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词复习监测题1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题复习测试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题复习测试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题复习测试(考试时间:45分钟,总分:54分)班别:姓名:分数:一、《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这首古诗主要抒发了诗人在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愤激之情,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B.诗歌以叙事开篇,第一、二句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第三、四句急转直下,“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抑郁和苦闷。

C.第五、六句用“冰塞川”“雪满山”比喻仕途的艰难,形象化的语言中蕴含无限的失意;第七、八句诗人巧用姜尚和伊尹的典故,进一步抒发了政治失意的悲愤之情。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人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总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冲开险阻,到达理想彼岸,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

2、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诗歌采用乐府古题“行路难”,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抒情。

B.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却“停杯投箸”“拔剑四顾”,透露出内心的迷惘痛苦。

C.“闲来”两句连用两个历史典故,表现诗人对乘舟垂钓悠闲生活的渴望。

D.诗人反复感叹“行路难”,唱出了无穷忧虑、焦灼不安的心声。

3、通过全诗,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3分)4、请赏析最后两句诗中“破”“挂”妙在何处。

(4分)5、诗中的“顾”“济”是什么意思?请简要回答。

(2分)6、“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一句用典,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3分)7、“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8、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2分)9、“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人们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4分)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古诗文复习综合达标练习测试卷(含答案版卷))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古诗文复习综合达标练习测试卷(含答案版卷))

八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复习达标综合测试卷一、古诗默写与赏析(26分)1.默写诗句(17分)(1)____________,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2)青青子衿,____________。

(《诗经》<子衿>)(3)微君之躬,_________________?(《诗经》<式微>)(4)拣尽寒枝不肯栖,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5)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6)成语“秋水伊人”源之《蒹葭》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送友人》中,表现“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却又借马的鸣声来寄托诗人和友人的离别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运用对偶修辞方法,描绘洞庭湖雄伟景象的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有两句诗各含一个成语,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劝慰友人不要哀伤,表达出诗人豁达,爽朗的胸怀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石壕吏》中表现老妇丧子的悲痛和含悲度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诗赏析(9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5分)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九上古诗复习测试(含答案)

九上古诗复习测试(含答案)

语文九年级上册古诗文(复习)测试一、古诗理解性默写1、白居易(唐)《观刈麦》【九上外】(1)诗歌写农民勤劳丰收却没粮吃的故事,揭示农民赋税繁重,批判赋税制度不合理。

(2)课文内容结构:(一)交代刈麦时间背景诗句:前四句。

(二)描写刈麦劳动辛苦繁忙场面诗句:从“妇姑荷担食”到“但惜夏日长”。

(三)描写拾遗穗的贫妇诗句:从“复有贫妇人”到“拾此充饥肠”。

(四)写诗人愧疚自责,表达诗人同情关心劳动人民感情诗句:从“今我何功德”到“尽日不能忘”。

(3) 从侧面描写“丁壮”农民割麦劳动繁忙的句子是: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在南冈。

(4)从正面描写“丁壮”农民刈麦劳动辛苦的诗句是: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夏日长。

(5)运用环境描写,用夏日酷暑的天气来衬托农民割麦劳动繁忙辛苦的诗句: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6)与诗人白居易《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诗句意思相近的诗句: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其中“惜”字,与“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中的“愿”字用法一样,即是“心愿、希望”之意。

这句子运用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表现农民在天气炎热时该缩短劳动时间,但却渴望日更长一点以便快点完成收割任务的矛盾而痛苦的心理。

(7)点明贫妇拾遗穗原因,揭示农民赋税繁重,批判赋税制度不合理的句子: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8)诗歌写出农民情感变化过程:由丰收倍忙的“喜”,到赋税繁重的“悲”。

(9)描写拾遗穗的贫妇人是为了表明当时赋税繁重不合理而带给百姓生活痛苦悲惨,这里是运用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

(10)诗歌运用对比手法,突出表现诗人心地善良、同情关心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2、刘方平(唐)《月夜》【九上外】(斜xié在文中是古音xiá,是“斜xié”本义)(1)写夜静更深之景的诗句: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2)本诗与苏轼的“春江水暖鸭先知”意趣相同,春天不知不觉已到,景致全是新的,表现作者面对春天到来充满惊喜、快乐之情的诗句是: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九年级语文古代诗词检测

