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起点 绽放精彩课堂

合集下载

教育机智:让小学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教育机智:让小学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教育机智:让小学语文课堂绽放精彩作为小学语文老师我在十年的教学生涯中常有这样的经历:在教学中为了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课前进行了充分细致的备课,既备教材又备学生,既备教法又备学法,甚至都预设了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但是,在课堂上有时会碰到学生提出一个突发的问题,虽然我们课前进行了精心细致的备课,可是由于自身知识经验的不足,难免有时事到临头,不知所措,难以应对。

于是,忽视了学生思维,习惯性的以自己为本,刻意执行预设教案,冷落课堂生成,使教学过程失去灵性,课堂效果黯然失色,导致教育教学工作上的挫折和失败。

一、发现问题情景一:在一次镇级公开课上,中心校年轻的蔡老师正在给学生上《狼和小羊》一课。

蔡老师精湛的教学技艺让听课的老师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

在经过学生反复地朗读感悟之后,孩子们感悟出了狼的本性是狡猾的、凶残的,小羊的本性是善良的、弱小的。

蔡老师在板书“狡猾、凶残,善良、弱小”的时候,把善良的“善”字上面的“羊”少写了一横。

课堂教学临近结束时,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举手了。

在得到蔡老师的同意后,他站起来怯生生地说:“蔡……蔡老师,你的字写错了。

善良的‘善’字上面的羊你少写了一横。

”蔡老师注视着黑板上的“善”字好一会,才慢吞吞地说:“错了吗?我这二十几年一直都是这样写的啊!”底下听课的老师一片哗然。

情景二:在一节二年级的识字课上,朱老师正在教学一组形声字“猫、描”。

在经过反复地朗读之后,他请每位学生认真地说一说自己是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两个字的。

其中,有一个小男孩这样说道:“老师,一个是猫,一个是描,小猫‘描描’叫。

”底下的学生哈哈大笑,我发现这个小男孩的脸红了。

朱老师很生气地让这位学生坐下了。

二、解决问题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

”精彩的课堂往往来自精心预设基础上的绝妙“生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呼唤开放、自主的课堂,重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智力定向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各种表现,特别是对意外情况和偶发事件,能够及时作出灵敏的反应,并采取恰当的措施以解决问题的特殊能力。

以生为本,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以生为本,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以生为本,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课程目标将传统的“双基”修订为“四基”,增加了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两个目标。

什么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怎样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一个个问号在脑中回旋。

此时,犹如及时雨,孙颖老师的团队用一节《比较图形的面积》向我们动态解读课标中的“基本活动经验”的课程目标。

下面就郑老师的课,以及我在教学中的实践,谈一谈我对帮助学生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思考。

一、目标制定,心中有学生,关注学生的经验我们在日常教学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我精心备课了,也努力上课了,课堂上的“我”激情飞扬,学生却“不买账”。

就像郑旭老师第一次试讲后的感受:本来会的还是会了,本来不会的还是不会。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究其原因,是我们在备课时考虑最多的是学生的学,还是教师的教的问题,即“生本”与“文本”的关系问题。

在观看郑老师的课时,我关注了郑老师精彩的课堂,更关注了课堂之外的打磨过程。

学生学习知识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在观课中,我看到了精彩的课,更想了解精彩的课之所以精彩的原因何在?于是,我首先看到了教学的起点——教学目标制定的变化。

在第一稿教案设计中,郑老师的教学目标是这样的:1.借助方格纸,能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

2.通过交流,知道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

3.体验图形形状的变化与面积大小变化的关系。

这样的目标设计是我们的原生态,也是我们大多数时候所关注的教学目标。

从郑老师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这是教学参考书上的目标,从中可以看到,目标的描述比较笼统,知识目标多于学生思维目标,缺少对学生学习经验、情感体验的关注。

经过两次试讲,两次反思、研讨,我们发现,郑老师的教学目标已经悄然变化,到第三稿,形成了以下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交流等活动,使学生掌握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

2.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经历随机性到条理性的发现过程,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至此,教学目标中出现了这样的描述语“通过观察、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经历”“体验”,这些词语的变化,标志着教师教学设计的关注点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

以生为本 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以生为本 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以生为本语文课堂绽放精彩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语言、阅读、写作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的重要平台。

在语文教学中,以生为本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它提倡教师应当以学生的生命体验和情感需求为出发点,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引导学生自主认知、探究,从而使语文课堂更加丰富多彩,绽放出精彩绚丽的光芒。

语文课堂以生为本的理念下,师生的互动更加紧密。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教师往往是信息的传递者和知识的灌输者,学生则是被动接受和消化的对象。

而以生为本的语文课堂中,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来源,他们更多地成为了学生的引路人和启蒙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教师会通过大量的话题讨论、情境创设、互动式教学等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表达,实现师生之间的真正互动,促进师生之间的深刻交流和情感沟通。

