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球菌
第8章原核细胞PPT课件
概念:在无氧条件下,不彻底分解有机物,获取生命
厌氧型
活动能量
实例:寄生虫、厌氧菌(乳酸菌、甲烷细菌等)
概念: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时进行无氧
兼性厌氧型
呼吸
实例:酵母菌
原核生物大多是异养生物,分为寄生和腐生两种生活型。
大多数原核生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少数是生产者。
四、原核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细菌
作用
常见的真核生物:酵母菌、霉菌(青霉、根
霉、毛霉、曲霉)、大型真菌
24
蓝细菌(蓝藻)
蓝细菌含有与叶 绿素结合在一起 的膜结构,是进 行光合作用的部 位,叫光合膜。
蓝细菌的结构模式图
蓝藻类生物:念珠藻、 蓝球藻、颤藻、发菜 等。
名字带“藻”的生物体不一定是原核生物。
常见的真核藻类:衣藻、黑藻、绿藻、红藻、褐藻等。
植物:纤维素和果胶
有染色体,DNA与蛋 白质结合在一起
光合作用场所
光合膜
举例
蓝藻、细菌、放线菌、支 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
体等
叶绿体
动物、植物、真菌
26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比较
根本区别: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拟核:无核被膜包被,无核仁、无染色体,有
DNA分子 共性:都有遗传物质DNA ,都具有相似的细胞
25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比较
细胞大小 细胞核
原核细胞
较小( 1-10 微米 )
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 被膜和核仁,有拟核
真核细胞
较大(10 - 100 微米 )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 核被膜和核仁
细胞质 除核糖体外无其他细胞器 有多种细胞器
细胞壁 染色体
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拟核中只有一个环状 DNA分子,无染色体
病原微生物第8章细菌的感染的检查方法和防治原则习题与答案
E.以上都不是 6、利用细菌生化反应鉴定细菌是根据: A.细菌酶活性差异 B.细菌毒素活性差异 C.细菌酶含量的差异 D.细菌毒素种类的差异 E.细菌分解代谢产物的差异 7.白百破三联疫苗是指: A.白喉杆菌死疫苗、百日咳杆菌死菌苗、破伤风类毒素 B.白喉杆菌活疫苗、百日咳杆菌活菌苗、破伤风类毒素 C.白喉杆菌死疫苗、百日咳杆菌活菌苗、破伤风类毒素 D.白喉杆菌活疫苗、百日咳杆菌死菌苗、破伤风类毒素 E.白喉杆菌类毒素、百日咳杆菌死菌苗、破伤风类毒素 8.白百破三联疫苗与其三种单一疫苗比较,其优点是: A.可减少接种次数和剂量 B.可减少接种次数,但增加剂量 C.可减少接种次数,而增强免疫效果 D.可减少接种次数,但 降低免疫效果 E.以上都不是 9.用马血清制备的抗毒素的缺点是: A.制备较困难 B.纯度不高 C.产量低 D.可产生超敏反应 E.不 易保存 10.丙种球蛋白的优点是: A.来源广 B.易制备 C.易保存 D.含多种微生物的抗体 E.免 疫效果好 11.采集细菌培养标本正确的作法是:
C.细胞代谢的改变 D.干扰现象 E.细胞培养液浑浊 38.下列哪种实验不是抗原抗体反应? A.中和实验 B.病毒血凝实验 C.补体结合实验 D.血凝抑制实验 E.凝胶免疫扩散实验 39.关于包涵体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是病毒感染的检测指标之一 B.可能是病毒增殖场所 C.HCMV 的包涵体称内基小体 D.可位于胞质,也可位于胞核 E.可以是嗜酸性,也可为嗜碱性 40.关于病毒血凝抑制试验,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 A.是测定血凝素的方法之一 B.可用于病毒分型及亚型 C.所用抗体为中和抗体 D.是检测血凝抑制抗体的方法 E.是一种非特异性试验 41.目前用于测定病毒感染数量比较准确的方法是:
A.直接涂片镜检 B.分离培养C.测定细菌素 D.生化试验 E.药 物敏感试验 17.关于人工被动免疫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直接注射免疫反应产物,使之产生相应免疫力 B.作用快 C.维 持时间短 D.可用于紧急预防 E.也作为平时预防的方法 18.下列哪种不是活疫苗制剂? A.减毒疫苗 B.基因缺陷型疫苗 C.化学疫苗 D.DNA 重组型疫 苗 E.以上都不是 19.关于血清学诊断,错误的叙述是: A.是一种用已知抗原侧抗体的免疫学检查方法 B.常用于抗原性较强的病原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 C.是一种以效价为测量单位的半定量试验 D.适用于病程短的传染病的诊断 E.可用于人群免疫水平的调查 20.下述哪项检查不能协助临床诊断? A.脓汁涂片找到革兰阳性葡萄串状球菌 B.咽拭子涂片找到革 兰阴性双球菌 C.痰涂片找到抗酸杆菌 D.脑脊液涂片找到革兰阴性杆菌 E.瘀斑血中找到革兰阴性双球菌 21.下列哪种物质不能直接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 A.霍乱死疫苗 B.BCG C.青霉素 D.白喉类毒素 E.马抗破伤 风痉孪毒素抗体 22.下列哪项不能获得有效的特异性免疫?
第8章 微生物菌种的筛选及鉴定
H
37
(3)厌氧分离(培养)技术 ▪ 高层琼脂柱技术 ▪ 厌氧罐技术 ▪ 厌氧手套箱技术
厌氧手套箱
H
38
厌氧培养装置
H
39
H
40
2.2.4 筛选
1、初筛:通风发酵菌种,通过摇瓶发酵进行,每 株一瓶
目的:淘汰80%-90%的分离菌株中的低产菌
(1)培养条件:主要通过查阅资料及需要而预先 决定:如培养基组成,通风量(装液量,摇瓶 机转数),p3)控制培养温度
➢ 30℃左右培养,可培殖嗜温微生物
➢ 50~60℃培养,可培殖嗜热微生物,筛 选耐热菌株
(4)热处理——增殖芽孢细菌
样品悬浮液经80℃、10min处理,杀死 营养体,再添加营养培养后可增殖产芽孢 细菌
H
19
(5)添加抑制剂
➢ 10%苯酚数滴:抑制细菌、霉菌生长,增殖放线菌 ➢ 多粘菌素B:抑制G-细菌 ➢ 青霉素:抑制G+细菌 ➢ 制霉菌素:抑制真菌 ➢ 放线菌酮:抑制真菌
生理生化特征
H
47
H
48
H
49
2.2.6 培养工艺条件试验与生产试验
1、摇瓶发酵条件
培养基组成,初始pH,通风量(装液量) ,接种量,培养温度…
2、小型台式发酵罐发酵工艺条件
溶解氧控制,pH值控制,原料添加模式, 消泡剂…
H
50
培养基配方的获得
单因素试验 多因素试验(正交试验) 回归试验 最佳配方的验证 整个发酵条件的优化
H
20
实例:碱性纤维素酶产生菌的筛选
文献:产生菌为中性芽孢杆菌,嗜碱芽孢杆菌、放线菌及霉菌
采样(造纸厂) →80℃30min处理 ↓
0.0075% 曲利本蓝+1% CMC(羧甲基纤维素),pH10.5 培养3~4d,选择有凹陷圈的菌落
第8章 球菌
可引起多个器官系统的功能紊乱或毒性休克综
合征(TSS)
纤维蛋白溶酶:溶解纤维蛋白
透明质酸酶:溶解透明质酸
耐热核酸酶:降解DNA、RNA
鉴定葡萄球菌有无致病性的依据之一 脂酶:分解脂肪和油类
(二)所致疾病
细菌侵袭性所致疾病 细菌毒素所致疾病
细菌侵袭性所致化脓性炎症 局部感染
皮肤软组织感染:疖、毛囊炎、痈、甲沟炎、麦粒肿、 脓疱疮、伤口感染等。 内脏器官感染:气管炎、肺炎、脓胸、中耳炎等。
• 根据溶血现象分类
• 根据特异性抗原分类
根据溶血现象分类
溶血现象 名称 类别 致病性
草绿色溶血 溶血 完全溶血 不溶血 溶血
