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斐伏尔空间理论的思想脉络探析
列斐伏尔学说-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列斐伏尔学说-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列斐伏尔学说是法国社会学家亨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提出的一种独特的社会理论体系,主要涉及空间与社会的关系。
该学说从空间的角度重新审视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强调了空间是社会关系与实践的重要载体。
在列斐伏尔看来,空间不仅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更是社会关系的表现和塑造者。
他认为,现代社会的空间不再只是自然环境的扩展,而是被资本主义逻辑所塑造和控制的社会空间。
通过对空间的分析,列斐伏尔揭示了现代社会中的权力关系、阶级矛盾和文化冲突。
他提出了批判性的观点,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空间被资本逻辑所占领,导致了社会的异化和碎片化。
列斐伏尔的学说对于重新思考社会生活的方式、探讨城市发展和规划、揭示社会结构中的隐含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总的来说,列斐伏尔学说深刻地揭示了空间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为我们理解现代社会提供了新的视角。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需要深入思考列斐伏尔学说的观点,并探索其在当代社会中的应用与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来探讨列斐伏尔学说。
在引言部分中,我们将概述整篇文章的内容,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接着,在正文部分,我们将首先介绍列斐伏尔学说的简介,包括他的主要思想和理论观点。
然后,我们将重点探讨列斐伏尔对空间的观念,以及他的批判性理论对社会和文化的贡献。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列斐伏尔学说的重要性,并探讨应用这一理论的意义和未来发展的展望。
通过这样的结构安排,我们希望能够全面深入地探讨列斐伏尔学说,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理解和思考的框架。
1.3 目的:撰写本文的目的在于深入探讨列斐伏尔学说对当代社会和空间理论的重要性和影响。
通过对列斐伏尔学说的梳理和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现代社会中的空间生产和社会实践,并思考如何应对当下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同时,本文也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列斐伏尔的思想,启发读者对社会空间的审视和思考。
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述评
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述评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解读亨利·列斐伏尔的代表作《空间的生产》,这部著作不仅是城市研究领域引用率高的经典之作,更是20世纪后半期开始的“空间转向”的理论基础和奠基性文献。
列斐伏尔的这部著作首发于1974年,集中展现了他城市理论的核心内容。
列斐伏尔以独特的视角,将空间视为社会的产物,其生产包容一切的世界观和实践活动。
这种空间的生产并非简单的物理空间或实际空间,而是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和政治内涵。
列斐伏尔的理论观点鲜明,他认为空间的生产包含了多重关系,任何一种社会形态和生产方式都会生产出它自身的空间。
这种空间不仅具有物质性,更具有表征性,它是通过意象与象征被生产出来的。
因此,空间不仅仅是物理的存在,更是社会的存在,是各种社会关系交织的产物。
列斐伏尔的这种观点,为我们理解城市空间、社会空间以及政治空间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式。
列斐伏尔对资本主义社会日常生活的批判,以及他对城市空间研究的转向,都体现了他对现实和时代问题的敏锐洞察和深刻反思。
他试图从城市空间的视角对日常生活批判做出新的表征,将日常生活的异化问题融入空间化的理论致思之中。
这种理论尝试不仅为我们理解城市空间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我们理解社会空间、政治空间以及人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式。
然而,列斐伏尔的理论虽然具有开创性和深刻性,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他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实践,因此不可避免地带有乌托邦性质。
尽管如此,列斐伏尔的《空间的生产》仍然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著作,它为我们理解城市空间、社会空间以及政治空间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和思考工具。
二、列斐伏尔与《空间的生产》列斐伏尔,这位法国社会学家和哲学家,是20世纪后半期“空间转向”的理论奠基人,他的代表作《空间的生产》不仅集中展现了其城市理论的核心内容,更在城市研究领域享有极高的引用率。
该书于1974年首次出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和思考空间。
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探析
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探析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析法国社会学家亨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的空间生产理论。
列斐伏尔作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社会理论家之一,他的空间生产理论对理解现代社会空间现象,特别是城市空间的重构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列斐伏尔的生平及其理论背景,然后重点阐述其空间生产理论的核心观点,包括空间的社会性、空间的实践性以及空间的生产性等。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探讨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对现代城市规划、社会空间结构变迁以及社会关系的重塑等方面的影响和启示。
通过本文的论述,期望能够为理解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的内涵与价值,以及其在当代社会空间研究中的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的核心内容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为理解空间的社会属性、政治经济角色以及其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该理论的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列斐伏尔强调了空间的社会建构性。
他认为,空间并非是中立的、客观的存在,而是由社会关系、文化习俗、政治权力等因素共同塑造的。
空间的生产、分配、消费和再生产,都是在社会关系的框架内进行的,这些关系反过来又影响着空间的形式和功能。
因此,空间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社会关系的载体和反映。
列斐伏尔提出了空间与政治经济的紧密联系。
他认为,空间不仅仅是物质空间,更是一个政治经济的场所。
空间的生产和分配受到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同时,空间也反过来影响政治经济的发展。
例如,城市空间的规划和设计往往反映了统治者的意志和利益,而空间的利用和开发则直接影响着经济活动的进行和社会关系的形成。
列斐伏尔强调了空间的历史性和动态性。
他认为,空间是随着历史的演变而不断变化的,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其特定的空间形态和空间逻辑。
空间也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地被生产、消费和再生产过程中发生变化的。
这种变化不仅反映了社会关系的变迁,也推动着社会关系的发展。
亨利·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研究
亨利·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研究亨利·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研究引言:亨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1901-1991)是法国一位重要的社会学家和马克思主义学者,他的学术研究领域广泛,但以城市社会学和空间研究最为著名。
列斐伏尔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空间生产理论,对于我们理解和解释现代社会的空间变迁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亨利·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进行探讨和研究。
一、空间生产的概念在列斐伏尔看来,空间生产指的是人类社会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通过建设和组织各种空间形态的过程。
这些空间形态包括城市、乡村、居住区、工业区、公共场所等等。
空间生产是一种历史性的、社会性的过程,通过人们的生产力和社会关系的变迁来塑造和改变着社会空间。
空间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二、城市化和空间生产城市是现代社会空间生产的核心和典型。
列斐伏尔认为,城市化进程是一种资本主义现代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城市化带来了社会空间的巨大变革。
城市不再仅仅是个人生活的空间,而是充满了各种社会和政治关系的空间。
城市不仅仅是一种空间形态,更是一种社会关系的结构。
城市化使得社会空间趋于统一和归一,让人们失去了在自然生活环境中的独立性和多样性。
三、资本主义和空间生产资本主义对空间生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资本主义通过统一和规划社会空间,使得空间成为一种市场化的商品。
