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族“纳顿”文化探析

合集下载

土族

土族

土族土族,又称土家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

他们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地区,包括四川、重庆、贵州、湖南、湖北等省份。

土族自古以来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以下将从土族的起源、生活习俗、传统节日、音乐舞蹈、民间传说等方面进行探讨。

土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骑夫部落,后来逐渐形成了今天的土家族群。

土族的祖先是古代的南方蛮夷,他们善于耕作和狩猎,具有良好的社会组织和合作精神。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土族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土族人过着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和薯类作物。

他们注重保护土地和环境,崇尚自然,对于土地的利用有着独特的智慧和方法。

他们善于利用山地、林地和水域资源,同时也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土族人的生活方式朴实而充实,他们讲究节俭和勤劳,注重家庭生活和家族关系。

土族有丰富的传统节日,其中最有名的是“土龙舞”。

土龙舞是土族人在每年农历九月十五庆祝中秋节时进行的一项重要的传统活动。

在节日当天,土族人会戴上花冠,身着盛装,载歌载舞地欢庆佳节。

这是土族人祈福丰收和团圆的时刻,也是展示他们独特文化的机会。

土族音乐舞蹈是土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土族人民间流传着许多动听的民歌和舞蹈,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兴歌”。

兴歌以其欢快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闻名,是土族婚礼、喜庆和庆典中常见的舞蹈形式。

土族人跳兴歌时,手牵手、肩并肩,簇拥着在中央跳舞的领舞者,共同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土族人民间还流传着许多关于土秧和土抱的民间传说。

土秧被视为土族人的精神图腾,代表着土族人民对土地的崇拜和依赖。

土抱则是传说中的一种神秘生物,被认为是土地的守护者,能为土族人带来好运和祝福。

这些传说不仅在土族人民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为后代的土族人传承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土族的文化和传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之一。

土族人民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保持着独立自主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土族调研报告

土族调研报告

土族调研报告土族调研报告一、引言土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及其周边地区。

土族以独特的文化及传统闻名于世。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土族的生活现状、文化传承和发展状况,以及土族面临的挑战和需求。

二、调研方法1. 调研地点:本次调研选择了位于青海省西宁市附近的土族聚居地。

2. 调研对象:调研对象包括土族居民、土族文化传承者、土族企业家等。

3. 调研内容:通过面对面的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土族的生活习惯、传统习俗、职业分布、教育状况等。

三、调研结果1. 文化传承:土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其中包括传统的服饰、音乐、舞蹈等。

然而,受到现代化的冲击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土族的传统文化正在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许多年轻一代对土族的文化传统缺乏了解和兴趣,这使得土族的文化传承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2. 经济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族的经济状况总体上有所改善。

然而,由于土族聚居地多位于交通不便的山区,土族的发展机会和资源获取仍然存在一定困难。

此外,由于土族人口数量较少,土族的经济实力较弱,很多土族企业面临着规模和品牌建设的挑战。

3. 教育状况:土族的教育普及率相对较低,尤其是在基础教育方面。

许多土族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无法完成高等教育。

此外,缺乏土族文化元素的教育让土族青年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下降。

四、调研总结1. 保护传统文化:为了保护土族的传统文化,需要采取措施加强对年轻一代的传统文化教育。

可以通过加强学校课程设置、举办文化节庆活动等方式,激发土族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2. 发展经济:土族应加强与外部资源的对接,通过政府的支持和外部投资引入,发展特色产业和旅游业,提升土族的经济实力。

同时,也应加强土族企业的规模和品牌建设,提高竞争力。

3. 教育改革:政府应加大对土族地区教育的投入,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确保土族学生能够接受优质的教育。

教材内容应加入土族的传统文化元素,增强土族学生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

青海传统节日介绍

青海传统节日介绍

青海传统节日土族波波会时间:农历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地点:青海互助县的土族乡村介绍:“纳顿”是士族人的传统节日。

人们穿上最好的服装从下川到上川,追随着纳顿,笑逐颜开,扶老携幼,探亲访友,畅谈丰收的喜悦和对来年美好生活的祝愿。

花儿会时间:农历六月介绍:数万名回、东乡、保安等民族的“花儿”歌手和观赏的群众汇集到花山唱“花儿”,有拦路、游山、对歌、敬酒、告别等活动。

还举办民间社火、商品交易会。

热贡藏乡六月会时间:农历6月15日~28日地点: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境内介绍:“六月会”主要活动有:祭神、上口扦、上背扦、跳舞、爬龙杆、打龙鼓,最后是法师“开山”。

舞蹈分为三种类型:舞神、舞龙、舞军,场面恢宏壮观,舞姿潇洒粗犷,各村轮流举办,节日盛况空前。

那达慕大会时间:七、八月间介绍:那达慕大会是内蒙、甘肃、青海、新疆的蒙古族人民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那达慕大会的内容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赛布鲁、套马、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有的地方还有田径、拔河、排球、篮球等体育竞赛项目。

土乡纳顿会时间:农历7月12日~9月15日地点:民和县最南部的三川地区介绍:“纳顿”土语为玩的意思。

节日期间,数十里的川道沉浸在欢乐之中,到外彩旗飘动,鼓乐喧天。

人们穿上最好的服装从下川到上川,追随着纳顿,笑逐颜开,扶老携幼,探亲访友,畅谈丰收的喜悦和对来年美好生活的祝愿。

穆斯林圣纪节时间:伊斯兰教历的3月12日地点:当地清真寺介绍:中国大多穆斯林聚众节日当天举行纪念活动,诵经、赞主赞圣,宣讲穆圣传教历史和圣训以及个人生平事迹等。

还要宰牛羊集体设宴庆贺,表示对穆圣的缅怀。

而“茂鲁德”意为“穆圣诞辰”,系新疆地区突厥语系穆斯林对“圣纪日”的称谓。

穆斯林开斋节时间:伊斯兰教历10月1日地点:当地清真寺介绍:节日早晨沐浴盛装,喜气洋洋地赴寺参加会礼,并按规定交纳开斋捐,藉以完善全月斋功,周济贫穷,共度佳节。

会礼结束时,互道“色兰(目)”,表示节日祝贺,并依礼俗宴请宾客,互赠节日食品。

浅谈土族的文学艺术论文

浅谈土族的文学艺术论文

浅谈土族的文学艺术引言土族,是中国56个民族之一,分布在西北地区。

土族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其文学艺术也有着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土族的文学艺术发展历程、特点和创作主题等方面进行探讨。

