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5人口与城市微专题21城市化与城市区位因素课件
2018届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浙江选考版课件:专题5 人口与城市 微专题18 人口自然增长与人口问题
死亡人口(万人) 892
913
935
943
951
960
1.我国2011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
√A.0.48%
B.7‰
C.4.79%
D.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基础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答案
2.表中数值反映我国人口
年份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解核心析考向突破答案
8.我国人口增长模式逐渐向“三低”型过渡,影响我国人口出生率下降 的原因有
①平均初婚年龄降低 ②生活富裕程度提高 ③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
④育龄妇女比重提高
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基础知识导学
解核心析考向突破答案
下图示意我国不同生育率方案预测的2050年人口结构。读图完成9~10题。
基础知识导学
解核心析考向突破答案
(2)该地区户籍人口最突出的问题是 A.出生率下降 B.死亡率增加
√C.留守儿童较多
D.劳动力较短缺 解析 该地5~20岁人口所占比重 在一半以上,说明留守儿童多, 成为最突出的问题,C正确。
基础知识导学
解核心析考向突破答案
三 当堂巩固 限时自测
基础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率一直在下降 ④人口总数在减少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基础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答案
读“甲、乙两地人口的抽样调查表”(每10 000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
亡率统计),完成3~4题。
2018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第二部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含解析
第二讲城市化考纲要求考纲解读实践应用(1)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1)城市化的含义、动力及标志(2)世界城市化进程及发展差异(3)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我国目前已形成的几大城市群的发展特点(2)十八大后,我国积极推进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实践(3)2016年我国多个城市饱受内涝之困,反映出的城市化问题图1 城市化进程示意图[读图1,回答问题](1)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①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城市人口不断增多的过程称为城市化。
(×)②城市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口城市化,二是地域城市化。
(√)(3)世界城市化进程:①填表完成其时间变化:大部分发达国家:处于城市化的后期阶段;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处于城市化的初期阶段或中期阶段。
图2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差异图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读图2,完成下表]城市化特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起步早晚水平高低目前发展特点(速度)城市化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表现:城市人口向乡村回流)城市化速度快(超过同期发达国家),大量农村人口迁往城市原因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人口增长快,城市经济畸形发展,农村劳动力过剩等础设施逐步完善原因图3 我国不同城市的不同景观图[读图3,回答问题](1)图a、图b反映了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是:①有利:图a景观表明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②不利:图b“握手楼”布局拥挤,不仅说明居住环境较差,而且反映出中心城区房价昂贵,此现象表明过快的城市化会使城市环境质量下降甚至出现环境污染问题。
(2)我们应加强生态城市建设是:①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
②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
[教师授课备用图]1.城市化进程示意图上图显示城市化进程,从t1到t4体现出三个变化:城市数目增多,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群组成。
2018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第8讲人口与城市
城市与人口
[贯通知识联系]
【体系构建】
答案速填:
①现代型
②资源、科技、消费水平
③商业区
④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⑤经济因素
【主干自查】 1.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提示:(1)自然因素:气候、水、土壤、矿产资源等。 (2)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通信等。
(3)社会因素:政策、社会变革、战争和宗教等。
2.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分别带来哪些影响?
