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步步高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两极格局的结束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课件

合集下载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教案)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教案)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第二次世界结束之后,建立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上面的图片是1961年在德国修建的柏林墙,它是美苏两极格局下的的直接反应,直到苏联解体柏林墙拆除。

二、知识讲解考点1.雅尔塔体制(1)主要内容(2)评价积极:有利于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体现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它将苏联与美苏两国不同的社会制度的和平共处纳入国际关系体系)共处与合作以共同维护战后战后和平的精神,反映了世界人民对和平与安全的渴望,具有一定进步性。

消极:建立在美苏战时实力均势的基础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美苏两国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安排战后世界两分天下,使雅尔塔体制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

实质:美苏两国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对世界格局做出的两分天下的划分,它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

考点2.冷战的形成(1)“冷战”序幕——1946.3丘吉尔的“铁幕”演说(2)“冷战”的全面开始——1947.3杜鲁门主义提出政治上对抗:1947.9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上对抗:1947年.6,马歇尔计划:根本目的:稳定和控制西欧,遏制苏联。

1949年.9,经济互助委员会军事上对峙: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北约)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成立(华约)——标志着战后欧洲正式出现了两个敌对的军事集团。

考点3.美苏争霸美苏争霸的原因:(1)美苏实力对比的变化;(2)苏联外交战略的变化;——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主要原因)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初期争霸态势:缓和与紧张并存,以紧张为主,争霸的优势的美国。

表现:缓和:外交上“和解”——戴维营会议紧张:(1)军事上的对抗——第二次柏林危机(“柏林墙”的修筑)(2)古巴导弹危机(战略优势在美国)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

争霸态势:苏攻美守,优势在苏联方面。

美国:尼克松主义(缓和政策)苏联:积极进攻战略缓和:(1)1972年尼克松访苏(缓和高潮)(2)1975年,欧安会召开,签署《赫尔辛基宣言》对抗: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4.4两极格局的结束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4.4两极格局的结束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一二三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随堂演练
深度点拨苏联解体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原因。戈尔巴乔夫的 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的原则,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
-5-
第4课 两极格局的结束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随堂演练
一二三
三、美苏关系发展变化带来的启示 1.争霸曾对人类安全与世界和平造成巨大威胁 (1)在双方争夺的重点地区欧洲,在柏林地区多次酿成危机。 (2)双方对亚洲、非洲的控制和争夺,造成这些地区局势的动荡与 紧张。在亚洲,美国先后侵略朝鲜和越南;在中东,由于两大国的插 手,局势变得愈加错综复杂。 2.军备竞赛给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3.双方在缓和中取得的某些成果,至今仍有重要的意义:美苏两国 签订的“限制战略武器协议”和“中导条约”成为战略稳定的基础,也 是稳定国际局势的因素。
(2)表现:①放弃争夺军事优势的做法,转为裁减核军备。②从阿 富汗撤军,同中国改善关系,并放弃了20世纪70年代扩张所获得的 势力范围。③更为重要的是,放松了对东欧等地区的控制,并最终 退出这些地区。
-8-
第4课 两极格局的结束目标导航知识梳理重难聚焦
随堂演练
问题1
问题2
【例题1】 以下两图是欧洲某一城市的街景。图1摄于1961年8 月,图2摄于1989年11月之后,它
第4课 两极格局的结束
-1-
第4课 两极格局的结束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随堂演练
1.课程标准 了解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苏等国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的 背景和过程,指出从中得到的启示。 2.学习要点 (1)了解20世纪80年代美苏两国的内外政策,分析给两国关系带来 的变化。 (2)分析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认识东西方冷战结束的原因。 (3)分析理解美苏关系发展变化带来的启示。 (4)认识冷战思维对当今国际关系的影响,了解冷战结束后潜在的 和平威胁。

2021_2022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教案3新人教版选修

2021_2022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教案3新人教版选修

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第1课两极格局的形成学习参考下跪1970年12月7日,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访问波兰时,在华沙遇难犹太人纪念碑前,下跪默哀,表示谢罪。

据报道,这一天华沙萧瑟寒冷,勃兰特垂着头,步履缓慢,到了平台他停住了,双目凝视着朴实无华的纪念碑,那高耸的碑体,清楚是高垒着的惨遭德国纳粹杀害的无辜犹太人的150万具尸体。

勃兰特的内心产生了巨大的震荡,一种深深的负疚感袭上心头。

突然,他双膝跪倒在冰冷坚硬的某某石上,双手揪着衣襟,默默地祈祷,刚毅的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仿佛在承受上帝的审判。

