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的_生活方法新论_田文军

合集下载

08冯友兰讲解

08冯友兰讲解
论证2:有山,必先有山之理,故,山之理逻辑 上先于山而存在。 评论:把一般看成可以离开个别而独立存在 的东西。 朱熹:未有这事,先有这理。如未有君臣, 已先有君臣之理;未有父子,已先有父子之 理。(朱子语类卷九十五)
王夫之反驳说:未有弓夭而无射道,未有车马而 无御道。(周易外传卷五)
冯友兰认为,弓夭之理,是本有底。创制弓夭者, 发现其理,依照之以制弓夭。(新理学,贞元六 书,56页)所以,先有弓夭之理,才有弓夭。
冯友兰:在新理学的形上学的系统中,第四组主 要命题是:总一切底有,谓之大全。大全就是一 切底有。借用中国旧日哲学家的话说:“一即一 切,一切即一”。(新原道,贞元六书,849页。)
解释:向秀曰:天者何?万物之总名。(罗含更生 论引,全晋文卷一百三十一)
冯友兰说:我们亦可说:天者,万有之总名也。万 有者,若将有作一大共类看,则曰有。若将有作一 大全看,则其中包罗一切,名曰万有。天有本然自 然之义。真际是本然而有;实际是自然而有。真际 是本然;实际是自然。天兼本然、自然,即是大全, 即是宇宙。(新理学,贞元六书,30页)
百理具在,平铺放着。几时道尧尽君道,添得些 君道多;舜尽子道,添得些孝道多?元来依旧。 (同上)
冯友兰说:实际上有依照某理之实际底事物,某 理不因之而始有;无依照某理底事物,某理不因 之而即无。实际上依照某理之实际底事物多,某 理不因之而增;依照某理之实际底事物少,某理 不因之而减。(新理学,贞元六书,41页) 评论:此理世界实际上类似于柏拉图的理念世 界和黑格尔的绝对精神。
欧洲中世纪经院哲学内部有唯名论与实在论的争论。唯名 论认为,只有个别的感性事物才是真正存在的,一般或共 相只是个别事物的名称,并不具有实在性;实在论认为, 一般或共相先于个别事物而存在,是独立于个别事物的客 观实在。唯名论与实在论又有极端与温和之分。极端实在 论以安瑟伦为代表,认为共相是先于个别事物,离开个别 事物而独立存在的实体。温和实在论以托玛斯·阿奎那为 代表,认为共相作为神创造个别事物的原型,存在于被创 造物之先;作为个别事物的本质,存在于事物之中;作为 人对个别事物的抽象概括的概念,存在于事物之后。

2024年冯友兰名言_1

2024年冯友兰名言_1

冯友兰名言冯友兰名言1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静默。

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

大学应该是国家的知识库,民族的智囊团。

.科学可以增加人的积极知识,但不能提高人的境界。

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不是宗教。

所谓名誉者,是众人对于我的过人之处的承认;若我虽有过人之处,众人不愿意承认,则虽有过人之睡,名亦不立.人对外部世界首先应当尽力而为,只有在竭尽所能之后,才沉静接受人力所无法改变的部分。

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

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修行的道路,就是要充分相信自己,其他一切放下,不必于日用平常行事外,别有用功,别有修行。

这就是不用功的用功,也就是禅师们所说的不修之修。

生活于道德境界的人是贤人,生活于天地境界的人是圣人。

哲学教人以怎样成为圣人的方法。

成为圣人就是达到人作为人的最高成就。

这是哲学的崇高任务。

世界上,历史上,凡在某方面有大成就底人,都是在某方面特别努力底人。

古人说:“业精于勤。

”人没有不勤而能精于某业底。

假如我们能够了解人生,人生便有意义,倘使我们不能了解人生,人生便无意义。

各个人对于人生的.了解多不相同,因此,人生的境界,便有分别。

境界的不同,是由于认识的互异。

这有如旅行游山一样,地质学家与诗人虽同往游山,可是地质学家的观感和诗人的观感,却大不相同。

在道德境界中的人,不论所做何事,皆以服务社会为目的。

这一类人既不贪生,又不怕死。

他们晓得除“我”以外,上面还有一个社会,一个全体。

他们了解个人是社会的一部分,个人与社会是部分与全体的关系。

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惯。

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做他所做的事,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

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

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自然境界。

其实“先定”是没有的,即使有,也无用先知。

如果有先定的命,命中注定你将来要发财,到时自然会发财;命定你要做官,将来自然做官;命定了将来要讨饭,自然要讨饭。

冯友兰的人生境界

冯友兰的人生境界

冯友兰笔下的人生境界饱经沧桑的哲学老人冯友兰留下的“冯友兰学说”、“冯友兰现象”引发后人对文化的沉思,对人生的遐想。

这里摘发《冯友兰传》(田文军著,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冯友兰将人生境界划分为四种类型,并据其差异解释人生的价值。

冯友兰提倡正确的生活方法,主张以正确的生活方法指导人生,求取人生的幸福。

但是,确立人的生活方法,并非冯友兰人生哲学高层面的理论追求。

冯友兰的人生哲学,在理论上的真正追求是要论释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他对于人生意义或说人生价值的理解,是通过其人生境界论来论释的。

在冯友兰看来,人在自己的生活中,之所以可以确立正确的生活方法,条件即在于人是“理性底动物”,人的生活是有“觉解”的生活。

冯友兰所谓人的生活是有“觉解”的生活,实即是说人的生活是人在“觉解”中的生活,人对于生活不是本能地被动地适应,而是能够主动地积极地安排。

人能够凭借理性,安排好自己实际的生活,人同样可以凭借理性,理解人生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

因此,冯友兰在论及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时,首先强调的即是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取决于人自身对于宇宙,对于人生的觉解。

