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技期刊编辑部网络工作平台建设
科技期刊编辑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提升
科技期刊编辑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提升作者:陈景景徐晓静白晶晶来源:《新闻传播》2016年第06期【摘要】作为编辑,我们要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认识工作中的不足,加强自身学习,提高编校和专业水平,才能弥补不足,提高竞争力,把工作做得更好。
【关键词】科技期刊;编辑;素养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期刊在积累科研成果和促进学术交流方面承担着重要角色,读者对学术期刊编辑的需求也越来越多。
科技学术期刊对编辑人员能力的大小和水平的高低具有严格的要求,而科技期刊编辑中接受过编辑出版专业教育的数量极少,又不能经常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对编辑学知识掌握不牢,甚至对国家政策下科技期刊的行业标准知之甚微,因此在工作中会存在一些问题,影响期刊及编辑人员自身的发展。
笔者现将从事编辑工作以来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
1 编辑业务方面的不足与提升由于我刊为护理专业性学术期刊,编辑人员多为临床护理专业人员,编辑理论知识和编辑实务能力水平不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1.1编辑理论的学习。
订阅编辑学领域的专业期刊,如《编辑学报》,并经常阅读,从中学习同行编辑的工作经验,积极研究科学的稿件评审方法,吸取其他刊物的办刊经验。
①主动学习行业相关标准和权威指导书,如《新闻出版法律法规》《科技期刊编辑作者手册》等,并将其作为每位编辑入门者必读的参考书。
积极参加本省新闻出版局及新闻出版总署或相关部门组织的期刊编辑人员编辑理论实务培训课程,通过培训比较系统、全面地掌握相关理论和知识。
1.2以谦虚好学的态度对待工作。
作为一名合格的编辑,不仅要有敬业精神,还要有较高的学术眼光和敏感度。
期刊来稿范围广泛,涉及到多个学科,编辑不可能都是该专业的行家,我们要学会不以一己之见牵强附会,对于不能理解或感到迷惑的问题,要报以谦虚的态度,多向老师请教,多与作者沟通,将问题弄清楚再下判断。
另外,作为一名编辑尤其是年轻编辑,应多向资深编辑学习,并查阅他们校过的文稿,从中学习并掌握各种编辑要求、方法和技巧,从而快速提高个人编辑水平。
简析科技学术期刊编辑部的团队建设
[ 1 2 】 孙珙 . 试论期 刊编辑 团队 的培 训方 向【 J J . 新
闻知 识 ,2 0 0 5 ( 1 ) :4 1 - 4 3
有些 已初 见成 效 。如加 强期 刊稿 件 质量 管理 和 创办新 栏 目等 ,使 Ⅸ 杂 志》 近 几年 的网络
下载 率和 关注 度 均有 提高 。 因此 ,办 刊过程
3 . 2 . 1信 任 清华 中旭 商学 院院 长郭 鹅讲 : “ 要 建设 个具 有 凝聚 力且 高效 的 团队 ,第一 个 且最 为重 要的 一个 步骤 就是 建立 信 任。这 不 是任 何 种 类的 信任 ,而 是 坚实地 以 人性 脆弱 为基 础、 ‘ 以 人为 本 ’的信 任 ”。科 技学 术 期刊 编辑 部 团队个 体 间要 建立 信任 ,也 就是 说 , 在 这 个知 识分 子群 体 中 ,每个 成 员对其 他人 的品 行和 能 力都应 确 信不疑 。这 不 仅要 求 团 队个 体有 较高 的人 际 交往 能力 和沟 通能 力 , 还要 求个 体有 较 高的 自我 修养 ,诚 实 可信 、 正直 忠诚 ,能 在健 康 的企 业文 化和 开放 的 工 作氛 围 中与其 他成 员互动 反馈 。通 常可 以通 过 编 辑部 工作 时或 者 工作 外的 集体 活动 来逐 渐 实现 ,如组 织 文化 交流 、团队节 1 3聚会 、 集体 远足 拓 展 、组 织 业务 技能 培训 、开展 竞 赛 、举行 奖励 活 动等 ,其 前提 须为 管 理者 的 态度 需开 放 、真诚 且 协作 ,能 保护 和鼓 励 团 队 成 员的积 极性 与参 与热 情 。 3 . 2 . 2 必要 的技 能 高 效 的 团 队 是 由 一 群 有 能 力 的成 员 组 成 ,即 拥 有 实 现 共 同 目标 的能 力和 专 业 技 能 ,又能彼 此 很好 的合 作 ,最终 圆满 的完 成 任 务 。劳伦 斯 ・ 霍普 ( L a wr e n c e H o l p p ) 认 为 , 自我 管理 型 团队是 属 于学 习型 团队 , 是学I ] 型 团队 的最 高表现 形式 。以往 的经 验 告 诉我 们 ,没 有高 素质 的人 才就 不可 能办 出 高 水平 的 期刊 … 。科 技学 术期 刊 编辑 部 自我 管 理型 团 队所需 的 相关 素 质技能 包括 :( 1 ) 专 业技能 ,如学 术专业 知 识 、文字 功底 、科 研 思 路 、逻辑 思 维能 力等 ;( 2 ) 个 人能 力 ,如 人 际 交 往 能 力 、学 习 能 力 、团 队 合 作 沟 通 能 力 、应 变 能力 、谈 判能 力 、问题 甄 别能 力 、 审 美能 力 等 ;( 3 ) 项 目管 理能 力 ,如期 刊选 题 组 稿能 力、整 体策 划能 力 、出 版流程 控制 能 力等 。针 对不 同个 体需 要 ,应 给予 不 同种类 的学 习机 会 ,如对 刚 刚高 校毕 业的 新人 职编 辑 ,其 学 术专 业基 础可 能 比较 扎实 ,但 在项 目管理 及个人 能 力方面 可 能欠缺 ,因此 ,应 提 供 参加 编辑 业务 入职 培 训 、编辑 部相 关讨 论 会 、编 前会 及编 后会 、广告 业务 活动 等机 会 ,以积 累经 验 、拓展 能 力 。对于项 目管理 能 力较 差 、活 跃 度不够 的 熟练 编辑 ,需提 供 参加 各种 大 型会 议开 阔 眼界的 机 会 ,同时 有 条 件 的 编 辑 部 应 鼓 励 其 多参 加 各 种 社 会 活 动 、出 国考察 或培 训等 ,培养 其成 为职 业敏