提示:(1)对迁入地的影响: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
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但增加了公
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增大了生态环境的压 力。
(2)对迁出地的影响:能加强与外界社会经济、科技、 文化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能缓解人地矛盾,更好 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但会导致当地人才外流,劳动力 不足,从而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B.缓慢增长 D.负增长
【解析】选B。上海市常住人口的变化=自然增长+机械
增长,结合材料可知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减少10.41 万人,而外来常住人口减少了14.77万人,由此可知上海 市常住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户籍人口机械增长之和为 4.36万,因上海市户籍人口的机械增长数量很小,因此 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的增长数量为4万左右;上海市 常住人口总数为2 000多万,因而上海市常住人口的自 然增长率约为0.2%,人口增长缓慢。
【解析】1选D,2选C。第1题,我国城乡间人口流动的成 因主要是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城市工业、服务业可提
供就业机会,吸引乡村人口流向城市;由于农村劳动力
的流失造成农业生产机械化和集约化发展,促进农业生
产的专业化发展。第2题,人口流动可以加强城乡间的
高考地理人口与城市知识整合
高考地理人口与城市知识整合目录一、人口微专题(一)知识关联(二)高频考点解析1、人口的两种增长方式2、分析人口增长快慢原因的思路3、人口问题(1)人口问题的类型(2)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及对策3、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4、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5、人口迁移的影响6、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及应用二、城市微专题(一)知识关联(二)高频考点解析1、城市化概念的理解2、城市化进程的特点3、城市等级体系的特点4、影响城市服务范围大小的因素5、城市体系及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6、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7、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8、城市三大功能区的判读方法9、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10、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11、城市(或城市群)区位分析模式一、人口微专题(一)知识关联1、人口增长(时间变化特点、空间分布特点)→影响因素(自然条件、生产力发展水平、人口政策、文化背景、婚育观念等)。
2、人口增长的“三率”(关系、特点及变化的影响)→人口增长模式(特征、区分方法)→人口问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异)→解决措施。
3、人口迁移→人口迁移特点(数量变化、方向变化)→影响因素(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
4、人口迁移→人口迁移的影响(对地理环境、对城市化、对就业结构)→影响评价(有利影响、不利影响)(二)高频考点解析1、人口的两种增长方式(1)人口的自然增长:是由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基数决定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注意1】人口自然增长率可能是正值(表示人口总数增加),也可能是零(表示人口总数不变),甚至可能为负值(表示人口总数减少)。
【注意2】一个地区人口总数最大值出现的时间应该是人口自然增长率由正值变为零的时期,因此人口增长速度降低并不等于人口总数的减少。
目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有所减慢,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数仍然很大。
(2)人口的机械增长:是由净迁入率和人口基数决定的,净迁入率=迁入率-迁出率。
【注意3】注意生育率和出生率的联系与区别:生育率是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与育龄妇女(15岁~49岁)人数之比;出生率则是指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与人口总数之比。
2018届浙江高考地理(选考2):17-城市区位因素
专题七
备考点一 备考点二
第17讲
城市区位因素
考点分析
考情分析
-6-
典例12015年4月,国务院批复《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规 划中城市群把大城市多种职能分散到中、小城市,并以快速交通网 络连接。城市和交通线之间是广大的绿地、湿地和农业用地,被称 为“绿色心脏”。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专题七
备考点一 备考点二
专题七
备考点一 备考点二
第17讲
城市区位因素
考点分析
考情分析
-13-
典例2(2017浙江4月选考)下图为四种地貌景观。其中有利于聚 落形成的是( )
关闭
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农业发达,利于聚落(城镇、 乡镇等)建设,促进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关闭
B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答案
考试要求
专题七
备考点一 备考点二
第17讲
城市区位因素
考点分析
考情分析
-4-
备考点一
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
核心知识
专题七
备考点一 备考点二
第17讲
城市区位因素
考点分析
考情分析
-5-