甲型溶血性链球菌 多为条件致病菌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致病力强 丙型链球菌 无致病性
根据细胞壁多糖抗原(C抗原)分20群
分型:A群有四型
M抗原
荚膜 细胞壁 蛋白质
肽聚糖 细胞膜 多糖 分20个群, A群 致病菌 (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或化脓性链球菌)
非特异性结合,结合后的IgG分子Fab段仍能与抗原特 异性结合。 用含SPA的葡萄球菌作为载体,建立协同凝集试验, 广泛用于微生物抗原的检测。
IgG抗体Fc段和SPA结合
协同凝集反应
SPA的生物学作用:
协同凝集反应;
抗吞噬;
促进细胞分裂; 损伤血小板; 引起超敏反应。
抗原构造
2)多糖抗原 存在于细胞壁的磷壁酸中,有群特异性 3)金葡菌细胞壁上的结合凝固酶及少数菌株 的荚膜亦具有抗原性。
病灶特点:脓汁粘稠、病灶局限、界限清楚。
全身感染:败血症、脓毒血症。
疖(furuncle)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侵入单个毛囊或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临床表征: 疖初起为红、肿、热、痛的小硬结,逐渐呈锥状隆起,继而顶部出现脓栓。数日 后脓栓溃破或脱落,排出脓液,炎症消退而愈。
病原微生物第8章细菌的感染的检查方法和防治原则习题与答案
病原微生物第8章细菌的感染的检查方法和防治原则习题与答案第8章细菌的感染的检查方法和防治原则一、选择题【A 型题】1.不属于血清学反应的试验是:A.协同凝集试验B.对流免疫电泳C.血凝抑制试验D.血凝试验E.Elek 平板毒力试验2.从有正常菌群存在的部位所采取的标本应接种在哪种培养基中分离培养病原菌?A.增菌培养基B.营养培养基C.选择鉴别培养基D.基础培养基E.特殊培养基3.分离培养细菌一般需多少时间?A.4~8 小时B.8~12 小时C.12~16 小时D.16~20 小时E.20-24小时4.下列哪种细菌需4~8 周培养才能长出可见菌落?A.大肠杆菌B.葡萄球菌C.破伤风梭菌D.白喉杆菌E.结核杆菌5.关于直接涂片镜检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适用于所有细菌感染疾病的初步检查B.方法简便易行,但均不能快速鉴定细菌C.只适用于形态和染色性上具有特征的病原菌D.其结果必须结合临床表现方有诊断价值E.以上都不是6、利用细菌生化反应鉴定细菌是根据:A.细菌酶活性差异B.细菌毒素活性差异C.细菌酶含量的差异D.细菌毒素种类的差异E.细菌分解代谢产物的差异7.白百破三联疫苗是指:A.白喉杆菌死疫苗、百日咳杆菌死菌苗、破伤风类毒素B.白喉杆菌活疫苗、百日咳杆菌活菌苗、破伤风类毒素C.白喉杆菌死疫苗、百日咳杆菌活菌苗、破伤风类毒素D.白喉杆菌活疫苗、百日咳杆菌死菌苗、破伤风类毒素E.白喉杆菌类毒素、百日咳杆菌死菌苗、破伤风类毒素8.白百破三联疫苗与其三种单一疫苗比较,其优点是:A.可减少接种次数和剂量B.可减少接种次数,但增加剂量C.可减少接种次数,而增强免疫效果D.可减少接种次数,但降低免疫效果E.以上都不是9.用马血清制备的抗毒素的缺点是:A.制备较困难B.纯度不高C.产量低D.可产生超敏反应E.不易保存10.丙种球蛋白的优点是:A.来源广B.易制备C.易保存D.含多种微生物的抗体E.免疫效果好11.采集细菌培养标本正确的作法是:A.采集有正常菌群的标本时需用洁净容器B.采局部病变标本前应先用消毒剂消毒局部C.必须在使用杭生素之前采集D.不能即时送检时均应置冰箱保存E.以上都不是12.关于血清学反应,正确的叙述是:A.用已知抗原侧抗体称血清学鉴定B.用颗粒性抗原与抗体反应的试验称沉淀反应C.用抗体致敏栽体(乳胶或红细胞等)与相应抗原反应称反向间接凝集试验D.用于鉴定炭疽芽胞杆菌的絮状试验称Ascoli 试验E.抗O 试验是一种沉淀反应13.关于PCR技术,下列哪种叙述是错误的?A.是一种有细胞的分子克隆技术B.是一种DNA 扩增技术C.具有快速、灵敏和特异性强等特点D.可用于病毒DNA 片段的枪侧E.也可用于细菌等微生物DNA 片段的检侧14.测定细菌对药物敏感性的方法,下列哪种是错误的?A.纸碟法B.小杯法C.凹孔D.试管法E.电泳法15.关于死疫苗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选用免疫原性强的病原体用理化方法灭活而成B.较活疫苗易保存C.副作用较大D.需多次小剂量注射E.常制成联合疫苗16.鉴定葡萄球菌属时一般不用下列哪种方法?A.直接涂片镜检B.分离培养C.测定细菌素D.生化试验E.药物敏感试验17.关于人工被动免疫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直接注射免疫反应产物,使之产生相应免疫力B.作用快C.维持时间短D.可用于紧急预防E.也作为平时预防的方法18.下列哪种不是活疫苗制剂?A.减毒疫苗B.基因缺陷型疫苗C.化学疫苗D.DNA 重组型疫苗E.以上都不是19.关于血清学诊断,错误的叙述是:A.是一种用已知抗原侧抗体的免疫学检查方法B.常用于抗原性较强的病原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C.是一种以效价为测量单位的半定量试验D.适用于病程短的传染病的诊断E.可用于人群免疫水平的调查20.下述哪项检查不能协助临床诊断?A.脓汁涂片找到革兰阳性葡萄串状球菌B.咽拭子涂片找到革兰阴性双球菌C.痰涂片找到抗酸杆菌D.脑脊液涂片找到革兰阴性杆菌E.瘀斑血中找到革兰阴性双球菌21.下列哪种物质不能直接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A.霍乱死疫苗B.BCG C.青霉素D.白喉类毒素E.马抗破伤风痉孪毒素抗体22.下列哪项不能获得有效的特异性免疫?A.流脑流行期无症状感染者B.破伤风病愈后C.接种白百破D.注射丙种球蛋白E.新生儿吸吮初乳23.预防病毒感染性疾病最有效的方法是:A.使用抗毒素B.使用抗毒素化疗药物C.使用中草药D.免疫预防E.使用干扰素24.制备人类病毒疫苗最好选用:A.原代细胞B.次代细胞C.人胚二倍体细胞D.传代细胞E.器官细胞25.用于检测病毒蛋白成分的方法是:A. 斑点分子杂交法B.Southern 印迹法C.Western 印迹法 D.Northern 印迹法B. E.PCR 技术26.直接检查病毒颗粒既特异又敏感的方法是:A.光学显微镜B.电镜直接检查法C.疫苗电镜检查法D.直接免疫荧光检查法E.酶免疫组化法27.用于分析RNA 的分子杂交技术是:A.Southern 印迹法B.Western 印迹法C.斑点分子杂交法D.原位分子杂交法E.酶免疫组化法28.从理论上讲,减毒活疫苗的潜在危险是:A.回复突变为ts 突变株B.进入机体非寻常部位C.活化免疫细胞D.引起双重感染E.以上都不对29.那种方法分离培养病毒最简便、经济也最有前途?A.动物接种B.鸡胚接种C.组织块培养D.器官培养E.细胞培养30.最直接和最能说明病毒在组织细胞中生长的指标是:A.PH 值改变B.红细胞吸附C.干扰现象D.细胞病变E.蚀斑31.人工被动免疫最常抑制剂是:A.转移因子B.干扰素C.免疫核糖核酸D.免疫球蛋白E.白蛋白32.可用温度敏感突变株作疫苗的病毒是:A.甲型肝炎病毒B.狂犬病病毒C.乙脑病毒D.风疹病毒E.流感病毒33.迄今发现的结构最简单的病原因子是:A.病毒B.细菌C.真菌D.朊粒E.衣原体34.最有效的干扰素诱生剂是:A.聚肌胞B.泰洛龙C.脂多糖D.新霉素E.黄花35.感染性病毒数量的单位常用:A.CFUB.TCID50C.PFUD.CPEE.inclusion body36.下列哪种方法不能用于检测病毒颗粒或抗原?A.ELISAB.RIAC.IFAD.PCRE.IEM37.下列哪项不能代表病毒在细胞内增殖?A.细胞病变效应B.红细胞吸附C.细胞代谢的改变D.干扰现象E.细胞培养液浑浊38.下列哪种实验不是抗原抗体反应?A.中和实验B.病毒血凝实验C.补体结合实验D.血凝抑制实验E.凝胶免疫扩散实验39.关于包涵体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是病毒感染的检测指标之一B.