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运动》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第17.1 人体的运动教学设计

第17.1 人体的运动教学设计
17.1《人体的运动》课堂教学设计
启东市天汾初级中学王玉强
课题
第17章动物的运动与行为
第1节人体的运动第1课时




知识目标
1.说明人体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2.描述人体骨骼的组成。
3.通过观察说明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长骨的结构以及进行有关骨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活动二:阅读材料后,动手实验、观察长骨结构。
a.展示长骨观察的视频,让学生初步认识长骨的结构
b.展示纵向锯开后的长骨,通过实物引导学生从外向内依次观察长骨的结构,由学生归纳总结出长骨的结构和这种结构的意义。(板书三)
(3)自主学习课本P71内容,完成两个任务。
任务一:小组合作回答屏幕问题。
任务二:小组合作成长骨结构和功能表。
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会自己提炼信息,总结重点的能力。
通过问题设置让学生学会用新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并培养学生热爱运动的意识。
通过选择答题的形式既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又增加了趣味性。
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
由学生自己总结本节内容,让学生有一个向课后延伸的方向,满足学生的求知愿望。
板书设计
第一节人体的运动(1)
引入运动系统,同时引领学生总结归纳出运动系统的构成。(板书一)
二、探索新知
1、人体的支架——骨骼
(1)展示课件图片,引出骨骼——人体的支架概念。(板书二)
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并解决屏幕显示的问题。
思考并解答骨与骨骼的区别。
(2)活动一:比一比,对照实物人体骨骼模型等,学生上台PK看谁记得快,记得准确。(补充尺、桡骨的区分和胫、腓骨的区分知识)。

人体的运动教案

人体的运动教案

人体的运动教案教案标题:探索人体的运动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的运动系统及其功能;2. 掌握骨骼、肌肉和关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3. 理解人体的运动原理和运动技能的发展过程;4.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人体的运动系统及其功能;2. 骨骼、肌肉和关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3. 运动原理和运动技能的发展过程。

教学难点:1. 运动原理和运动技能的发展过程。

教学准备:1. 教学PPT或投影仪;2. 模型或图片展示人体的骨骼、肌肉和关节结构;3. 实验材料:弹簧测力计、测量尺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模型引导学生回顾人体的骨骼结构,并提问:我们为什么能够进行各种运动?2.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通过教学PPT或投影仪,介绍人体的运动系统及其功能,包括骨骼、肌肉和关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结合图片或模型,详细解释骨骼、肌肉和关节的作用原理,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三、实验探究(20分钟)1. 分组进行实验:利用弹簧测力计和测量尺,测量不同动作下的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范围。

2.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并结合知识讲解进行分析和总结。

3. 学生分享实验结果,进行小组讨论,加深对运动原理和技能发展过程的理解。

四、巩固练习(15分钟)1. 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收集练习题,进行批改,并与学生一起讨论解题思路和答案。

3. 针对学生的错误或疑惑进行解释和指导。

五、拓展延伸(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持身体健康?如何提高运动技能?2. 学生分组进行小研究,调查并总结相关知识,并向全班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六、总结反思(5分钟)1. 学生进行个人总结,回答教学目标中的问题。

2.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提醒学生进行复习。

教学辅助:1. 教学PPT或投影仪;2. 实验材料:弹簧测力计、测量尺等;3. 图片或模型展示人体的骨骼、肌肉和关节结构。

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6.17.1 人体的运动 教案 (1)

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6.17.1 人体的运动 教案 (1)

《人体的运动》(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人体的运动》是江苏科技出版社九年制义务教育八(上)中第十七章第一节的内容。

第一课时主要介绍三个内容: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人体骨骼的组成和骨的基本结构。

骨、骨连结和骨骼肌是人体运动系统的三个组成部分。

骨依靠骨连结构成骨骼,骨骼肌附着在骨上,牵引所附着的骨产生运动。

骨骼这部分内容,教材从观察人体的骨骼组成入手,让学生对照自己的身体,认识人体骨骼可分为头骨、躯干骨和四肢骨三部分,指出骨骼由206块骨组成,骨和骨骼不是同一概念。

在学生形成骨骼概念的基础上,教材接着安排了观察长骨结构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认识骨的各部分结构以及这些结构所具有的功能。