论提高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效率的方式
论提高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效率的方式作者:贺嫁姿谭春林来源:《今传媒》2017年第08期摘要:提高编辑出版的工作效率,减少甚至消除出版时滞是我国科技期刊从业人员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此文通过研究如何提高审稿阶段和编辑加工阶段的效率来探讨如何提高我国科技期刊的出版工作效率,认为可使用的策略为采用稿件远程处理系统和建立通用的邮件模板来提高审稿阶段的效率,按照设定的流程进行编辑加工和调动作者参与稿件编辑加工的积极性来提高编辑加工阶段的效率。
关键词:科技期刊;审稿;编辑加工;稿件远程处理系统;邮件模板中图分类号:G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8-0127-02一、引言科技期刊是定期连续出版物,期刊编辑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刊期确定每年的工作周期,在这一工作周期内完成全部的工作流程,如:组稿、审稿、编辑加工、校样处理、签发付印[1]。
目前,我国科技期刊出版普遍存在时滞现象[2],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为作者从投稿到发表的周期较长,特别是核心期刊,一般需要3-6个月不等,笔者就投过一篇论文至《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投稿至刊出花了6个多月;二为期刊纸质版出版时间的后延,比如月刊,本来月底就要出刊的,非得要下个月才能印出纸质版刊物。
科技期刊出版时滞会给科技信息传播的速度、科技成果的时效性等带来诸多负面影响[3]。
因此,提高编辑出版工作效率,减少甚至消除出版时滞是我国科技期刊从业人员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本文笔者将结合自己6年多的科技期刊工作经验,仅从提高审稿阶段的效率和提高编辑加工阶段的效率两方面出发,探讨提高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效率的具体措施。
二、提高审稿阶段效率的措施科技期刊的审稿阶段,主要是指作者投稿至编辑部,编辑部逐级对稿件进行审理,然后决定稿件是否采用的过程。
目前我国科技期刊主要实行三审制,即责任编辑初审,相关学科专家外审,主编终审,我刊还多一个环节,即副主编(编辑部主任)在相关学科专家外审后复审稿件。
论科技期刊的整体设计
没有丝毫影响 ,反而为它增 添了光彩 ,形成 斛 学》 周刊特定
的风 格 。对 于 科 普 期 刊来 说 ,封 面设 计 的空 间 更 加 广 阔 ,因此 更 容 易 设 计 出 风 格 独特 、引人 人 胜 的封 面 。
3 . 3 设计 风格 要 相对稳 定
由于期刊具有 连续 出版 的性质 ,其 办刊宗 旨又是确定 的 ,
封 面 ;反 之 ,一 本 活 泼 的儿 童科 普 期 刊封 面 也 不 宜 放 上 成 年人
将编辑方针细化 、具体化。在表 现方式上则可 以多样化 、灵 活
机动 。当编辑方针 、办刊宗 旨发生变化时 ,栏 目的设置应做相 应 的调整 。有些学术性期 刊不太注重栏 H的设计 ,还有 些学术 性期刊只按文章内容的学科分布排列 ,全期的文章无任何栏 目 标志 ,形式上感觉 比较粗糙 。栏 目设计在每一期的内容上起 到 “ 路标 ”的作 用 ,使 内容 的安 排看起来精致 、灵 活 ,给读者提 供了方便 。
色 、特点及形成 品牌期刊的关键。
旨 、编 辑 方 针 、期 刊 的 内容 ,才 能 有 效 地 将 期 刊 的 内 容 视 觉
2 _ 1 要 符 合办刊 宗 旨和编 辑方 针
栏 目的设计 要紧紧 围绕办 刊宗 旨,在编辑方 针的指导下 ,
化 。例如 ,讨论严肃的学术问题 的科技期刊不会用美女图像 做
版 日期等)是必须要变动的 ,而图案等则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
整和变化 。
3 封 面设计
期 刊 的封 面 就 像 人 的 脸 面 ,能 否 准 确 表 达 期 刊 的 内涵 、给
4 结语
目前 ,我 国科 技 期 刊设 计 的总 体 质 量 水 平 不 高 ,大 多数 科
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研讨会发言稿
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研讨会发言稿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仁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个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研讨会上发言,与各位一起探讨和分享我们的经验和心得。
我将分享关于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一些观点和思考。
首先,我想强调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重要性。