在以生为本的语文课堂中,学生的角色也得到了重要的改变。

他们不再是被动聆听和消化信息的对象,而是课堂的主人翁和创造者。

学生会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和思考,参与到课堂中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尝试解决问题和探索未知。

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不仅仅是在获取知识,更是在培养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精神,实现了全面发展和全面提高。

以生为本的语文课堂还能更好地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往往只是被要求熟练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和阅读技巧,很少涉及到学生的情感需求、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而以生为本的语文课堂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思维品质和审美情趣,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得到心灵的抚慰和灵魂的升华。

这种教学理念也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发展和全面提高,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充分展现自己的潜能和特长,在语文学习中实现全面发展。

在以生为本的语文课堂中,教学内容也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生活经验。

教师会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为出发点,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去感悟语文的魅力和内涵。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所以拥有良好的学习状态对学生高效学习至关重要。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所以能全面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帮助学生调整学习状态的教师才是一位智慧的教师。

那么,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哪些状态呢?一、关注学生学习的起点一般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时,比较习惯于从学生学习的逻辑起点出发,按教材的编排意图有条理地进行教学。

这样可能会犯两种错误: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 浪子心声- 浪子心声一种是忽视学生的真实基础知识。

新教材的编写采用螺旋式上升的方式编写,所以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必需建立在假定上一轮学习已掌握到位的基础上。

但因为时间造成的遗忘或者一些其他原因,有部分学生可能达不到教材所期望的逻辑起点。

此时如果教师没有关注到,那么这部分学生会学习的非常吃力,甚至有可能对自己的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

他们中的有一部分同学在上课的时候会假装听懂、人云亦云,也会参与课堂活动,但没有自己的思考,只有在独立解决问题或单独做题的时候才会会暴露出来。

另一种是忽视学生的“已知”。

当今中学的升学压力非常重,有很多家庭还是比较重视学生的学习。

所以有些学生在父母的要求下,可能已经提前预习过,或者课外知识比较丰富。

如果我们仍然按照假定他们一无所知的来教学,对学生来说肯定是索然无味的。

时间长了,一部分同学会养成经常开小差的习惯,因为他们自我感觉已经懂了,虽然有可能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也一部分同学会假装不知道来配合教师的教学,在课堂上显得比较沉默。

所以,在课前应该关注一些问题,如:学生在学习本课内容前的起点能力是什么?学生是否具备了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学生是否已经掌握了或部分掌握目标中要求学会知识与技能?没有掌握的是哪些?有多少人掌握了?掌握的程度怎样?学生间的差异如何?哪些知识学生自己能够独立完成?哪些可以通过学生间的合作能够学会?哪些需要教师的传授?哪些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等等。

关注学习的几个要“点”

关注学习的几个要“点”
利用各种 学具 进行 验 证 , 示 了 自己获 取 知 展 识的过程 与方法 。原 本 由教 师发起 的引导 变
生体验 成功的快乐 , 发展创新意识 。 教学 五年 级 《 行 四边 形 面 积 的计 算 》 平 时, 在学生提 出可 以沿 着 高将 平行 四边形 剪
开, 拼成 长方 形后 , 我让 学 生实 际操 作 , 后 然 提出反思性 的问题 :为什 么要 沿着高 剪? 多 “ ” 数学生 的回答 只注意到长 方形 的 4个 角都 是 直 角 , 为 只有这 样 , 能创 造 出直 角 , 平 认 才 将 行 四边 形 转化 成 长 方 形 。但 有 一 个 学 生 提 出, 如果只沿着高剪 是不行 的 , 还要将 三角形
的面积 呢?一个 学生马 上举手说 :只要 用这 ” “
平移 , 才能使 平 行 四边形 的对边 保 持原 来 的
长度 , 样才能转 化 成长 方 形 呢。虽然 这个 这
学生 的回答 并 不切 题 , 却 是极 为 深刻 的认 但
识, 为接下来 沟 通长 方形 与 平行 四边形 的联 系做 了很好 的孕伏 。
成 了学生 自发 的汇报 、 流 。 交
二、 关注学 习疑点 , 充分开发动态 生成 的
教学资源 “ 是思 维 的开 端 , 创 造 的基 础 。学 疑” 是 生有疑而不得其解 , 才会进一 步思考 和探索 。 因此 , 在课堂教学 中, 师要关 注学生学 习 的 教 疑点 ,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 教学五 年级《 角形 面积 的计算 》我 先 三 , 出示一个三角形 , 提问 :怎样知道这个三角形 “
教育研究 与评论 ・ 小学 教育教学
8 9
关注学生 学 习 的起 点 , 教学 能 够 瞄准 使

严爱并重,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5篇

严爱并重,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5篇

严爱并重,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5篇第1篇示例:作为小学班主任,严爱并重是我们工作的核心理念。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做到言传身教,既要以严明的态度要求学生,又要倾注真挚的爱心关怀每一个同学。

