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技术_江征风_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测试技术教学大纲

测试技术教学大纲

测试技术教学大纲测试技术教学大纲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测试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提高测试技术的教学质量,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制定一份合理的测试技术教学大纲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测试技术教学大纲的重要性、内容构成以及实施方法。

首先,测试技术教学大纲的制定对于培养学生的测试技术能力至关重要。

大纲可以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帮助学生了解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制定教学大纲,学校和教师可以更好地规划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确保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必要的测试技术知识和技能。

其次,测试技术教学大纲应包含一系列的教学内容。

首先,大纲应包括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如测试方法、测试工具和测试流程等。

这些理论知识是学生掌握测试技术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测试思维和分析能力至关重要。

其次,大纲应包括实践操作的环节,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测试工具和软件,掌握测试技术的实际应用。

此外,大纲还应包括案例分析和项目实践,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和参与项目实践,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测试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在测试技术教学大纲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首先,教师可以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邀请行业专家进行讲座和交流,让学生了解测试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应用。

除了教师的指导和辅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应主动参与,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教材和文献,扩展自己的测试技术知识。

此外,学生还可以积极参加学术研讨会和行业交流会,与同行进行交流和学习,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路。

最后,测试技术教学大纲的评估和反馈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教师可以通过考试、作业和实验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此外,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测试技术竞赛和项目评比,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新能力。

测试技术教学大纲

测试技术教学大纲
确定性信号和随机信号、模拟信号和连续信号的区别。 2. 周期信号及其描述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展开方法及频谱分析。 3. 非周期信号的描述
傅里叶变换和几种典型信号的频谱。 要求学生:能正确分析和描述典型信号。 第五章 长度及线位移测量(支撑课程目标 5、6) 1. 长度测量概述 长度单位和定义、长度量值传递系统、长度测量的标准量、阿贝原则和 长度测量的环境标准要求。 2. 长度尺寸测测量 常见尺寸的测量、大尺寸的测量、微小尺寸的测量、被加工尺寸的在线 监测和测量误差分析。 3. 形位误差和异形曲面的测量 形位误差的测量:直线度测量,平面度测量和圆柱度测量。 异形曲面的测量:三坐标机和激光跟踪仪的测量原理及应用。 4. 表面粗糙度的测量 粗糙度测量仪器及评定参数。 5. 线位移量的测量 大位移量的测量:测量原理、测量方法和测量仪器。 物位的测量:测量原理、测量方法等。 6. 纳米测量技术仪器:概况纳米测量的常用方法。 要求学生:能解释和应用阿贝误差量值传递及溯源的概念、含义;能应 用几何量(包括长度、形位误差和表面粗糙度)测量基本原理、方法和专用
《测试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302026030
课程性质: 必修
课程名称: 测试技术
学时/学分: 48/ing Technique 考核方式: 闭卷笔试
选用教材: 《检测技术》第 3 版
大纲执笔人: 尹伯彪
施文康、余晓芬
机械工业出版社
先修课程: 传感器、信号与系统、互换性与技 大纲审核人: 专业教学指导组
1. 力的测量:力测量的一般方法和测量装置;力值的检定与定度;质量、重量及其测 量装置;
2. 力矩的测量方法;传递法力矩测量装置; 3. 压力的测量:压力的量值传递系统;压力的计量方法和分类;压力测量装置。

《测试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测试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测试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8079111课程名称:测试技术英文名称:Measuring Technology课程类型:学科基础课程要求:必修学时/学分:40/2.5(讲课学时:32 实验学时:8 上机学时:0)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测试技术》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

本课程从系统的观点出发,讲述机械工程中基本的测试理论、测试技术、试验方法和数据分析方法。

主要讲解:测试系统的构成及基本测试理论;试验数据的时域分析、幅值域分析、时差域分析和频域分析;传感器;典型机械参数测试方法,包括应力应变测试、力测试、位移/速度/加速度测试、转速/扭矩/功率测试和流体参数测试。

培养学生能正确地选用测试装置和传感器组建测试系统进行机械工程常见参量电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能使用数学工具进行数据处理。

