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制剂中新剂型优缺点分析
中药新剂型
中药新剂型的研究和发展极为迅速,随着制药工业和新药开发的不断进展,我国中药制剂水平已从传统经验型逐步上升到科学制药水平,现代制药设备的引进和新技术的应用,使一批现代中药新剂型显现。
1 滴丸剂滴丸剂系指药材提取物与基质用适宜方法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制剂。
滴丸剂是在中药丸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传统丸剂所没有的多种特点。
如天津天士力生产的复方丹参滴丸已为人们所熟悉,该滴丸由丹参、三七、冰片组成,临床上广泛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预防、治疗和急救。
复方丹参滴丸中主要成分的研究与质量控制,目前已达到分子水平,减少了冰片用量,并由口服改为舌下含服,从而大大减少了对胃肠道的刺激。
因为滴丸是在骤冷条件下形成的固体分散体,可提高难溶性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使药物以极微小的晶粒存在,因而具有表面积大,溶出速度快的特点。
复方丹参滴丸舌下含服经舌粘膜吸收,直接进入血循环,3分钟起效,可迅速缓解心绞痛,解除心前区疼痛、胸闷等症状。
临床资料表明,在冠心病的长期治疗中,复方丹参滴丸可更有效地减少缺血发生次数,尤其是缩短心电图ST段下移的持续时间.且无头痛、头胀等副作用,为一种治疗冠心病ST段改变的有效药物。
2 膜剂膜剂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和应用进展很快的剂型,临床很受欢迎,可用于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创伤科、烧伤科、皮肤科及妇科等,—些膜剂尤其是鼻腔、皮肤用药膜亦可起到全身作用。
故在临床应用上有取代部分片剂、软膏剂和栓剂等的趋势。
黎国梓等研制了复方养阴生肌双层膜.底层(缓释层)以PV A(聚乙烯醇类)为成膜材料,因其融化慢,作用时间长,具长效作用;面层(速释层)以白及胶为成膜材料,因其在体液中熔化快,具速效作用,将二者制成双层膜,分别加入止痛消炎药物,经两年多的临床应用,治疗口腔溃疡362例,有效率100%,疗效较好,深受欢迎。
贵州六枝大华制药厂生产的中药博性康速溶膜可有效杀灭常见性病及引起妇科疾病的细菌,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强的特点,能有效防治各种阴道炎、宫颈炎。
中药临床药师的中药剂型改良与新剂型研发
新剂型的研发将推动中药在临床治疗领域 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随着中药新剂型的不断涌现,中药在国际 医药市场的竞争力将不断提高。
促进中药现代化
பைடு நூலகம்
满足个性化需求
新剂型的研发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将推动中药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随着精准医疗和个体化用药的发展,新剂型 的研发将更好地满足患者的个性化需求。
中药临床药师还需要与临床医生、科研人员进 行密切合作,共同推动中药新剂型的研发和应 用。
剂型改良与新剂型研发的重要性
剂型改良能够克服传统中药剂型的缺陷,提高药物的 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增强疗效。
新剂型研发能够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如缓控释制剂 能够实现药物的缓慢释放,减少服药次数和剂量,提
高患者的依从性。
中药临床药师的中药剂型改 良与新剂型研发
目录
• 引言 • 中药剂型改良 • 新剂型研发 • 中药剂型改良与新剂型研发的挑战与对策 • 中药剂型改良与新剂型研发的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与意义
中药传统剂型存在服用不便、剂量不准确、质量 控制困难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临床需求。
剂型改良与新剂型研发能够提高中药的疗效、安 全性和稳定性,推动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
02
剂型选择与工艺设计
根据药物特点和用药需求,选择 合适的剂型,如微球、纳米粒、 脂质体等,并进行工艺设计。
04
质量标准与稳定性研究
建立新剂型的质量标准,并进行 稳定性研究,确保新剂型的质量
可控和稳定。
新剂型的优势与特点
靶向性强
新剂型可使药物在体内具有更好的靶 向性,提高药物在病灶部位的浓度, 从而提高疗效。
02
采用新型辅料和制备工艺,提高颗粒剂的溶解度和口感,同时
中药新剂型研究现状概论
中药新剂型研究现状概论作者:尹秀丽来源:《科学与财富》2013年第03期摘要:本文对近十几年来,我国在中药方面,尤其是中药剂型的研究、发展和现状做出基本的分析,将主要中药新剂型分文别类。
关键词:中药新剂型近几十年来,中药剂型已经从传统剂型向现代剂型发生了革命性的转变,从最原始的汤剂到现今发展迅猛的缓控释制剂,不断在宏观微观方面促进着人类健康的良性发展,在医学领域中扮演者不可替代的角色,做出了不可比拟的巨大贡献。
1.分散片。
片剂具有剂量准确,质量稳定,携带运输储存方便,产量大,成本低等优点,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药物剂型之一,有口服片剂,口腔用片剂,外用片几种类型,但是普通片剂却因为生物利用度低,释药速度缓慢,崩解期长,一次用量较大,为老人和儿童服用带来麻烦。
分散片因此应运而生。
分散片(dispersible table)又称水分散片(water dispersible table),系指遇水能迅速崩解形成均匀混悬液的一种片剂[1]。
它综合了普通片剂与液体制剂的优点,并克服它们的缺点,具有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不良反应小,服用方便等独特性能,日益为人们所关注。
分散片可以口服,嚼服,吞服,含吮,也可置于水中分散后与果汁,牛奶同服,对于老人小孩服用困难者具有明显的优势[2]。
分散片分为西药与中药分散片,中药由于含有较多脂溶性成分,制成分散片后需要较多崩解剂,所以,中药分散片中药料不得超过50%,这是与西药分散片的主要不同之处。
目前,分散片主要以西药为主,中药分散片研究较少,在国家近年来批准的20多种分散片中,其中只有一个中药品种,但由于其优势显著,已越来越引起国内研究者的重视,中药分散片的工艺已有了长足的进展,各种辅料的研究也日趋完善,中医药研究工作者应积极参与到分散片的研究中,为振兴祖国的医药事业而奋斗。
2.软胶囊。
软胶囊系指将药材提取物、液体药物或与适宜辅料混匀后用滴制法或压制法密封于软质囊材中的胶囊剂。
