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业部门在河南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助推作用
河南省智慧农业发展分析和对策
河南省智慧农业发展分析和对策作者:张莹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2023年第11期智慧农业是我国智慧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加快现代农业大数据建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趋势,也是推进河南省农业现代化的新动力。
本文对河南省智慧农业发展进行系统分析,提出对策与建议。
一、河南省智慧农业发展分析(一)优势1.自然资源优势。
河南省地处黄河中下游地区,大部分地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同时还具备自东向西由平原向丘陵山地气候过渡的特征,适宜的气候、日照时长及降水为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农业产能优势。
河南省粮食面积、产量稳定,居全国第二位,畜禽种植产业居全国第一,特色经济作物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等产业规模也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目前,河南省已经形成了粮食、畜牧、特色经济作物和农产品加工四大主导农业产业,成为建设农业强省的鲜明优势,为打造智慧农业奠定坚实基础。
3.基础设施平台建设逐步发展。
2016年11月,《河南省“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以“一个中心、三个系统”(即农业大数据中心、农业物联网应用系统、农业监管与指挥调度系统、农业综合服务系统)为核心,加快“互联网+农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农业生产智能化水平。
截至2018年底,河南省基本建成国家交通物流大数据创新应用示范区、国家粮食大数据创新应用先行区、国家中部数据汇聚交互基地、全国重要的大数据创新创业基地。
(二)劣势1.智慧农业科研体系不健全。
由于政府和社会对智慧农业科研体系培育支持力度不够,当前农业科研体系仍不健全,科研成果转化生产力能力不足,没有明确的科研分工,缺少突破性的大型科研课题,难以系统化完成合作等,导致我国农业科研进度缓慢,且难以应用于现代智慧农业建设发展中。
2.资金投入力度不足。
发展智慧农业,其相关设施设备的建设均需要大量资金,可以说资金是智慧农业发展和建设的主要支撑。
然而,农户个体难以负担智慧农业相关设施建设,智慧产业的长期成本投入同缓慢的收益回笼使得投资方迟疑不决。
河南农业绿色发展
河南农业绿色发展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之一,其农业发展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绿色发展已经成为河南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河南农业的绿色发展。
一、绿色农业的概念和意义绿色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要求,减少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并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绿色农业的发展,对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二、河南农业的现状与挑战河南省农业资源丰富,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农业生产方式传统,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导致了土壤和水体污染;另一方面,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不利影响,加剧了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的频发程度。
因此,如何实现农业的绿色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途径为了推动河南农业的绿色发展,有以下几个关键途径:1. 提倡绿色种植方式:鼓励农民采取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绿色种植方式,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保护土壤和水体环境。
2. 发展农业科技: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提升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农民生产技术水平。
3. 推动农田水利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田水利效益。
合理调度水资源,加强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4. 引导农民增加收入:通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增强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 加强农业环境监管:建立健全农业环境监测体系,加强农业环境监管,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四、河南农业绿色发展的经验与启示近年来,河南省在农业绿色发展方面取得了一些显著成效。
通过改变农业生产方式,采用绿色种植技术,河南农业的绿色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这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还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在推进绿色发展的过程中,河南省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例如,深入开展绿色农业技术示范推广,培育一批示范户,引导农民主动参与绿色农业的实践;加强农业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对绿色农业发展的认识和意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农民提供一定的补贴和奖励,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绿色农业生产。
生态农业知识:生态农业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农业知识:生态农业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农业是一种以生态学原理为基础,倡导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方式。
生态农业不仅关注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更注重农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追求农业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生。
生态农业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对农村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都有重要意义。
首先,生态农业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
传统农业生产中常常存在大量化肥农药的使用和对土地的过度开垦,造成土壤退化、水土流失、水体污染等环境问题。
而生态农业倡导利用有机肥料、生物农药等无公害农产品,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采用轮作、间作等耕作制度,可以有效保护土壤养分,预防土地退化。
生态农业还注重水资源的节约利用,提倡雨水收集、水培养殖等水资源保护措施。
因此,生态农业在农业生产中实现了“绿色生产”,有利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其次,生态农业有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
生态农业注重土壤健康,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的环境,使农产品生长周期自然、成熟期长,其生理健康,含有的营养成分丰富。
此外,生态农业禁用或限制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减少化学物质对农产品的污染,农产品质量更加安全卫生。
