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诗经》及其爱情诗
《诗经》中的爱情诗所表现的思想内容
《诗经》中的爱情诗所表现的思想内容《诗经》中的爱情诗所表现的思想内容爱情婚姻是历来文学作品所要表现的重要主题,我国最早的情诗汇集在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此类婚恋诗表现了出了丰富的思想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首先是歌唱男女的相悦之情;其次是抒发男女的漫漫相思;第三是描述幽会的动人情景;第四是体现追求爱情的反抗精神;最后嗟叹弃妇的不幸遭遇。
通过贴近人们生活的这种直白的描写,给我们展现出了古代人们对待感情生活的纯真、朴实、热烈,以及他们对幸福生活的大胆追求和对爱情自由的向往。
爱情是人类永恒不变的美好追求,对爱情的追求也是人类自身价值的一种体现,自古至今,许许多多的文学作品都反映了爱情的悲欢离合。
而用文学方式比较系统完整地反映先民们的爱情生活与爱情体验始于《诗经》,在《诗经》里主要集中于《国风》部分,约占其一百六十篇的三分之一,多数为民间所作。
《诗经》可以说是一轴巨幅画卷,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世态人情、民俗风气等等,当然关于婚恋爱情方面的诗是占有一定比例的。
爱情是人类的一种很温、美好、伟大的感情,是一种复杂、纯洁、高尚的心灵交融。
《诗经》中的婚恋诗是我国爱情文学的滥觞,对人类最为普遍的情感的描述与抒发触及人类灵魂的深处,为后人展现出古代人民多姿多彩的爱情婚姻生活。
《诗经》中写爱情婚姻问题的诗,主要表现出以下几点内容;歌唱男女的相悦之情;抒发男女的漫漫相思;描述幽会的动人情景;体现追求爱情的反抗精神;以及嗟叹弃妇的不幸遭遇。
简要括为:爱河初涉;漫漫相思;甜蜜约会;为爱反抗;悲伤怨歌。
一、爱河初涉《诗经》主要反映的是殷周时期,尤其是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的社会生活。
当时原始性文化自由发展,人们的感情尚未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在追求爱情婚姻的追求上显得更加自由、热烈、浪漫。
《诗经》中描写初恋的爱情诗,大都描写男女从互相爱慕慢慢发展到幽会以及互赠信物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表达出的感情是纯洁的,充满幻想的,甚至是无拘无束的,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当时社会制度的自由和人们朴素纯洁的爱情观。
《诗经》中的爱情之邂逅篇
《诗经》中的爱情之邂逅篇《诗经》中的爱情之邂逅篇如果我们说《关雎》是一首“周人婚姻进行曲”,它是君子对淑女爱的告白,更准确地说应该是求婚,但《关雎》中似乎并没有交待我们的男女主人公是如何相遇相恋的。
按照现代人婚恋观的理解,一场爱情的发生,相遇或者说邂逅才应该是第一步。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诗经》中的爱情之邂逅篇,一起来看看吧。
1、《郑风·野有蔓草》——爱的“邂逅”《郑风·野有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野有蔓草”,“野”交代了地点是在野外;“蔓草”形容青草连绵不断。
绵延的青草,很有文学的象征意义。
“野有蔓草”,镜头颇广。
“零露漙兮”,镜头渐细。
这一句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看见露水滴落,自然是黎明时分。
然而事情的发生终究要有一个过程,这便暗示男女二人的相遇是在夜间了。
“清扬”二字极好。
《毛传》说:“清扬,眉目之间婉然美也。
”“清”是眸子清亮,“扬”是眼神飞动,这是用眼睛在说话了。
“邂逅”就是不期而遇,很偶然地遇见,却是“适我愿兮”,正是我想要的。
那美人又是如何想的?“与子偕臧”,“臧”当念[zāng],《毛传》训“臧”为“善”,即是说男女双方都得到了满足,包括生理与心理两个方面。
孔子在《论语》中说过:“郑风淫。
”《郑风》的曲目带有靡靡之音的色彩。
这是因为古人非常重视“婚”礼,没有经过媒妁之言与六礼的程序举行婚礼,男女在一起就属于“淫奔”。
但是《野有蔓草》这首诗歌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展开的。
在古时,遇到灾荒、战乱的年代,举行婚礼礼俗的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为了繁衍生存,“中春之月,令会男女”,政府就会出面组织大龄“男女青年联谊会”。
古代女子多深藏闺阁,踏青采莲之时便是邂逅之良机吧相较于《野有蔓草》“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式的爱情邂逅,《诗经·周南·汉广》则更体现了一种苦觅寻求的思慕、期盼之情。
《诗经》中的爱情诗篇
《诗经》中的爱情诗篇《诗经》,原称《诗》或《诗三百》。
先秦时并没有《诗经》这个称呼,到了汉代,《诗三百》被儒家学者作为经典以后才有了《诗经》这个称呼。
而所谓《诗三百》也并不是整整300篇,而是305篇,称三百篇是取整数。
《诗经》收集了我国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500多年间的诗歌,从多方面描绘了宏阔深邃的社会生活画面,包括政治讽喻、生产劳动、家庭生活、爱情婚姻、战争行役、祭祀宴饮、英雄业绩、民族历史等,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3500年前漫长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
关于《诗经》的分类,大家知道,是风、雅、颂。
这是按照诗歌的音乐来划分的。
风者,民俗歌谣之诗。