中药制剂生产工艺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中药制剂生产工艺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药制剂是中药材或中药提取物在一定的工艺条件下制备成的药物剂型,是中药现代化生产的重要形式,也是中医药产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人们对中医药疗效认识的提高和市场需求的增加,中药制剂的生产与应用也得到了广泛关注。
在中药制剂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中药制剂的质量和安全,也制约了中药产业的发展。
中药制剂生产工艺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工艺流程复杂、质量控制不到位、原材料质量参差不齐等。
这些问题不仅增加了中药制剂生产的难度和成本,也容易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安全隐患等风险。
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确保中药制剂的质量和安全,促进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意义1. 促进中药制剂行业的健康发展。
通过解决中药制剂生产工艺存在的问题,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推动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
3. 推动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中药制剂作为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产工艺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
2. 正文2.1 中药制剂生产工艺存在的问题中药制剂生产工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个环节和步骤。
在实际生产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影响着制剂的质量和效果。
以下是一些常见问题:问题一:工艺流程复杂中药制剂生产工艺的流程通常比较复杂,需要控制多个参数和条件。
如果操作不当,容易导致生产过程出现偏差,影响制剂的质量和稳定性。
问题二:质量控制不到位在中药制剂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如果质量控制措施不到位,容易导致产品的质量不稳定,甚至出现质量问题。
问题三:原材料质量参差不齐中药制剂的质量直接受原材料的影响,原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最终产品的质量。
如果原材料质量参差不齐,将影响整个制剂的质量和功效。
中药制剂生产工艺存在着复杂的工艺流程、质量控制不到位和原材料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需要采取一定的对策来解决。
《中药制剂技术》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
《中药制剂技术》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xx年xx月xx日•中药新剂型•中药新技术•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的关系•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的前景及挑战目录01中药新剂型指在传统中药制剂基础上,结合现代药物剂型特点,经改进或创新后得到的具有给药途径合理、疗效高、副作用小等优点的中药制剂。
中药新剂型传统中药制剂在临床应用中存在一些局限性,如起效慢、生物利用度低、服用不便等。
因此,开发新的中药剂型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中药制剂的局限性概述1片剂23片剂具有剂量准确、服用方便、稳定性好等优点。
特点根据制备方法和药物性质的不同,片剂可分为压制片、包衣片、咀嚼片、分散片等。
分类片剂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适用于各种疾病,如感冒、咳嗽、消化系统疾病等。
应用范围胶囊剂具有药物稳定性好、剂量准确、口感好等优点。
胶囊剂特点胶囊剂可分为硬胶囊和软胶囊两种。
硬胶囊由胶囊壳和填充物组成,软胶囊则由胶囊壳和内部的液体制成。
分类胶囊剂适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如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
应用范围丸剂特点丸剂具有药效持久、口感好等优点。
分类丸剂可分为蜜丸、水丸、浓缩丸等。
蜜丸是指将药物与蜂蜜混合制成的丸剂,水丸是指将药物与水混合制成的丸剂,浓缩丸则是指将药物浓缩后制成的丸剂。
应用范围丸剂适用于慢性疾病的治疗,如肝炎、糖尿病、高血压等。
02中药新技术中药新技术的定义中药新技术是指在传统中药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创新性地改进或提高中药的制备工艺、增加中药的功效、提高中药的疗效或开发出新的中药制剂的方法。
中药新技术的分类中药新技术主要包括中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中药超声提取技术、中药膜分离技术等。
概述定义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它利用超临界流体的特殊性质,如高渗透能力和高溶解能力,来提取和分离混合物中的目标组分。
应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广泛应用于中药提取和分离过程中,可以用于提取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如挥发油、生物碱、黄酮等。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超声提取技术是一种利用超声波的振动能量来加速目标组分的溶解和扩散的提取技术。
《中药新剂型》课件
产业链整合
中药新剂型的研发和生产需要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加强产学研合作,形成完整的产 业链条,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
THANK YOU
感谢观看
04
中药新剂型的未来展望
中药新剂型的创新研究
创新药物剂型
随着科技的发展,中药新剂型将不断涌现, 如纳米制剂、脂质体、微球等,这些新剂型 能够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靶向性和稳定 性。
制剂工艺优化
通过制剂工艺的改进和优化,可以进一步提 高中药制剂的质量和疗效,如采用超临界萃 取、分子蒸馏等技术对中药进行精制和分离 ,提高有效成分的含量和纯度。
中药新剂型的国际化发展
符合国际标准