同时,由于生态农业生产方式下的植物、动物呈现出更强的抗逆性和适应性,因此生态农产品更具有“生态标签”的意义,其商品价值也会相应提高。
再次,生态农业有助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生态农业注重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提倡资源循环利用,推广无公害、有机农产品,保持农产品的生态属性,提高农产品的经济附加值。
通过生态农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应产业链的发展,推动我国乡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生态农业还可以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提升农村社会经济和文明程度。
最后,生态农业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
生态农业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农业发展中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矛盾。
生态农业保护了自然资本,可以长期持续地生产有机农产品,保障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生态农业也解决了传统农业经济增长速度快而自然资源垃圾增长缓慢的矛盾。
浅谈农机工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及做法
浅谈农机工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及做法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重要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农业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八大和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对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作为淄川区来讲,农业生态文明建设是全区农业发展面临的最大课题。
结合淄川的农机工作实际,从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农机工作如何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发挥作用以及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农机工作设想和做法浅谈几点看法。
一、淄川农业生态文明建设需要重点解决三个问题。
一是全区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规划问题,以此主导该区农业发展方向;二是建立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协同机制,以此保障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开展;三是建立与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相配套的政策,集中解决几个突出问题,如通过政策引导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问题,通过土地经营权的转让,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通过推广先进农技、农艺技术解决土壤破坏和粮食安全问题,通过秸秆还田综合利用解决农业对大气污染问题等。
二、农机工作如何在农业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
农机工作主要包括农机技术推广,农民购机补贴申请、审核,农机手培训及安全管理等工作。
在提出农业生态文明发展方向后,农机工作要放在全区发展大局和农业发展全局中来考虑。
首先农机工作要重新定位,在开展好自身业务工作的同时,要大力开展延伸性工作,把工作统一到农业生态文明建设上来,统一到为大农业服务上来。
其次,农机工作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主导行业内的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如利用农业机械合作社机械集中的优势参与土地流转,进行土地规模经营;利用购机补贴优势,引导农民使用新型实用农机具,减少对土地破坏;利用农机技术先进优势,推广新技术,实现土地的高产高效。
第三农机工作要在政府倡导的工作上积极参与并发挥作用,如高产高效农业开发,都市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的开发,循环农业的建立,秸秆禁烧、粮食烘干、旱作农业开发等工作。
河南省生态农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河南省生态农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1. 引言1.1 河南省生态农业现状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人口优势。
由于长期以来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的影响,河南省的生态农业面临着诸多问题。
农田土壤退化严重,农作物产量下降,土壤肥力流失严重,土壤污染也较为普遍。
化肥农药过量使用问题严重,不仅造成了粮食品质下降,还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农田水利建设滞后,许多农田存在缺水问题,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农业废弃物处理不当,造成了二次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发展生态农业显得尤为重要。
生态农业是以生态系统为基础,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农业经营方式。
发展生态农业不仅可以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还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乡村振兴。
在当前形势下,河南省急需加大生态农业发展力度,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种种问题,推动农业由传统向绿色、有机转变。
1.2 河南省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性生态农业是保障农产品质量、维护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在河南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河南省是我国农业大省,发展生态农业可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产品竞争力,为农民增收增加保障。
河南省的生态环境状况较差,加强生态农业发展可以有效改善土壤质量、水质量和空气质量,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平衡。
生态农业的发展还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降低农业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和健康性。
发展生态农业也能够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推动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强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大河南省生态农业的发展力度,实施生态农业政策,推动农民转变生产方式意识培养,加强生态农业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对于河南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正文2.1 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问题是河南省生态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挑战之一。
随着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农田土壤逐渐受到污染,水质也受到了严重影响。
农业生产中过度放牧、过度疏伐和乱砍滥伐等现象也导致了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的恶化。