文学发展历程土族的文学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

早在唐朝时期,土族就已经有自己独特的文学形式——口头文学,如“镇关节”、神话、伦理故事、英雄传说等。

在元朝时期,土族的文学有了更加丰富的发展,成为了海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清朝时期,土族文学开始借鉴汉文化的文学模式,产生出了一批珍贵的文学作品。

如《十万火急唐古拉山》、《伊波拉热病》、《草原四季之歌》等。

20世纪以来,土族文学日益发展壮大。

在新时期,土族作家大胆尝试文学新潮流,开拓了具有时代气息的作品。

同时,其他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的影响也开始融入土族文学创作,进一步提升了土族文学的发展水平。

特点分析土族文学具有清新自然、阳刚豪迈的特点。

在叙事方面,具有重视传统和生活细节的特点。

在审美方面,具有强烈的草原情结和民族自豪感。

此外,土族文学也注重语言的朴实性和节奏感。

且作品总体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以及少数民族建设祖国共同进步的精神。

创作主题土族文学的创作主题主要涉及少数民族的爱国主义、反对封建迷信、批判官僚主义、探究生命与人类的存在意义等。

如川丹县委员会工作报告中的《创先争优惠农政——川丹县贯彻落实农民繁荣富裕战略的一个缩影》。

文章的主题是以发展农业为中心,实行科学种田、增收致富、创先争优,努力走富裕路,全面建设小康农村。

结论总的来说,土族文学在历史的长河中具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发展历程。

作为一种少数民族文学,土族文学既体现出少数民族自身的文化特点,又具有普适性的文学价值。

在文学创作中,土族文学不仅注重个人的创作力和审美能力,更注重审美意境和民族精神的传承。

清朝的土族文化

清朝的土族文化

清朝的土族文化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存在时间长达267年,建立者是满洲族人,也称为清族。

然而,在清朝的统治期间,还有其他少数民族群体生活在中国的各个地区。

其中之一就是土族,他们是中国西北地区的土著民族之一。

本文将探讨清朝时期土族的文化特点和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一、土族历史与起源土族,又称土众,属于蒙古族的一个分支,主要分布在今天的青海省、甘肃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等地。

土族起源于古代羌族,后来受到突厥、西夏和元朝等在西北地区的统治影响,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

二、土族的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土族信仰藏传佛教,以及传统的萨满教和土族神话故事。

土族人民虔诚地崇拜神灵,视宗教信仰为重要的精神支柱。

他们有着独特的宗教仪式和节日,如传统的纳尔麦和科斯塔节。

土族还保留了许多古老的风俗习惯,如婚嫁、葬礼等。

他们以独特的歌舞和民俗活动展示自己的文化传统,如著名的土族舞蹈“贝加尔”和“卡子拉”。

三、土族的语言和文字土族使用的语言属于蒙古语族,但由于受到多个民族影响,土族语言也有许多方言和口音。

在清朝时期,清廷将满汉两族文字推广到全国各地,但土族并没有完全采用。

相反,土族人民一直沿用自己的文字系统,称为土字。

土字是土族人民创造的一种表音文字,每个文字都有对应的发音和含义。

它既能记录土族的日常生活,也能表达他们的思想和情感。

这种文字系统不仅使土族能够保留自己的文化传统,而且也为后来者研究土族历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四、土族的文学艺术与建筑特色土族拥有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如土族史诗《贝加尔传说》和《诺曼下山》等。

这些史诗描绘了土族的英雄事迹、神话传说和社会生活,成为土族文化的珍贵遗产。

土族的建筑特色主要表现在寺庙和民居。

寺庙建筑采用了藏传佛教的建筑风格,以大门、宗教堂宇和宝塔为主要构造。

而土族的民居则以封土墙和泥坯屋顶为特色,适应西北地区的干旱气候和环境条件。

五、土族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在清朝时期,土族人民积极参与国家的建设和军事事务,为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青海传统节日介绍(DOC)

青海传统节日介绍(DOC)

青海传统节日土族波波会时间:农历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地点:青海互助县的土族乡村介绍:“纳顿”是士族人的传统节日。

人们穿上最好的服装从下川到上川,追随着纳顿,笑逐颜开,扶老携幼,探亲访友,畅谈丰收的喜悦和对来年美好生活的祝愿。

花儿会时间:农历六月介绍:数万名回、东乡、保安等民族的“花儿”歌手和观赏的群众汇集到花山唱“花儿”,有拦路、游山、对歌、敬酒、告别等活动。

还举办民间社火、商品交易会。

热贡藏乡六月会时间:农历6月15日~28日地点: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境内介绍:“六月会”主要活动有:祭神、上口扦、上背扦、跳舞、爬龙杆、打龙鼓,最后是法师“开山”。

舞蹈分为三种类型:舞神、舞龙、舞军,场面恢宏壮观,舞姿潇洒粗犷,各村轮流举办,节日盛况空前。

那达慕大会时间:七、八月间介绍:那达慕大会是内蒙、甘肃、青海、新疆的蒙古族人民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那达慕大会的内容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赛布鲁、套马、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有的地方还有田径、拔河、排球、篮球等体育竞赛项目。