中药新剂型需要符合国际药品注册标准和法 律法规,加强与国际医药市场的交流与合作 ,推动中药制剂的国际化进程。
临床研究国际化
加强中药新剂型的临床研究,开展多中心、 随机对照试验等国际合作研究,提高中药在
国际医药市场的地位和影响力。
中药新剂型的产业发展趋势
产业升级转型
中药新剂型的优势与挑战
优势
中药新剂型具有方便使用、提高 疗效、降低副作用等优点,能够 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挑战
中药新剂型的研发和生产需要较 高的技术要求,同时需要克服口 感、气味等方面的问题,提高患 者的接受度。
02
中药新剂型的制备技术
固体分散技术
固体分散技术是一种制备固体分散体的技术,通过将药物分 散在载体材料中,形成微小颗粒或晶体,以提高药物的溶解 度和溶出速率,从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详细描述
中药新剂型如消渴丸、参芪降糖胶囊等在糖尿病治疗中具有一定的降糖作用,同时还能改善糖尿病的 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等。
中药制剂新机型重点
中药制剂新技术与新剂型思考题一、微波提取、超临界提取、微型胶囊1.微波与超声波提取的概念、原理、特点、提取条件与影响因素?2.超临界流体的概念、超临界二氧化碳的性质与提取工艺循环流程?3.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的影响因素?4.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技术的应用范围?5.微囊的概念、中药微囊化的特点?6.单凝聚法、复凝聚法的制备原理与常用材料?二、缓控-释制剂1.缓释制剂?控释制剂?缓控释制剂的分类?各类缓控释制剂的原理?2.与普通制剂相比,缓控释制剂有哪些优点?3.渗透泵片的概念、结构类型和控释原理?影响渗透泵片药物释放的因素有哪些?4.骨架片的概念、分类、质量要求?亲水凝胶型骨架片的常用辅料?5. 迟释制剂的概念?6.结肠定位制剂的分类?7.哪些药物适合制成胃内漂浮缓释片?8. 哪些药物不宜制成缓释制剂?适合制成缓控释制剂的药物半衰期?9.拟合缓控释制剂药物曲线的数学模型有哪些?三、经皮给药系统1.药物透皮吸收的概念? 药物透皮吸收的途径?TDDS的概念与分类?2.影响药物透皮吸收的因素有哪几个方面?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的方法有哪些?3.何为透皮吸收促透剂?应符合哪些条件?常用的有哪些种类?4.巴布膏剂的基本结构一般包括哪几层?巴布剂常用的材料?巴布剂的特点?5.离子导入的概念?6.用于制备透皮给药系统的药物熔点范围?分子量范围?四、脂质体1.脂质体的含义、特点与制备方法?2.制备脂质体的材料有哪些?脂质体的制备方法有哪些?3.被动靶向脂质体药物吸收机理主要是什么?4.主动靶向脂质体在体内主要靶向于什么位置?5.适宜制成脂质体混悬型注射剂、且大多为单室脂质体的方法是什么?五、乳剂1.自乳化给药系统的概念?组成?2.聚合物胶束的制备方法有哪些?3.复乳的特点?4.什么是纳米乳?粒径在100~1000nm的乳剂称什么?六、固体分散体和包合物1.固体分散体的概念?特点?固体分散体的鉴别方法有哪些?什么是固态溶液?2.固体分散体的难溶性载体材料有哪些?水溶性载体有哪些?3.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方法?4.何谓包合物?何谓主分子、客分子?环糊精分子中含葡萄糖分子数是多少?5.包合物的制备方法?6.包合物在中药中的应用有哪些?七、黏膜给药剂型1.黏膜给药的概念、作用特点、黏膜给药的途径有哪些?2.口腔黏膜给药的特点?口腔给药的剂型有哪些种类?3.生物黏附制剂的概念与特点?合成的生物黏附剂有哪些?4.口内速释片的概念与分类?5.鼻腔给药的特点与剂型?那些药物适合鼻腔给药?八、靶向给药系统1.靶向给药的特点?靶向制剂是如何分类的?靶向制剂应具备的基本要素?2.靶向制剂的分类?3.决定靶向制剂疗效的因素有哪些?4.有利于药物脑靶向分布的剂型?5.靶向乳剂的体内分布特点?靶向乳剂的临床应用主要有哪些方面?6.微球作为药物载体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微球可制成哪些剂型?7.制备微球的载体材料有哪些?哪些属可生物降解材料?。
中药行业的药物剂型选择与优化
中药行业的药物剂型选择与优化自古以来,中药一直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中,其药物剂型的选择与优化对于中药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就中药行业的药物剂型选择与优化进行探讨,旨在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思路。
一、中药药物剂型的选择中药的药物剂型选择应综合考虑中药药材的性质、功效、用途以及患者需求等多方面因素。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中药药物剂型。
1. 固体制剂固体制剂是中药制剂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主要包括丸剂、胶囊剂和颗粒剂等。
这些制剂便于携带和保存,服用方便,适用于慢性疾病的治疗和保健。
例如,丸剂在中药行业中广泛使用,因其易于服用和调配剂量,适合长期服用。
2. 液体制剂液体制剂包括煎剂、浸膏剂、糖浆剂等。
这些制剂常用于急性疾病的治疗,具有快速起效的特点。
例如,煎剂可以直接用于煎汤服用,方便快捷。
3. 贴剂贴剂是一种透皮给药形式,通过将中药药物制成贴剂,可以实现药物直接进入体内,避免了经胃肠道的代谢过程。
贴剂适用于皮肤病、关节痛等局部症状的治疗,并具有方便使用、减少副作用等优点。
4. 注射剂注射剂常用于严重急性疾病或紧急抢救的治疗,可以快速将药物输送到体内靶位,起到迅速救治的作用。
但是,注射剂的应用范围相对有限,需要医生的专业指导和控制。
二、中药药物剂型的优化中药药物剂型的优化是指通过改进现有剂型的制备工艺、增强药效或减少不良反应,提高中药剂型的疗效和安全性。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中药药物剂型的优化方法。
1. 提高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对于溶解度低的中药药材,可以通过提高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来增强药效。
例如,采用纳米技术制备纳米粒子,可以增加药物的比表面积,提高溶解度,从而增强中药药物的疗效。
2. 减少药物毒性和副作用一些中药药物存在毒性和副作用,可以通过优化药物剂型来减少其毒性和副作用。
例如,采用微球制剂技术,可以延缓药物的释放速度,减少对机体的刺激,降低药物的毒性。
3. 增强稳定性和长效性中药药物剂型的稳定性对于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浅谈中药新剂型研究概况
浅谈中药新剂型研究概况摘要中药制剂为任何药物供临床使用之前都必须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