科技期刊是学术研究成果发表的主要途径之一,它不仅促进了科研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推动了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
作为科技期刊编辑,我们肩负着筛选、审稿、编校等重要任务,直接影响着学术界的信息流动。
因此,我们的责任非常重大,需要我们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其次,我想探讨一下科技期刊编辑工作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法。
随着科技研究的不断发展,学术界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一方面,编辑需要面对大量的投稿和审稿工作,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编辑工作。
另一方面,随着科技进步的加速,新的研究领域和学科交叉不断涌现,编辑需要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保持学习和更新的能力。
针对这些挑战,我认为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解决方法:首先,加强团队协作。
科技期刊编辑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团队协作非常重要。
我们应该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通过定期开会和交流,互相分享工作经验和技巧,从而提高整个团队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其次,培养专业素质。
编辑需要具备广泛的学科知识和深入的专业素养。
我们可以通过参加培训班、研讨会等形式,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专业素质。
同时,积极关注学术研究领域的新动态,了解最前沿的研究成果,以便更好地指导投稿和进行审稿工作。
再次,借助科技手段提高工作效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利用一些科技手段来提高工作效率。
比如,利用计算机软件辅助进行同行评议和论文筛选,以提高审稿的效率和准确性;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学术交流和资源共享,从而促进学术合作和创新。
最后,我想说一下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一些发展趋势和展望。
随着全球科研的国际化趋势和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科技期刊编辑工作也在不断发展和变革。
未来,编辑需要更加注重创新和开放,积极与国内外优秀编辑团队进行合作,共同推动科技期刊编辑工作的发展。
激发科学共同体能量,助力我国科技期刊建设
产业观察 I INDUSTRY WATCH激发科学共同体能量,助力我国科技期刊建设刘华鲁1)2)1)北京信通传媒有限责任公司,100164,北京;2)中国工信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00005, 北京摘要科技期刊从诞生之日开始,就与科学共同体密不可分,如何借助科学共同体的平台作用,建立我国在全球科技领域的话语体系,是服务科技强国建设亟须解决的问题。
本文分析了我国科技期刊所处的发展环境和政策导向,阐述了科学共同体在科技期刊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科研人才评价导向、强化学术团体的科技出版功能、科 技期刊分类评价体系建设等3个角度提出了激发科学共同体能量、建设一流科技期刊的发展建议,期望推进科学界和出版界共同努力,争夺全球科技人才与国际话语权。
关键词科学共同体;科技期刊;学术志愿者;期刊方阵;分类评价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 SID)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 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十分复杂,未来国际竞争将是科 技创新的竞争。
虽然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是有祖 国的,这涉及科技战略资源问题,因此争夺全球科 技人才与国际话语权被提到了空前的高度。
在这一 重要的历史时期,科技期刊作为引领科学思想、传 播科技成果的重要舆论阵地和科技话语权的载体,应该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为我国科学家搭建国 际交流与合作平台、助力科学家和先进科技成果走 向全球,与科学共同体一起努力,建立我国在全球 科技领域的话语体系,从而使我国真正成为世界科 技创新的高地。
而如何发挥科学共同体的重要作 用,快速提升我国科技期刊平台的国际影响力和话 语权、聚拢国际科技人才资源,是服务科技强国建 设亟须解决的问题。
1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政策环境近几年,我国科技期刊的办刊环境总体上呈 现加速改善的态势。