并为进一步学习、研究和处理机械工程技术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测试技术讲授的主要内容是测试理论、测试试验、试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基础,要求学生应该具备高等数学、复变函数、物理学、电子学、理论力学、单片机技术、材料力学、材料学、量子理论、机械零件、光学和光电子学等的基础知识,同时,对机械系统设计、机床设计、数控技术、车辆设计等学科具有很强的支承作用。

三、课程的教学目标1.了解测试技术的发展历程和趋势,掌握测试系统的基本构成和方法,并能够使用数学知识描述测试系统;(支撑毕业要求1.3)2.掌握机械系统测试信号的时域和频域描述方法和意义,了解信号的时差域描述和幅值域描述方法和意义,使用适当的、简捷的曲线参数来描述信号;(支撑毕业要求4.1 和3.1)3.掌握测试装置的静态特性、动态特性、评价方法和不失真测试条件,正确选用测试装置,掌握一、二阶系统动态特性和测试方法;(支撑毕业要求5.2 和5.3)4.掌握各种常用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能够机械系统的特点,正确地选用传感器解决测控问题;(支撑毕业要求3.1, 4.1、5.2 和5.3)5.掌握各种常见的机械参量测量系统组成、测试方法的特点和输出数据的特点,能够正确地组配测试系统,正确地选择数学方法处理试验数据;(支撑毕业要求4.1)6.掌握试验数据的相关分析和频谱分析的基础知识,学会通过曲线特征点提取机械模型运行状态的方法;(支撑毕业要求5.2 和5.3)7.掌握信号调理的基本方法,理解模拟信号调制、滤波和解调的基本方法和意义,熟悉滤波器曲线的特征点和曲线各个段的意义。

《测试技术》教学大纲

《测试技术》教学大纲

《测试技术》教学大纲大纲说明课程代码:3325001总学时:48学时(讲课38学时,实验10学时)总学分:3学分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必修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预修要求:本课程宜在《控制工程基础》课程之后开设。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测试技术是进行科学研究、验证科学理论必本可少的技术。

本课程是对理论知识的深化和补充,广博的理论性和丰富的实践性是本课程的特点。

本课程是机械工程类专业必修的技术基础课之一。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能合理地选用测试装置并初步掌握静、动态测量和常用工程试验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研究和处理机械工程技术问题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获取有用的信息,然后将其结果提供给观察者或输入给其他信息处理装置、控制系统。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掌握信号的时域和频域的描述方法,建立明确的信号的频谱结构的概念;掌握频谱分析和相关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数字信号分析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2、掌握测试装置基本特性的评价方法和不失真测试的条件,并能正确地运用于测试装置的分析和选择。

掌握一阶、二阶线性系统特性及其测定方法。

3、了解常用传感器、常用信号调理电路和显示、记录仪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并能够较正确地选用。

4、对动态测试工作的基本问题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概念,并能初步运用于机械工程中某些参量的测量和产品的试验。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建议:1、本课程的学习中,特别要注意物理概念,建立关于动态测试工作的比较完整的概念。

2、本课程教学中应突出理论内容的物理意义和工程应用,可将机械设备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融合在课堂教学中。

在主要内容讲解结束后,可考虑安排一次测试技术最新发展趋势(如转子系统运行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的课堂讨论,讨论内容涉及测试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应用。

3、本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学生必须参加必要的实验,从而受到应有的实验能力的训练,获得关于动态测试工作的完整概念,并初步具备处理实际测试工作的能力。

测试技术的教学大纲

测试技术的教学大纲

测试技术的教学大纲测试技术的教学大纲在当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测试技术在软件开发和质量控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培养具备专业测试技术能力的人才,一份全面而系统的教学大纲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探讨测试技术教学大纲的内容和结构,以及其对学生的培养和职业发展的意义。

一、测试技术教学大纲的内容测试技术教学大纲应该涵盖广泛的知识和技能,以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测试的理论和实践。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含在测试技术教学大纲中的内容:1. 软件测试基础知识:介绍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包括测试的目标、策略、技术和生命周期。