能力方法分析、评价城市区位因素的方法 1.首先考虑的是这个城市刚刚诞生时,是什么因素把它吸引在这 一地点的。 2.其次要分析是什么原因促进和限制了它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 找出某个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 因此,分析、评价城市的区位特点要运用综合思维,从影响城市 区位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人文因素)及其发展变化来进行 分析。在这两大因素中,社会经济因素相对于自然因素发展变化较 大,因此自然因素可以称为静态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可以称为动态 因素。而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地形与河流相比,前者可以称为宏观 因素,后者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城市最初形成的具体位置, 可称为微观因素。
浙江省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5人口与城市微专题
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口的迁移中起着重要作用。
(3)政治因素 因素 政策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可以起到鼓励或限制作用 的人口迁移 历史上我国都城变换和朝代更迭 引起的人口迁移 案例 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社会 政治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 变革 常引起人口迁移 战争
破坏人类正常的生活环境和
秩序并引发人口迁移
和
其呈现方式有文字材料、统计图表、示意图等。 需要考生对人口迁移有整体的认识或较全面的总结。
选项或答案特征:
规律 设问特征:设问主要涉及人口迁移的特征、原因或是影响等方面,
主要围绕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设置选项,正确解答考题应主要根据
材料具体分析,不能将课本的知识进行生搬硬套,否则很容易错答。
例题 结合我国人口统计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2016年我国流动人口总量达到2.45亿。 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各地区常住
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
经济、科技、文化等联系 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导致当地人才外流,
劳动力不足
影响迁出地经济的 进一步发展
管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难度
在住房、交通、卫生、教育、 城市环境等方面产生巨大压力
2.人口迁移对城市化的影响 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的用地规模也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区布局也 随之发生变化,郊区不断出现住宅小区,促进了郊区城市化的进程。
人口占全国常住人口比重变化图。 (1)造成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 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差距 。 _____ 解析 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原因与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有关。
【复习必备】(浙江选考)2020高考地理二轮优选习题 专题五 人口与城市 微专题21 城市化与城市区位因素学案
微专题21 城市化与城市区位因素考试要求1.城市化(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①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②城市化对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3)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措施2.城市区位因素例1 (2018·4月浙江选考)城市是一定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
衡量城市发展水平可以用人口与经济规模、交通枢纽等级、创新带动能力、文化辐射能力四个指标来测量,指数越高相应的实力越强。
下图为“我国四个中心城市发展水平图”。
完成(1)~(2)题。
(1)综合衡量,城市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 A.①B.②C.③D.④(2)在高新科技发展方面,更具优势的城市是( )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 (1)D (2)C解析 (1)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④城的人口与经济规模、交通枢纽等级、创新带动能力、文化辐射能力指数都是最高的,故其发展水平也是最高的。
(2)③城和④城的创新带动能力指数在四个城市中居前两位,可判断其科技水平也在四个城市中居前两位,因此高新科技发展更具优势。
例2 (2016·10月浙江选考)下表为2014年我国三省(市、区)社会经济相关数据。
影响表中行政区城镇化水平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农业发展水平B.人口自然增长率C.工业发展规模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答案 D(2018·浙江瑞安检测)读“我国西部某城市城区的空间分布图”,完成1~2题。
1.形成该城市空间布局形态的主导因素是( ) A.交通B.资源C.地形D.河流2.①②两城市建成区较其他建成区面积大的共同原因是( ) A.河流沿岸,水运条件优越B.水能丰富,发展水电C.河流沉积岸,地形平坦开阔D.技术密集型工业迁入答案 1.D 2.C(2018·浙江富阳检测)读“某市市区人口与用地变化示意图”,完成3~4题。
