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电子工业大学 实验室开放情况一览表

合集下载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新一轮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名单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新一轮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名单的通知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新一轮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办公室•【公布日期】2024.01.19•【字号】•【施行日期】2024.01.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公布新一轮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名单的通知各高等学校:根据广西高等教育“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要求,经学校申报、专家评审、现场考察和整改验收,现将新一轮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名单(共95个,详见附件1)予以公布,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各依托高校要认真履行重点实验室建设主体责任,严格依照《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办法》要求和申报时所作出的承诺,将实验室建设和基本运行经费纳入学校年度预算,为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发展提供场地、人员、经费等条件保障,坚持“四个面向”和科教协同,强化绩效考核,引导实验室为广西科教振兴、产业振兴、乡村振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各依托高校要加强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过程管理,指导重点实验室围绕国家战略需求、聚焦区域优势资源和产业开展有组织科研,并于每年12月20日前通过“广西高校科研管理与服务云平台”(网址:https://)将学校的年度考核情况及重点实验室的年度报告报我厅备案。

2025年建设期满后,我厅将组织验收,对验收未通过的予以通报,并取消其立项建设资格。

对评估为优秀的实验室我厅将给予奖励,并优先推荐申报更高级别重点实验室。

三、在上一轮建设优化调整以及整改验收后,部分高校重点实验室因已升格为省部级等高级别实验室,或因人员场地任务重叠、未实际建设运行、整改核验未通过等原因,未纳入新一轮立项建设名单(具体名单见附件2),不再纳入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序列,不得再以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的名义开展活动。

附件:1.新一轮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名单2.退出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行列的实验室名单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办公室2024年1月19日附件1新一轮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名单附件2退出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建设行列的实验室名单。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概况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概况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是全国四所电子科技大学之一,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共建高校,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始建于1960年,1980 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桂林电子工业学院,2006年更名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学校先后隶属于第四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机械电子工业部、中国电子工业总公司、信息产业部。

2000年管理体制转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

建校以来,学校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1990年,江泽民总书记亲临学校视察,并题词“为发展电子工业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学校学科繁荣,特色鲜明。

现设有22个学院(教学部),并设有研究生院。

现有广西重点学科16个,其中广西优势特色重点学科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信息与通信工程、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3个,有工商管理硕士(MBA)、工程硕士(含11个工程硕士领域)2类专业学位授权点;本科专业60个。

近年来获得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6个,广西区级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项目1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项目2项,广西区级精品课程26门。

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经成为一所以工学为主,电子信息学科和国防军工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理、管、经、文、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在区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大学。

学校名师荟萃,英才云集。

现有在职教职员工26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400多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近900人,博士学位教师300余人。

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9个,广西人才小高地3个,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7个,广西高校创新团队1个。

教师队伍中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中科院“百人计划”人选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4人、广西“八桂学者”7人、广西优秀专家8人、广西特聘专家3人、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12人、广西教学名师9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0人,目前有150多人次进入国家级和省部级各类高层次人才行列。

桂林电子工业大学 89(1)选课通知

桂林电子工业大学 89(1)选课通知

校教[2008]13号关于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的选课通知各院(系)、教学实践部及学生班:定于本学期第18-19周上网选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的课程,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1、选下学期课程之前,学生应对本学期已修课程进行评教。

2、选课网址:进入校园网主页点击网上本科教务系统――学生选课系统――输入用户名及口令,即可进入选课界面。

3、选择课程时,应严格按照本专业、本年级的《本科培养方案》、《教学执行计划》和课表说明栏的要求,注意先修后续课程的关系,同时还应特别注意区分东校区和尧山校区的上课时间及地点,以免误选。

填好《选课申请表》,经指导教师检查并签字后,再上网选课。

4、选“公共任选”和“人文素质”课程时,不能选与本专业教学计划中必修课、专业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同名或相类似的课程。

同时还应注意同一名称的课程,若课程性质已变动,不能重复选修。

5、原不及格课程(含实验)需再次选课学习的,必须上网选定。

大五、大六的同学也应在规定时间内选课并办理注册交费手续,否则将视为自动退学。

6、所有实验课都必须在实验选课系统中选定,同时,对独立设课的实验课程,还应作为一门课程在理论课表中选定,否则无法登陆成绩。

7、对超容量的课程及课号仍采用电子抽签方式,请同学们注意自己的选课时间,并在抽签后,及时补选或改选课程,同时注意查看课表中有实验的课程,其理论课与实验课是否相符,不符的应尽早调整。

8、所有与选课有关的环节(包括实验及补选、改选、退课等)均应在选课系统开放的时间内完成。

下学期开学后两周内,应再上网核实已选的课表。

选课系统关闭后,凡因学生个人原因造成课程漏选、错选或漏退、错退等情况,有关部门不再受理。

9、被给予“退学警告”的学生由各院(系)年级办专门指导选课。

各院(系)应组织指导教师认真学习学分制及选课的有关规定,及时解决学生选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0、请各院(系)根据下列附表落实选课地点,以便安排好学生选课。

