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地籍测绘技术方案 精品
地籍和房屋调查技术方案
附件:地籍和房屋调查技术方案(试行)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沪发〔2016〕16号),切实落实《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快地籍调查推进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3〕97号)要求,进一步积极稳妥、规范、有序地推进地籍调查工作,全力保障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顺利进行,制定本技术方案。
一、工作目标全面查清农村范围内包括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等每一宗土地的权属、位置、界址、面积、用途、地上房屋等建筑物、构筑物的基本情况,为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提供基础资料,为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奠定基础。
二、工作任务紧密围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依据《地籍调查规程》等要求,以“权属合法、界址清楚、面积准确”为原则,重点完成农村范围内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的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同步开展地上房屋及其附属设施的调查工作,建立农村地籍调查数据库,并通过农村日常地籍调查、土地登记等工作,保持调查成果的现势性,满足国土资源管理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农村范围内国有土地、地上房屋及附属设施可参照本技术方案执行。
(一)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调查。
以集体土地所有权成果为基础,调查农村范围内的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的权属状况,获取每宗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权属、位置、用途等信息,测量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的地籍要素,填写地籍调查表,测绘地籍图,制作宗地图。
(二)农村房屋调查。
在开展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调查的同时,调查地上房屋产权状况,测量房屋的房角点和房屋边长,量算房屋面积,并将房屋调查成果记载在地籍调查表等地籍资料中,实现农村房、地调查的同步开展和调查成果的统一管理。
(三)农村地籍调查数据库建设。
充分利用已有的软、硬件平台,参照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的相关技术规范,建设农村地籍调查数据库,实现对农村地籍调查成果的图形、属性、档案等信息的一体化存储、管理与应用。
农村宅基地地籍测绘技术方案
农村宅基地地籍测绘技术方案农村宅基地地籍测绘技术方案是为了准确测量和确认农村宅基地的边界和面积,确保农村宅基地权益的保护和利用,推动农村土地管理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技术方案。
本文将从测绘流程、测绘设备和技术方法三个方面,详细介绍农村宅基地地籍测绘技术方案。
一、测绘流程1.资料准备:收集相关宅基地的资料,包括宅基地的原始权属证书、地籍资料、土地面积、拓扑关系等。
2.调查测量:对宅基地进行详细的现场测量,包括边界线的定界、测量宅基地的地势、地形、地貌等。
3.数据处理:将测量所得数据进行加工和处理,包括数据的剖面分析、边界线的标定、地图的绘制等。
4.地籍测绘结果确认:将测绘出的宅基地地籍信息与现有地籍数据库进行核对,确保测绘结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5.地籍测绘结果公示:将测绘结果公示,接受相关利益相关者的监督和建议,确保测绘结果的公正性。
6.地籍测绘结果审定:经过公示和审核后,由相关机构对测绘结果进行审定,确保测绘结果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二、测绘设备1.全站仪:用于测量宅基地的地势、地形等信息,具有高测量精度和数据存储功能。
2.GNSS接收机:用于测量宅基地的边界线和地理坐标,具有高精度定位和数据传输功能。
3.高精度电子地图仪:用于绘制测绘结果的地理信息和数据,具有高精度绘图和数据分析功能。
4.数据处理软件:用于对测量所得数据进行加工和处理,包括数据的剖面分析、边界线的标定、地图的绘制等功能。
1.快速静态相对定位法:采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技术,以全站仪为基准站和移动站,进行测量和定位,实现高精度的地理坐标数据的采集。
2.电子测量方法:采用全站仪测量宅基地的地势、地形等信息,利用高精度电子地图仪绘制测绘结果的地理信息和数据。
3.遥感技术:利用航空摄影、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获取宅基地的影像数据和地理信息,结合测绘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和测量。