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具备高度集中的社会空间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资本主义社会空间的发展趋势是分化和同质化,城市成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象征。
资本主义通过空间的生产和再生产来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
四、反抗与空间生产列斐伏尔认为,空间生产不仅仅是被资本主义积极利用的工具,它也是人们抗争和反抗的空间。
人们可以通过创造和改变空间来推动社会变革和解放。
列斐伏尔提出了右派空间、左派空间和反权力空间的概念。
右派空间是指资本主义通过市场和规划所创建的空间,它是统一和同质化的;左派空间是指人们通过反抗和抗争获得的自主性的空间;反权力空间则是一种拒绝被权力统制的空间形态。
列斐伏尔空间“三元辩证法”理论探析
列斐伏尔空间 三元辩证法 理论探析张晶晶1,王平2(1.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北京100089;2.中国国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00176)㊀㊀摘要:空间是列斐伏尔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依据㊂作为一个总体性的概念,空间意味着是被生产出来的社会产品,空间的历史即空间生产的历史㊂资本主义正是借助空间生产这一特性,建构了以资本逻辑为核心的全球空间布展,实现了 空间中物的生产 向 空间本身生产 的内在转变㊂列斐伏尔通过空间 三元辩证法 揭示了空间实践㊁空间表述和表述空间的内在统一,其核心直接指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㊂资本逻辑塑造了一个同质性㊁碎片化的抽象空间,使得国家和政治权力充当资本主义空间生产的 管理者 ㊂唯有扬弃这一抽象空间,建构多元化和包容性的差异空间,才能实现空间的公平与正义㊂列斐伏尔这一理论对于深化空间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我们需要辩证看待㊂关键词:列斐伏尔;空间生产;抽象空间;差异空间;空间正义中图分类号:B024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2095-3798(2021)01-0078-11收稿日期:2020-09-12作者简介:张晶晶,女,河北秦皇岛人,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王平,男,山西大同人,中国国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企业发展部董事会与战略处主管㊂㊀㊀时间和空间的发展构成了人类社会进步的内在坐标,人类历史正是在这一时空的场域得以布展和延续㊂长期以来,人们凸显了时间维度的重大意义,但空间的发展并非可有可无㊂伴随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转向,列斐伏尔(HenriLefebvre)的空间理论逐步走进我们的视野,从而开启了空间视角分析社会问题的思维范式㊂列斐伏尔的空间思想深深影响着包括大卫㊃哈维(DavidHarvey)㊁卡斯特(ManuelCastells)㊁爱德华㊃苏贾(EdwardW.Soja)等在内的一批新马克思主义者㊂他们立足于空间发展视角,基于资本主义空间生产的客观实际,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多维度的深刻批判,揭示了空间中物的生产 空间本身生产的一种转变,成为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必不可少的理论参考㊂学界对列斐伏尔空间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空间概念的解读㊁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转向㊁空间生产及其辩证法㊁空间异化和空间理论批判等方面,并未深入空间内部挖掘资本主义空间生产的实质及其本质内涵,而空间 三元辩证法 是理解列斐伏尔空间思想的重要突破口,对于深刻揭示资本主义空间生产实质具有重要意义㊂第41卷㊀第1期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Vol.41㊀No.12021年2月JournalofGuangdongUniversityofEducationFeb.2021一、列斐伏尔空间概念内涵及其本质规定性㊀㊀列斐伏尔对空间概念的考察源于现代社会的深入剖析,而时间和空间的相互分离是构成现代社会的基本前提㊂传统社会中,时间和空间总是相伴而随,人们习惯性地将时间和空间联系在一起,具体表现为某一具体的地点或场所㊂而随着虚化时间(EmptyTime)的出现,时间与地点开始走向分离,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逐步由 在场 转向 不在场 ,甚至还表现为某种虚拟性的存在㊂时间和空间的分离构成了现代社会产生的首要条件,类似吉登斯(AnthonyGiddens)所谓的 脱域 ,即社会关系从彼此互动的地域关联中,通过不确定的时间穿越在重构的关联中 脱离 出来[1]㊂列斐伏尔正是在时空分离的背景下展开了对资本主义空间的历史考察㊂㊀㊀(一)空间概念的内涵人类关于空间的概念早已有之,空间更多地被理解为包罗万象㊁外在于社会历史实践的 抽象容器 ㊂在此意义上,空间具有严格的几何学意义,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 建筑学㊁地理学 等某种空间学科㊂长期以来,时空的相互分离带来了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刻变革,由此社会机制逐步内化为人们的生活经验,而这种经验是建立在彼此分离㊁抽象空洞的基础之上,注定不能很好地解释客观世界㊂列斐伏尔试图打破传统空间概念的束缚,通过重构一种全新的空间概念,使得时间和空间㊁物质和精神再度融合,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空间深刻的社会历史内涵㊂在列斐伏尔看来,空间不单单是一种纯粹的科学对象或抽象容器,空间拥有更为丰富的社会历史内涵,而这一视角是长期以来 时间 历史 研究维度所忽略的㊂列斐伏尔正是通过对传统空间概念的深入剖析,揭示了空间独特的社会历史内涵,即空间是一个表征总体性的社会历史概念㊂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把空间作为事物分类的一个种属概念,认为运动着的事物都有自己所属的空间领域㊂到了近代,笛卡尔(RenéDescartes)的 我思故我在 开启了认识论范畴的空间解读㊂伴随哲学范式转向反思思想本身,空间日益演变为容纳思想的容器,作为与主体相对立的客体而存在,从而构成了生命存在的内在秩序㊂尔后,斯宾诺莎(BaruchdeSpinoza)的实体学说则把空间推向了绝对存在方式这一高度,并赋予了空间神的属性和意义㊂牛顿力学虽然将这一绝对空间拉向科学的现实,但康德(ImmanuelKant)几乎又重返了意识领域,使得空间作为一种精神场所而存在,并提出了无法认识的 物自体 概念㊂黑格尔(GeorgWilhelmFriedrichHegel)试图缝合这种绝对空间与时间的彼此分裂,认为历史时间不过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空间是在历史中生成的不断实现自身理性的场域,最后时间被这一理性的空间所征服,时间的消灭也宣告了历史的终结㊂但黑格尔试图弥合这种分裂的努力深深影响和启发了后来的哲学家,包括马克思(KarlHeinrichMarx)㊁伯格森(HenriBergson)㊁胡塞尔(EdmundGustavAlbrechtHusserl)㊁德勒兹(GillesLouisReneDeleuze)和尼采(FriedrichWilhelmNietzsche)等㊂在列斐伏尔看来,只有尼采敏锐地把握到了空间与时间关系的深层逻辑,他不仅打破了理性主义时间观的魔咒,还提出了辩证的时空观,使得时间和空间借助 能量 和 力 的中介作用实现了内在融合㊂20世纪是一个空间意识觉醒的时代,我们所经验的世界与其说是时间发展的漫长产物,不如说是自身经纬联结诸点和交叉点的网络[2]㊂其实,这种空间意识的觉醒最先在绘画等艺术领域呈现,先锋派画家们着手将意义和表现分离,重新恢复了人的主体性和个体价值㊂而毕加索(PabloPicasso)超越了㊃97㊃2021年第1期张晶晶,等:列斐伏尔空间 三元辩证法 理论探析平面主义 ,代之以 立体主义 和 差异化空间 ㊂在列斐伏尔看来,包豪斯建筑学派提出的空间概念真正标志着空间意识的觉醒㊂他们认为空间是一整体概念,必须在相互关联的事物关系中把握空间的整体属性,而不是对空间进行一种片面解读㊂因此,空间是一个包含结构㊁功能和形式等在内的总体性概念,表征着一种社会历史性的存在方式㊂正是包豪斯建筑学派的空间思想为列斐伏尔空间概念的解读提供了参考,并为深入剖析空间的本质规定性奠定了理论基础㊂㊀㊀(二)空间的本质规定性空间的表现形态根源于人类的历史性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塑造着空间的发展样态,空间的历史即空间生产的历史,这就意味着空间在某种程度上是被生产出来的㊂空间与人类生产密不可分,它不仅是以往历史和自然的作品,也是人类实践㊁知识概念的构造及其结果[3]75㊂作为一个总体性的概念,空间不仅意味着是被生产出来的社会产品,也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集中表达,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成为维系资产阶级统治的重要工具㊂1.空间是被生产出来的社会产品正因为空间是一个社会历史概念,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这就意味着空间是被生产出来的,对空间的批判性分析就是解码空间生产的历史㊂列斐伏尔认为, 生产 的概念在马克思那里具有双重内涵:物质资料的生产(这是毋庸置疑的历史唯物主义前提)和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而后者往往被人们所忽视㊂人作为一种社会性的存在,生产他们自己的生活㊁他们自己的意识和世界[4]68㊂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在于人是一种有意识的 生命活动 ,即生产人的类生活本身㊂在列斐伏尔看来,这种 生产 概念具有辩证性,在黑格尔绝对理念中表现最为明显㊂绝对精神具有本体论地位,本质上是生产世界㊁自然㊁精神和社会的辩证运动过程, 生产 饱含着全部的人类价值,因为它包含并意味着人的本质㊁行动和知识㊂为此,列斐伏尔区分了作品和产品两个概念:前者具有使用价值和不可替代的独特性,而后者是能被精准复制和批量生产的重复性活动㊂人类的生产不仅创造作品,同时也制造产品,是精神创造和物质制造的统一㊂这种生产融进了时间和空间的历史维度,以特定的理念或思想为引导,故而具有内在的合理性㊂相比之下,自然不从事生产,其本质在于生命的创造,但这种创造本身就缺乏意识活动的参与,具有一定程度的自发性㊂空间是被生产出来的社会产品,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自然空间的不断缩减,每一种生产方式都会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空间概念,而这种空间概念本身就是对生产过程的再现和阐释㊂空间生产的起点始于资本积累初期,终止于抽象统治下的世界市场[4]129㊂列斐伏尔强调空间的历史也就是空间生产的历史,空间不仅是一种承载物质实体的总体性存在,也是被生产出来的社会产品,是人类劳动创造的产物㊂2.