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教版七年级美术第一课教案
2024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2024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第一课:欣赏与评述教学目标1. 了解美术作品的基本构成元素,学会欣赏和评述作品。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1. 美术作品的构成元素:线条、形状、色彩、质感等。
2. 欣赏和评述方法:从形式、内容、技法等方面进行分析。
教学步骤1. 导入:展示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构成元素。
2. 讲解:详细介绍美术作品的构成元素,解释欣赏和评述的方法。
3. 实践:学生分组欣赏和评述给定的美术作品,记录下自己的看法。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强调欣赏和评述的重要性。
第二课:绘画基础教学目标1. 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形状、色彩的运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力。
3. 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1. 绘画技巧的讲解:线条、形状、色彩的运用。
2. 绘画练习: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的绘画技巧。
教学步骤1. 导入:展示优秀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绘画技巧。
2. 讲解:详细讲解绘画技巧,并展示示范。
3. 实践:学生进行绘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展示学生的作品并进行评价。
第三课:雕塑基础教学目标1. 了解雕塑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如体积、空间的表现。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和动手能力。
3. 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1. 雕塑概念的讲解:体积、空间的表现。
2. 雕塑技巧的讲解:切割、塑造、组合等。
3. 雕塑练习: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的雕塑技巧。
教学步骤1. 导入:展示优秀的雕塑作品,引导学生关注雕塑技巧。
2. 讲解:详细讲解雕塑概念和技巧,并展示示范。
3. 实践:学生进行雕塑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展示学生的作品并进行评价。
第四课:设计基础教学目标1. 了解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如美观、实用、创新等。
2. 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创造力。
3. 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教学进度表:周次课题1-2周《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1课时3-4周《美术是个大家族》2课时5-6周《小伙伴》2课时7周《在校园中健康成长》2课时8周《我们的风采》1课时9周《有创意的字》1课时10-11周《精美的报刊》2课时12-13周《描绘我们的校园》2课时14-15周《设计我们的校园》1课时16周《实用又美观的日用产品》1课时第一单元什么是美术第一课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学习领域:欣赏·评述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美术作品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体会美术作品的立意与表现. 过程与方法:学会从多角度欣赏与认识美术作品,理解美术作品与自然、文化的多重关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美术作品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其立意与表现方式及手法。
难点:怎么理解美术一种“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
【教学方法】欣赏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具准备】不同肌理的石头、课本、课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二次备课课前阅读教材,初步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
(一)引导阶段:1、教师活动:以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为背景音乐,观看祖国壮丽山河的实景图片,教师适时引导学生一起欣赏毛主席的著名诗词《沁园春·雪》。
2、教师活动:快速画出中国版画的轮廓线。
提出讨论:这样的图形作为歌颂祖国山川美景的图画可以吗?说说你的观点。
3、教师总结: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也是一种造型艺术。
符号化的形象很难传递出深厚的情感,想通过图形引发观者的情感,想通过图形引发观者情感上的共鸣就需要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点明课题。
(二)发展阶段:1、教师和学生欣赏教材中的绘画作品《江山如此多娇》,教师介绍尺寸、绘画技巧,组织学生对作品进行观察分析:(1)从构图角度分析:近景、中景、远景分别是什么?(2)从色彩角度分析:画中怎样体现出季节、时间段的?(3)图画中的形象分别具有哪些象征意义?(4)画家们是通过怎样的视角表现如此宏大的场景的,换种表现视角行不行?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有创意的字》教案