土乡纳顿会时间:农历7月12日~9月15日地点:民和县最南部的三川地区介绍:“纳顿”土语为玩的意思。

节日期间,数十里的川道沉浸在欢乐之中,到外彩旗飘动,鼓乐喧天。

人们穿上最好的服装从下川到上川,追随着纳顿,笑逐颜开,扶老携幼,探亲访友,畅谈丰收的喜悦和对来年美好生活的祝愿。

穆斯林圣纪节时间:伊斯兰教历的3月12日地点:当地清真寺介绍:中国大多穆斯林聚众节日当天举行纪念活动,诵经、赞主赞圣,宣讲穆圣传教历史和圣训以及个人生平事迹等。

还要宰牛羊集体设宴庆贺,表示对穆圣的缅怀。

而“茂鲁德”意为“穆圣诞辰”,系新疆地区突厥语系穆斯林对“圣纪日”的称谓。

穆斯林开斋节时间:伊斯兰教历10月1日地点:当地清真寺介绍:节日早晨沐浴盛装,喜气洋洋地赴寺参加会礼,并按规定交纳开斋捐,藉以完善全月斋功,周济贫穷,共度佳节。

会礼结束时,互道“色兰(目)”,表示节日祝贺,并依礼俗宴请宾客,互赠节日食品。

土族的风俗与习惯介绍

土族的风俗与习惯介绍

土族的风俗与习惯介绍土族的风俗与习惯介绍土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现有人口大约接近20万。

主要分布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等地区,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人口较少的土族神秘的民族文化风俗,希望大家喜欢!土族的民族概况主要聚居于青海省东部湟水以北、黄河两岸及其毗连地区,其中大多住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县、大通县、乐都县、同仁县等地;还有一部分居住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过去各地土族有多种自称,互助、大通、天祝一带的自称“蒙古尔”(蒙古人)、“察罕蒙古”(白蒙古),民和县的多自称“土昆”(意即土人,吐浑音转),乐都县自称“大夏人”(西夏人)、地区的自称“土户家”。

附近藏族称土族为“霍尔”(对藏北游牧民的泛称,藏文史籍曾用以指回鹘或蒙古族;另说即吐谷浑),汉、回等民族称之“土人”、“土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依据本民族意愿,统一称为土族。

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土族人口数为241198。

主要从事农业。

兼营畜牧业。

使用土族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

过去通用汉文,近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形式的土族文字,正在试行。

主要分布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黄南藏族自治州的同仁县和乐都县,部分散居于海北藏族自治州的'门源县以及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等地;还有2万多人聚居于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兰州市永登县、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和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等地区。

其中青海省境内的土族约占全国土族总人口的85%。

土族与蒙古族有着密切关系。

在互助土族中,广泛流传着祖先来自蒙古人,以及成吉思汗属将格日利特(格热台)率部留驻今互助县一带,以后与当地霍尔人通婚,逐渐繁衍而成土族的传说。

过去土族人把格日利特当作本民族的祖先来崇拜。

汉文史籍也有成吉思汗所部蒙古军曾来西宁一带的记载。

当时互助县属西宁州治,可与传说印证。

土族介绍-中国少数民族

土族介绍-中国少数民族

文化传承
土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 统,政府在土族地区设立了文化保护 机构,推动土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土族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生态环境
土族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资源会对环境造 成破坏。
经济发展不平衡
土族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贫困问题依然存在。
文化冲突与认同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土族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一些年轻人对本 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减弱。
土族人民注重信誉和产品质量,在商业活动中赢得了良 好的口碑和信誉。
04
土族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
土族地区的发展现状
经济发展
教育水平
土族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主要依靠农 业、畜牧业和旅游业,近年来工业发 展也有所加快。
土族地区的教育水平逐年提高,政府 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提高了学校的 教学质量和师资力量。
土族的人口和分布
人口
土家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据统计 ,土家族人口约为60万人。
分布
土家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青海、甘肃 、四川等省份的部分地区,其中青海 省的土家族人口最多。
土族的语言和文化特色
语言
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属于汉藏语系,其语言特点是保留了较多的古汉语词汇。
文化特色
土家族的文化独具特色,他们有自己的传统服饰、歌舞、节庆等。其中,土家族 的传统歌舞如“土家山歌”、“土家舞”等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深受人们喜爱 。此外,土家族的传统手工艺如刺绣、编织等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土族人民善于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 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副业。
土族的手工业和商业
土族的手工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族特色,如制 作羊毛毡、刺绣、雕刻等。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土族人民的商业意识逐渐增强, 积极参与市场竞争,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土族文化

土族文化
6.
基 本 上 是:
1. 农历 正月 十四 日佑 宁寺 官经 会,
二 三 六 月 月 月 二 三、 十 威 四 一 远 月 丹 镇 八 麻 擂 庙 戏 台 会, 会, 会,
3.
4.
七月 二十 5. 三至 六月 九月 十三、 民和 二十 三川 地区 九 的 “少 “纳 年” 顿”( 会, 庆丰 收会), 等等。
“石榴花”、“云纹花”、“寒
雀探梅”、“孔雀戏牡丹”、
“狮子滚绣球”等等。精美
的刺绣是土族妇女的创造, 也是土族传统文化的一个 引人注目的标志。
土族盘绣
盘绣是土族独有的一种绣法,复杂巧妙,汇集 着古老土族文质文化遗产名录。
节庆活动:
2.
• 喜庆节日,必做各种花样的油炸食品和手 抓大肉(猪肉)、手抓羊肉。男子喜欢饮 酒,多数人自家酿青稞酒。
• 饮食卫生也很讲究:用饭时每人都有固定 的饭碗、筷子,请客吃饭也是每人一份。
• 此外,土家族户户都
有酸菜坛和干辣椒, 餐餐离不开酸菜和辣 子,有“辣椒当盐, 合渣过年”的民谚。
土族美食
服饰、婚礼: • 服饰
土族服饰融畜牧与农耕文化特征于一体,风格
独特,绚丽多姿。
青年男子一般穿小领、斜襟、袖 口镶有黑边、胸前镶一块四寸见 方的彩色图案的长袍,穿绣花高 领的白色短褂,外套黑色或紫红 色坎肩,腰系绣花长带,垂吊在 前面,配有绣花围肚,下穿黑色 或蓝色大裆裤,系着两头绣花的 长裤带,小腿扎着称作“黑虎下 山”(上黑下白)的绑腿带,脚 上穿着花云子鞋,头戴织锦镶边 的毡帽或四片瓦帽。老人一般头 戴黑色卷边毡帽,穿小领斜襟长 袍,外套黑色坎肩,系黑色腰带, 脚穿白袜黑鞋。
• 蒙古人早已淡忘之,可在土族聚居区核心地带还 保留着这一习俗,亦可证明土族与蒙古族之间的 密切关联。

