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教案: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高考选考政治一轮课件必修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矛盾普遍性原理及应用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 并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 程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 ,时时有矛盾。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 唯物辩证法的前提,我们 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 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 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坚 持两分法、两点论。反对 片面看问题的一点论。
科技革命与人的存在
当代科技革命对人的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 响,如虚拟现实、社交网络等新兴科技对人的认知和交流 方式的影响,需要进行哲学的反思和审视。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区别
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 盾;而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 作用。
辩证法承认矛盾,主张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而形而上学否认矛盾,用片面的观点看问 题。
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 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而形而上学则否认事物的质变,只承认事物的 量变。
03
认识论在唯物辩证法中应用
实践是认识来源和动力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01
人们的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实践提供了认识的对象和手段
。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02
实践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03
只有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定认识的真理性。
真理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
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他们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 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高考政治 (必修ⅳ)一轮复习 第9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4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区别与联系。
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特殊性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
含义 且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
区
程的始终
别
方法论 要求
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 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 方法解决矛盾
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 侧面各有其特点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联系
矛盾的普遍性(共性)与特殊性(个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①二者是相互联结、相互依存的。一方面,普遍性寓于 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
[答案]A
10
4.“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这首诗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
A.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要善于抓住重点 C.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D.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解析]这首诗的含义是想问题、办事情要集中主要力量, 抓主要矛盾。 [答案]B
11
考点1 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矛盾的含义: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
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
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②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5
(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 ①要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既要从特殊性中去 总结普遍性,又要在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去认识特殊性。②把 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
9
3.下列谚语或俗语与所对应的哲理表述不相符的是( ) A.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B.士别三日,刮目相看——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不能用 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C.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坚持两分法,反对一点论 D.入山问樵,入水问渔——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案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第一课时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 识记矛盾的概念• 把握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及其关系• 理解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这两个属性• 领会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2、过程与方法• 联系生活实际,分析矛盾的含义及其普遍性,理解一分为二的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举例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搜集相关的成语、俗语。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会正确对待矛盾,不回避矛盾,勇于承认、揭露矛盾• 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二、教学重点• 矛盾的含义三、教学难点• 矛盾的同一性•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四、教学过程(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1、矛盾的含义【探究活动1】课本第67页●爱因斯坦给光下的定义包含了什么哲学道理?●“自然界喜欢矛盾”,这里所说的“矛盾”是什么意思?2、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1)同一性(2)斗争性【探究活动2】课本第68页(上)●善恶、有无、难易、高下等为什么可以相互依存?●治乱、强弱、祸福、荣辱等为什么可以相互转化?3、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1)区别: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2)联系:①②③【探究活动3】课本第68页(下)●猫和老鼠是怎样在竞争中共同生存下来的?●你还能举出生物界的其他事例吗?【探究活动4】课本第69页(上)●以上说法包含了什么哲学道理?●生活中和自己联系最多、关系最密切的亲人和朋友,往往也是同自己发生矛盾最多的人,这是为什么?(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矛盾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1)事事有矛盾(2)时时有矛盾(3)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
【探究活动5】课本第69页(下)●每一事物中都存在着矛盾,你能举出实例吗?●你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过哪些矛盾?2、矛盾特殊性原理(1)不同事物有不同矛盾(2)同一事物在它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矛盾(3)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各有其特点【探究活动6】课本第70页●上述事实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量体裁衣”等,都体现了针对矛盾的特殊性而采取不同的办法,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成语?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2)运动、变化、发展三者之间的联系:运动包括着 变化和发展,有运动才会有变化和发展;发展是运 动、变化的更高层次,揭示了物质世界运动、变化 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三个概念都表明事物不是绝 对静止的,不是凝固和僵化的。事物的联系构成运 动,运动引起变化,变化推动发展。
真题演练 1.在上海世博会海南活动周里,海南馆共展演和展 示了 13 个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中,黎锦 技艺特别吸引人的目光。人们对色彩艳丽、做工精 良的黎锦赞叹不已,但又为其 “ 养在深闺人未知 ” 而感到可惜。由于后继乏人、工艺落后、图案设计 较为陈旧单一,不太符合现代人的需求,堪称中国 纺织史上的 “ 活化石 ” 的黎锦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
(3)质变不能等同于发展。因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 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质变作为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包含两种情形:一 是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上升性的根本变化;另一种 是倒退性的根本变化。发展属于第一种质变,不能 把任何质变都看成是发展。
真题演练
1.(2013江苏)智齿是人的第三大臼齿,用于切割食物。 现代人的饮食比古人的软,也更容易咀嚼,颚部因此 变小,智齿往往长不出来。有科学家认为,智齿将随 着时间的推移而最终消失。这一现象蕴涵的哲学道理 是( A )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观和发展观”的知识,分析 如何才能让黎锦技艺焕发生命力?
