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整理和复习课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六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整理和复习》优质课堂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整理和复习》优质课堂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整理和复习》优质课堂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整理和复习》主要是对本册书知识的一个全面回顾和总结,包括四则运算、方程、几何等知识。

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具备一定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部分学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可能会出现思路混乱、运算错误等情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建立良好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回顾和总结本册书的主要知识点,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回顾和总结本册书的主要知识点,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难点: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如何建立良好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完成练习,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2.合作交流: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分享解题方法,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启发引导:教师通过提问、设疑,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本节课相关的课件,展示知识点和例题。

2.练习题:准备适量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回顾本册书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四则运算、方程、几何等。

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3.操练(10分钟)教师出示一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完成后,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点评。

4.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分享解题方法。

然后,再次出示一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整理与复习 》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整理与复习 》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整理与复习》苏教版一. 教材分析《整理与复习》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一单元,主要内容包括数的认识、四则混合运算、几何图形、量的计量、分数应用题等。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所学知识,加强知识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教材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丰富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建议。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本节课所涉及的知识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学生掌握数的认识、四则混合运算、几何图形、量的计量、分数应用题等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数的认识、四则混合运算、几何图形、量的计量、分数应用题等基本知识。

2.难点: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通过提问、设疑,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4.实践教学法: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好教学活动。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本节课所学内容。

3.教学资源: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如PPT、学习单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复习课教案 六年级数学复习教案(优秀8篇)

小学数学复习课教案 六年级数学复习教案(优秀8篇)

小学数学复习课教案六年级数学复习教案(优秀8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这里是作者爱岗敬业的小编为大伙儿分享的六年级数学复习教案【优秀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总复习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了解统计的意义。

2、巩固学生对条形统计图的认知,明确用1格表示2个单位的表现形式,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1、在复习中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加深对条形统计图的认识。

2、能根据条形统计图的条件提出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统计1、观察讨论(1)教师出示条形统计图:这张图叫什么名字?它有什么作用?仔细观察统计图你有哪些发现?(2)学生观察讨论,思考,依据自己的体验回答。

仔细观察统计图,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

(3)组织全班汇报交流,梳理统计图信息。

2、回答问题根据条形统计图上的信息,你能回答下列问题吗?1)较受二年级同学欢迎的饮料是什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2)喜欢哪两种饮料的人数同样多?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3、提问与解答(1)根据统计图上提供的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提问与解答。

(2)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选择有价值的问题板书。

(3)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全班解答,订正。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让学生充分讨论,在互动中分享、互补。

二、拓展练习1、完成108页第14、15、16题。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统计。

采用全班合作的方式进行。

2、随堂练习。

3、补充练习。

三、课堂总结。

小学数学复习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通过对单元所学知识进行回忆,初步体验分类、归纳的方法。

2、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1)课时一、梳理知识1、加法出示算式25+836+759+243+550+1639+4047+5062+4(1)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2)把他们分分类(板书)(3)计算,抽几道说说是怎么算的?: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4)练习(重点是进位加法)学生出题2、减法(1)明确要求师:刚才我们一起进行了加法的有关练习,这一单元我们还学习了减法,减法这一部分和加法有些相似,怎样?我要把这个任务交给小朋友们自己完成,有信心完成吗?(2)小组合作一个填表,一个写算式,一个算答案,一个检查对错(3)展示交流六年级数学复习教案【优秀8篇】46-982-565-797-6062-4058-30二、巩固练习1、教科书第79页第1、2题2、想一想,各种图形表示什么?△+○+□=40△=()△+○+□+□=46○=()△+○+○+□=70□=()3、P78T2三、四、作业课堂作业本第48页小学数学复习课教案篇三教学内容:有关统计知识的整理与复习。

最新-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优秀10篇)

最新-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优秀10篇)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优秀10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1复习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本章所学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法则,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题能力。

复习重点: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化简比。

复习难点:正确计算分数除法。

复习过程:一、复习分数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1、这一章我们学习了分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请大家回忆一下分数除法有几种类型?(1)分数除以整数,例如5;(2)一个数除以分数,它又包括整数除以分数,例如20;和分数除以分数,例如。

