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5-8节2012.04)

合集下载

《发展心理学》名词解释

《发展心理学》名词解释

《发展心理学》名词解释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个体在不同生命阶段中的心理发展过程。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发展心理学进行解释。

一、发展心理学的定义1.1 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生命不同阶段中的心理发展过程的学科。

1.2 它关注个体从出生到成年以及老年阶段的心理变化和发展。

1.3 通过研究发展心理学,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

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1 儿童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发展。

2.2 青少年心理学关注青少年期间的心理变化和发展,探讨青少年的认知、情绪和社会发展。

2.3 成人心理学研究成年人阶段的心理特点和发展,包括职业发展、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等方面。

三、发展心理学的重要理论3.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是发展心理学中的经典理论,强调个体在不同阶段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变化。

3.2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认为个体的发展受到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影响,强调社会互动和文化传承对心理发展的重要性。

3.3 齐格蒙德的心理动力学理论关注个体内心的冲突和动机对心理发展的影响,强调童年经验对成年人的心理结构和行为的影响。

四、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4.1 纵向研究是发展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通过追踪同一组个体在不同阶段的发展情况,揭示心理发展的规律。

4.2 横断研究比较不同年龄组的个体在某一时间点的心理表现,探讨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趋势。

4.3 实验研究通过控制变量和操纵因素,揭示特定因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验证心理学理论和假设。

五、发展心理学的应用领域5.1 发展心理学在教育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帮助教育者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制定更有效的教育策略。

5.2 临床心理学中也运用发展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帮助心理医生诊断和治疗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问题。

5.3 社会工作领域也借鉴发展心理学的知识,关注弱势群体的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

《发展心理学》名词解释

《发展心理学》名词解释

《发展心理学》名词解释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不同年龄阶段内心理发展的学科,它涉及到人类在生命周期中的认知、情感、社会行为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

发展心理学通过研究人类在不同年龄段的心理发展特点,揭示了人类心理发展的规律和机制,对个体的成长和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将从不同角度解释发展心理学的相关内容。

一、发展心理学的定义1.1 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研究人类在不同年龄段内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1.2 发展心理学关注个体在生命周期中的认知、情感、社会行为等方面的变化和发展。

1.3 发展心理学通过长期观察和实验研究,揭示了人类心理发展的普遍规律和个体差异。

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1 发展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类从胎儿期到老年期的心理发展过程。

2.2 研究对象包括婴儿、儿童、青少年、成人和老年人等不同年龄段的个体。

2.3 研究内容涵盖认知发展、情感发展、社会发展等多个方面。

三、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3.1 发展心理学采用观察、实验、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研究。

3.2 通过长期追踪研究和纵向比较研究,揭示了个体在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

3.3 发展心理学还借助神经科学、遗传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探讨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四、发展心理学的研究领域4.1 发展心理学涉及儿童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学、老年心理学等不同领域。

4.2 研究内容包括儿童的认知发展、情绪发展、语言发展等方面。

4.3 发展心理学还关注青少年的自我认同、社会适应等问题,以及老年人的认知功能退化、心理健康等方面。

五、发展心理学的应用价值5.1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教育实践、家庭教育、儿童保健等领域具有指导作用。

5.2 通过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个体在不同年龄段的心理需求和特点,为个体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支持和指导。

5.3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还可以为心理健康领域提供理论支持,促进个体心理健康的发展和维护。

总结:发展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人类在不同年龄段内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对个体的成长和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领域,研究人类在生命周期中的心理和行为变化。

它关注个体从出生到成年以及老年阶段的发展,并探讨个体是如何适应和应对不同生活阶段的挑战和变化的。

本文将探讨发展心理学的起源、重要理论以及应用。

发展心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儿童心理学研究。

当时,心理学家们开始对儿童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发展进行观察和研究。

其中最著名的研究之一是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进行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实验。

他的研究揭示了儿童在认知能力上的逐渐成熟和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发展心理学逐渐扩展到其他年龄段,例如青少年期和成年期的发展。

发展心理学家开始关注个体在这些阶段的身份认同、人际关系和职业发展等重要问题。

例如,爱利克森提出了危机定义,认为青少年阶段是个体身份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需要应对各种身份危机,并找到适合自己的身份。

发展心理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是知觉-适应理论。

这一理论探讨了个体如何通过与环境的互动来构建自己的认知和行为模式。

根据这一理论,个体的认知和行为是通过不断地感知和适应环境中的刺激而发展的。

这个理论强调了外部环境对于个体发展的重要性。

另一个重要理论是社会学习理论。

根据这一理论,个体的认知和行为是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来发展的。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了社会环境对于个体行为和发展的影响。

这一理论引发了对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对儿童和青少年发展的重要性的关注。

发展心理学的应用非常广泛。

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家庭成员和临床心理学家开始关注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例如,学校教育者可以根据发展心理学的理论设计适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教学方法和课程。

临床心理学家可以通过对个体发展的了解来为他们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支持。

在家庭中,了解发展心理学可以帮助父母更好地理解自己孩子的发展阶段,并为他们提供合适的支持和指导。

发展心理学还对于社会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影响。

政策制定者需要了解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和挑战,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合适的政策措施。