二、学情分析在初一一年“自助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已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语言表达能力和上台展示能力等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本节课仍采用了“自助式”的教学模式,极大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动性。

八年级的学生对生物充满浓郁的兴趣。

本节课安排学生进行三个小活动,第一个活动是集体跟着老师做伸肘和屈肘动作;第二个是对照自己的身体认识人体骨骼的组成,并通过seewo知识配对进行检测;第三个活动是分小组观察猪长骨的实验;最后让学生自我总结列出知识框架。

让学生在有效的教学活动中学到知识,增加对生物学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说明人体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描述人体骨骼的组成;通过观察说明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长骨的结构以及进行有关骨的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全体成员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人体骨骼的组成;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教学难点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五、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互助学习、讲授法、问答法、实验法六、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分组:将一个班的学生(46人)分成8个小组,每组6人;2.制作多媒体课件;七、教学反思。

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6.17.1 人体的运动 教案

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6.17.1 人体的运动 教案

讲授新课:一、骨骼师:人体的骨有206块,指出骨、骨连结合称为骨骼。

问:骨与骨骼有什么区别?生:骨是单块的骨,骨骼是由多块骨通过骨连结组成的。

(骨骼可以是整个人体骨骼,也可以骨骼的某一部分,如上肢骨骼、躯干骨骼。

)师:人体的骨骼是由206块骨通过骨连结构成的。

1.观察人体的骨骼组成:观察图片,对照自己的身体,认识人体骨骼的组成。

问:看看人体骨骼可分为哪几大部分?每一部分包括哪些骨?生:对照身体,读图认图。

生:指着骨骼模型说出各部骨骼的名称。

问:头骨的各块骨只有一块下颌骨能活动,其余不能活动,各块头骨围成了一个空腔(颅腔),颅腔有什么重要器官?2、躯干骨中胸椎与肋骨、胸骨组成什么结构,它们围成了什么腔,腔里有哪些重要器官?那么人体的骨骼除了有运动、支持功能还有什么功能呢?生:保护作用。

师:指导阅读:DIY探究自己的足印。

问,足部的形状有什么特点?生:在人的骨骼中,足部的一些骨和足底的韧带、肌肉共同构成了一下向上弯曲的弓状结构——足弓。

问:人的行走方式?生:直立行走。

问:足弓对于直立行走有什么生理意义呢?(提示:赵州桥)生:体重全部由双足承受,足弓与承受直立行走的全身重量相适应。

师:补充,足弓还有利于增加直立行走的稳定性与平衡性,同时避免足底的神经和血管受到压迫。

师:指出什么是扁平足,扁平足的功能缺陷:长时间行走易疲倦,血管与神经受到压迫,易痛。

问:骨骼上你还能找出哪些是与直立行走相适应的特点?(提示1、观察上肢骨与下肢骨有什么明显区别?)生:下肢骨为什么比上肢骨粗壮(提示1:观察脊柱侧面观察的现象有什么不同?)生:侧面有弯曲师:指出人的脊柱有四个生理弯曲,(分别称为颈曲、胸曲、腰曲、骶曲),这些弯曲可保持人体重心位置,利于维持身体平衡;可增加脊柱的弹性,可以缓冲剧烈运动时对脑的震荡,是与人直立行走相适应的。

