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杠杆》教案1精品版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杠杆》教案 共7页word资料
二次修改《杠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明确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省力;反之杠杆费力。
如果两个距离相等,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2.在杠杆尺的探究活动中,发展记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3、激发对生活中杠杆应用现象的探究兴趣。
二、教学重点:通过对杠杆尺的探究,发展记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深刻理解省力和费力杠杆的科学原理,知道其在生活中的合理应用。
四、材料准备:教师:演示PPT、小杆秤、杠杆尺、钩码等。
学生:杠杆尺、钩码、记录表(按六人一组配备)。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师:出示课件——大人和小孩正在玩跷跷板同学们,看到这幅画面你有什么问题吗?生:为什么小孩能跷起大人呢?……师:同学们提得问题很棒,跷跷板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杠杆板书:杠杆修改为一、游戏导入新课,初步认识杠杆1、教师: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投影出示要求:请利用你们位置上的橡皮、塑料尺将文具盒撬起来,想一想:在这个活动中,有哪几个点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
2、学生游戏3、你能说说3个重要位置分别是哪里吗?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阻力点、支点、用力点生1:手指用力的地方是非常重要的,师:是的,这个点非常关键,我们可以叫它用力点生2:这块橡皮也很重要,师:橡皮起了什么作用?引出支点概念。
师:还有哪个位置很重要呢?(如学生不能答出,教师可直接给出:其实被文具盒这个重物压住的位置也很重要,我们可以叫它阻力点)课件展示3个点的位置4、其实,刚才我们组装的工具,在科学上有个名称叫做杠杆,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杠杆的科学》5、你觉得刚才我们组装的杠杆有什么作用?(省力)那是不是所有的杠杆都能省力呢?怎么样的杠杆才能省力呢?我们可以借助杠杆尺进行研究。
(游戏导入更能激发学习兴趣,而且游戏导入能让孩子更具快的进入主题学习。
)二、研究杠杆的秘密1、出示杠杆尺,说说它有什么特点。
(围绕支点转动,静止时是平衡的,两边有小格距离相等)2、现在老师在杠杆尺左边挂上重物,这个位置就是……(阻力点)。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9杠杆青岛版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9杠杆青岛版杠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工具,也是机械原理中重要的一部分。
在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的教学中,杠杆作为一个重要的科学知识点被介绍给学生。
本文将根据任务名称,分享一份关于杠杆的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杠杆的原理与应用。
一、教学目标:1. 了解杠杆的定义和分类。
2. 掌握杠杆的原理,包括力臂和力的平衡。
3. 理解杠杆的应用,并能够举例说明。
4.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投影仪。
2. 杠杆的示例和实物(如剪刀、秋千等)。
3. 实验材料:木棒、书本、砝码等。
4. 实验工具:测量尺、天平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约10分钟):教师用图片或实物展示杠杆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让学生尝试回答以下问题:- 你见过杠杆吗?在哪些日常生活中使用了杠杆?- 杠杆有什么特点?你能描述一下吗?2. 概念讲解(约15分钟):通过教学课件,教师向学生讲解杠杆的定义和分类,并引导学生与实际例子相结合进行思考。