3.1998~2006年,该市( )A.城镇化水平增速最慢B.农业人口逐年增长C.城市总面积逐年增长D.建成区面积与市区人口变化趋势相反4.图示反映出该市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是( )A.城市人口增长过快B.环境污染加剧C.交通拥堵日益加重D.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答案 3.C 4.D解析第3题,由图可以看出,该市建成区面积、城镇化水平、市区人口一直呈增长状态;城镇化水平不是每个时段增速都最慢。
【精选试卷】高考地理浙江选考新增分二轮优选习题:专题五 人口与城市 微专题18 Word版含答案
微专题18人口自然增长与人口问题考试要求一、人口增长模式1.图解人口增长模式及其特点2.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影响二、人口问题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由于所处的人口增长阶段不同,因而人口增长状况、面临的人口问题、采取的对策及今后人口变化趋势不同,对比分析如下表:b级知识归纳 根据数值特征判断人口增长模式例1(2017·11月浙江选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人口生育政策进行了动态调整(如图)。
完成(1)~(2)题。
(1)我国人口生育政策调整与下列人口数据变化关系密切的是()①老年人口数量增加②劳动人口比重降低③人口死亡率升高④人口迁移数量增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我国人口增长模式逐渐向“三低”型过渡,影响我国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原因有()①平均初婚年龄降低②生活富裕程度提高③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④育龄妇女比重提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1)A(2)B解析第(1)题,图示人口政策的调整是在逐步放开人口的生育,这会导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我国放开人口生育的原因是我国人口走向了老龄化,劳动人口比重降低。
第(2)题,平均初婚年龄降低和育龄妇女比重提高会使人口出生率上升、人口增长加快,故①④错误。
例2(2017·4月浙江选考)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出,引发农业劳动人口老龄化。
随着近期户籍制度改革的加快推进,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和老人随青壮年劳动力举家迁入城市定居。
应对农业劳动人口老龄化的主要措施是()A.扩大粮食的进口规模B.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C.实施大规模休耕制度D.鼓励劳动力大量回流答案 B解析农村人口老龄化导致农业劳动力短缺,为了保障粮食供应,必须加强国内粮食生产的稳定,不能实施大规模休耕制度,同时扩大粮食进口规模也不能作为最主要措施,故A、C 选项错;由于城市就业机会多和经济收入高等原因,外出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难以重新再回流至农村(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表现),故D选项错;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可以缓解农业劳动力短缺问题,是应对农业劳动人口老龄化的合理措施。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 人口与城市问题
(2021·厦门三检)常住人口是指在某设区市实际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在常住人口中,户
籍地不在本设区市的称为流动人口。我国某省流动人口规模大,以省外流动人口为主。
2000年,该省流动人口已达2 105.41万;2010年增至3 139万,约占全省常住人口的30%,且
不同年龄组的性别比(男性与女性人口的比值)较2000年均匀。下图示意该省2000年和
【考题·精细剖析】
(2021·山东等级考)刚果首都布拉柴维尔在老城区东北方向的滨河湿地规划建设新城。下
图示意新城区的功能分区,其中住宅区规划为三个不同等级。O、P区的住宅设计为装配式木
质建筑, Q区的住宅设计为钢筋混凝土建筑。据此完成(1)、(2)题。
(1)新城区内设计“串珠状”湖泊的首要目的是 ( )
2021年北京卷 2021年湖南卷 2021年天津卷
18题(2) 区域图+文字 以区域地图为背景,考查人口分布特点
1-2
统计图+文字 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8
统计图+文字 以民工流为背景,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专题1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人口迁移与人口问题 【热点情境·地理思考】
安徽省作为外出人口大省,2012年以前净流出人口持续增加,2013年首次出现外出人口 回流现象,至2018年已连续六年持续回流。随着安徽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长三角一体化 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人口迁移出现新特点。如下图。 (1)(区域认知)2019年安徽人口流动呈现哪些新特点? 提示:区域间人口流动双向加速,省际间流动更加频繁;流向外 省人口远多于流入人口。 (2)(综合思维)安徽人口大多流向江苏和上海,影响因素是什么? 提示:距离和经济发展水平。
2018高考地理考试大纲解读专题05人口与城市
2018高考地理考试大纲解读专题05人口与城市【近3年全国卷考情分析与预测】【轻松构建学霸脑图】1.人口与环境2.城市与环境【强化应用】(河北省五个一联盟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总和生育率也称总生育率,是指某国家或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个妇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数。
下图示意《世界人口展望》2015年报告中全球总和生育率变化。
据此完成1—2题。
1.世界人口总和生育率变化的特点是A.下降速度越来越快B.从2015年前后开始匀速下降C.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期下降速度最快D.21世纪中期以后下降速度开始减缓2.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人口总和生育率一直低水平徘徊,长期低于2.1。