“风”即国风,指地方音乐,《诗经》中有15国风,160篇作品,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民歌。
风即民歌,原来是风俗、风土的意思。
因为从《国风》里的这些歌谣能够观民风,故称之为风。
雅,天子之乐曰雅。
“雅”指与地方音乐相对的正乐,有大雅、小雅之分,共105篇作品,多数是贵族文人的作品,也有少数是民歌。
颂,宗庙之乐歌。
“颂”是王侯祭祀祖先时的歌舞曲,分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
爱情是人类特有的感情,是一种自发的不由自主的情感冲动,同时也是个体的一种自我选择。
歌颂爱情是永不凋谢的主题。
“无郎无姐不成歌”,这情形古今并没有什么不同。
相关爱情的诗篇在《诗经》中占有突出地位,约占十五国风160首的三分之一。
朱熹在《诗集传序》中说:“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也。
”15《国风》中《郑风》《卫风》的爱情诗最有名。
朱熹认为是“淫奔之诗”,是从封建理学角度说的。
从人性角度说,这些诗都是很纯真的爱情诗。
这些诗,反映了先民的爱情生活,热烈而浪漫,清新而纯净,是心与心的交流,是情与情的碰撞。
虽然同属爱情题材,内容却很少重复,凡属恋爱生活里所有的忧喜得失、离合变化都在这些诗里得到了表现。
下面我们就赏析《诗经》中的部分爱情诗篇。
周南·关雎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诗经》中的婚恋诗及其反映的社会文化意义
《诗经》中的婚恋诗及其反映的社会文化意义《诗经》中的婚恋诗及其反映的社会文化意义《诗经》中的婚恋诗主要写的是什么呢?反映的社会文化意义又是什么呢?下面一起来看看!一、爱情诗宋代朱熹说:“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
”[1]由此可见,歌咏爱情是《诗经》创作的重要主题。
而《诗经》中的爱情诗写得真实、细腻、生动,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这里有男女互相爱慕的诉语;有相爱男女之间的热烈、激情;也有恋爱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
先秦时期礼教初设,礼教的兴起使得伦理道德思想开始占据人们的思想,在这样一个充满禁锢的社会环境中,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在一定程度上是不自由的。
但原始社会的某些残留影响尚存在,甚至当时的一些礼教也建立在民间的风俗之上,略微宽松的社会环境也给予了男女感情发展的土壤。
表现男女之间的相恋和相思,是《诗经》中爱情诗最主要的部分。
如《邶风?静女》中就描绘了男女相会的恋爱场景:“静女其殊,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
搔首踟躇。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非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这首诗描写了相恋的男女幽会的场景,从男方的视角表达了对女子美好的德行以及美丽的外表的称颂,使得一位活泼善良的女子形象跃立于前。
而诗中也句句体现了男子对“静女”的爱恋之情,表现出男子沉浸在爱情的美好之中,整首诗都透露着热烈欢快、真挚动人的情感。
《诗经》中不仅描写了男女情投意合的美好,也描写了在相恋过程中的矛盾与惆怅,如《郑风?遵大路》中就描写了男女之间的矛盾。
“遵大路兮,掺执子之祛兮,无我恶兮,不寁故也!遵大路兮,掺执子之手兮,无我丑兮,不寁好也!”诗作刻画了相恋多年的男女,男子反目离开,女子抓住男子的衣袖苦苦哀求他留下的场面。
整首诗没有头尾,只刻画了这么一个场面,但却活灵活现,仿佛就能看到这样一对男女正在路边拉扯,大片的留白寄予读者更大的想象空间,使这首诗有着意味绵长的风韵。
《诗经》中12首经典爱情诗
《诗经》中经典爱情诗《诗经》中12首经典爱情诗爱情诗,抒发男女间爱情的诗,尤指男人对女人的诗,是诗的一种,是爱情表达的一种形式。
爱情诗的定义简单说来就是情人之间传达爱意的诗。
下面为大家带来了《诗经》中12首经典爱情诗,欢迎大家参考!1、周南·关雎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第一章四句是总述,写小伙子“在河之州”由关雎之声而引起对漂亮苗条的姑娘的爱慕之情。
“睢鸠”预示着男女爱情的和谐专一。
第二章八句写求爱、思恋过程,“君子”想追求“淑女”,但却“求之不得”,陷入了朝思暮想、寝食不安的苦恋情形。
第三章八句主要是写抒情主人公的幻觉,仿佛和那个姑娘结成了情侣,共同享受着和谐、欢乐的婚后生活。
2、郑风·子衿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
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
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
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
“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的衣饰借代恋人。
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3、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子衿》写的是女子等待男子,表现女子等待男子的焦急心情。
《采葛》写的是男子等待女子,表现男子期盼着与女子见面的焦急心情。
全诗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这里有一个感情的渐进过程:三个月……三个季度……三年。
“三秋”是指三个季度。
4、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谈谈诗经中的爱情诗
