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芦花荡 两课时
芦花荡第二课时
1.过于自信和自尊
过于自信:
①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 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②通过敌人封锁线,非常危险,而老头子“每天夜 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 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 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这样 的悠然自得也充分表现他“过于自信和自尊”。
③送两个女孩进苇塘,老头子以为万无一失,什么 事也没有了,安心睡一觉吧。小女孩洗脸,老头 子让她洗,鬼子的小火轮探照灯射来,他还是 “不怕”,以为“照不见我们”。鬼子扫射机枪, 他还是“不怕”,以为“他打不着我们”,不能 不说他有点大意,这是过于自信了。
• 过于自尊
①大女孩子受了伤,流了血,这一次任务没有完 成,他觉得丢人现眼,没脸见人,不好意思去见 部队,他是过于自尊了。
2.爱憎分明
如:他对同胞姐妹充满了挚爱,对日本鬼子满 怀仇恨。大菱受了伤,他说:“等明天我叫 他们十个人流血。”并且付诸实际行动。
3.有高涨的爱国热情
如:年龄将近六十岁了,可是他像青壮年 一样,充满了活力,无所畏惧,为苇塘里 的部队输送粮食等。
4.智勇双全
• 如:他为了给大菱报仇,预先在水中设好埋伏。 然后在船头放一大捆新鲜的莲蓬,引诱鬼子上 当,把他们引入埋伏圈,然后痛打鬼子。
小说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 渲染故事气氛; • 衬托人物心情;
• 为故事情节发展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 发展。
过于自信和自尊
老 头 子
爱憎分明
高涨的爱国热情 智勇双全
课文是如何渲染英雄故事传奇色彩的?
1、年近六十,老 当益壮,神出鬼 没,无数次通过 封锁线,保证部 队的供给和战斗 力,就是因为他, 敌人的阴谋总不 能得逞。 2、手无寸铁, 只一人就把十几 个鬼子打得落花 流水。
2芦花荡 2课时
1芦花荡(2课时)课型:新授课使用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总第_______课时第1课时一、解读目标1.积累“尖利、能耐、悠闲、寒噤、阴惨、仄歪、央告、转弯抹角、月明风清、张皇失措”等词语,掌握字音、字形和词义。
2.了解作者及故事发生的背景。
3.了解本文的故事情节,赏析文中“老头子”这个人物形象,把握其英雄性格。
二、基础导学(一)朗读交流1.辨明字音:提防..()()竹篙.()苇.塘() 疟.子()寒噤.() 转弯抹.()角吆喝..()() 一梭.()机枪蹿.() 仄.()歪趴.() 扒.() 飒.()2.词语积累:(1) _______:富有诗和画的意境。
(2) _______:活动或操作不受阻碍。
(3)______:像织布的梭子来回活动,形容来往频繁。
(4)_____:害怕。
(5)_____:阴沉,害怕。
(6)_____:小心防备。
(7)_____:尖锐;锐利。
(8)______:技能,本领。
(9)______:闲适自得。
(10)____:央求。
(11)_____:阴沉暗淡。
(12)_______:形容物体上水往下滴的样子。
(13)_______: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比喻说话、做事不直截了当。
(14)_____: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埋怨。
(15)_____:乘凉。
(16)_____:大声喊叫。
(17)_____:遮蔽,遮盖。
(18)_____:方言,出丑丢脸的意思。
(19)_______打牙跌嘴:方言,才夸口就出丑丢脸的意思。
(二)探究新知 1.学生自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本文的主人公是谁?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刻画人物的?画出来并加以分析。
3.故事主要表现老头子的什么性格?哪些内容表现出来的?你从文中还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老头?4.你认为本文的主题是什么?体会老头形象的现实意义。
三、达标检测梳理本文结构:四、总结梳理:我收获了:不足的方面:五、拓展延伸:请同学们展开想像,把二菱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时的心理活动补写出来。
八年级上册《芦花荡》第二课时教案分析
八年级上册《芦花荡》第二课时教案分析今天上《芦花荡》第二课时。
主要完成分析人物形象,认识人物性格对情节发展的推动作用;品析语言,学习环境描写,认识景物描写对人物性格和情节的渲染作用;理解主旨,体会人物和情节的传奇色彩。
拓展延伸可以将本文的姊妹篇《荷花淀》印发给学生,指导学生从两文的人物刻画,表现手法,主题表达等方面进行对比阅读,进一步感知荷花淀派作品以白洋淀明媚如画的风当作背景,具有朴素、明丽、清新、柔美的风格。
以及洋溢着诗情,带有浓郁的浪漫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色彩。
本课的重点是人物性格分析,主要通过多方面理解和分析主要人物“老头子”的英雄形象和传奇色彩。
为了让学生整体感知人物形象,我设计了一个补全句子的环节,完成“这是一位的老人”按照我的预想,这里应该填上能够总体概括人物形象的词语,比如“这是一位爱国的老人”、“这是一位英勇的老人”、“这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老人”等等。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围绕爱国、英勇、传奇这三个总体特点,来展开进一步分析,以“过于自信和自尊”为切入点,来认识人物的“爱憎分明”、“智勇双全”。
抓住人物的细节描写,来体会他在严峻的形势中,赤手空拳,孤胆深入,从容应对的传奇色彩。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学生在这个环节的思路并不是像预设那样从整体到局部,而是非常的散乱,直接说了“有勇有谋”,“自信自强”。