病情有缓有急,病症有表有里,因此对于剂型的要求也有不同。
为了更好发挥药物的疗效,根据药物的性质,也对剂型和制剂的要求有所不同。
目前,我国中药制备工艺逐步实现规范化、合理化,剂型的改革也初见成效。
近年来,新开发的中药新药的剂型日趋符合临床要求,剂型改进工作也取得了新的成果。
然而中药剂型的改革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顺应市场需要,促进中药剂型改革,加强中药管理,促进医学事业发展则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中药;新剂型;研究概况随着我国科学事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中药剂型已不能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中药新剂型的出现相对于普通制剂来说,在体内可以发挥定时、定位和提高疗效的作用,中药新剂型的开发和研究将中药现代化发展推上一个新的高度。
本文将从现代中药新剂型如缓控释制剂、微囊、吸入制剂、促透剂、软胶囊、靶向制剂、气雾剂、纳米粒的研究概况进行简要综述。
1. 缓控释制剂近年来口服中药缓控释制剂已经研发方向之一,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缓控释制剂系指在规定的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恒速或非恒速释放药物,与相应的普通制剂比较,其给药频率比普通制剂减少一半或有所减少,且能显著提高患者依从性的制剂。
该剂型可以使药物治疗作用持久,减少血药浓度波动,减少用药的总剂量,对于需长期服药的慢性病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中药成分复杂,虽然具有疗效但也伴随着毒副作用,如单味药雷公藤将其制备成缓释制剂,不仅可以提高生物利用度,还可以有效减少对生殖泌尿系统、造血、心血管及皮肤黏膜损害。
控释制剂是近20年来开发非常快的产品之一,其中关于渗透泵片和胃漂浮型等控释制剂的应用有很多研究报道,潘卫三制备了中药复方泡腾型渗透泵控释片体外释放试验表明该剂型以良好的零级控释释放,释放率可达到 96 %以上,明显优于普通渗透片。
2. 微囊微囊是利用天然或合成高分子材料或共聚物(囊膜材料)将药物包裹而成的一种新型剂型,目前国内外已经有30余类药物制成微囊。
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制剂与剂型
中药制剂模块学习顺序建议——中药剂型 1.1-6常见剂型5.1固体制剂5.2浸出制剂5.3液体制剂5.4无菌制剂5.5外用制剂5.6其他剂型新剂型新技术 5.7药物体内过程 1.1-7中药制剂的稳定性 1.2-3第一节固体制剂散剂散剂:原料药物+辅料→粉碎、混合→干燥粉末一、特点1.比表面积较大,易分散→吸收,起效迅速;2.制备简单→医院制剂;3.对疮面有机械性保护作用;4.口腔、耳鼻喉、伤科、外科、小儿;5.缺点:易吸潮、药物成分化学活性增强而容易散失、氧化二、不宜制成散剂的药物1.易吸湿2.易氧化变质3.刺激性大4.含挥发性成分多且剂量大湿痒刺激灰大三、散剂的分类四、散剂生产、贮藏的有关规定1.内服:细粉,儿科、局部:最细粉2.配研法:制备毒性药、贵重药、小剂量药物3.多剂量包装:附分剂量用具4.单剂量包装:含有毒性药的内服散剂5.防止胃酸对生物制品散剂中活性成分的破坏,散剂稀释剂中可调配中和胃酸的成分6.用于烧伤的(Ⅰ°或浅Ⅱ°)如为非无菌制剂,需在标签上标明,产品说明书中注明五、散剂的质量检査项目与要求1.粒度、粒度分布测定法内服:细粉儿科用及局部用:最细粉眼用:极细粉+无菌细粉全部通过五号筛,并含能通过六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最细粉全部通过六号筛,并含能通过七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极细粉全部通过八号筛,并含能通过九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2.性状:外观均匀度3.水分:9.0%4.无菌:烧伤、严重创伤、临床必需——无菌检查法(用于程度较轻的烧伤标明:非无菌制剂)5.装量、装量差异6.微生物限度例题A:关于散剂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A.粒径小、比表面积大B.易分散、起效快C.尤其适宜湿敏感药物D.包装、贮存、运输、携带较方便E.便于婴幼儿、老人服用『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散剂特点1.比表面积较大,易分散→吸收,起效迅速;2.制备简单→医院制剂;3.对疮面有机械性保护作用;4.口腔、耳鼻喉、伤科、外科、小儿;5.缺点:易吸潮、药物成分化学活性增强而容易散失、氧化A.制备低共熔组分B.用固体组分吸收液体组分C.制成极细粉D.单剂量包装E.应在标签上标明“非无菌制剂”1.避瘟散制备时,其中的冰片与薄荷脑应2.蛇胆川贝散制备时应3.九分散制备时应『正确答案』A、B、D『答案解析』冰片与薄荷脑;薄荷脑与樟脑是低共熔组成;蛇胆川贝散为含液体成分散剂;九分散为含有马钱子分,为含毒性药散剂,应单剂量包装。
药物制剂的新剂型发展现状分析
药物制剂的新剂型发展现状分析摘要:目前,药物制剂新剂型的理论和技术越来越完善,并且发展速度有了越来越快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药物制剂的发展。
相关工作人员通过查看资料,可以了解药物制剂新剂型的发展现状,而且目前所出现新的药物制剂技术还冲破了原有的药物制剂观念,使得新药物制剂的适应范围更加广泛,疗效更加稳定,新药物制剂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医学事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药物制剂新剂型出现在人们面前,为药物制剂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药物制剂;新剂型;发展现状在我国医疗事业发展过程中,药物制剂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当一个人出现感冒症状以后,有人会选择使用感冒胶囊,也有人会使用感冒片。
而这里的感冒片和胶囊就是本文所说的药物制剂。
通常情况下,药物制剂具有两大作用。
首先,药物制剂可以有效减轻病患的痛苦。
其次,药物制剂能够有效地将药物本身的效果和作用挥发出来。
例如,胰岛素本身属于蛋白质的一种,如果被人们正常食用就会被分解,反而失去了胰岛素原本的效果。
但是将胰岛素制作成药物制剂直接注射到病患的身体之中,就能够将胰岛素原本的效应充分地发挥出来。
因此,药物制剂能够更好地治疗疾病,减少患者的痛苦,对药物制剂新剂型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地探究具有积极的意义[1]。
一、药物制剂新剂型品种的开发在过去药物制剂的主要形态不是药片就是胶囊。
现阶段,对药物制剂新剂型的研发除了上述两种形态以外,工作人员还会站在新的角度上对药物制剂的新剂型进行有效的考虑,希望能够更好地提升药物制剂的安全性和疗效,降低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利影响,更好地保障人类的身体健康。