谈谈诗经中的爱情诗《诗经》中婚姻爱情诗的内容非常广泛,可以说周代恋爱婚姻中的各个方面在《诗经》婚姻爱情诗中都有很好的描写。
根据婚姻经历恋爱、结婚、婚后生活三个阶段,可以大致将其归纳为三类:一是男女之间互相悦慕、爱恋和思念的爱情诗;二是描写男女结合的婚嫁诗,表现民间婚俗习惯的诗;三是描写婚后生活的诗歌,主要有表现婚后和谐恩爱生活的诗歌,因为战争徭役繁重丈夫离家的社会现实导致的大量思妇诗和婚姻破裂的弃妇诗。
一、款款深情的爱情诗古代的女子,社会地位低下,足不出户,长期生活在闭塞、狭小的范围里。
虽然她们也有着纯真的感情,勇敢地追求自己想要的爱情,但是她们受着“三从四德”的制约,婚姻是建立在“父母之命,媒约之言”基础之上的,根本谈不上自由结合,即使情有所钟,也只能私自相会,偷偷相见。
这种女性的心理压抑感表现在诗中:一方面,她们真情流露,勇敢地追求,希望得到幸福的爱情;另一方面由于受各种压力的影响,又只能隐埋感情,偷偷地约会,担心遭到他人的议论。
如《郑风·将仲子》:“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
岂敢爱之,畏我父母。
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写的就是一个少女与情人私会时惊喜、恐惧与忧虑的情景。
这个年轻女子爱上了名叫仲子的青年,却劝仲子不要上她家来,因为怕引起父母、兄长和他人的议论。
所以一再叮嘱他,私会时要特别谨慎小心,不要攀爬围墙而来,这并不是吝惜那些树,而是怕“家长”知道了而遭非议。
“这种复杂的初恋情怀以及对男方的厚望、喜爱和思念,即使是在封建礼教束缚森严的时代,也是无法阻挡的,足见自由恋爱的魅力。
但也可看出其纯真的爱情已经与家长制和传统势力的约束形成了一种带有悲剧性的冲突。
”二、忠贞不渝的爱情诗真正的爱情是彼此心灵的契合,是终生相守、生死不渝。
这种高尚的爱情观亦非今日才见,而是古已有之的。
《邶风·击鼓》即为例证:“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朱熹注:“契阔,隔远之意。
《诗经》有关爱情的名篇
《诗经》有关爱情的名篇《诗经》是中国文学最古老的典籍之一,《诗经》中收录有不少描写爱情的经典名篇。
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了《诗经》有关爱情的名篇,希望能帮助到您。
《诗经》有关爱情的名篇(1)柏舟·鄘风泛彼柏舟,在彼中河。
髧彼两髦,实维我仪。
之死矢靡它。
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泛彼柏舟,在彼河侧。
髧彼两髦,实维我特。
之死矢靡慝。
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注释姑娘婚姻不得自由,向母亲倾诉她坚贞的爱情。
一说姑娘爱恋一个男子,却遭到了母亲的反对。
髧:(音旦)头发下垂状两髦:(音毛)男子未成年时剪发齐眉仪:配偶之:到矢:誓靡它:无他心只:语助词特:配偶慝:(音特)邪恶,恶念,引申为变心译文轻轻摇荡柏木舟,在那河中慢慢游。
头发飘垂那少年,是我相中好侣伴。
发誓至死不另求!我的母亲我的天,为何对我不相信! 轻轻摇荡柏木舟,在那河边慢慢游。
头发飘垂那少年,是我相中好侣伴。
发誓至死不变心!我的母亲我的天,为何对我不相信!击鼓击鼓其镗⑴,踊跃用兵⑵。
土国城漕⑶,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⑷,平陈与宋⑸。
不我以归⑹,忧心有忡⑺。
爰居爰处⑻?爰丧其马?于以求之⑼?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⑽,与子成说⑾。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⑿,不我活兮⒀。
于嗟洵兮⒁,不我信兮⒂。
注释译文【注释】⑴镗(tāng):鼓声。
其镗,即“镗镗”。
⑵踊跃:双声连绵词,犹言鼓舞。
兵:武器,刀枪之类。
⑶土国:或役土功于国。
漕:地名。
⑷孙子仲:卫国大夫。
⑸平:和也,和二国之好。
谓救陈以调和陈宋关系。
陈、宋:诸侯国名。
⑹不我以归:即不以我归。
⑺有忡:忡忡。
⑻爰(yuán):本发声词,犹言“于是”。
丧:丧失,此处言跑失。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有不还者,有亡其马者。
⑼于以:于何。
⑽契阔:聚散。
契,合;阔,离。
⑾成说:成言也犹言誓约。
⑿于嗟:即“吁嗟”,犹言今之哎哟。
⒀活:借为“佸”,相会。
⒁洵:远。
⒂信:一说古伸字,志不得伸。
一说誓约有信。
【译文】敲鼓声音响镗镗,鼓舞士兵上战场。
《爱情诗·桑中》原文翻译古诗赏析
《爱情诗·桑中》原文|翻译|古诗赏析《桑中》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
现代学者大多认为这是一首描写男女约会的情诗,为男子所唱。
他在劳动的时候,回忆起曾和姑娘约会的情景,情之所至,随口唱出了这首歌,表达对美好爱情的追求。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爱情诗·桑中原文译文及古诗句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桑中》原文先秦:佚名爰采唐矣?沬之乡矣。
云谁之思?美孟姜矣。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麦矣?沬之北矣。
云谁之思?美孟弋矣。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采葑矣?沬之东矣。
云谁之思?美孟庸矣。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译文及注释译文到哪儿去采女萝?到那卫国的沫乡。
我的心中在想谁?漂亮大姐她姓姜。
约我等待在桑中,邀我相会在上宫,送我远到淇水旁。
到哪儿去采麦穗?到那卫国沫乡北。
我的心中在想谁?漂亮大姐她姓弋。