只有在这种严爱并重的教育环境下,学生才能全面发展,茁壮成长。

严。

严格要求是班主任的首要职责之一。

我们要求学生遵守校纪校规,认真完成作业,按时上交作业,不迟到不早退。

对于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我们要进行及时的分析和帮助,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帮助他们提高成绩。

我们也要对学生的言行进行监督,教育他们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学生。

爱。

爱是教育的灵魂。

我们要用爱心对待每一个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在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们不仅要给予适当的安慰和鼓励,更要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找到突破口。

我们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注重教育他们做一个有责任心、有爱心、有公德心的好孩子。

在班主任工作中,严爱并重是密不可分的。

只有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用真挚的爱心呵护他们,才能让他们信任你、敬重你,愿意向你敞开心扉,如此才能更好地引导他们成长。

做好班主任工作是一项既充满挑战又充满幸福感的工作。

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增强团队协作能力,才能更好地办好每一所学校,带领学生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番茄助手】。

第2篇示例:作为班主任,我们需要严格要求学生,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

我们要勤勉努力,时刻监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纠正。

我们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让他们养成守时、守纪、守规的好习惯。

只有在严格的要求下,学生才有可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更好地在社会上立足。

作为班主任,我们需要关爱学生,给予他们足够的关心和支持。

每个学生都是我们心中的宝贝,我们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关注他们的成长需求,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在与学生互动中,我们要做到耐心倾听、细心体察,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我们的关爱和支持。

只有在被爱护的环境下,学生才能健康成长,才能在面对困难时勇敢地面对挑战。

关注三点,生成课堂精彩

关注三点,生成课堂精彩

关注三点,生成课堂精彩作者:严世林来源:《小学教学参考·中旬》 2015年第11期江苏如皋市江安镇江安小学(226534)严世林[摘要]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变化的课堂。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起点、疑点、错点等,灵活调控课堂,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加精彩。

[关键词]课堂教学起点疑点错点生成[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9068(2015)29-092课堂教学是一个充满生成性的、不确定的、动态发展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有奇思妙想,也会出现诸多错误……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精心预设,合理调控,动态生成,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

一、关注学习起点,主动应对生成在学习数学新知之前,学生对所学的新知都会有一些或多或少的学习经验,这也是学生学习的起点。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学习的起点,依据学生的理解接受程度,设计出有效的教学策略,起到对教学过程随时调控的教学目的。

如在教学“时,分,秒”之前,我出示了以下问题:1.钟面上一共有()个大格;2.每个大格内又分为()个小格;3.钟面上一共有()个小格。

大多数学生看到题目都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说明了学生对这种表述方式在理解上还存在一定困难。

在准确把握学生起点的基础上,我换了个提问的形式:“你知道这个钟面上一共有多少个数字吗?每个数字之间都有一定距离,我们把个距离称之为一大格,现在,你知道钟面上有多少个大格吗?”基于学生理解提出问题,学生很快就能准确给出答案。

在“时,分,秒”的教学中,认识钟面,了解大格、小格指的是什么,以及分清时针、分针、秒针是教学的基础。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问题准确把握了学生的起点,然后立足于起点,在基于学生理解认识的基础上展开。

这样的教学,为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提供了保证。

二、关注学习疑点,充分开发生成学贵有疑。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在有疑问时,才会有进一步探索的要求。

以生为本 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以生为本 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以生为本语文课堂绽放精彩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字和文化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和文学素养的重要平台。

而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是指在教学中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作为教学内容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与学生生活经验和感情相接合,引导学生审美情感,提高文学素养,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感受美、懂得美、热爱美,自主阅读,丰富自我情感体验,激发自身潜能。

本文将探讨如何在语文课堂中以生为本,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充分发展,绽放个性魅力。

以生为本的语文课堂要注重学生情感体验。

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通过在课堂上关注学生的情感,教师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感体验活动,比如让学生仿写故事情节、角色情感,或者通过配乐、情景再现等方式,引导学生感受文学作品中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的情感内涵,还可以培养自己对美的感知能力。

以生为本的语文课堂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和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可以利用学生喜欢的电影、音乐、游戏等元素,来设计相关的故事、诗歌等文学作品,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从而主动参与、深入思考。

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一些小组活动或者合作探究项目,让学生在合作中互相激发,获得更多的收获。

以生为本的语文课堂要注重学生的思维发展。

语文学习不仅仅是对汉语言文字和文化的学习,更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教师可以通过开放式问题、探究性学习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激荡和碰撞,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给予学生更多的空间,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以生为本的语文课堂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天赋优势,教师可以通过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优势,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和辅导,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关注学习起点有效对接课堂