所有在场的人都惊呆了,作为反法西斯的老战士他本不必这样做,但是他“替所有必须这样做而没有这样做的人跪下了〞。

霎时间,广场一片寂静,勃兰特的随从施密特、格拉斯等被西方人称为“冷面铁汉〞的人,也都潸然泪下。

勃兰特的这一跪,被誉为“欧洲约一千年来最强烈的谢罪表现〞。

这个简单动人的赎罪姿势不仅化解了这两个相邻民族的宿怨,更使全世界人民产生了对勃兰特本人和全体德国人民的深深敬意,说“一跪泯恩仇〞并不为过。

勃兰特后来说到:“我下跪并不是因为我有罪,面对受害犹太人石碑,我不能仅仅面无表情地献上一个花圈就完事,应该有个举动。

它对德国人和犹太人都有利,能为未来打通一条道路。

〞不止勃兰特!如此敢正视历史、直面自己民族错误的德国领导人接踵相继----奥多尔、阿登纳、赫尔佐克等。

对他们的行动,可以有许多解释,不过有一点很值得敬重----他们领导的政府,毅然、勇敢、果断地担当起了本民族的历史教育----这个本应由政府担当的责任。

因为,只有对历史负责任的政府,才能够更好地对现实和未来负责。

德国人并未因为下跪,形象变得矮小了,恰恰相反,德国人对待历史和历史教育的态度,不仅使人把它与一个伟大的国家联系在一起,联想起许多伟大的名字----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莱布尼茨、爱因斯坦、歌德、席勒、康德、黑格尔、尼采、马克思、恩格斯……以致有人说:“德国总理跪下去,德华沙勃兰特纪念碑国人民站起来。

人教版历史选修3《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教案

人教版历史选修3《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教案

人教版历史选修3《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教案一、雅尔塔体系——为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基1、背景:盟国召开了一些列会议并达成协议⑴二战后期,盟国召开了一系列的会议,其中以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达成的协议为最重要。

⑵协议内容有:①消灭法西斯;②惩办战犯;③分区占领德国;④处理日本问题;⑤规定欧洲边界问题;⑥建立联合国。

2、形成:这些协议明确了美苏的势力范围,突出了两大国的作用,为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奠基。

习惯上把这种国际关系体系称为雅尔塔体系。

3、实质:二战后,美苏两分天下。

具有反法西斯、实行民主政治及大国称霸的多重性。

4、影响:雅尔塔体系为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冷战提供了条件;改变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

5、评价:⑴积极: 对维护战后世界和平,消除法西斯主义,恢复和发展各国经济,起积极作用。

⑵消极:靠美苏两大国推动,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的色彩。

二、两极格局形成过程1、美国的强大⑴战后美国的意图:1943年4月,发表《罗斯福的世界蓝图》,提出要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符合美国利益的世界政治与经济秩序。

他要采取的措施有二,一是建立联合国;二是建立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

⑵美国强大的表现:①二战期间,以美国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已经确立。

②美国成为头号军事强国。

2、西欧的衰落:英法衰落。

3、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①苏联的强大②苏联与东欧③亚洲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④社会主义阵营最终形成——形成标志是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署。

三、冷战的开始含义: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

冷战的目的: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称霸世界。

1、历史背景:⑴雅尔塔体系奠基。

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⑵战后主要国家力量对比的变化,即西欧和日本衰落,美国、苏联实力不断增强。

⑶美苏国家利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矛盾激化。

新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4 两极格局的结束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

新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4 两极格局的结束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

学案4 两极格局的结束[课标要求] 了解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苏等国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的背景和过程,指出从中得到的启示。

一、“以实力求和平”与“新思维”1.美国的“以实力求和平”(1)背景:苏联的实力下降。

(2)政策:新“遏制”政策。

(3)军事措施①提出“灵活反应战略”,以重新夺取军事优势。

②提出“战略防御计划”即“星球大战计划”,对苏联施加压力,进而拖垮苏联。

(4)意识形态措施①号召对苏联进行讨伐。

②支持反共政党和组织,资助电台活动。

2.苏联的“新思维”(1)提出者:戈尔巴乔夫。

(2)内容:强调“人类生存高于一切”,不主张进行核战争。

(3)美苏关系的缓和①签订“中导条约”,双方约定销毁部分核军备。

②双方交流合作取得进展。

[深化探究]材料“星战”计划的另一目的,使竞争激化,将苏联拖入更高层次的军备竞赛,最终将其拖垮。

经过多年的冷战和美苏大规模的军备竞赛,前苏联的经济结构严重失衡。

……但是,美国的“星战”计划出笼后,苏联被迫大幅度增加军费。

……实验证明,“星战”计划在美国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如航天、能源和计算机等领域的应用极大地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好转。

思考(1)结合以上材料,分析美国进行“星球大战”计划有哪些目的?(2)美国这一政策的实施对当时美苏两国有何影响?(3)结合材料和有关历史知识,分析“星球大战”计划提出的历史背景。