4.数据处理技术:采用数字化处理方法,对测量所得数据进行剖面分析、边界线的标定、地图的绘制等处理,实现测绘结果的可视化和精细化。
地籍测绘宅基角点RTK测量精确定位方法研究
地籍测绘宅基角点RTK测量精确定位方法研究摘要:在农村发展过程中,宅基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促进新农村建设。
我国的国土资源政策出台后,在农村宅基地测量方面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测量农村宅基地是进行地级调查工作的重要基础,因此需要重视加强农村宅基地的测量,确保农村集体土地的合法权益,这样才能保证农民的利益。
RTK测量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为工程测量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支持,该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可显著提高工程测量的精度及效率。
本文为了有效解决宅基角点测量时RTK接收信号受遮挡以及位置不准等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偏心测量技术方法,利用RTK偏心测量技术解决宅基角点精确定位问题。
关键词:地籍测绘;宅基;RTK测量引言地籍测量过程中,对相关参数的要求非常高。
如果在地籍测量中采用传统的人工测量方式,会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浪费,同时需要的测量时间也比较久,得到的参数也达不到工作开展的需求。
作为一项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测量设备的有效融合技术,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能够突破传统人工作业存在的局限性,大大提高测量数据的精确性,可以为各方面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文重点研究如何利用RTK偏心测量技术解决宅基角点精确定位问题。
1关于工程测绘中RTK测量技术的概述在当前的工程建设中,测绘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为了提高工程测绘的质量,就需要先进的测绘技术提供支持,比如RTK测量技术。
RTK测量技术的使用原理就是在充分利用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基础上进行相应动态性和实时性的定位技术。
当测绘施工人员利用RTK测量技术开展工作时会实时获得观测点的具体坐标,而且坐标位置的精确度较高,能够精确到CM级别的程度。
RTK测量技术这种高精度的实时测量效果主要是由先进的科学技术支撑的,比如传输数据系统、计算机处理系统以及GPS接收系统等。
各个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比如对数据传输系统来说,这是整个系统的基础。
这个基础系统主要包括基准站点和接收系统,然后经过GPS接收系统来获得数据。
农村房产测绘实施方案
农村房产测绘实施方案一、引言。
农村房产测绘是指对农村地区的房屋、土地等不动产进行测量、绘图和登记,以确保农村房产权的合法性和权益的保障。
随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房产测绘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规范农村房产测绘工作,制定科学的实施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二、测绘前的准备工作。
1. 政策法规宣传,在农村地区开展政策法规宣传工作,让农民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知识水平。
2. 资料收集整理,对农村房产的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包括房屋建筑图纸、土地权属证明等,为后续的测绘工作做好准备。
3. 测绘人员培训,对从事农村房产测绘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测绘技术水平和专业素养。
三、测绘实施过程。
1. 实地勘测,测绘人员根据前期准备工作,到农村实地进行勘测,测量房屋的位置、面积、高度等相关数据。
2. 数据处理,将实地测量所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包括数据的整理、分析和计算,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绘图制作,根据处理后的数据,绘制农村房产的详细图纸,包括房屋的平面图、立面图等,为后续的登记工作提供依据。
四、测绘结果的登记和管理。
1. 登记备案,将测绘所得的房产数据进行登记备案,建立农村房产档案,确保房产权益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2. 管理监督,建立健全农村房产测绘管理制度,加强对农村房产测绘工作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工作的规范和有效进行。