关注学习起点有效对接课堂

关注学习起点有效对接课堂——“直线射线线段”教学实践的思考与评析一.学情分析虽然在小学阶段,学生对于直线、射线、线段已经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但都是形象化的,比较粗浅的,需要通过进一步学习提高到理性认识.其中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是这届七年级首次用符号来表示几何图形,学生没有相关经验,再加上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多,容易混淆,学生会感到困难. 几何语言的学习,学生要经历“几何模型→图形→文字→符号”逐步加深的抽象过程,尤其符号语言是对文字语言的简化和再次抽象,是七年级学生未曾经历过的体验. 除此之外,本节课学生还会经历“符号语言→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的转换,既要理解几何语句的意义并能建立几何语句与图形之间的联系,又要将它们用图形直观的表示出来,也是比较困难的学习任务. 教学中,教师通过讲解示范并安排形式多样的练习,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到“符号语言→文字语言→图形语言”三种数学语言的自如转换,融会贯通.二.设计思考通过“我们在小学学过直线、射线、线段,你能说出它们的联系与区别吗?”这一问题对小学所学的直线、射线、线段进行回顾,接着由学生的动手将一小纸条固定在纸板上,问至少需要一个钉子引出关于直线的一个基本事实: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从而引出直线的表示方法,再因为射线、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用类比的方法表示射线、直线。

接下来通过举例生活中这个基本事实的应用,以射击为载体,引出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再通过学生动手画图“过直线a外一点P画一条直线b”引出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最后通过读句子画图这一练习将这节课巩固,使学生能够自如转化“符号语言→文字语言→图形语言三种数学语言”.三.教学目标(1)掌握“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基本事实.(2)进一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掌握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3)初步体会几何语言的应用.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究“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教学难点: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及三种几何语言之间的转换。

关注“学”情,提高教学设计实效的关键要素

关注“学”情,提高教学设计实效的关键要素
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由于其 积 累 的 语 言 和 文 字 并 不 多 ,社 会 实 践 经 验 也 不 足 ,因 此 ,在 进 行 教 学 设 计 前 ,我 们就要避免一些相对于这些学生来说过 高的要求。类似于比喻句的使用方法、 作用等就不适合在一二年级的课堂中作 为 重 点 。 而 对 于 高 年 级 学 生 而 言 ,如 果 在 课 堂 上 只 停 留 在 让 学 生 读 好 课 文 ,理 解 课 文 内 容 ,这 样 的 教 学 内 容 就 低 于 学 生的能力水平,同样也是不合适的。
二、发现学生知识的盲点,妥善使用 教学方法
在 对 学 生 学 情 把 握 的 过 程 中 ,我 们
必 须 及 时 地 发 现 学 生 知 识 的 盲 点 ,并 采 用 一 些 教 学 方 法 ,为 学 生 架 起 学 习 的 桥 梁 ,让 他 们 学 得 轻 松 ,学 得 快 乐 ,学 有 所成。
如 在 设 计《莫 高 窟》一 文 时 ,关 于 飞 天 的 一 段 内 容 不 仅 文 字 优 美 ,更 具 写 作 借鉴的作用。练习写话正好是这个年龄 阶段的学生所必须掌握的,所以,在进行 教 学 设 计 时 ,把 写 作 为 了 一 个 训 练 的 重 点。但是,如果仅仅让学生来照样子写, 不 做 具 体 指 导 ,学 生 很 难 得 到 提 高 。 因 此,教学设计必须具有梯度性,要给学生 一个逐步认识、逐渐习得的过程。
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前认真进行备 课,对相关的知识进行结构化的处理,了 解知识间的联系,重点思考:1. 学生是否 已经掌握了或部分掌握目标中要求学会 的知识与技能?掌握的程度怎样?2. 学 生间的差异如何?学生在学习某一内容 前的起点能力是什么?3. 哪些学习学生 自己能够独立完成?哪些可以通过学生 间的合作能够学会?哪些需要教师的传 授?哪些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等等。 4. 确定好学生学习的逻辑起点。同时结 合 学 生 具 有 知 识 基 础 、学 习 能 力 找 到 课 堂教学的最佳切入点。

关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起点”

关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起点”
计 时 , 教 师
占 关 注 课 堂教 学 中 的“ 学 起 ” 教
一 、 .
更 多 的 关 注 教 学 活 动 的 一 些 形 式 ,而 对 “ 学 起 点 ”的 认 识 和 把 教
江 苏省 无锡 市滨 湖 区教 育研 究中心 王一娴
学 生 的 发展 现状 ;后 者是 本 节课 的 终 点 目标 , 发 展 结 果 。 是
基 础 ,教 学 的 低 起 点 限 制 了 学 生 的 发 展 。 比 如 《 点 》案 例 中 学 生 雨
对 “ 觉 、跳 跃 ”的 本 义 理 解 应 该 睡 是 原 有 的 知 识 经 验 ,而 不 懂 的 是
“ 学 起 点 ” 问 题 。 何 谓 教 学 起 教 点 ?简 单 说 , 们 每 一 节 课 的 教 学 我 从 哪 儿 开 始 进 入 ,在 什 么 基 础 上
学 会 的 ? 哪 些 是 学 生 学 习 比 较 难
情 感 态 度 基 础 。” 握 学 习 的 现 实 把
起 点 , 以使 教学更 有针 对性 , 可 免 除 或 减 少 无 效 劳 动 ,有 效 克 服 教 学 中 的 浅 层 性 。 因 此 把 握 教 学 起 点 , 对 学 生 全 面 的 关 怀 , 提 高 是 是 教学 效率 的基 础 。 教 学 设 计—— 深入 把 握 “ 教
握 是 忽 视 的 。 如 果 在 还 没 有 弄 清 教 学 起 点 以 前 , 就 把 全 部 精 力 放 在 所 谓 的 活 动 设 计 上 , 在 教 学 中
自然 很 容 易 走 偏 。
比如 老 师 们 在 上 《 点 》 ( 雨 小 学 一 年 级 下 册 )“ 点 落 在 池 塘 雨
着 是 热 闹 的 表 演 ,学 生 表 演 “ 睡

