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语文考前现代文阅读专练浣花草堂 学生版
高考语文一轮基础复习精选试题: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30 Word版含答案.doc
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3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10分)草堂•诗魂①细雨蒙蒙,落叶飘飘。
②当我来时,又是茅屋为秋风所破的季节。
老天像有意在营造一份思古幽情,像有意让人来品味一种人生意蕴——文章憎命达!③草堂足供观赏,甬道曲折,尽可徜徉,更何况又是细雨迷蒙,黄叶铺地!草堂,草堂,此时此际的草堂在诉说什么呢?从开元到天宝,《壮游》,《三吏》《三别》,《北征》,《秋兴八首》,直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代诗史再现了一个时代,仅这些就足以彪炳青史了。
这是杜甫的不朽,这是杜甫的辉煌,这也是杜甫的价值所在。
舍此,我们又何以了然在一个大起大落的时代里,有一个愈老大愈清瘦愈苦寒的杜工部!这些是不必说的。
但仅仅如此,就远不能了然杜甫诗歌抑郁沉雄的内在生命力,也远不能了然士人的用世之志与命运悲剧。
这正是文章憎命达的命意所在,是其深层的人生意蕴所在,也是中国历史上人才的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
④中华传统,士人总有一份天下之志、用世之心,更何况出身于奉儒守官世家的杜甫!杜甫曾抒写人生抱负:“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他希望一出山就占据要津,而且充满理想色彩——要让君王赶上传说中的尧舜,要使全国民风淳朴敦厚。
志莫大焉!然而,命运总是跟人开玩笑,历史也总在捉弄志士仁人。
由开元而天宝,张九龄罢相,李林甫上台,唐王朝也已今非昔比,贤能之人想说什么做什么都已不可能了。
这是国家的不幸,时代的不幸,也注定了杜甫一生宏图大志的落空。
肃宗即位后,杜甫表面上拥有一官半职,比如左拾遗、华州司功参军、工部员外郎,而实际上却难有作为,薪俸也不足以养家。
离开中原后,其行迹大略是同谷—锦城—夔州—潭州,同时他的生命也如一片黄叶飘到了尽头。
⑤可是,他的诗作却从此更加如长河激浪,深潭照物,映现出一代河山的风云、生灵的状貌。
它们如钟,如鼓,回响在中华历史的长空。
杜甫的命运就这样确定了,杜甫的历史角色及其创作成就也就这样确定了。
普通高等学校2019年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临考冲刺卷(八)含解析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临考冲刺卷(八)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
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鹊踏枝》)①“谁道闲情抛掷久”——你要看他的转折。
“闲情”意为忧来无方,“我”并不愿意有这样的闲情。
所以,“我”曾经挣扎着要把这闲情抛掷。
这是第一层意思。
而且“我”曾经努力了很久,是抛掷久,这是又一层意思。
你再看他开头两个字——“谁道”——谁说“我”真的就抛掷了?是想要抛掷而没有成功,这是第三层意思。
冯煦《阳春集序》评冯延巳说:“郁抑怆怳。
”香港学者饶宗颐说:“余诵正中词,觉有一股莽莽苍苍之气。
《鹊踏枝》数首尤极沉郁顿挫。
”就是说他的感情是转了一个圈子然后才说出来的。
②他说:“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 “我”以为“我”的闲情抛弃了,可是当春天回来的时候,“我”就发现那一份惆怅还依旧。
“谁道闲情抛掷久” “每到” “依旧”,都是笔法的盘郁。
他所写的闲情和惆怅,都不是具体的感情事件。
惆怅者,是仿佛有所追求,又仿佛有所失落,是一种精神上没有依傍的落空的感受。
③冯延巳的词是最有悲剧精神的,他有一种在痛苦面前执着且不放弃的精神。
他说“日日花前”是“常病酒”。
为什么呢?因为有花的日子不多,今天能够有花在你眼前,你尽管已经病酒,已经沉醉了,你也不要推辞。
2019高三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 精校打印版
2019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时间:150分钟满分:16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签字样式最足以代表一个人的性格。
王羲之的签字有几十种样式,________,一律的圆熟俊俏。
看他的署名,不论是在笺头或是柬尾,翩翩的________跃然纸上。
他写的“之”字变化多端,大都________。
世之学逸少书者多矣,没人能得其精髓,非太肥即太瘦,非太松即太紧,“羲之”二字即模仿不得。
A. 万变不离其宗风致摇曳多姿B. 以不变应万变风味摇曳多姿C. 万变不离其宗风味绰约多姿D. 以不变应万变风致绰约多姿2. 下列对联中,适合悬挂在太白祠的一组是(3分)()①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②到此莫题诗,谁个敢为学士敌;偶然去捉月,我来甘拜酒仙狂。
③一览极苍茫,旧苑高台同万古;两间容啸傲,晴天明月此三人。
④才与福难兼,文字潮儋同万里;地因人始重,江山永柳各千秋。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3.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金山和焦山本来都是江中的岛屿,如今金山与北固山一样和陆地相连了。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①这里的好处是静中寓动,幽深中见雄伟②山巅的郑板桥读书处——别峰庵也是游人流连的地方③朝暾月色,断崖石壁,以及晓风涛声,都曾博得古人赞美④焦山在江中,面对象山,背负大江,漫山修竹,终年常青⑤而今吾人登临此山,望滔滔大江东去,巨轮渔艇往来,则又有一番意境⑥而山寺中的明代木结构建筑与石坊,山间的摩崖石刻,更为此山生色不少A. ④③⑥①②⑤B. ④③⑤①⑥②C. ⑤①④③⑥②D. ⑤①④②③⑥4. 下列选项中,对漫画意图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A. 嘲讽不加调查先入为主的看法。
现代文阅读《浣花草堂》附答案详细解析
现代文阅读答案详细解析浣花草堂黄裳到四川来以前,在行箧里放进了几册旧书。
其中清初朱鹤龄的《杜诗辑注》是部头最大的,虽然觉得有些累赘,可是终于还是放进去了。
半月以来,枕上灯前,有时间就拿来翻翻,真也给旅途平添了无限趣味。
尽管已经是平日熟读了的,可是在蜀道上重读,就会给你带来更为新鲜的感受。
诗人的写景抒情、用字遣词,有时候也只有面对真实的山川风物才体会得出那严肃的创作态度和可贵的才华。
杜甫在成都住过一段不短的时间,在集子里留下了四五卷诗,约占他全部留下来的作品的六分之一。
人们就从他的诗里追寻他当日居住的草堂的遗址。
从宋代开始,人们就在成都西郊为他建了一座祠堂,这就是“浣花草堂”。
历代经过十次以上大小的修缮,直到今天,更修整得焕然一新,成为游赏的登临胜地。
走出西郊,经过青羊宫、百花潭,沿着公路走去,二三里后更左折走上一条田间小径,就可以远远望见一丛浓绿,那就是草堂的所在了。