九年级语文古代诗词检测

九年级语文古代诗词检测(1)1.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温庭筠《商山早行》2.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3.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许浑《咸阳城东楼》)4.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5.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6.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7.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8.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9.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0.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11.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中饱含诗人无限的辛酸和愤怒的句子是: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12.《行路难》(其一)中借用两个典故表达了作者渴望回到君王身边的语句是: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13.苏轼《水调歌头》词中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天下人美好祝愿,抒发离人心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4.《十五从军征》中写主人公孤独、悲凉、凄楚、老泪纵横的诗句是: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15•温庭筠《商山早行》中诗中点明“早行”的典型情景,引起旅行者感情共鸣的句子是: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16.杜甫《月夜忆舍弟》中诗中似是概括叙述,实为触景生情,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的句子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17.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点明地域和季节的句子以及写边地天气渐寒,北雁南飞的句子分别是: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18.李商隐的《无题》诗中赞美献身事业、奉献不止的精神的句子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9.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中诗人陈述自己因直言进谏而“朝奏夕贬”的句子是: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九年级语文古代诗词检测(2)1.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初中语文诗词诗句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诗词诗句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诗词诗句考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沦陷的悲痛之情。

2.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

3.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二、选择题1. 下列诗句中,哪一句出自《江雪》?A.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B.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C.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D.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答案:C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王之涣B. 李白C. 苏轼D. 杜甫答案:C三、判断题1. 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出自李白的《静夜思》。

(对)2.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是王之涣的诗句。

(错)3.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出自杜甫的《望岳》。

(对)四、简答题1. 请简述《静夜思》中所表达的情感。

答:《静夜思》表达了诗人李白在异乡夜晚,看到明月时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2. 《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境是什么?答: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杜甫立志要攀登至高峰,从高处俯瞰众山,寓意着要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五、默写题1. 请默写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答: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 请默写李白的《静夜思》。

答: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六、赏析题1. 请赏析《望庐山瀑布》中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答:这两句诗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瀑布之下,感受到瀑布的雄伟与气势。

同时,“疑是银河落九天”将瀑布与银河相比,增强了诗句的想象力和艺术感染力。

2. 请分析《江雪》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意境。

答:这两句诗通过“千山”和“万径”的广阔背景,以及“鸟飞绝”和“人踪灭”的寂静景象,营造出一种荒凉、孤独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人迹罕至的感慨。

中考语文古诗自测试卷及答案

中考语文古诗自测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诗句中,不属于唐诗的是:A.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B.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C.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D. 《沁园春·雪》2. 下列诗句中,用比喻手法的是:A.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C.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D.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 下列诗句中,用拟人手法的是:A.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B.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C.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 下列诗句中,用对仗手法的是:A.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B.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5. 下列诗句中,用夸张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C.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D.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6. 下列诗句中,描写春天景色的是:A.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C.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D.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7. 下列诗句中,描写战争场景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C.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8. 下列诗句中,描写思乡之情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C.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9. 《登鹳雀楼》的作者是______,其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两句表达了诗人______的情感。

10. 《静夜思》的作者是______,其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两句描绘了一幅______的画面。

初中语文古诗词考试复习题

初中语文古诗词考试复习题

初中语文古诗词考试复习题一、古诗词默写题1. 请默写杜甫的《春望》全诗。

2. 请默写李白的《静夜思》全诗。

3. 请默写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全诗。

4. 请默写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两句。

5. 请默写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两句。

二、古诗词理解题1. 解释《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含义。

2. 描述《静夜思》中李白所表达的思乡之情。

3. 简述《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所描绘的景象。

4. 阐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苏轼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5. 分析《青玉案·元夕》中辛弃疾对节日繁华与个人孤独的对比。

三、古诗词鉴赏题1.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 讨论《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意境。

3. 评价《登鹳雀楼》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哲理。

4. 描述《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苏轼如何运用自然景象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5. 探讨《青玉案·元夕》中辛弃疾对节日氛围的描写与个人情感的反差。

四、古诗词应用题1. 假如你是杜甫,面对战乱后的国破家亡,你会如何表达你的情感?2. 如果你是李白,你会如何用现代语言描述《静夜思》中的景象?3. 假设你站在鹳雀楼上,你会如何续写王之涣的《登鹳雀楼》?4. 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如果你身处异乡,你会如何表达你的思念之情?5. 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中描绘了节日的繁华与个人的孤独,如果你在节日中感到孤独,你会如何表达?五、古诗词拓展题1. 列举并简述《春望》中反映战乱给人民带来的苦难。

