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语文(江苏专版)二轮复习与策略课件:高考第3大题 考点4 题型2 赏析句子

合集下载

2017版高考数学文江苏专用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配套课件第三篇建模板看细则突破高考拿高分

2017版高考数学文江苏专用大二轮总复习与增分策略配套课件第三篇建模板看细则突破高考拿高分

典例5 (14分)海关对同时从A,B,C三个不同地区进口的某种商品进行 抽样检测,从各地区进口此种商品的数量(单位:件)如下表所示.工作人 员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这些商品中共抽取6件样品进行检测.
地区 A
B
C
数量 50 150 100
(1)求这6件样品中来自A,B,C各地区商品的数量;
(2)若在这6件样品中随机抽取2件送往甲机构进行进一步检测,求这2件商
典例4 (14分)如图,四棱锥P—ABCD的底面为正方形,侧面PAD⊥底面 ABCD,PA⊥AD,E,F,H分别为AB,PC,BC的中点. (1)求证:EF∥平面PAD; (2)求证:平面PAH⊥平面DEF.
评分细则
构建答题模板
规范解答·评分标准
审题路线图
跟踪演练 4 (2015·北京)如图,在三棱锥 V-ABC 中,平面 VAB⊥平面 ABC, △VAB 为等边三角形,AC⊥BC 且 AC=BC= 2,O,M 分别为 AB,VA 的中点. (1)求证:VB∥平面 MOC; 证明 因为O,M分别为AB,VA的中点, 所以OM∥VB, 又因为VB⊄平面MOC,OM⊂平面MOC, 所以VB∥平面MOC.
(1)求椭圆 C 的方程; (2)设椭圆 E:4xa22+4yb22=1,P 为椭圆 C 上任意一点,过点 P 的直线 y=kx+m
交椭圆 E 于 A,B 两点,射线 PO 交椭圆 E 于点 Q. (ⅰ)求OOQP的值;
(ⅱ)求△ABQ 面积的最大值.
评分细则
构建答题模板
规范解答·评分标准
审题路线图
由题意知 f(x)的最小正周期 T=π2,T=22ωπ =ωπ =π2,
所以 ω=2,所以 f(x)=sin(4x+π6).

高考语文(江苏专)二轮复习与策略课件:高考第2大题 考点2 分析文章内容

高考语文(江苏专)二轮复习与策略课件:高考第2大题 考点2 分析文章内容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3.比对人物:辨析时应抓住“是谁,在何时、何地,说过什么话,做过什 么事”等信息,尤其要看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识破命题者所设“张冠 李戴”的陷阱。
4.比对关键细节:命题者常会对原文关键细节(关键词语)故意改变说法以 迷惑考生。这种方式正成为设题的主要陷阱。因为变化极其细微,故要认真、 细心比对,识破命题者所设“曲解文意”的陷阱。
该选项命题人运用“变”的手段,变成了“认为张汝霖已难 学生
B 以造就”来设置干扰项。其实,从邓文洁对大父“邑邑不乐” 甲
“欷歔”及下文“汝则已矣”可推知“邓文洁公认为张汝霖
已难以造就”与原文一致。(短板一:不了解命题人通过
“变”的手段设置陷阱)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C 项对应原文信息是“入闱,……《易经》以大父拟元,龚 三益次之,其余悉置高等”,该选项命题人对原文这一关键 学生 C 细节“添”加了“昏聩”“慧眼”等评价词来迷惑考生。其 乙 实,评价老教谕昏聩、主考官慧眼是符合原文内容的。(短 板二:不了解命题人通过“添”的手段设置陷阱)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仔细比对,识破 6 大陷阱(针对“短板一、二”) 1.比对时间:命题者常把事情发生的时间故意颠倒、搞错。考生作答时, 要了解以时间、地点叙写的文言材料的顺序特点,要善于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 注意敏感的时间顺序,识破“时间错误”的陷阱。 2.比对地点:比对选项中人物行为、事件发生的地点与原文是否一致,识 破命题者所设“地点错误”的陷阱。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2.(2016·全国甲卷·6D)陈登云关心百姓,奏请救助灾区。在他巡视河南期 间,当地年成歉收,百姓相食,他向朝廷呈告灾情,皇上当即派遣寺丞锺化民 筹措钱款赈济灾民。( )
【原文信息】 出按河南。岁大饥,人相食。副使崔应麟见民啖泽中雁矢, 囊示登云,登云即进之于朝。帝立遣寺丞锺化民赍帑币振之。