- 什么是杠杆?它是如何工作的?- 根据支点的位置,杠杆分为哪几类?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杠杆的特点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3. 杠杆实验(约3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杠杆实验,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来观察、探究杠杆原理。
- 实验1:用两本书和一根木棒制作杠杆,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观察,分析杠杆的平衡条件。
- 实验2:用秋千或剪刀等示例,让学生尝试改变力臂和力的大小,观察对平衡的影响。
4. 实验结果分析(约15分钟):让学生归纳整理实验结果,并观察并讨论以下问题:- 改变力臂的长度会对平衡有什么影响?- 改变力的大小会对平衡有什么影响?5. 杠杆的应用(约15分钟):通过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了解杠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鼓励他们提供更多的例子和观察结果。
- 杠杆在哪些工具中被使用了?为什么使用杠杆可以起到相应的作用?6. 总结(约10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所学内容,并检查学生对杠杆的理解程度。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杠杆》教案
课前交流: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简单机械,并借此对学生进行鼓励,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热情。
19、杠杆教学目标:1.善于观察事物,提出问题;并能通过动手操作寻找证据进行解释;能设计探究实验;学会记录、整理实验记录并通过分析实验信息获得科学结论。
2、认识杠杆各部分名称,会使用杠杆做有关杠杆的探究实验;能将杂乱的实验数据进行归类,认识杠杆在什么情况下省力,什么情况下费力,什么情况下既不省力也不费力,按照省力、费力的标准会分类。
3.了解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杠杆特点的认识教学难点:实验数据的整理汇报师:课前老师想和孩子们交流一下好不好?生:好师:好,孩子们,在小区里,公园里等很多公共场所,我们几乎都能看到一些健身器械,玩过吗?生:玩过。
师:都玩过些什么?生:你知道吗?这些健身器械大都是一些简单机械,孩子们这么喜欢玩这些东西,看得出我们这些孩子都是一些热爱生活,热爱运动的阳光少年。
希望孩子们在今天的课堂上也能表现出你的阳光,你的积极。
好不好?生:好。
师:嗯,老师期待着你有更好的表现,好,上课班长:起立生:老师好师:同学们好,请坐师:老师这里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段使用简单机械的视频我们一块来看一下。
(播放视频:强强撬石头)师生:(共同看视频)师:看了这段视频,你想知道些什么?生:师1:你提的问题很有研究价值。
好请坐师2:你也是一个善于发现问题的孩子。
师:我们看(拿起棍子撬石头的图片,指着分析)像棍子这样,当它撬起重物时,它就是一个简单机械杠杆。
要想知道,棍子为什么能轻松的撬起大石头,我们今天就一块来研究一下杠杆的特点。
(1、板书课题。
2、课件出示课题)师:你想不想也来感受一下杠杆的神奇?生:想师:老师这里给同学们准备了书、棍子、小木块,下面请同学们用它们去感受一下,注意可以把手按在棍子的不同位置去感受,也可以这样移动小木块的位置。
开始。
生:(实验)师:(把强强的视频关掉,巡视实验情况)师:好啦孩子们,谁来说一下你的感受?生:师:你的感受很深刻,说明你研究的很认真。
小学科学青岛版杠杆实验教案
小学科学青岛版杠杆实验教案杠杆是一种用于增加力量或转移力量方向的简单机械。
它由一个杠杆杆和一个支点组成。
小学生在学习力学内容时,可以通过杠杆实验来深入理解杠杆原理,为今后探索机械原理、动力学等内容打下良好基础。
本篇文章将为大家介绍一份小学科学青岛版的杠杆实验教案,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杠杆原理。
一、教学目标1.知道杠杆的定义和组成结构。
2.知道不同长度和质量的物体如何影响杠杆的力量。
3.知道杠杆的工作原理。
二、教学重点1.理解杠杆的组成结构及其作用。
2.理解力臂和力矩两个概念。
3.理解杠杆的工作原理。
三、教学难点1.掌握杠杆力矩的计算。
2.理解力矩的方向和大小的作用。
四、教学材料1.杠杆器材:木头、水果刀、秤等材料。
2.现场展示实验:根据教学需要准备。
五、教学步骤1.引入教师简要介绍杠杆的定义和组成结构,并让学生们回答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杠杆会用到哪些地方?有哪些常见的例子?”2.实验操作老师介绍杠杆的工作原理,即“力和重物处于两侧,支点在中间,在不增加重力的情况下,杠杆可将输入力放大。