这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是A.社会负担减轻,利于经济快速发展B.家庭负担减轻,利于提升人民生活水平C.农村劳动力严重短缺,制约我国第一产业的发展D.人口老龄化问题日渐突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山东省临沂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12月月考)人社部在谈及今年就业形势时表示,今年的就业形势整体稳中有忧,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同时出现了城市传统劳动力需求的“招工难”和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读下图,完成3—4题。
3.我国城市传统劳动力需求“招工难”,主要原因是①东部地区产业升级,制造业比重降低②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③中西部地区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低⑤农民工价值观的改变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②⑤4.外出农民工增速放缓,将导致A.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B.农村老龄化问题得到明显缓解C.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提高D.省际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河北省五个一联盟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下图为我国某大城市规划图,读图,完成5—7题。
5.该城市空间形态未来的发展方向最有可能是A.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B.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C.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D.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6.该城市水厂(水1、水2、水3)以及污水处理厂(污1、污2)布局均合理的是A.水1和污2 B.水2和污2C.水3和污1 D.水2和污17.与E组团相比,B组团布置物流中心的优势区位条件是A.邻近高速公路,交通便利B.地形平坦开阔,可利用空间充足C.靠近山区,环境优美D.分布在郊区,土地租金低8.(吉林省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阅读图表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浙江选考)2018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2章 城市与环境 第汇总
第二讲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必考+选考)(2016·浙江温州市3月选考测试)下图为我国石家庄市70年来建成区面积变化图。
读图完成1~2题。
1.推动该市建成区面积变化的主要动力是( )A.城市人口众多 B.社会经济发展C.城市用地增多 D.城市建筑剧增2.推断该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商业用地 B.工矿仓储用地C.住宅用地 D.交通运输用地解析第1题,考查城市的区位因素。
城市化的根本动力是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2题,主要考查城市功能区知识。
在城市最主要的三大功能区中,住宅区占地面积最大。
答案 1.B 2.C读“四国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示意图”,完成3~4题。
3.本世纪以来,城市化水平最高、发展速度最快的分别是( )A.甲、丁 B.乙、丁 C.乙、丙 D.甲、丙4.最早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第3题,从图中看出,四国中甲国城市人口比重最高,因此是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本世纪以来,城市人口比重上升较快为丙国。
第4题,图中四国,甲国所示城市人口比重有所降低,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答案 3.D 4.A读“世界城市人口比重增长图”,其中四种图例分别表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①与②表示发展中国家,③与④表示发达国家),回答5~6题。
5.图中表示城市人口的图例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6.1960年以后,发达国家城市化的速度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原因可能是( )A.发达国家的人口呈现负增长的趋势B.发展中国家城市的快速、健康发展C.发达国家的民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D.发展中国家城乡之间经济差异逐渐减小解析第5题,正确读图是关键,发达国家二战以后,城市化发展迅速,城市人口逐渐超过农村人口;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速度慢,比重低。
第6题,城市化过度发展会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发达国家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开始出现逆城市化等现象,城市化发展速度开始减慢,而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畸形发展的城市经济使城市化快速发展,超过发达国家。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二部分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课件ppt
城市化的意义: ◇ 创造就业机会,吸收剩余劳动力,有利于城乡交流,缩小城乡差距。 ◇ 带动农村发展,有利于改善地区的产业结构。 ◇ 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影响,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效率。 ◇ 城市科技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推进,提高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 ◇ 城市文化影响乡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
