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深度解析之工之侨献琴

合集下载

古诗工之侨得良桐焉翻译赏析

古诗工之侨得良桐焉翻译赏析

古诗工之侨得良桐焉翻译赏析
“工之侨得良桐焉”出自文言文《工之侨献琴》,其古诗原文如下:
【原文】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

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

使国工视之,曰:“弗古。

”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

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

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

乐官传视,皆曰:“稀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遂去,入于宕冥之山,不知其所终。

【翻译】
工之侨得到一棵良好的桐树,砍来作成一张琴,装上琴弦弹奏起来,优美的琴声好像金属与玉石相互应和。

他自己认为这是天下最好的琴,就把琴献到主管礼乐的官府;官府的乐官让国内最有名的乐师考察它,说:“不古老。

”便把琴退还回来。

工之侨拿着琴回到家,跟漆匠商量,在琴身漆上残断不齐的花纹;又跟刻工商量/b/21124,在琴上雕刻古代文字;把它装了匣子埋在泥土中。

第二年挖出来,抱着它到集市上。

有个大官路过集市看到了琴,就用很多钱买去了它,把它献到朝廷上。

乐官传递着观赏它,都说:“这琴真是世上少有的珍宝啊!”工之侨听到这种情况,感叹道:“可悲啊,这样的社会!难道
仅仅是一张琴吗?整个世风无不如此啊。

”。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高中语文】《工之侨献琴》原文翻译及寓意

【高中语文】《工之侨献琴》原文翻译及寓意

【高中语文】《工之侨献琴》原文翻译及寓意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古诗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下《工之侨献琴》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海外华人献琴》原文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

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

使国工视之,曰:“弗古。

”还之。

工作的华侨回国后会寻找各种漆器来画断线;他还策划了各种篆刻作品,死在古代?啊。

盒子埋在地下,以期在新的一年里问世,适合市场持有。

当一个贵族看到它时,他会改变它,并将其与一百黄金一起呈现给王朝。

根据音乐官员的传说,他们都说:“珍宝。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遂去,入于宕冥之山,不知其所终.点击查看:高中语文必须背诵文言文全集《工之侨献琴》原文翻译工作的海外华人得到了一棵很好的桐树,把它砍倒做成钢琴,放在琴弦上弹奏。

钢琴的优美声音似乎与金属和玉石相吻合。

他认为这是世界上最好的钢琴,所以他把它送给了负责仪式和音乐的政府;政府的音乐官员要求中国最著名的音乐家对它进行调查,并说,“它不老。

”他还了钢琴。

工之侨拿着琴回到家,跟漆匠商量,在琴身漆上残断不齐的花纹;又跟刻工商量,在琴上雕刻古代文字;把它装了匣子埋在泥土中。

第二年挖出来,抱着它到集市上。

有个大官路过集市看到了琴,就用很多钱买去了它,把它献到朝廷上。

乐官传递着观赏它,都说:“这琴真是世上少有的珍宝啊!”工作的华侨听到后感叹道:“可悲,这样的社会!难道只是一架钢琴吗?整个世界都是这样的。

”《工之侨献琴》寓意判断一件事是好是坏,应该从它的本质来判断,而不是从它浮华的外表来判断。

只有本质上好的东西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

否则,无论外观多么华丽,都只能作为装饰,不能发挥任何作用。

同时,我们应该学会适应现实生活中的环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生存的基本条件。

理解:本文是刘基《郁离子》中的一篇寓言。

古诗工之侨献琴翻译赏析

古诗工之侨献琴翻译赏析

古诗工之侨献琴翻译赏析文言文《工之侨献琴》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诗文如下: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

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

使国工视之,曰:“弗古。

”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

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

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

乐官传视,皆曰:“稀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遂去,入于宕冥之山,不知其所终。

【注释】工之侨:名字叫做侨的技艺工人。

是虚构的人物斫(zhuó):砍削使:让弦而鼓:装上弦弹奏。

弦、鼓,都是名词作动词用。

鼓,打鼓;这里指弹奏良桐:上等桐木,即泡桐,木质疏松,轻而不曲,是制作乐器的好材料。

桐,桐木,制古琴的材料金声而玉应:发声和应声如金玉之声太常:太常寺,祭祀礼乐的官署国工:最优秀的工匠,这里指乐师篆工:刻字的工匠。

刻字多用篆体字古窾(uǎn):古代的款式。

窾,同"款",款式贵人:大官稀世:世上少有乐官:掌管音乐的官吏弦:琴弦。

这里作动词用,装上弦匣:装在匣子里谋:谋划莫:没有什么期(i)年:第二年易:换,交易诸:兼词,之于传视:大家传地看着天下之美:天下最美的(琴)悲哉世也:这个社会真可悲啊独:只图:打算,计谋美:好适:到……去弗:不莫不然矣:然:如此【翻译】工之侨得到一棵良好的桐树,砍来作成一张琴,装上琴弦弹奏起来,优美的琴声好像金属与玉石相互应和。