约我等待在桑中,邀我相会在上宫,送我远到淇水上。
到哪儿去采蔓菁?到那卫国沫乡东。
我的心中在想谁?漂亮大姐她姓庸。
约我等待在桑中,邀我相会在上宫,送我远到淇水滨。
注释1.鄘(yōng):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汲县北。
2.爰:于何,在哪里。
唐:植物名。
即女萝,俗称菟丝子,寄生蔓草,秋初开小花,子实入药。
一说当读为“棠”,梨的一种。
3.沬(mèi):春秋时期卫国邑名,即牧野,在今河南淇县南。
乡:郊外。
4.云:句首语助词。
谁之思:思念的是谁。
5.孟姜:姜家的大姑娘。
孟,排行老大。
姜、弋、庸,皆贵族姓。
6.桑中:卫国地名,亦名桑间,在今河南滑县东北。
一说指桑树林中。
7.要(yāo):邀约。
上宫:楼也,指宫室。
一说地名。
8.淇:水名。
淇水在今河南浚县东北。
古诗赏析此诗三章,全以采摘某种植物起兴。
这是上古时期吟咏爱情、婚嫁、求子等内容时常用的手法之一,也就是说,在上古时期,采摘植物与性有着某种神秘的或是象征性的联系,至于两者之间在文化上为何能牵系在一起或如何发生瓜葛,这与原始交感巫术有关,在此不作详论。
《诗经》中的情爱诗解读
《诗经》中的情爱诗解读《诗经》中的情爱诗解读《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诗经》中的情爱诗解读,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歌唱爱情和婚姻的诗,大胆直爽与温文典雅的两种风格。
一种是直率、大胆而浪漫的,如《郑风·溱洧》,写春光明媚之日,青年男女徜徉水边,相约游嬉,表达爱慕之意。
《召南·摽有梅》,将一位待嫁女子焦急等待求婚、成亲的心情毫不掩饰地展显露来。
《郑风·褰裳》写女子求爱的爽快、泼辣态度,毫无掩释。
《召南·野有死麇》写男女幽会嬉戏,十分大胆而浪漫。
另一种温文典雅。
如《邶风·静女》,以馈赠信物抒写纯真的爱情,娴雅美睹;《舟南·关睢》写青年男子爱慕采荇女子而求之不得的痛苦相思;《陈风·月出》描写月下美人的绰约风姿,咏唱自几的爱慕相思之情,明净、纯洁;《郑风·狡童》写一个姑娘寝食不安的深切相思;《秦风·蒹葭》描绘了一个美丽冷清、朦胧迷茫的抒情境界,刻画主人公徘徊追思的形象,借助于景象和意象,委婉含蓄地表达相思竿追怀之情。
还有许多抒写婚姻生活的诗。
《舟南·桃夭》与女子的出嫁;《郑风·女曰鸡鸣》、《齐风·鸡鸣》表现了一对夫妇缠缠绵绵的情爱;《郑风·风雨》是写夫妇久别重逢的诗。
反映与爱情婚姻相关社会问题的诗。
反映爱情同礼教、社会舆论的矛盾,如《郑风·将仲子》女畏人言。
被丈夫无情抛弃的妇女的咏唱,如《卫风·氓》控诉丈夫始乱终弃的行径,《谷风》伤怨丈夫喜新弃旧,哀怨凄切。
情爱诗的内容:1、歌咏美丽的爱情。
如《郑风·溱洧》写男女自由表达爱情;①表白男女的悦慕,直率、大胆而浪漫。
如《召南·摽有梅》,这是一位待嫁女子的咏唱,把女子焦急待嫁的心情毫无掩饰的展显露来。
《诗经》中的婚恋诗
《诗经》中的婚恋诗《诗经》中有许多反映婚恋风俗的诗,它们是《诗经》中晶莹的明珠瑰宝。
下面由店铺给大家整理了《诗经》中的婚恋诗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诗经》中的婚恋诗一、《诗经》中的《邶风·静女》、《郑风·野有蔓草》、《豳风·伐柯》、《郑风·将仲子》、《卫风·氓》等都属于婚恋诗。
二、比如《邶风·静女》、《郑风·野有蔓草》,表现出了青年男女还有自由择偶的自由;比如《豳风·伐柯》等诗则反映出平民的婚姻已受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等婚礼的约束。
三、《诗经》是产生于中国奴隶社会末期的一部诗集。
它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搜集了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诗歌305首,除此之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六篇。
没有内容的是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和由仪。
反映了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作者佚名,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
最初只称为“诗”或“诗三百”,到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才称为《诗经》。
《诗经》按《风》、《雅》、《颂》三类编辑。
《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诗经》中的婚恋诗的现代意义《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它的三百零五篇中有很多是反映社会风俗的诗,其中关于婚恋方面的尤多,几乎涵盖生活的各个方面。
“婚恋”指以恋爱、婚姻为主题的诗篇。
特点是“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
这些诗对于我们了解、研究当时人们的婚恋生活,是极为珍贵的史料。
爱情是诗歌的主体,而在《诗经》中婚恋诗是其精华所在,婚恋诗中反映出周代婚姻缔结虽然受社会的种种制约,但男女交往仍有很大自由。
浅谈《诗经》中的婚姻爱情诗
浅谈《诗经》中的婚姻爱情诗浅谈《诗经》中的婚姻爱情诗《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五六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是滋养我们华夏民族文化艺术与人文精神的盛大宝典。
《诗经》共分《风》、《雅》、《颂》三部分,以赋、比、兴为表现手法,忠实地记录了这一时期人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和社会风貌,具有“史诗”的特征。