3. 宣传教育,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工作,让他们了解农村房产测绘的重要性和意义,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配合度。
五、总结。
农村房产测绘工作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农民的房产权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制定科学的实施方案,规范和加强农村房产测绘工作,将对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积极的影响。
希望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够高度重视农村房产测绘工作,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推动工作的顺利开展。
地籍测量技术方案
1.地籍测量1.一般规定(1)地籍测量应利用城市区内的定线拨地资料、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地籍图等既有成果,获取和表达土地及其附着建筑物的权属、位置、形状、数量等信息。
(2)地籍测量应以宗地为基本单元。
宗地构成应以能够证明权属范围的资料为依据。
(3)地籍测量中,宗地面积以平方米为单位,取至0.1,同时需换算成亩,取至0.01;界址点坐标以米为单位,取至0.001;界址线边长以米为单位,取至0.01,界址线圆弧半径以米为单位,取至0.001;建筑占地面积和建筑面积以平方米为单位,取至0.01。
2.测量方法(1)利用地籍图、地形图等已有资料进行绘制前,需核实已有资料的坐标系是否与现行坐标系一致,图上地物是否与现状一致。
如果一致,可以直接使用;如果不一致,需进行坐标转换、现状地物的补测或删除后,再加以利用。
(2)地籍测量应使用CORS系统进行控制点测量和要素点测量。
测量中应满足以下技术要求:1) 用户端需要获得系统服务的授权。
2) 用户端应在有效服务区域内进行测量,并实现与服务控制中心的数据通信。
3) 用户端不宜在隐蔽区域、成片水域和强电磁波干扰源附近测量。
4) 观测开始前应对仪器进行初始化,并得到固定解,当长时间不能获得固定解时,应断开通信链路,再次进行初始化操作。
5) 每次观测之前,应对仪器重新进行初始化。
6) 作业过程中,如出现卫星信号失锁,应重新进行初始化,并经重合点观测检测合格后,方能继续作业。
7) 控制点测量时应采用三角架对中、整平,每次观测历元数应不少于20个,采用间隔2s~5s,各次测量的平面坐标较差应不大于4cm。
8) 要素点测量时可采用固定高度的对中杆对中、整平,观测历元数应大于5个。
9) 最终结果应取各次测量的平面坐标中数。
10) 连续采集一组要素点数据超过50点,应重新进行初始化,并检核一个重合点,当检核点位坐标较差不大于图上0.5mm时,方可继续测量。
11) 控制点可采用木桩、水泥钢钉标志等作为标记,也可采用钢钉等临时标志作为标记,其数量以能满足界址点测量和要素点测量的要求为准。
农村地籍和房屋调查技术实施方案
附件:农村地籍和房屋调查技术方案(试行)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中发〔2013〕1号),切实落实《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地籍调查推进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3〕97号)要求,进一步积极稳妥、规范、有序地推进农村地籍调查工作,全力保障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顺利进行,制定本技术方案。
一、工作目标全面查清农村范围内包括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等每一宗土地的权属、位置、界址、面积、用途、地上房屋等建筑物、构筑物的基本情况,为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提供基础资料,为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奠定基础。
二、工作任务紧密围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依据《地籍调查规程》等要求,以“权属合法、界址清楚、面积准确”为原则,重点完成农村范围内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的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同步开展地上房屋及其附属设施的调查工作,建立农村地籍调查数据库,并通过农村日常地籍调查、土地登记等工作,保持调查成果的现势性,满足国土资源管理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农村范围内国有土地、地上房屋及附属设施可参照本技术方案执行。
(一)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调查。
以集体土地所有权成果为基础,调查农村范围内的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的权属状况,获取每宗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权属、位置、用途等信息,测量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的地籍要素,填写地籍调查表,测绘地籍图,制作宗地图。