这里有好大的一座庭院,四面是连绵不断的围墙,远远绕过去,才看得见那山门。
走进去又是照例的几重佛殿,伽蓝,天王,佛像,这些都给迫切想要看到工部祠的人们增添了焦急的心情。
一直走到最后的一层大殿,才在一块石碑上看到,这原来是草堂寺,还不是草堂。
从大殿里出来,向和尚问了路,才又从右面的一道侧门里穿出去,来到真正要拜谒的地方。
从侧门出,迎面就可以看到用青花碎瓷片叠起来的“草堂”两个大字,再转过去,就是一条曲折的、为两堵矮矮的红墙围起来的夹道。
那暗红色的夹墙,碎石的泥径,墙外的翠竹幽篁,幽静极了。
古建筑里经常使用的这种暗红颜色,不知怎的,自然会产生那样庄严宁静的气韵。
从夹墙里穿出去,眼前展开了一个新的天地,几十棵参天的翠柏、香楠矗立在绿草如茵的庭院里。
一套四座厅堂,由石径小桥连接起来,这就是草堂的一系列主要建筑了。
穿过花径,走到工部祠去。
这是草堂几组厅堂的最后一座。
小小的殿宇,前面的院子里散布着几株用石坛围起的大树。
洁净无尘。
这时候,云影微破,秋天金黄色的太阳洒了下来,穿过翠柏的枝叶,留下了满庭稀疏的日影。
2019年高考语文题型整合练(12)(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
2019年高考(人教版)语文题型整合练(12)李仕才一、古诗词欣赏阅读下而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樊侍御使丹阳便觐卧病穷巷晚, 忽惊斃马来。
知君京口去, 借问几吋回。
驿舫江风引, 乡书海雁催。
慈亲应倍喜, 爱子在霜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本诗属于觐省诗,是古代官员被朝廷批准冋家探望家人的诗歌,本诗中“便觐”是指樊侍御史奉朝廷的命令前往丹阳期间冋家乡省亲。
B•“知君京口去,借问几吋回” 一・句表现了亲人们对樊侍御史的思念,一知道他的去处,就在打听什么时候回来。
C. “卧病穷巷晚,忽惊驰马来” 一句中的“驰马” 一词采用了彖征的手法,彖征“侍御史” 的官职。
D•“霜台”即“御史台S正与诗题暗相呼应。
不称“御史台”而称“霜台”则体现了诗歌语言的含蓄性与多样化的特点。
E•“慈亲应倍喜,爱子在霜台”一句写出了樊侍御史的家人刈儿子在仕途上大有作为的无比高兴之情。
2•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颈联的妙处。
答:【参考答案】1. BC [B项诗中并非亲人询问,而是诗人。
C项“斃马” 一词应该是借代的手法。
]2.⑴颈联采用拟人的手法,说“江风”牵引着“驿舫”前行,“海雁”催促着诗人早寄家书,使“江风…海雁”人格化,颇有情味;(2)又使用了借物抒怀(或借景抒情)的手法,借高大华美的“驿舫”、浩荡怡人的“江风”以及殷勤传书的“海雁”抒情达意,含蓄委婉而又形彖生动;(3)表现了诗人希望友人一帆风顺早日抵达的美好祝愿,也隐约传达出对友人奉命出使、衣锦还乡、显亲扬名的羡慕Z情。
【作者:岑参】简介岑参(约715-770),荆州江陵(今属湖北)人,郡望南阳。
曾祖文本.伯祖长倩、伯父羲,皆以文辞致位宰相。
父植,仕至晋州刺史。
参少孤,从兄读书,能自砥砺。
天宝三载,进士及第,释褐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
八载,以右威卫录事参军入参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常书记。
十载,回长安,与杜甫、高适、储光羲、薛据游,同登慈恩寺塔,有诗唱和。
2019年兰州市高三高考语文冲刺考卷附答案解析
兰州市2019届高三冲刺考语文试题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先秦两汉时期,就诗礼文化中的诗教与礼制的互动关系而言,两者或离或合,大略经历了五次历史性演变。
先周时期,诗教与礼制天然遇合,生成诗礼文化的初级国家形态。
诗教争礼制最初经历了从自然状态,过渡到舜以来初级国家形态的漫长历程。
当原始部落社会迈进初级国家的门槛时,朴素自然的民间礼俗一变而为初级国家形态的礼制。
于是,礼制建设向诗教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命汝典乐,教胄子……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尚书·舜典》)这是帝舜发出的对子弟开展诗教的命辞。
从此,诗教与礼制相结合,共同启动了诗礼文化建构的历程。
西周时代,诗教与礼制水乳交融,生成诗礼文化的高级国家形态。
西周初创,即十分重视诗礼文化建设。
在周太师整理规范前代已有诗作的基础上,以周公旦、成王诵为代表的诗人群体创制了大量新诗,以施于王室与公室典礼。
其中,以“五礼”为核心的礼仪制度规范,重在明等级;以“六艺”为核心的贵族教育内容,重在调人情。
于是,诗教与礼制二者相互倚重,相与为用,紧密结合,达到了水乳交融的境地。
春秋时期,诗教与礼制渐次分离,制度之教演变为文化之教。
平王东迁,王室渐次衰微,原本以和合礼制为主要任务的诗教,逐渐从礼制系统中淡出。
转而演变为儒、墨、名家的道德修身和言辞进身手段。
此时开始盛行的歌《诗》、引《诗》以“言志”的文化活动,显示出诗教脱离典礼轨道的倾向。
此时的《诗》已不再仅仅是一种艺术化的礼制,而是独立的大学文本了。
诗教因西周传统礼制的变革崩坠而趋向没落,诗教对建构诗礼文化的影响力自然就减弱了。
战国时期,诗教与礼制相互乖离,《诗》成为少数经师传习的文学文本。
当时,七雄争霸,礼崩乐坏,就连儒家在传播《诗》上也有心无力,其他学派如纵横家引述《诗》句完全是出于论辩术的需要,法家则危言耸听地说如果用诗、书、礼、乐治国,“敌至面削,不至必贫”(《商君书·去强》)。
2019年高考语文题型整合练10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年高考(人教版)语文题型整合练(10)李仕才一、古诗词欣赏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应天长韦庄绿槐阴里黄莺语,深院无人春昼午。
画帘垂,金凤舞,寂寞绣屏香一炷。
碧天云,无定处,空有梦魂来去。
夜夜绿窗风雨,断肠君信否?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前两句运用动静结合描写,以“黄莺语”反衬出春昼午后沉寂一片。
B.庭院沉寂,闺室也悠然。
精妙的画帘低垂,微风吹来,凤凰迎风起舞。
C.在这深闺之中,女主人公慵懒而寂寞,环境的幽寂更加衬托出人的孤独。
D.“空”在诗歌中含义独特,如王维的“空山新雨后”,此词中“空”的含义正与王诗相同。
E.“君信否”即“君知否”,此句反问,描写出独居孤处的女主人公极端地苦闷。
2.请结合下片中的句子分析作者是如何描写女子的相思之情的。
答:【参考答案】1.BD [B项“凤凰迎风起舞”错,此句指画帘上绘的金凤凰,经风吹动,宛如起舞。
D项“此词中‘空’的含义正与王诗相同”错,王诗中的“空”指安静,此词中的“空”指只有。
]2.下片以夜色表达女子的相思之情。
“碧天云”既是所见的夜色,又暗指她所思念的漂泊在外的人。
“夜夜”句用风雨摇窗、深夜梦醒的典型环境,表达了她对远人的深沉眷恋。
末句是哀切的呼唤。
独居孤处的女主人公在极端的苦闷中无法可想,只能对着远方如此倾诉。
这样,她对远人的深厚情意以及思而不见的抑郁心情,就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二、文言文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顾成,字景韶。
祖父操舟江淮间,居江都,为诸大贾纪纲。