空间充当维护生产关系的统治工具空间生产不仅是空间中物的生产,更是空间本身的生产,即生产关系生产和再生产的历史过程㊂特定的社会空间包含着社会的生产关系和再生产关系,是统治阶级社会活动在空间范围内的延伸,其本质是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体现㊂列斐伏尔把社会再生产划分为前资本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两个阶段,前者主要是生命生产和社会的物质生产,而后者还包含社会关系的生产与再生产,并且日益占据主导地位,从而使得资本主义空间逐步演变为生产关系再生产的场所㊂在列斐伏尔看来,资本主义的空间既是同质性的,也是碎片化的,重点表现在抽象空间拜物教和空间知识碎片化两个方面㊂伴随社会空间的绝对化,关于空间的知识日益被抽象,缺乏㊃08㊃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第41卷㊀深度批判的视野,由此产生一种 抽象空间拜物教 的思想,并日益主导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进而演变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㊂社会分工的精细化最大限度地分割了空间,产生了无限分层的具体空间,从而造成空间的碎片化趋势㊂在以生产关系为主导的社会空间中,每一种产方式都会形成自身独特的空间,并体现着占据支配性地位的生产关系㊂这种空间包括 可感知性 空间(空间化的位置)㊁ 被构想 的空间(科学规划或设计)和可经验性 的空间(教堂广场等),是三种空间的内在统一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营造了一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自然而然再生产自身的假象,从而忽视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掠夺性本质㊂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具有了世界性 [5]㊂这种世界性的历史趋势正是借助社会关系的空间再生产得以完成,因而空间演变为生产关系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充当维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统治工具,进而演变为论证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合理性的内在依据㊂总之,列斐伏尔超越了传统空间概念解读的单一维度,重点从历史的视角剖析空间,从而赋予了空间深刻的社会历史内涵㊂作为一个总体性的历史概念,空间的历史和空间生产的历史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空间生产塑造着不同的社会形态㊂从根本上看,空间的历史,即是空间生产的历史,空间不仅意味着社会关系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也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表达㊂列斐伏尔重新恢复了空间的内在活力,凸显了空间维度剖析社会现实问题的重要意义,从而为深入分析资本主义空间 三元辩证法 奠定了重要基础㊂二㊁列斐伏尔空间 三元辩证法理论及其实质㊀㊀在列斐伏尔看来,空间的历史即空间生产的历史,他研究空间生产的辩证法,即我们所说的 三元辩证法 ,这一理论已成为剖析资本主义空间的重要工具㊂列斐伏尔试图整合马克思㊁黑格尔和尼采理论之间的内在关联,建构一个开放㊁发展的总体性辩证法㊂这种辩证法不同于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强调物质世界的统一性;也不同于黑格尔的主观辩证法,彰显绝对精神的重要意义,而是在正反合 否定之否定 的基础上引入一个 他者 的概念,从而架起主客体之间沟通的桥梁,以此建构社会 历史 空间的 三元辩证法 ㊂空间 三元辩证法 揭开了资本主义空间生产的内在秘密,实现了 空间中物的生产 向 空间本身生产 的转变,不仅开启了资本主义空间生产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还标志着辩证唯物主义由时间走向空间的广阔视域,成为列斐伏尔空间理论之内核㊂㊀㊀(一) 三元辩证法 即空间实践㊁空间表述和表述空间的内在统一㊀㊀在列斐伏尔看来,空间实践是具体化的场所,即人们依据一定的生产方式对具体场所的生产和再生产,其作用的产物表现为具体的空间形态,如高楼㊁广场㊁道路㊁公园,等等;空间表述是概念化的空间,即规划者和科学家通过理论抽象建构的感知空间,是占据主导地位的空间表现形式;表述空间居于空间实践和空间表述之间,既包括真实的生活空间,又不排除艺术家们渴望实现的想象空间㊂然而,表述空间并不是空间实践和空间表述的简单叠加,而是对他们进行重构之后形成的㊁具有开放性的全新形式,是一次质的突破和飞跃㊂在列斐伏尔看来,三者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而是彼此独立又密不可分的统一体㊂人们依据空间实践不断完善着空间表述,即在现实的空间实践基础上不断建构和丰富关于空间的理论知识,以期更好地指导空间的实践,最终实现渴望空间与生活空间的统一㊂列斐伏尔把马克思整体性研究㊃18㊃2021年第1期张晶晶,等:列斐伏尔空间 三元辩证法 理论探析历史的方法称为 回溯 前进 法,让他最引以为傲的是在这其中引入了一个中介 空间,从而使得二元分析框架向着三元分析模式转变㊂在列斐伏尔看来,空间的生产与生命进程和能量转换有着密切关系,可以对空间进行身体化的隐喻㊂社会空间和空间实践㊁空间表述和表述空间的三位一体,从身体出发加以解读,即 感知的 构想的 和 经验的 ,从而为符号学意义上的空间解读奠定了理论基础㊂爱德华㊃苏贾认为这一空间的三元辩证法类似符号学的能指㊁所指和意指的三元组合㊂在空间实践中,能指以可靠的指称物为依据,包括标记㊁象征㊁书写和图画等方式㊂其中,象征包含较为丰富的内容,具有情感吸引和艺术审美的价值㊂标记是一种重要的物质载体,更多地代表着一种线路的指引㊂文字发明后,这些标记又拥有了书写和读音,即符号学意义上的能指㊂至此,感知的空间变成了各种符号编码所组成的 文本 ,但却在一定意义上隐藏着政治的或军事的相关内容㊂如果说感知空间是这个空间的能指系统,那么空间表述就是这一能指的指涉对象,即符号的所指㊂空间的表述大多数并非现实,而是一种构想的概念,是关于社会空间的意识形态,由一定的名称和符号构成㊂列斐伏尔指出,在后资本主义社会,所指成为脱离具体空间形态的概念和符号,进而演变为独立于客观事物的绝对形式[7]㊂这自然而然引发了人们对所指意义的分析,即所指成为一种抽象的概念符号,是否仍具有象征性的意义和价值㊂在表述空间中,这种所指的意义日益凸显,经验的或巨象的空间是由符号所引发的一种思想,既是感知的,又是构想的㊂人们可以用时间创设出优美的舞蹈㊁音乐和诗歌,赋予日常生活空间美学的意义,从而诗意地栖居于空间之中㊂在这里,列斐伏尔刻意保留了表述空间的部分不可知性,以凸显其艺术和美学意指㊂但表述空间往往与底层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因而也是争取空间公平与实现空间正义的重要场所,这正是列斐伏尔强调的表述空间的实践意义㊂这种实践意义往往比象征意义更有价值,甚至很有可能孕育着一种全新的空间形态,成为建构差异化空间的潜在力量㊂㊀㊀(二) 三元辩证法 之核心指向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抽象空间㊀㊀马克思基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透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占有和剥削,揭示了其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定律㊂近百年的社会实践证明,资本主义不仅没有灭亡,反而依靠内部调节和转嫁危机等形式实现了生命的延续,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与冲突㊂但在列斐伏尔看来,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空间与资本的结合日益紧密,空间资本化和资本空间化成为助推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动力,而资本主义实现增长的手段就在于不断地占有空间和生产空间,空间的生产俨然构成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生命㊂1.资本主义实现了 空间中物的生产 向 空间本身生产 的转变列斐伏尔认为,空间生产不仅是物质生产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必然结果㊂每一种生产方式都具有自身独特的空间,从一种生产过渡到另一种生产方式必然伴随着新空间的生产[8]㊂在前资本主义社会时期,空间生产主要以 空间中物的生产 为主,包括空间生产出来的具体商品及其生产㊁交换等多重关系㊂通过考察空间中生产的社会关系,列斐伏尔抓住了 资本 这一空间生产的催化剂,空间中物的生产展现着资本运转的内在逻辑,演绎着资本增值的内在秘密,从而产生了绝对空间生产,在某种程度上是物质生产的强化和社会关系的重塑㊂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空间中物的生产日益扩大,客观上催生了空间本身的生产㊂到了资本主义社会㊃28㊃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第41卷㊀时期,这种空间的生产转变为生产空间本身,并为追求剩余价值服务㊂列斐伏尔主要沿袭了马克思的生产批判思路,对空间本身的生产进行了多维度的深刻剖析㊂在他看来,土地在资本增值的过程中彰显着空间生产的扩张性,土地资本㊁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根据各自的能力在实践中扮演一个角色[6],这是一种经济维度的批判㊂而空间生产消解了时空界限,在破坏旧的社会关系的同时,又不断生产着新的社会关系,加剧着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这是政治维度的批判㊂与此同时,空间也会对社会生态产生重要影响㊂空间生产并非静止不动,而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延伸,具有流动性㊂科学和知识的发展让空间与社会的结合日益紧密,空间在生产事物的同时,也不断进行着消费,以此保证空间生产的连续性㊂2.