土族纳顿:人与神的交集与狂欢

土族纳顿:人与神的交集与狂欢

土族纳顿:人与神的交集与狂欢作者:王伟章来源:《西部论丛》2008年第11期每当夏粮收割完毕,小麦磨成新面,酿成家酒,纳顿节便开始了。

人们以庙会的形式,来欢庆丰收,感谢神恩,祈祷来年五谷丰登。

从农历七月十三开始到九月十五结束,前后持续63天,堪称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

“纳顿”是青海省民和土族庆祝丰收的传统节日。

“纳顿”,土语译音,意为“娱乐玩耍”。

每当夏粮收割完毕,小麦磨成新面,酿成家酒,纳顿节便开始了。

人们以庙会的形式,来欢庆丰收,感谢神恩,祈祷来年五谷丰登。

从农历七月十三开始到九月十五结束,前后持续63天,堪称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

纳顿节中,锣鼓狂欢、傩戏表演、访亲探友、上坟祭祖、祭祀占卜与“法拉”(巫师)跳巫舞相融合,由此呈现出浓郁的文化特性,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2006年土族纳顿被国务院公布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节日天蒙蒙亮,残星闭上昏昏欲睡的眼睛渐渐隐去了,东方天际抹上了一层鱼肚白,整个宋家村便热闹起来,村里的老老少少穿戴整齐,聚拢到村口,手执燃香和在小树枝尖上挂着的宝盖钱粮,静静等待本村请神队伍的到来。

远远的听见锣声,看见山坳闪现了亮点,忽明忽暗,在山路上飘动。

不大一会儿,一人执一把燃香,一人执一面铜锣,二人各执一面大旗,四人抬着从吴张家二郎神庙请来的神轿出现在人们面前。

神轿到达村口,人群一阵骚动。

神轿开始接受人群的叩拜,人们焚化宝盖钱粮,燃放爆竹,在一片香烟弥漫中,被接进事前安排好的会场,安放在帐房神案上。

神轿共有三座,神轿的排列位置由身份决定,左大右小,中间尊贵。

左侧安放着鄂家庙神洪石宝山威灵摩竭龙王神轿,右侧安放宋家庙神洪石宝山威灵摩竭龙王神轿,二郎神神轿被安放在中间位置。

接神人员略作休整后,约十时许,牌头开始集合会手队伍。

此时,会手们穿戴一新。

老人们头戴礼帽,身上白绸长袍外套黑色长袖衫,胸前悬挂着精致的刺绣扇盒,黑色绑腿紧扎裤脚,脚穿新制布鞋,左手拿着各式各样物件,或执兵器,或持小三角旗,或执笛、箫等乐器,而右手统一执纸扇,显得神采奕奕。

纳顿节——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

纳顿节——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

纳顿节——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作者:石晓燕来源:《丝绸之路》2012年第17期几次听朋友们说起过纳顿节,感觉有些神秘,2011年的夏天,我终于有机会去青海民和看看了。

早上7点多,我们一行三人从兰州出发,经刘家峡,翻八大山,11点半到达青海民和的鄂家村,这时来自峡口村的参加纳顿跳会队伍和鄂家村本村的跳会队伍已在鄂家村的麦场汇合,纳顿节拉开了序幕,有节奏的锣鼓声响彻云天,气氛热烈喜庆。

鄂家村和峡口村的跳会队伍在麦场两边各自绕圈行进,队伍中有10多位70多岁的老者身穿白色长褂,一手持折扇,一手持彩漆木制的兵器,其后跟着10来个60多岁的老人,手持长笛,接下来还有手持各色彩旗的和拿着柳条的队伍依次跟在后面。

整个跳会队伍的舞步原始、质朴、粗犷。

老人们手舞折扇,仪态从容,双臂一起一落,脚步一实一虚,起落自然,舒缓优美。

他们不时地高喊着,舞得那么忘我,喊得那么豪气冲天!中年汉子们手舞鼓槌,韵味十足地晃着脑袋,他们头戴红缨帽,腰系彩带,扎起脚腿,个个潇洒英武,精神抖擞,威风极了!那吼声响彻云霄,仔细一听,原来他们喊的是“大好”两字!这尽情高昂的吼声感染着在场的每个人,看热闹的人们不由自主地也随声高喊着:“大好!大好!”仿佛这一年的喜气要在这“大好”声中抒发出来!我跟着跳会的队伍不停地按下快门,也兴奋地高喊着“大好”,太痛快了!走在队伍最前面的73岁的马西山老人,跳得那么投入,吼得那么有劲,红红的脸膛,两眼炯炯有神!打鼓的队伍中,这边峡口村,鼓手王春雷和马其山最投入,时而晃着脑袋,时而闭着眼,享受着其中的快乐;那边的鄂家村,鼓手鄂有德,今年52岁,尽情地舞动着鼓槌,汗流满面。

人们在舞蹈中陶醉着,喜庆的高潮一浪高过一浪。

两个村子的跳会队伍绕行三个回合后,稍事休息,准备下一个节目。

这时主办方鄂家村的村民们端上热茶、白酒和蒸馍,招待跳会的舞者。

休息空当,本村大学生鄂西庆告诉我,跳会队伍是按年龄的大小排列的,年长的走在队伍的前头,去年还有一位90多岁的老人出来跳会呢。

《迁居他乡土族人文化与民族认同的研究》范文

《迁居他乡土族人文化与民族认同的研究》范文

《迁居他乡土族人文化与民族认同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人口流动的加剧,迁居他乡的土族人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在新的生活环境中,他们不仅要适应新的社会文化环境,还要维护和传承自身的文化传统与民族认同。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迁居他乡的土族人在文化传承与民族认同方面的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

二、土族人迁居背景及现状土族人主要分布在中国的青海省及周边地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部分土族人因工作、教育、婚嫁等原因迁居至其他地区。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得不离开熟悉的文化环境和社区网络,面临着文化适应和民族认同的双重挑战。