2. 描述《静夜思》中李白的创作背景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 探讨《登鹳雀楼》中所体现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4. 分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苏轼的人生观和宇宙观。

初中生古诗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生古诗测试题及答案

初中生古诗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诗句中,哪一句是李白的作品?A.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B.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答案:B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杜甫B. 李白C. 王维D. 孟浩然答案:A3.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描述的是什么景象?A. 春天的景色B. 秋天的景色C. 冬天的景色D. 夏天的景色答案:B二、填空题4. “______,________。

”出自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答案: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5. “______,______。

”是杜甫《春望》中的名句。

答案: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三、简答题6. 请简述《悯农》一诗的作者和主题。

答案:《悯农》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绅。

这首诗的主题是反映农民辛勤劳作却生活贫困的现实,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和对封建剥削制度的批判。

7. 描述《静夜思》中所描绘的意境。

答案:《静夜思》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诗中描绘了诗人在寂静的夜晚,看到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引发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诗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两句,形象地表现了月光的清冷和诗人的孤独感。

四、翻译题8. 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翻译成英文。

答案:I look up at the bright moon, and bow my head to think of my hometown.五、创作题9. 以“春日”为题,创作一首四行诗。

答案:(此题为创作题,无固定答案,学生可自由发挥)六、阅读理解题10. 阅读以下诗句:“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请分析诗句中所表达的情感。

答案: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即将逝去的惋惜之情,以及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哀愁。

通过“江水流春去欲尽”和“江潭落月复西斜”的描写,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相结合,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感慨与哲思。

中考诗词测试题及答案

中考诗词测试题及答案

中考诗词测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望岳》。

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名句,出自其诗作《______》。

3.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______》。

4.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边塞的壮丽景色,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使至塞上》。

5.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宋代词人苏轼的名句,出自其词作《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以下哪位诗人的作品?A. 王维B. 李白C. 杜甫D. 陶渊明答案:D2.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句诗的作者是:A. 王安石B. 苏轼C. 李清照D. 辛弃疾答案:A3.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作者是:A. 陆游B. 王安石C. 苏轼D. 辛弃疾答案:A4.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哪首诗?A. 《静夜思》B. 《月下独酌》C. 《夜泊牛渚怀古》D. 《将进酒》答案:A5.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句诗出自宋代词人苏轼的哪首词?A. 《水调歌头》B. 《念奴娇·赤壁怀古》C.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D. 《蝶恋花·春景》答案:A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句诗所表达的意境。

答案: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表达了诗人在中秋之夜,面对海上升起的明月,思念远方亲人的情感。

诗人通过描绘明月的景象,抒发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即使身处天涯海角,也能共享同一轮明月的美好愿望。

2.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出自哪位诗人的哪首诗?请简述其意义。

答案: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异乡独自度过重阳节时,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七年级语文上册诗歌鉴赏模拟质量检测试卷含解析1

七年级语文上册诗歌鉴赏模拟质量检测试卷含解析1

七年级语文上册诗歌鉴赏模拟质量检测试卷含解析1一、七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古诗词阅读。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冷露无声湿桂花”中“冷露”写出中秋月夜的氛围。

(2)“不知秋思落谁家”这一问,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古诗词阅读。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冷露无声湿桂花”中“冷露”写出中秋月夜的氛围。

(2)“不知秋思落谁家”这一问,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诗的一,二句表露了诗人怎样的心境?用的是什么手法?(2)赏析“晴空一鹤排云上”中的“排”字的妙处?4.诗歌鉴赏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注释)①这首诗写于作者贬谪岭南(今广东一带)后,逃归的途中。

(1)“经冬复历春”中“历”的意思是:________(2)诗歌前两句里的“绝”和“复”反映诗人在贬谪期间怎样的生活状况?(3)按常理说,后两句似乎写成“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更恰当。

诗中的“怯”和“不敢” 反映了怎样的心理?5.阅读下列两首诗,完成后面小题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春夜闻笛(唐)李益寒山①吹笛唤春归,迁客②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注释]①寒山:地名,在今正苏徐州市东南,是东晋以来淮泅流域的战略要地,屡为战场。