2019年8月,中国科协等四部 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 期刊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我国科技期刊的发展指明了道路,《意见》的出台是 我国科技界里程碑式的事件%对于提升我国学 术交流平台的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提升科技期刊编校质量的方法探析——以《计算机科学与探索》为例
提升科技期刊编校质量的方法探析—以《计算机科学与探索》为例◎袁 璟[摘要]质量是期刊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编校是期刊生产周期中不可或缺的核心环节,也是提高期刊质量的重要抓手。
因此,期刊有效提高编校质量对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文章以《计算机科学与探索》为例,从提高编辑素质、强化编辑部制度管理、发动作者参与编校工作、加强期刊审读工作、采用专业软件辅助编校工作五个方面,探究提升科技期刊编校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科技期刊;编校质量;编辑素质;期刊管理;审读;编校软件科技期刊是传播科学知识、宣传科技政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高质量的科技期刊在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技信息传播中起到重要作用[1]。
以期刊质量建设为抓手,提高期刊核心竞争力是期刊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国家新闻出版署2020年印发了《报纸期刊质量管理规定》。
该规定对报纸、期刊的编校质量提出了明确要求,明确了编校差错率计算方法,并将报纸、期刊质量纳入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2]。
这彰显了国家对期刊质量的高度重视。
期刊质量涵盖内容质量、编校质量、出版形式质量、印制质量四个方面。
其中,内容质量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是科技期刊的核心和灵魂,编校质量是对内容质量的优化和提升。
编辑加工文稿可以消灭差错、弥补疏漏、规范文字,而控制好科技期刊的编校质量是保证期刊质量的关键因素[3]。
同时,编校质量也关系到期刊和编辑的形象,如果期刊论文格式混乱、语句不通、错别字随处可见、标准规范不统一,会使作者和读者对期刊的印象和信任度大打折扣,不利于吸引高质量论文。
科技期刊作为连接作者、读者、编辑的学术交流平台和学术共同体,需要各方群策群力,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和专业技能优势,从而打造高质量的期刊。
提升科技期刊编校质量也离不开作者、编辑、审稿专家的同心协力。
文章以《计算机科学与探索》为例,从提高编辑素质、强化编辑部制度管理、发动作者参与编校工作、加强期刊审读工作、采用专业软件辅助编校工作五个方面,探究提升科技期刊编校质量的方法。
讨论科技期刊编辑队伍的建设问题
从 而使 得 越来 越 多 的科 技期 刊面 世 ,形 成一 个 良性
u g n s n b i i gc re t ce c d tc i a e o ia s a d s r i g i ewelo cey o t es c aim. r e t a k o u l n u r n in ea h c l r d c l, n e vn t l f s it f h o i l t d s n en pi nh - o s
i h o re o e eo me t Ac e e ai g t eb i i g o dt rt a fs in e a d tc n c l e o ias i a n t e c u s f v lp n . c l rt u l n n e i mso ce c e h i a r d c l n d n h d o e n pi s
在 期 刊 的 发展 过 程 中又 担 当着 主要 的 角 色 。加 快 科技 期刊 编 辑 队 伍 的建 设 是 当前 办好 科 技 期 刊 .服 务 于 社
会 主 义 小 康社 会 建 设 的 刻 不 容缓 的任 务 。 关 键 词 :科 技 期 刊 ;编 辑 队伍 ; 建设 中 图分 类 号 :G 5 20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 1 0 - 2 8 (0 2 1 1 70 0 2 1 4 2 1 )0 . 6 . 5 0
( l cdmyo Ag c l rl cecsC a gh n 1 03 hn ) JiA ae in f r ut a Si e, hn cu , 3 0 3 ia i u n C A ̄xa:S i t cadt h i lo ras r t rl a i c dt h oo y n jvn f g h onT,e e p l a c ni cnc u laea i e ap ri s e ea c l dr ue an ecu t dv l e f n e i aj n n n g tn c n n en g a e i t y o
探索新时期科技期刊的发展方向
编辑工作的重心将从传统的纸介质办公转变为网络数字化办公。由于传统的编辑、出版和发行的配套动作已相对成熟,整个流程比较固定和规范,所以最初的变革会遇到一些困难。但从长远角度来讲,网上投稿、审稿系统中的编辑数字化操作具有很强的先进性和便利性。
(1)先进的工作模式
投稿系统具有管理的功能,搭建了作者、审稿专家和编辑协同工作的网络平台,在平台的虚拟工作区中,作者、审稿专家及编辑人员等进行各自的工作,并互相进行沟通,这意味着将基于信息化技术来重组、优化生产流程。