发展心理学名词解释

发展心理学名词解释

《发展心理学》名词解释
1.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到出生、成熟、衰老的全过程
中的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2.横向研究(横断研究):较短的同一时间内考查不同年龄组被试者的心理发
展特点和发展水平,进行横向研究了解随着时间增长被试组间的心理变化3.纵向研究:在较长时间段系列内对被试个体或被试年龄群组进行定期饿系统
的抽查,以了解心理随时间进程而发生的连续变化的过程
4.聚合交叉设计: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相结合,一般先横向研究,在进行纵向
研究,两者取长补短
5.图式:用来应对或解释某些经验的有组织的思维或行为模式,如观念、婴儿
吮吸,伸手。

6.同化:主体将新经验直接纳入自己现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的过程。

7.顺应:主体通过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以使其与新经验相适应的过程。

8.最近发展区:个体现有的水平与在他人指导下达到的水平之间的距离,表示
个体发展的潜力。

9.客体永存性:婴儿获得的概念,即物体在看不见时仍然存在。

10.替代强化:学习者如果看到他人成功或被赞扬的行为
11.心理理论:理解人拥有心理状态,例如思想信念意图,并且其
他人的心理状
态与我们不同。

(心理学导论)
主要是指凭借一定的知识系统对自身或他人的心理状态进行推测,并据此推测对行为做出因果性解释、预测和控制的能力。

(ppt)
12.错误信念任务:评价儿童心理理论的最常用工具,在这种任务
重中,儿童必
须对他人并不知道自己所知道的事情做出推断,也就是说他人所
持的信念是错误的。

专业课林崇德《发展心理学》

专业课林崇德《发展心理学》

专业课林崇德《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了人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涵盖了从婴儿期到晚年期的各个阶段。

本文将介绍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论以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发展心理学的概念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生命周期内各个发展阶段的心理变化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它关注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心理变化,旨在揭示人的生命历程中心理发展的本质和规律。

二、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理论1. 简要介绍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包括生物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社会情感发展理论以及生态系统理论等。

这些理论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解释框架,帮助我们理解个体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中所经历的心理变化和发展。

2. 生物发展理论的核心观点生物发展理论认为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决定了个体的发展。

它强调遗传因素对发展的影响,并通过研究基因、脑结构和激素等生物因素来解释个体发展的规律。

3. 认知发展理论的核心观点认知发展理论关注个体思维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其中,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经历了感知、运动和逻辑思维等不同阶段,而维果茨基则强调社会文化环境对认知发展的重要影响。

4. 社会情感发展理论的核心观点社会情感发展理论探讨了人际关系和情感体验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埃里克森提出了生命周期理论,强调关系的发展对个体的身份建立和心理成熟至关重要。

5. 生态系统理论的核心观点生态系统理论将个体发展置于环境背景中进行研究,并强调环境的多层次性与复杂性。

它认为个体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相互适应的关系,从而影响着个体的发展路径。

三、发展心理学的实践应用1. 教育领域的应用发展心理学为教育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

教育者可以根据儿童在各个发展阶段的特点和需要,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标准,促进学生全面的成长和发展。

2. 心理咨询与临床领域的应用发展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为心理咨询和临床实践提供了依据。

通过对个体发展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和困境进行分析和干预,心理咨询师和临床心理学家可以帮助个体实现心理健康和良好的自我发展。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整理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人类在不同阶段的生命周期中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变化。

通过对个体从婴儿期到老年期的认知、情感、社会和身体发展的研究,发展心理学揭示了人类心理发展的关键特征和影响因素。

以下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整理。

1. 发展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发展心理学的定义: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在生命周期内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变化。

-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个体的认知、情感、社会和身体发展。

-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纵向研究、横断面研究、实验研究等。

2. 发展心理学的理论模型- 生物发展理论:强调遗传和生物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如皮雅杰的遗传学说。

-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环境刺激和行为反馈对个体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如斯金纳的操作条件理论。

- 认知发展理论:关注个体的思维和知觉发展,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 社会文化理论:强调社会和文化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如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

3. 发展心理学的发展阶段- 婴儿期(0-2岁):主要任务是建立信任感和基本的生存技能,如吃、睡、爬行等。

- 幼儿期(2-6岁):主要任务是发展语言能力、社交技能和基本的认知能力,如形成自我意识、掌握基本概念等。

- 儿童期(6-12岁):主要任务是发展学习能力、自我控制和社会适应能力,如学习阅读、数学、建立友谊等。

- 青春期(12-18岁):主要任务是建立个人身份、独立思考和性别角色认同,如探索自我、建立亲密关系等。

- 成年期(18岁以上):主要任务是建立事业、建立家庭和发展个人身份,如选择职业、建立婚姻关系等。

4. 发展心理学的重要概念- 关键期:指在特定时间内,个体对特定刺激敏感度最高的阶段,如语言习得的关键期。

- 社会化:指个体逐渐适应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形成社会角色和身份认同的过程。