其中关于爱情婚姻的诗歌占了很大比例,堪称千年婉美的情韵,浪漫爱情的颂歌,让后来人广为传颂,吟咏至今。
这些婚姻爱情诗包含甚广,既有反映男女相慕相恋、相思相爱的悠悠情歌;也有反映婚嫁家庭、相亲相爱等的婚姻家庭诗;甚至囊括了人们不愿看到的一些表现不幸婚姻的弃妇诗。
非常广泛的反映了那个时代男女爱情生活的幸福欢乐和挫折痛苦,充满了坦诚真挚的情感。
,呈现出一幅幅或优美真切、或淳朴古拙、或哀婉动人的民情风俗图。
《诗经》产生的年代是奴隶社会中后期,这时候封建的道德礼教尚未成形,地方文化自由发展。
因而这一时期的爱情诗更多地体现出一种自由浪漫的风格。
表现男女爱情的诗篇大都写得十分淳朴热烈、率真而健康。
甜蜜的爱情是我们每个人都热切向往和追求的,也是我们每个人都热烈追求的,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不会改变。
因此,可以说《诗经》中的婚姻爱情诗真正触及到我们每个人的灵魂深处,写出了那可贵的人性之美,让我们为之倾倒。
一《关雎》是《诗经》的第一篇,也是我国最早的情歌之一。
历来为青年男女表达爱情的名篇佳句。
《周南?关睢》关关睢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妇,琴瑟有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中描写了以为男子对河边采摘荇菜的“窈窕淑女”的恋情,大胆抒发了对美丽姑娘的爱慕。
一见钟情之后是一往情深,“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至感情最深处,“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终是一厢情愿“求之不得”。
《诗经中的爱情诗》课件
《子衿》
总结词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女子对心上人的深深思恋之情,表达了她对爱情的执着和坚守 。
详细描述
诗歌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开篇,描绘了女子对心上人的思恋之情。她渴望 与心上人相见,却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如愿,只能默默地等待和思念。整首诗情感 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女子对爱情的执着和坚守。
04
《诗经》爱情诗的影响与启示
爱情的认知和思考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资源。
05
《诗经》爱情诗的现代解读
现代视角下的《诗经》爱情诗
现代视角下的《诗经》爱情诗,关注的是诗歌中所表达的人性、 情感和爱情观念,以及这些观念在当今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对《诗经》中爱情诗的深入解读,可以发现其中所蕴含的人 性光辉和情感真挚,这些品质在任何时代都是人们所追求和崇尚 的。
《诗经》作为中国文化的经典之一,其爱情诗的跨文化传播与接受也是值得关注的 问题。
随着中国文化的国际化,越来越多的外国读者开始关注和欣赏《诗经》中的爱情诗 ,这些诗歌中所表达的人性和情感也是跨越国界和文化的。
同时,《诗经》中的爱情诗也在不断地被翻译成各种语言,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 一部分,为世界各地的人们所欣赏和感悟。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80%
激发创作灵感
后世文学家从《诗经》中的爱情 诗汲取灵感,创作出大量优秀的 文学作品。
100%
奠定情感基调
《诗经》中的爱情诗为后世文学 提供了情感表达的基调和范式, 影响了文学情感表达的方式。
80%
丰富文学题材
《诗经》中的爱情诗为后世文学 提供了丰富的题材,丰富了文学 创作的素材库。
01
《诗》时代爱情观的纯真与执着
《诗经》中的爱情诗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爱情的纯真和执着,对爱情
诗经里的爱情诗及其赏析
诗经里的爱情诗及其赏析诗经里的爱情诗及其赏析国学经典《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代表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创作。
诗经里的爱情诗及其赏析,我们一同来了解一下。
周初,礼教初设,古风犹存,青年男女恋爱尚少禁忌,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自由的。
《邶风击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一位出征在外的男子对自己心上人的日夜思念:他想起他们花前月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想起如今生离死别、天涯孤苦,岂能不泪眼朦胧、肝肠寸断?“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
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
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卫风伯兮》写了一位女子自从丈夫别后,无心梳洗,思念之心日日萦绕期间,苦不堪言。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岂无膏沐?谁适为容!其雨其雨,杲杲出日。
愿言思伯,甘心首疾!”也许为国征战是英勇豪迈的,可是人生的天涯孤苦和生离死别,总是让有情的人们感到撕心裂肺的痛。
国学经典《诗经》中也有不少是祝贺新婚女子的,如《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这首诗轻快活泼,诗人热情地赞美新娘,并祝她婚后生活幸福。