”老师将一个木板固定在桌子上,并在木板上设置一个摆臂,用秤称出不同长度和质量的物体,使学生们通过不同的实验操作来了解力和重量对摆臂的影响。
是长度不同的杆,同样的力量作用在杆的不同位置,会有不同程度的放大效果。
让学生尝试将力量分别作用在杆的两个端点和中间处,体验不同的力量传递方式。
是质量不同的物体,在长度相同的情况下,较重的物体需要更大的力量才能移动。
让学生将秤上的不同重量的物体分别放置在摆臂的两侧,体验不同的力的传递方式。
3.实验记录在实验操作后,让学生们记录实验结果,并总结出结论:1.如果两侧杠杆重量相同,则力臂越大,在受力点处的力越小。
2.如果两侧杠杆重量不同,则力臂越大,在受力点处的力越大。
3.如果两侧杠杆长度相同,则力臂越大,在受力点两侧的力矩平衡。
4.如果两侧杆长度不同,则较长的杠杆力臂更大,在受力点两侧的力矩平衡。
最新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杠杆》教学设计
《杠杆》教材分析:在三年级的科学学习中,学生已经对等臂条件下的平衡有了初步的认识,相信学生对杠杆类工具并不太陌生。
另外,绝大多数学生都有玩“跷跷板”的经验。
所以,在本课探究杠杆原理及其应用时,学生会感到相对比较轻松。
教学目标: 了解杠杆的平衡原理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设计实验验证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还有等力杠杆。
教学重点:验证杠杆的平衡原理。
教学难点:了解不同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杠杆材料、测力计、钩码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如果碰到大石头挡在路中央,你有什么办法把它移开吗?出示课件:小男孩移动石块引出概念:一根棍子,用它来撬重物时,就是一种简单的机械叫杠杆。
2、认识杠杆的三要素:(1)出示撬棍(课件展示撬棍的使用过程)。
(2)师生归纳:杠杆三要素(用力点、支点、重点),并找一找在图中的位置。
二、认识杠杆尺:出示杠杆尺,问:它是杠杆吗?找一找支点?观察一下,它还有什么特点。
1、调试杠杆尺:在两端相同的位置挂相同的钩码。
3、讨论:什么样的情况能能说明用杠杆做事情能省力,什么样的情况下不能省力?在实验中应该收集哪些数据来说明问题?2、分组实验。
实验记录表:3、统计数据,汇报结果。
4、分析数据,得出规律。
(1)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省力的,这种杠杆是省力杠杆。
(2)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是费力的,这种杠杆是费力杠杆。
(3)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这种杠杆是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三、生活中的杠杆1、认识变形杠杆:课件出示摇水装置和跷跷板,思考:它们也是杠杆,三个点在什么位置?2、辨别:(课件出示)它们是杠杆吗?为什么?出示羊角锤、老虎钳、剪刀、天平、锥子和擀面棍等。
3、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工具也是杠杆?四、说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五、板书设计杠杆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点用力点阻力点(重点)。
小学科学《杠杆》教学设计
画.swf
(善于观察的学生也可 能会发现杠杆的省力情
既不省力也不 费力的杠杆
况与杠杆支点到力点和
支点到重点的距离的关
费力杠杆
系。如果这样的话教师就
趁机引导学生来探究这
是不是普遍规律。
谈话:1、变换重点
学生以四人小组合
PPT 演示实验
和力点的位置还有哪些 作的形式进行合作探究 记录单。实验记录
挂法使杠杆尺平衡呢? 四、探究归纳,
抒己见,帮老师想办法,
播放王
2、既然大家这么热 有许多学生想到了借助 老师搬石头
心我们就一起来看王老 一根木棍和一块小石头 的录像。搬石
师遇到什么困难了。(教 来撬动大石头。 师播放视频)
头录像.wmv
3、教师出示带磁铁
的大石块、小石块的图片 和木棍。问学生:你能上 来模拟一下用木棍怎么 撬吗?
学生在黑板上模拟 演示用木棍撬石头。
ppt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杠杆一课是一节典型的科学探究课在教学中我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化难为易循序渐进轻松地突破了教学难点突出了教学重点
下你们的探究结果。
行分析比较发现杠杆平 2.xls
3、教师用课件将每 衡的规律。
组学生的数据填入表格。
4、科学家面对很多
课件演示杠杆
的实验数据的时候,他们
规 律 。《 杠 杆 》 课
会做什么?