桂林电子工业大学 附件:基础实验室预算表_近代光学

桂林电子工业大学 附件:基础实验室预算表_近代光学

联合变换相关图像识别 光学传递函数的测量和成像系统 像质评价 光交叉连接(OXC)实验 电子散斑干涉仪
附件:
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基础实验室建设项目
设备购置支出预算表
项目名称:近代光学经典实验基础实验室
项目分类 合 计 北京大恒公司近代光学经典实验设备 北京大恒公司近代光学经典实验设备 型号 数量 60 4 4 单价 金额 268.00 44.52 11.13 1.48 5.92 中央财 地方财政及 政拨款 自筹配套 134.00 134.00
单位:万元
备 注 近代光学实验项目 近代光学实验项目 近代光学实验项目 近代光学实验项目 非线性光学实验项目 近代光学实验项目 近代光学实验项目 非线性光学实验项目 激光原理与技术实验 近代光学实验项目
4 13.00 52.00 北京大恒公司近代光学经典实验设备 4 6.35 25.40 北京大恒公司近代光学经典实验设备 8W Air-cooled Disk Laser, Q-switched, 4 13.77 55.08 YAG晶体激光器 1064nm,Including power supply f-p 8 0.40 3.2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布里-珀罗(F-P)标准具 OSM-400VIS/NIRU 4 4.61 18.44 光谱仪 BBO,KDP,β-BaB2O4等 8 0.80 6.40 非线性光学晶体 2 10.70 21.40 双通道Boxcar(美国) Boxcar(取样积分器) 18 1.98 35.64 HLD-MCZ-III 微机塞曼效应实验仪 注:单价在100万元人民币(含100万元)以上的大型贵重仪器设备购置项目,须附同行专家的论证报告

学校名称(盖章)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校主管部门广西

学校名称(盖章)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校主管部门广西

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12 年 3 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
为本科院校。学校现有 17 个教学单位,23 个本科专业、36 个高职高专
专业,全日制在校生 13000 人。
学校简介和 历史沿革 (300 字以内)
学校占地面积 73 公顷,校舍总建筑面积 35 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 备总值 1.1 亿元,各类实验室、实训基地 62 个。现有专任教师 613 人, 其中高级职称教师 204 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 367 人。学校连续多年 被评为“广西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09 年被授予
2.申请表限用 A4 纸张打印填报并按专业分别装订成册。 3.在学校办学基本类型、已有专业学科门类项目栏中,根据 学校实际情况在对应的方框中画√。 4. 本表由申请学校的校长签字报出。 5.申请学校须对本表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2-
1.普通高等学校增设本科专业基本情况表
专业代码
120701
专业名称
工业工程
1.普通高等学校增设本科专业基本情况表 2.学校基本情况表 3.增设专业的理由和基础 4.增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5.专业主要带头人简介 6.教师基本情况表 7.主要课程开设情况一览表 8.其他办学条件情况表 9.学校近三年新增专业情况表
-1-
1.本表适用于普通高等学校增设《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 录》内专业(国家控制布点专业除外)。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注:专业平均年招生规模=学校年本科招生数÷学校现有本科专业总数
-4-
3.增设专业的理由和基础
(简述学校定位、人才需求、专业筹建情况) 一、学校定位 以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为主,逐步发展留学生教育,力争获得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的

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大事记

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大事记

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大事记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大事记(1960年~1979年)◆1960年2月,第一机械工业部以(60)机密教字第5243号文批准在桂林建立桂林机械专科学校,培养国民经济急需的机械和电子专业专科人才。

◆1960年3月,桂林机械专科学校筹备处正式成立,筹备处负责人为张家骏、倪锡英两位同志。

◆1960年4月,桂林机械专科学校和桂林技工学校合并,成立桂林机械专科学校,学校附设中专部和技工部。

◆1960年9月15日,桂林机械专科学校成立大会召开。

◆1960年11月,桂林机械专科学校划归第三机械工业部领导。

◆1961年6月,根据第三机械工业部教育局下达的精简下放指示,学校撤销技工部。

◆1962年4月,第三机械工业部决定将桂林机械专科学校更名为桂林机械工业学校,学校由专科改为中专。

◆1964年,学校研制生产出C615车床。

中共桂林市委黄云书记来校出席庆祝大会,宣布广西结束了不能生产齿轮传动车床的历史。

◆1964年,教学法研究委员会成立,不定期出版《教学研究》、《教学经验汇编》、《学习方法汇编》和《教学简讯》等刊物。

◆1964年,学校划归第四机械工业部管理。

◆1965年,机械制造专业105班和106班进行半工半读的试点。

◆1965年8月,第四机械工业部发文(部(65)四计字3399号文),将学校改建为既是学校又是工厂,既出人才又出产品的体制。

◆1965年底,学校组织83人到南京第十四研究所接受N-353雷达产品的生产技术。

◆1966年初,"文化大革命"的风暴袭击了全国电子工业中等专业学校。

从1966年至1971年期间学校被迫暂停招生。

◆1972年春,学校恢复办学并更名为桂林无线电学校。

◆1972年,学校图书馆建成。

◆1973年至1976年,学校共招收四届工农兵学员956名。

◆1974年,学校恢复工会组织。

◆1976年,学校设立学生科,主管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1977年,学校参加全国高校、中专校统一招生录取工作。