(4)结合“星球大战计划”对美苏争霸结果的影响,谈谈它们对当前中美关系有何启示?答案(1)目的:推动美国经济发展,拖垮苏联经济。

(2)影响:带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给苏联经济造成沉重负担。

(3)历史背景:20世纪70年代以来,苏联已在战略核武器方面赶上美国;里根政府提出所谓的新“遏制”政策,鼓吹“以抗击苏联扩张为中心,重振国威”和“以实力求和平”。

(4)启示:坚持和平崛起,不称霸;坚持科教兴国战略,抢抓科技的制高点;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教材互补]1981年,里根就任美国新一届的总统,提出了一套“以实力求和平”的新遏制政策,试图通过军事、政治、经济、外交、情报等各种手段遏制苏联的力量。

【新步步高】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3美苏争霸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新)

【新步步高】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3美苏争霸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新)

学案3 美苏争霸[课标要求] 了解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苏等国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的背景和过程。

一、美苏对峙1.背景(1)美国:①艾森豪威尔:主张通过对话谈判“软化”苏联。

②肯尼迪:提出“一手抓箭,一手抓橄榄枝”的“和平战略”。

(2)苏联:赫鲁晓夫提出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苏美共同主宰世界的战略目标。

2.表现(1)戴维营会议:①目的:苏联为实现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的战略目标。

②成果:双方达成一系列协议,形成了所谓的“戴维营精神”。

(2)U—2飞机事件:使美苏矛盾重新激化。

(3)柏林墙:由于美苏矛盾的加剧,苏联在柏林修筑柏林墙。

(4)古巴导弹危机:①经过:苏联在古巴修建导弹发射场,引起美国强烈反对,战争一触即发之际苏联让步。

②影响:是美苏两国的一次核赌博。

此后,美苏两国的核军备竞赛不断升级。

[深化探究]材料一“从任何国家或港口驶往古巴的不论是什么种类的一切船只,如果发现载有进攻性武器将迫使它们回转。

……从古巴对西半球发射的任何导弹……看成是苏联对美国的进攻,需要对苏联作出充分的报复性反应。

”——肯尼迪电视演说思考美国要报复的是什么事件?肯尼迪的态度怎样?答案苏联在古巴建立导弹基地。

态度强硬。

材料二右图是一幅漫画,图中的赫鲁晓夫和肯尼迪正在起劲地掰手腕,他们的另一只手分别摁向控制对方导弹的按钮,赫鲁晓夫满头大汗……思考材料中赫鲁晓夫和肯尼迪正在起劲地掰手腕,说明了什么?他们的另一只手摁向控制对方导弹的按钮,反映了什么?赫鲁晓夫头上的汗滴又说明了什么?答案说明古巴导弹危机是两国实力的较量,是美苏争霸的表现。

反映了当时美苏关系极度紧张,战争一触即发。

说明在这场较量中优势在美国。

[重点精讲]美苏争霸的原因。

(1)根本原因:双方均想称霸世界。

(2)直接原因:扩大本集团的势力范围。

(3)矛盾因素: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经济竞赛、军备竞赛、控制盟国和战略要地等方面。

[教材互补]斯大林去世半年后,赫鲁晓夫出任苏联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

高二历史选修3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高二历史选修3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而选修3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的课程: ①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 和特点; ②了解20世界七八十年代美苏等国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和对 话的背景和过程,指出从中得到的启示。
(2)教材内容的比较
必修1第九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教 材内容: 一、美苏争锋 二、新兴力量的崛起 三、走向多极化
2、与必修模块的联系: (1)课标比较
必修1第九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的课标: ①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 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②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 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③了解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的史实,认识 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三、学情分析
1、初中阶段虽然提到战后的国际关系,但 并不作独立章节重点进行讲述,学生对这节 课的历史概念和现象难以深入地了解;
2、必修1专题九的学习,学生对战后国际关 系有了一定了解,并且两大模块内容有很多 是重叠的,这为学习本课作了很好的铺垫;
3、同时重大的国际关系和美苏对峙的惊心 动魄场面,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两大模块框架结构:
二 战 结 束
两 极 格 局 形 成
冷 战 开 始
美苏争霸(争锋)
新兴力量的崛起
两 极 格 局 结 束
走 向 多 极 化
(4)本专题知识框架和线索:
第一课
资本主义 的发展
第二课
第三课
美苏对峙
第四课
冷战结束
雅 尔 塔 体 系
社会主义 的发展
冷 战 的 开 始
冷战的开启 对峙走 向缓和 冷战的表现 (柏林危机)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单元优化提升学案岳麓版选修3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单元优化提升学案岳麓版选修3

