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下编

合集下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下编复习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下编复习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下编复习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吗?2、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3、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吗?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此观点是否正确。

5、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关系问题上,有人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对吗?6、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8、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

9、《临时约法》、《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各是在什么情况下颁布的?结合其主要内容,简要评述其对我国政治制度产生了什么影响?10、试论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11、1956年,中国共产党是在怎样的历史条件下,开始探索本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共“八大”有哪些正确决策?中共“八大”的决策为何未得以贯彻执行?其经验教训是什么?12、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新文化运动和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是两次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

请概括新文化运动和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具体内容,并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及其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进程所产生的作用。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这个中国革命的第一阶段(其中又分为许多阶段),其社会性质是新式的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革命,还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这个革命的第一步、第一阶段,决不是也不能建立中国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的社会,而是要建立以中国无产阶级为首领的中国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社会,以完结其第一阶段。

然后,再使之发展到第二阶段,以建立中国社会主义的社会。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材料2:“确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

这种提法是有害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02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02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024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024该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024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一部系统总结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重要著作,涵盖了从晚清时期到当代的重大事件、社会变革和思想演变。

史纲下编

史纲下编

9、“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 、 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 雄杰,扬眉剑出鞘。 这是1976年4月贴 雄杰,扬眉剑出鞘。” 这是 年 月贴 在天安门广场的一首无名诗, 在天安门广场的一首无名诗,这首诗反 映了广大人民群众
( B C )
A.誓将“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的信息 誓将“文化大革命” 誓将 B.悼念周总理,声讨“四人帮”的呼声 悼念周总理, 悼念周总理 声讨“四人帮” C.抵制“反击右倾翻案风”的决心 抵制“ 抵制 反击右倾翻案风” D.彻底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斗志 彻底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斗志
2、20世纪 年代中后期,我国国家 、 世纪 年代中后期, 世纪50年代中后期 政治生活的主题是 ( D)
A . 以阶级斗争为纲 B.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 C. 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 D.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3、有中国特点的农业合作化道路 、 的方针是 ( A)
A.积极发展、稳步前进、逐步过渡 积极发展、稳步前进、 积极发展 B.积极领导,稳步发展 积极领导, 积极领导 C.先合作化,后机械化 先合作化, 先合作化 D.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 自愿互利、 自愿互利 典型示范、
( C )
A. 经济建设缺乏经验 B. 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C. 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D. 苏联政府背信弃义
14、1978年开始的关于真理标准问 、 年开始的关于真理标准问 题大讨论, 题大讨论,强调的是
( A )
A.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 拨乱反正 C. 改革开放 D. “两个凡是” 两个凡是” 两个凡是
多项选择题 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 、 (ABCD)
A. 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走向社会主义的 中介和桥梁 B. 具有过渡性质的社会形态 C. 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社会形态 D. 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存在的 社会

中国近代史纲要

中国近代史纲要

中国近代史纲要《中国近代史纲要》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一、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二、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发生的根本性变化: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发生了两个根本性的变化:其一,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其二,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

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人民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

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三、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来源:近代中国诞生的新兴的被压迫阶级是工人阶级。

它的来源主要是城市破产失业的农民、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

四、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两大历史任务以及相互关系: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关系:相互区别又相互紧密联系。

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必须首先改变这种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这是因为:不经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理由:1)、——就不可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改变它们控制中国经济财政命脉,利用特权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输出资本,压迫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局面;2)、就不可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专制政治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扩大民族工商业的国内市场;3)、就不可能达到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从而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幸福。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一、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1)、军事侵略(首先与主要的)2)、政治控制3)、经济掠夺4)、文化渗透二、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破产的原因:1)、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

2)、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详解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详解1

1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一、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历史的发展从此发生了重大转折。

(一)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和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鸦片战争中断了中国由封建社会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进程,使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开始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则变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三)中国革命的任务发生了变化,中国革命的任务发生了变化,战前长时期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前长时期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前长时期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二、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一)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这两对主要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一般来说,当帝国主义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当帝国主义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中国内部各阶级除一些叛国分子外,中国内部各阶级除一些叛国分子外,中国内部各阶级除一些叛国分子外,能够暂能够暂时地团结起来举行民族战争去反对帝国主义。