他自己认为这是天下最好的琴,就把琴献到主管礼乐的官府;官府的乐官让国内最有名的乐师考察它,说:“不古老。

”便把琴退还回来。

工之侨拿着琴回到家,跟漆匠商量,在琴身漆上残断不齐的花纹;又跟刻工商量/b/4207htm,在琴上雕刻古代文字;把它装了匣子埋在泥土中。

第二年挖出来,抱着它到集市上。

有个大官路过集市看到了琴,就用很多钱买去了它,把它献到朝廷上。

乐官传递着观赏它,都说:“这琴真是世上少有的珍宝啊!”工之侨听到这种情况,感叹道:“可悲啊,这样的社会!难道仅仅是一张琴吗?整个世风无不如此啊。

工之侨献琴文言文翻译

工之侨献琴文言文翻译

工之侨献琴文言文翻译
工之侨得良桐材,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

自以为天下之
美也,献之太常。

使国工视之,曰:“弗古。

”还之。

工之侨以归,
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

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

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

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

”遂去,入于宕冥之山,不知其所终。

翻译:
工之侨得到了一块优质的桐木,他将其雕刻成琴,装上琴弦并弹奏,
琴声如同金石般清脆悦耳。

他自认为这是天下最美的琴,于是将其献
给了太常寺。

太常寺派国工来鉴定,国工说:“这不是古琴。

”于是
将琴退回给了工之侨。

工之侨带着琴回到家,与漆工商量,漆工在琴上制作了断纹;又与篆
刻工商量,篆刻工在琴上刻上了古窾。

之后,他将琴装进匣子埋入土中,过了一年再挖出来,抱着琴去市场。

一位贵人路过看到了这把琴,愿意用百金来交换,工之侨将琴献给了朝廷。

乐官们传看这把琴,都
称赞说:“这是世间罕见的珍宝。


工之侨听说了这件事,感叹道:“多么悲哀的世界啊!难道只有琴是
这样吗?没有一件事不是这样的。

”于是他离开了,进入了深邃幽暗
的山林,没有人知道他最终去了哪里。

《工之侨献琴》文言文翻译及鉴赏

《工之侨献琴》文言文翻译及鉴赏

《工之侨献琴》文言文翻译及鉴赏文言文《工之侨献琴》选自初中文言文其诗文如下: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

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

使国工视之,曰:“弗古。

”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

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

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

乐官传视,皆曰:“稀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遂去,入于宕冥之山,不知其所终。

【注释】工之侨:名字叫做侨的技艺工人。

是虚构的人物斫(zhuó):砍削使:让弦而鼓:装上弦弹奏。

弦、鼓,都是名词作动词用。

鼓,打鼓;这里指弹奏良桐:上等桐木,即泡桐,木质疏松,轻而不曲,是制作乐器的好材料。

桐,桐木,制古琴的材料金声而玉应:发声和应声如金玉之声太常:太常寺,祭祀礼乐的官署国工:最优秀的工匠,这里指乐师篆工:刻字的工匠。

刻字多用篆体字古窾(kuǎn):古代的款式。

窾,同"款",款式贵人:大官稀世:世上少有乐官:掌管音乐的官吏弦:琴弦。

这里作动词用,装上弦匣:装在匣子里谋:谋划莫:没有什么期(ji)年:第二年易:换,交易诸:兼词,之于传视:大家传地看着天下之美:天下最美的(琴)悲哉世也:这个社会真可悲啊独:只图:打算,计谋美:好适:到……去弗:不莫不然矣:然:如此【翻译】工之侨得到一棵良好的桐树,砍来作成一张琴,装上琴弦弹奏起来,优美的琴声好像金属与玉石相互应和。