河南绿色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建议探究
28农场经济管理 (2024/2)Nongchang Jingji Guanli河南绿色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建议探究袁淑华(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摘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要求,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宏伟目标,为河南绿色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更严峻的挑战。
本文基于河南绿色农业发展现状,深入剖析当前河南绿色农业发展取得的成绩,找出河南绿色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从而探索河南绿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建议,促进河南绿色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早日实现农业强国宏伟蓝图。
关键词:河南绿色农业;发展现状;发展建议【作者简介】 袁淑华(1988—),女,讲师,硕士研究生,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经济贸易学院,研究方向:农业经济,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 2023年度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基于政企农协同视角的河南绿色农业发展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3-ZZJH-048。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也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之一,几千年的农业发展积累为河南绿色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河南农业创新发展的思路。
目前,传统农业发展模式显然无法满足当前产业转型升级及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的需要,因此必须转变农业发展模式,探索绿色农业发展之路,兼顾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努力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
一、河南绿色农业发展的现状分析通过SWOT分析工具,深入剖析河南绿色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及不利因素,精准锁定发展制约因素,从而克服障碍补齐短板。
(一)河南绿色农业发展优势分析1. 农业产业及农产品品类的优势总体来说,河南农业产业发展规模大,发展基础好,其中粮食产量已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百分之十。
近些年,农业产业集群发展优势也逐渐凸显。
另外,由于河南南北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的差异,使得河南各地的土壤资源及水资源也呈明显差异,为河南丰富的农业产品品类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除了小麦、玉米、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之外,河南的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及渔业也发展迅猛,其中果蔬、菌类及肉蛋奶的产量都非常可观,而且河南还拥有大量知名的特色农产品及农业产业龙头企业。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贯彻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整改工作方案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贯彻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整改工作方案.河南省农业农村厅贯彻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整改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推进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根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和省政府的部署要求,我省农业农村厅制定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整改工作方案,落实整改任务,全面推动我省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发展。
一、整改目标和原则(一)整改目标1.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加强生态环境监管,确保生态环境安全。
2.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加快推进绿色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3.加强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二)整改原则1.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整改为中心,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
2.突出重点,把整改任务分解到位,分类别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推动整改措施落实。
3.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整改工作推进机制,责任到人,确保整改任务按照时间节点有序完成。
二、整改重点和措施(一)整改重点1.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建立稳定、健全的生态环境监管体系。
2.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固体废弃物、生活垃圾和畜禽养殖废水治理,实现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和污染物排放量减少。
3.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建立健全绿色农业发展评价和监测体系,大力提倡循环经济,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整改措施1.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其它有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管执法,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
2.加大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力度,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加强固废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
3.加强农田、林地、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组织开展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项目,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4.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建立健全农村厕所污染防治管理机制,加强农村厕所建设和管理。
5.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绿色农业示范推广工作,建立健全规模化养殖企业环保设施,加强粪便污染治理。
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林业方面所包括的有森林保护、土地利用、改善农耕、合理利用水资源、合理利用能源、物种保护、大气保护和人口控制等八个方面基本内容,它们无不与森林保护直接或间接相关。
那么林业在协调生态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有那些至关重大的作用呢?首先,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效益。