人对于宇宙人生有觉解,人的生活即有意义和价值;人对于宇宙人生的觉解不同,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也不相同;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不同,表现为人生境界的不同。

冯友兰曾经说过:“人对于宇宙人生底觉解的程度,可有不同。

因此,宇宙人生,对于人底意义,亦有不同……宇宙人生对于人所有底某种不同底意义,即构成人所有底某种境界。

”(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4卷,第496页)冯友兰将人生的意义归之于人的“觉解”,认定人对人生“觉解”不同,使得人生的意义价值也不相同,这并不意味着冯友兰将人生意义的差别完全归之于“人之知识的主观成分”。

在冯友兰看来,就人“觉解”的对象宇宙人生而言,都是实际存在的,都是本来即存在的,其存在同人的主观无涉。

对宇宙人生有“觉解”还是没有“觉解”,只是对宇宙人生的知与不知,见与不见。

所以冯友兰在论及他所理解的人生境界时,也强调他所谓的境界“固亦有主观的成分,然也并非完全是主观底。

冯友兰名言名句 经典

冯友兰名言名句 经典

冯友兰名言名句经典冯友兰,20世纪中国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深刻而广泛影响着中国的学术界和思想界。

他的名言名句充满着智慧和哲理,耐人寻味。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冯友兰的经典名言名句,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启迪和思考。

1. "学问要以功绩为准绳,为天下寻找真理者即心甘情愿贡献自己智慧与力量者也。

"这句话体现了冯友兰对于学术研究的态度。

他强调学者应该以取得真知为目标,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实际的贡献。

2.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的过程。

冯友兰认为,学者应该广泛涉猎各种学问,审问其中的真伪,经过深思熟虑后明辨事物的本质,并且坚持不懈地实践自己的理念。

3. "与鬼神共舞者虽仙未神矣,以人为本者不屑仙矣。

"这句话体现了冯友兰对于人的自我价值的思考。

他认为,与超自然力量共舞的人虽然可能具备某种超凡的能力,但是真正伟大的是能够坚守人性,关注人的需求,以人为本的思想才是更可贵的。

4. "真理在于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之中,而不在于僵化的权威和教条。

"这句话传递了冯友兰对于真理的理解。

他反对教条主义和僵化的知识,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才能接近真理。

5. "独立精神,独立思考,是人类进步的源泉。

"冯友兰在这句话中强调了个人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够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6. "道德教育是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环。

"冯友兰对于教育的观点一直非常重视。

他认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

只有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人们才能够在实践中成为真正有益于社会发展的人。

7. "文化的核心是人的核心,人文精神是文化的灵魂。

"冯友兰在这句话中强调了人文精神对于文化的重要性。

他认为,文化的价值在于它对于人的发展和进步的促进作用,而人文精神集中体现了人性关怀和情感关系。

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论及其现实价值

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论及其现实价值
获取生活的意 义。 关键词 : 冯友 兰 ; 人 生; 境界 ; 理 性
中图分类号 : B 2 6
文 献 标 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1— 6 1 3 2 ( 2 0 1 4 ) O 1 —0 0 0 1— 0 6
冯 友 兰 的 人 生 境 界 理 论 在 中 国 现 代 哲 学 史 上 的 影 响 很 大 。人 们 研 探 冯 友 兰 的人 生境 界 理 论 也 已经 形 成 多种认识成果 , 但 仍 然 存 在 值 得 继 续 研 探 的 空 间 。 因 为, 我 们 在 不 同 的时 间段 内 , 探 讨 冯 友 兰 的 人 生 境 界 理 论, 会不 断地发 现新 的研究视 角 , 增 添新 的认识成 果 ; 使 自己 对 于 人 生 形 成 新 的 体 悟 , 在 现 实 中 达 到新 的 生 活意 境 。 同 时 , 不 断 探 讨 冯 友 兰 的人 生 境 界 理 论 , 也 有
需 要 对 生活 的“ 觉解” , 这是一个最基本 的观 念。这 个观 念不 论在 什 么样 的时代 条件 下 , 都 具有 现 实意义。 因为 , 人 们 的 生 活 确 实 需要 理 性 地 思 考 。 这 样 的 思 考 , 既 有 益 于人 们 编 织合 理 的 生 活 蓝 图 , 也 能 够 帮 助 人 们
定 的。
中, 居 于一 种 至上 的 思想 层 面 , 占据 一 种 核 心 的 理 论 地 位 。何 以如 此 理 解 , 这 得 简 单 地 从 哲 学 的性 质 与 功 用 说 起 。一 般 说 来 , 大凡讲哲学或讲人生哲学 的学者 , 要
冯 友 兰 的哲 学 理 论 , 有 一 个 庞 大 的 思 想 系 统 。这 个 思 想 系 统 的核 心 内 容 可 以 依 据 不 同 的视 角 进 行 总 结 与 概 括 。冯 友 兰 论 及 自 己 一 生 的 学 术 成 就 的 时 候 , 曾

国立西南联大校歌歌词作者考辨——重读冯友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

国立西南联大校歌歌词作者考辨——重读冯友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

收稿日期6作者简介田文军(),男,湖北鹤峰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史与中国伦理思想研究。

第25卷第2期2009年2月商丘师范学院学报JOURN AL OF SH ANG Q I U TEACHERS C OLLEGE Vol .25 No .2Februa r y .2009国立西南联大校歌歌词作者考辨———重读冯友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田 文 军(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摘 要:成立于抗日战争时期的西南联合大学,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冯友兰是当年参与西南联大建设的重要历史人物之一。