(二)农村房屋调查。
在开展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调查的同时,调查地上房屋产权状况,测量房屋的房角点和房屋边长,量算房屋面积,并将房屋调查成果记载在地籍调查表等地籍资料中,实现农村房、地调查的同步开展和调查成果的统一管理。
(三)农村地籍调查数据库建设。
充分利用已有的软、硬件平台,参照城镇地籍数据库建设的相关技术规范,建设农村地籍调查数据库,实现对农村地籍调查成果的图形、属性、档案等信息的一体化存储、管理与应用。
农村宅基地房地一体化确权测绘调查技术
农村宅基地房地一体化确权测绘调查技术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对农村宅基地房地一体化确权工作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而在实际开展农村宅基地房地一体化确权工作的时候,所面临的环境比较复杂,也对测绘调查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只有合理对各种测绘调查技术进行应用,才能保证调查测绘结果的准确性,进而推动农村宅基地房地一体化确权工作的高效展开。
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围绕农村宅基地房地一体化确权测绘调查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希望能够为房地一体化确权工作的展开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农村宅基地;房地一体化;确权;测绘调查技术农村宅基地房地一体化确权工作是为了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当前随着这一工作的持续展开,也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现代化测绘技术的不断成熟,也为农村宅基地房地一体化确权工作提供了新的测绘调查手段,但是在长期的确权工作实践中发现,对测绘调查技术的具体应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就农村宅基地房地一体化测绘调查技术进行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对推动农村宅基地房地一体化确权工作的有序展开而言,有着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
1.农村宅基地房地一体化确权工作概述农村宅基地确权工作简单来讲就是指对农村宅基地的面积、位置、权属等基本属性进行测绘和调查,以形成数据、表格等调查成果的一项重要工作。
而房地一体化则要求对宅基地上建筑物的建成时间、建设用途、批准面积与实际建设面积等基本信息以及建筑物的产权情况、权属情况等进行一并测量和调查,以形成房地一体化的调查成果,这就是农村宅基地房地一体化确权工作的基本内容。
在确权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大量测绘及调查工作的进行,只有借助合理的测绘调查技术,才能保证所测绘调查结果的准确性与科学性,为房地一体化确权工作的进行提供权威、可靠的数据[1]。
2.农村宅基地房地一体化确权测绘调查基本流程2.1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是农村宅基地房地一体化确权测绘调查的首要工作,需要深入农村实际,借助全站仪、GPS等设备和技术手段,根据测绘精度的要求,在预先设置点位的基础上开展测绘工作,以明确宅基地以及建筑的基本信息,获取所需要的数据。
凤阳县农村宅基地地籍测绘和权属调查技术设计
凤阳县农村宅基地地籍测绘和权属调查(二标段)设书计技术凤阳县国土资源局二〇一〇年十月凤阳县农村宅基地地籍测绘和权属调查(二标段)技术设计书凤阳县国土资源局二〇一〇年十月凤阳县农村宅基地地籍测绘和权属调查(二标段)技术设计书审批单位:凤阳县国土资源局设计单位:山东正元地理信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审批者:设计者:总工程师:日期:日期:目录1 前言 (1)2 调查区概况 (1)2.1 地理概况 (1)2.2 工作范围 (1)2.3 已有资料情况 (1)3 工作内容和计划 (2)3.1 工作内容 (2)3.2 投入人员、设备及进度计划 (2)3.3 工作流程 (2)4 主要技术依据 (4)5控制测量 (4)5.1主要技术指标 .......................................... 4 5........................................... . 