诸顾率负气好事,号“拳棒顾”。
成于诸顾中尤健武,每为人持不平,遇强项必挫辱之乃已。
建文初,为右都督从长兴侯耿炳文北伐,败真定,被执。
燕王解其缚,命辅世子居守北平。
燕僧道衍不习兵,成与议多不合,世子卒任成计,却南军。
燕王即位,封镇远侯,镇贵州如故。
(选自《明史·顾成传》)(1)成于诸顾中尤健武,每为人持不平,遇强项必挫辱之乃已。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燕僧道衍不习兵,成与议多不合,世子卒任成计,却南军。
四川省成都市2019年高中统一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Word解析版)
2021年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A卷(共100分)第|一卷(选择题,共24分)一、根底知识(每题3分,共12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惦.记(diàn)翌.日(yì)哄.堂大笑(hōng)B.蓦.然(mò)山涧.(jiàn)自出心裁.(cái)诲.(huì)栈.桥(zhàn)不折不挠.(náo)氛.(fěn)热忱.(zhěn)强.词夺理(qiǎng)A.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犹如卷起的涛涛白浪的大胡子 .B.这里除了光荣,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C.大致说来,苏州园林里的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俭朴而别具匠心 .D.一个人,如果对自己亲人的习惯和愿望总是莫不关心,那就不能说他是个有教养的人 .A.当代劳动者奋斗在各自领域中,用精益求精的职业品质,彰显着 "工匠精神〞 .B.漫画往往用让人忍俊不禁的画面暗寓犀利的挖苦,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C.峨眉山的猴子,或相依相偎,或交头接耳,或追逐嬉戏,情态各异,栩栩如生 .D.林清玄在浪漫至|真的文字中融入超然的禅趣,创作出的文化散文耐人寻味 .A.通过阅读刘慈欣的作品,使我们看到恢弘的科幻世|界,感受到诗意的英雄主义情怀 .B.成都市申办2025年世运会,无疑不是成都积极创立世|界赛事名城的重要举措之一 .C.为了后代能遥望星空荡舟碧波,我们应该坚持绿色生活理念,增强低碳生活方式 . "研学旅行〞工程,在丰富学生见闻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文言文阅读(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三个文段,完成5~8题 .甲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那么是无信;对子骂父,那么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乙康肃问曰: "单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 "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 "尔安敢轻吾射!〞翁曰: "以我的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共口,徐以构的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丙秦|王谓唐雎曰: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 "否,非假设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5.以下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顾.顾:照顾精.乎精:精湛遣.之遣:打发错.意也错:同 "措〞,安放介冑之.士不拜醒能述以.文博学而.笃志年且.九十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A.即使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轻易(容许),哪里能直接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呢?B.即使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哪里只是用五百里的土地(就交换)呢?C.虽然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轻易(容许),哪里只是用五百里的土地(就交换)呢?D.虽然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哪里能直接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呢A.三组对话皆聚焦冲突 .三组选文中的人物对话,分别围绕 "谁未守信〞 "本领是否值得炫耀〞 "要不要服从秦国要求〞进行、B.三组对话均展现应答智慧 .甲文元方有理有据,睿智回应;乙文卖油翁现身说法,类比说理;丙文唐雎据理反诘,沉稳应对 .C.三组选文皆用比照 .甲文客人冲动无礼比照元方有礼有节,乙文康肃神闲气定比照卖油翁骄傲自信,丙文唐雎不卑不亢比照秦|王盛气凌人 .D.三组选文语言简练 .甲文仅 "引〞字就写出友人惭愧示好,乙文只用 "安敢〞就显出康肃居高临下,丙文以一 "否〞字就表现出唐雎态度鲜明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6分)(1)补写出以下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2分)①___________ ,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②山气日夕佳,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其五)?)③为篱下黄花开遍,___________ .(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2)请在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和逢入京使?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 .(4分)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0~12题 .中国古人爱 "海淘〞①大米、宝塔、中医……不少我们熟悉的 "中国造〞,估计许多人都不知道,其实都藏着外来基因,来自 "海淘〞 .②我们熟悉的小麦、牛、羊、马都源自西亚和中亚,被引进至|少5000年 .石榴原名叫 "安石国的榴〞,标明其伊朗基因 .汉代,中国陆续引入首|蓿、葡萄、芝麻、胡瓜等物种 .菠菜和榨菜那么是唐太宗时候从尼泊尔引入的 .③如果没有外国美食,我们的饭桌会单调许多;如果不曾引种外国植物,中国也养活不了数量庞大的人口 .1593年,福建人陈振龙从菲律宾将番薯藤带回中国 .几十年后,番薯成了中国又一种主粮 .同为晩明时期,中国从菲律宾引进了多种源自美洲的作物,比方玉米、花生、南瓜等,使得中国人口翻番 .