高考语文(江苏专用版)二轮增分策略课件 专题强化训练二

高考语文(江苏专用版)二轮增分策略课件 专题强化训练二

C.《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的船驶进小港时,老人 自问是什么打败了他,结论是:“什么都不是,是 我出海太远了。”第二天早上,人们看见船旁硕大 无比的白色鱼脊骨。望着那副骨架,人们议论纷纷。
D.《子夜》这本书写了三个方面:买办资产阶级、民 族资产阶级、革命运动者及工人群众。三者之中, 前两者仅凭“第二手”的材料,即身与其事者乃至 第三者的口述;后一者则是作者与之有接触,并且 熟悉,比较真切地观察了其人与其事的。
C.《欧也妮·葛朗台》中,人们称葛朗台为“葛朗台 老爹”,他的一举一动,往往很快在小城里传开, 被认真揣摩,支配了全城人的情绪,可见人们对 年长者尊敬的心态。
D.《飞鸟集》中,世界是人性化的,自然也是人性 化的,万物都有它们自己的生长与思考,而作者只 是为它们的人性化整理思想碎片而已。
E.《茶馆》中,当唐铁嘴说“感谢这个年月”时,常 四爷毫不讳言对社会的不满:“这个年月还值得感 谢!”他最后更是绝望地喊出:“我爱咱们的国呀, 可是谁爱我呢?”
E.《欧也妮·葛朗台》中,当虚伪的葛朗台想借助金 币来和好时,“他返回密室,回来时带了一把金 路易,撒在床上,一边摆弄一边说”。“撒”这 个动作表现出葛朗台对金钱的满足感。另一个动 词“摆弄”描写的是箍桶匠对于金币的不舍,突 出他对金钱的专注。
解析 B项“杨二嫂”是《故乡》里的人物形象。 D项“前两者”是“作者与之有接触,并且熟悉, 比较真切地观察了其人与其事的”;“后一者”是 “仅凭‘第二手’的材料,即身与其事者乃至第三 者的口述”。 答案 BD
10.简答题 (1)《红楼梦》第三回中,贾宝玉初见林黛玉,“发作起 痴狂病来,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贾宝玉摔玉的原 因有哪些? 答案 ①贾宝玉对玉分不清人的高贵与低贱十分不满, 对玉“通灵”一说深感怀疑。 ②贾府中的姐妹都没有玉,贾宝玉觉得无趣。 ③发现林黛玉也没有玉,贾宝玉断定玉非宝物。 ④贾宝玉有平等待人、尊重女性的思想。

2017高考语文(江苏专版)二轮复习与策略课件:高考第2大题 考点1 文言实词

2017高考语文(江苏专版)二轮复习与策略课件:高考第2大题 考点1 文言实词

淡泊名利、 爱好 ①文言实词;②分析文章内 墓志铭 礼义的名门之 后
2015 年
[唐]柳宗元 《答 2014 年 严厚舆秀才论 为师道书》 2013 年 [南朝· 宋]裴松
说理散 文
柳宗元阐释拒 绝做严生老师 的原因 为官不贪财的 清官 为官公正的宋 朝官员
①文言实词;②文言虚词; ③翻译句子; ④归纳内容要点 ①文言实词;②筛选文中信 息; ③分析文章内容; ④翻译句子 ①文言实词;②筛选文中信 息; ③分析文章内容; ④翻译句子
父。②蔗蓘:耕耘。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不事 文墨久矣 . B.病 目眚 . C.詈 不佳 . D.令五县会鞫 之 . 事:从事 病:疲惫 詈:责骂 鞫:审讯
)
考生答案
误区诊断 该生不会运用联想迁移法推断实词含义。 “詈不佳”可 以联想到课文《五人墓碑记》中的“呼中丞之名而詈
【参考译文】 我的祖父名汝霖,号雨若。年幼时便喜欢古学,广泛地阅读各种书籍。年 少时不愿意刻苦练习书法,字体丑陋笨拙,去应试官职,总是不被录取。于是 向官府捐纳财货进入太学,在此埋没二十年。曾祖父去世,家族的灾难逐渐到 来。祖父在龙光楼读书,撤掉楼下梯子,用轴轳传送食物,三年都没有下楼。 江西邓文洁来到越州,凭吊文恭,文恭坟墓上的树木已有两手合抱那么粗了, 邓文洁拉着枝条哭泣,悲伤呜咽着离开。祖父在驿馆为他送行,文洁面对祖父 闷闷不乐,因为文洁听到忌恨祖父的人说的话,说祖父近来开酒馆,不从事读 书写作已经很久了,所以看到祖父就长吁短叹。这一日将要分别,(邓文洁)回头
学生甲
C
之”和词语“訾詈”,再结合语境,推断为“责骂”之 意。(短板一:不会运用联想迁移法)
该生不会运用语境推断法推断实词含义。 由语境“巡方 学生乙 下疑狱”可知,本句涉及疑难案件,结合此语境,推断 D “鞫”为“审讯”之意。 (短板二:不会运用语境推断法)

(江苏专版)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 高考第3大题 古诗词鉴赏 考点3 鉴赏形象

(江苏专版)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 高考第3大题 古诗词鉴赏 考点3 鉴赏形象

考点三 鉴赏形象(2016·全国乙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金陵望汉江李 白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 ①派:河的支流。

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

②六帝:代指六朝。

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

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

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首诗以金陵为中心,写眺望长江远去的感想。

大意如下:前四句:写出了江水万流横溃、直下东海、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特点,渲染了一派雄壮的气象,绘制了一幅极其宏伟的万里长江风光图卷。

中间两句:写六朝的沦亡。

后四句:使用比喻和用典的手法,既有对唐代盛世的热烈歌颂,也透露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淡淡悲哀。

全诗情感深沉,以江水壮阔的气势与盛唐的国力相对应,比喻贴切得体,盛世才子的失落惆怅蕴含其中。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及其作用。