国学经典《诗经》中对美好爱情是歌颂向往的,而对始乱终弃持批判态度,并对受害者予深深的同情。
《卫风氓》这首诗是弃妇自述不幸的诗作,诗中首先以甜蜜的语气叙述了他们的相恋、嫁娶以及初婚的美好生活,然后又以悲凉的语气,叙述了年华的逝褪以及丈夫的变心和丈夫对她的粗暴相向,一种含辛茹苦、人生不幸的感叹以及对青春少年甜美生活的不尽留恋,弥漫在了诗的词句中——而古时男女地位的不平等以及妇女生活的不幸,亦由此可见一斑。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还有《谷风》,“习习谷风,维风及雨。
将恐将惧,维予与女;将安将乐,女转弃予!”在危难时期,相依相靠,但在安乐时候,却将她抛弃。
国学经典《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其爱情诗更是体现那个时代人民的情感生活,其实其思想内涵从现代的眼光看来仍具有很大的艺术价值。
诗经中的爱情诗ppt课件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两句话十 六个字,依旧是一种古老而坚定的承诺,是浪漫而美丽的传说,是 滚滚红尘中人生最有分量的情话。 尽管没有什么可以永垂不朽, 但总该有一种感情可以天长地久,风雨闪电,雪霜灾难,贫穷饥饿 等等都不能将我们分开。
追求爱情,千年如斯。但对于追求爱 情的男女来讲,要做到“自由和专一”的 统一确实难上加难。从《诗经》中,我们 可以看出千年前的人们那种执着、健康的 爱情观:他们对爱情有着痴迷、执着的追 求;他们崇尚忠贞不渝的爱情;他们的爱 情天真纯朴,烂漫自由,热烈而浪漫。
他们的爱情纯粹而热烈,自由而专一。
摽有梅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 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这首诗写得是男青年单方面对心仪女子 的追求和思念,其情感是悲伤而凄苦的。诗 人在一个深秋的早晨,来到一条长着芦苇的 大河边,访寻他心爱的人,主人公面对苍苍 芦荡、茫茫秋水,上下求索,苦苦寻觅。虽 历经千辛万苦,但“伊人”始终让人隔河企 望,飘忽不定,可望而不可即。全诗字里行 间流露出主人公的一往情深、望穿秋水却又 追求不得的失望、惆怅之情。
越战之爱
记得那一次我借过你的新车 而我却撞凹了它,我以为你会杀了我, 可是你没有
记得那一次我拖你去海滩 而你说天会下雨,果然下了 我以为你会说我,告诉过你啦,可是 你没有
记得那一次我在你新刷的地毯上吐了 满地的草莓饼 我以为你会厌恶我, 可是你没有
《诗经》中的爱情诗以及赏析
《诗经》中的爱情诗以及赏析《诗经》中的爱情诗以及赏析 《诗经》收集了我国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500多年间的诗歌,从多⽅⾯描绘了宏阔深邃的社会⽣活画⾯,包括政治讽喻、⽣产劳动、家庭⽣活、爱情婚姻、战争⾏役、祭祀宴饮、英雄业绩、民族历史等,⼴泛⽽深刻地反映了3500年前漫长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
下⾯是⼩编收集的《诗经》中的爱情诗以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郑风·风⾬ 风⾬凄凄。
鸡鸣喈喈,既见君⼦,云胡不夷! 风⾬潇潇。
鸡鸣胶胶。
既见君⼦,云胡不瘳! 风⾬如晦。
鸡鸣不已。
既见君⼦,云胡不喜! 这是⼀⾸风⾬怀⼈的名作。
在⼀个“风⾬如晦,鸡鸣不已”的早晨,这位苦苦怀⼈的⼥⼦,“既见君⼦”之时,那种喜出望外之情,真可谓溢于⾔表。
终于可把那相思得上下翻腾的⼼境平静下来,什么忧愁啊、烦恼啊,霎时间忘得⼲⼲净净。
怀着深深的爱恋苦苦等待和思念⼼上⼈的出现,这种过程是多么痛苦⽽沉闷的,但对爱情的幻想给⼈灵魂唯⼀的⽀撑。
有了幻想,再苦再难的现实都可以去⾯对,在其中坚持下去。
其实,岂⽌是恋爱,整个⽣命的历程都是如此。
因此当彼此遇见的那⼀刻,仿佛世界毁灭也再⽆所谓。
只愿那⼀刻时间可以停留,就这样⼀直相望,任风吹⾬打天昏地暗,也破坏不了漫长等待后⼼中的甜蜜幸福。
这⾸诗相信最后⼀句应该不少⼈有印象,特别是喜欢⾦庸⼩说《神雕侠侣》的朋友⼀定还记得书中有⼀幕:程瑛姑娘救了受重伤的杨过,却不能以真⾯⽬⽰⼈。
当杨过醒来时,看见程瑛在⼀⼤堆纸上写满了⼀句话:“既见君⼦,云胡不喜。
”表达⾃⼰遇上⼼上⼈⼜苦于⽆法开⼝的少⼥情怀。
应该说,《诗经》中的这类爱情诗,展⽰给我们的是⼈类美好的情感世界。
这⾥没有世俗的偏见,有的只是个体⽣命本能的情感流露。
这种淳朴、⾃然、浪漫的平等爱情,是汉以后爱情诗的矫揉造作所不能⽐拟的。
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之⼦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诗经》中的爱情诗篇
《》中的爱篇《诗经》,原称《诗》或《诗三百》。
先秦时并没有《诗经》这个称呼,到了汉代,《诗三百》被儒家学者作为经典以后才有了《诗经》这个称呼。
而所谓《诗三百》也并不是整整300篇,而是305篇,称三百篇是取整数。
《诗经》收集了我国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500多年间的诗歌,从多方面描绘了宏阔深邃的社会生活画面,包括政治讽喻、生产劳动、家庭生活、爱情婚姻、战争行役、祭祀宴饮、英雄业绩、民族历史等,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3500年前漫长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
关于《诗经》的分类,大家知道,是风、雅、颂。
这是按照诗歌的音乐来划分的。
风者,民俗歌谣之诗。
“风”即国风,指地方音乐,《诗经》中有15国风,160篇作品,其中大多数都是民歌。
风即民歌,原来是风俗、风土的意思。
因为从《国风》里的这些歌谣可以观民风,故称之为风。
雅,天子之乐曰雅。