④金庸在以宋朝为背景创作的小说?天龙八部??射雕荚雄传?神雕侠侣?中屡次写到人物食用花生、玉米的细节,出现知识性错误 .可见,许多人对这些物种何时传入中国,知之不详 .⑤除了这些让我们先辈受益的外来物种,还有许多物种或物品属于 "出口〞转 "内销〞 .⑥水稻原产中国,但北宋从越南引进了耐旱的占城稻 .1011年,宋真宗在宫里种植,并推广到全国 .这种穗子长、不挑地的越南水稻很快成为中国的主粮,使宋朝出现了人口顶峰和商业繁荣 .⑦造纸术是我们引以为豪的创造,但唐朝中期进贡来的日本纸有蚕茧的光泽,国人未见唐宋时高丽纸为贡品,时称 "发墨可爱,此中国所无,亦奇品也〞 .另外,日本的泥金画漆,还有贝壳嵌漆器,也令漆器祖源的中国人爱不释手 .⑨元初,忽必烈征召了许多尼泊尔建筑工匠 .其中,阿尼哥技艺精湛,1273年被任命为匠人总管,首|都的寺观(如北京的白塔寺)多出其手 .同受忽必烈重用的,还有阿拉伯人也黑迭儿父子,他们建造了元大都的城墙 .忽必烈还命阿拉伯人管星象和医疗,皇家医院全用阿拉伯医生 .明初,朱棣从交趾网络人才16000名,建筑师阮安是最|有名的一位 .紫禁城的前三殿后三殿,就是阮安主持监造的,北京的明代内城墙也是他的手笔 .⑩茫茫人海里,没有人是孤岛 .世|界上,也没有哪一种文明可以孤立地存在 .与亚洲邻国的各种交流,是中国古代文明强大的根底 .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交流将会更加多元和深入 . "海淘〞的对象有哪些?请联系全文,概括作答 .(3分)11.参照第五段,在第八段画线处填上一句恰当的话 .(不超过20字)(3分)12.就全文内容安排来看,文章哪段可以删除?请作出判断并联系全文简要分析 .(4分 )五、作文(60分)从……到……〞是生活中常用的短语,它所表达的或许是时间的推移,或许是地点的转换,或许是不同事物的关联……请将 "从______到______〞补充完整,并将其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60分)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B卷(共50分)一、诗歌鉴赏(共4分)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2题 .夜杜耒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便不同"寒夜无寒〞,请简述这样评价的理由 .(2分)2.诗中口口处,填入哪一个选项更符合诗意?请作出判断并简要分析 .(2分)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万里桥记(宋)刘光祖自秦置守,李冰通二渠,为蜀万世利 .今万里桥之水,盖秦渠也 .其后诸葛孔明用蜀,以公信仁义怀而服之,法度修明,礼乐几于可复 .古今相传,孔明于此送吴使张温,曰: "此水下至|扬州万里 .〞后因以名 .或那么曰,费祎聘①吴,孔明送之至|此,曰: "万里之道,从此始也 .〞孔明没又千载,桥之遗迹亦粗具,非有所甚壮丽伟观也 .以千载之间,人事更几兴废,而桥独以孔明故,传之亡穷 .其说虽殊,名桥之义那么一 .厥今天下,兼有吴蜀 .朝廷命帅,其远万里 .其于此桥,孰不怀古以图今,追孔明之道德勋庸②而思仿佛③其行事?侍御赵公之镇蜀也,始至|,谒古相祠,即命葺之 .每曰: "诸葛公,三代遗才也 .用法而人不怨,任政而主不疑,非天下之至|公,其孰能与于此?〞今其遗迹所存尚多,而万里桥者乃通吴之故事 .前帅沈公常修广之,犹陋,弗称,且易坏,久将莫支 .那么命酾④水,为五道,梁板悉易以木而屋之 .风烟渺然,岸木秀而川景丽 .公与客登此,盖未尝不徘徊而四顾也 .兹桥也,过而弗能玩,玩而弗能思者,众矣 .如公所怀,风景抑末⑤耳 .公命光祖为之记,记其大者而遗其细 .假设曰桥美名,公又与之为美观,非知公者 .知公莫如光祖 .(选自?全蜀艺文志?卷三十三,有删改)【注】①聘:访 .②勋庸:功绩 .③仿佛:相仿 .④酾;疏导 .⑤末:非根本的 .3.以下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填出代表该选项的字母)(2分 )没.又千载象没:去世殊.殊:奇特C孰不怀古以图.今图:谋划遗.其细遗:舍弃4.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6分)(1)人事更几兴废,而桥独以孔明故,传之亡穷 .(3分)(2)兹桥也,过而弗能玩,玩而弗能思者,众矣 .(3分)5.本文题为 "万里桥记〞,为何多处提到诸葛亮?请联系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4分)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共22分)(一)名著阅读(4分)6.在表达中插入诗词,是?西游记?行文的一个特点 .下面是从?西游记?中摘录的有关孙悟空的诗句,请概括出相应的故事情节 .(2分)(1)渴饮嫆铜捱岁月,饥餐铁弹度时光 .天灾苦困遭磨折,人事凄凉喜命长 .(1分)(2)棒架威风长,枪来野性狂 .一个是混元真大圣,一个是正果善财郎 .(1分)7.下面是?红星照耀中国?中有关三位红军领袖的评价,哪一项匹配不当?请结合阅读体验,作出判断并写出正确的评价对象 .(2分)- -他是坚忍不拔精神的化身,是新旧历史间的桥梁 .- -他的自傲和热烈,虽不免有点朴野之感,可是他是十分的诚恳 .- -他是一个活泼的、喜欢发笑的人,是一个大的滑稽家 .(二)现代文阅读(18分)巴山夜雨钱歌川①我对雨虽不特别爱好,也不怎样嫌恶 .如果头戴帽子在不大不小的雨中行走,我并不觉得难过,毋宁有一种超然的心情 .②你只要不以打湿衣帽为意,便可悠然不迫而有余情去欣赏那织女机中的雨丝 .真的,那就和春蚕刚吐出来的丝一样光亮、细长,而且整齐地排列着,似乎要把天空和大地缝织起来 . 那时你就像一把梭子,从那些雨丝中穿过 .③雨不仅可看,而且可听 .听雨最|好是在夜里,没有市声混杂,你可以清晰地辨出什么是芭蕉上的雨声,什么是残荷上的雨声 .池中之雨清彻,瓦上之雨沉重 .倾盆大雨如怒号,霏霏细雨如呜咽,一个是英雄气短,一个是儿女情长 .④夜雨中又以巴山夜雨最|出色 .唐代诗人大半都有写巴山夜雨的诗句,尤以李商隐的一绝|最|为脍炙人口 .他那一首|诗,使得巴山夜雨更多了一重意义,令人联想到高贵的友情 .于是乎雨又可话了 .⑤说来奇怪,四川的雨,大都是夜里降落,天明又止 .我初到四川,住在城中,房子是瓦盖的,夜来雨洒庭前树,仿佛伴我夜读 .深夜人倦拋书睡去,梦中还在低吟 "蜀星阴见少,江雨夜闻多〞之句 .早晨出门,路面已千,夜雨化成朝云横在山腰,遮断树身,构成绝|好图画 .你想会有人不爱巴山夜雨么?⑥然而妤景不常,城中居不多时,我便被日本的炸弹逐到乡下 .乡下田地多而房屋少,于是我出建筑费,在本地人的地上盖茅屋,约定住两年,就把房子送给地的主人,如果再住下去,我另出房租 .我知道这房子终将属于他人,不愿投资过多,能蔽风雨就不错了 .⑦那茅屋从第|一年就漏,愈漏愈甚 .第二年,愈漏愈不成样子了 .起初是一处漏,后来竟妤几处 .南边漏水,恰在床头,只妤把床北移,雨水跟着追来,最|后追到床铺靠紧北窗,无法再退 .我既不能把床移到墙外,只好以困兽精神,作背水之战 .所有的武器,一把雨伞而已 .我把它撑在床头,像临到危险的鸵鸟,只要把头部遮住不受雨淋之苦便算满足 .⑧巴山多夜雨,室内少睛夭,又熬了一年 .我拱手把屋子送给那地的主人,满望他可以负责来修理 .他果然满口容许,并说要换瓦,以作一劳永逸之计 .我只希望早点开工,从春望到夏,从夏等到秋 .直到秋尽冬来,房主人才叫匠人预备来兴工了 .⑨瓦匠到来,第|一步工作,当然是破坏 .