件 .ppt
5、面对几十组数据
如何进行分析呢,老师有
一个好办法。教师运用
Excel 表格把十几组数据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杠杆青岛版(六年制)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杠杆青岛版(六年制)«杠杆»教学反思五年级下册«杠杆»一课,传统的教学内容,上起来还是比拟难的。
这一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先生看法杠杆,并经过实验来取得数据,并依据数据的剖析得出杠杆的作用。
同时经过学习,培育先生迷信探求的兴味,开展先生迷信探求的才干,初步掌握迷信探求的普通方法。
为了完成让先生在玩中学,在学中做的理念,我的教学进程分为六步:一是创设情境,引入探求。
上课末尾,我采用让先生协助教员拔木板上的钉子的游戏导入,一是惹起先生探求的兴味。
二是引导先生用羊角锤去拔钉子,引出杠杆这种复杂的机械。
先生经过用手拔钉子,谈感受;用羊角锤拔钉子,谈感受,经过对比,先生们自觉不自觉地就会感遭到用上工具的益处。
这样导入,契合先生的认知规律。
二是静态展现,看法杠杆。
用羊角锤拔钉子,我并没用直接点出羊角锤就是杠杆,由于羊角锤是一种变形的杠杆,直接点出来会很突兀,我把话题一转说:杠杆一末尾其实就是一根棍子,人们用它来干什么呢?经过播放撬石头的视频,让先生有个直观的看法,这时分我顺势引出杠杆的定义。
有时分我想:有些迷信概念,或迷信研讨方法,是可以经过教员来引见的。
这时分先生关于杠杆的定义还是比拟模糊的,我又经过出示用木棍撬石头的图片,让先生指出撬重物的时分哪几个点起了关键作用,让先生对杠杆有了更深化的了解和看法。
杠杆的笼统化看法变得直观了。
三是初步研讨杠杆的作用。
看法了杠杆上的三点两距离,还需求先生亲手操作一下,体验一下。
于是该环节我让先生应用钩码盒、小木块、筷子自己在小组内组装杠杆,玩杠杆,谈玩杠杆的发现,让先生在实践操作之中初步感受杠杆的作用。
该环节的设计也是为下一步深化探求杠杆的作用效劳的。
该环节中,先生会有很多的发现,正是这些发现,惹起先生的疑惑:运用杠杆有时省力,有时费力,究竟是省力还是费力?在什么状况下省力、费力?一切这些疑问,为深化探求杠杆的作用打下了基础。
《杠杆的科学》小学科学教案范文二份
《杠杆的科学》小学科学教案范文二份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杠杆的定义及结构。
2.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科学实验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杠杆的概念和结构。
2.理解杠杆的原理。
三、教学难点:1.理解杠杆的作用和原理。
2.运用杠杆原理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实物杠杆、齿轮组成的简易机械装置、绳索、计时器、试验台。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先通过运用杠杆原理问一问题的方式,导入杠杆的定义和结构。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杠杆吗?它有什么作用?学生:……教师:杠杆原理是我们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可以帮我们解决很多问题。
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杠杆的科学。
2.展示杠杆实物,对其结构进行说明。
教师:请看这个实物,这就是杠杆。
它一般由一个刚性杆和一个支点组成。
这个刚性杆的两端分别是支点和力臂。
力臂是从支点到我们的力点的距离,而力点是我们进一步施加力的位置。
3.利用杠杆原理进行实验展示。
教师:这里我使用了一个简易的机械装置,它由两个齿轮和一个杠杆组成。
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机械装置是如何工作的。
教师示范:先将这个装置调整为平衡状态,然后我们用手轻轻地拨动其中一个齿轮,看看会发生什么。
学生:观察并回答。
教师:我们会发现,由于杠杆原理的作用,一个小的力作用在齿轮上,就能带动另一个大的齿轮旋转。
4.学生操作实验:教师:同学们,现在轮到你们操作了。
请你们分组,每个小组选出一名同学来操作这个装置。
(分组,学生操作实验)5.进行讨论及总结:教师:通过这次实验,你们有什么发现?学生:……教师:非常好。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到杠杆的原理可以帮我们改变力的作用方向和大小。
这就是杠杆的作用。
6.进一步探究:教师:同学们,你们可以尝试用杠杆原理解决其他问题。
比如,如果我们想要移动一块很重的石头,应该怎么办?学生:……教师:很好,可以用一根杠杆来帮助我们。
但是,你们需要考虑一下力点和支点的位置,以及杠杆的长度。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杆杆》说课稿
《杠杆》说课稿尊敬的X老师,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上午好。
非常感谢能有这次机会和大家一起交流。
今天我执教的《杠杆》是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生活中的机械》第二课,探究活动主要包括认识杠杆;研究杠杆的作用,这两个活动是层层递进、逐步提高的。
通过对学生课前调查,发现学生对于杠杆这一简单机械并不是很了解,虽然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了杠杆,大多数的学生根本就没有听说过杠杆,仅有个别学生在课外读物上看到过杠杆,对于杠杆的作用学生可以说是一片空白。
根据以上实际情况,在教学设计中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1.创新评价方式。
我认为评价是导向、是规范,为了激励学生,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集中精力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思路随着老师走,本节课,我设计了多种的评价方式。
课前的交流环节,我明确了本节课将会评出优秀科学团队,使学生有了目标,有了方向,小组内也能够更加合作的进行每一项探究活动。
另外,在每个探究活动之前都出示评价标准,学生根据标准开展探究,明确了探究的目标,保证了探究的效果,提高了探究的效率,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积极性和教师对课堂的调控。
2.一个情境串贯穿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中,我以小明挪动大石头这个情境导入新课,再以三个同学关于力点位置的争论提出要探究的问题。
让学生感觉到这是发生在他身边的事情,比较贴近学生,富有趣味性。
另外,也让学生感受到科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3.渗透工程与技术思想。