②迁客:指遭贬斥放逐之人。

作者此刻被贬滴,也属“迁客”之列。

(1)《夜上受降城闻笛》中,“沙似雪”和“月如霜”营造了怎样的环境氛围?(2)这两首诗写的都是夜闻笛声,但笛声所引发的情感并不相同,请作简要分析。

6.读辛弃疾的《西江月》,完成下列各题。

初一下学期诗歌鉴赏模拟语文质量检测试题1

初一下学期诗歌鉴赏模拟语文质量检测试题1

初一下学期诗歌鉴赏模拟语文质量检测试题1一、七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古诗,回答问题桑茶坑道中【南宋】杨万里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1)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风日、________、花堤和________等景物。

(2)这首诗的后两句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2.诗歌鉴赏夜书所见宋・叶绍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诗歌前两句中“送”、“动”字用得很巧妙,说说它们有什么表达效果。

(2)写儿童挑灯夜捉促织,与诗人所要抒发的情感有什么联系?3.古诗阅读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兴[唐]武元衡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李白的诗和武元衡的诗同是写思乡,其中蕴含的情感和运用的手法是否相同,请结合诗歌三、四句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苔袁枚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1)本诗中的“苔”有哪些特点?(2)“借苔说理”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请就此作赏析。

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绝句漫兴九首(其七)(唐)杜甫糝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________。

(1)诗中展现的是一幅________(填季节)风景图,从________这一景物可以看出。

(2)请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字填入诗歌结尾横线处,并简述理由。

A.眠 B.憩 C.玩6.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钱塘逢康元龙(明)谢肇淛黄梅细雨暗江关,我入西吴君欲还。

马上相逢须尽醉,明朝知隔几重山。

(1)请赏析首句中“暗”字的表达效果。

(2)岑参的《逢入京使》中也写到“马上相逢”,与本诗的“马上相逢”所流露出来的感情有何不同?7.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一、八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古诗词欣赏(甲)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乙)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这两首诗都注重炼字。

甲诗首联中的“辅”字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景象雄伟;乙诗首联中的“________”字勾勒出青山的静态,“________”字描画出白水的动态,共同构成一幅青山秀丽的送别图景。

(2)甲诗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和乙诗中“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各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浦途中①杜牧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②无?(注)①秋浦,唐时为池州州治所在,诗人被贬官外放时途经此地。

②杜陵,在长安西南,诗人家乡樊川所在地。

(1)一、二句中的“萧萧”“淅淅”有何表达效果?(2)“为问寒沙新到雁”流露出作者哪些情感?3.阅读《关雎》,回答下列小题。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笔之,窈窕淑女,钟鼓楼之。

(1)诗中划线的四句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2)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请你结合本诗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4.阅读古诗,回答问题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请用自己的话描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展现的画面。

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

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

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一、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1)“________”这个成语源自颔联,现表达“要达到领悟妙道的胜境,先得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这个道理。

颈联“________”字写出山光使野鸟怡然自得,“空”字是说潭影使人心中俗念消除殆尽。

(2)诗歌的七,八两句动静关系处理得十分巧妙,请结合诗句分析。

2.古诗文阅读夜过西湖[宋]陈起鹊巢犹挂三更月,渔板惊回一片鸥。

吟得诗成无笔写,蘸他春水画船头。

(1)品析第二句中的“惊回”二字。

(2)这首诗的题目可否改为“西湖寻诗”?请结合诗句,说说你的理由。

3.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秋夜独坐[唐]王维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夜深[宋]周弼虚堂人静不闻更,独坐书房对夜灯。

门外不知春雪霁,半峰残月一溪冰。

(1)两诗均写了夜景,但季节不同,王维的诗的是1 ,周弼的诗的是2 。

(2)两诗均描绘了诗人独坐,但诗人的心境是不同的:王诗写的是1 的心境。

周诗写的是2 的心境。

4.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全诗以________为线索,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对西湖早春美景的________之情。

(2)下面对这首诗歌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写诗人行经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山光水色,勾勒出西湖早春的轮廓。

B.三,四两句从莺、燕的动态中,把春天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C.五,六两句写骑马游春的人们,包括诗人自己。