在西南联大期间,冯友兰不仅长期主持联大文学院工作,参与西南联大的管理与建设,而且在西南联大期间写成“贞元六书”,建构了自己的“新理学”思想体系,为国家的学术文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尤为值得称道的是,冯友兰先生还为西南联大填写了气势恢宏的校歌歌词,并在西南联大结束自己的历史使命的时候,总结西南联大的历史与经验,为人们留下了一篇脍炙人口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

无论是歌词、碑文,还是“贞元六书”,都已成为西南联大的经典之作,同时也成为中国教育和学术发展史上的一段佳话。

关键词:西南联大;冯友兰;校歌歌词中图分类号:B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600(2009)02-0007-06 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成立于抗日战争时期的西南联合大学,曾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集聚中国的学术精英,培养出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学术人才,创造出人类教育史上的奇迹。

冯友兰即是当年参与西南联大建设的重要历史人物之一。

在西南联大期间,冯友兰不仅因为胡适不能到校履职而代理文学院院长职务,长期主持联大文学院工作,参与西南联大的管理与建设;而且在西南联大期间,写成“贞元六书”,建构自己的“新理学”思想系统,探求中国社会文化的现代化道路,为国家的学术文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尤为值得称道的是,冯友兰在西南联大结束自己的历史使命的时候,总结西南联大的历史与经验,为人们留下了一篇脍炙人口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

冯友兰简介

冯友兰简介

冯友兰,字芝生,河南南阳唐河人,著名哲学家,192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主席,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其哲学作品为中国哲学史的学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现代新儒家”。

中文名:冯友兰国籍:中国出生地:河南南阳唐河出生日期: 1895.12.04逝世日期: 1990.11.26毕业院校: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预科班代表作品:《中国哲学简史》目录生平简介人物介绍哲学贡献人物小传中学时期大学时期婚姻生活创办刊物学成回国出席哲学会议被捕审讯著书立说赴美考察解放后三阶段作品名录《中国哲学简史》《三松堂自序》《人生的境界》人物介绍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唐河县人。

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

《中国哲学简史》享誉全国,《人生的境界》被编入中学教材。

哲学贡献1923年夏,冯友兰著作《人生理想之比较研究》(又名《天人损益论》)1924年又写成《人生哲学》,作为高中教材之用,在这本书中,冯友兰确立了其新实在主义的哲学信仰,并开始把新实在主义同程朱理学结合起来。

在燕京大学任教期间,冯友兰讲授中国哲学史,分别于1931年、1934年完成《中国哲学史》上、下册,后作为大学教材,为中国哲学史的学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创立新理学思想体系从1939年到1946年7年间冯友兰连续出版了六本书,称为“贞元之际所著书”:《新理学》(1937)、《新世训》(1940)、《新事论》(1940)、《新原人》(1942)、《新原道》(1945)、《新知言》(1946)。

通过“贞元六书”,冯友兰创立了新理学思想体系,使他成为中国当时影响最大的哲学家。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冯友兰学术思想的转型期。

新中国成立后,冯友兰放弃其新理学体系,接受马克思主义,开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中国哲学史。

著有《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二册、《中国哲学史论文集》、《中国哲学史论文二集》、《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初稿》、《四十年的回顾》和七卷本的《中国哲学史新编》等书。

人生的境界(冯友兰)

人生的境界(冯友兰)

课文探究
二、四种人生境界的内涵。 (一)自然境界
一个人做事,可能只是顺着他的本能或其社 朗诵 会的风俗习惯。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样,他
做他所做的事,然而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 这样,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 很少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自 然境界。
课文探究
1.什么叫自然境界? 析:做事只顺着自己的本能或其社会的风俗习 惯。
第二部分: (7-10)具体阐述中国哲学 是如何帮助人提高人生境界的。
课文探究
一、课文具体分析 1.文中有一个“词”可以说贯穿了全文,它 与人生境界有着密切关系,甚至可以说由它而 决定了人生的境界。请问它是哪个词?
析:觉解
2.课文中出现了多少次? 析:13次
课文探究
3.请依据课文2、3、4、5段谈谈你对“觉解” 的理解? 觉解,就是了解(理解)、自觉(觉悟)的意 思,即一个人对自己所做的事情的觉悟与理解。 人对所做事情的觉悟程度,决定了他的人生境 界的高低。
谢谢大家聆听!!!
45
冯友兰,(1895—1990),河南唐河人,著名的 哲学家、哲学史家、教育家。其学问总结 为“三史释古今,六书记贞元”。“三史” 指《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和 《中国哲学史新编》;“六书”指《新理 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 《新原道》《新知言》。
据说在西方大学中,凡开设中国哲学课程的,冯 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是第一本必读之书。百年 之前,中国人因为有严复而知有西方学术;迄今 为止,外国人因有冯友兰而知中国哲学。所以, 若要说起20世纪中国哲学,是不能不谈到哲学大 师冯友兰的。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各行各业的志愿者抱火哥抱着喷火的煤气罐冲出火场罗腊英和丈夫昔日旧照大火面前生死选择题比尔盖茨退休捐出全部财产近五千一分一毫也不留给自己子女四天地境界朗诵最后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乎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

冯友兰人生的境界读后感

冯友兰人生的境界读后感

冯友兰人生的境界读后感引言在《冯友兰人生的境界》一书中,作者通过探索人生的境界,带领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领悟。

本文围绕着书中提出的几个关键概念展开讨论,通过列点的方式来总结和阐述我的观点。

人生的价值•人生的价值在于追求真理和美德。

人类一直以来对真理和美的追求是人生的核心追求,而冯友兰在书中强调了这一点。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们能够不断向着真理和美的方向迈进,从而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

•人生的价值在于与他人的关系。

冯友兰在书中指出,人类是社会性动物,我们与他人的关系对我们的人生意义至关重要。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与合作,我们能够共同创造出更美好的世界,实现个体和社会的融合。