【答案】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继承 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吸取传统技艺的优点,保护好这 一文化遗产,是让传统技艺焕发生命力的前提。同时, 培养传统技艺传承人,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现 代人的需要,多管齐下传承传统技艺。②一切事物是 变化发展的,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要让传统技艺 焕发生命力,还要立足实践,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发 展,推陈出新,使之更符合现代人的时尚需求。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课件-2024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D.③④
漫画未体现事物发展有曲折性,故①排除。漫画讽刺了孤立、片面看问题的形而上学,这给我们的 哲学启示是事物联系是多样的,要用长远的眼光看问题;要全面地看待事物,故②③符合题意。事 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故④表述错误。故本题选C。
变式1 (2021·北京高考)浅溪曲涧,步石几点。汀步本是小溪中的渡水设施,现在被广泛应用于园林,
2.矛盾的基本属性:
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 的两种基本属性。 (1)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表现: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 体中。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2)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斗争性是绝对的。
2、(2023·山东·统考高考真题)月亮门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开设在院墙上的园弧形
洞门、因其形如一轮满月而得名。月亮门通常与云墙配合使用,在波浪形的云墙上
开设门洞,看上去如同月亮在云间穿行。由于寓意美好且形态优美,月亮门的营造
案例远传海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月亮门与云瑞给人美的享受是主体活动对客体的积极意义 ②人们对团圆的美满期盼通过月亮门的设计造型表达出来
4.(2023·北京·统考高考真题)诗歌,是诗题和诗句的统一体,“先赋诗”和“先立题”分别代表 了两种不同的创作路径。有些诗歌是即兴而作,诗人有感而发,赋诗之后再为其立一标题,有的诗歌 则是因题而起,诗人先定立诗题,然后围绕题目构思诗歌的格律和内容,无论是“先赋诗而后立题”, 抑或“先立题而后赋诗”,最终都指向诗题与诗句的契合。 从哲学角度,分析“赋诗”和“立题”的关联。
高中政治3.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案(新人教版)
高中政治3.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案(新人教版)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一、综合解说【地位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它是按照世界的本来面貌如实地反映世界的状况。
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思想方法。
联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问题的根本方法。
唯物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勇于批判,不断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因此,本单元在全书中处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我们学习唯物辩证法原理就是分清什么是唯物辩证法,什么是形而上学,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形成辩证的思想方法,树立创新意识。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1)矛盾的含义(2)矛盾同一性、斗争性的含义(3)矛盾普遍性、特殊性的含义(4)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含义◇理解(1)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2)矛盾普遍性原理(3)矛盾特殊性是区别不同事物、区分事物发展不同阶段的根据(4)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5)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6)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7)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分析(1)联系实例,分析矛盾含义和矛盾普遍性含义(2)联系生活实例,分析矛盾特殊性含义及方法论意义(3)运用实例说明,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及方法论意义(4)结合现实生活,分析说明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2、能力目标(1)通过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含义的学习,提高比较分析能力(2)学会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分析问题,以提高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3)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4)提高全面的、一分为二的分析问题的能力(5)提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学会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2)培养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的意识(3)自觉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分析现实问题(4)坚持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认识事物二、【重点、难点】:1、茅盾的概念;2、茅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3、主次茅盾与茅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三、【整体感知】:通过学习,同学们将明确矛盾即对立统一观点、矛盾普遍性原理、矛盾特殊性原理、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以及与之相应的方法论,从而学会全面的、辩证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政治必修4《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高中教案
政治必修4《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高中教案政治必修4《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高中教案通过关于矛盾的故事导入,提高学生学习矛盾观的兴趣;通过矛盾普遍性的学习,提高用矛盾分析法分析自身生活学习的自觉性;通过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学习,增强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解与认同,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下面和本文库一起看看有关政治必修4《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高中教案。
政治必修4《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高中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矛盾的含义,初步懂得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
2.能力目标能根据提供的材料,概括哲学观点,能运用知识分析生活事例,培养个别到一般,一般到个别的哲学思维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思维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矛盾的含义(2)教学难点: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步骤一、故事导入,目标定向。