以人们的感受写西湖的春景。

D.结尾两句详写湖东的白沙堤,在绿杨荫里,更是美不胜收。

语文初二下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质量检测试卷带答案

语文初二下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质量检测试卷带答案

语文初二下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质量检测试卷带答案一、八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古诗阅读遣意①〔唐〕杜甫啭枝黄鸟近,泛渚白鸥轻。

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

衰年催酿黍②,细雨更移橙③。

渐喜交游绝,幽居不用名。

【注释】①选自《杜诗详注》。

遣,抒发。

②酿黍:酿酒。

③移橙:栽橙。

(1)古诗讲究对应,每每佳句天成。

首联中的“近”,从“啭”字听来;“轻”,从“________”字看出。

颔联中的“________ ”对应着首联的“啭枝”,“春水生”对应着首联的“泛渚”。

(2)《杜诗详注》说这首诗“叙写草堂春日之景,藉以遣意”,诗人所遣何“意”?2.古诗阅读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黍①!三岁贯女,莫我肯顾②。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③。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④。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

乐国乐国,爰得我直?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

乐郊乐郊,谁之永号?(选自《诗经·魏风》)【注释】①硕:大。

黍:黏米。

②三岁:多年。

贯:供养。

女,同“汝”,你。

③逝:誓。

适彼:到那个。

爰:哪里。

④德:感德。

(1)《诗经》的表现手法主要有赋、比、兴三种。

《毛诗序》里说本诗“刺重敛也。

国人刺其君重敛,蚕食于民,不修其政,贪而畏人,若大鼠也”,用的是________的手法。

(2)本诗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上下章基本相同,重复中又有变化。

请结合本诗内容具体分析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

3.愉悦闲适(悠闲、自在等)(2)【示例1】微风吹来,池水波光晃动,把蔷薇香气吹满院子。

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微风吹动倒映楼台的池塘比作微风吹动水晶帘,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亭环境的幽静和美好,表现了诗人的高兴心情和闲适自在。

【示例2】微风吹来,池水波光晃动,把蔷薇香气吹满院子。

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描写,写了作者看到眼前微风吹动的池塘,闻到了风吹满院的蔷薇香,生动细腻地写出了山亭小院的幽静和美好,表现了诗人的高兴心情和闲适自在。

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质量检测试题

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质量检测试题

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质量检测试题一、八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江上(宋)王安石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1)第二句中“低徊”一词很富表现力,请简要赏析。

(2)这首诗中的三,四两句于寻常的景物描写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请做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江上(宋)王安石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1)第二句中“低徊”一词很富表现力,请简要赏析。

(2)这首诗中的三,四两句于寻常的景物描写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请做简要分析。

3.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少年行(其二)【唐】王维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1)诗中少年形象具有怎样的特征?(2)最后一句“纵死犹闻侠骨香”中运用“________”和“________”两词,以顿挫的用笔,更有力地展示了少年的内心世界。

4.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诗中“几处早莺争暖树”的“争”字用得好,好在哪里?(2)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些诗句最能体现这种感情?5.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1)“破阵子”是本词的,词的作者辛弃疾是派的代表作家。

(2)词人为什么要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6.两首诗都借用“黄金台”的典故,所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唐)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燕昭王(唐)陈子昂南登碣石馆①,遥望黄金台。

七年级语文上册诗歌鉴赏 期末复习综合模拟测评检测1

七年级语文上册诗歌鉴赏 期末复习综合模拟测评检测1

七年级语文上册诗歌鉴赏期末复习综合模拟测评检测1一、七年级语文上册诗歌鉴赏1.古诗词阅读。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冷露无声湿桂花”中“冷露”写出中秋月夜________的氛围。

(2)“不知秋思落谁家”这一问,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中“龙标”指的是________。

(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诗人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同情。

D.诗歌想象奇特,体现了作者的浪漫主义风格。

3.古诗阅读鉴赏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诗人在抒发满腹愁绪时,写到了哪些景物?(2)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古诗阅读。

夏意【宋】苏舜钦别院深深夏簟①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注释】①簟(diàn):竹席(1)这首诗写了初夏之景,主要描写院深席清、________、________、梦觉莺啼四幅夏日画面。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5.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梅沈钦圻冰霜磨炼后,忽放几枝新。

独立江山暮,能开天地春。

自然空色相,谁与斗精神。

野客闲相对,如逢世外人。

(1)这首诗首联中的“________”字写出了诗人的惊喜之情;颔联中“________”和“能开”两个词赋予了梅花以人的性格和精神。

(2)尾联诗人称自己为“野客”,称梅为“世外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语文中考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质量检测试题1