(3)做第52页整理和复习的第2题。

2、分数除法的意义(1)第52页整理和复习的第1题:要把这道乘法算式改写成两道除法算式,应该怎么办呢?(引导学生根据乘、除法的关系进行改写,然后让学生将改写的算式填写在书上)(2)让学生说说是怎样题改写成两道分数除法算式的。

(3)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呢?(使学生明确,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3、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1)分数除以整数应该怎样计算?一个数除以分数应该怎样计算?(2)引导学生概括出分数除法的统一计算法则: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3)完成P52整理和复习第2题。

(4)P53练习十三第2题。

二、复习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1、比的意义(1)什么叫做比?(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什么叫做比值?(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2)以3∶2为例,让学生分别说出比号前项和后项。

3∶2=1.5∶∶∶∶前比后比项号项?值(3)比和比值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比值是一个数,是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它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还是整数。

而比所表示的是两个数的关系,如3∶2,虽然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但仍读作3比2。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获奖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获奖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获奖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这一章节,是在学生掌握了小学阶段数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全面的梳理和复习。

内容主要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统计和概率等几个部分。

这部分内容是小学数学的基础,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对于数的认识、运算、几何图形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由于学生之间的学习情况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对于一些概念的理解还不是很清晰,运算的速度和准确性也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整理和复习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复习,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教师引导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主动探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自主复习:让学生自主选择一部分知识点进行复习,通过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2.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复习心得,互相解答疑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教师引导:教师针对学生的复习情况进行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深入理解。

4.练习巩固:学生进行相关的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整理和复习二》(人教新课标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整理和复习二》(人教新课标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整理和复习二》(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复习前面学过的数学知识,包括加减乘除各种运算。

2.认识和掌握一些数学概念,如数列、余数等。

3.掌握简单的解方程方法,能够解一步、两步方程。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堂讨论、练习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采用小组合作、个人练习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好奇心。

2.培养学生的耐心和坚持性,让他们体会到解决数学问题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复习前面学过的各种数学知识,包括加减乘除。

2.学习解方程的基本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1.解一步、两步方程时步骤的把握。

2.掌握数学问题的转化和解决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复习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

2.学习数学概念:数列、余数的概念及运用。

3.解一步、两步方程的基本方法。

四、教学过程第一节:复习基本运算1.复习加减乘除的基本知识,进行小组练习。

2.总结复习内容,布置相关练习作业。

第二节:学习数学概念1.引导学生学习数列和余数的定义及简单运用。

2.练习相关题目,巩固学习成果。

第三节:解方程1.学习一步方程的解法和步骤。

2.学习两步方程的解法和步骤。

3.练习相关题目,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对前面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在教学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以上是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整理和复习二》的教学内容和安排,希望能够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整理和复习》优质课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整理和复习》优质课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整理和复习》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整理和复习》的内容主要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量与计量、方程与代数以及数据分析六个方面。

本节课旨在通过复习前面的知识点,巩固学生对数学基本概念、基本运算、基本方法的掌握,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于数的认识、运算、几何图形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仍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复习和练习来进一步巩固。

此外,学生对于数据分析的知识点掌握程度参差不齐,需要重点关注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数的认识、运算、几何图形、量与计量、方程与代数以及数据分析等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巩固和掌握数学基本概念、基本运算、基本方法。

2.教学难点:数据分析的知识点掌握,以及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引导、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分组讨论、总结提炼等环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整理和复习的相关教学资源,如PPT、案例、习题等。

2.学生准备:完成前置学习任务,对整理和复习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如:“小明家有苹果、香蕉和橙子三种水果,分别有10个、8个和12个,请问小明家哪种水果最多?哪种水果最少?”让学生思考并回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整理和复习的内容,包括数的认识、运算、几何图形、量与计量、方程与代数以及数据分析等知识点。

六年级数学教案《整理和复习》6篇

六年级数学教案《整理和复习》6篇

六年级数学教案《整理和复习》6篇六年级数学教案《整理和复习》1复习内容:1、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练习三十四第1、3、4题)2、折扣、纳税、利息复习目的: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解答。

2、能正确熟练地解答有关税款、税后利息等实际应用问题。

复习过程:一、基本练习(只列式不计算)(1)10万元的5%是多少?(2)一个数的80%是100,求这个数。

(3)500减少20%后是多少?(4)1000元增加2%后是多少?(5)100比某数多10%,求某数?二、知识梳理1、某校男生人数比女生少10%。

①谁是单位1。

②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百分之几?③已知女生有500人,求男生有多少人?④已知男生有450人,求女生有多少人?2、把③、④两题进行比较,然后小结。