抽象空间使得国家和政治权力充当资本主义空间生产的 管理者空间生产不仅是资本主义幸存的内在秘密,也维系着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其中国家和政治权力恰恰充当着资本主义空间生产的 管理者 ㊂在列斐伏尔看来,马克思和黑格尔时期的国家初具雏形,但仍然处于幼年阶段,马克思并未预料到国家在资本生产中的重要意义㊂对此,他赞同保罗㊃巴兰(PaulAlexanderBaran)和保罗㊃斯威齐(PaulMarlorSweezy)在‘垄断资本“中阐述的观点:当今世界很大一部分的生产实践不再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或者交换价值所决定,反而越来越取决于国家间各种力量的综合对比㊂在此基础之上,列斐伏尔深入探究了国家㊁政治权力和空间生产之间的关系㊂第一,国家和政治权力是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生产的中介,国家生产会占有一定的精神空间,从而使自己权力合法化㊂第二,国家和政治权力借助多样化的组织机构确保社会空间的运行逻辑,并且靠自身政治权力和拥有的资源㊁技术建构强大的社会生产体系,从而使得社会空间的逻辑日益渗透到日常社会的诸多方面,造成日常生活被宰制的局面㊂列斐伏尔称之为国家生产方式 ,即资本主义空间生产充当了政治权力的手段和工具,具有典型的意识形态性,从根本上看,它从属于剩余价值的生产㊂国家和政治权力按照自己的统治方式建构空间,这种空间具有同质性㊁碎片化和等级化的突出特征,即列斐伏尔所指代的 抽象空间 ㊂这种抽象空间不仅生产了异化的社会关系,成为资本主义存续的重要条件,也造成了以资本为轴心的同质化空间运行逻辑,成为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重要工具㊂统治阶级利用自身权力分割空间,从而带来了中心空间和边缘地带的二元对立,遮蔽了真实的生活状态和文化意识,最终导致空间的断裂和碎片化发展趋势㊂㊀㊀(三) 三元辩证法 旨在建构一个多元化和包容性的差异空间㊀㊀按照列斐伏尔的界定,空间生产的历史就是资本积累的历史,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㊂这种生产方式本身并未消除空间生产的内在矛盾,反而蕴含着再生产差异空间的潜在力量㊂生产关系再生产最集中的核心地带就在于城市,城市承载着空间生产的历史重任,而城市的规模化和普遍化发展实现了空间生产的第二次抽象化,中心化的城市集中了一切核心要素,最终将导致以争取差异化的城市权利为目标的总体性空间革命㊂正如列斐伏尔对空间资本化的批判一样,他认为资本积累不但因社会差异和异质性而茁壮成长,更积极生产了社会差异和异质性[7],人类社会必将由资本主义抽象空间走向社会主义差异空间㊂1.资本主义微观机制的内在演变深刻揭示了总体性的革命战略在空间生产中,列斐伏尔找到了都市空间和日常生活两个微观机制,并借此展开了对空间的现实批判㊂通过对城邑㊁城市和都㊃38㊃2021年第1期张晶晶,等:列斐伏尔空间 三元辩证法 理论探析。
【简析列斐伏尔空间理论】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
【简析列斐伏尔空间理论】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亨利•列斐伏尔(Henri.Lefebvre)(1905―1991年),法国马克思主义批判哲学家。
列斐伏尔早年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结合超现实主义、法国的黑格尔主义、尼采和存在主义等思潮,用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推进对日常生活领域的批判;后随着消费社会的到来,尤其是消费社会越来越有力地控制日常生活,人们一方面享受着消费社会带来的快乐,同时又依赖于消费社会,呈现出现代性的弊端,列斐伏尔对日常生活的批评转向了对消费社会和现代性的批评,并最终提出了让“日常生活成为艺术品”的日常生活解放理论。
1二战后的世界,社会生活的时间性被打碎,社会空间的组合和争夺成为一切社会行动和斗争的主题。
一方面,国家在世界范围内正在走向联合,最终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冷战格局,给战后世界带来重大影响。
这种政治空间理性重组和联合,用统一和类似压制了各自的时间差异。
另一方面,同一空间范围内也是风起云涌。
联合强加的类似与统一激起了差异存在的长期反抗和斗争。
列斐伏尔敏感到了社会、社会生产与空间的紧密联系。
将对消费社会的批判转向了空间批判,并于1974年著称《空间的生产》一书。
一、社会空间的发现列斐伏尔首先考察了以数学科学为代表的空间属性,在数学科学里,空间被当做一个“空的领域”(a empty area),作为一个静止的舞台或者是一个容器,即空间实践(spatial practice)。
而随着数学科学的发展,出现了非欧几里德的空间、弯曲的空间、X维的空间、构造的空间等等,这些空间属性超出了空间的物质的静止的属性,因此,单纯的物质空间是不足以表达空间的全部涵义。
列斐伏尔又考查了现代认识论哲学中的空间范畴,即空间的再现(representation of space)。
他认为,现代哲学已经把空间定位为一个“精神的东西”或者是“精神的场所”,文学艺术的空间、意识形态的空间、梦的空间等等。
至于空间的观念却从来没有明晰过,它只是作为一种精神性的东西在暗示,“认识论哲学的思想没有为一种科学的产生奠定好基础,而这种科学在非常长得时期内都在努力形成……这种科学就是‘空间的科学’”2在此基础上,列斐伏尔提出了社会空间的概念。
列斐伏尔空间三一论counter-geography-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列斐伏尔空间三一论counter-geography-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在现代社会中,空间的存在和运作方式对于我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具有重要影响。
对于空间的理解和探讨已成为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个重要议题。
而列斐伏尔的空间三一论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对空间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和解构。
本文将首先简要介绍空间三一论的理论基础,然后深入探讨列斐伏尔对空间三一论的观点,并探讨空间三一论与反地理学的关系。
最后,我们将对空间三一论进行评价,并探讨其对于反地理学的启示以及未来研究的展望。
空间三一论是列斐伏尔在《空间的生产》一书中提出的概念,主要围绕着空间的生产、空间的表象以及日常生活空间展开分析。
通过对这三个方面的研究,我们可以全面地理解空间的本质和运作方式。
空间的生产是指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和演变所带来的空间变化和转型过程。
这一过程包括城市化、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等方面的问题。
空间的表象则是指通过符号和象征来呈现的空间形象,包括地图、景观、建筑等方面的表现。
而日常生活空间则是每个个体在日常生活中所经历的、实际存在的空间。
列斐伏尔认为,空间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社会关系和权力斗争的产物。
空间的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各种社会和政治力量的争夺,并通过空间的布局和组织来实现权力的控制和支配。
空间的表象则是这些权力关系和争夺的结果在意识形态层面上的体现,通过符号和象征来呈现。
而日常生活空间则是这些权力和意识形态的经验和实践的具体化,每个个体在其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
空间三一论与反地理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反地理学是一种对传统地理学进行批判和超越的理论流派,它强调地理空间是权力关系和社会实践的产物,通过批判地理学的偏见和主观性来揭示其中的权力运行和剥削机制。
空间三一论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分析工具,为反地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启示。
综上所述,本文将深入探讨列斐伏尔的空间三一论观点,并探索其与反地理学的关系。
通过对空间的理论和实践的全面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改变当前的空间现实,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研究
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研究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研究导言空间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背景和载体,空间生产理论对于理解和改造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法国社会学家亨利·列斐伏尔对空间生产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理论概念和观点。
本文将探讨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并探讨其对于社会现象的解释和启示。
一、空间生产理论概述空间生产是指人类社会在物质和非物质层面上创造和改变空间的过程。
列斐伏尔认为,空间不仅仅是地理学上的实体,更是被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力量所塑造和表征的复杂社会现象。
他将空间视为社会关系的产物,主张通过对空间的分析和解构,揭示其中蕴含的权力、阶级和意识形态等因素。
二、具体空间和抽象空间列斐伏尔将空间分为具体空间和抽象空间两个层面。
具体空间是指实际的物理空间,如街道、建筑物等,是人们居住、工作和生活的场所。
而抽象空间则是一种符号化的、经济化的和计划化的空间,是被统治者和资本主义制度所塑造和控制的。
抽象空间主要通过城市化、规划和商业活动等手段来实现,是一种异化且具有控制性的空间形式。
三、空间的生产与社会关系列斐伏尔认为,空间的生产是由社会关系和生产方式决定的。
不同的社会关系和生产方式所创造出的空间具有不同的特征和属性。
例如,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空间的生产具有分割、分化和隔离的特点,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和权力分化。
同时,他也指出,在空间的生产过程中,存在着统治“积极空间”的力量,这种力量通过规划和建设来控制和规范人们的行为。
四、日常生活和权力列斐伏尔关注日常生活空间对于权力的影响。
他认为,日常生活不仅仅是一种个体的行为方式,更是被权力所规训和统制的空间。
在现代社会中,权力从私人领域的家庭、办公室扩展到公共的城市空间,通过空间的布局和组织来控制和制约个体的行为。
因此,理解和改变权力关系需要从空间的角度出发。
五、空间革命与社会变革列斐伏尔追求通过空间的革命来推动社会变革。
他认为,空间的改造和解放可以帮助人们摆脱资本主义空间的束缚,创造更加人性化和平等的社会。
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述评
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述评列斐伏尔的《空间的生产》是一部对空间问题进行深入探索的重要著作。
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一种独特的社会空间理论,将空间与社会、历史紧密地在一起,深化了我们对空间的理解。
列斐伏尔将空间视为社会的产物,强调了空间的社会性和历史性。
他认为,空间不是一种客观的存在,而是被社会和历史所建构的。
这种观点与传统的西方认识论形成鲜明对比,后者通常将空间视为一种静态的、无限的、无属性的存在。
列斐伏尔则强调了空间的社会建构性,使我们重新审视空间的社会意义。
列斐伏尔通过空间来解读社会和历史。
他认为,空间不仅是社会和历史的反映,还是其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他将空间视为一个中介,通过这个中介,社会和历史得以相互影响和作用。