- 自我概念:指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包括身体、能力、性格等方面的认知。

- 认知发展:指个体思维能力和知识结构的发展,如逻辑思维、记忆能力等。

发展心理学 全套课件

发展心理学  全套课件

(四)社会学习理论——代表人物:班杜拉
1.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 儿童获得社会行为的主要方式: 第一、观察学习 观察榜样人物
学习社会行为 第二、替代性强化 他人行为及其后果
正强化,负强化 改变行为倾向 ★ 榜样的认同
(五)社会文化理论——代表人物:维果斯基
1.社会文化理论的主要观点 ★ 心理发展是由社会文化因素决定的 ★ 心理的实质:社会文化因素通过语言符号的
信任感 自主感 初创感 勤奋感 角色同一性 亲密感 繁衍感 完善感
避免
怀疑感 羞耻感 内疚感 自卑感 同一性混乱 孤独感 停滞感 厌恶感
良好的 人格特征 希望品质 意志品质 目标品质 能力品质 诚实品质 爱的品质 关心品质 智慧贤明
第六单元 儿童早期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
动物行为学上的关键期: 出生后的某一段时间,“印刻”与“追随”现象。
(双生子爬楼梯实验)
(六)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论——代表人物:皮亚杰
1. 相互作用论的主要观点 遗传环境相互依存 (2) 相互转化 遗传与环境的互动和转化 (3) 主体调节 受主体主观能动性调节
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1)心理发展的本质是适应。 “智慧就是适应” “是一种最高级形式的适应”
共时性 横断性 规律性
2.横断研究设计的优缺点
优 点: 适用性——注意抽样 时效性——节省
缺 点: 人为联结 组群效应**
(二)纵向跟踪研究设计
1.定义:对相同研究对象在较长时间系列内进 行定期而系统的考察以把握其发展规律性。
连续性 系统性 规律性
2.纵向研究的优缺点
优点
缺点
系统了解连续过程 量变到质变规律
四、婴儿记忆的发展

发展心理学概述

发展心理学概述
15
图1-1 心理发展的阶段性与连续性
a代表发展是连续的累进,b为波浪式向前的曲线,代
表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分阶段的
16
从图1-1看出心理的发展既是连续的又是分阶段的, 前一个阶段是后一个阶段的基础,后一个阶段 是前一个阶段的延伸;旧质中孕育着新质,新 质中由包含着旧质。但作为某一阶段特征的是 那些占优势地位的因素,它体现着本阶段的本 质特征。
14
3 辨证唯物主义的心理学观点:个体心理的发展是一 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它既表现出一定的连续性 又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在一定时期内,个体心理 的发展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只发生一些细微变化, 即属于量的积累,体现着发展的连续性;当某些代 表新质要素的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新质要素 取代旧质要素占据主要地位,这时量变的过程就发 生了质的“飞跃”,表现出发展中的间断或跳跃现 象,意味着新的阶段形成。
37
美国心理学家霍尔(G. Hall)的复演说(个体心 理的发展是人类进化过程的简单重复),也属 于遗传决定论。
“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38
评:家族不仅在遗传上有联系,而且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共处于相同的环 境。由家族内的相似性得出遗传因 素的决定作用过于绝对。
39
(二)环境决定论
基本观点:儿童心理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 的。这种理论重视环境与教育对个体心理发展 的作用,但是片面强调和机械地看待环境或教 育的作用。
31
毕生发展观
• 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发展并没有到成年期就结 束,而是扩展到了整个生命过程。心理的结 构与功能在其一生中都有获得、保持、转换 和衰退的过程。
32
第二节 发展心理学的基本 理论问题
一、遗传与环境(天性与教养) 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

发展心理学PPT

发展心理学PPT

2016/7/22
25
三、婴儿的认知发展
P217
(三)婴儿记忆的发展
婴儿的记忆:
发生的时间是胎儿末期。 婴儿记忆可分为情绪记忆、动作记忆、表象记忆和词语记忆。 12个月之前:主要是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 12个月之后:表象记忆和词语记忆为主。
2016/7/22
26
三、婴儿的认知发展
P218
(四)婴儿的加工整合信息能力与 问题解决能力
2016/7/22
29
五、婴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P222
(一)婴儿的气质
1.按三种类型划分
发育缓慢型 抚养困难型
35

40
15迟 10
容易抚养型


情绪是婴儿先天具有的反应能力,社会化的开端
2016/7/22 30
五、婴儿个性和社会性发展
(一)婴儿的气质
P222
1.婴儿气质的稳定性特征
出生后第一年,气质的稳定性呈连续增长的模式; 气质的稳定性是中等程度的稳定性。
加工整合信息能力: 婴儿已具有整合信息并分类编码的加工能力。 9-12个月的婴儿就能将食品、动物、交通工具等分别归类。 问题解决能力: 8-11个月婴儿的问题解决过程经历三个水平: 无效尝试 有效尝试 无需尝试直接成功
2016/7/22
27
四、婴儿的言语发展
婴儿的发音:
P218
•阶段:简单发音阶段;连续音节阶段;学话萌芽阶段。
三、心理发展的动因
P203
(三)通过社会学习获得行为发展
1.观察学习;
儿童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学习。
2.替代性强化;
儿童通过观察别人行为的后果,从而有意识的强化或者削弱自己的行为。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详细总结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详细总结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详细总结1.发展阶段理论:发展心理学研究了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