2. 测试过程管理:讲解测试计划、测试用例设计、测试执行、缺陷管理和测试报告等测试过程的管理和控制方法。

3. 测试工具和自动化:介绍常用的测试工具和自动化测试技术,包括测试管理工具、性能测试工具和持续集成工具等。

4. 软件质量保证:讨论软件质量保证的重要性,包括代码审查、静态分析、测试覆盖率和质量度量等方面的内容。

5. 高级测试技术:深入探讨一些高级测试技术,如黑盒测试、白盒测试、灰盒测试、冒烟测试和回归测试等。

6. 测试团队协作与沟通: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使他们能够有效地与开发人员、产品经理和项目经理合作。

二、测试技术教学大纲的结构测试技术教学大纲应该具有合理的结构,以便学生能够有条理地学习和应用所学知识。

以下是一种可能的结构:1. 导论:介绍测试技术的重要性和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础知识:讲解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测试思维方式。

3. 测试过程管理:详细介绍测试计划、测试用例设计、测试执行、缺陷管理和测试报告等测试过程的管理和控制方法。

4. 测试工具和自动化:介绍常用的测试工具和自动化测试技术,帮助学生提高测试效率和质量。

5. 软件质量保证:讨论软件质量保证的重要性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和质量控制能力。

6. 高级测试技术:深入探讨一些高级测试技术,帮助学生解决复杂的测试问题和挑战。

《测试技术》教学大纲

《测试技术》教学大纲

《测试技术》教学大纲大纲说明课程代码:3325001总学时:48学时(讲课38学时,实验10学时)总学分:3学分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必修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预修要求:本课程宜在《控制工程基础》课程之后开设。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测试技术是进行科学研究、验证科学理论必本可少的技术。

本课程是对理论知识的深化和补充,广博的理论性和丰富的实践性是本课程的特点。

本课程是机械工程类专业必修的技术基础课之一。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能合理地选用测试装置并初步掌握静、动态测量和常用工程试验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研究和处理机械工程技术问题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获取有用的信息,然后将其结果提供给观察者或输入给其他信息处理装置、控制系统。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掌握信号的时域和频域的描述方法,建立明确的信号的频谱结构的概念;掌握频谱分析和相关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数字信号分析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2、掌握测试装置基本特性的评价方法和不失真测试的条件,并能正确地运用于测试装置的分析和选择。

掌握一阶、二阶线性系统特性及其测定方法。

3、了解常用传感器、常用信号调理电路和显示、记录仪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并能够较正确地选用。

4、对动态测试工作的基本问题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概念,并能初步运用于机械工程中某些参量的测量和产品的试验。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建议:1、本课程的学习中,特别要注意物理概念,建立关于动态测试工作的比较完整的概念。

2、本课程教学中应突出理论内容的物理意义和工程应用,可将机械设备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融合在课堂教学中。

在主要内容讲解结束后,可考虑安排一次测试技术最新发展趋势(如转子系统运行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技术)的课堂讨论,讨论内容涉及测试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应用。

3、本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学生必须参加必要的实验,从而受到应有的实验能力的训练,获得关于动态测试工作的完整概念,并初步具备处理实际测试工作的能力。

《测试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测试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测试技术》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于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分:2.5 总学时:40 理论学时:32 实验/实践学时:8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要求《测试技术》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共40学时,2.5学分。

《测试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获得各种机械量、热工量的测量原理、测量方法和测试系统的构成,培养学生掌握常见工程量检测的方法和仪器工作原理,具备根据具体测试对象、测试要求、测试环境选择合适测量原理和测量方法的能力,具备设计简单测试系统的能力。

课程以课堂讲述为主,突出基本概念,并配以适量实验环节,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从事工程技术工作与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学习本课程后,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 熟悉信号的分类与描述方法,掌握测量信号分析的主要方法,具备从示波器、频谱分析仪中解读测量信息的能力;2. 掌握传递函数和频率响应函数的概念和物理意义。