这种观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社会和历史之间的相互关系。
列斐伏尔提出了"空间实践——空间的表征——表征的空间"的"回溯式进步"概念,强调了社会——历史——空间三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这一观点在西方思想史上具有独创性,也为后来的空间理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列斐伏尔的《空间的生产》是一部具有重要意义的著作,它不仅拓展了我们对空间的理解,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考视角。
通过这部著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空间的社会性和历史性,以及空间与社会和历史的相互关系。
这种理解使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社会和历史的脉络,同时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塑造我们的空间。
在列斐伏尔的著作《空间的生产》中,他提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观点:社会空间的生产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从历史、社会、文化等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社会空间、生产、空间、限制、历史、社会、文化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空间一直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从古代的村庄到现代的城市,人类不断地塑造和改变着空间。
然而,列斐伏尔指出,这个过程并不仅仅是空间的塑造,而是社会空间的生产。
空间与人的关系 列斐伏尔
空间与人的关系列斐伏尔
列斐伏尔,这位法国的思想家,为我们深入探讨了空间与人的复杂关系,揭示了空间不仅仅是物理的、地理的,更是社会的、心理的,与人类生活紧密相连。
在列斐伏尔的理论中,空间不再是一个静态的、空洞的概念,而是一个充满活力、不断变化的社会产物。
他认为,空间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是人类社会关系的体现。
空间不仅被人类所创造,同时也塑造着人类的行为和思维。
列斐伏尔强调了空间的社会性。
空间不仅仅是一个物质的存在,更是一个充满了社会关系、权力结构和文化意义的领域。
人们在空间中互动、交流,形成各种社会关系。
同时,空间也是权力运作的场所,不同的社会群体通过控制空间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此外,列斐伏尔还关注了空间与人的心理关系。
空间不仅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还塑造着人们的心理和情感。
不同的空间环境会引发人们不同的情感体验,如开阔的空间让人感到自由,而封闭的空间则让人感到压抑。
总的来说,列斐伏尔的理论揭示了空间与人的深刻联系。
空间不仅是人类活动的舞台,更是人类社会关系、权力和文化的反映。
人类在空间中创造、交流、互动,同时也被空间所塑造和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更加关注空间的设计和利用,以创造更加和谐、宜居的环境,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探析_李春敏
列斐伏尔的空间⽣产理论探析_李春敏列斐伏尔的空间⽣产理论探析●李春敏内容提要 亨利·列斐伏尔是当代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研究的开创者,他从空间的社会性出发,通过对资本主义空间⽣产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尝试对马克思主义进⾏空间化改造,并探讨了“差异空间”的⽣产及社会主义空间的可能性。
关键词 列斐伏尔 空间 空间⽣产〔中图分类号〕A81 〔⽂献标识码〕A 〔⽂章编号〕0447-662X(2011)01-0062-07亨利·列斐伏尔(H e n r i L e f e b v r e,1905~1991)是当代新马克思主义者中最早对空间及空间问题进⾏理论阐释的学者,其空间研究的代表作《空间的⽣产》长期以来被奉为空间分析的经典之著,列斐伏尔将空间分析与全球化、都市化以及⽇常⽣活结合在⼀起,开创了空间研究的新视野。
值得关注的是:列斐伏尔对空间的探讨是从对马克思思想体系的研究出发的,他的空间⽣产理论也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的⽅法论,⽽在此以前,还没有马克思主义学者对空间的社会属性以及资本主义空间⽣产给予理论和政治重视。
系统梳理列斐伏尔的空间⽣产理论对于我们重新认识马克思思想体系中的空间维度及其当代价值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爱德华·苏贾(E d w a n d s o j a)是这样评价列斐伏尔的:“在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所有伟⼤的⼈物中,列斐伏尔也许是最不为⼈所了解,也是最被⼈误解的⼈物。
他卓尔不群,是后现代批判⼈⽂地理学的滥觞,是攻击历史决定论和重申批判社会理论空间的主要源泉。
他这种坚定不移的精神引发了⼀⼤群⼈开展其他形式的空间化,如萨特、阿尔都塞、福柯、普兰扎斯、吉登斯、哈维和詹姆逊等⼈。
即便在今天,他依然是富有原创性和最杰出的历史地理唯物主义者。
”①⼀、空间的社会性在当代西⽅⼈⽂社会科学的“空间转向”中,列斐伏尔可以称之为⼀个开创者,他敏锐地注意到历史和社会⽣活的“空间性”长期以来被湮没在⼈⽂社会科学所编织的“时间-历史”维度中,“空间”在其中仅仅是⼀个外在于现实社会历史进程的“容器”和社会关系变⾰的被动载体。
列斐伏尔对空间产生的解读
列斐伏尔对空间产生的解读列斐伏尔是一位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和城市理论家,他以其对空间概念的独特解读而闻名。
他的作品在现代空间理论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我们对空间的理解提供了新的视角。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列斐伏尔对空间产生的解读,并分享我们对他的观点和理解。
1. 空间的生产我们要了解列斐伏尔对空间的基本理解。
他认为,空间并不只是一个容器或背景,而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的表达。
他引入了“空间的生产”(the production of space)的概念,强调空间是一种经济、政治和社会实践的产物。
这意味着空间不仅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而且也通过人类的实践被创造、塑造和再生产。
2. 空间的三重性列斐伏尔进一步解释了空间的三重性,即“感知空间”、“理念空间”和“经验空间”。
感知空间是我们对物理空间的主观感受和认知,而理念空间则是通过符号和象征来构建的抽象空间。
经验空间则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实际经历的空间。
他强调这三个层面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互动,认为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对空间的感知和理解。
3. 城市化和权力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中,城市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认为,城市化是现代社会中空间生产的核心。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空间,是不同社会群体互动的场所。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权力和利益的角逐不断塑造和重塑着城市空间。
列斐伏尔关注城市中的阶级斗争和社会冲突,认为城市是权力运行和社会关系的舞台。
4. 反抗和重新夺取空间除了对城市化的批判,列斐伏尔也提出了对现存空间的反抗和重新夺取的思考。
他认为,城市空间被经济和政治权力所取得,但人们仍然有可能通过反抗和重新夺取来改变和重构空间。
他主张通过政治行动、社会运动和文化实践来争取一个更公正、更平等的空间。
总结与回顾:通过对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的深入解读,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空间的独特观点和理解。
他将空间视为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的表达,强调空间的生产和空间的三重性。
他通过城市化和权力的角度深入探讨了空间概念,并提出了对现存空间的反抗和重新夺取。
列斐伏尔空间理论的思想脉络探析
列斐伏尔空间理论的思想脉络探析作者:岳梦婷来源:《文教资料》2017年第22期摘要: 20世纪60年代末,列斐伏尔摇身一变成了令人瞩目的城市空间研究专家,这一转变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列斐伏尔的自身经历息息相关。
同时,列斐伏尔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其空间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空间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本文对列斐伏尔空间理论的思想脉络进行了梳理。
关键词:列斐伏尔空间马克思主义思想脉络一、列斐伏尔城市空间研究的背景1.城市“经济危机”城市“经济危机”并不是说法国城市的经济发展缓慢,真的爆发了经济危机,相反,1958年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成立后的十年间,法国工业的平均年增长率达到了7%~8%,这样的发展速度在当时并不多见。
我们这里说的城市经济危机是指在大城市的发展中暴露出来的一些经济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那么城市化只能以一种不健康的方式在尚未城市化的地区继续铺开。
这样的经济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城市不断向周边地区扩张,由于地租、政策等因素,资本投入随之转向这些新的地区,人口从城市的中心区域向郊区转移,这就导致城市内部各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城市逐渐郊区化,城市中心区域逐渐衰败。
还有一些资源型的城市,由于发现了可供开发的大量资源,资金、人口纷至沓来,这些地区很容易迅速从乡村转变为城市,但是一旦资源枯竭,城市的发展动力就枯竭,这些新兴城市又会很快衰败。
二是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资本投资从原来的工业生产方面更多地向金融业、房地产业等投机产业转移,追求短期高额利润,制造业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