最著名的理论是雅克·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埃里克·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皮亚杰的理论将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操作阶段、具体操作阶段和形式操作阶段。

埃里克森的理论关注的是个人在不同阶段面临的心理挑战和危机。

2.社会化和情感发展:发展心理学研究了个体在不同社会环境中的社会化过程。

这包括学会社会规范、发展人际关系和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意图。

在儿童发展方面,从早期依赖到逐渐独立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过程。

3.性别认同和性角色发展:发展心理学关注了个体对性别身份的认同和性别角色的发展。

这包括研究性别认同的形成、性别角色的学习和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

性别认同和性别角色发展对个体的自我概念和社会互动起着重要的影响。

4.思维和认知发展:发展心理学研究了个体在认知方面的发展,包括思维、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指出,认知能力在儿童各个阶段都具有特定的特征。

例如,儿童在前操作阶段往往以自己的感觉和操作为中心思考,到具体操作阶段开始理解符号和逻辑推理。

5.自我概念和身份发展:发展心理学研究了个体对自我的认知和理解。

自我概念是对自己的思想、感受、能力和特征的认识。

自我概念的发展与个体的社会互动和身份认同密切相关。

身份发展是指个体对自己所属社会群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6.社会认知发展:发展心理学研究了个体对社会世界的理解和解释。

这包括研究孩子们如何理解他人的情感、意图和信念,以及他们在社会交往中如何处理冲突和解决问题。

7.社会文化因素:发展心理学重视个体在特定社会和文化环境中的发展。

文化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体现在社会化过程、价值观和信仰系统、教育和家庭环境等方面。

跨文化研究对于理解发展心理学的普适性和文化差异至关重要。

总之,发展心理学研究了人类在不同生命阶段中的心理变化和发展。

这些知识点的了解对于了解个体在不同阶段的发展特征和需求,以及设计适合的教育和干预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展心理学笔记(完整版)

发展心理学笔记(完整版)

第一章绪论本章重点:心理学的界定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及发展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设计类型第一节发展心理学的界说定义: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到成熟、直到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一门科学。

简言之,它是研究毕生心理发生、发展特点和规律的一门科学(广义的是指动物心理学和民族心理学、个体发展心理学)研究对象:广义上:研究人类心理系统发生、发展过程和个体心理与行为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

(动物心理学、比较心理学)狭义上: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到成熟、直到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二种系发展与个体发展(一)种系心理发展种系发展的进化进程(1)刺激感应性阶段(2)感觉阶段(3)知觉阶段(4)思维萌芽阶段2 人类心理的进化进程(1)人类心理的发展A 人类祖先演变为人类的三个前提条件B 社会(2)人类心理的特点A是有意识的心理;B是社会性心理;C是有语言功能的心理(二)个体心理的发展1 其过程:(是社会化过程;社会化:是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过程)2 个体心理发展与种系发展关系理论20世纪初霍尔的复演说:(儿童乃成人之父)三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一)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二)年龄特征第二节发展心理学的发展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和演变(一)诞生:产生于19世纪后半期,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是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

《儿童心理》是一部完整的儿童心理学,包括三部分:儿童感知的发展;儿童意志的发展;儿童理智的发展(二)演变:西方心理学产生,形成,演变和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1)19世纪后期之前为准备时期;(2)从1882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其形成时期(3)两次世界大战之间,是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分化和发展时期(4)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是其演变和增新时期第2章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三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原则1 客观性原则2 矛盾性原则3层次性原则;(右深层次与表层次之分)4 教育性原则;(要符合教育的原则,是否有利于被试的身心健康、有利于被试的心理发展、有利于教育这一问题)5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发心研究的主要类型纵向研究(普莱尔最早运用系统追踪观察法纵向研究)1 定义:在较长时间内对一群被试进行定期的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发展心理学知识要点

发展心理学知识要点

发展⼼理学知识要点发展⼼理学第 1 节:发展⼼理学概述第⼀单元个体发展⼼理学知识点:发展⼼理学的研究对象要点:发展⼼理学的定义(识记)发展⼼理学是研究⼼理的发⽣发展规律的科学。