掌握测试系统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及其测量方法。

掌握实现不失真测试的条件。

熟悉负载效应及其减轻措施以及测量系统的抗干扰措施;3. 掌握常用传感器的种类和工作原理,能针对工程测量问题选用合适的传感器;4. 掌握电桥测量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了解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了解滤波器的类型和实际滤波器的特征参数;5. 掌握压力、位移、振动、温度等常见工程量的测量方法,了解其在工业自动化、环境监测、楼宇控制、医疗、家庭和办公室自动化等领域的应用;6. 了解测试技术中的常用软件,例如Matlab、LabVIEW等;7. 了解计算机测试系统及虚拟测试系统的构成。

知晓用计算机测试系统进行测量的方法、步骤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主要参考教材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材料力学、电工电子技术等。

参考教材:[1]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第3版),熊诗波,黄长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5[2] 《测试技术基础》,李孟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2[3]《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周生国,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4]《测试技术基础》王伯雄,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5]《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徐科军,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6]《传感器及其应用》栾桂冬,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三、课程内容(一)、绪论主要内容:测试技术的概念与研究对象;测试技术在本专业中的作用和地位;测试技术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其各部分的内在联系;测试技术课程的特点及任务要求;测试技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测试技术基础 江征风 第三章课件

测试技术基础 江征风 第三章课件

I
3 测试系统的基本特性
本章学习要求: 1.了解测试系统与输入、输出的关系及其在典型输入下的响应; 2.掌握描述测试系统的静态特性的各指标的含义; 3.掌握描述测试系统的动态特性方法; 4 .掌握实现不失真测试的条件。
3.1 系统的输入/输出及测试系统
3.1.1、测试系统 测试系统: 完成某种物理量的测量而由具有某一种或多种变换特性的物理装置构成的总 体。
对测试系统的基本要求:不失真测试 测试系统的传递特性:由测试装置自身的物理结构所决定的测试系统对信号传递变换的 影响特性。
系统分析中的三类问题: n n 系统辨识: x(t ) 、 y (t ) ⇒ 传输特性。 反求:传输特性、 y (t ) ⇒ x(t ) 。1 Nhomakorabean
预测: 、传输特性 ⇒ y (t ) 。
3
测试系统的基本特性......................................................................................................... 1 3.1 系统的输入/输出及测试系统................................................................................... 1 3.1.1、测试系统....................................................................................................... 1 3.1.2. 理想测试系统—线性时不变系统 ................................................................ 2

《测试技术》教学大纲

《测试技术》教学大纲

《测试技术》教学大纲Measurement Systems学时:32 学分:2制订者:董怡为审核者:丁启朔一、课程性质测试技术是高等院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测试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测试技术的任务及发展状况,掌握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能够选择、使用基本的测试装置。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一)课堂讲授部分(24学时)绪言(1学时)测试技术的基本任务、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课程的研究对象第一章信号及其描述(4学时)1.1信号的分类及其描述1.2周期信号频谱的特点、随机信号的描述1.3傅里叶变换的主要性质以及几种典型信号的频谱第二章测试装置的基本特性(7学时)2.1测试装置概述及其静态特性2.2测试装置的动态特性的数学描述2.3测试装置对任意输入的响应2.4测试装置的不失真条件2.5测试装置动态特性的测试2.6负载效应第三章常用的传感器(6学时)3.1传感器的分类、机械式传感器3.2电阻式传感器3.3电感式传感器3.4电容式传感器3.5其他传感器3.6传感器的选用原则第四章信号调制、处理和记录(2学时)4.1电桥电路知识4.2信号处理过程和输出第五章信号处理初步(2学时)5.1信号处理的基本过程5.2相关分析及其应用、功率谱分析及其应用第六章位移的测量(1学时)6.1位移测试装置的设计过程第七章振动的测量(1学时)6.2振动测试装置与选用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本课程采用闭卷考试。