2.城市政治危机法国城市政治危机最突出的表现是1968年爆发的“五月风暴”,促使人们奋起抗争的自然还是经济方面的原因。
法国虽然实现了经济的迅速发展,但是经济命脉都控制在垄断组织的手里,最大的五十家财团控制了法国的经济,他们保证了自己的垄断利润迅速积累,却导致15.5%的物价上涨和人民手中法郎的购买力下降,普通的平民子弟即使考上大学也有很多人因经济原因无法完成学业。
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的理论形态研究
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的理论形态研究空间不仅是我们生活的背景,也是我们的生命环境。
然而,对很多人来说,空间永远只是表面上的东西,而并非真正理解。
同样,空间的产生也不是简单的事情,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构成的。
其中,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思考方式,使得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空间背后的含义和影响。
本文将详细探讨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并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证明其实践价值。
一、空间本质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空间不仅是物质和存在的载体,更重要的是一个社会和文化生产的过程。
列斐伏尔指出,“空间是生活的生产力;制造空间是社会生产方式的结果。
”(列斐伏尔,1991年)这意味着,空间不是与人们分隔开的东西,而是一种与我们的生活和行为相互作用的力量。
因此,空间的本质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是一种具有生产能力的活动。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这一理论:1.空间的生产不仅仅是物理的,更是社会和文化层面的。
受到各种历史、经济、文化和政治因素的影响,空间以不同的方式建构和呈现出来。
例如,城市和城郊地区的空间结构就会受到工业和居民用地之间的差异和密度的影响。
同样的,不同的文化也会对空间的建构产生深刻的影响。
比如,西方文明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价值观导致了公共空间的缺乏,而东方文明则更注重将生活融入自然中。
2.空间的生产是一种具有意识形态和权力的生产。
在空间的制造过程中,文化和意识形态等因素经常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议会、政府和其他相关组织或个人都能够掌控和塑造特定的空间。
例如,政府通过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等制度和政策来引导空间的形成和发展。
这些规划和政策往往与社会和政治权力的掌握和分配有关。
3.空间的生产是一种历史和变化的过程。
不同的历史阶段和社会发展阶段,在空间的生产方面都表现出不同的倾向和特点。
从贵族领地到工业区,到现代城市,每一种类型的空间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沿革和发展轨迹。
同样,随着科技和文化的变迁,不同的空间形式也会相继出现。
从列斐伏尔到位置媒介的兴起_一种空间媒介观的理论谱系
从列斐伏尔到位置媒介的兴起_一种空间媒介观的理论谱系空间媒介观的提出是近年来传媒研究中的重要理论突破,其不仅对媒介研究领域带来新的视角和理论框架,更对我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和理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法国社会学家亨利·列斐伏尔和位置媒介是这一理论谱系中的两个重要节点。
首先,亨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提出的空间生产理论为空间媒介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他认为,空间不仅是一个物理存在的容器,更是一种被权力和意识形态塑造的社会生产空间。
在他看来,空间不仅仅是一种被占据和利用的地方,而是一种被创造和生产的社会关系的表现形式。
列斐伏尔特别强调了空间如何被现代资本主义制度转变为商品,如何被规划、设计和控制的过程。
他的空间生产理论揭示了空间的政治性和社会性,为后来的媒介研究者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思想框架。
在列斐伏尔的理论框架基础上,位置媒介的兴起进一步推动了空间媒介观的发展。
位置媒介是一种以空间为基础的数字媒体,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技术,为用户提供与特定位置相关的信息。
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文化生活,更深刻地影响了社会的组织结构和权力关系。
位置媒介的兴起使得人们的社交网络和日常交往更加依赖于地理位置,不同地点的用户之间的互动被加强,空间维度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因素。
此外,位置媒介还使得空间不再是一个独立的存在,而是与数字技术和网络相结合的新型媒介产物。
它不仅仅提供了信息和服务,更通过与其他媒介的深度融合,构建了一种全新的空间媒介体验和社会互动方式。
空间媒介观的理论谱系既包含了列斐伏尔的宏观视角,也包含了位置媒介的微观视角。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突出了空间的社会性和政治性,强调了空间与权力、文化、社会关系等的密切关联。
通过空间媒介观,我们能够更全面地把握和理解现代社会中的多重空间关系和相互作用,更深入地分析和阐释空间如何影响和被影响的过程。
空间媒介观的提出不仅对传媒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具有实践意义。
列斐伏尔空间生产视域下的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原因探析
列斐伏尔空间生产视域下的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原因探析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城市化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速,中国的城市生活空间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个背景下,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有趣和深刻的视角,来解析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原因。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
列斐伏尔认为,空间的生产是社会生产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是驱动社会变革的核心。
他认为,空间的生产包括了经济、政治和文化等诸多因素,空间不仅仅是物理上的位置,更是人类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产物。
城市空间的生产是一种由政治力量、经济资本和文化因素等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
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原因可以从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中得到一些启示。
中国的城市化快速发展与经济改革开放的政策息息相关。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大力推动了城市化进程,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促进了城市的快速扩张和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城市空间生产更加注重经济效益和资本的流动,城市成为了全球化资本的集聚地,这也加速了城市化的发展。
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也与政治力量的推动有着密切的联系。
中国政府在城市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政府的规划和政策对城市发展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城市规划中,政府扮演着空间生产的主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城市规划不仅仅是一种管理手段,更是一种政治行为,它决定了城市的结构和功能,对城市的空间生产产生深远的影响。
文化因素也是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伴随着文化的多元交融和碰撞,城市空间中充斥着各种文化符号和场所,这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文化产业的兴起和文化消费的增加,也为城市的空间生产提供了新的支撑和发展动力。
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是一个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从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角度看,中国的城市化快速发展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结果,更是政治、经济和文化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列斐伏尔对时间与空间的定义
列斐伏尔对时间与空间的定义1.引言1.1 概述概述本文主要探讨法国社会学家亨利·列斐伏尔对时间与空间的定义。
亨利·列斐伏尔被视为社会空间理论的先驱者之一,他的研究贯穿于城市地理、日常生活和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等领域。
通过对他的观点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时间和空间在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我们会介绍亨利·列斐伏尔的背景和他对时间与空间的研究的动机。
其次,我们将详细探讨他对时间的定义,包括时间的社会建构以及时间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角色。
接着,我们会重点关注列斐伏尔对空间的理解,包括空间的社会生产和社会实践的概念。
我们将探讨列斐伏尔如何将空间看作是具有社会和政治意义的,并且如何在城市化和都市化进程中理解空间的变化。
最后,我们将总结列斐伏尔对时间与空间的定义所带来的重要性,并对他的观点进行评价。