小结与直立行走适应的特点:脊柱的四个生理弯曲,足弓,下肢骨粗壮。

[过渡]生:阅读小资料。

人体的骨骼非常坚固,却很轻,只占全身重量的14%,全身的肌肉重量一般要占体重的35%~40%。

八年级生物上册6.17.1《人体的运动》第2课时教案(新版)苏科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6.17.1《人体的运动》第2课时教案(新版)苏科版
-重点知识点:运动损伤的类型包括肌肉拉伤、肌腱炎、关节扭伤等;原因包括过度使用、不当运动技巧、肌肉不平衡等;预防措施包括充分热身、合理运动计划、正确运动技巧、加强肌肉力量和灵活性训练、适当休息和恢复等。
-重点词:运动损伤、类型、原因、预防措施。
课堂
作业评价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和点评,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在批改作业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解释骨骼肌在运动中的适应性与运动能力的关系时,对于训练和锻炼对肌肉力量、耐力和灵活性的影响理解不够深入。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知识点,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提供更多具体的实例和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训练和锻炼对肌肉功能的影响。同时,我还注意到学生在分析运动损伤的类型、原因及预防措施时,对于预防措施的掌握不够全面。为了提高学生的理解,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提供更多的实例和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预防措施的重要性。
-讨论法:针对肌肉收缩与运动协调、运动效率与能量供应等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
-案例研究:通过分析具体运动案例,如运动员训练方法、日常生活中的运动技巧等,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
-项目导向学习:设计以运动为主题的项目,鼓励学生在项目实施中探究人体运动系统的功能与适应性。
2.教学活动设计
拓展与延伸
1.拓展阅读材料:
-《人体生理学》:了解骨骼肌的生理特性、收缩原理以及神经调控机制。
-《运动生理学》:探讨运动对人体骨骼肌系统的影响,包括肌肉力量、耐力及运动协调等方面的内容。
-《运动与健康》:介绍运动对健康的益处,以及如何通过锻炼提高骨骼肌功能和运动表现。
-《运动生物力学》:研究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力学原理,如肌肉收缩产生的力量、运动效率等。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17.1人体的运动教学设计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苏科版)

17.1人体的运动教学设计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苏科版)
(2)采用案例分析,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运动系统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3)采用实验探究,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体验肌肉收缩、关节运动等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采用小组合作,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2.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引出运动系统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运动现象,如运动损伤、运动疲劳等。
(二)过程与方法
1.观察与分析:观察骨骼、肌肉标本,分析其结构与功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实践操作:进行肌肉收缩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肌肉运动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运动系统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究的能力;
(2)分层教学:将教学内容进行分层设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成就感;
(3)激发兴趣:结合学生的兴趣,设计有趣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注重应用:强调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以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运动场景为切入点,如篮球、跳绳等,引发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和思考。
17.1人体的运动教学设计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苏科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骨骼、肌肉的组成及其作用,理解运动系统的基本原理;
2.掌握骨骼肌的收缩与放松原理,了解肌肉协调运动的过程;
3.掌握关节的结构与功能,了解关节在运动中的作用;
4.理解神经系统对运动的调控作用,掌握运动神经传导的基本过程;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初中生物人体的运动教案

初中生物人体的运动教案

初中生物人体的运动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人体的骨骼系统和肌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 了解人体的运动方式和运动原理。

3. 掌握人体运动的基本技能和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
1. 人体的骨骼系统和肌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 人体的运动方式和运动原理。

教学难点:
1. 了解人体的骨骼系统和肌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人体运动的基本技能和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或实物模型。

2. 视频资料或图片资料。

3. 课堂练习题及答案。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讨论人体的运动方式,并引出本课的主题。

二、讲解(15分钟)
1. 介绍人体的骨骼系统和肌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 讲解人体的运动方式和运动原理。

三、示范(10分钟)
老师示范人体的基本运动技能,如走路、跑步、跳跃等,并让学生模仿练习。

四、练习(15分钟)
1.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练习不同的人体运动方式。

2. 提问学生关于人体运动的基本技能和注意事项,进行课堂练习。

五、总结(5分钟)
通过课堂总结,让学生掌握人体的运动方式和运动原理,巩固所学知识。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总结今天所学的知识点,写一份关于人体运动的小结或整理练习题。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人体的骨骼系统和肌肉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运动技能和注意事项。

下节课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的实践操作,加深对人体运动的理解和掌握。

第1节 人体的运动(第一课时)

第1节  人体的运动(第一课时)

第1节人体的运动(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说明人体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描述人体适于支持和运动的结构特点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长骨和关节的结构以及进行有关骨的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懂得体育锻炼对于运动系统的影响,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生活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教学难点:长骨适于支持和运动的结构特点三、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讲授四、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活动1【导入】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过程是怎样的?通过活动激发学习兴趣,进入学习状态。

评论问题:一个小虫子进入你的耳朵里,你是怎样作出反应的?分析这个过程。

得出:人体运动是怎样产生的?运动系统的组成怎样?活动2【活动】活动2通过问题引领,由学生通过人体骨骼组成图和人体骨骼模型,——讨论得出骨骼的组成、作用、特点?评论问题1、人体的骨骼组成分为哪几大部分?2、骨骼对人体有哪些作用?3、从P60小资料可知,人体骨骼有哪两特点?学生小组讨论,发表对以上问题的看法,得出结论。