在药物制剂新剂型品种的开发中,如何使病患在用药时具备良好的顺应性以及对复方制剂的研发是当今药物制剂研究的重点内容。
目前,市面上所流通的OTC药品都属于复方制剂。
对复方制剂研发时必须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所使用的材料必须具备互补的效用,如此才能够将药物制剂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或副作用降至最低。
《中药制剂技术》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
《中药制剂技术》中药新 剂型与新技术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中药新剂型 • 中药新技术 • 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的关系 • 中药制剂的未来展望
01
引言
引言
课程背景
• 中药制剂技术的历史发展与现状概述 • 当前中药制剂技术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课程目的
• 培养学员掌握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的理论体系和技能 • 提升学员解决中药制剂技术问题的能力
03
中药新技术
基因技术
基因技术概述
基因技术是指利用DNA重组、转基因 、基因克隆等技术,对生物体的遗传 信息进行操作和利用的技术。在中药 学领域,基因技术可以帮助人们深入 了解中药材的基因组结构和功能,为 中药材的种质保护、品种选育和新品 种培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中药材基因组研究
通过对中药材基因组的测序、基因鉴 定和基因组结构功能的研究,可以揭 示中药材的遗传背景、物种演化关系 和道地性,为中药材的品种鉴别、种 质保护和新药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纳米粒
总结词
纳米粒是指药物被包裹在纳米级的载体材料中形成的粒径在1-100nm的固态 胶体分散体系。纳米粒具有较高的表面积和体积比,可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和 吸收效果。
详细描述
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等,其制备工艺对粒径、稳 定性、载药量等有重要影响。纳米粒在中药制剂中应用广泛,可用于改善药 物的生物利用度和提高疗效。
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减少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中药制剂的国际化
推进际化进程,促进中药制剂在海外的 推广和应用。
符合国际标准
中药制剂应符合国际药品注册标准和规范,提高产 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为中药制剂的国际化提供有力 保障。
中药制剂中新剂型优缺点分析
中药制剂中新剂型优缺点分析中国药物研究经验丰富,具有悠久历史和广泛应用。
中药制剂是传统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年来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传统的中药制剂主要包括汤剂、丸剂、散剂等多种剂型,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中药制剂的需求变化,新的中药制剂也不断涌现。
本文将分析中药制剂中的新剂型的优缺点。
新剂型中最常见的是颗粒剂。
颗粒剂是将中药煎煮浓缩后,经过冷冻干燥或喷雾干燥等工艺制成的颗粒状制剂。
颗粒剂的优点是易于服用和携带,无需复杂的煎煮过程,也减少了中药渣滓的产生。
同时,颗粒剂相对于传统的剂型更容易控制质量,成分含量更加稳定,药效更加可靠。
另外,颗粒剂的制备工艺相对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有利于中药制剂的现代化和标准化。
然而,颗粒剂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颗粒剂的溶解速度相对较快,因此可能会对药效的发挥产生一定的影响。
其次,颗粒剂相对于传统剂型来说,药味更加浓重,可能不太适合口味敏感的患者。
此外,颗粒剂由于加工过程中的高温和冷冻干燥等,会导致一部分药物成分的损失,影响到药效的全面发挥。
因此,在制备颗粒剂时,需要对药物成分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和保护。
此外,近年来还出现了一些其他的中药新剂型,如贴剂、胶囊剂、口服液剂等。
这些新剂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中药制剂的一些缺点,提高了中药的应用便利性。
例如,贴剂可以直接贴在患处,有效地吸收药物成分,减轻患者的痛苦。
胶囊剂则将中药研磨成粉末的形式,提高了药物的溶解速度和吸收率。
口服液剂则是将中药煎煮后经过高科技技术制成的液体制剂,更易于服用和吸收。
然而,这些新剂型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比如,贴剂的药效可能会受到环境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容易变质。
同时,贴剂的价格相对较高,不容易大规模推广。
胶囊剂对于一些中药来说,价值相对较低,因为药物颗粒过细,不容易起到药效。
另外,口服液剂的制备相对复杂,需要控制好药物的浓度和稳定性,以确保药效的充分发挥。
综上所述,中药新剂型的出现为中药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中药研发新剂型 范例
中药研发新剂型范例
近年来,中药在国际医药领域逐渐受到认可和关注。
为进一步提高中药的疗效和用药便利性,研发新剂型成为了中药行业的研究热点之一。
以中药材黄连为例,黄连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感染性疾病和炎症性疾病的治疗。
然而,由于黄连的苦味和口感较差,患者在服用时存在较大的困难,严重影响了其用药依从性。
为解决这一问题,研发团队利用现代制药技术,研制出一种新型中药口服溶液剂型。
该溶液剂型利用纳米技术,将黄连提取物制成微粒,使之在水中均匀分散,形成稳定的悬浮液。
通过对黄连微粒的表面处理,减少了其苦味和口感,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和用药依从性。
经过临床试验,这种新型中药口服溶液剂型在治疗感染性疾病和炎症性疾病上表现出了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比传统的中药剂型,其口服溶液剂型具有以下优势:
1. 便于患者服用:口服溶液剂型无需咀嚼和吞咽,患者只需直接饮用即可,方便易行。