布设的原则5.2.5.3 选点、埋石 (5)5.4 E级 GPS点的命名 (6)5.5 E级GPS网的野外观测 (6)5.6 E级GPS外业数据处理 (7)5.7 E级GPS平差计算 (8)6 权属调查 (9)6.1 准备工作 .............................................96.2 权属调查的实施 ......................................106.3 “土地登记申请审批表”的填写 (11)6.4 权属调查资料整理 ....................................137 地籍测量 (14)7.1 图根控制测量 ........................................147.2 工作底图测量 ........................................157.3 地籍要素测量 ........................................158 岗位职责 (18)9 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19)9.1 质量管理网络建立 ....................................199.2 质量体系运行 ........................................199.3 “三检”制度落实 (19)9.4 安全措施 (20)21 ................................................ 提交资料101 前言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凤阳县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城区、建制镇及村庄土地利用现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有的地籍图件资料已无法满足地籍、地政管理工作的需要,影响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农村宅基地地籍测绘技术方案
农村宅基地地籍测绘技术方案XX省农村宅基地地籍测绘技术方案编制单位:XX省地质测绘总院二〇年月XX省农村宅基地地籍测绘编写者:审核者:编制单位:XX省地质测绘总院二〇年月目录第一章项目概述 (1)1.1项目启动背景 (1)1.2项目技术路线 (1)1.3项目可行性论证 (4)1.4测绘技术依据 (5)第二章控制测量 (7)2.1 D级GPS网测量 (7)2.1.1布网原则及要求 (7)2.1.2 D级GPS点的观测 (9)2.1.3 D级GPS点的平差计算 (10)2.2 一级GPS点测量 (11)2.2.1选点埋石 (11)2.2.2外业测量 (12)2.3图根控制测量 (15)2.3.1总体原则 (15)2.3.2图根导线测量 (15)第三章地籍测绘 (18)3.1地物、地貌要素的测绘方法及要求 (18)3.1.1测量控制点 (18)3.1.2居民地及设施 (18)3.1.3交通及设施 (20)3.1.4管线及设施 (21)3.1.5水系及设施 (21)3.1.6地貌 (22)3.1.7植被与土质 (22)3.1.8注记及地理名称 (23)3.2地籍图的编辑处理 (23)3.2.1地籍要素的叠加编辑 (24)3.2.2测量控制点 (25)3.2.3居民地及设施 (25)3.2.4交通及设施 (25)3.2.5管线及设施 (26)3.2.6水系及设施 (26)3.2.7地貌 (26)3.2.8植被与土质 (26)3.2.9注记及地理名称 (27)3.2.10图廓整饰 (27)3.3提交成果 (29)第四章质量保证措施及检查验收 (30)4.1整体原则 (30)4.2具体检查措施 (31)4.3控制成果检查 (32)4.4图件检查 (32)4.5数据检查 (33)4.6成果验收 (34)XX省农村宅基地地籍测绘技术方案第一章项目概述1.1项目启动背景XX省城镇地籍更新调查工作已于2010年底基本完成,各县市及乡镇政府所在地的城镇地籍数据库也基本建立,这标志着XX省国土资源厅首轮全覆盖的城镇地籍更新调查工作基本结束,为开展农村集体土地尤其是宅基地地籍调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地籍测绘技术方案
地籍测绘技术方案1. 引言地籍测绘技术方案是指在地籍测绘工作中,采用的一种科学的、系统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旨在高效、准确地测绘出地籍信息。
地籍测绘是土地管理的基础工作,它对土地的合理利用和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地籍测绘技术方案的基本原理、测绘方法和应用。
2. 地籍测绘技术方案的基本原理地籍测绘技术方案的基本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坐标系和影像图像技术地籍测绘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坐标系,以确保测绘数据的准确性和精度。
常用的坐标系有UTM坐标系和高斯-克吕格坐标系。
影像图像技术包括航空摄影测量和遥感技术,可以快速获取大范围的地理信息。
2.2 地面控制点的测定地面控制点的测定是地籍测绘的关键环节。
地面控制点的选取应根据测绘的精度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
常用的地面控制点测定方法有全站仪法、GPS测量法和总站加GPS测量法。
2.3 数据采集与处理地籍测绘需要采集和处理大量的地理数据。
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可以采用实地测量、GPS测量和遥感技术等方法。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的清理、配准和投影转换等步骤,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可用性。
2.4 数据挖掘与分析地籍测绘的最终目的是获取有关土地利用和管理的信息。
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可以从地籍测绘的数据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以支持土地管理和决策。