“雅”指与地方音乐相对的正乐,有大雅、小雅之分,共105篇作品,多数是贵族文人的作品,也有少数是民歌。
颂,宗庙之乐歌。
“颂”是王侯祭祀祖先时的歌舞曲,分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
爱情是人类特有的感情,是一种自发的不由自主的情感冲动,同时也是个体的一种自我选择。
歌颂爱情是永不凋谢的主题。
“无郎无姐不成歌”,这情形古今并没有什么不同。
有关爱情的诗篇在《诗经》中占有突出地位,约占十五国风160首的三分之一。
朱熹在《诗集传序》中说:“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也。
”15《国风》中《郑风》《卫风》的爱情诗最有名。
朱熹认为是“淫奔之诗”,是从封建理学角度说的。
从人性角度说,这些诗都是很纯真的爱情诗。
这些诗,反映了先民的爱情生活,热烈而浪漫,清新而纯净,是心与心的交流,是情与情的碰撞。
虽然同属爱情题材,内容却很少重复,凡属恋爱生活里所有的忧喜得失、离合变化都在这些诗里得到了表现。
下面我们就赏析《诗经》中的部分爱情诗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
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 说也。”:她告诫那些年轻的姑娘们:桑葚是甜
的,鸩(zhen)多食则易醉。爱情是甜蜜的,迷恋 太深则容易上当。别对爱情太过迷恋。男子沉溺于 爱情犹可解脱,女子一旦坠入爱河,则无法挣离。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
第三章:诗人追求失败后忧思想念的情况。 第四章:姑娘劳动的身影,让诗人幻想能与心爱
第二章:姑娘劳动的优美身姿,让诗人日夜追求。
的姑娘欢聚。
第五章:姑娘劳动的身影,让诗人幻想能与美丽
善良的姑娘成亲。
这首情诗的特点:
一、在语言运用上:反复咏唱,朴素优美、韵律和谐;
二、在追求的方式上:弹琴鼓瑟,敲锣打鼓;
6、失恋或爱情消失后的反思: 《诗经·卫风·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第一节《诗经》及其爱情诗
一、《诗经》的简介 二、《诗经》的爱情诗 三、《诗经》爱情诗的现实意义
一、《诗经》的简介
1、《诗经》概况 2、《诗经》的来源 3、 诗、乐、舞三位一体 4、《诗经》的分类 5、《诗经》的特点 6、《诗经》的传授 7、《诗经》对后世的影响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集,收集了
译文: 女说:“公鸡已鸣唱。” 男说:“天还没有亮。 不信推窗看天上, 明星灿烂在闪光。” “宿巢鸟雀将翱翔, 射鸭射雁去芦荡。” “野鸭大雁射下来, 为你烹调做好菜。 佳肴做成共饮酒, 白头偕老永相爱。”
女弹琴来男鼓瑟, 和谐美满在一块。 “知你对我真关怀呀, 送你杂佩答你爱呀。 知你对我体贴细呀, 送你杂佩表谢意呀。 知你爱我是真情呀, 送你杂佩表同心呀。
5、《诗经》的特点
(1)形式特点 1)以四言为主,间杂言 。 2)多用重章叠句。 (2)表现手法:赋、比、兴。 “赋”:“敷陈其事而直言之”。直截了当(开门 见山)地陈述。 “比”:“以彼物比此物”,比喻,打比方。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兴,起, 引起,即借助一事物引起所歌咏的事物。
《诗经· 鄘风· 柏舟》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
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髦,实维我特。 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5、伉丽情笃的婚姻:《郑风 · 女曰鸡鸣》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 “子兴视夜,明星有烂。” “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 宜言饮酒,与子偕老。 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 知子之顺之,杂佩以向之。 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指。”
《诗经· 郑风· 子衿》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诗· 王风· 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4、大胆追求:《国风•王风•大车》
1、单纯美好、真挚自然
紧贴现实生活,不做无病呻吟,
感情真挚自然,摒 弃了世俗偏见, 是个体生命本能的情感流露。
和谐
、自由、平等的相互追慕。《诗 经》时代的感情是真挚、纯朴,而又健 康活泼的。
2、审美观照、人性感召
男女主人公对爱情的追求大胆 而热烈。在这种自然而率真的 情感态度背后隐藏着的精神实 质是值得现代人们推崇和赞同 的。
3、关注现实,热爱生活。
反映的是周人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具有的写实和朴真特征,具有生活的 亲切感,引导人们去关注现实热爱生 活。 批判社会中的一切不合理现象,激发 人们对理想生活进行不懈追求。 它本身就是一部生活的教科书,具有 巨大的社会教育力量。
3、热恋
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鉴 赏
这首诗写情人幽会。情人相约在僻静的城 角相会,可调皮的姑娘却藏起来了,急得小伙 子站立不安,姑娘又陡然出现了,深情地送给 他一个光闪闪的彤管,他乐极了,情不自禁的 赞美姑娘。诗歌生动地表现了这对情人热恋中 的情趣。
二、《诗经》的爱情诗
1、《诗经》中的婚姻爱情诗大约有八十多首,主要
保存在《国风》中,《雅》中也有一小部分。 2、 产生的地域,约相当于今天的陕西、山西、河南、