让多媒体在小学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让多媒体在小学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J I 课 堂 广 角 t ,
教 师恰 当地 运用 多 种教 学 手段 开 发学生 的智力 ,培养学生 自主探究的学 习能力 。教师要尊重学生 、理解学生 、 热爱学生 、提高学生 ,充分调动小学生
让多媒体 绽放精彩
高 源
的学 习兴趣 ,敢 于打破 陈规 旧俗 ,大胆 质疑。开拓小 学生 的视野 ,使小学生真
境 、吸引学生注意力 、激发情感 方面具
了变化。课 堂上树立服 务意识 ,运 用 多媒体创 设情境 ,鼓 励 学生 自主 学习,培养
学生的语 文素养。本 文阐述 了 创设 多媒体情境 ,让 小学语 文课 堂绽放精彩 。
关键词 :小学语 文;多媒体 ;课 堂教 学;绽放精彩 出学生 “ 学”的主动性 ,给予学生 自主 让学生的个性获得最优发展 。如 :在学
地球 、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让课堂
由课 内延伸到课 外 , 让课堂走进 了社会 ,
真正体现 了大语文教学观。 2 . 弓 l 导质疑 。张扬个性
参考文献 :
二 、 聚 焦 多媒 体 课 堂 , 感 受语文魅力
1 . 自主探究 。升华情 感 自主探 究 是小 学 生创 造性 的学 习 活动 ,也是小学生学习语 文能力形 成的
课堂活力 。
好 的个性和健全 的人格 ,达到最优 的课 3 ~ 4人 的几个小组 .每组 设立一个小组
堂教学效果 。如 :教学 《 我们 只有一个 长 ,负责组织本组讨论 以及一个 纪律维 地球 》一课 时,出示地球 图片,教师导 持员 。关注学生 的主体价值观 ,逐层深 入: “ 地球是伟大 的,它无私地 、慷慨 入地讨论 文本 ,使学生 的思维 突破常规 地 为人类提供 了各种各样 的资源 ,包括 禁锢 , 不 断产 生新 的答 案 , 从而使他们 森林 资源 、水资 源 、生物资源 、大气资 的思维 向独立性 和创造性方 向发展 。学 源等 ,可是你知 道吗? ‘ 地球太可爱 ,

活用生成资源 演绎精彩课堂

活用生成资源 演绎精彩课堂

活用生成资源演绎精彩课堂学生是灵动的生命体,在丰富而又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情境中会有许多意外与惊喜,教师面对如此弥足珍贵的教学资源,不能视而不见,应该珍视这些宝贵的资源,积极组织引导,让它们“为我所用”,在思维的碰击中创造火花,让语文课堂奏出精彩的乐章。

一、顺水推舟绽放精彩课堂有一堂作文课至今还令我印象深刻。

那天天气很好,上课的铃声响起,我就走进教室,面对学生的目光和从窗外射进的几缕明媚的阳光,便和孩子们聊了起来:“同学们,炎热的夏天就要过去,凉爽的秋天就要来到了,在这秋高气爽,瓜果飘香的季节里,你最想做的是什么?”接着我的话题,他们抒发了各自的想法:“我想躺在软软的草地上美美地睡上一觉。

”“我想亲身感受一下美丽的秋天。

”“我想到郊外游玩一番。

”“我想拥抱一下秋天。

”一番谈话,能引出他们如此的兴趣,不由得让我想起新课程中的一段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要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体验环境。

”我灵感顿生,何不以他们的需求作为本次作文的内容。

于是,我迫不及待地说:“同学们,你们想玩吗?”他们的回答异常响亮“想!”“哟,这么多同学都想出去玩,那你们到哪儿去玩呢?”“到果园!”“去田野!”大家众说纷纭。

于是,我抓住时机,引领学生走出课堂,学生们用自己的一双双慧眼,去认识自然,展开想象,一篇篇佳作在学生的笔下应运而生。

二、善待错误成就精彩课堂我们常常看到,越是高年级的学生越是不愿积极举手发表自己的意见,调查发现,“害怕出错”是最主要的原因。

错误的是学习过程中在所难免的事,怎样面对学生的出错,甚至是利用学生的出错让学生有所得,是我们每一位老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布鲁纳曾经说过:“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

