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体格检查.
髋关节专科查体[内容详细]
![髋关节专科查体[内容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e7315c13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3a.png)
髋关节专科查体[内容详细]髋关节专科查体一、引言髋关节是人体最大的关节之一,具有支持身体重量、保持平衡、进行各种运动等重要功能。
髋关节疾病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很大影响,因此及时进行髋关节专科查体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髋关节专科查体的步骤和常用方法。
二、查体步骤髋关节专科查体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病史询问首先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的症状、疼痛部位、发作时间、活动史、外伤史等信息,以帮助医生初步判断可能的疾病原因,并为后续的查体提供指导。
2.观察检查眼观髋关节外形,检查有无异常肿胀、变形、色素沉着等情况。
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的行走姿势、站立方式等,以发现患者的步态异常或骨盆倾斜等问题。
3.功能检查通过相关的功能检查,可以评估患者的髋关节活动范围、关节稳定性和肌力情况。
常用的功能检查包括:变位试验:检测髋关节的稳定性,以排除股骨头脱位等情况。
活动度检查:包括屈曲、伸展、内外旋等动作,评估关节的活动范围。
肌力检查:通过肌力测试,了解相关肌群的力量情况,以诊断肌肉骨骼相关疾病。
4.触诊检查触诊检查主要通过医生的手部触摸,检查髋关节周围的软组织情况,包括肌肉、韧带、滑囊等。
通过触诊可以判断是否存在肿胀、疼痛、压痛等症状,帮助医生进一步确定髋关节病变的范围和性质。
5.X线检查X线检查是髋关节专科查体中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可以清晰显示髋关节的骨骼结构,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关节骨性病变、骨折、退行性改变等情况。
三、注意事项在进行髋关节专科查体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充分与患者沟通,让患者充分放松,减轻不适感。
2.注意细致观察,尽量发现异常情况。
3.检查过程中,要温柔、轻柔地进行触诊,以免给患者带来过多的疼痛。
4.根据患者的病史和查体结果,可以有针对性地安排其他辅助检查,如磁共振成像(MRI)等。
四、总结髋关节专科查体对于准确诊断和治疗髋关节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病史询问、观察检查、功能检查、触诊检查和X线检查等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髋关节状况,为进一步的治疗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康复与运动】髋关节检查评估 2

特殊检查
90°- 90°直腿抬高试验 该试验主要用于检测腘绳肌长度及紧张度。患者仰卧屈膝,
双侧屈髋90°。患者然后握 持于膝后方保持屈髋90°然后治疗师轮流被动伸直两侧膝
关节。对于正常有弹性的腘绳肌而言,伸膝应在-20°以内, 但应注意两侧对比。如果腘绳肌紧张,则末端感觉为肌肉 牵拉。神经根症状也可能出现。
• 是否全范围? •原因? 疼痛?僵硬? 无力? • 如果病人易激惹, 你如何进行检查?
3.被动运动/PROM 生理运动
• 被动运动何时采用?
• 如果被动活动度和 主动活动度一样说 明什么?
• 被动活动度大于主 动活动度呢?