⼴义的发展⼼理学包括⽐较⼼理学、民族⼼理学和个体发展⼼理学。

狭义的发展⼼理学就是个体发展⼼理学。

个体⼼理发展是指⼈的个体从出⽣到衰亡的整个过程的⼼理发展。

个体发展⼼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的个体⼼理发展规律。

知识点:发展⼼理学的发展(⼀)科学⼉童⼼理学的诞⽣和演变1.⼉童⼼理学诞⽣前的准备阶段。

2.科学⼉童⼼理学的诞⽣。

⼉童⼼理学的创始⼈是普莱尔(W. Preyer)。

普莱尔1882年发表的《⼉童⼼理》⼀书是第⼀本较为系统的⼉童⼼理学著作,被公认为是⼀部科学的⼉童⼼理学著作。

(识记)3.⼉童⼼理学的演变与发展。

(⼆)个体毕⽣⼼理发展的研究(三)我国的发展⼼理学(四)要点:发展⼼理学研究的新进展(理解)1.揭⽰了婴⼉⼼理发展能⼒。

2.⼉童社会化的问题受到普遍的重视。

3.⼉童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获得了新的突破。

4.毕⽣发展的观点⽇益为⼴⼤⼼理学家接受。

5.系统的观点已经渗透于发展⼼理学的研究中。

第⼆单元发展⼼理学的研究⽅法要点:发展⼼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识记)1.客观性原则2.能动性原则3.整体性和相互联系性原则4.教育性原则要点:发展⼼理学的研究⽅式(识记)1.纵向研究:纵向研究是在⼀定时期内对⼉童的⼼理发展进⾏定期的系统的考察,也叫追踪研究。

纵向研究是了解⼼理在时间上的实际变化。

2.横断研究:横断研究是在同⼀时间内考察不同年龄组群被试者的⼼理发展特点和⽔平,并进⾏横向⽐较。

3.纵向与横断相结合的研究。

知识点:发展⼼理学研究的基本⽅法1.要点:观察法(应⽤)观察法是有⽬的、有计划地通过观察记录被试者的⾔语和⾏为表现,并以此为依据分析⼼理发展特征和规律的研究⽅法。

观察法是发展⼼理学研究最基本的⽅法。

观察法分为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2.实验法3.要点:访谈法和临床法(理解、应⽤)1)访谈法访谈法是通过⼝头交谈了解、收集被研究者有关⼼理发展和问题的资料的⼀种⽅法。

发展心理学5-8节课件

发展心理学5-8节课件

欺凌问题
讨论青少年欺凌问题的原因及其 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社会发展
研究儿童和青少年社会认知和道德发展,包括角色扮演、道德判断和社会行为。
角色扮演
了解儿童角色扮演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和影响。
道德发展
分析儿童和青少年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的发展。
社会行为
探讨儿童和青少年的社交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
文化与发展心理学
1
个体差异
了解学生个体差异的影响,并提供相应的教学策略。
2
学习环境
探讨创设有利于学习和发展的教育环境。
3
发展评估
了解发展评估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意义。
1
感知和注意力
探讨儿童感知和注意力发展的关键阶段。
2
记忆和学习
分析儿童记忆和学习能力的改变和发展。
3
语言发展
了解儿童语言能力的逐渐增强和语言习得的过程。
情感发展
研究儿童和青少年情感和社会关系的发展,包括情绪认知、情绪调节和人际交往。
情绪认知
探讨儿童认识和理解情绪的能力 的发展。
友谊关系
分析儿童和青少年发展中的友谊 关系。
探索文化对儿童和青少年发展的影响,包括文化价值观、社会规范和心理健康。
文化多样性
了解文化差异对儿童和青少年发 展的影响。
文化传统
分析文化传统对儿童和青少年身 份认同的影响。
文化心理健康
探讨文化因素对儿童和青少年心 理健康的影响。
发展心理学与教育
探索发展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了解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和心理健康。
生理发展
研究儿童和青少年身体发育的各个方面,如增长,运动能力和性别特征的形成。
身高和体重
探索儿童生长曲线和青少年 的生理变化。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发展心理学知识点整理发展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它涵盖了人的一生中各个阶段的心理变化和发展,对于理解人类行为和心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对发展心理学中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整理。

一、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横断研究横断研究是在同一时间点对不同年龄组的被试进行观察、测量或实验,以探讨年龄差异所导致的心理发展变化。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快速获得大量数据,节省研究时间和成本;缺点是无法考察个体的发展变化过程,可能会受到代际差异的影响。

2、纵向研究纵向研究是对同一组个体在不同时间点进行长期追踪研究,观察其心理发展的连续变化。

它能够深入了解个体的发展轨迹,但存在研究时间长、样本流失、练习效应等问题。

3、聚合交叉研究聚合交叉研究结合了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的特点,先在不同年龄组进行横断研究,然后在一段时间后对这些年龄组进行追踪研究。

这种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横断研究和纵向研究的不足。

4、双生子研究通过比较同卵双生子和异卵双生子在某些心理特征上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来探讨遗传和环境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5、微观发生学研究关注个体在短时间内的细微变化,通过密集的观察和测量,揭示心理发展的机制和过程。

二、心理发展的主要理论1、精神分析理论(1)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理论认为人格发展经历了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冲突和满足方式,如果冲突没有得到解决,可能会导致心理问题。

(2)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对人格发展的影响,将人的一生划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主要的发展任务或危机。

2、行为主义理论(1)华生的经典行为主义主张环境决定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外界刺激塑造的。