可能是病毒增殖场所C.HCMV 的包涵体称内基小体D.可位于胞质,也可位于胞核E.可以是嗜酸性,也可为嗜碱性40.关于病毒血凝抑制试验,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A.是测定血凝素的方法之一B.可用于病毒分型及亚型C.所用抗体为中和抗体D.是检测血凝抑制抗体的方法E.是一种非特异性试验41.目前用于测定病毒感染数量比较准确的方法是:A.电镜下直接计数B.红细胞凝集试验C.蚀斑试验D.ID50E.TCID5042.TCID50 可用于:A.鉴定病毒种类B.测定感染病毒的浓度C.测定病毒的细胞感染范围D.测定病毒DNA 和RNAE.病毒有无胞膜43 病毒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关键取决于:A.病毒种类B.病毒毒力C.病毒抗原性D.标本的正确采集和运送 E.机体免疫力44.下列哪种检测方法可检测抗原并能定位?A.ELISAB.RIAC.Western blotD.PCRE.IFA45.下列哪种方法不能既可检测病毒抗原又可检测其抗体?A.免疫荧光技术B.酶免疫技术C.放射免疫法D.中和试验E.免疫电镜检查法46.关于二倍体细胞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可传代50~100 代左右B.常用于制备疫苗C.有二倍染色体数目D.无接触抑制生长E.常用于分离人类病毒47.细胞培养不包括:A.原代细胞培养B.次代细胞培养C.二倍体细胞培养D.传代细胞培养E.移植培养48.关于抗病毒药物的目的不包括:A.均有较重的毒性B.可产生耐药性C.对某些病毒感染有极好疗效D.其作用机制是阻断病毒复制过程E.干扰素对所有病毒均有效49.用动物接种病毒的目的不包括:A.分离不能用组织培养的病毒B.制备病毒感染的动物模型,研究发病机制C.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快速诊断D.抗病毒药物疗效观察E.疫苗效果的观察50.鉴定真菌时,通常统一的标准培养基是:A.Sabouraud培养基B.含糖丰富的普通培养基C.加有放线菌酮的普通培养基D.玉米培养基 E.米汤培养基51.鉴定真菌时,必须用统一标准培养基的原因是:A.真菌难以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B.真菌易在标准培养基上生长C.真菌在不同培养基上菌落形态差异很大D.标准培养基成本低,易制备和保存E.在标准培养基上可观察自然状态下真菌的形态52.培养真菌的最适pH 值是:A.2.0~ 4.0B.3.0~ 5.0C.4.0~ 6.0D.5.0~7.0E.6.0~8.053.一般真菌生长的最适温度是:A.20~25℃B.22~28℃C.24~30℃D.26~32℃E.28~34℃54.深部感染的真菌最适生长温度是:A.25℃B.28℃C.30℃D.33℃E.37℃55.下列哪种培养方法便于观察真菌自然状态下的形态和结构?A.普通平板B.半固体培养基C.米汤培养基D.玻片小培养E.Sabouraud 培养基56.多细胞真菌的菌落类型是:A.酵母型B.类酵母型C.丝状型D.类丝状型E.混合型57.常用于真菌检查的染色法是:A.革兰染色法B.墨汁染色法C.乳酚棉蓝染色法D.美蓝染色法 E.镀银染色法58.在沙保培养基中加人放线菌酮是为了:A.促进真菌生长B.抑制细菌生长C.抑制螺旋体生长D.抑制污染真菌生长 E.抑制噬菌体生长59.鉴定真菌时以哪种培养基上的形态为准?A.沙保培养基B.玉米培养基C.高糖培养基D.吕氏斜面培养基E.罗氏培养基60.皮肤癣菌在沙保培养基上生长出菌落需:A.1~2 天B.1~4 天C.1~2 月D.1~2 周E.1~4 周61.对皮肤癣病一般不做血清学检查的原因是:A.皮肤癣菌无抗原性,不引起免疫反应B.皮肤癣病易根据临床表现进行病因诊断C.皮肤癣菌与皮肤腐生性真菌之间有共同抗原D.血清学检查麻烦,患者难以接受 E.皮肤癣菌仅引起细胞免疫而不引起体液免疫62.鉴定真菌的主要微生物学检查法,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标本直接镜检B.玻片小培养镜检C.大培养观察菌落形态D.玻片小培养观察菌落E.培养观察菌落色素63.目前真菌感染的防治措施不包括:A.注意清洁卫生B.提高机体免疫力C.接种真菌疫苗D.合理使用抗生素E.使用酮康唑等抗真菌药【x 型题】1.细菌特异性免疫获得方式包括:A.显性感染B.隐性感染C.疫苗接种D.婴儿吸吮母乳E.注射抗毒素2.人工被动免疫的特点包括:A.免疫物质为抗体B.免疫物质为细胞因子C.免疫出现慢D.主要用于治疗E.可用于预防3.人工主动免疫的特点包括:A.免疫物质为抗原B.免疫物质为抗体C.免疫物质为类毒素D.免疫物质为抗毒素E.主要用于紧急顶防4.活疫苗较死疫苗优越表现在:A.接种的是抗原,较方便B.免疫效果较好且持久C.接种次数及剂量较少D.疫苗保存期较长E.可产生局部免疫作用5.下列哪些生物制剂可诱发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A.死疫苗B.活疫苗C.类毒素D.抗毒素E.内毒素6.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包括:A.屏障作用B.炎症反应C.干扰素作用D.抗毒素作用E.吞噬作用7.细菌学诊断标本的采集与送检正确做法是:A.根据病原菌致病特点的不同而收集不同标本B.采局部病变标本时应先用消毒剂,避免杂菌污染C.尽量采取病变明显部位的材料D.用于分离的标本均需冷藏快送E.标本必须在使用抗生素之前采集8、目前细菌的动物试验用于:A.分离细菌B.鉴定细菌C.测定ID50 D.测定LD50 E.测定MIC 9、细菌的生化检测试验及方法包括:A.气液相色谱法B.多聚酶链反应C.细菌药敏试验D.VP 试验E.硫化氢试验10、目前细胞免疫制剂有:A.BCG B.TF C.LFN 细胞D.IFN E.IL-211、对有泥土污染的深窄伤口除应作相应外科处理外,还应注射:A.TAT B.抗毒素C.类毒素D.LFT E.TF12 .人工主动免疫的特点是:A.注射减毒活疫苗B.用于平时和紧急预防C.作用快而持久D.作用慢而维持时间长E.用于预防13、生物制品包括:A.类毒素B.抗毒素C.诊断血清D.诊断菌液E.菌苗14、病原菌鉴定的一般程序包括:A.直接涂片镜检B.分离培养C.生化鉴定D.血清学鉴定E.电镜观察15.下列哪些细菌的分型可用于传染源的追踪?A.血清学分型B.噬菌体分型C.细菌的耐药谱分型D.质粒指纹图谱法分型E.气液相色谱法分型16.与死疫苗比较,活疫苗的特点包括:A.接种次数少B.易保存C.剂量小而无副作用D.有潜在感染的危险性E.在体内能有限繁殖17.死疫苗的制剂包括:A.化学疫苗B.合成疫苗C.灭活疫苗D.减毒疫苗E.自身疫苗18.细菌动物试验主要用于:A.分离杂菌多的标本中某种病原菌B.豚鼠过敏现象的观察C.鉴定病原菌D.测定菌株毒性E.培养结核杆菌等难以培养的细菌19.自身菌苗的治疗机制可能是:A.增强非特异免疫力B.使机体脱敏C.增强特异性免疫D.增强体液免疫E.降低细菌的毒力20.减毒活疫苗细菌株可来自:A.自然界中分离B.健康带菌者体内分离C.自人工诱导突变株中筛选D.恢复期带菌者体内分离E.病人体内分离21.以自然感染途径接种疫苗的优点是:A.可产生细胞免疫B.可产生体液免疫C.便于接种D.可产生局部免疫E.疫苗易保存22. 既可检测病毒抗原又可检测抗体的方法有:A.免疫电镜检查法B.免疫荧光技术C.酶免疫技术D.斑点分子杂交法E.放射免疫法23.用人血清免疫球蛋白进行紧急预防效果较为肯定的疾病有:A.麻疹B.乙型肝炎C.甲型肝炎D.狂犬病E.脊髓灰质炎病毒24.临床上常取粪便标本作病毒检测材料的疾病是:A.甲型肝炎病毒B.狂犬病病毒C.脊髓灰质炎病毒D.乙型肝炎病毒E.EB 病毒25.从可疑病例中分离病毒,采集标本时应注意:A.在发病早期采集B.采集适当部位的标本C.标本应保持在低温环境D.标本应尽快送实验室E.在疾病晚期再次采集标本分离培养26.病毒感染的早期快速诊断方法有:A.光镜检查感染细胞内包涵体B.IEM 检测病毒颗粒C.检测病毒特异性IgMD.免疫标记技术检测病毒抗原E.核酸杂交技术检测病毒核酸27.检测病毒包涵体可以作为:A.