单元优化提升一、两极格局演变的过程和特点1.演变过程:两极格局是二战后形成的以美国和苏联为中心的对峙局面。

它形成于二战结束后,初期表现为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对抗;20世纪60年代以后逐渐被美苏争霸局面所代替;90年代随着苏联的解体而宣告结束。

2.主要特点(1)在两极格局中,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对抗,界线比较分明和稳定。

在美国一方是西方盟国,在苏联一方主要是东欧各国。

虽然每一方的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

(2)在两极世界中,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

(3)“冷战”是美苏斗争的主要方式,由此而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遏制。

两极格局是二战后特有的历史现象,对战后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二战后苏联对外战略的变化时间领导人对外战略原因或背景与中国关系二战后初期至50年代初期斯大林揭露美国霸权政策,抵制美国扩张行为致力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巩固苏联已取得的成果第一个承认新中国,并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赫鲁晓夫争取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经济的恢复取得很大成就,国防工业获得重大突破中苏关系破裂60年代中后期至70年代勃列日涅夫采取积极进攻战略,与美国争夺世经济差距缩小,军事上与美国形成战略平中苏关系恶化甚至发生武装冲突界霸主地位衡80年代戈尔巴乔夫放弃争夺军事优势,由对外扩张转向全面收缩国民经济军事化使苏联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国内各种社会矛盾激化中苏关系改善[真题练]图一、二为二战后不同时期德国局势示意图。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分别说明图一、二所示局势形成的主要原因。

(2)概括指出图二所示局势的形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解析 (1)图一反映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英、法四国分区占领德国,是为了惩治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图二反映的德国领土的变化与这一时期美苏两国的“冷战”对峙有关。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单元小结与测评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单元小结与测评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

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必清·线索导引]线索1:两极格局的形成: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冷战的开始→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两极格局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同盟国召开了一系列国际会议,确立了以美苏两强为中心的雅尔塔体系;随着大战结束,美国力图称霸世界,美苏关系破裂,西方国家对苏联发动了冷战;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对抗冷战,1950年社会主义阵营形成;1955年,随着华约组织的建立,欧洲出现两个对立的军事集团,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线索2:美苏争霸及两极格局的瓦解:美苏对峙,开始争霸→“缓和”外交,苏联攻势→美新“遏制”,苏联防御→苏联解体,冷战结束。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赫鲁晓夫提出苏美共同主宰世界的要求,美苏争霸局面开始形成,双方缓和与紧张并存,但优势在美;20世纪70年代,尼克松提出“缓和”外交,调整全球战略,而苏联采取进攻战略,霸权主义达到顶峰;20世纪80年代,美国里根政府提出新“遏制”战略,“以实力求和平”,而苏联戈尔巴乔夫提出“新思维”,转为战略防御;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必记·精要盘点]一、美苏争霸的阶段特征及重大事件1.演变过程:两极格局是二战后形成的以美国和苏联为中心的对峙局面。

它形成于二战结束后,初期表现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对抗;20世纪60年代以后逐渐被美苏争霸局面所代替;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苏联的解体而宣告结束。

2.主要特点(1)在两极格局中,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界线比较分明和稳定。

在美国一方是西方盟国,在苏联一方主要是东欧各国。

虽然每一方的内部也有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仍要服从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

(2)在两极世界中,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

(3)冷战是美苏斗争的主要方式,由此而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遏制。

课堂设计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课堂设计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单元整合
一、20 世纪世界格局的历程及其认识
1.演变历程及原因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对比,帝国主义战胜 国为重新瓜分世界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调整了它们在欧洲、 亚洲与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雅尔塔体系。 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欧洲在战争中受 到了严重的削弱;美国的经济军事力量空前膨胀,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 国;苏联政治军事力量壮大,成为世界上唯一能够与美国抗衡的国家。美苏 在实力均等的基础上,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 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形成了雅尔塔体系。
对外扩张
续表 第三阶 段
20 世纪 80 年代
同中国 改善关 系
全面收 缩
二、美苏争霸时期,美苏两国对华政策的变化及原因
阶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段 时间 政策原因 国家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 至 60 年代初期
20 世纪 60 年代后 期至 70 年代末
20 世纪 80 年代
政 孤立、反对中国
策 美 国 原 敌视社会主义中国,对新中
国的发展壮大感到恐惧不 因

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 化
争霸中处于守势,对 外战略进行了重大调 整
与中国关 系时好时 坏 仍没有放 弃霸权政 策
阶 段 时间 政策原因 国家
第一阶段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 至 60 年代初期
政 推行霸权主义政策,苏
策 中关系恶化 苏

双方意识形态方面的

分歧和苏联企图控制
பைடு நூலகம்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4.4 两极格局的结束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4.4 两极格局的结束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