第一问考查描写了什么景象,要指出写到了哪些景物,具体描绘画面内容,并指出画面的特点。

第二问是对景物作用的考查,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作答。

诗歌的前四句写诗人在金陵看到长江远去的浩大气势:长江绵延曲折长达万里,分出的多条支流就如同巨龙盘踞;江水四溢,在中华大地上泛滥,波涛汹涌,迅疾奔流,水势浩瀚,气势宏大。

这样写,既渲染了长江下游的雄壮气象,也为下文歌颂大唐盛世蓄势。

【答案】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

课堂新坐标江苏专版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高考第3大题古诗词鉴赏考点5鉴赏艺术技巧课件

课堂新坐标江苏专版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高考第3大题古诗词鉴赏考点5鉴赏艺术技巧课件

[综 合 练]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11 分) 【导学号:20332027】
山中述怀 姚合 为客久未归,寒山独掩扉。 晓来山鸟散,雨过杏花稀。 天远云空积,溪深水自微。 此情对春色,尽醉欲忘机。
★3.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对比。结尾两句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与贞观中“斗粟数钱 无兵戎”的美好社会对比,通过对比揭示对时政的深刻批判。②夸张。“悲愁白 日天地昏”说边民的悲愁犹如阴云惨雾,弥漫于天地,致使“白日天地昏”,这 是一种夸张的说法,极写“河北民”的悲愁。③侧面烘托。“路旁过者无颜色” 侧面烘托,通过道旁行人见此惨状不禁感到悲痛欲绝,烘托出边民的深愁极苦。 ④卒章显志。诗的最后两句将国富兵强的贞观盛世与北宋王朝积弱积贫的社会 现实相对照,表现了诗人对北宋王朝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揭示了诗歌 的主题。(每点 2 分,任意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 亦可酌情给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生答案
得分
误区诊断
拟人、对偶。用“争先”“鏖战”“缴
该生修辞判断错误,混淆了
缠”把“诗豪”“诗”“风”和
“拟人”与“拟物”的区
“雪”拟人化。生动形象地描写了风雪
学生
别,混淆了“对偶”与“排
1.上阕描写杏花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简要赏析。(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高考语文二轮(通用版)复习课件:第1部分 专题4 第3讲

2017高考语文二轮(通用版)复习课件:第1部分 专题4 第3讲

• 小格知道这是达子的小拖拉机耕的。她问: “达子,你一夜都守在这地里吗?” • “一夜刚好耕完。” • “啊„„达子!” • 小格想:这土地要让我一个人用锹翻,不知 要多少天呢!她心里感激达子,可又不知道 说些什么才好„„她很想说,雇拖拉机的钱 两家一起拿吧!但她就是说不出口。她怕达 子笑话她小气,达子有钱呢——雇拖拉机这点 钱,在他看来算不了一回事。 • 她在靠近他的地边上做着活儿。
[例](2016· 全国卷甲,
审 ②审出探究提示或暗示信息。如2016年高考 题 全国卷甲第11(4)题:小说写的只是战争中的 要 一个小故事,却用了“战争”这样一个大题 点 目,你认为这样处理合适吗?请结合全文, 谈谈你的观点。题干中就暗示了这里有一个 “小”与“大”的比较反差问题,可以从艺
①审出探究点,即要探究的是什么。如2016 年高考江苏卷第16题:请探究小说结尾“微 笑的意义”的意蕴。探究点在“结尾”的“ 意蕴”上。
• 达子忙了一会儿,伸着懒腰走过来。她注意 地瞥了瞥他的鞋子:老鹰上沾了稀泥。他说: “趁着土湿,今天就把种播上吧„„嘿嘿! 明天地里就没活儿了,真棒!” • 小格问:“没活了再做什么?” • “驾上我的轻骑!” • 小格不作声了。 • “你做什么?” • “我„„”小格轻轻咳了一声,“不做什 么。” • “你编蓑衣吧!”
• 达子和她对看着,一瞬间神情严肃起来。他 看到她那双从来都很美丽的眉毛,这时候微 微皱着——她好像有些恼怒„„他眨了眨眼睛, 把目光移开,仰脸看天了:“天快下雨了, 嗯„„快下雨了!”他咕哝着。 • “下吧!”她的眼睛盯着他,赌气似的说道。 • 达子站起来,活动了一下穿着“鹰鞋”的脚, 说:“我是说,下了雨,你的地也快整好了, 我明天雇来一辆小拖拉机,咱们一块儿耕地 吧。” • 小格的心里一热。但她还是垂下眼睫,有些

(江苏专版)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 高考第2大题 文言文阅读 考点4 归纳内容要点

(江苏专版)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 高考第2大题 文言文阅读 考点4 归纳内容要点

考点四 归纳内容要点(2016·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阅读文本见考点一例1),完成后面的问题。