病毒在细胞内增殖的标志之一B.病毒毒力强弱的标志之一C.某些病毒性疾病的诊断依据之一D.鉴定病毒必需的依据之一E.计算病毒颗粒数量的方法之一28.病毒感染的早期病因学诊断可采用:A.IEM 检测病毒颗粒B.ELISA 检测病毒抗原C.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病毒抗原D.特异性IgG 测定E.特异性IgM 测定29.病毒感染的传统诊断方法有:A.IEM 检测病毒颗粒B.病毒分离培养C.免疫标记法检测标本中病毒抗原D.血清特异性IgG 的检测E.PCR 检测病毒核酸30.送检标本分离病毒应做到:A.冷藏、速送B.加入石灰酸防止污染C.60℃加热灭菌D.置50℅甘油盐水保存运送E.加入青霉素、链霉素抗菌31.组织培养的类型有:A.器官培养B.移植培养C.原代细胞培养D.次代细胞培养E.传代细胞培养32.鸡胚的哪些部位可用于病毒的接种A.绒毛尿囊膜B.尿囊膜C.羊膜腔D.鸡胚E.卵黄囊33.病毒感染的检查主要包括:A.病毒分离B.病毒鉴定C.药敏试验D.血清学诊断E.光镜直接观察inclusion body34.用动物分离病毒时应该:A.选择敏感的动物B.选择适宜的接种部位C.选择合适的年龄D.每天观察动物发病情况E.如不发病则报告阴性35.细胞病变包括:A.变圆B.坏死C.溶解D.脱落E.融合36.人工被动疫苗制剂包括:A.免疫血清B.人血清白蛋白C.胎盘球蛋白D.丙种球蛋白E.转移因子37.病毒血凝试验的目的是:A.了解有无含血凝素的病毒存在B.了解含血凝素病毒量的多少C.为血凝抑制试验作准备D.用于活病毒的半定量E.用于含血凝素病毒的分型38.能抑制病毒核酸复制的药物是:A.金刚烷胺B.阿糖腺苷C.阿糖胞苷D.无环鸟苷E.3-氮唑核苷39.组织培养的用途包括:A.病毒分离B.检测中和抗体C.制备补体结合抗原核疫苗D.用蚀斑试验进行病毒分离E.研究病毒发病机制40.下列哪几种病毒可出现血凝现象?A 流感病毒 B.痘病毒 C.副流感病毒 D.腮腺炎病毒 E.疱疹病毒41.下列哪些微生物在培养基中加放线菌酮即不能生长?A.白假丝酵母菌B.新生隐球菌C.肺炎支原体D.沙眼衣原体E.结核杆菌42.适于真菌生长的条件是:A.pH 偏碱B.pH 偏酸C.湿度高D.温度低E.有氧43.抗真菌药物包括:A.两性霉素 BB.克霉唑C.制霉菌素D.氟康唑E.酮康唑二、填空题1.机体可通过、和等多种方式获得特异性免疫。
8第八章 病原性球菌检验 (1)
第八章病原性球菌检验一、名词解释1.游离凝固酶2.CAMP试验3.化脓性球菌4.PRNG二、选择题【A1型题】1.含杂菌的标本中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培养基是A、SS平板B、巧克力琼脂培养基C、卵黄甘露醇培养基D、高盐甘露醇培养基E、卵黄双培养基2.葡萄球菌A蛋白能与以下哪个结合A、IgAB、IgMC、IgG的Fc段D、IgG的Fab段E、单体IgM3.凝固酶阳性表示葡萄球菌的A、生化反应活跃B、致病性强C、抗原性强D、抵抗力强E、耐药性强4.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是因为产生了A、β内酰胺酶B、乙酰基转移酶C、青霉素结合蛋白2aD、凝固酶E、DNA酶5.结合型凝固酶以下描述错误的是A、又称聚集因子B、又称协同因子C、用玻片法检测D、结合在葡萄球菌表面E、中间型葡萄球菌阳性6.耐热核酸酶试验阴性的菌种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B、施氏葡萄球菌C、中间葡萄球菌D、猪葡萄球菌E、腐生葡萄球菌7.CAMP试验的溶血特征是A、点状B、箭头状C、弯曲状D、月牙型E、双层状8.引起猩红热的细菌是A、甲型溶血性链球菌B、乙型溶血性链球菌C、表皮葡萄球菌D、肠球菌E、脑膜炎奈瑟菌9.杆菌肽试验敏感的菌株可初步鉴定为A、A群链球菌B、B群链球菌C、C群链球菌D、D群链球菌E、E群链球菌10.无乳链球菌具有A、B群抗原B、A、C、G群抗原C、α溶血特性D、不溶血特性E、D群抗原11.可作为B群链球菌初步鉴定的试验是A、CAMP试验B、杆菌肽试验C、optochin试验D、胆汁七叶苷水解试验E、山梨醇发酵试验12.链球菌与葡萄球菌的区别主要是A、凝固酶试验B、触酶试验C、氧化酶试验D、DNA酶试验E、葡萄糖发酵试验13.肺炎链球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是A、外毒素B、内毒素C、荚膜D、自溶酶E、菌毛14.甲型溶血性链球菌与肺炎链球菌的区别主要是A、形态大小B、optochin试验C、触酶试验D、溶血特征E、菌落大小15.感染后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如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热等是由以下哪群引起A、A群链球菌B、B群链球菌C、C群链球菌D、D群链球菌E、E群链球菌16.临床标本中分离最常见的肠球菌是A、粪肠球菌B、屎肠球菌C、鸟肠球菌D、鸡肠球菌E、黄色肠球菌17.肠球菌的特征以下不正确的是A、10℃和45℃均能生长B、可出现α、β溶血或不溶血C、所有菌株在含6.5%NaCl肉汤中能生长D、在40%胆汁培养基中能分解七叶苷E、含细胞色素氧化酶和触酶18.关于肠球菌的临床意义不正确的是A、常栖居在人、动物的肠道和女性生殖道B、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C、近年来对万古霉素耐药菌株增多D、毒力强E、所致感染最多见于尿路感染19.常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检测的动物是A、豚鼠B、家兔C、大白鼠D、幼猫E、乳鼠20.新生霉素耐药的菌株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B、表皮葡萄球菌C、溶血葡萄球菌D、腐生葡萄球菌E、沃氏葡萄球菌21.脑膜炎奈瑟菌的主要致病物质是A、胞外酶B、菌毛C、荚膜D、外毒素E、脂多糖22.为了分离脑膜炎奈瑟菌,咽拭子或鼻咽拭子等标本应接种在A、Thayer-Martin(MTM)B、羊血琼脂平板C、巧克力琼脂D、普通琼脂E、血清肉汤23.关于脑膜炎奈瑟菌错误的是A、需要5%~10%CO2B、氧化酶试验阴性C、对寒冷干燥抵抗力弱D、对青霉素敏感E、我国流行的主要是A群24.淋病奈瑟菌发酵以下哪种糖类试验阳性A、葡萄糖B、乳糖C、麦芽糖D、蔗糖E、甘露醇25.脑膜炎奈瑟菌与淋病奈瑟菌在以下哪种糖类发酵试验时不同A、葡萄糖B、乳糖C、麦芽糖D、蔗糖E、甘露醇26.卡他莫拉菌与奈瑟菌的区别是A、氧化酶阳性B、触酶阳性C、不发酵糖类D、革兰阴性双球菌E、巧克力琼脂平板上生长27.脑膜炎奈瑟菌与淋病奈瑟菌可以共同发酵以下哪种糖类A、葡萄糖B、乳糖C、麦芽糖D、蔗糖E、甘露醇【A2型题】28.某患者急性发病,高热、咳嗽,呼吸困难,胸片提示大叶性肺实变。
《医学微生物学》第8章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练习题及答案
《医学微生物学》第8章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练习题及答案【知识要点】1.掌握:(1)病原菌的常规分离与鉴定方法原则和常用的检测细菌抗原的方法。
(2)人工自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概念。
(3)常用生物制品的概念和特点。
(4)细菌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的主要原则。
2.熟悉:抗菌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
3.了解:临床感染性疾病用药的基本原则及检测细菌对药物敏感性的常用方法。