教师特别指出脊柱的三个生理弯曲,说明其生理作用。

活动3【讲授】活动3通过图示得出骨的形态。

评论骨的形态分哪几种?活动4【活动】活动4小组实验:观察长骨的结构评论对照书上实验步骤,利用书上骨的结构图,合作学习:认识骨的结构及其各部分的功能师生共同归纳:1、骨的结构和各部分组成的功能。

2、长骨适于运动的结构特点?巩固:P61讨论题1、长骨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这样的结构对于骨的支持功能有何意义?2、发生骨折后,骨能够愈合吗?为什么?补充:骨的化学成分和性质(P72)通过列表给出,让学生对骨的知识有一个完整的结构。

便于对下一个问题的理解,为养成正确坐立行姿势打下理论基础。

活动5【活动】活动5通过本课知识来理解:体育锻炼对骨的影响。

评论通过以上学习,我们要不要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生活习惯?学生得出结论。

《人体的运动》教学设计

《人体的运动》教学设计

《人体的运动》教学设计一、设计思路以新课程倡导的探究性学习方式为指导,充分体现学生在“做中学”的教学理念,通过“观察人体的骨骼组成”和“观察长骨的结构”两个活动,力求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营造自由的学习空间,让学生主动的去观察、分析、发现,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同时教师加以适当的启发、诱导、点拨,起到画龙点睛的功效,通过教师适宜的情感激励,形成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氛围。

二、教学分析1、内容分析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17章第1节“人体的支持与运动”的内容,是第16章第一节“人体的神经调节”的一个延伸与拓展,同时也可为本章第2节“动物的行为”的学习打下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的主要内容有“运动系统的组成”、“人体骨骼的构成”及“骨的基本结构”三部分。

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以问题探究为主线,安排了观察人体的骨骼组成和观察长骨的结构两个活动,让学生在观察、交流、讨论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真正使学生实现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同时,教材在编写上还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和生物学有关的问题,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都有所发展。

2、学情分析学生生活中对骨骼已有一些认识和了解,体育活动中会接触运动保护内容。

他们对动物生理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且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八年级学生正是身体发育的旺盛时期,也是思维活跃的时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很高,学习和运用知识的欲望也很强。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生理特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从而形成正确的生物科学素养。

同时,教师也应因势利导,创设一些情景和平台,可以极大的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在设计探究方案时,考虑到学生的注意力,加强学生的有意注意,充分发展他们的潜能。

3、教学条件分析我校生物实验室具有交互式多媒体设备,实验设备齐全,为本节教学提供了保障。

七年级生物下册《人体的运动》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生物下册《人体的运动》教案、教学设计
4.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学生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探索、积极实践,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生物学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他们对生物学科有一定的兴趣,观察力和思考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培养。在此基础上,针对本章节《人体的运动》,学生可能存在的学情如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堂讲解、实物观察、模型制作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
2.设计小组讨论、问题探究等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运用比较、归纳、总结等思维方法,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七年级生物下册《人体的运动》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包括骨骼、肌肉、关节等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掌握骨骼肌的收缩原理,了解肌肉与骨骼的协调配合关系。
3.了解运动产生的生理过程,包括神经系统的调节、能量供应等。
4.学会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运动现象,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不少于300字,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2.设计一道关于人体运动系统的思考题,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所学知识,阐述肌肉收缩原理在运动中的作用。
要求:不少于200字,旨在巩固学生对肌肉收缩原理的理解,并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3.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选取一个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分析该项目对人体运动系统的要求,以及如何通过科学训练提高运动表现。

《身体的运动》教学设计方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身体的运动》教学设计方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身体的运动》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认识人体的基本运动器官,了解骨骼、肌肉、关节等在身体运动中的作用。

2. 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如行走、跑步、跳跃等,并能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模仿。

3. 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增强健康认识,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人体运动的基本原理,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的健康认识和自我珍爱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视频,包括人体运动的基本动作和运动毁伤的预防及处理方法。