根据文中张汝霖的科举经历,概括当时科举考试的相关特点。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

要逐段阅读原文,明确每段的主要内容,并找到符合题干要求的关键语句。

由“字丑拙,试有司,辄不利”可知,科举考试中书法的重要性;由“输粟入太学”可知,当时可以以捐纳财物的方式进入太学。

由“乃拈‘六十而耳顺’题”及“友人以经书题相商”等语句可知,科举考试的内容来自四书五经。

教谕认为“七卷大不通,留作笑资耳”,但是主考官“一见,抚掌称大妙”,结果“《易经》以大父拟元”,可见考官的喜好直接决定考试的结果。

【答案】①考生书法的优劣对考试成绩有影响;(1分)②可捐纳财货进入太学;(1分)③考题出自经书;(1分)④考官的喜好直接决定考试结果。

(1分)一、解答文言文归纳内容要点题的技巧(针对“短板一”)1.审读题干,主抓关键词,做到答是所问2.整篇阅读,锁定信息区,重点细部探究3.分条陈述,注意赋分值,力求简明有序二、准确筛选概括内容要点(针对“短板二”)1.由理到事的信息筛选整合型这种题型在题干上往往提出一个较抽象的筛选标准,要求从原文筛选整合出合乎题干要求的事例来,是信息筛选选择题的另一种形式。

(江苏专版)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 高考第3大题 古诗词鉴赏 古诗词鉴赏专题卷1

(江苏专版)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 高考第3大题 古诗词鉴赏 古诗词鉴赏专题卷1

古诗词鉴赏专题卷(一)(建议用时:40分钟)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11分)山亭柳·赠歌者①晏殊家住西秦,赌②博艺随身。

花柳③上,斗尖新。

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

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

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漫销魂。

衷肠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

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

【注】①本词为作者知永兴军时所作,当时年已衰老,政治失意。

②赌:与人竞赛。

③花柳:借指歌舞技艺。

1.词的上阕是如何表现歌者技艺的?请简要赏析。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能力。

对诗歌的理解是诗歌鉴赏的基础,也是关键。

古代诗人表现歌者的技艺,多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艺术手法。

比如《琵琶行并序》《李凭箜篌引》。

上阕开头是歌女的介绍和自夸,“花柳上,斗尖新”正面夸耀自己的多才多艺和艺术追求。

“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是具体形象地夸述自己的歌唱才能。

这都是正面描写。

“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是说观众赠予她的财帛数量庞大,借所获赠的财物,侧面表现歌女的技艺高超。

运用正侧面相结合的手法,十分形象地表现了歌女非凡的技艺。

【答案】词的上阕从正面描写了歌女的多才多艺、对歌舞技艺的追求以及高亢嘹亮的歌声,又从侧面描写了歌女受人追捧的情景,运用正侧面相结合的手法,表现了歌女的技艺高超。

(正面描写1分,侧面描写1分;简要分析3分)2.全词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能力。

江苏省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件 第三部分 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

江苏省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件 第三部分 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
断一种教育是否平庸,实际上就是看教育中人的存在或人的 生命的丰富性和广延性、一种生命的高度,而不仅仅是当下 的、世俗化的、基于功利的评价。
增分突破一
增分突破二
第一步:速读全文,把握文章的中心。
增分突破一
增分突破二
第二步:精读全文,把握观点和方法。
增分突破一
增分突破二
第三步: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育及其评价体制使我们变得平庸。
增分突破一
增分突破二
2.简要说明文中画线句的含意。 答案 对自然、他人、人世间的爱是一种深厚、广博的大爱;
深厚、广博的爱促使伟大心灵的成长,对知识的兴趣和对自
然、世界的爱好成就了杰出的大学问家。
增分突破一
增分突破二
3. 简要说明第②段和③④⑤段论述上的关系,⑥⑦两段的论 证有何作用? 答案 第②段提出正面观点,③④⑤三段从三个方面对其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行阐述、说理论证,因此,它们是总说和分说的关系,观点 和论证的关系。⑥⑦两段分析、批评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 是从反面进行论证,为下文得出结论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增分突破一
增分突破二
掌握两大题型,让你规范答题拿满分 从近几年命题实际来看,江苏高考重点考查两大题型:
实践依赖于持久的兴趣与专注。在人生历程中,一种兴趣的绵延,
⑥回过头来看我们的现实,狭隘的知识训练,以及个人主义的 生活取向,正在一步步地削弱教育中个体的心灵生活空间。技术化 的教育对个人与自然接触、以及文学艺术爱好的挤压,浓烈的功利 主义倾向的应试化的教育模式,这些都并不指向儿童心灵世界的 丰富与扩张。儿童在教育中过早遭遇的深度体制化,大大地削减 了儿童的自由,或者说削减了儿童发展与儿童天性中的自然与自 由发展的内在联结,这直接导致个体生命中很难出现持久稳定的 兴趣、求知探究的生命姿态和伟大创造所需要的持久高度的专注。 ⑦这意味着我们的学校正越来越多地用一时的、可见的 成绩取代对人生整体成就的关注,用小爱取代大爱,用私己之爱 挤占了对他人、对世界的广博的爱。当一个人更多地停留在自我 的想象世界中,他要对人类做出卓越的贡献几乎是不可能的。所 以,怎样走出狭隘的自我,是当代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甚 至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