【课程内容】第一节细菌感染的诊断一、病原菌检测(一)标本的采集与送检(二)细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三)病原菌抗原的检测(四)病原菌核酸的检测二、血清学诊断第二节细菌感染的特异性预防一、人工主动免疫(一)疫苗(二)类毒素二、人工被动免疫(一)抗毒素(二)抗菌血清(三)胎盘丙种球蛋白(四)其他免疫制剂第三节细菌感染的治疗【应试习题】一、名词解释1.活菌(疫)苗2.死菌(疫)苗3.类毒素4.抗毒素5.人工被动免疫6.人工主动免疫二、填空题1.细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测内容,主要包括_______和_______。
2.人工免疫包括_______和_______两种方式。
3.人工自动免疫是给机体注射_______物质,人工被动免疫是给机体注射_______或_______。
4.类毒素是由细菌_______经_______处理后制成。
5.类毒素失去了外毒素的_______,保留了外毒素的_______,刺激机体可产生_______。
6.抗毒素一般是用_______多次免疫马后,从其_______中提取免疫球蛋白精制而成。
7.抗毒素可用于_______和_______由细菌外毒素所致的疾病。
8.白百破三联疫苗由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混合制成,其英文缩写为______________。
9._______和_______不能使用减毒活疫苗。
10.减毒活疫苗_______保存,灭活疫苗_______保存。
第8章 性传播细菌学习要点
第8章性传播细菌学习要点性传播疾病(STD)---由性传播细菌通过性行为传播,引起生殖泌尿道,甚至整个系统感染的疾病称为性传播疾病,国内俗称性病。
一、淋病奈瑟菌淋病奈瑟菌俗称淋球菌,是人类淋病的病原菌。
在我国,淋病是发病率最高的性传播疾病。
1.生物学性状(1)形态染色:G-,菌体呈肾形或豆形,常成双排列,无鞭毛及芽胞,有菌毛,部分菌株有荚膜。
(2)培养特性与生化反应:专性需氧,营养要求高,在巧克力色平板上可形成灰白色光滑型菌落。
只分解葡萄糖,产酸不产气,氧化酶试验阳性。
(3)抗原结构与分类:菌毛蛋白抗原、脂多糖抗原、外膜蛋白抗原。
(4)抵抗力:淋病奈瑟菌抵抗力弱,对热、冷、干燥及消毒剂非常敏感,对磺胺及抗生素敏感,但易产生耐药性,已有抗青霉素菌株和抗四环素菌株出现。
2.致病性与免疫性(1)致病物质:菌毛及荚膜、外膜蛋白、IgA1蛋白酶、脂寡糖。
(2)所致疾病:人是唯一的感染宿主,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而引起淋病。
(3)免疫性:人类对淋病奈瑟菌缺乏天然免疫力,感染后机体建立的特异性免疫可使多数患者自愈,但不持久。
3.微生物学检查法用无菌棉拭沾取泌尿生殖道或子宫颈口脓性分泌物,直接涂片镜检。
分离培养时,标本应在巧克力色血琼脂平板培养,取典型菌落涂片染色,若有肾形排列的革兰阴性双球菌,即可诊断;还可挑取可疑菌落进一步作生化试验。
4.防治原则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应加强卫生宣传,防止不正常和不洁性接触;严格消毒相关物品。
新生儿出生时,应用抗生素滴眼以防感染。
二、梅毒螺旋体1.生物学性状(1)形态与染色:梅毒螺旋体细长,有细密而规则的螺旋,两端尖直,革兰染色阴性。
常用镀银染色法,染色后菌体呈棕褐色。
暗视野显微镜常用于观察新鲜标本中螺旋体的形态和运动。
(2)培养特性:梅毒螺旋体培养较困难,在人工培养基上不能生长。
(3)抵抗力:抵抗力极弱,加热50℃5min即被杀死,梅毒螺旋体离开人体后干燥条件下1~2h即死。
对化学消毒剂和青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等均敏感。
医学微生物学(第八版)大纲
湖北医药学院医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必修课,适用于本科临床、全科医学等专业)一、课程基本信息医学微生物学(Medical Microbiology)是微生物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医学的基础学科。
它主要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方法以及特异性预防和治疗等的科学。
与临床内、外科学、传染病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中感染/传染性疾病高度相关。
学习医学微生物学的目的,在于掌握和运用这门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为学习有关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与医学相关的微生物(细菌、病毒为主)的基本生物学性状、感染与抗感染免疫的机理、疾病的诊断、预防与治疗原则。
医学微生物学分为细菌学、病毒学和真菌学三篇。
每篇首先系统的叙述相应微生物所具有的共同特性,包括形态结构、新陈代谢、生长繁殖等生物学特征、感染与抗感染免疫的机理、遗传变异的规律、微生物与人体的相互关系,以及微生物学检查法和防治原则等内容。
随之,介绍各篇可引起人或人畜共患疾病的常见微生物的基本生物学性状、致病因子、抗感染免疫机理以及所致疾病诊断、预防与治疗原则。
《医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依据人民卫生出版社《医学微生物学》(第8版,李凡、徐志凯主编)编写,主要由前言、学时、各章节的内容和要求(目的要求、教学难点、教学内容)、参考书籍和常用网址等四个部分组成。
“教学内容”下的划线部分为重点掌握内容,是“目的要求”中“掌握”的细化和补充。
该课程为必修课,3.5学分,总学时75学时,其中理论48,实验27学时。
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明确自己的学习是解决临床感染这一目的,紧抓微生物的培养、致病物质、检测及医学上常见的致病微生物,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比较中学习微生物各论的知识。
借助多媒体教学的手段展示大量的微生物图片及实验操作,使大家掌握“三基”内容。
同时,同学们要关注当前社会突发感染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防控制,以激起学习兴趣。
2016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真题及答案(第一单元)
1.(单选题)具有缓解胃肠痉挛作用的自主神经递质受体阻断剂是(2016-1-1)A.阿替洛尔B.阿托品C.酚妥拉明D.育亨宾E.筒箭毒碱答案:B考点:第八章M胆碱受体阻断药2.(单选题)《精神卫生法》规定承担精神障碍患者再次诊断的精神科执业医师人数是(2016-1-2)A.5人B.2人C.4人D.1人E.3人答案:B考点:第二十一章精神卫生法律制度3.(单选题)医务人员特别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安全事件是(2016-1-3)A.化学伤害B.锐器伤C.生物伤害D.电离辐射E.中毒答案:B考点:第二十三章医院安全管理4.(单选题)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呼吸性粉尘是指(2016-1-4)A.能随呼吸进入人体并沉积于呼吸道的粉尘B.分散度较小的粉尘C.直径小于5μm的粉尘D.分散度较大的粉尘E.直径小于15μm的粉尘答案:C考点:第十八章职业卫生服务与职业病管理5.(单选题)不属于地塞米松药理作用的是(2016-1-5)A.刺激骨髓造血功能B.抑制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增生C.增强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D.抑制体内环氧化酶E.稳定溶酶体膜答案:D考点:第三十五章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6.(单选题)反复输血的个体进行实体器官移植时易发生的现象是(2016-1-6)A.