2. 准备教学器械,如跳绳、毽子、沙包等,用于学生实际操作。

3. 安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家中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以便更好地引入教室。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课前热身:播放一段有趣的动物运动视频,请学生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如视频中动物的名称、它们分别在做什么运动等。

2. 引入主题:教师出示人体运动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人体的运动和动物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引出人体运动的观点。

(二)新课教学1. 观察身体: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身体,并描述身体各部分的功能和运动方式。

例如,手臂可以做伸展、弯曲等动作;腿可以行走、跑步等。

2. 运动方式:教师介绍不同的运动方式,如行走、跑步、跳跃、游泳等,并诠释它们对身体的好处。

3. 骨骼与肌肉:教师介绍人体的骨骼和肌肉是如何协同工作以实现运动的,并让学生了解骨骼和肌肉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4. 人体平衡: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人体平衡的重要性,并展示一些人体失去平衡后的危险行为,如摔倒、失去平衡后无法及时反应等。

5. 安全运动:教师讲解正确的运动姿势和技巧,以避免受伤,并介绍一些适合小学生进行的简单运动项目。

(三)实践活动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一些简单的身体运动游戏,如接力跑、跳皮筋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重要性。

2. 交流分享: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分享本组的实践活动效果,并总结在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收获。

《人体与运动》教案范文模板

《人体与运动》教案范文模板

《人体与运动》教案范文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体的基本构成和运动系统的功能。

掌握骨骼、肌肉的基本知识及其在运动中的作用。

学会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人体运动的基本原理。

2. 过程与方法:运用图片、模型等直观教具,观察和分析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

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探究骨骼、肌肉在运动中的协作关系。

运用观察、实验和分析的方法,深入了解人体运动机制。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人体运动系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生命科学的欲望。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团队协作的精神。

培养学生关爱身体、健康生活的意识,增强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人体的运动系统组成及其功能。

骨骼、肌肉在运动中的作用和协作关系。

人体运动的基本原理和运动生理机制。

2. 教学难点:骨骼、肌肉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人体运动的神经调控和肌肉协调。

运动对人体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人体的运动系统组成、功能及运动原理。

直观教学法:展示图片、模型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理解。

实验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分析骨骼、肌肉在运动中的作用。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2. 教学手段:投影仪:展示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人体模型:直观展示人体运动系统的结构。

实验器材:进行骨骼、肌肉功能的实验。

网络资源:查阅相关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四、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运动员比赛的照片,引起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导入新课。

提问:“你们知道运动员是如何取得好成绩的吗?他们的身体有哪些特点?”2. 讲解与示范:讲解人体的运动系统组成,展示骨骼、肌肉的图片,进行直观教学。

讲解骨骼、肌肉在运动中的作用和协作关系,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3. 小组讨论与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人体运动的基本原理。

安排实验,让学生观察和分析骨骼、肌肉在运动中的作用。

4.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骨骼、肌肉在运动中的重要性。

《人体与运动》教案范文模板

《人体与运动》教案范文模板

本文将重点介绍《人体与运动》教案的范文模板,并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可参考的教学思路和实践方法。

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人体运动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能够掌握运动训练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重点1. 人体运动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2. 运动训练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1.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内容第一章:人体结构和功能1. 人体的组成和结构。

2. 各组织器官的功能和作用。

3.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功能。

第二章:肌肉运动1. 肌肉的结构和功能。

2. 肌肉的运动原理和规律。

3. 运动训练对肌肉的影响和作用。

第三章:心血管运动1. 心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2. 心血管的运动原理和规律。

3. 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的影响和作用。

第四章:呼吸运动1. 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2. 呼吸的运动原理和规律。

3. 运动训练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和作用。

第五章:运动的生理效应1. 运动对健康的影响。

2. 运动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3. 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第六章:运动训练的方法1. 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运动训练的计划和安排。

3. 运动技巧的训练和提高。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实验法: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 讨论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4. 课外拓展:组织学生参加体育比赛和运动健身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和锻炼意识。

六、评估方法1. 个人策划报告:要求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内容,制定适合自己的运动计划,包括训练目标、安排、方法和时长等方面,并撰写个人策划报告。

2. 观察记录表:教师观察学生在实验和运动训练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巧掌握情况。

3. 期中、期末测验:采用客观、主观结合的方式,评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第1节 人体的运动》教案3