于是只有顺着学生的思路,先具体后整体了,如此一来,原本设计的由“过于”切入就无用了。
于是,索性将计就计,将学生所说的人物性格全部板书,再临时设计问题“在这些性格特点中,哪一个是人物的核心性格特点,对情节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继续引导认识“过于自信和自尊”的作用。
引导学生认识“过于”的两层含义:一是指自信心和自尊心非常强;另一层是指有点强过头了,低估了敌人的实力,所以间接导致了大菱的负伤。
也正是因为大菱的负伤,使老头子非常内疚和自责,进而萌生了复仇的念头,也就有了后面精彩的智灭鬼子情节。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芦花荡(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2芦花荡(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第2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教学步骤(第2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提问:文中的老头子撑着一只小船,无数次地穿过了敌人的封锁线,为游击队运输粮草、护送干部。
他不带一枝枪,甚至也不穿一件像样的衣服,只靠那只灵巧的篙和水鸭子似的游水本领,在万亩苇塘里穿梭。
他无疑是位英雄,而他的英雄性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2.组织学生讨论。
3.抽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并归纳总结。
(板书1) 4.提问:课文中有哪些描写能表现出老头子的这些英雄性格呢?请分别找出一两处。
5.抽学生回答,并作评价。
1.思考教师所提问题。
2.讨论交流。
3.汇报讨论结果,在教师点拨下探寻出准确答案。
4.阅读课文,找出相应内容。
5.发言,在教师指导下校正自己的答案。
二、人物性格难点研究(约________分钟)板书设计1.老头子的英雄性格高涨的爱国抗日热情爱憎分明的强列感情过于自信和自尊的品质智勇双全的英雄行为⎧⎨⎪⎪⎩⎪⎪2.疑难字词:退却编算挂花飒飒丢人现眼张皇失措练习设计1.分析下列景物描写的语句,掌握其写法及在文中所起作用。
(1)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
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
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2)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3)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
(4)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
(5)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
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
(6)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
(7)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
(8)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展。
《芦花荡》第二课时教案
《芦花荡》第二课时教案教案主题:《芦花荡》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芦花荡的自然环境与地理特点。
2. 了解芦花荡的文化与历史背景。
3. 能够描述芦花荡的景色,并表达自己对芦花荡的喜爱之情。
教具准备:1. 课文《芦花荡》2. 彩色图片或视频素材:芦花荡的自然风光、特色建筑等3. 课件、多媒体设备4. 学生练习本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1. 通过展示芦花荡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芦花荡的好奇心。
2. 向学生提问:“你们对芦花荡了解多少?你们对它有什么想知道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提问。
Step 2: 欣赏课文并畅谈(15分钟)1. 提示学生出示课文《芦花荡》。
2. 教师快速浏览课文,然后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并提醒他们注意课文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
3. 请几名学生逐段读课文,教师边听边指导。
4. 教师带领学生回答以下问题:a. 课文中的“芦花荡”在哪个地方?(江苏扬州)b. 被水草芦花所“荡”是什么意思?(水面上飘荡着许多芦草和花)c. 课文提到的芦花荡有什么特色?(水草丰茂、芦花盛开、游船往来)d. 从课文中可以看出,芦花荡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美丽、独特)5. 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分享对芦花荡的印象和想法。
鼓励他们用形容词和感受词来描述芦花荡。
6. 教师引导学生将讨论的结果记录在黑板上,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Step 3: 文化背景介绍(10分钟)1. 展示芦花荡的地理位置图,并简要介绍芦花荡所在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
2. 通过图片或视频素材,向学生展示芦花荡的特色建筑和传统文化活动,如芦笙、扬剧等。
3. 与学生一起讨论芦花荡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影响,让学生了解芦花荡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Step 4: 听力训练(10分钟)1. 通过课件播放录音或教师朗读,让学生跟读课文。
2. 随后播放录音或教师再次朗读,让学生听写关键词或关键句。
3. 教师逐个核对学生的听写结果,并进行必要的讲解和订正。