异种移植排斥反应B.慢性排斥反应C.超急性排斥反应D.自体移植排斥E.急性排斥反应答案:C考点:第十五章移植7.(单选题)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中增生的主要细胞是(2016-1-7)A.肾小球周围的成纤维细胞及系膜细胞B.肾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C.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D.肾球囊脏层上皮细胞及系膜细胞E.肾球囊脏层上皮细胞及壁层上皮细胞答案:C考点:第十二章泌尿系统疾病8.(单选题)肿瘤细胞被细胞毒性T细胞杀伤的关键条件是(2016-1-8)A.表达黏附分子B.表达MHCⅠ类分子C.表达CD分子D.分泌细胞因子E.表达MHCⅠ类分子答案:B考点:第五章肿瘤9.(单选题)卫生服务反应性中的“对人的尊重”包括(2016-1-9)A.尊严、自主性和保密性B.尊严、及时性和社会支持C.社会支持、及时性和保密性D.社会支持、自主性和保密性E.自主性、保密性和及时性答案:A考点:第二十一章卫生系统及其功能10.(单选题)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时,P越小,说明(2016-1-10)A.两总体均数的差别不大B.两总体均数的差别越大C.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的差别很大D.越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E.越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考点:第七章t检验11.(单选题)糖尿病一般不会出现的血管病变是(2016-1-11)A.玻璃样变性B.淀粉样变性C.纤维素样坏死D.纤维素样变性E.钙化答案:B考点:第十四章内分泌系统疾病12.(单选题)成熟红细胞利用葡萄糖的主要代谢途径是(2016-1-12)A.磷酸戊糖途径B.无氧酵解C.有氧氧化D.三羧酸循环E.糖原分解答案:B考点:第三章血液13.(单选题)不引起肉芽肿性炎的病原体是(2016-1-13)A.结核杆菌B.痢疾杆菌C.麻风杆菌D.梅毒螺旋体E.伤寒杆菌答案:B考点:第四章炎症14.(单选题)与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无关的疾病是(2016-1-14)A.食物中毒B.败血症C.股骨头置换术后感染D.急性膀胱炎E.细菌性心内膜炎答案:A考点:第八章球菌15.(单选题)属于酪氨酸衍生物的物质是(2016-1-15)A.组胺B.精胺C.腐胺D.5-羟色胺答案:E考点:第九章氨基酸代谢16.(单选题)青霉素G的主要不良反应是(2016-1-16)A.肾损害B.过敏C.听力减退D.肝损害E.胃肠道反应答案:B考点:第三十九章P-内酰胺类抗生素17.(单选题)根据《放射诊疗管理规定》,非特殊需要,不得对受孕一定时间段的育龄妇女进行下腹部放射影像检查。
第8章革兰氏阳性球菌
牛乳房炎、子宫炎。
猪:败血症,关节炎,流产;
羊:败血症,心肌炎,腹膜为,肺炎。
鸡:败血症。 3.马链球菌马亚种(旧称马腺疫链球菌) 引起马的腺疫,存在于马下颌淋巴结的脓灶, 鼻液及脓汁中,主要侵害0.5-5岁的马。
4.肺炎链球菌:
引起人的大叶性肺炎或脑膜炎,引起动物的败 血症或肺炎。 形态:排列为双球状,菌体呈卵圆形,矛头状或爪 子仁状,有明显荚膜。
4. 如何从污染的病料组织中分离致病性葡萄球菌?
80℃ 30min可杀死,煮 沸迅速死亡,对多种抗 生素产生耐药性。
五、致病性和毒力因子
毒力因子主要包括酶和毒素,可引起两类疾病:
侵袭性疾病:主要引起化脓性炎症。通过各种途径
侵入机体,导致皮肤或器官的多种感染,甚至败血症。
毒素性疾病:由葡萄球菌产生的外毒素引起。
1.溶血素4种 α毒素(Alphatoxin)
5.猪链球菌:
引起猪的脑膜炎,关节炎,肺炎,心肌膜炎, 流产和局部脓肿,由于败血症突然死亡。猪链球 菌2型可致人的脑膜炎,败血症,心,内内膜炎并 可致死,多发于从事屠宰业或与猪肉打交道的人。
复习思考题
1.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产生的毒素、酶及其致病作用。 2.链球菌产生的毒素、酶及其致病作用。
3.链球菌在血液琼脂培养基上的溶血表现。
高盐培养基
糖发酵试验
三、抗原性
1. 多糖抗原:磷壁酸中的核糖醇残基 是一种半抗原,具有型特异性。据多糖抗原将葡萄 球菌分3个型: A 型多糖抗原:来自致病菌。(金葡萄球菌) [ 磷 壁酸中的核糖醇残基] B 型多糖抗原:来自非致病菌。(表皮葡萄球菌) [甘油残基] C型多糖抗原:致病菌非致病菌同有。
猪链球菌(S.suis)
实验动物学——第八章常见疾病
一.实验动物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传染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引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
的一类疾病。实验动物传染病的一个基本特征是能在实验动物之间直接或间接地 通过媒介物(生物或非生物的传播媒介)互相传染,导致流行。传染病在实验动 物群中蔓延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及对传染病易感 的动物。掌握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制定正确的防疫 措施,控制传染病在实验动物群中的蔓延或流行。
内容提要:实验动物常常由于机体内在或外在的、传染或非传染的致病因素的侵 扰而发生各种各样的疾病。通常可分为普通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传染性疾病(细菌性疾病、病毒 性疾病、寄生虫疾病、其他病原微生物疾病)和肿瘤病,本章主要详细介绍了实 验动物传染性疾病以及如何进行监测微生物学的变化。 关键词:传染病;流行途径;微生物;监测
3.由于病原体的单一或相互作用,影响动物的新陈代谢和免疫应答功能。如 仙台病毒感染可显著促进豚鼠肺炎链球菌的增殖和传播,仙台病毒、小鼠肝炎病 毒、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细小病毒、呼肠孤病毒、乳酸脱氢酶病毒、支 原体、泰泽氏菌、鞭毛虫、线虫等病原体的隐性感染可增强或抑制肿瘤的发生, 或影响新陈代谢和免疫应答。
第三节 实验动物的健康观察
经常对实验动物进行健康检查,有利于及早发现和及时处理疫情。实验动物 健康检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健康观察的内容与方法 1.生活习性的观察 不同种属的动物有不同的生活习性,若习性反常,常表明动物健康异常。 2.身体状况的观察 健康动物应具有正常的体形和坐姿,检查时应注意动物活动是否异常,身体各部 是否正常以及动物营养状况是否良好。 3.精神状态及反应性观察 健康动物精神状态良好,活泼好动,双眼明亮,对外界环境反应灵敏,对光照、 响声、捕捉反应敏捷。如果出现过度兴奋或过度抑郁则为异常。 4.皮肤及被毛观察 健康动物被毛光泽浓密,无污染,异常时可出现被毛粗乱、蓬松,缺少光泽,甚 至有粪便污染。健康动物的皮肤富有弹性,手感温暖,异常时可见皮肤粗糙,缺 乏弹性,甚至出现损伤。 5.采食及采食方式观察 健康动物食欲旺盛,有相对固定的采食量和饮水量以及采食和饮水方式,若采食 和饮水量骤增或骤减以及采食方式发生改变,均为异常。 6.粪尿 正常动物的粪便具有一定的形、色、量,尿液具有一定的色泽、气味。异常时可 见粪尿过多或过少,粪稀薄或硬结,粪便中有胶胨状黏液,脱落黏膜、血液等, 尿中带血,颜色混浊不清。 7.呼吸、心跳和体温检查 正常动物具有相对固定的呼吸、心跳、体温范围和固定的呼吸方式,呼吸、心跳 和体温超出固定的变动范围则视为异常。 8.天然孔、分泌物及可视黏膜观察 正常动物的天然孔干净无污染,分泌物少,可视黏膜湿润。如出现鼻涕、眼屎、 阴户流恶露、肛门有粪便、可视黏膜充血或发汗均为异常。 9.妊娠及哺乳 正常雌性动物经配种后出现正常妊娠和哺乳期,而且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体态、行 为及采食反应。异常时可见流产、早产、死产、难产、拒绝哺乳、弃仔和食幼仔 现象。