2. 快速吸收:由于微粒的纳米化和悬浮液的特性,药物能够更加迅速地被消化道吸收,提高药效。
3. 提高药物稳定性:悬浮液制剂比传统中药剂型更稳定,能够
避免回潮、氧化等问题,保证药物质量和效力。
基于以上优势,这种新型中药口服溶液剂型有望成为中药制剂的一种重要形式,为中药的临床应用以及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2020版中国药典的中药制剂剂型
2020版我国药典的中药制剂剂型1.引言2020年是我国药典迎来了新的一版,其中对于中药制剂剂型的规定也有了新的更新和调整。
中药制剂剂型一直是中医药领域中的重要内容,其不仅关乎药物的配方制备,更是与药物的疗效和用药途径息息相关。
本文将深入探讨2020版我国药典中关于中药制剂剂型的规定,并就此展开深入探讨。
2.中药制剂剂型的定义和分类我们来了解一下中药制剂剂型的定义和分类。
根据2020版我国药典的规定,中药制剂剂型是指经加工制备而成的中成药的剂制形式。
按照其给药途径的不同,中药制剂剂型可以分为口服剂型、外用剂型和注射剂型等多种类型。
在口服剂型中,又可以细分为颗粒剂、丸剂、散剂、糖浆剂、冲剂和胶囊剂等不同种类。
这些剂型的存在,为中药的应用和治疗提供了多种选择,也反映了中药制剂在用药途径和制备方法上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3.2020版我国药典中的中药制剂剂型规定在2020版我国药典中,对于中药制剂剂型有了新的规定和要求。
对于颗粒剂的制备工艺、原料药和辅料的选择、质量控制等方面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在丸剂和散剂方面,也对其剂型特点和应用范围做出了明确的说明。
对于口服液、糖浆和胶囊等剂型,也都有了具体的制备和标准规定。
这些新的规定旨在为中药制剂剂型的规范化和质量控制提供更为明确的指导,促进中药制剂的安全有效使用。
4.个人观点和理解就我个人而言,对于中药制剂剂型的规定和标准化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传统的中医药治疗中,中药制剂剂型的选择往往影响着药物的疗效和用药效果,因此对于其规范化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制定明确的标准和规定,可以保证中药制剂剂型的质量和安全性,提高中药制剂的临床应用水平,也为中医药的国际化发展打下基础。
5.总结2020版我国药典对于中药制剂剂型的规定是紧跟时代潮流的产物,其对中药制剂剂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有着积极的意义。
在今后的中医药发展中,我们也期待相关规定能够更好地指导和规范中药制剂剂型的生产和应用,为中医药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中药研发新剂型 范例
中药研发新剂型范例中药研发新剂型通常涉及到创新的制剂、配方、生产工艺等方面,以提高药物的效果、稳定性和患者的便利性。
以下是一个中药研发新剂型的范例:项目名称:中草药水溶性颗粒剂研发背景:传统中药剂型多以汤剂、丸剂为主,但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煎煮繁琐、服用不便等问题。
因此,研发一种水溶性颗粒剂,以提高中药的便利性和患者遵从性。
目标:开发一种水溶性颗粒剂,将传统中草药转化为易于溶解的颗粒形式,方便患者携带和服用,同时保持药物的疗效。
步骤:1.中药筛选:•选择具有疗效的中草药,并进行药材的质量控制和标准化。
2.工艺优化:•开发水溶性颗粒剂的制备工艺,包括提取、浓缩、颗粒化等步骤。
•优化工艺条件,确保制备的颗粒剂具有良好的可溶性和稳定性。
3.质量控制:•制定颗粒剂的质量控制标准,包括颗粒度、水溶解度、含量测定等指标。
•建立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每批次的产品符合标准。
4.生物利用度研究:•进行水溶性颗粒剂的生物利用度研究,评估其在体内的吸收和分布情况。
•通过比较与传统剂型的生物利用度差异,验证新剂型的优越性。
5.稳定性研究:•进行新剂型的稳定性研究,包括储存稳定性、温湿度稳定性等。
•制定储存条件,确保产品在一定期限内稳定性良好。
6.临床试验:•进行初步的临床试验,评估水溶性颗粒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收集患者的反馈意见,优化剂型和用法。
7.注册申请:•根据研发结果,准备注册申请材料,提交相关药品监管部门进行批准。
8.生产规模化:•将研发成功的水溶性颗粒剂进行生产规模化,确保产品的生产工艺和质量得到稳定控制。
通过这个范例,可以看到中药研发新剂型的关键步骤,从中草药的筛选到工艺的优化,再到临床试验和注册申请。
这个过程需要跨学科的合作,包括药学、生物医学、药物化学等多个领域。
中药制剂在西医诊疗中的药物剂型优化
中药制剂在西医诊疗中的药物剂型优化随着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在西医诊疗中逐渐受到重视。
然而,中药制剂在西医诊疗中的药物剂型优化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就中药制剂在西医诊疗中的药物剂型优化进行探讨。
一、中药制剂在西医诊疗中的现状当前,中药制剂在西医诊疗中使用较为广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中药颗粒制剂:这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制剂形式,可根据患者需要调整剂量,方便快捷,易于服用。
2. 中药注射剂:中药注射剂具有快速有效的特点,适用于病情急性加重或需要快速治疗的患者。
3. 中药饮片制剂:中药饮片制剂是将中药煎煮、浓缩制成片状,方便患者冲服,保存稳定。
尽管中药制剂在西医诊疗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其药物剂型仍然存在一些缺点,需要进一步优化。
二、药物剂型优化的意义中药制剂在西医诊疗中的药物剂型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1. 提高药效:通过优化中药制剂的药物剂型,可以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吸收度和生物利用度,增强药物的疗效。
2. 减少毒副作用:通过药物剂型的优化,可以减少中药制剂中的毒副作用,提高药物的安全性,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风险。
3. 提高患者依从性:合理的药物剂型可以提高中药制剂的口服便利性和舒适性,增加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
三、药物剂型优化的措施为实现中药制剂在西医诊疗中的药物剂型优化,可采取以下措施:1. 研发新型剂型:根据中药的特点和药物递送要求,研发新型剂型,如纳米粒、微胶囊等,以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和吸收性。