他自己认为这是天下最好的琴,就把琴献到主管礼乐的官府;官府的乐官让国内最有名的乐师考察它,说:“不古老。

”便把琴退还回来。

工之侨拿着琴回到家,跟漆匠商量,在琴身漆上残断不齐的花纹;又跟刻工商量,在琴上雕刻古代文字;把它装了匣子埋在泥土中。

第二年挖出来,抱着它到集市上。

有个大官路过集市看到了琴,就用很多钱买去了它,把它献到朝廷上。

乐官传递着观赏它,都说:“这琴真是世上少有的珍宝啊!”工之侨听到这种情况,感叹道:“可悲啊,这样的社会!难道仅仅是一张琴吗?整个世风无不如此啊。

经典文言文赏析工之侨献琴

经典文言文赏析工之侨献琴

经典文言文赏析工之侨献琴原文工之侨①得良桐焉,斫②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

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③。

使国工视之,曰:“弗古。

”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④漆工,作断纹焉。

又谋诸篆工,作古窾⑤焉,匣而埋诸土。

期年⑥出之,抱以适⑦市。

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

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⑧矣!”遂去,入于宕冥之山,不知其所终。

注释1.工之侨:作者虚构的人名。

2.斫(zhuó):用刀斧砍削,此指制作。

3.太常:官名,掌管祭祀礼乐。

4.诸:兼词,相当于“之于”。

5.窾(kuǎn):同“款”。

6.期(jī)年:一年。

7.适:往、到。

8.莫不然:无不如此。

译文工之侨得到一块上好的桐木,把它制作成一张琴,装上琴弦弹奏,发出金、玉般悦耳的声音。

他自己认为这是天下最好的琴,就把琴献给太常。

太常让国内优秀的乐师来看,乐师说:“不是古琴。

”就把琴退还给了工之侨。

工之侨拿着琴回到家,跟漆匠商量,在琴身上作出断裂的纹路。

又跟刻字工匠商量,在琴身上刻出古代的款识,然后用匣子把琴装起来埋在土里。

一年后挖出来,工之侨抱着琴到集市上。

有个显贵的人路过时看到了这张琴,就用百金买下,把琴献给朝廷。

乐官们互相传看,都说:“这琴是世上少有的珍品啊!”工之侨听说后,感叹道:“这个世道真可悲啊!难道只是一张琴的遭遇是这样吗?没有一件事不是这样啊!”工之侨于是离去,进入了宕冥山,人们都不知他最后的去向。

文言知识说“适”:“适”的本义是“往、到”,如上文中的“期年出之,抱以适市。

”又如,“无所适从”。

“适”在文言文中还有以下常见释义。

•指“舒服,满足”。

如“安适如常”,意思是“安静而舒适,像往常一样”。

•指“正好,恰好”。

如“适逢其会”,意思是“恰巧碰上那个机会”。

•指“相合,符合”。

如“削足适履”。

•指“刚才,方才”。

如“适才”。

•指“女子出嫁”。

如《孔雀东南飞》:“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文言文翻译工之侨献琴

文言文翻译工之侨献琴

文言文翻译《工之侨献琴》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

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

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

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

”【译文】工之侨得到一棵良好的桐树,砍来作成一张琴,装上琴弦弹奏起来,优美的琴声好象金属与玉石相互应和。

他自己认为这是天下最好的琴,就把琴献到主管礼乐的官府;官府的乐官让国内最有名的乐师考察它,说:“不古老。

”便把琴退还回来。

工之侨拿着琴回到家,跟漆匠商量,在琴身漆上残断不齐的花纹;又跟刻工商量,在琴上雕刻古代文字;把它装了匣子埋在泥土中。

过了一年挖出来,抱着它到集市上。

有个大官路过集市看到了琴,就用很多钱买去了它,把它献到朝廷上。

乐官传递着观赏它,都说:“这琴真是世上少有的珍宝啊!”工之侨听到这种情况,感叹道:“可悲啊,这样的社会!难道仅仅是一张琴吗?整个世风无不如此啊。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

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

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

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

”【译文】工之侨得到一棵良好的桐树,砍来作成一张琴,装上琴弦弹奏起来,优美的琴声好象金属与玉石相互应和。

他自己认为这是天下最好的琴,就把琴献到主管礼乐的官府;官府的乐官让国内最有名的乐师考察它,说:“不古老。

”便把琴退还回来。

工之侨拿着琴回到家,跟漆匠商量,在琴身漆上残断不齐的花纹;又跟刻工商量,在琴上雕刻古代文字;把它装了匣子埋在泥土中。

过了一年挖出来,抱着它到集市上。

有个大官路过集市看到了琴,就用很多钱买去了它,把它献到朝廷上。

乐官传递着观赏它,都说:“这琴真是世上少有的珍宝啊!”工之侨听到这种情况,感叹道:“可悲啊,这样的社会!难道仅仅是一张琴吗?整个世风无不如此啊。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