语文中考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质量检测试题1

语文中考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质量检测试题1一、九年级下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铜仁江舟中杂诗六首(其二)郑珍渐见寒流阔,居人两岸分。

潭光清漏石,山影绿摇云。

渔得沙头汛,炊香柁尾闻。

向来风味熟,惆怅但离群。

(注)①柁:同“舵”。

②向来:方才,刚才。

(1)赏析颔联中的“摇”字。

(2)从后两联来看,诗人在船上的旅途生活有什么特点?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杰。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闲登小阁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注】陈与义:宋代爱国词人。

这首词是国家遭受兵乱时节,作者流寓在湖南、湖北一带时所作。

(1)请赏析这首词的思路。

(2)试分析下阕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山中(唐)王勃长江悲已滞,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自裴九同泛洞庭湖(其一)(唐)贾至江上相逢皆旧游,湘山永望不堪愁。

明月秋风洞庭水,孤鸿落叶一扁舟。

(选自《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1)两首诗共同使用的意象有:江水、________。

(2)贾至在诗中抒发了哪些感情?4.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问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1)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怀古诗。

作者通过对古代人物的歌颂,讽刺南宋统治者在金兵的侵略面前不敢抵抗、昏庸无能。

B.“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这两句诗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可谓“惊天地,泣鬼神”,弦外之音是中原已非我所有了。

C.“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是说三国时代的孙权年纪轻轻就统帅千军万马,雄踞东南一隅,英武了得。

D.“生子当如孙仲谋”本是曹操的语言,现在由辛弃疾口中说出,代表了人民要求发愤图强的呼声。

2020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总复习检测题(古诗文专题)

2020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总复习检测题(古诗文专题)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精品资料七年级上册语文总复习检测题(古诗文专题)班级:姓名:座号:成绩:一、古诗默写。

(每小题各2分,共20分)(1),札札弄机杼。

(《迢迢牵牛星》)(2)忽如一夜春风来,(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此中有真意,。

(陶渊明《饮酒》)(4),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5)角声满天秋色里,。

(李贺《雁门太守行》)(6)《春望》中写出国都沦陷、城池残破景象的诗句是,。

(7)《饮酒》中以问话的形式,表现作者对超尘脱俗境界的追求的句子是?(8)《登幽州台歌》中缅怀古人,感慨自己生不逢时的句子是,。

(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塞外雪景,并承上启下,酝酿送别气氛的句子是,。

(10)千里之堤,。

(格言)二、古诗词赏析。

(30分)(一)天净沙·秋思(15分)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小令是元散曲中咏景的佳作,被《中原音韵》誉为“”。

小令仅28 字,写了多种景物,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之情,其中表现主旨的句子是,。

(4分)2、一切景语皆情语。

全诗通过丰富的意象,渲染了的气氛,抒发了诗人极其的情绪。

(4 分)七年级上册语文总复习检测题第1页,共4页3、“枯藤老树昏鸦”与“小桥流水人家”是两种鲜明不同的画面,你能理解这种不协调的用意吗?(4分)答:4、下面是对散曲《天净沙·秋思》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A.此曲的前三句选取了富有特征的九种事物组成了一幅深秋晚景图。

B.第二句用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衬,更显出环境的幽静。

C.选文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

景物是背景,人是主体。

写景是为了烘托人。

D.从此曲的题目来看,作者所要表达的是对秋的伤感,而无思乡之情。

(二)渡荆门送别(15分)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语文初三上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质量检测试卷带答案

语文初三上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质量检测试卷带答案

语文初三上册期末复习诗歌鉴赏质量检测试卷带答案一、九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

结合全词,“”、“”等景物体现“空”的意境。

(2)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

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2.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小题。

【中吕】阳春曲·春景①(节选)【元】胡祗遹残花酝酿蜂儿蜜,细雨调和燕子泥。

绿窗春睡觉来②迟。

谁唤起?窗外晓莺啼。

【注释】①中吕:宫调名。

阳春曲:曲牌名。

春景:曲题。

②觉来:醒来。

(1)残花一般给人以哀伤之感,但诗人却用________、________等极富生活情趣的细节,从小小的虫鸟活动中将春意写得十分浓丽,使人得到暖融融、醉醺醺的感受。