高校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探讨

高校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探讨

高校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探讨[摘要]高校实验室是教师进行实践教学和学生进行实践学习及开展各项课外科技活动的重要场所。

随着实验教学改革的深入,学校提出了实验室开放的要求,文章对目前高校开放实验室产生背景、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进而从开放实验内容、开放形式、开放实验考核及经费等几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开放内容[作者简介]王宇英(1976- ),女,江苏江阴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实践教学科科长,高级实验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秦兴国(1984- ),男,广西临桂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教学实践部,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嵌入式应用和可信代码自动生成。

(广西桂林 541004)[课题项目]本文系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第四批立项委托项目“以电子设计竞赛推动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之一。

(课题编号:2008w024)[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3-0158-02实验室是高校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主要场所,近年来,随着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创新性实验项目、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等改革的深入,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和实验室管理方式已不能满足需求,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应运而生,且已被高校广泛采用。

开放实验室是指时间开放,学生可自主确定做实验的时间;内容开放,学生可自主确定实验内容,或在教师指定的范围内选定实验内容;对学生的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开放。

但据笔者的调查,目前有很多高校的开放实验室仅仅停留在实验室开门时间延长,没有很好地发挥开放实验室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

本文对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的产生、实验室开放的意义、实验室开放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并就实验室开放内容和管理模式等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看法。

一、开放实验室产生的背景高校实验室是教师进行实践教学和学生进行实践学习及开展各项课外科技活动的重要场所。

桂林电子工业大学 发文:管理办法

桂林电子工业大学 发文:管理办法

校教[2008]18号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教育部“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效果,进一步推动我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我校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组织与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我校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遵循的原则是:“学校主导、专家引导、学生主体、注重实践、突出创新、贵在实效”。

参与“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学生要对科学研究或创造发明有浓厚的兴趣。

学生在兴趣驱动下,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自主设计实验、自主完成实验、自主管理实验项目。

要注重创新性实验项目实施中的过程培养,强调项目实施过程中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团队合作和创新实践方面的训练。

第三条“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由学校统一组织实施,纳入学校教学体系。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四条学校成立“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领导小组”(简称“领导小组”)和“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专家委员会”(简称“专家委员会”)。

“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任副组长,成员包括教务处、科技处、学生工作处、校团委、财务处、国有资产管理处等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是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领导机构,负责研究、制定有关政策,组织项目申报,监督实验计划项目的经费使用情况。

“专家委员会”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任组长,教务处、科技处的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各学院(系、部)分管院长(主任)和部分科研水平较高的骨干教师,负责项目的申报评审、中期评估、结题验收和提出奖励建议。

第五条“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教务处,负责项目申报、评审、运行、验收、经费管理等具体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六条学校成立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基地,设立专门组织机构,负责组织落实创新性实验项目所需的设备、器材、场地,并提供技术支持和其他服务。

第七条各学院(系、部)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负责本学院(系、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组织领导、项目申报、中期评估和结题验收工作。

桂林电子工业大学 发文:实施方案

桂林电子工业大学 发文:实施方案

校教[2008]19号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第一期“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方案根据《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管理办法(试行)》精神,为了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逐渐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其创新实践的能力,特制定此实施方案。

一、申报要求⒈立项要求:(1)申请立项的“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必须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选题、自主设计的研究项目。

选题要求思路新颖、目标明确、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探索性,提倡学科交叉。

选题应注重与教师科研相结合、与社会所需相结合、与学术前沿相结合。

学校鼓励以知识、技术创新和研究方法创新为主的课题。

立项时应遵循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项目过大、过难。

(2)每个学生只能申报参加一个项目。

项目不允许交叉申报。

(3)项目执行时间为1-3年。

2.项目指导教师由责任心强、学术水平高、学风正派、治学严谨且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的教师担任,以学科带头人为主。

3.各学院(系、部)需提供保证项目开展所需的软、硬件条件,建立保障项目运行的管理机制。

二、申报对象⒈凡我校全日制本科学生均可申请项目,原则上以二至三年级学生为主。

以团队为单位提出申请,团队人数不超过3人。

鼓励项目组成员学科交叉和年级交叉。

2.申请者要求品学兼优、学有余力,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对科学研究、科技活动或社会实践有浓厚的兴趣,具备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三、申报单位以学院(系、部)为单位组织申报。

