元首之产生方法。
”D.“法国大革命对于欧洲民族主义之发展,有何影响?试举例明之。
”37.1896年李鸿章访同英国时,称赞“若培根之善格物理,若显根思皮儿(莎士比亚)之善为诗文,若施本思(斯宾塞)、若达文(达尔文)、若赫胥黎,则又皆文学、性理、格致选也,……国于是强,民于是富。
”这反映了他 ()A.主张民主共和B.已摆脱封建制度的束缚C.反对尊孔复古D.对西学的认识已超越器物的层次38.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39.以下是博希同学整理的“晚清时期翻译西学书籍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