•人生的价值在于自我超越。

人类不断发展进步的特点是人生的重要价值所在。

通过不断学习、成长和超越自己的极限,我们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境界,实现个人和社会的进步。

人生的境界•凡事理解万缘皆空。

冯友兰引用佛家的观点,强调理解的重要性。

我们处在一个复杂多变的世界中,通过理解一切万缘皆空的真谛,我们能够超越个体的利益和欲望,从而达到更高的境界。

•实现个人的自由自在。

冯友兰认为,个人的自由是实现人生境界的关键。

只有拥有内在的自由,我们才能够超越物质的束缚,追求更高尚的价值,实现真正的自我。

•一个人的境界不仅取决于个人,还取决于环境。

冯友兰在书中强调了环境对人的境界的影响。

社会、文化和家庭等因素都会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与环境和谐相处,通过积极的改变和适应来提升个人的境界。

人生的意义•人生的意义在于对生活的感悟与领悟。

冯友兰认为,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我们对生活的感悟与领悟。

通过深入思考和体验,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生的真谛,并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所在。

•人生的意义在于对他人的贡献。

冯友兰强调了对他人的贡献对人生意义的重要性。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帮助,我们能够扩展自己的视野,实现对他人的贡献,同时也实现了自己人生的价值。

冯友兰“尊理性、行忠恕”生活方法的现代思考

冯友兰“尊理性、行忠恕”生活方法的现代思考

道学家完全道德的“ 为学之方” 同。 不 以往人们在此 问题上所讲所说 , 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 为任何社会所 需要的道德规律 , 如仁义礼智信等 ; 为某种社会所需 要的道德规律 , 如忠孝等 ; 另一类则 为不违反道德规 律 的生活方法 , 如勤俭等 。 冯先 生认为 , 不违反道德 规律是说它虽不必积极地合乎 道德规律 , 但亦消极 地不违反道德规律。 积极地合乎道德规律者 , 是道德
文章编号 :6 1பைடு நூலகம்1 2 2 0 ) 1 0 0 — 3 17 —6 3 (0 6 1 — 0 1 0
冯友兰的《 新世训 》又名《 , 生活方法新论》 作为 , 论生活方法的著作 , 与讲纯粹哲学的《 新理学》 谈社 、 会文化问题的《 新事论》 合称为“ , 贞元三书”论生活 。 方法 , 正如冯先生所讲 :人都生活 , “ 其生活必多少依 照一种规律 ……人 的生活也有其本然底规律 , 任何 人都必 多少依照它 , 方能够生活 。 … 页 。 以, ” 所 在
道德 底 。…( ” 贞 ( ) 三 所谓 生 活方 法 , 如其 是 生活 方法 , 必 是每 则
道德底规律 , 有些是随着社会之有而有者 , 有些是随
着某种社会之有而有者 。…[ 冯先生在《 ” 页 新理学》
中说过 , 仁义礼智信这“ 五常” 是随着社会之有而有 的道德 ; 新事论》 在《 中说过 , 忠孝照其原来的意义 ,
收稿 日期 :0 6—0 20 4—3 0 作者简 介: 曾黎( 9 3 16 一 )女 , , 河南唐河人 , 南阳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 院副教授 。
维普资讯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 社会科学 版)
20 0 6年第 1 期 1
事是社会中特别的事。 古人说 :圣人 , “ 人之至者也 。 ”

传言与真实——读两组关于冯友兰事迹的文字联想到冯友兰研究

传言与真实——读两组关于冯友兰事迹的文字联想到冯友兰研究

传言与真实——读两组关于冯友兰事迹的文字联想到冯友兰
研究
田文军
【期刊名称】《中州学刊》
【年(卷),期】2001(000)006
【摘要】本文主张将冯友兰的人生和冯友兰的学说作为一个统一的过程和系统来考察.正确理解冯友兰在新中国学术工作中的动机与信念,以求取对冯友兰人格和学问的真实理解和评价。

【总页数】6页(P142-147)
【作者】田文军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哲学系,湖北武汉43007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61
【相关文献】
1.又见冯友兰——读何兆武《上学记》中"冯友兰先生"之笔记历史 [J], 单纯
2.一部冯友兰研究的创新之作——《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方法论研究》读后 [J], 陆信礼;刘博智
3.走近真实的冯友兰 [J], 王仁宇
4.走近真实的冯友兰 [J], 王仁宇;
5.研究冯友兰新理学的意义--冯友兰新理学研讨会致辞 [J], 黄玉顺;黄杰(录音整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活法》读书笔记

《活法》读书笔记

《活法》读书笔记冯友兰对哲学的定义: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

按照这种定义方法,《活法》就是稻盛和夫的人生哲学。

最近突然觉得哲学是每个成功人士必须了解的一门科学,所有科学研究到最后实际上就在研究哲学。

哲学包括了世界观、方法论和实践论。

一个成功人士不管是在自己总结的哲学理念还是在别人的哲学理念的指引下生存和生活,那么他的轨迹就有了框架与方向。

《活法》是稻盛和夫在70岁左右写的书,应该是其对自己一生的总结。

稻盛和夫是个佛教徒,从文中论述就可以看出其受佛教思想影响较为深远,加之其在一生中总结形成的个人思想。

看完本书,给我一个感觉就是稻盛和夫真的是一个典型的日本文化运行下的日本人的佼佼者,日本文化还是那句话:就像洋葱,一层一层剥到最后发现没有核。

对稻盛和夫的感觉则是实用主义哲学,不一定有高深的理论指导,但是真的可以指导工作生活。

他的哲学思想最核心的就是“作为人,何为正确”,他的人生公式: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X热情X能力。