三、文化传承与民族认同的挑战(一)文化传承的挑战迁居他乡的土族人在文化传承方面面临诸多挑战。

由于远离故乡,他们无法在原有环境中传承土族的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等。

此外,在新环境中,他们需要与当地的文化进行交流与融合,这需要他们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和意识。

(二)民族认同的挑战在新的生活环境中,土族人需要重新构建自己的民族认同。

他们需要认同自己的民族身份和文化传统,同时也需要理解和尊重当地的文化传统。

这需要他们在跨文化交流中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心和归属感。

四、应对策略(一)文化传承的应对策略为了传承土族的传统文化,迁居他乡的土族人可以采取多种策略。

首先,他们可以通过建立土族文化社团或组织,为土族人提供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其次,他们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网络、社交媒体等,传播土族的文化和传统。

此外,他们还可以通过教育手段,将土族的文化知识融入教育内容中,让下一代更好地了解和传承土族文化。

(二)民族认同的应对策略为了维护和增强土族人的民族认同,他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首先,他们需要积极了解和尊重当地的文化传统,以平等、开放的心态进行跨文化交流。

其次,他们可以通过参加土族节日庆典等活动,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此外,他们还可以通过建立土族社区或组织,为土族人提供一个情感归属和交流的空间。

《大美青海——青海省情教育读本》选摘

《大美青海——青海省情教育读本》选摘

《大美青海——青海省情教育读本》选摘作者:来源:《党的生活·青海》2015年第11期第四讲多元文化第五节土族纳顿: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上)“纳顿”是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三川地区土族独有的民俗活动,是该地区土族人民喜庆丰收的社交游乐节日。

“纳顿”为土语音译,本意为“玩耍”、“娱乐”、“耍高兴”。

作为节日,“纳顿”具有“庙会”、“庆祝丰收的狂欢活动”的意思。

每年农历七月,正是三川地区的丰收季节。

当地的官亭、中川等7个乡镇的70多个村庄开始庆祝庄稼丰收,欢度纳顿节。

庆祝活动从庄稼最先成熟的下川宋家村开始,一村接一村,由下川经中川向上川转移。

一般来说,纳顿在农历七月十二开始跳起,一直持续到农历九月十五结束,历时近两个月,场面隆重,加上参演者极尽狂欢之态,因而被一些学者称作是“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

纳顿节的正会由跳会手舞、跳面具舞(傩戏)、跳“法拉”(巫)三部分组成。

纳顿节是以各个村社为主体的群体活动,最为常见的是两村联合,一村充当“主人”,另一村为客。

活动一开始,由本村的“会手”迎接外村的“会手”。

本村队伍走出村庄百米开外,迎接前来庆贺的外村会手。

之后,汇合到一起的队伍开始载歌载舞,浩浩荡荡向主办村落进发,待到队伍依次进入正会场,会手舞正式开始。

会手舞。

纳顿当日的会手舞队伍,人数有数十人乃至上百人不等。

主、客两队分别在场地上由下而上、然后由上而下进行表演,此过程叫“合会手”。

意为两支队伍合为一体,象征团结和睦。

本村会手按老、中、青年龄顺序列队,由老人们身着长服,擎彩旗,拿柳条(抛洒甘露之意)领队,大多动作简单。

队伍中的老人们踩着鼓点,按太极图的形式左右侧身弓腰,双手挥舞,左转一圈,转身后右转一圈,通过正反转两圈完成一个动作。

全身各部偕同运动,双臂一起一落,脚步一虚一实,整个舞蹈动作流畅连贯,舞扇与挥旗动作一气呵成,富有节奏感。

鼓手、锣手、旗手紧随其后,鼓锣声声,让人不由得闻鼓起舞,将他们辛苦劳作一年后获得丰收的喜悦,于此刻表达得淋漓尽致。

土族“纳顿”文化探析

土族“纳顿”文化探析

土族“纳顿”文化探析【摘要】:文章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考察法对土族”纳顿”展开讨论,挖掘整理了土族”纳顿”活动的文化内涵。

为进一步保护开发土族体育文化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土族;”纳顿”;文化一、土族”纳顿”的文化探讨(一)土族”纳顿”的来由土族大约在元末明初就有记载,距今大约600~700的历史。

”纳顿”的起源自古以来就被神秘的气氛笼罩着。

土族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有趣的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个土族木匠,因技艺高超,名声显赫而被皇帝召去修建宫殿,富丽堂皇的宫殿建成后,皇帝为了独享世间一切美好东西,竟然下令处死包括土族木匠在内的众木匠。

木匠设法逃回家乡,并聚众揭竿而起。

皇帝派大军前来镇压,被官兵团团包围的乡亲们,眼看就要陷入灭顶之灾,在这万分危机之下,木匠突然计上心头,吩咐大家不要慌张,敲锣打鼓,假称正在举行庆祝丰收的活动,扛着战旗和涂上染料的兵器到村里的寺庙去,官兵见众人各个从容镇定,并没有造反的迹象,便撤军回朝了。

为了纪念这位机智勇敢的木匠,此后,便年年都举行类似的活动,并相沿成习,发展成为今日的”纳顿”。

青海民和三川地区积石山雄峻,黄河水临险,是一处兵家必争之地,于是,历来与中央朝廷关系密切的土族先民,便”聚则为兵,据陷守寨,散则为农,习武务农。

”在自己命运的编码中深深地印上了”屯田戎兵,精忠报国”八个子,在今天三川土族人的”纳顿”节上,土族先民那矫健的身影还会在我们眼前依稀跃动。

纳顿节中至今依然保存着一种古代军事部落时期的军事祭祀仪式。

据说大约在元代中期就有了跳”纳顿”之说,成吉思汗的军队经过三川到达西宁,三川土族是一部分蒙古人与当地”霍尔人”长期相处过程中逐渐发展而成的。

而”纳顿”是古代军队打了胜仗,庆祝胜利或丰收的庆典活动。

会首队伍中持萧管着为随军文官;持三角旗者为军中传令官;持兵器者为将帅,其后按军种品级排列,锣鼓为军种令器具,有击擂向前,鸣锣收兵之意,整个队伍就像一支军队。

土族从一个游牧民族逐渐的转向农耕民族,大约是在元末明初,土族先民来到这一片美丽丰腴的土地,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得到了丰足的生活,先民们在劳作中,靠天吃饭,逐渐产生了一种心理需求,是老天爷在操纵着一切,要敬天谢神,在五谷丰登时要感谢神,在遇到灾害时祈求神,求得来年风调雨顺,”纳顿”活动成了人与神联系的途径,久而久之形成了集体无意识的膜拜。