时地团结起来举行民族战争去反对帝国主义。

这时,这时,民族矛盾特别尖锐,阶级矛盾暂时降到次要和服从的地位。

而当帝国主义与中国的反动统治阶级结成同盟,用战争以外的形式共同压迫中国人民,尤其是封建主义统治特别残酷的时候,中国人民往往采取国内战争的形式去反对这个同盟,而斗争的矛头主要直接地指向中国的封建政权,这时阶级矛盾就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矛盾退居次要地位。

高教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3年修订)-课后习题-下编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高教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3年修订)-课后习题-下编 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下编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49~2012)综述辉煌的历史征程1.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已经到来,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从此进入了发展进步的历史新纪元。

这是因为:(1)帝国主义列强压迫中国、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从此结束,中华民族一洗一百多年来蒙受的屈辱,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2)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从此结束,长期以来受尽压迫和欺凌的广大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一个真正属于人民的共和国建立起来了。

(3)军阀割据、战乱频频、匪患不断的历史从此结束,国家基本统一,民族团结,社会政治局面趋向稳定,各族人民开始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人民可以集中力量从事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建设的时期开始到来了。

(4)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并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政治前提。

(5)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内的执政党。

它可以运用国家政权凝聚和调集全国力量,巩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成果,解放并发展社会生产力,以造福于各族人民,造福于整个中华民族。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

这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胜利。

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即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务基本上完成了。

这就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即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怎样接续奋斗得来的?为什么说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既不能割裂开来,更不能对立起来?答:(1)新中国最大的历史成就,就是探索、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结果:①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大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大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大纲一、课程教学对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一门集历史性、理论性、教育性、知识性、政治性、科学性等于一体的公共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是国家规定的高校本科学生必修课程。

本课程教学对象为甘肃政法学院所有专业的全日制本科生。

二、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为甘肃政法学院为本科各专业大学生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国家高等学校的必修的公共基础课,而不是历史系本科生的专业课。

课程包括理论教学和课堂讨论两个环节。

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基础知识,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及发展规律;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培养其正确分析历史事件、评论历史人物的能力,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从而增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走社会主义的道路的信念;了解中国共产党人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及其理论成果,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

课程的任务:(1)通过《纲要》课的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外国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及与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苦难,从而充分地认识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和进步性,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民族意识,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2)通过《纲要》课的教学,帮助学生了解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包括先进分子和普通大众)为救亡图存而进行艰苦探索、顽强奋斗的历程及其经验教训,充分认识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增强拥护党的领导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的自觉性。

(3)通过《纲要》课的教学,帮助学生联系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国内外的环境,深刻了解中国人民走上以共产党为领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体会到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必要性和正确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4)通过《纲要》课的教学,开展有关历史进程和历史人物的分析,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分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分析

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的分析一、关于《纲要》教材教学的目的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的意见》和实施方案规定,《纲要》这一门课程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简单地说,就是要通过这一门课的学习达到两个了解:了解国史、国情;三个领会:领会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共产党领导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具体来讲,我们通过这一门课的教学应当达到以下四个方面的具体要求:第一,了解外国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及其与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了解近代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也就是现代化这两项基本的历史任务;懂得必须首先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才能为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开辟道路。

也就是说,要认识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和进步性;自觉地继承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传统和革命传统,发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进一步增强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第二,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而进行艰苦探索、顽强奋斗的历程和经验教训;注意比较地主、买办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政治代表的政治的方案,懂得旧民主主义革命让位给新民主主义革命、资产主义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的原因;认识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增强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的自觉性。

第三,联系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国内外环境,了解中国人民走上以共产党为领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联系社会主义改造以后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懂得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正确性;进一步树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明确观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我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认知与期待》

我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认知与期待》

我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认知与期望这个学期新开了一门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以前就听师兄师姐们说过我们大一下学期是要学历史的。

高中时我学的是理科,所以虽然高中时学校有安排上历史课,但我和大部分同学一样,都把这些课拿来写数理化作业了。

所以我对历史的很多知识都是只有一些模糊的印象。

每次看到我学文科的同学滔滔不绝地讨论历史,对知名的历史事件了若指掌,对历史名人信手拈来,心里就特别羡慕。

所以我对这门课还是挺期待的。

希望我学了这一门课后重新认识并了解中国的近代史,重新了解我们是怎么从一个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发展成为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中国的。