中考文言文阅读赏析_16 工之侨献琴

中考文言文阅读赏析_16 工之侨献琴

〖美文赏读〗工之侨献琴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

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

使国工视之,曰:“弗古。

”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

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

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

乐官传视,皆曰:“稀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图之,其与亡矣。

”遂去,入于宕冥之山,不知其所终。

〖文章翻译〗有一个叫工之侨的人得到一块上好的桐木,砍来做成了一把琴,装上琴弦弹奏起来,发声和应声如金玉之声。

他自认为这是天下最好的琴,就把琴呈现给太常寺(的主管人);(主管人)让优秀的乐师来看,乐师说:“(这个琴)不是古琴。

”于是便把琴退还回来。

工之侨拿着琴回到家,跟漆匠商量,把琴身画上残断不齐的花纹;又跟刻工商量,在琴上雕刻古代的款式;把它装在匣子里埋在泥土中。

过了一年挖出来,抱着它到集市上。

有个达官贵人路过集市看到了琴,就用很多两黄金买了它,把它献到朝廷上。

乐官们传递着观赏它,都说:“这琴真是世上少有的珍品啊!”工之侨听到这种情况,感叹道:“这个社会真可悲啊!难道仅仅是一把琴吗?没有什么不是这样的啊!如果不早做打算,就要和这国家一同灭亡了啊!”于是离去,至宕冥附近的山,不知道他最终去哪儿了。

〖作者介绍〗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

刘基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

他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诸葛武侯。

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

”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

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

〖写作背景〗本文选自《郁离子》,刘基写作《郁离子》时,是他47~50岁,一生中最鼎盛之际,此前的半生他郁郁不得志,不能施展抱负,后来被夺去兵权,遂弃官归隐家乡青田山中,发愤而著《郁离子》。

初中文言文:《工之侨献琴》原文译文赏析

初中文言文:《工之侨献琴》原文译文赏析

初中文言文:《工之侨献琴》原文译文赏析《工之侨献琴》明代:刘基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

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

使国工视之,曰:“弗古。

”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

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

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

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图之,其与亡矣。

”遂去,入于宕之山,不知其所终。

【译文】有一个名字叫工之侨的人得到一块上好的桐木,砍来做成了一把琴,装上琴弦弹奏起来,发声和应声如金玉之声。

他自认为这是天下的琴,就把琴呈现给太常寺(的主管人);(主管人)让优秀的乐师来看,乐师说:“(这个琴)不是古琴。

”于是便把琴退还回来。

工之侨拿着琴回到家,跟漆匠商量,把琴身画上残断不齐的花纹;又跟刻工商量,在琴上雕刻古代的款式;把它装在匣子里埋在泥土中。

过了一年挖出来,抱着它到集市上。

有个达官贵人路过集市看到了琴,就用一百两黄金买了它,把它献到朝廷上。

乐官们传递着观赏它,都说:“这琴真是世上少有的珍品啊!”工之侨听到这种情况,感叹道:“这个社会真可悲啊!难道仅仅是一把琴吗?不是这样的啊!世上的事情没有不是这样的。

如果不早做打算,就要和这国家一同灭亡了啊!”于是离去,至宕冥附近的山,不知道他最终去哪儿了。

【注释】工之侨:虚构的人名。

良桐:上等桐木,即梧桐,青桐,木质理疏而坚,是制作古琴的好材料。

桐,桐木,制古琴的材料。

斫(zhuó):砍削。

弦而鼓:装上弦弹奏。

弦、鼓,都是名词作动词用。

弦:琴弦。

这里作动词用,装上弦。

鼓琴,指弹奏古琴。

金声而玉应:发声和应声如金玉碰撞的声音。

天下之美:天下最美的(琴)。

美:美琴,形容词作名词用。

太常:太常寺,祭祀礼乐的官署。

使:让。

国工:秀的工匠,这里指乐师。

弗:不。

谋:谋划。

诸:兼词,之于。

篆工:刻字的工匠。

刻字多用篆体字。

古窾(kuǎn):古代的款式。

《工之侨献琴》原文及翻译

《工之侨献琴》原文及翻译

《工之侨献琴》原文及翻译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古诗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下《工之侨献琴》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

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

使国工视之,曰:“弗古。

”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

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

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

乐官传视,皆曰:“稀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遂去,入于宕冥之山,不知其所终.点击查看:高中语文必背文言文大全有一个名字叫工之侨的人得到一块上好的桐木,砍来做成了一把琴,装上琴弦弹奏起来,发声和应声如金玉之声。

他自认为这是天下最好的琴,就把琴呈现给太常寺(的主管人);(主管人)让优秀的乐师来看,乐师说:“(这个琴)不是古琴。

”于是便把琴退还回来。

工之侨拿着琴回到家,跟漆匠商量,把琴身画上残断不齐的花纹;又跟刻工商量,在琴上雕刻古代的款式;把它装在匣子里埋在泥土中。

过了一年挖出来,抱着它到集市上。

有个达官贵人路过集市看到了琴,就用很多两黄金买了它,把它献到朝廷上。

乐官们传递着观赏它,都说:“这琴真是世上少有的珍品啊!”工之侨听到这种情况,感叹道:“这个社会真可悲啊!难道仅仅是一把琴吗?没有什么不是这样的啊!如果不早做打算,就要和这国家一同灭亡了啊!”于是离去,至宕冥附近的山,不知道他最终去哪儿了。