3. 地籍测绘技术方案的测绘方法地籍测绘技术方案的测绘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3.1 数据采集地籍测绘的数据采集可以采用实地测量、GPS测量和遥感技术等方法。
实地测量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在地面上进行测量,获取地理信息。
GPS测量则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来获取地理坐标信息。
遥感技术则可以通过卫星、航空等平台获取地理数据。
3.2 数据处理地籍测绘的数据处理包括数据清理、配准和投影转换等步骤。
数据清理主要是去除采集过程中的噪声和无效数据。
配准则是将不同数据源的数据进行对准,以消除不一致性。
投影转换则是将数据转换到统一的坐标系中,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
测绘技术在农村宅基地测量中的综合应用
测绘技术在农村宅基地测量中的综合应用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测绘技术的快速发展,测绘方法在城乡宅基地测绘中取得了显著进步,大大提高了农村宅基地测绘的效率和精度。
从实际出发,从测绘新技术的配套入手,重点介绍了GPS-RTK技术和全站仪在农村宅基地调查中的综合应用,并介绍了测绘技术在宅基地调查中更具体的应用和应用方法。
关键词:宅基地测量;综合测绘方法1.农村宅基地地籍调查的相关流程为适应农村宅基地和农房统一调查、登记和发证的需要,需要对土地及其附着物的面积、位置、数量、类型和用途进行测算。
为了保证地籍数据的准确性,需要进行控制测量、边界测量、地籍图测绘、面积测量等工作。
1.1地籍控制测量。
地籍控制测量是为了提高房屋定位坐标的精度,需要用全站仪在已知坐标点上引测点,需要设计路线,然后在途中选点埋石。
技术人员应根据测量区域内控制点的数量、等级和位置,确定设计路线和选定点及埋石的位置,并按照相应的测量原则和精度要求进行工作。
1.2宗地草图生成。
首先,对以前地籍测量获得的结果进行处理,生成宗地草图,这是这种测量的基本地图,可以提高效率,减少房屋的遗漏。
宗地草图在地籍测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地籍测量成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1.3最新的正射影像图和遥感影像重叠形成调查图,可以提前了解该区域的地形、路线、房屋分布和密度,有利于后期宅基地调查。
1.4边界测量。
边界测量是宗地测量的框架,它决定了测量精度和房屋的位置,也决定了宗地所有者的宗地范围。
当户主、周围户主和农村小组组长亲自到场时,工作人员在边界点收集数据,以避免其他情况。
1.5地籍测绘。
为了保证最终测绘结果的可靠性,测绘工作的每一个过程和步骤都必须经过严格的训练,宗地图的许多内容都应该详细准确。
在测绘中,工作人员应注意边界点的位置及其与周围重要地物之间距离的准确性。
在行业内做的时候,所有权边界要划分清楚,做好标记。
地籍图上的地籍要素、数字要素和地面要素应制作严格、准确。
宅基地测量实施方案
宅基地测量实施方案一、前言。
宅基地测量是宅基地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确保宅基地合法性和权益的重要手段。
为了规范宅基地测量工作,保障宅基地权益,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测量前准备。
1. 宅基地权属证明,申请人需提供宅基地的权属证明文件,包括宅基地使用权证、宅基地批准文件等。
2. 测量工具准备,测量人员需携带测量仪器、测量棒、地图等必要工具。
3. 测量方案设计,根据宅基地的具体情况,制定测量方案,包括测量路线、测量方法等。
三、测量过程。
1. 实地勘测,测量人员根据测量方案,前往宅基地所在地,进行实地勘测。
在勘测过程中,需注意地形地貌的变化,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2. 测量记录,测量人员需准确记录测量数据,包括宅基地的面积、边界坐标等信息。
3. 数据处理,将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生成宅基地的测量报告。
四、测量报告。
1. 报告内容,测量报告应包括宅基地的实际面积、边界坐标、测量方法、测量人员信息等内容。
2. 报告提交,测量报告需提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下一步工作。
五、测量后工作。
1. 测量结果公示,测量结果需进行公示,公示期内接受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的监督和意见反馈。
2. 宅基地管理,根据测量结果,相关部门需对宅基地的管理进行调整,确保宅基地的合法性和权益。
3. 测量档案归档,测量报告和相关资料需进行归档保存,作为宅基地管理的重要依据。
六、总结。