(2)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强调通过强化和惩罚来控制行为的发生频率。

3、认知发展理论(1)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将儿童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认为儿童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不断建构和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

发展心理学的课件

发展心理学的课件

发展心理学的课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心理学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尤其是在教育领域,心理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发展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儿童和青少年在智力、情感和社会方面的发展规律。

为了更好地将发展心理学理论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制作一份科学合理的发展心理学的课件非常必要。

一、发展心理学介绍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和青少年在智力、情感和社会方面的发展规律。

它主要包括儿童认知发展、身体和运动发展、情感和社会发展三个方面。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儿童和青少年,因为这个阶段是人的重要发展阶段。

二、发展心理学的理论1.发展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发展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主要包括行为主义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和社会文化理论三种。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外界刺激和内部反应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且人的行为是可以通过刺激——反应(S-R)的形式进行控制和改变的。

认知发展理论认为人类的发展是在认知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强调了对人类思维方式的研究,认为知觉、思维和语言是互相依存的,并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变化。

社会文化理论认为社会、文化环境对个体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个体发展的过程是在不断适应社会、文化环境之中逐步完成的。

2.主要理论代表在行为主义理论中,皮亚杰是其代表人物,他通过实验研究儿童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进一步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儿童认知和思维的理论。

认知发展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是皮亚杰的学生瓦格斯基,其提出的“认知发展的区域”(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ZPD)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社会文化理论思想的核心是“文化工具论”,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维果茨基。

他认为学习是人类适应文化的过程,文化工具是人类进行学习和认知活动的基本工具。

三、发展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1.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通过了解儿童的认知和思维特点,教师可以更好地制定教学目标,创设情境,运用多媒体等方式培养孩子们的认知能力。

2.学习方式上的应用在学习方式上,教师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案例教学等。

发展心理学概述课件共56页文档

发展心理学概述课件共56页文档

一、心理发展的概念和性质 (一)心理发展的内涵
广 义
心理的种系发展: 比较心理学 / 动物心理学(条件反射)
心理的种族发展: 民族心理学

个体心理发展: 个体发展心理学

广义心理学:发生、发展。
狭义心理学:个体一生的心理发展。
第一单元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心理发展的性质 1.心理发展的整体性 理解: (1)作为整体的心理活动有其独特的质的规定性, 它不等同于各种心理现象特征相加的集合。
(1)时效性较差 (2)被试容易流失 (3)可能出现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
(三)纵横交叉研究设计 将上述两种方法加以融合。
例如,假定想研究6—12岁儿童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 可以从2008年开始测量一个6岁的样本和一个8岁的样本的 逻辑推理能力。
两个儿童样本,一个样本生于2002年,一个样本生于 2004年,对他们从6岁追踪观察到12岁。这种设计使研究 者能比较生于不同年代的同年龄儿童逻辑推理能力的发展 情况。
三、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新趋势
跨文化比较研究
新趋势
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研究
研究方法的整合
训练研究和教育实验越来越受重视
(一)跨文化比较研究 探讨发展的相似性
探明文化因素对 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
探查发展的差异性
(二)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研究
1.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 2.跨领域的综合性研究
(三)研究方法的整合 传统心理学方法、生物医学方法 等多种方法融合
B. 儿童动作发展严格遵循: 上下(3)—前后(4)— 左右(5;7、8)
(3)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 例如:第一加速期和第二加速期
第一单元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