在本节课的最后,我利用课件展示了几个杠杆原理的小制作,让学生明白,我们学的科学知识并不仅仅是死的知识,而是真正的可以把科学知识运用的我们的生活中。
人们常说教学是有缺憾的艺术,由于个人认识的局限和能力上的不足,课堂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以上只是我的一点粗浅的想法,不当之处,还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2023年(新)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时《杠杆》教学设计附反思含板书及记录表
2023年(新)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生活中的机械》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杠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新)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生活中的机械》第二课时《杠杆》。
本课旨在本课探究杠杆原理及其应用时,学生会相对比较轻松。
本课以学生熟悉的“玩跷跷板”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认识杠杆并深入探究其中所蕴含的科学规律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进行深层次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材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活动准备,用父子俩玩跷跷板的情景图引出活动指向“看到这熟悉的场景,你有什么想法?让我们来研究吧。
”紧接着出示了探究活动所需要的典型材料。
第二部分是活动过程,活动“我们来研究杠杆”包括两个环节:环节一出示了杠杆的定义和三要素;环节二让学生设计实验,研究杠杆的作用,知道杠杆有的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
第三部分是自由活动,以“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为主题让学生交流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杠杆,接着让学生分辨生活中的工具哪些是省力杠杆,哪些是费力杠杆。
第四部分是拓展活动,提出了两个活动指向,活动一制作“艺术品中的杠杆”侧重于渗透“科学与艺术”的思想,活动二“找找人体中的杠杆”侧重于“科技与人文”。
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理解杠杆的作用,知道利用杠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2.了解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科学探究目标】:1.学会做杠杆作用的实验并能通过动手操作寻找证据进行解释。
2.能设计控制变量的探究实验,会设计简单的实验记录,并运用其采集、整理、分析和解读数据。
【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意识到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2.善于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乐于探究、大胆想象。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体会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是密切联系的。
2.知道科学探究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经验、新现象、新方法、新技术。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清晰杠杆的作用、杠杆作用的实验。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认识杠杆并深入探究其中所蕴含的科学规律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进行深层次科学探究的兴趣。
14《杠杆》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青岛版五四制科学五年级下册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 发放预习材料,包括杠杆原理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应用实例,引导学生提前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 设计预习问题,如“你见过哪些生活中的杠杆?它们是如何工作的?”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杠杆原理做好准备。
- 讨论杠杆原理在古代文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展中的作用。
- 游戏:组织杠杆原理相关的游戏,如“杠杆平衡挑战”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加深对杠杆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3. 教学媒体和资源使用:
- PPT:制作包含杠杆原理、分类、应用等内容的PPT,辅助讲授和讨论。
- 视频:播放杠杆原理的动画视频,直观展示杠杆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 在线工具:利用在线科学实验平台,让学生进行虚拟杠杆实验,拓展学习空间。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策略
1. 教学方法选择:
-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授杠杆的定义、分类、工作原理等内容,帮助学生建立基本概念。
-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杠杆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实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 案例研究法:通过分析实际生活中的杠杆应用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杠杆原理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2. 选择题:
- 以下哪种工具是利用杠杆原理工作的?