四、经费资助每个项目由国家资助1万元,学校按照1∶2的配套经费给予支持。

项目资助经费分两批划拨,首期拨付50%用于项目启动,根据中期检查情况和完成情况予以拨付余款。

五、申报立项程序1.10月8日举行“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说明会,对学生进行申报动员工作。

桂林电子工业大学 附件1桂电第十一届挑战杯作品申报表

桂林电子工业大学 附件1桂电第十一届挑战杯作品申报表

附件1:序号:编码: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桂电选拔赛作品申报书作品名称:院(系)名称:申报者姓名(集体名称):类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A类□科技发明制作B类说明1.申报者应在认真阅读此说明各项内容后按要求详细填写。

2.申报者在填写申报作品情况时只需根据个人项目或集体项目填写A1或A2表,根据作品类别(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分别填写B1、B2或B3表。

所有申报者可根据情况填写C表。

3.表内项目填写时一律用钢笔或打印,字迹要端正、清楚,此申报书可复制。

4.其他参赛事宜请向本校团委咨询。

A1.申报者情况(个人项目)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按要求填写,申报者情况栏内必须填写个人作品的第一作者(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工作者);A2申报者情况(集体项目)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按要求填写;2.申报者代表必须是作者中学历最高者,其余作者按学历高低排列;B1.申报作品情况(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填写;2.作品分类请按作品的学术方向或所涉及的主要学科领域填写;3.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作品不在此列。

B2.申报作品情况(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填写;B3.申报作品情况(科技发明制作)说明:1.必须由申报者本人填写;2.本表必须附有研究报告,并提供图表、曲线、试验数据、原理结构图、外观图(照片),也可附鉴定证书和应用证书; 4.作品分类请按照作品发明点或创新点所在类别填报。

C.当前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说明:1.申报者可根据作品类别和情况填写;2.填写此栏有助于评审。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及计算科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总结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及计算科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总结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总结2010年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成功获批国家特色专业后,按照国家级特色专业的建设要求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教职员工群策群力,积极开展本专业的专业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建设成效(一)师资队伍建设:立项以来,新增博士生导师4人,博士7人,新增教授1人,副教授5人。

出国访学5 人次,国内进修、攻读博士,进行博士后研究10人次。

丁勇老师获得“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

队伍变动情况博士生导师,新增博导名:黄文韬:中科院成都计算所,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朱志斌:电子科技大学,应用数学专业;彭振赟:电子科技大学,应用数学专业;陈光喜:中科院成都计算所,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

新增教授1人:刘永宏新增副教授5人:陈爱永、陈利霞、南江霞、杨晓辉、张茂军新增博士6人:陈利霞、李娇芬、南江霞、王晟、吴孙勇、张茂军(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1、理论教学不断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实行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之更能体现宽口径、厚基础、重素质的教育思想,使课程更具系统性、先进性和科学性。

获得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离散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共建),2门广西区精品课程《线性代数》、《算法分析与设计》,出版本专业教材5部。

2、实践教学在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进一步深化本专业的创新性实验的教学和学生创新团队的建设,大范围内实施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在学生创新能力上有显著提高。

积极参加各种类型的竞赛,本专业学生在参加2010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3项,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信息安全技术专题邀请赛三等奖1项,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三等奖2项,并获全国优秀组织单位称号。

、教学研究与改革重视教学研究与改革,采取奖励措施,支持老师们多申报教育科研项目,积极探索教学方法的改革。

1)、教育教学改革立项及教育科学规划立项情况2010年我院教师团队各获得区级教学改革重点项目1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5项。