加速阶段
区城市 发展中国
城市化进程加 住房紧张、环境恶化、
化
家
速推进
社会治安差等问题
城市化的 发展阶段
特征
出现的问题
城市化水平 人口向郊区、乡村地区
后期阶段 高,发展缓 转移,出现中心区衰落
慢甚至停滞 的现象
发展的 出现的国 趋势 家和地区
出现逆 发达国家
◇ 经济因素(主要因素)
距离市中心的远近:距离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由市中心向外, 地租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递减。
交通的通达性:交通的通达度越好,地租越高;通达度越差,地租 越低。市中心通达度最高,租金最贵。从市中心延伸出来的主要公 路两旁和公路交会处的通达度相对较高,租金较高。 ◇ 自然因素:土地的面积与形状、地形起伏程度与坡度大小、水文 和气象条件等。 ◇ 历史因素:原有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现在的功能区现状。 ◇ 社会因素:收入、知名度、宗教等因素的影响。 ◇ 行政因素:干预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引导或划分不同的功能区。
3.城市等级体系 等级较高的城市 数目较少 服务职能种类多 相距较远 门槛人口多 等级较低的城市 数目较多 服务职能种类少 相距较近 门槛人口少 等级较高的城市的服务范围包含多个等级较低的城市的服务范围,不 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比如长沙的服务范围大于宁乡。 我国的城市等级划分:以人口为参照,10万~20万人为小城市;20 万~50万人为中等城市;50万~100万人为大城市;100万人以上为特 大城市。
2018届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浙江选考版课件:专题5 人口与城市 微专题21 城市化与城市区位因素
基础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例题 (2016·全国文综Ⅲ)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减少了
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
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
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据
具有一定优势,因为它们位于平_原___地区。
பைடு நூலகம்
(2)从气候因素考虑,_B__、__C_、__D__城市
的区位较为有利,因为它们位于_水__热_
_条__件__适__中__的__中__低__纬_度__地__带__。
(3)从河流因素考虑,_A__、__C_、__D__城市沿河而建,其中_C__城市位于干支流的
可持续发展;江苏省城市级别结构与城市数量合理,即小城市数量比大中
城市多;南部产业饱和,亟待向北部转移;Ⅰ型大城市为苏州和无锡,都
是改革开放后迅速发展的工业城市,由于城市的迅速扩张,目前城市用地
紧张。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基13础知1识4导学
解核心析考向突破答案
(2016·浙江杭州适应性考试)下图中a、b、c分别
素)及其发展变化来着手。在这两大因素中,社会经济因素相对于自然因素
发展变化较大,因此自然因素可以称为静态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可以称为动
态因素。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地形与河流相比,前者可以称为宏观因素,后
者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城市最初形成的具体位置,可称为微观因素。
基础知识导学
核心考向突破
二 研读设问 明知考向
解析 由图示信息可推测,最近15年该国城市人口比重与世界城市化水平
2018届高三地理人口与城市 精品
专题七人口与城市【命题规律】1.从考核内容看,人口增长的模式,人口迁移,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化进程及特征,城市环境问题是考查的重点。
2.从考核形式看,以选择题为注意题型,多以坐标图、柱状图、区域图、构成图或表格、曲线、折线等方式呈现信息。
3.从考查能力上看,侧重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图文转化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要点探究】探究点一人口的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地区分布人口增长模式又称为人口转变模式,它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世界人口的增长在时间上具有不匀速性和持续性,在空间上具有不平衡性。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各异,处于不同的人口增长阶段,人口增长模式也不同。
一般将人口增长模式分成四种类型:例1 下图表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④时期人口问题最不突出B.②时期是经济水平最高的时期C.③到⑤期间,人口数量不断减少D.②到④期间,受人口数量的影响,经济水平不断下降【答案】B探究点二人口迁移1.人口迁移:(1)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不同地区的人口和生活资料在数量上的不平衡,地区的生存环境有很大差异。
例如美国老年人口向阳光地带迁移原因:①自然原因:纬度高,气候寒冷;②社会原因:工业发达,环境污染严重。
(2)人口迁移的主要、经常起作用的原因:经济原因(3)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对迁出地:①缓解了本地区人地矛盾;②加强了四川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联系;③增加了收入,促进了经济发展。
对迁入地:①积极推动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增加社会活力;②对城市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影响城市交通以及社会经济秩序。