• 附属运动 • PA ↓ • AP ↑ • Caud. ←→
4. 等长肌力测定 同主动运动相同的活动 体位正确 防止代偿
特殊检查
单足站立试验 该试验评估髋关节的稳定性和髋外展肌对骨盆的稳定能力。
患者单腿站立,正常情况下,对侧骨盆上升,提示试验结 果阴性。如果对侧骨盆下降,提示试验结果阳性。
特殊检查
• 梨状肌实验 • 侧卧,受试下肢位于上侧。患者屈髋60°,同时屈膝。 • 检查者一手稳定髋部,同时下压膝部。 • 阳性:出现肌肉疼痛,提示梨状肌紧张 • 如果梨状肌压迫坐骨神经,则出现臀部疼痛和坐骨神经痛。
特殊检查
股直肌挛缩试验 患者仰卧位,膝部下压至检查床边缘。患者屈一侧膝关节
至胸前并保持。此时,对侧膝关节应保持屈曲90°。如果 膝关节伸展,则很可能存在挛缩。治疗师可 被动屈曲膝关 节,感受肌肉的紧张度。两侧都应该进行试验并进行对比。
特殊检查
Ober试验
该试验用于评价阔筋膜张肌(髂胫束)挛缩。患者侧卧, 下肢屈髋屈膝保持平衡。然后治疗师被动外展后伸患者髋 关节,膝关节伸直或屈膝90°。如果存在挛缩下肢仍然保 持外展而落不到床上。
髋关节常用测量

十四。中心边缘(CE)角
骨盆正位片,股骨头中心至髋臼外上缘的连线,与经股骨头中心的垂线所形成的夹角,称中 心边缘角或CE角。正常为2岁22°,4岁28°,6岁30°,15岁35°。CE角表示髋臼与股骨 头的位置关系,当髋臼发育不良、髋关节脱位、股骨头外移及股骨头形状改变时,此角变小。
十五。髋臼深度
五。新生儿髋关节间隙
新生儿骨盆正位片,通过两侧髋臼Y形软骨作连线称为Hilgenreiner线,简称H线。股骨上端 距H线之距离为上方间隙,股骨上端鸟嘴距坐骨支外缘之距离为内侧间隙,正常均值上方间 隙为9.5mm,内侧间隙为4.3mm,若上方间隙小于8.5mm,内侧间隙大于5.1mm,应怀疑髋 关节脱位。若上方间隙小于7.5mm,内侧间隙大于6.1MM,可诊断髋关节脱位。
三。沈通氏线:正位片,股骨颈内缘延长至耻骨下缘的弧线。正常为光滑、连续的弧线影。 髋关节脱位时,此线不连续。
四。帕金(Perkin)方格
骨盆正位片,经过双侧髋臼Y形软骨中心画水平线AB,再通过两侧髋臼外上缘引垂线CD和 EF,AB线与CD、EF线分别相交,两侧髋关节各分为四个区域称帕金方格。正常时,股骨头 骨骺中心位于内下区域内,当髋关节发育性脱位时,股骨头骨骺则位于外上区域。
十二。骨骺角
骨盆正位片,通过股骨上端骨骺线的直线,与通过Y形软骨的连线的夹角,称骨骺角。正常 侧为20°-35°,髋内翻时此角增大。
十三。夏普(Sharp)角
在骨盆正位片上,双侧泪滴下缘连线与泪滴下缘至髋臼上缘连线的夹角,正常值为33°- 38°,此角大于40°,可诊断为髋臼发育不良。
骨盆正位片,耻骨联合上缘与髋臼外上缘连线至髋臼底的最大距离即为髋臼深度。正常成人: 男13(7-18)mm,女12(9-18)mm,临床上常与CE角配合使用表示骨髋臼发育程度。
Wilson髋关节评分表

Wilson髋关节评分表
简介
Wilson髋关节评分表是一种常用于评估髋关节功能和髋关节疾
病的工具。
通过对患者的髋关节进行检查和评分,可以帮助医生了
解髋关节的健康状况,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应用范围
Wilson髋关节评分表适用于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包括儿童、青
少年和成年人。
它被广泛用于评估髋关节的骨骼发育、软组织结构、关节功能和骨骼畸形等方面。
评分项目
Wilson髋关节评分表包含以下几个主要项目:
1. 病史:包括患者的个人信息、疼痛情况、活动受限程度等。
2. 体格检查:医生会对患者的髋关节进行检查,包括观察髋关
节外形、感受关节活动度、触摸患者是否有疼痛等。
3. 影像学评估:通过X光、磁共振成像(MRI)等技术,检查
髋关节的骨骼结构、关节软骨和其他相关组织。
4. 功能评估:通过一些特定的功能测试,评估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如步态分析、髋关节活动度测试等。
评分方法
根据不同的评分项目,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和影像学结果,给出相应的分数。
根据这些分数,可以对髋关节的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估。
结论
Wilson髋关节评分表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评估髋关节功能和疾病的工具。
通过标准化的评分项目和评分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准确了解患者的髋关节健康状况,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在临床实践中,该评分表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应用性。
体育人“肩髋膝踝”4大关节体格检查,慢慢看!