通过口述和幻灯片展示:九道门的故事,提出问题:材料中的男子能找到女朋友吗为什么学生回答: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教师引导:用哲学语言回答就是世界是矛盾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引出课题)让学生齐读本课的学习目标,进行目标定向。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定向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明白本课学什么,怎么学,达到怎样的学习效果。
教学过程步骤二:学案引领,自主学练。
通过课前预习案,让学生自主查漏补缺,并用幻灯片展示各小组要完成的任务。
让学生带着任务自学。
教学过程步骤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组内同学对探究问题进行互相交流,并派出一位同学进行板演。
探究的问题:(一)、问题探究一:多媒体展示:漫画"他敢剪吗"1、他为什么不敢剪2、通过这个事例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二)问题探究二:多媒体展示:材料"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教案:必修4第9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了解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动力也是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所以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 2.理解矛盾的含义。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提示】(1)“两个方面”不是任意的两个方面,而是构成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2)“两个方面”是具体的、多样的,不局限于“好”与“不好”两个方面。
【拓展】哲学上所讲的矛盾和生活中所讲的矛盾(1)第一种情形:生活中讲的矛盾,如人与人的矛盾、阶级与阶级的矛盾,其实是矛盾双方斗争性的具体体现。
(2)第二种情形:生活中讲的矛盾,还包括人们语言表述上的矛盾(如成语故事“自相矛盾”中所寓),这是逻辑矛盾。
哲学上讲的矛盾是事物固有的对立统一关系,而逻辑矛盾是人们主观思维上的前后不一致,二者有着天壤之别。
关于矛盾基本属性的两大方法论第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种转化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不利的,我们应当促进有利转化,防止不利转化。
第二、矛盾双方的对立性和同一性不可分割,我们应当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
【联系实际】第一种情形如“谦受益,满招损”。
第二种情形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 4.理解矛盾普遍性及其指导意义。
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1)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2)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这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坚持一分为二的全面分析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片面观点(一点论)。
【提示】(1)矛盾既是普遍的,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不能说任何两个事物都构成矛盾的双方。
高三第一轮复习-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1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老子
“没有那些非正义的事情,人们也就 不知道正义的名字”。 ——赫拉克利特
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 包含,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 “失败是成功之母” •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唉; 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 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1、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原理
• 原理内容: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 方法论: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即要一分为二看问题。 2、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 (1)同一性: • (2)斗争性: • (3)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①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②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 化和发展。
关系,因此也就谈不上他们之间的相互 排斥与斗争。
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 发展。
(4)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区别: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联系:
①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②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 化和发展。
矛盾原理方法论归纳:
1、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原理 2、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3、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4、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
6、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原理
7、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原理
1、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方法论: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即要一分为二看问题。 注意: 不能把哲学矛盾与逻辑矛盾混为一谈 逻辑矛盾——人们在叙述问题、回答问 题时出现首尾不一、相互打架的现象; 哲学矛盾——指客观事物本身存在的既 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关系及其运动过 程。 哲学矛盾无处不在,逻辑矛盾可以避免。
高三一轮哲学复习第九课1: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学会感激——凡事感激 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 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双腿; 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 感激蔑视你的人,因为他觉醒了你的自尊; 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该独立; 凡事感激,学会感激,感激一切使你成长 人。
典型案例分析
1、“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矛盾双方相互依赖; 2、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符合对立统一规律。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的两个方面相互联系共存于一 个统一体之中。 3、苦尽甘来、乐极生悲、因祸得福、吃一堑,长一智。 ——矛盾双方相互转化 (相互贯通,一定 条件下); 4、教学相长——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5、 一劳永逸 这是违背对立统一规律的形容词。不能把劳和逸割裂开来。正确的应该是有劳有逸, 劳逸结合。 6、物极必反; 7、否极泰来; 8、乐极生悲; 9、因祸得福; 10、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11、吃一堑,长一智; 12、失败是成功之母: 13、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14、居安思危——要从矛盾双方相互转化方面来看问题,要善于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 15.“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