中国高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分布情况

中国高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分布情况

本文由rongxfbd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中国高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分布情况 名次 高校 重点实验室名称 数量 1 清华大学 粒子技术与辐射成像 先进成形制造 量子信息与测量 普适计算 先进材料 破坏力学 结构工 程与振动 先进反应堆工程与安全 生命有机磷化学及化学生物学 有机光电子与分子工程 原子分子纳米 科学 水沙科学 蛋白质科学 生物信息学 热科学与动力工 程 媒体与网络技术 中草药物质基础与资源利用 心血管病相关基因与临床研究 18 2 北京大学 流行病学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信息数学与信息行为 细胞增殖分化调控机理研究 纳米器件物 理与化学 生物有机分子工程 重离子物理 数学及应用数学 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 造山带与地壳演化 神 经科学 分子心血管学 量子信息与测量 水沙科学 14 3 华中科技大学 脉冲强磁场 服务计算技术与系统 智能制造技术 图象信息处理与智能控制 信息存储系 统 基本物理量测量 生物医学光子学 器官移植 环境与健康 园艺植物生物学 多媒体计算与通信 11 4 吉林大学 东北亚生物演化 地球信息探测仪器 符号计算与知识工程 汽车材料 地面机械仿生技术 超 分子结构与材料 分子酶学工程 病理生物学 人兽共患病 相干光与原子分子光谱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筹) 10 4 复旦大学 公共卫生安全 现代人类学 波散射与遥感信息 聚合物分子工程 应用离子束物理 非线性数 学模型与方法 医学分子病毒学 分子医学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 癌变与侵袭原理 10 6 武汉大学 地理信息系统 病毒学 声光材料与器件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 地球空间环境与大地测量 水 沙科学 植物发育生物学 口腔生物医学工程 8 7 北京师范大学 放射性药物 模糊信息处理与智能控制 射线束技术与材料改性 水沙科学 环境演变与自 然灾害 细胞增殖及调控生物学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 7 7 上海交通大学 电力工程新技术 细胞分化与凋亡 系统生物医学 微生物代谢工程 薄膜与微细技术 高 温材料及高温测试 动力机械与工程 7 7 西安交通大学 智能网络与网络安全 电子物理与器件 生物医学信息工程 电子陶瓷与器件 现代设计及 转子轴承系统 环境与疾病相关基因 结构强度与振动 7 7 中山大学 热带病防治研究 生物无机与合成化学 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功能材料 基因工程 眼科学 教育 部肾脏病临床研究重点实验室?肿瘤基因组学与抗肿瘤药物研究实验室 ? 7 11 东南大学 儿童发展与学习科学 计算机网络和信息集成支撑技术 微电子机械系统 洁净煤发电及燃烧 技术 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发育与疾病相关基因 6 11 四川大学 绿色化学与技术 靶向药物 皮革化学与工程 辐射物理及技术 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 口腔生 物医学工程 6 13 浙江大学 污染环境修复与生态健康 高分子合成与功能构造 生物医学工程 濒危野生动物保护遗传与 繁殖 动物分子营养学 视觉感知 6 13 中国农业大学 作物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 功能乳品 植物--土壤相互作用 现代精细农业系统集成研究 5 13 南开大学 弱光非线性光子学材料及其先进制备技术 生物 活性材料 核心数学与组合数学 光电信息技术科学 功能高分子材料 5 13 南京大学 生命分析化学 现代天文与天体物理 介观化学 海岸与海岛开发 中尺度灾害性天气 5 13 山东大学 心血管重构与功能研究 密码技术与信息安全 材料液态结构及其遗传性 胶体与界面化学 实验畸形学 5 13 中国海洋大学 海洋药物 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 物理海洋 海水养殖 海洋遥感信息处理 海底科学 与探测技术? 5 13 中南大学 现代复杂装备设计与极端制造 有色金属材料科学与工程 癌变与侵袭原理 轨道交通安全 生物冶金 5 13 华南理工大学 特种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新技术 亚热带建筑 聚合物成型加工工程 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 5 13 重庆大学、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 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 光电技术及系统 高电压与电工新技术 西南资 源开发及环境灾害控制工程 5 1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信息数学与信息行为 精密光机电一体化技术 虚拟现实新技术 流体力学 流体力 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 23 天津大学 电力系统仿真控制 先进陶瓷与加工技术 光电信息技术科学 绿色合成与转化 4 23 同济大学 长江水环境 嵌入式系统与服务计算 道路与交通工程 先进土木工程材料 4 23 兰州大学 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 磁学与磁性材料 西部环境 干旱与草地生态 4 26 北京科技大学 金属矿山高效开采与安全 生态与循环冶金 环境断裂 3 26 北京交通大学 发光与光信息技术 交通运输智能技术与系统 全光网络与现代通讯 网 3 26 北京邮电大学 泛网无线通信 信息管理与信息经济学 光通信与光波技术 3 26 北京林业大学 森林培育与保护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林木、花卉遗传育种 3 26 北京工业大学 光电子技术 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 新型功能材料 3 26 太原理工大学 新型传感器与智能控制 新材料界面科学与工程 煤科学与技术 3 26 东北大学 材料各向异性设计与织构工程 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 材料电磁过程研究 3 26 东北师范大学 多酸科学 应用统计 植被生态科学 3 26 东北林业大学 林木遗传育种与生物技术 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 森林植物生态学 3 26 华东理工大学 结构可控先进功能材料及其制备 系统承压安全科学 超细材料制备 与应用 3 26 华东师范大学 光谱学与波谱学 地理信息科学 脑功能基因组学 3 26 中国矿业大学 矿山开采与安全 煤炭加工与高效洁净利用 煤炭资源 3 26 江南大学 生态纺织 乳酸菌发酵技术与食品安全 工业生物技术 3 26 厦门大学 水声通信与海洋信息技术 现代分析科学 细胞生物学与肿瘤细胞 3 26 武汉理工大学 高速船舶工程 光纤传感技术与信息处理 硅酸盐材料工程 3 26 广西大学 有色金属材料及其加工新技术 工程防灾与结构安全 微生物与植物遗传 工程 3 26 西南大学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 人格与认知 蚕学基因组学 3 2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部环境与生态 旱区农业水土工程 植保资源与病虫害治理 3 26 哈尔滨工业大学 微系统与微结构制造 语言语音 2 45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医药抗病毒 中医内科学 2 45 北京化工大学 纳米材料先进制备技术与应用科学 可控化学反应科学与技术基础 2 45 中国石油大学 石油工程 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 