《第1节 人体的运动》教案3
活动一、观察骨的连结的种类
思考:
1、骨的连结可以分为那几个种类?
2、试举例每个种类。
3、关节是活动的骨连结,其它骨连结与关节有哪些不同呢?
4、找到自己身体的关节,并识别。
(出示骨连接方式挂图)指出颅骨之间的连结是不活动的,有利于保护脑;椎骨之间的连结是微活动的,这与脊柱支持等功能有关。不活动连结和半活动连结都不能与关节的活动相比,因此各种范围大的活动和复杂的动作,都是以关节力支点进行的。
教学流程安排
集体智慧
(以知识体系为主)
个性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后记
思考问题
复习骨的结构和成分
导入:骨坚硬、富有弹性、适于运动,但是骨本身不能产生运动,只有在肌肉收缩的牵引下才能产生运动。假如肌肉附着在一块骨上,肌肉收缩能产生运动吗?
教师引导:肌肉只有附着在不同骨上,形成活动的骨连结,才能产生运动,这种活动的骨连结叫做关节
7、为什么会脱臼?
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可以使关节囊增厚,周围的韧带增粗,肌肉力量加强,这就增强了关节的牢固性。长期锻炼可使关节囊和周围的肌肉、韧带的伸展性加强,灵活性也增强。
脱臼是关节头从关节窝中脱出来,此时关节囊拉紧,如乱活动会加重伤势,应赶快请医生诊治,使关节复位。
板书设计
人体的运动
1、骨
2、骨骼
3、骨骼肌
活动二、观察关节的结构
思考:
1、关节的结构有哪些?
2、关节各结构的作用是什么?
3、联系平时的运动,你能说说活动的关节在人体内的作用是什么?
了解关节的结构及减少摩擦的只要作用。养成的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
4、关节的结构有那些适于运动的特点?
5、为什么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他的运动性较好?
6、为什么运动前一定要先热身?

《人体与运动》教案

《人体与运动》教案

《人体与运动》教案《人体与运动》教案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体与运动》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体与运动》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讲解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结构。

2、通过典型事例加深学生记忆,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重点:骨骼、关节的基本构造和功能教学难点:骨骼、关节、肌肉如何相互协调完成运动过程教具:人体骨骼、肌肉模型及挂图,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既然提到运动,那么我们就需要研究一下人体的运动系统。

通过提问人体的运动系统由哪几部分构成引入本课。

[通过出示多媒体课件、播放动画片和提问与小组讨论]二、授课:[总结学生的讨论,教师结合多媒体讲解](1)、认识骨骼和关节[投影出示全身骨骼图片]提问学生人体骨骼由多少块构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人体骨骼、肌肉模型简单介绍人体的骨骼。

介绍关节:球窝关节(肩关节)滑车关节(肘关节)平面关节(脊椎)自己动手并讨论:我们身上哪些是球窝关节、哪些是滑车关节、哪些是微动关节。

(2)、肌肉:[出示全身正反肌肉图片和肌肉类型图片]肌肉分成三大类:骨骼肌(附着在骨骼上)平滑肌(食道,胃壁)心肌(心脏)具有律动性重点讲解骨骼肌:人体是很很复杂的即使一个很简单的动作也要很多肌肉协调配合完成。

因此在运动生理学中我们又将肌肉分成这样几类:原动肌(使骨骼产生运动的一块或一组肌肉)对抗肌(在同一动作中与原动肌起相反作用的一块肌肉或一组肌肉)固定肌(了解)中和肌(了解)用屈肘动作来具体讲解原动肌与对抗肌。

当我们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而肱三头肌舒张。

他们正好是一对作用相反的肌肉组。

所以,这时我们就将肱二头肌称为本动作的原动肌,而肱三头肌就称为对抗肌。

(3)骨骼、关节、肌肉和运动之间的关系[老师利用多媒体出示上臂结构解剖运动图]自己动手并讨论:骨骼、关节、肌肉和运动的关系?(4)小结:A我们说心肌有律动性,假设心肌每分钟跳60次,我们算一下它一小时、一天、一年分别能跳动多少次?并说说它的重要性!B踢足球时骨骼、关节、肌肉和运动的关系?《人体与运动》教案2一、设计理念:本课以学生为本,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目标,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为出发点,使学生理解人体的运动系统是如何作为一个整体使人体能够运动,从而为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打下相应的基础。