家乡的“纳顿”-散文

家乡的“纳顿”-散文

家乡的“纳顿”-散文家乡的“纳顿”-散文每每想起自己的家乡,首先浮现在脑海中的便是家乡的“纳顿”,那熟悉的敲锣打鼓声和抑扬顿挫的一声接一声的“大好”声倏地在耳边响起。

在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南部,积石山脚下,黄河北岸,有一块三面环山,一面临水(靠近黄河)的小盆地,被称作是“三川”地区。

我的家乡草滩村就在此,其北距民和县城90多公里,南临黄河,近在咫尺。

这里海拔低,温度高,不仅适宜人居住,而且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居住在这里的是我国少数民族中的一员——土族。

这是个勤劳善良的民族,不仅个个能歌善舞,而且吃苦耐劳,有着自己灿烂独特的文化和绵延悠久的历史。

土族人民节日众多,其中“纳顿”是土族人民的一个非常盛大的节日,深受土族人民的喜爱。

因为起自农历七月,故也称为“七月会”。

“纳顿”二字,在土族语言中是“玩耍、娱乐”的意思。

“纳顿”是土族人民最重要的文化娱乐盛会,也是土族人民访亲探友,增进感情,相互交流生产、生活经验,学习和传播新思想、新知识的大好时机。

而对于情窦初开的土族青年男女而言,纳顿节则成为他们寻觅知音的天赐良机,使他们进一步稳固感情的桥梁和纽带。

“纳顿”具有非常浓郁的民族气息、宗教气息和乡土气息,是土族节日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生动形象地体现了土族历史的发展进程,反映了土族人民由游牧生活转向农耕生产的历史过程,也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被誉为“三川”土族民间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纳顿”,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场面壮观,气势恢宏,在省内外颇具影响力。

2006年5月20日,“三川”土族“纳顿”经国务院批准,列入了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小时候,我最盼望两个节日,一个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另一个是“纳顿”。

因为只有这两个节日,我们小孩子才能有新衣服、新鞋穿,才能吃上令人垂涎三尺的油馍馍。

因为那时家里生活十分拮据,很难吃上油馍馍,原因是炸油馍馍要费油,所以一般不是重大节日和红白喜事,一般人家就很难做油馍馍,所以那时的我非常急切地盼望着这两个节日的.到来。

少数民族文化--土族

少数民族文化--土族

⼟族,现有⼈⼝191624⼈,主要聚居在青海省东部的互助⼟族⾃治县以及民和、⼤通两县,其余散居在同仁、乐都、门源等地。

  ⼟族聚居地区地处青藏⾼原东北部,全境分⼭区、浅⼭区和川⽔区三种地形。

北部⼭区森林密茂,有⼴袤的草⼭牧场。

南部浅⼭,河川交错,⽓候温暖,遍布良⽥园林,盛产蔬菜⽠果。

⼟族是本民族的⾃称。

因地区不同,还有“蒙古尔”、“察罕蒙古”、“⼟昆”、“⼟户家”等多种他称。

⼟族的远祖,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的“吐⾕浑”,唐宋时期的“吐浑”、“退浑”,元代的“⼟⼈”等。

新中国成⽴后,⼟族成了他们统称。

⼟族有⾃⼰的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

内部⼜分互助、民和、同仁三⼤⽅⾔。

部分⼟族兼通汉语和藏语。

⼟族⽆⽂字,长期以来,⼀直使⽤汉字和藏⽂。

⼟族普遍信仰喇嘛教。

早期从事畜牧业,尤以养⽺业最为发达。

⼤约明代以后,逐渐改为以农业为主,兼营畜牧业,但⾄今⼟族家家户户仍有养⽺的爱好和习惯,并精于饲养。

⼟族的民间说唱史诗有《⽺颂》、《拉仁布与且门索》等。

⼟族⼈民喜爱唱花⼉,传统的“纳顿”堪称世界上时间最长的“狂欢节”。

酒的礼仪 举酒施礼是⼟族的传统礼仪。

只要知悉宾客登门,⼟族⼈早早就准备好酒具,在村前恭候。

不管是步⾏、骑马、坐车都要恭敬地为每位客⼈献上三杯酒,按他们的说法是下马酒。

在他们的簇拥下,客⼈被引到家门前,⼜有⼀伙⼈拦住去路,并举杯斟酒,要喝进门酒,当客⼈在铺有⼤红⽺⽑毡的炕上坐定,俏丽⼤⽅,笑容可掬的⼟族姑娘端酒来到客⼈⾯前,名⽈吉祥如意酒。

之后⽴即给以三道饭的款待。

通常第⼀道是加了青盐的浓伏茶和西⽠般⼤⼩的“孔锅馍”等点⼼;第⼆道是奶茶和油饼;第三道是⾯条或⾯⽚。

这时主客盘腿⽽坐,谈笑风⽣,主妇端上⼀个插着酥油花的妙⾯盆,盛满喷⾹的⽺⾁块,上插⼀把⼩钢⼑,⼀把系有⼀撮⽩⽺⽑的酒壶,让客⼈边饮边⽤,再唱⼀曲美妙的敬酒歌使客⼈感到⽆⽐的温暖热情。

宴席完毕,当客⼈致谢告辞,即将离去时,主⼈还要捧酒敬客三杯,名⽈上马酒。

青海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纳顿

青海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纳顿

青海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纳顿
曹卫国
【期刊名称】《青海民族研究》
【年(卷),期】2014(0)4
【总页数】1页(PF0004-F0004)
【关键词】纳顿
【作者】曹卫国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
【相关文献】
1.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 [J],
2.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 [J], ;
3.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 [J], ;
4.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 [J], 无
5.青海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四土族纳顿 [J], 唐仲山(摄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土族宗教信仰与重要节日