河北、山东及湖北一带。
3、 作者多是民间的各阶层人士,《雅》中很少的 婚姻爱情诗为贵族阶级所作。
4、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广泛的民众性,且能真实而
3、诗、乐、舞三位一体
《诗经》在古代与音乐和舞蹈关系密切,其
中的诗篇都是可以合乐演唱的。 《诗三百》,就其原来性质而言,是歌曲的 歌词。《墨子· 公孟》说:“颂诗三百,弦诗 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
4、《诗经》的分类 由于音乐的不同,划分为风、雅、颂。 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十五“国风”就 是十五个地方的土风歌谣。 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雅有正的 意思,当时人们把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 看成正声。 颂有形容的意思,它是一种宗庙祭祀用的舞 曲。
诗歌分析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这是回忆她自
己多年为氓妇的贫寒 。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这是说自己恪守 妇道勤俭持家的品性 。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这是表明她自己 为改变家贫所作出的巨大牺牲 。 换回的确是氓的不屑,氓的“ 至于暴矣” 。 “兄弟不知,咥其笑矣”,兄弟不知道她的 处境还笑话她被遗弃 。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
大车槛槛,毳衣如菼。岂不尔思?畏子不敢。
大车啍啍,毳衣如璊。岂不尔思?畏子不奔。 谷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皦日。
一位赶大车的小伙子和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姑娘相恋,他要
求她私奔(大概姑娘家里有人不同意),她却有 点犹疑。于是,小伙子指天发誓,一定要和 姑娘结合,生不能同床,死也要同穴。爱情 的强烈、坚定、至死不渝,大概总可以感动 姑娘了。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美 丽 善 良 的 姑 娘 啊 , 我 敲 着 钟 鼓 使 你 快 乐 。
水 中 荇 菜 长 短 不 齐 , 采 荇 人 左 右 拔 取 。
生动的反映当时的现实生活和文化心态。
1、向往:《关雎》
憔一 情 悴或 意 而死 十 雎 死, 分 鸠 。另 专 在 一一传 就的说 忧水中 思鸟是 不,一 食其种 ,
美情 子 ,质 的 韵朴 一 它 律纯 首 是 和真 古 描 谐, 老 写 ,语 的 男 意言 情 子 境朴 歌 追 优素 , 求 美优 感 女 。
水 中 荇 菜 长 短 不 齐 , 采 荇 人 左 右 寻 找 。
美 丽 善 良 的 姑 娘 啊 , 正 是 小 伙 子 喜 爱 的 配 偶 。
关 关 鸣 叫 的 雎 鸠 鸟 , 站 在 水 中 的 沙 洲 上 。
《 关 雎 》 译 诗 :
各章的大意:
第一章:写诗人看到洲上一对雎鸠,而想到那
美丽善良的姑娘是自己理想的佳偶。
三、在追求的对象上:是劳动中的女子。
2、求而不得: 蒹葭
蒹葭(jiān jiā)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sù)洄(huí )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xī)。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méi)。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 )。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ì )。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ǐ)。
从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到春秋中叶(公 元前6世纪)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 《诗经》在先秦称为《诗》,或举其整数称 “诗三百”。到汉代,《诗》被朝廷正式奉 为经典之一,才出现《诗经》的名称,并沿 用至今。
2、《诗经》的来源 1)“采诗说” 班固说:“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 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出牖户而知天下” ——《汉书· 食货志》 何休说:“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 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 ——《春秋公羊传》宣公十五年《解诂》
《诗经》六义
风、雅、颂—内容分类
赋、比、兴—表现手法
6、《诗经》的传授
齐:辕固 齐 鲁:申培 鲁 燕:韩婴 韩 赵:毛苌(chang)毛
7、《诗经》对后世的影响
奠定了中国文学以抒情为主的发展方向—表
达方式 奠定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写作内容 关注社会政治与道德的教化色彩 -写作目的 抒情相对克制和平和—抒情方式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怨而不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