芦花荡2课时
马家砭中学语文导学稿年级:八年级备课:张翠萍班级:姓名:课题:《芦花荡》第2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
2、学习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景物描写。
学习重点1、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及典型意义。
2、学习富于特色的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一、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芦花荡》,了解了小说的三要素是?本文的三要素是?文章主人翁老头子有这样的性格特征?今天让我们更进一步来了解人物,学习稳重富有特色的人物和环境描写。
二、自学指导(一)解读小说人物1、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划出文中对老头进行描写的句子进行分析。
用(从文中“”,我看出“老头子”是一个的人。
)2、文中说“老头子”“过于自尊和自信”中的“过于”是什么意思?文中哪些内容表现了他的这一性格?这句话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过于”一指“非常”,二有“过头”的意思。
所以,本句话既有非常自尊自信的意思,又有自信过分、自尊过分的意思。
P.11第5段“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 P.12第10段“安心睡一觉吧……”P.14第21段“不怕,探照灯照不见我们” P.15第31段“他打不着我们P.11第6段“每天夜里……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过于自尊:P.15第38、39段知道女孩因为他的不慎而受伤后十分难过“我不能送你们进去了”。
P.16第47段由自尊自信激起他对日本鬼子无限的怒火;P.16第51-54段女孩与老头的对话,表现老人的自尊。
3、“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这段话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三、合作交流解读文中的景物描写1、速读课文找出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美美的读一读。
2、赏析景物描写的句子。
例(1)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2芦花荡》教案(5).docx
第2课《芦花荡》(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2、教材分析:《芦花荡》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一篇文章,是“荷花淀派”创始人孙犁的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小说。
《芦花荡》主要写了一个老英雄的故事。
文中“老头子”的形象因其个性鲜明而丰满,在充满神奇色彩的芦花荡的映衬下,尤为奇特。
这篇小说很有点传奇色彩,人物形象鲜明,环境描写也很有特色,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3、中招考点:记叙文是河南中招的必考内容。
近5年写人叙事类散文共考过3次,抒情类散文考过1次,小说考过1次。
4、学情分析:对于八年级的学生,己不是第一次接触小说,己有了初步的基础,但不够深入。
仍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对小说的三要素、小说人物的性格特征的把握,环境描写在小说屮的作用进行更深一步的学习。
二、学习目标:1、赏析文中“老头子”这个人物形象,把握其英雄性格。
2、品读文中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揣摩其作用。
3、探究小说的写法特色及作者意在表达的主题。
三、评价任务:针对目标一:学生能概括出“老头子”的性格特征,并结合文屮具体的语句说出自己的理解。
针对冃标二:学生能找出几处环境描写,并能揣摩出其在刻画人物、表达主旨上的作用。
针对目标三: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这篇小说在写法上的特色,并能概括出作者创作这篇小说意在表现怎样的主题。
四、教学过程:学习目标教学活动评价任务评价要点导入设计检查学生关于小说的文体常识。
1、小说的文体特点;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屮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应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为主要要素。
2、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
小说屮人物描写的方法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从描过于自信表现在:第5段: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芦花荡》(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
芦花荡学科语文教学内容芦花荡年级执教者自主学习目标一、理解环境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二、体会孙犁小说诗情画意的语言美。
三、能有层次地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生动地刻画人物。
合作学习目标一、体会孙犁小说诗情画意的语言美。
二、能有层次地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生动地刻画人物。
合作重点二、体会孙犁小说诗情画意的语言美。
合作难点能有层次地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生动地刻画人物合作关键能有层次地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生动地刻画人物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师行为创情引题一、复习导入上一节课,我们着重学习了小说中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认识了老英雄“老头子”。