1科技期刊的数字化时代
数字出版,是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的全新文化生产与传播方式,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产物。它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具有记录、储存、呈现、检索、传播、交易数字化的特点;(2)具有在网络上运营,实现即时互动、在线搜索等功能,具有创造、合作和分享的特性;(3)能够满足大规模定制这一个性化服务的需要[2]。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的快速普及,出版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印刷技术与数字技术共存的过渡时期。面对日益激烈的媒体竞争和新业态的不断出现,是固守原有的领地,还是跟随时代的脚步,激流勇进,是传统出版业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网络时代科技期刊编辑工作职责与特点[论文]
网络时代科技期刊编辑的工作职责与特点【摘要】近年来,中国互联网普及率日益提高,无线通讯技术及应用快速发展。
先进的网络化技术使科技期刊编辑流程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赋予科技期刊编辑新的内涵。
文章分析了网络时代科技期刊编辑的工作职责与特点。
【关键词】网络时代编辑职责特点近年来,中国互联网普及率日益提高,无线通讯技术及应用快速发展,智能手机、电子书等各类新兴阅读载体纷纷涌现。
信息传播载体和技术的变化,与读者阅读习惯、阅读需求的变化相互作用,把科技期刊带入了一个更加复杂多变、充满挑战的新环境。
内容编辑、广告、发行的数字化,使科技期刊从较原始的书籍发展为现代印刷出版期刊、电子期刊、网络电子期刊。
编辑工作的职责和特点也随之产生许多质的变化。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编辑的工作职责和特点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正确认识这些职责和特点,对于做好编辑工作,推动科技期刊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科技期刊编辑的工作职责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编辑工作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中最突出的特征就是从单向性变为互动性。
就科技期刊而言,编辑的工作职责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
1.1 策划内容数字化条件下,期刊内容生产和传播机制虽然发生了变化,但内容作为期刊核心价值的地位没有变。
在海量信息、快速传播和及时互动的数字化环境里,读者尤其需要高品质的阅读体验。
因此,编辑作为科技期刊内容的生产者和服务者,应始终把内容编采放在首要位置,才能在数字化进程中把握主动权。
科技期刊编辑不仅要根据本刊及目标读者的特点与要求来更新、策划期刊内容,还要针对市场营销分析本刊的定位,关注内容受读者接受与欢迎的程度。
1.2 维系作者拥有作者是出版活动和编辑工作的前提。
科技期刊尤其是编辑应当十分重视对作者的工作。
有人将作者比做编辑出版的“衣食父母”,“出版家以作家为衣食父母”。
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科技期刊编辑,科技期刊编辑找寻并发现了千里马,然后进行支持——从精神到物质,促使他成为公认的千里马。
期刊网站建设
期刊网站建设在现在的网络时代,一个期刊如果没有自己的独立网站是不可想象的,就象人们常说的: Online or dead。
北京玛格泰克公司的网站建设系统将为期刊建立一个个性化的中英文对照的期刊门户网站,包括期刊介绍等基本信息,以及在线留言、新闻发布,访问追踪等功能,是期刊在Internet世界中的基本立足点。
具有全球性、开放性、交互性、及时性和综合性等特点的互联网带给科技期刊的是一种全新的出版模式和信息交流模式,期刊网站建设得如何对科技期刊的生存与发展所起的作用必将愈来愈不可忽视。
一个完善的期刊网站上的内容和功能一般包括以下4部分:(1)提供有关期刊的各种信息。
核心信息一般应包括:期刊办刊宗旨和刊登内容等期刊基本信息,编委会成员名单,投稿要求,与作者的版权转让协议,期刊订阅办法,编辑部联系方式;外延信息可包括:被数据库收录情况,审稿人名单,获奖情况,广告征集,编辑部成员介绍,期刊信息动态,友情链接,规章制度等。
(2)提供期刊内容。
包括目录、摘要、全文——由目录到全文是期刊网站免费揭示期刊内容由浅至深的3个层次。
这部分内容集成Magtech网刊发布与管理系统。
(3)在线互动功能。
核心功能一般应包括在线投稿、在线审稿、在线查稿等功能;外延功能可包括在线订阅、在线远程编辑、读者反馈等功能。
这部分内容集成Magtech稿件远程处理系统。
(4)服务功能。
核心功能一般应包括期刊内容的检索功能和速报(Alert)功能;外延功能可包括读者信箱、阅读软件下载等。
这些功能集成在Magtech网刊发布与管理系统。
Magtech期刊网站系统功能介绍该系统将根据编辑部的要求,为刊物建设一个个性化的、能代表刊物定位、品味和特色的门户网站。
一般情况下,该网站将包括以下栏目和功能:期刊介绍性信息:包括期刊介绍(About Journal)、出版范围(Aims and Scopes)、刊物历史(Journal History)、编委会(Editorial Board)等,其中编委会名单中可以单独链接一个编委介绍;联系我们(Contact Us)。