全书通篇都是从一个做人的角度来把作者的思想展现出来,这个思想既包括世界观又包括方法论。

第一章,实现理想。

是教你成功的方法,总结下来就是:敢想,认真想;敢干,认真干。

要“乐观构想,悲观计划,乐观实行,这是成就事业变理想为现实时必须的态度”。

一方面,要有好的心态,什么心态决定什么样的人生;另一方面要逃离舒适区,要持续努力和认知钻呀,但是要谨记:“持续”与“重复”是两件事。

第二章,从原则原理出来考虑问题。

是谓“大道至简”。

稻盛和夫说如果有人问他:“你为何来到这世上?”他会毫不含糊地回答:“是为了在死的时候灵魂比生的时候更纯洁一点,或者说带着更美好、更崇高的灵魂去迎接死亡。

”也就是在这个指导思想下,他的原则原理就是“怎么做对社会和世人有利”。

只有这样才有好的思维,才能确保不走弯路。

尽管听起来有心灵鸡汤的感觉,但是或许稻盛和夫作为一个年逾古稀的成功人士真正看清了本质。

“许多看似复杂的现象,其实不过是简单事物的投影而已”。

试论冯友兰“人生四境界”之贯通

试论冯友兰“人生四境界”之贯通

试论冯友兰“人生四境界”之贯通摘要:于对冯友兰先生人生四种境界的贯通,我们主要讨论一下三个问题:第一、“‘觉解’将人生境界划分开,是什么又让人生境界得以统惯,而不是支离破碎的”;第二、“随着‘觉解’程度的提升,人实际所处的境界是否也是单向度的提升”;第三、“四种境界是否能够并存,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

关键词:冯友兰人生境界贯通冯先生认为“人是有觉解底东西,或有较高程度底觉解底东西”,因此“觉解”的程度便成为人生境划分的标准。

但这里需要讨论的是“‘觉解’将人生境界划分开,是什么又让人生境界得以统惯,而不是支离破碎的”、“随着‘觉解’程度的提升,人实际所处的境界是否也是单向度的提升”、“四种境界是否能够并存,它们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

一、人生四境界何以统惯冯先生通过对人的本质与人生意义的思考,把人的本质理解为“觉解”,肯定“人是有觉解底东西”。

冯先生所说的“觉解”即是自觉地了解,是主体的一种自觉的能动的理性能力。

人生的意义正在于人对于人生的“觉解”。

但人们对人生的觉解也存在着不同,冯先生忽其小异,取其大同,概括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觉解”是冯先生划分人生境界的总标准,将人生境界分为四种层次,设置界限将它们区分开来。

但是四种层次之间并非是割裂的,而是通过对“利”和“我”的觉解将四种境界纳入到一个整体之中。

自然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顺才或顺习的,顺才即是率性,顺习即顺从一人之习惯或一社会之习俗,此一境界中人,对人生的意义无觉解或甚少觉解;功利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为他自己的利,此一境界中人,对人生的意义始有“己”和“利”的觉解;道德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行义”的,即求社会的“利”,此一境界中人,觉解到“己”是社会中的“己”,是社会的一部分,所求的“利”应是社会之“利”,是“公利”而非一己“私利”;天地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事天”的,此一境界中人,对“己”和“利”的觉解提升至宇宙或大全的层次,破除掉了人与我、私利和公利的二分。

冯友兰与抗战文化——以《南渡记》为中心

冯友兰与抗战文化——以《南渡记》为中心

冯友兰与抗战文化——以《南渡记》为中心
田文军;杨姿芳
【期刊名称】《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8(020)005
【摘要】冯友兰在抗战期闻的学术成果是抗战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抗战时期,冯友兰不仅写成了"贞元六书",而且写成了大量的时论性著作,对历史、传统、理想、信念、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思考,构成了这些时论性著作的基本内容.这些内容从一
个侧面向人们展示了抗战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国家观念、民族情节、文化意识与人生追求,表明了抗战文化所蕴含的基本精神与普遍价值.今天,重读冯友兰这些著作,将有益于我们更深刻地领悟抗战文化的内在精神,更具体地感受抗战文化重要的社会
现实意义.
【总页数】5页(P75-79)
【作者】田文军;杨姿芳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
【相关文献】
1.纪念性空间的塑造——记重庆抗战文化研究中心创作实践 [J], 雍蓓蕾;张晓峰
2.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大众文化宣传——以《解放日报》文化广告为中心 [J],
陈世泽;张雪梅;王燕
3.宗璞笔下的日本形象分析--以《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为中心 [J], 姜芬
4.西南大后方抗战文学研究的一次盛会--记"抗战时期西南大后方文学·文化活动研讨会" [J], 朱伟华
5.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投身救亡抗战洪流记拂晓剧团抗战女战士冯健 [J], 华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冯友兰《最平常的办法是最成功的办法》原文阅读