我们将探讨他的观点是否能够解释现代社会中时间与空间关系的本质,以及他对社会变革的理解是否具有启发性。
通过对亨利·列斐伏尔对时间与空间的定义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现代社会中时间与空间的关系,从而对社会变革和城市化进程有更为深入的思考。
同时,这也有助于我们对于时间和空间作为社会构造的理解有更深刻的认识。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详细探讨列斐伏尔的观点,以期能够对读者有所启发。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分别是引言、正文和结论。
以下是各部分的内容简介:引言部分将首先概述本文探讨的主题,即列斐伏尔对时间与空间的定义。
我们将介绍列斐伏尔作为一位法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家和哲学家,他对时间和空间的观点和理论的重要性。
接着,文章结构部分将提供本文的章节组成和主要内容,为读者提供一个整体的框架。
正文部分将分为两个主要章节,分别对时间与空间的定义进行详细讨论。
在2.1节中,我们将详细探讨列斐伏尔对时间的定义,包括他对时间的理论背景、不同类型的时间观念以及时间的社会建构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解读。
空间的产生 列斐伏尔
空间的产生1. 引言空间的产生是法国社会学家亨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
在他的著作《空间的生产》中,列斐伏尔对空间的本质和生成过程进行了深入探讨。
本文将围绕任务名称“空间的产生”展开,探讨列斐伏尔关于空间产生的理论观点,包括空间的社会历史性、权力与空间的关系、日常生活中的空间实践等。
2. 空间的社会历史性列斐伏尔认为,空间不是天然存在的,而是在社会历史进程中被创造和塑造出来的。
他将空间分为物理空间、心理空间和社会空间三个层次。
物理空间是指客观存在的地理环境,心理空间是指个体对于环境的感知和认知,而社会空间则是由人类社会实践所创造和改变的。
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形态下,人们对于空间有着不同的需求和使用方式。
在封建社会中,城堡、庄园等特定场所代表了权力和统治;而在工业化时代,工厂、城市等空间则成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物。
空间的产生是与社会历史发展密切相关的。
3. 权力与空间的关系列斐伏尔强调了权力与空间之间的紧密联系。
他认为,权力不仅仅是一种政治或经济上的支配关系,更是通过对空间的控制来实现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通过私有化土地和城市规划来控制和操纵空间,从而实现对劳动者和市民的支配。
列斐伏尔还指出了权力对于空间生产的影响。
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空间生产主要是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追求效率和利润最大化。
这导致了城市中心商业区的扩张、住宅区的分离等现象,使得城市空间变得单一、同质化,并剥夺了人们对于多样性和自由选择的需求。
4. 日常生活中的空间实践除了对于权力与空间关系的分析外,列斐伏尔还关注了日常生活中个体对于空间的实践。
他认为,个体通过对空间的使用和改造来满足自身需求,并在此过程中塑造了自己的身份和意义。
人们通过在家中布置家具、装饰墙壁等方式来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而在公共空间中,人们则通过行为、交流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身份认同和社会地位。
列斐伏尔空间生产视域下的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原因探析
列斐伏尔空间生产视域下的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原因探析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空间的生产和发展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法国哲学家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为我们解释和理解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原因提供了有益的视角。
一、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简介列斐伏尔认为,空间不仅仅是地理概念,更是社会、政治和经济关系的产物。
他提出了“空间的三元分析”,即以空间的感知、空间的表象和空间的实践为三个维度来理解和分析空间生产。
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们可以从这三个维度来探析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原因。
二、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原因分析1. 空间的感知: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是人们对城市生活的渴望和追求。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人们对于更好的生活质量和更多的机会渐渐将目光投向城市。
城市不仅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生活便利,还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文化和娱乐活动。
这种对城市空间的感知和向往促进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2. 空间的表象: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二是政府的规划和建设。
中国政府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提出了一系列城市化规划和政策,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资源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更新改造。
这些规划和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城市的表象,提升了城市的形象和吸引力,进而吸引了更多的人口和资本涌入城市。
3. 空间的实践: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三是城市空间的实践活动。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的空间利用和资源配置问题逐渐凸显。
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娱乐等各种实践活动需要更加便利的空间和设施支持。
城市不断扩大和改造,城市空间也在不断进行实践性的调整和优化,以满足居民生活的需要。
三、结论通过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社会经济的因素,也有政策规划和城市实践的影响。
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空间的感知、表象和实践,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引导城市化的进程,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城市的品质。
列斐伏尔空间社会学
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是法国的一位著名的社会学家,他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城市和空间问题,并创立了空间社会学理论。
列斐伏尔认为,空间是一种社会现象,不仅仅是物理空间的存在,还包含了社会、文化和政治等方面的意义。
他的空间社会学理论对于我们理解当代城市和社会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空间的生产列斐伏尔提出了“空间的生产”这一概念,他认为空间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由社会力量制造出来的,是一种社会产品。
空间的生产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力量,例如房地产开发商、政府规划者、广告公司、景观设计师等等。
这些力量将空间作为商品来生产和销售,造成了城市空间的商业化和私有化,使得城市空间成为了富人的享受和贫民的排斥。
二、空间的消费列斐伏尔认为,当代社会的空间不仅是生产出来的,也是被消费的。
城市空间不再只是居住和工作的场所,而是成为了消费和娱乐的场所。
人们去购物中心、主题公园、酒吧、夜店等等,这些场所不仅提供了商品和服务,也提供了一种社交和娱乐的空间,成为了当代城市的文化象征。
三、空间的权力列斐伏尔认为,空间不仅是经济和文化的产物,也是政治权力的象征和表达。
政府通过规划和管理城市空间来体现自己的权力和形象,例如修建大型公共建筑、规划城市绿地和公园、改造老旧社区等等。
政府的权力还体现在对城市空间的控制和监管上,例如限制街头艺人、执法清理街边小摊等等。
同时,商业力量和媒体也通过广告和文化产品等方式来影响和操纵城市空间。
四、空间的反抗由于城市空间的商业化、私有化和权力控制,一些社会群体开始反抗和抵抗。
例如一些艺术家和文化工作者通过城市空间的干预和介入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诉求,例如创作壁画、举办街头艺术表演等等。
一些社区居民也通过自发的行动来保护和改造自己的居住环境,例如组织社区清理、开展绿化活动等等。
这些反抗和抵抗是对城市空间商业化、私有化和权力控制的一种挑战,也是对城市空间的重新定义和重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列斐伏尔空间理论的思想脉络探析作者:岳梦婷来源:《文教资料》2017年第22期摘要: 20世纪60年代末,列斐伏尔摇身一变成了令人瞩目的城市空间研究专家,这一转变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列斐伏尔的自身经历息息相关。
同时,列斐伏尔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其空间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空间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本文对列斐伏尔空间理论的思想脉络进行了梳理。
关键词:列斐伏尔空间马克思主义思想脉络一、列斐伏尔城市空间研究的背景1.城市“经济危机”城市“经济危机”并不是说法国城市的经济发展缓慢,真的爆发了经济危机,相反,1958年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成立后的十年间,法国工业的平均年增长率达到了7%~8%,这样的发展速度在当时并不多见。