科技期刊编辑工作中的理论与实践
通能力 、公关能力 、组织协调能力 、社会 活动能力 、外 文读 名字。一个 已经 “ 到某个栏 目” 投 的稿子,比起一个“ 不知投到 写能力 、计算机应 用能力等 。 哪个栏 目” 的稿子会更先得到处理 。同样 , 电子投稿中清楚 在 科技 期刊反映的是整个行业方方面面的最新进 展 :例如 写出标题 也很重 要 。因此提请你 在稿件之外务必附加 以下信 《 国牛业科学》的编辑 内容 ,既包含我国境 内黄牛、奶牛 、 息 :真实姓名 、年龄 、从事的职业 、联 系电话 、联系地址 、 中 邮政编码 、QQ、Emm 。如果有基金项 目支持 ,最好如实写 . l 水牛 、牦 牛等 ,还涵盖所有杂交牛 ;既有遗传育种 ,又有饲
一
个合格 的期 刊编辑首先思想素质要过硬 。敬业爱 岗、
忘我工作 ,具有无私奉献 精神 和良好的工作态度 、工作作风 , 对于期刊编辑是不可或缺的 。同时,期 刊编辑 的工作又是一 项集 体劳动 ,属于集体的事业 。期 刊编辑还要具有 良好 的团
二 、对编辑对象的全面深入分析能力强化
首先统揽全文 ,栏 目定性 ,然后对文章 的观点分 析,最
今传 媒
21年第9 00 期
传媒 实务
科技期刊编辑工作中的理论与实践
林 清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动物科技学 院,陕西 杨凌 7 7 0 ) 12 0
摘 要:本文结合科技 期刊 的编辑工作,浅谈编辑工作的基 础理论修养,包括对编辑职 责、 修养 、 专业知识的强化等 问 题
在 实际操 作 中的处理方法 ,包括 对稿 件的处理方 式、及 时与作 者沟通等细节 问题 。
期刊建设实施方案
期刊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与意义随着学术研究和科技发展的不断深入,期刊在学术交流和知识传播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期刊建设是学术机构和科研单位的重要任务之一,对于提升学术声誉、促进学术交流、推动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期刊建设实施方案,对于提高期刊质量和影响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二、目标与原则期刊建设实施方案的目标是提高期刊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促进学术交流和科技创新。
在制定实施方案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1. 学术导向原则:坚持学术导向,突出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的重要性,确保期刊建设的学术性和科学性。
2. 开放共享原则:倡导开放获取和共享,推动期刊内容的开放获取和共享,促进学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
3. 国际化原则:注重国际学术交流,吸收国际先进经验,提高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4. 创新发展原则:鼓励创新发展,推动期刊在学术研究、编辑出版、管理运营等方面的创新发展,提升期刊的核心竞争力。
三、具体措施1. 提升期刊质量:加强学术评审和编辑管理,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和水平,确保期刊内容的学术性和权威性。
2. 拓展学术交流: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组织学术研讨会、学术论坛等活动,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
3. 完善编辑出版:优化期刊编辑团队,提升编辑出版水平,改善期刊版面设计和印刷质量,提高期刊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4. 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动期刊信息化建设,建设期刊网站和电子期刊平台,提升期刊的信息传播和服务水平。
5. 提升期刊影响力:加强期刊推广和宣传,提高期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扩大期刊的读者群体和影响范围。
四、保障措施为了确保期刊建设实施方案的顺利实施,需要做好以下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期刊建设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组织协调,确保期刊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
2. 加大投入支持:增加期刊建设的投入支持,提供资金、人力和技术支持,保障期刊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3. 完善政策支持:制定健全相关政策法规,为期刊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科技期刊专注最新研究成果,聚焦重大工程进展的探索
113达3458篇,总被引频次达12336次,总下载次数达489678次,国家级基金论文数715篇。