冯友兰《最平常的办法是最成功的办法》原文阅读

冯友兰《最平常的办法是最成功的办法》原文阅读最平常的办法是最成功的办法冯友兰《新世训·道中庸》节录凡是能使某种事最成功的办法,亦是最平常的办法。

例如一个人如想发财,最平常的办法,是竭力去经营工业或商业。

《大学》说:“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则财恒足矣。

”就一个社会说是如此,对一个人说也是如此。

这是大道,也即上所说的大路。

这是人人都知道的,亦是人人所都能行的。

如有人嫌此大路太迂曲,嫌此办法,太拙笨,而求另外直捷的路,巧妙的办法,则即是所谓“行险徼幸”。

例如有人因急于发财而大买彩票,希望能得一头彩,可以一步登天。

在几万或几十万买彩票的人中间,自然有一个人可得头彩,他的特别的幸运很可使人羡慕,但他的行为,则不足为法,不可成为公律。

他得头彩的机会,则比得头彩的机会要多几万或几十万之一,而他失败的机会,则比得头彩的机会要多几万或几十万倍。

所以,他的行为是“行险”,则其得头彩是“徼幸”。

辛苦经营工业或商业以求发财的人,固然亦有失败的机会,实际上亦常有失败者,但他的失败的机会与他的成功的机会,在普通的情形下,差不多是均等的。

一个人照着这个平易的大路走,即使失败,而他的行为是可以为法的,可以成为公律的。

一个人应该努力地照着这个大路走,至于成功失败,则“听天由命”,此之谓“君子局易以俟命”。

如上所说买彩票的行为,则是所谓“小人行险而徼幸”。

对如人欲求学问,无论所求者是何种的学问,最平常的办法,是对于那一种的学问努力用功。

大部分人于初学一种语言时,总觉其纯靠死记,毫无兴趣。

这些人往往于此要寻捷径。

有些卖书的人,迎合这种人的心理,印些“某种言语易通”等类的书,大登广告说,用他这书,可以于短时期内,不费力而学会某种言语,其实这都是欺人的。

要想学某种言语,是要靠死记的。

这是平常的办法,但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办法。

又如用兵虽说是诡道,但取胜的平常的办法,还是努力充实自己的实力,但其胜过敌人,及努力消耗敌人的实力,使其劣于自己。

第六讲 冯友兰

第六讲 冯友兰
第六讲 冯友兰
一、生平
❖ 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1895年 12月4日生于河南省唐河县祁仪镇。著名哲 学家、哲学史家。父亲冯台异,戊戌(1898 年)科进士,曾任武昌方言学堂会计庶务委 员,1907年任湖北崇阳县令。伯、叔父都是 秀才。冯家有地千余亩,耕读传家,为当地 望族。
❖ 6岁入家塾读书,先后读了《三字经》、《论 语》、《孟子》、《大学》、《中庸》、 《诗经》,9岁随母亲至武昌父亲任所,由母 亲课读《书经》、《易经》、《左传》、 《礼记》。1910年考入唐河县高等小学预科。 次年,以第一名考入开封中州公学。1912年 转入武昌中华学校,年底考入上海中国公学 大学预科。因习逻辑而立志哲学。 1915年夏 中国公学预科毕业,考入北京大学法科,入 学后转入文科哲学门(中国哲学门)。受到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 《新理学》是“六书”的总纲,是其中的自 然观、宇宙观、形上学。它由“理”、 “气”、“道体”、“大全”这四个观念推 出四组命题,认为宇宙由形而下的“实际” 与形而上的“真际”构成,“真际”比“实 际”更广阔,因为有可能“真际”中有某理 而“实际”中尚无此事物,而不可能“实际” 中有某事物而“真际”中尚无此理。“真际” 又比“实际”更根本,因为必须先有理然后 才有事物。
❖ 1918年夏毕业于北京大学。当年与任载坤女 士结婚。次年考取公费留学,12月抵达纽约。
❖ 1920年1月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哲学系, 师从杜威。主要研习西方哲学。博士论文为 《人生理想之比较研究》(又称《天人损益 论》)。1923年毕业于哥大。回国,任中州 大学教授兼文科主任、哲学系主任。
❖ 1925年秋至广州任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兼系 主任。
❖ 陈寅恪在审查报告中说:此书取材谨严,持 论精确。凡著中国古代哲学史者,其对于古 人之学说,应具了解之同情,方可下笔。盖 古人著书立说,皆有所为而发;故其所处之 环境,所受之背景,非完全明了,则其学说 不易评论。……今欲求一中国古代哲学史, 能矫傅会之恶习,而具了解之同情者,则冯 君此作庶几近之。其取用材料,亦具通识。

冯友兰人生四境界的现代意蕴

冯友兰人生四境界的现代意蕴

冯友兰人生四境界的现代意蕴冯友兰,上个世纪国学研究的一代宗师。

他将中国传统哲学的“辩名析理”同西方近代的逻辑分析结合起来,创立了“新理学”的哲学体系,其内容涉及行上学、心性论、境界学、人生哲学等,“六书纪贞元”,冯氏哲学开创了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化的新局面,其人生境界说是“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冯友兰对人生理想、人生哲学、人生觉解用哲学方法予以回答,对人的生存状态和价值观念作出超越,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思想启迪作用。

结合今天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冯氏哲学的人生四境界进行深入阐释,解读其中蕴含的现代价值,审视现代文明给人生带来的困惑,并从中汲取智慧和教训,有利于当代社会的文明建设,同时又能为我们思考人生提供一面镜子。

冯先生在汲取中国古代哲学关于境界论营养的基础上,构建了自己的人生境界说。

冯友兰认为哲学的功能在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哲学是可以使人得到最高境界的学问,不是使人增加对于实际的知识及才能的学问。

”(《三松堂全集》5卷157页)哲学能提高、升华人的境界,能求得智慧,具有无用之大用的功能,能解决“安身立命”之大道理,哲学可以使人对真际有所领悟,使人对真际有一番理智的同情和了解,这种领悟、同情和了解可以作为人道之根据,使人的觉解程度不断提高从而认识人生的意义,这也就是所谓哲学能提高人的境界的原因所在。

能达到最高境界、实现理想人格的人即是圣人,所以就个人说哲学是超凡入圣的门径。

从此角度对四境界说进行研读,能深化我们对人生的思考和领悟,能深化我们对人生价值的尊重。

一、自然境界,顺习而行“自然境界的特征是:在此境界的人,其行为是顺才顺习的。

”(《三松堂全集》4卷551页)才,生物学上的性,即生物本性或自然本性,也就是人的自然属性。

习,个人的习惯或社会习俗。

顺才而行,“行乎其所不得而行,止乎其所不得不止”,即按照人的生理的自然要求而行事。

顺习而行,“照例行事”,即不自觉的因袭传统照章行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州学刊1997年第5期 冯友兰的“生活方法新论”田文军 “五四”以来,不少中国知识分子主张在吸纳西方近代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同时,维系和弘扬中国文化固有的伦理系统,建构民族的新文化,以图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