A. 剪刀
B. 电池
C. 电灯
- 杠杆的工作原理基于什么?
A. 力的平衡
B. 力的大小
最新青岛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19.杠杆》精品教案 (1)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五单元生活中的机械19.杠杆一、教学目的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杠杆的作用(在什么条件下省力、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以及杠杆在实际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自然事物是有规律的,人只有了解了这些规律,才能更好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
二、教学重、难点: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从实践中领会省力、省距离杠杆的区别,并初步归纳出杠杆中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1.分组实验材料:简单机械实验盒、钩码、镊子、钳子、剪子、起钉锤。
2.演示材料:同分组材料(撬棍应放大一些)、重物。
3.教学课件(杠杆上三点示意图),实验记录表(课本P45放大图)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出示演示重物、撬棍。
提问:你能利用这根棍子,比较省力地抬起这个重物吗?(指名演示撬重物)(二)学习新课1.认识杠杆(1)分组实验1(用直尺撬砖)。
实验时先让学生用一小拇指抬起砖,然后组装好撬棍用小拇指撬起砖。
(2)讲解。
(出示杠杆三点示意图)当这根棍子,按实行的方法去撬重物时,它就不再是一根普通棍子了。
它是一种简单的机械,这种简单的机械叫做杠杆。
(板书课题)在杠杆上有三个着力点。
杠杆上被小石头支撑的那一点,叫做支点,杠杆两端围绕支点转动。
被重物压的那一点叫做重点。
手对于杠杆用力的那一点叫做力点。
(边讲解边在示意图上出示名称)(3)分组指出杠杆三点位置。
分组组装好撬砖的杠杆,每人在杠杆上指出三点的位置。
2.指导学生认识扛杆的作用(1)讨论:通过以上的实验,你知道了杠杆有什么作用(省力)谈话质疑,使用杠杆是不是一定能省力?有什么情况下才能省力呢?(2)分组实验2(用直尺橇砖)。
移动支撑小木块的位置,改变支点位置或改变力点位置,再用小姆指用力压杠杆有什么感觉?实验后讨论:使用杠杆一定省力吗?什么情况下省力?(3)分组实验3(杠杆尺定量实验)。
讲解:为了准确地弄清这个问题,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
小学科学《_杠杆》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科学五年级下册19.《杠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生活中的机械》这一单元的第二课,主要研究杠杆的有关知识,是学生顺利操作、设计简单机械的重要一步,也是学生形成合理知识链的重要一环,对学习复杂的机械具有重要作用。
教材从“父子压跷跷板”情景切入,引导学生认识杠杆,并深入探究其中所蕴含的科学规律,及其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与创新,激发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科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是杠杆;了解支点、力点、重点的概念;知道杠杆原理。
2.科学探究目标: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过程,学会收集和分析数据,通过比较、概括等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
3.科学态度目标:培养学生探究事物规律的热情,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学会主动与他人合作,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知道运用杠杆技术原理可以提高效率,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培养科学技术创新发明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引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探究杠杆的作用,经历收集、分析数据的过程,归纳出结论。
难点:运用杠杆原理,认识变形的杠杆工具,通过创造发明技术,提高效率、效能。
四、教学准备教师(视频、杠杆尺、钩码、实验记录表、生活中常见的简单工具等教具);学生(小组分工,分组长、操作员、观察员、记录员)五、教学过程情景导入:同学们,请看屏幕,认识这个美丽星球吗?在古希腊有位著名的科学家阿基米德曾经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他是怎样想到的?有什么科学依据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科学课,开启我们的科学之旅。
【设计意图:通过阿基米德的名言,引入杠杆课题,从而激发学生疑问,建立积极学习探究的品质。
】(一)进入第一站:Th活智慧1.山坡上滚落下一些石块,一块巨石好几个人都无法移动它,你能想办法移动它吗?生活中人们采用了什么办法呢?请看视频!刚才工人用棍子撬动大石块,这时棍子就不是普通的棍子,它就变成了一个简单的机械——杠杆!2.请同学们观察:在杠杆上,有几处关键位置?(有三处)。
《杠杆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杠杆》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杠杆的定义和作用;2. 精通杠杆原理和计算方法;3. 理解杠杆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导学内容:一、什么是杠杆?杠杆是一种简易机械装置,由一个固定点、一个支点和一个力臂组成。
通过施加力气在支点处,可以实此刻固定点处产生更大的力或挪动更大的距离。
在物理学和工程学中,杠杆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系统中,起到放大力气或挪动的作用。