”作为教师,我们也必须意识到这些“意外、错误”是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自然生成,理应让它们成为可以利用的宝贵资源。

如何有效运用学生的学习起点进行教学

如何有效运用学生的学习起点进行教学

如何有效运用学生的学习起点进行教学1.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切入教学内容奥苏伯尔曾说过:“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进行教学。

”很多教师都意识到了这一点,都知道要了解学生的现实起点,但往往只在备课时去“备学生”,这时候的“备学生”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教师的一种主观臆测,而我们所面对的学生确是千变万化的,他们的真实水平也无法准确估计到,这样,教师的主观猜测和学生的“客观”水平之间便存在了一定的距离。

因此我们教师需进行调查,去了解学生的相关知识经验。

可以通过课前谈话,课始、课中提问:如“关于这些内容,你们已经知道了什么”等方式,听一听不同层次学生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和技能。

只有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才能确定哪些知识应重点进行辅导,哪些知识可以略讲或不讲,从而抓准教学的真实起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环节。

如:教学“万以内数的读法”一课,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万以内数的接触还是比较多的,并不陌生。

绝大多数的学生已经会读万以内的数,个别学生的读数问题也主要集中在数中间有两个零的数上。

在处理教材时,可以让学生通过“用数字自由组数—将数分类—学生充分读数—讨论、小结读数方法”这样一种主动建构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教学的起点建立在学生的起点上,让学生在读数中感悟读法。

学生的学习起点是影响学习新知识的重要因素,而现代学生的学习起点有时远远超出教师的想象,教师设计的教学起点就不一定是学生的起点。

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估计学生学习的现实起点,做到“以学定教”。

2.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调整教材的呈现次序一般来说,教材内容的呈现更多地关注知识的逻辑起点,这涉及到教材本身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这也是教材编写的局限性之一。

当学生的现实起点远远高于逻辑起点时,我们有必要对教材的教学顺序进行适度的调整。

如《5的乘法口诀》教学中,教材提供了这样一条教学路径:1、结合具体的操作活动积累感知;2、看着得数想乘法算式;3、看着乘法算式编乘法口诀。

“关注常态聚焦高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关注常态聚焦高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关注常态聚焦高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关注常态聚焦高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1第一、常态课下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我是一名已有17年教龄的教师,刚刚毕业时教学过程中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主要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虽然在这几年里逐步向新教学理念、新课标靠拢,但是心里总是觉得在教学过程中一些环节处理得不好,讲的还是多,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感觉新课标就是在作秀,有点华而不实的感觉,但是通过这次学习我豁然开朗,不是《新课标》的问题,而是我的功底没有达到,没有仔细揣摩教参,教学重难点,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的问题。

第二、以后在教学中应该怎么办1.认真学习钻研教本教参。

认真备课,尤其也要认真备学生。

平时自己在备课时,只习惯于备教学内容,而忽视备学生。

试想如果不去研究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切从课本出发,课堂教学的适切性就会大打折扣,课堂教学的高效更无从谈起。

所以要找准学生的起点,才能思考怎么教为什么教,学生的终点。

关注学生的起点,是我以后备课一大重点。

2.认真研究和设计好课堂提问。

在真实、常态的课堂教学中,经常发现自己所提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无效问题、假问题、无价值问题充斥课堂,这样的提问耽误了学生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也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因此,今后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对课堂提问的研究,所提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有一定难度的,整个课堂的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3.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

课堂上,有时给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马上要求其回答,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而且有效性很差;还有时学生正在思考,我往往喜好“插嘴”,害怕孩子们想不到;这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是无效劳动充斥课堂,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有时让学生讨论、交流、做巩固练习等,不提任何时间和标准的要求,学生漫无目的地交流,课堂组织松散,时间利用率低。

零起点教学心得体会

零起点教学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参与了一次针对零起点学生的教学活动。

零起点教学,顾名思义,是指针对那些在某个学科或领域中完全没有基础的学生进行的教学。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的魅力和挑战,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尊重学生,从零开始在零起点教学中,首先要尊重学生,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潜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摒弃对学生的固有偏见,以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

同时,要认识到学生的基础为零,需要从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开始教学。

1. 重视基础知识零起点教学要求教师从最基本的知识点入手,让学生逐步建立起对学科的认知。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讲解基本概念、原理,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和应用。

2. 耐心引导面对零起点学生,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知识。

在教学中,我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遇到问题时能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

二、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零起点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至关重要。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1. 游戏化教学针对零起点学生,游戏化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通过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可以设计“数独”、“找不同”等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

2. 案例教学案例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在教学中,我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3. 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教学中,我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互相讨论、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三、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在零起点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