综合成绩=考试成绩×60%+实验成绩×20%+平时成绩(作业或者考勤)×20%。

五、教材与参考书(一)教材1.黄长艺编,《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第2版(二)参考书1.尤丽华编,《测试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1版2.于永芳编,《测试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年,第1版3.周泽存编,《测试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年,第1版4.张建民编,《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年,第1版5.杨维明编,《动态测试技术》,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1版6.黄长艺编,《机械工程测量与试验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第1版。

测试技术-实验大纲

测试技术-实验大纲

《测试技术》实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测试技术实验二、课程性质:专业指导性选修课三、实验学时:12学时四、课程类型:非独立设课五、课程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六、教学目的:测试技术课程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丰富,覆盖的知识面广。

它是一门理论性及实践性较强的工程学科。

测试与传感技术课程实验课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熟悉不同传感器的信号变换电路的不同特点。

使学生在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等方面受到系统的培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实验动手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作风,从而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实验素质,同时又为后续课程和实验、毕业设计以及今后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在实验技能方面达到如下要求:1.掌握实验台的原理和结构,正确使用实验台。

2.能按实验要求独立的完成实验操作。

3.正确的分析实验结果,书写实验报告。

4.具有一定的传感器测试和设计的基本知识。

七、实验教学项目表八、实验报告要求:实验报告应包含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内容、实验数据(原始数据、图表等)、实验结论及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要求报告干净整洁,字体清晰,独立完成。

九、实验成绩评定:对于验证性实验:考勤及预习提问占实验成绩的20%,操作技术占实验成绩的40%,实验报告占实验成绩的40%;对于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考勤及预习提问占实验成绩的20%,操作技术占实验成绩的20%,实验报告占实验成绩的40%,综合创新能力占20%。

实验成绩最终折合成该门课程总成绩的20%。

十、教材及参考书:教材建议选用:《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叶湘滨.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参考书:1.《传感器原理、设计与应用》.刘迎春、叶湘滨.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传感器与检测技术》.陈杰、黄鸿.高等教育出版社3.《传感器原理及工程应用》.郁有文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测试技术的教学大纲是什么

测试技术的教学大纲是什么

测试技术的教学大纲是什么测试技术的教学大纲是什么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软件测试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小型创业公司,都需要高质量的软件来支持业务的发展。

而软件测试技术的教学大纲就是为了培养学生掌握测试技术的核心概念、方法和工具,以应对日益复杂的软件测试挑战。

首先,软件测试技术的教学大纲应该包含对测试基础知识的全面介绍。

这包括软件测试的定义、目标和原则,以及测试与其他软件开发活动的关系。

学生需要了解测试的基本概念,如测试用例、测试计划、测试策略等,以及不同类型的测试方法,如黑盒测试、白盒测试和灰盒测试。

此外,还应该介绍测试的各个阶段,如需求分析阶段的测试、设计阶段的测试和执行阶段的测试。

其次,教学大纲还应该涵盖测试方法和技术的详细讲解。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设计有效的测试用例,以覆盖软件的各种功能和边界条件。

他们还应该了解如何使用不同的测试技术,如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决策表和状态转换图,来提高测试的效率和覆盖率。

此外,还应该介绍一些高级的测试技术,如模型驱动测试、自动化测试和性能测试,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测试需求。

除了理论知识,软件测试技术的教学大纲还应该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应该有机会参与实际项目的测试工作,通过实践来巩固所学的知识。

他们可以学习如何编写测试计划和测试报告,如何执行测试用例和记录测试结果,以及如何使用测试工具和框架来辅助测试工作。

同时,还应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应对实际项目中的挑战和压力。

此外,教学大纲还应该关注软件测试的最新发展和趋势。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兴起,软件测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学生应该了解最新的测试方法和工具,如云端测试、数据驱动测试和机器学习测试,以跟上行业的发展步伐。