3、课本104页第3题,105页第1题。

二、税款的计算方法,利息的计算公式。

1、复习税款的计算方法。

2、复习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定期整存整取通常还要叫20%的利息税,因此所得利息只有80%)3、什么利息不纳税?利息与税后利息有什么不一样?三、巩固与深化练习1、课本104页的第4题。

2、课本105页的第6题。

四、作业课本105页练习二十四第2、3、5题六年级数学教案《整理和复习》2:知识整理1回顾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形成支识网络。

2我们学习哪些知识?用合适的方法把知识间联系表示出来。

汇报同学互相补充。

复习概念什么叫比?比例?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什么叫解比例?怎样解比例,根据什么?什么叫呈正比例的量和正比例关系?什么叫反比例的关系?什么叫比例尺?关系式是什么?基础练习1填空六年级二班少先队员的人数是六年级一班的8/9一班与二班人数比是()。

小圆的半径是2厘米,大圆的半径是3厘米。

大圆和小圆的周长比是()。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规则,并能熟练运用。

2.掌握整数的乘法和除法操作,并能灵活运用。

3.能运用整数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4.复习本单元所学知识,巩固学习成果。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整数的加、减、乘、除的运算规则。

2.熟练运用整数进行多步计算和解决问题。

难点
1.解决实际问题时选用合适的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整数思维能力,逐步理解整数运算的本质。

三、教学准备
1.教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练习题册。

四、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复习单元内容
1.整数概念复习。

2.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规则复习。

3.整数的乘法和除法操作回顾。

第二部分:课堂练习
1.整数计算练习。

2.解决实际问题的整数运算练习。

第三部分:拓展延伸
1.思维拓展题目讲解。

2.实际生活中整数运算的应用案例分享。

五、课堂总结与作业布置
1.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布置作业:完成练习题册上的相关题目。

3.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整数运算的方法和技巧。

六、教学评价与反思
1.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与分析。

2.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安排,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整数运算的方法和技巧,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3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3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3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3单元《整理和复习》主要是对本册书前两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回顾和整理,包括整数、分数、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以及简单的几何知识。

通过复习,使学生对已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整数、分数、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和简单的几何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和运用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三. 教学目标1.使学生对已学的整数、分数、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和简单的几何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减少运算错误。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对已学的知识点进行回顾和整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教学难点: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和运用还不够熟练。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和案例分析法。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从而达到复习巩固知识的目的。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学生准备:回顾和整理前两个单元的知识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和整理前两个单元的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主要任务。

3.操练(15分钟)(1)教师设置一些有关整数、分数、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和简单几何图形的案例,让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教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进行讲解。

4.巩固(10分钟)(1)教师设置一些有关整数、分数、小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和简单几何图形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七单元《整理与复习》主要是对本册书中的重点知识进行梳理和复习,包括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百分数等。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百分数等基本知识,但是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百分数等基本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整理知识、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百分数的运算及应用。

2.难点: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运用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百分数等知识。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整理已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合作交流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解答疑问,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整理本册书中的重点知识,制作PPT,准备实际案例。

2.学生准备:回顾本册书中的知识点,准备进行小组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本册书中的重点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本册书中的重点知识点,让学生自主整理和归纳。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互相解答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几个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巩固所学内容。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百分数等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发挥想象,提出自己的观点。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优质课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优质课教案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主要是对本册所学知识的梳理和巩固。

内容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量的计量、统计与概率等。

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回顾和整理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础,对于数的认识、运算、几何图形等知识有一定的掌握。

但部分学生对一些概念和运算定律的理解仍不够深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发挥潜能。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数的认识、运算、几何图形等基本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增强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数的认识、运算、几何图形等基本知识的巩固。

2.难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知识点。

2.练习题:准备适量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具:如计数器、几何模型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呈现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

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导入本节课的复习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回顾本册所学的主要知识点,如数的认识、运算、几何图形等。

同时,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忆相关概念和运算定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练习题包括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等,涵盖本册所学知识。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3分数除法: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3分数除法: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3 分数除法: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知识与技能:1.回顾和巩固分数除法的运算法则及解题技巧。