《有创意的字》教案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有创意的字》教案寺河乡初级中学潘文登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黑体、宋体等基本美术字体的笔画特征和写法;学习和掌握创意美术字的设计方法,设计出具有现代感、造型美观的创意字体。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生活中创意字体的收集与分析,归纳创意字的设计特点,探索创意字的设计方法,尝试对字、词或成语进行创意表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书法艺术的博大,增强民族自豪感,在练习中体验书写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美术字体设计的基本知识,宋体字、黑体字、组合文字的创意方法。
教学难点:在字体的设计与书写中能正确表现出情感特征与设计原则。
三、教学模式:探究-发现-实践-应用四、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阶段1、美术字与书法的书体辨认。
2、书法书体演变的排序。
小结并板书:书法——篆、隶、楷、行、草美术字——宋体、仿宋体、黑体、变体(二)知识讲授阶段汉字和美术字的发展过程1、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各书体的特征:大篆:写实有力、粗犷豪放。
小篆:均圆柔软,结构严谨。
隶书:端庄古雅,发挥了毛笔书写的特点。
楷书:工整秀丽,进一步发挥了毛笔应用的长处。
行书:活泼欢畅,气脉相通。
草书:风驰电掣,结构紧凑。
2、常用美术字书体演变。
(1)宋体:是从北宋刻字书体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特点:字形方正,横细竖粗,撇如刀,点如瓜子,捺如扫。
风格:典雅工整,严肃大方。
适用:公告、法规及一些庄重的书写内容。
(2)黑体:因“字体较粗,方黑一块”而得名。
特点:横竖粗细一致,方头方尾,所以也称“方体”。
风格:浑厚有力,朴素大方,引人入胜。
适用:标题、标语等。
由于黑体字结构严谨,笔画单纯,是最适合美术字初学者练习的字体。
(3)变体美术字:变体美术字的种类繁多,有象形、变形、立体、阴影的字体,还有将黑体和宋体稍加美化装饰的字体,也有将书法艺术稍加变化的字体。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全册)第一课美术概说课型:单一型1.教学方法:讲解,2.欣赏3.教学目的:(初一上学期人教版美术全册教案)(1)通过教学,使学生基本懂得美术的概念。
(2)通过各种图画的展示和讲解,使学生了解美术的分类,并理解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和现代设计的概念和分类。
(人教版美术全册教案)4.教学难点、重点:难点:美术的作用。
重点:绘画的分类。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是美术课,那么到底什么是美术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共同来初略讨论学习的问题--美术概说(板书课题)三)新授:美术的概念:展示小型雕塑一个,绘画作品一幅。
讲解美术的概念,着重强调“物质材料”、“造型手段”、“空间”、“审美价值”。
、美术的分类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现代设计、绘画:使用笔、刀等工具,墨、颜料等材料,在纸、纺织品、木板、墙壁等平面上,通过构图、造型和设色等表现手段,创造艺术形象。
(绘画的分类略加讲解。
)展示作品或图片资料若干,(由于缺乏美术教学挂图及相关的幻灯片,所以应找些较大的图片,如单幅单页画、挂历中的画页等,同时应选用较成熟的艺术家的作品。
另外,展示一部分自己的原作,如《女同学头像》、《临“太阳很足的晌午”》、《藏族妇人》,以增强学生的实际感受,使学生感到老师是一位名符其实的老师。
讲解绘画的概念,同时强调绘画的作用: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情感。
现代绘画《钢水汗水》:反映了我国当代钢铁工人的社会生活,“钢水的产量和工人的汗水是成正比的”。
表达了对钢铁工人的一种敬仰敬佩之情,从刻画细微的画面中,我们似乎听见有人在说:“工人兄弟们,你们辛苦了!”、雕塑:是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的总称。
雕塑的表现形式一般分为:圆雕、浮雕。
举例:茶陵一中进校门处的雕塑(圆雕)。
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四周的雕像(浮雕)。
C、工艺美术:指实用品的造型设计和装饰性美术。
人美教版七年级美术第一课教案
人美教版七年级美术第一课教案《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课题: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课型:欣赏课一、教材分析:《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初中阶段对"欣赏评述"课的要求是学生能"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
"欣赏评述"是对美术作品进行分析、解释、判断的教学活动。
评述更着眼于对美术作品理解、评价的表达。
目前,学生欣赏美术作品往往以"像不像"来衡量,这体现了学生对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认为艺术应该反映生活的朴素的理解。
然而,许多美术作品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又与生活中的真实原型不一样,对此学生就说不出道理了,尤其是对现代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他们不能理解且疑惑甚多,既不可能"欣赏"也不会评述了。
学习此课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即"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为欣赏评述美术作品奠定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
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美术作品作为人的意识的物化形态,是美术家能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结果,它作用于社会。
美术作品的创作分再现性和表现性的两类。
再现性的艺术是以真实再现客观世界为目的,作品的艺术形象逼真写实。
艺术家通过真实再现客观对象的形象,表现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情感和思想,其创造的艺术形象以栩栩如生而称道。