典型案例分析
• • • • 1、见微知著; 2、一叶知秋,一燕知春; 3、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阳的光辉; 4.万变不离其宗——矛盾的特殊性不能离开矛盾 的普遍性。 • 5、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 殊性的辩证关系。 • 6、白马非马——割裂事物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以矛盾特殊性来否认矛盾的普遍性。
在复杂事物的许多对矛盾中 同一矛盾的矛盾双方中 对复杂事物的发展方向 起决定作用 抓住重点, 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对某一事物的 性质起决定作用 着重把握矛盾的 主要方面,抓主流。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第一课时对立统一原理广德三中高三政治备课组复习目标1、了解矛盾在整个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2、掌握并应用矛盾即对立统一原理方法论3、理解矛盾所固有的两个基本属性和矛盾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考点回顾一、矛盾在整个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根本内容是,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提供了一切现存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
认识世界就是认识矛盾,改造世界就是解决矛盾。
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二、对立统一规律1、含义: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
矛盾即。
2、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是,矛盾的统一属性是。
1)矛盾的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依赖,,双方共同处于一个共同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并。
2)矛盾的斗争性。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3)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同一以为前提,没有,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斗争性之中,并为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疑难解析: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是考查较为普遍的知识点,多出于选择题,难度较大,考生须熟练掌握。
在应试中,同一性属性的判断应该可简单概括为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和双方相互转化,而斗争性的属性可概括为矛盾双方的差别和对立。
另外存在的误区是我们往往认为是同一性或者斗争性单方面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应该是矛盾双方既同一又斗争,即既对立又统一才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
对立统一原理矛盾即对立统一,要求我们坚持一分为二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3.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课件-2025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思考:下面两组说法中哪些体现了主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哪些体 现了矛盾主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主要矛盾
➢ 一国两制不会改变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
主次方面
➢ 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
作重中之重。
主要矛盾
➢ 和平是时代主题,但局部战乱仍然存在。 主次方面
➢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主要矛盾
课堂巩固
漫画《你敢吗》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①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并为斗争性所制约
D
②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
③要防止矛盾的同一性向斗争性转化,守住底线
④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真题演练
1.(2022·广东高考真题)下图漫画“当你阻碍别人前进的同时,无疑切断了自己
原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相互对立、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就是 对立统一)。 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与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 争性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的同一;(同 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矛盾的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 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 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方法论: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既要在对立中把握 统一,又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要积极创造条件,促使矛盾双方向有利的方 向转化
“重点、中心、关键、核心、根本、要 害、首要、首位、第一、突破口、重中 之重”等词语。 (注重处理问题强调抓、解决)
一个矛盾统一体(简单事物)内部的两 个方面,一个是主要方面,另一个是次 要方面
高考政治 一轮复习 单元15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考点 矛盾的同 性和斗争性
社会建设统一起来”的观点。
答案: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对立性和统一性是矛盾所固有的 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 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 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②古村 落的保护与经济社会建设既对立 又统一,两者存在经济社会建设 与特色文化传承的互补性等内在 同一性,对古村落进行保护与合 理开发,可以促进当地的经济社 会建设。③但在资金使用、古村 落内的建房等方面,也存在着古 村落保护与改善当地农村生产生 活条件等矛盾,只有有效解决两 者的矛盾,才能做到既保护古村 落,又促进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 因此,“在当前加快推进城镇化 进程中,必须把古村落保护和经 济社会建设统一起来。”这一观 点是正确的。
解析: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考查 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在明确 教材具体内容的基础上,围绕 机器人和人的关系,用矛盾即 对立统一、矛盾的同一性、矛 盾答的案斗:争性①等斗知争识性分和析同说一明性机是矛 器盾人的和两人个的基关本系属即性可。。②矛盾的斗 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 互斗争的属性。机器人与人存在 对立的一面,机器人的使用会造 成一些工作岗位的减少,致使一 些人失业。③矛盾的同一性是指 矛盾双方的相互依赖、相互贯通。 机器人与人存在相互统一的一面, 机器人是由人制造和使用的,机 器人的使用创造了新的就业岗位, 要求人提高自身素质,管好用好 机器人。
视野拓展
下列成语、俗语或名言各包含什么哲学道理?