他们爬上屋顶,把茅草全给掀了 .他们容许三天把瓦盖好第二天来钉格子,一片瓦也没有盖,但天气已有雨意 .我提心吊胆过了一夜,满以为早晨瓦匠来,谁知直到下午还是毫无人影 .天色暗淡,云雾翻涌,看去十分险恶,而时候已近黄昏 .原来他们又在别家接了生意,过两天再回头来做 .⑩巴山之雨,与夜俱来 .起初几滴,后来愈下愈大,万箭齐集;跟着竟像黄河决口,满屋泛滥 .我将家中所有草席,全铺在床顶 .睡不多时,忽听枕边有滴水声,伸头去看,床顶已聚水成渠 .我除了把那一渠积水倾倒地下,别无方法 .再也不能安睡,一夜中忙着疏浚,直到天明雨过方停 .⑩张志和?渔歌子?描写渔翁,说 "斜风细雨不须归〞,似乎很可羡慕 .读者读这些诗句时被诗人支配,欣赏那诗中有画,用不着设身处地去为渔翁着想 .其实渔翁冒雨打鱼,在他本身并无诗情,也无画意,毋宁是不得已的苦事 .你要是遇雨而在家安然读书,我相信你对雨不会发生反感 .⑪你对巴山夜雨,一定会觉得怪可爱的 .然而,我可不能和你发生同感了 .8.关于雨有无诗意,作者的看法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巴山夜雨〞,但文章前四段并未直接描写巴山夜雨 .请说明这四段在文中的作用 .(4分)10.第二段中画线的比喻句有哪些妙处?请简要赏析 .(3分)那时你就像一把梭子,从那些雨丝中穿过 .11.文章第十一段,提及哪些读诗的方法?你更赞同哪一种?请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例简要分析 .(5分)四、语言运用(共12分)12.童谣,融入我们的生活,伴随我们的成长 .请根据要求,完成以下题目 .(12分)(1)结合下面思维导图的提示,用四字短语补全空缺处 .(4分)(2)阅读下面有关 "童谣〞的短文,联系全文,将空缺内容补写完整,注意语意连贯 .(4分)①据史料,童谣最|早见于?诗经·魏风? .②如古人还将其称为 "孺子歌〞 "童儿歌〞 "儿童谣〞 "小儿语〞等 ."胖娃儿胖嘟嘟骑马上成都,成都又好要,胖娃儿骑白马……〞一首|首|川西童谣伴着孩子们清脆的童音,在深深的巷子里,③,在幽幽的小院中久久回荡 .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就这么说着,唱着,长大成人,走出了巷子,走出了田野,走出了院子 .然而,童谣却④(3)下面是一首|名为 "四季花儿歌〞的童谣,请在空缺处写出恰当的句子 .(4分)三月里,桃花红,桃园结义当英雄 .①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八月里,桂花香,广寒宫里看吴刚 .②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腊月里,梅花开,喜鹊闹梅好运来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A卷第I卷(选择题 )二、文言文阅读第二卷(非选择题)三、默写9.(1)①静以修身②飞鸟相与还③秋容如拭(2)?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四、现代文阅读10.外国物种, "出口〞转 "内销〞的物种或物品,外来的各种人才11.例如:除了物种和物品,被引进的还有人才 .12.可以删除第四段 .文章就中国古人 "海淘〞的不同对象安排内容,第四段说明许多人对物种引进时间不熟悉,与前后内容不匹配 .五、作文B卷一、诗歌鉴赏"寒夜〞为背景,但重在写寒夜里围炉煮茶的温暖气氛和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2.B .梅花与窗前月构成清雅画面,与煮茶当酒的高雅意趣相符,以梅花的高洁暗赞来客二、文言文阅读人间世事又经历了多少次兴盛衰亡,而这座桥唯独因为孔明的缘故,留存下来,没有尽头(2)这座桥,经过却不能欣赏,欣赏却不能深思的情形(人),很多啊5.①万里桥的得名与诸葛亮有关 .诸葛亮曾在此送别吴、蜀的使臣, "万里〞出自他之口 .②万里桥的修缮与诸葛亮有关 .赵公因仰慕诸葛亮的道德、功绩而修缮此桥,作者借此记表达对赵公的期许 .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一)名著阅读6.(1)被定五行山(2)大(二)现代文阅读8.在作者看来,雨是否有诗意,不能一概而论,要看人的经验和心境 .只有在欣赏文学或现实中悠闲不迫的时候,雨才可能是有诗意的,如初到四川,居住城里,夜雨伴读,充满诗意;当它带来现实生活的阻碍,诗意就不复存在,如居住乡下,夜雨漏屋,饱受雨淋之苦,雨之诗意顿消 .9.①从雨写到夜雨再到巴山夜雨,渐次引出下文关于巴山夜雨的经历和感受;②从看雨听雨到话雨,表现雨的诗意和情趣,与后文中巴山夜雨带来的痛苦经验形成比照 .10.①用梭子在丝中穿过的情形,生动写出了人在雨丝中穿行的情景 .②梭子在丝中轻巧穿行的比喻,贴切地表达出雨中行走的惬意 .③与前面 "织女机〞和以蚕丝喻雨相照应,前后一体 .11.第|一问:①根据诗中的画境,欣赏诗歌的诗情画意;②设身处地进入诗中的世|界,去感受和认识诗所反映的生活现实 .第二问:例如略四、语言运用12.(1)①历史悠久②分布广泛③内容浅显④形式多样(2)例如:①童谣起源于何时②童谣别称很多③在青青的田野上④把那份纯真永远留在了他们心里(3)例如:①六月里,荷花放,花中君子美名扬 .②九月里,菊花黄,东篱采菊登高忙 .。
2019年四川成都石室中学高三语文试题(解析版)
成都石室中学高 2019 届高考适应性考试(二)语文本试卷共 8 页。
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盛唐之音本是一个相当含糊的概念,拿诗来说,李白与杜甫都称盛唐,但两种美完全不同。
拿书来说,张旭和颜真卿俱称盛唐,但也是两种不同的美。
这两种“盛唐”在美学上具有大不相同的意义和价值。
如果说,以李白、张旭等人为代表的“盛唐”,是对旧的传统规范和美学标准的冲决和突破,其艺术特征是内容溢出形式,不受形式的束缚拘限,是一种还没有确定形式、无可仿效的天才抒发。
那么,以杜甫、颜真卿等人为代表的“盛唐”,则恰恰是对新的社会规范、美学标准的确定和建立,其艺术特征是讲求形式,要求形式与内容的严格结合和统一,以树立可供学习和仿效的格式和范本。
如果说,前者更突出反映新兴世俗地主知识分子的“破旧”、“冲决形式”,那么,后者突出的则是他们的“立新”、“建立形式”。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五百年。
”杜诗、颜字,加上韩愈的文章,却不止领了数百年的风骚,它们几乎为千年的后期封建社会奠定了标准,树立了楷模,形成为正统。
这如同魏晋时期曹植的诗、二王的字以及由汉赋变来的骈文,成为前期封建社会的楷模典范,作为正统,一直影响到晚唐北宋一样。
曹、王、骈体、人物画与杜诗、颜字、古文、山水画是中国封建社会在文艺领域内的两种显然有异的审美风尚、艺术趣味和正统规范。
这些实际产生在盛中唐之交的艺术典范的一个共同特征是,把盛唐那种雄豪壮伟的气势情绪纳入规范,即严格地收纳凝炼在一定形式、规格、律令中。
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2019年考前训练卷(三)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2019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考前训练卷(三)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9分)1.(3分)C(A项,“这使经学学科成为人文学科的附庸”错,经学一分为三成为人文学科,经学作为学科已经不存在了,而不是成为附庸。