表现性绘画是以客观对象为媒介,主要在于表达作者个人的主观精神,即思想、情感或审美理想等。
画面的艺术形象予以夸张、变形的处理,或予以荒诞的组合等,从而创造一个新的艺术世界。
表现性艺术中的抽象派、超现实主义的绘画作品中,画面中所表现的艺术形象虽然与生活中的原型有很大差距,但仍是源于生活的,如果没有对生活的体验,也就不会有绘画情感表达的形式感悟。
因而它不仅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
二、教学思路:董希文的《开国大典》是现实主义油画的经典之作。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教学计划及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教学计划一、主要内容分析:本册教材是以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为主线,以由浅入深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内容为副线,主、副线密切关联,穿插并行。
主要内容包括:色彩冷暖知识、线条、节奏、工艺制作、玩具、实用设计、电脑美术、欣赏等。
二、教材重点:在循序渐进的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始终贯穿审美性和情意性的教学要求,兼顾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知识技能的学习的两方面的需要。
三、教材难点: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设计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强化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在继承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体会社会的进步与多元化的美术发展方向。
四、教育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方面:通过观赏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单的话语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感受;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从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帮助学生认识和使用常用色和点、线、面;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培养学生表达自己感受或意愿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知觉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形象记忆能力和创造能力。
2、教学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欣赏、绘画、绘画创作等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以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方式丰富学生的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在美术活动过程中强调趣味性的美术学习,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要充分考虑开放性、立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美术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参与美术实践活动获得身心愉悦和持久兴趣;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
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目录第一单元什么是美术第一课---------- 创造美的艺术第二课---------- 美术是个大家族第二单元多彩的学校生活第一课---------- 小伙伴第二课---------- 在校园中健康成长第三课---------- 我们的风采第三单元传递我们的心声第一课---------- 有创意的字第二课---------- 精美的报刊---版式设计第四单元美丽的校园第一课---------- 描绘我们的校园第二课---------- 设计我们的校园第五单元:美观又实用的日用产品单元备课第一单元什么是美术单元总目标:1、本单元主要是围绕什么是美术而展开。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初识美术
第一课什么是美术
本课时主要介绍了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定义,让学生了解到美术作品可以表达思想和情感,通过简单的绘画活动让学生初步接触到美术创作。
第二课学会简笔画
本课时通过研究画简笔画的基本构成和特点,引导学生锻炼简笔画的基本技能,增强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第三课了解中国画
本课时以中国画的基本构成和基本内容为主线,让学生通过简单的观察活动,感受中国画的韵味,了解它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第二单元线条的表现
第一课线条的基本表示方法
本课时介绍了线条的基本分类及其表现方法,通过线条的绘制
训练加强学生对形象创作的锻炼。
第二课线条与构图
本课时介绍了构图的基本概念,让学生认识到构图在美术创作
中的重要性,在练基本线条的基础上,通过构图训练,进一步加强
学生的美术能力。
第三课线条与情感
本课时主要让学生认识到线条可以表达情感,通过研究一些简
单的线描技法,让学生感受到线条的魅力和情感表达的力量。
第三单元色彩的魅力
第一课色彩的作用和基本介绍
本课时介绍了色彩的基本概念和色彩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通过简单的颜料的调制实践,让学生了解到颜色的构成和调配。
第二课色彩与情感表达
本课时让学生了解到色彩可以表达情感和意境,通过研究一些简单的色彩运用技巧,让学生感受到色彩的魔力。
第三课色彩与构图和印象派