同时,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以适应未来软件测试的变化和需求。

综上所述,测试技术的教学大纲应该全面覆盖软件测试的基础知识、方法和工具。

测试技术_江征风_教学大纲

测试技术_江征风_教学大纲

测试技术_江征风_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测试技术英文名称:T esting Techniques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适合专业:机械、仪器仪表、过程控制、包装工程、物流工程类等工科专业学时/学分:40+1周/4学分(理论教学34学时,基础实验6学时,综合实验1周)课程要求:必修课先修课程:电子技术基础、微机原理、概率论与随机过程、机械控制工程基础等课程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工科类各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学科基础课,是综合应用相关课程知识和内容,解决科研、生产、国防建设所面临的工程测试问题的课程。

主要研究机械工程动态测试中常用的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及记录仪器等的工作原理,测试系统基本特性的评价方法,测试信号的分析和处理,以及机械工程中常见物理量的测试方法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进行工程测试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掌握最新测试技术的发展动态,培养学生合理选用测试仪器、配置测试系统和从事基本工程实验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1、教学内容测试技术的基础知识,包括信号基础知识:信号的分类和描述、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的频谱;测试系统特性的基本特性:静态特性、动态特性、系统实现动态测试不失真的条件、一阶和二阶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系统动态特性的测试;常用传感器:电阻、电感、磁电、压电传感器以及几种新型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信号变换和调理:电桥电路、调制与解调、滤波器以及信号调理中的抗干扰方法;记录及显示仪器:光线示波器、笔式记录仪、磁记录仪、数字式记录仪;信号分析与处理: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步骤、采样混叠和采样定理、截断泄露和窗函数、相关分析及其应用、功率谱分析及其应用、机械振动测试;微机在测试技术中的应用等;测试技术的其它工程应用。

基础实验在相应授课内容完成后进行,由7个实验即典型信号分析、测力仪制作与标定、金属箔式应变片构成电桥电路特性比较、调幅与相敏检波解调和、机械振动测试、相关分析和记录仪动态特性测定组成,其中前5个为必做实验,在学时内进行,后2个为选做实验,在课外进行。

测试技术的教学大纲有哪些

测试技术的教学大纲有哪些

测试技术的教学大纲有哪些测试技术的教学大纲有哪些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软件测试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软件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的关键环节,而测试技术的教学大纲则是培养软件测试人才的基础。

本文将探讨测试技术的教学大纲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首先,测试技术的教学大纲应该涵盖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学生需要了解软件测试的定义、目的和意义,以及软件测试的基本原理,如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等。

他们还应该了解测试的不同层次,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等。

这些基本概念和原理将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其次,教学大纲应该包括测试策略和方法的学习。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的测试策略和方法,以及如何选择和应用它们。

例如,学生应该学会编写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以确保测试工作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他们还应该学习如何进行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安全测试等不同类型的测试。

通过学习不同的测试策略和方法,学生将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测试场景。

此外,教学大纲还应该包括测试工具和环境的学习。

随着软件测试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测试工具和环境被引入到测试过程中。

学生应该学习如何使用这些工具和环境来提高测试效率和质量。

例如,学生可以学习如何使用自动化测试工具来执行重复性的测试任务,以减少人力成本和提高测试覆盖率。

他们还可以学习如何搭建测试环境,以模拟真实的测试场景。

此外,教学大纲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软件测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测试技术。

因此,教学大纲应该包括大量的实验和项目,让学生有机会亲自动手进行测试工作。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学会如何分析需求、设计测试用例、执行测试任务和分析测试结果。

这种实践能力的培养将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教学大纲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

软件测试不仅仅是一门技术,还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因此,教学大纲应该包括相关的课程,如沟通技巧、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测试技术
英文名称:Testing Techniques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适合专业:机械、仪器仪表、过程控制、包装工程、物流工程类等工科专业
学时/学分:40+1周/4学分(理论教学34学时,基础实验6学时,综合实验1周)
课程要求:必修课
先修课程:电子技术基础、微机原理、概率论与随机过程、机械控制工程基础等课程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工科类各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学科基础课,是综合应用相关课程知识和内容,解决科研、生产、国防建设所面临的工程测试问题的课程。