土族宗教信仰与重要节日

土族宗教信仰与重要节日
土族居民原信奉多神教,也有一些人信奉道教。

元、明以后普遍崇信喇嘛教,但民间信仰仍然存在。

土族地区有喇嘛教寺院40余座,著名的有佑宁寺、广惠寺等。

佑宁寺出了不少名僧,如章嘉、土观、桦布,颇有影响。

寺院占有大量土地,互助县15所寺院占有土地69200亩。

寺院是土族的文化中心。

对佛教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

土族人民的重要节日有,农历正月十四日佑宁寺官经会,二月二威远镇擂台会,三月三、四月八庙会,六月十一丹麻戏会,六月十三、二十九“少年”会,七月二十三至九月民和三川地区的“纳顿”(庆丰收会)等等。

其中擂台会、丹麻戏会和“纳顿”最具民族特色。

届时,除举行赛马、摔跤、武术和唱“花儿”等传统娱乐活动外,还举行物资交流会。

此外,与汉民族一样,也过春节、端午节等。

士族纳顿节读后感

士族纳顿节读后感

士族纳顿节读后感“纳顿”是土语音译,意为“玩耍”“娱乐”,作为节日名称还有“庙会”“庆祝丰收的狂欢活动”之意。

土族纳顿节又称“七月纳顿”“纳顿会”,是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三川地区土族庆祝丰收的传统节日。

每年的农历七月,当人们把金黄的麦子收回了家,将饱满的油菜籽榨成了油,丰收的喜悦在大地上蔓延时,欢快的纳顿节就从历史深处走来。

在整整两个月的时间里,欢庆的锣鼓和“大好哟好”声沸腾了三川地区中川、官亭等乡镇的近百个自然村,其规模之宏大、场面之隆重、格调之欢快、持续时间之长为世所罕见,因此纳顿节被誉为“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

源远流长的纳顿节:古朴而神秘的文化风景土族纳顿节的产生与三川地区特殊的地理和人文历史密切相关。

三川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多民族文化走廊——河湟谷地在青海的东南端出口,是黄河流域人类活动最早的地区之一。

据考古调查与发掘,三川地区不仅有仰韶、马家窑、齐家等诸多史前文化遗迹,还有被考古学界称为“东方庞贝”的大型史前灾难遗址——喇家遗址。

此外,三川地区在历史上还是丝绸之路东段南线和唐蕃古道的雄关要塞,汉、羌、鲜卑、吐蕃等古老民族曾在这里演绎过一幕幕金戈铁马、生动鲜活的故事。

经过千百年的岁月沧桑之后,三川地区成为土族人世代繁衍生息的美丽家园。

勤劳纯朴的土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丰富而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纳顿节便是其中古朴而神秘的一道文化风景。

关于纳顿节的起源,土族民间流传着好几则传说:一说成吉思汗的军队征战西北,途经三川地区,有一小部分人因劳累过度没听见出发的号令,滞留于此,后奉令把守黄河,在闲时练兵习武形成的娱乐活动;一说是三川地区过去十年九旱,后有人从四川都江堰市偷来二郎神像,虔诚供奉,喜获丰收,当地人载歌载舞庆祝而流传下来。

学界对纳顿节的起源也众说纷纭,而大部分学者认为,纳顿节早在元末就已经出现,明代时逐步形成,到清代时基本定型。

实际上,纳顿节一直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既展示了土族的文化个性,更是河湟地区多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族“纳顿”文化探析
【摘要】:文章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考察法对土族”纳顿”展开讨论,挖掘整理了土族”纳顿”活动的文化内涵。

为进一步保护开发土族体育文化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土族;”纳顿”;文化
一、土族”纳顿”的文化探讨
(一)土族”纳顿”的来由
土族大约在元末明初就有记载,距今大约600~700的历史。

”纳顿”的起源自古以来就被神秘的气氛笼罩着。

土族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有趣的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个土族木匠,因技艺高超,名声显赫而被皇帝召去修建宫殿,富丽堂皇的宫殿建成后,皇帝为了独享世间一切美好东西,竟然下令处死包括土族木匠在内的众木匠。

木匠设法逃回家乡,并聚众揭竿而起。

皇帝派大军前来镇压,被官兵团团包围的乡亲们,眼看就要陷入灭顶之灾,在这万分危机之下,木匠突然计上心头,吩咐大家不要慌张,敲锣打鼓,假称正在举行庆祝丰收的活动,扛着战旗和涂上染料的兵器到村里的寺庙去,官兵见众人各个从容镇定,并没有造反的迹象,便撤军回朝了。

为了纪念这位机智勇敢的木匠,此后,便年年都举行类似的活动,并相沿成习,发展成为今日的”纳顿”。

青海民和三川地区积石山雄峻,黄河水临险,是一处兵家必争之地,于是,历来与中央朝廷关系密切的土族先民,便”聚则为兵,据陷守寨,散则为农,习武务农。

”在自己命运的编码中深深地印上了”屯田戎兵,精忠报国”八个子,在今天三川土族人的”纳顿”节上,土族先民那矫健的身影还会在我们眼前依稀跃动。

纳顿节中至今依然保存着一种古代军事部落时期的军事祭祀仪式。

据说大约在元代中期就有了跳”纳顿”之说,成吉思汗的军队经过三川到达西宁,三川土族是一部分蒙古人与当地”霍尔人”长期相处过程中逐渐发展而成的。

而”纳顿”是古代军队打了胜仗,庆祝胜利或丰收的庆典活动。

会首队伍中持萧管着为随军文官;持三角旗者为军中传令官;持兵器者为将帅,其后按军种品级排列,锣鼓为军种
令器具,有击擂向前,鸣锣收兵之意,整个队伍就像一支军队。

土族从一个游牧民族逐渐的转向农耕民族,大约是在元末明初,土族先民来到这一片美丽丰腴的土地,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得到了丰足的生活,先民们在劳作中,靠天吃饭,逐渐产生了一种心理需求,是老天爷在操纵着一切,要敬天谢神,在五谷丰登时要感谢神,在遇到灾害时祈求神,求得来年风调雨顺,”纳顿”活动成了人与神联系的途径,久而久之形成了集体无意识的膜拜。