第八章 第一节 青霉素
14
3.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化学结构特点
• β-内酰胺环:β-内酰胺环与另一个五元环或六元 环相稠合。
• 羧基:与β-内酰胺环稠合的环上都有一个羧基。 • 酰胺基侧链:β-内酰胺环羰基邻位都有一个酰胺
基侧链。
5
6
1
1
青霉素
头孢菌素
15
• 立体化学:
– β-内酰胺环为一个平面结构。但两个稠合环不 共平面,青霉素沿N1-C5轴折叠,头孢菌素沿 N1-C6轴折叠。
Glc NA c
D-Ala m-DAP D-Glu L-Ala
Mur NA c Glc NA c
31
作用 机制
结合
黏肽
细胞壁
黏肽D-丙氨酰 -D-丙氨酸
(D-Ala-D-Ala)
黏肽转肽酶 (维持细菌胞浆高渗状态)
32
5.临床应用及特点 ★ 选择性
• 哺乳动物细胞无细胞壁; • 细菌细胞有细胞壁:
物合成时带入的残留量的蛋白多肽类杂质; • 内源性过敏原可能来自于生产、贮存和使用过
程中β-内酰胺环开环自身聚合,生成的高分子 聚合物。
35
5.临床应用及特点—过敏反应
β-内酰胺类抗生素都能形成相同结构的抗原决 定簇,因此产生强烈的交叉过敏反应。
使用前皮试
36
5.临床应用及特点—优缺点
• 优点:安全、副作用小、价廉、疗效确切。
2-carboxylic acid
21
1.结构与命名
➢ β-内酰胺环中羰基和氮原子的孤对电子不在同一 平面,故不能共轭
• 易受到亲核性和亲电性试剂的进攻,使β-内酰胺 环破裂
• 进攻来源于细菌,产生药效 • 进攻来源于其它,则失效
医学微生物学(第八版)第八章球菌
2010年,MRSA在医院内感染的分离率已高达60% 以上。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1. 致病物质
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多种侵袭性酶与外毒素。 ① 侵袭性酶 :凝固酶; ② 外毒素:葡萄球菌溶素、杀白细胞素、肠毒素、 表皮剥脱毒素、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TSST-1); ③ 表面结构或蛋白:如粘附素、荚膜、肽聚糖和 SPA等。
表皮葡萄球菌 (白色)
腐生葡萄球菌 (柠檬色)
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
表皮葡萄球菌无 溶血环。
金黄色葡萄球菌 有透明溶血环。
3. 抗原构造
capsule
peptidoglycan teichoic acid
SPA
葡萄球菌A蛋白(staphylococcus A protein, SPA):细胞壁 表面的一种单链多肽,具有多种生物学作用。
MRSA=超级细菌?
2007年11月:JAMA刊登美国政府调查报告,被称 为“超级病菌” MRSA正在美国国内蔓延,每年预计 有超过9万人感染这一病菌,被列为世界三大最难解 决感染性疾患第1位,年致死的人数可能超过艾滋病
1978年,医务人员在上海抽检了200株金黄色葡萄球 菌,分离出的MRSA还不到5%。
凝固酶(coagulase)
使含抗凝剂的人或兔血浆发生凝固的酶类。耐热 ,100℃,30min或高压灭菌后仍保持部分活性;但易 被旦白酶破坏。
分类:
A:游离凝固酶,分泌至菌体外
协同因子
凝固酶原物质
凝固酶样物质
纤维旦白原 (液态)
纤维旦白 (固态)
血浆凝固
B:结合凝固酶/凝聚因子,结合于菌体表面不释放, 利于细菌凝集。
第八章微生物遗传变异与菌种选育习题及答案
第八章微生物遗传变异与菌种选育习题及答案第八章《微生物遗传与菌种选育》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点突变:DNA链上的一对或少数几对碱基发生改变,称为点突变。
2.感受态:受体菌最易接受到外源DNA片段并实现转化的生理状态。
3.基因工程:又称重组DNA技术,它是根据人们的需要在体外将供体生物控制某种遗传性状的一段生物大分子-----DNA切割后,同载体连接,然后导入受体生物细胞中进行复制、表达,从而获得新物种的一种崭新的育种技术。
4.接合:遗传物质通过细胞间的直接接触从一个细胞转入到另一细胞而表达的过程称为接合。
5.F'菌株:当Hfr菌株内的F因子不正常切割而脱离其染色体时,可形成游离的但携带一小段染色体基因的F因子,含有这种F因子的菌株称为F'菌株。
6.诱变育种:使用各种物理或化学因子处理微生物细胞,提高突变率,从中挑选出少数符合育种目的的突变株。
7.营养缺陷型:由于基因突变引起菌株在一些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维生素和碱基)的合成能力上出现缺陷,而必须在基本培养基中添加相应的物质才能正常生长的突变型。
野生型:指从自然界分离到的任何微生物在其发生人为营养缺陷突变前的原始菌株。
原养型:一般指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经回复突变或重组后产生的菌株。
9.重组DNA技术:是指对遗传信息的分子操作和施工,即把分离到的或合成的基因经过改造,插入载体中,导入宿主细胞内,使其扩增和表达,从而获得大量基因产物或新物种的一种崭新的育种技术。
10.基因重组:或称遗传重组,两个独立基因组内的遗传基因,通过一定的途径转移到一起,形成新的稳定基因组的过程。
11.基因突变(genemutation)和移码突变:基因突变(genemutation):一个基因内部遗传结构或DNA序列的任何改变,而导致的遗传变化就称基因突变。
移码突变:指诱变剂会使DNA分子中的一个或少数几个核苷酸的增添或缺失,从而使该部位后面的全部遗传密码发生转录和转译错误的一类突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肠毒素(enterotoxin)
coccus
有9个血清型,是一组热稳定的蛋白质。
抵抗蛋白酶的水解作用。
食入后引起以呕吐为主的食物中毒。
是一种超抗原
也与生物武器有关,气雾剂的方式,吸入后 使各器官功能受损及休克,持续2周左右,
足以使队伍丧失战斗能力。
coccus
(5)表皮剥脱毒素(exfoliatin) 金葡菌质粒编码的蛋白质,两个生物型。
亚急性细菌 性心内膜炎
G流行性脑 脊髓膜炎
G淋病
coccus
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
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是最常见的
化脓性球菌,分布广、大多为腐物寄生菌及属于 正常菌群的表皮葡萄球菌,致病的主要是金黄色 葡萄球菌。
一、金黄色葡萄球菌
coccus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约1μm,葡萄串状排列的G+球菌。 (阴性、L型)
具有丝氨酸蛋白酶功能,使皮肤发生弥漫性 红斑和水疱、表皮脱落(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6)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 (toxic shock syndrome toxin-1,TSST-1): TSST-1引起毒性休克综合征:发热、皮疹、休克。 发生多器官功能紊乱
coccus
2.所致疾病:侵袭性疾病和毒素性疾病
股骨头、心脏起搏器安装所致的感染多数是由 CNS引起。已成为主要医学问题。
CNS产生的粘质物,牢固附着于植入性医用器械, 并保护细菌免受抗生素和免疫因素的作用。
Coccus
据美国CDC统计,CNS在各类感染中 比例(10.02%)仅次于大肠埃希菌(19.2%), 居第二位。
致病机制---①细胞壁外的粘质物 ②粘附定植