发展心理学目录

发展心理学目录
3.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在高中阶段进入成良
1期
1.概念的发展
2.推理能力的发展
辩证逻辑思维的发展特点
3.运用逻辑法则能力的发展
1.自我意识的普通特点
自我意识高度发展
2.自我概念
三.青年初期个性的发展
3.自我评价
价值观的确立
1.确立价值观的主客观需求
2.价值观的特点
与父母的关系
选择职业和学
1.自治需求的表现
理论中的基本假设
1.儿童智力发展的内在主动性
2.儿童智力的发展是其智力结构的改进
3.儿童智力发展的建构性特点
4.儿童智力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关于儿童智力发展的阶段性理论
1.感知运动阶段
2.前运算阶段
3.具体运算阶段
4.形式运算阶段
关于儿童智力发展机制理论
1.同化
2.顺应
3.平衡
皮亚杰学派的新发展
五.现代认知学派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关于认知结构的观点
关于儿童认知发展机制的观点
关于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观点
关于儿童认知发展条件的观点
六.朱智贤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探讨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
强调用系统的观点研究心理的发展
强调发展心理研究的中国化
第四章
婴儿期心理的
发生和
年龄阶段和普通特征
新生儿、乳儿的年龄阶段和特点
1.新生儿
2.乳儿
婴儿的年龄阶段和特点
1.自我概念
2.自我评价
3.自我体验
㈡社会认知
1.儿童社会认知的发展趋势
2.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
⑴弗拉维尔关于儿童观点采择能力发展的模式
⑵塞尔曼关于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阶段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小抓好,步步抓好 关注、了解、理解、帮助 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良好而又积极 的发展是所有父母、教师和成年人的 天职。
第六节 青年期的心理发展
17、18岁-35岁,是人生的黄金时期。
第一单元 青年期的一般特征
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达到成熟水平 进入成人社会,承担社会义务 生活空间扩大 开始恋爱、结婚
3.学校的强大压力 学习上的压力、学业上的失败、教师 的高压和惩罚、对青少年自尊心的严 重伤害 4.不能面对个人遭遇的问题 初恋失恋、与异性朋友的感情纠葛等
(三)自杀倾向的先兆
严重的抑郁症状(情绪极度低落、不 与家人说话、躲避朋友、极度失落) 梳理过去的麻烦人际关系,将财物整 理并馈赠他人 言语的暗示
(二)心理断乳与精神依托之间的矛盾 (三)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 (四)成就感与挫折感交替
第二单元
少年期的认知发展
一、记忆的发展 记忆广度达到一生中的顶峰 对各种材料记忆的成绩都达到高值
二、思维的发展
(一)形式运算阶段思维的特点 1.思维形式摆脱了具体内容的束缚 “红绿球”的实验——奥尔松 具体运算阶段受实物具体特征的束缚 形式运算阶段的判断关注命题语言逻 辑关系
(二)容易出现心理和行为偏差
青春发育期被称为危机期或困难期,意 味着这一时期会遭遇许多压力、矛盾和 危机 心理疾病:神经症、病态人格、躁狂症
四、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
(一)成人感与半成熟状态之间的矛盾 从心理上过高地评价自己的成熟度 认为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属于成人水平 要求与成人的社会地位平等 渴望社会给予他们成人式的信任和尊重
第七节 中年期的心理发展
年龄范围:35-60岁 (一)女性更年期(第二青春期) 从女性性腺功能开始衰退到完全消失 的时期,45-55岁之间,延续8-12年。
(二)男性更年期
性器官开始萎缩,性功能由旺盛到衰 减的变化时期。 表现:性功能降低;伴有植物性神经 循环机能障碍;也常表现出精神状态 和情绪的变化。
3.两个逆反期的不同点
第一反抗期:要求按自我的意志行事。 重点是要求行为、动作自主和行事自 由,反抗父母控制,反对父母过于保 护和越俎代庖。 第二反抗期:要求的独立自主性是要 求人格独立,要求社会地位平等,要 求精神和行为自主,反抗父母或有关 方的控制。
(五)帮助少年儿童顺利度过 逆反期
(二)情绪变化的特点
1.烦恼增多 公众面前的个人形象 同伴集体中的个人尊严和社会地位 与父母关系出现裂痕和情感疏离而烦恼
2.孤独感、压抑感增强
缺乏友谊和同伴交往,产生孤独感 遭到挫折不轻易求教,孤立无助 自尊心强,好胜心受挫,常有压抑感
三、少年期的自我中心性特点
(一)独特自我 自我情绪、情感体验扩大化、绝对化 (二)假想观众 在心理上“制造”想象中的观众,他 们的喜怒哀乐往往源于自我体验,将 自己的心境投射到别人身上
自我探索是自我认识发展的内动力 透过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 通过对同龄人的认同感来认识自己
二、确认自我认同感
艾里克森: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和防止 社会角色的混乱是青年期的发展任务。
(一)自我分化和整合统一
1.自我分化是把整体的我分化为“主体我” 与“客体我” 主体我:观察者、分析评价者、认同者 客体我:被观察者、被分析评价者、被 认同者
(三)性的发育和成熟加速
1.性器官发育 2.第二性征的出现 3.性功能成熟 青春期发育的性别差异:女性比男性 平均提早两年
二、青春发育期提前的趋势
青春发育期提前到来 青春发育期完成的缩短化
三、容易出现的身心危机
(一)心理生物性紊乱 疾病:支气管喘息、肠道运动失调、 神经性食欲不振、强迫神经症、口吃 症状: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胸闷、 心慌、呼吸不畅、全身酸懒或其他疑 似症状
(一)辩证逻辑思维发展趋势
初一:开始掌握 初三:迅速发展 高中:辩证逻辑思维占优势地位
(二)影响辩证逻辑思维发展因素
领会和掌握知识的广度、深刻性和 系统性 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水平 从形式逻辑思维到辩证逻辑思维 个体思维品质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的 发展
三、思维监控能力的发展
思维监控是指为了保证达到预期的目 的在思维活动中把思维本身作为意识 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 监视、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一旦停止网络游戏会出现心理和生理 方面明显或严重的不良反应 在网络游戏中所获得的虚拟感受反过 来会强化无限上网的欲望,恶性循环 不能自拔
(二)网络行为发展过程
初期:精神依赖 中期:躯体依赖 再后:严重心理社会问题
(三)网络成瘾原因
网络游戏本身的特征 青少年本身的特点及个体的人格特征 家庭环境不良和学校压力过大
第二单元 对中年期心理发展的理解和认识
一、中年转换期 中年转换期(40-45岁)达到中年 高峰期(55-60岁) 建立自己的价值观、信念和个人优势
二、中年期是人生的特殊时期
家庭:培育子女、保持和谐配偶关系 工作:面对工作压力必须保持职业活动 的满意水平 社会:必须接受和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
四、反社会行为与青少年犯罪
(一)青少年犯罪的发展趋势和特点 1.犯罪率增加 2.犯罪年龄呈下降趋势 3.犯罪在性别上有女性增加的趋势 4.作案特点日益呈暴力化、团伙化趋势,犯 罪类型集中在抢劫、强奸和盗窃。
(二)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因素
有些家庭成为滋生儿童反社会行为和 犯罪的温床 同伴因素和群体压力 处于发展过程中的青少年自身因素
第五节 青春发育期的心理发展
青春发育期以少年期为主,年龄指 11-12岁至15-16岁。
第一单元 少年期的生理发育加速
一、生理发育加速 (一)身体成长加速 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即第二加速期。 身高快速增长 体重迅速增加
(二)生理机能发育加速
肌肉与脂肪的变化 体形和面部特征的明显变化
2.假设演绎推理能力的发展
皮亚杰的“钟摆实验”:要求儿童 (幼儿、小学生、中学生)得出影响 钟摆速率的因素。 结果: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可通过思 考提出几种可能因素,并一一通过实 验验证各因素的影响作用,最后得出 正确结论。
(二)抽象逻辑推理能力显著发展
青少年逻辑推理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 掌握逻辑法则发展的特点 对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的认识
柯尔伯格—道德两难故事“海因兹偷 药” 海因兹妻子病危,他五千支付高额药 费。药商不肯降价,为了救妻子的性 命,海因兹破门而入偷了药。
道德发展的三个水平和六个阶段
1.前习俗水平 受外在标准控制,通过行为后果来判断 行为。 第一阶段:惩罚和服从取向 第二阶段:功利取向
2.习俗水平 以遵从社会规范、社会规章制度为准则 第三阶段:“好孩子”取向 第四阶段:“好公民”取向
四、第二逆反期
(一)少年期逆反期的表现 1.为独立自主意识受阻而抗争 2.为社会地位平等的欲求不满而抗争 3.观念上的碰撞
(二)反抗的主要对象
反抗的对象主要是父母,但也具有迁 移性
(三)反抗的形式
1.外显行为上的激烈抵抗 2.将反抗隐于内心,以冷漠相对
(四)第一、第二两个逆反期的异同
(二)同一性症候群(小此木启吾)
同一性意识过剩 选择的回避和麻痹状态 与他人距离失调 时间前景的扩散 勤奋感的扩散 否定的同一性选择
(三)延缓偿付期
青年期的发展是自我发现、自我意识 形成和人格再构成的时期,是从不承 担社会责任到以社会角色出现并承担 社会责任的时期。 延缓偿付期:暂缓履行成人的责任和 义务的时期 例如:大学学习期间——青年对社会 的“延缓偿付期”
自我意识主要表现为自我概念、自我 评价和自我理想的辩证统一。 “我是什么样的人”、“我这个人怎 么样”、“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2.通过自我接纳和自我排斥达到自我认 识的整合统一 3.不能确立自我同一感 现实的“我”与理想的“我”之间的 矛盾冲突
4.解决自我同一感危机的方式
同一性确立 同一性延续 同一性封闭 同一性混乱(扩散) 如果长期遭到同一性挫折,就会出现 持久的、病态的同一性危机。
二、青春期精神分裂症
主要表现:思维紊乱,不能控制情绪、 人格混乱,扭曲现实或者与现实脱离 联系。