工之侨第一次献琴,琴虽好却遭到贬抑被退了回来。

琴不仅是“良桐”所制,而且“金声而玉应”,材质、音质俱佳,因此制作者对它的评价是“天下之美”。

虽然如此,这架琴经过太常寺主管人的手,又经优秀乐师们的鉴定,终被退回,而理由只有“弗古”二字。

这样的理由是很可笑的。

工之侨第二次献琴,因为琴经过伪装,又是由贵人献上,竟得到极高的评价。

工之侨献琴文言文翻译

工之侨献琴文言文翻译

工之侨得良桐,于山之阳,心爱之,曰:“他日得良工,试为制琴。

”积数年,得良工,试为制琴。

琴成,鸣而音清越,工之侨以为可献于公侯矣。

乃以琴献于公侯。

公侯大悦,命左右鼓之。

左右鼓琴,琴声清越,如鸣泉石间。

公侯听之,曰:“此琴之妙,非人力所能造。

”命左右赐工之侨以金帛。

工之侨得金帛,喜不自胜,归而告其友曰:“吾得良桐,积数年,得良工,试为制琴。

琴成,鸣而音清越,公侯听之,以为可献。

献之,公侯大悦,赐我金帛。

”友闻之,曰:“子得良桐,积数年,得良工,试为制琴。

琴成,鸣而音清越,公侯听之,赐以金帛。

吾愿得子之琴,听其音,观其妙。

”工之侨曰:“子欲听吾琴,请待我。

”工之侨乃为友制琴。

琴成,鸣而音清越,如鸣泉石间。

友听之,曰:“此琴之妙,非人力所能造。

”工之侨曰:“吾得良桐,积数年,得良工,试为制琴。

琴成,鸣而音清越,公侯听之,赐以金帛。

子欲听吾琴,请待我。

”友曰:“吾闻琴音清越,如鸣泉石间,乃知琴之妙,非人力所能造。

吾愿得子之琴,听其音,观其妙。

”工之侨曰:“子既知琴之妙,宜以金帛易之。

”友以金帛易琴,得而归。

归而弹之,琴声清越,如鸣泉石间。

友喜不自胜,曰:“吾得琴,听其音,观其妙,乃知琴之妙,非人力所能造。

”乃以琴献于公侯。

公侯听之,曰:“此琴之妙,非人力所能造。

”命左右赐友以金帛。

友人曰:“吾得良桐,积数年,得良工,试为制琴。

琴成,鸣而音清越,公侯听之,赐以金帛。

吾愿得子之琴,听其音,观其妙。

”公侯曰:“此琴之妙,非人力所能造。

”乃命左右赐友人以金帛。

夫琴者,乐器之最,其妙非人力所能造。

工之侨得良桐,积数年,得良工,试为制琴。

琴成,鸣而音清越,公侯听之,赐以金帛。

此琴之所以贵,以其音清越,非人力所能造也。

翻译如下:有一个工匠得到了一块上好的梧桐木,在山的南面,他非常喜欢它,说:“将来遇到一个好工匠,我要让他来制作一把琴。

”经过数年的积累,他终于找到了一个好工匠,让他来制作琴。

琴制作完成后,琴声清脆悦耳,工匠认为这把琴可以献给公侯了。

工之侨献琴(精选13篇)

工之侨献琴(精选13篇)

工之侨献琴(精选13篇)工之侨献琴篇1教学建议一、主旨分析工之侨为献琴之事而慨叹,是由于这两次献琴的不同结果表明:太常、国工、贵人、乐宫这般人并不看重琴的质量好坏,也不懂得它的好坏,而只看它古不古:“弗古”,就是平常之物;古,就是“希世之珍”。

而对所谓的“古”,又是真假莫辨,只要有“断纹”,有“古窾”,有泥土,就叫做“古”,真是盲目到了极点。

但工之侨的眼光并不停留在这件事上,他从这里还发现了一种带普遍性的社会现象,即人们往往不重实质而只重表面,因而真假不辨、优劣不分。

因此他慨叹道:“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

”这一慨叹,其实正是对这件事的结论。

二、第一次献琴分析工之侨第一次献琴,琴虽好却遭到贬抑,被退了回来。

琴,不仅是“良桐”所制,而且“金声而玉应”,材质、音质俱佳,因此制对它的评价是“天下之美”。

虽然如此,这架琴经过太常寺主管人的手,又经优秀乐师们的鉴定,终被退回,而理由只有“弗古”二字。

这样的理由是很可笑的。

三、其次次献琴分析工之侨其次次献琴,由于琴经过伪装,又是由贵人献上,竟得到极高的评价。

文章比较具体地叙述工之侨伪装古琴的经过:先请漆工绘制“断纹”,再请刻字工匠刻上“古窾”,然后装在匣子里埋在地下,过了一年才拿出来。

这说明工之侨把这件事做得很细心。

献琴的方法也很奇妙,他不直接去献,而“抱以适市”,让别人重价买了去献,结果真的得到了极高的评价,成了“希世之珍”。

四、简洁的语言这篇寓言情节生动,人物也有好几个,但全文仅一百二十字,这跟语言的高度简洁是分不开时。

例如写琴的音质美丽,仅用“金声而玉应”五字,既概括又形象;写国工和乐宫对琴的评价,只用“弗古”和“希世之珍也”两个短句来表现他们的无知,其余与故事主旨无关的后一概不提。