二、杠杆的原理和计算方法1. 杠杆原理:依据杠杆的原理,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杠杆的放大倍数:放大倍数 = 支点到力点的距离 / 支点到负荷点的距离2. 杠杆的计算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依据杠杆的类型和参数计算出所需的力气或距离。
常见的杠杆类型包括一级杠杆、二级杠杆和三级杠杆,计算方法略有不同。
三、杠杆的应用领域1. 机械工程:在机械系统中,杠杆被广泛用于传递力气和控制运动。
例如,汽车的刹车系统和门窗的开启机制都应用了杠杆原理。
2. 金融领域:在金融来往中,杠杆也是一个重要观点。
通过借贷资金来放大投资回报,可以实现更高的收益。
但同时也伴同着更高的风险。
3. 生物学:在生物学中,肌肉和骨骼系统也可以看做是一种杠杆系统,通过肌肉的收缩来实现身体的运动。
导学练习:1. 一根长为1米的杠杆,支点距离力点1米,支点距离负荷点2米,计算杠杆的放大倍数。
2. 若果一个杠杆系统的力点距离支点为3米,负荷点距离支点为1米,力点的力气为100牛顿,求负荷点的力气。
3. 举例说明一个实际生活中的杠杆应用途景,并分析其原理和作用。
导学反思:通过进修本次导学案,我们了解了杠杆的定义、原理和计算方法,以及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杠杆作为一种简易机械装置,在我们的平时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们应该深度进修和精通其原理,以便更好地应用于实践中。
第二课时导学目标:通过进修《杠杆》,同砚能够了解和精通杠杆原理及其应用,理解杠杆在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并能够运用杠杆原理解决问题。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杠杆》》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科学《杠杆》一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善于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并通过动手操作寻找证据进行解释的科学探究能力;能设计控制变量的探究实验;会设计简单的实验记录表格,并运用它采集整理数据、分析和解读数据。
2、引导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意识到合作交流的重要性;体会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培养乐于探究、大胆想像的意识;知道科学探究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经验、新现象、新方法、新技术。
3、知道利用杠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体验杠杆的作用;教学难点是分析实验数据,作出合理的解释。
教学准备:1、支架、杠杆尺、钩码盒、木块、橡皮、羊角锤、镊子等。
2、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如果碰到大石头挡在路中央,你有什么办法把它移开吗?(从学生的描述中相机引出)像这样的棍子人们叫它撬棍,把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杠杆。
二、认识杠杆并初步研究杠杆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老师已经为你们准备好了材料(木块一个做重物、杠杆尺一个、橡皮一块)。
出示课件师;下面我们就来玩一玩!看你们有什么发现?好!开始玩吧1 学生分组组装、研究,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发现。
师:同学们已经玩完了,请先坐好。
师:在玩的过程中,你们有什么发现呢?(生上前边演示并说出)生:橡皮靠近木块手用力小,橡皮远离木块手用力大。
师:手用力小说明了使用它有什么好处?生:省力手用力大说明使用它怎么样呢?生:费力师:当用杠杆撬重物时,杠杆上有那几个点起到了关键作用?课件出示师演示、分析生:手用力的地方、橡皮的地方、承受重物的地方。
师:手用力的地方叫力点,橡皮的地方叫支点,承受重物的地方叫重点。
课件出示并板书练习:师指着杠杆三点,学生齐说。
师:一起说:“杠杆上,这一点叫什么?”生(齐):支点生(齐):力点生(齐):重点三、设计实验,研究杠杆的作用师:我们认识了杠杆,使用杠杆有什么作用呢?同学们想不想研究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杠杆》教学设计
教科书说明:
在三年级的的科学学习中,学生已经对等臂条件下的平衡有了初步认识,相信学生对杠杆类工具并不太陌生。
所以,在本课探究杠杆原理及其应用时,学生会相对比较轻松。
本课重在引导学生认识杠杆后深入探究其中所蕴含的科学规律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进行深层次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善于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并通过动手操作寻找证据进行解释的科学探究能力;能设计控制变量的探究实验;会设计简单的实验记录表格,并运用它采集整理数据、分析和解读数据。
2、引导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意识到合作交流的重要性;体会到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是密切联系的;培养乐于探究、大胆想像的意识;知道科学探究可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经验、新现象、新方法、新技术;渗透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思想。
3、知道利用杠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活动准备:
1、简单机械盒、支架、杠杆尺、钩码盒、小木块、剪刀、镊子、煤夹子
2、多媒体课件、微视频
一、情景导入
听说咱班的同学很聪明,老师请同学们帮个忙,愿意吗?我前几天出去旅游,当车开到一个地方,一个大石头挡住了老师前进的道路. 出示图片
二、初步认识杠杆(微视频)
提出问题:你能利用一个木棍挪动这个大石头么?