A.冷战开始和两极格局消亡 B.大国对峙加强和国家统一 C.军事冲突加剧和政权更迭 D.民族矛盾激化和暂时缓解 解析:本题选择的两幅图片都与“柏林墙”相关。“柏林墙”的修筑 反映冷战的加剧和美苏两大国的对峙加强,而“柏林墙”被拆除则推 动了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重新实现统一。 答案:B
问题1
问题2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有哪些相似之处?我们可以从中得出哪些认识?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4.冷战思维仍然影响着国际关系的发展 (1)美国长期把苏联和社会主义国家描绘成专制主义、侵略扩张 的“邪恶势力”,成为严盖的各种矛盾,也因两极格局解体而暴露出 来,并有愈演愈烈之势。 (3)超级大国肆意欺凌弱小国家,绕过联合国安理会,随意侵犯他 国主权,致使战争的潜在威胁依然存在。
的国情,要以发展生产力为目标,同时要注重民主政治的完善和坚持
社会主义方向。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二、冷战的结束
布什政府 对苏政策 戈尔巴乔 夫改革
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
对戈尔巴乔夫的国内改革表示支持;以提供经济援助 为条件左右苏联改革
内容:经济改革;政治改革 影响:经济下滑,人民生活水平降低;削弱和放弃了 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社会全面动荡,危机全面爆发 原因:苏联放松控制;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策略 结果:东欧各国共产党纷纷丧失政权;1990 年德国重新 统一
目标导航 预习导引
一、“以实力求和平”与“新思维”
背景:20 世纪 80 年代起美苏关系出现新变化。苏联实力
美国的新 下降无法保持和美国竞争的势头
“遏制”政 内容:鼓吹“以抗击苏联扩张为中心,重振国威”和“以实

力求和平”;提出“灵活反应战略”和“战略防御计划”(即
“星球大战计划”);进行意识形态的宣传大战

新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

新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

第四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一、两极格局的形成1.条件(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美国的政治、经济实力膨胀,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

(2)社会主义越出一国范围,苏联的政治军事力量不断壮大,社会主义阵营逐渐形成。

2.过程(1)从二战后期开始,美苏等国按照雅尔塔等会议确立的原则,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形成新的国际关系体系——雅尔塔体系。

(2)随着美苏同盟关系的破裂,美国对苏联实行冷战政策,推行杜鲁门主义,实施马歇尔计划,组建北约组织;苏联采取一系列对抗措施,建立情报局,成立经互会,组建华约组织。

欧洲出现了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二、两极格局的演变1.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两极对峙演变为美苏之间的争霸。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双方既有紧张的对峙,如柏林墙的修筑、古巴导弹危机,也有缓和,如戴维营精神的出现,但战略优势仍在美国方面。

2.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美国开始调整全球战略,由全面扩张转为战略收缩,在与苏联搞“缓和”的同时,积极推行“和平演变”策略。

苏联奉行霸权主义政策,在世界范围内到处出击。

3.从20世纪80年代起,美国重新强硬,步步进逼,而苏联无法承受全球争霸带来的沉重负担,开始主动同美国“缓和”。

三、两极格局的结束1.戈尔巴乔夫改革引起苏联和东欧局势混乱。

2.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冷战结束,美苏两极对峙的局面宣告结束。

四、冷战的发展:美苏争霸中三阶段的较量1.第一阶段的较量(1)特点:表面上的短暂“和解”;实际上是争夺世界霸权最为剑拔弩张的时期。

(2)重大事件:“和解”——1959年的赫氏访美与戴维营会谈;美国艾森豪威尔的两手政策。

争夺——第二次柏林危机和柏林墙的修建;激烈的核军备竞赛;最具代表性的是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

2.第二阶段的较量(1)特点:双方以“缓和”为主(尼克松主义的外交方针和勃列日涅夫的麻痹西方的缓和战略——70年代外交政策的首位),也有对抗。

高中历史 第4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单元分层突破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2021年整理)

高中历史 第4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单元分层突破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2021年整理)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单元分层突破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单元分层突破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第4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单元分层突破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的全部内容。

第4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单元分层突破自我校对]A.美国B.社会主义C.马歇尔计划D.华约组织E.战争F.东欧剧变主题一比较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异同[核心整合]1.相同点(1)都是在世界大战破坏了原有世界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都是通过一系列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各主要国家重新瓜分世界和划分势力范围而建立起来的新的国际体系.(3)都是大国意志的体现,其形成都体现了大战前后各大国力量对比的消长变化,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4)都随着主要国家力量的消长而走向瓦解。

2.不同点(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体现了英、法、美等多个帝国主义大国的意志;而雅尔塔体系体现了美苏两国的意志。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而雅尔塔体系则是帝国主义大国与社会主义大国的暂时妥协。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而雅尔塔体系则超出了欧洲的范围。

