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新理念凸显数学本质-泸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新理念,凸显数学本质
——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有感
四川泸州市教科所陈光珍
2011年12月28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从实验稿到正式颁布,专家们经历了10余年的会议学习、分组研究、分工写作、广泛调研、深入调研等辛勤的工作,制定出了富有时代气息,凸显数学学科本质的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
2012年5月,泸州市教育局有幸邀请到吴正宪团队的教育专家莅临泸州,为我市400多名小学数学骨干教师作“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的解读与引领。
通过聆听专家的讲座、认真阅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读本,结合我市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走过的10余年的经验和教学,认真领悟“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的新思想新理念,提高了数学学科本质的理解和认识。
一、坚持“以人为本”,凸显数学教育的人文价值
义务教育版《数学新课程标准(2011)》本着五个原则进行修订:坚持课改的大方向————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全面发展;重视实践与调查——建立在修改基础上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充分讨论、认真分析;加强课标可操作性——准确、规范、明了;处理好四个关系——过程与结果、讲授与自学、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生活化与知识系统性。
真正体现了“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深入研究、确定不同教育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的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明确提出“数学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处理好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关关键,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不难看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把学生的养成教育、习惯培养作为数学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要求;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列入学习的重要方式,避免课堂数学出现重形式轻内容的童化现象;把处理好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作为数学教育的关键,提出教师角色转变及定位的准确性……。
充分体现了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的“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符合教育部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004)文件的《实施意见》提出:减负提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精神要求,关注全体学生,同时又彰显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发展。
如:在课标的“课程内容既实施建议的实例中,案例41为:将下面卡片混在一起,从中任选一张,这张卡片可能是什么?
该案例利用生活紧密联系的抽卡片活动中,渗透随机思想,培养学生的抽象、概分析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提高“数学素养”,凸显数学教育的核心价值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在前言里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因此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中,把实验稿提出的6个核心概念修改为10个核心概念,把“双基”修改为“四基”,把“两能”修改为“四能”,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核心价值理念:培养学生数学素养,让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渗透于自然和社会科学的一切领域,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可以历练崇高的信念、理性思维、深邃洞察力、审美直觉、健康情感等,展现了数学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如:数学课标中的实例77,看图说故事:设计两个不同问题情境,使情境中出现的一对变量,满足图示的函数关系。
结合图像,讲出这对变量的变化过程的实际意义。
这是一道可以不用列算式就能完成题目要求的题,拓展了问题解决的途径和方法,引导老师们走出了误区:解决数学问题必须要列出算式的书面解答。
凸显了在数学教育教学中,应该关注学生的数学素养,渗透抽象、推理、模型、审美的数学思想。
应充分调动学生的认知经验,运用函数思想,在直观的坐标图上,寻找变量与不变量,讲述一个符合逻辑、符合数量变化、符合生活实际的数学故事,放飞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凸显了课标的课程内容中提出的“应注重处理好的三个关系: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直观与
抽象的关系、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凸显了数学教育应注重学生的数学能力、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三、平衡“学生探究与教师讲授”,凸显数学教育简约性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它是一门由直观和抽象相伴而行的科学,更是由数字、符号、图形、文字作为语言表述的,富有简洁美的科学。
在小学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的引领和点拨是必部可少的。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在课程基本理念的“教学活动”中明确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字字斟酌、句句精准,从方法论的角度言简意赅地阐述了构建数学自主课堂、活动课堂时,应认识到学、导、学导相融的三元论关系。
教师应在课前认真分析学情、研读教材,做到“与教材对话、与自己对话、与学生对话”,预设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经验的数学活动;在课堂活动中,应以学定教,对话课堂,在学生的问题导引中学习思考,适时引导、巧妙点拨。
让学生学会思考、掌握方法、提高能力,平衡学生探究与教师讲授的关系,凸显数学学科的简约特点。
如:实例10,排格子:在下面的图1中,描出横排和竖排上两个数相加等于10 的格子,再分别描出相加等于6,9的格子,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说明]本例不仅能帮助学生熟练地进行20以内的加法,并且数值与图形结合,有利于学生以后学习坐标系、图象等。
根据学生的实际,借助上面的图可以提出不同的问题,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地设计教学,如果学生在观察上图或发现规律中有困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简单的情形入手。
从该实例的说明中看出:教师应在数学预设活动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函数的思想、数学审美的思想;在课堂活动应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当学生有困难时怎么办?诸多问题的解决及三维目标的达成,没有教师的导与学是无法完成的,没有教师的方法示范、思维梳理是无法完成教学任务的。
因此数学教学应体现出适当向传统教学的回归,凸显数学学科简约而不简单的魅力,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数学学习的方法。
四、增强“信息技术的实效性”,在发展评价中凸显数学教育的时代性
数学是数字化、抽象化的基础科学,他来源与生活、服务于生活。
其学科名称经历了计算——算术——数学的演变过程。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的加速,对人才的要求已不是过去的死记公式,机械算题的高分低能的没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而是需要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富有数学素养的、富有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在学习评价中指出:“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也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既要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在信息技术运用的理念中要求:“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化学科抽象为具体,化知识静态为动态,拓宽知识学习的途径,建立学习档案,转变评价观和人才观、教学观。
关注对学生的评价内容的多维度评价: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四基四能等;对学生的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教师导评、学生自评与互评、家长督评、社区时评等;对学生的评价形式的多样化评价:书面测验、口头测验、活动报告、课堂观察、课后访谈、课内外作业、档案袋评价、综合实践评价,注重定性与定量、动态与静态、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等。
只有这样才能拓宽学生学习数学的时间与空间,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激情,真正让学生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走向实践、走向科学研究。
对教师的评价也应注重过程与结果相结合,不仅要关注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的转变(特别是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运用),还要关注教师的教学六认真的履职评价,也要关注教
学结果(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等,让教师用心教书,用情教学,用爱教育,让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问题和提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
”
难怪人们说“评价是最高的艺术”。
因为它无形地给出了人们行动的准则和方向。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中的评价理念,短短的几句话,却是促进数学教育教学改革发展方向的重要指引:构建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自主课堂,应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整合课程内容,设计、组织化抽象为直观的数学课堂活动,化难为易,让学生在感性中充分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更好地理解、掌握、运用、拓展知识,从而理性地建构数学模型,提高实践创新能力。
如,实例22,上学时间:让学生记录自己在一个星期内每天上学途中所需要的时间,并从这些数据中发现有用的信息。
[说明]这个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意识:知道在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可以先调查数据,通过数据的分析得到结论;如果把记录时间精确到分,可能学生每天上学途中需要的时间是不一样的。
可以让学生感悟数据的随机性;更进一步,让学生感悟数据是随机的,但数据较多时具有某种稳定性,可以从中得到很多信息。
面对这样的教学内容,教师只有创新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参与数学收集、统计、分析、提炼数据的过程中的方法和手段的运用,采用激励性、导向性、评判性的评价,渗透数学思想,掌握学习方法,累积活动经验,让学生有一双数学的眼睛,有一个数学的头脑,让创新人才不再缺乏,让数学不再孤独!
总之,通过学习,提高了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的认识:它是国家的法定文件,是教材编写、教学活动、评价的基础;在研读《课程标准》,应该避免“重内容部分,轻理念部分”的情况;“课标”的地位和重要性高于教材。
我们只有加强学习,剖析理念,指导实践,及时反思,积极改革,才能将课标的新思想新理念内化吸收、构建富有数学本质的数学课堂,才能赋予数学的艺术性和科学性,让数学这颗明珠永放灿烂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