这节课,我们再来看看小说中环境描写与刻画人物有什么关系。
二、课前预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悠闲(yōu)寒噤(jìn)疟子(yào)仄歪(zè)阴惨(c?n)2.选词填空。
①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A(A、钻B、窜),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学生自检②人们的眼再B(A、锐利B、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
展标导学1. 这篇小说在刻画老英雄形象时除运用外貌、语言描写外,还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请勾画出相应的语句。
2. 2.找出文中描写老头子因没有圆满完成任务而懊丧、内疚、自责心理的文字,体味这段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3. 3.第二天二菱目睹老英雄痛击鬼子的情景,请想像并写出此时二菱的心理活动。
教学内容1 自主合作1 这篇小说在刻画老英雄形象时除运用外貌、语言描写外,还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请勾画出相应的语句。
2.找出文中描写老头子因没有圆满完成任务而懊丧、内疚、自责心理的文字,体味这段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3.第二天二菱目睹老英雄痛击鬼子的情景,请想像并写出此时二菱的心理活动。
快速浏览互动交流3.第二天二菱目睹老英雄痛击鬼子的情景,请想像并写出此时二菱的心理活动。
引导学生体味文中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领悟这种描写的高妙之处。
从课文中摘抄你喜欢的景物描写的句子,并展开想象,感受美景。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2《芦花荡》(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2《芦花荡》(第2课时)教案(新版)新
人教版
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2、教材分析:
《芦花荡》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一篇文章,是“荷花淀派”创始人孙犁的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小说。
《芦花荡》主要写了一个老英雄的故事。
文中“老头子”的形象因其个性鲜明而丰满,在充满神奇色彩的芦花荡的映衬下,尤为奇特。
这篇小说很有点传奇色彩,人物形象鲜明,环境描写也很有特色,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3、中招考点:
记叙文是河南中招的必考内容。
近5年写人叙事类散文共考过3次,抒情类散文考过1次,小说考过1次。
4、学情分析: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已不是第一次接触小说,已有了初步的基础,但不够深入。
仍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对小说的三要素、小说人物的性格特征的把握,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进行更深一步的学习。
二、学习目标:
1、赏析文中“老头子”这个人物形象,把握其英雄性格。
2、品读文中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揣摩其作用。
3、探究小说的写法特色及作者意在表达的主题。
三、评价任务:
针对目标一:学生能概括出“老头子”的性格特征,并结合文中具体的语句说出自己的理解。
针对目标二:学生能找出几处环境描写,并能揣摩出其在刻画人物、表达主旨上的作用。
针对目标三: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这篇小说在写法上的特色,并能概括出作者创作这篇小说意在表现怎样的主题。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2 芦花荡(第二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 2 芦花荡(第二课时)教案(新人教版)[教学要点]引导学生赏析小说的人物美、景物美,把握刻画人物的多种手段,明确景物描写的作用。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充分体会故事情节的传奇色彩,感觉《芦花荡》像一块磁铁深深地吸引着我们,身处磁场,我们似乎身不由己。
今天,我们继续品读《芦花荡》,赏析小说的人物、景物。
二、赏读小说中的人物1.以小组为单位,就“你认为小说中人物的刻画有什么特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小组组长作总结归纳。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交流。
学生明确: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为“老头子”,这个人物形象很丰满,很真实,很可爱。
“丰满”表现在小说中运用多种描写人物的手段,写出了人物的各个方面,具有一种立体美;“真实”表现在作为一个大英雄,小说不仅写其智勇双全,而且写其过于自信、自尊,写他自责、歉疚;“可爱”表现在“老头子”对待两个女孩的态度上。
2.引导学生赏析小说中人物的立体美。
要求学生从课文中画出描写老头子的语段,并说明表现人物的手段,分析“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学生读课文,画出相关语段。
明确:外貌描写:“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
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枝竹篙。