2 45 华北电力大学 电力系统保护与动态安全监控 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与控制 2 45 天津工业大学 中空纤维膜材料与膜过程 先进纺织复合材料 2 45 山西大学 计算智能与中文信息处理 化学生物学与分子工程 2 45 内蒙古农业大学 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 草业与草地资源 2 45 大连理工大学 精密与特种加工 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 2 45 东北农业大学 乳品科学 大豆生物学 2 45 河海大学 浅水湖泊综合治理与资源开发 海岸灾害及防护 2 45 中国药科大学 现代中药 药物质量与安全预警 2 45 东华大学 生态纺织 纺织面料技术 2 45 南昌大学 鄱阳湖湖泊生态与生物资源利用 食品科学 2 45 浙江工业大学 先进纺织材料与制备技术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2 45 安徽大学 光电信息获取与控制 计算智能与信号处理 2 45 福州大学 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 数据采掘与信息共享 2 45 郑州大学 材料成型过程及模具 材料物理??? 2 45 河南大学 特种功能材料 植物逆境 2 45 中国地质大学 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 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 2 45 湖南大学 环境生物与控制 现代车身技术 2 45 湖南师范大学 化学生物学及中药分析 蛋白质化学及鱼类发育生物学 2 45 湖南农业大学 茶学 作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 2 45 重庆医科大学 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2 45 西南交通大学 材料先进制备技术 磁浮技术与磁浮列车 2 45 电子科技大学 新型传感器 宽带光纤传输与通信系统技术 2 45 贵州大学 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 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 2 45 宁夏大学 动物疾病防治 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 2 45 青海大学 高原医学 青藏高原生物技术 2 45 西北工业大学 空间应用物理与化学 现代设计与集成制造技术 2 45 长安大学 道路施工技术与装备 特殊地区公路工程 2 45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宽禁带半导体材料 电子装备结构设计 2 45 西安理工大学 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 数控机床及机械制造装备集成 2 45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 结构工程与抗震 2 45 西北大学 西部资源生物与现代生物技术 大陆动力学 2 45 新疆大学 绿洲生态 石油天然气精细化工 2 45 石河子大学 新疆地方与民族高发病 新疆特种植物药资源 2 45 华中农业大学 农业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中国人民大学 数据工程与知识工程 1 中国科技大学 多媒体计算与通信 1 北京理工大学 复杂系统智能控制与决策 1 中国政法大学 证据科学 1 首都医科大学 神经变性病学 1 首都师范大学 三维空间信息获取与地学应用 1 天津医科大学 乳腺癌防治 1 天津中医学院 方剂学 1 河北医科大学 神经与血管生物学 1 中北大学 仪器科学与动态测试 1 内蒙古大学 哺乳动物生殖生物学及生物技术 1 中国医科大学 细胞生物学 1 沈阳农业大学 北方超级梗稻育种 1 沈阳药科大学 创新药物研究与设计 1 长春理工大学 光电测控与光信息传输技术 1 延边大学 长白山生物功能因子 1 吉林农业大学 动物生产及产品质量安全 1 哈尔滨工程大学 水声通信 1 大庆石油学院 提高油气采收率 1 第二军医大学 分子神经生物学 1 上海大学 新型显示技术及应用集成 1 上海水产大学 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 1 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药标准化 1 南京农业大学 肉品加工与质量控制 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飞行器结构力学与控制 1 扬州大学 植物功能基因组学 1 苏州大学 现代光学技术 1 南京师范大学 虚拟地理环境 1 南京工业大学 材料化学工程 1 南京医科大学 现代毒理学 1 东华理工学院 核资源与环境 1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 无损检测技术 1 江西师范大学 鄱阳湖湖泊生态与生物资源利用 1 江西中医学院 现代中药制剂 1 宁波大学 应用海洋生物技术 1 杭州师范学院 有机硅化学及材料技术 1 安徽医科大学 重要遗传病基因资源利用 1 安徽农业大学 茶叶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 1 福建农林大学 农药生物化学 1 福建师范大学 医学光电科学与技术 1 山东科技大学 矿山灾害预防控制 1 山东中医药大学 中医药经典理论 1 青岛科技大学 橡塑材料与工程 1 华中师范大学 农药与化学生物学 1 武汉科技大学 钢铁冶金及资源利用 1 长江大学 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 1 湖北大学 有机功能分子合成与应用 1 三峡大学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 1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光子/声子晶体 1 湘潭大学 先进材料及其流变特性 1 长沙理工大学 公路工程 1 华南师范大学 激光生命科学 1 南方医科大学 重大疾病的转录组与蛋白质组学 1 华南农业大学 农药学 1 汕头大学 智能制造技术 1 深圳大学 光电子器件与系统 1 广州大学 工程抗震减震与结构安全 1 广西师范大学 药用资源化学与药物分子工程 1 云南农业大学 农业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与病害控制 1 桂林工业学院 有色金属材料及其加工新技术 1 海南大学 热带海洋与陆生生物资源研究及利用 1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热带园艺植物资源与遗传改良 1 第三军医大学 电磁辐射医学防护 1 四川农业大学 西南作物基因资源与遗传改良 1 成都理工大学 地球勘探与信息技术 1 西南石油大学 石油天然气装备 1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中药材标准化 1 云南大学 自然资源药物化学 1 昆明理工大学 稀贵及有色金属先进材料 1 云南师范大学 可再生能源材料先进技术与制备 1 西藏大学 宇宙线 1 西藏医学院 藏医药基础 1 青海师范大学 青藏高原环境与资源 1 兰州交通大学 光电技术与智能控制 1 西北师范大学 生物环境相关高分子材料 1 兰州理工大学 有色金属合金 1 甘肃农业大学 草原生态系统 1 83 83 83 83 83 83 83 83 第四军医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新疆医科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中国科技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 航空航天医学 1 中药资源与药物化学 1 西部矿井开采及灾害防治 1 新疆维吾儿族高发疾病研究 1 先进纺织材料与制备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 多媒体计算与通信教育部—微软重点实验室?1 农产品生物化工 1 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病害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1。