在陆地上森林、沙地和湿地生态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既是近地表大气层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过程中一些物质和某种能形式积聚的“汇”,又是另一些物质和某种能形式释放的“源”,也是生产者“储库”和大气—植物—土壤系统能量物质转化流通的重要通道。
陆地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占地球生物量的99%,而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占陆地生态系统生物量的90%以上。
因此森林生态系统是具有最大生物量的生态系统。
由于森林生态系统其巨大的生物能量和复杂的结构,在同化作用过程中对大气起着净化作用,同时影响所在环境的气候,具有改良土壤、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生态效益。
另外,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肩负着重要使命,不仅要承担起生态建设的重任,更要做生态文化的先锋,尽可能地创造出丰富的生态成果、物质成果和生态文化成果,努力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引导者、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
在人类走出森林后的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森林同样扮演了不可或缺、极为重要的角色,其影响不可估量。
森林是一种可再生资源,森林的作用渗入古代人类生活各个方面,史书中有不少脍炙人口的记载。
古代的建筑、机械、车辆、船舶、战舰等,无不以木材为最早的原料。
当今世界将木材作为主要原材料之一,用途非常广泛,与人民的生产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我国的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对木材和林产品的需求量很大。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回归自然”成为时尚,这种需求还会越来越大。
农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农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农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密不可分,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农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而生态文明建设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下面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农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首先,农业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
农业是生产食品和农副产品的重要行业,保障了人类的基本生存需求。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注意合理利用土壤、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只有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推动整个社会向着生态文明的方向发展。
其次,优质农产品的生产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
农产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产品生产的基础,只有有机的、绿色的农业生产方式才能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因此,农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接着,农业的发展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深远的影响。
农业生产会影响大气质量、水质和土壤。
如果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农药、化肥过量,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因此,要通过科学合理的耕作方式、环保农产品生产,促进农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农业发展也需要依赖良好的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提供了水源、土地、阳光等必要的资源,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基础条件。
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无法进行高效的农业生产。
因此,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
此外,生态文明的建设可以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
生态文明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这可以激励农业生产者采用更加科学、合理的生产方式,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只有通过生态文明的建设,才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要注意生态保护。
农业生产过程中要注意减少资源的浪费,避免污染环境。
只有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农业的健康发展。
生态保护和农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农业的发展也会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
农业活动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
因此,在农业发展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避免破坏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只有在生态环境良好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河南农业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
河南农业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农业是河南省经济的重要支柱,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农业生态环境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加强环境治理成为非常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从农业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的背景、现状及对策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背景河南省地处中国中部,地理环境复杂,农业资源丰富。
土地面积大,耕地资源丰富,但也面临着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在粮食、农产品生产上,河南省具备一定的优势,然而,随着农民对农业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手段的大规模使用,农业生态环境面临着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对土壤、水源和空气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现状1. 土地退化问题严重长期过度使用化肥、农药和机械化耕作等方式,导致河南省部分农田土壤养分丧失严重,土地退化现象普遍存在。
此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设用地的不断扩大,使得农田面积不断减少,农业生态系统受到破坏。
2. 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河南省水资源相对紧缺,特别是在北部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更加突出。