纤维蛋白酶,溶解血块或阻止血浆凝固,有利 于病菌扩散。
(r-sk治疗急性心梗)
③链道酶(streptodornase;SD) 亦称DNA酶,降解脓液中高粘性的DNA, 脓液稀化,病菌扩散。 (SK、SD酶制剂可提高抗菌药物疗效)
2.所致疾病
A群可经多途径感染,致三类疾病:
①化脓性感染:淋巴管炎,淋巴结炎,蜂窝 织炎、坏死性筋膜炎(广泛性肌肉和脂肪坏死) 、产褥热、扁桃体炎,咽峡炎,鼻窦炎等。
强
弱
无
coccus
(2)按有无凝固酶分两类:凝固酶阳性的葡萄 球菌可被相应噬菌体裂解,而分4群23型。 在流行病学调查方面等有重要意义。 (3)按核酸的遗传性分型
6.抵抗力较强
coccus
耐热、耐干燥、耐盐; 对龙胆紫、多种抗生素敏感,但易产生耐药性, 尤其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已成为医院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
4、 肠毒素检测
标本:呕吐物,粪便、剩余食物等。 方法:
①ELISA方法:查Ag,敏感、快速。 ②分子生物学技术:16S rRNA核糖体分型、
PCR分析细菌质粒和产毒菌株DNA。
(五)防治原则
1、一般性预防:
2、治疗--抗生素
(必须做药敏) 3、自身菌苗或 类毒素治疗疗法
Coccus
防治原则
注意 消毒隔离
结构,粘附组织细胞;②F蛋白能与上皮细胞 表面纤维粘连蛋白结合。利于定植和繁殖。
2)M蛋白:主要毒力因子,抗吞噬作用 与某些超敏反应疾病发生有关。
3)肽聚糖:具有致热、溶解血小板 等作用。
(2)外毒素类 1)致热外毒素(pyrogenic exotoxin), 又称红疹毒素或猩红热毒素。 ①有A、B、C三个血清型 ②抗原性强,有超抗原作用 ③可直接作用于下丘脑引起发热反应
②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由产生表皮剥脱毒素 菌株引起的感染。
③毒性休克综合征:主要由TSST-1引起, 高热,低血压,皮疹、 严重时出现休克。
(三)免疫性
coccus
天然免疫起重要作用。 感染后建立的特异性免疫力不强, 不足以预防再次感染。
(四)微生物检查法
coccus
标本 脓汁、血液
直接涂片镜检
革兰阳性葡萄串状排列
2)链球菌溶素(streptolysin) 溶解红细胞,破坏白细胞和血小板。 SLO: ①对O2敏感,SH- -SS-失活;
②对中性粒细胞、心肌有毒性; ③抗原性强 SLS: ①对O2稳定(菌落周围溶血环); ②对白细胞(损伤溶酶体)和 对多种组织细胞有破坏作用; ③无抗原性。
(3)侵袭性酶类:均为扩散因子 ①透明质酸酶 ②链激酶(streptokinase;SK):亦称溶
A群链球菌变异株引起的坏死性筋膜炎(NF)和肌炎
②中毒性疾病:猩红热(发热、咽峡炎、 全身弥漫性皮疹)、 链球菌毒素休克综合征。
③超敏反应性疾病 急性肾小球肾炎(M12、M4、M2、M49型); 风湿热(M18、M3、M5)。
(三)免疫性
A群感染后,不同型的M蛋白均可诱导产生免 疫干扰素,可大大增强吞噬细胞活性。
不分解菊糖、不被胆汁溶解特性用于鉴别甲链和 肺炎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胆汁溶解试验阳性(澄清、透明) 链球菌胆汁溶解试验阴性(混浊)
4. 抗原构造复杂
菌毛样结构
脂磷壁酸 F蛋白
多 糖:(C抗原) 蛋白质:(M、T、R、S抗原)
荚膜
蛋白质 多糖
肽聚糖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二)致病性 1、致病物质
(1)胞壁成分 1)粘附素:①LTA与M蛋白共同组成菌毛样
第八章 球菌(coccus)
种类多,分布广,少数为病原性球菌。 化脓性球菌常见种类:葡萄球菌、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肠球菌 脑膜炎奈瑟菌 淋病奈瑟菌
葡萄球菌
链球菌
脑膜炎 肺炎链球菌 奈瑟菌
淋病 奈瑟菌
G+
化脓性感染 食物中毒 烫伤综合征 毒性休克综 合征
G+
G+
中耳炎
风湿热
白色葡萄球菌(色素)
3.生化反应
coccus
致病性菌株分解甘露醇,产酸; 触酶(过氧化氢酶)阳性(链阴性)。
4.重要的抗原结构
coccus
(1)葡萄球菌A蛋白(SPA) 菌体表面蛋白 ,与人IgG1、IgG2、IgG4的Fc段
非特异结合,而Fab仍能与特异抗原结合。利用此原理 建立了协同凝集试验,广泛用于微生物抗原检测。
Coccus
治
抗菌素 药敏试验
防 防止
防止
医源性感染
耐药性产生
耐药性 转移
Coccus
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agulase-
negative staphylococci,CNS)
过去认为只有金葡菌才具有致病性,而CNS是 人类无害的共栖菌,但近年来临床和实验室检测 结果证实:CNS已成为hospital infection常见病 原菌。而且耐药菌株比金葡菌更多见。
一、A群链球菌(group A streptococcus)
是链球菌中致病力最强的细菌。 占链球菌感染的90%。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染色:为链状排列的球形或卵圆形, G+ ,幼龄菌有荚膜
肉汤培养基中的镜下形态
(革兰染色)
2. 培养特征
营养要求较高,菌落小(0.5~0.75mm),灰白、 光滑型,有宽而透明溶血环。 3. 生化反应
分离培养 生长现象
脂溶性色素
生化反应
凝固酶 甘露醇
溶血现象
耐热核酸酶
2.分离培养与鉴定
Coccus
标本接种血平板(血标本需先经增菌),37℃ 24h培养,观察菌落特征。
致病性鉴定:金黄色色素(+) 透明溶血环(+) 凝固酶 (+) 耐热核酸酶(+) 甘露醇分解(+)
3. 药敏试验:必须做
coccus
4. 氨基肽酶检测(PYR试验)
A群(化脓性链球菌)阳性 咽峡炎链球菌阴性
5.血清学试验:抗链球菌溶素O试验 (antistreptolysin O test,ASO tast):抗O试验
微生物学检查
Coccus
表皮和腐生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两种CNS, 它们与金葡菌的鉴别及它们两者的鉴别应从色 素、凝固酶产生、甘露醇发酵等方面。
第二节 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
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人及动物粪便和健康 人鼻咽部,少数致病(对人致病的主要是A群 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
链球菌分类(常用以下三种方法)
猩红热病后可建立牢固的同型抗毒素免疫。 由于A群型别多,故可反复感染。
(四)微生物学检查法
1.标本:脓汁、鼻咽拭子、血液等。 2.直接涂片镜检:根据菌体特征作初步诊断。 3.分离培养与鉴定 注意观察菌落特征 透明溶血应与金葡菌鉴别:触酶试验(-); 草绿色溶血应与肺炎链球菌鉴别:胆汁溶菌试验(-)
coccus
其他酶类
①纤维蛋白溶酶(葡激酶)→血浆纤维蛋白 溶解,利于细菌扩散;
②耐热核酸酶:临床上作为测定葡萄球菌有 无致病性的重要指标。
③透明质酸酶
④脂酶
coccus
(2)葡萄球菌溶素(staphylolysin) 有、、、四种。 溶素—外毒素、抗原性强
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
(3)杀白细胞素(leukocidin) 破坏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死亡的细胞形成脓栓,加重坏死。
表皮葡萄球菌—B群多糖抗原(甘油残基)
5.分类
coccus
按色素、生化反应等表型分类: 金黄色、表皮和腐生葡萄球菌三个种;
金黄色葡萄球菌 表皮葡萄球菌 腐生葡萄球菌
菌落色素
金黄色
白色
白色或柠檬色
血浆凝固酶
+
—
—
溶血素
+
—
—
耐热核酸酶
+
—
—
SPA
+
—
—
分解甘露醇