2. 调整配方比例:通过调整中药制剂的配方比例,优化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提高药效和减少毒副作用。
3. 个体化定制治疗: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为其定制适合的中药制剂剂型,提供精准治疗。
4. 结合辅助技术:结合现代药物技术,如纳米技术、缓控释技术等,将中药制剂与辅助技术相结合,实现药物剂型的优化。
四、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在中药制剂在西医诊疗中的药物剂型优化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1. 良性互动:中药与西药之间存在相互作用风险,需要谨慎选择中药制剂剂型,避免不良反应。
中药制剂与剂型辅料大总结
分散剂、增稠剂、薄膜包衣材料、粘合剂。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
用作粘合剂的浓度一般为1%~2%。其粘性较强。常用于可压性较差的药物。应注意造成片剂硬度过大和崩解超限。
乙基纤维素EC:
纤维素的乙基醚化物,不溶于水,在乙醇等有机溶媒中溶解度较大。本品粘性较强且在胃肠液中不溶解,会对片剂的崩解及药物的释放产生阻滞作用。有其这一特性,将其用于缓、控释制剂中。
丙二醇、聚乙二醇、甘油、
蓖麻油、硅油、邻苯二甲酸二乙酯或二丁酯
②遮光剂:
二氧化肽
③色素:
苋菜红、胭脂红、柠檬黄及靛蓝
⑥滴丸基质及xx液
水溶性基质:
PEG类(作片剂水溶性润滑剂、薄膜衣增塑剂)、(PEG
4000、PEG
6000、PEG9300)及肥皂类如硬脂酸钠和甘油明胶。聚氧乙烯单硬脂酸酯、尿素、泊洛沙姆
⑤丙烯酸树脂(甲基丙烯酸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共聚物EudragitL):
肠溶型Ⅰ号、Ⅱ号、Ⅲ⑥醋酸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琥珀酸酯HPMCAS:
优良的肠溶成膜材料,稳定性较CAP及HPMCP好。
水不溶型
①乙基纤维素(EC)(作片剂湿润剂和粘合剂)
②醋酸纤维素:
是渗透泵工控释制剂最常用的包衣材料。
辅助性物料
①增塑剂
糖醇类:
甘露醇、山梨醇呈颗粒或粉末状,具有一定的甜味,在口中溶解时吸热,有凉爽感。
因此较适用于咀嚼片,但价格稍贵,常与蔗糖配合使用。
②湿润剂和粘合剂
蒸馏水:
湿润剂。物料对水吸收较快,易发生湿润不均匀现象,最好采用低浓度的淀粉浆或乙醇代替
乙醇:
用于遇水易分解和遇水黏性太大的药物。一般为30%~70%。中药浸膏片常用乙醇作湿润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 中药制剂的新剂型 (3)1.1 滴丸 (3)1.1.1 概述 (3)1.1.2 特点 (3)1.1.3 优点 (3)1.1.4 缺点 (4)1.1.5 中药滴丸剂的种类 (4)1.2 缓释与控释制剂 (4)1.2.1概述 (4)1.2.2缓释、控释制剂的优点 (4)1.2.3缓释、控释制剂的缺点 (4)1.2.4缓释、控释制剂的作用原理 (4)1.2.5 服用此类药物的注意事项 (5)1.3 脂质体 (5)1.3.1 概述 (5)1.3.2 作用特点 (5)1.3.3 脂质体在体内与细胞的作用过程 (6)1.4 软胶囊 (6)1.4.1 中药软胶囊的特点 (6)1.4.2中药软胶囊内容物的处方选择 (6)1.5 注射剂 (7)1.5.1 概述 (7)1.5.2 注射剂的分类 (7)1.5.3 优点 (7)1.5.4 缺点 (7)1.5.3 缺点 (7)2 讨论 (7)2.1 遵循传统中医中药理论 (8)2.2 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手段 (8)2.3 加强剂型的质量控制 (8)3 学习心得 (8)4 参考文献 (10)中药制剂中新剂型优缺点分析摘要:中药的传统剂型有膏、丹、丸、散等。
明代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总结了16世纪以前我国的用药经验,收载了药物剂型近40种[1].除现代剂型中的注射剂与片剂外几乎都有。
但是相对于西药制剂而言,中药因其固有的粗、大、黑和显效缓慢等缺陷,故不易被国外所广泛理解和接受,妨碍了中药制剂走向国际医药市场。
近年来,我国医药工作者对新型中药给药系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发展了中药结肠定位制剂、中药透皮贴剂以及涂膜剂、膜剂、凝胶剂、巴布剂、穴位贴敷剂等新机型。
还有的推出了口服渗透泵控释制剂、基质型经皮给药系统和胃肠定位系统的制备技术,实现了控释和缓释的要求[2]。
中药制剂通过剂型改革,以期达到高效、稳效、速效、专效、长效的目的。
为中药的现代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关键词:中药制剂;新剂型;优缺点;1 中药制剂的新剂型1.1 滴丸1.1.1概述中药滴丸是在传统丸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制剂,采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而成,是固体或液体药物与基质混合加热融化混合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制剂。
利用固体分散技术,将药物形成分子分散体,如果载体材料为水溶性的,则可大大改善药物的溶出和吸收,从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也正是由于药物在基质中的分散度高,成分子态、胶态或微粉状结晶,从而增加了药物的溶出度和吸收速度;当然也可采用南荣幸载体材料制成固体分散体,则具有缓释作用。
1.1.2特点(1)疗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2)液体药物可以制成固体制剂;(3)质量稳定;(4)可包衣制成控、缓释制剂(5)工艺简单,便于大量生产;(6)载药量小,一般丸重小于100mg。
1.1.3优点(1)通过基质的调节可以使药物根据疾病治疗的需要发挥速效或长效的缓释效果;(2)工艺简单,成本低廉;(3)生产中药物损耗少,无粉尘飞扬,有利于环境卫生保护;(4)含量准确,受热时间短,质量稳定。
1.1.4缺点(1)适用的基质和冷凝液很少;(2)基质用量大,不经济;(3)只适宜剂量少的药物。
1.1.5 中药滴丸剂的种类滴丸制剂包括速效高效滴丸、缓释控释滴丸、溶液滴丸、栓剂滴丸、硬胶囊滴丸、包皮滴丸、脂质体滴丸、肠溶衣滴丸和干压包衣滴丸等。
目前复方丹参滴丸是固体分散技术在中药制剂个的典型应用。
在天津天士力药业生产的复方丹参滴丸有由丹参、三七、冰片组成,临床上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预防、治疗和急救。
他是复方丹参片的改良换代产品。
复方丹参滴丸与复方丹参的其他口服剂型比较,具有表面积大、溶出速度快的特点,可以提高难溶性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由于滴丸是在骤冷条件下形成的固体分散体,药物以极微小的晶粒存在,故舌下含服经口腔黏膜吸收,直接进入血液循环,3min起效,可迅速缓解心绞痛,解除心前区疼痛和胸闷等症状。