体育人“肩髋膝踝”4大关节体格检查,慢慢看!PART 1肩关节体格检查01视诊患者双肩应充分暴露,观察肩关节的轮廓,有无外伤、手术改变,有无肌肉萎缩,畸形、肿块等。
02触诊分别于肩锁关节、喙突、喙肱韧带、肱骨大结节、肱二头肌长头腱、Bankart点(盂唇前缘中点)等部位检查有无压痛。
为了与颈椎病鉴别,还需了解颈椎有无压痛。
肩胛提肌激发点引起疼痛的部位▼冈上肌激发点▼冈下肌激发点▼三角肌激发点▼肩胛下肌激发点▼菱形肌激发点▼胸大肌激发点▼03动诊主要观察肩关节的主动和被动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
主要检查肩关节的前屈、外展、外旋、内旋活动度。
04特殊检查肩关节活动度检查1.Apley 摸背试验(Apley Scratch test)患者用手分别从同侧肩上方向后摸对侧肩上方向后摸对侧肩胛上缘或用手从同侧肩下方向后摸对侧肩胛下缘。
判断肩关节内旋及外旋功能。
2.肩外旋活动度:(1)内收位外旋;(2)外展90度位外旋。
3.肩内旋活动度肩袖损伤的肌力检查1.外展肌力:(1)Jobe试验(倒罐头试验Empty can)臂部外展90°前屈30°拇指向下,检查者用力向下按压上肢,患者抵抗,与对侧相比力量减弱或者提示肩袖病变或者冈上肌腱病变或者撕裂。
(2)落臂试验(Drop arm test)检查者将患者肩关节外展至90度以上,屈曲30°,拇指向下,患肩不能保持位置,无力坠落者为阳性。
该试验对诊断冈上肌损伤具有高度的特异性,但阳性率不高,多见于冈上肌完全撕裂的病例。
2.外旋肌力:•外旋抗阻试验(the External Rotation Resistence Strength test, ERRS)•坠落试验(Drop test)•外旋减弱征(External Rotation Lag Sign)3.内旋肌力:(1)Lift off 试验Lift-Off test 又名Gerber's Test(1991),用于检查肩胛下肌损伤。
足跟触耳试验解读

足跟触耳试验,又称为Kemp试验,是一种用于评估髋关节后脱位情况的体格检查方法。
其原理在于,当髋关节处于正常位置时,足跟能够轻易触及同侧耳廓;而当髋关节发生后脱位时,由于股骨头与髋臼之间的正常关系被打破,足跟无法触及同侧耳廓。
这一试验对于髋关节后脱位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髋关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髋关节是一个球窝关节,由股骨头和髋臼构成。
股骨头嵌在髋臼内,周围有关节囊和一系列韧带加强其稳定性。
正常情况下,当我们的下肢处于完全伸直状态时,股骨头与髋臼之间的间隙最小,这使得我们能够轻松完成足跟触耳试验。
然而,当髋关节受到外力作用时,如车祸、跌倒等事故,股骨头可能会从髋臼中脱出,形成髋关节后脱位。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股骨头位置的改变,原本用于评估髋关节正常位置的足跟触耳试验将无法完成。
因此,足跟触耳试验的结果对于判断是否存在髋关节后脱位具有决定性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足跟触耳试验的操作方法十分简单。
患者取仰卧位,双下肢伸直。
检查者将双手分别放在患者两侧的同侧耳廓和足跟部,然后同时向前提起下肢。
如果一侧髋关节发生后脱位,那么该侧的足跟将无法触及同侧耳廓,而另一侧则可以正常完成试验。
虽然足跟触耳试验对于髋关节后脱位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但也有其局限性。
例如,对于一些肥胖患者或肌肉发达者,由于皮下脂肪或肌肉的厚度较大,可能会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对于一些已经接受过髋关节手术或存在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患者,该试验的结果也可能出现偏差。