2.加深学生对分数除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应用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分数除法知识的整理和复习,培养学生归纳和整理知识的能力。

2.通过解题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分数除法的运算法则和解题技巧。

2.分数除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1.分数除法中单位“1”的确定。

2.复杂分数除法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四、教学资源1.多媒体课件,包含分数除法的知识点和练习题。

2.白板笔、黑板或交互式白板。

3.实物模型或图片,用于解释实际问题。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结合课件和板书,讲解分数除法的知识点。

2.练习法:通过大量练习,巩固分数除法的运算技能。

3.小组合作法:鼓励学生合作解决问题,分享解题方法。

六、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分数除法的定义和运算法则,引出本节课的复习主题。

•提出问题情境,如“分数除法在哪些实际问题中有应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知识讲解•复习分数除法的运算法则,强调除数不能为0的原则。

•通过示例讲解分数除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

•强调单位“1”的确定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示例:题目:小明吃了一块蛋糕的2/3,这块蛋糕原来有多少份?分析:1.确定单位“1”,即蛋糕的总量为“1”。

2.已知小明吃了蛋糕的2/3,即2/3的蛋糕被吃掉。

3.由此可得,剩下的蛋糕为1 - 2/3 = 1/3。

4.但题目要求的是蛋糕原来的总量,由于我们假设蛋糕总量为“1”,所以答案就是1,即蛋糕原来有1份。

3. 巩固练习•提供多道练习题,包括分数除法的运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 整理与复习(1)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 整理与复习(1)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整理与复习第1课时整理与复习(1)一、教学目标1.记忆并掌握六年级上学期的数学知识点;2.建立学生数学思维的框架,并培养其数学逻辑思维,形成自己的解题方式;3.激发兴趣,培养对数学的热爱,并能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整理与复习六年级上学期的数学知识点。

三、教学方法1.授课讲解:对各个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2.互动交流:通过对学生的提问,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3.经验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经验,共同探讨。

四、教学重难点整个教学过程中,围绕六年级上学期的数学知识点展开。

在教学中,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1.思维逻辑能力的训练;2.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步骤第一步:复习——整理知识点在之前老师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已经掌握了六年级上学期的所有知识点。

现在,老师将让学生精细布置知识板块,并对已经掌握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对已经掌握得不太好的知识点重新学习。

老师负责解答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疑惑。

第二步:应用——解决实际问题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老师将分别以数学知识点为对象进行课堂练习。

通过认真分析,学生们可以将课堂学习应用到生活实践中。

第三步:反思——课后练习课堂上,学生们必将会提出各种班级中遇到的数学问题,老师需注意及时纠正和指导。

学生们在课后回顾,并针对自己不擅长的知识点进行补充巩固。

六、教学评估教学评价要持续进行,以确保学生们掌握了知识点,使用数学技巧解决问题,并能够应用数学于生活实践中。

评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课堂练习: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2.作业分析:通过作业检测学生的巩固情况,及时反馈;3.总结:总结学习过程,检测教育教学目标是否已经达成。

七、教学反思整合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打好基础,是目前教育制度的发展方向。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出题,挖掘学生优点,并为其扫清障碍。

在保持趣味性的同时,要注重思维缜密性及完备性,营造高效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享受到数学的美妙。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第一单元第9课《整理和复习》教案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第一单元第9课《整理和复习》教案

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数学第一单元第9课《整理和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9课《整理和复习》,主要内容为整理和复习之前学习过的知识,包括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以及负数的加减法等。

通过复习,使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以及负数的加减法等知识。

但是,学生在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时,可能会出现计算错误和理解上的困难。

因此,在复习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巩固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以及负数的加减法等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总结、归纳、推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巩固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以及负数的加减法等知识。

2.难点: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运用实例讲解,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的应用。

3.通过练习,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复习资料,包括教材、练习题等。

2.准备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呈现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

例如:小华买了3本笔记本,每本笔记本的价格为2元,小华还剩下10元,问小华一共带了多少钱?2.呈现(10分钟)呈现本节课要复习的知识点,包括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以及负数的加减法等。