本课时让学生认识到印象派画家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方法,加强学生的色彩与构图能力,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以上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美术全册教案的概述,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人美版七年级美术第一课--在美术世界中遨游(教案)
在美术世界中遨游(造型•表现)一、教材分析本课主要是介绍不同种类的美术作品,但与以往不同的是以材料的不同区分种类的,在学生能辨识画种的同时,让学生明白,随着时代的前进,美术材料也在不断更新变化,带来更多新的审美观念。
二、教学目标1.显性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美术的分类和材料,通过材料理解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的特征和功能;能够正确分辨美术作品的所属门类.(2)技能目标通过对比、讲授、讨论等方法让学生在了解美术的基础上对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掌握正确的欣赏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对美术门类与材料的学习,达到对种类的辨析,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同时引导学生认知美术材料随着时代的前进也在不断地出现新的变化,新的材料会带来新的审美观念。
2、隐性目标:培养学生发现、提出问题和搜集资料的能力,拥有新的审美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欣赏美术作品,了解作品的功能和特征,再对美术作品制作材料的分析,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独立、正确地从美术作品的材料的角度认识美术作品的种类和评析美术作品。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欣赏作品《荷花》油画、国画/我的旅游博物馆照片(你了解的美术种类有哪些?哪些美术作品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二)新课:1.什么是美术?(美术也称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造型手段,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空间和美感的可视的平面<二维空间>或立体形象<三维空间>)→引导美术与音乐的不同(物质材料......视觉.........)2.美术分类?(绘画艺术、雕塑艺术、工艺艺术、建筑艺术、设计艺术)3.扩展(民间艺术<糖人、皮影戏、变脸、戏曲、建筑装饰、门窗艺术>现代艺术、影像艺术)民间艺术:糖人、皮影戏、变脸、戏曲、建筑装饰、门窗艺术(图片赏析)(三)课堂小结:现代艺术取材多变给我们带来许多震撼,课后同学们可以通过网络资源了解更多现代艺术。
人美版美术七年级上册第一课《在美术世界中遨游》
目
CONTENCT
录
• 美术世界概述 • 美术作品的欣赏与解析 • 美术创作实践与体验 • 美术与其他艺术门类的关系 • 美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 总结与展望
01
美术世界概述
美术的定义与分类
美术的定义
美术是一种通过视觉形象表达思想、情感和观念的艺术形式,包 括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等。
美术与其他艺术门类的关系
美术与音乐、舞蹈的关联
视觉与听觉的通感
美术通过视觉形象传达情感与意境,而音乐则通过 听觉元素表达情感,二者在表达上相互补充,共同 构建出丰富的艺术体验。
节奏与韵律的呼应
美术中的线条、色彩等元素可以呈现出节奏感,与 音乐中的节拍、旋律相呼应,形成视觉与听觉上的 和谐统一。
舞蹈与美术的共生
培养创新思维和 审美能力
美术不仅仅是技能和知识的 积累,更是一种创新思维和 审美能力的培养。建议学生 在未来的学习中注重培养自 己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不断挑战自己,创作出更具 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
THANK YOU
感谢聆听
自我反思
回顾创作过程,总结经验和教 训,思考如何改进和提高。
他人评价
听取他人对作品的看法和建议 ,从中获得启发和新的创作灵 感。
作品展示
将作品展示出来,与他人分享 自己的创作成果,增强自信心 和成就感。
拓展延伸
尝试运用所学的技巧和方法进行 其他的发展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美术不断演变和进步。从原始社会的岩画、彩陶, 到古代社会的壁画、青铜器,再到近现代的油画、雕塑等,美术在内容和形式 上不断丰富和拓展。
美术的社会功能与价值
美术的社会功能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第一课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富于创造力的造型艺术。
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使学生知道美术的概念以及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
教法分析:通过欣赏名家画作来导入课题引发学生思考美术的定义,再举例讲解一副优秀美术作品的完成需要很多努力,重点讲述立意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与探究,使学生能够掌握简单鉴赏作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用多媒体教具展示图片并引发学生思考作品内容,谈谈对于作品的理解。
2、分解作品的立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课程学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以及对于美术学科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分析艺术作品的内容以及了解一副优秀的作品它的创造力是必不可少的。
教学难点:分析画作的立意。
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法,小组讨论和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1)引导阶段听一段音乐教师问:这段音乐美不美,动不动听?旋律、节奏、音色等就是歌曲内容的存在方式,它所产生的美感,我们把它叫做形式美。