我们这里说的城市经济危机是指在大城市的发展中暴露出来的一些经济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那么城市化只能以一种不健康的方式在尚未城市化的地区继续铺开。
这样的经济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城市不断向周边地区扩张,由于地租、政策等因素,资本投入随之转向这些新的地区,人口从城市的中心区域向郊区转移,这就导致城市内部各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城市逐渐郊区化,城市中心区域逐渐衰败。
还有一些资源型的城市,由于发现了可供开发的大量资源,资金、人口纷至沓来,这些地区很容易迅速从乡村转变为城市,但是一旦资源枯竭,城市的发展动力就枯竭,这些新兴城市又会很快衰败。
二是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资本投资从原来的工业生产方面更多地向金融业、房地产业等投机产业转移,追求短期高额利润,制造业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
2.城市政治危机法国城市政治危机最突出的表现是1968年爆发的“五月风暴”,促使人们奋起抗争的自然还是经济方面的原因。
法国虽然实现了经济的迅速发展,但是经济命脉都控制在垄断组织的手里,最大的五十家财团控制了法国的经济,他们保证了自己的垄断利润迅速积累,却导致15.5%的物价上涨和人民手中法郎的购买力下降,普通的平民子弟即使考上大学也有很多人因经济原因无法完成学业。
最令人无法忍受的是大量的失业,没有了经济来源的他们反应更激烈,第五共和国刚成立的几年时间里,法国的就业情况有很大改善,可是到了1968年,“失业人数已达50余万,为1958年的5倍左右”,也就是说第五共和国成立10年之后就业反而更难了,这当然会让人们感到不满。
由青年大学生首先点燃的“五月风暴”在巴黎展开,全国其他大城市也有不少开展了斗争,政治运动首先在巴黎这个法国最大的城市爆发,是必然还是偶然,这就引起了列斐伏尔的注意,他开始思考空间与政治之间到底有何关联。
3.城市文化危机各种各类的人向城市的大量聚集并没有带来文化的繁荣,并且没有丝毫繁荣发展的迹象,反而城市文化的危机却一点点暴露出来,城市文化中有三种现象已经显而易见。
一是城市中多样性与差异化的消失,所有城市基本上都长着同一副面孔,同样高耸的大楼、同样拥堵的街道、同样面色匆匆的行人,城市的建筑文化、工作文化、休闲文化等都表现出单一性。
二是所有文化几乎都成了娱乐,娱乐性成了文化产品的唯一评判标准,电视广播节目最受大家的欢迎,因为在无聊单调的工作生活之外,人们需要过一种想象的丰富生活,在电视节目里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国家和地区,这些地方大多是我们没有时间和金钱可以去的,电视里的演员们过着不同的生活,这些生活可能是现实中的想要而不可得的,可是通过电视节目可以让人感受到一种经历过的错觉。
让整个社会都沉溺于享乐,在一种想象的生活里面获得满足,会让人们暂时忘记现实社会的剥削,确实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统治,但这是以丧失文化的进步为代价的。
三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这一方面有生产的原因,因为安静的空间可以让人们更加专注,把原本用于交谈的时间用在工作上,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另一方面有城市住宅的原因,居住在城市中心区域楼房中的居民,一扇扇铁门切断了人们之间的联系,郊区遍布着一栋栋独立的小宅楼,大多数法国人都喜欢居住在这种独栋的房子里面,这样的住宅更是导致人与人之间更加冷漠。
4.列斐伏尔的自身经历列斐伏尔的政治经历和生活经历对其学术研究生涯影响很大,其学术研究的转向与他的政治身份转变和居住地的变化有很大关系。
首先来看列斐伏尔的政治经历,他是1928年加入法国共产党,1958年被党组织开除出党。
在党内时,他作为党的理论家,写了许多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包括对马克思早期著作的翻译、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其他哲学家著作所做的解读等,由于列斐伏尔对马克思主义是做人道主义的理解,因此他曾于1939年在著作《辩证唯物主义》中批评了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济主义,但是在党内的这段时间,他并没有公然与法国共产党的主流思想对立,仍然是大体沿着党的思想路线。
1958年被开除出党之后,列斐伏尔重获思想上的自由,再也不用因为党员身份的原因而不敢公开完整表露自己的观点,再也不用因为论战的需要而写一些东西,他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写作。
再看看列斐伏尔的生活经历,列斐伏尔出生在比利牛斯山的一个小山村,在他的一生中,经常往返于乡村和城市之间,这当然也是法国许多思想家的共同特点。
列斐伏尔在多次往返中见证了一个乡村社会在向城市社会的转变中发生的变化,而且他之前的乡村社会学研究可以帮助他敏锐地捕捉到乡村在向城市的转变中失去了什么,是城市的生产导致了很多美好事物的消逝。
在城市生活期间,列斐伏尔曾干过开出租车的工作,这一工作让他得以更近距离、更广泛地接触城市,体验底层民众的城市生活,真切感受到城市生产过程仍在制造的贫困。
二、思想传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空间理论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空间思想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著作中对资本主义生产的分析,其中就包含马克思的空间思想。
一方面,生产和生活都需要空间。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生产总要在一定的空间当中进行,比如工厂就需要厂房,那么空间在具体的资本主义生产中就扮演了不变资本的角色。
生活当然也需要空间,我们在城市空间中需要建造大量的住宅让工人居住。
另一方面,资本主义之所以能够创造庞大的生产力,其秘密在于用时间消灭空间。
工业革命创造的新的交通运输工具大大缩短了货物在地区和地区之间的运输时间,从前由于货物保存困难、运输成本高昂等原因而贸易范围有限的难题解决了,空间障碍因时间的缩短而消除了,贸易市场越来越大,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资本能够突破空间的阻碍而在世界范围内流通,可以更好地实现资源配置。
就像工业革命一开始使得农村从属于城市一样,世界上的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始从属于工业发达国家,虽然这些欠发达地区会受到剥削和压迫,但是交往的扩大使全世界的被压迫者的团结成为可能,这样马克思就将空间与革命之间联系了起来,为我们指出了空间还具有的政治性。
2.恩格斯《论住宅问题》德国在成为工业大国之后,本国劳动力和外国劳动力纷纷涌入城市,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由于生产技术的进步、机器的大量发明、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等原因,资本主义社会需要维持一支后备军,除了在工厂从事生产的工人之外,还有一批工人处于失业状态,这些失业工人没有收入只能沦落街头,此外一部分的小资产阶级也没有房子可以栖身,城市的住宅缺乏成为一大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1872年恩格斯写作了《论住宅问题》,该文一共由三篇文章组成,其中第二篇以艾米尔·扎克斯的著作为批判文本向我们介绍了资产阶级是如何看待和解决住宅缺乏这一问题的。
在资产阶级学者扎克斯看来,住宅问题的产生是因为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一样无知。
一方面,资本家没能预想到住宅问题所带来的恶劣后果总有一天会波及自身。
工人居住的地方非常拥挤、卫生条件差,很容易滋生一些传染性疾病,这些疾病通过空气和水源会慢慢蔓延到同处一座城市的高级住宅区,资本家最终会自食恶果。
对于资本家的这种做法,扎克斯把其归结为是道德问题,资本家没有承担起为工人提供住宅的责任,实质上资产阶级的这种论调掩盖了住宅缺乏问题背后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一根本原因。
另一方面,住宅问题的存在,工人自己也有责任。
工人宁愿住在卫生等各方面条件都很差的地方,可以把节约下来的房租用于喝酒等娱乐活动,是工人自己不讲究卫生、不珍惜自己的身体健康。
恩格斯却指出工人酗酒、不讲卫生正是他们现在的生活状况的必然产物,是生存条件导致了他们不良的生活习惯,而不是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了他们恶劣的生存环境。
最后,资产阶级学者扎克斯为住宅问题开出的药方是让工人拥有土地的所有权,让工人也成为资本家,可是恩格斯却认为这根本不是解决问题的真正办法,这样的计划最终获益的还是资本家,对于工厂生活条件的改善不能起到丝毫作用。
这是因为给予工人土地的所有权并不能使工人成为资本家,房子只是具备了成为资本的可能,要想把房子变成资本还需要能够出租出去以获得租金,但是工人拥有的房子只能满足自己的居住。
可是资产阶级学者还说,工人拥有了自己的房子就可以节省租房支出,这部分钱可以帮助工人提高生活质量,但是恩格斯敏锐指出了这种说法的虚假性。
按照资本主义再生产的逻辑,资本家给工人开的工资只够满足工人最低的生活需要和保证劳动力再生产也就是抚养子女的需要,既然工人有了房子,那么资本家就不会再支付这部分工资以满足工人的居住需要,所以工人的生活依然会跟没有土地所有权之前一样。
三、列斐伏尔城市空间研究的思想脉络1.研究转向20世纪50年代,列斐伏尔是一个热爱野外考察的乡村社会学家,对家乡比利牛斯人的考察就是他的人类学研究成果之一。
但是到了60年代末,列斐伏尔摇身一变成了令人瞩目的城市研究专家,在农特尔学院即巴黎第十大学的七年时间里一共出版了七本著作,这些著作很快被翻译成十几种语言,在全世界掀起了都市研究的热潮,这一系列的起点也就是列斐伏尔宣告自己进入城市空间研究领域的时间点是1968年,这一年他出版了《进入都市的权利》。
在这本宣言书中,列斐伏尔描述了城市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现在的城市景象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堕落,住宅的交换价值是城市生活堕落的原因。
在这种堕落的环境下,经济和金钱成为一切的逻辑,对非生产行业的投资成为热门,人们眼中的社会不再具有社会性,城市深陷在两种相互矛盾的折磨之中,一方面是拼命地积累资本,另一方面是在过节的时候对资本的大量挥霍。
这样的城市促使我们进行思考,我们需要一门综合性的城市学对城市进行研究,因为城市研究需要数学、人口学、统计学、政治经济学等多学科的专业知识,这种城市的知识作为一种知识战略对政治战略有莫大影响。
2.创办刊物法国巴黎这座大都市爆发的五月风暴让列斐伏尔《进入都市的权利》这本都市研究的宣言书迅速在全世界传播开来,很多思考这次运动的政治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建筑学家都向列斐伏尔聚拢而来,他们共同创办了《空间与社会》刊物,这份杂志主宰着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长达十年的空间生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