原文第一段为:学科的消亡使经学失去了载体,经学被分割为文史哲三个学科,成为所谓“人文学科”的一部分。
尽管可以从文史哲角度研究经学,但主要是一种外在的研究,经学的自主性丧失了。
B项,因果不成立,原文第二段是“似乎中国传统经学不足以济时之难”。
D项,“可惜后来逐渐被礼俗取代”错,根据原文第五段,被取代的是“礼的精神原则”而不是“礼学”。
)2.(3分)B(“目的是为晚清经学研究的衰落提供强有力的证据”错,其目的是为了证明“似乎中国传统经学不足以济时之难”。
)3.(3分)D(“当前还没有系统通贯的经学史,无法对以往经学的各种形态深入清理”错,条件与结果颠倒。
最后一段为“经学应该守先待后,接上固有学术,对以往经学的各种形态进行深入清理,努力推进以经学自身为进路的学术史研究。
”)(二)(12分)4.(3分)C(“优化国家人才配置,促进大、中、小城市更加平衡地发展”是“人才争夺”在宏观上的积极作用,而非本轮“人才争夺大战”的起因。
综合材料看,“人才争夺大战”的起因既包括国家正“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和创新创业,人才就是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核心资源”,也包括“大城市年轻劳动人口普遍不足”等。
)5.(3分)B(“只要……就”逻辑关系错误,过于绝对化。
)6.(6分)第一问:材料一侧重报道多城抢夺人才的新政策;材料二侧重解读关于留住人才举措的关键;材料三侧重报道各方(用人单位、学者和求职者)在本轮人才争夺中的认识。
第二问:三家媒体定位和出发点不同。
“人民网”的报道欲彰显中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和创新创业的发展活力;“新华网”的报道则欲强调对热点现象后的冷思考;《参考消息》则欲从外国旁观者的视角对“抢人”现象做出报道与思考。
广州市2019年5月高考语文考前模拟训练卷二及答案解析
广州市2019年5月高考语文考前模拟训练卷二2019.05.【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神话是作为文化基因而存在的。
比如构成我们国名的两个汉字,“中”和“国”,均出于神话想象,华夏先民把大地想象成四方形,四边之外有海环绕(所谓“四海五洲”),而自认为是大地上的中央之国(九州或神州)。
这是典型的神话宇宙观的表现。
从这个意义上讲,神话遗产,是我们进入中国传统本源的有效门径。
我们可用大传统与小传统的视角来审视神话系统。
汉字编码的书写文化传统,即甲骨文、金文以及后来的这一套文字叙事,是小传统;而先于和外于文字记录的传统,即前文字时代的文化传统和与书写传统并行的口传文化传统,可以称为大传统,比如考古学上随处可见的崇拜玉、巨石、金属(青铜、黄金等)的文化等。
大传统铸塑而成的文化基因和模式,成为小传统发生的母胎,对小传统必然形成巨大和深远的影响。
在大传统的文化整合研究中,我们必须关注文化中最具有“文本”意义的方面,即先于文字而存在的象征符号体系。
这是一种非文字符号体系,比如,在金属冶炼技术所支持的青铜时代到来以前,中国本土呈现的最有力的特有符号是玉礼器系统。
玉器盛行上下约3000年,几乎覆盖中国版图的大部分地区。
是什么样的动力因素,能够持久不断地支持这样一种极长时间的、广大距离空间的文化传播运行呢?“神话观念决定论”的提出,为此找到了理论解说。
先民认为玉代表天,代表神,代表永生不死。
玉的神话化可以说是华夏文明特有的文化基因。
“神话中国”指按照“天人合一”的神话式感知方式与思维方式建构起来的数千年的文化传统。
从初民的神话想象,到先秦的文化典籍,从老子孔子开启的儒道思想,到屈原曹雪芹的再造神话与原型叙事,一直到今天人们还怀念圣人贤君明主、民间崇尚的巫神怪傩等,其中所隐含的思维潜意识,以及礼仪性行为密码,都是“神话中国”的对象。
2019高考语文 题型整合练(6)新人教版
2019高考语文题型整合练(6)李仕才一、古诗词欣赏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奉陪郑驸马韦曲①杜甫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
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②春。
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
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注①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
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果。
②禁:消受。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两处“无赖”都传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B.三、四句意谓韦曲的满眼春色,让自感老去的作者也觉得应尽情饮酒。
C.五、六句通过“石角钩衣”、“藤梢刺眼”的细节极力状写韦曲的夏日景色。
D.此诗运用了“反言”,如“恼煞人”,实际是对“爱煞人”的反说,有曲折之妙。
E.诗家常借“韦曲”寓兴亡盛衰之感,本诗也通过眼前景物的描绘而抒物是人非之感。
2.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
”结合这一注解,说说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参考答案】1.CE [C项“夏日景色”错,本诗所写明显是春日景色。
E项兴亡盛衰之感往往是通过描绘眼前的物是人非而起,“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只是进行单纯的景物描写,春天韦曲的花盛开,在微风的吹拂下像小孩子那样活泼可爱,让人流连忘返,春花把家家户户装点得姹紫嫣红,实在惹人喜爱,作者因韦曲春景而动归隐之怀。
]2.最后两句诗的意思是“不知自己何时才能占据一丛竹林,头戴小乌巾,过着像刘岩一样的隐士生活”。
运用典故,通过对韦曲春色的描写,表达出作者的喜爱之情,因此产生对归隐山林的隐士生活的向往,曲折含蓄地表达出求仕未果的复杂心情。
二、文言文用“/”给下面文言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公问于众仲曰:“卫州吁其成乎?”对曰:“臣闻以德和民,不闻以乱。
以乱犹治丝而棼之也。
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夫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也。
夫州吁弑其君而虐用其民,于是乎不务令德,而欲以乱成,必不免矣。
”(节选自《左传·隐公四年》) 答案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夫兵犹火也/弗戢/将自焚也参考译文鲁隐公向众仲询问说:“卫国的州吁能成功吗?”众仲回答说:“我只听说用德行安定百姓,没有听说用祸乱的。
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冲刺模拟卷四及答案解析