(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掠夺的基础上,必然随着德国等的崛起而瓦解;而雅尔塔体系则是两个战胜国之间的妥协,必然随着一方的解体而瓦解.(5)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主要矛盾是战胜国与战败国及战胜国之间的矛盾;而雅尔塔体系的主要矛盾则是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高中历史 第4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第4课 两极格局的结束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3(1)(2

高中历史 第4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第4课 两极格局的结束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3(1)(2

高中历史第4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第4课两极格局的结束素材新人教版选修3(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历史第4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第4课两极格局的结束素材新人教版选修3(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历史第4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第4课两极格局的结束素材新人教版选修3(1)的全部内容。

4。

4两极格局的结束【教学素材】。

材料一 1981 年秋,以美国前国防情报局局长格雷厄姆和美国氢弹之父泰勒为首的数十名科学家向里根提出了一份题为《高边疆:国家生存的战略》的研究报告,他们认为:利用现有的和潜在的技术可在 21 世纪建立确保美国安全的战略防御系统,从而夺取对苏冷战的全面优势。

“星战”计划出笼后首先是加速国防科技发展、夺取军事优势的计划.材料二“星战”计划的另一目的是激化竞争,将苏联拖入更高层次的军备竞赛,最终将其拖垮。

经过多年的冷战和美苏大规模的军备竞赛,苏联的经济结构已严重失衡。

美国的“星战”计划出笼后,苏联被迫大幅度增加军费。

材料三 20 世纪70 年代美国科技界一批很有潜力的技术尚未得到充分开发,为了加速高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并以此作为新的发展动力,推动处于“滞胀"中的美国经济摆脱困境实践证明,“星战” 计划技术在美国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如航天、能源和计算机等领域的应用极大地刺激了美国经济好转。

(1)结合材料分析“星球大战”计划得以实施的根本动力。

答案:第三次科技革命。

(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美国进行“星球大战”计划还有哪些目的。

答案:推动美国经济发展,拖垮苏联经济。

高中历史第4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第4课两极格局的结束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历史第4单元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第4课两极格局的结束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

两极格局的结束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的全部内容。

一课时授课人科目历史主备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识记:里根政府的新“遏制”政策;战略防御计划;美国对苏加强宣传攻势;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中导条约”;布什政府的对苏策略;戈尔巴乔夫的对内改革;东欧剧变;德国统一;苏联解体。

2、理解:冷战思维对当今国际关系的影响;冷战结束后潜在的和平威胁。

3、运用:通过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一个复杂、曲折的过程;同时也认识两极格局下美苏争霸过程中的紧张与缓和极大影响着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过程与方法1、问题探究:引导学生探究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深层次原因,从中再探究出争霸中的美苏与中国的内在关系。

2、归纳比较:通过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不同情况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和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3、论从史出:通过大量的史料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处理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二战后持续近半个世纪的、两极格局下美苏的对峙与争夺,既是对和平的最大威胁,又在很大程度上带来了世界范围的稳定局势,并且在政治、思想等方面深深影响着两极格局解体之后的国际社会,特别为当今人类的发展、国际政治的走向提供了值得研究的经验和教训。

2、通过美苏关系发展变化带来的启示,加深学生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树立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教材分析重难点重点:20世纪80年代美苏关系;如何认识美苏关系发展变化带来的影响之一──对人类和平的巨大威胁.难点:探究两极格局解体的原因、影响及美苏关系发展历程的启示。

教学设想教法读书,独立完成预习案,注意记忆基本知识;注意与必修之间的关系,及时复习相关知识;与同组同学讨论疑难问题,及时吸取他人正确意见。

学法问题探究、归纳比较、论从史出教具多媒体课件课堂设计一、目标展示了解七八十年代美苏等国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的背景和过程,指出从中得到的启示.1。

知识与能力:里根主义;戈尔巴乔夫外交新思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案4 两极格局的结束[课标要求] 了解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苏等国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的背景和过程,指出从中得到的启示。

一、“以实力求和平”与“新思维”1.美国的“以实力求和平”(1)背景:苏联的实力下降。

(2)政策:新“遏制”政策。

(3)军事措施①提出“灵活反应战略”,以重新夺取军事优势。

②提出“战略防御计划”即“星球大战计划”,对苏联施加压力,进而拖垮苏联。

(4)意识形态措施①号召对苏联进行讨伐。

②支持反共政党和组织,资助电台活动。

2.苏联的“新思维”(1)提出者:戈尔巴乔夫。

(2)内容:强调“人类生存高于一切”,不主张进行核战争。

(3)美苏关系的缓和①签订“中导条约”,双方约定销毁部分核军备。

②双方交流合作取得进展。

[深化探究]材料“星战”计划的另一目的,使竞争激化,将苏联拖入更高层次的军备竞赛,最终将其拖垮。

经过多年的冷战和美苏大规模的军备竞赛,前苏联的经济结构严重失衡。

……但是,美国的“星战”计划出笼后,苏联被迫大幅度增加军费。

……实验证明,“星战”计划在美国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如航天、能源和计算机等领域的应用极大地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好转。