主要研究机械工程动态测试中常用的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及记录仪器等的工作原理,测试系统基本特性的评价方法,测试信号的分析和处理,以及机械工程中常见物理量的测试方法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进行工程测试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掌握最新测试技术的发展动态,培养学生合理选用测试仪器、配置测试系统和从事基本工程实验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1、教学内容
测试技术的基础知识,包括信号基础知识:信号的分类和描述、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的频谱;测试系统特性的基本特性:静态特性、动态特性、系统实现动态测试不失真的条件、一阶和二阶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系统动态特性的测试;常用传感器:电阻、电感、磁电、压电传感器以及几种新型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信号变换和调理:电桥电路、调制与解调、滤波器以及信号调理中的抗干扰方法;记录及显示仪器:光线示波器、笔式记录仪、磁记录仪、数字式记录仪;信号分析与处理: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步骤、采样混叠和采样定理、截断泄露和窗函数、相关分析及其应用、功率谱分析及其应用、机械振动测试;微机在测试技术中的应用等;测试技术的其它工程应用。

基础实验在相应授课内容完成后进行,由7个实验即典型信号分析、测力仪制作与标定、金属箔式应变片构成电桥电路特性比较、调幅与相敏检波解调和、机械振动测试、相关分析和记录仪动态特性测定组成,其中前5个为必做实验,在学时内进行,后2个为选做实验,在课外进行。

综合实验在授课内容和基础实验完成后进行,包括机床主轴的回转误差运动测试、多维切削力的测试、机械结构的功率和效率测试、机械阻抗的测量、回转窑模型中心线的测量和机械工程中的温度测量共6个实验,其中前4个为必做实验,在课时内完成,后2个为选做实验,在课外进行。

本课程还设有开放性自主学习的虚拟实验,旨在鼓励和倡导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巩固课堂知识,培养实践能力。

虚拟实验在课外进行,不在本课程规定学时之内。

2、学时分配
本课程学时总数为40学时+1周,其中授课教学为34学时,基础实验教学为6学时,综合实验教学1周,共4个学分。

详细分配如下表1和表2:
表1 授课内容与基础实验及其学时安排
基础实验在相应的课堂教学内容完成后进行,如在表1中,在第二章课
堂教学之后,可进行“典型信号分析”基础实验,1学时,其余类似。

表1
中“选做”表示学时可以在课外自由选做,不计教学学时。

综合实验在课堂
教学和基础实验完成后集中进行,共做4个实验,为期1周。

其中学时预习
时间1天,每个实验个1天。

3、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
(1) 授课内容
第一章绪论
重点:测试的含义;非电量电测法测试系统的组成。

难点:非电量电测法测试系统的组成。

第二章信号及其描述方法
重点:信号频谱的概念;周期信号与离散频谱,瞬态信号与连续频谱;概率密度函数的定义。

难点:傅立叶变换,瞬态信号频谱概念。

第三章信号分析与处理
重点:采样定理;相关分析;功率谱分析
难点:采样定理;混叠;泄露;窗函数;相关分析及应用
第四章测试系统的基本特性
重点:系统动态特性的数学描述及其物理意义;动态测试不失真频率响应特性;常见测试系统对瞬态信号的响应。

难点:频率响应特性,常见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
第五章常用传感器
重点:所介绍的各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实例。

难点:压电式传感器的等效测量电路。

第六章信号变换和调理
重点:电桥调幅及同步解调;恒百分比带宽滤波器。

难点:恒百分比带宽滤波器。

第七章记录及显示仪
重点:光线示波器振动子特性及选用。

第八章机械振动测试与分析
重点:测振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选择;机械结构的固有频率和阻尼率的估计。

难点:机械结构的固有频率和阻尼率的估计。

第九章现代测试技术
重点:现代测试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特点;虚拟测试仪器技术、组成及应用实例。