农业用水高度依赖地下水,而长期过度抽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水源枯竭的情况屡见不鲜。
3. 农业废弃物处理不规范农业废弃物的处理方式不规范,使得大量的农业废弃物未能得到有效处置,对环境造成污染,还浪费了农业资源的可再利用性。
三、对策1. 推广生态农业模式生态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合理利用有机肥料、生物农药等无污染的农业生产方式,保护农田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品牌效应。
河南省应大力推广和支持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鼓励农民采用有机种植、生态养殖等模式。
2.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修建灌溉渠道、水库、塘坝等,提高农田的灌溉能力,解决农业用水问题。
此外,农田水利设施的合理规划和管理,有助于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护水源地的生态环境。
3. 强化农业废弃物处理加强农业废弃物的收集、处理和利用,推行农作物秸秆的秸秆还田和发电利用等方式,减少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率。
生态文明建设对农村发展的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对农村发展的意义一、生态文明建设与农村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发展概念,包括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旨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可持续发展。
农村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农村发展呈现出近年来特殊的现象,生态补偿费成为许多地方的一大经济支柱。
同时,农村建设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
二、生态文明建设对农村的意义1. 保障农村生态环境农村地处自然条件良好,但也容易被人为破坏。
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将农村环境保护与农村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实施生态修复、绿色种植、垃圾分类等措施,来提高农村环境的质量和可持续性,为农村发展提供更为良好的生态环境。
2. 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是当前全国各地努力的方向。
生态文明建设则是推动乡村振兴的一大重要途径。
通过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优势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强化农业科技研发,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品质,增强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3. 推行农业生态化当前,化肥农药过度施用漫延农村,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农民健康也受到威胁。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采用绿色种植、生态养殖等方式,引导农业向生态化方向发展,来保障农民权益和消费者的健康。
三、生态文明建设与农村发展的挑战1. 土地资源过度利用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很多农村地区的土地被非农业用途占用,这就使得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农村地区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在保障农村农地利用的同时,进一步优化土地结构,调整农业耕作方式。
2. 农村公共服务短缺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短缺也是影响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目前,农村的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与城市相比发展不平衡,甚至涉及到人的基本生存权益。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在保障农村生态环境和推进生态产业发展的同时,切实加强农村的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3. 生态保护农民经济可持续生态补偿费至今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渠道。
尽管有一定的生态补偿政策,但是各地的补偿标准存在巨大差异,有些地方的不公正补偿也导致了农村发展的不平衡。
浅析农业部门在河南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助推作用
河南农业2018年第4期(上)由大气、水主要污染物浓度超标指数集成获取。
(二)生态评价生态评价主要表征社会经济活动压力下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采用生态系统健康度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发生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盐渍化和石漠化等生态退化的土地面积比例反映。
二、实例分析(一)河南农业自然资源基本情况河南属暖温带至亚热带,湿润至半湿润季风气候,适宜于农、林、牧、渔各业发展。
全省土地面年河南地表水水资源年河Ⅰ—Ⅲ类水质的断面为16个,占25.8%;Ⅳ类水质的断面为13个,占21.0%;Ⅴ类水质的断面为9个,占14.5%;劣Ⅴ类水质的断面为24个,占38.7%。
可知,劣Ⅴ类水质竟然占比最高。
结合环境评价标准,经统计分析,水源污染物超标指数R>0多次出现。
3.土地资源状况。
河南省耕地地力下降日趋严重,中低产田比重大,约占耕地总面积的60%,而且在中低产田中,瘠、薄、瘦、漏、粘、盐碱化齐全。
目前全省耕地养分失衡的问题相当突出,耕地地力下降已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
经分析,生态指标H>10%在多个地区出现,生态环境面临着严重的压力。
三、河南农业部门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主要着力点河南的生态和环境面临着多项压力,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河南农业部门主要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着力加强耕地质量提升与建设一是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推广深耕深松、保护性耕作,重点推广增施商品有机肥、玉米秸秆粉碎还田腐熟、地力培肥综合技术、绿肥种植四种技术模式。
恢复培育土壤微生物群落,构建养分健康循环通道,促进农业废弃物和环境有机物分解。
二是开展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等工程。
河南在全国率先出台高标准粮田保护条例,加快高标准农田实施步伐。
2016年全省新建高标准粮田31.53万hm 2,累计建设高标准粮田338.33万hm 2。
(二)着力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化使用一是组织开展化肥和农药零增长行动,重点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深入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截至目前,河南省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覆盖了全省所有县级农业生产单位,促进了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动了河南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