“纳顿”一词是土语的音译,意思是”欢乐,玩耍,娱乐”。

作为节日名称具有”
庙会”、”庆祝丰收的狂欢活动”的意思。

从”纳顿”活动的中心内容上看,主要是围绕祭神敬天,尊崇农耕,忠义和尚舞的精神,首先,有敬天谢神之意,如”跳法拉”主要目的在于祈求神的保佑,求得五谷丰登,家庭兴旺。

其中不乏有硬气功的表演,有演义古代军事活动的,如”跳会首”整个过程,就像古代打仗出征和行军的过程,敲锣打鼓,变换各种阵法:一字长蛇阵,二龙戏珠阵,四门斗敌阵等令人眼花缭乱,兴奋不已。

还有许多许多场景是从《三国演义》中改编而成的,如《三将》、《五将》、《关老爷》等角色,他们身穿战袍,手持木制兵器,头戴面具,随着有节奏的锣鼓声,挥舞兵器,进攻防守,使人不由得想起古代战场的情景。

还有与大自然作斗争的场景,如《杀虎将》,这个舞剧反映了人与兽博斗降伏猛虎的故事。

其中的傩舞傩戏,保存着北方撒满文化的残影,同时又吸收了二郎神,刘备曹操关公崇拜等汉文化的内容,显示了土族文化的多元化。

“纳顿”会不仅具有宗教色彩,而且有很自娱自乐的特点,以舞蹈的形式展现了重视农耕敬天地的心理。

(二)土族”纳顿”的活动形式
“纳顿”是土族独有的大型民俗活动,每年农历7月,正是民和三川地区瓜果飘香,新粮入仓,新油入缸的丰收季节,70多个村庄的村民,在麦场上表演大型集体舞和小型集体舞,欢庆五谷丰登,并祈福来年有个好收成。

活动持续时间从农历七月十二日至九月十五日举行(麦场一直持续到秋天),堪称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

“纳顿”是由跳”会首”开场的:”会首”的前导是几个手持萧管的老人,其后是几位老者怀抱三角旗,最后是手持仿古代兵器的老人。

老人们摇着纸扇,伴着欢快锣鼓节奏,踏着优美的舞步缓缓向前行进。

每逢桥梁路口,要格外狂欢一番。

此时,本村和邻村汇合,锣鼓齐奏,鞭炮齐鸣,高呼”大好,大好呀”,整个场面十分激动,人心沸腾,汇合后摆阵法,接受祝贺,喝酒吃肉,这与劳军慰问场面十分相似,两队在神帐后相互交错而行,绕会场三圈后,全体拜见二郎神。

此时全场欢呼,鼓声大作,场面欢快热烈,这与出征前的誓师十分相似。

队伍随即以舞蹈动作饶会场依次行进,这一舞蹈中,主客两队共同配合,两支各达百人的队伍共分三次绕行会场,每次三圈,作较复杂的行进与队列变换。

每逢两队相会,相互祝酒,鼓点急骤猛烈,高潮迭起,寓有明显的会战演戏的用意。

土族同胞走过了一个从分散到独立,从战争到和平的历史发展过程,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深深印刻着历史的痕迹,在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充分发挥”屯田戎兵,精忠报国”的精神。

”纳顿”节在战争中丰富和创新,在娱乐活动中继承和发扬,如今的”会首”表演,淡化了宗教仪式色彩,在庄重的宗教仪式中融入了世俗性的集体舞的因素,更发挥了娱神,娱身,娱心的作用。

“纳顿”最后一个程序是”跳法拉”,”法拉”意为神汉,是二郎神弟子,跳神使神欢悦,神即驱鬼。

这个活动除了带有迷信色彩外,主要目的在于祈求神的护佑,求得人畜兴旺,五谷丰登。

”法拉”跳神时手持钢制古戟,两腮插上各长20公分、宽1公分的尖刃钢刀。

也有插在双腮,双鼻孔,双耳,双肩,双乳,舌头上的十
二支钢钎,称”十二钢钎”。

”法拉”围绕会场或村庄屋内外追赶冲杀,嘴里不停的喊叫,气氛特别紧张,恐怖,令人毛骨悚然。

这是一种十分惊险的驱赶巫术和气功表演。

原始人认为,时空转换,季节变化,生老病死,都有一种神秘的外部力量在支配着。

因此,他们狂热崇拜图腾,虔诚的相信巫术。

图腾崇拜是原始人意识中人与自然朦胧未分之际将某一特定动物,植物或其他无生特视为氏族祖先和氏族象征的原始崇拜形成。

为了上天的保佑,以求风调雨顺,丰衣足食,去凶消灾,进而演化成具有民族团结,联系友谊,文化交流,锻炼身体的传统娱乐节日,它生动表明了人类同某一自然物有亲缘关系,这是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最初表现,是人与民族文化的最初探究,包含着极其可贵的民族体育萌芽。

宗教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文化的其他组成部分存在着密切关系。

尤其是在人类社会早、中期时代,宗教在一定程度上是人类文化的主成分,由此分化,演变出许多其他文化形式,土族以”纳顿”节的形式欢度宗教节日,互通信息,增加友谊。

正是在民族文化的潜移默化中,在进一步强化宗教情感的同时,实现了民族文化和大众体育的有机结合。

二、”纳顿”活动的优势
(一)时空的开阔性。

”纳顿”节是青海省民和县土族人民最隆重的节日,自每年农历7月12开始,直至农历9月15历时63天,是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再加上前期的准备和反复演练,时间大概要三个多月。

”纳顿”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产生的,是利用诸多自然因素而开展的活动,一般来说不需要专门或特殊的场地和运动器材,大多数用具都是手工制作,就地取材,易于开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