那么美术作品是否也如此呢?我们来欣赏一些图片。
① 通过欣赏(用课件展示)表现劳动题材的中外美术作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
② 教师宣布本课时教学任务及采用的学习方式方法,要学生注重对中外美术作品的比较、分析,谈自己对作品的初步感受和理解。
提出问题:这件作品描述了什么?它美在哪里?什么是美术?美术,指占据一定空间、具有可视形象以供欣赏的艺术一般指除了建筑艺术之外的造型艺术的通称。
③ 学生预习,看课本上的图片和文字,认真观察、思考问题。
(2)发展阶段① 欣赏、评述江山如此多娇:整个画面要表现出我们伟大祖国的风貌:近景是江南青绿山川、苍松翠石;远景是白雪皑皑的北国风光;中景是连接南北的原野,而长江和黄河则贯穿整个画面。
周总理看了画稿以后,指示说,画面还要画上红太阳,体现“东方红,太阳升”之意。
周总理说:“画上红太阳,也是象征毛主席、共产党的领导。
人教版 美术 七年级上册 开学第一课 课件(共20张PPT)
录E N T S
01 课堂要求 02 自我介绍 03 课程内容 04 试卷分析及练习
02
课堂要求
上课前 2 1.提前 分钟进入教室,准备好上课用的书本及工具,摆好课摆。
(上课不准削铅笔、不准再借东西)
2.该谁值日在老师进入教室前擦干净黑板(违者黄条)
圾桶。(上课后有卫生检查扣分人员直接推门进教室检查)
3.纪律:①回答问题时声音响亮整齐,不得乱接话茬。
②不允许有小动作或者交头接耳、上课不认真听讲等现象。
③有事要举手,不得直接在课堂上走动。
④不得看课外书,但画画时可把课外书当工具书参考使用。
⑤不做与美术课堂无关的作业。(违者黄条)
下课后
1.下课时老师说下课时再动,不能听到铃声直接走人。(违者黄条)
美术学习要求
美术作品不是照相写实,是画家基于现实生活感受,通过创造性 构思和独特的表现技巧,向观者传达出的一种思想。
下课
3.上课铃声后再进教室得到一张黄条(违者黄条)
5 4.课间操或会议结束到进入教室时间不得超过 分钟。
5.有特殊情况上课会迟到的提前向课代表请假并告知事由,课代表统计好名单 及事由交给我。有其他老师找而耽误上课的,必须由任课教师找我请假。
上课中
1.坐姿:保持端正,后背挺直,不准趴桌子上或用手托脸。(违者黄条) 2.卫生:保持好座位周围的卫生,橡皮屑不随意吹撒,用纸包起来,课后扔进垃
基本不会拖堂。
交作业要求:作业交给组长,组长收齐交给课代表,课代表收齐统计好后 交给老师。(课代表把未交名单统计到一张纸上,如有特殊情况写明原因)
注意
不允许!不允许!不允许!嘲笑同学的作品,大家的作品都 是好的作品,都是同学们辛苦的成果,大家一定要尊重同学 的劳动成果。
人美版七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
第一课课题: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课型:欣赏课一、教材分析:《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初中阶段对"欣赏评述"课的要求是学生能"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
"欣赏评述"是对美术作品进行分析、解释、判断的教学活动。
评述更着眼于对美术作品理解、评价的表达。
目前,学生欣赏美术作品往往以"像不像"来衡量,这体现了学生对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认为艺术应该反映生活的朴素的理解。
然而,许多美术作品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又与生活中的真实原型不一样,对此学生就说不出道理了,尤其是对现代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他们不能理解且疑惑甚多,既不可能"欣赏"也不会评述了。
学习此课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即"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为欣赏评述美术作品奠定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
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美术作品作为人的意识的物化形态,是美术家能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结果,它作用于社会。
美术作品的创作分再现性和表现性的两类。
再现性的艺术是以真实再现客观世界为目的,作品的艺术形象逼真写实。
艺术家通过真实再现客观对象的形象,表现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情感和思想,其创造的艺术形象以栩栩如生而称道。
表现性绘画是以客观对象为媒介,主要在于表达作者个人的主观精神,即思想、情感或审美理想等。
画面的艺术形象予以夸张、变形的处理,或予以荒诞的组合等,从而创造一个新的艺术世界。
表现性艺术中的抽象派、超现实主义的绘画作品中,画面中所表现的艺术形象虽然与生活中的原型有很大差距,但仍是源于生活的,如果没有对生活的体验,也就不会有绘画情感表达的形式感悟。
因而它不仅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
二、教学思路:董希文的《开国大典》是现实主义油画的经典之作。
学生都称赞这幅画画的好,但好在哪里,画面的艺术处理如何高于生活的,只要将"生活中的原型"与作品加以对照,再运用提供的相关艺术处理技巧的资料加以分析,学生就可以领会。
初中美术开学第一课教案
初中美术开学第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美术课程的基本要求,明确学习美术的目的和意义。
2. 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观。
3. 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技巧,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美术课程简介:介绍美术课程的学习内容、教学目标、评价标准等。
2. 美术基本技巧:学习线条、形状、色彩、构图等基本元素,掌握绘画、手工、设计等基本方法。
3. 名师作品欣赏:欣赏国内外著名美术家的作品,了解不同风格、流派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认识美术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1) 展示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让学生感受到美术的多样性。