为了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1. 个性化辅导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应给予个性化的辅导。

找准教学起点,让课堂更精彩

找准教学起点,让课堂更精彩

XIAOXUE SHIDAI ·2020年第03期(下转63页)62【摘要】找准教学起点能够帮助小学数学教师更好地展开数学教学,能够在提升教学效率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解教学知识。

本文从四个不同的方面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找准教学起点的方法并陈述了相关案例,以期对教师演绎精彩课堂提供帮助。

【关键词】数学;教学起点;课堂一、了解学生的知识起点二、找准知识的起点例如,在教学小学四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这一内容时,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学过“正方形和长方形”,在四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学过“角度”,这两个知识都是学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重要的前置知识。

在开始进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时,教师并没有直接进入主题,而是引导学生对之前的相关知识进行记忆。

这是因为学生可能对之前的知识印象模糊了,如果直接以学生已懂得的前置知识为前提进行教学,那么必定有一部分人会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节奏。

为了了解学生对前置内容的掌握情况,教师进行了提问:“正方形和长方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有个学生回答:“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有四条边,但是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方形的四条边不一样。

”有个学生回答:“正方形和长方形都有四个角。

”有个学生回答:“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四个角的度数都是一样的。

”就这样,在一个一个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了解了学生对“正方形和长方形”认知情况,也为学生巩固了之前所学的知识。

教师针对大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或者没有注意到的点进行了复习,在这些知识都梳理完成后,教师才开始教授“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知识。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与学生的表现,针对性地展开了教学,这样的教学方法就是找准了知识的起点,对学生学习理解新知识有很大的帮助。

三、重新定义教学起点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有关于“圆”的内容时,教师需要引入较多对学生而言是比较生疏的知识点,比如圆心、半径、圆的周长、圆的面积等。

课堂教学关注什么

课堂教学关注什么

课堂教学关注什么教学效率不应该从教的角度,而应该从学生学的角度衡量,课堂教学效率就是学生在课堂上的收获(认知上的、情感上的)与课堂教学时间的比值。

由于学生的收获比较难量化,有人提出:教学效率 = 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也有人认为教学效率=学生紧张的智力活动时间/教学花费的时间。

这样看来,课堂效率的高低就取决于学生课堂上紧张的心智活动的多少。

笔者认为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做到以下几个关注。

一、关注学生,关注全体学生,关注学生学会1、关注学生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学的落脚点是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教,决定学生收获多少的根本是学生学习的状态,课堂教学要依靠学生,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实现教学目标。

关注学生也有利于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

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是我们实施教学的基础。

根据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要使教育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和促进作用,就必须确立学生发展的两种水平。

一是它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二是他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即借助成人的帮助,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才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

也就是说,我们要给学生提供跳一跳能够得着的果子,首先要了解学生能跳多高,掌握学生的现有水平;第二,要促使他跳得更高,就要考虑它发展的可能性,太低则没有挑战,太高则无法实现,两个极端都不能有效地刺激学生的发展。

2、关注全体学生教师还应特别注意关注全体学生。

这就意味着以往被忽视的学生群体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

每堂课上,都会有一些非常积极的参与者,还会有一些很被动的参与者,或者根本不参与的,要特别关注那些没有参与的学生在干什么。

他们是在认真地倾听、思考,还是神游在外,或者在很被动地接受。

教师的任务是帮助调动这些学生的积极性,并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如何让更多的学生卷入到活跃的学习活动中来。

3、关注学生学会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学生“学会”,而不是教师讲通。

有的教师觉得自己讲得很透彻,讲了很多遍,学生还是不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注学生起点绽放精彩课堂
——浅谈“学案导教”阅读教学模式
【内容摘要】关注语言文字,在小学语文课堂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起点常常被我们忽视,从而使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失去实效。

“以学定教,以学导教”的观点,坚信“以生为本,以学论教”的理念,倡导构建学生“学”和“练”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学”的主题作用得到真正的体现和充分的发挥,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高质量、高效率,又减轻学生负担。

【关键词】:以生为本 以学定教 以学导教 课堂模式
“学案导教”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教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学案”与“导教”是教学改革中出现的新概念,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

在导学过程中,教师属于外部条件,是外因。

学生是学习的内因,教师的教必须通过学生的学才能发挥作用。

如果学生没有学的愿望和动机,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的“教”就会由于没有学生的“学”而失去作用。

笔者认为课堂教学可以采取“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策略,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育重教师“教”轻学生“学”的做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一、“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的基本程序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

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这表明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现状,把握教学起点,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

所以,教师要善于从不同角度了解、研究、关注学生,及时掌握他们的认知基础,关注他们之间的差异。

“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

为此,在教学时,应做好以下三个准备工作:
1.课前,预设学习提纲
(1)教师对学案的设计。

对大纲、教材及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识水平等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合理处理教材,尽量做到学案的设计重点突出,难点分散,达到启发和开拓学生思维,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学案的设计应具备以下特点:有启发性,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应作适当的提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做到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