”为什么要交代老头子的年纪?答:一方面更能够表现老头子的抗日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
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在抗日根据地,从老到小个广大人民都被发动起来,投入伟大的抗日战争中。
(60岁的年纪在今天应该是要安渡晚年,但他却像青年一样,充满活力,无所畏惧,在敌人的严密封锁下,成为一名出色的交通员。
)★老头子的英雄性格,首先表现在他爱国抗日的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上。
肖像描写:“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
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
”一方面表现老人常年穿梭在芦花花荡里,辛苦劳作;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老人为革命工作后心情愉快,精神矍铄。
2021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 2《芦花荡》(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1)
《芦花荡》教学目的1、复述故情形节,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2、展开想象,体味人物心理及故事的传奇色彩。
3、领会文中景物描述的妙处,提高描述的能力。
4、感受老头子的爱国主义精神及文章对抗日军民的歌颂,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探讨小说的传奇色彩是如何造成的,探讨景物描述起了什么作用。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进程第一课时一、芦花荡景,激趣引读1、芦花荡景:学生一边欣赏芦花荡优美景色,一边听铁道游击队、地道战等冀中平原上的故事。
2、激趣引读:同窗们,在那富裕的齐鲁大地上,在长长的铁路沿线,游击队员们以非凡的聪慧冲击了仇敌,收成了成功。
在辽阔的冀中平原,在漂亮的白洋淀,抗日战争的洪流也锻造出许许多多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大伙儿想熟悉他们吗?今天,咱们就来学习现代小说家孙犁写的一篇小说《芦花荡》,让咱们一路去感受这些传奇人物吧。
二、配乐朗诵,走进芦花荡1、配乐朗诵:学生听配乐朗诵,初步感受芦花荡,并将感受用“这是一片的芦花荡”说出来。
2、走进芦花荡:漂亮的芦花荡里生活着哪些人?发生了哪些事?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自由细读文章,将自己对人、情形的感受说出来。
如:人物: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老头;一对可爱而勇敢的姐妹;一群愚蠢的鬼子兵。
事件:一次惊心动魄的护送;一场畅快淋漓的复仇。
情感:一份深沉的爱国情;一份屈辱的亡国痛。
三、合作探讨,感受人和情1、设置问题情景一:合作阅读,重点探讨人物的性格内涵。
可用“老头的英雄性格表此刻_____”说话(先由学生归纳,再教师总结)。
2、设置问题情景二:合作阅读,重点探讨事件发生的进程和意义。
可用“护送的惊心动魄表此刻_____”“复仇的畅快淋漓表此刻_____”的句式说话(先由学生归纳,再教师总结)。
3、设置问题情景三:课文中哪些内容表现了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4、设置问题情景四:人物描述艺术探讨:这篇小说如何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四、总结存储,体验拓展1、总结存储:在战火纷飞的抗日战争时期,发生了许许多多的英雄故事,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神出鬼没,无数次通过鬼子的封锁线,保证了芦苇塘中军队的物质供给,保证了军队的战斗力,他还能够手无寸铁,把十几个鬼子打得头破血流。
《芦花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芦花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芦花荡》是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以战争为主题的一篇精读课文。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第四学段的阅读教学要求,学生要“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本单元要求学生阅读了战争题材的作品后,能了解历史,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和非正义战争的罪恶,看到真善美与假恶丑的两个极端,看到人类意志力、智能、体能最大限度的表现,从而获得有益的启示。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发生在芦花荡的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一个老头子撑着一只小船,在白洋淀里无数次地穿过了敌人的夜间封锁,为游击队运输粮草、护送干部。
他不带一枝枪,只靠那只灵巧的篙和水鸭子似的游水本领,在万亩苇塘里穿梭,从未发生一次意外,靠了他,游击队才维系了淀里淀外的交通联络。
但有一次他护送两个女孩子在夜间穿越封锁线时,撞上了敌人的小火轮,一个女孩子负了伤。
这个打击差一点使他失去了继续前进的力量;但他发誓要为女孩子复仇,第二天,他单身智斗敌人,一个个地收拾了他们,为女孩子报了仇。
这篇小说很有点传奇色彩,人物形象鲜明,环境描写也很有特色,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学情分析】这篇课文通俗易懂,少数生词学生自学即可解决,不过篇幅较长,可能阅读速度方面会受到影响,好在八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阅读能力,通过各种形式的阅读、感悟,相信学生可以了解到“老头子”智勇双全,痛打鬼子,讨还血债的民族英雄的性格,可以通过诗化的语言感受到芦花荡环境的优美,看到在你死我活的战斗中,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表现,从而区分战争的正义与非正义。