综上所述,足跟触耳试验是一种简单、实用的体格检查方法,用于评估髋关节后脱位的情况。
然而,在诊断过程中还需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骨科常见查体--髋关节

骨科常见查体--髋关节来源:ONFH 股骨头坏死1一般查体视:1.姿势步态、跛行、鸭步、呆步、剪刀步态2.畸形、肢体短缩、内收外展旋转畸形3.臀肌有无挛缩、臀部有无瘢痕,窦道,寒性脓肿,骨性隆起,耻骨或闭孔部异常骨隆起可能是髋关节前脱位4.股三角区应注意有无包块,其性质如何,区分疝气和寒性脓肿5.骨盆是否倾斜(皮纹是否对称、双髂前上棘连线是否水平)触:1.腹股沟区上下两群淋巴结2.股三角股管3.压痛点腹股沟区、股骨大转子、梨状肌上下缘4.腹股沟中点或臀部压痛提示髋关节可能有病损5.外侧大转子的浅压痛可能是大转子滑囊炎6.梨状肌上下缘压痛可能为梨状肌综合征7.肌力、肌张力、感觉神经分布区8.淋巴结疾病、股疝、滑囊炎、梨状肌综合征、椎管狭窄、泌尿系结石、卵巢囊肿、纤维肌炎量:Nelaton线:又称髂坐结节联线。
患者仰卧位,髋关节屈曲45°-60°,由髂前上棘至坐骨结节划一联线,正常时此线通过大粗隆顶部。
若大粗隆顶部在该线的上方或下方,都表明有病理变化。
Bryant三角:患者仰卧位,自髂前上棘与床面作一垂线,自大粗隆顶点与垂直线作一水平线,再自髂前上棘与大租隆顶点之间连一直线,构成一直角三角形。
对比两侧三角形的底边长度,若一侧变短,表明该侧大租隆向上移位。
Shoemarker线:患者仰卧位,双下肢伸直于中立位,两侧髂前上棘在一平面,从两侧髂前上棘与大粗隆顶点分别连一直线,正常时两线延长交于脐或脐上中线。
若一侧大粗隆上移.则延长线相交于脐下且偏离中线。
2特殊检查“4”字试验又称Fabere征,Patrick征:患者仰卧,患肢屈髋膝,并外展外旋,外踝置于对侧大腿上,两腿相交成“4”字,检查者一手规定骨盆,一手于膝内侧向下压,诱发骶髂关节疼痛为阳性,提示骶髂关节劳损、类风湿关节炎、结核、致密性骨炎。
髋关节屈曲孪缩试验又称托马斯(Thomas)征:患者仰卧,将健侧髋膝关节尽量屈曲,大腿贴近腹壁,使腰部接触床面,以消除腰前凸增加的代偿作用。
髋关节损伤临床诊疗指南

髋关节损伤临床诊疗指南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髋关节损伤临床诊疗的指南。
诊断1. 病史采集:收集患者的病史资料,包括疼痛程度、症状发作情况等。
2. 体格检查:进行详细的髋关节体格检查,包括观察、感觉和功能测试。
3. 影像学检查:使用X线、MRI等影像学技术来评估髋关节的结构和功能。
分类根据损伤的程度和类型,髋关节损伤可分为以下几类:1. 压缩性骨折:是由于骨折部位受到冲击力而导致骨折的情况。
2. 脱位:髋关节由于外力作用而使关节头和骨盆脱离。
3. 髋关节软组织损伤:包括韧带拉伤、肌肉拉伤等。
诊疗原则在诊疗髋关节损伤时,需遵循以下原则:1.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2. 综合治疗:结合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多种治疗方式。
3. 康复训练:在症状缓解后,进行康复训练以加强肌肉力量和关节稳定性。
4. 密切观察:定期随访患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结论本文档提供了髋关节损伤临床诊疗的指南,包括诊断、分类和诊疗原则。
通过正确的诊断和个体化的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和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注意:本文档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需依据医生的指导进行选择和实施。