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冲刺模拟卷四(考时150分钟;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2018·广东梅州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管子·牧民》曰:“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张则君令行。
”其中,“四维”指的是礼、义、廉、耻。
“四维”是国家运行的重要支柱,礼绝则国倾,义绝则国危,廉绝则国覆,耻绝则国灭。
国家顺应礼制法度才能使父母兄弟妻子各得其所,才能使社会关系稳固。
抛弃礼,社会发展将失去平衡。
近些年来,社交礼仪、家礼、开笔礼、婚礼等越来越受重视,尤其是婚礼,中西合璧,花样繁多。
然而,遗憾的是我国并没有一部现行的官修礼仪文本如《汉仪》《大唐开元礼》般让人们参考或效仿,以至于很多礼仪活动失去了原有的含义,甚至成了娱乐、哗众取宠的噱头。
婚礼,是人生中最重要的礼仪。
《礼记》将之视为“礼之本”。
古代国君在迎娶夫人的求婚辞中写道:“请君之玉女,与寡人共有敝邑,事宗庙社稷。
”除传宗接代以外,婚礼更多表达的是夫妇一体、相扶相携、尊卑等同的含义。
婚礼仪式中“御布对席”“合卺而饮”“共牢而食”传递的就是这个意思。
另外,古代婚礼中还有“拜见公婆”这一礼节,即新娘要在婚后的第二天向公公婆婆见礼,以表达对长辈的尊重。
由此可见,婚礼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形式,而是一场正视夫妻关系的启蒙教育。
然而,在现代社会,如此神圣庄严的时刻竟被一些人视为儿戏,甚至演绎为一场闹剧。
尤其表现在那些荒唐而野蛮的闹婚陋习方面,闹公婆,闹新郎,闹新娘,手段粗俗卑劣,甚至威胁到当事人生命安全。
礼仪等同于文明。
中国庞大的礼仪系统是人类社会由野蛮迈向文明的一块历史丰碑。
每一种礼仪都暗含着对道德的敬畏,对生命的敬畏。
周代时始制定礼制,这一时期制定了天子之礼、诸侯之礼、卿相之礼,到后来才延伸出士人之礼。
从孔子以仁释礼开始,经过汉、唐、宋、明、清等多个朝代,政府和官员几番做出“礼下庶人”的尝试,专门制定了“庶人之礼”供民间通用,但均未得到普及。
(压轴卷)高考语文最后冲刺试卷(word版,有答案)
绝密★启封前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压轴卷语文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题。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鸡文化”占有重要地位,对古人生活的影响很直接。
鸡为什么叫“鸡”?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禽部》“鸡”条引南唐人徐核的话称:“鸡者稽也,能稽时也。
”鸡守时且鸣叫准时,鸡鸣了天就快亮了,由此,古人送给鸡不少美称:夜烛、司晨鸟、知时畜、长鸣都尉等。
鸡能啼晨,古人称之为“司晨”。
鸡这一习性,对农耕时代的古人具有重要意义。
《诗经》中有这样的句子“女曰鸡鸣……”:妻子说鸡打鸣了,赶紧起来千活吧。
可见,先秦时人们已开始利用鸡鸣来安排作息了。
国君也以“鸡鸣”为时间节点安排作息。
《诗经》中的《鸡鸣》就有贤妃提醒国君早朝:“鸡既鸣矣,朝既盈矣。
”周朝还专设“鸡人”掌管供办鸡牲和报时,后来宫廷中负责打更报时的人被称为“鸡人”。
但古人认为母鸡打鸣是不祥之兆,会有“鸡祸”。
在古代,女人干政或主政,常被称作“扎鸡司晨”。
《汉书·五行志》引《易传》的话:“妇人专政,国不静;札鸡雄鸣,主不荣。
”古人还以鸡鸣励志,现在不少人书房里都喜欢挂“闻鸡起舞”字画。
《晋书·祖巡传》记载,祖邀和刘砚“共被同寝”,夜半听到鸡叫声,对刘跳说:“此非恶声也。
”便踢他起来一起舞剑健身。
鸡在古人眼里还能辟邪。
《山海经·中山经》中就多次提及:“用一雄鸡,攘而勿杀”,“毛用一白鸡,祈而不粉”。
古人认为,鸡是一种“阳鸟”,主管日出。
唐《艺文类聚·鸟部》“鸡”条的说法更清楚:“鸡为积阳,南方之象,火阳精物。
”鸡鸣带来光明,而鬼怪最不敢见光明,自然便怕鸡。
还有一种说法,民间把鸡当辟邪物可能与中华人文始祖虞舜有关。
东晋王嘉《拾遗记》记载,尧在位七十年,有国献重明之乌,双睛在目。
这里的“重明之鸟”就是一种鸡,隐指尧的接班人舜。
重明之鸟“能搏逐猛兽虎狼,使妖灾群恶不能为害”,民间过年时都期盼这种鸟能飞到自家门口,等不到它,“或刻木,或铸金,为此鸟之状,置于门户之间”。
广州市2019年5月高考语文考前模拟训练卷四及答案解析
广州市2019年5月高考语文考前模拟训练卷四2019.05.【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城市美丽起来,不仅需要建筑师、规划者、开发者进一步提升美学境界,更需要反思以前建立在西方古典宇宙观基础上的城市美学误区,立足中国本土,发扬中华美学精神,在城市美学理论上有所研究、有所建树、有所运用。
西方古典宇宙观认为,事物由物质构成,物质由原子构成。
受此影响,中国某些城市建筑仅仅是基本元素(点线面体)及其简单形式的运用,没有考虑不同的地域文化因素。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不同地域有不同风气、不同民俗,进而当有不同建筑。
气可感而不可实体化,不能把气仅仅作为一种原理或一种物质去把握,需要全身心去体悟。
西方建筑学以标准化方式呈现形式美,而中国传统建筑学强调放眼天地的同时细察地域,服从地域特点,因地制宜。
西方方法论强调实体。
在建筑上,一方面关注点线面体的形式法则,另一方面关注气温、雨量、温度等量化指标。
后者虽然与地域特点有关,但基本不影响建筑的形式法则,人们倾向于通过暖气、空调等器具去平衡,无需在建筑外观上予以体现。
而对中国人来说,阴阳五行不但与空间(东南中西北)、时间(春夏秋冬)相关,还与色(青赤黄白黑)、声(宫商角徵羽)、味(酸苦甘辛咸)等方面相联系。
在中国传统建筑理论中,突出地域特点与突出宇宙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一个地域的建筑,往往通过其石木砖土材料的就地选取、居室空间的分割与组合、顶墙门窗的色彩运用,重点突出“地域—族群—文化”的特点。
人们看见此地的建筑,就能直接获得与众不同的文化感知。
西方建筑设计更侧重和依赖建筑师的案头工作,容易把建筑与环境,特别是与周遭天地完全分离开来设计,往往忽略一栋或一组建筑与更远的环境乃至天地之间气化运行的关联。
这些建筑更注重单体自身的完美,忽视建筑与天地之间的关系。
而中国古代建筑设计,先要看地理形势,如地脉、山水的方向等,对建筑做出自然整体和人文整体的把握,体现与社会和谐相连的文化规制,最后才考虑具体的形式美。
普通高等学校2019年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临考冲刺卷(八)含解析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临考冲刺卷(八)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
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鹊踏枝》)①“谁道闲情抛掷久”——你要看他的转折。
“闲情”意为忧来无方,“我”并不愿意有这样的闲情。
所以,“我”曾经挣扎着要把这闲情抛掷。
这是第一层意思。
而且“我”曾经努力了很久,是抛掷久,这是又一层意思。
你再看他开头两个字——“谁道”——谁说“我”真的就抛掷了?是想要抛掷而没有成功,这是第三层意思。
冯煦《阳春集序》评冯延巳说:“郁抑怆怳。
”香港学者饶宗颐说:“余诵正中词,觉有一股莽莽苍苍之气。