芦花荡第二课时(人教版八年级必修教学案例) 教学设计
课题芦花荡第二课时课型新授主备人郭琴审核授课年级班级八年级81班课时 1课标解读教学目标 1.把握故事情节,体味这个英雄故事的传奇色彩。
2.赏析文中“老头子”这个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特点。
3.揣摩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分析其作用。
4.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教学重点及难点 1.把握故事情节,感知老英雄的性格。
2.揣摩文中的景物描写。
预习导读教学过程【熟读文段】熟读课文第55―63段。
明确下列要素:地点:时间:人物:我给这部分内容拟了一个简短的标题:【语句填空】将下列文中语句填写完整。
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着一层烟气。
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蓝天一样,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
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过。
在那里,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
【名言识记】背诵下列名言: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兵民是胜利之本。
(毛泽东)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请同学们找出文章中关于环境描写的句子,揣摩这些景物描写的句子的作用。
1、画出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
【导入新课】老人的性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文章中最惊心动魄、大快人心的一幕。
课前学习(熟读文段、语句填空、名言识记)这一节重点分析环境描写二.个小组合作展示,小组之间互相评比,老师适时点评。
三.归纳总结归纳环境描写的作用。
学生归纳,老师点拨。
预习导学教学过程2、体味这些景物描写的句子。
(1段)“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
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
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2段)“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9段)“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英雄的性格特征:1、爱国抗日
2、爱憎分明
3、过于自信自尊
4、智勇双全
(二)景物描写的作用:1、渲染故事气氛
2、烘托人物精神
3、加强抒情韵味
一、视频导入
1’可观看等片断《铁道游击队》或《小兵张嘎》
2’其实,在抗日战争时期,类似《铁道游击队》或《小兵张嘎》的传奇故事数也数不清。
比如,在冀中平原,在美丽的白洋淀上,就有这么一位无名老英雄。
年龄将近六十岁了,可他仍像年轻人一样,毅然投入到抗日战争的洪流中去。
并且以他的勇敢和智慧,狠很地教训了敌人。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现代小说家孙犁写的一篇小说《芦花荡》,去感悟这个传奇故事吧。
3’结合注释简介作家作品。
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荷花淀”派代表作家。
其中《荷花淀》《芦花荡》等反映抗战时期的作品,已成为广泛流传的名篇。
二|整体感知
1.字词检查
2.快速默读课文,理清记叙要素,复述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3.同桌相互复述,组内交流,代表复述。
明确:
’通过预习课文,本文体裁?小说。
这种体裁的三要素是什么?人物环境情节
时间:一天夜里
地点:芦苇塘
人物:老头子、大菱、二菱
事件:老头子送大菱、二菱进苇塘,被鬼子发现,大菱负伤流血,老头子发恨要讨还血债。
开端---护送
发展----受伤
高潮、结局---复仇
三、分析人物形象
1,老头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从文中画出描写老头子的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描写的句子具体分析。
我读出了怎样的老人,从哪些语句看出。
爱国抗日与老当益壮平时
爱憎分明
过于自信自尊
智勇双全
人物描写方法例句反映人物性格特点归纳老头子的性
格特点
外貌描写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
得像老了的鱼鹰。
、、、、、、
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
亮。
鱼鹰本是活跃在湖边的水
鸟,勇敢敏捷而且充满活
力,把老头子比喻成“鱼
鹰”。
写出老头子老当益
壮,充满活力。
老头子是一
个英雄,他的英雄
性格具体体现在
如下几个方面:
1 首先表现在他
的爱国热情、抗日
热情与老当益壮
的气概上。
2老头子的英雄气
概,还表现在他具
有爱憎分明的强
烈感情上。
对家
乡,对同胞,对抗
日队伍,他充满了
深情,对日寇则满
怀仇恨。
3老头子的英雄性
格,还表现在他的
过于自信自尊上。
他因自信也失手,
至使大菱挂彩,他
便觉得有负嘱托,
开始严厉地自责,
自愧得无地自容。
4 老头子的英雄
性格,还表现在智
勇双全的英雄行
为上。
他用竹篙痛
砸敌人的脑袋,足
以表现他的智勇
双全。
语言描写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
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
(信赖)给水上的能耐,一切
保险。
老头子就叫他们睡一觉,他
说:什么事也没有了,安心睡
一觉吧,到苇塘里,咱们还有
大米和鱼吃。
老头子说:“不怕,洗一洗吧。
”
老头子说:“不怕,小火轮上
的探照灯,它照不见我们。
“不怕,他打不着我们!”