江苏省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件 第五部分 回顾核心知识求突破 专题二

江苏省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课件 第五部分 回顾核心知识求突破 专题二

感情,包括对现
实生活中某些 问题的立场和 用典
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 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
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 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 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决心。
个人愿望等。
用典有时增加抒情源自②淮左名都,竹西佳处, 了诗歌的容量, 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 使诗歌典雅耐 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 读,富于文采; 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 有时则是为了 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 怀古伤今,咏史 寒,都在空城。 言志。
一、古诗常用艺术技巧
表现手法 说 明 示 例 赏 析
要塑造的人物形象 是周瑜,却从“千古 指的是以乙托甲, 衬托烘托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 风流人物”写起,由 此引出赤壁之战时 的“多少豪杰”,最
使甲的特点或特质
更加突出。有正衬 和反衬两种。
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后才集中为周瑜一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人,突出了周瑜在 词人心中的主要地 位。
四序若转毂,万物变秋风。
萧骚檐边月,赫赤江上枫。 寒鸱坐晴屋,阴虫凄暮丛。 灵凤杳何许,寂寂朝阳桐。 【注】 刘挚,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多次被贬谪,后流放新洲,
含冤而死。
增分突破一
增分突破二
增分突破三
试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颔联“萧骚檐边月,赫赤江上枫”。 答案 运用衬托手法。通过描写萧条凄凉的月亮挂在房屋的
②“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
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 况,是虚写;“尽荠麦青青”是写 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是实 写。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 着词人对昔盛今衰的感慨。
【注】 抒情方式与表现手法有交叉,也可以归到表现手法中。
增分突破一 增分突破二 增分突破三

2017年高考数学(文科江苏专版)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课件:专题讲座2 题型分类突破

2017年高考数学(文科江苏专版)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课件:专题讲座2 题型分类突破

1.凡在一般情况下探求结论的填空题,都可以用特例法求解. 2.求值或比较大小关系等问题均可利用特殊值法,但要注意这种方法仅 限于求值只有一种结果的填空题,对于开放性的问题或者多种答案的填空题, 则不能利用这种方法.
[变式训练2] 设坐标原点为O,抛物线y2=2x与过焦点的直线交于A,B两 → → 点,则OA· OB=________.
已知函数y=f(x)的周期为2,当x∈[-1,1]时f(x)=x2,那么函数y= f(x)的图象与函数y=|lg x|的图象的交点共有________个.
10 [如图,作出图象可知y=f(x)与y=|lg x|的图象共有10个交点.
]
利用图形的直观性并结合所学知识便可直接得到相应的结论,这也是高考 命题的热点.准确运用此类方法的关键是正确把握各种式子与几何图形中变量 之间的对应关系,利用几何图形中的相关结论求出结果.
15 [|PF1|+|PF2|=10,|PF1|=10-|PF2|,|PM|+|PF1|=10+|PM|-|PF2|, 易知M点在椭圆外,连结MF2并延长交椭圆于点P(图略),此时|PM|-|PF2|取最 大值|MF2|,故|PM|+|PF1|的最大值为10+|MF2|=10+ 6-32+42=15.]
等价转化思想方法的特点是灵活性和多样性.它可以在数与数、形与形、 数与形之间进行转换;可以在宏观上进行等价转化,如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的过程中,普通语言向数学语言的翻译;可以在符号系统内部实施转换,即所 说的恒等变形.消元法、换元法、数形结合法、求值求范围问题等,都体现了 等价转化思想.
x2 y2 [变式训练6] 设F1,F2分别是椭圆 25 + 16 =1的左、右焦点,P为椭圆上任 一点,点M的坐标为(6,4),则|PM|+|PF1|的最大值为________.

课堂新坐标江苏专版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高考第3大题古诗词鉴赏考点1归纳内容要点课件

课堂新坐标江苏专版2017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与策略高考第3大题古诗词鉴赏考点1归纳内容要点课件

二、“7 入手”整体读懂诗歌(针对“短板二”) 1.从诗歌的标题入手 标题是诗歌的眼睛。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例如:李绅的《悯 农》,诗题“悯”就表明作者对农民艰辛生活的深深同情;有的标题反映了诗歌 的表达方式,例如:刘攽《雨后池上》,诗中一定会有对景物的描写,鉴赏者可 以紧扣诗中如何描写客观景物来研究诗歌;有的标题奠定了作者的感情基调, 例如:杜甫的《春夜喜雨》,诗题就告诉我们,诗人的感情是快乐喜悦的。 2.从诗歌描写的景色入手 古人写诗作词,常常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因此,鉴赏时首先要找出写 景的词句,再体味所写之景的“冷”“暖”,进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5.从诗歌中典故的含意入手 古代诗人创作时,有时借助一些典故来表现广泛而深刻的主题。如果我们 了解这些典故,无疑会有助于把握作品的主题。 6.从诗歌的注释入手 许多诗歌鉴赏题的后面都附有注释。注释是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虽 短短几字,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有的交代了创作的年代,那是在暗示你诗 歌的创作背景,提示思想内容;有的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诗歌的用典 和意境;有的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诗歌的写作风格。这些对理解作品的思 想内容是至关重要的,不能忽视。
【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诗歌内容要点的能力。概括诗中所述事件,要注 意抓住叙事的要素,比如时间是“前日”,地点是“城东门”“江南路”,背 景是“风雪中”,人物是“故人”和“我”,行为是送别友人、“还故乡”。由 此可以概括出两件事:游子送友和游子欲归不能。写游子送友,是为了突出他 自己欲归不能的哀愁。
(短板一:不会提取和概括诗歌内容)
境遇。
该生没有从整体上读懂诗歌,以致对作者
第一问:灞陵受辱亭
选材上的表达效果分析错误。表达作者
尉,射虎中石,功高难 “对归隐田园的渴望”错误,联系辛弃疾