五、词语小结1.词性活用弦:名词用为动词,装上琴弦。

鼓:名词用为动词,弹。

匣:名词用为动词,装在匣子里。

2.“而”字用法金声而玉应表并列并且、而且。

斫而为琴表承接不译。

【古诗文阅读】《工之侨献琴》阅读答案

【古诗文阅读】《工之侨献琴》阅读答案

【古诗文阅读】《工之侨献琴》阅读答案
工之侨献琴
刘吉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

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

使国工视之,曰:弗古。

还之。

工作的华侨回国后会寻找各种漆器来画断线;他还策划了各种篆刻作品,死在古代?啊。

盒子埋在地下,以期在新的一年里问世,适合市场持有。

当一个贵族看到它时,他会
改变它,并将其与一百黄金一起呈现给王朝。

音乐官方传记,都说:稀世珍宝。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

14.解释添加一些单词的含义。

①弦而鼓之()②作断纹焉()
③ 用一百金()④ 别这样做()
15、下面句中的之指代什么。

① 弦鼓(② 返回)
③易之以百金()④工之侨闻之()
16.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

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

翻译:
17、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寓意:
答案:
14① 玩② 模式③ 交换和购买④ 这样的15,① 钢琴② 华侨③ 钢琴④ 这件事16,悲伤,这个世界!这只是钢琴的体验吗?没有人不是这样的!17.它揭露了当时封建统治
者崇尚过去而非现在的恶劣风气,暗喻盲目的保守主义必然会摧毁人才,阻碍改革的道路。

《工之侨献琴》阅读题参考答案

《工之侨献琴》阅读题参考答案

《⼯之侨献琴》阅读题参考答案
⾼考中考的⽂⾔⽂阅读,考⽣平时的积累是⼀⽅⾯,⽂⾔⽂阅读的答题技巧也同样重要。

这篇“《⼯之侨献琴》阅读答案”是由店铺⽹⼩编为您收集整理,希望能帮助同学们把握语⽂阅读的特点,进⽽提⾼阅读能⼒。

《⼯之侨献琴》阅读答案
⼯之侨献琴
刘基
⼯之侨得良桐焉,斫⽽为琴,弦⽽⿎之,⾦声⽽⽟应。

⾃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

使国⼯视之,⽈:“弗古。

”还之。

⼯之侨以归,谋诸漆⼯,作断纹焉;⼜谋诸篆⼯,作古窾焉。

匣⽽埋诸⼟,期年出之,抱以适市。

贵⼈过⽽见之,易之以百⾦,献诸朝。

乐官传视,皆⽈:“希世之珍也。


⼯之侨闻之,叹⽈:“悲哉世也!岂独⼀琴哉?莫不然矣。


14、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①弦⽽⿎之 ( ) ②作断纹焉( )
③易之以百⾦( ) ④莫不然矣( )
15、下⾯句中的“之”指代什么。

①弦⽽⿎之 ( ) ②还之 ( )
③易之以百⾦( ) ④⼯之侨闻之( )
16、翻译下⾯句⼦的意思。

悲哉世也!岂独⼀琴哉?莫不然矣。

译⽂:
17、这则寓⾔的寓意是什么?
寓意:
《⼯之侨献琴》阅读答案
答案:
14、①弹②花纹③交换、买④这样
15、①琴②⼯之侨③琴④这件事
16、可悲啊,这个世道!难道只是⼀张琴的遭遇如此吗?没有⼀件不是这样的!
17、揭露了当时的封建统治者崇古⾮今的不良风⽓,寄喻了盲⽬守旧,势必摧残⼈才、阻碍改⾰的道路。

工之侨献琴

工之侨献琴

工之侨献琴教学建议一、主旨分析工之侨为献琴之事而慨叹,是因为这两次献琴的不同结果表明:太常、国工、贵人、乐宫这般人并不看重琴的质量好坏,也不懂得它的好坏,而只看它古不古:“弗古”,就是平常之物;古,就是“希世之珍”。