难点:虚拟测试仪器技术、组成及应用实例。

(2) 基础实验
实验一、典型信号分析
重点:典型信号的波形和频谱特征,傅立叶变换的物理意义,信号的合成与分解的原理。

难点:信号频谱的含义,如何从信号频谱中读取所需的信息。

实验二、测力仪制作与标定
重点:应变式八角环测力仪原理,测力仪的标定的方法。

难点:测力仪的静态性能指标的分析。

实验三、金属箔式应变片构成电桥电路特性比较
重点:半桥单臂电路、半桥双臂电路和全桥电路灵敏度分析与电路连接。

难点:三种电桥的灵敏度、线性度分析。

实验四、调幅与相敏检波解调
重点:信号调幅与相敏检波解调的原理与注意事项。

难点:载波频率、激振器激振频率频率与幅值的调整,及应满足的关系。

实验五、机械振动测试
重点:用最大幅值法确定测试系统的固有频率和阻尼率的原理和方法。

难点:确定激振频率的频率间隔、激振的频率区间的方法。

(3) 综合实验
实验一、机床主轴的回转误差运动测试
重点:机械消偏和电气消偏原理;测量盘和补偿盘的调整;测试系统的标定;最小二乘方园法对图像的处理。

难点:机械消偏和电气消偏原理;最小二乘方园法对图像的处理。

实验二、多维切削力的测试
重点:测力仪受力特性与应变片联桥原则;静态标定确定九个灵敏度系数的方法;分析三维力互干扰原因及消除措施。

难点:九个灵敏度系数的确定;分析三维力互干扰原因及消除措施。

实验三、机械结构功率及效率测定
重点:相位差式扭矩仪测量扭矩的原理和方法;相位差式扭矩仪数字式测量电路及其测量波形分析。

难点:相位差式扭矩仪数字式测量电路及其测量波形分析。

实验四、机械阻抗的测量
重点:用正弦激励的方法测定系统固有频率和阻尼率的方法;机床磨头结构特点和功能分析;提高机床磨头的机械特性的方法分析。

难点:机床磨头结构特点和功能分析;提高机床磨头的机械特性的方法分析。

实验五、回转窑模型中心线的测量
重点:回转窑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功能;回转窑中心线的测量原理与方法;调整回转窑的中心线的基本方法。

难点:回转窑中心线的测量原理与方法;提高测量精度应采取的措施。

实验六、机械工程中的温度测量
重点:铜一康铜热电偶的结构及其原理,测量其静特性、动特性曲线;机床温度场的测量系统组建;分析机床热态特性及其意义。

难点:机床温度场的测量系统组建;分析机床热态特性及其意义。

四、基本要求
1、掌握信号的时域和频域的描述方法,明确信号的频谱结构概念;掌握谱分析和相关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数字信号分析中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和方法。

2、掌握测试系统基本特性的评价方法和不失真测试条件,并能正确地运用于测试系统的分析和选择;掌握一阶、二阶系统的动态特性及其测定方法。

3、了解常用传感器、常用信号调理电路和记录仪的工作原理和性能,能较合理地选用测试仪器和装置,并配置测试系统。

4、对动态测试工作的基本问题有比较完整的概念,并能初步掌握于机械工程中某些参数的测试方法。

5、对于基础实验,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并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6、对于综合实验,能够根据提供的与实验相关的背景材料、实验指导书等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并整理预习报告,初步掌握测试的原理和方法;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以组为单位(3~5人为一组)配合完成实验测试各项工作;能够发现实验中的某些问题,进行组织讨论和实验分析与验证,加深对基础知识、实验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同时,根据测试结果,评价测试对象的某些性能,并根据所学知识,提出提高该性能的措施和方法。

五、教材及参考书
1、教材
(1)、《测试技术基础》,江征风主编,北京大学业出版社,2007年;
(2)、《测试技术》,贾民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2、参考书
(1)、Theory and design for mechanical measurements. Third Edition. Figliola R S. 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Inc,2000;
(2)、《Measurement systems : application and design》,Ernest O. Doebelin,Boston McGraw-Hill,2004;
(3)、《Signals and systems》,Simon Haykin, Barry Van Veen.New York : Wiley,2003;
(4)、《测试技术》,王隆太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
(5)、《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卢文祥主编,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2000年;
(6)、《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 严普强、黄长艺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1997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