(4)我国人口迁移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特点:迁移规模比较小、频率比较低。
原因: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加上政策不允许农村居民迁入城市。
阶段:1954~1960年活跃时期;1961~1976年低潮时期;1977~1984年回升时期。
浙江省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5 人口与城市 微专题21 城市化与城市区位因素教案
加试级方法技巧 分析、评价城市区位因素的方法
分析一个城市的区位因素,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这个城市刚刚诞生时,是什么 因素把它吸引到这一地点的;其次要分析是什么原因促进或限制了它的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找出这个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因此,分析、评价城市的区位 因素要运用综合思维,从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人文因素) 及其发展变化来着手。在这两大因素中,社会经济因素相对于自然因素发展 变化较大,因此自然因素可以称为静态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可以称为动态因素。 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地形与河流相比,前者可以称为宏观因素,后者可以说 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城市最初形成的具体位置,可称为微观因素。
√D.常住人口越多,城市等级越高
解析 表中信息显示,不同等级城市的主要差异是常住人口的差异, 因此常住人口越多,城市等级越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答案
7.江苏省城市化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 A.南京积分落户制导致城市级别降低 B.城市级别与城市数量不合理 C.北部产业饱和,亟待向南部转移
解析 答案
标准值是指一个国家某项数据与世界平均水平之差的标准化数值。下图 为1965~2015年世界城市化水平及某国城市化演变过程。据此完成3~4题。
3.该国1965~1975年城市化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经济快速发展
B.自然灾害频发
C.城市问题突出
√ D.国家人口政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中叶开始)
原因
工业化早
晚(20世纪中叶以来) 国家独立较晚,工业化晚
目前 速度
快慢
趋缓(甚至停滞)
浙江版2018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五人口与城市微专题20城市空间结构课件
且位于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 其产生
的大气污染对主城区影响较小; 甲地
位于城市河段的下游方向, 其产生的
水污染对城市水质影响小; 甲地有主
要道路经过, 且邻近火车站, 交通便
利; 甲地位于城市外缘, 地租较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答案
(2)说明A、B两住宅小区房价差异的原因。
1.①区域常住人口数量较少的主要原因是该区域 A.环境极差 C.设施不全 解析 B.交通不便 D.地价太高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①区域位于城市中心,地价较高,为商业区,故常住人口少。
1 2 3 4 5
解析
答案
2.③区域可能属于
A.商业区
B.工业区
C.住宅区 √
D.行政区
解析 ③区域常住人口数量最多,为住宅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答案
(3)分析高新技术企业布局在该市中心
城区外围的原因。
答案
老城区地价高,交通拥堵,
环境质量下降,而郊区地价低,交
通便捷,环境质量好,有利于高新
技术企业发展。 解析 高新技术企业布局因素:环境优美、交通便利、高等院校和
科研机构附近。
布局紧凑、节省用地和投资,便于各功能区之间的联系;交通 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拥挤,功能冲突,发展余地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据图可知该城市的地域形态是集中团块型(集中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题 (2016·全国文综Ⅲ)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减少了
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
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
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
据此完成(1)~(3)题。
(1)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
√A.产业转型升级
C.环境质量下降
B.食品价格大增 D.交通拥堵加重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知,上海市人口需求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这是产业
升级的需要。
解析 答案
(2)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
中小城市
①服务设施齐全 ②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 ③适宜就业机会多
②城市化对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
产生的问题
表现形式
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光污染、 环境质量下降
辐射污染等
交通堵塞,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交通事故频繁;公共交 城市交通问题
通发展缓慢;停车(位)场紧张等 居住环境差;住宅质量低劣,设备缺少,住房破损;房价 城市住宅问题 昂贵,空房率上升;出现贫民窟等 就业困难,失业现象严重;贫困问题,特别是失业者、技
中叶开始)
原因
工业化早
晚(20世纪中叶以来) 国家独立较晚,工业化晚
目前 速度
快慢
趋缓(甚至停滞)
快
城市化已推进到相对成熟