人体的运动教案

人体的运动教案

17.1 人体的运动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描述人体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举例说出人体适于支持和运动的结构特点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长骨和关节的实验,培养实验操作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体育锻炼对于运动系统的影响,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长骨适于支持和运动的结构特点教学方法:讲授法实践法教具准备:PPT课件鲜长骨人体骨骼模型教学过程一.PPT展示图片:主题运动-------课题:人体的运动教师展示手臂举起苹果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构成要素有个直观印象学生课本第一节归纳三个问题:1.运动是如何形成的?2.运动系统的概念?3.运动动系统的组成?二.人体的支架-----骨骼列举雨伞雨伞的伞杆的作用---联想到人体的骨骼的作用图片强化记忆:没有骨骼人将不能成为人提问:那么我们人体的骨骼构成是怎样的呢?活动一:观察人体骨骼重点:1.大体上人体骨骼构成分几部分?2.每部分的具体构成如何?3.重点字的读音写法4.注意肩胛骨锁骨髋骨属于什么?5.比较上肢骨下肢骨的形状粗细区别为什么会这样?和人类的生活相适应吗?讨论:课本上的讨论题1.。

见PPT课件2. 。

见PPT课件3.补充讨论题人类的骨的块数?三.骨的结构:活动二:观察长骨的结构1.骨分几部分?2.每部分的结构如何?3.各部分的功能如何?4.骨的结构和人类的运动适应的意义在于?讨论:课本讨论题1.2见PPT课件.练一练:习题:见PPT课件四.关于扁平足和正常足的问题:1.什么是扁平足?2.扁平足的危害是什么?五.作业布置:补充习题P25 填空1 .2.3.。

人体的运动教案

人体的运动教案

《人体的运动》教案一、骨坚而不重硬而不脆教材分析“骨坚而不重硬而不脆”是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因为人的正常生长发育和运动功能的完成都与骨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

因此是学习本章其他内容的基础。

本节教材以骨为中心逐步展开,骨骼是人体的骨架,对人体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教材首先以不同年龄的人摔跤后会有不同的结果引出题目,然后安排了《骨的成分》的探究性实验和《观察骨的结构》的实验,通过这两个实验,自然得出骨坚而不重、骨硬而不脆的科学道理及老年人易骨折的原因。

因此这两个实验在本节的相关知识中起着抛砖引玉的作用;同时又是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操作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好素材。

是本节的重点,而对这两个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是本节的难点。

在得出骨坚而不重、骨硬而不脆的道理后,列出人一生中骨成分变化的表格和青少年骨骼发育的特点以及骨折的有效防护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很容易让他们产生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本节课结束时结合教材的内容恰当地对学生进行了尊老爱幼的情感教育。

教材这样的安排符合发展性原则和学生的认知规律。

学生分析通过前面生物学知识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探究生命现象的一些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本章教材以《坚持锻炼强身健体》为题目,十分新颖,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

学生正值青春期,他们对自己的身体的迅速变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骨的生长与身体发育有着直接的关系,而本章第一节的第一小节内容就是骨,教师若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引导他们探究学习,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但是学生缺乏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化学知识,需要教师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难题。

设计理念本节课以探究性学习为主线,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

使学生在探究中认识到学习基本知识的重要性,主动去学习基本知识;在探究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逐步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情感。

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说出骨的成分及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的运动》教学设计
三阳学校李晓红
教学目的:
1、知识性目标:概述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理解骨的成分和物理特性
2、技能性目标:学会观察长骨的结构,认识骨膜、骨质和骨髓;
学会鉴定骨的成分,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分析、
综合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性目标:养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关注全民健身运动。

教学重点:
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骨的成分。

教学难点:
鉴定骨的成分,骨的成分与物理特性的关系。

教学方法:利用实物结合挂图,穿插实验,多媒体展示。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请同学作一个屈肘动作。

设问:这个动作由人体的哪些部分参与完成的?
答:(骨与肌肉参与完成)
讲述:我们在第一册第5章第三节里就学到了人体的八大系统,其中就有运动系统,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胳肌组成的。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有关这些方面的知识。