2017高考语文(江苏专版)二轮复习与策略讲义:高考第1大题 考点3 提炼语意 Word版含解析

2017高考语文(江苏专版)二轮复习与策略讲义:高考第1大题 考点3 提炼语意 Word版含解析

考点三提炼语意(2016·江苏卷)某同学从自己所写的文章里选出以下三组,为每组文章拟一标题,编成集子。

所拟标题与各组文章对应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第一组:《看见〈看见〉》《书虫诞生记》《对话苏东坡》《家有书窝》第二组:《同桌的你》《伴我同行》《奔跑吧,兄弟》《没有麦田的守望者》第三组:《感悟青春》《我的“离经叛道”的话》《扪心自问》《当我发呆时我在想些什么》A.读万卷书寸草春晖我思我在B.悦读生活寸草春晖指点江山C.悦读生活那些花儿我思我在D.读万卷书那些花儿指点江山(2012·江苏卷)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老园艺师一段话的深层含意,不超过25个字。

(4分)夜幕下,小松树上彩灯闪烁。

路过的老园艺师自言自语地感慨:“人睡觉要关灯,整夜灯光照着,非失眠不可。

树也一样,那么多的电线缠着,那么强的灯光照着,能活得好吗?夜色是美了,树可是要生病的。

人们啊,要听得懂草木的叹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3考查提炼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

“读万卷书”一般指读书很多,而就第一组所列文章看不出这点,故排除A、D两项;“寸草春晖”一般指报答长辈之恩,与第二组所列文章《同桌的你》《奔跑吧,兄弟》等显然不匹配,故排除B项。