《鹊踏枝》数首尤极沉郁顿挫。
”就是说他的感情是转了一个圈子然后才说出来的。
②他说:“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 “我”以为“我”的闲情抛弃了,可是当春天回来的时候,“我”就发现那一份惆怅还依旧。
“谁道闲情抛掷久” “每到” “依旧”,都是笔法的盘郁。
他所写的闲情和惆怅,都不是具体的感情事件。
惆怅者,是仿佛有所追求,又仿佛有所失落,是一种精神上没有依傍的落空的感受。
③冯延巳的词是最有悲剧精神的,他有一种在痛苦面前执着且不放弃的精神。
他说“日日花前”是“常病酒”。
为什么呢?因为有花的日子不多,今天能够有花在你眼前,你尽管已经病酒,已经沉醉了,你也不要推辞。
全国新资料卷2018-2019年9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现代文阅读专项
全国新资料卷2018-2019年9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现代文阅读专项〔2018年全国新课标卷〕【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马裤先生老舍火车在北平东站还没开,同屋那位睡上铺的穿马裤,戴平光眼镜,青缎子洋服上身,胸袋插着小楷羊毫,足蹬青绒快靴的先生发了问:“你也是从北平上车?”很和气的。
火车还没动呢,不从北平上车,由哪儿呢?我只好反攻了:“你从哪儿上车?”他没言语。
看了看铺位,用尽全身的力气喊了声:“茶房!”茶房跑来了。
“拿毯子!”马裤先生喊。
“请少待一会儿,先生。
”茶房很和气地说。
马裤先生用食指挖了鼻孔一下,别无动作。
荼房刚走开两步。
“茶房!”这次连火车好似都震得直动。
茶房像旋风似的转过身来。
“拿枕头!”“先生,您等我忙过这会儿去,毯子和枕头就一齐全到。
”茶房说得很快,可依然是很和气。
茶房看马裤先生没任何表示,刚转过身去要走,这次火车确是哗啦了半天,“茶房!”茶房差点吓了个跟头,赶紧转回身来。
“拿茶!”“先生请略微等一等,一开车茶水就来。
”马裤先生没任何的表示。
茶房故意地笑了笑,然后搭讪着慢慢地转身,腿刚预备好要走,背后打了个霹雳,“茶房!”茶房不是假装没听见,便是耳朵已经震聋,竞自快步走开。
“茶房!茶房!茶房!”马裤先生连喊,一声比一声高。
站台上送客的跑过一群来,以为车上失了火,要不然便是出了人命。
茶房始终没回头。
马裤先生又挖了鼻孔一下,坐在我床上。
“你坐二等?”这是问我呢。
我又毛了,我确是买的二等,难道上错了车?“你呢?”我问。
“二等。
快开车了吧?荼房!”他站起来,数他的行李,一共八件,全堆在另一卧铺上。
数了两次,又说了话,“你的行李呢?”“我没有行李。
”“呕?!”他确是吓了一跳,好像坐车不带行李是大逆不道似的。
“早知道,我那四只皮箱也可以不打行李票了!”茶房从门前走过。
“茶房!拿手巾把!”“等等。
”茶房似乎下了抵抗的决心。
马裤先生把领带解开,摘下领子来,分别挂在铁钩上:所有的钩子都被占了,他的帽子,大衣,已占了两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浣花草堂
黄裳
1浣花草堂到四川来以前,在行箧里放进了几册旧书,其中清初朱鹤龄的《杜诗辑注》是部头最大的。
虽然觉得有些累赘,可是终于还是放进去了。
半月以来,枕上灯前,有时间就拿来翻翻,真也给旅途平添了无限趣味。
尽管已经是平日熟读了的,可是在蜀道上重读,就会给你带来更为新鲜的感受。
诗人的写景抒情、用字遣词,有时候也只有面对真实的山川风物才体会得出那严肃的创作态度和可贵的才华。
2杜甫在成都住过一段不短的时间,在集子里留下了四五卷诗,约占他全部留下来的作品的六分之一。
人们就从他的诗里追寻他当日居住的草堂的遗址。
从宋代开始,人们就在成都西郊为他建了一座祠堂,这就是“浣花草堂”。
历代经过十次以上大小的修缮,直到今天,更修整得焕然一新,成为游赏的登临胜地。
3走出西郊,经过青羊宫、百花潭,沿着公路走去,二三里后更左折走上一条田间小径,就可以远远望见一丛浓绿,那就是草堂的所在了。
4这里有好大的一座庭院,四面是连绵不断的围墙,远远烧过去,才看得见那山门。
走进去又是照例的几重佛殿,伽蓝,天王,佛像,这些都给迫切想要看到工部祠的人们增添了焦急的心情。
一直走到最后的一层大殿,才在一块石碑上看到,这原来是草堂寺,还不是草堂。
5从大殿里出来,向和尚问了路,才从右面的一道侧门里穿出去,来到真正要拜谒的地方。
从侧门出,迎面就可以看到用青花碎瓷片叠起来的“草堂”两个大字,再转过去,就是一条曲折的、为两堵矮矮的红墙围起来的夹道。
那暗红色的夹墙,碎石的泥径,墙外的翠竹幽篁,幽静极了。
古建筑里经常使用的这种暗红色,不知怎的,自然会产生那样庄严宁静的气韵。
6从夹墙里穿出去,眼前展开了一个新的天地,几十棵参天的翠柏、香楠矗立在绿草如茵的庭院里。
一套四座厅堂,由石径小桥连接起来,这就是草堂的一系列主要建筑了。
7穿过花径,走到工部祠去。
这是草堂几组厅堂的最后一座。
小小的殿宇,前面的院子里散布着几株用石坛围起来的大树。
洁净无尘。
这时候,云影微破,秋天金黄色的太阳洒了下来,穿过翠柏的枝叶,留下了满庭稀疏的日影。
8走进祠里去看,厅内一排三龛,当中塑着杜甫的像。
虽然是一般化的塑像,却也还清疏,没有怎样的仙气,不能不说是难得的了。
旁边两座龛里是陆游和黄庭坚两位宋代诗人的塑像。
好像是怕他独居寂寞,所以才陪了一起在这里排排坐的。
黄、陆都有石刻像,都比泥塑高明得多。
在这间厅堂背后的墙上,还嵌着两块更旧的杜甫石刻画像碑。
9草堂后身是一座小小的土山,一道溪水从草堂的右侧绕了出去。
前面有回廊曲槛,可以凭栏欣赏池里的圆荷。
草堂简朴却不失规模,给人一种清疏而幽峭的感觉,和杜甫当年居处的风格是近似的。
这个新修缮的草堂,和几百年前重修的原样相去不远,在最外面一进过厅墙上有一块石刻旧图,看那里勾勒出来的轮廓,和今天是十分相近的。
像这种地方,不用说,大红大绿的建筑,大屋顶之类的铺陈,都是完全不合适的。
10这里还新修了一个文物陈列室。
在外面的柱子上,看到郭沫若先生所题的一副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11这是一副出色的对联,它概括了诗人伟大成就的主要方面。
人们一直非常喜欢杜甫,说他的作品是“诗史”,在中国文学史上留给他一个最光辉的席位——诗圣。
12坐在水槛上休息。
默默地在心里复诵了一下杜甫的草堂诗,会使你像一个梦游者似的走入四时不同、风光各异的如许境界。
仿佛看到了在晓雾里沾湿了露水的笼竹,呢喃的定巢燕子,冉冉发出幽香的红藻,往还追逐的蝴蝶,相并相亲的白鸥,随风的柳絮,逐水
的桃花,袅袅有如少女腰肢的垂柳,轻得只禁受得起两三个人的野渡,柴门月色,江路梅香……
13老杜是一个多么勤恳的诗人!他从不放过一切刻画现实的机会。
他的诗里有丰富的人民生活的写照,可是也不缺乏自然风物的描写。
因为这一切都出现在祖国的土地上,也都是诗人所挚爱的。
杜甫写出了多么美好的自然景色,多么可爱的和平环境!可有人提到杜甫描写自然的草堂诗,总不免有些惴惴然,仿佛这些诗里的“人民性”总看不大清楚,这恰恰把诗人的伟大处缩小了。
(我游草堂之后的感受)
一九五六年十月十五日,成都
(选自《黄裳散文选集》,有删改)
1.这篇游记为什么从杜诗写起?(4分)
2.理解文中划线句子的含意。
(4分)
(1)虽然是一般化的塑像,却也还清疏,没有怎样的仙气,不能不说是难得的了。
(2分)
(2)默默地在心里复诵了一下杜甫的草堂诗,会使你像一个梦游者似的走入四时不同、风光各异的如许境界。
(2分)
3.文中作者对杜甫有哪些新的认识?请加以概括。
(4分)
4.要全面地认识一个诗人,作者的做法给了我们哪些启示?(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