冯友兰即是代表人物之一。

冯氏曾参照西方文化观念阐释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以“生活方法新论”表达自己对社会生活的理解和人生意义的追求。

冯氏当年思考过的生活方法问题,仍是我们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所面临的一些重要理论课题与实践课题。

因此,论析冯氏的“生活方法新论”,对于我们今天重新审视中国传统伦理的价值,思考现实生活中的人生价值目标,学习如何做人之类的问题,当有借鉴的价值。

一冯友兰一生中论及人生伦理的著述十分丰富。

就著作而言,冯氏曾经先后写成过《人生哲学》《新世训》《新原人》三书。

“生活方法新论”即是《新世训》一书的别名;《人生哲学》是冯氏早年对人生问题的思考;《新原人》是冯友兰从哲学的层面思考人的特质与人生价值问题的总论性著作;《新世训》一书则是冯友兰抗日战争期间应《中学生》杂志之约,所写关于青年修养问题文章的结集。

在《新世训自序》中,冯氏曾说:“承百代之流,而会乎当今之变,好学深思之士,心知其故,乌能已于言哉?事变以来,已写三书。

曰《新理学》,讲纯粹哲学;曰《新事论》,谈文化社会问题;曰《新世训》,论生活方法,即此是也。

书虽三分,义则一贯。

所谓‘天人之际’,‘内圣外王之道’也。

”依冯氏的“内圣外王”理念,其言及人生伦理的著述,大体上都可视为其“内圣”之学。

冯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著作之中,对人生问题的思考,视角并不完全相同。

作为冯氏的“内圣”之学,又可说“义则一贯”。

本文论析冯氏“生活方法新论”,只论及《新世训》一书。

冯友兰认为人生即人生活的全部。

一个人的人生是一件大事。

同任何事物的成立和存在须依照一定的规律一样,人的生活也必须遵循一种规律。

因为“人的生活也有其本然底规律,任何人都必须依照它,方能够生活” 。

冯友兰探讨人的“生活方法”,主要是探讨人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而不是人的物质生活。

因此,冯友兰将人们在生活中必须遵循的规律理解为“道德规律”。

冯友兰将人生必须遵循的规律理解为“道德规律”,有两个认识根据。

其一是冯氏肯定人的生活的社会性特征。

在冯氏看来,考察人的生活方法,首先必须肯定人的生活只能在社会中进行。

要维系社会的稳定和秩序,一要依靠法律,一要凭借道德。

以法律维系社会的存在和稳定,带有强制性,对个人生活而言,是他律;用道德维系社会的秩序和稳定,以人们理解社会道德准则,自觉地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这些行为准则为前提,是人们自身约束自己的行为,是自律。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自律,是十分重要的。

因为人的社会生活,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进行的。

人们如果不能依照“道德规律”,将自己的行为限定在社会道德准许的范围内,人与人即无法正常交往,或者说无法在社会中生活。

无法在社会中生活,亦即是无法生活。

因为人无法脱离社会而遗世独立地生活。

冯友兰正是由人生活的社会性特征而强调道德对于人生的重要性。

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十分重视“道德规律”的。

《中庸》所论释的“道”,在某种意义上即是在论释人生中的当行之路。

《中庸》中所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表达的正是古人对于人生中遵循“道德规律”的极端重要性的理解。

其二是冯友兰肯定人自身的理性特征。

冯友兰认为,思考人生方法,思考人生中依照“道德规律”,除了应思考人的生活特性之外,还应当思考人自身的特征,即“人之所以为人者”。

《孟子》中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但肯定人有“异于禽兽者”。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实即是“人之所以为人者”。

对“人之所以为人者”,人们理解不尽相同。

有人以为人是“政治底动物”,有人以为人是“理性底动物”。

在冯氏看来,这两者大体上是可以统一的。

因为,人们通常所谓理性,实际上包涵理智的理性与道德的理性。

在中西文化中,人们大都将与欲望相对应的理性视为道德的理性,与情感相对应的理性则大体上被视为理智的理性。

在西方,亚里士多德较早提出了“人是政治的动物”的主张。

但亚氏并不是仅从政治层面去规定和理解人的特质。

亚氏认为人只有在国家组织中才能够实现人的“形式”。

这种国家组织既有政治的意义,也有伦理的意义。

亚氏的“人是政治的动物”这一观念与中国的儒家从伦理的角度理解人的特质有相通的地方。

因此,说人是理性的动物,是对“人之所以为人者”的一种较为全面的表述。

在冯友兰看来,人的理性是由人的文化活动来体现的。

他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即在于其是理性底。

因其是理性底,所以他能有文化,有了文化,人的生活才不只是天然界中的事实。

……文化出于人的理性底活动。

如社会底组织,道德底规律等,出于人的道德底理性。

科学技术等出于人的理智底理性。

人之有文化,证明人是理性底动物。

” 冯友兰强调人是理性的动物,强调人的文化活动出于人的理性,是要论证人在社会生活中依照“道德规律”,有其主体方面的条件和可能。

因为人有道德的理性,所以人在社会生活中能依照“道德规律”,有道德的活动。

冯友兰所说的“生活方法”,即是依照“道德规律”的生活方式。

这种生活方法必要的前提是不违背“道德规律”。

冯友兰所认定的“道德规律”,实即是社会的道德规范。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是人们的当行之路,其引申义即是事物变化的规律,在社会生活中则为人们行为的准则。