农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加强资源环境保护,确保生态安全,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主题,也是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确立了生态文明在新阶段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突出地位,明确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方面和全过程。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与自然最为紧密的生态产业,农业发展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十分深远,必然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领域。
世界农业至今已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发展阶段。
截至改革开放之初,传统农业在我国依然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
之后30多年时间里,我国逐渐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显著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满足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的需求。
然而,受耕地退化与面积减少、水资源污染与水源紧缺、生态功能递减与环境保护不力等不利因素影响,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状况堪忧,农产品产能提升面临很大困难;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兽药和农膜造成的污染成为农业生态系统破坏的主要原因,也成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最大隐患,更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
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农业发展模式遇到了难以突破的瓶颈。
毫无疑问,目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是生态文明建设无法回避的,不彻底解决这些问题,生态文明建设无从谈起。
只有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现代化生态农业发展之路,改善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才能够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 农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领域十八大报告指出,“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
我国农业用地面积是国土面积的主体部分,对生态安全格局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1.1 农业生态系统是我国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生态系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而农业生态系统则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同时受人类影响最大的生态系统。
农业机械化改革在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农业机械化改革在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了当代社会的重要议题。
农业机械化改革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对于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首先,农业机械化改革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依赖于人工劳动,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
而农业机械化改革的推进,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
这不仅大大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还降低了生产成本。
农民可以更加高效地完成农业生产任务,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其次,农业机械化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往往受限于自然条件和人力资源的限制,农民的收入水平普遍较低。
而农业机械化改革的推进,使得农业生产更加规模化、现代化。
农民可以通过机械化农业生产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同时,农业机械化改革也带动了农村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和综合发展。
农民可以通过发展农业产业链,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来源,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农业机械化改革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往往依赖于大量的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对土地和水资源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而农业机械化改革的推进,通过科学合理的农业机械化管理,减少了对土地和水资源的污染。
农业机械化设备的运用可以实现精确施肥、精确灌溉等,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保护了土地和水资源的生态环境。
此外,农业机械化改革还可以有效地解决农作物秸秆的处理问题,减少了农村环境的污染和火灾的隐患。
通过农业机械化改革,农村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最后,农业机械化改革提升了农民的生活品质。
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往往需要农民长时间地从事重体力劳动,生活质量较低。
而农业机械化改革的推进,通过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农民的生活品质。
河南省生态农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河南省生态农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河南省作为中国的一个农业大省,其生态农业的发展问题与对策是十分重要的。
下面就河南省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土地污染严重。
由于长期的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土地出现了严重的污染问题。
农药和化肥的残留对土地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导致土地肥力下降,生态环境恶化。
2.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
农民在生产中普遍存在对农药和化肥过度依赖的现象,不仅浪费了资源,还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一定的损害。
3.农业经营主体单一。
目前农业经营主体以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规模较小,生产经营效益较低,导致农业发展缺乏动力。
4.农产品质量不高。
由于农民对生态农业的认识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农产品的质量往往不如市场需求。
5.市场营销不畅。
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农产品产销对接困难,农民的销售渠道较为单一,市场营销能力较弱。
1.加强土地污染治理。
加大土壤污染治理力度,对于被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污染严重的土地进行修复和整治,提高土地的生态环境质量。
2.推广绿色农业技术。
加大对绿色农业技术的推广力度,引导农民采用环境友好的农业生产方式,减少对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3.培育农业龙头企业。
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农民合作社转型升级,建立现代农业大合作社,促进农业的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业经营效益。