中国的近代史,是指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本书在开篇的话里告诉我们:“中国的近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

”这本书分为上中下编,上编为: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

中编为: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的成立(1919——1949)。

下编为: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49——2009)。

详细地向读者展现了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历史事件。

我希望在这本书的引导下,了解外国资本—帝国主义是怎么入侵中国并与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了解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及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项历史任务;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而进行艰苦探索、顽强奋斗的历程及其经验教训;联系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国内外环境,了解中国人民走上以共产党为领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学习中国近代史,自觉地继承并发扬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传统和革命传统,进一步增强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学习历史,能提高自己理性看待问题的能力。

例如;众所周知,抗日战争后一直有为数不少的人有仇日情节,中日关系一直是个敏感的话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要内容梳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重要内容梳理)

课程结构和逻辑框架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旧民主主义革命)包括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中编: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包括第四、五、六、七章。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下编: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49-,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包括八、九、十、章。

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重难点:第二编全部和第三编中的第八章即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四个阶段以及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重难点是我党成立以来所做的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事情特点:抑旧扬新、和毛泽东思想紧密结合(大纲要求考查14分,实际考查20分)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二、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接着,1843年10月,签订了中英《虎门条约》。

美国、法国等西方列强趁火打劫,逼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如1844年7月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10月签订了中法《黄埔条约》。

通过这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英国等西方列强在中国攫取了大量侵略特权,如:割占香港岛,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外国船舰可在中国领海自由航行,破坏了中国的领海主权;外国人在华不受中国法律管束,享受领事裁判权,侵犯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协定关税,则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等等。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

考研政治复习指导——考研政治辅导《考研政治复习指导》讲义01

考研政治复习指导——考研政治辅导《考研政治复习指导》讲义01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
考研教育网考研人的网上家园
考研政治辅导《考研政治复习指导》讲义01
考研政治复习指导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分为三编
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
中编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
下编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1949—2011)
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目录
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在2010、2011年试卷中实际所占分值
2010年考18分:单选2道(2分)、多选3道(6分)、材料1道(10分)
2011年考20分:单选2道(2分)、多选4道(8分)、材料1道(10分)
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各编在2010、2011年试卷中所占分值分析
1.上编所占分值:
2010年考2分:多选1道(2分)(第2章)
2011年考3分:单选1道(第1章)、多选1道(第3章)
2.中编所占分值:
2010年15分:单选1道(第4章);多选2道(第6、7章);材料1道(第7章)2011年14分:单选:无多选2道(第6章);材料1道(第4章)
3.下编所占分值:
2010年考1分:单选1道(第8章);多选:无
2011年考3分:单选1道(第8章);多选1道(第8章)。

近代史历史习题下

近代史历史习题下

4、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选择社会主义 的原因是什么? (1)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资本主义道路 在中国走不通。 (2)独立以后的中国如果不搞社会主义, 而 走资本主义道路,就难以取得真正意义 上的经济独立。 (3)在帝国主义时代,中国通过走资本主 义道路实现现代化的可能性已经失去。 为了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中国必须走社 会主义的道路。
(A B C)
A. 第一次郑州会议 B. 中共八届六中全会 C. 中共中央政治局上海会议 D. 七千人大会
4、1959—1961年中国国民经济发 生严重困难的主要原因有
(A B D)
A. 自然灾害的影响 B. “大跃进”和“反右倾”斗争的错误 C. “文化大革命”动乱局面的影响 D. 苏联政府撕毁合同、撤走专家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什么情况 下颁布的?结合其主要内容,简要评述其 对我国政治制度产生的影响? 随着三大改造的进行,一五计划的实施, 经济建设迅速发展,为了加紧民主政治建设, 1954年一届人大制定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性质 和根本政治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是中 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 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代表了人民的意志, 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 B )
A.《论人民民主专政》 B.《论十大关系》 C.《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5、发动“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 是
( A )
A.《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发表 B.《二月提纲》的通过 C.《五一六通知》的通过 D.《十六条》的通过
13、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 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请为人民“鼓咙胡”! 诗 中反映的上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由于