“为什么不能?我打他们不
用枪,那不是我的本事。
”
表现老头过于自信和自尊
的性格。
“过于自信和自尊”该怎
样理解?A、“过于”有“非
常”之意,老头子确实有一
套了不起的“水上的能耐”,
这使他自信心和自尊心都
非常强。
B、另一方面,有过头的意
思。
大菱受伤,跟他过于自
信、不够谨慎有一定关系。
神态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
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
个圆圈,又回去了。
鬼子们拍
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
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
上了他。
“张皇失措”的本义是什么?这里为什么写老头子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这里是老头子为了诱惑敌人上当故意装害怕的样子,表现出老头子的机智
动作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
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
样。
比喻修辞,本体是“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喻体是“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体现老头复仇的快感,独特的方式打击敌人的智慧。
心理这时那受伤的才痛苦地哼哼起来。
……一声一声像连珠
箭,射穿老头子的心。
他没法
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
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
完成?、、、、、、怎么张嘴
说话?这老脸呀!强烈的自尊使他感到无地自容,他此刻极度自责内疚,表现了老头子过于自信与自尊的性格特点。
2.聚焦心理描写部分,老人的对话---读出老人的内疚自责。
3、分角色朗读,朗读指导。
小结:小说用明快、优美的笔墨叙述了芦花荡里一位老人护送两位女孩及智杀日本鬼子的经过,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的英雄形象。
他有鲜明、倔强的个性,智勇双全,决不认输,决不退缩、老当益壮。
他没有姓名,他是千千万万普通而又伟大的中国人民的代表,他的身上展示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性格,他的行为证明了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4.
四、景物描写品读
1.《芦花荡》写的是残酷的战争环境里的人和事,但是我们读后并没有感到非常的凄惨,没有让人感到压抑,而是感到写得非常优美,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其中一个原因,是得宜于作者对白洋淀美丽风光的描绘。
请同学们找出文章中关于环境描写的句子,四人一组讨论,揣摩这些景物描写的句子的作用。
结合课文前的图片,展开想象,用“我从文中景物描写语
句,了解到这是一片
的芦花荡,烘托(渲染,塑造)。
”句式分析景物描写句子及其作用。
2.教师示范例子分析例:我从文中景物描写语句“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散”,了解到这是一片美丽的不容侵犯的芦花荡,烘托了老头子为大菱报仇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
使老头子的英雄形象更加突出,使其具有一种传奇色彩,更加引人入胜
3.交流
①“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
比喻手法,体现出老头子的英勇、干练。
② “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
拟人手法,把白洋淀人民那种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生存的姿态烘托了出来,充满了意志和力量。
③“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里去了。
”从这句话里,你能感受到当时芦花荡处于一种什么环境中?
说明当时芦花荡一带处于日寇占领、严密的封锁中。
4、透过“每到夜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亮,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
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
敌人发了愁。
”这句话,你看到了怎样的事实?反映了什么问题?
写敌人为封锁毒计的失败而哀愁,反映了我抗日军民的顽强和智慧
4小结:(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精神境界、加强抒情韵味的作用
本文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起到了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精神境界、加强抒情韵味的作用。
艺术上融情入景,寄寓了作者深沉的情怀。
希望大家能认真揣摩本文的景物描写,以便在今后自己的作文中充分的运用这一描写手法。
六、课后提升
本文在结尾处写道:“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
”请你想象二菱目睹老头儿英雄行为时的心理活动,以及老头子复仇后回到二菱身边时他们的神态、动作、语言,补写出来。
(不少于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