思考(1)结合以上材料,分析美国进行“星球大战”计划有哪些目的?(2)美国这一政策的实施对当时美苏两国有何影响?(3)结合材料和有关历史知识,分析“星球大战”计划提出的历史背景。

(4)结合“星球大战计划”对美苏争霸结果的影响,谈谈它们对当前中美关系有何启示?答案(1)目的:推动美国经济发展,拖垮苏联经济。

(2)影响:带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给苏联经济造成沉重负担。

(3)历史背景:20世纪70年代以来,苏联已在战略核武器方面赶上美国;里根政府提出所谓的新“遏制”政策,鼓吹“以抗击苏联扩张为中心,重振国威”和“以实力求和平”。

(4)启示:坚持和平崛起,不称霸;坚持科教兴国战略,抢抓科技的制高点;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教材互补]1981年,里根就任美国新一届的总统,提出了一套“以实力求和平”的新遏制政策,试图通过军事、政治、经济、外交、情报等各种手段遏制苏联的力量。

同时,里根也主张从实力出发,同苏联对话和谈判,对苏联施加压力。

(岳麓版)[历史概念]“星球大战计划”“星球大战计划”证明了美国通过科技力量装配军事使之更加强大,在美苏争霸中处于更优势的地位;苏联经不起这样的拖累,只有从“缓和”到“收缩”走向“崩溃”。

[重点精讲]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苏联在美苏争霸中转为全面收缩的原因。

(1)从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实力上比较,苏联仍落后于美国。

为了达到在军事力量方面领先的目标,苏联加大国民经济军事化程度。

但实际上,苏联的军事大国地位缺乏相应经济力量的支撑,是不稳固的。

(2)美苏争霸加剧了苏联的经济困难,助长了国内社会矛盾的激化,增加了通过改革来医治国内各种弊病的难度。

二、冷战的结束1.背景(1)布什关注苏联国内的改革,并通过提供经济援助试图左右苏联的改革进程。

(2)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并未扭转经济下滑颓势,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引发了全面社会危机。

2.表现(1)东欧剧变:1989年,东欧各国共产党纷纷丧失了执政党地位。

(2)德国统一:1990年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

(3)苏联解体:1991年,原苏联的各加盟共和国纷纷宣布独立,苏联解体。

[深化探究]材料一观望柏林墙的那一边柏林墙被推倒材料二这些事情(东欧剧变)来得虽然很突然,但都有长期形成的多方面的原因。

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更多的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

这些情况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伤害了这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应有的优越性,而且声誉受到很大的影响。

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励政策,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

思考(1)柏林墙从修建到拆除反映了国际格局怎样的变化趋势?德国是怎样实现统一的?(2)根据材料二分析,东欧剧变的本质。

(3)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中,我们可以得出哪些认识?答案(1)两极格局由确立到瓦解的趋势。

1990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并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方式,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2)本质:社会主义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3)一定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强国家实力;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抓住机遇,全力发展;要抵制和反对西方腐朽思想的渗透,维护国家安全和主权独立。

[教材互补]德国的分裂是战后欧洲最严重的政治问题之一。

在1989年东欧的政治动荡中,东德也爆发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活动,面对强大的压力,东德政府只好开放东、西德之间的柏林墙和全部边界。

1990年,两个德国以东德并入西德的方式最终完成了统一。

(岳麓版)[关键点拨]戈尔巴乔夫的“全面收缩”实际上是一种无奈之举。

长期的争霸使苏联的经济被拖垮,国内社会矛盾尖锐,危机四伏,所以苏联已经不具备与美国在全球争霸的能力。

三、美苏关系发展变化带来的启示1.影响(1)消极方面:①美苏争霸对人类安全与世界和平造成巨大威胁。

②不断升级的军备竞赛消耗了大量资源和财富,影响了经济发展。

③美苏争霸造成地区局势的动荡与紧张。

(2)积极方面:争夺与缓和同时存在,缓和中取得的某些成果,至今仍有重要意义。

2.冷战思维(1)美国对苏联的仇视,成为严重歪曲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思想根源。

(2)原来被美苏对峙掩盖之下的各种矛盾在两极格局解体后暴露出来,影响了国际局势。

(3)美国等超级大国肆意欺凌弱小国家,致使战争的潜在威胁依然存在。

[深化探究]材料冷战本身就是一场宣传战:各方都以一种绝对而坚定的方式宣传各自的意识形态。

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前苏联坚信,只有以战争的手段消灭资本主义,共产主义才能赢得胜利;而美国相信,只有前苏联的共产制度崩溃后,这个世界才可能有持久的和平。