而对所谓的“古”,又是真假莫辨,只要有“断纹”,有“古窾”,有泥土,就叫做“古”,真是盲目到了极点。

但工之侨的眼光并不停留在这件事上,他从这里还看到了一种带普遍性的社会现象,即人们往往不重实质而只重表面,因而真假不辨、优劣不分。

因此他慨叹道:“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

”这一慨叹,其实正是作者对这件事的结论。

二、第一次献琴分析工之侨第一次献琴,琴虽好却遭到贬抑,被退了回来。

琴,不仅是“良桐”所制,而且“金声而玉应”,材质、音质俱佳,因此制作者对它的评价是“天下之美”。

虽然如此,这架琴经过太常寺主管人的手,又经优秀乐师们的鉴定,终被退回,而理由只有“弗古”二字。

这样的理由是很可笑的。

三、第二次献琴分析工之侨第二次献琴,因为琴经过伪装,又是由贵人献上,竟得到极高的评价。

文章比较详细地叙述工之侨伪装古琴的经过:先请漆工绘制“断纹”,再请刻字工匠刻上“古窾”,然后装在匣子里埋在地下,过了一年才拿出来。

这说明工之侨把这件事做得很精心。

献琴的方法也很巧妙,他不直接去献,而“抱以适市”,让别人重价买了去献,结果真的得到了极高的评价,成了“希世之珍”。

四、简洁的语言这篇寓言情节生动,人物也有好几个,但全文仅一百二十字,这跟作者语言的高度简洁是分不开时。

例如写琴的音质优美,仅用“金声而玉应”五字,既概括又形象;写国工和乐宫对琴的评价,只用“弗古”和“希世之珍也”两个短句来表现他们的无知,其余与故事主旨无关的后一概不提。

五、词语小结1.词性活用弦:名词用为动词,装上琴弦。

鼓:名词用为动词,弹。

匣:名词用为动词,装在匣子里。

2.“而”字用法金声而玉应表并列并且、而且。

斫而为琴表承接不译。

默而识之表修饰地、着。

工之侨献琴(精选13篇)

工之侨献琴(精选13篇)

工之侨献琴(精选13篇)工之侨献琴篇1教学建议一、主旨分析工之侨为献琴之事而慨叹,是因为这两次献琴的不同结果表明:太常、国工、贵人、乐宫这般人并不看重琴的质量好坏,也不懂得它的好坏,而只看它古不古:“弗古”,就是平常之物;古,就是“希世之珍”。

而对所谓的“古”,又是真假莫辨,只要有“断纹”,有“古窾”,有泥土,就叫做“古”,真是盲目到了极点。

但工之侨的眼光并不停留在这件事上,他从这里还看到了一种带普遍性的社会现象,即人们往往不重实质而只重表面,因而真假不辨、优劣不分。

因此他慨叹道:“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

”这一慨叹,其实正是作者对这件事的结论。

二、第一次献琴分析工之侨第一次献琴,琴虽好却遭到贬抑,被退了回来。

琴,不仅是“良桐”所制,而且“金声而玉应”,材质、音质俱佳,因此制作者对它的评价是“天下之美”。

虽然如此,这架琴经过太常寺主管人的手,又经优秀乐师们的鉴定,终被退回,而理由只有“弗古”二字。

这样的理由是很可笑的。

三、第二次献琴分析工之侨第二次献琴,因为琴经过伪装,又是由贵人献上,竟得到极高的评价。

文章比较详细地叙述工之侨伪装古琴的经过:先请漆工绘制“断纹”,再请刻字工匠刻上“古窾”,然后装在匣子里埋在地下,过了一年才拿出来。

这说明工之侨把这件事做得很精心。

献琴的方法也很巧妙,他不直接去献,而“抱以适市”,让别人重价买了去献,结果真的得到了极高的评价,成了“希世之珍”。

四、简洁的语言这篇寓言情节生动,人物也有好几个,但全文仅一百二十字,这跟作者语言的高度简洁是分不开时。

例如写琴的音质优美,仅用“金声而玉应”五字,既概括又形象;写国工和乐宫对琴的评价,只用“弗古”和“希世之珍也”两个短句来表现他们的无知,其余与故事主旨无关的后一概不提。

五、词语小结1.词性活用弦:名词用为动词,装上琴弦。

鼓:名词用为动词,弹。

匣:名词用为动词,装在匣子里。

2.“而”字用法金声而玉应表并列并且、而且。

斫而为琴表承接不译。

工之侨献琴阅读答案

工之侨献琴阅读答案

工之侨献琴阅读答案工之侨①得良桐②焉,斫③而为琴,弦而鼓④之,金声而玉应⑤。

自以为天下之美⑥也,献之太常⑦。

使⑧国工⑨视之,曰:"弗⑩古。

"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⑪诸⑫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⑬,作古窾⑭焉。