1.2 缓释与控释制剂1.2.1概述控释制剂是指通过特殊的制剂手段提供释放药物的程序,在规定时间内,药物按照恒定或基本恒定的速度,定量从药物剂型中释放出来,使血液中的药物浓度在一定时间内维持在一个有效的治疗水平,例如硝苯地平控释片等。
缓蚀制剂是指在用药后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释放药物,以达到长效作用的药物制剂。
缓释与控释制剂是两种比较新的药物剂型,它们克服了常规药物每天需要服用多次、使用不方便、血药浓度起伏较大,不良反应较多等缺点,同时还具有提高药效和安全性较好的特点。
缓释与控释制剂是将药物分成数份,然后采取不同的方法使每一份按照不同的时间释放的一种制剂,所制成片剂称为缓释片,而制成的胶囊称为缓释胶囊。
这种制剂服用后,可以按要求缓慢地持续释放药物,既避免了血液中药物浓度过高而引起各种副作用,又可以克服血液中药物浓度过低而起不到治疗的缺点。
由于这种制剂能够持续释放药物8小时以上,所以,每天的服药次数可以比普通药物至少减少一次,或者用药间隔时间可以明显延长。
1.2.2 缓释、控释制剂的优点(1)减少给药次数,方便给药,提高病患用药的顺应性;(2)血药浓度平稳,避免或减少峰谷现象有利于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3)减少用药的总剂量,可用最小剂量达到最大药效。
1.2.3 缓释、控释制剂的缺点(1)不能灵活调节给药方案(时间、剂量)(2)产品成本较高,价格昂贵1.2.4 缓释、控释制剂的作用原理(1)溶出原理可以通过制成溶剂度小的盐或脂、与高分子化合物形成难溶性盐、控制粒子的大小等方式控制它们的作用。
(2)扩散原理通过包衣、制成微囊、制成不溶性骨架片、增加粘度以减少扩散速度、制成植入剂、制成乳剂等方法,利用扩散原理达到缓释、控释的作用。
(3)溶蚀与扩散、溶出相结合;(4)渗透压原理以及离子交换的原理。
1.2.5服用此类药物的注意事项这类药物的半衰期都比较长,服用小剂量就可以达到治疗效果,如果使用次数过多,不仅由于血药浓度过高而导致不良反应增加,而且由于这类药物的价格也比普通药物贵,无形中会使患者的治疗费用明显增加。
除此之外,缓释和控释剂一般不可以分开使用,如硝苯地平控释片是通过膜调控的推拉渗透泵原理制成的,必须整粒服用,氯化甲控释片采用膜控法制成,也不可以分开服用,只有少数品种,如曲马多缓释片采用特殊缓释技术使其可使用半粒。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所有口服的缓释制剂和控释制剂都要求患者不能嚼碎后服用,以免因为破坏了剂型而失去应有的作用。
因此,临床上使用缓释和控释制剂时,一定要熟悉这两类药物的特点,了解药物的半衰期,正确的使用以及应该注意的事项,才能合理、安全、经济地用好这两类药物。
1.3 脂质体1.3.1概述脂质体是一种人工细胞膜的药物载体制剂。
当磷脂分散在水中时形成多层泡囊,而且每一层均为脂质双分子层,各层之间被水相隔开。
这种由脂质双分子层组成,内部为水相的闭合囊泡成为脂质体。
药物被封闭保护于类脂质核之中并保持其原有的功能。
目前在医药上用作抗癌药物、酶制剂、质粒制剂(疫苗)、核酸制剂、激素制剂、抗生素、抗寄生虫药和解毒剂的载体。
1.3.2作用特点。
(1)包以脂质体的药物呈选择性分布(靶向分布)。
药物脂质体以各种投药途径进入机体后,通过内吞作用,被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细胞作为外来异物而吞噬,大部分转运至肝脾网状内皮系统,并在此部位浓集。
故对发生于网状内皮系统器官或组织的病灶,有选择性作用。
由于肿瘤细胞的吞噬力强,比正常细胞能摄取更多的脂质体。
加上肿瘤细胞中含较高浓度的磷酸酶及酰胺酶,因此将抗癌药物包制成脂质体,不仅由于酶解使药物容易释出,而且亦可使药物在肿瘤细胞部位特异地蓄积,产生被称为“靶向抗癌”的作用。
脂质体的粒子大小、表面电荷、膜材组成与包封方式等能影响其在体内的分布。
一般脂质体的粒径愈小(例如粒径为纳米的纳米脂质体),向淋巴系统移行愈好。
粒径大于微米的微粒通过机械过滤而引导向肺部。
大脂质体易被组织大量摄取,而且在血浆中的消除速度比小脂质体快。
(2)能增加药物对细胞膜的通透性,故可提高药效与降低毒副作用。
由于脂质体的膜体(磷脂、胆固醇)与细胞膜的成分和构成相似,与细胞亲和力强,可通过内吞作用被细胞(特别是网状内皮系统的巨噬细胞和肿瘤细胞)吞噬,或通过膜材与细胞膜的融合作用,将药物携带进入细胞的溶酶体内释放,使脂溶性药物进入细胞膜,水溶性药物进入细胞质,然后再与细胞核内的结合,而抑制的合成,药物脂质体还能克服肿瘤细胞的耐药性,例如耐药的肿瘤细胞对放线菌素的摄取量比单纯放线菌素明显增加,从而能抑制肿瘤细胞的合成,抑制其生长,抑制剂量要比单纯放线菌素低倍,药量减少倍。
放线菌素脂质体可通过与耐药肿瘤细胞膜的融合作用而进入细胞内,提高细胞对药物的摄取量,故可降低临床用药量与毒副作用。
(3)具有缓释药物及延长药物在体内时间的作用。
经动物试验证明,药物制成脂质体后具有缓释作用,从血中清除的速度率也较慢,血药浓度维持时间较长。
有人用合成激素泼尼松龙脂质体给大鼠臀部注射,分钟后血药浓度比单纯用泼尼松龙大倍,小时后大倍,表明小剂量激素脂质体即能维持长时间的药效。
将去炎松制成脂质体洗剂外用,吸收进入血液循环比同一单纯药物的软膏少,而在表皮真皮内分布的药物多,故可提高局部治疗作用,减少全身性副作用。
(4)能够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例如某些生物蛋白制剂(如类毒素疫苗)或酶制剂的脂质体,具有高度的热稳定性,因脂质体有保护酶防止它失活的作用;对酶不稳定的抗生素如青霉素或的钾盐口服容易被胃酸破坏,包以脂质体后即可供内服;据报道新霉素脂质体可增加抑菌作用,其抑菌浓度可降低。
许多种抗生素包制成脂质体后还可避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5)能够促进药物的透皮吸收。
脂质体既可促进高分子药物透过皮肤吸收而产生治疗作用;也能加强药物的局部作用,从而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1.3.3脂质体在体内与细胞的作用过程脂质体在体内与细胞的作用过程分为吸附、酯交换、内吞和融合四个阶段。
吸附是脂质体与细胞作用的开始,受粒子大小和表面电荷的影响;酯交换是脂质体的脂类与细胞表面上的脂类进行交换;内吞作用是脂质体被作为外来物质吞噬,通过内吞,脂质体能特异的将药物浓集于起作用的细胞内;融合即脂质体的膜与细胞的膜融合进入细胞内然后经溶酶体消化释放药物。
1.4 软胶囊软胶囊剂又称作胶丸剂,是将油类或对明胶无溶解作用的溶液、混悬液、甚至固体及半固体等封闭于软胶壳中,用滴制法或压制法制备而成。
作为继片剂、针剂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剂型,软胶囊剂型是国际趋势,具有杂质少、主要成份多、生物利用度高、吸收快等优势。
鉴于传统的中药制剂(丸、散、膏、丹)存在的缺点,近年来软胶囊剂型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其研制开发正方兴未艾。
藿香正气软胶囊的问世,是中药软胶囊制剂的第一个品种,随后血塞通软胶囊等一批中药软胶囊取得了迅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