4.加强农民培训和技术指导。
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和技术指导力度,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和对生态农业的认识,增强农民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5.促进农产品流通。
通过建立农产品流通平台,加强与农产品加工企业合作,建立健全的农产品流通网络,提高农民的市场营销能力,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要在河南省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解决存在的问题,需要政府、农业企业、农民共同努力,加大投入力度,改革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经营效益,推动农业现代化。
河南乡村振兴的战略意义
河南乡村振兴的战略意义河南位居中原腹地,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是我国十大农业省份之一,农业资源丰富,农村人口众多。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经济却日趋衰落,乡村空心化严重,乡村小康建设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因此,发展乡村经济,实现乡村振兴,对于河南省的发展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乡村振兴可以促进城乡一体化通过大力发展乡村经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吸引城市人口和资金回流到乡村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
同时,乡村振兴也可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村产业的升级和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推动乡村经济的高效、可持续发展。
乡村振兴可以推动脱贫攻坚河南是贫困人口比较集中的省份之一,脱贫攻坚工作任务很重。
通过发展乡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扩大农村就业,加强农村社会保障,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可以有助于扶贫攻坚工作的开展,减轻贫困地区的贫困压力,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成果。
乡村振兴可以促进生态环境改善乡村振兴也可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农业的发展必然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因此,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基本方向,优化乡村产业结构,推动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保护好乡村的自然生态环境,提高全民环保意识,逐步建设起和谐的生态环境。
乡村振兴可以推进民族团结河南拥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如黄帝文化、商代文明等,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发展乡村经济,保护和传承好民族文化,可以促进多民族的交流和融合,减轻民族地区的矛盾和分歧,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总之,乡村振兴是河南省发展的迫切需求,是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
只有不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扶持和发展乡村产业,促进城乡一体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和传承好民族文化,才能够实现乡村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河南省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生态文明建设对环境保护产业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生态文明建设对环境保护产业的影响和推动作用生态文明建设对环境保护产业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引言:随着全球变暖、资源枯竭等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境保护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关注领域。
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生态文明建设在推动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重点分析生态文明建设对环境保护产业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一、生态文明建设对环境保护产业的影响1. 提升环境保护产业的社会认可度和政府支持程度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是绿色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补偿,这些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通过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和推动,人们对环境保护产业的重要性和意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对环境保护产业的支持和理解程度也进一步提高。
政府部门也会加大对环境保护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提供更多的税收减免、优惠贷款等方面的支持,进一步推动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
2. 拓展环境保护产业的市场空间和需求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实现绿色发展,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这需要大量的环境保护技术和产品。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绿色环保产业的市场需求将大幅增加,环境保护产业的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扩大。
例如,新能源、节能环保设备、环境监测和治理设备等行业将得到快速发展。
3. 促进环境保护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升级生态文明建设倡导绿色发展和循环经济,这就要求环境保护产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升级。
通过提高节能环保技术研发投入,加强对环保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吸收,可以推动环境保护产业实现技术创新和升级。
在政府的政策支持和鼓励下,环保企业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研发,不断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降低环境影响。
二、生态文明建设对环境保护产业的推动作用1. 政策扶持和投资导向生态文明建设为环境保护产业提供了政策扶持和投资导向。
政府将环境保护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出台了一系列环保政策和措施,为环境保护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同时,政府还将加大对环境保护产业的投资力度,引导社会资本进入该领域,提高环境保护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河南农业政策解读
河南农业政策解读近年来,河南省一直致力于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通过出台一系列农业政策来推动农村经济的腾飞。
本文将针对河南农业政策进行解读,为读者全面展示相关政策的内容和意义。