2) 讲述美术家的故事,让学生了解美术家的创作过程和艺术成就。
2. 美术基本技巧学习:1) 线条:学习线条的种类、特点及应用,进行线条练习。
2) 形状:学习形状的分类、组合方法,进行形状练习。
3) 色彩:学习色彩的基本知识,进行色彩搭配和涂抹练习。
4) 构图:了解构图的基本原则,进行构图练习。
3. 名师作品欣赏:1) 欣赏中国古代美术作品,了解传统文化艺术。
2) 欣赏近现代国内外美术作品,开阔视野,提高审美能力。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美术学习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1. 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所学基本技巧。
2. 收集喜欢的美术作品,与同学分享,进行交流。
五、教学反思1. 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
2. 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实践。
3. 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与示范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美术知识和技巧。
-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使学生更清晰地看到技巧的运用过程。
- 教师现场示范,让学生近距离感受绘画等技艺的实际操作。
2.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 分组进行绘画或手工制作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和创意分享。
第一课 画画你我他(一) 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湘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第一课画画你我他(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对人物头部的形状特征以及五官表现特征有所了解,所认识,学会头部特征的表现手法,尝试画一幅属于自己的自画像,展现个人独特的个性和风采。
二、教学重点:1、通过对中国古代脸型分类的介绍以及对头发形状等方面的分析,了解头部形状的主要特征。
2、通过人物自画像典型实例的欣赏,了解自画像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对头部特征独特性的表现,可多寻找一些例子来充实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游戏导入(邀请几位同学上台,每人针对班级内的一名学生进行样貌描述,描述时不出现性别、姓名等关键字)二、讲授新课:我们生活在校园这个大家庭中,在学校中的每一位成员每个人的样貌不同,性格各异,每个人都拥有独特的个性和风采。
那我们可以通过怎样的方式记录每个人的形象特点呢?——“自画像”1、(板书自画像)观看图片:岳云鹏和郭德纲(1)他们是谁?(2)语言形容?(3)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同?(通过哪些方面看出来的?)2、欣赏戴逸如和詹同真实样貌与自画像对比:真实样貌与自画像之间有怎样的变化?对于画家们来说,自画像既是艺术的表达,也是内心的独白。
他们在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两个角色中反复,用或明或暗的色彩,或抽象或繁复的线条,倾覆外界的刻板印象,做一个真实的记录者。
在他们的自画像中,我们可以看到压抑的痛苦,内心的狂热,亦或是难以言说的情感。
3、头部特征包含两部分(脸部形状和头发形状)通过头部能看出人物的相貌精神状态及性格特征而这些特征又是通过人物头部的脸型五官发式来表现的艺术作品也往往通过刻画人物面部来揭示内心世界。
4、脸部特征我国古代将人的脸型归纳为八种类型,谓之‘'八格",即,田、由、国、用、目、甲、风、巾连线游戏:真实脸部图片与八种脸型进行连线田(扁而方)、由(上窄下宽)、国、用、目、甲、风、申5、思考练习(课本P3)请将课本三幅图形与第三页作品中人物的头部形状对应起来,并用合适的词语形容6、头发特征卷、柔、硬(图片展示)7、表现手法省略夸张比拟象征三、课堂总结:今天,我们了解了人物头部特征,可以通过脸型与发型的不同展现一个人自己独特的风采,同时,可以通过运用不同表现手法,绘制生动形象的人物。
人教版美术 七年级下册 第1课 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
第1课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美术的基础理论,为欣赏评述美术作品奠定理论基础。
知识目标:通过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合作互动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提问、讲解、分析、演示、讨论。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画家的创作故事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的思想情感。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据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以及学生年龄段的思维发展情况而做出的:1、学生为七年级的孩子,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2、学生有过较多的探究学习的经验。
3、学生已经学过手绘线条图案的相关知识。
4、学生能够简单应用手绘线条图案的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5、学生在平常的生活中已经接触过有关设计的例子。
6、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思维发展处在关键期。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艺术创作的内容与技法都源于生活,艺术家所创造的艺术作品及其艺术形象是高于生活的。
教学难点:已美术作品为切入点,使学生理解表现性艺术是否符合这一点。