(2)“谁唤起?窗外晓莺啼”两句的自问自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戏答元珍①[宋]欧阳修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②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注释】①本诗写于欧阳修降职为峡州夷陵县令时。

元珍曾写《花时久雨》一诗给欧阳修,欧阳修为此诗作答。

②洛阳:宋仁宗天圣八年至景佑元年,欧阳修曾任洛阳推官。

(1)诗中“ ”和“”两种景物让作者在尾联生发出“不须嗟”的感慨。

(2)本诗后四句蕴含着作者复杂的情感,请赏析。

4.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1)“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哀朽惜残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何表达效果?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古诗词复习监测题
一、《马诗》
一)、默写
,。

,。

二)、文学常识:
1、本诗的作者是()(朝代)的(),他和()、()并称唐代三李。

被后人称为()。

2、这首诗是一首()诗,是指诗歌以()的方式传达民情,指责时弊,()。

白居易等人发展了()的现实意义,他曾经强调()。

三)、诗词理解
1、诗中的“武帝”是指(),诗人借武帝之事来讽刺时政,这种手法叫做()。

2、第三句为什么不写“骏马”而写成“肉马”?
3、联系武帝身份,最后两句还有何寓意?
4、诗歌从哪两个方面对统治者进行了讽刺?
二、《秋浦歌》
一)、默写
,。

,。

二)、文学常识:
1、本诗的作者是()(朝代)的(),字(),号(),他的诗歌极具()色彩,具有()的美誉,和()并称为()。

三)、诗词理解
1、解释词语
渌水()素月()
2、首句中的“净”字,描绘出明月怎样的景象?
3、第二句写了(),一个()字以动写静,愈显其静。

4、第三、四句则从()角度,将富有民俗风情的生活画面呈现出来,也写出了听歌者(的心情。

三、《房兵曹胡马》
一)、默写
,。

,。

,。

,。

二)、文学常识:
1、本诗的作者是()(朝代)的(),字(),号(),他的诗歌极具()色彩,具有()的美誉,和()并称为()。

2、这是一首()诗,首联写其出身不凡,傲骨铮铮;次联写其峻健敏捷,颔联写其忠诚勇猛的品性;尾联期望骏马立功于万里之外,当是与房兵曹共勉之意。

整首诗写得矫健豪放,沉雄隽永,凛凛有生气,反映了青年杜甫卓尔不群的志向与锐于进取的精神。

作者托物寓意,借马喻人,抒写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抱负和朝气蓬勃的英勇气概。

(建议细读理解这段话)
三)、诗词理解
1、解释词语
胡马()锋棱()
竹批()堪()
无空阔()骁腾()
2、诗人笔下描写大宛马的外形特征的诗句是(),()。

3、描写名马奔驰的雄姿的句子是(),()。

4、诗人颂马之意更在于(),其诗句是(),()。

四、《早梅》
一)、默写
,。

,。

二)、文学常识:
1、本诗的作者是()(朝代)的()。

2、这是一首(),这类诗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三)、诗词理解
1、解释词语
迥()傍()销()
2、《早梅》是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从似玉非雪、近水先发的梅花着笔,写出了早梅的形神,同时也写出了诗人探索寻觅的认识过程。

3、“白玉”二字既形容了梅花的(),又照应了此句中的()字。

4、第二句的()和()二字写出了(),同时()字引出下句。

5、第四句中的()写出了诗人远望似玉非雪的迷离恍惚之景,同时扣住了题目中的()字。

6、试比较宋代王安石的“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和本诗三四句的不同表达效果。

五、《西宫春怨》
一)、默写
,。

,。

二)、文学常识:
1、本诗的作者是()(朝代)的()。

字(),擅长(),被后世称为()。

其()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

2、这是一首(),汉代的()的《怨歌行》是现存最早的这类诗。

()朝是这类诗的鼎盛时期。

《西宫春怨》以写西宫深夜的静与花香,写出美景缺无人欣赏的凄凉景色,体现了失宠妃子的怨与愁,隐含着自己不受重用的伤感。

三)、诗词理解
1、诗中首句点明了季节和时间是()。

2、前两句采用了()手法,其作用是()。

3、有评价说第三句“以情则至苦”,说说你的理解。

4、请从炼字的角度评点“隐”字的艺术表现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