“德”即得,道德的本义是得道,是对道的理解和遵循。

这种对道的理解和遵循即是德。

当人们将“道”“德”联用时,则主要是指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冯友兰强调人们的生活方法,须不违背“道德规律”,同时也认定,人的生活方法,“一部分可以随其社会所行底道德之变而变。

一种社会内底人的生活方法与别种社会内底人的,可以不尽相同” 。

但是,冯友兰认为,有些“道德规律”是随着社会的形成而形成的,有些道德规律则是因为某种社会的形成而形成的。

譬如仁、义、礼、智、信五伦,即是随社会存在而存在的。

因此,人们的生活方法,一部分可以因社会的不同而不尽相同,而作为随社会之有而有的道德,则在任何社会生活中都不能违背。

冯友兰区别道德的普遍与特殊,肯定生活方法不尽相同,都在于肯定人们的社会生活须遵循“道德规律”,强调违背了“道德规律”,人即不能在社会中生活。

冯友兰认为人的生活方法,须以遵循“道德规律”为前提,这不无道理。

人们在社会中生活,离开了社会允许的行为规范的约束,其生活会走向无序。

无序不仅会导致社会的混乱,危及社会的稳定存续,影响社会群体的生活,也会危及社会个体的生存。

因为在社会生活中,个体行为离开了社会道德的准则,即会失去人生的价值目标和评判尺度,导致社会角色的失范。

社会个体也就无法维持自己正常的社会生活。

因此,在社会生活中,强化人们的道德意识,将人们的行为纳入社会行为规范,是十分重要的。

我国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之后,各项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在一个经济文化建设的转型时期,人们的道德意识也正经历着更新和转变。

从现实出发,提倡人们的生活行为符合“道德规律”,确立起理性的生活方法,对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当有重大的实际意义和价值。

二冯友兰生活方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主张人在社会生活中“尽己”与“推己”。

他用传统的伦理观念,将这种生活方法表述为“行忠恕”。

“忠恕”的观念源于儒家。

冯友兰沿用儒家这种观念,却并未照搬儒家,特别是宋明儒家对这种观念的诠释。

朱熹在《四书集注》中说:“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

夫子之一理浑然而泛应曲当,譬则天地之至诚无息,而万物各得其所也。

盖至诚无息者,道之体也,万殊之所以一本也。

万物各得其所者,道之用也。

一本之所以万殊也。

由此观之,一以贯之之实可见矣。

”冯友兰认为,朱熹这种解释虽不全失“忠恕”观念的本义,但宋儒强调道德理性,将宇宙伦理化,主张“有天地的忠恕”,用道德范畴论释形上学,把道德理论与形上学观念混在一起,这不足取。

因此,冯友兰在其“生活方法新论”中不探讨“天地的忠恕”,他把“忠恕”仅理解为人们实行道德的一种方法,一种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待人接物的方法。

同时冯友兰认为宋儒所理解的“忠恕”也不完全正确。

朱熹论及人的生活时,以推己及人为“恕”,以尽己之心为人为“忠”,这是以“恕”居主导的地位;论及“天地的忠恕”时,以尽己诚实无妄为“忠”,认为有诚实无妄之“忠”,方有推己及人之“恕”,似又是肯定“忠”的主导地位。

在冯友兰看来,这种理解并不完全符合原始儒家“忠恕”观念的本义。

冯友兰着眼于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的关系,论释自己对“忠恕”的理解。

冯氏认为,无论“忠”还是“恕”,都关涉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关系。

离开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他人的交往,则无法论及“忠恕”。

一个人在生活中,谋求个人利益,不论尽己还是没有尽己,都无所谓“忠”的问题。

“忠”这一观念只能体现在个人为社会、为国家、为他人的工作中。

一个人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克尽职守是“忠”;一个人为了他人的利益尽到自己的力量也可谓“忠”。

前者是忠于国家,后者是忠于他人。

因此“忠”应当是“尽己为人”。

“尽己”而不“为人”不是“忠”,“为人”而不“尽己”,也不是“忠”。

“尽己为人”,是说为他人工作应当和为自己工作一样尽心尽力。

一件事,为自己能做到什么程度,为别人也做到什么程度。

这样的“忠”是“己之所欲,亦施于人”。

“恕”是“推己及人”。

《论语》中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恕”的本义。

这种“推己及人”,是要求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处理与他人的关系时,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所不愿意者强加于人。

依冯友兰的理解,“忠”“恕”都是“推己及人”,只不过“推己及人”的形式有其差别而已:“己之所欲,亦施于人,是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恕。

忠恕都是推己及人,不过忠是就推己及人的积极方面说;恕是就推己及人的消极方面说。

” 因此,不论“忠”“恕”都可以作为实行道德的方法。

《论语》中将“忠恕”视为“仁之方”即是肯定“忠恕”为实行道德的方法。

因为“仁”为“五常”之首。

这种实行道德的方法,就总体来说是“推己及人”;分别而言,则一方面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另一方面是“己之所欲,亦施于人”。

前者为“恕”,后者是“忠”。

依这种方法处理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交往,实际上为人们确立了一个待人接物的标准。

这种标准以自己的欲或不欲作为处理与他人关系的尺度。

“一个人有某欲,他因此可推知别人亦有某欲。

……他知别人亦有某欲,则于满足他自己的某欲时,他亦设法使别人亦满足某欲,至少亦不妨碍别人满足某欲。

” 人们这样在社会生活中“善推其所为”,其行为当是符合“道德规律”的道德的行为,至少是不违背“道德规律”的行为,但不会是非道德的行为。

同时,“忠恕”的观念作为人们社会生活中待人接物的标准,即存在于人们的心中,这种标准使人能自觉地在日常生活中,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