中国近代史纲要下编-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中国近代史纲要下编-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
第一,这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开始走向繁荣 富强的历史。 第二,这是中国人民进一步普遍认同马克思主义、 认同中国共产党、选择和认同社会主义道路的历 史。 第三,这是中共领导中国人民探索、开辟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历史。
(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5
2.1956.12—1966.5,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这时国内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 要求同落后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 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 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实 现工业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是这个时期党的工 作的主导方面。但也出现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 动的重大失误。虽对其进行了纠正,但不彻底,且在政 治和思想文化方面还有发展,最终导致了“文革”的发 动。 16
毛泽东概括为:“有困难、有办法、有希望。”
13
4.建国初期党和政府主要抓的四项工作
(1)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追剿残敌,统一大陆,建立
各级人民政权,实行土改、镇反、涤荡旧社会的污泥浊水等。
(2)领导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建立国营经济领导地位,稳定物价,
统一全国财政经济,1952年底,工农业总产值超过1936年20%.
3.1966.5—1976.10,“文化大革命”时期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 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 灾难的内乱。
但因党和人民对“文革”错误的抵制,国民经 济虽遭重大损失,而粮食生产、工业交通、基本建 设和科学技术等仍取得一些重要成就。若无“文 革”,可能更大。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断进行着明争暗斗,甚至兵
戎相见。国民党政府统一全
国政权是形式的,中国依然
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6
第一节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国民党政府通过建立庞
大的军队、特务系统、保甲
制度,文化专制主义等一系
列严厉的手段来维护代表地
主阶级、大资产阶级利益的 一党专政和军事独裁统治。
感惊恐。蒋介石从1930年
到1932年对农村革命根据
地进行的四次围剿,被根据
地军民的英勇斗争所粉碎。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6
第一节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三、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在进行反“围剿”斗争 同时,土地革命在农村革命 根据地的深入开展。由于经
济和政治上获得了翻身,广
大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日益高
民党的第一枪,成为中国共
产党人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战
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0
第一节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南昌起义后,中共中央
在汉口召开了八七会议,确
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
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毛泽
东在会议上提出了“枪杆子 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
11
涨,根据地建设不断发展。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17
第五章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第一节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第二节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中编: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
18
第二节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一、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 国民党统治区内一度 低落的革命斗争开始恢 复和发展。农村根据地 的政权、经济建设呈现 生机勃勃的景象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目录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目录全

上篇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综述风云变换的八十年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7二、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10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16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第一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21一、军事侵略21二、政治控制24三、经济掠夺26四、文化渗透30第二节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32一、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32二、粉碎瓜分中国的阴谋34第三节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37一、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37二、民族意识的觉醒39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第一节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43第二节洋务运动的兴衰48第三节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52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60第二节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68第三节辛亥革命的失败72中编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综述翻天覆地的三十年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83二、“三座大山”的重压87三、两个中国之命运95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第一节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100第二节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110第三节中国革命的新局面121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第一节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130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三、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第二节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140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一节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149第二节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153第三节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159第四节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162第五节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原因和意义177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第一节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步自卫战争183第二节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189第三节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196第四节创建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203下编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49-2015) 综述辉煌的历史征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二、新中国发展的两个历史时期及其相互关系三、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225第二节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230第三节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237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第一节良好的开局251第二节探索中的严重曲折259第三节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275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第一节历史性的伟大黑白和改革开放的起步285第二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292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301第四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10第五节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317第六节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32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下编第九章讲稿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下编第九章讲稿

下编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第一节、良好的开局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提出1956年4月和12月,毛泽东先后发表了《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和《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指出,在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在吃了大亏之后才成功地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二、《论十大关系》1955年底,面对即将到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新高潮,毛泽东在党内首先提出了如何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并开始组织了大规模的调查研究。

从1956年2月开始,毛泽东连续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听取了各方面关于经济建设状况的汇报,在4月25日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做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一)强调"以苏为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一开头就指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82页。

)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批评了苏联和斯大林,这些批评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苏联产业结构不合理苏联产业结构一贯是重工业过重,轻工业、农业过轻。