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操练(15分钟)针对所学知识点,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及时批改,给予反馈,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4.巩固(10分钟)总结学生在操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3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3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3单元《整理和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熟练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复习整理。

2.能够独立解决相关问题,提高思维逻辑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学重点1.复习各种类型的数学题目,巩固基础知识。

2.引导学生善于总结归纳,提高思维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整理和复习本节课主要是对前几单元所学知识的整理和复习,包括但不限于:•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分数计算•小数计算•问题解决能力等2. 题型训练通过一系列题目训练,检查学生对各类题型的掌握程度,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应用题等四、教学过程1. 复习概念首先,复习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分数和小数的相关概念,并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操作练习。

2. 划分学习小组将学生划分为小组,让他们相互讨论、合作解决问题,增进交流与合作能力。

3. 知识点讲解通过示例和解题技巧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各个知识点,并指导他们独立解决问题。

4. 练习与检测布置一些练习题和案例,让学生在课堂上或课下完成,并进行批改和讲解,检测学习效果。

5.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各类解题方法、注意事项和思维逻辑。

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上未能完成的练习题目。

2.复习本单元所学知识,做相关练习题目。

3.积极参与讨论,解决遇到的问题。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重点在于对前几单元知识的整理和复习,以及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复习与巩固知识,提高学习水平。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整理与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整理与复习》主要是对本册书中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包括整数、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等。

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等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

但部分学生在实际运用中仍存在一定困难,如运算速度慢、错误率高、对数学概念理解不深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整数、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等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整数、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及应用。

2.难点: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的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

2.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的价值。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运用激励评价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复习题,包括整数、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等。

2.准备PPT,展示复习知识点和典型案例。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明确复习内容。

然后,通过一个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整数、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等知识点,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

同时,通过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这些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相关练习题,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3 整理和复习13》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3 整理和复习13》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3 整理和复习13》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复习巩固小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加减乘除等运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整理复习的能力,提高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对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1.复习加减乘除等运算。

2.整理和复习13的数学内容。

2. 难点1.复习内容的整理与归纳。

2.确保学生对整理和复习的内容有清晰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1.课件:包括整理和复习的PPT等教学辅助材料。

2.教具:计算器、白板、彩色粉笔等学习工具。

3.学生复习资料:提前准备好整理和复习的练习册或练习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小游戏或问题引入整理和复习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复习与整理1.复习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基础运算方法。

2.整理本学期的数学知识点,包括认真研读教材内容、复习课堂笔记等。

3. 练习与巩固1.完成整理和复习的练习册或练习题。

2.学生互相交流整理的结果,提出问题,共同讨论解决。

4. 总结与展望•整合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总结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展望未来的学习计划。

五、作业布置1.完成整理和复习的练习册或练习题。

2.自主整理其他学科知识,提高整理归纳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否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以及如何进一步优化教学方式方法等进行反思。

七、延伸阅读•可以建议学生多阅读相关的数学教辅材料,拓展数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和能力。

以上就是本节课《3.3 整理和复习13》的数学教案,希本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9课时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9课时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9课时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9课时,主题是“整理和复习人教新课标”。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第三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和复习,包括分数乘法、分数除法以及应用题的解法。

第二部分是通过复习,提高学生对分数运算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则是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内在联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PPT、分数运算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我将以一个实际问题导入本节课,例如:“小明有2/3的苹果,他又买了1/4的苹果,现在他有多少苹果?”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律。

3.随堂练习:在讲解完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后,我将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们独立完成,以检验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以及一些关键的例题和解题步骤。

七、作业设计1.分数运算练习题:2/3 × 1/4 =3/4 × 3/5 =2/3 ÷ 1/2 =3/4 ÷ 3/4 =答案:(1)2/3 × 1/4 = 1/63/4 × 3/5 = 9/20(2)2/3 ÷ 1/2 = 4/33/4 ÷ 3/4 = 12.实际问题的应用题:(1)小明有2/3的苹果,他又买了1/4的苹果,现在他有多少苹果?答案:小明现在有17/12的苹果。

(2)一个长方形的长是宽的3/4,如果长方形的宽是4厘米,那么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厘米?答案:长方形的长是3厘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觉得学生们对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整理和复习课教学目的: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立体图形知识,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和它们的体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
①圆柱、圆锥的模型各一个;②画有形状、大小以及摆放位置不同的几个圆柱的投影片;③画有形状、大小以及摆放位置不同的几个圆锥的投影片;④分别画有圆柱、圆锥立体图形(标有各部分名称)的投影片;⑤画有圆柱的表面展开图的投影片。