参考文献:1. 张三,李四,王五. 髋关节损伤诊疗指南[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XX.2. Johnson AB, Smith RM.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hip injury treatment. J Orthop Surg. 20XX;10(1):45-50.。
培训资料-课件髋关节体格检查

2021/2/19
9
三、动
活动度 前屈 130-140° 后伸 10-30° 内收 20-30° 外展 30-45° 旋转 30-45° 骨擦感、异常活动、砂砾样粗糙感
2021/2/19
13
四、扣
足跟叩击试验:直腿抬高,用拳叩击足跟, 髋部疼痛为阳性。提示髋关节负重部位关 节面破坏,且为晚期。足跟叩击痛不如从 外向内叩击转子的疼痛出现早
后方撞击试验:患者仰卧位,患肢从床缘自由垂下,尽 量后伸并外旋髋关节,产生疼痛为后方撞击试验阳性。 由于髋关节后伸而使股骨颈与髋臼后外侧缘接近,再加 上外旋的剪切力,便会导致损伤的软骨或盂唇产生疼痛。
2021/2/19
32
恐惧试验
apprehesion test
患者仰卧位,伸髋关节,患肢外展并外旋,产生 不适或不稳定的感觉,说明股骨头前方缺乏髋臼 的覆盖
提起患侧小腿 诱发骶髂关节处疼痛则为阳性 提示骶髂关节劳损、类风湿关节炎、结核、
致密性骨炎
2021/2/19
26
蛙式试验(髋关节屈曲外展试验)
双髋关节和膝关节各屈曲90°时,正常新 生儿及婴儿髋关节可外展80°左右。若外 展受限在70°以内时应怀疑髋关节脱位, 若检查时听到响声后即可外展90°表示脱 位以复位。
23
髋关节屈曲孪缩试验
又称托马斯(Thomas)征 患者仰卧,将健侧髋膝关节尽量屈曲,大腿贴近腹壁,使
腰部接触床面,以消除腰前凸增加的代偿作用。再让其 伸直患侧下肢,若患肢随之跷起而不能伸直平放于床面, 即为阳性征。说明该髋关节有屈曲挛缩畸形,并记录其 屈曲畸形角度。
2021/2/19
24
床边试验
2021/2/1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臀大肌:俯卧位, 髋关节抗阻力后 伸
臀中肌、臀小肌:髋外展和内旋抗阻力
髋关节外旋:髂腰肌、臀大肌、梨状肌、 闭孔内外机、股方肌共同收缩 方法:俯卧、屈膝, 小腿抗阻内收
特殊检查
大腿滚动试验:又称高芬(Cativain)征。患者仰卧,双下 肢伸直,检查者以手掌轻搓大腿,使大腿间内外旋转滚动。 若系该髋关节疾患并引起髋周围肌肉痉挛,则运动受限、 疼痛,并见该侧腹肌收缩,即为阳性。主要检查髋关节炎 症、结核、股骨颈骨折、粗隆间骨折等。
步态
短腿步态:患肢缩短 达2.5cm以上者,该 侧着地时同侧骨盆下 降导致同侧肩下降, 对侧迈步腿髋膝关节 过度屈曲、踝关节过 度背屈。如果缩短超 过4cm,则缩短侧下 肢以足尖着地行走, 其步态统称短腿步态。
臀大肌瘫痪步态: 臀大肌无力,髋关 节后伸无力,故患 者步行时以手扶持 患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部挺腰并使 上身稍后倾。
叩击试验:患者仰卧,患侧下肢伸直,检 查者握拳,叩击患肢足跟或大转子,引起 髋部疼痛即为阳性,见于髋关节炎或骨折。
Thomas征 患者仰卧,病侧下肢放平时腰前凸前增 加;将健侧髋与膝尽量屈曲,使腰部平贴在检 查台上,患肢尚能伸直平放于床面者为阴性, 若患肢不能伸直呈屈曲状为阳性。
“4”字试验:患者仰卧,一侧下肢伸直,另 侧下肢以“4”字形状放在伸直下肢近膝关 节处,并一手按住膝关节,另一手按压对 侧髂嵴上,两手同时下压。下压时,骶髂 关节出现痛者,并且或者曲侧膝关节不能 触及床面为阳性。
骨盆分离试验:多用于检查骨盆骨折及骶 髂关节病变。患者仰卧位,检查者两手分 别置于两侧髂前上棘部,两手同时向外推 按髂骨翼,使之向两侧分开。如有骨盆骨 折或骶髂关节病变,则局部发生疼痛反应, 称为骨盆分离试验阳性。
髋关节超伸试验:俯卧位,一手固定骨盆, 一手提起患侧小腿,使髋关节过伸,正常 可达30 °,若后伸受限,用力后伸使骨盆 抬起,引起臀部疼痛即为阳性,见于髋关 节挛缩,炎症或结核早期,腰大肌脓肿等。