另外,“指点江山”一般是指评论国家大事,就第三组所列几篇文章看,写的可能是生活感悟,显然与评论国家大事有距离。

所以C项正确。

例4考查概括提炼语段的深层含意的能力。

此题属于记叙类语段压缩,涉及信息的筛选与整合。

解答此类试题要抓住关键语句,然后整合成答案要点。

要抓住老园艺师话中的类比以及“听得懂草木的叹息”的含意来表述。

【答案】树也需要良好的生长环境;人类应该善待自然。

2017高考语文(浙江专版)二轮复习与策略()高考第3大题(二)考点2鉴赏表达技巧

2017高考语文(浙江专版)二轮复习与策略()高考第3大题(二)考点2鉴赏表达技巧

虚实描写 以实写虚、以虚写 出了景物的特点,或拓展了表现空
பைடு நூலகம்

间,或扩大了意境,或深化了主题
(2)人物描写 正面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为描写、心理描写。 侧面描写:以他人衬主要人物;以环境衬主要人物。
2.抒情方式 抒情是直接或间接地抒发内心感情的一种表达方式。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 情。 (1)直接抒情 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不借助于任何别的手段,直接地表白和倾吐自己的思 想感情,以感染读者,引起共鸣。直抒胸臆的特点是不要任何“附着物”,使思 想感情直截了当地宣泄;不讲究含蓄委婉,使思想感情毫无遮掩地袒露。这种直 陈肺腑的抒情方式,往往显得坦率真挚,朴质诚恳,很能打动人心。
穷的艺术效果
抑扬是对要褒扬的人或物先写其不足,对要贬损的人或物先写其长 抑扬 处。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无论哪种表现形式,都是为了突出后者,
强调后者
二、表达技巧解题“3 步骤”(针对“短板一”) 虽然表达技巧分为 4 大类,每大类又分多种技巧,但是从高考及实际解题来 看,其解题步骤是一样的,均需采用 3 步法(在运用时“步骤 2”“步骤 3”顺序可 调整)。具体如下: 步骤 1:明技巧(若题干中已明确所赏析的技巧,此步可省略) 常考技巧具体 参见上面每大类的讲解。 步骤 2:释运用 结合诗句具体阐释如何运用表达技巧。
一、熟练掌握常用的各种技巧(针对“短板二”)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是指准确判断诗歌所运用的手法技巧,并分析评价作者 运用这些技巧所产生的表达作用和效果。表达技巧是一个较宽泛的概念,在这里 我们重点对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构思立意等方面的技巧加以讲解。 特别说明:各种版本对有些写法的分类并不一致,皆因分类标准不一样。如 有的将“动静”“虚实”“借景抒情”等归入了表达方式,而有的则将其归入了 表现手法。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达不成共识而不分类,在复习备考时我们应既要有 分类的概念,又不要太过拘泥于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位置角度 句子的作用有时还与其在诗歌中的位置有关。句子在诗歌中不同的位置, 其作用甚至手法都有所不同。 首句 中间句 尾句 有点题、开篇、奠定基调之妙 有转折文意、承上启下之用 或卒章显志,或另辟新径,尤其是以景结情句,有含蓄 隽永之妙
三、2 类赏析句子题的突破技巧 1.赏析句子的写景艺术 这类题,有的题干中明确要求赏析写景艺术,有的虽无要求,但所给句子 是个写景句。对于这类题,赏析时注意: (1)赏析角度 写景艺术的赏析角度较窄,从表达方式角度看,主要是描写艺术,兼及一 些与写景有关的表现手法及修辞手法。常见的角度有: ①描写角度与层次:远景与近景、俯瞰与仰视、由远及近、由高到低等。
之景,抒亡国之痛,情景交融。(2 分)
一、解答赏析句子题的“3 步骤”(针对“短板一”) 步骤 1:确定赏析角度 选择什么样的角度是答好这种题型的关键。除定向赏析外,对那些未规定 角度或规定角度较笼统的题,一般而言,要从两个角度同时切入:内容(句意和 情感)与表达技巧[有时兼及意象、语言(炼字)]。表达技巧多从修辞手法、表现手 法两个角度切入。如涉及语句位置特点,可考虑结构角度。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能力。解答这类题
目要关注两点:①诗句使用的具体的艺术手法,如修辞手法、结构特点、景与 情的关系等。②相关手法在诗句中的应用及表达效果等。
【答案】 这两句对仗工整,比喻巧妙:群山如黛,明水如镜。(3 分)作者 描绘如此明丽的秋景,自问自答,委婉地表达了对祐之千里独行的宽慰。 (3 分)[或: 运用了①比喻、 对偶的修辞手法。 “晚山”对“秋水”, “翠”对“明”。 将晚山比作翠眉,将秋水比作明镜,写出了晚山的秀美青翠,秋水的清澈明净, 生动传神。(3 分)②以景结情。结尾两句通过景物描写回答了前一句的设问,即 这秀美的山水将伴你千里同行,使得情感表达更加含蓄蕴藉,耐人回味。(3 分)]
颈联的意思是,像黄河、潼关那样的形胜之地,难道就忍心这么永远地放 弃了吗?要知道周汉两代都是以河潼为根基,而逐鹿中原、统一海内的。朝廷 对周、汉立国的规模不是应该细加思索吗?颈联便是颔联“愁”字的延伸,妙 在不再说“愁” ,而是拓开一层,提出自己对时局的主张,立意颇为高远。
尾联写自恨不如“犹得过中原”的“云际雁” ,大雁尚且能够北归,自己何 时才能看到收复中原、北伐成功呢?这里在人不如雁的强烈对比中抒写了难忘 国事的悲怆之情。此联紧接上联,接得不即不离。不即,因为宕开一笔,不说 朝政,转言自己;不再议论,转而即景抒情。然而万变又不离其宗,秋冬之际, 北雁南飞,这与首联“黄叶村”遥相呼应,意境和谐。而“自恨”云云,也正 是出于对恢复中原的关切之情。如此结尾,不仅完满地收束全诗,更把那报国 无门的悲怆之情抒写得悠悠难尽,扣人心弦。 这首诗先叙事,再议论,最后即景抒情,一气呵成,直抒胸臆,表现了诗 人刚正不阿的高洁品质。
步骤 2:结合诗句分析 分析就是把你赏析的过程和心得有层次地、令人信服地写出来,不能笼统 空泛,要结合具体诗句、词语进行分析。能否结合文本作细致、深入的分析, 是评判赏析是否上乘的重要标准。 步骤 3:点明表达效果 一般而言,古诗中句子的表达效果主要有三方面:写景、造境、达情。