匣⑮而埋诸土,期⑯年出之,抱以适⑰市。

贵人⑱过而见之,易⑲之以百金,献诸朝。

乐官⑳传视,皆曰:"稀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图之,其与亡矣。

"遂去,入于宕之山,不知其所终。

14、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①弦而鼓之②作断纹焉③易之以百金④莫不然矣15、下面句中的“之”指代什么。

①弦而鼓之②还之③易之以百金④工之侨闻之16、翻译下面句子的意思。

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

译文:17、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寓意:14、①弹②花纹③交换、买④这样15、①琴②工之侨③琴④这件事16、可悲啊,这个世道!难道只是一张琴的遭遇如此吗?没有一件不是这样的!17、揭露了当时的封建统治者崇古非今的不良风气,寄喻了盲目守旧,势必摧残人才、阻碍改革的道路。

有一个名字叫工之侨的人得到一块上好的桐木,砍来做成了一把琴,装上琴弦弹奏起来,发声和应声如金玉之声。

他自认为这是天下最好的琴,就把琴呈现给太常寺的主管人;主管人让优秀的乐师来看,乐师说:"这个琴不是古琴。

"于是便把琴退还回来。

工之侨拿着琴回到家,跟漆匠商量,把琴身画上残断不齐的花纹;又跟刻工商量,在琴上雕刻古代的款式;把它装在匣子里埋在泥土中。

过了一年挖出来,抱着它到集市上。

有个达官贵人路过集市看到了琴,就用很多两黄金买了它,把它献到朝廷上。

乐官们传递着观赏它,都说:"这琴真是世上少有的珍品啊!"工之侨听到这种情况,感叹道:"这个社会真可悲啊!难道仅仅是一把琴吗?不是这样的啊!世上的事情没有不是这样的。

如果不早做打算,就要和这国家一同灭亡了啊!"于是离去,至宕冥附近的山,不知道他最终去哪儿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深度解析之工之侨献琴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原文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

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

使国工视之,曰:“弗古。

”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

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

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

乐官传视,皆曰:“稀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遂去,入于宕冥之山,不知其所终.
注释
工之侨:名字叫做侨的技艺工人。

是虚构的人物。

斫:砍削。

使:让。

弦而鼓:装上弦弹奏。

弦、鼓,都是名词作动词用。

鼓,打鼓;这里指弹奏。

良桐:上等桐木,即泡桐,木质疏松,轻而不曲,是制作乐器的好材料。

桐,桐木,制古琴的材料。

金声而玉应:发声和应声如金玉之声。

太常:太常寺,祭祀礼乐的官署。

国工:最优秀的工匠,这里指乐师。

篆工:刻字的工匠。

刻字多用篆体字。

古窾:古代的款式。

窾,同”款”,款式
贵人:大官。

稀世:世上少有。

乐官:掌管音乐的官吏。

弦:琴弦。

这里作动词用,装上弦。

匣:装在匣子里。

谋:谋划。

莫:没有什么。

期年:第二年。

易:换,交易。

诸:兼词,之于。

传视:大家传地看着。

天下之美:天下最美的。

悲哉世也:这个社会真可悲啊。

独:只。

图:打算,计谋。

美:好。

适:到……去。

弗:不
莫不然矣:然:如此
翻译
工之侨得到一棵良好的桐树,砍来作成一张琴,装上琴弦弹奏起来,优美的琴声好像金属与玉石相互应和。

他自己认为这是天下最好的琴,就把琴献到主管礼乐的官府;官府的乐官让国内最有名的乐师考察它,说:“不古老。

”便把琴退还回来。

工之侨拿着琴回到家,跟漆匠商量,
在琴身漆上残断不齐的花纹;又跟刻工商量,在琴上雕刻古代文字;把它装了匣子埋在泥土中。

第二年挖出来,抱着它到集市上。

有个大官路过集市看到了琴,就用很多钱买去了它,把它献到朝廷上。

乐官传递着观赏它,都说:“这琴真是世上少有的珍宝啊!”
工之侨听到这种情况,感叹道:“可悲啊,这样的社会!难道仅仅是一张琴吗?整个世风无不如此啊。


道与理
判定一个事物的好坏,应该从本质上进行鉴定,而不是从浮华的外表来下结论。

只有本质上是好的东西,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否则,再华丽的外表也只能作为摆设,起不到任何作用。

同时,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应该学会变通地适应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具备生存的基本条件。

理解:本文是刘基《郁离子》中的一篇寓言。

文中以工之侨二次献琴的不同遭遇,揭露了社会上评价、判断事物
优劣仅凭外表,而非依据内在品质的现象,告诫人们切不可被表象所迷惑、蒙蔽。

文末“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的感叹是值得人们深省的,其寓意至今还能给人以启迪与警戒。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