教会学生学会看书。

学案不应编成学生印象中的试卷。

学案应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循循善诱,要让优等生看到挑战,中等生看到激励,学困生看到希望。

要让每一个学生能参与并学有所得,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独立学习的自信心。

(2)学生预习。

完成学案中的有关问题是学案导学的核心部分。

它要求教师将预先编写好的学案,在课前发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

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

告诉学生学案中哪些内容只要略读教材就能掌握,那些内容应注意知识前后联系才能解决等等。

第二,教师应要求学生把预习中有疑问的问题作好记录,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

这样做,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另一方面,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正确的自学方法。

2.课中,思考学生如何学
这是“以学定教”教学法实施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集中体现。

学生可以根据教师预设的学习提纲,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从而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自我发现问题、自我分析问题、自我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可以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提倡学生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另一方面,也要促使学生之间的自主交流与自主合作,鼓励学生展开讨论、辩论,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促进学生共同发展。

通过自我对学习方案的设计和落实,学生有了独立思考和自我实践的足够时间和空间。

学生学习方案的设计和实施虽然是一种自主行为,教师把
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放任自流。

这一过程无论是在课下还是在课堂上完成,教师都应积极地参与其中,并给予必要的指导,形成师生间双向的、能动的交流,从而保证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同时,教师通过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能及时地、动态地把握学生的学习信息,为确定和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

3.学后,考虑教师如何导
学生自主学习之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基本上做到心中有数。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的复杂性、教学内容的灵活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教学环境的随机性,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教学方案。

主要帮助学生分析和解答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纠正学生的一些错误理解和认识;适当补充一些新的教学内容或学生需要的、感兴趣的知识等。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仍是“导”,是“顺学而导”,而不是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搞“一言堂”,“教学方案”不是把现成的答案压给学生。

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尽力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再分析、再讨论、再归纳,使学生逐步登上最后一个台阶,得出正确的结论,最终自我解决问题。

还有一点,就是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一些学生的独特性和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

二、“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实现两种转变
“以学定教,先学后教”能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去自学、去尝试、去探究、去发现、去解决。

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点拨引导,实现以下两种转变。

1.以学定教——变“学会”为“会学”
众所周知,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服务的。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因此,教师必须变“教学生学会”为“指导学生会学”。

新课程强调教学生学会学习,这就要求教师有强烈的“学法”意识。

教学过程既是“教法”的实施,又是“学法”的体现。

课堂教学过程应成为学生获取新知、掌握学法的过程,教师应通过示范引路使学生自悟学法,学生是在思维活动中学会思维
的。

教材内容蕴含着思想方法和思维活动。

而且思维活动本身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示范给学生展示思维的过程,点燃思维灵感的火花,把凝结在知识背后的思维方法及思维发展过程展现出来。

学习方法的指导要见缝插针,随时渗透。

并引导学生去发现、去领悟。

2.先学后教——变“被动”为“主动”
“施教之功,贵在引路,妙在开窍。

”要开启学生通窍之门,就要让学生先学,然后依据学后施教。

先学后教,即在课堂上教师揭示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进行自学与尝试,暴露问题后,教师才给予点拨释疑,然后学生进行练习,完成作业。

由于学生学在先,学后发现问题,感到困惑,这样学生可以带着目标,带着“疑问”进入课堂,其求知内驱力增强。

有时甚至无须教师启发诱导,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内在潜能也能得以充分发挥。

因此,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教学的中心任务落在“学”层面上,而不是“教”的上面,我们教师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在“自读、自练、自评”的过程中暴露问题,教师的作用在于有的放矢的“相机诱导”。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自学课本——质疑讨论——教师精讲——巩固练习——最后进行小结引伸。

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针对性地处理教材
新课程在很大程度上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这是它的优越性,同时它又具有普遍性的一面,缺乏一定的针对性。

教师在清楚地掌握学生的状况后,要敢于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多从学生的发展考虑,使教材真正成为有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材”。

因此,教学中我们应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根据学生不同的现实起点,把学生早已经历过的或者是熟练掌握的内容淡化一下,把学生不具备的或欠缺的内容从教材中整理出来,让起点不同的学生都积极地加入到讨论研究中,也可以新知识通过难度下降,使新知识变成学生似曾相识的东西,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比较中找到共同点与区别点,顺利完成正迁移,通过类似的探索解决新问题。

总之,只有正确的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有效地加以利用,才能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校活动,才能使课堂真正彰显生命活力,才能把孩子们引领到我们真正想
让他们去的地方。

课题实施以来,教师们关注了“以学定教”,让学生自主先学,充分让学,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提高了,教师注重学法的指导,学生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3]王宗炎.语言问题探索[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4]叶圣陶.叶圣陶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5]顾建琴,语文:以学定教,顺学而导[J];教育科研论坛;2010年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