一、农业生产激励政策为了激励农民积极发展农业生产,河南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确保农民拥有稳定的土地承包权,保障其农业生产积极性。
同时,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和示范推广,提升农民的生产技能和科学种植水平。
此外,为了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河南省还出台了农机补贴政策,支持农民购买现代化农机具,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政策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关键一环。
为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河南省加强了对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环节的监管。
一方面,严格实施农业投入品管理制度,对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进行严格检测和管理。
另一方面,加强对农产品市场流通环节的监管,加大对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检查力度,确保农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三、农业科技创新政策河南省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创新,为了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农业科技创新的政策。
首先,加大农业科研项目资金的投入,支持农业科研机构和农民科技示范园的建设。
其次,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同开展农业科研项目,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推广。
同时,鼓励农民参与农业科技创新,提供相应的技术培训和资金支持,促进农业科技的普及和应用。
四、农业保险政策为了减轻农民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河南省推行了农业保险政策。
这项政策对农业生产中的自然灾害风险进行评估和补偿,帮助农民降低生产损失,并提高农业生产的稳定性。
农业保险政策覆盖范围广泛,包括农作物种植、养殖业等多个方面,能够有效地为农民提供风险保障。
五、农村就业政策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河南省还出台了一系列农村就业政策。
通过鼓励农民外出务工、发展农村电商和农村旅游等方式,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增加收入的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农业2018年第4期(上)
现行环境质量标准的对比值反映,由大气、水主要污染物浓度超标指数集成获取。
(二)生态评价
生态评价主要表征社会经济活动压力下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采用生态系统健康度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发生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盐渍化和石漠化等生态退化的土地面积比例反映。
二、实例分析
(一)河南农业自然资源基本情况
河南属暖温带至亚热带,湿润至半湿润季风气候,适宜于农、林、牧、渔各业发展。
全省土地面
年河南地表水下水资源2均水资源年河任目标断面进行监测,结果表明:Ⅰ—Ⅲ类水质的断面为16个,占25.8%;Ⅳ类水质的断面为13个,占21.0%;Ⅴ类水质的断面为9个,占14.5%;劣Ⅴ类水质的断面为24个,占38.7%。
可知,劣Ⅴ类水质竟然占比最高。
结合环境评价标准,经统计分析,水源污染物超标指数R>0多次出现。
3.土地资源状况。
河南省耕地地力下降日趋严重,中低产田比重大,约占耕地总面积的60%,而且在中低产田中,瘠、薄、瘦、漏、粘、盐碱化齐全。
目前全省耕地养分失衡的问题相当突出,耕地地力下降已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
瓶颈。
经分析,生态指标H>10%在多个地区出现,生态环境面临着严重的压力。
三、河南农业部门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主要着力点
河南的生态和环境面临着多项压力,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河南农业部门主要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着力加强耕地质量提升与建设
一是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推广深耕深松、保护性耕作,重点推广增施商品有机肥、玉米秸秆粉碎还田腐熟、地力培肥综合技术、绿肥种植四种技术模式。
恢复培育土壤微生物群落,构建养分健康循环通道,促进农业废弃物和环境有机物分解。
二是开展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等工程。
河南在全国率先出台高标准粮田保护条例,加快高标准农田实施步伐。
2016年全省新建高标准粮田31.53万hm 2,累计建设高标准粮田338.33万hm 2。
(二)着力推进农业投入品减量化使用
一是组织开展化肥和农药零增长行动,重点防治农业面源污染。
深入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截至目前,河南省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覆盖了全省所有县级农业生产单位,促进了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推动了河南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和先进施药机械,加大实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重点推广高效低风险农药。
(三)着力开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一是加快推进畜禽养殖粪污处理,支持建设规模化养殖场粪便处理利用设施和区域集中收集处理中心,推广污水减量、厌氧发酵、粪便堆肥等生态化治理模式。
截至2015年底,河南省共有413个畜
浅析农业部门在河南生态文明
建设中的助推作用
河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 程传江
NONG YE ZONG HENG
农业纵横
河南农业2018年第4期(上)
膜,开展废旧地膜机械化捡拾示范推广和回收利用。
(四)着力推广高效节水农业模式
按照“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要求,推广节水灌溉新技术,加强高标准节水农业示范区建设。
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加大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力度,推广工程节水和农艺节水措施,完善农田灌排基础设施,推广微喷、滴灌、水肥一体化等高效节水灌溉设备。
近年来,河南省共建立了18个高效农田节水示范区,包括水肥一体化、集雨补灌、测墒灌溉三种类型,示范区面积达0.376万hm 2,
夏收和秋收期间,通过完善工作机制、营造舆论氛围、开展督导巡查、实施问责约谈等措施,打开秸秆禁烧工作新局面。
在“疏”上,优先发展秸秆沼气、秸秆饲料、秸秆基料、秸秆肥料等综合利用方式,为秸秆找到合理出路。
2015年,全省秸秆可收集量8000万t 左右,综合利用率达85%。
通过近年来的实施,禁烧工作成绩显著,着火点显著下降,杜绝了秸秆焚烧给大气污染带来的隐患。
(六)利用各地农业资源优势,大力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
着力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发
用玉米+小黑麦+肉牛(羊)养殖”等模式,拉长了农业产业链条,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四、总结
总之,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各行业各机构共同努力,协同配合,形成合力,联动推进,农业部门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部分,在发展河南农业的时,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定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着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河南生态文明建设尽心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