生根据生活经验回答
最简单的方法是什么呢?看看这人是怎么做的。
继续播放搬运石头的课件,
并出示杠杆定义,认识杠杆(板书)。
我们来看看生活中的杠杆,
出示图片并指出重点、力点、支点。
比较下面两件工具,使用它们时是省力还是费力?
(出示费力杠杆与省力杠杆)
你能自己设计实验来探究杠杆省力与费力的秘密么?
三、探究杠杆的秘密
先在小组内讨论如何设计实验探究杠杠省力与费力的秘密?
小组汇报实验方案
大家的方案很好,但是科学要讲究精确性,我们可以借助杠杆尺来研究
出示杠杆尺,说说它有什么特点。
(围绕支点转动,静止时是平衡的,两边有小格距离相等)
2、现在老师在杠杆尺左边挂上重物,这个位置就是……(阻力点)。
如果要使杠杆尺平衡,我们要在哪边用力?(教师用手在右边按下),这个点就是……(用力点)。
但是我用了多少力呢?看不出来,同样我们也可以用钩码来表示,猜一猜我要在右边挂几个钩码,杠杆尺才平衡。
(由学生猜一猜,说说理由,然后教师按学生说的挂钩码)
3、同学们想不想自己试一试呢?我们来个规定:杠杆尺左边挂钩码的位置是阻力点,右边挂钩码的位置是用力点。
等会研究的时候你们喜欢把钩码挂在哪个位置都可以,想挂几个钩码也随便你,但是挂好后一定要让杠杆尺平衡。
4、提出几点实验要求:
(1)、左右两边的钩码数一样多的,太简单了,每组只能出现一次。
(2)、杠杆尺左右两边都只能挂一串钩码,不能在一边挂好几串。
(3)、杠杆尺平衡了才算完成一种挂法,每位同学都要记录下来。
(记录表1)
5、指导记录方法:怎么记录呢?比如说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这样记录。
(投影出示记录方法:左边第二格上挂两个钩码,右边第四格上挂一个钩码)
记录好后还要想一想:这个杠杆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在表中填好,你认为这个杠杆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为什么?
等会实验时如果听见音乐声响起,就请整理好实验材料,静静地独立思考一分钟,然后完成讨论题
6、各组学生展开研究,教师巡回指导。
听见音乐后,各小组整理好实验材料后,独立思考一分钟后,完成讨论题(记录表2)
7、请汇报员上台汇报,其他同学认真听,(汇报要求说出各个实验的挂法,说到省力或费力时最好能举例说明)……如学生说到用力点上钩码数更少的是省力的,教师不能否定,可以说:是的,我们就是根据这点来判断它是省力的,老师请你再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用力点上这么少的钩码却能撬起阻力点上那么多的钩码?……再请第二位同学回答。
如别的同学没有不同意见,课件出示3种情况: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省力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费力
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四、联系实际,加深理解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
1、我们再来看看生活中的杠杆,投影出示老虎钳和火钳,他们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
2、既然火钳是费力的杠杆,人们为什么还要用它呢?(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好,能利用杠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了)
五、课堂小结
现在老师请你们说说这节课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