宅基地测量是宅基地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规范的测量实施方案,可以保障宅基地的合法性和权益,促进宅基地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希望各地相关部门和测量人员能严格按照本实施方案进行操作,确保宅基地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为宅基地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省农村宅基地地籍测绘技术方案编制单位:XX省地质测绘总院二〇年月XX省农村宅基地地籍测绘编写者:审核者:编制单位:XX省地质测绘总院二〇年月目录第一章项目概述 (1)1.1项目启动背景 (1)1.2项目技术路线 (1)1.3项目可行性论证 (4)1.4测绘技术依据 (5)第二章控制测量 (7)2.1 D级GPS网测量 (7)2.1.1布网原则及要求 (7)2.1.2 D级GPS点的观测 (9)2.1.3 D级GPS点的平差计算 (10)2.2 一级GPS点测量 (11)2.2.1选点埋石 (11)2.2.2外业测量 (12)2.3图根控制测量 (14)2.3.1总体原则 (14)2.3.2图根导线测量 (15)第三章地籍测绘 (17)3.1地物、地貌要素的测绘方法及要求 (17)3.1.1测量控制点 (17)3.1.2居民地及设施 (17)3.1.3交通及设施 (19)3.1.4管线及设施 (20)3.1.5水系及设施 (20)3.1.6地貌 (21)3.1.7植被与土质 (21)3.1.8注记及地理名称 (22)3.2地籍图的编辑处理 (22)3.2.1地籍要素的叠加编辑 (23)3.2.2测量控制点 (24)3.2.3居民地及设施 (24)3.2.4交通及设施 (24)3.2.5管线及设施 (25)3.2.6水系及设施 (25)3.2.7地貌 (25)3.2.8植被与土质 (25)3.2.9注记及地理名称 (26)3.2.10图廓整饰 (26)3.3提交成果 (28)第四章质量保证措施及检查验收 (29)4.1整体原则 (29)4.2具体检查措施 (30)4.3控制成果检查 (31)4.4图件检查 (31)4.5数据检查 (32)4.6成果验收 (33)XX省农村宅基地地籍测绘技术方案第一章项目概述1.1项目启动背景XX省城镇地籍更新调查工作已于2010年底基本完成,各县市及乡镇政府所在地的城镇地籍数据库也基本建立,这标志着XX省国土资源厅首轮全覆盖的城镇地籍更新调查工作基本结束,为开展农村集体土地尤其是宅基地地籍调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及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快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146号)要求,认真做好XX省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必须大力开展农村宅基地地籍调查。
首先要开展农村宅基地确权工作,依法确定土地产权,规范土地流转、保护农村集体土地合法权益,保护农民利益,还要开展宅基地测绘工作,全面查清每户宅基地的位置、界线、面积和建设状况。
将农户对宅基地的取得、占有、使用与处分等行为全部纳入法律轨道。
1.2项目技术路线以XX省地质信息连续采集运行参考系统(简称HNGICS)为依托,以覆盖全省的61个连续运行参考站为基础,布设全省D级GPS控制网,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
首先开展D 级GPS测量,拟以县(区)为单元,在全省2100多个乡镇布设20000个左右的D级GPS控制点(每个乡镇6-10个,合2-3个行政村1个);再开展一级GPS测量,拟以此D级GPS控制网为基础,各个乡镇为单元,分期布设一级GPS控制网,为图根控制网布设和农村地籍图测绘提供基础控制资料。
具体流程如下:图1 农村地籍图测绘工作流程图1.3项目可行性论证1、通过本次全省D级GPS控制网的建设,可以奠定XX省国土信息数据的平面基础,为今后地籍更新调查与测量、基本农田划定、土地整理复耕等一系列工作提供了统一的数学基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还可以改变前期城镇地籍更新调查坐标系统较为混乱的局面,有利于将来与国家数据的衔接。
2、从总体费用上看,按照全省2100个乡镇、每乡镇布设6-10个D级GPS控制点计算,共需布设20000个左右控制点;按照每点Ⅰ类地区4549.97元,Ⅱ类地区6830.15元计算(参照2009年版《测绘生产成本费用定额》中工程测量部分的控制测量价格标准),约需经费8000-12000万元,折合每乡镇仅为4-6万元。
因此经济合理、切实可行,将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依托XX省地质信息连线运行参考系统(简称HNGICS)布设全省D级GPS控制网,精度优良。
HNGICS比较传统联测B、C级GPS 控制点,具有基准统一、精度高、误差分布均匀,操作简单等优点。
由于高等级控制点均匀分布在各乡镇周围、且进行了整体平差,因此在利用HNGICS开展一级GPS测量时,能够提供更加精确的转换参数,获得正确的测量成果。
4、依托HNGICS布设一级GPS点乃至图根点,具有信号良好,精度可靠、效率高等优点。
传统RTK技术首先需要设立基准站,基准站与流动站之间采用电台无线电通讯,一般服务半径仅为5公里,并且,随着服务半径的增加,测量误差也逐步增大。
而HNGICS依托强大的移动网络系统通讯,无需设立基准站,只要有移动信号的地方就可直接使用,方便快捷、精度均匀。