在2010年至2020年这段时间,发表论文最多并且位列前30的作者都在核动力学科中有着深厚的研究,包括但不限于热工水力、反应堆物理、核安全、结构力学、系统设计、核燃料与材料、核化学,以及退役后处理等多个热门方向。
总体上论文发表数目排在前30位的群体,主要源自在核动力行业有着突出地位的大学或研发机构,如: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
编辑部通过分析现有资源,认为期刊应该利用研究院所、高校专家学者的影响力,通过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得者约稿、拜访编委、邀请编委推荐撰稿人、参加学术会议、调研科研机构等渠道,组织出版专栏、专刊,将邀约的高水平稿件组稿,形成“特约稿”栏目,以实现传播最新研究成果,聚焦重大工程进展的办刊宗旨。
图1 主办单位现有作者群学科分布2.期刊办刊的探索2.1 特约稿期刊的生命力在于它的质量。
为了提高期刊的质量,各个期刊编辑部都在不断地探索,努力创造自己的特色栏目。
编辑部经过集体讨论认为,科技期刊即使在稿源充足的情况下,每期通过联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得者、拜访编委约稿、参加学术会议等方式向院士、教授等专家邀约高水平的稿件,可扩大期刊的读者群,提高期刊的质量。
邀请专家投稿会有助于收到高水平的论文,因为他们是各自领域的杰出人士,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强大的科研实力,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严谨的学术品格。
他们同时也在科研和工程领域奋斗,在从事的领域有深入的了解,包括历史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动向,他们所撰写的论文能够真实反映出该领域的研究前沿。
同时为保证约请稿件的质量,编辑部在约请中一般遵循以下4个基本原则:(1)受邀人在其研究领域需做出过一定的杰出工作;(2)邀请撰稿人需提前征得编辑部主任的同意;(3)编辑部主任和学科编辑,了解受邀人所在研究领域的热点及其团队的研究进展,结合期刊的需求,确定约稿方向;(4)确定受邀人及约稿方向后,学科编辑须向受邀人发送正式约稿函。
浅论科技期刊编辑的效能建设
成 要 素 、 本 途 径 等 方 面 进 行 了详 细 阐述 , 为科 技 期刊 编 辑 应 有 足 够 的 专 业 知 识 储 基 认
备、 熟练 的现 代 化 办公 技 能 以及 过硬 扎 实的 基 本 功 , 不断 更 新 知识 , 高编 辑 效 能 : 要 提 关 键 词 : 技 期 刊 ; 辑 : 能 建设 科 编 效 中图 分 类 号 : 22 G 3 文献 标 识 码 : A
能 力 要 素是 指编 辑 需 具 备 的最 基 木 的 知识 与技 能 , 主要 有
以下 4个方 面 。
力是编辑效率的必要条件 , 但不是充分条件 。高 的编辑效 率总是
依赖 于强 的编辑能力 ,而强的编辑能力却不一定总能转化为高 的 编 辑效 率 。编 辑 效 率 的提 高 ,只 有 在 编 辑 能 力 达 到 一 定 高 度
点极 其 重要 , 以说 是最 基 本 、 不 能 缺 少 的 看 家 本 领 。 科 技 可 最
编辑 是 处 理 科 技 稿 件 的 第 一关 口 ,如果 不具 备 必 要 的 相 关 专业
知识 , 缺乏足够的专业 敏锐 , 就很难胜任这一T作 , 在策划组稿 ,
来 稿 初审 、 三 审 转 呈 以及 专 业 层 面 的深 加 丁 等 方 面 , 必 遭 遇 二 势 尴 尬 , 所适 从 。 即使 勉强 完 成 , 必 然 是 事倍 功 半 , , 无 也 效 卒低下 。
2 科 技期 刊编辑 效能 建设 的重要性 和紧迫 性
21 重 要性 .
括对 相关 々业前 沿动态的及时掌握 。对于科技期刊编辑来说 , 这
论信息时代科技期刊编辑队伍的建设
要想适 应新 形势 的要求 , 须从 提 高期 刊综 合 质 量人 手 ,增 强 适应 市 场 环境 的 能力 , 必 增
向世界做 出应 有 的贡献 .
13 面 临 市 场 经 济 的 挑 战 .
在 当前社 会 主义市场经 济体 制下 , 科技 期刊作 为一种 特殊 商 品也 将面 临着市 场经 济 的巨大 冲击 . 作 为科技期 刊 的编辑 ,既 要充分认 识到这 一严 峻形 势 , 要保持 清醒 的头脑 . 须认识 到这 既是一种 挑 战 , 又 必 也 是一种机 遇
科 技期 刊是科 技 信息 的 主要载 体之一 , 它对社 会的 经济建设 与发 展 、 科技 人 才的发 现与培 养等 方面都 起着重 要 的作 用 科 技期 刊作 为科 技 信息 的连 续 刊载物 , 他是通 过期 刊编辑在 期 刊出版 过程 中各 环节 的 系 统工作 而完成 的 , 这其 中凝 聚着 编辑 人员 的 劳动 和 心 血 . 技 期 刊 的水 平 又 与 整个 科 学 研究 的水平 相 关 科 联. 以, 所 随着 科学技 术 的不 断发 展 , 然会产 生大量 的 反映 国 际、 内先 进 水平 的科 技 论 文 , 就 要求 具 必 国 这
员 , 一 项 迫 在 眉 髓 的 任 务 , 是 当前 编 辑 出 版 界 关 注 的 热 点 . 是 也
1 信 息 时代 科技 期 刊编辑 面 临 的挑 战
I1 面 临 着 信 息 技 术 的 挑 战 .
从 I4 美国制成 世界 上第一 台大 型 实用 电子计 算 机 , 19 美 国政 府提 出“ 息 高速 公 路 ” 96年 到 93年 信 计
论 信 息 时代科技 期 刊 编辑 队伍 的 建设
周 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 期 刊网络化
目前 , 国内学术期 刊国际化 、 数字化发展 的必然性和紧迫性 近在 眼前 ,期刊之 间的竞争也越来越体现 为以优 秀稿件和优 秀