1.居安思危
矛盾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 下相互转化
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音声相和,前后相
随
矛盾同一性,矛盾双方依赖
3.乐极生悲
矛盾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 下相互转化
4.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矛盾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 排斥、相互对立
XX届高考政治第一轮考点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专项复习教案
XX届高考政治第一轮考点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专项复习教案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考纲考点解读】明确考纲(1)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课程标准了解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理解矛盾的基本属性;理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说明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解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备考指要多以选择题、主观题形式考查。
分析社会和谐并不意味着否认矛盾;运用矛盾特殊性的原理,分析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运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分析我国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主张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分析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当前的经济形势,如何全面看待我国改革开放31年等;说明XX年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哲学依据。
说明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定要因地制宜;说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哲学依据【考点精讲精析】考点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一.知识梳理1.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1)矛盾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①矛盾的含义: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而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②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2)矛盾的同一性①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②它有两方面含义: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3)矛盾的斗争性①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②矛盾的斗争性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4)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①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2020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品教案:3.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必修4)
第三十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考点展示]1.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核心考点一矛盾就是对立统一1.正确理解矛盾的含义(1)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2)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不能认为对立统一是矛盾的双方。
提醒哲学上所讲的矛盾≠生活中所讲的矛盾(矛盾双方斗争性的具体体现);哲学上所讲的矛盾≠逻辑矛盾(人们主观思维上的前后不一致)。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区别与联系同一性(统一性) 斗争性(对立性)区别含义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表现一定条件下相互依赖、相互贯通(渗透、包含),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区别、相互排斥相互转化条件相对的,有条件的绝对的,无条件的联系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为同一性所制约。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对立统一规律提示关于矛盾基本属性的两大方法论:第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种转化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不利的,我们应当促进有利转化,防止不利转化。
第二,矛盾双方的对立性和统一性不可分割,我们应当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动态发布命题特点2012浙江高考·282012海南高考·232011广东高考·342011浙江高考·302011天津高考·7以漫画形式考查矛盾概念成为最近两年考查的重点,值得我们注意。
题型既有客观题,也有主观题。
解答此类试题,首先应该找出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其次立足对立统一的内涵,全面分析材料。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53讲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高三必修4政治教案
第53讲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一、教学目标三、问题探究问题一:对矛盾的基本属性的理解1.访问韩国时在首尔大学发表演讲说,中国太极文化由来已久,韩国国旗是太极旗,我们最能领会阴阳相生、刚柔并济的古老哲理。
阴阳相生、刚柔并济能佐证矛盾双方①相反相成,是同一性与斗争性的统一②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③相互对立,斗争性是事物发展的源泉④相辅相成,通过消除斗争实现和谐共处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2.近段时间,全国多个地区接连发生多起重特大生产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对此高度重视,他指出,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
这要求我们必须A.在矛盾的斗争性中把握矛盾的同一性B.在矛盾的同一性中把握矛盾的斗争性C.树立经济效益至上的价值观D.坚持相对静止的观点归纳总结:问题二:对矛盾具有普遍性的理解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蕴涵的哲理是A.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B.矛盾具有普遍性C.矛盾具有特殊性D.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归纳总结:问题三:对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的理解4.在传统京剧表演中,同一类型角色的表演有大体一致的程式,就像唱歌、奏乐要遵循一定的乐谱一样。
京剧演员在表演中要遵循一定的程式,又要努力创造富有特色的角色。
这一艺术要求蕴含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普遍性是特殊性的前提B.矛盾普遍性是特殊性的表现C.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D.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5.对于改革试点工作,中央确定基本原则和主要政策,由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办法。
各地要充分调研、多方论证、周密测算,提出切实可行的试点方案。
这段话主要强调了A.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矛盾的特殊性寓于矛盾的普遍性之中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矛盾的特殊性中包含着矛盾的普遍性归纳总结:问题四:区分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6.一位哲学家说过:“人在饥饿时只有一个烦恼,吃饱以后就会生出无数烦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十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考点展示]1.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核心考点一矛盾就是对立统一1.正确理解矛盾的含义(1)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2)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不能认为对立统一是矛盾的双方。
提醒哲学上所讲的矛盾≠生活中所讲的矛盾(矛盾双方斗争性的具体体现);哲学上所讲的矛盾≠逻辑矛盾(人们主观思维上的前后不一致)。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区别与联系同一性(统一性) 斗争性(对立性)区别含义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表现一定条件下相互依赖、相互贯通(渗透、包含),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相互区别、相互排斥条件相对的,有条件的绝对的,无条件的联系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为同一性所制约。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对立统一规律提示关于矛盾基本属性的两大方法论:第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种转化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不利的,我们应当促进有利转化,防止不利转化。
第二,矛盾双方的对立性和统一性不可分割,我们应当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1.下面漫画告诉我们的哲理是()A.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B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C.矛盾双方相互贯通D.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答案 C解析漫画的意思是:上帝要使一个人遭难,总是让他忘乎所以,强调了祸与福的相互转化,故C符合题意。