1.4测绘技术依据1、《1:500 1:1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T 14912—2005;2、《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3、《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4、《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GB/T 18316—2001;5、《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T/T 2009—2010;6、《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7、《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JJ/T 73-2010;8、《XX省城镇地籍更新调查技术规程》(XX省国土资源厅2006年2月10日);9、《XX省城镇地籍更新调查规程图式》2006年颁布实施;10、《城镇地籍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办法(试行)》。
第二章控制测量2.1 D级GPS网测量2.1.1布网原则及要求XX省国土信息D级GPS控制网拟以县(区)为单元,每个乡镇布设6-10个GPS控制点,具体要求如下:1)D级GPS控制点的编号,以字母“D”为字轨,后加7位数字构成,如:“D0102001”,01代表郑州市,02代表中原区(市、区<县>代码根据行政代码进行设定),001代表1号点。
相邻点距离平均为5公里。
2)GPS控制网可由若干个闭合环或附合路线组成,要求闭合环或附合路线边数不能超过8条。
3)联测的HNGICS连续运行参考站不能少于3个,且不可同时处于测区同一个方位,必须能够均匀覆盖控制范围。
4)点位的选择与埋设a.点位应选在便于安置接收设备和仪器操作,视野开阔处,被测卫星地平高度角不小于15°。
b.点位应远离大功率无线发射源,其距离不小于200米,远离高压输电线,距离应大于50米。
c.点位应尽量选在交通方便、地面基础稳固、易于GPS点的埋设与保存处。
d.D级GPS控制点一般应埋设双层混凝土标石,上标石规格为上部20cm×20cm,底部为40cm×40cm,高55cm;中心采用不锈钢标志,表面压印“XX省国土资源厅”、“D级GPS控制点”、“XXXX年”字样;下标石规格为40cm×40cm,高15cm;上下标石间隔为20cm。
要求埋设在土质地面下,上标石面要求低于地面30-50cm。
具体见下图:选在水泥路面或沥青路面上的控制点,用电锤打孔后镶入长20cm不锈钢标志,并用水泥浇铸。
e.所有控制点均应现场填写点之记,标注三个以上方位距离,并在地面或附近构筑物上用红漆书写点号,画箭头示意点位位置。
2.1.2 D级GPS点的观测1)采用双频GPS接收机进行观测。
2)观测前,根据仪器设备的数量、GPS网形和卫星预报表进行作业调度表的编制,选择最佳作业时间,确保接受信号的良好。
3)观测时采用点连接和边连接相结合的方式,尽量构成多一些的检验条件。
4)外业观测时每个作业员严格按照作业调度表开、关接受机,天线的定向标志要指向北方,正确量取天线高度,认真填写观测记录。
观测的具体要求按照下表执行:2.1.3 D 级GPS 点的平差计算1)基线的解算采用双差固定解,将符合要求的结果作为基线解算的最终结果。
2)基线解算时D 级GPS 数据采用率应不低于90%,同步时段中任一三边同步环的坐标分量相对闭合差不大于53δ,点位几何图形强度因子PDOP 值应小于6。
3)独立环的坐标分量闭合差和全长闭合差应符合下式的规定:Wx ≤2n δ, Wy ≤2n δ, Wz ≤2n δW ≤2n 3δ其中δ为标准差,δ=22)(db a +,W 为环闭合差,W=222z y x w w w ++,n 为组成独立环的边数,d 为相邻点间的距离。
4)平差计算时先进行三维无约束平差,采用GPS 随机平差软件,以所有独立基线组成闭合图形,以三维基线向量及其相应方差协方差阵作为观测信息,以一个点的WGS —84系三维坐标为起算依据,进行GPS 网的无约束平差。
无约束平差基线向量改正数的绝对值应满足如下要求:V △x ≤3δ,V △y ≤3δ,V △z ≤3δ无约束平差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二维约束平差,以HNGICS 基准站为起算点进行二维约束平差。
其中基线向量的改正数与剔除粗差后的无约束平差结果的同名基线相应改正数的较差应满足下式要求:dV△x≤2δ,dV△y≤2δ,dV△z≤2δ平差后输出二维坐标、基线向量改正数、基线边长、方位、转换参数及精度信息。
平差后其最弱边长相对中误差不低于1/45000,点位中误差不大于5cm。
2.2 一级GPS点测量2.2.1选点埋石一级GPS控制点拟以县(区)为单元,以HNGICS为依托,采用网络RTK技术布设。
平均边长300-500米,每个控制点至少保证有一个以上的通视方向。
一级GPS点的编号以“I”为字头加流水号编排,如I001、I002……In。
点位要求如下:a、点位的选择要符合规范要求,并有利于下一级控制的联测。
b、点位应基础坚实牢固,易于长期保存和安全作业,有利于其它测量手段进行扩展与联测。
交通便利,便于作业。
c、点位应便于安置接收设备,便于仪器操作,视野开阔,被测卫星的地平高度角应大于15°。
d、点位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微波站等),其距离不得小于200米,远离高压输电线,其距离不小于50米。
e、点位附近不应有强烈干扰卫星信号接收的物体,应尽量避开大面积水域。
f、点位埋设。
在坚硬的铺装路面时,点位一般采用长15cm、Φ20mm 的钢筋作为点位标志,其顶面与路面基本平齐,以钢钉的顶面中心作为对点标志;或者刻“十”字标记。
位于土质地面上的点位,规格为20*20cm、高60cm,且上表面中心置入Φ15mm钢筋的水泥桩作为点位标志,桩顶以钢钉的顶面中心刻“十”字作为对点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