苏联从1928年冬开始"一五"计划时,执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后来长期片面注重重工业,导致产业结构很不合理,重工业与轻工业、农业比例失调,大大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毛泽东指出,苏联和东欧国家片面地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因而市场上的货物不够,货币不稳定。

中国一定要正确处理农轻重的关系。

他认为重工业应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

但发展重工业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少发展一些农业和轻工业,一种是多发展一些农业和轻工业,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前一种办法会使重工业发展少些慢些,后一种办法会使重工业发展的多些快些。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大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大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大纲课程名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英文名称:Outline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课程编号:1003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学分:2学时:32一.课程简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全国高等学校开设的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

本课程内容要求学生掌握近现代中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国正信心百倍地实现中国梦。

本课程采取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两段式考核方式,重在过程性考核,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提高历史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二.课程目的通过讲授19世纪中叶以来的近现代历史,了解中国是一部深重苦难史,了解近代以来中国所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的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而进行的艰苦探索、顽强奋斗的历程及其经验教训;联系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国内外环境,了解中国人民走上以共产党为领导力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紧密结合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实际,通过对有关历史进程、事件和人物的分析,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四、教学方法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配以多媒体课件,并适时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内外教学活动,如观看历史文献影片、课堂案例分析讨论、爱国主义精神演讲等。

五、考核方式与考核标准1.每学期布置两次课外作业,每次作业以培养学生思考分析能力为主,一般以两个教学难点的简述题为宜。

2.每学期期末考试。

考试题型分为客观题、主观题两大类。

主观题题型为简述题和论述题,闭卷考试。

3.学生学习成绩评定。

学生成绩构成:平时成绩50分(至善网作业15分;出勤15分;论文10分和课堂互动作业10分);期末考试成绩50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九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 发展
• • • • • • • • (三)基本史实 一、良好的开局 1、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 2、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 ★ 二、探索中严重挫折(了解) 但应注意八字方针和七千人大会 三、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 ★ ★ ★ 1、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 建立 • 2、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 • 3、国际地位的提高与环境改善 • 4、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原则
专题十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 期
• 一、基础知识 • (一)基本概念 • 1.“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 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 • 2.“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 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 平。 • 3.“三个代表”:中国共产党代表着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 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 利益。 • 4.“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以经济建设为这中心,坚持四项基 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 • 5.科学发展观 • 6.和谐社会
专题九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 发展
• (二)基本线索 • 1.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任务的提出。 • 2.《论十人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 题》的发表。 • 3.中共八大正确路线的制定。 • 4.“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5.庐山会议与纠“左”进程的中断。 • 6.“文化大革命”的发展与结束。 • 7.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所犯 错误的性质、原因及对其的具体分析。 • 8.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就以及 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成果。
下编综述 辉煌的历史征程
• 4.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建设社会主义
的巨大成就,认识到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全国各族人民在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共同奋斗的结果,深刻体会“没 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科学道理。
下编综述 辉煌的历史征程
• • • • • • • • • • • • • (三)基本史实 一、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 2、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二、社会主义道路:人民和历史的选择 1、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 ★ 2、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 ★ ★ 三、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 ★ ★ 1、社会主义工业化和改造同时并举 2、农业合作化的基本方针 3、农业合作化的基本完成和存在的问题 四、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 ★ ★ 五、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
• 三、重点解析 • (一)关于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 •
• • •
1.怎样看待新中国成立以后为进行现代化建设而进行的 制度选择。(中国为什么不走资本主义工业化) 2.怎样看待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必要性 3.怎样看待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 正确性。 4.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的正式文件里是怎样评 价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意义的 . (二)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关系? (三)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 三、重点解析 •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宣告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时 代已经到来,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 2.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半个多世纪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
成就。★