进行演示实验,(1)请一名同学拿起一根长骨,用刻刀的柄敲一敲,用手弯一弯。

师问:感觉如何。

生答:敲不碎,很硬,有弹性。

(2),请一名同学用用刻刀将骨表面的一层膜分离出来,并用镊子夹住这层膜,轻轻地拉一拉。

师问:感觉如何?
生答:(坚韧)
讲述:这层膜的坚韧的结缔组织膜叫骨膜。

它覆盖在骨的表面,其中含有骨细胞,对骨的生长和再生有重要作用。

骨膜里有血管和神经,对骨有营养作用。

骨折时有疼痛感就与神经有关。

指导学生观看长骨的纵剖面:里面的结构各是什么?
讲述:骨质有两种:1、骨密质:致密而坚硬,抗压力强。

2、骨端内疏松是骨松质:呈蜂窝状,可承受一定的压力。

骨髓:骨髓腔中的骨髓---红色:具有造血功能。

黄色:失去造血的功能(7岁后)
骨松质内的骨髓:始终保持红色。

骨髓取出看到长骨里呈管状。

小结:利用多媒体打出骨的基本结构;骨由骨松和骨密致骨髓腔和骨髓构成。

设问:长骨呈管状,与人体的运动有什么关系?
生答:坚而不重,硬而不脆,适于支撑和运动,联系生活:自行车的管状结构。

过渡语:我们从小长大,不知摔过多少次跤,但是我们并没有经常发生骨折,而老
人却最拍摔倒,为什么?
实验:进行骨的锻烧,将肋骨浸入试管里15%的盐酸中,观察其现象。

教师演示:骨在锻烧时,其颜色的变化,轻轻敲打它,结果如何?
(指导学生操作,并督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使用酒精灯的事项)
浸过后的肋骨变软了。

讲述:通过上述实验,知道了骨煅烧后的很脆,浸过的骨很柔韧。

提问:骨在煅烧时,烧掉了什么?剩下了什么?骨入在盐酸中,骨中的什么物质被
溶解出来了?剩下的是什么?
生答:烧掉的是有机物,溶解的是无机物 。

小结:骨由硬脆的无机物和柔韧的有机物组成。

(利用多媒体打出有机物和无机物含量表,并讲述青少年时期应注意坐立行走的正确姿势,以免脊柱变形。


过渡语:了解了骨的结构和骨的成分之后,我们来了解一下自身骨的名称。

利用多媒体打出骨胳的示意图。

我们进一步来了解一下骨胳与人类直立行走和适应的特点。

(1)教师出示脊柱的四个生理弯曲自制图。

并讲述四个生理变曲形成的过程:新生儿的脊柱除了骶曲外几乎是直的,出生后三个月能抬头时,由于头部后肌肉的持续紧张,颈部的脊柱向前凸,出现颈曲,六个月会走时,由于胸部的脊柱向后凸,出现胸曲,一岁行走时,腰部的向前凸出现腰曲。

(四个生理弯曲,增加了脊柱本身的弹性,缓冲了剧烈运动时对胸的震荡,有利于维持身体的平衡)
(2)足弓:人体足部形成足弓,像三脚架一样,并且有弹性,增加了站立时的稳定性,减轻运动时对脑的震荡,保证足底部的血管和神经免受压迫。

小结:多媒体课件打出人体骨胳适于直立行走和运动的特点。

板书:
人体的运动
骨膜 一、骨的结构 骨质 骨密质 骨髓 骨松质
无机物
二、骨的成分 有机物
教学反思 :
本节课设计完整,思路清晰,环环相扣,注意学生活动。

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和学习兴趣,通过模拟教学让学生思考讨论,也有利于增强学生体验感,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存在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1)计划没有变化快,计划再周祥,教案再完整,在课堂上,也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我总是力求一节课都能按照自己的设想来完成,总想把学生思路固定在我的思路中,怕学生表达不明白,教师总是说的太多,以后,在课堂上,尽量做到让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

(2)由于我急于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整个过程显得有点紧。

没有给学生充分思考和讨论的机会。

我今后需要修正。

我努力在今后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争取成为一名优秀的合格的教师。

⎩⎨⎧⎩⎨⎧⎩⎨

《人体的运动》教学设计三阳学校李晓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