委会成员 、 审稿专家 、 作者等 ) 提供 了一个方便而又快捷 的沟通渠 道, 还为学术期刊网络化建设给出了系统级的方案。
2 平台整体 架构
第 2 期 9
收稿 日期:0 1 0 — 8 2 1- 8 1
论科技期刊编辑部 网络工作 平 台建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马 倩, 唐 耀
( 北京航天情报 与信息研究所《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 编辑部 , , 05 ) 北京 1 84 0
摘
要: 阐述 了期刊 网络化和科技期刊编辑部 网络 工作 平台概念 , 分别从 平 台数据库 、
1O 5
理大规模 的数据 , 以此来提高编辑部网络工作平 台的整体效率 。 下面将分别从 3 个部分介绍 网络工作平 台 , 中包括平 台数据 其 库、 远程信息系统和本地工作系统 。 按照作业性质我们可以把远
程操 作的仅仅处理信息 的系统归纳为 远程信 息系统 ,它 的本质
是信息管理 系统 , 包括稿件采 集系统 、 件远程处 理系统 、 稿 办公
的限制 ,目 大多数期 刊编辑部 只是 实现了其 中的单模块工 作 前
模式 _。这些模块虽针对性较强 , 3 j 但是其工作数据 是静态的 , 不 同模块之 间的数据 流动 需要人工干预 才能实现 。这样就造 成
了数 据冗余 、 数据处理工作量过大的局面 , 为此部分编辑 部宁愿
停 留在人工作业 的阶段 , 也不愿意建立独立 的在线 系统 , 使科 致 技期 刊网络化 、 数字化 、 息化进程缓慢 。 信 通常意义上的网络平台是指依托于 因特 网,带有数据采集 、 分析管理 、 生产作业 、 信息发布等功能模块 , 且各模块可实现数据
网络 工作平 台是基于 网络资源 , 将期 刊生产的整个过程及
其相关活动集成化 、 自动化 、 高效化 , 并具有开放性 、 可拓展性 的
一
作者为 中心的竞争。为适应新 的发展形 势 , 编辑部应该转变原有
的工作流程和业务模式 ,将 以前 以编辑部 为中心的业务处理模 式变 为以作者 、 审稿专家 、 读者为 中心 的业务处 理模 式 。在新 的
科技情报开发 与经济
文章编 号:0 5 6 3 (0 )9 0 5 — 4 10 — 0 3 2 1 2 — 10 0 1
S I E H IF R TO E E O M N C— C O MA IND V L P E T&E O O Y T N CN M
21 年 第 2 卷 01 1
种虚拟办公 机构 。网络工作平 台相 对于传统期刊编辑部 的工
工作模式下 , 我们提 出了具有国际特色的 、 期刊 当前工作模 适应
式 的网络化工作平台概念 , 并逐步建设完善。 期刊 网络化是一个系统全面 的由内容 到服务的期刊 出版 流 程 自动化 、 数字化 的过程 _ 。随着网络和期刊本身 的发展 , 刊 1 ] 期 网络化 的内涵 不断发展 , 主要 内容为 : 其 编辑流程 网络化 、 内容 提供 网络化 、 信息 服务网络化 、 出版 发行 网络化 、 刊管理与 经 期 营网络化 [ 。为 了完成上述诸 多网络化工作 , 2 ] 我们尝试建设对 应 的网络应用系统和功能模块 。然而 , 由于现有技术和编辑部条 件
远程信息 系统和本地 工作 系统 3个部分介 绍 了科技 期刊编辑部 网络 工作 平 台的整体 框架 , 对该平 台的数据库进行 了分类 , 分析 了各数据库之 间的相互关 系, 并详 细说 明了
各 应 用 系统 的功 能 。
关键词 : 科技期刊 网络化; 网络工作平 台; 数据库 ; 应用 系统 中图分类号: 207 G 3. 文献标识码 : A
作模 式 , 是一个质 变的过程 。网络工作 平台不 限定办公地点和办 公时间 , 办公 方式灵活多样 , 最突出的优 点在于其处理 的稿件及
数据量都将远远大于之前。 并且在使用该平 台 , 后 纸质稿件已不
再是 编辑 部的主要工作 对象 ( 至少不是 主要对象 ) 取而代之 的 ,
是数字化的稿件信息流 。
网络工作平 台的整体结构见图 1 。它主要包括数据库 、 稿件
采集 系统 、 件远程处理 系统 、 信息管理 系统 、 稿 办公 稿件生产 系
统、 网络期 刊发布系统 、 网站等 。显然 , 这是一个 以数据库为 中 心、 其他 各单元可 以相对独立 的结构 , 各单元都是基 于数 据库工 作 的。也正是因为有 了数据库 , 才使 网络工作平 台能够实现一次 性输入数据 、 重复使用 的 目标 。若 没有强 大数 据库的支持 , 无 便 法使各独立 的应用系统结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并且在 如此完 整 的产业 链 网络工 作平台 中, 数据库设 计的合理性 、 容性 、 兼 可 扩展性直接决定 了整个平 台的工作效能 。为了增 强数据库本身 可提供 的功能 , 我们在数据录入的基础数 据库后 , 设立 了投稿 再 数 据库 、 退稿数据库 、 工作数 据库 、 出数据库 及其他功 能性数 刊 据库 。这样一来 , 各应用系统便不用每次都与基础数 据库连接处
共享 的应用系统集合 。其最大的特点在于不仅可以提供整条产业 线上所需要的信 息内容 , 以提供各种数 据及经过分析处理 的 还可 信息服务 , 并且在整条信息链上数据只采集一遍 , 实现各应用系统
数据共享。 鉴于此 , 本文提 出了科技期刊编辑部 网络工作平台的概 念, 并构建了整体架构。 网络工作平台不只是几个网络应用系统或 者 网站等单模块 的单纯相加 , 而是综合了编辑部各种 功能模块 的 统一整体。 这个集合内的信息流就像人的血液 , 使得网络工作平 台 具有活力。 该平台不仅为编辑部工作人员以及远程使用人员( 如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