实验室预约管理系统

实验室预约管理系统
第三章 系统分析与设计.............................................. 15 第一节 总体设计 ....................................................................................................15 第二节 系统功能分析 ............................................................................................15 一、图形工具....................................................................................................... 17 二、系统的逻辑模型........................................................................................... 21 第三节 详细设计 ....................................................................................................25 一、程序流程图................................................................................................... 26 二、数据库设计................................................................................................... 27 第四节 本章小结 ....................................................................................................29

高等院校工程应用型电子实习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高等院校工程应用型电子实习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以分为集中式教学和开放式教学两种模式 。集 中式
教 学模 式对 电子 实习 的内容 和时 间都进行 了统一 的
和硬性的规定 , 在教师的指导下 , 学生独立完成一件
电子产 品 的装 配 与调试 。开 放式教 学模 式是 以集 中 式 教学 模式 为基 础 , 只对 实 习 内容 进行统 一规 定 , 而 对 实 习时 间则 不做 硬性 规定 , 开放 实验 室 , 学生 自 让 主安排 自己 的实 习 时间 , 成统一 的实 习 内容 。 完
要分 为两种 , 种注 重 学 生个 人 的基本 理论 知 识 学 一 习和基 本操 作技 能 的 考核 , 另一 种 注 重 学生 的设 计 水平 和创新 能力 的考 核 。前 一 种 考核 , 比如 小 型 收 音机、 电子 充 电器 、 用 表 、 万 音乐 门铃 、 电子 报 警 器 等, 主要 以学生 完成 实 习产 品的装配 、 焊接 质量 和产 品效 果来 评定 学生 的实 习成绩 ; 而后 一种考 核 , 比如 电视 机 、 机器猫 、 器 人 等 , 要 以学 生 设 计 的原 理 机 主 图、 制作 的 电路 板 、 配 的质量 和产 品 的整 机效 果来 装 综合 评定 学生 们 的实 习成 绩 。
和使 用 方法 ; 七是 掌握 电子产 品 的装 配 与调试 技术 。
虽然 目 前我国各高等院校 电子实习课程的教学 内容大致相同, 但是, 在这些实习课程的具体实施过
程 中 , 习时 间 、 习 内容 、 品种 类 、 学模 式 、 实 实 产 教 考
在重理论知识、 轻实践教学大环境 的影响下 , 一
些学 生对 实 习课 程 的 重要 性 认 识 相对 不 足 , 加 实 参 习的积极 性 和主动 性 不 够高 ; 分 学 生 在参 加 电子 部 实 习课程 时 纪律松懈 , 到 、 退 、 迟 早 听音乐 、 玩手 机等

桂林电子工业大学-新开实验试做报告

桂林电子工业大学-新开实验试做报告
六、实验结果及分析
说明:此部分的内容和格式可根据实验课程的具体需要、要求自行设计和确定相关栏目。
说明:此表一式两份,一份留存实验室,一份交教务处实践教学科。
新开实验试做报告
开课院(系)、部:
实验室:年月日
拟开实验课程名称
学数
新开实验项目个数
面向专业
实验项目名称
1、6、
2、7、
3、8、
4、9、
5、10、
院(系)、部验收组审查意见
负责人签字:
教务处审查意见
签字:
一、实验目的、要求
二、实验原理
三、使用仪器、材料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过程原始记录(数据、图表、计算等)