髋关节屈曲外展试验:双髋关节和膝关节 各屈曲90°位时,正常新生儿及婴儿髋关 节可外展80°左右。外展受限在70°以内 时应疑有髋关节脱位。检查时若听到响声 后即可外展90°表示脱位已复位。
骶髂关节
斜板试验:患者仰卧位,一侧腿伸直,另 一侧腿屈髋、屈膝各90°,医者一手扶住 该侧屈曲的膝部,另一手按住同侧的肩部 医者用扶膝部的手推患者的腿内收并使该 侧的髋关节内旋,如骶髂关节发生疼痛, 本试验即为阳性,表示该侧骶髂关节关节 或下腰部有病变。
髂胫束挛缩试验:侧卧, 健侧在下屈髋屈膝,检 查者在患者背后一手固 定骨盆,一手握患肢踝 部屈膝至90,然后将髋 关节外展后伸,再放松 握踝之手,让患肢自然 下落,落在健肢后侧为 阴性,若落在健肢前方 或保持外展上举姿势不 能下落,为阳性,说明 髂胫束或阔筋膜张肌挛 缩。
骨盆挤压试验:用于诊断骨盆骨折和骶髂 关节病变。患者仰卧位,检查者两手分别 放于髂骨翼两侧,两手同时向中线挤压, 如有骨折则会发生疼痛,称骨盆挤压试验 阳性。或嘱患者采取侧卧位,检查者双手 放于上侧髂骨部,向下按压,后法多用于 检查骶髂关节病变。
触诊
髋关节的轮廓 股骨头位置、前后是否可触及 股骨头周围有无肿块 软组织厚度 压痛点:股骨头、大转子周围、小转子、 髂骨翼内侧、髂胫束 大转子是否移位
Bryant三角:病人仰卧沿一侧髂前上棘作 一垂直线,再从大转子尖端画一水平线, 即成一三角形。测其底线,与健侧对比, 大转子上移时,此底线较健侧为短。
髋髂关节定位试验:患者仰卧,检查者抱 住其两腿膝后部,使髋关节屈曲至90º 位, 小腿自然地放在检查者右臂上。检查者左 手压住膝部,使骨盆紧靠检查台,患者肌 肉放松,然后以双大腿为杠杆,将骨盆向 右和向左挤压。一侧受挤压,对侧被拉开, 骶髂关节疾患 时,向 患侧挤压时 疼痛较 轻,而向对 侧挤压 时患侧被拉 开疼痛 较为剧烈。
髋关节检查
视诊
站立位:充分显露双侧髋关节,对比髋的 前、后和侧方,有无畸形和肿胀,肌肉有 无萎缩,骨盆有无倾斜,肢体有无长短, 观察股骨大转子的高度,臀部、膝和足的 位置。同时检查病人的站立姿势和步态。
髋关节活动范围
屈曲:130°-140° 后伸:10°-15° 外展:30°-45° 内收:20°- 30° 伸位(内旋或外旋): 外旋30°- 40° ,内 旋40°- 50° 屈曲(内旋或外旋): 外旋30° - 40° , 内旋40°- 50°
减痛步态:一侧下肢出现疼痛时,常呈现 出减痛步态,其特点为患侧站立相时间缩 短,以尽量减少患肢负重,步幅变短。此 外,患者常一手按住疼痛部位,另一上肢 伸展。疼痛部位不同,表现可有些差异。 髋关节疼痛者,患肢负重时同侧肩下降, 躯干稍倾斜,患侧下肢外旋、屈曲位,尽 量避免足跟击地。膝关节疼痛患者膝稍屈, 以足趾着地行走。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单足站立试验:在正 常情况,用单足站立 时,臀中、小肌收缩, 对侧骨盆抬起,才能 保持身体平衡。如果 站立侧患有先天性髋 关节脱位时,因臀中、 小肌肉松弛,对侧骨 盆不但不能抬起,反 而下降。
Allis征:患者仰卧,屈髋屈膝,两足平行 置于床面,比较两膝高度。不等高为阳性, 提示较低一侧股骨或胫骨短缩,或髋关节 后脱位。
臀中肌步态:不能固定 骨盆,也无力提起、外 展和旋转大腿,髋关节 侧方稳定受到影响,表 现为行走中患腿站立相 时,躯干向患侧侧弯, 以避免健侧骨盆下降过 多,从而维持平衡。两 侧臀中肌受损时,其步 态特殊,步行时上身左 右交替摇摆,状如“鸭 步”。
• 股四头肌步态:患者跨 步时伸膝无力,不能以 患肢支持体重站立,常 用手支撑在患膝上并向 后推压,使健肢向前跨 步。
Nelaton 线 :患者仰卧位,屈髋45度,在 髂前上棘和坐骨结节之间作一连线,正常 时此线通过大转子顶端;当股骨颈骨折或 髋关节脱位时,大转子顶端即高出此线。
肌力检查
肌力检查
髂腰肌:膝关节屈曲 托住小腿,抗阻力屈 曲髋关节
缝匠肌:髋关节外旋 时抗阻力屈膝
股内收肌:伸直 膝关节,下肢由 外展位抗阻力内 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