专题八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 建立
• 一、基础知识 • (一)基本概念 • 五种经济成分 没收官僚资本★ ★ 过渡时期总路线★ ★ 赎买政策 ★ ★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 主义改造★ ★ 国家资本主义 四马分肥 加工定货包销 代购代销经销 公私合营 定息 互助组 初级社 高级社
专题九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 发展
• 一、基础知识 • (一)基本概念 • 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第一个五年计划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 全国代表大会★ ★ ★ • 《论十大关系》★ ★ ★ •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 • 反右派斗争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 运动 一九五九年庐山会议 七千人大会 ★ ★ • “八字方针” “双百方针”• 二、重点和难点 • 1.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深刻认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宣告了中国人民当家作主新时代的 到来,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 • 2.了解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为完成 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并进而把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带 到社会主义所经历的严峻考验和作出的艰苦努力,懂得社 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 国历史上深刻的社会变革。 • 3.了解新中国成立近60年以来,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 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半个世纪的艰苦奋斗所取得的巨大历史 性成就,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为实现中 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下编综述 辉煌的历史征程
• 3、怎样全面认识毛泽东领导时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 索中曲折前进的历史 • (1)对这一时期建设和探索的总体评价 • (2)怎样评价这一时期的建设成就 • (3)怎样概括这一时期探索所取得的积极成果★ ★ • (4)怎样正确看待和分析毛泽东等在这一时期探索中的 失误
下编 几个理论问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路则权
424701565
下编综述 辉煌的历史征程
• 一、几个理论问题
• 1、关于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的主流和主线★ ★ • 2、关于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 (1)怎样看待新中国成立以后为进行现代化建设而进行 的制度选择。 • (2)怎样看待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必要性。★ ★★ ★ • (3)怎样看待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的正确性 • (4)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的正式文件里是怎样 评价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意义
专题九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 发展
• 三、重点解析 • (一)怎样全面认识毛泽东领导时期中国社会主 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的历史 概括起来,主要 有四个方面的要点。 • 1.对这一时期建设和探索的总体评价 • 2.怎样评价这一时期的建设成就 • 3.怎样概括这一时期探索所取得的积极成果 • 4.怎样正确看待和分析毛泽东等在这一时期探索 中的失误 • (二)怎样认识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 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重大意义?
专题九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 发展
• 二、重点和难点 • 1.了解1956年至1976年二十年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 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历程,认识 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意义及经验 教训。 • 2.了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社会 主义建设道路中所取得的初步成果。认识中国共产党在领 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在经济、政治、文化、国防、 对外关系、执政党的建设几方面所采取的方针政策。 • 3.正确分析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失误及其原因。
下编综述 辉煌的历史征程
• 一、基础知识 • (一)基本概念 • 民主革命遗留任务 “一边倒”外交政策 ★ ★ 过渡时 期总路线★ ★ ★ ★ 社会主义改造★ ★ ★ ★ • 中共八大★ ★★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大跃进”运 动 人民公社运动 “文化大革命’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 科学发展观 和谐社会
下编综述 辉煌的历史征程
• 人民民主专政 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 ★ ★ 民族区 域自治制度 ★ ★ “一国两制” ★ ★ • 统一全国财政经济工作 土地改革运动★ ★ • 镇压反革命运动 抗美援朝 • “三反”、“五反”运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双百方针” ★ ★ • “两弹一星”
下编综述 辉煌的历史征程
• (二)基本线索 •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其历史意义。 • 2.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为巩固人民政权、争取国家财政经 济根本好转而进行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 3.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及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 4.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进程及发展阶段。 • 5.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所积累的正反两方面经验。 • 6.“文化大革命”的起因、性质及严重后果。 • 7.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深远意义与我国改革开放序幕 的揭开。 • 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创立。 • 9.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与深 刻启示。
• •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 期
• • • • • • • • • • • • • (三)基本史实 一、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 ★ ★ 1、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2、改革开放的起步 3、拨乱反正任务的胜利完成 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开展 1、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2、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 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 1、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 2、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 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专题八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 建立
• (二)基本线索 • 1.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新民主主义社 会的性质、特征和基本矛盾;开始采取向社会主义过渡的 实际步骤。★ ★
• 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及其历史必然性。★
• 3.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完成。
★★
专题八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 建立
• 4、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基本历程和主要 成就。 • (1)深刻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伟大 历史性转折★ ★ • (2)充分认识邓小平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的历史性贡献及其在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 的历史地位 • (3)全面理解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和十六大以来的理论 创新和实践创新,同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 来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探索的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辩证关 系。 • (4)充分认识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历史性成就,正确认 识这些成就同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成就的相互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