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创新能力建设任务分工一览表

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创新能力建设任务分工一览表

附件1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创新能力建设任务分工一览表序号 项目名称 实施单位 责任单位1 区域高水平大学建设工程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自治区教育厅、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2 高水平区域特色科研院所工程广西科学院、广西农业科学院等自治区教育厅、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科技厅3 广西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分期分批建设100个)广西本科院校自治区教育厅、财政厅4 150个特色优势学科(群)建设(详见附件2)广西本科院校自治区教育厅5 20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详见附件3)广西独立科研机构自治区科技厅、教育厅6 10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培育建设(详见附件4)广西独立科研机构自治区科技厅、发展改革委— 7 —附件2广西高等学校“十二五”拟建重点学科及学科群一览表序号 学科名称 序号 学科名称 序号学科名称1 美学48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95环境工程2 科学技术哲学49 生态学96生物医学工程3 区域经济学50 森林生态学97软件工程4 财政学51 保育生物学98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5 金融学52 科学技术史99作物遗传育种6 产业经济学53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100森林培育7 国际贸易学54 机械电子工程101植物病理学8 民商法学55 机械设计及理论102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9 诉讼法学56 车辆工程103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10 经济法学57 光学工程104草业科学11 政治学理论58 精密仪器及机械105预防兽医学12 中共党史59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106临床兽医学13 社会学60 材料物理与化学107林木遗传育种14 民俗学61 材料学108森林培育15 民族学62 材料加工工程109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16 中国少数民族史63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110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17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64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111内科学1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65 物理电子学112儿科学19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66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113外科学20 思想政治教育67 通信与信息系统114耳鼻咽喉科学21 教育学原理68 信号与信息处理115肿瘤学22 高等教育学69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116口腔基础医学— 8 —序号 学科名称 序号 学科名称 序号学科名称23 教师教育70 计算机系统结构117口腔临床医学24 体育人文社会学71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118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25 民族传统体育学72 计算机应用技术119中医基础理论26 文艺学73 地质工程120中医诊断学27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74 岩土工程121中医内科学28 中国古代文学75 结构工程122中医骨伤科学29 中国现当代文学76 市政工程123针灸推拿学30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77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124民族医学(壮医学、瑶医学)31 英语语言文学78 矿产普查与勘探125中西医结合临床32 亚非语言文学79 水文学及水资源126药物化学33 新闻学80 水工结构工程127药理学34 中国近现代史81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128中药学35 基础数学82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129管理科学与工程36 计算数学83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130会计学37 应用数学84 化学工程131企业管理38 运筹学与控制论85 化学工艺132旅游管理39 理论物理86 生物化工133农业经济管理学40 凝聚态物理87 应用化学134行政管理41 无机化学88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135土地资源管理42 有机化学89 矿物加工工程136档案学43 天体物理90 制糖工程137艺术学理论44 自然地理学91 发酵工程138音乐舞蹈学45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92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139戏剧与影视学46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93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140美术学47 微生物学94 环境科学141设计学注:“十二五”期间,广西高校拟建设150个重点学科,因一些学科多点布局,故本表所列学科不足150个。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特色专业建设总结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特色专业建设总结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特色专业建设总结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实施情况总结一、项目实施基本情况(一) 配套政策1 制度保障在我校原有的专业建设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对特色专业有政策倾斜,加大师资引进力度,推进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现重点扶持,优先发展。

同时严格对照特色专业建设目标与思路对特色专业进行动态管理,每年对专业建设情况进行检查与评估,确保特色专业建设取得成效。

2 经费保障加大对特色专业教学环境硬件建设的投入。

在实验室建设规划中正常的仪器设备购置费的基础上给予一定的倾斜政策。

在教育部经费支持的基础上予以相应的配套资金,保证资金的到位。

同时对经费使用进行严格的监督,确保项目资金用于专业能力开发和培养模式研究、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教材建设等方面。

3 考核奖励为积极鼓励特色专业建设,对参与特色专业建设的单位及个人在年终考核中给予倾斜,以资鼓励。

给予专业建设主要成员进修、访问交流等更多机会。

(二)实施程序在学校统筹下,有各个特色专业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制定培养方案和特色专业建设实施计划,经学校专家论证通过后,有各个专业按照论证后的建设计划分年度实施,主要包括: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教学条件建设、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学术交流、科学研究等内容。

每年多建设成果进行总结,提交总结报告,由学校组织专家验收建设成果,并反馈检查意见和建议,各个专业参照反馈意见或建议进行下一年度的建设,突出特色,弥补不足。

整个建设过程受学校专家组监督和指导。

二、建设成效与基本经验(一)建设成效1、师资队伍建设2010年9月获得广西高校自治区级教学团队1个:“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团队带头人郭庆)。

2、学生培养近3年,年均培养本科生140人左右,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在90%以上且逐年递增。

毕业生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均达99%以上;毕业生外语四级考试合格率均达80%以上;近两届应届毕业生升硕率均达20%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