四.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京剧导入引出课题同学们你们看过京剧吗?京剧里的动作与我们生活中的动作一样吗?美吗?有艺术性吗?这些动作是不是从我们生活中来的了?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这说明艺术创造和现实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就是说生活中的所有点滴小事或者发生过的事是艺术素材的提供者和原形.今天来学习第一课《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活动2【讲授】一、欣赏国画作品《虾》作者:齐白石1、齐白石简介: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艺术家,他在诗、书、画、等方面都有很高成就。
他作画反对拘泥于形似,主张形神兼备。
他认为“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都不可取。
2、齐白石画的虾与真虾有什么不同?真虾的眼睛看上去是一个小点,他却以浓墨横笔将虾眼画的非常突出,显得极为精神;真虾的腿有很多,他删繁就简,仅画五条,就显得多而生动。
所以他画的虾,既让人感到虾是充满生命力的,又让人体会到苍劲有力的笔法和浓淡干湿变化的墨色的艺术美感。
七年级美术第一课
详细描述:通过自我评价与反思,学生可以 明确自己在美术学习上的目标,制定出适合
自己的学习计划。
学生自我评价与反思
总结词:促进成长
详细描述:自我评价与反思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和责任感,促进他们在美术学习上的成长和发展。
学生自我评价与反思
总结词:激发动力
详细描述:正确的自我评价与反思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 动力,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创作。
风景水彩画
通过描绘自然风景,学习 如何运用色彩表现光影、 空间和景深。
静物水彩画
通过观察和描绘静物,学 习如何运用色彩表现物体 的质感、形态和色彩关系。
手工制作
手工制作基础
学习基本的剪纸、折纸和 泥塑等手工制作技巧。
创意手工制作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运用 所学技巧创作自己的作品, 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03 实践操作
素描练习
素描基础
掌握素描的基本技巧,如线条的粗细、深浅和流畅度,以及阴影和透视的表现。
静物素描
通过观察和描绘静物,学习如何捕捉物体的形态、结构和质感,培养对形态和空间的感知。
人物素描
学习如何通过线条描绘人物的外貌特征和动态,理解人物的情感和性格。
水彩画练习
01
02
03
水彩画基础
掌握水彩画的调色、混色 和水分控制等基本技巧。
课程安排
1 3
第1周
介绍课程目标和内容,学习素描基础知识。
第2周
2
学习色彩基础知识和调色方法,进行色彩练习。
第3周
学习构图原理和技巧,进行构图练习。
课程安排
第4周
学习手工制作基础知识 和方法,进行纸艺或陶
艺制作。
第5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美教版七年级美术第一课教案《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课题: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课型:欣赏课
一、教材分析:
《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初中阶段对"欣赏评述"课的要求是学生能"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短评述"。
"欣赏评述"是对美术作品进行分析、解释、判断的教学活动。
评述更着眼于对美术作品理解、评价的表达。
目前,学生欣赏美术作品往往以"像不像"来衡量,这体现了学生对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认为艺术应该反映生活的朴素的理解。
然而,许多美术作品所创造的艺术形象又与生活中的真实原型不一样,对此学生就说不出道理了,尤其是对现代艺术与生活的关系,他们不能理解且疑惑甚多,既不可能"欣赏"也不会评述了。
学习此课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即"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为欣赏评述美术作品奠定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
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美术作品作为人的意识的物化形态,是美术家能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结果,它作用于社会。
美术作品的创作分再现性和表现性的两类。
再现性的艺术是以真实再现客观世界为目的,作品的艺术形象逼真写实。
艺术家通过真实再现客观对象的形象,表现自己对世界的认识、情感和思想,其创造的艺术形象以栩栩如生而称道。
表现性绘画是以客观对象为媒介,主要在于表达作者个人的主观精神,即思想、情感或审美理想等。
画面的艺术形象予以夸张、变形的处理,或予以荒诞的组合等,从而创造一个新的艺术世界。
表现性艺术中的抽象派、超现实主义的绘画作品中,画面中所表现的艺术形象虽然与生活中的原型有很大差距,但仍是源于生活的,如果没有对生活的体验,也就不会有绘画情感表达的形式感悟。
因而它不仅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
二、教学思路:
董希文的《开国大典》是现实主义油画的经典之作。
学生都称赞这幅画画的好,但好在哪里,画面的艺术处理如何高于生活的,只要将"生活中的原型"与作品加以对照,再运用提供的相关艺术处理技巧的资料加以分析,学生就可以领会。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的道理。
2、通过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使学生初步学会欣赏艺术作品。
在思考和讨论中培养学生合作互动地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评述能力。
3、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四、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艺术创作的题材、内容与技法都源于生活,艺术家所创造的艺术作品及其艺术形象是高于生活的。