原因
民族经济发展,人口增长迅速
阶段
高低
高
低
城市化
经济发展水平高,带动了 农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城
水平 原因
城市化进程
乡经济发展出现巨大反差
城市人 大小 口比重 原因
大(70%以上) 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
④生态环境较好
A.①③
B.①④
√ C.②③ D.②④
解析 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说明这些中小
城市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多,就业机会多。与上海相比,周边中小城市的
服务设施较差,且生态环境不是目前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解析 答案
(3)今后,上海市引进的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
A.资源密集型产业 B.劳动密集型产业
解析 答案
标准值是指一个国家某项数据与世界平均水平之差的标准化数值。下图 为1965~2015年世界城市化水平及某国城市化演变过程。据此完成3~4题。
3.该国1965~1975年城市化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经济快速发展
B.自然灾害频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解析 答案
2.今后,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方向可能是
A.沿河流
√B.沿交通干道
C.沿湖泊
D.靠近批发市场
解析 随着图示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
城市空间发展逐渐向交通运输便利的
地方发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城市社会问题 术过时者和缺乏充分教育的群体增加;老年人问题(人口老 龄化);内城经济衰退等
(3)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措施
2.城市区位因素
b级方法技巧 城市化进程和特点的分析
①根据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变化来判断城市化速度; ②根据城市面积、范围的变化来判断城市化速度; ③根据不同区域类型(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判断城市化进程和特点; ④根据产业结构特点及变化分析城市化特点; ⑤根据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分析城市化特点。
加试级方法技巧 分析、评价城市区位因素的方法
分析一个城市的区位因素,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这个城市刚刚诞生时,是什么 因素把它吸引到这一地点的;其次要分析是什么原因促进或限制了它的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找出这个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因此,分析、评价城市的区位 因素要运用综合思维,从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人文因素) 及其发展变化来着手。在这两大因素中,社会经济因素相对于自然因素发展 变化较大,因此自然因素可以称为静态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可以称为动态因素。 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地形与河流相比,前者可以称为宏观因素,后者可以说 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城市最初形成的具体位置,可称为微观因素。
专题五 人口与城市
微专题21 城市化与城市区位因素
基础知识 基本原理 研读设问 明知考向 当堂巩固 限时自测
一 基础知识 基本原理
1.城市化 (1)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 城市化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表现出不同的进程。具体差异见下表:
国家类型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起步 时间
早(英国最早,从18世纪 早晚
C.资金密集型产业
√ D.知识密集型产业
解析 “质量型”人才,技术水平高,主要从事知识、技术水平高
的产业。
解析 答案
三 当堂巩固
完成1~2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影响该城市形成的
主导因素是
√A.河流
C.资源
B.交通 D.政策
解析 根据图例信息可知,图示城市分布于河流交汇处,故反映该城市 形成时的主导区位因素是河流。
小(不到40%) 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
所处阶段
后期成熟阶段
初期阶段和加速阶段
动力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大批农 民族独立运动的胜利,经济
业劳动力向城市迁移
迅速发展
问题
逆城市化现象
城市发展不合理
问题及
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 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
原因 原因
郊区基础设施完善
增长快,农村劳动力过剩
(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
二 研读设问 明知考向
1.(2017·4月浙江选考)重庆自古是出入四川盆地的门户。说出该市 城镇空间布局的特点。 真题 2.(2016·10月浙江选考)影响表中行政区城镇化水平差异的主要 设问 因素是 3.(2016·4月浙江选考)我国把城市群作为城镇化发展主体形态的 主要目的是
1.考向:城市化的特点及原因;城市化的影响;城市区位。 2.命题规律 题型:选择题和综合题都是本专题重要的考查形式 考向 材料特征:以某区域或某城市为背景,或以有关城市的统计表格 和 数据为载体,呈现有关城市化或城市区位的信息。 规律 设问特征:其设问主要是简述有关城镇的区位特点,或分析、判 断城市化的差异、城市区位的条件等。 选项或答案特征:围绕所给材料,回扣课本知识,总结、分析、 判断城市化的特点、差异或城市区位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