遗传因素所致 身心发展迅速带来的种种不适应、不平 衡以及困惑和危机感 青春期性机能的迅速发展和成熟、初恋 失恋等诱因而导致患者常对性幻想等
三、自杀倾向
(一)自杀倾向的年龄趋势和性别差异 我国15-26岁有自杀意念者占18%; 16-24岁自杀成功人数比率远高于 15岁以下。
自杀倾向性别差异:在自杀意向还是 自杀行为发生上,女性均显高于男性; 自杀已遂的男性青少年明显多于女性。 自杀方式差异:男性多选择“刚性” 方式,女性多选择“柔性”方式。
(二)造成青少年自杀的原因
1.心理障碍(抑郁最为常见) 2.家庭环境 父母关系不和、父母离异、父母教 养方式不良、家庭暴力等
3.后习俗水平 道德标准内化于己,遇到道德标准矛 盾冲突时,自我可以做出选择。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 第六阶段:普遍道德原则取向
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道德发展具有固定不变的顺序。 达到后习俗水平的个体并不多。 环境和社会文化因素只能决定道德发 展的内容和速度,不能影响道德发展 顺序。
父母要认识和理解逆反期对心理发展 的意义 父母要正确面对儿童逆反期这一客观 现实 父母要理解多重矛盾的焦点所在 父母必须正视少年儿童独立自主需求
第四单元 心理社会问题
一、网络游戏成瘾 (一)网络成瘾者的主要表现 不由自主地强迫性网络使用 在网络游戏中获得强烈的满足感和成 就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