教学难点:以美术作品作为切入点,使学生理解"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
五、教学准备:
教师:教材,教学课件,实物投影仪等。
学生:教材,查找和搜集相关资料,如各类艺术作品(实物、图片资料、音像资料等),部分学生亦可准备语言表演或肢体表演的节目。
六、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具,安定课堂。
(二)导入。
1、影视欣赏:动画片《奔尼兔》片段
2、思考比较:动画片中的兔子形象与生活中的兔子的异同
3、点出本课重点,并板书"艺术生活 "
(三)美术作品赏析。
1、国画作品《虾》(齐白石)
①映示国画作品《虾》 (教材P4)
齐白石是我国著名的艺术家,他在诗、书、画、印几个方面都达到很高成就。
齐白石作画反对拘泥于形似,主张作画要形神兼备。
他认为"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都不可取。
就拿他画的虾来说吧:人们都觉得画的像极了,虾体透明,会游、会跳动。
不过当我们拿画中的虾与生活中的真虾相比,它们又有很多不同。
②《虾》的艺术处理:
齐白石依据真虾总结出极为简练的画法,使其所画之虾又不同于真虾。
真虾的眼睛看上去是一个小点,他却以浓墨横笔将虾眼画的非常突出,显得极为精神;真虾的腿有很多,他删繁就简,仅画五条,就显得多而生动。
所以他画的虾,既让人感到是充满生命力的在觅食游动的活虾,又让人体会到苍劲有力的笔法和浓淡干湿变化的墨色的艺术美感。
③《虾》的艺术特色及其艺术魅力。
齐白石所画之虾的头与尾是俯视效果,腰身是侧视效果,是由两处最具虾的形象特点构成的。
正是由于画家集中和强化了虾的典型特征,所以他画的虾比真虾更具典型性,也更高于生活。
画家根据长期的观察,按照美的要求,把生活中的虾变成了艺术的形象,它离不开对象的特征,但由于画家的夸张和取舍,使观者对虾的生动活泼的印象更强烈了,它"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给人以美的享受。
齐白石的作品之所以打动人,更在于寓于形象之中的情--充溢的诗意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也诱导、激发着人们对生活的爱。
2、油画作品《开国大典》(董希文)
①播放《开国大典》影片片段。
②映示关于《开国大典》的油画作品和摄影作品各一张。
(教材P4)
这是一幅深为群众欢迎的革命历史画。
画宽4.05米,高2.3米,油画。
1952年至1953年作,现藏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
画面主体为毛泽东主席和其它中央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上。
代表着亿万中国人民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
这庄严的声音,响彻天安门广场,回响在祖国大地,震撼着全世界。
它表现了新中国开国大典的宏伟壮阔的场面,再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划时代的一刻。
③学生看教材P6,分小组讨论两者的差别。
④学生发表讨论结果。
⑤教师分析总结油画《开国大典》的艺术特色。
油画《开国大典》艺术处理方法:
--运用了油画表现手法,强调了空间感;
--拉开了毛主席与各位首长的距离,人群、扶栏的透视线与灯穗方向引向毛主席,突出了毛主席的中心位置;
--减少了近处的廊柱,抬高了灯笼,看到广场上的群众、红旗,烘托出隆重热烈的庆典气氛;
--蓝天、白云、红灯、红柱,色彩鲜艳明快;
--主席台上的菊花表现出"十一"正直金秋丰收季节。
画面上,国家领导人虽只在左侧占画面三分之一的部分,但在暖调子的红灯笼、红柱子、红地毯的衬托下,非常醒目。
毛泽东主席健朗魁伟的身姿处于画面中心,也体现了领导全中国的核心之核心,并与远方千千万万的群众遥相呼应,共同为中国历史掀开新的一页而自豪。
画家在构图、设色、人物等场面的处理上,体现出一个泱泱大国的气魄和风度。
如果你到过天安门城楼上,会更加体会到作者构图的大胆与巧妙。
画家在画面上加宽了左右两边红柱子的实际距离,并把右边的一组红柱子搬到画面之外;将栏杆、地毯、游行队伍平行舒展开去使宏大的群众场面得以充分表现。
天安门座北朝南,中央领导人本是面向南方站在毛泽东主席后面,处于逆光之中并背向观众。
画家大胆地将中央领导人的位置移至左侧一角,从而消除了逆光与背向观众的现象,使画面显得更加明丽而喜气洋洋。
再细看,毛主席的集团也不是面向正南方。
另外,典礼当天是阴天有雨的天气,画家却把它改为秋高气爽的晴朗天气,使人有天随人愿、清爽欢快之感。
所有这些大胆的改动,一般人看画时都并不会察觉,不会去分析这些情况给人的印象是,该画真实地、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开国大典的盛况。
非如此不可。
这就是艺术家大胆而高超的构图技巧,从而体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艺术不是生活毫不走样的"复制",不是生活的翻版和备份。
如果说生活是艺术的原型,那么艺术则是生活的升华。
艺术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
画家在此画中努力使西方的油画技法与我们民族的审美观相适应,特别在色彩处理上,强调色彩的单纯,对比强烈。
红地毯、红灯笼、红柱子及远处红旗的海洋与蓝天、绿树形成对比基调,使画面热烈而明快的;金黄色的菊花与蓝天、白云的对比。
既点明了秋高气爽的季节,又与黄色的灯穗相呼应,增强了华贵灿烂、富丽堂皇的欢庆气氛。
总之,画中强调了物体的固有色,减弱了随光线、环境而异的西方画法用色法。
柔进了中国画法的工笔重彩绘画技巧和敦煌壁画用色的特点。
画家在描绘红地毯时,还独具匠心地在颜料中加入砂粒而收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画家深厚的艺术功底,使这幅画成为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优秀作品。
3、美术作品的艺术魅力
齐白石的国画作品《虾》的传神美;凡高的油画作品的色彩美;列宾的油画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悲壮美
4、美术作品创作的表现形式。
再现性:以真实地表现客观世界为目的,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是逼真写实的。
图例:油画《父亲》(罗中立)、油画《泉》(俄)(普拉斯托夫)
表现性:以客观对象为媒介,重在表达作者的精神和内心情感,画面的艺术表现形式或以夸张、变形处理,或以荒诞的组合,创造一个新的艺术世界。
图例:油画《开花的苹果树》《灰色的树》《红树》(荷兰)(蒙得里安)、中国画《松魂》(吴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