A讲的是矛盾的普遍性;B讲的是矛盾的特殊性;D讲的是矛盾的斗争性,均不符合题意。
2.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王选说过,一个人献身于学术就没有权利再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必然会失掉常人所能享受的一些乐趣,也会得到常人所不能享受到的一些乐趣。
下列选项中,与王选的观点一致的有()①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②鱼和熊掌不可兼得③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④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答案 A解析王选强调了得与失的辩证关系,他认为献身于学术虽然会失掉一些乐趣,但也能得到另外的乐趣,故选①②。
③④都只强调了奉献,不选。
核心考点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矛盾具有普遍性(1)含义: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
(2)方法论: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提醒“事事有矛盾”并不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时时有矛盾”并不意味着矛盾永远无法解决。
2.矛盾具有特殊性(1)矛盾特殊性的含义: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2)矛盾特殊性的具体表现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点拨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表现上的对应关系3.全面理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含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2)地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也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3)怎样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①坚持矛盾普遍性原理为指导。
只有在承认矛盾的前提下,才能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②要全面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不仅要具体分析不同事物的矛盾的特殊性,还要具体分析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的特殊性以及矛盾双方各自的特殊性。
③要在运动中把握事物的矛盾。
4.正确理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区别含义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特征同类事物的共性每一个事物的个性方法论要求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找到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联系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相反的方面转化。
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提醒(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不是“多数和少数的关系、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不能说普遍性包含特殊性。
因为各种特殊性、个性是千差万别、丰富多彩、具体生动的,而普遍性、共性是抛开了事物各自特殊的东西,抛开了许多丰富多彩、具体生动的个性、特殊性,只是概括了、抽象出它们共同的本质。
核心考点三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1.主次矛盾与矛盾的主次方面区别联系含义方法论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都要求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无论是主要矛盾还是次要矛盾都存在着矛盾的主次方面次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善于把握事物的本质和主流矛盾的次要方面在事物内部居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不能忽视支流注意我们重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并不是说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发展不重要。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所以不能忽视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
2.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是唯物辩证法关于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两点论重点论区别内容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反面一点论均衡论联系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要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3.矛盾分析法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主要包括:(1)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
(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4.矛盾观的主要原理(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要求我们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统一,防止片面性。
(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要求我们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要求我们既要善于从矛盾的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又要善于在普遍性的指导下去研究特殊性,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
(5)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
要求我们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
既要反对不分主次,又要防止单打一。
(6)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
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反对把矛盾双方同等看待,更不能颠倒矛盾主次方面、混淆事物性质。
(7)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
5.当今中国正处于大转型时期,财富的持续增长、社会的不断变动,激发出空前活跃的思想,维权意识日益增强、利益诉求更趋多元。
此时,只有共同的社会认知、道德理念、行为规则,才能保证思想的交锋、价值的角力、利益的博弈不至于沦为撕裂社会秩序的负资产,而成为推进社会前行的正能量。
从哲学角度看,寻找我们社会的正能量() A.就是要抓主要矛盾B.就是要统筹兼顾C.就是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D.就是不要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答案 C解析能量的正负之分属于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关系,而不属于主次矛盾的关系,故选C,不选A、D。
材料强调的是抓主流,而不是强调全面地看问题,B不选。
6.当今,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时代的潮流,但国际形势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犹存,国际和地区热点此起彼伏,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依然影响和制约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广大发展中国家发展势头不断增强,但仍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
这里体现的哲学思想是()①矛盾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②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③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④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答案 D解析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主流没有变,故选③④,不选①;②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选。
易错点1事物都有两点,即优点和缺点提醒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都有两点,但事物的两点是多种多样的,不能简单概括为优点和缺点。
矫正训练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蕴涵的哲理是() A.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B.矛盾具有普遍性C.矛盾具有特殊性D.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答案 B解析悲欢、离合、阴晴、圆缺都体现了矛盾的双方,“古难全”说的是悲欢、离合、阴晴、圆缺从古到今一直存在,即矛盾具有普遍性,选B。
易错点2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提醒矛盾的普遍性是事物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的个性,应该是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矫正训练2对于改革试点工作,中央确定基本原则和主要政策,由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办法。
各地要充分调研、多方论证、周密测算,提出切实可行的试点方案。
这段话主要强调了() A.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矛盾的特殊性中包含着矛盾的普遍性答案 D解析各地要在中央基本原则和主要政策的指导下,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办法,这体现的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A没有全面表达题意。
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矛盾的特殊性中包含着矛盾的普遍性,B错误,应选D。
易错点3不能区分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提醒正确区分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矫正训练3一位哲学家说过:“人在饥饿时只有一个烦恼,吃饱以后就会生出无数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