二、分析句子表达效果“3 角度”(针对“短板二”) 分析某个句子的表达效果,一定要从句子本身出发,可以从以下角度考虑: 1.内容、主旨、情感角度 从句子内容出发,兼顾它在全诗中的表情达意作用。 2.表达技巧角度 一般而言,效果与手法密不可分。首先要看句子在表达上有无特点,运用 了什么手法,然后根据表达特点再去分析其表达效果。如句子是借景抒情,其 效果就是抒情含蓄、意味深长;如句子是虚实结合,其效果就是能拓宽诗境, 表达更为深广等。
【诗歌鉴赏】
本词上阕劝慰祐之看淡名利荣辱,秋饮美酒,夜吟佳句,
人生态度淡泊旷达,不因失意而哀伤。下阕前两句回忆往事,小窗风雨、对床 夜谈的温馨和深情冲淡了离愁,使人不觉哀伤。最后三句写祐之虽独自上路, 但有明媚的山水千里相伴,不会因旅途孤独寂寞而哀伤。 本词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晚山比作翠眉,将秋水比作明镜,写出了晚 山的秀美青翠,秋水的清澈明净,生动传神。词的后两句以景结情,回答了前 句的设问,即这秀美的山水将伴你千里同行,使得情感表达更加含蓄蕴藉,耐 人回味。
本题从赏析句子的角度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赏析诗句,首先要找到突破 口,本题有以下突破口: 从形式入手赏析其形式美。本题的突破口是对偶与拟人。这两句对仗工整, 用了对偶(对仗)的修辞; “泣”赋予铜驼人的情感,此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 从内容入手赏析其情感美、画面美等。本题的突破口是诗歌所抒发的家毁 国亡之痛。
该生不会分析诗句的表达效果。 该生明确此 类题的答题思路, 修辞、 画面特点概括准确,
生 衰败凄凉的景象,抒 2 分 但对这两句诗的表达效果“抒发了生不逢 乙 发了生不逢时、壮志 未酬的伤感之情。 时、壮志未酬的伤感之情”的分析不准确。 (短板二:不会分析诗句的表达效果)
本诗是关于北宋亡国的感悟诗,作者通过石马、铜驼、旧京女等意象,表 达了一种沧桑悲凉的心境。大意如下: 一提起东都汴梁的事来,人们便增添了许许多多的白发。皇家陵园的石马 残破不全,废弃的宫殿前铜铸的骆驼正在哭泣。料想胡人的命运也不会长久, 听来的边地消息特别容易以讹传讹。叫人感到多么凄凉啊——旧京的女子,还 保留着宣和年间的发饰。
② ①
赏析这首诗中的画线句。(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内容和形式结合起来,赏析其艺术魅力。这两句诗,在形式上,用“寝 园”和“废殿”的意象, “泣铜驼”的拟人来抒情;在内容上,可以根据两句诗 所写的意象,据象索意,可以发现写“寝园” “废殿”这些破败之景,实为抒发 亡国之痛,艺术手法上,这叫作情景交融。
【答案】
运用对仗(对偶)、拟人的手法,(1 分)借陵园、宫殿的荒凉残破
2.赏析句子的抒情艺术 诗歌是抒情的艺术,对抒情艺术(手法)的赏析是近几年高考考查的热点。赏 析的对象有时是全篇,但更多的是一两个句子(或某联、或上阕、或下阕),题干 一般带有 “请赏析××××的抒情艺术(手法)” 或 “××××是如何抒发情感的” 等要求。 答这类题,一般是由“所用的抒情艺术(手法)+所要抒发的情感”构成,关 键是对所用抒情艺术(手法)的准确判断。 而抒情艺术无非两种, 一类是直接抒情, 一类是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的方式主要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或寓理)、即事抒怀、借古讽 今(抒怀)、用典抒情等。从近年考查的手法来看,抒情艺术(手法)更多的是结合 句子的内容及句子与上下文的关系判断,如句子本身是人物描写,则要从描写 的手法(语言、动作、细节等)入手;如句子内容是议论说理,则可能是以理写情。 总之,一定要读懂内容,切实从诗歌自身内容与关系上判断,而不是先入 为主或者只想着那几个最常用的抒情手法。
颔联说长时间没有酒喝如同渴之思水一样。又闻疏雨声声,听来犹如把壶 沥酒,故曰“喜闻” 。不过,尽管沉沉白昼,无酒消愁,但在睡梦之中还是尽可 驰骋奇想的,可是一梦醒来,依旧是昏灯一盏,愁绪满怀。此联细致入微地描 绘了深秋雨夜的情景,在梦中可以驰骋想象,夙愿得展;但醒来之后,依旧只 有昏黄的孤灯为伴,这里写出了诗人心头的孤寂和愁闷,情与景完全交融在一 起。
考生答案 这两句诗情景交融, 学 通过描写石马的残
得分
误区诊断 该生不明赏析句子题的答题思路。 只是描绘 了诗句的画面, 既没有点出诗句中运用的修 辞,也没有表明诗句抒发的诗人的情感。 (短板一:不明赏析句子题的答题思路)
生 破、铜驼的哭泣,描 1 分 甲 写了陵园、废殿的一 派荒凉衰败的景象。
运用对偶、拟人的手 学 法,借陵园、宫殿的
①点出了诗人被贬官后的寄身之处;②“黄叶”暗示了季节,
并为尾联写“云际雁”埋下伏笔;③为全诗奠定了凄苦孤愁的情感基调。(每点 2 分)
【诗歌鉴赏】
首联中第一句“放臣不复望修门”,起句突兀,表达愤然
不平之情。既然“不复望修门”,那么此身何以寄托?这不寻常的起句,如高 山落石,势不可遏,所以接着便顶上一句:那江畔遍地黄叶的村庄便是我的托 身之所。“黄叶村”,既点出寄身之处,也于景色之中暗示了季节,并为尾联 写雁埋下伏笔。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枕上偶成 陆 放臣不复望修门
【注】
游 ,身寄江头黄叶村。
酒渴喜闻疏雨滴,梦回愁对一灯昏。 河潼形胜宁终弃,周汉规模要细论。 自恨不如云际雁,南来犹得过中原。 【注】 修门:楚国郢都城门的名称,这里借指南宋都城临安。
2.这首诗首联中“身寄江头黄叶村”一句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赏析。(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感官角度:视听结合,从味觉、触觉等入手。 ③描写手法:正侧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声色结合、明暗结合、点 面结合,白描与细节描写。 ④其他手法,如反衬、融情于景,一些修辞手法等。
(2)效果分析 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写景艺术的阐释。如用了动静结合手法,简单解释 一下何为“动”何为“静” , “动” “静”如何结合。二是对表达效果的分析。分 析时要扣住手法自身效果,主要是在诗歌中的效果。 写景的艺术效果无非是以下几点:①对景物自身的效果,如使景物生动形 象;②造境,营造了什么意境,渲染了什么氛围,扩大了什么意境等;③抒情, 抒发了什么情感,或者为抒发什么情感做铺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