正是受各自不同的意识形态的驱使,这两个超级大国踏上了冲突之路。

——[英]约翰·W·梅森《冷战(1945~1991)》思考材料是否完整地揭示了美苏冷战对峙的主要目的?说明你的理由。

答案没有。

材料认为,冷战是一场美苏双方的宣传战。

美苏的冲突是因为双方在意识形态方面的不同。

冷战是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的除武装进攻之外的一切敌对行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走上冲突之路,除了意识形态(或社会制度)的不同外,更主要的还有国家利益上的冲突。

[重点精讲]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共同原因。

(1)都是根源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弊端。

(2)都与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错误政策有关。

(3)都受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

[深度点拨]美苏关系是二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突出特点,要在特定的阶段分析两国的关系。

总体来说,国家的实力决定了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

1.《消除中程导弹条约》的签署,说明了( )①苏联推行“新思维”外交②美国的对外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③美苏在战略武器上的竞争重点发生转移④标志着美苏关系更加紧张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 A解析可用排除法。

《消除中程导弹条约》标志着美、苏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有限缓和时期,故④错误。

2.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苏联争霸活动全面收缩,这表明( )A.苏联要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B.苏联与美国一决雌雄定出胜负C.苏联军事力量缺乏相应的经济支撑D.苏联社会矛盾尖锐,国家濒临瓦解答案 C解析经济是政治的基础。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苏联经济困难,难以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不得不转入全面收缩。

3.戈氏新思维“全人类利益高于一切”导致( )A.美国放弃核战略B.用人性论麻痹了西方国家C.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瓦解D.缓和了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答案 C解析理解戈氏新思维对苏联乃至东欧各国的影响是导致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主要原因。

4.1990年10月,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并沿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国名、国旗和国歌。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①民主德国体制问题②苏联解体的冲击③联邦德国经济发展④西方国家“和平演变”A.①②③④ B.①②C.①③④ D.③④答案 C解析本题为典型的组合选择题。

从所给选项内容看,苏联解体的时间在1991年,而两德合并时间是1990年,故很明显②不是其原因,首先排除,由此判断含②的A、B两项不正确,因为①造成了东德困境,应是其原因,故正确答案为C项。

5.美苏争霸对国际局势有利的方面包括( )①防止了以战争解决国际争端②限制了核武器的扩散③绕过联合国安理会,为所欲为④以签订协议来解决问题A.①②③④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答案 D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91年8月19日凌晨,塔斯社发表了一条令人震惊的消息: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宣布,鉴于总统戈尔巴乔夫健康状况欠佳,即日起由他本人履行总统职务。

同时宣布成立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实行紧急状态。

委员会发表《告苏联人民书》,称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已“进入了死胡同”,国家“面临致命的危险”。

材料二美国总统布什发表声明,不承认紧急状态委员会,要求恢复戈尔巴乔夫的权力。

21日晚上,戈尔巴乔夫声明他开始“完全控制”局势。

请回答:(1)材料一中为什么说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进入了死胡同”,国家“面临致命的危险”?(2)材料二中布什为什么要求恢复戈尔巴乔夫的权力?答案(1)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效果,苏联经济继续下滑。

政治改革使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政策方向发生了根本变化,国内局势失控,国家面临分裂。

(2)戈尔巴乔夫对外战略收缩,寻求与美国缓和,对美国有利。

[资料回放]点拨材料说明美国政府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采取的非武力的进攻手段实在费尽心机。

我们从中并未看到血与火的较量,而是潜在的、没有硝烟的进攻,这就是美国政府采取的从结果来看十分有效的“和平演变”策略。

[资料回放]点拨布什政府对戈尔巴乔夫在国内的改革表示支持,而苏联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学思之窗]提示从美苏激烈对抗态势的消极影响、美苏缓和态势的积极影响以及两极格局解体后的遗留问题等角度进行分析。

[学习延伸]提示 1.柏林曾经是美苏对峙争夺的主要对象,柏林墙也成为东西冷战的象征之一。

柏林墙的拆除,成为两德走向统一的象征,成为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瓦解的重要标志之一。

2.先评论该观点是错误的,然后说明理由。

苏东剧变只是苏联模式受挫并非社会主义失败,相反,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表现出更强的生命力。

[基础达标]1.1961年,美国总统肯尼迪提出了“和平战略”,这一战略的实质是( )A.维护世界的稳定与繁荣B.放弃美国的全球霸权政策C.运用文、武两手称霸世界D.与社会主义国家和平共处答案 C解析肯尼迪的“和平战略”,把矛头指向社会主义国家,强调在和平共处、和平竞赛的口号下,通过援助、贸易、旅行、科技与文化交流,削弱东欧国家与苏联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扩大其霸权,称霸世界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