教学过程:
教师:在这个单元里,我们学习了两种新的立体图形:圆柱、圆锥。

知道了它们的特征、学会了如何求出它们的体积等知识。

现在我们就来整理、复习一下这些知识,以便加深认识,并学会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复习圆柱
1,圆柱的特征。

(1)教师出示画有形状、大小以及摆放位置不同的几个圆柱的投影片。

先让学生观察,然后指名让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引导学生说出正确的答案。

教师;这些图形叫什么图形?(圆柱。

)
有什么特点?(圆柱是立体图形,圆柱有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

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侧面是一个曲面。

)
随着学生的发言,教师做简单的板书。

(2)做第55页第1题的上半题。

让学生将圆柱的特征自己用简单的词汇填写在表中。

教师指出举例一栏要填写在日常生活中形状是圆柱的实物。

2,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1)教师出示画有圆柱的表面展开图的投影片。

先让学生观察,然后指名让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正确的答案。

教师:圆柱的侧面是指哪一部分?
它是什么形状的?(长方形或正方形)
圆柱的侧面积怎样计算?(底面的周长高)
为什么要这样计算?(因为:底面的周长=长方形的长,高=长方形的宽)
圆柱的表面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圆柱的侧面积十两个底面的面积)
随着学生的发言,教师做简单的板书。

(2)做第55页第2题的第(1)、(2)小题,第3题上半题求圆柱表面积部分。

让学生独立做题,教师行间巡视,做完以后集体订正。

3.圆柱的体积。

(1)教师出示画有圆柱体的投影片。

指名让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引导学生说出正确的答案。

教师: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底面积高)
计算的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把圆柱切割开,拼成近似的长方体,使圆柱体的体积转化为长方体的体积。

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推出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
圆柱体的体积计算的字母公式是什么?(V=SH)
随着学生的发言,教师做简单的板书。

(2)做第55页第3题的上半题。

让学生独立做题,教师行间巡视,做完以后集体订正。

二、复习圆锥
1.圆锥的特征。

(1)教师出示画有形状、大小以及摆放位置不同的几个圆锥的投影片。

先让学生观察,然后指名让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引导学生说出正确的答案。

教师:这些图形叫什么图形?(圆锥。

)
圆锥有什么特点?(是立体图形,有一个顶点,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

)
(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圆锥的高。

)
随着学生的发言,教师做简单的板书。

教师:怎样测量圆锥的高?
指名让学生说一说简单的测量方法,学生说完以后,教师加以概括,并举起一个圆锥模型,提醒学生不要把母线当做高。

(教师不说母线的名称,只在圆锥模型上指出来。

)
(2)做第55页第1题的下半题和第2题的第(3)小题。

让学生格圆锥的特征自己用简单的词汇填写在表中。

教师提醒学生:举例一栏要填写自己知道的形状是圆锥的实物。

2.圆锥的体积。

(1)教师出示画有圆锥体的投影片。

指名让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引导学生说出正确的答案。

教师: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用底面积高,再除以3。

)
计算圆锥体积的字母公式是什么?(V= SH 。

)
这个计算公式是怎样得到的?(通过实验得到的,圆锥体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

)
随着学生的发言,教师做简单的板书。

(2)做第55页第3题的下半题。

让学生独立做题,教师行间巡视,做完以后集体订正。

此时,在黑板上已经形成了本单元所学圆柱、圆锥知识要点的板书。

教师可根据这些要点进行小结。

(略)
三、课堂练习
1.做练习十三的第1题。

读题后.让学生讨论两个问题:
通风管有没有上、下底?(没有。

)
这道题的第一步是求什么?(是求一个底面周长是34厘米、高是80厘米的圆柱的侧面积。

)
让学生独立做题,教师行间巡视,做完以后集体订正。

2.做练习十三的第2题。

读题后。

指名让学生回答:1升是多少立方分米?
然后让学生独立做题,教师行间巡视,提醒学生看清题目后括号里的要求。

做完以后集体订正:
四、作业
练习十三的第3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